时间:2024-03-01 15:50: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发展的挑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第二,20多年的开放使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2003年中国进出 口总额在 全球上升至第4位,其中进口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居全球第5位,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 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4年世界经济总体上处于复苏之中,我国出口总量还会保持 一定的增幅;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稳定的政治环境、巨大的潜在市场,将使外商继续 增加在中国的直接投资。
第三,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最近6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中国的交通、通 信、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为以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坚 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要看到,2004年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还不少,主要有:
一、需求不足的矛盾还会继续存在,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增速将放缓。首先,投资需求增速将比2003年有所回落。由于建设国债发行规模缩减,2004年由建设国债 完成的实际投资工作量将会大幅低于2003年的水平。房地产信贷政策与开发区政策的收紧 ,将使200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速度出现明显下滑。其次,出口需求增幅将大幅度放缓 ,外部环境不可乐观。2004年出口需求增长的内部环境也有较大变化,新的出口退税机制将 逐步形成,可能会影响地方企业的出口增速。初步预计2004年全国的出口增速将降到8%左右 ,大大低于2003年的增幅。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进而导致实际中的引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一定程度上讲土地紧张以及资金短缺和缺乏高技术人才等问题层出不穷。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该促进经济由粗放增长逐渐向质量效率型转变,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本文将针对经济新常态的高新区发展研究论述进行针对性的探究。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具备的特点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中:第一,经济实际增长速度开始变慢。第二,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由数量扩张以及相关的价格竞争等向质量型转变,最终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第三,在消费需求上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等占据主体地位。第四,在农业发展中劳动力等出现剩余的现象。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针对产业结构应该积极优化,同时还应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竞争优势,就应增加实际中的内需,进而才能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交通还应进行积极的改善,增加航线等,这样能够打破传统交通中的短板问题。
二、当前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
(一)新常B面临的机遇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新常态能够解决产能过剩等相关问题,对于产能过剩来讲是以投资为核心,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对产能过剩进行治理,针对投资应该采取减少投资这样的举措,这样才能将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在很大程度上讲将经济放缓进行减少,最终可能会造成投资过剩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是这种形势对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经济发展新常态能够促进创新驱动,在新常态形势下,以传统投资以及出口等因素为主导对经济发展影响作用在逐渐减小,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应该逐渐转向创新这样的模式中来,同时还应依靠科技进步以及重点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进而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增长。除此之外,经济新常态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投资,长期的依靠投资最终会造成在所有者占据着主导地位,最终导致在国民收入中利润占有重要的比重,收入不均这样的现象发生。在新常态下,针对收入分配应该减少差距,更加关注民生问题。
(二)当前新常态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投资等逐渐增高,进而使经济增长开始陷入了投资以及增长最终导致过剩这样的情况中。在一定层次上讲过度依赖投资进而拉动增长,最终会导致经济增长会形成周期性这样的波动。另外,如果过度强化经济的依赖性,最终会造成国际分工等在整体上处于产业链低端这样的局面形成。最终还会引发资源浪费以及给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等,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在外贸水平上实际依存度处于高水平这样的趋势,因此在过去经济增长中,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动力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但是实际中的动力具有着平稳以及持久这样的特点。
三、运用新理念进行管理,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新趋势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高新区发展中,应该摒弃传统中的理念,进而才能创造出新的出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渐由中高速发展开始向中高端这样的层次发展。在实际发展中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但是在实际发展中没有突破物价偏高以及就业难这样的瓶颈。但在实际发展中应该意识到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应该把握好稳定增长以及针对结构应该进行积极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经济的平稳运行。另外,还应树立人本发展理念以及相关的持续发展理念等。
针对经济结构进行积极调整,进而构建出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要想真正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就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趋势,同时针对产业结构等还应进行调整。在实际调整过程中应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第一,积极加快产业升级,进而能够培养出新的增长点,在电商以及物流等方面进行培育。第二,针对企业结构等进行积极的优化,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能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第三,针对区域结构进行积极的调整,进而能够真正形成实际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当前我国区域自身协调性发展较弱,这样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针对科技体制等进行积极的改革,同时还应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等。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等行政化问题较为严重,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实施相关的创新驱动战略,进而能够推动科技创新,还能将实际中的发展动力逐渐转变到创新上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下,针对经济发展形势,应该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区域自身的良好发展。除此之外,针对区域性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开展绿色经济建设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较多的绿色经济发展曾策,但是但是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处于绿色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很大机遇与挑战,为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企业,政府,行业,消费者各方应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中国发展绿色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机遇(1)发达国家与我国开展绿色技术合作。美国的商务部长骆家辉与能源部长朱棣文于2009年7月14日访问中国,此行是为了促进中美两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更深一步的合作互利。通过这次到华访问,使得美国看见在中国发展新能源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且美方此行的意图在于通过在中国的宣传,能够增加美在华贸易额的增长,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高效能源领域和医疗保健等领域贸易额的增长。
同时中美双方也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希望未来的时间里双方能够在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开展深入友好合作。美国此行也开启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绿色技术领域合作的大门,有助于中方学下和引进更多的世界上先进、发达、科学的绿色经济技术知识,从而有助于提高我国开展绿色经济的能力。
(2)中国在部分领域已取得显著成绩。随着我国经济有序、健康、稳定的发展加上政府部门的高度,我国积极加大在绿色经济技术上面的投入,努力开展科研,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国已经在绿色经济的许多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在2008年,绿色能源投资增长涨幅为18%在这当中最活跃的投资项目是生物燃料和风能发电,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风力发电市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出口国,已累计出口太阳能1300平方米,在全球污水处理能力排行榜名列第二。
(二)绿色经济发展的挑战
(1)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加剧。在没有大规模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资源的情形下,资源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加剧,虽然有许多种资源,但分布集中,人均少,利用率低,污染和浪费严重。目前,中国的工业能耗约占总能耗的70%在许多经济飞速发展的省份,工业能源消费占的比例也高于70%中国的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长,已经面临严重的能源短缺,在未来15年增加十几万吨一次能源供应,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中国必须进一步寻找可持续的能源供给适应产业化和城市化。
(2)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最突出的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更深层次的三个问题为教育,文化,卫生。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解决不了及时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将严重阻碍我们的发展,绿色经济发展就更不用提了。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排在24位,我国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和美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到60-70%美国。实际情况告诉我们深入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很多绿色低碳环保型的设备都依靠进口,原因在于中国的工业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低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以及产品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发展十分缓慢的装备制造业,尤其是被别人把控的一些关键技术装备。这些情况表明,中国的高科技环保型绿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是制约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如果国际经济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也会影响国内经济,甚至会给我们的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二、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开展绿色经济建设中,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政府的统筹调控,有利于我们各个省市有效的整合和规划相关的绿色产品项目和产品结构,有助于我们大力培育绿色产业和产品。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开展资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在提高经济环境双管齐下的发展中,我们也应该敞开国门大胆的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的绿色经济管理和发展的经验和优点,逐步结合自身特点学以致用,不断的完善自我。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强立法执法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精心实施,有助于绿色经济企业给予优惠待遇,对违反绿色经济的要给予惩罚,甚至禁止公司运行。
(二)企业加强对外技术资源的交流和借鉴。工业企业应加强与国外优秀的工业企业间在技术、资源的等领域的合作,同时要注重自身技术的创新,以此同时还应该注重企业管理模式和相关监管、激励机制的完善和不断创新,从而更好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者需要借助市场来不断发展自己,要注重实用价格手段来调整和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以消费促发展,带动起绿色产品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在开展深入的合作和发展的同时要使用兼并和、并购、联合等手段,不断优胜劣汰,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更好的增强绿色企业的实力,为企业的品牌形象的树立和打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应走绿色营销道路。通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走绿色经营的道路。使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贯穿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包装,运输的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充分了解绿色市场消息和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各方面能力。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我们不断的开发和创新新的技术,不断的利用现代先进科学的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的产能工业,加快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纺织等产业,加大房地产,汽车,推动绿色,充分回收利用可降解性质的垃圾。不断的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机制,健全企业的运行与管理机制,有助于企业的不断加强与优秀企业在绿色经济和绿色产能领域里的合作,更好的互利共赢。
(四)加强行业的自查、自监。增强行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促进企业开展绿色经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绿色技术规划和绿色经济的评价体系,包括发展绿色科技成果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应对一些发达国家的绿色垄断,和发达国家在绿色经济技术领域里面的合作要不断加强和维稳,同时也应该担当起大国的责任,为了维护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有关利益需要不断各国不断努力,一起协商制定出一套国际社会公认的规章制度,切实维护好自身的权利。再者在开展加大对环境投资治理和管理的力度上,要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和责任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对绿色科技资金的投入,只有科技才能带来更大的产能和持续力,因此科技投入必不可少,还要逐渐的完善行业整体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不断加强产品的优化升级,以便更好的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五)消费者应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当局承担绿色教育,绿色认证和绿色监管的职责,增加对违法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的打击力度,为全体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绿色消费的环境。消费者能够更好的,更明确的了解绿色消费的重大意义,那么就可以实现绿色消费的模式。消费者对无污染的并且有助于大众健康的绿色产品进行选择,并且注意在消费当中的垃圾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三、结语
总之,中国正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恶化是严峻的现实。以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意浪费大量能源和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损害人们的健康损失为特征的发展,然而绿色经济则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平衡的经济。因此,绿色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开展实质性的绿色经济发展,首先要了解当前的机遇和绿色经济发展趋势,迎接挑战,同时抓住机遇,有效地开展绿色经济,以避免“摸着石头过河”。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24-001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是以物为本的、粗放性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表现在: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过度消耗资源环境、过度比拼低成本优势、过度牺牲社会福利。从历史来看,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功不可没。但是今天来看,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发展代价也越来越大,难以为继。
一、资源结构面临挑战
长期以来,经济的高增长,是以大量的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我们每单位GDP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消耗的3-4倍。2003年,我国生产了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能源和原材料的30%-40%。2009年我国消耗了世界46%的钢铁,43%的煤,48%的水泥,仅创造了7.3%的GDP。2010年中国GDP占世界的9.5%,一次性能源消耗达32.5亿吨标准煤,能耗强度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像这样的过度依赖、高消耗、破坏性消耗,导致了资源支持发展的后劲越来越不足。况且我们还是一个能源小国。我国石油总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石不足5%,铝土矿不足2%。人均资源更少,我国耕地草地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能源占有量为1/7,其中人均石油仅为1/10,人均天然气为1/25。资源是个小国,人均量更少,增幅又这么快,很难支撑。现在我国资源消耗的对外依存度很高,比如,60%的石油消费量需要进口,2/3铁矿石需要进口。问题是,资源依赖进口,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是能不能买的起,由于中国巨大的需求量,几乎现在到了中国买什么,什么就会涨价的地步,这么高的资源价格,我们承受的压力十分巨大;二是能不能买的到,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具恶化和不稳定,越来越多的原材料供应变得相当不稳定。三是能不能运的来。中国从地球的西端运送物资回来,必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而马六甲海峡周边都是美军的基地,因此,一旦美国要对中国采取行动,封锁马六甲海峡,就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伤害。总之,过去那种依靠“资源红利”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将面临挑战。
二、需求结构面临挑战
中国经济在这三十多年里发展很快,但基本上是靠投资驱动。谁投资,当然主要是政府。政府投资,钱从哪里来?无非是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向政府倾斜,多积累。那么,在国民收入既定的前提下,政府留的多,老百姓自然就少了,老百姓没钱自然就不消费了,有人称之为消费梗阻。内需不振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一大阻碍,直接导致中国发展的持续动力不足。现在,产能过剩成为我们当前经济领域的突出矛盾。有人说,国内需求不足,咱们出口。对呀,方法不错,事实上,好多年了,我们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外需拉动的。假设如果外需源源不断,那自然是形势一片大好了。但问题是麻烦来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外需的消退使我们雪上加霜。更麻烦的是,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面对强势的中国制造,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如美国提出了“再平衡”和“再工业化”战略。过去它靠进着,现在要减少进口增加出口。美国过去一直是负债消费,现在开始强调储蓄。五年以前美国是零储蓄率,奥巴马上台以后,储蓄率上升了5个百分点。美国储蓄率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5000亿左右的消费数量。美国、欧盟等增长方式的转变,再次提醒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靠大量的顺差来拉动经济增长了。
三、产业结构面临挑战
中国的产业结构情况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叫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首先,第一产业不稳。中国人靠天吃饭,农业脆弱的问题依然严重。如果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解决农业生产设施的问题,中国人的吃饭困难、粮荒始终是中国挥之不去的阴霾。其次,第二产业不强。我国经济这二三十年确实增长得很快,“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地。但是,我们是处在世界工厂产业链的低端,更多的行业都集中在加工组装领域,一些规模很大的加工厂,其实只是“生产车间”。产品的上游阶段,如研发、技术、设计等等,这些高附加值环节,往往是“人家说了算”。现在,我们技术进口的依赖程度超过50%,大量的专利技术和设备是进口的。由于产业缺“芯”,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靠国外,所以,大量的产业利润只能拱手让给外方。再次,第三产业发展不足。2010年,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43%,而发达国家处于我们这样的工业化水平时,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50%以上。美国现在还是超级大国,但是美国整个产值中间,70-80%都是第三产业。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推行一带一路的宏观政策有助于促进协作,确保在与他国密切合作的前提下提升国内的综合经济水准。因此可以得知,一带一路密切连接了各区域的港口城市,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构建海上的互联互通。在形成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带的同时,一带一路构想也体现了明显的辐射效应,因此在本质上符合了开放与合作的基本宗旨[1]。进入新时期后,各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都不能缺少沟通与协作,这种现状更加突显了区域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各区域具体在推进自身经济进步的过程中,有必要密切结合一带一路的新时期战略,有序把握机会并且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机遇
受到一带一路的带动与推进作用,各区域经济都迎来了珍贵的机遇。通过完善现阶段的基础设施,对于各区域的内需进行了有效拉动。面对一带一路的新背景,西部地区构成了新时期的交通枢纽,这种现状有助于西部获得更强大的基本政策支撑,具体在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时也能获得更多资金。由此可见,施行一带一路的基本前提就在于健全基础设施[2]。
此外,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行也有助于优化产能并且调整各区域的经济结构。面对新时期的背景,东北很多重工业基地都在致力于全面转型,而广大西部也因此得到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利用当地充沛的自然能源,可以构建新型的清洁能源产业,这样做有助于带动新型产业的逐步强大。
二、面对挑战的对策与措施
首先是重新定位地方经济。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下,各区域经济如果要维持长期性的强劲态势,那么关键在于保持独特的区域优势,针对地方经济也有必要构建全新的定位。各区域既要保持独有的特色,同时又要致力于体现新特色,在此基础上避免过于频繁的经济波动。只有重新定位,才能把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次是科学划分区域职能。从现状来看,区域经济逐步融入了国际化,针对区域本身的职能也要予以重新界定。解决产能过剩,基本措施就在于协同发展,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衔接下游与上游的关联产业。作为各地区的有关部门,应当克服自身的资源瓶颈,致力于修补脆弱的地域生态。各个地区经过全方位的优化与再造,就能遵照科学规律来划分职能,进而全面提升各区域的生产力[3]。
第三是快速建成配套服务。区域经济的长期进步不能缺少配套服务作为保障,对此需要快速建成配套性的服务行业。针对第三产业来讲,应当推进全程性的动态调节,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逐步满足日益旺盛的服务行业需求。在服务行业中,典型就在于运输服务,对此应当构建一体化的互联互通模式。与此同时,各区域也应当着手建设全方位的交通枢纽,对于关税改革予以深化,确保海上货运符合实效性与安全性的基本要求。
三、结语
受到区位要素影响,较长时期以淼亩酝饪放程度并没有真正达到完善。从整体来看,东部表现为相对较快的区域发展速度,而内陆与西部则体现了较弱的区域经济形势。推行一带一路的综合性战略,有利于在根源上拓宽覆盖范围,在此前提下密切结合了国外与国内的各个领域经济。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与一体两翼的基本构想密切结合在一起,进而也助推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升级和优化。未来在实践中,各区域应当把握好一带一路给本地区带来的珍贵机遇,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措施来推行开放政策,确保提升本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准。
参考文献:
[1]周凌云.试论“一带一路”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及挑战[J].中国集体经济,2016(07):24-25.
为发展绿色经济,中国正在踊跃采用一定的方案落实。例如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同志倡导绿色合作,强化亚洲国家在节能环保、开发使用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在天津开办的第一届全球绿色经济峰会中,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报告中表示,在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当中,有2100亿元被使用在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中。即便政府部门制定了许多政策,但是发展绿色经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做好长期的准备工作,目前中国发展绿色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要实现发展绿色经济,政府机构、企业单位、各行各业、消费群体等多方面必须协调努力。
1.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情况
绿色经济,把市场作为导向、把传统的产业经济作为其开展活动的基础、把经济和环境的谐和统一作为其行为的目标,进而构成的一个新的经济模式,是经济与人类环保和健康协调发展的表现。
调控产业结构的速率增快。在实行“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前四年,中国GDP每年平均增加为11.4%,此“十五”阶段每年平均增加率提高1.6个百分点,全部中国的万元GDP能耗一共降低15.61%。与此同时“十一五”二氧化硫与化学需氧量减排的目的已达到。另外,“十二五”计划强调产业的调整,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把如下方面作为工作的条件:第一是增进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第二是加速服务业的发展;第三是强化基础产业设备的建设。这一系列的做法推动了绿色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在中国,大约3.5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他们到城市所需的房屋、街道、工作地点及公共交通到现在还没有开始准备。我国可结合气候与环境有利的绿色方法建造他们所需的房屋、街道和设施,从而为中国绿色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挑战
2.1首先就是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思想比较单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中国民众的绿色消费思想不强烈,消费者完全不注重产品在使用过程和生产环节上对社会环境产生什么危害。第二,由于许多的消费者首次知晓绿色产品,中国没有一个专门的绿色经管机构,导致绿色产品市场不规范、不完善的经管系统,消费水平很低和绿色消费观念的薄弱,以及绿色消费市场的不完善,这些都是目前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政府机构的投资不够,项目融资遇到很多阻碍,绿色投资的水平很低,现有的市场体系不能为绿色技术创新宣传创造条件。尽管中国政府已出台许多政策,但其目的依旧停在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的解决上,没有对新型产业和产品进行有效创新,对于可再生资源开发方面的集中投资不够。
2.2资源情况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正在扩大。目前许多新型的资源能源不足以取代传统资源,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正在扩大。主要体现在:中国资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是分布比较散,每个人得到的平均量很少,利用率很低,污染浪费现象普遍。当前我国的工业能源消耗最大,约是整个能源消费总量的70%,在一些省市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工业能源消耗占的比例药远远超过70%。比如,2013年中国耗损的铁矿石、氧化铝约占50%,铜资源、原油分别为60%和34%。中国能源需求一直扩大,很多的能源面临短缺现象,在未来的15年内要实现十几亿吨的一次能源供应增加,是一个很庞大的任务,中国一定要深入研究可持续的能源供应途径,进而更好地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此外,中国环保型的高科技的绿色产业发展不是很快,这是影响绿色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假如国际经济环境产生严重的变化,一定会使国内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对中国经济安全产生威胁。
绿色经济可以合理地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中国要向实现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发展,就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确定合理的方案,以解决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同时社会各领域要一起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发展。
刘世锦:增长是量的描述,发展是质的规定,高增长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带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国际上对增长和发展的关系也有不少讨论。增长并不等于发展,有些国家就曾经出现过“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要论断,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记者:当前,为什么要提出这一重大战略呢?
刘世锦: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以上增长率已经近30年了。从工业化历史上看,能够在40年的时间内持续保持平均7%以上增长率的经济体只有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化所经历的时间是不同的。工业化先行国家所经历的时间长一些,但平均增长速度相对要低。二战以后,世界出现了一批增长速度较高、但时间相对缩短的经济体。总的看来,能够在三四十年的时间内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并不多。一些经济体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陷入停滞状态,如拉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即便是被视为成功典型的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也遭遇了1997年严重金融危机的冲击。再早一些,老牌工业化国家也都曾因经济危机和战乱,而使其发展进程中断或受到重创。
上面提到的在40年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的3个国家和地区,都是相对较小的经济体,大的经济体尚无先例。在中国经济保持了长时间的快速增长,总量规模迅速扩大的时候,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出现一些正面或负面的议论,比如“中国机遇论”、“中国崩溃论”、“中国”等,是有其必然性的。就中国经济本身看,近几年来确实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具有转折含义的重要变化。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已经连续4年达到10%以上。2006年,经济总量超过了21万亿人民币;人均收入在超过了1000美元后不久,又达到了2000美元;财政收入新增部分超过7000亿人民币,接近于10年全部财政收入。但是,必须看到,在总量规模变化的同时,结构性的变化和矛盾也更为显著。
记者:那么这些结构性的变化和矛盾具体有哪些呢?
刘世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这些变化和矛盾:
――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的生产和消耗增长迅速。例如过去曾认为中国的钢产量1亿多吨就够了,而2006年钢材产量则超过4.6亿吨。
――环境压力空前增大。如果说资源可以通过进口和替代有一定调节空间的话,环境容量由于其不可移动性,没有多少调节余地。
――过去构成中国经济增长低成本优势的诸多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升。据东南沿海一些地区调查,普通劳动力工资近年来年均增长15~20%;土地价格涨幅更大,有些地区仅生产性用地涨幅也达一倍以上。
――在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原有的地区发展差距并没有缩小,有些方面还在扩大。在地区发展差距的背后,主要是城乡发展差距。
――社会矛盾在某些方面有所增加,由拆迁、征地、职工下岗、社会保障、干部和腐败等引发的时有出现,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容忽视。
――中国正在以日益增长的规模介入国际经济活动,“中国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近两年的贸易顺差超过千亿美元,国际贸易摩擦增加,贸易不平衡构成很大挑战。
以上列举的当然不是新变化的全部。就这些现象而言,大部分以前也都存在,之所以称其为“新变化”,是因为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进入了一个“转折点”。需要考虑两个相关的问题:一是我们是否正在或已经进入与以往有较大不同的新的发展阶段,二是如果是进入这样一个新阶段的话,现有的发展方式能否有效应对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挑战,使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可以给出的判断是,我们已经或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然,对这一新阶段如何概括,还可以探讨;这一新阶段所出现的矛盾和挑战,在已有的发展方式空间内,是难以包容和应对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势在必行。
二、以自主创新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记者:近年来,我们党非常强调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那么提出这一战略有何重要背景?
刘世锦:近年来,我们党提出加强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当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以后,持续了20多年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削弱,需要培育起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新的竞争优势,实现竞争优势的转换。这是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人均收入越过一千美元关口,现在又达到两千美元,当然是好事,同时也是“双刃剑”,因为这既是收入水平提高,也意味着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也相应减弱了我国劳动力的国际比较优势。低成本优势的减弱在各地都逐步表现出来,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最为明显。在这些地区,一些对低成本敏感的企业开始向外转移,留下来的企业则要通过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渠道等环节的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当然,低成本优势的减弱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大,还会有一些地区继续呈现低成本优势,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将保持多种竞争优势并存的格局。但从中长期看,低成本优势削弱后的调整不可避免。通过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是一个关系到我国产业中长期竞争力,因而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记者:如何理解自主创新的含义?
刘世锦:我们把自主创新概括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与过去关起门来搞研究不同,这几种类型的创新都是在日益扩大的开放条件下进行的。如何认识自主创新,近年来也有一些讨论。有的行业围绕“合资企业进行的创新算不算自主创新”展开争论。对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全局和战略的眼光来观察和理解。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资金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纯粹内资的企业将越来越少。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实行多元化的股份制结构,其中包括引入外资。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基础行业,如电力、电信、金融等行业中的国有大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在境内外上市。所以,按照企业资本来源来界定,不符合开放经济的实际,也存在很大的技术上的困难。比如,某企业的直接投资者是内资,但再从这个投资者向上追溯,可能会找到外资踪迹。外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到中国来,虽然会对内资企业形成竞争,同时也有技术信息扩散、人员培训、促进产业配套条件形成等积极作用,总体上说利大于弊。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和我国多年来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从内外资企业的角度看,我们所说的自主创新可以有两个要点:一是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一是外资企业研发能力向中国的转移。当然,前一个要点是重点,我们讲自主创新,立足点和重心都是内资企业。有一些东西,特别是那些关键性、基础性的技术,仅仅靠开放是拿不到的,必须靠自己来搞,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但是,这与鼓励外资企业研发能力向中国转移不矛盾。这两件事情是互动的,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外资企业是在中国仅仅搞加工制造好呢,还是把研发能力也转移到中国来好呢?还是应该鼓励它们向中国转移。在这个问题上,能不能这样来认识:我们讲自主创新,这个“自主”的主体应该是中国经济的大局,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大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合法注册、经营的企业所进行的有利于提高中国经济创新能力的活动,都应该得到鼓励,一定程度上也都可以划入“自主创新”的范围。这是一个宽松的、包容量很大的定义。这样看问题,对提高我国经济总体创新能力有好处,也正是新时期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和水平的政策所要求的。
三、更加关注人均实际收入水平
记者:我国经济发展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那么,今后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逐步缓解这种状况?
刘世锦:这些年通过实施地区重点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但尚不足以改变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态势。近年来影响地区发展格局的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大的城市带、城市圈的形成,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城市圈,内地沿大的交通通道形成的城市带等。二是产业的区域集中加快,过去一个新产业出来,各地都要搞,遍地开花。一些年来通过市场竞争,产业的区域集中度显著提高,如彩电生产,过去一度20几个省都在生产,现在大部分集中到珠三角地区;汽车生产也正在逐步集中到为数不多的几个区域。城市带的形成与产业区域集中往往是重合的,产业集中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支撑。这些变化总体上说符合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规律,是积极的、可持续的,但必然影响到原有的地区发展格局,不仅表现在大的行政区划之间,也表现在这些行政区划内部。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增长中,出现了某些有利于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趋向或因素。例如,在重化工业增长加快、比重提高的背景下,对能源、原材料、装备工业产品等的需求迅速增长,拉动了具有资源优势和重工业基础较好的中西部与东北的部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如,东南沿海地区要素成本上升后,一些企业开始向北部沿海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转移,部分国际转移产业也将承接地更多地转向要素成本较低地区。这些趋向或因素的稳定和增长,将会对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发挥更多的基础性作用。
记者:评价地区发展平衡一般采用什么指标?
刘世锦:对地区平衡发展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评价的方法问题。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的快速增长阶段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将率先发展,吸引各种资源向这些地区集中,其中包括人员流动。劳动力由落后地区流动到发展快的地区,找到了工作,增加了收入,也减少了落后地区的人口基数,落后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相应有所提高。反之,发展快的地区人口基数增加,人均收入水平相应有所下降。我们讲地区发展差距,所关心的是这些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所以,“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是一个适宜的比较性指标。这个指标除了关注货币收入外,还考虑到剔除不同地区物价水平差异后的实际购买力水平。在劳动力和其他人口合理流动的情况下,不同地区“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将逐步趋于缩小。我们要注意地区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差距、不同地区户籍人口货币收入差距等指标,更需要关注不同地区实际生活和就业人口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指标的变化。从这一角度出发,将有助于正确观察和理解地区之间关系发展的动态过程。
记者:地区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那么,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刘世锦: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城乡隔离状态被打破,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和非农产业,不仅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是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一条主线。我们的各种政策,不论产生于何种背景,都应当促进而不是延缓这一进程。当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早期工业化国家曾经历上百年时间。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接近50%,大体完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至少还需要30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要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非农产业,使之“出得去”、“留得住”,包括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农村人口在城市生存、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转移支付等方式,提高仍然居住在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之与城市人口,包括已转移至城市的原农村人口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至少要让他们“过得去”。近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四、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只能通过进一步的更好发展来解决
记者:这些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社会问题和矛盾却有所增加,在有些方面甚至激化。您对此怎么看?
刘世锦:这种反差很值得深思。从国际经验看,一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后,也同时进入经济和社会结构、重大利益关系剧烈调整的阶段,社会矛盾的类型和数量增加,有些领域的矛盾趋于尖锐,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危机。当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社会上较大比例成员进入所谓“中产阶级”状态后,社会的稳定程度将会显著提高。现阶段我国总体上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矛盾增加的时期,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例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征用农民土地、城市拆迁、水库移民等所引发的矛盾;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等引发的问题;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权力腐败、干部等引发的问题等。
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立足国情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应当也只能通过进一步更好的发展来解决。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历史已经证明,吃“大锅饭”既不利于效率,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公平。当然,我们讲进一步的发展,不能是短期化、片面化、高代价的发展,而应当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同时要比过去更多的精力重视社会发展;要集中力量抓紧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从源头上治理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也要重视通过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多年来我们所倡导和实行的发展观的一个拓展和完善,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进步。
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对的矛盾和问题不少,应该和能够有所作为的事情也不少。如何把好事办好,如何在解决一些问题时不致于引出更多的问题,如何在处理一些矛盾时,既要照顾眼前,更要有利于长远,还需要把握好一些原则。
记者:这些原则主要有哪些呢?
刘世锦:一是既要治标,更要立足于治本。比如扶贫工作,通过转移支付等办法给贫困人口一些补贴,是必要的,但更重要是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培训,使他们获得通过就业增加收入的机会,这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治本之策。
二是既要有承诺,又不能脱离现阶段国情,作不切实际的过高承诺。比如养老、医疗保障,城乡、地区之间差别很大,是全面保障,还是在农村先做到对困难者救助,即使全面保障,保到什么程度,这些都不能脱离现阶段的实际。承诺过高,兑现不了,老百姓还是不满意,还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欧洲福利国家保得过多,也在寻求改革。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需要研究和汲取。
三是既要有短期措施,更要注重制度建设。对短期内的突出问题,如困难人口救助、调解,需要采取某些短期措施,以稳定局面。更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好的制度建设以稳定的可预期的程序处理问题,可以提高效率;不是针对个别事件和少数人,而是对所有人具有普适性;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矛盾,而且要治理产生矛盾的根源。
五、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记者: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如何深入理解这一论断的深刻涵义?
刘世锦:这一重要论断已为我国近30年来的实践所证明。我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是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背景的。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活力和制度基础。毫无疑义,没有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是不可能出现的。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相比,我国经济改革走出一条独特而富有成效的道路,形成了一些有意义的经验。例如,改革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不是对旧体制的修修补补;在改革国有经济的同时,放开一块,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非国有经济;鼓励不同改革方式的试验和竞争,先试点,取得经验然后推广,所谓“摸着石头过河”;把改革与开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放引入新的体制要素而推动改革;保持党对改革过程的坚强领导,把改革、发展和稳定有机结合起来,为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改革和发展进一步促进稳定,等等。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解决新阶段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还是体制上的。体制上的问题,部分属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至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部分属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出现的,还有的是由于体制建设滞后所引起的。这几种情况往往交织在一起,使问题相当复杂。比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职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企不分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但在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一些地方出现了片面追求GDP增长、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指标而忽视社会发展等倾向。如何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一套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指标和行为机制,是体制建设的重要任务。又如,深化收入分配领域改革,要求由传统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转向初次分配按劳动和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再分配更加重视社会公平,但由于多方面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突出起来。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将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起来,使收入分配差距保持在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围内,并逐步趋向共同富裕的目标,也是体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在党的路线指引下,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括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等等,都是在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改革开放、扩大就业、增加国家税收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很突出,它也带来了一些风险管理问题,这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截止到2005年末,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1381家,产业结构逐渐转向以基础原材料工业、支柱产业以及交通能源、金融业等基础设施产业为主导。还有数以百计的为股票市场服务的证券公司、会计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股票市场的发展,为上市公司尤其是为国有企业开辟了重要的融资渠道,筹集了大量的发展资金。截止到2005年末,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累计超过1.35万亿元。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商业银行改革的推进,债券市场成为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债券发行量逐年增大,2000年为4400多亿元,2005年余额已达到了4.2万亿元,2006年仍保持了较大的发行量,仅上半年就有3100亿元,同比增长68%。债券的发行主体、债券品种和信用层次也多样化发展,从单一的中央政府债券到开始发行各类金融债、企业债、银行间短期融资券、可转换债券、证券公司债券以及非金融机构债券等。债券交易也日趋活跃,2005年银行间现券交易达到6.34万亿元,是2004年的2.5倍;债券回购交易额为16.51万亿元,是2004年的1.66倍。
在期货市场上,经过1995年后几年的规范时期,开始步入正轨。2004年,借助着“国九条”的出台和新品种的上市,整个市场的全年成交额高达14.7万亿元,较2003年增长36%,成就了中国期货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2005年,成交额略有回落,但交易量仍达到3.228亿张合约,成交额13.445万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新兴的主要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其中,铜、铝、大豆和棉花四种期货的交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为世界主要的铜、铝期货交易市场。
1994年4月,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开始运作,外汇市场交易规模增长迅速。2005年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达到11.98亿美元,年增长率为44.4%。另外,外汇交易也不断推出新的衍生品交易工具。2005年5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8个外汇对外汇的外汇交易业务;2005年8月又引入远期外汇交易,98个交易日内,远期交易合计成交量26.90亿美元,日均成交2745万美元。
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维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只有3、4家银行。但现在除了央行,还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三大国有政策性银行,以及一大批各种类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有了飞速发展。计划经济年代,银行只能承担着出纳和会计的作用,现在通过在国民经济中输送资金,银行起到了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核心”和“血液”作用。目前银行存款有31万多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20几倍,贷款也有21万亿元。近些年来,央行在宏观调控发挥利率杠杆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保险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8万亿元,保险营业额达5万亿元。
与此同时,整个金融业还培育造就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二、资本市场开放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加入WTO后,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银行、保险、期货、债券、金融衍生品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虚拟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国经济在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宏观经济风险也相对增大,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就是例证。毕竟,虚拟资产具有很强的资金聚集能力,虚拟经济部门中某一点出现了问题,难免要波及整个经济。因此,不仅要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也要看资本市场开放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比重中的比例过低,只占10-15%左右,而国外这一比重达到50-80%,发达国家达到80%以上。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间接融资比重过高,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间接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从而这个不合理的融资结构必然给银行带来过高的风险,进而也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我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几次暴涨暴跌,市场价值表现很不稳定,流通市值也只是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股权分置改革后将会改变这一状况。2005年,沪、深两地股票市场市值为3.24万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比重不到1%,与GDP的比值也较发达国家低出许多,没有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融资功能。
再比如债券市场,目前发债主要是国债和金融机构债券,地方政府是不能发行债券的,公司(企业)债券很少。2005年国债和中央银行债两者余额占去整个债券市场的2/3,此外政策性的金融债也占1/4还多,而银行商业债券和企业债只有5%多一点。而美国的国债占比只有16.2%,加上市政债券后所有公共债券的占比也只有1/4。这种不合理的债券结构,严重地限制了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
我国期货市场上的交易品种共13个,局限于农产品、金属和能源三大类。而世界上期货交易品种从农产品、金融、能源到外汇、利率甚至天气,几乎涵盖了能够做成标准化合约的所有“商品”,尤其是金融期货有着迅猛的扩张趋势。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金融期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我国金融期货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影响这些物品现价的权利。
上述数据和对比表明,我国虚拟经济领域在结构和规模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是整个经济的硬件,而虚拟经济就像是软件。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经济就没有活力;良好的软件条件,会促使硬件发挥出最大的功能。重视虚拟经济的发展,就是要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这二者的关系,使它们配合好。在实体经济这个硬件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同时,虚拟经济这个软件也要不断发展、升级,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年,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发展迅速,对与之配套的虚拟经济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发展虚拟经济应对资本市场开放的新挑战
现在,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的逐步推进,国外的银行、保险、证券这些业务开始大踏步地进入中国。国外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机构进入国内,它的影响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好的,我国各类金融机构、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投融资,借助各类虚拟资产的流动,有利于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虚拟资产的流动性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风险,因为高度的流动性就会带来大量的投机活动,投机多了,风险也就随之多了。
我们来看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十几年所发生的事件。如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再加上日本泡沫经济的后遗症,有哪个国家可以躲过金融危机和来自虚拟经济内部或境外的货币冲击?这些国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长长的警钟。
如何来应对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的这种挑战?这里我主要谈几点想法。
一是要积极稳定地发展虚拟经济。除了发行股票外,当前还要重视扩大债券基金市场,积极稳步推出金融衍生品、创业板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提高虚拟经济的市场规模和运行质量。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对一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有一定的发展规模,而且更要有较高的运行质量。国际炒家们手里握着大量的国际游资,他们从来不会对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怜悯之心,完完全全就是为了获取收益。虚拟经济的规模小,就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外来的冲击。小的虚拟经济规模在巨大数额的投机资金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还有就是要提高虚拟经济的运行质量。虚拟经济不稳定就会引起泡沫经济,泡沫破灭就会引起严重的经济衰退或经济停滞。
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一行三会”要协调动作,相互配合。虚拟经济监管部门位于资本市场开放的最前沿,要保持整个经济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保持虚拟经济的稳定。许多国家的金融危机更多是对自身虚拟经济发展的监控和估计不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风险的防范。对于某一笔资产,对一家银行和企业来说是微观风险,对一项虚拟资产来说是微观风险,但在资本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局部的风险容易引发和形成大范围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引起大的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给我们以警示了。日本也有这样的经历。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出现大量的剩余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日本金融机构对房地产泡沫的危害认识不足,也没有能够及时地对房地产市场作出正确的评估,纷纷给房地产公司和建筑公司发放贷款,形成了房地产不断升值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的恶性循环,泡沫越吹越大。最终泡沫破灭,股价和房价同时开始暴跌,导致日本经济十多年来一蹶不振。所以,加强监管非常重要。对于风险的监控,不仅要把风险控制在市场可承受的范围内,更重要的是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风险。
我国经济会不会有泡沫经济的危险?资本市场能否承受国际金融大鳄的兴风作浪?银行业是否能够应付外来的冲击?金融监管是否有足够的方法和力量来应付世界范围内的虚拟资产流动?资本市场的开放对我们的虚拟经济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关键词】社会转型;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挑战
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能源经济,能源使阿拉伯国家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结构。但是,阿拉伯国家的能源经济模式发展滞后,导致阿拉伯国家出现资源导向增长困难的现象。并且,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天然气和石油,工业结构单一,多元化济水平低下。石油财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现状,阿拉伯国家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贫困、社会不公平和失业等社会问题。而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现状正体现出了以能源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在社会转型时期,阿拉伯国家继续改变落后的以能源为主的经济模式,以促进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但是,以能源为主的经济模式对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导致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难度较大。研究社会转型时期阿拉伯国家经济面临的挑战不仅能够加强我们对阿拉伯国家经济的了解,而且有利于我们从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进而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1.阿拉伯国家油气资源分布不均,多元化经济发展缓慢
长期以来,油气资源是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的唯一基础和资源投入,油气资源构成了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但是,油气资源在给阿拉伯国家带来财富的同时,也阻碍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虽然,现阶段,有些阿拉伯国家依靠油气资源成就了社会繁荣和经济奇迹,成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是,阿拉伯国家的油气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部分阿拉伯国家不能够直接从油气资源中获得经济收入。并且,油气资源所带来的经济财富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现状,反而严重阻碍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发展,甚至导致阿拉伯国家出现了权威政治趋势、腐败、经济不稳定、暴力冲突等问题。另外,阿拉伯国家的财政赤字严重,发展成就十分有限,尽管其油气资源丰富,但是其非包容性增长的经济模式不利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
油气产业作为阿拉伯国家的支柱产业,使得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发展对油气产业的依赖程度过高,只能依靠油气资源的经济收入来促进社会发展。而且,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对经济收入的贡献较小。只有摩洛哥、黎巴嫩、突尼斯和约旦这四个国家的多元化经济水平较高。这是因为,这四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相比相对较少,不能依靠油气资源来维持经济发展。而且,这四个国家的领土资源较多,在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方面的优势较大。因此,从总体来看,阿拉伯国家的油气产业一枝独秀,其他产业发展缓慢,多元化经济水平不高。
2.阿拉伯国家主要依靠石油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对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投资程度不足
阿拉伯国家的石油财富能够从出口收入和出口外汇两个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大量的油气资源出口能够为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投资保障,并带动油气资源相关产业的经济增强。而油气资源出口外汇能够有效调节阿拉伯国家的储蓄水平,改变阿拉伯国家国内投资不足的现象。但是,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缺乏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没有使全社会共同分享油气资源所带来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阿拉伯国家的人们仍处于贫困状态,需要面对就业、医疗等问题。另外,由于阿拉伯国家的其他产业发展不发达,人们的就业岗位较少,失业率急剧上升,导致人们没有收入来源。据调查发现,阿拉伯国家是世界上失业率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人们的失业率高达30%。
阿拉伯国家虽然拥有充足的石油财富,但是国家在包括教育、社会建设、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的投入严重缺乏,导致社会安全和社会保障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从教育方面来说,有一多半女孩没有注册入学。而且,阿拉伯国家农村地区孩子们的辍学率高达30%,甚至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地区,孩子们没有学校可上。从人均寿命来说,阿拉伯国家的人均寿命与世界人均寿命相比低21%,并且,阿拉伯国家难以达到国际上减少营养不良的指标。从卫生方面来说,虽然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卫生支出较高,但是,仍有大量人口无法支付卫生保健费用。从社会保障方面来说,阿拉伯国家的社会保障资源主要包括燃料补贴和粮食补贴,而且,阿拉伯国家的社会保险主要倾向与公共部门,导致阿拉伯国家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缺陷严重。
3.阿拉伯国家能源消费模式不合理
阿拉伯国家依靠油气资源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区。据调查,阿拉伯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当地人口的增长速度和GDP的增长速度。而且,阿拉伯国家的天然气消费已经成为次于亚太地区的第二大消费地区。但是,阿拉伯国家的再生能源较少,其油气资源作为唯一的国家财富,会随着能源消费而不断减少。然而,阿拉伯国家的核能消费和煤炭消费极少,当油气资源大量消耗之后,阿拉伯国家将会面临能源问题。另外,阿拉伯国家的天然气短缺会影响到其他能源的价格,加剧了各国对石油、电力等资源的争夺。
虽然,阿拉伯国家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是阿拉伯国家的油气资源产品占有量较少,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产品。而随着能源消费的增长,油气资源逐渐减少,而阿拉伯国家的新能源投资较少,新能源利用率较低,不利于阿拉伯国家能源消费模式的改进。另外,阿拉伯国家为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依靠油气资源,大力发展电力产业、钢铁产业、化肥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等。但是,这些产业同样会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增加了阿拉伯国家内部能源消耗的速度。另外,阿拉伯国家的内部能源的价格较低,使得阿拉伯国家在发展其他产业的过程中能够低成本大量使用油气资源,提高了当地能源消费的水平,导致能源消费模式越来越不合理。
4.阿拉伯国家能源工业面临投资挑战
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阿拉伯国家的油气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油气生产能力的提升对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极为重要。从政府财政收入角度来看,油气资源能够为政府创造源源不断的收入,加大阿拉伯国家政府对能源工业的投资。但是,实际上阿拉伯国家的能源投资十分缓慢,国际石油需求不景气、油价大跌等降低了人们对能源工业投资对热情。而地区冲突和社会不稳定严重影响了阿拉伯国家的能源投资计划,阻碍了阿拉伯国家产能的扩大。
而叙利亚、科威特等国家的政府部门与国家石油公司之间利益协调不合理,两者关系实效,导致政府部门对能源产业对投资回报率较低。并且,阿拉伯国家的大多数石油企业不能决定投资预算,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决定石油企业的投资预算,导致石油企业的资本支出紧张,限制了石油企业对新的投资项目、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另外,部分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企业运行需要依靠国外石油企业来技能石油的勘探和生产,对国际能源资本、国家能源资本的依赖程度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能源资本与国家能源资本的关系会影响到阿拉伯国家石油企业的发展。随着阿拉伯国家允许一定形式的国外投资,但是会对国外投资提出各种因素限制,严重影响阿拉伯国家石油企业的国外资本利用。
参考文献:
[1]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民族主义缘起的理论分析[J]. 王巍,高忠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2]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繁荣的原因浅析(1970-1982)[J]. 高忠锋.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我国应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以保障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及高效利用为核心,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是一种在清洁能源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城市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特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求控制的概念。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世界经济新浪潮下的新的革命——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模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消耗大量能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目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二、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
1.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经济发展拉动能源需求
中国作为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而经济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煤炭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实施碳减排必然要消减各部门的煤炭使用量,这必然对这些部门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2.高能耗企业转型问题
《京都议定书》要求减排温室气体问题的实质,涉及到能源消费总量和效率问题。长期看,电力企业多数都是火电厂,是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一旦数年后中国承担减排义务,电厂将面临巨大环保压力。对以钢铁业为主的重工业有直接影响,则是钢厂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和减量。
从这一意义上看,今后国内新建钢铁项目,其入门的门槛更高了,而且一些能源消耗特别高的企业要开始考虑转型问题。
3.鼓励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通过更新或改造现有锅炉设备,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等技术性能,降低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火炬的燃烧效率,使可燃气体充分燃烧,以减少甲烷的排放;应用先进的发电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如:采用高温燃气透平技术、再生电力和改造技术、热电联产技术等;注意提高电力输送环节的效率,避免由于输电线路的原因导致能量白白地浪费。
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以天然气替代燃料油作为主要燃料,以液化石油气替代柴油等,此举减排效果显著。我国石油行业应当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国家应当采取恰当的经济杠杆激励石油行业改造传统能源利用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洁净煤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将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现在完全可以把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低碳经济”体系,包括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同时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对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整合、转型,走低碳化道路。
三、理性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1.加强对能源结构的调整,面对能源枯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可再生能源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能源枯竭。据相关科学验证,全球已探明的各类能源资源将在100年后完全消耗殆尽。面对这一现状,我国有必要加强对能源资源结构的调整,通过研发清洁能源来代替各类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水电、核电以及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而且这些能源都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及技术积淀,因而可以加强对水电、核电以及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此保证能源的可持续使用性的提高。
2.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
我国正处于能源重大决策的关键时刻,我们不仅要满足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对现有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而且还将直接加入提高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实力较量,中国不会在这一轮国际竞争中掉以轻心。能源危机在全世界时隐时现,即使在全世界都拥有优势传统能源的美国,在能源问题上都出现了危机感。在研究中国低碳能源发展方略时,十分关键的一点是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在符合国情的前提下,对未来能源技术的把握,将在很大程度上把握未来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碳减排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3.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平衡
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实现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平衡将是未来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按照国家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提高到15%。为此,“十二五”期间首要任务就是要培育和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其中包括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换句话说,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能源发展将备受关注。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步伐加速,节能减排与新兴能业源产的战略地位将愈加突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通过电力体现,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直接替代常规化石燃料,不仅能效接近100%,而且碳排放趋近于零。近年来,各国都把新能源产业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如美国曾提出到2012年将新能源发电占总能源发电的比例提高到10%;我国提出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据此制定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即将出台,而该规划的核心是“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装机目标,逐步降低火电装机比例”。这一规划的出台必将进一步推动发电产业结构转型,促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发电企业必须把握机遇,大力发展风电、核电、水电、生物质发电、天然气发电等清洁高效能源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四、结束语
总言之,中国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化发展的手段要以市场化手段为主,以政府手段和道德手段为辅。由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处于高能耗阶段,加上节能技术水平较低,能源管理漏洞较多,使得中国的能耗强度和能源效率明显偏低。换言之,减排空间、碳减排技术创新与合作的潜力较大。从我国能源结构入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中国能源消耗形式主要为动力消耗、农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费、电能消费3种,其中大约有68%的能源是由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后被消费的。而我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所以重点推广配电用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可极大提高节能减排效率。我们应该用于抓住低碳经济带来的潜在契机,勇于创新,坚定地跨出低碳经济发展第一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寻找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黄卫平.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全球合作框架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