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基础护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1 15:50: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手术室基础护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手术室基础护理

篇(1)

【关键词】产科DIC;子宫切除;手术室;急救护理

DIC是因产科疾病而引发的凝血功能异常疾病,血液中血小板会大量的消耗,出现凝血障碍,此疾病的发病时间段,高凝期表现不显著,患者多出现急性失血,多由于救治不及时所致 [1]。该类手术的护理非常重要,先就对DIC子宫切除手术急救护理进行研究分析,寻找最佳护理方式,提升手术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2例产科DIC子宫进行切除手术的患者,患者年龄在20~38岁,平均年龄为29.84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的3例、初高中以上的6例、初中以下的5例,其中初中以下产妇7例。5例患者因为胎盘早剥行剖宫产手术,在胎儿娩出之后,子宫不能自动收缩,切口有渗血不止现象,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了静脉滴注缩宫素、口服米索、宫体注射缩宫素等急救措施都没有效果,阴道仍大量出血,血液不凝,患者的出血量>2 000 mL,直接进行了子宫次全切除手术。7例患者是院外转过来的,因为产后出现大出血、血不凝固现象,入院时6例患者血压

1.2 方法

1.2.1 急救采取的措施 当患者遇到需要马上切除子宫手术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应用纱布等止血物品垫在患者的盆腔残端,给患者起到压迫、止血的效果。并且,一边进行手术一般进行抗休克治疗,出现休克要向患者体内进行胶体和晶体的输入,并同时对患者输入新鲜浓缩红细胞、冰冻血浆、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患者所需的血液成分,并仔细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出血量,根据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适当采取正确对应的急救方法,例如:继续扩容、强心、增加脏器灌注等措施[2]。

1.2.2 适当的心理护理 术前护理工作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接患者的途中,若患者处于清醒状态,要保持患者的这种状态,和患者进行交流,增强他们的手术成功信心,方便患者配合医务工作者来进行手术、护理或抢救。

1.2.3 防止发生低体温 手术过程中患者体温如果太低会对手术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护理工作者要对患者的体温进行监测,观察患者皮肤表层温度的变化情况。

1.2.4 做好术前消毒隔离工作 手术过程会因为各种刺激和因素而导致患者出现失血、缺氧等情况,因而身体的抵抗力非常低,容易出现感染,手术中要积极的做好手术感染预防工作,对患者的尿量进行观察,随时准备输液或抢救等工作,务必及时[3]。

2结果

12例患者中6例患者盆腔残端用止血纱布、明胶海绵等止血,6例用纱布垫进行压迫止血。还有1例患者由于手术中和手术后持续少尿,肾脏功能损害程度比较严重,共透析2次,住院21 d痊愈。4例患者因为刀口愈合效果较差,于术后第15~20 d先后痊愈。

3 讨论

DIC子宫切除手术的全期护理师为了更好的让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以及为术后的恢复打好基础,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手术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够积极的与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配合,则会增加手术的顺畅度,术后恢复也较快,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减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会提升[4-5]。此次研究表明,手术室急救护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危险的几率,帮助患者尽量完成手术,对医院和患者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适合在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跃军,蔡立红.22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特点与护理[J].当代护士,2008(1):66-67.

[2]况容.1例产后出血致DIC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 24(25):141.

篇(2)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2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分娩的400例孕妇,年龄在20~35岁,平均年龄为28.5岁。在这400例患者中,要求手术分娩孕妇100例;胎儿窘迫150例;再次/多次手术分娩孕妇50例(手术>1次);其它因素手术分娩孕妇100例,如:高度近视、肝肾功异常、前置胎盘等。

1.2方法 该400例孕妇均在我院手术室进行了分娩手术(剖宫产术),并在手术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抗炎、补液、镇痛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这400例患者均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手术室护理。于护理结束后,观察记录这些患者的护理效果。从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护理情况出发,基于我院手术室护理的基本情况,分析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利于规避该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

1.3判定标准 本研究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患者填写的我院自拟的护理服务满意率调查表为衡量标准。满意等级分为4个:十分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十分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

2 结果

在这400例孕产妇中,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5%,其中各部分组成分别为:十分满意250例(占62.5%)、满意90例(占22.5%)、基本满意50例(占12.5%)。

在这400例孕产妇中,护理安全因素导致手术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0,所有孕产妇对手术期间的护理服务持满意态度。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初步确定了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正是由于实施了正确的术前宣教、术中小心操作及术后关怀使本研究的孕产妇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7.5%。尤其对于并发症多、手术难度高的孕产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焦虑、紧张、恐惧、胆怯、怀疑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而且加强了其术后康复速度,降低了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了不必要的住院日程和费用。但同时手术室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其工作量大、涉及的专业多,因而发生医疗事故的风险较大[1]。本研究也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以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3.1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3.1.1人为因素 孕妇家属未及时签署手术麻醉同意书及手术同意书致孕妇不能按预定时间送往手术室[4];孕妇情绪紧张致麻醉过程中穿刺困难,延误手术时间,手术器械准备过程不够迅速[5];手术操作过程中,部分护士术前准备不够充分、术中与主刀医生配合不熟练等因素致手术时间延长[6]。

3.1.2仪器设备因素 医院运送患者的电梯过少或配备的手术车不足增加了患者运输的时间[7];新生儿复苏过程中,复苏设备操作不熟练增加了新生儿抢救失败的风险,亟需儿科专业人士指导实施。

3.1.3手术方法因素 因手术紧急,术前检查未完善,可能导致手术安排不合理,如污染手术安排在前,手术间术后清洁消毒处理的时间长;其中,在紧急情况下,麻醉医师与手术医师之间缺少沟通致手术开台时间延误[8];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手术医师无法准备预测手术时间,或麻醉医师技巧与临床经验问题引起孕妇在手术室滞留时间过长[9]。

3.1.4环境因素 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长期工作造成医护人员头晕、疲劳、困倦,引起记忆力、理解力和操作能力下降影响手术时间。手术间数量不足手术衔接不够紧凑,安排不合理延误患者治疗时 间[10]。

3.2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防范的措施

3.2.1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业务教育及法治教育 由于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手术室护理的工作经验及相应的法律意识,因而易导致护理安全事件发生。针对此类问题,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行业规章制度培训,帮助其树立依法执业的理念[11]。同时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护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护理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价值得到体现,提高其社会认可度,使其能够以高度的责任心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3.2.2强化科学管理,统筹安排,有效沟通,提升手术室整体护理服务质量:①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定时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考核,强化其岗位履职能力;②护理部在一定阶段内制定合理的培训规划,有效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参与到病房的术前讨论,突出护理难点,进行针对性防范措施培训;③患者接至手术室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在病房或将孕妇运至手术室途中认真核对孕妇的详细资料,查对无误后,方可对孕妇行麻醉和手术;④术中和术后,护理人员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及时对手术物品进行清点并记录;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修培训,接触最新护理知识,最终提高护理质量。

3.2.3强化有效沟通,建立融洽的医疗环境:①增强信任感:积极向手术分娩孕妇及其家属了解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不满意处及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解除疑惑[12];②降低风险发生率:护理管理部门应对年轻无经验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必须时以培训班形式培训规范化用语,总结与患者沟通不畅的原因,训练有效沟通的技巧[13];③提高效率: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督促手术医生完成术前相关检查,紧急性介于不能完成术前检查的孕妇,统筹安排手术房间,使手术流程通畅。

篇(3)

[中图分类号] R657.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142-0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其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1-3]。近年来由于LC指征的逐渐放宽,导致部分患者需要中转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要给予患者恰当的护理,若护理不当,可影响手术进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措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的12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25~65岁,平均(49.5±12.5)岁;平均病史为(5.4±4.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4],且均具备LC适应证,发病至手术时间≤48 h,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诊断。根据患者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入院时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入院时一般资料的比较(x±s)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建立CO2气腹,常规三孔法或四孔法进行LC。术中根据粘连、出血等病情需要决定是否中转开腹手术。

1.3 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术前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过程及可能中转开腹的原因,使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5],并说明中转开腹手术的目的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途径,而非LC手术失败。②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如心电图、胸透及各项常规生化检查。③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失血情况,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协助麻醉医师适时调整输液、输血速度。④术后待患者清醒后取半卧位,了解术中情况,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尤其是对高龄、手术时间长、麻醉未清醒患者,必要时进行重症监护。当患者出血量>100 ml/h时,需警惕是否存腹腔内有活动性出血。⑤手术室护士不但要熟悉手术流程、精密仪器的操作方法,还要懂得如何排除仪器故障,以确保各种仪器处于完备状态[6],使手术能够顺利完成。⑥器械护士要准备好麻醉用品,协助麻醉医师检查麻醉机、氧气及吸氧用管,备好吸引器及吸痰用物。术前使用5%艾利克纱球擦拭镜头,以防止镜头产生雾气;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需要严密观察电视屏幕,如发现问题,及时主动配合,以免影响手术进行。

1.4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和(或)患者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信任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信任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术者技术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腹腔镜手术以其优点不断突破既往禁忌,逐渐应用于各类手术当中[7-8]。主动中转开腹的原因主要见于胆囊三角区严重炎症粘连、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管解剖异常、胆囊萎缩、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炎由于反复发作,使得患者胆囊三角区粘连明显[9-10]。胆囊三角区粘连致密且伴充血、水肿,使得解剖很难[11],此时的治疗原则是宁肯切开胆囊壁而不伤及其他组织,以免发生严重的医源性损伤[12]。中转开腹患者具有特殊原因,这决定了其护理的特殊性。对每1例腹腔镜手术都要准备好开腹的手术器械,一旦决定中转,要迅速作出反应,尤其是急性出血,应该争分夺秒止血,这与护士的配合熟练程度密切相关[13]。舒适护理是手术室开展的全新护理模式[14-15],能够给患者带来愉悦的护理体验。

本研究分析了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信任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能力,使其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以降低手术应激反应。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情况,对提高手术效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驰华,朱明德.重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10):727-729.

[2] 范文胜.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7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8):74-75.

[3] 黄善波,金恩斯别克・孜亚.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起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3):147-149.

[4] 高吴鹏,章志翔.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选择腹腔镜手术时机的探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2):234-236.

[5] 董艳群,徐敏智,蒋智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8):688-689.

[6] 黄悦,高校奇.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5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18):70.

[7] 杨淑玉,周鸿君,王媛媛.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0,5(1):62-63.

[8] 李春琴,谭胜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64-65.

[9] 孙文振.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1,13(1):19-20.

[10] 龚连生,刘恕,张阳德,等.胆囊三角冰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中国内镜杂志,2001,7(2):50-52.

[11] Hawasli A.Timing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omy in acute cholecystitis[J].J Laparoendosc Surg,1994,4(1):9-16.

[12] 白永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6):610-611.

[13] 曾木兰.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8):156-157.

篇(4)

心理护理:①术前患者常对麻醉及手术产生恐惧,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术前1天巡回护士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有关手术室的环境、手术概况、手术部位、麻醉注意事项、患者的配合等各方面的问题,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以取得支持和配合,使患者以最佳的心身状态接受手术。②物品器械准备:腹腔镜器械1套,50ml注射器,吸引器管,自制水囊,F7或F8双J管,F3或F4输尿管导管,0/3或0/4的可吸收线,4号、7号慕丝线。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后,取健侧卧位,升高腰桥与开放手术相同。做3个操作孔,即在腋中线肋下至髂脊连线中点纵行切开皮肤约2cm,用大弯止血钳钝性分离各层肌肉,捅开并扩大腰背肌筋膜裂口,伸入食指将腹膜向前推移形成腔隙,插入自制水囊扩张器,囊内注入生理盐水500~800ml,扩张5分钟后取出水囊,放入腹腔镜头。在腋前线与肋下交界处和肋腰点做第2个和第3个操作孔,此时可以通过腹腔镜观察穿刺针的位置,注意勿损伤腹膜,分别放入分离钳和电凝钩或超声刀。分离肾周脂肪,沿肾下极探查输尿管,显露结石段并将输尿管吊起固定。用腹腔镜专用剪刀在结石表面纵行切开输尿管,用分离钳将结石剥离。用异物钳将结石钳夹后于切口拉出体外,并用吸引器吸净流出的尿液。递输尿管导管和双J管从输尿管切口插入,用可吸收线缝合输尿管切口。检查手术野,彻底止血,经第1切口置入引流管,妥善固定。

护理体会

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术后美观、患者康复快等优点,深受外科医生和患者的欢迎。患者沟通:虽然腹腔镜技术已经普及及广泛应用,但大多数患者仍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因此,应做好术前访视、健康教育,与病人进行心理沟通,做好心理护理,满足病人需求,使病人解除心理负担,更好地接受手术。

护理:患者采用90°健侧卧位,头颈部垫头圈,耳郭不致受压,健侧胸下垫以小枕,使腋窝处神经不受压,双侧上肢双层搁手架,切勿外展过度,以不超过90°为准。两腿之间垫软枕,使膝关节、踝关节等骨隆突出不受压,放置骨盆固定架时尾骶部及会垫以棉垫隔开,防止损伤[1]。

观察病情:后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由于气腹机得应用以及手术野局限的情况,操作者往往容易忽略某些手术并发症,例如:皮下气肿、穿刺引发的意外出血等。所以术中应协助麻醉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保证输液通畅。

气腹控制:建立气腹时,根据病人年龄、体重准确调节压力。正常腹腔内压力

术野要求:腹腔镜手术要求视野清晰,为此可将观察目镜放入之前擦净并在准备好的温热盐水(37°左右)中预热后方可经Trocar置入腹腔内,避免镜面产生气雾而影响视野。术中镜面被血迹粘污,可拿出用干镜布擦拭,可保持视野清晰。

篇(5)

[中图分类号] R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a)-0149-02

产科DIC是一种有多种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凝血功能出现异常的综合症,随着能学功能的不断恶化,血液中的血小板将会被大量的消耗,当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就会引起凝血障碍,通称为消耗性凝血障碍疾病。该种疾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时间较短,高凝期常常表现的并不明显,但是会迅速的转入到消耗性低凝期,发病的症状多属于急性失血,救治不及时、不得力所致[1]。在此类手术中手术室急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探讨产科DIC子宫切除手术在手术室中的急救护理方式,找出最佳的护理效果手段,现将该院2010年7月―2011年11月12例产科DIC子宫进行切除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室中进行护理的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2例产科DIC子宫进行切除手术的患者,患者年龄在20~38岁,平均年龄为29.84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的3例、初高中以上的6例、初中以下的5例,其中初中以下产妇7例。5例患者因为胎盘早剥行剖宫产手术,在胎儿娩出之后,子宫不能自动收缩,切口有渗血不止现象,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了静脉滴注缩宫素、口服米索、宫体注射缩宫素等急救措施都没有效果,阴道仍大量出血,血液不凝,患者的出血量>2 000 mL,直接进行了子宫次全切除手术。7例患者是院外转过来的,因为产后出现大出血、血不凝固现象,入院时6例患者血压

1.2 方法

1.2.1 急救采取的措施 当患者遇到需要马上切除子宫手术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应用纱布等止血物品垫在患者的盆腔残端,给患者起到压迫、止血的效果。同时,边对患者进行手术边进行抗休克的预防治疗,立刻对患者体内输入大量的胶体和晶体,并同时对患者输入新鲜浓缩红细胞、冰冻血浆、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患者所需的血液成分,并仔细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出血量,根据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适当采取正确对应的急救方法,例如:继续扩容、强心、增加脏器灌注等措施[2]。

1.2.2 适当的心理护理 手术室中的护士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在接患者的途中,如果手术患者能够保持清醒状态,一定要使患者持续这种状态,同时积极鼓励和安慰他让其对手术充满信心,以便可以更有效地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方便医护人员护理和抢救。剖宫产术胎儿在娩出后会出现一些大出血和血不凝的现象,这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急救,甚至可能进行子宫切除的手术[3]。如果遇到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患者一直会保持大脑清醒,医生在探讨患者病情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能够让患者了解到其病情的危险性,尤其是不要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议论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出血量,避免引发患者不必要的焦虑心理,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抢救和手术。

1.2.3 防止发生低体温 手术当中患者的体温如果太低的情况,极易有可能会对患者手术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护士要注意掌控手术室温度的变化;不允许患者的肢体和皮肤等部位在外;对腹腔进行冲洗时要注意水温的适宜,防止患者体温流失。同时,护理人员要详细观察患者的皮肤表层温度的变化。

1.2.4 做好术前消毒隔离工作 患者极有可能会因为手术产生的刺激和大量失血产生缺氧等所中因素,导致身体的抵抗能力有所降低,产生感染问题。所以,手术中的各项操作流程都要严格无菌技术的操作要求进行。术中观察患者尿量并随时做好连接引流袋、倾倒尿液等工作,抢救患者生命的工作必须及时[4]。

2 结果

12例患者中6例患者盆腔残端用止血纱布、明胶海绵等止血,6例用纱布垫进行压迫止血。还有1例患者由于手术中和手术后持续少尿,肾脏功能损害程度比较严重,共透析2次,住院21 d痊愈。4例患者因为刀口愈合效果较差,于术后第15~20 d先后痊愈。

3 讨论

该院在DIC子宫进行切除手术实施全期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患者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状态,都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身体状态恢复良好,在病愈后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十分满意[5-6]。通过此次调查证明,良好手术室急救护理对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可以降低到最小程度,有助于患者脱离危险,顺利完成手术的效果明显,对患者和医院都具有积极的效果,及有利于医院开展工作,更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此种护理方式虽然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但经过多次的实验证明,这种护理方式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跃军,蔡立红.22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特点与护理[J].当代护士,2008(1):66-67.

[2] 况容.1例产后出血致DIC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 24(25):141.

[3] 樊小琴. 31例产科DIC的临床探讨[J].现代医院,2010,10(10):58-59.

[4] Regehr C, Kjerulf M, Popova SR, et al. Trauma and tribulation: the experiences and attitudes of operating room nurses working with organ donor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4,13(4):430-437.

篇(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 有顺行性切除和逆行性切除, 顺行性切除是由胆囊管开始的, 逆行性切除是从胆囊底开始。相较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针对性差、伤口大、伤口愈合慢、患者痛苦大、术后恢复慢等缺点,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便具有针对性强、创口小、伤口愈合快、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 现在越来越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但是手术会有较大疼痛, 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忧虑、恐慌等情绪, 进而导致手术失败[2]。因此提高手术护理效果将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的提高具有很好的作用, 本文针对手术室的护理对策抽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例。治疗组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32岁(最大40岁, 最小29岁);对照组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33岁(最大39岁, 最小28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诱导方法, 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接受经过改革的手术护理,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手术护理。治疗组护理方法如下。

1. 2. 1 术前干预 做好术前检查, 包括:血尿常规检查、胃肠道检查、腹部的皮肤准备、留置尿管、术前用药准备和药敏试验等。多注意患者肝肾功能、凝血时间以及心肺功能的正常与否[3]。在术前要与患者进行有效地交流, 包括运用自身知识解答患者疑问, 运用护理经验对患者家属讲解手术流程, 缓解患者家属的忧虑。要尽力得到患者理解和家属的支持。还要对患者的其他病症对症下药, 监测血糖和生命体征。

1. 2. 2 术中配合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开启静脉通道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躺位, 在医生做好皮肤消毒的准备后与巡回护士一起接好管道。按照手术流程仔细认真的操作, 仔细检查各项管道的连通情况, 操作务必仔细, 术后要仔细检查手术器具, 仔细缝好伤口[4]。

1. 2. 3 术后护理 将患者转移到病房,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腔以及胃液引流液的颜色是否一致, 若有异常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诊治。注意照顾患者饮食, 多为患者准备易消化、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 切勿让患者食用核桃、花生和乳制品等。其次还需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方式, 仔细耐心的回答患者疑问, 采取有效的方法缓解患者忧虑和紧张情绪。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和负面情绪均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负面情绪基本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和心理压力均无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满意度评价;制定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对于护理服务进行评价, 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对比 经手术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显效18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患者显效7例, 有效16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满意度调查 术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 治疗组满意度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83.3%,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疼痛较大, 而且术后会有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患者出现忧虑、恐慌等情绪, 进而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提高手术护理效果将会对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具有很好的作用, 本文针对手术护理问题进行研究发现, 经手术,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104.67±8.78)min, 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为(42.13±8.99)ml, 经术后满意度调查治疗组满意度达96.7%高于对照组83.3%, 结合各大报告数据可得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患者进行经改革后的手术护理会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出血量, 提高护理效果, 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可以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红, 徐霞.护理干预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10):1212-1213.

[2] 王晓琴, 刘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风险及手术室护理对策.中国临床研究, 2011, 24(7):646.

篇(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31-02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承担起抢救、手术的场所,它的涉及面广,人员流动大,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急诊情况发生多等特点,使我们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时刻处于风险之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手术室护理出现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有效的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1 制度不健全、制度实施不到位

1.1 对新条例、修订制度及废除制度未能及时学习及掌握。 完善手术室护理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 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以致接错患者或做错手术部位,用药或输血输液查对有误等。手术室护士必须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仔细核对病人及手术部位,如果病人神志不清,应请术者及家属确认。手术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前需复述一遍,并做好三对(对药名、剂量及用法),经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及时做好记录;需输血的病人,要求巡回护士和麻醉师两人共同核对并签名,输完后血袋要保留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时核查。

1.3 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 不重视仪器的保养和检查随时都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手术室护士必须定期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各种仪器使用前先行试机,确保仪器无故障。用前再一次检查所用仪器的安全性及功能是否良好。确保运转状态良好避免因设备使用不当或故障引起的医疗事故及纠纷。

1.4 标本管理 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按照《标本送检制度》执行,采取“一对一、双签字、三项完整”的方法,即一位巡回护士管理一个手术患者、一份病理标本;送标本的人员和接受标本的人员双方签字,病理检查申请单、病理标本登记本和病理标签内容填写完整无误方可将标本送检。病理标本的处置、传送等要有详细的记录并签字,防止标本丢失和病人之间错换等。

1.5 物品清点制度 对手术室物品清点制度执行不严格常导致后果是遗落于术者体腔内。因此,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防止器械和纱布遗留与创口或体腔内,应双人进行四次清点,即手术开始前清点、关闭体腔前清点、关闭体腔后清点、手术结束后清点。增减的纱布和器械巡回护士应准确记录;手术包内器械物品数目要固定,便于掌握数目;手术台上掉下的物品应及时捡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随意拿出手术间;手术原则上不接班,如需替换交接双方必须共同确定所有物品的完整性与完好性后方可替换,共同签名。

1.6 手术室安全制度 若对手术室安全制度执行不认真,随时可能导致病人身体意外伤害,甚至死亡;如全麻麻醉未完全清醒,昏迷、躁动患者、醉酒、痴呆、精神患者坠床摔伤碰伤。手术室护士应该认真的执行手术室安全制度,特别是对于特殊病人如神志不清、休克、脑危象、严重外伤等随时有病情变化的患者应有医务人员陪同护送人手术室,以保证病人安全;接送患者前后检查接送床是否完好,先将接送床固定好后再搬患者,将护栏竖起防止患者摔伤;术前检查手术床性能、部件及摇把,保证良好状态备用,避免术中坠床;全麻诱导期、复苏期的患者应有人在床旁照顾,妥善固定动静脉管道及各种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折,注意患者肢置,防止挤压撞伤;小儿患者、神志不清者应加以束缚,专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必要时上约束带。

1.7 摆放原则 手术室患者摆放不当,容易造成患者肢体神经过度牵拉造成神经麻痹或褥疮发生。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各种的摆放,手术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既要良好的显露术野,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生理功能为原则。

1.8 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 手术室护士对于护理记录单填写不重视,容易出现了随意、凭记忆或者经验、不真实、不及时地填写患者有关情况。护理记录单作为医疗法律性文件,医疗事故中“举证倒置”的重要证据之一。因此手术室护士应该认真的严格地按照护理记录单上的内容客观、真实、规范的书写,特别是要求相关人员签名的应要求本人签名,不得代签,责任到人依此可查。

2 专业技术操作方面

2.1 静脉通道畅通 手术室患者的静脉通道是否通畅,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大抢救手术时,需要对特殊部位进行穿刺建立静脉通道,手术室护士不能熟练及准确及时的穿刺,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在手术中患者变换或术后回病房搬运病人时,容易出现脉管道堵塞、套管针出或空气进入输液管等情况。手术室护士都要有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熟练掌握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穿刺技术,以确保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及术后要随时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

2.2 无菌观念和操作技术 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洗手、消毒方法不规范;器械物品消毒方法选择不当都容易导致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绝对分室存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避免由于使用灭菌不彻底或过期的物品而造成的感染。手术室的一切器械物品未经许可,不得外借,防止交叉感染。对感染性手术,所用器械、敷料及手术问严格按感染手术规定处理,专人负责做好各类无菌物品及空气检测工作。护士长定期对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每个环节进行督检,确保无菌质量,尽量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2.3 术中仪器使用 医护人员对仪器操作不熟练、错误操作、仪器故障未能及时判断均可导致手术的失败。前手术室护士应熟知操作步骤,熟练操作和使用各种医疗设备并经常保持仪器的最佳工作状态。前再一次检查所用仪器的安全性及功能是否良好。

2.4 各种护理操作 护理操作规程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实践经验,不断充实、修改、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每一项护理操作规程都有其可行性和科学性,是预防、判定差错事故的要素,也是解决纠纷的准则。因此,各种操作规程是护士必须遵循的。只有认真严格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实施护理,才能有效地避免纠纷发生。

3 手术室护士的素质方面

3.1 责任心 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心,可以提高工作质量,防止接错病人、防输错血、防遗失标本等。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责任重大,整个手术中应认真观察才能发现问题,如呼吸、血压、脉搏的变化,出血的情况,吸引器不畅通,仪器的安全运转等;遇有需交接班时,要仔细交接手术情况,纱布器械数目,各种管道及各仪器设备使用状况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差错的发生。

3.2 服务意识 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医德规范,做到“五心”,即对病人疾苦关心,对病人服务热心,护理治疗细心,解答问题耐心,听取意见虚心。

3.3 护患沟通 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可以有效地保护了患者和减少了护理纠纷。 手术室护士对待病人态度应和蔼可亲、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忧虑。注意保护性语言的应用,不向患者透露不宜被患者知道的不良的诊断和发生在其他患者身上的不良事故。

4 手术室护士过劳方面

篇(8)

Key words: Hepatolithiasis; hepatic lobectomy; perioperative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1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多发病及常见病,患者急性胆管炎发作、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在一定程度上均会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1]。由于肝内胆管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且病理改变较为复杂,外科手术治疗难度较大,且术后患者易发生胆瘘、感染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延长患者的预后康复时间。经临床实践提示,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围术期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2]。因此,我院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病肝叶切除患者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围术期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纳入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应用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将2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女性4例,男性6例,年龄20~62岁,手术类型:4例患者行右半肝切除术,2例行左外叶切除术,3例行右叶切除术,1例行非规则性右肝部分切除术。观察组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22~66岁,手术类型:右半肝切除术者3例,左半肝切除术者4例,左外叶切除术2例,非规则性右肝部分切除术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等常规措施。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干预指导:肝叶切除患者术前由于对手术治疗方法与主治医生缺乏了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恐惧心理,同时也会担心全麻手术对于身体是否造成影响,术后疼痛忍耐、手术效果等方面,基于此,护理工作中也需加强对患者心理情况变化的观察指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主动告知手术方法与重要性同时告知手术主治医师的成功病历,减少患者的焦虑与紧张情绪。②指导患者开展术前检查: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开展术前多项检查,并在开展术前检查前1d告知检查科目及其注意事项,检查结果出来后立即告知患者,对于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适与并发症,需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避免耽误患者的手术时间。

1.2.2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在手术当天对所需手术用品、药物以及治疗器械的功能性进行检查,指导患者采取正确,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洗手护士要密切配合医师的手术治疗,及时将手术所需器械递给医师,手术结束后对手术用品进行整理记录。

1.2.3 ?g后护理 ①术后病情观察:巡回护士将患者送至监护室后,需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呼吸、脉搏、血压的测量,测量时间为每隔30~60min直至患者病情稳定。全麻患者未苏醒前,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向一侧偏,以防呕吐物误入气道导致患者窒息。术后定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情况,若患者检查结果显示SpO2值小于90%需立即查找发生原因,并给予及时纠正[3]。②饮食护理:患者排气后可给予患者高纤维素、高热量的引流饮食,待病情逐渐好转后可根据医嘱转为半流质饮食、普通饮食,在护理期间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并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腹胀、腹痛症状。若出现腹胀。不思饮食,针对性治疗的同时,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以保障患者的营养供给可满足身体日常所需。③引流管护理:对于肝叶切除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具有重要意义[4~5]。术前留置胃管、导尿管,术后根据患者手术情况选择性留置胃肠减压管、胆道引流管、腹腔引流管以及导尿管。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也需将各个引流管的名称进行明确标注,并对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加以熟悉,并妥善固定各个导管,避免滑落,导致相邻肌肉组织出现牵拉、受压、扭曲等现象,保障引流管通畅。在无菌操作下对引流装置进行更换,更换时间为每日1次。胃肠减压管的留置目的是帮助患者排出胃肠道积液与积气,使胃肠道压力有效降低。目前,常采用T管作为胆道引流管,并及时更换引流袋,密切观察胆道引流管内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针对性处理。④术后并发症护理:a出血护理:术后卧床休息24h内对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定时观察患者腹腔、胆道引流管的的引流液颜色,一般术后引流液为鲜红色,随着患者病情的康复,引流液会逐渐转变为淡红色,最终转变为淡黄色。若患者术后引流液颜色持续3d均为鲜红色,且引流量达到150~200ml/h,则需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腹腔出血的可能,并及时告知医师进行止血处理。b胆瘘护理:密切观察引流管位置及通畅情况,同时观察引流液量与颜色,患者腹腔引流液颜色为金黄色时,可能提示患者出现胆瘘症状,此时则需进行胆红素检查。若引流液中出现大量胆汁,且患者出现无原因性局部腹痛,则需进行胆瘘排查,并给予有效针对性处理。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评价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评价标准[6]:经治疗后患者无临床表现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工作评价为显效;患者偶发胆囊炎症状但病情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评价为有效;术后患者胆囊炎发作程度严重或者次数较为频繁,需要住院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者均为无效。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技术、整体感觉三个方面出发,由患者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进行测评,以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级评分标准,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7]。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n,%)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描述,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组间比较数据,若组间数据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根据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40%与90%,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对比差异P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 根据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与4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

2.3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根据表3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与7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

3 讨论

篇(9)

高血压脑出血一般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具有其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和致死率高的特点,是公认后果最严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是现在使中老年人致死的罪魁祸首之一[1]。发病原因是病变的脑小动脉在血压突然升高时破裂引起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明显的提高了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的临床疗效,因为手术治疗导致的脑创伤也越来越少,这也使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适应证也扩大了。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护理方法是减少高血压脑出血致死率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48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35-78岁。

1.2 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对血肿较大出血量多,病情危重的患者采取去骨瓣减压术,首先完全彻底的清除血肿,然后实施去骨瓣术减压,要使减压窗足够大以保证充分减压;对于出血量不足50ml,临床症状比较轻,大脑半球血肿及脑疝不明显的患者采取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骨窗约3-4cm,皮层切口直径小于2cm,彻底清除血肿止血;对于脑室铸形出血者和情况较差位置较深的血肿采取穿刺引流术。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术前要进行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的突然发生以及疾病严重性,患者和家属会感到焦虑、恐慌,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让患者和家属需对高血压脑出血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并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并发症,让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心理得以缓解,同时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此外需备好各类急救物品,尽量完善手术前的各项检查。

1.3.2 术后护理 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变化等,手术后72小时内须关注血压和引出物的状况,并实时记录,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此外还需关注病人体温的变化,对于发热的病人需给予物理降温,具体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头部放置冰枕或者冰帽,目的是降低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以及耗氧量,减轻脑水肿。放置冰枕和冰帽时须用治疗巾包裹,同时经常检查皮肤,防止发生冻伤。患者全麻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转向一侧,清醒后抬高床头15o-30o,便于颅内静脉回流[2],同时尽量不要移动病人,避免加重脑出血和再出血,给病人营造一个安静环境。

呼吸道的护理,随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患者需及时吸痰,持续适当的吸氧,保证患者95%以上的血氧饱和度。气管切开的病人会出现痰多黏稠的情况,此时可事先采用超声雾法化吸入2m1湿化液,每天2-4次,达到稀释痰液和增湿的作用[3]。并按时给患者进行翻身和拍背的护理,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

引流管的护理。使用引流管是为了预防皮下血肿和积液的发生,同时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积液对脑组织的刺激。引流管须固定好,不能受压、扭曲,防止阻塞,保障引流的通畅。引流管应放置在高于侧脑室前角水平10-15cm[4]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引流物多为暗红色夹杂血凝块,并且引流速度较慢,当出现引流液为鲜红色或引流速度增大,很有可能发生的再出血,必须立刻通知医生。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口腔护理2次/d,根据病情选用漱口溶液;昏迷的病人经常发生口鼻腔黏膜干燥和痰液粘稠结痂容易导致窒息,须用湿润纱布覆盖口鼻;皮肤护理急性期睡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保持床单位的整洁无皱褶;预防泌尿系感染,留置尿管期间要进行消毒,2次/d,保持导尿通畅,按时排放,尿袋要低于膀胱,清醒患者后要嘱咐多饮水;在急性期要禁食24小时,恢复吞咽动作前需鼻饲流质,按医嘱给予鼻饲流质,恢复吞咽动作可进食少量易消化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再出血。

功能训练,尽量早期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手术后须定时变换卧位;血压波动不大者在手术后24h即可进行肢体按摩[5],病情彻底稳定后可以做关节的被动活动和肢体的功能训练。

2 结 果

48例患者治愈者为33例,好转者为8例,未愈者为7例,分别占68.75%,16.67%,14.58%,总有效率为85.42%。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需重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本组病人通过密切的关注病情变化,加强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帮组病人进行功能训练,降低了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由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恢复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给予患者专业、精心的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霞.脑出血病人迟发性溃疡出血的预见性护理16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

[2]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2.

篇(10)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植物绘图;摄影技术;实践教学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botany;plant drawing;photography;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249-02

1 传统实践方法的利与弊

中国古代各中药和医学著作中的植物插图是中国植物绘图的雏形,它们来自不同绘画人士之手,而这些人有些是专业的研究者有些则只是出于影像记录目的的普通人。它们的绘画工具皆是毛笔,手法以白描为核心。由于不同作者间对其所描绘植物的认知和绘画手法的不同,最终产生的植物绘图差别也很大,在诸多本草著作中也就出现了很多风格各异的插图。这些插图伴随着中国数千年历史的本草学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各本草学家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到了近代时期(引进西方植物学时期),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研究和植物科学绘画的历史均较短,随着西方植物学知识的传入,在19世纪初才开始起步。西方植物学知识的传入,对中国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科学绘画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

药用植物学和植物学有着近乎相同的研究方法开端,那就是——观察,对不同植物和植物不同时期整体和根茎叶花果等不同部分的观察。而对观察结果最好的记录方法在当时就是植物绘图!

作为一门最古老的技能,虽然现在已经逐渐边缘了,但植物绘图即使是在如今发达的现代科技条件下也有其不可被回避的优点,比如:①植物绘图可以精确的表达出植物本身各个部分的精细结构,而比如花的复杂细节构造是很难通过照片去表达的;②植物很难在一个时段呈现开花和结果以及其它一些结构特征,而绘画可以把这些结合起来描述在一起;③照片因为拍摄角度和光照的问题,无法准确表达植物各部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和实际质感,而绘画则可以通过阴影等透视技法表现这些重要的细节甚至可以把植物的各部分解剖结构也描绘出来;④最后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植物绘画本身就是一种深刻观察并通过自己的笔触去理解和认识的过程,对于药用植物学了解植物本身构造和特异性的目的来说,这是其他所有方法都无法替代的,这比起生物理化指标去鉴定更具有实践意义。

实际的实践教学中,植物绘图会在显微镜,放大镜和目视观察的条件下进行,但其基本规则和手法是相同的,作为刚刚接触的初学者来说,植物绘图还是和普通的绘画有本质上的不同,需要在一开始将植物绘图的基本要求和规则清楚说明:

常用绘图方法有徒手绘图法和显微描绘法两种,若按绘图工具则常分铅笔绘图法和墨线绘图法两种。绘制显微组织简图,要用通用的代表符号来表示,要求比例正确,形态逼真,结构清楚,还要求富有立体感,不能随意夸张和任意涂影。要正确绘出实物的立体结构图,必须有一定的透视知识,如前大、后小,近明、远暗,透视方向一致等基础知识。

①绘图的一般原则:1)一切结构均用线条来表示。线条要求粗细均匀,圆滑,明暗一致。2)所有结构线条不能用尺或其他圆规或曲线板等工具代画,必须徒手作图,以表示生物的自然形态。3)显示立体结构可用透视线条来表示。对球形、圆柱体或圆锥体的立体结构可以用圆点衬托明暗光线的方式,而不可用任何涂影来表示。点要小而圆,由密到稀逐步过渡。4)各部位应先画出引线再注文字。引线用直尺画实线来表示,要求细直、均匀、不交叉,以免误指。图内的结构名称,可直接用文字写明,也可用数码代注,再在图下集中注明。注字书写要求清楚、端正。图下需注明标本的名称、部位和放大倍数。

②徒手绘图法的步骤:1)选择最典型的标本或结构。2)仔细观察各部位的形状和结构及其间的比例关系和较明显的立体结构。3)用较淡的铅笔(2H或4H),按照实物或显微图像的比例关系和立体投影画出轮廓草图,经反复对照修改后,再用较浓的铅笔(HB或2H)绘出修改图。4)画引线,注字。

在明确了以上的要求和要领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去积累经验和提高技能,同时植物绘图的过程中也是对植物性状和结构深入观察和了解,对于药用植物学理论的学习也是极有裨益的。

那么作为古典的植物学研究方法,植物绘图除了如上所描述的优点之外,是否毫无缺点呢?

学习植物绘图的初衷是了解和认识并最终记住植物,但由于经历了从实物到大脑识别并抽取特征描绘到纸上这个过程,其中经历了两次视觉信息的转换,必然会导致信息的遗漏和改变,最终的结果就是和初衷背道而驰的绘图脱离了植物本身,这可以说是植物绘图这种古典实践教学方法的最大缺陷了!

2 现代技术的便利与片面

几乎绝大多数学生都更乐于接受和喜欢通过用图片来展示植物,这其实很容易理解,毕竟照片的视角更接近人眼观察实物所得,这种不经图像和思维转换的获得信息方式肯定更容易得到接纳!但与此同时,在询问学生是否能通过照片去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和精细性状的时候,图片就显得乏力和片面。虽然便于理解和远远超越绘图的便利性,但摄影技术不适合精确研究的特性在摄影技术发明以来依旧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3 互补使用药用植物学研究技术的可行性

植物绘图具有精确详实描述植物细节结构和精细性状的特征,但缺点则是初学者很难通过观察植物绘图迅速和实物联系起来;

摄影图片则是能够让初学者迅速记录并通过简单查看就能联系实物形象的便利手段,同时缺点则是无论何种详实和高明的拍摄手法,都会因为光影记录本身的特征无法体现植物的细节结构和精细性状。

由此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两种研究方法本身的特质决定它们可以互补优缺点。笔者也以这个结论为出发点,在实践中要求学生一方面始终贯彻对每一个研究植物对象都进行绘图来深入了解其细节构造和精密性状,同时在辅以大量照片补充植物的视觉信息和要求学生自己对植物标本做摄影记录描述研究结构特征,并让学生在实验报告和研究记录中用两种方法交叉说明。

经过一些时间的积累,教学结果和学生的反馈佐证了研究植物的古典方法和现代技术互补使用的可行性和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互联网经济模式 下一篇: 分子生物学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