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导论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2 16:53: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现代科技导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现代科技导论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114-02

多项研究显示,高校课堂出勤率较低,并有持续走低趋势。大学生感觉高校学习比较迷茫,如何提升大学生出勤率,提升高校课堂学习效率,是目前高校面临的共性问题。现代大学生的特点是优缺点并存,其心理尚未成熟。领导思想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代领导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领导素质理论、领导方式理论和情境领导理论等。这些理论指出,领导方式从高度集权到高度分权要适应于领导环境的变化,管理中要实现工作和关系同时抓,对重要的下属要根据其意愿和能力实施不同的领导方式。

1 现代大学生的特点要求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管理效率

现代的大学生具有独立自主、个性自信、智商高和勇于担当的优点,但受独生子为主体的家庭环境和经济大发展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同时表现出独立能力缺失、功利思想重、个人利益中心和吃苦能力弱的弱点。对优缺点并存的大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必要性,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任务。

解决大学生课堂教学效率问题需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将学生带进课堂;

第二步,培养严肃认真的学习学习氛围;

第三步,课堂上令学生感受学习的意义和收获知识的乐趣。

2 领导思想对于提高高校课堂效率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领导(Leadership)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引自周三多《管理学原理:理论和实务》),其本质是实现被领导者的追随,对下属心理和行为施加有效的影响。领导对下属的影响方式分为内在影响和外部影响两方面。外部影响主要包括传统观念的影响、利益满足的影响、恐惧心理的影响。内在影响方式有以下两种。

1)理性崇拜的影响。领导者个人的品格、能力、知识、专长等因素在企业中赢得稳固的威信或声望,引发被领导者的尊敬、信服、敬佩乃至于崇拜感,接受其领导,甚至以领导者为楷模,加以效仿。

2)感情的影响。让职工感受到领导者的关心、尊重,并与之建立超越正式组织关系的密切的人际关系,他们在感情上自愿接受、支持领导。

大学生在心智上实际是不成熟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起主导作用,运用自身权力,将大学生引入课堂,规范其行为,令其感知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乐趣,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用来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在管理学上称为权力。常见的权力来源包括三个方面。

1)法定权力。法定权力是指领导者在职责范围内拥有的决策指挥权、人事调配权等。高校教师作为基层工作者,手中可以利用来分配的资源较少,这种权力几乎为零。

2)奖励权力。奖励权力是指领导者利用物质的、精神的奖励手段来诱导下属的追随。高校教师有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权力,包括作业评语、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等,直接影响学生能否获得奖学金和能否达到毕业水平。学生对于成绩和师长的认可是非常渴望的。

3)强制权力。强制权力与惩罚权相联系,利用下属惧怕惩罚的心理。高校通常有规定,教师有权对迟到或旷课达到一定次数的学生禁考,有权对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做出处置。要将学生引入课堂,强制权力必须很好地利用,如课堂考勤、作业全数评阅、严格公正地批改试卷及严肃的考场纪律等,都是常用的手段。

3 提升高校课堂效率的三点建议

高校的课堂教学与组织管理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知识具有实用价值,与学生价值观吻合;

2)能快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3)学生具有充分的参与机会。

基于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特征,高校课堂教学管理要在规范课堂纪律、提升学生满意度和参与度三方面着手,打造严肃认真同时积极活泼的课堂文化氛围。

严肃考勤制度和考试制度 建立和执行制度的目的在于事先预防。大学生自律能力差,但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教师事先申明纪律和处罚措施并严格执行,可以利用其惩罚权力达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目的。学生对制度的专注度不可能长期维持,预防其逃课的侥幸心理就要降低其实现的概率和提高后悔成本。全数检验对此有很好的作用。每节课采用不同方式点名,发现不良征兆就要及时提醒。纪律执行一定要到位,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效果要差得多。

考试是学科学习的检验环节,学生在这个环节如果可以作弊,就可能放弃后期的努力学习。必须建立和执行严肃的考试制度。制度的执行与否关键在于领导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提升课堂学习的吸引力和满意度 大学生是有求知欲望的,也是急功近利的,他们对实用的知识和经验特别关注。在平时与学生交谈中,学生经常提到:跟老师聊天,效果比单纯上课好得多。学生和教师聊的问题都是他们感兴趣的,有过长时间的思考。笔者对学生做过测试,让学生比较实用的知识和有趣的知识哪个更愿意学习,多数人选择实用知识。这种思想有些急功近利,但是脱离这一实际,就难以获得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学习的吸引力。

满意度是预期的目标价值与感知的价值的相符程度。感知的价值高,其满意度就高。学习是有阈值(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低于阈值的刺激不能导致行为释放,过高的刺激也会使个体失去反应)的,学习的知识过于简单、晦涩难懂或知识量过大,学生都不会满意。合格的教师必须想办法调试好课堂教学的难度和信息量,实现每次授课中都张弛有度、学练结合。

学习和实践结合,提升学习的参与度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是充满追求和自信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练习,与学生适时地沟通,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自身知识和经验的提升。笔者在课余时间与大学生交流中发现,大学生对于学习的满足和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掌握程度。多年的中学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养成学练结合的学习习惯,要求在学习中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及时练习巩固,掌握知识对他们而言是最大的满足。

总之,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运用领导理论,既要建立教师的权威,又要以学生为本,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从知识的吸引力、学习的满意度和学生参与度三方面着手,建立起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知学习的必要和乐趣。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2]幺晓辉.大学生公共基础课逃课行为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1.

篇(2)

一、引言

2001年4月,英国翻译理论家杰里米・芒迪编著的《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一书。本文将重点阐述《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一书的主要内容,并简述本书的结构特色,理论特色以及思想特色。

二、《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西方翻译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但杰里米・芒迪本书的重点在于20世纪后期的理论学派。

第一章开篇明意,指出“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翻译研究的主要概念和模式”。芒迪首先从翻译的概念这一基本的问题入手,根据罗曼・雅各布森对翻译类型的划分,明确了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指的是语际翻译;最后,本书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学的发展。

第二章芒迪在引言中明确指出:本章旨在探讨始于公元前一世纪的“字对字”与“意对意”之间的争论。芒迪从西塞罗和圣・哲罗姆的对直译和意译问题的观点的开始,到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再到约翰・德莱顿、多雷与泰特勒早期为创建系统的理论而做的努力;本章最后讨论了施莱尔马赫的顺化和异化思想及其对后世学者的影响。

第三章主要从静态语言对比的角度探讨了翻译研究中的意义、对等和“等效”的概念与理论。主要阐释了尤金・奈达著名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科勒对纽马克理论的发展和延伸;最后,作者介绍了对等在70年代以后的发展。

第四章主要讨论了翻译研究中等值概念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即翻译转换。本章作者主要介绍了维奈和达贝尔内的七种翻译转换程式:借词、仿造词语、直译、词性转换、调节、等值、改编,卡特福德的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范・勒文-兹瓦特翻译转换的比较模式和描述模式,并对各种转换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第五章介绍了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的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本章主要讨论了卡塔琳娜・赖斯从交际层面对文本类型的分类;霍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维米尔的目的论。

第六章概述了70到90年代利用话语分析和语域分析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理论模式。本章讨论了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及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的概念,贝克对翻译中的语篇衔接、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语用进行的研究,最后到90年代哈蒂姆和梅森的语境和语篇的意符层次,即社会和权利关系在翻译交际中的体现。

从第七章“系统论”开始,翻译研究逐渐转向了文化学派。本章开始介绍了伊塔玛・伊万-左哈尔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多元系统论;并探讨了翻译文学系统在译语文化的整个文学中的地位变化情况及成因;切斯特曼在图里翻译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套规范。本章最后作者介绍了操纵学派的兰伯特和范・戈普的描述翻译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八章“文化研究的多样性”中翻译研究转向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翻译进行分析即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本章从勒菲弗尔作为“重写”的翻译谈起,指出文学系统中,翻译的功用由三个主要因素决定,最后作者另辟一节讨论“翻译理论家们的意识形态”,客观公正的评论了翻译理论家们的意识形态对其理论的局限。

第九章“翻译异质性:翻译的隐(显)形”集中讨论了有关文化差异及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界面的研究,把意识形态及主导话语与翻译策略联系起来。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首先提出了译者的“隐形”的概念用来描述译者在当代英美文化中的状态和活动;其次,韦努蒂提出了两类翻译策。本章的最后还提到了文学译者和出版商的对翻译的影响。

第十章本章主要讨论乔治・斯坦纳的阐释步骤:起始阶段的信任、攻占、吸纳、补偿;庞的能量化语言观;瓦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纯语言”观;以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运动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第十一章“跨学科的翻译学”重新回到本书第一章所讨论的翻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斯奈尔-霍恩比翻译研究的“综合法”为翻译学的跨学科道路奠定了基础;哈维利用语言实践中的“接触理论”和“礼貌理论”为跨学科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最后作者还展望了翻译学的未来,并探讨了包括网络在内的现代科技对翻译学发展的影响。

三、《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一书的特点

(一)结构特色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每章按照编排模式分为四个部分:(1)“主要概念和主要文献”总结了本章中提及的主要术语和概念以;(2)“正文”分章节按流派讨论有代表性的翻译理论;(3)“个案研究”主要是用于检验和评估本章阐释的理论;(4)“小结”概括全章的重点内容。

(二)理论特色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一书十分注重各翻译流派和翻译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书在梳理各翻译理论和流派时,注重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散点式的罗列堆砌理论,这样便于初学者更好的抓住个流派和理论发展的脉络

(三)思想特色

本书作为翻译学的入门指导读物,编写过程中加入了“个案研究”、“补充读物”和“研讨要点”等部分,目的是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能帮助读者进一步思考各翻译理论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四、结语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一书虽未能逐一介绍译学的所有流派,但已经大致勾勒出西方翻译理论的概貌。作者将语言学流派、文学流派、文化流派的纷繁复杂的翻译理论分别做清晰的梳理,并客观公正地讨论了各种理论模式存在的优缺点。本书作为翻译学的入门教材,内容充实,思路清晰,编排详略得当,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性。

参考文献:

篇(3)

关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石膏药性内容的商榷

欢迎订阅《中国现代中药》合订本

叶下珠收获期研究

《药用植物栽培学》

硫熏对党参中党参炔苷含量的影响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

不同生长年限与采收期对长白山玉竹质量的影响

全裂叶阿魏的显微鉴定

HPLC测定大黄虫丸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RP-HPLC测定荡石片中蒙花苷的含量

降糖灵颗粒醇提工艺的研究

冬凌草甲素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商陆提取物抑菌活性评价研究

市场调研法在野生中药资源调研中的运用

利用现代科技 挖掘中药资源——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

出口保健品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款冬花走势分析

浅析地龙

中药价格应有合理定位

欢迎订阅《中国现代中药》合订本

大蒜素抗消化道肿瘤研究进展

道地药材石柱参与人参资源生态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基于TCMGIS的牛蒡子适宜产区研究

树龄与采集部位对厚朴药材产量和商品性状的影响研究

《中草药大典》

不同产地吴茱萸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麦冬化学成分研究

HPLC测定添精补肾膏中羊藿苷的含量

HPLC测定消痔冲剂中黄芩苷及梓醇的含量

草乌不同药用部位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弘扬民族医药——李大鹏院士的一世情怀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药交会上六种药材受青睐

猪苓价格上涨 后市行情走高——2000~2012年猪苓产销分析及未来行情预测

龙眼肉产新销快价升探因

桔梗未来行情仍有继续攀高的趋势

安国 野生品种涨势不休 家种药材产新价升

荷花池 黄连价格攀升 川芎价格下滑

中药价格应有合理定位

欢迎订阅《中国现代中药》合订本

大蒜素抗消化道肿瘤研究进展

道地药材石柱参与人参资源生态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基于TCMGIS的牛蒡子适宜产区研究

树龄与采集部位对厚朴药材产量和商品性状的影响研究

《中草药大典》

不同产地吴茱萸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麦冬化学成分研究

HPLC测定添精补肾膏中羊藿苷的含量

HPLC测定消痔冲剂中黄芩苷及梓醇的含量

草乌不同药用部位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弘扬民族医药——李大鹏院士的一世情怀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药交会上六种药材受青睐

猪苓价格上涨 后市行情走高——2000~2012年猪苓产销分析及未来行情预测

龙眼肉产新销快价升探因

篇(4)

0 引言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几十所高校相继设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国家民委直属的民族高校,为顺应学科交叉和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近年来申请并设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在对智能专业新生培养的过程中,教学团队借鉴其他高校先进经验并结合计算机科学学院现状,针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探索和尝试一种多元化专业启蒙教育模式,其目标是通过对大一学生进行专业启蒙教育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研究专业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制订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

我国的传统教育一向重视启蒙教育,宋代朱熹就曾著有《易学启蒙》一书。启蒙是教育永恒的使命,针对个人的启蒙通常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专业启蒙教育是大学专业教育的起步,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及职业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

1 专业启蒙教育的现状’

当前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专业启蒙教育就是对新生进行“专业百科知识”的启蒙,通过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实现。传统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一般可以分为专业概况介绍、专业培养体系与学习目标讲解、学习方法与兴趣培养、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等4个部分。与其他许多理工科专业一样,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也会有在第一学期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但由于智能专业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并且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智能专业导论课在实际课堂讲授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例如,由于受教学计划制订规则的限制,包括平均的周学时数、学分数以及专业课程前后衔接等,教师在学生大学4年的第1学期甚至第1学年很难安排其他专业课教学。

根据笔者对一些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院校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调研情况看,许多学校和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目前的情况相似,在第一学期安排的专业课是C语言程序设计,在第二学期安排数字逻辑和(或)C++程序设计等专业基础课。这就导致在智能专业第一学年中,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独挑”专业启蒙教育重担的结果,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专业的“点、线、面”难以顾全

1)有限的课时数与丰富的内容难以匹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集计算机软硬件、自动控制、网络等现代科技于一身,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其内容之丰富、难度之深、应用面之广可想而知,而导论课能安排的学时很有限。这使得教师在上导论课时很难兼顾知识面与知识深度,要想完整并系统地在新生面前展现该专业的前沿性内容非常困难;许多学生听完导论课后难以从宏观角度理解和认识智能专业,常常会产生“雾里看花”、不知所云的感觉。

2)专业导论课与专业理论课衔接不紧密。

万事开头难。大一新生由于知识结构不完整并缺乏认知能力,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形态,对导论所涉及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然而等到高年级再接触大量专业课时,学生已基本忘记了入学时学习的导论课基本内容。由于缺乏对该专业的宏观把握,学生在后来的专业课学习中常常是孤立地学习某一门专业知识,很少会主动并且有意识地将相关课程联系起来学习。这就妨碍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1.2 学生普遍缺乏对未来的规划

1)对专业产生片面性认识。

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安排,智能专业的新生多半从计算机类课程开始进行专业课学习。专业启蒙教育中也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再加上新生易受“先入为主”效应的影响,一些学生在和笔者座谈时就流露出只要学好计算机课程,掌握几门编程语言,今后就能够胜任智能系统开发设计工作的想法,这种想法在以技术至上为学习理念的学生中很具有代表性。

2)对专业的学习兴趣难以维持。

教师在上导论课时都会精心准备一些课件和素材,以便新生一开始就能产生对该专业知识的好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并且较长时间没有深入到专业学习与研究中,很多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下降,有的甚至将兴趣转向其他专业。笔者在跟踪抽样走访中发现有一些学生已流露出厌学情绪和转专业的想法,对自己的未来也缺乏规划。

1.3 专业认知度与相互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通过对计算机科学学院2012级智能专业新生进行走访和座谈,笔者了解到很多学生特别是来自于民族地区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很少或者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专业,许多学生的专业志向是家长或教师帮忙填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专业调剂。这就造成整个年级中,第一志愿报考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比例低于50%,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新生是“被智能”。

就民族院校自身而言,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超过汉族学生,有较多的学生来自土家、壮、苗、回、畲、朝鲜等民族,即使是汉族学生,他们也多半来自于各地的自治县或自治乡,因此这些学生除了具有一般大学新生的特质,如由于在初高中阶段一心准备高考,而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对所报考的专业知之甚少外,还受到基础弱、底子薄、知识面窄、见识不多、思维不够活跃、羞于表达、汉语表达能力较弱等因素的困扰。这就势必导致一些学生对智能专业的认知度低,对即将开始的专业知识学习也没有准备,兴趣不高,得过且过,与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也存在一定障碍。

2 多元化专业启蒙教育模式与实施步骤

在对计算机科学学院当前专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后,笔者认为从大一开始就应采用多元化的策略开展智能专业启蒙教育,着手培养学生对学科的认知感,在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上给予启蒙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专业视角和学科分析架构,为今后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1 制订教改计划。促进专业启蒙教育

刚入学的新生对于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比较陌生,加上不同民族学生在生活习惯、风俗、待人接物观念上有差异,新生之间渴望相互交流对新学校和新专业的看法,但苦于交流渠道的欠缺。根据以往的观察发现,能否有效地融入班级和团队,是影响学生未来专业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笔者在新生专业启蒙教育中将如何解决学生与人沟通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考虑。只有先解决了学生思想和交流方面的问题,才能为他们解开心锁,为专业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从2012级智能科学专业的学生进校开始,我们就在新生中开展放飞梦想的“云帆计划”。选派优秀专业课教师担任智能科学各小班的班主任。各班主任从新生踏入大学校门的那天起,就从各民族学生自身的特点人手,通过定期个别谈话、班委会、各民族学生宣介会、专业学习规划讨论会等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他们增进彼此了解,加深其对智能专业的认识,引导和强化班级学风建设。这种目的明确、有计划性的活动形式极大地提升了班级凝聚力,使得班上新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为后续科研兴趣小组和学科研讨小组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2.2 建立专业教师辅导访谈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智能专业的认知和学习兴趣,智能专业教学团队作为辅导教师组织了多次师生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学生提出很多他们关心的问题,如大学课程学习和高中课程学习有什么不同?与同班同学和同寝室同学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C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除了专业书籍之外,还有哪些书籍是学生在大学阶段需要了解的?考研和找工作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机器人与智能专业有何关系?智能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怎样?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学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

针对这些问题,辅导教师不是只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宗旨,尽量从客观、专业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介绍案例、科技信息动态及教师自我学习的亲身体会,引导学生就自身关心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此外,教师还特别提出学生要学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前人的成功经验有所取舍,批判地继承前人的观点,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各民族学生的求学成长道路。

2.3 改进教学模式

在师生间关系更为融洽的基础上,笔者采用“纵、横”结合的方式进行新生专业启蒙教育。“纵向”方面主要是从课程配套与衔接上进行改革尝试,以智能专业导论课为专业启蒙先导,以各专业骨干课程的宣介为后继,让新生既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又在第一时间找到和认识相关教师,为其早日进入专业学习作好铺垫。

“横向”则是将课堂教学与对学生的平时管理相结合,营造出思想与专业教育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教育氛围,在学生的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间搭好桥梁。具体做法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教学团队抓住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开设的时机,摒弃一贯的说教方式,在导论课教学中引人技术宣讲会、专题报告会、教学实践环节,请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就各自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应用前景介绍前沿技术和最新动态,让学生既感到智能的有趣,又了解智能专业的一些重点和难点。

另外,我们还在课余时间通过组织新生参观开放实验室和教师研究室、与课题组中的研究生座谈、鼓励新生与高年级优秀学生组成同民族和同乡学习互助组等活动,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建立起知识、技术、专业和学科间的联系。同时,从大一开始就安排新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比赛、大学生创新比赛、机器人设计比赛等一系列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逐步了解智能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2.4 组建兴趣小组,实现自我引导

在发挥学生自主积极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兴趣爱好尤为关键。为了使得兴趣成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直接推动力,从新生入学之初,笔者就有意识地引导和协助新生自发组成兴趣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班级活动。最初的分组情况表明新生在早期更倾向于以寝室为单位参与各类活动,如在专业规划演讲比赛、电工实习、竞赛科目选择等班级活动中,学生更多地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分组,原因在于同一个寝室学生的作息时间比较一致,方便大家统一行动。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寝室的界限渐渐模糊,将学生联合在一起的更多的是共同兴趣和爱好。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关系更加牢固,并且在这样的兴趣小组中每个学生的分工更加明确,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希望能为小组作出贡献,因而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习积极性。这一点在后续开展的机器人创新比赛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如2012级智能专业的学生通过联合、分工、协作,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选题、分析、搭建构型、软件编程、报告撰写、视频拍摄上传等流程,最终顺利地完成了预定任务,向组委会提交自己的设计作品。通过兴趣小组的成功运作,各个兴趣小组已开始成为优秀学生专业启蒙教育的宣传站,成为吸引新生钻研科学知识的“吸铁石”。

2.5 设立多层次考评模式

传统的考评体系主要偏重于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这种考评模式过于片面,不利于创新型学生的发展。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结合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多学科交叉性、融合性、综合性很高的学科特点,我们在专业启蒙教育别注重综合考评体系的建立。

我们将专业导论课的考评分为多个层次:(1)卷面考试。期末考试仍然采用书面形式,注重对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内容情况的考查。(2)讨论报告。针对导论课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认知的专题讨论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资料查阅、PPT制作和小论文撰写,最后进行答辩讨论,从而训练和培养新生分析问题、逻辑推理、书面及口头表达的能力。(3)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会让新生实际动手制作小型简易的微控制装置,增强感性认识,锻炼动手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 N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3-175-02

1前言

自从科学从神学的统治下获得自由以后,它就不断的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也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灿烂辉煌的文明,然而,它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人类开始不断地崇拜它、宣扬它,似乎人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纳入它的范畴,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人类弘扬的对象,由此所带来的科学主义思潮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类拥有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却失去了精神的家园,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2科学主义思潮

对于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这个词,在国外是一个贬称,是那种将自然科学看作人类文化中最高价值部分的认识与主张的一种贬称,反对这种认识与主张的哲学家将其成为“科学主义”,加以贬斥。而国内学者通常对科学主义这个概念引用较多的是以下述两个较为经典的表述。一个是美国1986年出版的《韦伯斯特新国际英语词典》中的概念,它是这样表述的:科学主义是“认为自然科学方法应该用于一切研究领域(包括哲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主张,是一种相信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效地用来获取知识的信念”。这个概念将科学主义概括为一种信念,一种认为科学方法是万能的信念。另一个是托姆•索雷(TomSorell)所表述的概念:他认为“科学主义是一种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信念,它认为科学是人类知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所以是最有价值,是因为它是最权威的、最严密的和最有益的。”托姆•索雷也将科学主义归结为一种信念,一种认为科学是人类知识中最有价值的信念。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法国是最初的科学主义思潮的产生地,而实证主义则是科学主义思潮的源头。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孔德等人主张一切人文学科都应该自然科学化。科学主义思潮除了实证主义以外还有经过马赫主义发展到当代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以及它给人类所带来的大量的物质财富,以至于人们对其产生了崇拜的心理,并且将其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标准,深信科学技术能解决人类所面对的一切问题。科学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思潮把科学看作是人类文化的全部,认为一切自然、社会、人文现象和人的行为,原则都在科学说明范围之内,一切问题原则上都可以用科学理性和科学方法加以解决。”

3机械的科学主义实证观

科学主义的一个特点是机械的科学主义实证观,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又称为“逻辑实证主义”,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主要核心是由M•石里克所创立的维也纳学派,其成员主要有卡尔纳普、H•汉恩、O•纽拉特等。从20世纪20年代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是逻辑实证主义在欧洲发展的全盛时期。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具有着很强的实证主义,主要体现在它的根本原则上,它的根本原则是这样规定的:知识必须要依据经验,任何命题要有意义就只有将其表述为经验并且要能够被经验所证实。如果按照创始人石里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作为合理的、不可辩驳的实证论的哲学方向的内核,……就是每个命题的意义完全依存于给与的证实,是以给与的证实来决定的”。

机械的科学主义实证观的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它认为真正的科学就只有自然科学,除了自然科学以外,是不存在其他任何种类的科学的。所谓的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等都只是作为文化生活的体验方法而存在的,它们都不是科学。只有科学才是真理的知识,其它的一切知识都不是真理。其二,它认为科学是独特的,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从性质上来说,存在明显的区别,即知识与体验的区别:“知识是事实的证实的认识,体验是感觉的了解;知识是以形式构造为对象,体验是以主客观世界的一致为对象;知识是科学的基础,体验是生活的方法。”这也就是说,只有科学才是认识世界的知识,只有科学才有认识论的意义,而非科学是没有认识论的意义的,它们只有体验生活的意义,其三,拒斥形而上学,主张构建科学的哲学。认为哲学只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而不是知识的体系。正如卡尔纳普所认为的“哲学的唯一任务就是逻辑分析……哲学研究的新的、科学的方法就是对经验科学的命题和概念进行逻辑分析”。这也就是说,哲学的任务只不过是用逻辑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对科学作逻辑的分析。换句话说,哲学只是是科学的逻辑而已。

如上所述,机械的科学主义实证观虽然有一些合理的地方,但同时却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问题。后来所发生的事实也表明,在这种机械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科学被看成是某种超出人类或高于人类本质,成为一种自我存在的实体,或被当作是一种脱离它赖以生存发展的人类状况、需要和利益的母体的事物。”此时,科学的实证方法成为衡量人类一切的标准,人类所谓的自由、人性、伦理与正义等事关人类自身尊严与价值的内在尺度因其不能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而被拒斥,从而轻视了人文的作用,直接导致了人文价值与人文精神失落。正如胡塞尔所言“实证科学正是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的不幸的时代中,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有无意义。”

4狭隘的科学主义功利观

强调狭隘的功利观是科学主义者另一个主要的特点。对于科学的功利性在本质上是指将功利性的原则应用于科学活动领域,并且以是否普遍地增进人类的幸福或福利作为人类科学活动正当与否的最高评判准则。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与手段能够满足人们一定的需要,使人们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工具价值。同时,它也有如伦理道德、人道主义等其他的价值。

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逐渐主导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成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人们认为对物质财富和利益的追求是一种正常的、合理的社会行为,这也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逻辑与基本价值形式。同时,在国与国之间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先进与否的标准,不同的个人与社会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寡也成为其生活水平高低的体现。这样,在科学技术统治的时代产生了狭隘的科学主义功利观。

狭隘的科学主义功利观则将科学的功利性推向了极端,只从经济与物质的功利性来对其基本原则、功能与价值进行片面的、狭义的理解和运用。狭隘的科学主义功利观认为:科学技术是可以解决所有一切问题的,对于其它思想采取一种简单的决定论与独断论,对其加以排斥。它将科学技术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对其绝对化、信仰化,认为科学技术具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如果当今还有科学技术没有解决的问题,那是因为现代科技还不够发达;对于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和不良的结局,它们认为还是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对其进行消除。

狭隘的科学主义功利观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恶果:一方面,使人们在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上出现“短期的思想和行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例如环境危机、生态恶化等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使人们对科技价值的认识与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同时,狭隘的科学主义功利观直接冲击着人文文化,由此使人们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世界观:所谓的发展进步就是为了占据更多的物质财富;所谓的人人平等就是大家都向低俗的文化看齐;所谓自由与快乐就是无止境地追求与满足自己的物欲。在这里,人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也,人也丧失了自己的生存意义,科技与人文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失调。

5科学主义的人文反思

虽然在形成之初的科学主义有着凯歌行进的辉煌,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所显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使人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科学主义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科学主义将科学奉为神圣的、唯一的偶像来加以崇拜,以君临天下的唯我独尊的姿态来对待其它非科学,并企图以科学来垄断人类的全部文化,深深地陷入了科学主义的泥沼。虽然科学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有着真理性的辉煌成就,也有着永恒的、持久性的价值。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科学在自身领域中所适用的一切观念、模式和方法同样可以无条件地适用于其它的所有一切领域。科学主义将自然科学的一般有限的观念、方法和原则无限制地加以推广,并用以强行规范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是一种教条和独断的行为。科学主义的这种教条和独断严重地违背和抑制了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和人的民主自由的精神。

人文精神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主要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和人的价值性,崇尚和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尤其是人文精神在我们中国当下的现代化建设的这个特定的语境中,它更是一种基于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而科学主义这种极端化的教条和极端化的价值观念不仅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而且泯灭了人文精神中的自由,严重地抑制着人性。与此同时,现代科技也并未如人类所期待的那样,为人类带来空前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极大的成功中所带来的科学主义信念,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与生活的同时却也使人陷入严重的异化之中,严重地压抑着人性的自由。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所认为的那样,随着人类对自然控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也越来越大,从而造成了本末倒置局面,人沦为了物与机器的奴隶,成为了没有感情、没有灵魂的工具。马尔库塞也深刻地指出:科学凭借它的方法和概念,已经设计并促成了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对自然的统治和对人的统治仍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人类再一味地推崇科学主义,就只会让人类进一步失去人情味、失去生机、失去情感、甚至失去残存的一线希望。

因此,我们要努力地摆脱以“功利主义”和“专制主义”为基础的科学主义的桎梏,以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努力地走出科学主义的泥沼,实现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有机互动及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Tom Sorell.Scientism:Philosophy and the Infatuation with Science.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91.1.

[2]彭纪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J].自然辨证法研究,1998,3.

[3]洪谦.维也纳学派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篇(6)

一、有效训练控制原则的概念

有效训练控制原则是指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据,以最优化训练控制为目标,以立体化训练控制为基础,以信息化训练控制为条件,以模型化训练控制为基本方法,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优化控制,以实现运动训练的科学化。

二、贯彻有效训练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确立最优化的训练控制目标,实施最佳化训练控制

为做到这点,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注意在全面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确立最适宜的训练目标。

2 .以定量化的科学训练为主,做到科学训练与经验训练相结合,定量训练控制与定性训练控制相结合。

3 .广泛采用现代科技的成果,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训练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

4 .重视各训练过程的反馈调控,及时调整训练中存在的偏差,以保证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 5 .注意训练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最优选择。

6 .注意以省时、定时、低耗、高效为标准,根据实际条件,对教练员的训练工作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7 .注意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实施科学化训练所需要的知识和智能,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化训练的手段,为实施科学化、最佳化训练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综合训练过程的各种因素,全方位地实施立体训练控

为做到这点,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在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动负荷与恢复等安排中一定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地进行安排。

2 .将影响训练科学化的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整体的科学调控,而不要只注意运动场上的训练调控。

3 .实施立体化训练时,应注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即:树立整体化的训练控制观念一分析影响训练的各种因素及其内在的纵向、横向联系,设计纵向系统化训练方案,设计横向综合训练方案,组织实施全方位立体训练,反馈调控。

4 .要从多年到每次训练课都使各种训练安排相互连贯地衔接起来,保持不间断的训练,以产生一系列稳定、良好的训练适应性的长期积累。

5 .在各训练过程中必须以最合理的程序进行系统的安排。

6 .在训练管理体制上注意使从学校课余运动队训练一直到优秀运动队训练形成一条龙的训练、竞赛体制。

7 .要注意加强恢复措施和医务监督,防止因过多地出现伤病而影响训练的系统性。

(三)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建立科学的综合监测系统,实施信息化训练控制

为做到这点,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注意了解和掌握信息化训练控制的基本规律,将信息化控制贯穿于训练全过程,充分发挥信息的积极作用,搞好训练。

2 .要注意随时监测训练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扩大信息源,积累资料,以便更好地应用反馈原理对训练全过程实施“步步反馈调控”和“闭环式训练调控”。

3 .要处理好知识信息和经验信息的关系。扩大自身的信息储备,提高自身信息检索的能力,尤其要注意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知识和智能结构。

4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提高信息传输的效果,尤其要注意提高信息的接受率和教练员使用现代信息手段的能力。

5 .训练中应注意吸取多学科人才的科学咨询,实现多学科人才的“智力协作”。

6 .在重大比赛前要重视情报信息的获取。

7 .注意提高教练的科学研究能力,不断进行技战术和训练方法的创新。

(四)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建立科学的训练控制模型,实施模型化训练控制

为做到这点,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重视为运动员建立各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具有严格逻辑顺序性的训练控制模型,努力提高训练控制模型的质量。

2 .注意实施个体化训练,为每名运动员建立符合其个体特点的训练控制模型。

3 .注意克服训练中的盲目性、无计划性和随意性,严格的按照一定的训练模型进行训练。 4 .在全力保持训练计划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应根据训练情况的变化,灵活地调整训练计划中相应的训练控制模型。

三、系统化训练原则

系统化训练原则是依据训练控制原理、训练适应性原理,竞技状态的周期性、节奏性原理等训练原理而确立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必须遵循的准则。其目的是为了使运动员在多年系统、连贯的训练过程中,更有效地、稳步地提高竞技能力的训练水平。

系统化训练原则的概念系统化训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全过程中,必须对运动员实施的长期、系统、连贯、有序的训练控制,以获得最大的训练累积效益。

贯彻系统化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保持训练的长期性、系统性、连贯性

1 .健全和完善多级训练体制,贯彻“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训练要求。 2 .搞好基础训练,打好一般和专项训练基础,防止过早的早期专项化训练和过早对儿童少年运动员施加成绩压力。

3 .重视制定多年系统训练计划,完善年龄教学训练大纲。

4 .提供运动员终身从事竟技运动的社会保障和动机激励机制。

(二)科学、连贯、有序地组织好各训练阶段的训练工作

1 .必须保证各训练过程安排的连续性、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和交叉衔接。

2 .应注意激励运动员树立长期艰苦训练的动机。

3 .明确多年训练中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节奏性变化规律(快速提高~稳步提高~突变式提高~稳步提高~保持和逐步下降) , 控制好多年系统训练中的竞技状态变化规律。

4 .根据各训练内容、手段、方法以及负荷的内在系统性联系规律,以及在各训练过程表现的程序性规律,实施程序化训练。

5 .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人深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

6 .注意控制运动员伤病及其他可能影响系统训练情况的出现。

7 .在多年和全年不间断系统训练中,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训练日和训练次数。

(三)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尽快克服和渡过,高原现象

1 .注意随着运动专项竞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大训练负荷。

2 .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的动态变化,随时调节训练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3 .对因青春发育期高峰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协调性下降、体重潜加的青少年运动员,特别是女运动员,应及时调整其阶段性训练目的和改变负荷安排及要求。

4 .对已出现明显过度训练及严重运动伤病的运动员,应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其健康状况的充分恢复。

5 .对因受外界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或放松自我要求而主观努力下降的运动员,应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激发他们强烈的训练动机和成功的期望。

参考文献:

[1]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教材编写组 运动训练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9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0-02

Abstract:“Powder Engineering”is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the major of powd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the major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The paper discusse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modular to the powde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summarized the condition of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few years.At last,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in order to learning the course well.

Key words:Course modular,powde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teaching reform

《粉体工程》课程是我院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交叉性、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它作为这两个专业,特别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增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粉体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能力。我校于2003年开设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科专业,2006年升级为本科专业,在此期间,我们对《粉体工程技术》课程进行了模块化教学改革,形成了一些经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粉体工程技术》课程模块化设计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高校教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依据课程建设应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我们对《粉体工程技术》课程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即改变了传统的将《粉体工程》课程仅作为一门孤立的理论课来进行教学的做法,而根据其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其分课程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一个模块,模块中的课程主要包括《粉体工程专业导论》、《粉体工程》、《粉体工艺及设备》、《粉体工程双语教学》、《粉体工艺课程设计》和《粉体工程实训》。形成模块后,原课程组即转变为模块课程组,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和衔接上更加协调了,也更加有序了,使师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脉络清晰,明显促进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文件的调整和规范化

课程模块确定后,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的能力、素质、知识和技能等各方面的要求,我们联系《粉体工程技术》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相应地将培养目标进行了分解,围绕模块中的核心课程《粉体工程》确定了新的教学大纲。该大纲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模块教学大纲,其次是课程教学大纲。模块教学大纲主要有本模块简介、确定本模块的教学目标、课程组成、课时分配和模块考核方法。课程教学大纲则主要确定各课程的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学方法、参考资料等。由模块课程组负责人对全部教学工作负责,做到统一管理,使本模块与其他课程教学活动的安排更加顺畅。

三、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课程模块化后,我们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使模块内各课程内容更加符合现代性和基础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统一,使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优化。例如,我们将《粉体工程》这门课中原有的涉及到基本原理、经典理论和方法等的内容仍保留在该课程中,而将涉及到与时展密切相关的工艺及设备方面的内容单独分出来,开设了《粉体工艺及设备》课程,同时增加了来自生产一线的相关内容,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做到了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进行科研活动、培养专业人才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教学质量的好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1]。在实践方面,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以《粉体工程实训》的形式体现出来,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将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性。

四、教材编写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校开设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又因我校的专业方向和其他高校的有所差异,因此,在教材方面可借鉴的经验较少。我们采取了各种途径,将教材的编写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教材和辅助资料的问题。例如,我们在课程模块化教学大纲确定后,组织了教师和国内著名大学的老师共同编写了《粉体工程学》一书[2],该书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粉体工程导论》是我校开设的具有很强特色的课程,我们则请学科带头人亲自主讲本课程,由他撰写了讲义。为了使本专业学生在就业时能够面向更多的国际化企业,我们还开设了《粉体工程双语教学》课,为此,安排了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去国外进行为期一年的深造,回国后承担了此课程的讲义编写和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方面,我们为了抓好《粉体工程实训》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安排了一位具有硕士学位的实验师主要负责此环节,同时派遣其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到目前为止,本课题组已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实验师1人,基本形成了一支学历、年龄和职称分布合理的教学梯队。

五、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考核方法改进

我们针对课程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将教学过程考核和教学效果考核相结合,将课程模块总体上作为一个整体考核,按综合评定方法分出优劣,同时,对各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别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相关联,这样就强化了考核方法,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该模块的全部重要内容。对核心理论课程考核采用“N+2”的考核方法,“2”表示作业和笔记两项,“N”表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其他要素,如到课率、测验情况、小论文写作情况等,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可使学生不仅重视课程最终考试成绩,同时也关注学习的过程,使之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们在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中所进行的课程模块化改革的一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后续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领域,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篇(8)

21世纪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突飞发展的时代,人才向着两种方式发展,一种是以高智商为载体的科学创新人才,另一种为以技能为主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的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中职业教育课程中重要的基础课《高等数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1.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数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升华。当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高专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数学应用领域的拓展,高等数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日益突出,这是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产生的契机,也是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产生的大背景。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1.1数学学习与职业教育相脱离。

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不能学以致用,与所学的专业课联系很少,产生了错误的思想,认为“数学没用”。

1.2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相冲突。

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时数少,内容多,造成了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灌输式”教学。为了适应教学时数的减少,教学内容不断删减,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1.3数学教学与计算机教学相脱节。

不少教材在理论上很严谨,但缺少与实际的紧密联系。所以要改变以前过于偏重数学的计算功能教学的现象,基本概念要拓展,基本理论要适当加深,而基本方法和运算技巧应适当淡化,只有这样才能使高等数学教育的内容更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为高等数学教育插上更有力的翅膀。

2.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原则

2.1思想性原则。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思想性原则就是现代高等数学的教学必须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的中心是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都要围绕这一中心思想。知识创新性是在知识观念和能力基础上的一种特殊能动作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最高层次。创造性实践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性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发明创造不可缺少的因素。高等数学只有抓住了创造性思维、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才能抓住在数学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

2.2示范性原则。

示范性原则就是要建设一批能体现新的教育理念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示范性课程。高等数学的精品课程的示范性应体现在教学理念新颖,体现全面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全新理念;教师队伍过硬,体现在教学思想正确、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合适,体现在教学内容能针对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并能体现新的科技成果;教学方法有效,体现在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多方位为学生服务;评价体系科学,体现在能正确评价教和学两个方面,指导和激励作用明显。

2.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既包括课程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的科学性,也包括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主要指课程内容科学先进,体现现代数学新发展;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能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考核评价方法科学,不仅有利于促进和激励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对一般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例如高等数学的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对高等数学电子课件的使用能否取代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方式,就有人提出质疑。高等数学电子课件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及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形显示、动画模拟、符号运算、数值计算及文字说明等,为创造教育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数形结合的形象、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不仅大大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虽然电子课件为学生提供了具有强刺激的情景教学空间,但是使用电子课件上课缺乏师生的交流和互动。类似的矛盾在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中还有很多,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使课程更加科学、有效,正是我们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3.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

高等数学要更好地服务于人才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现针对课程改革提出几点看法:

3.1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和实践两手都要抓,在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3.2丰富教学内容。

改变传统的单一课程结构,将学生认知经验、数学知识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将数学课与专业课整合,达到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果。

3.3改进教学方法。

大力提倡以“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为主,以“情景式教学法”为辅的新的教学手段,更要借助互联网、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资源,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4改变教学时间。

由于课时有限,课程内容相对较多,以致教学内容无法全部授完,为了解决矛盾,可以适当开设选修课来满足学生的学习爱好和进一步深造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要实现数学为实际所用的目的、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努力研究探讨分析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发现数学思想的问题的敏感力,有适当处理问题为教学服务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2

一、引言

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语,国家及地区间的竞争更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竞争。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在人们的心中打下的深刻的烙印,却逐渐形成了人们对自然界的主宰意识与无限摄取意识。随着这种意识思想的蔓延,越来越多的问题凸显出来,例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然而人们没有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却把责任归结于科技的发展。甚至将科学技术比作“潘多拉盒子”。这种对科学技术妖魔化的论调几乎抹杀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诚然,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挥舞这把利剑却是我们人类。只要我们能够合理的利用和控制好这把利剑,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一定会惠及子孙后代。当人类变得理性时,科技之剑所开辟的将是一条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二、科学技术带来的全球问题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出现了革命性的飞跃,这使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步伐极大地加快了。现代科技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带来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人类还没来得及享尽科学技术带来的福祉时,就已经受到一些全球问题的威胁。

(一)人口问题

1.人口剧增

19世纪后的人口数量骤然增长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口出生率提高和死亡率降低,是现代社会人口剧增的一个重要原因。

2.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为控制人口增长而降低人口出生率的行为,势必带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造成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其次,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在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方面实现了人的寿命的延长。

3.粮食问题

面对日益庞大的人口数量,粮食问题自然成为全球面临的又一个重要问题。虽然科技成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率,但是人口增长过快,抵消了粮食的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依然不容乐观。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粮食问题更让人堪忧。

(二)资源环境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在这些资源的采掘和利用上的能力加强了。但是人类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超量消耗和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使整个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极大地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存。由于人类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片面地发展生产力,而忽视了自然生产力的自我修复,同时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并且向自然界排泄、抛弃废物,恶化了自然环境,构成一连串的资源危机、生态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为:矿产资源消耗过度;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二氧化碳增加和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

三、实现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1.科学技术对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出发考虑,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科学技术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自然也有它的利端和弊端。从历史的角度看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重要影响。他不仅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文明的进步,还推动社会制度的转换。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威胁人类未来的全球问题。

2.合理的控制利用科学技术

科学尤其是技术都是双刃剑,问题不在于科技本身,而在于人的应用。用得好能推动社会发展,用得不好就会阻碍社会发展。人类首先要控制好自己,而不是抑制科技进步;其次要进一步发展科技,既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正面效益,又要尽量消除由于技术不完善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要限制和克服科学技术可能带来不断扩大消极的后果,当然要靠科学技术本身的继续发展。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社会的实践和社会的改革,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变革,也就是说,还要依靠社会的进步。只有通过社会的变革,通过正确的政策和科学的管理,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使科学、技术、经济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弱和避免在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的消极方面。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但它不是万能的,要限制和克服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当然要靠科学技术本身的继续发展,还需要依靠社会的进步。

(二)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

现如今,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课题。人类在喝下自己酿造的苦酒之后,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中检讨自己的行为,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人和自然的完美的和谐统一,保证人类自身全面发展,健康的走向光明的未来。

1.转变传统观念和行为规范

走出全球问题的困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制度上、政策上的改变,需要法律约束,而更重要、的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内在的信念,运用道德的规范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从而改变人的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从整体上转变人的传统的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要形成新的道德观念。

人与地球上一切生命体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里必须树立的新的自然观。这种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完美地实现当代科学和伦理学的结合,这不仅适合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协调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当代科学或学科发展的趋势。

2.深化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人类活动作用与自然的同时,自然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人类的经济活动只有既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又遵循生态环境规律,才能获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由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一经提出即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认可,并成为大众媒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的发展道路的怀疑和抛弃,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

新的生态价值观建立在新的生态道德的基础上,认为“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要求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本身,实行尊重大自然的原则,应该设法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单纯地让自然只满足我们的需要,更不是征服和破坏自然。应该尊重其他生命形式的价值和延续性,维护大自然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多样性,从开发、利用自然转变到保护、保存自然,在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关系和伙伴关系。

3.把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自然生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生态的破坏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的,而自然生态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中,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取得经济、社会、环境的最佳的综合效益。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它曾带给人类以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带给人类以灿烂的明天。我们要从容地挥动科学技术这柄长剑,开辟出一个崭新的、繁荣的、和平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刘大椿,何立松.现代科技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霍宗浩,浅谈现代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安徽建筑,2006.

[3]傅长吉,刘铁骑.技术开发要有生态文化意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

[4]胡林辉,金剑.解读科学发展观[M].研究出版社,2004.

篇(10)

从21世纪起发展至今,信息已经逐步确立了它在社会活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于图像处理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图像处理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图像融合的技术,在处理图像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图像的精准和形象可靠的描述,对于遥感、医学、计算机、军事等方面都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一、图像合成技术的研究意义

图像合成的方法综合了图像的分析和提取、图像的边缘检测和图像的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将多个源图像融合成为新的图像,使得最后的图像能够减少冗余,呈现出高清的图像和信息,尽可能的满足图像的高清晰程度和辨识度。图像融合的主要思想是将一个数学模型把多个图像传感获得同一个场景的多个图片,通过处理综合成一个满足特定的需求和应用的图像的过程。

由于图像合成技术适用于多个行业,所以提升图像处理技术的操作手段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图像处理技术提升了理论研究水平,丰富图像的成像手段,带动图像融合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方面,扩大了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层次,促进信息技术行业不断的提升信息图像处理的能力,对于外部世界的表述更加形象和具体,呈现相关产业发展的和谐氛围,形成双赢的发展场景。

二、图像合成技术的主要形式

根据融合处理的数据类型和应用场合不同,图像融合系统的基本形式主要分为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时间融合,时间融合是指对来自同一传感器的、对同一目标或场景在不同时间的一系列图像进行融合处理。这一图像融合特点具有连续性和快捷性,对于现象的反应更加直观和全面。

其次是空间融合,空间的范围更加的扩大,指在同一时刻,对来自多个相同(空间位置不同)或不同传感器的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空间融合展现的多个对象的特点,处理技术更加的丰富,有更多相对的参考图像,通过对比和融合能够找出图像处理的异同之处,真实的反应图像的特点,合成出符合要求的图像。

最后是时空融合,时空融合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来自多个相同(空间位置不同)或不同传感器的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相对与时间融合和空间融合,时空融合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加的全面。

三、图像合成技术的研究走向

近十几年来,图像融合已成为图像理解、计算机视觉以及遥感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广泛应用于医学、测量、工业及军事领域。而像素级图像融合获取的原始信息量最多、检测性能最好、应用范围最广,且是各级图像融合的基础。因此,对像素及图像融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不论是哪一种处理技术它们从创立到发展再到进步最后达到一个顶峰,都离不开应用需求的巨大推动力,粗犷的理论经过实践应用的打磨才能变得完美无瑕。图像合成技术也是一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推动,逐渐的渗透到医学、测量、工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并得到了更好的应用。为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进步。

对于我国的图像处理技术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图像处理技术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在国内的图像融合技术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基础框架和体系,所以需要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手段,通过学习和创新,再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探索出属于我国图像处理技术应用特点的技术手段。针对我国发展需求现状,未来的图像融合技术发展主要有以下几大趋势。

第一,在对医学图像及多聚焦图像融合研究的基础上,将算法进行推广,应用于遥感图像、红外图像等其它类型的图像融合领域,针对各图像的具体特点改进算法,从而得出更普遍的融合算法体系,提升医学图像精准度。

第二,在工业技术发展中,图像合成技术能够提升画面的整体效果,微小的差别带来的生产效率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工业生产强调的效率,从技术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生产,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

第三,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图像合成技术更有利于整体的战略部署和场景的模拟,对于地形和敌情探测都将会有很大的作用,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融合到图像合成中去,对增强现代性的军事实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未来图像合成技术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技术角度和应用角度不断的探索图像处理技术对现代科技的实际效用,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便利和发展的空间。(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敬忠良,肖刚等.图像融合——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 新媒体运营方式 下一篇: 工程力学的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