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体系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4 14:36: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自然保护体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自然保护体系

篇(1)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植被少。保护区不能像有些国家采用原封不动、任其自然发展的纯保护方式,而应采取保护、科研教育、生产相结合的方式,而且在不影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象的前提下,还可以和旅游业相结合。

一、我国目前旅游的状况

尽管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总需求的疲软,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12月1日正式,首次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的5大措施指明了旅游产业升级方向。这将为我国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此前世界旅游组织作出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独特的自然资源是自然保护区所要保护的对象,但同时也是保护区在开发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资本。目前大多数的自然保护区都已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旅游项目,没有开展的也在积极筹备。

二、“生态旅游”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许多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使当地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主要原因:

1.粗放开发,盲目利用生态旅游资源。许多保护区的有关部门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和全面科学的论证、评估与规划,个别保护区甚至在资源本底调查尚未完成,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和规律还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就开展生态旅游。因此多数保护区借“生态旅游”之名,行“大众旅游”之实,真正达到生态旅游要求的自然保护区很少。

2.缺乏科学的管理。保护区的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科学管理,如风景区归建设部管,森林公园归林业部管,自然保护区归环保局综合管理,存在政出多门、推诱扯皮、利益冲突等问题,自然环境成为其中的牺牲品。生态旅游区、当地社区和政府、保护区主管部门、经营部门之间的相互排斥与冲突多于合作与协调。

3.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许多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其实际做法离生态旅游的要求相差甚远,普遍缺乏对生态旅游真正内涵的理解,实际上仍是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已经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旅游管理规章,对保护区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管理。

4.保护区旅游投入水平低。开展生态旅游对保护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保护、科研、宣传、教育、监测等各项功能全面发挥。然而,大多数保护区科研基础薄弱,缺乏依赖科学信息的管理和措施;保护区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教育和科普教育滞后;大多数保护区资金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建设不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

5.当地社区参与少。生态旅游是生态、社会、经济的统一体,保护区与当地社区是人与自然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因此正如在其指导方针强调的一样,生态旅游的开展需要当地社区参与经营管理和决策。而在目前,当地社区参与较少,社区受益也比较低。据统计,开展旅游使当地社区50%以上家庭受益的保护区占11.2%,20%-50%家庭受益的占8.1%,20%以下家庭受益的占51.3%,完全不受益的占19%。因此我国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协调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关系方面仍然欠缺。

三、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策略

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坚持以环境资源保护为前提

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是建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基础上的,没有完整的生态资源,生态旅游就无法达到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把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是保护区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一切旅游经营活动要体现在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科学组织管理和保护上,以使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环境得到改善、美化。在发展生态旅游相关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资源保护为中心的导向机制,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资源保护要贯穿在开发的整个过程中。

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核心是坚持生态和经济效益最优原则

在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关系中,保护区应该坚持生态和经济效益最优的原则。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效益最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生态旅游保护区获得经费补充;自然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比较完整;社区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自然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达到科普和生态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保护区在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建立生态旅游评估制度,对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评估和临测,确定生态环境质量和承载量,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合理安排旅游项目和旅游开发强度,根据环境条件和游客承载量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做到定点、定线、定量、定时旅游,使之不超过自然破坏的临界点,杜绝有损生态系统完整的过量旅游活动,坚持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的原则。

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就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不对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鉴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同于一般旅游资源的特殊资源,其价值具有它的原始性和整体性,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受到影响。显然,发展与保护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对核心。只有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保护区的生态问题,用生态学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开发和规划生态旅游,做到保护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才能使保护区的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S7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4-83-02

1 杜松自然保护区概况

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 Zucc),柏科刺柏属常绿乔木,是陕西省濒危树种、陕西地方重点保护植物。

陕西杜松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始建于1982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陕西省林业厅主管。该保护区位于府谷县西部和北部,西与神木县店塔镇、永兴乡和大柳塔镇相邻,北与准格尔旗接壤。南北长60km,东西宽45km,面积为280万hm2,范围涉及10个乡镇,54个行政村,102个自然村。

整个自然保护区划分为12个天然林区,287个小班,主要树种为杜松、油松、侧柏,总面积6 400hm2。其中杜松林

2 434.67hm2,主要分布在大昌汉乡、老高川乡的那孟家沟、铁镣生沟、土泥沟林区,成片面积最大的一块80hm2;油松林733hm2,主要分布三道沟乡开峁、乌兰沟和赵五家湾乡虎毒沟林区,成片最大的面积为100hm2;侧柏林3 266.67hm2,主要分布在新民镇高寒岭和对家峁林区,三道沟乡朱蛮峁、东焉和大路峁林区,孤山镇大柏峁林区,成片面积最大的达333.33hm2。

2 杜松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杜松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围绕着保护杜松这个濒临灭绝的珍贵树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1)杜松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作为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不全,只有27人的编制,人员缺乏,经费不足,限制了保护区工作的开展;(2)没有设立保护点、监测站,对在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人为破坏现象时有发生;(3)保护区内村庄、耕地与保护树种天然片林相间分布,村庄多,耕地面积大,人畜活动频繁,保护区又处于神府煤田核心区,煤田开发对保护工作造成很大影响,致使保护管理工作难度增大;(4)保护区内成片分布的天然林多处于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立地条件差的陡崖、峭壁和山大沟深的土石山区,通讯信号不稳,缺乏设备,信息不灵,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必要的保护;(5)管理站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9人,多是大专甚至中专学历,其中50周岁以上的有8人,45~50周岁以上有5人,35~45周岁的有6人,35周岁以下没有。由于学历层次低,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方法能力偏低,对杜松良种繁育、苗木快繁技术的试验和保护区管理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力度不够。

3 杜松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和宣传标牌、宣传册(单)、路牌广告、巡回宣讲等方式,广泛向当地群众宣传有关杜松的知识以及进行保护的重大意义,提高当地群众对杜松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保护意识。

3.2 加大投入 一是增加人员编制,吸纳专业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强的高学历人员从事科研工作,同时要增加巡视、监测、管护的管理人员,在自然行政村中设立专职护林员和义务护林员;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保证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3.3 建立4级保护管理机制 建立县林业行政管理部门、保护区管理站、乡镇和林业派出所、村组护林员4级保护管理机制,由县林业局总体负责,保护区管理站分工负责,乡镇和林业派出所分片负责,村组护林员和群众全面参与。各级保护管理机构要明确分工,责任要具体落实到人、到区、到片、到地头、到林内。

3.4 划定保护区功能区,进行分级管理 根据保护区杜松林资源分布零散的特点,将保护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个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级别。

3.4.1 核心区 将高寒岭、那孟加沟、大柏峁、虎毒沟4个林区内集中连片的天然林划定为核心区,保护级别为特级,进行绝对保护,只允许管护和科研人员进入,进行科研、观察、巡护活动,其他人员禁止入内。

3.4.2 缓冲区 将铁镣生沟林区、土泥沟林区、开峁林区、乌兰沟林区、朱蛮峁林区、东焉林区、大路峁林区和大柏峁林区等8个林区划定为缓冲区,保护级别为中级。一般人员经批准后进入,进行科研、参观考察、驯化繁殖、养蜂和采集标本等活动。

3.4.3 实验区 将保护区范围内夹杂着的农耕地、草地、灌木林地等划定为实验区,保护级别为低级,一般(下转90页)(上接83页)人员不经批准,也可进入,进行农林生产、科学实验、教育实习、科学考察、动物驯养、植物种植以及开展旅游等活动。

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在高寒岭、那孟家沟、大柏峁和虎毒沟4个核心保护区内设立4个保护管理监测站,建设4个望台,进行不间断地观察。

在保护区周围边界埋设界桩,划定范围;在各功能区的分界线上埋设标牌;在各主要路口埋设固定宣传标牌,在保护站大门处竖立解说性标牌,在保护区内设立一些指示性牌、限制性标牌和公共设施标牌,为行人、游客和车辆提供服务指南,帮助寻找目标,提示人们注意事宜,规范人们的活动和行为。

3.6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在保护区设立科研中心,负责科研课题确定、申报和科研课题任务的实施完成,科研工作要着重于杜松苗木的良种繁育研究和良种培育基地的建设。从种子的采收、贮藏、催芽、种植、苗期管理、移植等各环节上加大投入,通过不断的探索试验,形成一系列杜松苗木标准化快繁生产技术,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幼苗成活率、保存率、苗木移植成活率,建立杜松良种培育基地,扩大优良苗木的培育,以增大杜松后备资源的贮备。

3.7 封育与造林并举,扩大资源 封山育林是保护与恢复杜松资源的有效途径,而人工造林是扩大杜松资源的有效手段。在封山育林的同时,必须结合人工造林技术,以扩大森林植被。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国家生态项目工程进行。造林树种选择与保护区内树种相同,苗木规格选择1m以上大苗。

参考文献

[1]谢建强,王超.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促进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管理若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0,01.

篇(3)

自然保护区是为珍稀濒危的动植物提供特殊保护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受到法律的保护,其中的自然生态系统或者自然遗迹等都受到特殊的保护。在我国,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管理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一是从旅游资源上来说,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具有多样性、独特性的特点,很多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天然的集中在一起,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二是从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来看,旅游业在过去十年间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产业结构,旅游开发管理水平已经逐渐与国际水平接轨,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渐向着产业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三是从人们的旅游心态来看,在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变大的都市中,人们都想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放松一下,多接触接触自然环境,而自然保护区以自己独特的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正符合了人们对旅游的向往,因此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而通过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也能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长远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加强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管理的重要性

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进行有效的开发管理可以为自然保护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自然保护区的长远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更有利于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和管理工作。

对自然保护区进行旅游开发可以带动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缩短当地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经济差距,提高居民的致富热情,使人们自觉的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盲目、管理混乱

许多自然保护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迫不及待的希望进行早开发、快开发,缺乏充足的调研工作,更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难以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开发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盲目的进行大规模的开发,造成开发资金难以后继,导致自然保护区的开发被搁置,造成生态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破坏了生态平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不到位,对珍稀动植物的保护不到位,使很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2、盲目建造人造景观,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自然保护区在保留自然环境的同时,受到商业化的利益熏陶,建造了大量的人造景观,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的整体性造成严重破坏。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山炸石,安装各种电器设备,乱建造佛像寺庙等,不仅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性,也对生态环境的结构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破坏。

3、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不到位,导致自然保护区人为的破坏严重,甚至导致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我国出台了保护自然保护区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进行严厉处罚,但是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对相关的责任人处罚不到位,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不到位,都导致自然保护区被破坏的情况屡禁不止,地方政府对自然保护区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工作,破坏了本地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从而使得旅游资源难以跟上旅游业发展的脚步,经济效益不断降低,甚至导致政府出现负债累累的情况。

4、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没有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持

首先,盲目地进行开发,没有进行科学的调研工作,对生态旅游开发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对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没有深入的调查及相关的评估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基础认识不清;其次,基础设施的设计过程考虑不长远,没有根据当前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从而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发展相背离;第三,生态旅游开发设计中没有对项目经营开发者进行相关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信息的培训,导致这些经营开发者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不足,非常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发展。

5、缺乏总体布局规划,生态旅游管理人才不足

国内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独特性和原始性,使得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系统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从旅游项目的设计到开发管理,对生态旅游的观念认识不足,对制定的旅游规划没有很好的执行下去,对自然保护区整体性的关注度不够,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总体布局规划,很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网络。对旅行项目进行粗放式管理,“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方面,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整体认识不清,忽略了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承载能力,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造成游客超载,甚至高峰期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旅游垃圾不能及时清理,水资源污染严重,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资源雪上加霜,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造成严重的侵蚀。另一方面,没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科研人员数量有限,平时从事繁忙的科研任务,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缺乏对生态环境的管理经验。所以说,引进高水平的生态旅游管理人才对当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语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管理必须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对当前生态旅游中遇到的问题推出可行的解决方法,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在保证环境效益的同时,再追求经济效益,以达到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万绪才,朱应皋,吴芙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4.

[2]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张建涛.风景区旅游接待建筑规模探讨[J].新建筑,1997.

[4] 邱志荣.绍兴风景园林与水[M].学林出版社,2008.

[5] 魏湘岳.生态旅游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5.

[6] 包国章,李向林,谢忠宙,王菊.浅析生态旅游的得弊与政策导向[J].中国环境地理,2001(1).

[7] 陈秋华,陈贵松,陈小琴.森林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0(专刊).

[8] 陈秋华.森林旅游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思考[J].森林旅游,1998(试刊号).

[9] 陈秋华,游云飞,谢志忠.森林旅游业实施绿色营销策略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2(3).

篇(4)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问题分析

一、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内涵

我国现存共三种自然保护地,即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三者互有特色、各有优势、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地系统。其中自然保护区以绝对保护为主,较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性最强,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无可取代的综合性保护功能。具体而言,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各种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永久保护,是生态保护的根基。其次,保护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连续性,减少极端气候及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率,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自然的多样性,保护生命物质产业的安全性及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保护储存遗传的多样性。最后,为人类改良物种提供更多机会,为人类的科学研究、调节野生物种提供更多机会,为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旅游、改善环境空间等提供更多机会。

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上述可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较强的管理意识、完善的管理体制是保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效果的重要前提,但是实际上我国很多自然保护区由于管理素质参差不齐,组织内部缺乏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体系,直接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效果。有些自然保护区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多个部门同时管理,意见不统一,甚至有些管理理念互相冲突;管理机构有待健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再加之宣传力度不足、人们法治观念薄弱,导致不法分子偷猎偷砍现象屡禁不止,造成生物资源的浪费与流失。

(二)缺乏统一规划

很多政府部门、职能部门针对自然保护区的布局都缺少一个统一、科学的规划,不仅未及时划分某些具体的保护区,而在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管理方面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比例过大。通常情况下保护区级别越高,获得国家政府的支持就越多,我国的多数自然保护区均为国家级,占总保护区面积的65.66%,管理面积的增加势必带来管理资源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人口密集区保护区数量少。我国平原地带人口集中,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其人口密度高但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却很低,人类活动环境负荷大,加剧了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建设资金投入不中

上文中提到国家自然保护区占据保护区比例过重直接导致管理资源的不足,而政府在建设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无法满足实际管理需求,由于缺乏相应的建设经费,o法落实机构编制,依靠自然保护区自筹的管护经费远远不足;尤其是保护区的住房、交通、通讯、巡护等基础设施的缺乏会对自然保护区正常的建设与保护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果。

三、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

(一)加大保护区的资金扶持

由于我国尚未形成自然保护区保护的长效机制,政府投入资金有限,科技支撑也比较薄弱,而广大民众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因此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政府要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扶持,从政府、资金、科技、法律等多个方面进行支持,而资金支持则是重中之重。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地方人民政府安排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而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按照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做出科学的财政预算,落实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经费,并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即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保护区自筹及国内外企业组织捐助为辅,并适当审请国家的资金补助,不断拓展资金来源,以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法制建设

全力推进自然保护区的法规建设,林业部门、政府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家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落实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件、管理办法;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标明自然保护区区界、公告,可起到警示作用;各相关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和协作关系,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展开在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加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将各界民众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共同完成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三)健全管理机构

一个健全、执行能力强的保护区管理部门是保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自然保护区属于事业单位,相应的也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选择专业对口、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员从事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一整套的自然保护管理机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力,以此保证各项管理的有效性。

总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与实践,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环境及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篇(5)

1、建立大熊猫保护体系,扩增其栖息地。

2、同时建立珍稀野生动物库,收集和研究大熊猫的,提高大熊猫的受孕率。

3、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可以促进野外和饲养大熊猫的繁殖,另外完善和强化管理手段,采取科学的方法,为大熊猫的生存创造条件。

当前我国所设立的大熊猫保护区有13个,比较著名的有:四川成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其中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汶川特大地震后,卧龙自然保护区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香港主动承担了卧龙自然保护区23个援建项目,包括11个生态保育项目和12个民生基建项目。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按照这一要求,推进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对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的生态保护体系、理顺保护区管理体制、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一、正确理解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概念,是有效推进工作的前提。

正确理解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内涵和外延,是有效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工作的最重要基础。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后,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研究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性很高,纷纷展开行动,出现了争取建立国家公园试点、扩大地方影响、借此提高地方知名度、拉动地方经济的趋向。特别是有些观点,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与保护区建设割裂,截然分开,这与三中全会提出的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整合保护区多头管理现状的原意是不相符的。

人类的发展,从游牧生活转型农耕文化阶段,开垦了大量土地,获取了粮食等农产品,在工业化阶段,人类极大地丰富了物质生活。人类在获取食物和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占用了大量的良田、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森林、湿地、湖泊消失。当下,人类在享受了充足的物质生活后,又开始追求精神享受,纷纷走出城市,奔向广阔的田野、山区,开始假日旅游等活动,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这本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但在一些“高大上”风气的影响下,有的地方为了满足高端群体的消费需求,大上土木工程,在山上修机场,建高等级的公路、高档酒店等,大刀阔斧地挥向最后一块净土。

当前,我国已经面临资源约束驱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将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大局。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放在突出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不计资源代价的发展方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而我们现在又普遍存在误读国家公园概念的倾向,试图通过将有价值的保护区划定为国家公园而进行开发利用,就将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物种的消失,从而使生物链断裂,产生难以挽回的生态灾难。“非典”之痛、舟曲之殇,不应轻易忘记,不能再继续伤害我们的地球家园了。为自然生态系统留下最后一片净土,也就是为人类留下了一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国家公园是保护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宗旨是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

国际上公认的保护区定义是指“一个明确界定的地理空间,通过法律或其他有效方式获得认可、得到承诺和管理,以实现对自然及其所拥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和文化价值的长期保护”。科学地规划和有效地管理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保护区建设是全球和世界各国自然保护战略的核心,也是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自然保护手段,受到各国政府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机构的支持。

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区管理分类,是一个对各种各样的保护区进行管理分类的全球框架。IUCN 经过40 多年的努力,对全球各种类型的保护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六大类的保护区管理分类体系,出版《IUCN 保护区管理分类应用指南》已经成为国际上保护区管理分类的通用标准,得到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机构、许多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的认可和应用。

国家公园是众多的保护区名称之一,国家公园在IUCN 保护区管理分类体系划分的六个类型中属于第二类,是指把大面积的自然或接近自然的区域保护起来,以保护大范围的生态过程及其包含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特征,同时,提供环境与文化兼容的精神享受、科学研究、自然教育、游憩和参观机会的基础。

国家公园属于保护区的范畴,是保护区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之所以一直未在我国保护区体系中使用,是因为“公园”一词早年在城市建设被使用了。国家公园不属于供游人游览休闲的一般意义上的“公园”,也不是主要用于旅游开发的“风景区”。因此,划入国家公园的保护区,需要再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有限制的开展科研和公众教育等活动,而不能大规模地开展旅游和其他形式的开发利用。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1872年建立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自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陆续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了许多国家公园,与此同时,也陆续建立了多种多样、名称各异的保护区。

“国家公园”一词在IUCN 保护区分类体系形成之前早已存在,特别适用于其第二类较大面积的保护区。然而,全世界很多现有国家公园与第二类定义的国家公园具有截然不同的目标。实际上,一些国家对国家公园的分类,依据的是IUCN 其他不同的管理类型。因此,国家公园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涵义,虽然称之为国家公园,但是其自然特征、保护对象和管理体制差异极大,分别属于不同的保护区类型,有的甚至不是保护区。因此,我国在引进国家公园的概念时,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一概而论,也不能仅按字面意思进行理解,而误读概念。

国际上对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已经达成了下列共识:一是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最重要手段;二是保护区要实现有效和公平地管理;三是保护区要具有充分的生态代表性;四是保护区之间要实现良好的联通性;五是保护区在更大的陆地和海洋区域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六是保护区要达到足够的面积:到2020 年,陆地和内陆水域至少达到17%,海岸和海洋至少要达到10%。国家公园是保护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宗旨是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

三、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自然保护的主体,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数千个各种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矿山公园、沙漠公园、水利风景区等。这些保护区,其国土资源主要由林业、农业、水利、环保、国土、海洋等部门管理,而旅游、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只是在保护区上挂牌。起步最早、数量最多和面积最大的是自然保护区,其保护效果也是最好的,保护了我国80% 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85% 的野生动植物种群。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2800 多处覆盖全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成为我国自然保护的主体。参照IUCN 保护区管理分类,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包含了IUCN 分类体系中所有的六个类型,其中有一部分属于IUCN 的第二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护区体系的主体,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要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

我国现有的各种类型的保护区分属于不同的部门,陆续在不同的时间建立,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由于类型多、管理部门多、缺乏科学统一的分类体系,在国土空间上存在着重叠和交叉、权属不清、多头管理、管理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给实际保护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和矛盾,影响了中国保护区体系的整体保护成效。这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既要参照IUCN 的保护区管理分类标准,重新评估我国各类保护区,又要按照保护和利用程度等因素,结合我国保护区管理的实际,制定我国的保护区分类体系并相应地建立技术规范,实现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篇(7)

3、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篇(8)

60年前的中国(1956年),国务院责成当时的林业部(现在是国家林业局)与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建立中国自然保护区工作。这是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端。美国国家公园100年需要解释一下。美国于1872年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这也是全球最早的国家公园,之后又有几个国家公园建立,但是这期间联邦政府并没有机构来管理。因此,美国人把联邦政府专设管理机构――国家公园管理局看作是美国保护自然荒野的滥觞,而这一年是1916年。

无论是美国的国家公园还是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内涵有重合也有差异,但本质上,都是人类关于保护重要的自然遗产的事业。

100和60,时间的长短有不同,但是就中国的文化来说,60年在中国人心中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天干地支的年份排序,60年是一甲子,是一个轮回的节点。所以我们要对中国自然保护区60年做一个纪念,这就有了《森林与人类》杂志的这个“中国自然保护60年”纪念专辑。而美国《国家地理》也在他们的杂志做“国家公园100年”的纪念。不过要向读者致歉的是,尽管我们百倍地努力、在2015年初就筹备,还是延期出版了。

保护区是中国自然精华

大自然以复杂和多样展示着它的神奇。就地球陆地而言,同样的纬度,自然的面貌、动植物的分布等也会差异很大。这首先是地理的基础,然后有了气候的差异,接下来就是基于地理和气候下的自然小区域和物种了。中国显然是幸运的或者说受自然眷顾的。

有些结论,研究者是公认的。中国的大陆受第四纪冰川影响比较小,这使得冰期过后,一些古老的孑遗物种幸运地得以继续生存,这就有了许多生物在别的大陆已经灭绝,但在中国还独特或者唯一地生长。地球陆地的最高点和区域在中国,青藏高原的抬升不仅造就了中国独一无二的高原自然,也与太平洋、印度洋共同作用,对整个中国大陆的气候、自然形态和生物产生复杂多样的影响。例如,中国的亚热带区域,其自然的面貌与地球同纬度大陆相比,就是一个独特的自然系统。

这些大的地理和气候上的特别,再加上中国陆地山水分布的丰富复杂形态,让中国成为地球自然的特别之区,丰富、多样、特别等,都是评价中国自然的关键词。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是从5位有远见的科学家提出“划定天然森林禁伐区”开始的。今天,自然保护区的划定标准涵盖了需要保护类型的方方面面,包括森林生态、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等等。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分别是全国自然保护区的85%以上。自然保护区还有一个现在被人们逐步正视的内容:这里典藏着原真的典型的或有着震撼力的自然景观。

整体而言,中国自然保护区已经是一个丰富的体系。每一个保护区都有它们划建的理由,它们保护着中国最重要、最典型、最珍贵的自然遗产。我们也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自然保护区,就是中国大地上自然的精华。

自然保护区奠定国家公园的基础

篇(9)

多方联动 保护湿地

多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始终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先后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湿、流域综合整治等一系列生态工程,2008年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成立了自治区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和机构保障。吴忠市依托“黄河穿城”而过的独特资源优势,提出了“生态立市”的目标,率先在全国范围启动退耕还湿工作,恢复湿地面积8533公顷,将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农户开垦的滩地交还青铜峡市统一管理,为在黄河流域开展退耕还湿工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出台的《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初步实现了国家湿地公园的规范化管理。黄河流域各级政府积极探索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新模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建成水生植物观光园,农家渔村等新型湿地经济,对合理利用黄河流域湿地资源进行了有益尝试。

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湿地保护工作。在2003年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中,专门设立青藏高原湿地区和黄河中下游湿地区,提出了流域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工作方向,要求加强该区域湿地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按照规划的总体部署,国家林业局在黄河流域组织实施了一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改善了黄河流域湿地生态状况。此外,国家林业局还启动了湿地保护补助、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退耕还湿试点、湿地保护奖励等四项工作,黄河流域重要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能力建设、生态恢复等多项工作全面展开。通过划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小区等方式,抢救性地保护了黄河流域内一批重要湿地。同时,国家林业局运用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首次对黄河流域的全部国际重要湿地进行了系统评价。年初国新办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全面掌握了黄河流域湿地资源状况,为制定黄河流域湿地保护政策、编制流域湿地保护规划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三大问题 亟待解决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湿地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水资源不足、污染现象严重。由于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区域内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活动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区域内水资源严重不足。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湿地,给湿地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等使黄河流域水质恶化。2012年,黄河流域Ⅰ类至Ⅲ类水河长比例为55%,劣Ⅴ类水河长比例约为25%。2013年,黄河主要支流水质处于中度污染。

二是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现象依然存在。在湿地内造田、盗猎、乱捕、采砂、开挖鱼塘等大规模开发活动,造成了湿地资源严重破坏。黄河流域土质疏松,植被相对稀少,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人类在湿地进行的开发活动极易造成生态系统的永久性破坏,许多河段由于湿地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极其严重,阻塞河道泄洪。一些地方为了短期经济利益,大规模种植经济林,过度发展旅游,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三是湿地保护体系不完善,管理能力相对滞后。黄河流域9省区内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虽然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体系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意识方面的原因,黄河流域范围内用于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显著落后于东部地区,造成了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能力薄弱,直接削弱了保护管理成效。同时,由于缺乏综合管理体制,有关部门有时仅从自身职责和利益出发开展资源利用和管理行为,忽视了湿地的生态系统完整性。

三方面着手 加强湿地保护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就湿地保护作出了一系列指示,他指出要扩大湿地面积,实施湿地修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都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黄河流域湿地保护指明了方向。笔者建议,加强黄河流域湿地保护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篇(10)

摘 要:西双版纳热带林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林区和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也是我国西南的主要生态屏障,保护好该地区热带林,对维护地区生态平衡和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也有重要国际意义。文章在介绍西双版纳情况后,分析了热带林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热带林保护;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西双版纳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1-19

作者简介:汤明华(1981-),男,云南省会泽人,工程师.

1 西双版纳州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北纬21°09’~22°36’,东经99°56’~101°50’之间,系澜沧江下游,北回归线以南,亚洲大陆向东南亚半岛过渡地带。东、东南与老挝接壤,南、西南与缅甸交界。全州总面积19124.5km2。属无量山和怒山余脉的山原山地区域。州境河流均属澜沧江水系。西双版纳四季不明显,但一年分为干、湿两季。5~10月份为雨季,其余月份为干季,年降雨量在1138.6~2431.5mm之间,全年降雨日数在137~212 d之间。全州年平均气温在15.1~21.8℃之间,≥10℃的年积温为5401~8009℃。全州天然土壤共有9个土类,18个亚类,55土属,120个土种。地带性土壤由低至高分布有砖红壤、赤红壤、山地红壤、黄壤、黄棕壤5个大类。主要的森林植被亚型和群系(组)有:①热带雨林(含热带季节雨林、热带山地雨林);②热带季雨林(含落叶季节雨林、石灰山季雨林)、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含季风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阔叶林)、④暖性落叶阔叶林、⑤暖性针叶林(暖热性针叶林、思茅松群系)、⑥热性竹林、⑦灌木林(热性灌木林、河滩灌木林)、⑧草丛(禾草丛)、⑨人工植被(木本经济林如樟、茶、橡胶、咖啡。草本经济作物含旱生作物和湿地作物,如水稻。)等9种植被类型。主要林木产品有:橡胶、思茅松、竹类、杉木等。主要水果和干果有:荔枝、芒果、龙眼、菠萝、香蕉、柚子、澳洲坚果等。主要森林食品有野生食用菌、黑木耳、野荔枝、野香蕉、野芒果、树菠萝、毛荔枝、鸡蛋果、酸多依、酸角、蕨菜、苦刺花、余甘子、白花、黄竹等。全州林地面积为159.02hm2,占国土面积的83.17%,其中,有林地面积144.67hm2,占林地面积的90.98%,林地的利用率非常高。森林覆盖率为78.33%,活立木总蓄积14479.12m3,年净生长量436.98m3。全州生态公益林面积66.19hm2,占林地面积的41.62%。

西双版纳州辖1市2县(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31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12个农场,21个社区、222个村委会,2147个自然村,驻有6个中央、省属科研单位,景洪市是政府所在地,为全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双版纳是一个农业州.胶、粮、糖、茶等为传统支柱产业,茶叶、南药、香料和水果远近闻名,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2012年末,全州常住总人口114.9万人,户籍总人口96.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4.42万人,傣族是主体民族,有32.43万人,州内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布朗、瑶、基诺、苗、佤等13个世居民族。西双版纳素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之称,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亚洲象、印度野牛、印支虎、望天树等物种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根据历次科学考察资料统计,全州记录有高等植物282科1697属4669种亚种和变种,占全国的1/6,占云南全省的1/3,其中有340种以上属于珍贵、稀有、孑遗种类、栽培植物的原始类型和野生亲缘种属,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4种,列入省级重点保护的有58种。全州记录有陆生脊椎动物718种,约占全国脊椎动物种数的1/5,占云南省种数的1/3,其中,哺乳动物130种、鸟类456种、两栖动物53种、爬行动物79种。另外,有鱼类100种、昆虫143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14种,其中,亚洲象、白颊长臂猿、印支虎和鼷鹿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特点表现在:①丰富性;②特有性;③脆弱性。

2 西双版纳热带林保护现状

2.1 完善了保护地建设

到2012年10月先后建立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3361km2 (504.15万亩),除自然保护区外,还建立了其他多种形式的保护地类型,其中,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1个、总面积2854.21hm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总面积114790hm2,城市饮用水保护区一个,面积8535hm2。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生物走廊带及自然圣境(保护小区,竜山)等保护地为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资源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能力有较大提升,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2.2 迁地保护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小区的建设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技人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研究,建立了一个面积约110hm2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地,现已有100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当地特有种和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植物种类得到有效的保护。云南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收集了1400多种乔木树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建成南药圃保护了1600多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2.3 地方性法规体系建设

西双版纳州有关环境和热带林保护的相关地方法规的制订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法制措施,这些法规的执行,对州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2.4 制定了一批保护相关的规划和计划

编制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规划纲要》(规划纲要2010~2020)、《珍贵用材林发展规划》(2013~2020)、《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等。

2.5 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热带林保护

组织实施了“中德合作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亚行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项目等重大国际援助项目,积极发挥国内外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积极支持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亚洲开发银行(ADB)、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国际混农林业中心(ICRAF)、保护国际(CI)等国际组织以及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AB)在本州开展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成立了“亚洲象保护协会”、“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开展了大量的参与式保护工作,调动了民间环保组织及社会力量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实施了跨边界生物多样性保护。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森林保护、护林防火等方面开展跨国间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2012年底,与老挝北部多个地区建立了联合保护区域,面积达20万hm2。

2.6 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加强

1996年建设的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成为我国研究、收集和保存重要生物资源的主要保藏库之一。

2.7 生态工程建设

自1998年10月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全州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并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约11.7万hm2。通过“天保”、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州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双增长,有效地促进了热带林保护。全州共有91.16万hm2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及部分集体天然林地和农地天然林地被纳入公益林管理。

2.8 外来物种入侵防治

2011年对飞机草、紫茎泽兰、福寿螺、薇甘菊、肿柄菊、三裂蟛蜞菊、水葫芦、水花生、马缨丹为主的外来生物展开了调查。采取了人工或机械铲除、药剂防治、替代控制、生物防治、开发利用等措施。

3 存在的问题

3.1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

热带林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矛盾。由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部分社区生活质量提高,橡胶等单一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也不断蚕食着现有的天然森林。

3.2 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

特别是亚洲象,种群数量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70多头,增至现在的250头左右,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适宜亚洲象生存的环境及其食物源正在不断缩小,亚洲象等野生动物损害庄稼及伤人事件连年频发,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日趋激烈。

3.3 森林破碎化严重

热带森林被周围的农地或经济种植园所隔离,形成破碎化的森林,其内物种基因得不到有效交流,大大降低了保护的有效性。全州小片断热带集体竜山山林经过30多年的演化,物种多样性指数却下降了。

3.4 外来文化的冲击强烈

州内世居着傣、哈尼、拉祜、基诺、瑶等13个民族,他们在与森林为伴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和产生了具民族、本土、民间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传统。近年来,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热带林保护乡土知识流失加速,民族文化遗产可能失传。

3.5 其他

热带林保护经费缺乏、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有待深化、现有保护体系存在不足、跨边界保护需要强化。外来人侵有害物种防治难度大。

4 对策建议

4.1 建立热带林保护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热带林保护的法规制度体系,提高保护依法监管能力:完善有利于热带林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激励性政策;成效评估监督机制;健全政府引导、多元化投入的热带林保护与利用投融资体系。

4.2 完善热带林保护体系

以国家级、州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科学合理地布局保护区空间结构,强化重点区域内的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加强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圣境文化保护小区的建设与管理及廊道建设,促进热带林有效保护。

4.3 加强热带林保护调查评估与监测研究

全面开展热带林物种资源调查与编目,建立和完善西双版纳州基础数据库。促进热带林保护与资源开发相协调。

4.4 弘扬民族传统森林生态文化

建立健全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展抢救性保护;结合民族传统知识与现代保护方法,传承和弘扬各少数民族传统森林生态文化;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

4.5 构筑生物安全防范体系

加强热带林监测和安全防范体系的能力建设: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入侵机理、预警及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跨境合作保护机制,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4.6 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上一篇: 农业现代化前景 下一篇: 新能源开发现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