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内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5 14:35: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全面发展的内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全面发展的内涵

篇(1)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08—03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中期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并广泛流传的教育思想,传入我国已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但是,这种教育思想一经在我国传播就受到教育理论界和实践领域的广泛重视,一时间教育理论界都在研究和评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小学校教师中也掀起了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热潮。今天,当国外各种教育思想如潮水般涌入我国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仍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然而,这种教育思想即便是早已被我国教育界广泛接受,但并不代表它就被人们真正理解了。相反,在对“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认识上,仍然存在某些误区。

一、把“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解为狭隘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出发,在大量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按照他的话说,即“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对这一观点的诠释,我国教育界有人将其理解为狭隘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即人人都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受到全面训练,得到全面发展。这种理解必然导致:其一,不能理解“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对象是单数的现实的“个人”而非抽象的复数的“人”;其二,只重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中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若从这种偏见出发,必然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严重伤害。

首先,我们应注意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的,我们必须对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特定历史背景进行考察,才能更好地理解“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对象范畴。马克思提出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其历史背景有二:一是,当时只有少部分特权阶层有权接受教育,而广大劳苦大众只能参加生产劳动,这种劳动与教育的分离直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二是,深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内部,由于受过细分工的制约,每个人都终其一生地从事一种职业,成为整个机器中的一个部件,从而造成人的全部潜能的一部分过度畸形发展而另一部分闲置荒废的片面发展局面。因此,马克思指出,所谓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中每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可见,马克思是在“有人受教育,有人受不到教育”的背景下,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的视野中提出个人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

篇(3)

“教育的功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论断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建国以来,我们就提出过:“五育并举”、“六个学会”以及最近炒的非常热的“多元智能”理论等。这些观点,都是教育家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从实践或理论的角度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无疑有其正确性;但它们的内涵是否全面,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否直抵教育的本质,是否能通过已有的教育实践而得以实现,仍有大量的未知。因此,我们认为目前在理论范畴内还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统一界定,更没找到令人一致信服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效途径。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批活跃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正在用他们扎实而有力的行动,试图通过实践来证明这一尚存争议教育命题:究竟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怎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探索和观点的激烈碰撞,目前基础教育一线教育工作者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基本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本质)。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根本性发展任务”,这就自然规定了不同的素质要求。人在学生阶段的根本性任务就是“发展学业水平和能力”;为达此目的,学生必须调动和发展自己的全部智慧(智力的和非智力的),克服各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获得人生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或者是为这些素质和能力奠定基础),随之也就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如果离开学生阶段客观存在的“根本性任务”,妄谈“人的全面发展”,就会使教育迷失方向,不但实现不了全面发展,还会重犯历史的错误。因此,学生必须以学业发展为主线,然后或者同时,由近及远、由表及里,随之带动其它素质的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其全面发展。

在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还澄清了几个认识。第一,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根本性任务”不是主观想象和设计出来的,而是外在的“社会存在”要求的,离开当时的社会实际而妄谈人的根本性任务都是超越现实而不能成立的。例如,在当前状况下,高中学生离开“高考升学”来谈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成立的。第二,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素质要求必将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一百年前对人的素质要求与今天相比肯定有天壤之别。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必将随着时代变迁而不同。第三,人在后一人生阶段的素质的获得是以前一阶段已有素质为基础,通过个人努力和克服困难来实现的;人在青少年阶段具备的素质对以后的发展无疑是极其重要的,而青少年阶段的认知能力是其核心素质,认知能力是通过学习(主要是课堂学习)获得的。

篇(4)

一、提升官兵全面发展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

军队的发展进步,官兵是最基本、最具活力的能动因素。可以说,官兵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所具有的发展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决定着军队发展进步的能力和潜力,也决定着这支军队在未来战争中的命运。

官兵全面发展,是一个随着时展而逐渐展开、凸显并不断丰富的进程。这种发展,由某些侧面逐步向全面演进,由浅层逐步向深层拓展。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人的因素在军队发展和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也推动着官兵发展模式的转变。首先是发展内涵上的变化,即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官兵以高新科技知识为基础、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这是一种成为知识型军人、智能型军队的发展模式。从更深层次看,这种模式,更在于其发展动力的变化,就是从传统的以外在要求为主,转变到内外结合、主要通过开发内在动力上来。因为信息化战争形态,对官兵能力素质的综合性、智能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其中不仅有在更高层面上对思想境界、战斗精神、知识技能、身心素质的要求,更需要培塑官兵的创造个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深层意义的变化,是官兵主体地位作用上的一大升华。

当今时代是经济社会发展时代,更是人的全面发展时代。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会释放出巨大能量,创造出巨大社会财富,根本的是调动激发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发展积极性。就我军建设来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强军打赢的目标,需要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更需要所有官兵全面发展。官兵发展是人才群体生长最丰厚的土壤。只有基础日益丰厚,并不断向高层次发展,高素质人才群体才会持续涌现,所有官兵的创造能量才能最大限度释放。

目前,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武器装备水平的提升,大幅提升官兵综合素质,培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突出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同时,官兵素质的不断提高,包括大批大学生入伍,高学历人才比重提升,又在更高层面上对发展提出新的需求和要求。所有这些,决定着促进官兵全面发展,越来越成为军队发展必须解决的时代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课题。必须确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理念,把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作为推进军队科学发展的系统工程、基础工程,提升官兵全面发展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构建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大思路大格局。

二、科学把握官兵全面发展新的内涵和要求

应当说,我军对官兵全面发展历来是重视的。但时展,不断赋予官兵发展新的内涵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把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作为军队建设的战略课题,深入研究科学把握。

官兵全面发展,是以军事职业为轴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内涵丰富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品质、精神意志、知识技能、体能心智、正当权益、交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层面的发展。就当代官兵来说,这种发展,首先应当是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增强综合素质,才能使官兵适应时代、适应社会,才能为军事职业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这种发展是以军事职业为轴心的。离开这个轴心,全面发展就失去了支点,就会偏离军队整体要求的轨道。再次,这种发展不同时代又有不同的核心内涵。就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看,其核心内涵或深层要素,是创新能力和潜力。既要防止和克服偏离军事职业的倾向,也要防止和克服只关注与军事职业的有关发展,以及对官兵深层发展重视不够的问题。

官兵全面发展,是每个官兵立足自身实际多层次持续不断的全面发展。人人有梦想,国家才有希望;每个官兵都发展,军队才会强大。对官兵来说,由于岗位不同、担负任务不同,因而所处的发展起点、面临的发展要求、追求的发展目标不尽相同。但每个官兵都应立足自身起点和肩负使命,不断发展提升自己。因而,这是一个所有成员参与的、多层次的从既有起点向更高层次提升的过程。只有立足自身实际和发展起点,人人有发展期望、发展目标、发展追求,以及发展成果的持续实现,军队发展才会有深厚的动力和活力。应当赋予每个官兵公平公正的发展权益,调动大家的发展积极性,使发展措施落实到每个人,成果惠及到每个人。

官兵全面发展,是以追求自我发展为主因、外在要求为条件的发展,因而是激发内在动力与强化外在激励有机结合的发展。官兵自身是发展的主体。在过去很长时间,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个人发展的追求和实践,更多的是简单服从。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尽管在最终意义上,每个人的发展成果会汇聚到整体目标上来,但个人已成为发展主体和价值追求主体。个人如果缺乏自我发展意识和追求,缺乏实现自我发展的动力,就不可能有所作为,也不可能为整体作更多贡献。反思我们不少的工作设计,往往总是强调我让你如何发展,而对如何让官兵自我发展重视和开发不够,甚至把两者对立起来。这种理念和思路,抑制了官兵发展的内在动力,使有些人产生了发展“依赖症”、“等靠症”。

官兵全面发展,是多种形式指导规范的发展,因而是个体与整体有机统一的发展。军队作为武装集团,对官兵发展有着特殊的规定性,必须有与自身要求相适应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对官兵自我发展加强引导。只有把基点放在鼓励官兵自我发展上,才会有内在动力;同时,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引导规范,才能使官兵发展与军队发展方向和趋势要求相适应,与军队发展整体目标相一致。但这种引导和规范,不应是简单地由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而是自上而下引导规范与自下而上参与并发挥作用的互动结合,是一种注重规划森林而让每棵树木自由茁壮成长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肯定会有矛盾,关键是统筹兼顾,既兼顾重点,又在兼顾中促进和实现其他方面的同步发展,防止只顾一面忽视另一面。

官兵全面发展,是促进官兵发展与推进军队发展互为目的发展,即两者互进共赢的发展。有种观念,认为军队建设主要是军队的发展进步,即使讲官兵发展,也是为军队服务的;甚至认为官兵发展只是手段,是军队发展的工具。这些观点是片面的。如果把军队发展看作是目标,而把官兵发展仅仅停留在工具层面,官兵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主体地位和作用,也就不可能有能动创造性。把推进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就是说,两者互为手段和目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所有的追求和全部工作,既要推进军队发展进步,又必须同时实现官兵全面发展;既是为了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又是着眼培养塑造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构建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指导服务体系

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是涉及军队建设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着眼时展、使命任务和官兵需求,不断推进改革创新,逐步构建起扎实有效的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指导服务体系。

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49-02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

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对青年人的培育,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拓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全面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大力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积极营造他们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密切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促进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

二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实践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优良品格的个体的一种育人模式。素质教育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主体基础、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细致地开展素质教育,着重加强大学生做人的教育、做学问的教育和做事的教育,真正地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当前条件下,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学科交叉日渐明朗,从客观上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据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为契机,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全面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必须按照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要求来指导自己,前瞻性地提升自我的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多方面的素质。

三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推进通识教育,注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科学建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日益凸显。从国际背景来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多样化、价值冲突、伦理道德标准的不一致、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等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网络信息大量涌入。从国内形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归结为一点,就是部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出现了精神空虚、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这都在向人们昭示着一个道理: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意义世界的建构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相关性。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独特的生存方式,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现实社会的呼唤,只有消除人的精神世界的痛苦和困惑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特别是要关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发展趋势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帮助当代大学生积极构建充实的精神家园,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实现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通识教育思潮与通识教育实践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学生个体内在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意义世界的关注。通识教育强调基本知识、基本价值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强调通过打好人生持续发展的根基,借助于唤醒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来形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自我管理、自主创新的自我发展意识与自我发展精神。高校要通过对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帮助、引导大学生构建健康的精神世界。

四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营造大学生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的统一,营造大学生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须臾不可分。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求实,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求善求美。从价值论上看,人文精神和理论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思想、理论的指导和航向;从本体论上讲,科学精神和技术为人文各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现实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这两方面要相互融合、协调统一。其一,人文精神是首要因素,我们要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探究其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来帮助其应对心理问题。同时,要用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来导引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主要生命活动,贯穿了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同时,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必要的。其二,科学精神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

五 结束语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在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积极营造大学生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

篇(6)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46-02

一、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曾在其专著中多次予以了论述。通过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查阅和梳理发现,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有着详尽的论述。综合其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其内涵: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个人需求的多方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整个人类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1]。此外,马克思还在不同的语境中提到过人的“多方面的需求”或“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并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普遍性看成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形态的前提是工人有较高的生活需要”[1]。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连,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需要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基本条件”。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包括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能力、现实能力和潜力。其中,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劳动者片面发展的状况,特别强调要使人的体力和智力相结合地发展。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写道:“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在“自然共同体”中,人与人相互依赖,个性不突出;在“经济共同体”中,表现为物的依赖性,个性遭到压抑和束缚。只有在“联合体”中,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每个人才会成为自由发展而各具特性的人。此外,马克思还把人分为“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并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的过程[1],即与社会关系相适应、对社会关系有自主性的个人逐步代替与社会关系不相适应、没有自主性、处于被奴役地位的个人。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个性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个性的发展。

二、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实现途径和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既是马克思的最高价值理想,同时又是消灭现存不合理现状的现实运动。因此,它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历史条件。对此,马克思有大量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在马克思看来,由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只有以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真正得到解决。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使人才能在摆脱贫困状态,并在基本满足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和自由个性的发展。其次,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指出:“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3] ,只有拥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间,才能使人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文化娱乐、科学研究、文学创作等活动,挖掘和培养人的情趣、爱好及能力。

(二)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条件和工人相分离,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资本家,也就造成“劳动内容对工人本身的异己性”。在这里,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工人,造成人的发展的片面性、被动性。此外,消灭不合理的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分工的片面性、强迫性,造成人的发展的片面性,被动性。旧式分工使劳动者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被划分到一定的活动范围,使人长期固守某一种职业,每一个人都只熟悉整个生产的某一部分,他们在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的同时而偏废了其他方面,从而使人的发展片面化、畸形化。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把私有制的消灭和旧式分工的消除看做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根本条件。

(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途径

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育。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教育将使工人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2]。同时,他还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2] 因此,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三、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对中国高校的启示

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总结历史经验,从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为中国高校当前如何更好的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一)关心和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马克思曾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人们只有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摆脱贫困状态的时候,才能从简单的求生存的需要转向求发展的需要,也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各种各样有利于发展自身能力的活动。因而,要想使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高校必须关心学生,并努力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困难。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产生,绝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家庭条件的窘迫使其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质条件都得不到应有保障,每天除了为自己的学费、生活费焦头烂额外,别无他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没有闲暇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物有所保的前提下安心的去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高校应时刻关注和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困难,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条件。

(二)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

在马克思的眼里,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需要的发展。需要的发展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的发展是随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而不断发展的,当人们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而当人们的正常需求无法得以实现时,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败感”和“落魄感”,进而精神委靡,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动力,甚至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高校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学生的需求和全面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创造各种条件,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具体说来,高校教师和领导应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高度关注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并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可能去满足或实现学生的各种正当需求和合理需求。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活动以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当今时代,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还应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帮手。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门,通向社会的桥梁,通过社会实践,不仅有利于加深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强化大学生的操作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此,高校应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阵地在培养和锤炼大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大学生在认知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真正实现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模式,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教育是社会传递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条件。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在教育方面实行的都是大一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培养下,学生的个性被扼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被压抑,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对此,当前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个性发展,我们必须转变现有的教育观念,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大力实施和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中国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整体素质优化的人才为目标,以促进个性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和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平衡协调发展为教育宗旨。对此,新时期我们应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教育事业,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实现培养学生个性、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平衡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科学概念,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目前,理论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说法:其一,“能力全面发展说”。该说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概念提出的特殊背景,认为马克思是把人作为生产力要素,而不是着意于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全部特征来考虑的,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其二,“德智体全面发展说”。该说法认为,创始人在考察人的全面发展时,除了深刻地、详细地从人的劳动能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外,他们同时还把人作为一定社会关系中完整的社会人来考察人的发展。这样,人的全面发展就不仅包括人的体力、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还包括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才能和志趣等方面的充分自由发展。其三,“多层次发展说”。这种观点持有者内部又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有论者认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全面的”发展,即一般性能力的发展或叫“均匀发展”,要通晓整个生产系统和建立极大丰富的社会关系;第二层次是“自由发展”,即使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个人可以从主体设定和主体选择来体现内在差异性,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的发展;第三层次是“充分发展”,即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主体的人经过自由选择而确定了发展方向之后,主体就在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完善,最终使自己获得设定活动方面的最充分发展。至此,人最终达成了自己最高级的需要,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以上几种观点虽然各自阐明了不同的全面发展观,但是无一例外地表达出:“自由发展”乃是“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

在创始人的著作中,几乎在一切场合都对“全面发展”赋予了自由、充分等特征,例如:“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等。由于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一个现成的关于“全面发展”含义的周全细致而条理分明的界说,研究者都“只能从马克思的有关言论中去体会他对‘全面’发展的理解,从中提取出一些基本规定来。”因此,这里所获得的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解,也决不是绝对的、统一的,普遍适用于判断全面或片面、是或不是的标准答案。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和谐发展”“充分发展”和“自由发展”。所谓“和谐发展”,即身心各自获得均衡发展以及身心两方面能相互适应的发展。所谓“充分发展”,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水平给我们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这里所说的“现有水平”,不仅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个体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所谓“自由发展”,就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自由时间里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从事活动,使自己得到的发展。换句话说,“全面发展”也就囊括了“自由发展”。

结合作者后文关于全面发展的两处描述:“‘全面发展’并不是指人的各个方面在同一时间并且均等地得到发展”,“‘全面发展’意味着教育者必须促使受教育者达到这八种智能的最低值,”可以推断出作者关于“全面发展”的主要观点和基本主张,类似于上文“多层次发展说”中的第一层次即“一般性能力的发展”,可见作者简化了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并且这样的理解极易导致一种“平庸发展”的倾向。从另一角度来分析,如果把“全面发展”做“平面解析”,那么全面发展分为横向的“全面”和纵向的“发展”两个维度。所谓“全面”,是讲“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强调“发展什么”。而所谓“发展”,则是讲发展的程度,强调“怎样发展”。或者说,“全面”是“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而“发展”是“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理解“全面发展”概念和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时,又常常会走人这样的误区:注重了“全面”忽视了“发展”,关注了“全面发展”的内容而忽视了“全面发展”是个教育目标,以致造成一种误解,似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不重视学生的发展,而只强调学生是“知识的容器”,使他们被囿于“圆形监狱”里无法“自由发展”。

二、何为“人的本质”

众所周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人的本质观”基础上的。马克思在1845年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这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事实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受黑格尔唯心论的影响,把理性、自我意识和自由看作人的本质。第二阶段接受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认为“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第三阶段才达到科学的认识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时起,马克思与历史上的思想家,特别是黑格尔、费尔巴哈等抽象的人的本质观划清了界线。马克思指出,必须从客观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对“人”作出判断,他是什么样的人,与他的物质生活条件直接相关,与他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直接相关。而那种抽象的人的本质观,则不但不能解释“人为何片面发展”的问题,更不能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道路。

何文指出:“我们在阐述人的发展理论时普遍流行的一种提法是‘人的全面发展,如‘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却忽略了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里明显有两处不当。其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要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这只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状态(或者表现)的描述,而不能由此推断出所谓“流行说法”所持的人的本质观就是“全面(发展)的人”。作者这样的逻辑推理是行不通的。其次,早在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人的本质的根本属性就是“现实性”和“社会性”,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所谓“神性”、抽象的“理性”、“自由”、“自然性”等等,都不能揭示人的本

质的根本属性。由此看来,“自由的人”并不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

三、对“自由”的解读

篇(8)

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谐社会要求其国民具有较高素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其综合素质中居重要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教育担当起了更重要的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一般意义上来讲,和谐高校包含了以下内涵:

一、和谐校园是人的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 ―1858 年) 》多次谈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看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特性,这一特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 【1】。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的平等发展――每个人都应得到平等的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2】 ,包括:人的完整发展――人的需要、活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和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中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核心,这是“人的本质内容”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它包括个人和人类的和谐发展、个人和集体的和谐发展、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个人自身内部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作为目的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它包括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和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做事两个方面,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形式、目标和成果,是“人在个性上”的全面发展【3】。马克思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核心内涵,形成的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体现着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类自身能力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4】。

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而言,实现人的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就应该是学术自由,充满活力。人是构建和谐校园中最活跃也是最根本的因素,人的精神状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组成部分,会对人的行动及效果有重大影响。要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和教职员工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大学以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为天职,学术自由是大学生命的真谛,可以激发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勇气;充满活力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支点,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学术研究最有效的环境,就是能够使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也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管理、科研的过程中得到活动、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情、意、行诸方面的能力的协调发展,逐步具备社会要求所必须的基本素质。

二、和谐校园是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包括社会关系的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所以,需要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各种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间协调运转,整体优化,从而形成合力,真正发挥育人的整体效应。

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而言,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就是要营造公正的校园环境。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机会平等是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公平正义的校园意味着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学校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不论什么人都应在良性机制下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要实现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就要保证其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竞争。

三、和谐校园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认为,人最终要达到自由个性, 必须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所以,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必须包含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其基本内容是指应该以全面的方式发展自然潜力和各个方面的需要,达到个体生命有机体的各种构成要素的均衡协调发展。包括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发展和完善,个人的思想道德的提高。

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而言,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就是要营造诚信、友爱的环境,提升个人的心理因素和道德水平,同时对其潜能、兴趣、爱好、特长加以引导、提升,使每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成长为个性鲜明的优秀人才。诚信、友爱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和谐校园的精神内核和道德基础。尤其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和谐校园首先就是这种诚信待人、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感和态度。诚信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做事及生活中的基本规范,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和谐。和谐校园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四、和谐校园是大学全面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功能的体现

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校是教育重任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风气的重要职能。和谐校园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的校园首先是科学发展的校园。【5】发展依赖于和谐,和谐取决于发展,和谐的高校应该是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校。表现在:发展目标上坚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办学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模式上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规模上坚持突出重点、协调优先。所以,要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思想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资源释放出来,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96-9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30

【3】吴敏英.以人为本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100

篇(9)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6.058

1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栋梁之才,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产物,对今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决定性作用。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人的全面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启示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分析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需求发展。人的需要包括物质与精神两大部分,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从事各种工作劳动,获取满足感,在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需要。生产力较低,人的需求也相对较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人的需求也随之提升,人的需要不断从物质转向精神层面,标志这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能力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应该将人能力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人的能力代表个人综合素质,包括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天赋等等。可以说,能力是人创造财富的基础。第三,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环境,所谓的人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他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等,社会关系能够体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关系越好,人的发展前景就越广阔。第四,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指的是思想、品德、情感、性格等等,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具有异于别人的这些特性,属于个体独有的。个性全面发展,主要是人通过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利用自身的创造性、能动性等,丰富自身个性。第五,人的劳动发展。劳动是人服务与改造社会的主要方式,同时在劳动过程中,也能促进人自身发展。劳动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智力、体力等全面发展的过程。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3.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与计划,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在思想上、感情上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展开科学话的思政教育。同时,教育教学人员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

3.2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应该以学生自身情况为出发点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强、思维活跃,在思政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同时,教学内容应该更加生活化,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主动地接受思想教育。

3.3重视高职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出发,着眼于其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等专业技术工人,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更贴近职业,教学更注重实践,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在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时,不仅要发展他们的体力、智力,还要发展他们的求知、向善、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人际交往、协调沟通、组织配合的能力,要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4注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一直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进行准确的定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待在教室中,到毕业都没有真正接触到生产一线工作,空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要求对人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重视。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还需要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生产的第一线,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社会关系的积累。此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贯彻落实教育部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体系下重要的内容,揭示了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本质。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个性化差异,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积累社会关系,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5,26(2):125-126.

[2]范亚楠.人学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大观周刊,2012,32(12):65-66.

篇(10)

发展环境、人的生态环境、人口素质和人的生活质量五大要素来构建指标体系。通过上述5

个方面30个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2004-2009年

的人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2004-2009年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呈现逐

年上升的趋势,且增幅也逐年递增,这表明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的速度加快,人的全面发展状

况越来越好。结合主成分分析解析获得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主因子,分别为外部因子(25

个指标)与内部因子(5个指标),两个子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7.890%,其中外部因

子的贡献率为76.202%,内部因子的贡献率为11.688%。这说明,在决定人的全面发展水平

的诸多因素中,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是两大主要因素,且前者的影响力大于后者。分析外部

因子与内部因子的年际变化规律可知外部要素是正面因素,起着积极的作用,而内部因素则

不然。说明我国人的发展存在以外延发展为主,内涵发展不足的现象。综上,文章针

对内涵发展不足提出政策建议,以期通过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来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全面发展;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F061.2;N94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8-0133-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21

“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与中央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创新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应有之义。对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目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包容性增长即为参与分享型增长,强调“参与”和“共享”两个层面,即只有在所有社会成员能够“参与”和“共享”时,经济增长才具有积极意义,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包容性增长的含义在于不能只单纯发展经济,而应该使经济社会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而人是社会的主体,所以这个发展当然应该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此认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包容性增长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包容是结果上的包容,在结果上经济增长需要包容利益和谐、经济可持续、道德伦理与人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增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就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核心思想为指导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情况和程度作出客观评价,通过评价模型制定相关政策,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人的全面发展水平。

1 研究现状

包容性经济增长要包容人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增长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对于反映人的发展情况的综合性指标体系正在处于发展与完善的进程中。最早,人们是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首要指标,自20世纪80年代起通过经济增长来衡量人类发展水平的指标受到质疑。对于传统指标改进最大的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UNDP)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被广泛用于测度和比较各国的相对人类发展水平。这一指数被提出以后,各国研究者对其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加以改善,国外代表有Ivanova等[2]、Sagur和Nagam[3]、Lai[4]等,国内学者杨永恒等[5]提出了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宋洪远,马永良[6]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我国城乡差距作出了一种估计;田辉等[7]在人类发展指数概念基础上,导入环境污染指标和能耗指标提出了一个植入环境敏感性因素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概念。现有的评价研究还未聚焦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寿思华,马晓珍[8]讨论了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韩东[9]指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的核心思想;黄锡富[10]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影响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的消费状况,进而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官锡强[11]从生态人的视角来看待人的全面发展,指出生态人是指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存并协同进化的人,是对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等假定的扬弃。生态人是人从“片面独立的人”向“全面自由的人”发展过程中的“量中的部分质变”,人的全面发展应把经济的视角与生态伦理的视角辩证地统一起来;许建康[12]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学方法论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研究的启发。国内学者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维度,很少有人能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反映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并以此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

上一篇: 大学生安全健康教育 下一篇: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