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的划分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6 14:38: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城市规模的划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城市规模的划分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

人口预测是指以人口现状为基础,对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和假定条件――即参数条件,从而获得对未来人口数据提出预报的技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精神生活同步提高,人口不断的向城市集聚,致使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因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城市人口规模密切相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主要是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来确定的,因此,人口规模预测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

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预测的不准确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目前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对其中人口规模预测的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评定以后主要概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基本概念不统一

一般来说,提到城市人口规模,往往会涉及到两种概念:人口概念以及空间概念。从现有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案例来看,两种概念的运用出现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就人口概念来说,就有总人口、常住城市人口以及非农人口实际居住人口、暂住人口、户籍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等概念。就城市空间范围的概念来说,就有规划区、市区、主城区、建成区、中心城区、市域等多个概念。那么将人口概念与空间概念相结合以后,组合起来的概念就更加复杂,而就目前的城市规划而言,“城市人口”的概念非常的笼统、模糊,在人口规模统计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的分歧,由于运用的不一致,与统计部门的数据结果缺乏相应的统一。

统计口径不一致,基础数据误差较大

除了运用的概念过多、过于复杂、不统一所导致的概念的混乱之外,还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导致同一城市的不同部门统计出不同的数据。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第一,现行的统计口径的设置主要是以行政区范围为主要标准,但是行政区范围常常将非农业人口包括在内,这样的话就与城市建成区人口统计有分歧;第二,农业人口以及非农业人口的统计问题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只将非农业人口作为城市人口来统计,很显然的忽略了农转非人口,这些人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是城市人口了;第三,暂住人口的统计有很大的困难,暂住人口的数据统计资料主要来自公安局的统计数据,而这种统计数据常常忽略那些未办理暂住证的人口。

(三)预测结果的确定有着一定的困难

预测结果是在假设一些前提的情况下对未来的情况的一种推断,在推断的过程中,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客观的预测具有科学性,定量的反映了预测对象与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的推断,但是在主观条件下,只能凭借经验判断这种假设条件是否可以运用于未来,这种假设是无法验证的,预测期限未到达,就无法判断预测结果是否正确。这种预测的科学性与不科学性即客观主观并存的“两面性”,决定了预测结果有难追溯的特性。鉴于这种情况,在大多数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文本以及说明书对于人口规模的预测都非常的概略,大多数缺乏依据性说明,或者是依据性内容的缺失、表述不清,在文本表述中,人口规模的基准年份、数据来源、采用的预测方法、参考数据的来源以及理由等等大多数都呈现缺失状态,由此导致预测结果可信度以及可靠性较低。

预测时使用的方法不严谨

人口规模预测研究领域属于人口学的相关领域,在人口规模预测方面有着很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不够严谨,常常采用简单方法如综合增长率法以及一元回归法等来计算,很少考虑这种方法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种人口预测方法运用上的不规范性导致预测结果的误差较大。

人口规模预测注意应该规范的重点

统一口径

对于现有的城市规划中人口数据统计口径不统一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界定以及规范概念,并且统一人口数据的统计口径。关于暂住人口在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统计上造成的差异,我国国家统计局规定:各省、市在计算人均GDP时,统一使用常住人口的说法。按照户籍统计人口的方法已经被废除。

统计部门是统计数据的权威部门,在城市规划中需要的人口规模的数据大多来自统计部门,为此,我国规定,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的计算中,应采用“常住人口”,统一口径以后在统计中统一加上居住满半年的流动人口。

(二)适应城市规划工作的转变职能的需要

在科学预测人口规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区域背景、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分析,以便为城市的合理布局以及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第一,要拓展人口分析以及预测的视野。在人口规模预测过程中,不能割裂城乡关系,不能割裂人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要在一个整体的、大的局面上来综合统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人口互动关系。

(三)将暂住人口分析预测作为人口规模预测的重要内容。

第一,要根据暂住人口需求的住房、教育、社会文化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进行规划,确保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第二,加强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引导人口稳定、合理的流动。

(四)在规划文本以及说明书中说明依据

为了使预测结果有本可依,在规划文本以及说明书中提出明确的说明,例如对于现状、假设、预测方法的说明,对于基准年人口规模、主要结构、空间的分布的说明,并且给出计算分析人口年增长率以及分类预测的变化特征的依据。在预测检验中说明有关系数、历史检验、结果检验,针对重点监测年份反映预测区间值以及代表值。另外,用图表等方法反应人口规模的历史演变和预测结果,用增长曲线表达历史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趋势,较为清晰直观。总之,在规划文本中要将必要的数据、年份、参数等加以阐述说明,作为预测结果的依据。

(五)不断地改进人口分析方法

第一,合理的选择人口预测的方法。要根据城市中所处的具体的区域背景和发展阶段进行预测方法的选择,形成方法的合理选择,注意因果分析以及时间序列的分析,各种方法进行合理的组合;第二,不断地丰富人口预测的内容。人口年龄结构、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收入上的差异都是在人口规模预测中要分析的内容,另外,暂住人口的总人口数、变化趋势、产业结构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关系、城中村人口的规模构成也应在分析之列。

总之,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中,要不断地解决不规范的问题,避免因不规范而产生的不准确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城乡与区域规划;景观生态模式;分析

Key words: urban, rural and regional planning;landscape ecological model;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060-01

0引言

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是继I.McHarg的“自然设计”之后,又一次使城乡规划方法论在生态规划方向上发生了质的飞跃。自然设计模式摒弃了追求人工的秩序和功能分区的传统规划模式强调各项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应性和体现自然资源的固有价值;而景观生态规划模式则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它尤其强调景观格局与水平运动和流(movement and flow)的关系。

1景观生态规划思想概述

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概念,比风景和地貌意义上的景观概念有更深而广的内函和外延,并有其特殊的意义,它是指多个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空间尺度大体在几平方公里至几百平方公里的范围。“景观生态”一词最早是由Troll于1939年提出的。当时航片开始普及,使科学家们能有效地在景观尺度上进行生物群落与自然地理背景相互关系的分析。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景观生态学才真正在把土地镶嵌体作为对象的研究中逐步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他以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的关系和变化为特色。这些过程包括物种和人的空间运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干扰过程的空间扩散等。

2城乡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分析

2.1 斑块、廊道和基质模式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这种语言和景观与城乡规划师及决策者所运用的语言尤其有共通之处,因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观察结果很快可以在规划中被应用,这也是为什么景观生态规划能迅速在规划设计领域内获得共鸣的原因之一,特别在一直领导世界景观与城乡规划设计新潮流的哈佛大学异军突起。美国景观生态学奠基人Richard F T. Forman与国际权威景观规划师Carl Steinitz紧密配合,并得到地理信息系统教授Stephen Ervin的强有力技术持支,从而在哈佛开创了又一代规划新学派。

2.2 斑块原理一般来说,只有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才有可能涵养水源,联接河流水系和维持林中物种的安全和健康,庇护大型动物并使之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并允许自然干扰(如火灾)的交替发生。总起来说,大型斑块可以比小型斑块承载更多的物种,特别是一些特有物种只有可能在大型斑块的核心区存在。对某一物种而言,大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相对而言,小型斑块则不利于林内种的生存、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不能维持大型动物的延续。但小斑块可能成为某些物种逃避天敌的避难所,因为小斑块的资源有限,不足以吸引某些大型捕食动物,从而使某些小型物种幸免于难。同时,小斑块占地小,可以出现在农田或建成区景观中,具有跳板的作用。一个孤立的斑块内物种消亡的可能性远比一个与大陆(种源)相邻或相连的斑块大的多。与种源相邻的斑块当其中的物种灭绝之后,更有可能被来自相邻斑块同种个体所占领,从而使物种整体上得以延续。选择某一斑块作为保护对象时,一方面要考察斑块本身的属性,包括物种丰富性和稀有性;同时也要考察其在整体景观格局中的位置和作用。

3廊道原理

人类活动使自然景观被分割而得四分五裂,景观的功能流受阻,所以,加强孤立斑块之间的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是现代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联系相对孤立的景观元素之间的线性结构称为廊道。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普遍承认廊道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本来是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廊道必须是连续的。但廊道本身又有可能是一种危险的景观结构,它也可以引导天敌进入本来是安全的庇护所,给某些残遗物种带来灭顶之灾。廊道本身的构成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高速公路和高压线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是重要的运输通道,但对生物来说则是危险的障碍。在美国,公路是野生动物最大的杀手。假设廊道是有益于物种空间运动和维持的,则两条廊道比一条要好,多一条廊道就减少一分被截流和分割的风险。

4基质原理

一个理想的景观质地应该是粗纹理中间杂一些细纹理的景观局部。即景观既有大的斑块,又有些小的斑块,两者在功能上有互补的效应。质地的粗细是用景观中所有斑块的平均直径来衡量的。在一个粗质地景观中,虽然有涵养水源和保护林内物种所必须的大型自然植被镶嵌,或集约化的大型工业、农业生产区和建成斑块,但粗质地景观的多样性还嫌不够,不利于某些需要两个以上生境的物种的生存。相反,细质地景观不可能有林内物种所必须的核心区,在在尺度上可以与邻近景观局部构成对比而增强多样性,但在整体景观尺度上则缺乏多样性,而使景观趋于单调。在上述有关景观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一般原理基础上,Forman等人又提出了下列两个景观整体模式,以作为景观生态规划的总体原则。景观规划中作为第一优先考虑保护或建成的格局是: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作为水源涵养所必须的自然地;有足够宽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而在开发区或建成区里有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用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

篇(3)

【前言】:城市森林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89年,当前学术界对城市森林的界定主要是指城市内与城市周围的树木、林木与相关植被,也包括城区、近郊等对城市环境产生显著影响的植被区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区城市森林建设工作也纷纷开展,显著提高了城市森林的覆盖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更需要正确认识到城市森林建设的驱动模式及其规划的相关问题,为更好的推动城市森林建设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1.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的驱动力

通过总结我国各地区在城市森林建设实践历程来看,我国城市森林建设基本按照“需求-功能-驱动”的流程开展的,即人们对事物有某种需求之后,并认识到某种事物能发挥这种功能,那么人们就会产生寻找或者制造这种物质的驱动力。

在城市森林建设过程中,其驱动力主要表现为:

(1)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当前城市建设中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态势,城市居民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居民而言,保证自己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良好、景色优美并能在城市中感受到娱乐,就是城市森林建设的主要目标。从这一点可以说明,我国各城市居民已经表现出强烈的生态需求条件,并且各地区居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已经有了明显提高,这就势必会推动城市森林建设工作的开展。

(2)就城市森林本身而言,其因为具有多样式的功能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城市森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生态功能,这是由森林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包括减少噪音、吸收有害气体等;但与普通的城市森林相比,城市森林还具备服务城市各类主体的社会属性,这是因为,城市森林虽然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市空间内,它又被定义成一种具有服务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能够为城市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因此可以判断,在研究城市森林驱动问题时,需要将城市森林的社会服务功能放在首位。

从上文分析来看,城市森林与城市之间在功能与需求方面具有耦合性,因此,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城市森林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构建完整的“城市-城市森林”体系,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森林建设驱动模式实践策略研究

由于我国城市森林建设驱动模式主要按照“需求-功能-驱动”的流程开展,因此在城市森林驱动模式实践中,需要先从城市的需求入手,才能保证驱动模式的构建能满足城市需求。

2.1以生态为主导的驱动型城市森林建设研究

在城市发展中,生态问题的影响十分明显,为了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统一,是相关人员工作的重点。本文所研究的以生态为主导的驱动型城市森林建设,主要结合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本身的变化情况而展开研究的。由于城市森林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客观规律,人们可以借助这种规律,依靠人们对自然的渴望,转变为一种驱动力,促使城市森林水平提高。另一种驱动就是外在驱动,源自于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渴望,希望通过建设城市森林,来进一步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最终构建完整的城市森林系统。

从部分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生态驱动型的代表城市就是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市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当地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在近几年的城市发展中,扬州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扬州市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争做江苏省唯一的“五星级”生态城市,开展了一系列的城市森林建设工作,连续出台了《扬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扬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等资料,对本市生态建设工作进行明确,并重点支出了城市森林在整个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经过扬州市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扬州市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4A级景区数量位居地方前列,显著提高了城市整体水平。

2.2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驱动型城市森林建设研究

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驱动型城市森林建设工作,直接反应出人们对城市森林的经济追求方面。例如,很多城市为了进一步推动自身经济发展,往往会将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工作的突破口,这样不仅能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还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据统计,在2013年全年,我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06亿人次,包括海外游客861万次,直接收入超过200亿元。从这则数据可以发现,城市森林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为城市增加收入。从我国整体环境来看,在建设驱动型城市森林之后,城市的绿化水平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不仅让居民能享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会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引擎。因此,最后政府可以在财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快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最终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从目前应用情况来看,这种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驱动型城市森林建设已经在我国沿海省份得到了有效的推广,江苏省、辽宁省、天津市等地区已经推广了一系列城市森林建设的方案,并对城市森林建设提出了很多具有操作价值的意见。

结论:在城市发展中,城市森林是提高城市整体性能的关键点,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美化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只重视城市森林建设工作,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各地区在开展城市森林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个驱动力对城市森林建设的影响,能在充分了解生态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财根,郭剑英.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研究――以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03:221-226.

[2]时宇,李明阳,杨玉锋,等.基于CLUE-S模型的城市森林公园土地利用情景规划方法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05:163-168.

篇(4)

中图分类号 TM7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233-01

业扩报装作为电力营销的龙头,是电力企业面对社会的窗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业扩报装的流程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化有利于拓展电力市场、深化优质服务、创建一流的电力企业。

1 业扩报装流程及其规范的背景

就某一流程来说,辨别输入以及输出十分重要。业扩报装的流程中,输入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里离开该流程客户的数目,总输入总是等于总输出。流动时间指的是某一流动单元自进入流程至离开所需的平均时间,也就是从客户申请报装直到装表接电经历的平均时间。通过对业扩报装流程的分析,可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业扩报装,从而找到优化方法。

业扩报装的流程规范是在电力市场日益趋向成熟的条件下产生的。因单一市场不能顾及市场中供方与需方的平衡,所以供电企业更注重工程数量以及速度,而与业扩报装有关的规定却退居次要地位。客户忽视选择权以及话语权。供电单位既充当了“运动员”角色又充当了“裁判”角色。与业扩报装有关的规定也仅仅是被掩盖的配角。伴随电力市场体制的深入改革供需双方都找到了自身定位。供电企业充当“审核员”以保证企业标准统一,保证质量。与此同时,客户也重视“审核员”是否公平快捷。促进优质服务的深化。

2 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对优质服务深化的意义

业扩报装流程的规范就是使报装过程中需要的手续、时限、环节等清晰明确,使用电客户在与电力企业报装接触的各个环节,充分享有选择权及知情权。业扩报装流程的规范的核心是明晰用电申请环节、中间检查环节、审计审核环节及其竣工验收环节的申请、答复、勘查的工作时限,充分尊重用电客户的知情权。规范业扩报装的流程,可以有效避免内部的承接工程缺失管理,有利于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对于用电客户,电力企业深化优质服务的核心也在于此。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优质服务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2.1 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履行社会职责

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管理能力,使电力企业从经济利益的束缚中脱离出来,置自身于中立者的身份,以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准则,客观、公正地履行审查、回复及验收等职责,对各个环节严格管理把关。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一方面可以使用电客户在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中享受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及早暴露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既能维护用电客户的利益,又能保证电网安全可靠地运行。

2.2 规范业扩报装流程,有利于避免遗留问题

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化使电力工程完工后,客户可以快速接入电网。省去了中间环节的繁杂问题。通过对电力工程的有效监控,可以促进施工单位及用电客户及时高效地解决问题,有效避免工程问题的遗留。

2.3 规范业扩报装手续,有利于与客户的交流

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强调与客户的交流,保障客户的知情权。以前用电客户的用电手续完全按照电力企业的需要,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规范后的业扩报装流程使客户在整个用电的工程中都与电力企业保持沟通与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客户在用电工程中的参与程度,保证用户的需求被及时满足。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重视客户的需求,符合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

2.4 严格的业扩报装时限规定,有利于加速用电工程的进度

明确规定业扩报装的时限是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对各个环节严格采取工单的流转时限,可以有效执行“三严”原则,有效杜绝施工过程中时限控制的缺失,使客户可以根据需要加快工程进度。

2.5 严格规范电力企业的行为,深化优质服务内涵

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是电力企业对自身经营自我约束的行为,是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真诚对待用电客户的一种表现。是用电对优质服务深化的一项重大突破。

3 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模式分析

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是用电企业工作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是一次改变工作模式的革命。业扩报装的流程的规范使管理观念革新,电力企业的角色转化,各个环节的手续及流程由模糊变得明晰。真正实现以用电客户为中心的优质化服务。

3.1 营业前台工作更加细化

业扩报装的流程规范对企业及客户均是新事物。主要新在细化办事环节。申请单上的资料应一目了然,业务员填写客户的信息资料后再由客户确认。这就要求前台的业务人员精通业务报装的流程,能解释客户不明白的问题。前台业务细化,是为了让客户办手续更省心。

3.2 营销资源配置优化

业扩报装一直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经历步骤多,所需部门多的配合性工作。之前,用电客户必须到不同部门进行衔接。2007年某些公司大胆创新,使业扩报装自用电检查中分离了出来,而且还改善了业扩报装的业务管理。方便用电客户了解进度并加快报装效率。使客户更放心。

3.3 强化一口对外的工作

客户业务部是业扩报装实行一口对外的部门,而业扩经理则作为联系人。对用电客户的申请实行专项负责和专门沟通的渠道同客户进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做用电客户知心的朋友。

4 结束语

业扩报装的流程规范是市场规范化及企业优质服务深化所必

需的选择。业扩报装规范以适应市场和令客户满意为最终目的。所以,就业扩报装流程而产生的问题,企业应大胆创新,以最好的工作来取得全社会认可。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地形分析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与土地利用现状、建筑质量现状、区位交通现状、风貌现状、基础设施分析相并列,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分析之一。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出现和大量应用,使得从地形属性中提取各类地形参数和特征因子更加的简便和准确。通过提取各类地形参数和特征因子,对地形中的高程、坡度、坡向进行高效精确的分析,对于城市规划人员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本文以延安某片区为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Arcgis 9.3软件进行地形分析,不需要投入大量设备,成本低,速度快,并且容易更新。

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s),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它表示地表区域上地形的三维向量的有限序列,即地表单元上高程的集合,数学表达为:z=f(x,y)。实际上,地形表面是一个极不规则的曲面,DEM是地形的一个数学模型,从这个意义上讲,可将DEM看作一个或多个函数的和。通常,DEM的主要表示模型分为三种,既规则格网(Grid)模型、等高线模型和不规则三角形(TIN)模型。以上三种DEM表示模型是地形分析的基础数据。

三、地形分析

地形分析是DEM的各种分析和计算,主要包括坡度、坡向、高程、距离、面积、体积等的计算,以及通视、可视域、剖面等的分析。

1、坡度和坡向分析

坡度与坡向是相互联系的两个参数,坡度反映斜坡的倾斜度,坡向反映斜坡所面对的方向,两者是地形描述的常用参数[1]。坡度定义为水平面和地形表面之间夹角的正切值;坡向为坡面法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坡度具有的实际地理意义如表1。

表1坡度的地理意义

对于不同的DEM表示模型,我们对于坡度和坡向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以规则格网Grid模型(如表2)为例,坡度和坡向计算公式如下: 表2 规格格网模型

(1)(2)

坡度:(3)

坡向:(4)

式中,Slopewe为东西方向上的坡度,Slopesn为南北方向上的坡度。2、高程分析

高程分析包括平均高程和相对高程计算。如果DEM以格网模型建立,则格网单元的平均高程通常定义为格网的4个顶点Pk(k=1,2,3,4)的高程平均值,既。其相对高程定义为格网的平均高程与研究区域某一最低点高程Zmin之差。即:。 四、地形分析应用实例及所需注意事项

本文以延安某地区为例。数据源为该地区的cad电子地形图。利用Arcgis 9.3软件进行该地区的地形分析的步骤为:高程信息提取,高程信息纠错,数据格式转换,DEM生成,地形分析,出图。依据以上步骤,本文对该地区坡度、坡向以及平均高程这三项地形因子对该地区做了主要分析。结果如下图如下:

坡度分析图坡向分析图高程分析图

利用Arcgis9.3绘制的坡度分析图将该地区的坡度进行了分级,并按城市建设用地在各类地形地貌地区中对适宜坡度予以分类,同时,还可以依据城市各类建没用地坡度要求加以规范控制;坡向分析图将地面坡度的朝向用不同的色调表示,可将坡度的朝向分为平坦、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不同的等级,坡向影响到建筑的通风、采光;高程分析图能够直观的反映该地区规划区地势的高低,能大致确定区内的排水方向及排水分区,能初步判断适宜建设区以及能够初步判断道路的选线及可设施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提取高程信息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南方Cass工程应用命令,用高程点生成数据文件,但提取的高程点信息dat文件有可能包含错误的信息,我们可以利用Excel的排序功能来剔除高程具有明显错误的点,提高制作DEM的准确性;另外在制作DEM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使用等高线来制作,也可以使用高程点信息dat文件来制作,两种方法制作的DEM是相同的。

五、结语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9%,山地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地形复杂导致地形分析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分析之一。传统的地形分析方法:效率低、工作量大、精度。基于Arcgis9.3的地形分析不仅效率高、工作量低,而且精度高,可以实时更新,容易上手。

参考文献:

篇(6)

对于这一调整政策的出台,舆论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相关舆论报道量从20日开始进入大规模报道阶段,于21日达到报道高峰。截至11月25日14时,有关“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的报道传播量在传统媒体中达到2514篇,自媒体中为4510篇。

由于此次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涉及全国大部分城市,因此参与报道的媒体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几乎所有城市的主要媒体均对相关消息有所涉猎。报道内容则多关注于自身所在城市规模定位的变化。

总体而言,有关本次调整的舆论意见多以专业性较强的政策解读和相关领域专家采访为主,媒体评论文章较少,网民发言也保持谨慎观望态度,舆论整体对该政策表现出相对积极的倾向,称重新划分城市规模定位将有助于制定大小城市差异化发展政策。

篇(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52-04

引言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任务。城市化对服务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起着推动作用,城市化的发展会带来人口的集聚,进而带来需求的增加、产业的集聚和服务业的壮大。城市的规模化是实现城市规模效应,从而提升城市吸引力和辐射能力的重要因素,服务业结构和产出效率也会因城市规模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通过探讨不同城市化水平、不同城市规模下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及结构,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广东服务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

一、研究回顾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关系已经成为国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外研究大多表明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Signalman(1978)认为,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他通过对工业化国家1920―1970年的劳动力转移情况的实证分析,发现城市化是促进一个国家从农业型经济向服务业型经济转变的重要因素。Daniels等(1991)对美国大中小城市区域服务业进行计量分析检验,研究认为,服务业的发展要以城市形成的区域性市场为基础,城市化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服务业的扩张。Black和Henderson(1999)对城市化程度较高国家的城市规模和城市产业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的城市规模、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城市化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城市规模越大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而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制造业较发达。因此,达到一定规模后,服务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Abdel-Rahman&Anas(2004)的研究指出,在一个由不同规模城市构成的城市体系中,城市产业结构随着城市规模而变化,并且产业结构的差异导致经济效率的差异。江小娟等(2004)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是影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重要因素。张树林(2007)利用1995―2005年数据进行定量测算,发现我国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城市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持,而服务业发展及升级是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柯善咨等(2014)研究表明,生产业―制造业结构对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城市规模,城市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规模方能从上下游产业关联中获得效益。赵维良等(2015)利用我国地级市数据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城市化与服务业关系进行检验,表明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率越高,服务业比重越大。

二、基于城市规模差异的广东省服务业发展研究

(一)数据和变量选择

研究对象为广东省21个地级市,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及《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在城市化率的指标选取上,文中除对广东省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采取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外,其余部分城市化水平用市辖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城市规模也采用市辖区人口来衡量,对于城市规模的划分主要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 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 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采取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相关数据采取市辖区数);服务业结构指标主要是服务业内各行业从业人员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来计算。此外,本文的服务业结构按照功能和作用,划分为生产业和消费业两类。其中生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消费业主要包括: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二)实证分析

1.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

(1)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广东省城市化水平(UR)用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服务业贡献率(SCR)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总值的比重表达。1980―2013年广东省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贡献率的情况(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以看出,1980―2013年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80―2002年,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城市化水平,服务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市建设的脚步,通过对广东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这一阶段二者呈现较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3;2003―2013年,SCR曲线与UR曲线走势背离,城市化发展迅速,而服务业增长水平开始减缓,2003―2012年广东省服务业的贡献率都低于2002年水平,到2013年服务业贡献率才超过2002年水平。与此同时,近年来,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由2002年的36.2%上升到53.7%,通过对广东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这一阶段二者相关性不明显,相关系数为0.329,这表明近年来广东省城市化的发展背离了科学的轨迹。

(2)城市化、城市规模与服务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分析。按照城市规模的划分方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按不同的规模进行分类,采用算数平均数的方法对同一类别内的城市化水平进行计算,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2013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特大城市2个,Ⅰ型大城市2个,Ⅱ型大城市10个,中等城市5个,小城市2个;城市化率和服务业比重两个指标,基本按照城市规模的不同呈递减趋势。采用相关分析法检验不同规模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正相关性较为明显,相关系数为0.816,这表明广东省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步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化率方面,不同规模城市的平均城市化率相差较大,标准差为0.41,不同城市规模服务业贡献率相差不大,其标准差仅为0.06,这表明,广东省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化发展的差异程度大于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未能跟上城市化发展的脚步。

2.城市化、城市规模与服务业内部结构相关性分析

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深入分析2013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城市化与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内在关联,用算数平均数的方法按照不同的城市规模对关联度矩阵进行整理,探讨不同城市规模下的服务业结构。

(1)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分析主要是利用灰色关联度来衡量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和相异程度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统计数列的几何关系或曲线的相似程度来判断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如曲线越接近,则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越大,反之就越小。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可以知道,关联度越接近1,关联程度越大。一般认为,0≤γi≤0.4,关联程度低;0.4≤γi≤0.6关联程度中等;0.6≤γi≤0.8关联程度较强;0.8≤γi≤1关联程度极强。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城市化率与服务业14个细分行业的分析得到的关联度系数,实际反映出来的是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的协调程度,关联度系数并不会因为城市规模大而高,也不会因为城市规模小而低。通过对关联度系数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比较21个地市级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协调程度。清远、惠州和揭阳的城市化率与服务业发展的关联度最高,2013年三市的市区人口分别为134.2万、138.8万和205.1万,属于Ⅱ型大城市,此外,三个城市的城市化率在30%~40.5%之间,城市化率较低;关联度较低的三个城市分别为汕头、佛山和中山,2013年三市的市区人口分别为532.5万人、381.6万人和154.1万人,此外,三个城市的城市化率都比较高,佛山和中山为100%、汕头为98.6%,这三个城市的城市化率都非常高,但与服务业发展的协调程度较低,佛山、中山仍然是以制造业发展为主的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未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第二,按城市规模比较21个地级市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协调程度。用算数平均数的方法按照不同的城市规模对关联度矩阵进行整理。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化与服务业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5650、0.5287、0.6559、0.6791和0.6356,关联程度属于中等。具体观察不同规模城市,按服务业类型区分的话,协调程度也相差不大。其大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化与生产业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5759、0.5612、0.6338、0.6753和0.6099;与消费业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5504、0.4853、0.6530、0.6399和0.6698。

第三,按照服务业结构,具体分析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协调程度。总体而言,按照服务业14个细分行业划分,各行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联度系数在0.5265和0.7347之间,关联程度中等以上。最高为房地产业、其次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7347、0.7119和0.7085;关联度低的分别为卫生、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及金融业,关联度分别为0.5265、0.5277和0.5529。如果按照生产业和消费业比较来看,生产业与城市化率的关联度为0.6493,消费业的关联度为0.6245,生产业与城市化率的关联度略高。

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加速,但时间序列的分析显示,近年来二者相关性越来越不明显,广东省城市化的发展背离了科学的轨迹;城市化率和服务业占GDP比重,与城市规模存在相关性,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率和服务业比重越高;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不同城市的城市化率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程度相差较大,存在不均衡性,在按照城市规模划分的前提下,二者协调程度相差不大;生产业与城市化率的协调程度略高于消费业。

(一)正确处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

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生产精细分工和周密协作的基础上,人口必须相对集中,以形成规模化的交易和运输,必须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同步实现了城市化,而城市化又带动了服务业发展,实现了服务业水平的跃升。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有很大的关系,高附加值的、为生产服务和新兴的服务业,往往是和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的。正确处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特别是针对当前存在的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化发展的差异程度大于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未能跟上城市化发展的脚步的问题。首先,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要重视城市化水平的量,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不能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发展模式,不能不顾实际地通过增加城市数量和扩大城市规模发展服务业,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有关的产业政策,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其次,服务业的发展应该进一步补充城市化的发展,实现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实现与城市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促进不同规模城市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大城市的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都较高,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将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嵌入城市发展的等级结构中。中小城市的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都较低,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业,促进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三)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通过大城市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广东省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城市的服务业发展速度和总量在中等规模和小规模城市前面,因此发挥大城市的龙头作用,能更好地促进整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柯善咨,赵曜.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4,(4).

[2] 崔宏桥,沈颂东.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灰色关联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4,(2).

[3] 程庆生,李昌.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管理分析[J].经济纵横,2004,(6).

[4] 姜达洋.城市化进程中生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现象研究[J].产经评论,2013,(2).

[5] 邓秀丽.山西省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关系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6] 曾国平,刘佳,曹跃群.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

[7] 黎兵兵,刘春.湖北省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6).

篇(8)

国务院最新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20万-50万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为Ⅱ型小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为中等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大城市(300万-500万为Ⅰ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以下的为Ⅱ型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

与过去城市规模划分以“市区和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总数为标准不同,新的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排除在外,这是在“做减法”;而市区人口部分,则不再只计“非农业人口”,而是“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不仅包括拥有主城区户口的非农业人口,还包括那些不拥有主城区户口、但在主城区居住时间超过半年的人,大量的农民工等外来人口将被涵盖进新的统计口径,这是在“做加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石楠表示,淡化户籍的概念,按照城区常住人口统计,更符合实际,“沿海城市农业人口、非户籍人口占比例很大,以常住人口来界定,能真实反映城市人口集聚情况”。

新标准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城市人口是减少还是增多?这取决于这个城市是郊区非农人口多还是城区的流动人口更多。

根据2013年的数据,在新标准下,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有7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城区常住人口5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有11个,分别是成都、南京、佛山、东莞、西安、沈阳、杭州、苏州、汕头、哈尔滨、香港。这18个城市不仅本地人口多,还因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似乎,在新标准下,那些外来人口比较多的城市,在城市分级上更容易“占到便宜”。

成都不是“超大”

在“超大城市”榜单上,重庆是唯一入围的西部城市,而被《第一财经周刊》评为“新一线城市之首”的成都,则未能上榜。

新标准的统计口径是城区常住人口,而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据智谷趋势研究中心的解释,城区的街道办下“居委会”所辖人口,计入“城区常住人口”,但乡镇的街道之外的“村委会”所辖人口,并不算城区人口。

成都市的城区常住人口该怎样界定?按网友的理解,除了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等五大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都应该纳入统计口径。那么按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9区4市的常住人口加起来有1011万人,达到了超大城市的标准。

而本刊记者查阅发现,到2013年,成都市的户籍人口1170万,常住人口1635万,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529.54万人。由此来看,在新标准下,成都是特大城市,但算不上“超大”。而四川省统计局和住建厅相关处室的负责人均表示,在新标准下,成都的城市规模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确定,现在还说不清楚。四川省统计局人口处的负责人表示,按他的理解,“市辖区”应该是指主城区,“不设区的市”是指地级市而非县级市,而就“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来说,比如温江区政府驻地,如果有和成都主城区建设相连的部分,那么这部分的人口应该纳入城市人口。

新标准有新意义

篇(9)

大城市是中国官方划分城市规模的分类之一。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其中规定: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00至500万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至300万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中国的70大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呼和浩特、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海口、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唐山、秦皇岛、包头、丹东、锦州、吉林、牡丹江、无锡、扬州、徐州、温州、金华、蚌埠、安庆、泉州、九江、赣州、烟台、济宁、洛阳、平顶山、宜昌、襄樊、岳阳、常德、惠州、湛江、韶关、桂林、北海、三亚、泸州、南充、遵义、大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一、城市规模分布的衡量指标选取

通过对以往文献进行研究发现,在城市规模分布的衡量指标中,城市首位度的应用频率较多,使用起来也相对最为方便。城市首位度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的比值。为了将更多城市的人口规模因素考虑在内,有学者提出了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用公式表示为S4=P1/(P2+P3+P4),十一城市指数为S11=2P1Pi。其中,P1,P2,…,P11是根据人口规模将城市体系内的城市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后的某位次城市的人口规模。当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均接近于1时,城市体系内的城市规模分布较为合理。此外,城市规模中位值也在文献中有所应用,指的是将城市按人口规模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城市的人口规模。它能够反映城市体系中城市规模的一般水平,可作为上述指数的补充。

在常用衡量指标的基础上,为更全面地比较三大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研究还设计了两种新的衡量指标。通过建立2-11城市指数和4-11城市指数,对传统的十一城市指数进行改进,分别考虑了前两位城市和前四位城市的作用,更能反映较大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整体人口占比情况。同时根据位序―规模法则,两种城市指数的计算公式分别为:S2-11=0.65Pi/Pi,S4-11=0.45Pi/Pi。其中,是人口数量排在第位城市的人口数量。2-11城市指数和4-11城市指数的理想状态也是接近于1,指数越大,表明城市体系中城市人口越集中。

除以上衡量指标,齐普夫定律(Zipf’s law)也可以被运用到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中。根据Soo的论述,Auerbach在1913年就指出城市规模分布服从帕累托分布(Pareto distribution),表现形式为或。其中,是某个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人口规模位次,是这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为常数。此后,齐普夫不仅指出城市规模分布服从上述帕累托分布,还认为在代表最大城市规模的情况下,的取值应该等于1。由此,可以作为分析城市规模分布的重要指标。若大于1,表明城市体系内的城市人口较为分散,高位次城市人口占比不很突出,中小城市发育较强;若小于1,表明城市体系内的城市人口较为集中,高位次城市人口占比突出,中小城市发育较弱。

二、三大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现状

研究以地级市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为《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城市规模使用年末市辖区人口数量,以更好地反映城市人口规模。按照较为广义的划分方法,将三大城市群的范围确定如下: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所有地级市共13个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的所有地级市共25个城市;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广东省的所有地级市共21个城市。

首先,计算5种城市指数,分别是城市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十一城市指数、2-11城市指数和4-11城市指数(见表1)。从城市首位度看,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明显低于位序―规模法则的理论值2,表明这两个城市群前两位城市的人口规模差距较小;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较大,首位城市优势明显。将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市辖区人口数量位列第二的天津仅比北京的市辖区人口少32.4%,而长三角城市群的南京比上海少了59.2%,京津冀城市群具有双核城市群的特征,而长三角城市群的单核心特征较明显。

从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看,长三角城市群与理想状态最为接近,两项指标都接近于1;京津冀城市群在较大规模城市上具有首位城市优势较弱的特征,而当一些人口规模较小的地级市被考虑在内的时候,首位城市在人口数量上的领先地位则相对突出。在这两种指数上,珠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广州均不具备优势,城市群中各城市发展相对更为平衡,但是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较弱。借助2-11城市指数和4-11城市指数,可以进一步将位列第二至第四的城市考虑在内,考察城市群中几个较大城市的规模优势是否明显。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集中趋势越来越明显,表明地区发展相对不平衡,大量城市人口集中在几个大型城市中,主要是聚集在北京和天津,另外两个城市是唐山和石家庄,而其他地级市的规模较小,城市规模中位值为89.9万人,是三大城市群中最低的。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不均衡既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也是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之一。与此不同的是,除了上海人口数量较多,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分布偏于分散,且城市规模普遍较大,城市规模中位值达到162.7万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对于珠三角城市群,尽管人口集中程度仍旧略为偏低,但是随着第二至第四大城市先后被视作指标计算中的核心城市,人口集中程度有所上升,这表明前几大城市间的人口数量差距较小,几大城市整体上仍然集中着相当数量的城市人口。

除上述衡量指标,运用齐普夫定律的检验方法,可以帮助考察城市群人口的整体集中情况,回归结果见表2。在三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符合齐普夫定律(α值接近1),进一步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现状符合位序―规模理论的理想状态,城市规模分布较为合理;京津冀城市群偏离理想值最远,城市群人口较为集中;珠三角城市群则相对较为接近理想状态,人口分布整体上同样偏于集中。总体而言,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结论与前述各项指标的分析结论一致,而珠三角城市群的结论略有差异。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齐普夫定律的回归中考虑了所有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内容更为全面,而珠三角城市群的主要特征是,位序前列的几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普遍较大,位序末尾的几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较小,市辖区人口规模居于中间的城市数量不像长三角城市群那样多,从而人口分布在整体上表现得略偏于集中。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运用6项衡量指标和齐普夫定律检验方法,对中国三大城市群的比较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最为合理,而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均偏离位序―规模法则的理想状态。首先,京津冀城市群具有双核城市群的特征,区域发展相对不平衡,大量城市人口集中在几个大型城市中,而其他地级市的规模较小,这既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也是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之一。京津冀城市群应该加强各类型城市的均衡发展,努力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其次,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较为合理,属于单核心城市群,首位城市优势明显,其他城市规模普遍较大。区域内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城市间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互补作用。最后,珠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广州市不具备明显的人口规模优势,城市群中各城市发展相对更为平衡,但是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较弱,位序前列的几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普遍较大,人口分布在整体上表现得略偏于集中。区域内城市需要明确各自定位,加强城市间合作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放.中国城市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未来的发展[J].人口研究, 2002(03).

[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上一篇: 简述体育教学 下一篇: 作文教学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