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学习感悟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8 14:39: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路学习感悟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电路学习感悟

篇(1)

二、创新演示实验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篇(2)

电子线路是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且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这门课对于中职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差)来说,学习难度很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以任务为驱动,在做中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对学习资源进行积极主动的应用,开展自主探索、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在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当讲授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这一章时,笔者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任务的提出

先让学生观看举重比赛的视频场景,然后提出任务:假设举重比赛中有A、B二个副裁判和一个主裁判C,只有当主裁判同意时,且副裁判至少有一人同意时,举重成绩才能有效,否则举重成绩无效。请试设计一个裁判电路并由实际电路进行测试。视频的播放、真实场景的再现、任务的布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任务

任务提出后,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出的逻辑电路五花八门,但笔者并不急着告诉他们哪个是正确的,而是让他们现场介绍自己设计的逻辑电路图。笔者通过上台发言、小组讨论、相互修正等活动,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们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手脑并用、互帮互学,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3.实施任务

在课堂上,当学生设计好需要的电路图后,笔者又要求其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选择自己所需的元器件,按照自己的设计连接电路,验证自己的设计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老师必须全程指导,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4.学习效果评价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不应过多地强调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对与错。根据电子线路课的特点,笔者不仅评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等情况,还评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相互协作的能力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促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二、以人为本,在“做”中教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成绩不理想,厌学文化和专业理论课。但他们对于实践课、实验课以及其他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往往兴趣浓厚。因此,专业教师应因势利导,在讲授专业理论课的同时,更多地通过做(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来达到教的目的。

如在讲授二极管、三极管器件时,笔者首先出示了二极管、三极管的实物,让学生直接观察。老师提问“这是什么”,接着问“有什么用”;接着,笔者展示拆开的电子产品(如充电器、收音机等电器),把这些产品分发到学生(以小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手中,让他们找出相同器件的位置;最后,再由笔者讲述这些器件的作用。这样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又如讲到三极管的判断方法时,可把学习环境移到实验室或实训室(营造氛围),学生每人一个万用表、若干个三极管,安排两名教师进行教学和指导。一名教师按照判断三极管类型、管脚的步骤,逐步操作,逐步讲解;学生仿照教师的动作进行按步操作、按步理解,此时另一名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通过反复的操作练习,学生很容易掌握三极管的判断方法,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坏器件的测试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以“做”为中心,学以致用,在“做”中悟

“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做”字,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要使学生学到真本领,教学内容必须尽可能转化为“实际电子产品”,一定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手脑并用,把所学知识与动手操作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电子线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材中的内容大多都与实际生活中的电器有密切联系,因此,每讲完一章节,教师都可以准备一些专业资料,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项目课题。当然课题不能设计得太大、太难。例如学完二极管后,教师可让学生做一个电子猫(利用发光二极管);学完稳压电源后,让学生做一个稳压电源(可用集成稳压),为其他电路提供电源;学完功率放大电路后,学生就能完成OTL电路的制作,并连上音箱、VCD等附属电器,达到播放音乐的目的。当学生看到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多种渠道独立完成的作品时,那份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对知识的渴望也就越来越强。

篇(3)

一、经历实验设计过程,体验物理思想方法

教材上,通电、断电自感实验都是演示实验,没有设计实验方案的要求。因此,通常情况下,教师会直接把如图1所示的电路呈现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开关闭合瞬间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得到自感电动势方向与原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过程一定是顺畅的,结论的得出也是“水到渠成”的。但是,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看,这样的教学仅仅达成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学生只是知道了“自感电动势阻碍原电流变化”的结论,明显欠缺“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因此,部分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老师怎么会想到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观察、研究通电自感的?为了避免疑惑,笔者合理拉长了通电自感实验的教学过程,创设问题链,引导学生设计并逐步优化实验方案,让学生经历“亚研究”过程,并从中体验重要的思想方法――类比和比较。设计思路是:利用断电自感设计“电击实验”自主建构“自感”概念粗略分析“断电自感电路不能产生明显通电自感现象”的原因通电自感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优化。课堂实录如下。

【教学片段1】建构“自感”概念并设计通电自感电路

实验器材:线圈(日光灯用镇流器)、1.5V干电池2节、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演示:如图2所示,让学生(约10名)手拉手,与线圈并联后接在干电池的两端。闭合开关时,学生没有任何感觉,但开关断开时,学生都有了被电击的感觉。

问题1:同学们有被电击的感觉,这是谁“惹的祸”?

问题2:如果把同学们换成灯泡,如图3所示,灯泡会被电击吗?

实验演示:开关断开的瞬间,小灯泡闪亮一下。

问题3:开关断开,电源停止供电,让小灯泡闪亮一下的电流是从何而来的?

问题4:如图3所示,开关断开的瞬间,线圈会产生自感电动势。那么,开关闭合的瞬间,线圈会产生自感电动势吗?为什么?

问题5:既然这样,开关闭合的瞬间,为什么没有发生明显的自感现象?

问题6:设计什么样的电路就可以观察到开关闭合瞬间的自感现象?

实验演示:闭合开关时,能够观察到灯泡延迟发光,但很不明显。

问题7:如何改进电路才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自感现象呢?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两位运动员都说自己跑得快,我们该怎么判断?

学生活动:可以用“比赛”的方法判断哪位运动员跑得快,类似地,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灯泡发光快慢。自然就会提出如图4所示的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同学们,采用图4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这样比较,“公平”吗?

实验演示:闭合开关的瞬间,灯泡A2立即变亮,灯泡A1延迟变亮。

二、经历规律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研究方法

教材内容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导出自感电动势的表达式,但教材没有提出进行实验探究的要求。因此,教师通常只是从理论探究的角度,引导学生推导出自感电动势的表达式。然后,根据推导过程得到影响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因素以及理解自感系数的物理意义。笔者认为如此教学是有所偏颇的,因为实验结合理论是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能够发现新现象,依靠理论能够发掘现象间的本质联系并预测新事物,理论是否正确要由实验来检验。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拓展和重组,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尽可能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并从中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鉴于此,笔者合理拉长了探究自感电动势大小的教学过程,增设了实验探究阶段。设计思路是:观察现象合理猜想实验验证理论推导得出结论。课堂实录如下。

【教学片段2】探究自感电动势的大小

问题1:在图1和图3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的线圈分别是1600匝和800匝,而且都要加一个大铁芯,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猜测: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匝数、有无铁芯有关。

问题2:请同学们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判断自感电动势大小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经过交流讨论,给出图5(自感电动势与有无铁芯的关系)和图6(自感电动势与匝数的关系)所示的实验方案。

实验演示:教师利用“自制实验装置(自感线圈为学生用可拆变压器)”展示自感电动势与有无铁芯的关系(如图7所示)、自感电动势与匝数的关系(如图8所示)。进而发现:有铁芯、匝数越多,自感电动势越大。

问题3:前面实验中,通过开关的闭合、断开改变电流,为何不用滑动变阻器呢?

学生猜测: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流变化的快慢有关。

实验演示:利用如图9所示的电路展示自感电动势与电流变化快慢的关系。开关断开的瞬间,小灯泡会闪亮一下。移动滑片时,灯泡不是闪亮一下,而是亮度逐渐变化。这就说明:电流变化越快,自感电动势越大。

问题4:自感电动势也是感应电动势,请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导出自感电动势的表达式。

师生合作:

E=n■=n■=nS■=nSk■,即E自=L■

问题5:自感系数L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引导:这些因素都是线圈本身的属性,因而自感系数L由线圈本身决定。

问题6:自感系数L越大,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在电流变化快慢一定的情况下,自感系数L越大,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越大。

教师引导:由此可见,自感系数L反映了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的本领。

篇(4)

《电路》课程是自动化、电气、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相关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电路》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难、实用性广,其定理的抽象性使很多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感到惧怕。尤其三本院校《电路》课程教学的课时少、任务重,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我根据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结合教学实践和研究,对《电路》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从心理角度来看: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就会集中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和行为,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一、前几节课是关键

教师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第一位引路人,而前几节课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尤其是第一节课,不仅可以给学生讲述最基本、最实用、最简单的电路模型,而且可以做很多演示实验,例如:叠加定理,戴维宁・诺顿定理等。虽然演示实验会多占用一点时间,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会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对以后的章节起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传统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尤其在基础课上,已经从争议走向成熟。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1],而且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使学生们看到独特的“全方位、多视觉、多层次、多变化”的立体式的演示功能[2]。在《电路》教学中给学生们看一些与时俱进的电子器件与应用的图片,可以使抽象的教学成为直观可操作的“模拟实验”,如:动态演示讲解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用动态电流流过的方向与所选取元件的电压方向对比,更容易判断二者的关联性,从而诱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学习欲望。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保持课前提问的轻松氛围[3],可巩固学习成效。虽然学生都知道课前提问是对上一节课学习重点的回顾,但能真正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却很少。对于简单问题可采用自愿回答的方式,而较难的问题则可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习题课采取“教与导”并行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为其他同学讲解习题,或让学生提出质疑再由教师教授学生解题思路。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对《电路》学习的自信心,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课后习题与实际相结合

目前许多学校采用了实验箱的模式进行实验,电路中关键部分仅需学生自己简单连接,而其余部分由试验箱内部电路完成。从表面上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节省了实验的操作时间,而且有利于管理,降低了危险系数。可学生在连接电路时仿佛在画电路图,看不到实际的电路情况,出现问题,自然有管理仪器的老师维修。这使学生在动手时缺乏一种责任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仅仅是时间问题,可定时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随时做实验。如果不能提供这种条件,则可准备一些看得见的元件,让学生进行实际练习。

《电路》课以讲解电路原理为主,虽有部分涉及实际问题,但大部分都已抽象为电路模型。所以无论是例题还是课后习题学生见到的都是抽象的电路图,很少知道此电路图会在哪里出现,更不会了解如何使用这些电路模型。我们通过与国外的学生交流,了解到,国外课程的课后习题与实际的应用紧密联系,学生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而且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先以模型为例题进行原理讲解,然后将原理涉及的电路与实际的电路相联系,对习题进行练习。例如:《电路》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有这样一道习题。原题为:如图1,电路起减法作用,求输出电压u,和输入电压u、u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从本题得到信息为:

(1)图1为减法电路;

(2)输出与输入有一定关系。

如果我们将此题改为:压力传感器的输出范围是0~2mv,图1为测量压力的实用差分运算放大电路,u、u分别接在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求检测电路输出端u,与u、u的关系。学生得到信息为:

(1)图1为一个实用电路;(2)电路可实现差分运算;(3)电路常应用于小信号检测;(4)电路可实现压力检测;(5)压力传感器可用于压力检测;(6)压力传感器一般为小信号输出;(7)差分电路输出与输入有一定关系。

虽然是几乎相同的问题,但经过对题目进行简单的修改,学生们从习题中获取了更多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原题只传递了很少信息,且十分抽象,学生很难深刻理解减法电路的实际用途,而改后的习题不但联系实际,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巩固学习成果。

五、结语

我通过以上教学改革的尝试,调动了学生对《电路》课程的积极性。教师在上课时应注重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尤其对基础薄弱[4]、学习动力不足的三本学生,更要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是为了应试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种种学习困难,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窦建华,潘敏,郭铭铭.“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30,(12).

[2]贾艳艳,文丽,阎婷.浅谈《模拟电路》课程教学改革[J].新西部,2010,(11).

篇(5)

   

在实际学习、操作和训练中,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细节教学:

 

 

一、使学生重点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一个用电器没有电流通过,其他用电器也没电流通过。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的工作,且开关的作用与位置无关。

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一条支路没有电流通过,其他支路仍有电流通过。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的工作,支路中的开关控制各支路中用电器的工作。开关的作用与位置有关。

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他们学习电路知识的最基本的基础。对学生学习其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正确分析电路及电路图。

分析电路及电路图时,一定要先找到电源。结合并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从电源正极出发,电流在回到电源负极的过程中,观察有几条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为串联电路。否则,为并联电路。

 

 

三、正确连接电路及画电路图。

在连接电路或画电路图时,一定要先从支路入手,分别连接完每一条支路,再把各支路并联,而后去连接干路中的各元件。

 

 

四、理解电流表、电压表的实质

初中范围内,让学生把电流表理解为一根可以显示出通过电流大小的导线即可。把电压表理解为断路。(而在分析电路或电路图时,把电压表视为“不存在”效果更好)。分析完电路后,再去观察电流表测谁的电流,电压表测量谁的电压。

 

 

五、简化电路及电路图的几点作法

在实际电学问题中,有些电路及电路图较为复杂,学生分析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以下措施十分有效,首先,使学生认识到电路中任意两点间没有任何用电器时,都可以把这两点看作是一个点。其次,画出其等效电路图。再次,电路图处理完毕后,一定要在电路图上标出各物理量,结合相关的公式及物理规律进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处理完毕后,学生有柳暗花明的感觉,使难度一下就降低了50%.

六,特殊电路图

在一个电路或电路图中,若出现电压表、小灯泡(或其他用电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串联时(如图所示),可把小灯泡、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视为导线,即把电路简化为只是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路接通后,出现的现象为: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小灯光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

 

 

 

 

 

 

 

七、电路正确分析理解后,回归到以下思路进行解决实际问题 I

.结合下表中归纳的串、并联电路中各物理量的规律,进行对号入座,便能愉快轻松的解决电学问题。

串联电路

公用公式(适用于串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规律:I=I1=I2

电压规律:U=U1+U2

电阻规律:R=R1+R2

R> R1;R> R2 原因: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推论:====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起到分压作用

I=

W=Pt=UIt=I2Rt=t

P==UI=I2R=

R=

W=W1+W2

P=P1+P2

电流规律:I=I1+I2

 

电压规律:U=U1=U2

 

电阻规律:=+

 

 

 

R< R1;R< R2原因: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推论:====

在电路中并联一个电阻,起到分流作用

篇(6)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首先自己要认识清楚,授课并非机械地、简单地向学生单纯的传递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教师并不仅仅作为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每名学生对于各种现象的自我的感悟和理解,及时地倾听学生的想法,仔细分析这些想法的由来,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怎样有效地组织好一堂实验课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一、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1.教学前期资料的准备

由于教师每次的授课任务都完全按照学校设置的课程标准进行授课内容的讲解,因此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备课、收集资料并且设计教学环节等。要打造高效的实验课堂,必须充分利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既没有条理性,又是杂乱无章的,那必然是低效的。

2.做好实验预演工作

在实验课程中,演示实验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演示实验通常是指在课堂上由教师进行表演和规范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容易出错的环节,并且强调注意事项,以及正确的实验操作流程。由于实验现象明显,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的启发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思考,以达到带着教学目标进行实验操作的教学目的。

二、实验课堂的设计环节

1.清点实验器材

由于每项实验项目的不同,因此所需要的实验器材要及时进行更换,清点实验器材的数量、种类是否齐全,这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前提。

2.器材的检测

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器材直接决定实验最终结果,因此检查所用器材显得尤为重要。通常在实验实际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容易忽略这个环节,一拿到器材就直接先连接电路,一旦电路出故障,达不到实验效果,再检测器材,从而导致实验操作变慢,完不成本次的实验内容。

3.实验原理的分析

实验原理的分析过程往往是很多学生不喜欢的,因为大多数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而讨厌理论的学习。因此在讲解的过程时,可以采用以提问的形式进行集体回顾,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后期的实验操作。当然,如果连实验原理内容都不知道,那后面的实验验证是很难进行的。有时候对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让他们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测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反过来理解实验原理,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实验原理图的识读

在电类实验课程中,原理图的识读是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实验的关键环节。由于很多学生一看到电路就发晕,很难自己找到电路的连接特点,因此教师在分析时要仔细讲解。例如在日光灯电路中,学生要分析清楚各元器件的连接方式,在电动机的连接实验中,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式都是关键点。

5.电路故障分析与排除

通常来说,电路的故障一般为元器件的错误链接、电路短路或短路。检测的方法一般有动态监测和静态检测两种方式。所谓静态检测,其实就是在电路不通电的状态下,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如果电路是好的则万用表有电阻值得数据,一旦电路断路则万用表无读数。动态测量的方法则是在电路带电的状态下,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从而找出电路的故障点。在这个检测过程中,首先要确保自己所用器材时好的没有任何损坏。当然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预先设计好有故障电路,让学生自己完成检测,找出故障点,并进行分析讲解,然后老师再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篇(7)

电学知识的学习同样遵循由现象到规律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真正理解理论性很强的电学概念、规律,除了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认真完成课堂中的分组实验外,创造条件课后做一些电学实验同样十分重要.

例1体验短路危害.

短路是一个电学学习的难点,课本中对短路的危害是用信息快递的方式呈现的,教学中老师可能会用一些方法演示短路的危害以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个知识点.你不妨用下列器材做一组小实验,自己去感悟和体会.

器材:一节七号干电池、体温计、一根铜导线、一个小灯泡、一根橡皮筋.

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如图1,将一节七号干电池用橡皮筋与体温计的玻璃泡绑起来,测出它的温度.如图2用铜导线将一个小灯泡接到电池两极使它发光,注意手和发光的灯泡远离体温计的玻璃泡,30秒后观察体温计示数的变化,你会发现体温计的示数略有升高.如图3,用铜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两极,即将电源短路,30秒后你会发现体温计示数明显上升,再用手去摸电池,明显感觉到发热,这个实验通过三个图的比较能更有力地说明短路的危害.

你观察过家里电冰箱的门开关吗?你注意到洗衣机里有两个电动机吗?你是否为教学楼上不同楼层的开关可以控制同一个休息平台上的电灯而感到新奇呢?你有过晚上经过楼道时,只要声音响一点就有灯会发光的经历吗?你看过节日里满街的彩灯吧,你思考过它们是如何实现成串发光或一闪一闪发光的吗?……

电学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创造条件动手做一做,亲眼看一看,用大量唾手可得的实验器材去实验去探究,由丰富的电学现象增加自己的感性认识,再去思考、学习电学知识,不仅会让你觉得兴趣盎然,而且有可能会让你迅速地得心应手地走上学习电学知识的正确轨道.

方法二: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加深物理规律的理解

电学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从一开始接触的电学现象中获得的一些初步结论往往都有他成立的条件,记住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修正、完善结论是学好初中电学知识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例2灯的亮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在学习电流时,为了说明电流也有大小,我们常遇到如图4与图5的实验演示:

同样的小灯泡接在一节电池上时,亮度没有接在两节串联的电池上亮.这说明电流越大,灯泡越亮.这里就要特别注意结论的成立条件是同一个灯泡,如果不注意这个条件,我们会很快被下面的实验所困惑.

图6所示的是将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在电源两端,当闭合开关时,会发现两个灯的亮度不同,一个亮一个暗,有时暗的电灯只能看到一星点的光亮.而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处处相等的,即通过两灯的电流相同,可见灯的亮度虽和电流有关,但电流并不是决定灯的亮度的唯一因素.

直到学到电功率的知识以后,我们才会最终明白电灯的亮度取决于电功率的大小,而电功率的大小既和通过的电流的大小有关,还和电灯两端的电压有关.而电流越大电灯就越亮是针对同一个电灯而言的,是学习电学知识之初的一个初步结论,这个结论是有条件的,没有普遍意义.

方法三:重视画图与识图的训练,形成学习的基本技能

学习电学离不开电路图,电学知识学习的初期,电路图的一些小小变化就会让很多同学为难半天,其中电路图的各种等效画法是需要熟练掌握的技能.

例3等效电路图的识别与画图训练.

以一个干路开关控制两个并联的电灯这个最为基本的电路图为例,它的等效电路图至少有如图7中的以下几种:

图7中的三幅图看起来很不一样,却是同一个电路.将看起来复杂的电路改画成最易识别的电路图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

电路图与实物连接图之间的转换也是这样,尤其是根据并联电路图与实物连接图之间的转换,将是一个由混乱到渐趋清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反反复复的训练.

方法四:抓住贯穿初中电学知识的一条主线,把电学主干知识学好

例4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串、并联电路的知识.

篇(8)

一、 一张讲学稿

(一) 讲学稿的形成

1. 每周一开一次物理教研组会议,确定备课的节次和主备人,并且每人对要备的节次内容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为主备人提供必要的备课资源。

2. 主备人通过个人研修以及他人的见解综合形成草案。

3. 周三小组研讨修改形成定案,并由主备人执笔修改。

4. 讲学稿印发后,任课教师在上课前还要针对自己所带的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备课,确定适合本班学生的知识结构、方法程序。

(二) 讲学稿的具体格式

1. 预习导学

2. 合作探究

3. 自我检测

4. 拓展延伸

学生在预习自学中能充分体现其主动性、独立性与独特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负担为享受,使学习事半功倍。

学生在学习的具体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通过预习导学的检查,这种差异就会体现出来,从而能使老师的教有方向、有目标,知道每个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需要什么知识,能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既节省了老师的讲授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 两类结构教学(解决教师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

(一) 教什么

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

一棵大的知识树是由若干个小的知识树嫁接起来的。知识树的作用是先让学生看到这一节知识内容的全部,然后再顺藤摸瓜各个击破,即先整体后局部,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对一节课知识的整体框架结构,也可以是一个单元、也可以是一册书等的整体框架结构都可慢慢建立起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把自己当做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找到了一种学习的方法——整体建构法,建立起了知识的整体概念。

(二) 怎么教

“三环两线一核心”

三环指:通过例题寻找方法,通过习题感悟方法,通过试题验证方法。

两线指:以例题、习题、试题等教学内容构成的知识线;以贯穿其中的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而构成的方法线。

一核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某一类知识或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

例题:额定电压为220 V的热得快的电阻为275 Ω,如果其正常工作10 min,将产生多少热量?

解:方法:1. 首先分析是否是纯电阻电路:

若是纯电阻电路,则Q=W=I2Rt=U2t/R=UIt=Pt

若不是纯电阻电路,则Q=I2Rt

2. 根据题设条件利用已学知识先找出求Q所需的量I、R、t

3. I、R、t三个量的单位都化成国际单位制单位

4. 把整理好的三个物理量带入公式Q=I2Rt计算

I=■=■=0.8 A R=275 Ω

t=10 min=10×60 s=600 s

Q=I2Rt

=(0.8 A)2×275 Ω×600 s

=105600 J

习题:某电热水器铭牌上标有“220 V 1500 W”字样,对它通电1.5 h,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通过本题练习,学生会感悟到本题属于纯电阻电路,消耗多少电能就产生多少热量,所以Q=Pt=1500 W×1.5×3600 s=8.1×106 J

试题:有一电烙铁,它的额定电压是220 V,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1210 Ω,若正常使用3 min放出多少热量?

再通过此题验证解题方法,使学生对此类问题有法可解,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 三项学习要求(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1. 深入预习(课前或课中),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基础知识,提出问题存疑(要求用铅笔做标记,教师抽批)

篇(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DesignAutomatic,EDA)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电子设计的核心技术,并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高校的电类课程教学中[1-2]。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促使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潜能和动力、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等,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3-4]。结合我校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改革优化。

1存在的问题

我校实验中心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存在如下问题:实验手段单一,缺少电路仿真环节,设计制作过程不完整;实验项目陈旧,现有的实验项目已沿用多年,缺乏新内容;学生主观能动性差,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进行实验,课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EDA仿真与制作相结合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探索。

2EDA仿真与制作的结合方式

EDA软件可以完成电路图的绘制、电路仿真以及系统的设计。将EDA技术应用到学生的课程设计和电子制作环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电工电子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对电路的认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利用EDA仿真工具,将虚拟仿真技术和实际电路制作通过几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巧妙结合起来,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整个过程按照仿真和实做可以分为如下两个环节:

2.1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拟采用仿真软件Multisim和Proteus进行电路设计,该两种软件包含了模拟、数字电路常用的元件和芯片、仪器设备,具有强大的分析功能,如示波器功能、频谱分析功能、实时测量功能等。通过仿真、测试以达到预期的电路功能及指标。

2.2电路的制作。电路的制作过程是对设计电路产品化的过程,该环节主要突出技能和实践性要求,采用在洞洞板上进行直接制作的方法。首先根据设计指标选择经济实用的元器件,设计出实物布线图。其次,根据合理的布线图,按照信号的输入输出方向顺序焊接电路。焊接之前要对所用元器件进行检测,避免故障的产生。对于焊接过程应该分单元模块进行,逐步测试。由于仿真软件并不能完全与实际相一致,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实测与仿真偏离的情况,那么需要修改电路重新仿真。最后,对整个电路进行调试,调试过程要经过测试———调整——测试——调整的反复过程才能完成。以往的设计一般到了功能实现和指标合格就结束了,考虑到产品化还可以增加外观设计和外壳制作的内容,以实现完整的制作过程。

3教学实践开展情况

针对以上提出的实验项目陈旧问题,通过分析研究,以理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为基础,结合生活中实际应用,选择新颖、可行的电路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内容,如声光控延时开关、变色呼吸灯电路、温度检测及处理电路等题目,可以根据学生程度、课程要求进行扩展或调整。涉及到的单元模块有:整流滤波电路、振荡电路、集成计数器、比较电路、信号产生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数码管电路、报警电路、RC电路等。这些都是在理论课讲到的、常用的电路,将理论知识通过这种形式整合在一起,学生的收获比进行单个实验要大得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取以小组为单位,实验项目为主线,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学生为实验主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方案设计、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自主评价等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型学习活动,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以及团结协作能力。采用这种实践方法后,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是超出预期的。以变色呼吸灯电路为例,该电路要求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实现七种色彩变换,并同时呈现呼吸灯的效果。学生经过查找资料,将电路进行分解,了解到七种色彩可以通过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灯分时点亮、组合实现,呼吸效果可以通过在LED灯上加三角波实现。图2是一组学生制作的变色呼吸灯实物图,为了突出变化的七彩效果,学生对电路进行了美化装饰,效果非常好。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自主设计电路、讨论、仿真测试到制作成功,整个过程教师仅给予指导,遇到的问题大部分由学生自主解决。

4需要改进的方面

经过教学实践,在为学生们的收获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进行设计和制作,对于器件的选型考虑不全面,比如电阻往往只考虑了阻值而忽略了功率;电解电容只考虑了容量而忽略了耐压;芯片只考虑了功能而忽略了电压、电流等工作条件。而这些知识正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所需要具备的,理论课堂上学不到的,只有通过动手制作,才能逐渐使学生具备该方面的意识并增强能力。在电路的制作环节中,目前采用的方法是手动布线,学生布线的经验有限,电路板制作出来的美观程度也不一致,今后拟将Mul-tisim原理图直接导入PCB布局和布线软件Ultiboard进行电路板布线,使电路的布线更加合理规范。

5结论

依托EDA工具,对电工电子类课程实践项目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工程项目,为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工程因素,使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改变了以往由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表示在制作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体验到了学习电子技术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徐晓霞.基于EDA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探究[J].电子测试,2015,5:148-150.

[2]陈白,张影,郝晓辰.基于项目式教学的EDA综合实验改革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2:27-29.

篇(10)

要做好两次演示实验,这为学生实验“伏安法测电阻”打下基础。并注意两次演示实验的异同,讲清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法,以及滑动变阻器在两个实验中作用的异同,以及注意事项。

让学生感知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使学生感悟:“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多因素问题,是一种有效的科学方法。

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继第一节后对数据的分析归纳,通过用列表法、观察法、数学比例法、图象法、类比法、分析、综合与归纳等方法来对实验数据进行研究的一些科学方法。从而分析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最终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概括物理规律的一些能力。

又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关键。

在教学中这一节可分为四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理解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三种书写格式),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可补充:有两个用电器的简单计算(注意强调用不同角码区分不同用电器)。为下节课讲串并联电阻关系作铺垫。

第二课时通过欧姆定律的推导定量研究“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得出:

串联电路:R=R1+R2

并联电路:1/R=1/R1+1/R2

第三课时运用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练习静态固定电路的相关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给学生解题思路、规范解题。

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I=I1=I2

②电压:U=U1+U2

③电阻:R=R1+R2

④串联分压成正比,即

U1:U2=R1:R2

电阻变大分得的电压变大,电阻变小分得的电压变小。

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I=I1+I2

②电压:U=U1=U2

③电阻:R=1/R1+1/R2

④并联分流成反比,即

I1:I2=R2:R1

电阻变大通过的电流变小,电阻变小通过的电压变大。

第四课时运用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练习动态电路的相关计算。

动态电路------由于开关的通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导致电路中的物理量发生变化的电路。

简化电路的方法:

1、电流表看成导线,电压表看成断路。

2、短路和断路的电路可以去掉。

3、闭合的开关看成导线

解决变化电路问题的关键是把动态电路变成静态电路(电路的识别),可以把电流表简化成导线,将电压表简化成断开的或干脆拿掉。把闭合的开关看成导线,把被局部短路的用电器拿掉;把开关断开的支路去掉,来简化电路。画出每次变化后的等效电路图,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再根据有关的公式和规律去解题。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本节主体内容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算出小灯泡的电阻,通过实验探究去发现灯丝电阻变化的规律,并最终找到影响灯丝变化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多测几组数据,指明不能用平均法求电阻值(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用平均法求电阻值)。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导体的电阻大小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此外跟温度有关。这也为电功率中“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作了铺垫。

第四节“欧姆定律及其安全用电”:课前安排学生收集安全用电的常识,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进行补充。再播放《安全用电》视频。

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

另外本节涉及电路故障(断路或短路),在教学中应加强练习,注意区分两者对电路造成的影响,以及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要求学生懂得一些简单的电路故障的问题,学会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了解短路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材中介绍了避雷针,使学生注意防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上一篇: 研究生实习规划 下一篇: 风险防范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