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9 17:09: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人口资源环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人口资源环境

篇(1)

3.基于工业化视角的能源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李世祥,LIShi-xiang

4.山东省城市化和能源消耗的关系研究许冬兰,李琰,XUDong-lan,LIYan

5.基于组合模型的能源消费预测研究刘爱芹,LIUAi-qin

6.广西生态足迹与能源消费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吴玉鸣,WUYu-ming

7.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度评价马骏,郑垂勇,MAJun,ZHENGChui-yong

8.南水北调东线Newsvendor优化模型陈志松,王慧敏,CHENZhi-song,WANGHui-min

9.基于演化博弈的初始水权分配中的冲突分析陈艳萍,吴凤平,CHENYan-ping,WUFeng-ping

10.水资源协调利用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陆文聪,马永喜,LUWen-cong,MAYong-xi

11.新疆焉耆盆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郑奕,魏文寿,崔彩霞,ZHENGYi,WEIWen-shou,CUICai-xia

12.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对贸易竞争力影响的研究郑晓博,苗韧,雷家骕,ZHENGXiao-bo,MIAORen,LEIJia-su

1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对外贸易的物质流分析傅京燕,张珊珊,FUJing-yan,ZHANGShan-shan

14.工业出口贸易结构变动对我国能源强度的影响尹显萍,石晓敏,YINXian-ping,SHIXiao-min

15.省际煤炭贸易中的污染转移评估方法及实证王寿兵,许博,陈雅敏,柏红霞,王祥荣,樊正球,WANGShou-bing,XUBo,CHENYa-min,BAIHong-xia,WANGXiang-rong,FANZheng-qiu

16.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徐国虎,许芳,XUGuo-hu,XUFang

17.中国农地非农化政策调控:理论分析框架的改良设计金晶,曲福田,JINJing,QUFu-tian

18.基于土地资源结构演进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史永亮,杨东峰,李京生,范凌云,郑勇强,SHIYong-liang,YANGDong-feng,LIJing-sheng,FANLing-yun,ZHENGYong-qiang

19.基于CVM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探析马文博,李世平,陈昱,MAWen-bo,LIShi-ping,CHENYu

20.森林资源生态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朱源,康慕谊,ZHUYuan,KANGMu-yi

21.基于生态劳动价值论的资源性产品价值研究沈丽,张攀,朱庆华,SHENLi,ZHANGPan,ZHUQing-hua

22.经济发展与草地资源退化之间的一般规律陈秋红,CHENQiu-hong

23.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格局及机制分析郭华,蔡建明,GUOHua,CAIJian-ming

24.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分析李宏,LIHong

25.对外开放、人口增长对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邬彩霞,WUCai-xia

26.工业固废生态链的构建对区域物质流的影响逯馨华,杨建新,陈波,吕彬,LUXin-hua,YANGJian-xin,CHENBo,LVBin

27.农业清洁生产模型与实证研究熊文强,王新杰,XIONGWen-qiang,WANGXin-jie

28.《水污染防治法》控制手段的反思与重构刘超,LIUChao

29.中国限制塑料袋使用的政策效果及国际经验借鉴何浩然,陈安来,HEHao-ran,CHENAn-lai

1.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潘家华,郑艳,PANJia-hua,ZHENGYan

2.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足迹研究综述耿涌,董会娟,郗凤明,刘竹,GENGYong,DONGHui-juan,XIFeng-ming,LIUZhu

3.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研究潘晓东,PANXiao-dong

4.中国低碳经济政策链范式研究李武军,黄炳南,LIWu-jun,HUANGBing-nan

5.中国能耗碳排量宏观驱动因素的Hi·PLS模型分析贾俊松,JIAJun-song

6.钢渣内部综合利用碳减排效果的生命周期评价陈波,杨建新,欧阳志云,CHENBo,YANGJian-xin,OU-YANGZhi-yun

7.上海低碳经济发展技术路径的框架分析曹建华,CAOJian-hua

8.环保运动参与:资源动员论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周娟,ZHOUJuan

9.基于委托模型的环境治理公众参与研究薛澜,董秀海,XUELan,DONGXiu-hai

10.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趋势闫国东,康建成,谢小进,王国栋,张建平,朱文武,YANGuo-dong,KANGJian-cheng,XIEXiao-jin,WANGGuo-dong,ZHANGJian-ping,ZHUWen-wu

11.北京城市居民环境行为意愿研究王琪延,侯鹏,WANGQi-yan,HOUPeng

12.低碳模式下政府参与国际环境合作机制研究李倩,戴玉才,LIQian,DAIYu-cai

13.中国建设用地增长驱动力研究陈春,冯长春,CHENChun,FENGChang-chun

14.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法及实证周小平,黄蕾,谷晓坤,孙滋英,ZHOUXiao-ping,HUANGLei,GUXiao-kun,SUNZi-ying

15.土地整理立项决策的属性约简方法研究赵微,汪文雄,ZHAOWei,WANGWen-xiong

16.土地开发转让制度在区域土地空间配置及利益分配中的应用曹志宏,郝晋珉,郭丽娜,高红梅,CAOZhi-hong,HAOJin-min,GUOLi-na,GAOHong-mei

17.基于土地优化配置模型的耕地生态补偿框架马爱慧,蔡银莺,张安录,MAAi-hui,CAIYin-ying,ZHANGAn-lu

18.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影响因素典型相关分析赵京,杨钢桥,ZHAOJing,YANGGang-qiao

19.循环经济下再生资源规范回收行为研究吴刚,陈兰芳,李云,晏启鹏,WUGang,CHENLan-fang,LIYun,YANQi-peng

20.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区域污染影响因素:基于EKC曲线的面板数据分析丁焕峰,李佩仪,DINGHuan-feng,LIPei-yi

21.低碳经济认识探析刘晔,耿涌,LIUYe,GENGYong

22.中国省际层面"资源诅咒"问题的再检验冯宗宪,姜昕,王青,FENGZong-xian,JIANGXin,WANGQing

23.水权交易市场中的讨价还价问题研究唐润,王慧敏,王海燕,TANGRun,WANGHui-min,WANGHai-yan

24.辽中地区酸雨特征及主控因子研究张新民,孙新章,张萌,ZHANGXin-min,SUNXin-zhang,ZHANGMeng

25.金融危机对抗虫棉制种区农户生产意愿的影响邵长勇,高强,颜廷武,SHAOChang-yong,GAOQiang,YANTing-wuHtTp://

26.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产量的经济影响及其适应策略周曙东,朱红根,ZHOUShu-dong,ZHUHong-gen

27.滨海旅游活动的经济价值评价——以大连为例李作志,王尔大,苏敬勤,LIZuo-zhi,WANGEr-da,SUJing-qin

28.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影响的区域比较——基于江汉平原和太湖平原的实证分析杨钢桥,靳艳艳,YANGGang-qiao,JINYan-yan

29.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特征及区划陈杰,欧阳志云,郑华,徐卫华,CHENJie,OUYANGZhi-yun,ZHENGHua,XUWei-hua

1.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杜传忠,刘英基,DUChuan-zhong,LIUYing-ji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王保乾,张艳冉,WANGBao-qian,ZHANGYan-ran

3.基于时间维度的循环经济物质流特征研究高昂,张道宏,GAOAng,ZHANGDao-hong

4.国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尹希果,霍婷,YINXi-guo,HUOTing

5.上海市工业碳排放总量与碳生产率关系谌伟,诸大建,白竹岚,CHENWei,ZHUDa-jian,BAIZhu-lan

6.福建省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碳减排潜力研究赵胜男,崔胜辉,吝涛,李新虎,张雅京,ZHAOSheng-nan,CUISheng-hui,LINTao,LIXin-hu,ZHANGYa-jing

7."西电东送"环境减排效应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李飏,LIYang

8.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模拟与分析童玉芬,TONGYu-fen

9.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的云模型贾琦,段春青,陈晓楠,JIAQi,DUANChun-qing,CHENXiao-nan

10.中国流域内农业水费的分担模式尹庆民,马超,许长新,YINQing-min,MAChao,XUChang-xin

11.农业灌溉水价对农户用水量影响的经济分析牛坤玉,吴健,NIUKun-yu,WUJian

12.中国水资源消耗配置的灰色关联度与适宜度测算赵奥,武春友,ZHAOAo,WUChun-you

13.环境规制及其在中国的评估薛伟贤,刘静,XUEWei-xian,LIUJing

14.转型管理:环境治理的新模式洪进,郑梅,余文涛,HONGJin,ZHENGMei,YUWen-tao

15.外部环境、绿色管理与环境绩效的关系李卫宁,陈桂东,LIWei-ning,CHENGui-dong

16.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在中国情境下能否有效?王惠娜,WANGHui-na

17.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的寻租博弈分析王珂,毕军,张炳,WANGKe,BIJun,ZHANGBing

18.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孟庆峰,李真,盛昭瀚,杜建国,MENGQing-feng,LIZhen,SHENGZhao-han,DUJian-guo

19.预算软约束下外部融资需求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影响翟华云,ZHAIHua-yun

20.基于灰色系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制约彭勃,雷家骕,PENGBo,LEIJia-su

21.绿色技术的扩散:中国三大电子产业集群比较研究史进,童昕,SHIJin,TONGXin

22.泾河流域不同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耿艳辉,闵庆文,吕爱锋,成升魁,GENGYan-hui,MINQing-wen,LVAi-feng,CHENGSheng-kui

23.永定河河道修复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彭涛,吴建寨,姜广辉,PENGTao,WUJian-zhai,JIANGGuang-hui

24.不同时段洞庭湖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退田还湖的影响潘明麒,于秀波,PANMing-qi,YUXiu-bo

25.红壤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储量模拟解宪丽,孙波,潘贤章,XIEXian-li,SUNBo,PANXian-zhang

26.雨崩徒步旅游者旅游净生态足迹研究张一群,杨桂华,ZHANGYi-qun,YANGGui-hua

篇(2)

第二,资源环境在受到经济、空间、人口等因素作用的同时,也对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产生强力约束。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不断提高,但是,如果人口规模、经济体量过大,超过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就会使区域发展环境严重恶化,反过来又将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北京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已严重影响对海外高端人才、国际组织、跨国总部资源等的吸引力,对北京可持续发展已经构成严重挑战。

二、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多年来,北京一直在积极探索与首都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受制于国家现行财税体制,在某种程度上无法摆脱“通过扩张经济规模来增强财力,进而支撑城市运行和发展”的思路。虽然北京通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逐步减弱。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要求相比,我们必须看到,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矛盾与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快速发展引致首都人口过快增长。近年来,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吸纳了大批就业人口,就业人口总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2000~2012年,全市就业人口总量从619.3万人增长到1107.3万人,年均增长近41万人,就业人口年均增量占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的69.7%。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外来就业人口成为就业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外来就业人口占全市就业人口的比重从2003年的33.7%提高到2010年的55.7%,净增337.2万人;从外来就业人口的就业行业看,外来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四大传统行业,占外来就业人口总量的2/3左右。同时,随着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催生了更多的城市生活需求,家政服务、保安服务等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迅猛发展,进而带来更多的流动人口进京。

第二,还存在大量与城市功能定位不匹配的低端产业。目前,与首都功能定位要求不相符的传统低端产业仍占一定比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业等部分低端生产环节仍在京发展;中心城区还存在大量小商品批发、建材批发、服装批发等低端市场。比如,大红门地区有服装市场31家,建筑面积合计达76万平方米,其市场交易量占到全市服装批发量的50%。

第三,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很大。目前,北京市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三高”行业和企业,产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偏低。2012年,北京单位GDP能耗是2007年东京的11倍、伦敦的5.5倍、纽约的1.69倍;单位GDP水耗是2007年东京都的7倍。产业发展带来的能源资源消耗在全市整体资源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仍然偏高。2012年,北京产业用能占全市能源消耗的4/5,产业用水约占全市用水总量的3/5。同时,产业发展也是北京环境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2012年工业二氧化硫、烟(粉)尘、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市的63.2%、46.2%和48.1%。

第四,经济功能与居住功能、公共服务功能等在空间上的不匹配加剧城市运行管理压力。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集聚了全市近六成的就业人口,其中,西城金融街、朝阳CBD、海淀中关村西区等地区成为主要的就业区域。总体来看,就业主要集中于四环以内;而居住人口向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边缘地区集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区县看,西城、东城、顺义、海淀、朝阳五个区县的职住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余大部分区县职住比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区域职住比不平衡,尤其是昌平、通州两大居住人口集聚区最低,职住比严重不平衡。比如,2008~2012年,昌平区新增常住人口达88.8万人,是新增就业人口(5.2万人)的17.1倍;通州区新增常住人口25.2万人,是新增就业人口(2.8万人)的9倍。详见图4。经济功能与居住功能、公共服务资源相互间的不匹配,给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城市运行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如郊区居民需要到中心城区就业,形成“钟摆式”通勤格局,这也是造成北京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北京市平均通勤时间长达50分钟,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由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主要位于中心城,加大了新城居民看病、享受文化娱乐以及小孩上学的成本,导致城市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提高,从而降低了城市运行效率。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的上升,增加了整个城市的资源消耗和交通运行带来的污染,加剧了全市资源环境压力。

第五,全市缺乏强有力的统筹调控机制。市级层面对于城市发展中的规划、重大项目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效率不高,推进力度不大。面对分税体制和GDP层层考核,各区县、乡镇发展经济动力十足。虽然北京市多年前就提出并强调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区县、乡镇在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矛盾面前,往往选择前者。各区县出于自身发展需要提出的一些规划或项目,从局部看或者从全市发展经济角度看有其合理性,但从首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角度看未必合理。

三、推动首都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整体部署,为北京破解城市发展矛盾、实现科学发展提出要求、指明方向。北京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迫切需要站在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抓住这一战略契机,拿出壮士断腕的气魄,以牺牲局部利益换取整体利益,以牺牲眼前利益换取长远发展,抓住关键性、根本性矛盾,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切实有效地推动首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以经济调控为突破口,主动降速、提质发展

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调控经济增速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首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第一,明确重点发展和坚决淘汰的产业方向。一方面,要明确各区县差异化的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领域。基于四类功能区功能定位,深化区县产业定位,按照差异化发展思路,明确各区县重点产业领域。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技术研发,每个区明确2~3个重点发展领域;城市发展新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具有明显优势的高技术制造业,每个区县明确2~3个重点发展领域;生态涵养发展区各区县结合优势资源,适度发展旅游、都市农业、生态休闲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另一方面,要确定各区县应当坚决淘汰退出的产业目录清单。制定各区县与功能定位不相符的传统产业退出清单,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分类逐步搬迁五环路以内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建材市场、物流仓储等低端业态;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着力清退高污染、高能耗的低端制造业。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北京转变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是推进产业结构特别是产业内部结构深度调整,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北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大引擎和主要阵地。要抓住中关村范围扩大契机,充分发挥其创新引领作用,凝聚更多的高端创新资源,承载更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形成更强大的创新增长极。

(二)以空间调整为着力点,建限并举、重心外移

为促进首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是很重要的一个着力点。从国际大都市空间发展历程来看,在推进城市空间优化过程中,有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建”,即通过分阶段建设城市“副中心”来推进城市空间优化。如东京于1958年开始分三阶段实施“副中心”战略,形成目前“一主七副”城市空间格局。二是“限”,即通过出台各种限制中心城过度开发建设、引导城市中心区功能有效疏解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空间优化。比如,巴黎市政府于1959年宣布禁止在市区内建造1万平米以上规模的办公大楼。三是“联”,即同步推进大容量、网络化、高速度的轨道交通体系建设。又如,东京首先修建了一条环市中心的轻轨线,依托各个交通枢纽把多个“副中心”连接起来,使东京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借鉴国际经验,未来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要“疏堵结合”,一方面,要限制中心城区的再开发,禁止大型公建项目、商业项目、商品住宅项目等的开发建设,防止中心城区继续“摊大”和“摊厚”,避免人口、产业等功能向中心城区再集聚。同时,要积极引导中心城区的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公共服务资源以及大型公交枢纽等搬迁,推动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向城市“副中心”、“新城”疏解。另一方面,要引导城市发展重心全面转向城市“副中心”和新城。借鉴东京经验,近期集中精力加快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高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和基础设施,提高对人口和产业项目的吸引力。此外,还要加快大容量、网络化轨道交通体系建设,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补上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的“短板”和“欠账”,一方面要继续加密中心城轨道网络,研究现有地铁线路满复线建设,通过采用“大站快车”方式,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加快规划和建设市郊铁路干线,使中心城区的居住功能和产业功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有效疏解,在更大尺度上引导城市空间格局优化。

(三)以体制机制为根本,上下联动、多主体协同

推进首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体制机制上对区县关键是要建立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全市“一盘棋”、令行禁止的工作格局,彻底解决“调不动”的问题。

第一,实施差异化的区县财税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市区税收分成制度,积极引导区县高端化、差异化发展。按照差异化发展思路,调整市、区税收分成比例,对区县产业发展进行分类指导,鼓励各区县积极发展符合自身功能定位和重点方向的产业,并加大区级税收留成比例;限制各区县发展不符合自身功能定位的产业,并相应减少区级税收留成比例。

第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积极推进区县政绩考核体制改革。改变以GDP增速为主的政绩评定办法,取消对区县经济总量和增速指标的考核,重点考核单位GDP税收、能耗、水耗,以及创新能力、生态效益、特色化高端产业集聚程度等指标。

(四)跳出北京,大尺度谋划,跨区域配置首都城市功能

东京、纽约等世界城市都通过在更大腹地范围进行功能配置来缓解“大城市病”。因此,解决北京“大城市病”,要跳出北京,在京津冀地区乃至环渤海区域等更大尺度空间范围内实现功能再配置,实现首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一,提请国家建立“首都经济圈发展协调委员会”。协调推进北京与首都经济圈、环渤海地区其他省市重大事项的合作。近期,协调北京、天津、河北规划设立“首都经济圈区域合作战略储备区”,重点涵盖武清、廊坊、涿州等地区土地资源,遏制一些大型地产商、国企等以各种名目“跑马圈地”、转手获利,为北京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合作、功能对接预留空间。

第二,探索建立北京与周边区域产业合作的多元路径。加强北京与首都经济圈其他城市等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积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这样既可以减缓周边地区人口向北京集聚的压力,周边地区的发展又可以吸引一部分外来人口就业,对北京外来人口发挥一定的“拦截”作用。建议在首都周边地区选取具有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开发区、工业示范园区,以“共建园区”、“总部—制造基地”等模式,优先支持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在周边产业化。

篇(3)

一、 引言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主题之一,人口、资源与环境这三大影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口的增长又对资源、环境造成了重大压力,三者的良性互动才会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人通过自身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活动直接作用于资源环境,另一方面,人在社会群体中的经济活动又会间接的影响资源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城市人口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科技经济中心和人口高度密集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三十年发展迅猛,人口规模增长迅速,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研究重庆人口的动态变化,分析人口变化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这对于重庆市今后制定科学合理人口、资源与环境政策,减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促进重庆未来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意义。

二、 重庆人口变化特点

改革开放近30年来,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效,城市人口也随之发展了一定变化。大量的中西部人口流入重庆市,人口总量不断增长,城市集聚效应逐渐凸显。随着重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市人口已经跃居全国四大直辖市之首。

(一) 人口规模急剧扩张

在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中,重庆市人口规模急剧扩张,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人口流动而造成的人口总量扩大。截止2010年,重庆市户籍人口为3303.45万人比1980年的2664.79万人增加了638万人,增长了23.9%;而常住人口同比增长31.5%。自从1980年以来,重庆市人口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80-1990年。这十年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对劳动力需求较少,因此外来人口流入数量较少。重庆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人口数量呈现缓慢上升趋势。1980年,重庆市户籍人口总数为2664.79万人,1990年增长至2920.9万人,相比1980年增长了9.6%,人口增长率较低。

2.第二阶段:1990-20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渐深入,重庆逐渐成为西部重要金融经济中心,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大量的外来人口流入重庆寻找工作机遇,城市流动人口有所增加,同时常住人口也上升。在这一时期,外来流动人口成为影响重庆市人口结构和规模的重要因素。综观总体,重庆市户籍人口总量还是保持相对平稳的,常住人口数量大致也是保持平稳。截止2000年,重庆市户籍人口比1990年增加了170万,仅增加了5.8%,常住人口相对于1990年增加了158万,也增加了5.8%。

3.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2000年以后,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发展政策,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领头,重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重庆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城市集聚效应进一步有所体现,这将会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大批流入重庆市。截止2010年,重庆户籍人口为3303.45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6.9%;但户籍人口保持稳定。

(二) 人口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非农业人口除以户籍人口就是非农人口比例,它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之后,重庆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城市空间大幅增加,人口规模也快速增长。随着重庆市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全市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比例显著上升,也即城镇化比率不断上升。

在1980年重庆市的非农业人口为391.72万人,仅占到户籍人口的14.7%,城镇化率很低;在紧接着改革开放以后的20来年,城市化水平快速稳定提高。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重庆市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达到1.74个百分点,截止2010年,重庆市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53%,预计2020年重庆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

然而,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环境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因此会对资源消耗和环境造成一定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过快,导致城市建设标准跟不上城市化速度,进而出现人口密度过高,过度人口城市化。最终使得人均资源拥有量下降,城市拥挤、道路阻塞一系列问题逐渐出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影响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变化与资源与环境效应分析

篇(4)

1.消费项足迹结构分析。

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方法,评估居民消费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2010年青海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足迹为1.5193hm2,从各消费项来看,生物资源账户人均消费足迹0.8767hm2(占2010年城乡居民消费生态足迹总量的57.71%);能源及用品账户人均消费足迹0.3835hm2(占25.24%);建设用地、污染、交通和水足迹账户人均消费足迹分别为0.0336hm2(占2.21%)、0.1758hm2(占11.57%)、0.0291hm2(占1.92%)和0.0206hm2(1.35%)。分析可见,生物资源账户、能源及用品账户占消费足迹比例较大,合计为82.95%,反映当前食品、用品等传统物质消费项目是产生环境污染与资源占用的重要贡献项。

2.消费占用土地类型结构分析。

从土土地类型看,耕地、化石能源用地和草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用地。原因在于食品是物质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青海省居民牛羊肉和奶制品消费量较大,故消费占用的土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和牧草地,2010年两类土地占用比例之和为56.8%;随着耐用品消费、交通工具数量增加,化石能源用地比例提高到34.6%。

3.消费足迹与区域生态承载力比较分析。

2010年青海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足迹为1.5193hm2,同期人均生态承载量4.4055hm2(扣除12%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生态承载力远大于消费足迹,不存在生态赤字。但消费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存在结构赤字,即2010年青海省水资源生态承载量最大,占40.74%,其次为草地占34.32%,由于没有专门用于吸收CO2的土地,故化石能源用地承载力为0;耕地人均承载量仅为0.4916hm2,而人均消费足迹为0.6863hm2,该类土地显然不能满足消费需要,耕地产品仍然需要依靠外界输入。

(二)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生活消费的环境基尼系数计算与分析

2010年青海省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环境洛伦茨曲线介于绝对公平分配曲线和收入洛伦茨曲线之间,环境基尼系数为0.104,反映城镇居民消费占用的生态环境资源相对公平,而收入基尼系数为0.3412,不同收入组的生活消费占用的生态环境资源差距较收入差距小。以不同收入组为单位,计算2010年城镇居民不同消费项的环境基尼系数,结果是,生活交通消费的环境基尼系数为0.2456、衣着及生活用品消费为0.1768、生活用水及能源消费为0.1472、生活污染为0.1463、食品消费为0.0656。不同消费项占有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平性具有较大的区别,高收入组私家车保有量增加,交通能耗占有的生态环境资源不公平性较强,而食品消费占有的生态环境资源则具有相对较强的公平性。以上分析结果的形成原因在于不同收入组消费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及消费支出结构的差异。2010年城镇最低收入组人均消费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为81%,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逐级降低,最高收入组仅为62.9%;从消费结构分析,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两项非物质消费支出在最低收入组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为15%,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该比重逐渐增加,最高收入组为30%。

二、结论与建议

(一)生活消费占用土地结构与生态承载力结构不对等,存在生态结构赤字,是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

2010年青海省城乡居民人均耕地、化石能源用地和水域生态承载力不足,存在赤字。耕地承担着提供食物消费的主要功能,城乡居民对耕地的需求量最大,但由于气候等原因青海省人均耕地承载力小于耕地消费足迹;化石能源用地是生活用品、能源消耗和消纳生活垃圾占用的生态空间,由于任何区域都不存在用于消纳污染物的用地,随着消费品数量和能耗增加,该项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增大,最终转化为对自然生态资本的消耗;水域主要指地表水资源,用于提供水产品和吸纳废水,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水域承载力不足。生态赤字最终转换为对自然资本的消耗或外部资源的占用,限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足迹略高于农村居民,原因在于两类消费群体在消费水平、消费理念、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未来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人均消费足迹量和消费足迹总量将逐步增长,而同时城镇化也使人口聚集、生活污染物的自然处理和消纳渠道衰退,人口发展所产生的资源占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突出。

(三)环境基尼系数小于收入基尼系数,不同收入群体占用的生态环境资源相对公平。

2010年青海省城镇不同收入居民环境基尼系数为0.104,而收入基尼系数为0.3412。原因在于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逐渐降低,而非物质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不同消费项的环境基尼系数也存在差异,原因在于不同收入群体对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方面存在刚性需求,因此差异性较小;而高收入群体对于高档消费品、奢侈品等享受型消费品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所以消费足迹较大。

(四)尽管由于统计资料局限计算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但还是客观反映了居民生活消费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

如在农村生活用能中未计算薪柴使用量等,计算结果比较保守;在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中,假设青海省单位面积的产水量相等的,且计算中仅考虑人口总量和土地面积,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尽管如此,计算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青海省2010年居民生活消费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城乡差异。

篇(5)

2016年,本人在市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领导下,积极协助配合主任工作,加强学习,恪尽职守,务实创新,严格自律,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学习和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理论,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五种能力”。一年来,积极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法律法规,通过集体学习、干部在线学习、委员培训学习和理论自学,努力提高善于学习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建言献策的能力、勤干实事的能力、凝聚人心的能力,认真践行“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不断增强守纪律讲规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尽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意突出主动性、敏锐性、超前性,认真履行岗位和委员“双重”职责,建肺腑之言,立发展之论,献务实之策。组织发动本委委员积极撰写大会发言材料和提提案;圆满完成市十二届政协五次会议和市十三届政协一次会议的系列文字材料的起草、修改、审核工作和会议简报编写工作;统筹、协助市政协主席视察团《关于进一步综合整治南渡河,力保雷州半岛生命之源的建议》提案“回头看”督办调研活动;协助开展“走百校”专题视察调研,并综合起草调研报告;协助开展“走百医”专题视察调研;为促进我市深水网箱养殖业健康发展,协助本委农业界别委员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并起草《关于开展“促进我市深水网箱养殖业健康发展”视察调研的报告》;起草本专委会2012—2016五年工作报告等材料,认真负责地完成领导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坚持“三个不”,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一年来,坚持“政治上不搞自由化、生活上不搞特殊化、工作上不当一般化”。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始终以“多商量、不争论;多尽职、不争功;多自律、不争利;多交心、不猜疑;多补台、不拆台;多谋事、不谋人”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到工作实、作风正、为人诚、经济清,内强素质、外树形像,人争优秀、事争一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等纪律、规定,自觉接受监督。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正视和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学习,开拓创新,务实进取,认真履职,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篇(6)

3.Industrializatio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the Impacts of Industrial SO2 Emission on Public Health in ChinaHe Jie

4.Establish the Long-effective Mechanism of Food Security in ChinaWang Yapeng,Fang Lingli

5.Chines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Payments for Ecological Services in WatershedsLiu Guihuan,Zhang Huiyuan,Wan Jun

6.Analysis on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the West Coast of the StraitGeng Jianzhong,Wu Dianting,Zhao Xiaofang,Lu Qi

7.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Diversifie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n Building Ecological CitiesDai Shiming,Lu Xiwu,Qin Xing

8.Balance the Paradox between Limited Health Resources and Growing Demands for Medical ServicesGao Tian,Bruce Gurd,Wang Guoxing

9.On the Process of Peasant Workers' Transformation to Urban ResidentsLiu Chuanjiang,Dong Yanfang,Wang Jing

10.Local Area Quotas for Industrial Emissions along Reaches of the Pearl River in GuangdongDai Ming,Qin Jian,Dai Xie'er

11.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Nongovernmental Economy on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Growth in ChinaWen Yuyuan,Jiang Jiang

12.Research of Toxic Mechanism on Anaerobic Digestion by LeadHan Jianhong,Wang Zhe,Zhang Lianke,Han Jintao

13.A Study on Theoretical Model and Applied Evaluation of Land Use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Zone in Urban Fringe: A Case Study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Ban Maosheng,Fang Chuanglin,Liu Xiaoli

1.GUIDELINES FOR AUTHORS

2.Investment Risks of Agricultural Listed Companies from Visual Angle of Natural DisastersQu Xiang,Sun Nengli,Zhang Junbiao

3.Eco-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Chang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ulative MeasuresZhang Jian

4.Urban Land-banking Planning: A New Instrument to Regulate Urban Land Supply-demand of Nanjing CityTu Xiaosong,Pu Lijie,Huang Xianjin,Jin Xiaobin

5.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on Urban Population Cawing Capacity: Case of Haidian District in BeijingZhang Lihua,Chen Gang,Xu Xiaoxin,Liu Huiwu

6.Defect and Innovation of Water Rights SystemZhou Bin

7.Economic Periodicity Analysis of Shandong ProvinceLiu Zhaode,Yao Lili,Sun Jinfang,Yu Wei

8.Effect of Earthworm(Pheretima sp.) Density on Revegetation of Lead/zinc Metal Mine Tailings Amended with SoilCheng Jiemin,Ming H Wong

9.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Sectoral Energy Use in Beijing (1981-2005)Using the LMDI MethodLiu Chunlan,Xie Gaodi,Cai Bofeng

10.Expansion and Change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Regions: Based on Village Investigation in Pingdu CountyDong Dekun,Lu Jinping,Gu Shuzhong

11.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Detection and GIS in Analysis of Vegetation Pattern Dynamic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Song Chuangye,Liu Gaohuan

12.Rural-urban Migrati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of ChinaLu Qi,Yang Chunyue,Li Juan

13.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Management of Local Cultural LandscapesSun Yihui,Chen Tian,Zhang Meng

14.Ecotourism Model and Benefits of Periphery Regions in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Li Bin,Dong Suocheng,Xue Mei

15.Quantitative Appraisement on Ecological Cawing Capacity in Coastal Rapid Developing Region of Hainan ProvinceZhang Fugang,Liu Yansui

16.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Emission When Recycling Acetone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Soy PhospholipidLiu Daicheng,Wang Yan,Tao Yinhua

1.Overcoming Contradictions Between Growth and Sustainability: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BRICSPeter H.May

2.Problems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and Policies in the New Period of UrbanizationGu Shengzu,Zheng Lingyun,Yi Shance

3.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Resource Security with Its Relative LawsChen Demin,Wang Huabing

promises of Bali RoadmapWang Jingmin,Wei Dong

5.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Zhou Li,Ying Ruiyao

6.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Policy Instruments for Congestion Mitigation in ShanghaiChen Hongfeng,Xiao Pu,Feng Xiangzhao,Li Fen

7.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Alternatives to DDT Usage for Antifouling Paint Production in ChinaZhang Yi,Xiao Yali,Lu Yongsen

8.Index System and Influence of Drought in Northwest ChinaLiu Yinge,Wen Yanjun

9.Development of Future Generations: Oriented Virtual Negotiation Support System for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Zeng Weihua,Zhong Xiaohong,Xue Pengli

10.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Solar Green House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Minqin Oasis of Gansu Province, ChinaTao Weichun,Shi Minjun,Zhao Xuetao

11.Impact on Mountainou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forced by Migrants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Zhang Baolei

12.Tour Level Mode Choice Analysis of Madison Area in WisconsinZhang Miao,Cheng Yang

13.Review Study on Main Models of Market IntegrationHe Feng

1.GUIDELINES FOR AUTHORS

2.Background, Pattern and Policy of China for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Zhu Dajian

3.Exploration on Relativity of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Viewpoint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Liu Xuemin

4.Unit Environmental Property Rights: Efficiency, Responsibility and SystemLi Ruie,Huang Yi

5.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xport: Theoretical Meaning, Evaluation Model, and Empirical ResearchZhou Nianli

6.Past, Status Quo and Future of China's Territorial PlanningLiu Xinwei,Wu Chuguo,Zhang Qiuming,Zhang Lijun

7.China's Import of Wastes and Its ImplicationsGuo Dongmei

8.Scenario Formation of Energy Demand and CO2 Emissions for Sustainable ChinaWei Baoren,Yagita Hiroshi

9.Transaction of Marine Fishing Right: Theoretical AnalysisHuang Jishen,Long Wenjun

10.Multi-formal and Information-based Emergency Resource Reserve System in ChinaLi Hua,He Jinsheng,Zhu Xianmin

11.Sustainability Capacity Building Based on Educational Method: A Case Study on China and Sweden Joint ProgramZhang Qi,Marie Nesser,Jonathon Wigley,Yu Guopei

12.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and Social Welfare Analysis of Rural-urban Land Conversion Decision-makingSong Min,Zhang Anlu

13.Israeli Water Achievements Today and Enlightenment to ChinaSun Lei,Xu Lanqing

14.Detailed 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 of Liaoning in 2006Liu Li,Liang Chenghua,Wang Qi,Wang Zhijiang,Du Liyu

15.Multiple Effects of Energy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 A Case of Shandong ProvinceWang Chengxin,Wang Gefang,Yao Shimou

1.GUIDELINES FOR AUTHORS

2.Profile of Methane Concentrations in Soil and Atmosphere in Alpine Steppe Ecosystem on Tibetan PlateauPei Zhiyong,Ouyang Hua,Zhou Caiping,Xu Xingliang

3.Problems of Marin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s of Oil Spill in ChinaLiu Jiayi

4.Empirical Research on Factors Influencing Leve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Annual Reports by Listed CompaniesZhu Jinfeng,Xue Huifeng

5.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of Chemical Industry:Evidence from Chinese A-Share MarketTang Jiufang,Lin Xiaohua,Tang Jiuhong

6.On the Laws and Causes of Socio-economic Territorial Differentiation in Minority Areas in ChinaXue Mei,Dong Suocheng

7.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in a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Pilot Site:a Case Study in ChinaSun Yehong,Min Qingwen,Cheng Shengkui

8.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 DestinationFan Zhiyong,Zhong Sheng

9.Elasticity Ratio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Meng Weihua,Zhu Dajian,Zhou Xinhong

10.Welfare Balance of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During Rural-urban Land ConversionPeng Kaili,Zhang Peng,Zhang Anlu

11.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Employment and Land:An Econometric Study in an Integrated FrameworkHu Weiyan,Zhang Anlu,Liu Caixia

12.Analysis of Coupling betwee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social DevelopmentSun Xihua,Zhang Daimin,Wan Han,Chen Tingting,Yan Fujiang

13.Harmful and Needless Emission of Refrigerant and CountermeasuresWu Zeqiu

14.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Basic Value of Natural EnvironmentJia Zhong,Li Jianhua

15.Research on the Green Culture of Chinese EnterpriseWu Yunguo

1.Absorptive Capacities for Sustainability Technologies: Perspectives from the BRICS and ChinaRainer Walz,Katrin Ostertag

2.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Snow Disaster Based on Traffic System: A Case Study of Chenzhou City in Hunan Province, ChinaXu Xiaoge,Wang Jingai

3.Model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n Carrying Capacity of Relative ResourcesLi Zehong,Dong Suocheng,Gao Dan

4.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of Northeast Economic Region in ChinaLi Fei,Zhou Chenghu

prehensive Assessment on Tourism Eco-environment of Gansu Province Based on Spatial DataWang Lili,Dong Suocheng,Li Yu,Wang Peixian,Qi Xiaoming

6.The Economic Effect of Mine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in Bijie Prefecture in GuizhouLu Jinping,Zhang Xinhua,Dong Dekun,Wang Yining,Gu Shuzhong

7.Technological Progress, Structural Change and China's Energy EfficiencyWang Junsong,He Canfei

8.China's Total Emission Control Policy: a Critical ReviewGe Chazhong,Chen Ji,Wang Jinnan,Long Feng

9.Emergy Evaluation of a Village Ecosystem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 in ChinaChen Yong,Kontoleon Andreas,Chen Guojie HtTp://

10.Reflections on the Connotations of EcotourismZhang Meng,Yuan Jun,Wu Zhengzheng

11.Application of 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in EuropeJiang Xin,Feng Zongxian,Zhao Chi

12.Study Progress and Trends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ChinaCai Chunmiao,Shang Jincheng

13.Assessing the Eutrophication of Shengzhong Reservoir Based on Grey Clustering MethodPan An,Hu Lihui,Li Tesong,Li Chengzhu

14.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Ultra-clean Micronized Coal Oil Water SlurryJi Ming,Xu Jing

15.China-Indian Silk Trade: Current Produc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Liu Feng,Sun Shimin,Qiao Xianjuan

2.CO2 Emissions Embodied in China-U.S. TradeYan Yunfeng,Yang Laike

3.CO2 Emission Induced by Urban Household Consumption in ChinaWang Yan,Shi Minjun

4.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CTs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ong Zhouying,Liu Weidong,Mai Turong

5.Dynamic Evaluation on Reg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Urban Agglomeration of Shandong Peninsula, Eastern ChinaLi Xue,Dong Suocheng,Jin Xianfeng,Zhang Guanghai

6.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s Mainland at Provincial Level Between 2000 and 2005Zhao Jimin,Liu Weidong

7.Evolution Rules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Inspiration for China's AgricultureLiu Ziqiang,Li Jing,Lu Qi,Liu Yansui

8.Study on the Circula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Beijing's Mountain AreasLiu Wei,Dong Suocheng,Jin Xianfeng

9.Research on the Industrial Symbiosis Supporting System of Eco-industrial ParkWang Chongfeng,Zhang Gupeng,Wang Wei

10.Change of Flood Patterns in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Yin Yixing,Xu Youpeng,Chen Ying

11.Agricultural Structure in Western China by Comparing with before and after CFFG Based on Shift-share MethodSun Nengli,Huang Wenqing,Qu Xiang,Zhang Junbiao

12.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on Age at First Marriage in Slum Areas, BangladeshShamima Akter,Md.Mizanur Rahman

13.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Necessary Transition Initiativ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Shah Md.Atiqul Haq

14.Recycling and Reusing Heat Energy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Powdery PhospholipidLiu Daicheng,Wang Yan,Wang Yongmin

15.Atmospheric Mercury Pollution in BeijingGuo Hongling

2.Integr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Global Institutions: Reforming the United NationsDonna Craig,Michael I. Jeffery, QC

3.Promoting Sustainability with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imens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upam Khajuria,Takanori Matsui,Takashi Machimura,Tohru Morioka

4.Logic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hen Ganghua

5.A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Natural Resources: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in ChinaQin Hua,Courtney G. Flint

6.Urbanization in China Based o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 Discussion with Two Prevalent ViewsChen Mingxing,Fu Chengwei

7.Analysis of the Energy Embodied in Foreign Goods Trade of ChinaMa Tao,Fang Changming,Chen Jiakuan

8.Analyzing and Pondering on the Regul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Zhang Wei,Zhang Hongye,Zhang Yifeng

9.China's Land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Man-grain RelationshipsFeng Zhiming,Zhang Weike,Yang Yanzhao

10.Physical Land Suitability Assessment for the Large Cardamom Amomum subulatum Roxb. Cultivation in Hills of Kathmandu ValleyNabarath Baniya,Michael B(o)ehme,Saroja Baniya

11.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Urban Ecosystem Carrying Capacity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Li Xingfu,Xu He

篇(7)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611021

一、前言

全球问题一直是世界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全球问题是指“在发展规模或程度上具有全球性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涉及世界上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根本利益,并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及国际社会一致行动才能得到建设性解决的问题”。目前,人们面临的突出的全球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此,一些学者都有了很多的研究。但是,从生态伦理学角度,有必要对全球问题进行再认识。

二、全球问题的实质

(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

从全球问题产生的根源来看是由于人类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的不合理开采利用而造成的,从而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严重对立与失衡。人是从物质自然界中进化而来的,因此决定了人类从一开始就是和自然界同生同体的,绝不能单独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人是自然中的人,自然是人中的自然;世界存在于人之中,人也存在于世界之中,根本不能将人超拔于自然之外,而使人成为自然之上或自然之下。”然而,从全球问题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对自然的需求已经超过了自然界所能承载的限度,加上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人类对自然物质的占有越来越无止境,影响了人类自身的前途和命运。无疑人类不能超脱于自然之外,否则人类不能生存和发展。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这二者之间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全球问题的出现警示人们:如果不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那么不仅不能解决全球问题而且人类自身的发展也将陷入困境。

(二)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与自然界进行的积极能动的物质交换活动,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实践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在人与外部世界的相对平衡中才能实现,而且人类生产实践活动本身也是在不断追求、解决和实现这种平衡活动。一旦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失衡而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控就会产生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危机和困境。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当代全球问题的真正根源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不适当造成的,即人与自然之间平衡关系的破坏是由于人类没有正确认识人与自身的关系引起的,也是由于人的知识、人的力量不能适当地应用于自然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破坏。它反映了人的实践创造活动未能顺利有效地实现同自然界的和谐交换和发展,从而使人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存在物,变成一种脱离人控制的异己力量。因此,真正应为当代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全球问题承担责任的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自己。

(三)从人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

从全球问题产生的过程来看,也是由于人类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科学技术发展而造成的。自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变革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已经从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宰,而且人类把自己当作自然的征服者、统治者,当作自然的主人。这一观念的改变不仅从根本上消除了人类对自然的敬意,而且还极大地张扬了人类对自然的傲慢,从而加大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人创造了科技,是科学技术的主体。对发展的迫切要求,对科技的盲目崇拜,使人越来越沉迷并无端受制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类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人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武器,并没有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给人类带来福利,另一方面也能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人类也忽略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的前途和发展带来了的隐患,甚至是灾难。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就表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要善待科学技术,绝不能把科学技术当作征服自然的武器,而应该当作是人类用来解决自身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工具。

三、对解决全球问题的路径探讨

(一)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建立新型的人类中心主义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单独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控制,而忽视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其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并导致人类整体的持久生存及人类内部经济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人类中心主义表面上看去,人类处于自然界为中心,但没注意人类与地球其他物种甚至整个生态圈的有机联系,而仅仅关心人类本身,其最终结果必将是葬送人类。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要放弃对人类自己的关注。正如默迪所说,“为了更明智、更负责任地影响进化过程,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更充分地理解我们与更大整体之间的关系,这些整体包括社会、自然以及世界上的秩序和价值的最终源泉。个人对更大整体的认同对于发现我们自己所属的整体至关重要。”“我们每一个个人的行为对于人类进化过程本身的自我实现,以及世界价值的增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新型人类中心主义一方面强调人类从事经济社会活动必须以自然承载能力作为衡量自己行为正确的标准;另一方面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类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更要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这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全面依赖和关联,意味着人类一方面要尊敬个人,另一方面更要敬畏大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二)扬弃传统的发展观,建立和落实新型的科学发展观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把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惟一指标。这种增长方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这种增长观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而且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已构成严重威胁。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继续按传统发展道路走下去,人类和人类文明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为了实现人类的长久和谐发展,必须建立新型的科学发展观。只有建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人类长久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类与自然持久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责任,使人类整体上能够更好地、持久地生存。“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更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继续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都有发展战略,但没有一个共同的全球发展战略,即对当前的全球问题、未来的全球命运还缺乏明确的规划,而且即使有这样一些宣言,不少国家出于本国利益,也并未完全遵守。要解决日益增多的全球问题,需要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参与。

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协调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联合国的专门组织以全局和前瞻的眼光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人类问题的共同纲领。如围绕当代全球问题,联合国于先后召开了多次大会,共同研讨和参与解决世界上最迫切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联合国正在为促进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做出单个国家所不能做出的举动,因此,在新的世纪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大的发挥联合国作用。只要全球人民共同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与自然必能实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伯鲁.全球问题的实质与解决困难[J].青海社会科学,1997,(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篇(8)

一、前言

食品贸易既是保证食品安全,各国利用各自优势获得利益的经济活动,又是和人类健康安全、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相联系的社会问题。而中美两国之间的食品贸易对两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探讨基于人口、资源与环境视角下的中美食品贸易,对于中国和美国两国之间的食品贸易来往,保证食品的安全等方面是非常有意义的。近年来,中美两国之间的食品贸易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扩大,但在扩大的同时,两国之间的食品贸易矛盾也进一步扩张。各国都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和手段来限制进出口的食品贸易,这对两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不利于各自经济的发展。本文重点从人口、资源和环境视角下分析了中美两国的食品贸易问题。

二、人口对于中美食品贸易的影响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是中国人口的一个特征,而美国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尤其是每年都接收很多的中国人,呈递增趋势。人口多给中国和美国各自国家的人民的生产、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压力。中国两个食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于保障各国的食品安全,推动食品贸易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增长的人口角度来看,必须积极推动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

老龄化问题是中美两国人口问题的一个共同特征。而中国的老龄化来的更早。因此,为老龄人提供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将成为中美食品贸易发展的大好机会。另外,通过加强中美食品贸易交流,建立政府间或民间食品质量监控体系,对于食品贸易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三、资源对于中美食品贸易的影响

自然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的人均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少,而在美国由于气候的变化,各种污染及人为破坏现象使其生态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情况都直接影响着两国的生物资源。所以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我们的自然资源,对于两个食品贸易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另外,中国的水产品比较丰富,可以利用这些丰富资源来发展两个的食品贸易,从生物资源的有限性来看,中美食品贸易有利于充分利用两个生物资源的比较优势,提高食品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环境对于中美食品贸易的影响

现如今,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对于中美食品贸易来说,环境污染也对其影响巨大。对于环境来说,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人们为了提高经济的发展,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另外,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人为污染更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存带来危害。

为此,为了发展食品贸易,中美两国政府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强化对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控制,促进食品贸易的发展。

五、促进两国食品贸易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促进两国食品贸易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为:深化互补食品贸易结构,利用利益关系来有效解决摩擦,食品企业要尽快树立掌握解决争端的机制规则。

(一)深化互补食品贸易结构

中美两国食品贸易的各自优势,充分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美两国之间并不在同一水平上的竞争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合作分工关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深化互补食品贸易结构,两国才能共同获利,有效提升中美食品贸易发展的速度。

(二)利用利益关系来有效解决摩擦

加快食品贸易的合作速度,对于两国都有巨大的好处,美方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大和中国的合作。同时,这种日益发展的对华利益集团将是中国可充分利益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

(三)食品企业要尽快树立掌握解决争端的机制规则

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不仅可以使东道国对进口的保护措施失去原有的威力,而且还可以打开新的市场,将发生贸易摩擦的风险降至最低。

六、总结

总之,为了中美两国食品贸易的美好前景,两国应不断的加强教育与学术机构的交流,培育绿色食品理念;加强食品管理部门的交流与沟通,构建食品安全现代控制机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中美两国的食品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素华,尹翔硕. 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约束与发展对外贸易[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2]韩擎.从产业结构看中美贸易摩擦的特征、原因及趋势[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4(07)

篇(9)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的科学的小康,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必须使用科学的数据和方法。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网站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中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面小康社会综合进程指数法进行拟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Zi=■

其中,Zi 是指标实现程度,Oi是指标观测数据,Ei是目标值。指标分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正向指标是Oi与Ei的比,负向指标则是Ei与Oi的比。将指标赋予权重,得到分方面评价值。四个方面分别赋予权重得到最后值。

经济发展方面,“十”要求人均GDP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设定目标为6250$。2002年英国和法国R&D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89和2.23,所以目标值为2.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反映了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将目标分别定为50%和23600元。社会方面城市化率参考世界城市化水平应不低于60%。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显示许多国家城乡人均收入差距都小于1.6,因此目标为1.6。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恩格尔系数约30%。结合国情,将农民的恩格尔系数目标定为35%。2012年美国等发达国家互联网普及率平均水平为71.6%,所以将目标定为不低于50%。人口发展方面,将人口自然增长率目标定为4‰。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02-107之间是正常值域,所以将107作目标值。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德国每千人拥有医生3.5人,美国3人,英国2.7人,我国目标为不少于2.8人。资源环境方面完成了计划造林数的45.6%,即目标值的45.6%。参考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数据将每万元GDP能耗目标定为不超过0.84吨和城市污水处理率目标值为100%。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因此目标值为10。

二、评价结果

根据以上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局网站和环保部的数据,得到结果列于下表,综合评价值为0.7807,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进程基本相符。

篇(10)

随着我国对经济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对于经济学的研究较早,人口经济学作为社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来加以建设,人们的认识略显有些不完善或者不完备。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日益提出的资源损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众多资源学家、经济学家和生态学者的重新思索,严重的社会资源环境问题激起了社会的强烈抗议,从而也把人口资源环境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WCED在对联合国提交的关于《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这么认为的:“就是在满足当代人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而不损害后人需求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称之为一个重大的战略。通过控制人口、保护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出发,为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

一、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1 人口问题

我国现有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一大国,尽管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策略,有些地区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现象,但是从总体看来人口数量的增多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在2035年人口将达到16亿以上,并且呈现人口的严重老龄化现象,并严重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2 人口的整体素养依然很低

目前我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分析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目前贫困人口的比例依然很高,就业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依然有几千万的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以彻底解决。加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员的需求却出现了下降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国有、民营和事业单位下岗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诚实人口的贫困现象。

3 我国的资源开发较为严重

尽管我过的地下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这些能源的开发毕竟是有限的。由于过度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过渡开发造成了很多地区出现了沙漠化和盐渍化状态,地下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出现了大幅下滑。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地面积却相对不高,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会造成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进口资源第一大国,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很大影响。

4 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人口过多的压力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从全球的形势来看,酸沉降、全球变暖和臭氧层逐渐变薄的现象日益严峻,空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的一大困扰。

二、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和终极目标,但是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用固定的土地供给相对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报酬的递减标志着单位资本的产出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人口与资源、环境、消费、生产、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人口与环境形成一种生态关系,人口与经济形成经济关系,人口与消费形成一种消费关系,人口与生产成为一种生产关系,人口与资源成为资源关系。在整个环境资源系统中,都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的总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自然基础,通过不断吸收、储存和扩散而不断净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对环境的开发必须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必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从而产生对经济社会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真正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策略

1 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

对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控制措施主要采用优生优育的宏观举措,同时也能为人口质量奠定良好的自然和物质基础。实现对人口的控制也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根本,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对人口增长的控制既有利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的积聚。完善人口结构需要从教育的现状出发,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资力度,并建立终身教育机制。

2 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

对于资源的合理保护首先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现状,分析造成资源环境恶化的有关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双向发展。另外,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开发,实现对资源的利用率,并建立各级保护区。

3 走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道路

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主要表现值第三产业方面,对于旅游产业来说,积极开发本地域的自然景观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普及和落实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四、结束语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开发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入手,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从而推进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战略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上一篇: 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 下一篇: 社区教育重要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