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0 09:54: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我国大、中学校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的提出,起源于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的提出和发展,它首先是作为一个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的实践问题提出来的。我国的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是在20世纪80年,最早是在上海提出来的。这是从大学生中发现的。在大学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在学业上、思想品质和能力培养上的诸多问题,并非大学教育的缺陷,而是中小学教育的“后遗症”。在德育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中小学不是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基础道德品行和学习、生活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方面下功夫,却把一些应在大学进行教育的基础理论、观点,放到中学作为教育的内容,到了大学,学生感到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把德育衔接问题从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中分离出来,明确提出大、中学校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从时间上来说应该被认定为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德育不衔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际德育教育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都是从当时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中发现并引起人们的注意的,而这种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与基础德育相关。近几年,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主要是作为一个实践问题被提出来,这里的所谓“德育衔接问题”概念有特定含义,它主要指上面所说近几年我国学校德育及其衔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各种不衔接的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学校的德育教育虽做了许多改进,但由于在解决德育不衔接问题过程中,教育者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往往不是建立在对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本质规律自觉认识的基础上,而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提出和应用,或者随意性大,或者方法陈旧,跟不上社会变化和未成年人思想变化的要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总是难尽人意。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最终目的要落脚到怎样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及德育衔接工作的科学化、有效性上来,也就是要落实到怎样运用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提高思想教育及其德育衔接方法和实践的效果,因此如何使德育衔接工作及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更加科学有效也就成为本文研究所要达到的最主要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分析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对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和正确揭示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和解决途径,以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辩证逻辑关于归纳、演绎推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参考全国近几年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调查和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关于对解决大、中学校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及其对策措施。
1.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及具体原因分析。科学、有效地解决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分析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为此,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及统计处理等方法,对6所中学、4所大学进行了调研,覆盖面近2000人次,获得了大量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数据。我们还采用了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观摩交流、高中毕业生情况通报与跟踪反馈、高中毕业生品德考评系统试验等方式,开展了大学德育衔接实践环节的探索。我们还采用了研讨的方法,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共召开大型专题研讨会、小型讨论会多次。根据本课题组对山东省及济南市大、中学校较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大、中学校德育工作现在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脱节现象,对衔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宏观协调指导上没有明确的整体衔接意识,缺乏既有系统性又有层次性的操作原则。对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的分析,不仅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非本质层面原因的分析,也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原因的分析,对于正确揭示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直接性表层原因、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有重要意义。以下我们从几个大的方面(基本原因)对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和具体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限于我们的能力,难以对全国近几年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因此本节分析存在问题所依据的资料有一定局限性。
1.1 未将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把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通盘考虑。
1.1.1 学校各个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层次不清,分工不明,德育工作任务序列化的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们的大学、中学的德育工作未能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思维特点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尤其是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不明确,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阶段性思维特点科学的有计划地设计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各个不同年龄层次及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案,大、中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层次和总体思路不够清晰,具体分工不够明确。虽然我国大学、中学已有了德育大纲。但是这两个德育大纲中提出的目标,未能明确提出和规定大学、中学的各项德育工作的更加细化阶段目标,因而这两个大纲提出的关于中学和大学各项德育工作目标的规定,存在着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不明确及表述不够具体并缺乏操作性的不足之处。
1.1.2 大学、中学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上存在着简单重复、脱节的现象,大、中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陈旧,现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进。目前有的初中理论课教材编写方式成人化,内容偏多偏深。对于一些在大学、中学都必须讲授的基本政治观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程度和思想实际,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目前还缺乏整
体考虑。高教和普教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相互沟通少,几乎没有联系,而且某些大学政治理论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由各校自己编写,甚至有一所高校同一课程编写两三本教材的现象。另外,在政治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上重复、脱节。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从中学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高等学校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及时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中学、大学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几乎是相同。界定不明晰,差别不明显。Ⅲ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德育未能充分强调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将德育过程运作为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动态生成的过程,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这些原则,带有本科生教育阶段的影子。影响了德育效果。
1.2 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大、中学校的一切教育阶段。
1.2.1 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的要求不够明确和统一。首先,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大、中学校的一切教育阶段,尤其是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中小学的各个教育阶段。相比之下,目前在素质教育思想宣传和实施力度上前者比后者要强;也可以说现在还存在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不够衔接的问题。其二,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教育和培养的缺乏必要的计划性、整体性和连续性,致使三个不同年龄层次及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任务和具体实施方案在内容上衔接不起来,这是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及其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三,大、中学校周边的文化环境亟待净化。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尤其是中小学生泡网吧(许多是非法的网吧)、沉湎于网上聊天室,或曾光顾,阅读图书和音像市场不健康书刊和音像制品,这给他们今后的成长留下了阴影。本该在中小学德育中解决的基础文明及起码的人格教育未能解决好,到大学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再进行诚信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三观”教育等,其效果受到影响。
1.2.2 大、中学校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不衔接,忽视品行和能力的培养,在高级中等教育与大学之间反映得比较明显。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教师着重强调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品行和能力的培养,把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讲解得十分细致,反复交代做题及考试的技巧;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始终围绕着教师所讲的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和教科书,教学方法的不衔接,很少进行查阅参考资料、参观访问、调查或独立进行实验等富有创造性、主动性的学习活动,与大学教学方法相比差异较大,相互联系、过渡和衔接的环节较为缺乏。此外,大学阶段有些教育方式事实上是扼杀学生的创新,基本上是辅导员、班主任“抱着走”。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的独立性强,处于一种松散的管理状态,有些本科一毕业就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离开导师的指导几乎寸步难行,容易将自己局限在导师的研究领域。
1.3 德育实施的具体途径缺乏整体规划和明确分工,没有注意与其他各种途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1.3.1 大、中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标准不一,德育及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及渠道上存在较大差异。首先,目前中小学毕业生的品德评定内容不一、标准不一,某些品德要求标准呈现幼稚性。表达方式不一,而且学生的个性特不突出,评语大同小异,有“千人一面”的现象,缺乏个性,难以“导向”和“选择”。有的学校甚至使用含混的文字,有意拔高或隐瞒实情。这样的品德评定既缺乏准确性,又没有可比性,不仅使中学德育失去了导向机制,而且也使大学在招生工作中难以贯彻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其次,在班集体的建设和德育管理上,中学严格有余而放手不足,大学放手有余而管理不够。中小学主要是班主任一体化,大学则有思政教师和班主任两重结构。在工作方式上,中学班主任往往采取的是保姆式的封闭型管理,学生接触社会少。由于大、中学校缺少相互了解。客观上造成刚跨入高校的新生面对突变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而在大学里,班主任比较超脱,往往注重了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而放松了必要的管理教育。在德育管理方法上本科生与研究生基本相同,仍然摆脱不了“活动式”、“运动式”和“说教式”的管理方法。
1.3.2 大、中学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出现局部的滞后和无序状态。抓好学生骨干的培养对搞好大、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而学生干部的培养又是一个不断递进与发展的过程。现在对大、中学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本身就缺乏明确的层次性要求,而对学生干部的使用指导上又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小学的学生干部对老师的依赖较多,教师指定的因素较多,而大学的学生干部能够比较独立的开展工作,有较浓重的“竞选”色彩,其间缺少一些过渡的环节。更主要的是,目前大中学校间尚无必要的渠道沟通学生干部的情况。大学在物色学生干部时,往往因情况不明或不实,而影响对干部的选拔和“接力”式的培养。一些中学生干部进入高校后因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逐渐退出干部队伍。
1.3.3 大、中学校德育的社会实践要求雷同,缺乏层次性。目前社会实践已列入大学、高中的必修课,但明显地还处于探索过程,效果还难以落实。如军训中的军事理论教学,大、中学校无统一安排,中学甚至无教材。下农村锻炼,大中学校在目标、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无明确要求,缺乏层次性和联结性。社会考察也是如此,大学、中学缺乏各自的特点与“角色化”的联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此外在大学阶段,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的德育工作都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但在内容、目的、要求、组织形式等方面无明确地阶段性要求,缺乏更为细化的层次性。各校组织的较多的社会调查、为民服务、下乡或下基层等实践活动缺乏不同教育阶段的各自特点及“角色化”的联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
1.4 在德育教育及管理中注重形式,轻视效果,德育效用“空泛”、“乏力”和“失灵”等实效不高的现象严重。
1.4.1 大学德育效果实效不高的现象值得关注,目前迫切需要解决“言传身教”的问题。“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大家公认的,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利于青年成长的现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但有的家长起着不好的表率作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轻而易举地付诸东流。大学里每位任课老师都应该是学生的德育老师,但老师中只教业务、不管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教育学生要诚信,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德育老师,我们有许多优秀导师以自己的学术和人格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但也有个别导师不能很好地履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他们将研究生看成单纯的劳动力,让学生自生自灭;有的业务上吃老本,不注重知识更新,科研
上急功近利;也有的导师只教书不育人。
1.4.2 大、中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陈旧,现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进。从中学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高等学校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及时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两课”教育往往是我说你听、照本宣科、没有讨论,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又得不到解决,因此将老师讲的东西置若罔闻,或仅仅为了考试得分数,记在笔记上,而未进入脑海里,使“两课”教育“失灵”。本科生的辅导员大多是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他们本身涉世不深,“对付”学生本领不多,往往按照上面的布置去执行,这也影响了德育效果。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生思想相对成熟,一般具备了自我判断、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德育更应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将德育过程运作为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动态生成的过程。日前,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这些原则,带有冷科生教育阶段的影子,影响了德育效果。
2.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相关基础理论探析。解决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校德育教育合理的衔接,首要任务是在全面、准确了解德育教育不衔接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出青少年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为下一步提出解决德育不衔接问题的原则与对策建议奠定扎实基础。如上所述,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按照这些原因的作用和性质进行区分,大致可分为本质层面原因(主要包括具体原因、基本原因、根本性原因)和非本质层面原因(主要包括直接性表层原因)两大类。在前面的论述中,主要对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直接性表层原因及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它不仅涉及到非本质层面的原因,而且还涉及到本质层面的一些原因。目前我国教育界及理论界对德育不衔接原因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非本质层面原因的探讨上,也有许多关于本质层面上原因(具体原因、基本原因)的探讨。
应当特别指出,以上所述当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所存在各种问题的形成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及其特殊本质,从根本上讲都是德育衔接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律的体现和表现形式。从这种关系及意义的角度上讲,我们认为未能科学地把握和遵循德育衔接的基本规律(尤其是指狭义上的德育衔接规律),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矛盾,尤其是两者之间及其在具体实践中发生的冲突和对立,是导致近几年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另外,未能正确体现和严格遵循德育衔接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律是导致产生所有德育不衔接问题的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原因。我们目前不乏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具体原因、基本原因的理性探讨,缺乏的却是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根本性原因的理性探讨,即主要是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内涵和基本规律的理论探讨。我国教育界、理论界对德育不衔接本质层面原因研究较少,而且也主要是一种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特殊现象的特殊本质的分析,而对于德育衔接一般本质层面理论问题研究很少,尤其是对德育衔接的本质、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系统研究及可借鉴的理论资料几乎是空白。
加强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理论探讨对于正确地制定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合理的构建起一个关于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价值和意义。如何使德育衔接方法更加科学、有效是贯穿于德育衔接方法论基本问题研究过程中的中心线索和根本任务,这种关于德育衔接方法科学化、有效性问题的理论探讨,从其学科基础上看,它是属于德育衔接方法论问题研究的范畴。加强德育衔接方法科学化及有效性问题研究或者说是德育衔接方法论的研究,我们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具体对策从何而来的问题。要科学的揭示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解决的具体对策理论依据,这就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的关系问题。科学认识德育衔接的本质、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可以正确揭示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根本性原因,而且对于提出有效而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提供直接与间接的理论根据,成为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整个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环节。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我国大、中学德育衔接工作存在问题及其未能有效地彻底解决,与我们未能深入研究和正确揭示德育衔接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及德育衔接的特殊本质和基本规律有很重要的关联,它实际上成为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这也是问题存在主要症结所在。我们认为。对德育不衔接原因的研究不能仅满足于或停留于上述这些层面,而是要多做些深化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研究,即是要大力展开对德育不衔接本质层面原因的探索,尤其是关于对德育不衔接根本性原因(本质层面)。所以说如何加强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是目前我国德育实践给我们提出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它自然也成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下是我们对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进行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结论:
2.1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概念的界定。严格地讲,德育衔接是近几年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者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和理论概括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意味着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进入新的阶段。目前我们在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有关大、中学校德育过程的理论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即德育衔接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但是,由于过去我们一直没有明确提出德育衔接概念,因此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把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从关于德育过程的理论研究中分离出来,并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在这种研究中,现在一般只提德育过程的概念并对其有明确定义,还没有明确提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概念并较少直接在德育衔接概念的名义下研究关于德育过程的相关问题。由于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德育衔接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从比较准确和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所谓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按照辩证逻辑的下定义的方法,所形成的德育衔接概念(狭义)是一个辩证的具体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定义为:学校德育过程的各阶段即从中小学到大学是一个整体,德育教育的每一阶段不仅具有不
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和质的区别,而且这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前后相随、互为因果及不断发展的。如果要用精炼的语句把上述作以简捷的概括,即是:大、中学校德育过程及各阶段之间是独立性、连续性及整体性的辩证统一。
2.2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规律的表述与划分。目前我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衔接规律”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上述所谓的“德育衔接规律”的表述,我们认为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目前我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即德育衔接规律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在这种研究中,现在一般只提德育过程的规律,还没有明确提出德育衔接规律的概念并较少直接在德育衔接概念的名义下触及这个问题。由于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德育衔接的规律是德育过程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从比较准确和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所谓的“德育衔接规律”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可以这样说,德育过程规律和德育衔接规律即广义的德育衔接规律和狭义的德育衔接规律之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客观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一般与个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揭示狭义上的德育衔接规律的特殊性内容,尤其是科学地阐释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相互区别、排斥和相互对立及其在当前的具体表现,对于正确认识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2.3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方法层次划分及其内在关系的性质。德育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具体原因、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三个方面,从其性质上讲,它们都属于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层面上原因的认识,其中前者(具体原因)属于浅层次的本质方面的原因,而后两者(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都属于深层次的本质方面的原因。因此,根据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性质和分类及其本质层次原因的结构特点,相应的可以把关于德育衔接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大致划分为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和特殊方法(具体对策)三大层次。这里所说的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实际上是指解决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矛盾的方法,是在德育衔接工作全过程中都起指导作用的方法。它规定了其他方法和原则运用的方向、准则和要求,在德育衔接方法论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起着导向、规范的作用,它是德育衔接原则、具体方法及对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与具体方法及对策措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辩证联系,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在德育衔接具体方法及对策措施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讲,这种关系的特点可以简述为间接性与直接性统一。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不能直接对德育实践发生作用,只有转化为作为个别层次的德育衔接的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才能发挥实际作用。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作为一般性方法,它同客观实在的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的联系是间接的,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来实现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对策建议的作用特点是由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也就决定了此类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对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起着指导的作用。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为一般性和特殊性方法为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的制定和应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作出了基本的规定,使其具体方法、对策建议在制定和应用时能够有所遵循。在实际的道德教育活动中,一个成功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将德育方法的运用搭配得天衣无缝,从而有效地达到德育目标。但这种似乎“不假思索”的主要是建立在一系列由思考、审慎抉择组成的有关道德教育方法实际运用的教育经验积累基础之上,这种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具体方法实际上已包含和体现了关于道德教育的某种本质、规律和根本性方法的认识。当然,当人们还未认识德育教育规律和还未掌握根本性方法的时候,也可能提出一些在…定程度上符合德育规律的原则和措施建议,但这些原则和具体方法不是在对德育规律自觉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是根据德育经验提出的,是德育经验自发地符合了德育规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3.解决大、中、小学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对策措施。针对当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现状,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有效的具体方法即对策措施是本项课题最终目标。根据前述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的形成过程即是揭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特殊本质和规律并把它转化为操作方式和操作程序的过程,从实质上讲,它还是一个从前提到结论的推出过程、思维运动的过程,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客观存在着判断之间的联结,体现为由一个或一些判断(与根术方法、基本方法所包含的客观要素相关内容)的向另一个判断的过渡和转化。在这整个演绎推理过程中,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为这一推理的前提都将成为制定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直接或间接的理论依据。以上我们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本质和规律及根本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表述和具体阐释,为制定其德育衔接具体方法提供出较为完整的理论依据。以下我们针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辩证逻辑关于归纳、演绎推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参考全国近几年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调查和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关于解决大、中学校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及其对策措施。
3.1 德育活动要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状况相符合,教育者制定的德育目标及其内容、结构、层次、序列等要符合大、中学校不同年级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及特点。
3.1.1 科学地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德育目标及内容的体系,制定与中小学相衔接的火学德育目标。首先,以中小学、大学德育层次系统为书,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切实有效地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学校德育体系。为此,大、中学校首先要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面整体构建德育体系,以保证德育要素在大中学校各个教育阶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逐步确立大、中学校再年龄段道德认知衔接、道德责任衔接和道德人格衔接的目标。其次,对于大、中学校德育的各阶段性目标,要各有侧重,年级目标要具体明确、知行统一。要根据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有所侧重,不可求全。大、中学生在校的每个教育阶段都必须保证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
性、渐进性和层次性,克服倒挂、脱节、简单重复和脱离实际的问题。再次,在德育目标上,建议有关教育部门提出相应明确的方向,参照和对应“中学德育大纲”及德育工作的一些要求,也相应的对大学的德育工作制定更加细化的大纲,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中学的“大纲”目标与要求和大学的“大纲”目标内容更好的衔接起来。为大、中学校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创造良好的条件。
3.1.2 对大、中学校及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要有通盘的考虑和安排。首先,要根据现阶段我国大、中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各自思想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建议高教和普教主管课程教材改革的职能部门要加强联系,相互沟通,统筹安排,逐渐形成一个既有不同层次要求,又有内在联系的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体系。目前要抓住中学新教材的编写和高校理论课教学大纲重新修订的契机,做好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相互衔接与配套的工作。其次,逐步形成一个既有不同层次要求又有内在联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政治理论教育科学体系,处理好高等教育中不同教育层次之间政治理论课的衔接配套问题。
3.1.3 合理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及具体方法的体系。首先,合理地整体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体系,这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把课堂教学作为大、中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同时注意将以上各种途径密切配合,要针对相应的内容,有主有次,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并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使其在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得到保证要求德育途径。其次,合理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的体系。高等学校内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包括德育的管理体制、德育队伍建设、德育经费的落实等,通盘考虑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同层次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资源,形成不同教育阶段的特色德育工作。高校内部的德育工作队伍。可实行不同岗位的交流和轮岗,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使德育队伍的思想、观念及工作方法适应学生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3.1.4 完善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规范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教育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明确了各自的教学内容,使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但又不重复。明确三个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本科生规定的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此外,可根据不同类别选修其他课程,思想品德课不需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而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本科生的各门课程和各个教育环节中。其次,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解决好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的衔接问题。大学本科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育老师讲课时,要学生结合思想和社会实际重点讲解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但由学生思考和回答。硕士生课程自始至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避免简单灌输抽象的理论。博士生课程应在学生自己学习哲学有关原著和选读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有关代表著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讨,并与组织博士生参加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请企业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作报告。对于有争论或正在探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用严谨、科学的态度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自己的见解,与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3.2 正确认识德育衔接工作所具有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德育过程的运行要坚持计划性、有序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指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德育教育内容的历史分析
1.习俗性德育内容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指的是早期的原始部落及原始人群时期,德育的内容主要以习俗的传承为主,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儿童通过参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各种活动,如祭祀、歌舞、竞技等,培养其对神灵、部族首领的敬畏,以及尊老、虔诚、勇敢、节俭、自制等美德。此时德育是一种全民的活动,并未独立于生产生活之外,德育内容狭隘,宗教色彩也较浓厚。
2.等级性德育内容阶段
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内容。这一阶段,道德教育的等级性日益明显,德育内容是为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服务。由于心理学、教育学的时代尚未到来,德育的内容虽然很多,却未合理分化,理念猜想及经验总结的成分很多,缺乏科学的证明;宗教依然在德育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3.变革性德育内容阶段
如果说古代社会以手工工具生产为标志,现代社会则是一种大工业的机器生产,使这一社会阶段的德育内容具有了民主性、科学性、商品性、生产性等特点。德育的内容不再为上层阶级服务,而是注重个体生命内涵的提升,塑造拥有独立人格的民主社会公民。
二、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教育基本内容的梳理
1.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生活奋斗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基本的理论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生的崇高意义,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实现联系起来。
2.民主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学生已是社会的积极成员,开始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应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教育学生提升民主思想,懂得民利,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3.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巨大的感召和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要使学生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
4.集体主义教育
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历来是道德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和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就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对学生因势利导,使他们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困难、疾苦和进步,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能与危害集体的行为作斗争,成为集体的积极成员。
5.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教育学生认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使学会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工作、理想、事业、友谊、荣辱、幸福和生死等人生课题。
6.社会公德教育
首先,教育学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引导学生从小懂得尊重人、爱护人、平等待人。其次,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讲规矩、有礼貌、爱整洁、尊敬师长、说话和气、举止文雅等文明行为习惯。
三、对中小学德育内容授受过程的思考
1.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生的道德认识大多来自于前人的道德经验,而道德行为与习惯则需要长期的实际锻炼,因此在现实的德育中,极易出现“假、大、空”的理论说教,言行脱节的现象。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既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行为规范、准则等,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两者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德育内容与学生认知特征相一致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严格要求与热爱尊重相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要求教师从热爱、尊重学生出发,逐步提出严格的要求,把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的不足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上,至于学生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是否具有高尚的情操及健全的人格已被忽视了,这种满足于只抓外部行为而忽视内在思想情感培养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此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德育定位追求名利、缺乏实效在教育思想上,教育部门及其领导未能真正确立全面素质教育观,采用考分制,以学生学习成绩衡量教师、学校教育质量,以分数评价学生好坏。在这种导向下,德育的定位只是教师教、学生考,在教学效果上只是追求分数,不是教给学生道德的理念。学生只是简单的记诵,把提高分数作为追求的目标。这样德育教育就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化功能。
加强师德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的榜样是无穷的。如何切实、适时地开展师德建设,我有几点建议。制定师德建设计划,如把学生、家长反映强烈的教师道德行为问题列为重点整改内容;建立相应监督机制,定期举办师德评优活动,设立师德建设举报箱和举报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的监督;师德理论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如心理辅导,专家座谈,下乡助教,文娱活动等。德育教育思想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形势和教育对象的研究。
课题编号:TSSKL2015-018
高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以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态度,努力创新高校德育工作,不断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境界。
一、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
目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需要道德的支持和维系,也会对道德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追求利益、激烈的竞争性和最大化的功利性特点,极易诱发大学生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使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淡化理想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淡漠。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构筑起一个大学生健康的精神家园。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新趋势
高校德育创新工作应采用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是:
一是高校德育工作方法严重脱离实际。部分高校德育教育的方法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缺乏感召力,不能给学生心理发展和道德生活需求给予积极的引导,形式主义严重,通常以说教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甚至出现以罚代教的现象等。
二是忽略了德育课程的育人功效。很多高校德育方面的课程极少发挥出实施德育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学生从小都在不断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往往认为德育课程就是口号,使得学生步入大学门槛后,基本忽视了德育教育,使学生感觉高校道德教育就是空谈。
对于目前的现状,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德育教育工作新理念,研究德育工作发展新趋势,把握德育教育工作新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这样对提高大学生教育质量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创新的新对策
(一)创新思维更新德育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正在全面落实德育为首和科学的育人观,在高校德育创新工作中我们必须尊重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做到全覆盖,做到用“爱心启迪、耐心帮助、诚心鼓舞”每名学生,为高校的德育创新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例如:在综合评价机制中,列入了德、智、体各方面的综合表现。实施后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均被调动起来,一个“比学习、讲团结、赶先进、互帮助,”的良好局面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德育创新才能更有希望。
(二)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领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诸如校企合作、多校区办学、自主择业、后勤社会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开拓创新以顺应新形势的变化。
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及时调整德育教育模式,积极推进德育教育进网络,抢占德育新阵地,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道德观念等进行积极主动的引导。
二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公寓的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应高度重视,探索德育教育进公寓,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时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势在必行。
三是,当前学生社团也在蓬勃发展,形式也多种多样。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也是德育教育的又一重要渠道。
(三)加大创新力度完善运行机制
高校德育活动应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相适应,其基本规律是德育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高校德育工作应确立其主导地位实现德育和智育过程的有机统一。
一是,要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组织保证,完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二是,高校所属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思想政治工作要覆盖到管理、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覆盖到入学教育、就业指导等各环节中。
三是,德育经费在德育目标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能否把对学生进行的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养成教育与校园环境建设很好的结合起来,德育教育经费保证显得尤为重要。
(四)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
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是加强高校德育队伍的建设,这是高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性建设。
当前,高校领导对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思想认识上的、投入上和措施上的不到位。例如在高校很多进行德育工作的辅导员,很多没有系统学过理论。辅导员队伍也不够稳定,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的选留相对困难等问题。这就非常需要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和专职学生工作干部的建设,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是有灵魂的、共鸣的、生活的、通情的、整合的创新德育,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作,是一门艺术。德育的创新不能缘木求鱼,德育工作者必须真正具有全局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在国内外理论继承与发展的的基础上与现实结合,在德育实践中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追求独特性和多样性,敏锐地发现问题,做到思路开阔,善于变通。只有在理念更新的基础上,创新新方法,才能真正的搞好新时期的德育创新工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3-0061-02
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以“物”为本进行的理性管理,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强调依法管理、按章办事,实行科学的理性管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文精神的回归已然成为了时代的呼唤,客观上要求高校管理以人为核心,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精神需要,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管理。[1]
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管理方式,它既有科学性(可量化性),又有不确定性(不可量化性)。所以,高校教育管理不仅需要应用管理学知识、尊重教育规律、不断创新,以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2]还应上升高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培养适应于社会建设的人才。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教学管理特点的分析来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其实施提出些许建议。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校教育管理与其他管理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任何一个特点都需要慎重考虑:
1.特殊性
教育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教育管理要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这就要求管理者应该在掌握和应用教育基本规律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既尊重规律,又不墨守成规。[3]这也是美国教育体制中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高校管理者,应该更像学者还是更像商人?如果仅仅根据个人在学术上的造诣来分配他的管理职位,那如何确保高校的收支平衡?近年来高校欠下高额债务的例子为数不少,不同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我国高校负债并不会倒闭,最后往往由政府接手处理债务,然而从政府扶持民营办学来看,政府对高校的资助会越来越少势必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聘用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来对学校进行管理,先不说可能会在教学方针上存在争议,以金钱至上的理念来管理学校,势必会使得学生精神上更加物质化,思想品德上的培养恐难以成效。因此,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特别是德育的管理上,要注重学校良好风气的维护。
2.综合性
高校教育管理不是孤立的,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4]从生源上看,18岁的学生本身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价值体系,他在过去18年中的经历,形成了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能会被他带入高校,影响与他近距离接触的人,甚至在学校内形成一种风气,此时个人对高校造成了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较为细微、局部的;反之,学生的价值体系也在无时无刻的受着周围环境、同学、教师对他的影响,[5]这种影响往往较易成型,而且很可能会完全颠覆学生原有的价值观。从这两种影响的对比不难看出,在高校阶段矫正学生的价值观虽然困难却是可行的。因此,在高校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十分重要,然而正因为学校不是孤立的,高校的风气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社会上发生的各方面的事件都会对高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在这控制之外的影响下去维持良好的风气就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关键;当然,高校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也会影响社会安定,甚至引导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
3.时效性
不同时期的学生心理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举例来说,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刺激学生奋发学习的最好方法可能是对成绩处于下位的学生进行处罚(挂科、压低综合测评、不授予学位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是大学毕业已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学生开始争取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名额,高校管理不断从“处罚”向“鼓励”过渡。并且,由于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像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不再与毕业挂钩,学校能对学生进行的限制措施将会越来越少,高校教育管理势必将更进一步趋向于鼓励方式。
此外,德育教育的效果见效周期长,不可能立刻显现,有些教育管理活动,当时可能是被否定的,而一段时间以后,甚至学生毕业后普遍得到社会的较好评价,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肯定。因此,纵观古今,德育教育始终是在探索中前进的。
4.不可量化性
品德的教育和知识的传授两者间的其中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高考”等统招考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甚至分等定级,并且这样的评判方式往往是比较客观的;然而,在品德教育上却很难去界定这么一条分界线,除了少数处于“黑”与“白”这种个性鲜明的学生身上,相处之后能够稍做判断之外,绝大多数的学生乃至社会的大部分群体,都是处于较难界定的“灰色地带”,要通过长时间的相处才有可能对某个个体有些许了解,并且对于品德是好是坏的标准都是比较主观的。例如,近年来学校不时出现的交白卷现象,交白卷的学生连主观题都放空,一般这样的学生很容易被贴上学习态度极不端正的标签,对老师不尊重,对自己不负责,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相较于作弊的学生,或者是那些在卷子上写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又体现出了诚实这一品质,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在对学生的品德进行鉴定时,不能完全根据一些事实来做结论,相反,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切不可分“快慢班”,教师应不断提醒自身不要在潜意识里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分等定级,正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属于“灰色群体”,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随时都会随着周遭环境而发生变化,唯有始终坚信学生的本性都是善良而脆弱的,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思想做出正确引导。
二、德育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
无论是“德、智、体、美、劳”,还是“德才兼备”,均是以德为首,在这个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民族之中,“以德服人”也是两千年来被大众所接受并传承的,[6]然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国外文化的急速涌入,使得中国人也开始“量化起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甚至连国文课程都不如英语重要。当然要深究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整个教育体制、整个社会需求来看,高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不免处于“夹层”的尴尬境地――从中学吸收已经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生,要转变已经成年的学生价值观本身难度不小;加之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与一些证书挂钩,采用量化手段去挑选人才,使得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不可避免的重才而轻德。然而,正是这些困难,使得高校德育教育更显得不可或缺,在学生离开高校进入社会之后,品德教育的机会将进一步减少,在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士的过程中,学生面临的往往是一系列严肃的抉择、变化、责任,如果在这之前,没有良好的品德作为基础,就很可能使得学生在面临挫折时,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误入歧途,给社会造成隐患。[7]
目前因为社会需求的人才导向作用,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学习成为了高校学生生活的重心,良性竞争也开始变质,高校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采用何种方法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成为每个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德育教育的实施建议
1.运用积极心理学
目前不少文献[8]都提到过当前大学生心理方面呈现出了一个显著的特征――心理易震荡性,它是指一种较严重的心理不适应状态,而这种不适应在大学生身上的直接表现多为情绪消极,打不起精神学习、生活,对任何事情都缺乏激情。究其原因,正是大学前学习负担的加重让孩子过早失去了本应有的幸福时光,除了学习,孩子和家长的生活没有了别的主题。最终,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孩子可能会物质上富裕,精神上贫瘠;价值观上扭曲;人生观上模棱两可。孩子们正一点点地在丧失自信,远离幸福。当这一群精力被榨干了的孩子被送进大学后,我们怎么能不去面对他们的消极、他们的懒散和他们的不幸福?面对这种现状,以及教育管理的这一系列特点,高校教育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寻求并理解生活的意义,学会生活并理解生活的质量。因此,对于大学而言,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使他们学会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就这一点来看,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我们的教育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
2.避免高谈阔论,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德育的目的不应是一味地去追求培养出正直守法、品德高尚的老实人,要在当今的社会中去培养出古代的“君子”是不现实的。在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孩子在懵懂时期就开始被家长和社会灌输了“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意识,等到成年之后不可避免的在潜意识之中形成了一种“被害症候群”,对于周围的人和事始终抱持着怀疑的态度。如,目前社会上风行的“碰瓷事件”就使得很多驾车者在发生事故时,不是第一时间下车查看,将伤者送去医院,而是打电话报警等交警来处理。我们不能说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但的的确确让我们看到了现代人的冷漠。仅向学生讲道理,谈所谓的儒家思想,只会让学生觉得是空话、高谈阔论、难以实现,每个人都希望能生活在乌托邦,问题是乌托邦真的能实现吗?因此,在德育教育中,一味的强调做人的原则、道德的重要性,学生往往不会学以致用,真正能起效的方式应该是结合当今社会的新闻,与学生共同讨论对事件的看法,从小事上潜移默化学生的人生观。
3.辅导员、教师与学生干部之间应形成密切而快速的互动
就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而言,由于教师个人精力有限,往往只要求授课教师精力集中于课堂教学上,对学生的课余生活介入得不多。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还是由辅导员来进行引导,而一个辅导员要面对至少30~40个学生,辅导员往往只能通过培养学生干部的形式来分担起繁重的工作量。而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余生活,任何一件小事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因此,辅导员、授课教师和学生干部之间建立密切而快速的互动就显得不可或缺。
4.提高德育课程在教学任务上的课时占有率
四、结 论
高校要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全面认识高校管理的特殊性、综合性、时效性和不可量化性,并且把这些认识应用到教学中。针对目前高校德育教育方式的改革,可在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结合实例,以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校园内形成良好风气以及增加德育课程的课堂占有率这四个方面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范道琴.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本管理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17~119
2 兵工高校教材工作研究会.高校教学管理与研究[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3 周兴国、李子华.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4 宋焕斌.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7(6):125~128
5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物理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同时物理科学也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主要基础之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等内容常常在新课程中得以体现.通过物理学发展史可知,科学实验以及生产实践是促进人们认识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的主要手段,认识不是思维的产物,而是物质的产物.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对学生哲学思想的教育,可以教给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3品格意志教育一个学生的良好品格意志的形成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努力,其中促进良好品格意志形成的重要阵地则是物理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育的主要内容则是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勇于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的作风.物理学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结构紧密,体系严谨的学科,在教学中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物理教学由诸多教学形式组成,其中实验教学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能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培养学生认真实验、严格操作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品质,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以及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
1.4创新教育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重要、最广泛的一门学科,物理学的发展史本来就是一部人类征服自然的创造史.物理学不仅是实施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丰富有趣,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找到与创新教育的结合点,适合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更多地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技能.
2德育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原则与途径
2.1德育教育在中学物理教育中体现出的原则(1)适度原则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德育的依附性,在教学中确有需要进行德育时才加以引入.针对教材中所隐含的德育内容,应点到为止.坚决不能脱离实际需要空谈德育教育,坚决避免搞形式主义、牵强附会以及大贴政治标签等教学行为.避免将物理课变成德育课,不能失去物理课存在的本质意义.(2)求是原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实际、生理及心理特征,掌握知识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德育教材进行选择,做到因材施教.避免出现要求过高、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3)重点原则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教材都可以用来进行德育教育,为了使德育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应遵照重点性原则,在教育中应该对一个观点进行主要突出,不求面面俱到,必须突出一个重点,让观点鲜明,坚持不懈,以求取得良好的效果.(4)探究原则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比较熟悉的德育知识,可以进行变换角度或者对其进行拓宽、延伸,努力做到老话新谈.
百年育人,德育第一。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
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英语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主要科目,当然也不例外。《义务教育新课标(2011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符合教学论基本规律,因为英语教学活动是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习主体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由知识向智能化发展,情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丰富而且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极强的教材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素材,这就决定了英语课堂也和其他课堂一样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可以说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密不可分。那么怎 样通过英语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呢?
首先,英语学习本身就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英语学习不同于语文和其他学科,有那么多的单词需要去记忆。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单词就无从谈起英语句子和篇章。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单词的记忆,因为生活中缺少语境,所以对单词的遗忘速度很快。再加上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太大,分属不同的语系没有任何联系,要想学好英语首先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品质。学生们要不断地同遗忘作斗争,他们要经历无数次识记到遗忘再到识记的反复过程。另外,英语学习过程中要记忆、要背诵的内容特别多,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故而可借此磨练学生,培养学生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和知难而上的意志品质。因此说,英语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过程
其次,丰富的教学素材中处处有德育
在英语教材中,到处可以找到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好素材,通过这些素材的利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材素材多取自于日常生活,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生动的情景,其中包含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有机地进行渗透。
如:通过对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第一单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科学,为将来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爱学习、爱思考和爱祖国的教育;通过对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第二单元What should I do? 第四单元He said I was hard-- working. 和第八单元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 的学习,教育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乐于助人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第七单元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意识,不可以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要多为他人着想,尊重和理解他人。通过对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第三单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教育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尊重科学,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等。教育孩子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并有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再次,通过口语教学和教师的示范作用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内化为自身素质。
例如:教完Thanks a lot. Here you are.Thank you.I'm sorry.It's all right.
It doesn't matter. Don't mention it. 等日常用语后,我要求学生给别人东西时要说Here you are. 劳驾他人帮助后要说Thank you.向别人致歉时要说I'm sorry.别人致歉后要说That's all right. It doesn't matter.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如:学生帮我擦黑板时,我马上说声Thank you. 或Thanks a lot.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自如地运用所学语言,做到学以致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第三,通过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促进德育内化为素质
教学中多采用的任务型教学或研究性学习,都离不开小组活动。孩子们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了主人,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培养。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这恰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能力。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创设语言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除此之外,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还可以让学生的品性与素质得到培养和锻炼。如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听力竞赛、单词接力赛、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课外活动。在新年来临之际,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亲手制作贺卡,画上漂亮的图案,写上亲切的祝福:Happy New Year.(新年快乐。)Wishes for you.(衷心地祝福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尊敬他人的美德,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最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广泛的阅读材料、广播和影视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都体现了英语课堂也同样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密不可分。
以上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准备。作为英语教师,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英语教学的改革,我们一直在探索,不管是采取何种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教会他们运用英语知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本文是十一五规划课题,是省级重点课题,已经结题,并获得结题证书
参考文献:
人教版Go for it 第一册
“诸育德为先”,艺术教育具有德育的价值和功能,是教学的基本规律。它是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一门课程。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在艺术教育中所有有关的先进理念及理论都应被包容进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到教师自身的素质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1.教学内容是艺术教育具有德育功能的关键
任何一个时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均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艺术教育亦然。作为高职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更要注重教育的德育功能,因为艺术教育教学与各级各类教学一样,教学计划设置的各门课程及其内容体系,都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安排的。通过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的合理进行,强调了德育在教学环节中的渗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既要完成教学内容,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要把抽象概念科学而直观地加以描述,以适应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要。例如:声乐教学、器乐教学、文学、影视、美术鉴赏、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佳教学方法,只有找到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最佳教学方法,而不同的作品和内容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学内容的引人入胜、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教学节奏的轻重缓急,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恰当运用,非语言手段的巧妙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就会在这种潜移默化般的渗透中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教师的主体性教育体现德育功能
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的实现与教师的主体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形成了“礼乐并重”的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人类的认识成果经过消化吸收,化为个体的认识。再经过加工取舍,运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观点。其中,有些知识和观点就属于思想品德的范畴。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能否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能否科学地进行渗透以及渗透到何种程度,决定权在教师那里,因为教师总是在一定哲学观点的支配下进行教学活动的。其中,教师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讲授,还是以唯心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传授,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发展观。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素质修养,还有一个责任心的问题,关键就是一个“德”字。一名称职的、让学生都认可的教师,首先要从自我做起,德艺双馨,才能在为人师表上受到学生的尊重。
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艺术教育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审美能力,开发智力及促进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利用音乐的教育资源,深入探讨德育功能在教学中的教育规律,探讨艺术教育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对于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艺术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基础是感知,这种感知能力是任何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创造性思维不可缺的;同时,艺术教育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即知觉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又都是一种知觉思维。艺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有效地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因此,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在高职艺术教育中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它的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其中的素质则是一个不仅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内的综合的范畴。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要想在素质教育方面有所作为,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树立以激活非智力因素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观念,并通过各种德育渠道,朝着既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艺术教育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主渠道。结合艺术教育教学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学习目的教育,恰如其分的学习评价、各种各样的学习竞赛也能激发其学习动机。与此同时,教师用动情的语言开启心扉,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人们的心田。这样,通过长期的德育渗透,使学生不仅具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具有能够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心理素质。从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好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2.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力途径为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高职艺术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则将成为必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把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的培养与提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音乐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也是一种思想和行为教育形式,在思想和行为教育方面较易于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吸吮知识甘露的同时,日复一日似乎不知不觉地接受着灵魂的洗礼和品德的陶冶。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能通过它特有的音乐形象,以情感的形式和寓教于乐的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得到精神享受;通过其优美的音乐语言打动人心,使学生感情随着乐曲的旋律起伏波动,引入遐想,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这无论对改善个体德育接受机制,还是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都大有益处。
3.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可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感之于心,导之于行”的教育,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净化他们的心灵。教师不能只靠用语言讲清道理,而是要靠用行动做出榜样。前者是言教,后者是身教。这是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重要的一环。其次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应从技能技巧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引路人、示范人,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角色转换必须以对学生负责为出发点,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其三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卓有成效,要培养教师必须在思想品德,自我修养,知识结构方面有较高的水平。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优秀榜样,对于青年的心灵来说,就好像滋生草木的阳光,要以任何东西来代替它都是不可能的。”由于教师在育人中的特殊地位,教师就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偶尔流露出来的情绪,都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塑造着他们的心灵。因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任务,艺术教育要善于通过广泛的审美判断来指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观,为形成学生好的道德品质奠定思想认识的基础。在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德育、美育的教学目的。由此从课堂延伸到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其它艺术种类乃至人类本身的审美观点上,因为美的事物在形式上尽管干差万别,但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p#分页标题#e#
三、在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实施
艺术教育课堂仍是传播艺术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的必要组成部分,既不能是单纯的艺术知识积累和艺术技能训练,也不能是培养一般艺术感受力的浅层次学习,而应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智慧人格和人文精神全面提升为主要目标,还应遵循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材施教,针对职业教育受教育对象的基本特点设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使用。
1.把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列入教学目标在高职艺术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从教学大纲规定的总的教学目的出发,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要明确定出在相关教学内容的传播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德育目标。在课时备课中,教师要通过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掌握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及时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进一步确定在某部分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伴随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进行哪一方面的德育渗透。
2.努力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艺术教育可以综合地培养创造人才的各种素质,是培养品德、锻炼意志、开发智力,尤其是发展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根据教材内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学生中思考较多的问题,有意识地选择恰当的结合点,即教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结合点,进行适时的、充分的、有效的德育渗透。
(1)寓德育于艺术教育教学之中,把德育植根于知识的土壤之中,贯穿于知识的传播之中。要使二者如水融般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教育和教学是紧密相连的,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授,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生物教学也不例外,在生物教学中,因此本文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给粗浅的论述。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浸透
1、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从而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
2、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在讲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时,强调我国承担了百分之一的工作,说明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总之,在各个领域我国科学工作者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对科学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通过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的意志,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一切。
在讲到“生物武器”时,强调不要忘记日本的侵华历史,在侵华期间,他们用活体做细菌实验残害了不少中国人,研制出的细菌武器使世界人民深受其害,教育我们的后代不忘国耻,只有国家变得强大了,经济发达了,才不会受别国的欺辱,教育学生为强我中国发奋读书。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渗透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生物学的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物活动的基本规律等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自我认识,自我改正,自我评价,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如,在辨证唯物论方面,要树立物质观、运动观、普遍联系观,在唯物辩证法方面,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般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可塑阶段,正确的引导,不失时机的教育,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关键,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是人生旅途中的导向标,可以使学生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2、挖掘生物教材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任何一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也就是说任何生命现象都有它的物质基础,即整个生物界是物质的世界,这是毋庸置疑的,让学生树立物质的观点。
在生命分子中,载体分子、信号分子、酶分子、ATP 分子、结构分子等等它们相互联系协调完成新陈代谢。反映出生命分子是联系的。
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细胞膜、细胞核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蛋白质的分泌,反映出了细胞内的细胞器是联系的。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组织形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由系统形成个体,由个体形成种群,由种群形成群落,由群落形成生态系统,由生态系统构成生物圈的庞大的生命系统也是紧密联系的。
生物在环境中生存,要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对环境产生高度的依赖性,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对环境也产生影响,反映出了生物和环境也是联系的,也就是说整个生物界是普遍联系的,由此说明生物界联系是普遍的,让学生形成普遍联系观点。
三、法律观念教育的渗透
1、法律观念教育的意义。在法治社会,使公民树立法制观念,形成法律意识,对于普法非常重要,青少年时代,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所以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作案主要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这就说明了在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学生阶段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法制教育。生物教材中蕴藏着许多法制教育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生物学的特点,挖掘教材中法制教育的因素,使生物科学知识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让课堂教育提高到“法”的高度,让学生掌握法律的合理性和强制性。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挖掘生物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因素。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生物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开发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统一。
在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这章内容时,一定要向学生介绍我国植被面临的严峻问题,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多种原因,以及介绍有关的违法案例和相关人受到的法律制裁,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白国家现在执行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措施,比如我国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并将每年的 3 月 12 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为了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国际组织把每年的 6 月 5 日确定为世界环境日,把每年 4 月 22 日确定世界地球日,这说明保护环境和地球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法律意识。
在讲解“伴性遗传”的内容时,不但要让学生掌握遗传病的危害,而且要明确近亲结婚大大增加遗传病的发病率,结合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严禁近亲结婚的法律宣传,让学生了解“婚姻法”有关的内容。
这样将生物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恰当的把握好尺寸,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生物科学知识,而且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也得到提高和加强。
四、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注意事项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要明确德育工作的导向,在教学中要明确新课程德育的思想,要对德育的内容了如指掌,把握好新课程德育的正确导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人之师表、学之楷模”,应该用自己的言谈、做事和做人为学生树立榜样,发挥教师自身的德育示范性。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让学生学会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道德的养成、信念的确立仅仅依靠知识的灌输和理念的教授是不能完成的,我们要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将学生的课堂德育教育和生活中的德育教育联系起来。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从关心爱护青少年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腔热情地关注、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根据教学教材内容积极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
结语
教书育人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在生物教学中,每个教学知识点都可以被利用,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德育的教育,两者一起抓,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针对以上学生行为规范的种种表现,笔者认为,只有真正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落实德育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合力,才能使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自律行为,以期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对于“生态”,一词,辞海的解释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
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与自然、社会、规范、生理及心理等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规律的科学,还是研究构成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人、教育(活动)、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教育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的科学。
教育生态学把教育看做一个有机的、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强调教育与环境之间、教育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程及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的关系。
依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能动的生态系统。要切实发挥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尤其要发挥学校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素养层次得到提升。
三、实施五年制师范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路径
要彻底解决五年制师范生在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必须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改变传统德育教育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教育氛围,形成师范学校良好的德育环境生态系统。
(一)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实现“外行内化”。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在于“成人”。教育过程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从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养入手,让学生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当做内在需要,从而自愿改变、纠正自身行为规范方面的诸多不足,使学生以更高标准和要求主动、自觉地践行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实现“内化”。要实现“内化”,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个体需要的针对性。在确立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时,要分析五年制师范生的主体需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分析他们在专业知识素养和行为活动方面的向往和追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发挥学校、班主任和全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外行内化的情感基础。
2.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性。有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并将其贯穿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和各门学科教学实践,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使人文素养在学生身上形成强大的人文精神,是提高师范生文明行为和道德素养的关键环节。
3.注重德育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在具体德育教育活动中,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内在需要,只有让学生将认知和践行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取得德育教育的内化效果。
4.注重德育教育手段的多样性。在德育教育实践中,要注意运用情境创设,通过音乐、美术、故事、电影、电视、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学习,丰富学生的感觉活动,提高学生对自身行为的判断力,让学生学会调整自身言行,学会自律,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知行合一”。高师德育除了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外,还要发挥社会环境对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养成的作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团组织、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学生干部的骨干和模范带头作用。经常组织寓教于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陶冶情操,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明辨是非、增强社会责任感、激感,使他们通过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升华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组织学生参加见习和实习实践活动。见习和实习作为学生直接体验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但能够使师范生认识社会,还能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在课堂上感受教师职业道德,加深其对教师职业技能及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实现师范生的道德内化,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完美转化。
(三)营造优美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教师无小节,事事是楷模,这句话实质上涵盖深刻的生态思想。校园中的各种生态因子,无论是作为教育者的人还是静态的校园环境,都对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素养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在德育“内化”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应运用自己的师表风范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修养,在教育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大爱情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德育养成教育,使学生见贤思齐。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学校“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
2.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特定校园环境中接受审美和艺术教育,营造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并具有师范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咨询、绿色网络教育、社会调查、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和专业学习指导与就业指导等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发挥其在校园育人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3.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利用学校的广播、报纸、电视台、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大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宣传优秀的道德文化,形成积极向上、富有师范气息的舆论导向,从而使学生对教师的职业精神有极高的认知;还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场馆设施的作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育人环境,使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永远积极、健康、向上。
4.打造积极向上的两室文化。切实做到“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有教育意义”,让高雅清洁的环境使学生如入芝兰之室,促进其高尚品格的形成。以优秀的教室文化和宿舍文化为载体,大力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把优秀、积极的人文文化和教师职业道德融入日常活动中。通过创建活动,每一个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观念、道德水准、人际关系等都上新的台阶,学生的行为规范更符合师范生的标准。
(四)重视家庭、学校、社会联手,实现合力育人。依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使处于高师德育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都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水平和道德素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建立家长档案,学校德育教育部门要经常与家长联系,针对不同家庭、不同家长特点,宣传和谐、健康、民主、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学校还要尽量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接触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通过见习、实习活动养成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