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11 11:50: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篇(1)

一、营改增的内容和意义

营改增即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该税制于2011年经国务院与财政部批准后,于2012年开始在全国实施。营改增最早在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试运行,后来,才逐渐向社会各行各业推广。从本质来讲,营改增是一个税种的社会性转变,即将企业所应缴的营业税变成产品或服务增值税。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在营改增改革之前,营业税是我国境内征收的最重要的一种劳务费,其课税对象范围极广,如无形资产转让、不动产销售等都要缴纳营业税。营改增实施后,商品和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只有出现增值才会计税,税收形式也只有进项税和销项税两种,重复纳税环节被简化。由于解决了纳税程序和纳税范围重复问题,企业运营成本也得以降低,企业所面临的压力也得以减轻。如服务业在免除全额营业税增收后,税负减轻,产业发展也更具活力。再如,劳务、货物产业在出口时还会退税,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还能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总之,营改增对于经济发展和企业投资结构有话来说,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税负带来的影响

单纯地从税负角度来讲,“营改增”政策给中小规模企业纳税人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带来了纳税优惠,减轻了他们的税负压力。在营改增政策下,小规模纳税人原来在每一道环节中都要缴纳的营业税由原先的3%或5%要下降2%,一般的纳税人原先不能抵押税额现代服务业,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税负抵额度范围将由原先的7%的运输费用支出抵扣提升到11%,抵额度及抵额范围增加,企业税负明显下降。那些大规模纳税人,如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因为固定资产比重较大,所以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税负不增反降。对于一些以劳务或不可抵扣为主要成本的行业来说,同样如此。这就要求这些企业要密切关注相关的法律动向,积极申请财政补助,以提高企业例如和效益,降低自身亏损。

(二)使会计核算更加精细化

营改增给会计核算也带来了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营业税不存在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之分,收入全部可以据实入账,支出也按实际发生列支,税收按收入额或收支差额与税率核算即可。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收入入账要按照规定原则和方法来进行,如收入要按照税率实际扣除掉的税额来确定,支出也需要在成本和抵扣掉进项税额的基础上来进行。再则,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都要按照“应交税金”科来核算,消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即为当期应缴税额。总之,从会计核算方式来看,营改增之后,收入、成本和税金核算原则和方法都出现了变化,财务管理也要随之做出改变;会计核算方面的差异。我国营改增政策实施不是一次性全国推广的,而是逐步进行的,即这项政策在实施方面走的是“先在部分地区试点再全面推广”的由点到面的道路。在全面实施前,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在会计核算方面必然会有差异,而对于那些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来说,会计核算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会计核算方法也要有所区别;会计核算高要求。对于混合经营企业来讲,营改增要求企业必须能区分各类经营业务的具体性质,明确业务核算明细,那些无法细分的业务则要按高税率税种来核算。这也给企业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减少税负,企业必须明确业务性质,按税种来进行会计核算。

(三)对发票管理带来的影响

营改增之前,在营业税税制下,服务类企业只需开具服务业税务发票,试点企业只需开具普通发票,但是,营改增之后,发票种类发生了变化,发票管理也要随之做出变化。如营改增之后,由于增值税中存在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在发票开具上,可能会用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能会用到普通发票,并且在发票使用上还会有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规模纳税人之分。如果发票使用不合理,自身还要承担法律风险。再则,增值税发票作为专用发票,发票发放、验收、转让、注销流程复杂,其管理更加严格。再则,从限额来看,增值税发票普遍比普通发票限额要高,申请大额增值税发票所需的时间更长,程序更加复杂。这也要求企业必须进一步完善发票管理制度,为发票管理打好制度基础。

(四)营改增条件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

1、做好财务统筹谋划工作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中小企业来说,营改增就是一项减负措施,这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营改增条件下,企业要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利用新税政各种政策规定,结合自身纳税实际,发掘客户资源,加强纳税筹划,制定和实施最佳税收筹划方案。企业在筹划税收方案时,首先要完善筹划工作机制、预警机制、决策机智、控制机制,对日常会计业务工作中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职责、权益作出明确规范,要求内部注意研究新税收政策中的特殊条款,积极探索减少企业税负的方法,充分利用优惠税收政策扩展税收空间。同时要求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新税制规定来办事,加强新税制宣传,严肃打击不法行为,以规范企业纳税筹划行为,达到减少企业税负的目的。

2、优化账务处理流程

在营改增实施后,企业要提高风险意识,对内部财务控制、管理进行反思,优化企业财务处理流程,加强内部控制,以提高内部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企业财务处理流程优化要从增值税计算与管理做起,即企业可在税务筹划的基础上,对纳税情况进行正确计算和申报,运用业务转移的方式和精细化管理进行税收计算,并在税收政策完善后,认真研究增值税专用发票获取方法和具体规定,明确增值税汇算清缴方式与时间,以避免不公平税收等问题。企业财务部门要结合营改增政策加强业务研究,并就新增业务及时寻找合适的管理方法,积极探索营改增财务处理手段,要求有关部门采用合理的财务手段来减少企业税负成本和税额,以增加企业利润。

3、加强内部控制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财务管理责任制,其目的是促使企业在新税制下能够沿着科学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最终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财务控制的措施有: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强化监督力度,扩大监督范围,通过对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监督杜绝财务管理违法行为;在财务管理方面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制定奖惩制度,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教育与管理,防范和打击经济违法犯追行为;要求财务部门财务人员按照税收筹划计划做好实际工作,做好票据管理,加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出、使用和保税等环节的管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发票管理乏力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就营改增之后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处理,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4、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

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会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直接影响。结合实际来看,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专业人员短缺、财会人员整体能力较差等问题。在营改增之后,结合企业税务体系改革发展新要求,企业要加大财会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及时淘汰那些责任意识淡薄、能力低下的财务人员,优化财会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打好基础。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加强财会人员培训,开展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运用科技手段、新知识和灵活新颖的培训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风险意识,并在财务管理方面实施绩效责任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绩效。

参考文献:

篇(2)

营业税是指对于提供应税的劳务、无形资产转让以及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对企业在生产、流通环节的增值额所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对于服务企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比较大。营改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为了解决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重复征税,对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营改增简介

营改增是国家在部分地区和行业中所推动的税务改革,逐渐的改变我国税收过程中的不合理局面,将征收的营业税逐渐的改为增值税。营改增实现在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服务业中进行试点,随着发展的深入,到2013年8月逐渐的扩展到了10个省市,随后其改革范围逐渐的扩展到了全国。2014年国家又将邮政服务和铁路运输业纳入到了营改增的试点中,而且在2014年6月电信业也将纳入到营改增的试点内,其范围逐渐的扩大。

国家进行营改增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降低企业的税负,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营改增的实施,改变了我国的流转税制度,使我国的流转税征收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实施营改增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大部分企业的税费。因此,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来说,应当积极的抓住改革的东风,做好结构性减税工作,做好享受税收的优惠。同时也应当在税务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做好相应的避税措施,降低企业的支出。营改增减少了企业的企业营业税的重复征收,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支出,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其积极性也更加的凸显。营改增虽然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对财务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例如对于增值税的纳税申报以及会计核算等的影响比较大。

二、营改增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1)对于企业的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的影响。在现有的会计准则的要求下,企业的主营业深入中已经包含了营业税的含税收入金额,但是在营改增的过程中,企业核算的主营业收入中应当去掉增值税。如果企业的税务支出没有根本性的变化,那么企业的净利润和主营业收入会随着业务收入的减少而增加,这对于企业正常的财务分析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应当积极的做好营改增后的对应措施。在营改增之前企业的主营业收入突出是包含营业税的收入,营改增之后的深入则没有包含增值税,导致了企业的利润率上升。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需要重新的核算其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等指标,对于财务管理的影响比较大。在营改增之前,服务企业的营业税处理比较简单,而在营改增之后企业的财务处理则比较复杂。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是通过分期计算营业收入的方式,并且根据其收入的总额来确定营业税,和企业是否开具营业税发票没有明确的关系。但是在营改增之后,企业在对外服务时应当缴纳增值税抵扣之后缴纳实际的增值税,这和一般的营业税的计算方式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税务计算。在营改增之后,客户可以需要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而退回已经开具的营业税发票,这样对于企业的税收数额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同时在营改增的要求下,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处理和营业税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别,缴纳的增值税并不能够反映在损益表中,这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的数据结构和财务信息具有比较大的影响。例如,当纳税企业在购买增值税的效果专用设备时,可以全额抵扣增值税中的技术维护费等其它的相关费用。政府对于营改增中导致企业整体税负没有下降反而增加的试点企业可以进行扶持,可以将政府的补贴作为营业外的收入。此外,按照营改增的相关规定,纳税企业在试点的月初还有增值税的相关抵扣税额,那么其税额不能够从其它的营税服务中进行抵扣。

(2)部分企业的税负出现了不减反增。进行营改增试点以来,大部分企业的税负都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上海的绝大部分企业在营改增之后税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增强企业的活力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大部分服务企业都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从而可以进行税额抵扣。但是在试点的过程也出现了部分企业税负增加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企业的供应商不是试点企业,对于需要纳税的企业来说,还能够拿到增值税的专用发票,导致税额不能进行抵扣。但是企业需要开出全额的增值税发票,如果企业在短期内不需要购买新的的古代资产,那么也不能进行抵扣税额操作,进而导致了企业的税负增加。但是随着税改范围的扩大,在营改增范围内供应商的数量的增加,也会导致企业的可抵扣税额的进一步增加,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整体税负降低。对于营改增企业来说,为了有效的降低营改增的不利影响,可以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税务支出。同时还有部分企业的所得税也出现了增加,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可抵扣的流转税和成本费用减少。

(3)影响了企业的发票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一种完税的凭证,其实行的是按照发票的注明款项进行扣税,从而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我国的相关法律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提出了相关的严格规定,因此财务人员应当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不能够随意的虚开、买卖发票,做到发票的不丢失、损坏等。同时对于企业的收入、支出和购买货物的专用发票要进行技术的登记,以有利于后期的核查。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一般的发票在开具、管理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所以对于企业的财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的可抵扣税额和增值税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所以税务部门对于增值税的管理也更加的严格,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说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来来使用和管理发票。

三、结束语

营改增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也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营改增对于降低企业的税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规范自己的财务活动,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才能真正的享受到营改增的好处。企业可以在税负降低的背景下,降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等措施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1] 钟英秋.试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集体

经济,2013(25):78-79.

[2] 夏云华.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J].财经界,

2013(27):255.

[3] 黄忠意.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

篇(3)

自“营改增”试点以来,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营改增试点已经推广到各行业企业中去。营改增的改革举措,对于激活市场,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合的转型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企业必须要适应营改增形式发展的需要,要能够积极分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方面的影响,认识到营改增对有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能够根据税务政策的变化,有效完善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合理安排企业财务活动行为,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企业财务税率情况发生了变化

营改增的实施,使企业的财务税率情况发生了变化。在营改增实施之前,企业的税率低于税改后的税率。营改增实施后,企业的税率提高了,企业需要按照增值税计算方式计算所要上交的税费。营改增的实施,企业的计税基数和税款计算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对于企业财务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方式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营改增实施之前,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主要依据营业额进行计算,而营改增实施后,企业要缴纳增值税,这种税务的计算主要是依据相应的征税率和增值税率计算应缴纳税务的多少。因此,营改增对于企业的税率情况,对企业应缴纳的税务额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对企业的税负产生了影响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企业的税负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统计,营改增试点企业出现税负下降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营改增对这些企业的税负影响更大。通过调整企业缴纳营业税的税率,企业的税负明显降低。而对于没有参加营改增改革的企业,其税负情况也出现了增加的现象。在营改增实施背景下,企业必须要取得增值税的专用发票,才能抵扣进项税额,享受相应的权利,但企业如果在短期内没有新购的的固定资产,就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企业的税负就会增加。

(三)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产生影响

营改增实施之前,企业的的财务管理内容相对简单,需要处理的事务也较为简单。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额的计算方式较为简单。企业财务只需要计算收入金额,然后把收入总额与相应的税率相乘,就能计算出应缴纳的税务。但营改增实施后,企业应缴纳的税务计算起来就较为麻烦,企业财务需要处理的各种数据更为复杂,会计核算的难度提升了不少。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企业需要计算上缴税务的额度,需要考虑相应税率,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等情况,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与调整,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另外,营改增推行的是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这种方式加大了非试点地区与试点地区的账务处理的难度,增加了两个地区财务处理的复杂度。尤其是对于一些跨地区经营的企业而言,需要进行的税务计算更为复杂,需要实现不同税种的调整与协调,这样,一些跨地区经营的企业的财务管理难度就增加了。

(四)对企业的发票管理产生了影响

营改增的实施,对企业的发票管理也有影响,增加了企业发票管理的难度。营改增实施之后,需要使用增值税发票,对增值税发票的处理就相对复杂,包括购买、作废、填写、开据、退票、重开、遗失处理等多个环节的内容,这种处理方式比普通发票的处理方式要复杂的多,处理程序也相当的复杂。营改增实施后,企业使用的增值税发票的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直观的反映,这种增值税发票实际上起到了完税凭证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经济状况,都能够通过增值税发票进行反映,通过这种发票可以保持税负的连续性,因此,国家很重视增值税发票的开具,使用工作。作为企业也需要对增值税发票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合理纳税提供支持。另外,对于一般的小规模的纳税者而言,他们只需要使用普通发票就可以了。但对于一些大的纳税人,必须要使用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两种类型,在发票管理上也有不同。

二、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企业要能够充分利用营改增政策,按照税收改革的政策制度,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对策如下:第一,企业要加强税务筹划工作,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各业务板块的适用税率进行区别,完善日常的经济行为,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情况选择不同的抵扣税率,能够做好资金的调度,做好税务的规划工作,通过税务筹划,避免企业出现税务风险。第二,企业财务管理者要正确确认适用税率和计税基数,要研究相关文件内容,能够处理营改增前后的经济业务中的各种数据,保障企业的利益。第三,要加强各类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增值税发票能够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情况,是企业缴纳税务的重要凭证,因此,需要加强增值税的发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ERP 财务管理 财务人员 影响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ERP管理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逐步在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管理中得以应用。ERP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企业管理流程再造和整体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作为ERP管理的核心,在ERP管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ERP管理系统的主线。因此,实施ERP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以及财务人员的素质都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这是继会计电算化取代传统手工记账变革后的又一次财务变革。

一、ERP管理系统的工作特点

ERP管理系统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实现财务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业务以及财务与供应及销售环节的统一是ERP管理系统,通过充分协调内外部资源以达到提升企业全面竞争优势的目的。企业经营各环节的业务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系统的各个输入和管理端口将得到的各种数据汇总入该企业的财务系统,并由财务系统实施管理,从而实现各部门工作的协同配合,体现了高度的及时性和集成性特点,可以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一手的经营数据和资料,及时发现经营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应对,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ERP管理系统的应用对财务的影响

(一)ERP管理系统的应用迫使财务人员转型

ERP管理系统与以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不同,它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侧重财务计划、 控制、 分析和预测,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该系统能将各业务部门输入的信息进行集中加工处理,然后通过网络传递到企业财务部门。它能按照预先设定的格式或程式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而生成的凭证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特定的格式及政策自动生成相应类型的财务报表,从而将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从日常核算转移到如何利用该系统强大的信息来源去进行预算、分析、控制,迫使财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同时ERP管理系统强调业务的协同,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加强专业及其他经济管理知识以及计算机系统维护方面的学习,培养信息化意识和全局观念才能将ERP协同的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来,要做到这一点财务人员必须由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

(二)依托ERP平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会再上新台阶

1、加强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核算

过去,企业财务预算多由于操作性差而使得预算流于形式,而E R 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完成从简单的事后财务信息的反映,转变到对业务的事前、事中、 事后的全面监控,为企业的预算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ERP管理系统下,财务人员能够动态的收集业务信息、财务信息,能够获取实时、动态的数据,并能够实时和多角度的与预算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即平时做相关业务时,系统自动检测相关预算是否超过起初下达的预算,若超过不能继续向下做业务,从而实现预算对事中的控制,比如供电企业的大修与材料费用,可以跟随生产部门工单的创建建立预算,系统会随着业务的发生动态跟踪费用产生,做到项目、费用、控制联动,由此可见该系统增强了预算的灵活度,严密性,可操作性,从而为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同时也为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实现进一步细化奠定了基础。

2、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ERP管理系统中资金管理模块是一个数据接收系统,财务会计的账务处理会被自动转化为资金管理的语言,不需要任何人工分析,自动生成《 现金流量表》,完成从财务会计数据到资金管理数据的转换,从而提高对资金流量分析的准确性,及时性;利用内部银行结构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可以使集团总部作为投资中心,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与运用;利用其资金预测功能加强了企业对中短期现金流量的计划预测,能及时预警,保证公司的顺利运作。通过系统这些功能的实现,企业的资金管理会更有效率。

3、实现对物资有效及时的反映与监督

物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最容易混乱的一项工作。ERP物资模块的实施,可以实现物资采购管理的规范化,实现物资管理与工程、财务等业务的集成,有利于快速、准确地传递和共享信息。比如各项库存物资的使用信息能通过系统处理实时反映到财务,有利于财务信息的及时反映和监督;财务部门通过采购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集成信息,能够及时结算项目和正确转资;通过创建内部订单并以预算的形式下达固定资产零购项目,在创建资产卡片时关联内部订单来控制预算;收货后的固定资产跟资产卡片一一对应,然后进入财务模块,通过定期计提折旧来对资产进行价值管理。由于ERP规范了物资管理的各项流程,并实现了相关部门联动,保证了财务部门能够对资产实施有效及时的反映和监督。

(三)ERP新环境下,迫切需要转换会计监督管理体制

ERP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数据共享和在线管理功能,在此环境下,大量会计信息由前端业务部门集成过来,信息质量的高低依赖业务部门人员的自律,而财务部门无法对每一笔集成信息进行稽核监督,也就不能保证输出数据的准确合理性,因此调整优化原有的会计监督体制显得尤为迫切,其前提就是要重新明确会计信息责任,建立业务信息流程责任管理体系;打破部门负责管理体制,建立与流程相关的监督管理体制,对流程中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岗位都纳入财务考核,同时对各流程业务的操作、财务人员的岗位等都需作相应的调整和规范。只有适时转换财务监督机制,才能防范新的管理环境带来的风险。

篇(5)

关键词:

“营改增”;企业财务管理;影响分析

“营改增”政策的实行是党和国家依照我国当前的经济政治形势所做出的新的税收政策,其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我国经济得以健康发展,而且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重复税收,减少了企业的赋税负担,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和条件。“营改增”政策的实行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企业在适应“营改增”税收改革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摸索更好地财务管理方式,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让企业在“营改增”税收政策应用过程中发展的越来越好。

一、“营改增”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分析

我国的经济如今正处于加快转变其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目前正在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项重大举措。经济结构的调整让很多企业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面临着增值税和营业税双重税收的负担,极容易降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难以让我国民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绽放璀璨光彩。通过“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改革创新,则可以让原先缴纳营业税的纳税科目改征为缴纳增值税,有效减少了企业重复缴税的情况,为市场活力的激发注入了强针剂,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赋税负担,而且营造了更加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通过“营改增”政策的运行,我国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产业布局也更加合理,促使我国经济建设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了我国产品质量以及第三产业服务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可谓影响深远而重大。

二、“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税费负担方面

“营改增”政策实行之后,企业赋税负担予以降低,企业仅需要依照“营改增”税收制度的要求而进行财务管理筹划工作,便可以享受到国家给予企业的税制改革福利,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有效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营改增”税收制度范围内的小规模纳税人,其原本所需要缴纳的营业税为3%,或者5%,而当前所需要缴纳的增值税仅为3%,从原本的5%到3%,赋税降低2个百分点。“营改增”税收制度范围内的一般纳税人,其在原本缴税基础上可以进行增值税项税的抵扣,这就让一般纳税人所缴纳的税费予以实质性降低。比如,就交通行业来说,在购置资产和费用支出进项税抵扣时候,最高进项税抵扣可达到17%。对于以提供劳务为主要成本的企业来说,其同样可以进行进项抵扣,减少了企业的赋税支出。

2.会计核算方面

“营改增”运行的一年多以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就企业会计核算来说,其任务量和任务难度都不同程度的予以提升。“营改增”税收制度运行之后,企业所面临的增值税课税范围予以扩大,会计核算的方式,以及入账方法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应对“营改增”的要求和需求。以往营业税税额所进行的会计核算,仅仅是依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列支进行税率核算入账即可,但是,当前“营改增”之后,会计核算中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都需要会计人员予以不同核算处理,做好相应的区分。会计人员需要依照企业所开展的不同经济活动来进行税率的合理规划和选择,只有具备一定会计能力的人员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合理避税,这对于会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3.发票管理方面

“营改增”税收制度的执行对于企业的发票管理方面也产生影响。企业需要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有序管理,切实保证发票种类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值税发票是企业进行税项抵扣的重要依据,只有做好增值税发票的科学管理,才能够让企业在税收抵扣方面享受更多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在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方面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从而保证企业进项税额抵扣的顺利实现。尤其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更加需要注重增值税普通发票开具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权利,减少发票开具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三、企业“营改增”政策下财务管理的对策

1.积极筹划税收,运用税收优惠

“营改增”税收制度全面推行之后,对于纳税人的身份则不能简单的“一刀切”划分,其需要结合企业的业务规模、销售规模、财务核算等等因素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从而让企业的缴税活动科学开展。企业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如果发现通过小规模纳税人形式更有利于企业合理避税,则可以通过业务开展的形式建立新公司,将原本公司的义务分流部分到新公司,降低原公司的业务销售额。就一般纳税人来说,其一般可以从供应商以及服务商处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此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可以用于抵扣税款,从而降低企业赋税。因此,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或者服务商过程中,要对其进行资质审查,尽量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从而减少重复纳税的情况。“营改增”政策所要求的增值税抵扣名类更加细化,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在促进企业经济结构转型方面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企业要合理利用国家政策中的此项优惠,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2.加强财务综合管理

首先,财务管理部门要对增值税与营业税发票的不同予以准确区分,了解增值税发票的抵扣项目,通过相关措施的应用对原本所进行的营业税发票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改善。一方面要对增值税发票进行系统管理,可以通过增值税编号的形式来对其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对丢失的增值税发票及时进行税务机关备案处理,对于作废、开具红字的分配都要依照特定的程序来进行处理。财务在在进行增值税发票管理方面尽量设置专人负责,在发票开具方面制定切实的责任制度,对于开错票的情况要将责任落实到位。发票如果需要邮寄还需要专人予以跟踪、跟进,避免发票丢失。就增值税发票抵扣也要注意时间,不要错过规定的认证时间。其次,财务部门还要对稽核制度予以高度重视,此制度的履行将会影响后续发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不可马虎大意。对于票据的审核来说,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是审核的重点,审核人员要坚持票据审核原则,严格依照审核流程,切实强化审核内容,从事前、事中、事后几个环节来规范票据审核情况,真正将票据所可能存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企业也需要从整体上提升票据风险意识,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保证业务开展的合法、合规。

3.加强人员培训

首先,企业要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我国于2016年12月底财政部了新的《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其中对于增值税科目的设置,以及相应的财务处理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就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企业纳税的计算,以及会计核算的方法、变化等等都进行了详细说明,企业要就此新变化不断组织相应的培训辅导工作,强化财务人员对新财政税收政策的认识。财务人员在学习财税政策变化的同时还要就财务流程予以深化和重建,就流程的重点,诸如税票的审核、税务筹划等等内容都要予以深入、细致的掌握,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认真执行。其次,企业还要从整体上对各个部门进行“营改增”税改培训。“营改增”税收制度的改革涉及到每一个部门的业务开展,只有强化每一个部门人员的培训,才能够让其与财务们无缝衔接,才能够让部门业务人员了解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发票管理、报销流程等等事项,更好地规避业务开展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风险,避免工作中问题的发生。同时,企业还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平台促使各个部门予以有效沟通交流,就业务开展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探索解决,探索企业运行质量。

四、结语

“营改增”税收政策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契机,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条件。企业也需要在积极应对“营改增”政策方面狠下功夫,尤其对于财务的管理更是需要作为工作的重点予以对待,让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得以提升,让企业在新时展历程中抓住机遇,创造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丽艳,钦婷婷.“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以重庆建工集团为例[J].价值工程,2017,13:25-27.

[2]杨阳.全面推行“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7,13:65-67.

[3]马洪慧.营改增背景下服务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优化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8:119.

[4]陈婕.“营改增”对劳务分包的影响及应对举措[J].价值工程,2017,14:57-59.

篇(6)

摘 要:营改增作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自实施两年多以来,已经初见成效。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等作出了贡献。随着营改增改革步伐的进一步迈进,该政策对企业经营以及财务管理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对营改增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以期对我国企业有所裨益。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管理;影响

一、背景概述

自2011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颁布营改增(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一下简称“营改增”)试点方案以来,营改增已成为当前财务及税务研究的热门话题。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营改增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可以说,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随着该政策在企业经营运行中的推广,营改增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也逐渐显现。现阶段,如何通过解读营改增政策并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规划,已成为企业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二、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营改增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一方面,营改增以后,企业仅在增值环节缴税,并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对于那些进项税额较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际税负减轻。另一方面,营改增以后,很多企业适用的税率降低,税负下降。例如,营改增以前,一些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改革之后,只需要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因而,税负幅度下降比较大。但是,此次试点仍然出现了实际税负不降反升的现象。原因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未纳入试点范围,造成很多企业在与供应商的交易过程当中,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抵扣进行税额,但是企业在销售时仍然要按照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缴纳销项税额,使得企业的实际税负增加。这对于那些主要成本为非可抵扣类资产以及劳务的行业来说表现尤为明显。

(二) 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首先,“营改增”后,税种发生了变化,伴随的会计核算科目和方法也会发生变化。在营业税体制下,企业仅仅根据收入额乘以适当的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而营改增后,企业就要分开核算销项税额以及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那么企业必然就要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未交增值税等会计科目。当期的应纳增值税税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差。不仅如此,由于价内税与价外税的区别,营改增后,相关收入和成本以及税金也发生了变化。例如,营业税体制下的主营业务收入为含税收入,而营改增后变为非含税收入。基于此,企业财务管理有必要根据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非试点地区与试点地区在会计核算上也存在差异。由于目前营改增试点范围的局限性,只是选择“部分地区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这就给那些经济活动涉及领域广的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带来了困难。这些企业需要在非试点与试点地区之间不同的税种问提方面进行调整和衔接,这种两税并行的情况,加大了企业会计核算的难度。

(三) 对服务业定价机制的影响

。服务业的定价机制灵活多样,影响服务价格的因素也较多。因此,营改增对服务业税收的变化也可能会对服务价格的制定产生影响。以广告业为例,在实施营改增前,广告业适用于5%的营业税,假如一项业务收费200元,扣除10元的营业税后净收入是190元(暂不考虑其他附加税费)。实施营改增后,假设同一项服务按照6%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要想同样获得190元的净收入,那么理论上服务价格就要提高到201.4元(201.4-201.4*(1+6%)/6%=190)。但是,至于企业是否能够提高价格,提价后客户是否能够接受,即使客户接受,他们会不会以此为借口向企业要求一些额外的附加条件。这些都取决于该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该行业的市场竞争性、业务细分状况、企业营销战略等等诸多因素,提价并非易事。

(四) 对发票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后,税改企业相关发票种类发生了变化,相应地给发票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例如,在原来的营业税体制下,服务类企业只需根据营业额开具服务业税务发票。营改增后,由于增值税存在购进抵税的进项税额,因此,要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区分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一方面,专用发票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实质,具有完税凭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具有抵税的作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将产品从最初的生产到最终的消费各个环节衔接起来,体现了税收的稳定性和联系性。基于此,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使用和管理等规定更加严格。

三、 营改增后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自营改增实施以来,绝大多数省市都不同程度的针对该改革过程可能对企业的影响拟定了过渡政策。基于以上对试点企业实施“营改增”后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的分析,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积极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营改增”中包含了很多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因此企业财务人员首先要树立起纳税筹划意识,积极解读政策,尽可能科学合理的将企业税负降到最低。首先,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税收筹划需要相关人员熟悉国家税务政策、税收理论以及实务知识等,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企业要加强对纳税筹划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以便其提高专业技能并快速适应税务筹划工作。其次,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或者能够提供增值税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这样才能在货物或者劳务的购进上,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达到减税效果。

(二)转变企业会计核算方式

。营业税的会计核算处理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增值税存在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问题,会计处理也变得更为复杂,因此,企业应健全会计核算,以适应营改增的政策改革要求。这就要求企业正确设置增值税明细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增值税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记录和生成正确的明细账,提供准确的税务资料。在日常的采购和销售环节,按照专用发票计提税额。同时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存在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区别,收入和成本费用在账务处理上也与原来的记账核算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但是,目前对于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何时缴纳增值税以及是否存在重复缴税的问题,以及应客户要求退票并重开增值税发票的问题,还没有具体、明确的政策。因此,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实时关注税收政策的最新动态,与税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三)健全和优化定价机制

。营改增后,对于试点企业来说服务的定价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该政策实施的局限性,有些客户所在地区还未推广,如果提高劳务价格,他们可能会另选供应商。因此,企业应注重对“营改增”的解读,充分认识到该政策的内涵,同时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行业的发展动态,制定与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谈判策略,考虑双方的切身利益,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择试点地区的企业进行合作。

(四) 加强对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与普通发票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关乎企业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税负水平。因此,专用发票的管理要严格遵守发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严格的发票管理措施,对发票实行专人专管。在发票的获得、开具、传递和作废等各个环节都要与普通发票区别开来。例如,发票遗失时,要及时到税务机关备案。加强对财务人员、项目执行人员、销售人员等与之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规范发票的开具流程,防止漏开、虚开等失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篇(7)

一、ERP财务管理系统的特点

(一)财务信息高度集成性

企业的财务报表情况表现出整个企业具体经营活动的状况,财务通过与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互动,财务信息数据是对整个企业各种产、供、销等活动的集成反映。ERP财务管理模块基于其本身的网络结构,能够有效地将企业中的经营活动相关信息纳入到整个企业的信息网中。数据通过企业中相应的销售管理子系统、采供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直接导入相对应的ERP财务管理模块中。如此一来,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所表现出了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得到转化,使得整个企业财务信息能够高度集成化。

(二)财务计算简捷性

ERP财务管理模块系统本身具有超强的数据管理和处理能力,通过系统来对采集到的相关财务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能大大减少人工操作,能相应地减少类似于过账、对账、结账、试算平衡、平行登记等相应的技术环节,从而使得财务计算得到简捷化。

(三)财务信息处理方法多元性

在财务管理中,通过ERP系统模块可以让信息处理方法更加多元化。如果企业在认定了的相应计算方法,例如一个企业惯用固定资产折旧直线法的话,那么在ERP系统中还是可以通过选用像年数总和法等其他方法来进行计算,比较差异。另外一方面,通过ERP系统还可以利用财务报表的相关信息,运用有关模型,实现对企业财务的分析、预算和进行相应的决策。

(四)财务信息存储的电子化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也应迅速适应这一趋势。各种电子化的结算单据和发票等都逐渐普遍化,甚至会计数据转移过程中像盖章签字等这种传统的确认手段也正在电子化时代失去其意义。通过ERP财务管理模块,可以使得信息处理得以高度电子化,通过相应的手法如数据加密、访问权限管理、口令控制、操作日志管理等方式来保证财务信息存储电子化的安全性能。

二、实施ERP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基于ERP财务管理系统模块的财务信息集成性、财务信息计算便捷性、财务信息财务处理方法多元性和财务信息存储电子化等特点,使得ERP财务管理系统模块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积极影响。

(一)实施ERP有助于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及时处理

在电子化时代,信息具有相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信息的及时处理对整个信息发挥作用具有重要作用。信息周期的长短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做出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程度的高低。财务信息的及时恰当处理,对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ERP财务模块管理系统,可以使得财务数据和信息高度集中,相关财务信息和数据能够基于企业各个子管理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整合,从而使得在ERP环境下实现财务信息数据的及时采集、处理和做出相应的财务报表,使得企业管理者能时时了解到企业的最新财务状况,从而把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延后时间缩短到最小程度。ERP通过相应的财务信息季报、月报和日报等方式,来给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宏观和微观等方面的管理依据,使得企业管理者能够根据财务信息状况作出及时调整,做到企业会计信息的及时处理和控制。

(二)实施ERP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的简化

现代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必须要提高其企业效率,降低生产和运营的成本,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简化相关业务,从而使得企业增强其竞争力。通过将ERP系统引入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通过实现统一的财务管理系统,从而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财务状况,加强各部门信息沟通,避免各部门在处理财务信息中出现大量的重复性工作,降低相应的人事费用,提供工作效率。

(三)实施ERP有助于企业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

印度学者艾利斯・雷恩(Alexis Leon)认为ERP财务管理系统最大优势在于其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的集成。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不够,各部门纷纷处理自己想要的事务。通过ERP可以将不同部门的某些业务看着是整个企业某项业务的联系环节。“ERP财务信息管理软件包是综合性的软件包,是因为该系统具备了在企业相关部门数据管理中能够进行自动的数据更新能力”。

(四)实施ERP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性质的影响

在ERP系统环境中工作的财务管理人员相对于在手工会计系统中进行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其工作性质不是通过手工流程来对财务信息进行相关核算,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汇总和分析,也不是仅仅起到对财务信息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作用。

ERP财务管理环境中,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够以相关系统流程为指导,能够运用ERP中自动分录系统来将企业的财务模块流程进行整合在一起,运用ERP来实现对不同财务业务进行自动触发会计事件,相应的,这些会计事件通过其相应的凭证已经对会计科目进行了先期的定义。因此,在财务业务发生时,ERP能自动产生相应的会计凭证,进而更新到相关账目。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在一些信息集成度高的企业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会计凭证是能够自动生成的。因此,财务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内容由单纯的财务处理人员,转变成为了对财务报表进行相关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的企业财务信息整合人员。

三、结语

总而言之,ERP财务模块相对于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而言,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点和创新之处,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提高了企业业务处理的敏捷性,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引入ERP财务管理系统,有助于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和发展的升级,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

篇(8)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笔者主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首先,简单概述了低碳经济的特点;其次,指出了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对策。

一、低碳经济的特点

(一)低碳经济强调节能减排,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二)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在提高经济增长水平的同时,增强了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三)注重新型、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研制与使用。(四)在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新型清洁能源的基础上,优化完善相关制度,并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综上,低碳经济完全消除了高碳经济模式下的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等状况,降低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注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1.金融环境影响。现阶段,我国各银行与证券交易所等紧跟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实施了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等业务。但是,这一目标目前还处于摸索时期,绿色金融项目的研发与推广工作还未真正走上正轨。不可否认的是,国家未来将加大对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理念的企业的投入力度,这已经成为了适应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而且,企业遵循低碳经济理念,能够吸引大量战略投资者的眼球,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2.法律环境影响。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环保法规、资源保护法、环保标准,这些法律法规的落实对企业的稳定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被禁入和逐步淘汰。3.社会环境影响。广大的消费者在消费观念上有了全新的变化,这是因为低碳经济模式是在消费者的低碳消费基础上而发展的。低碳消费主要涉及行为,在这一选择过程中,消费者会清楚自己的选择。对于企业而言,生产经营中应认知广大消费者的低碳心理,倡导低碳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二)对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财务管理的内容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运行的效率,包括财务活动管理与财务关系管理两个层面的内容。传统经济模式下,企业通常将重心放在财务活动管理环节的效益上,只注重资金成本及财务风险等情况,而进行财务决策时侧重于投资风险与净现值情况。随着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改变了以上情况。财务管理将企业整体价值的提升作为核心目标,即同时对各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除了降低环境的损毁现象外,还必须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完善的绿色投资方案,同时,研制各类相配套的、具有节能与低碳效果的技术。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应广泛吸收大量的政策资源与绿色金融资源,从而保证低碳项目的顺利运行。企业运营过程中应防止高能耗,注重节能价值导向,筹集资金支持新技术和节能改造,不断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三)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在企业内部管理方向及管理目的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纵观以往的财务管理经验不难发现,财务管理目标先后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迄今为止,受到广泛认可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过去滞后的经济模式下,企业主要担负着经济责任,对于社会责任关注的甚少,因此,往往需要企业投资者自行做出理性抉择。低碳经济模式下,要求企业在担负经济责任的同时还必须高度关注社会责任,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在披露财务管理状况的过程中,除了财务信息之外,还包括资源信息与环境信息,如我国已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包括环境保护及排污数据等相关信息。总而言之,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且还要充分考虑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提供服务。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对策

低碳经济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风险发生,因此,必须充分把握现代经济市场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抵制风险的大面积蔓延,调整和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总而言之,必须紧跟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将低碳理念与财务管理有机融合。(一)低碳财务管理理念。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只有树立低碳化的财务管理理念,才能落实低碳经济的财务目标。首先,企业应培养财务管理者与财务人员的科学低碳观念,积极创设低碳型的企业文化,确保所有财务工作者具备丰富的财务管理意识,清楚的认识到保护环境以及对各类资源的有效使用在企业持续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进而在决策活动中重点考虑企业长期发展的效益。其次,企业应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低碳风险观念、低碳财务预算观念等,强化其综合素养,并掌握低碳财务管理知识及相关技能,实时跟踪企业的低碳发展动态。(二)建立健全低碳财务管理制度。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覆盖面更为广阔,而且管理工作更加繁琐,所以,企业有必要对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加以调整,从而为低碳财务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具体应做好几点:一,落实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强化财务整体效率,保持企业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推动低碳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得到全面的落实和发展;二,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不断增强低碳管理水平,全方位的管控资金使用过程和效率,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生产资源、生产环节与管理目标的优化整合提供有力依据,实现预期的低碳管理要求;三,制定完善可行的低碳财务管理预算制度,将收入、费用等指标与低碳能耗等指标相关联,分析低碳经济对企业收入、成本和利润的影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资金投放、成本费用预算和盈余留成等多方面明确低碳项目的计划预算,严格执行低碳预算,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低碳经济效益;四,构建灵活完善的低碳考核激励机制,将员工利益与企业持续发展密切联系,加强低碳经济的考核激励,提高财务管理对低碳经济的引导和支持。(三)财务管理内容创新。筹资环节中,企业制定合理的筹资计划,吸引低成本绿色产业基金或信托计划,并对低碳项目的资金进行准确预测,防止资金不足和资金闲置问题。投资环节中,虽然企业实施低碳经济其成本费用在短时间会有一定升高,但有利于持续发展,所以,在制定投资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产品的环保性,深入分析生产运行对资源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全面评估相关因素,充分了解项目的机会成本和环境保险、废弃物管理和治理等隐性成本以及企业形象成本、监管成本等。(四)财务管理主体创新。财务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各级决策机构及实施者。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有必要进行一番调整。同时,财务管理主体是企业与社会化环境等共同构成的有机体,通过企业资本主体和社会环境资本主体等共同构成的利益相关集团负责对企业财务活动的有效执行。由多方共同作为财务管理主体,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层层落实,而且,还优化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国家为了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变化,我们应积极适应新形势,对财务管理的各环节加以创新,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作者:毛姚丰 单位:宁波科环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韩越.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探析[J].现代商业,2013(30).

篇(9)

一、纳税筹划概述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及目标

纳税筹划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纳税人通过一系列预先的、有目的的、合法的策划和安排,制作一整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以达到减轻自身税负的目的。纳税筹划不同于避税,更不是偷税,而是在多种合法方式中选择了纳税最少的一种方案。

纳税筹划最核心的目标是直接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但其并非是纳税筹划目标的全部。实现涉税零风险、获取资金时间价值、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以及维护主体合法权益等都是纳税筹划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关于纳税筹划的几点说明

1.合法性。表示纳税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业务,属逃税行为。

2.筹划性。表示事先的规划、设计、安排。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这就在客观上提供了纳税前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

3.目的性。表示要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选择低税负;另一层意思是滞延纳税时间(有别于违法税法规定的欠税行为)。成功的纳税筹划往往既能使经营者承担的税收负担最轻,又可以使政府赋予税收法规中的政策意图得以体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纳税筹划活动也是应该鼓励的。

此外,纳税筹划还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首先,依法纳税是进行纳税筹划的前提;其次,进行纳税筹划应该时刻关注税法的变化。

二、纳税筹划认识的误区

这里存在一个误区,现在很多企业把“纳税筹划”理解成“合理避税”。要分析这个误区,笔者先从纠正企业对税收认识上的重大误区谈起。

传统观念认为,税收是由企业纳税和税务机关征收两个过程组成的,忽略了税收产生的过程。不同的经营行为产生不同的税收,因此税务机关只相信企业的合同或者相应的证明,不看所谓的“账”。而这些合同和凭证都是业务过程产生的,业务部门签订的。如此看来,公司的税收是业务部门在做业务、签合同的时候就产生了,而非财务部门的事。因此,财务部的伪造、编造,是一种偷税行为。正确的纳税筹划其实指的是企业要做好业务过程的筹划。只有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才能真正规避税收风险。

那“合理避税”与“纳税筹划”的区别在哪里呢?有观点认为,避税是以一种“非违法”的手段达到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目的。但实际并非如此,以“非违法”的手段达到规避纳税的义务,在一定程度上与逃税一样,直接后果是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间接后果是税收制度有失公平。然而,纳税筹划不同。纳税筹划不是筹划国家的税收政策,而是指纳税人根据税收政策来设计企业的业务发生过程,通过对纳税事宜进行合理策划,达到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降低纳税成本的目的。纳税筹划不是钻政策漏洞,而是策划和选择业务发生过程,合理合法地减轻税负。总的来说,“合理避税”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完成后采取的钻政策漏洞的消极补救措施,而“纳税筹划”是在经济业务发生中采取的积极选择政策,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三、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现代企业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具有其内在逻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致性

作为财务管理的子系统,纳税筹划目标自然应当服从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目标一致性,是二者实现融合的基本前提。

(二)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内容的关联性

财务管理中融资、投资、经营和收益分配四个环节与纳税筹划密切联系。投融资过程中,如何在降低投融资成本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式、渠道和结构,都必须在税法的合法范围内进行,这时就需要税收筹划。对经营过程而言,企业的产、供、销都涉及到纳税因素,也离不开纳税筹划。收益分配过程中,分配的方式、补亏的安排,都受到税法的直接制约,必须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筹划。

(三)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的互动性

纳税筹划一般是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对相关涉税活动进行的统筹安排,因此税收筹划会对财务管理提出相应要求,反过来财务管理水平也会对税收筹划产生制约或促进。

四、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理论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制度的完善,税收的可筹划性越发突出,纳税筹划应作为完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专题来研究。

(一)确立和评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离不开纳税筹划

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不能不考虑企业的税收负担,不能忽略税收法律对企业经济发展的约束。这是因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要求企业最大化降低成本包括税收负担;现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有利于企业和国家长期利益的增长,要求理顺企业和国家的分配关系;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战略性目标和战术性目标的有机结合,要求企业在选择纳税方案时必须兼顾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只有通过科学的税收筹划,才能更大程度的支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

现代企业财务中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四个决策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税收的影响,税收筹划贯穿于企业财务决策的各个领域,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纳税筹划和财务管理紧密联系,互相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系统性原则,树立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两个观念。

五、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逐步规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但将来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经营风险,而是财务风险。因此,企业通过实施纳税筹划规避财务风险非常有必要,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纳税筹划实现税负的减轻

目前纳税人税费负担过于沉重,通过纳税筹划,实现税负的减轻,是企业的唯一选择。当纳税人面临沉重的税收负担时,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1.逃税,即通过违法行为实现规避税负的目的。但是,逃税违法,注定了这种行为只能是一条“死胡同”。2.纳税人产生逆向选择行为,消极对待,压缩经济活动规模,这最终会导致整个经济的萎缩。在国家宏观税负不能立即减轻的条件下,选择这种做法,最终只能被市场竞争所淘汰。3.进行纳税筹划,实现合理避税。这才是企业迎接WTO挑战,依法治税的必由之路,是面对目前政策法规的必然之举。

(二)中国加入WTO,企业竞争国际化的趋势使得纳税筹划变得更为意义重大

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通过营销来扩大市场份额的“开源”手段已相当困难,中国企业要想与国外企业同台竞争,就应该把策略重点放到“节流”,即企业内部财务成本的控制上。作为财务成本很大一块的税收支出,如何通过纳税筹划予以控制,对企业来说就变得相当关键。

(三)实施纳税筹划是企业产权清晰化的客观要求

在当前国内企业市场化改革、股份制改革深化,中国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企业一旦作为独立的个体,就必然要构造明晰的产权机制与强大动力机制参与市场竞争。因此税收作为企业的成本支出,必须通过深入研究纳税筹划的各种手段予以控制。

(四)从现代企业的财务机制上看,做为企业外部成本的税收支出更应当加以控制

目前企业存在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要控制成本,就是要控制内部成本,而对于企业的税收,则视为无法避免的,不去加以控制。其实不然,企业对内部成本的控制已经相当严格,而且过度地压缩内部成本有可能造成员工的积极性受损等不良后果,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控制内部成本的同时,应该试图努力节约企业的外部成本,做到内部成本外部成本双管齐下,共同收缩。

六、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影响

财务管理的任何决策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财务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并渗透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

(一)通过纳税筹划,可以监管财务交税

可以设立专门的“税务部”,专职纳税筹划。“税务部”和“财务部”互相平行,共同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纳税筹划,可以控制企业业务的税和财务的税,避免财务部门一部司多职,操控税收,给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

(二)通过纳税筹划,可以权责明晰

由于真正产生税收的是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只是履行核算与交纳税收的职责,所以通过纳税筹划,可以从业务发生的源头控制纳税,将纳税的责任明确到每一个责任部门。实行纳税筹划,从责任源头抓起,将责任细分到每一个部门,甚至每一个责任人,渗透到每一个管理层面,进行渗透管理,使公司财务管理透明化。

(三)通过纳税筹划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纳税筹划离不开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它要求企业会计人员既要精通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又要熟悉现行税收政策和税法,正确地进行纳税调整和计税。这样企业就必然要求其会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四)通过纳税筹划可规范企业财务管理

篇(10)

一、会计信息化对会计核算前提产生的影响

(一)对会计主体产生的影响。

所谓“会计主体”,主要指的是计工作的“服务单位”,其多有独立资金和经营业务,也能够开展独自核算,同时“扮演”企业公司和行政事业单位两个角色。

(二)对持续经营产生的影响。

在网络虚拟企业的产生过程中,会计主体成立和解散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其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往往可以短期有效结合,并在达成目标后立即解散。由于此类网络公司有较强的临时性,故而能够将以当前市场需求作为组建活动基础,随后按照具体情况加以相应处理,此办法给“持续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会计核算的难度也“水涨船高”。

(三)对会计分期产生的影响。

这一方面主要是统一核算会计期间企业盈利、收支情况,如此可以给企业的管理、投资人员的决策活动提供依据。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过程中。便出现了网络实时报告,在此之际,会计需求者借助于互联网对企业相关信息加以了解,从而能够对跨期分批有关费用的问题加以基本解决,从而将会计期间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四)对货币计量产生的影响。

随着网上银行、电子货币之类的出现,新型货币的出现已经成为了预料之中的事情。除此之外,就网上交易来说,其往往没有太多的交易时间,故而会忽略币值变动。同时受到信息化经济影响,货币计量已不是会计信息的“唯一”,以至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难以被完全满足。

二、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

(一)对企业内部产生的影响。

不管是信息化系统还是手工会计,其内部控制中相关要求及具体目标,都是为了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准时,最后可以保证财产物资安全,提升决策准确性。

(二)对财务信息产生的影响。

企业经营范围受到信息技术发展影响,必然会连续壮大,也由此使得各涉及者之间的依赖性逐渐加强,业务范围也随之扩大。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将财务信息转为有效信息,并将之向公司领导者成功传递,使之可以由此作出反应,就成为了财务信息管理的主要问题。

(三)对财务国际化产生的影响。

如今,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故而其面临的压力也不可和先前同日而语。若欲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国家可比性也必须在会计信息中有所涉及,从而在对比中总结出自身长短处。若打算实现上述目标,会计准则也必然会面临新的变化。以至于会计准则要有效地接轨于国际,并由此将中国大陆财务管理制度核算范围加以扩大,应对多币种核算做出支持。

三、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一)不严密的系统设计。

首先是计算机公司员工不熟悉财务,从而难以完全理解客户要求;其次是由于用户对计算机知识不了解,进而难以对计算机程序所需形成的效果加以有效表达。

(二)连续、重复出现数据错误问题。

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计算机运行程序多为工作人员所编程序,原始数据是报表、总账等数据的决定因素,若其不准,往往会出现“连锁”错误。这很大程度上异于手工会计条件。

(三)数据出现了过度集中的情况。

全部的会计资料都会被信息化系统汇集在计算机中,但其占据空间却不大。同时由于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数据共享程度也随之上升,从而造成复制会计信息非常容易。一旦出现“盗号”,企业往往会蒙受严重损失。

四、企业针对会计信息化应该研究的措施

(一)将财务管理观念进行不断更新。

(1)注重以人为本。

从如今社会层面来说,人才成了最重要资源。就企业而言,其各种经济活动都需要策划、实施、跟踪者,工作成果也密切相关于从业者的努力程度和自身素质。故而,在管理过程中有必要讲究“以人为本”,关注长久发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2)强化风险意识。

经济信息在网络发展带动下变化显著,同时企业风险也随之上升。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科学预测理财风险及其相关因素,“对症下药”地出台防范措施。能帮助企业成功规避风险。

(二)确定新型财务管理目标。

在信息时代,资本中无形资产占比颇大,同时企业的固定资产也被诸多的无形资产所赶超。从而使得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无形资产创造者受重视程度也在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以不仅涉及股东利益,而是最终转变成有关主体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

结语:

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当前企业中从生产到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技术支撑,因此,要不断研究会计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加快企业未来的发展速度。

上一篇: 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下一篇: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