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2 08:47: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动物行为学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儿童期发病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快速、反复、非节律性、不自主和刻板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还可能伴有各种行为紊乱、强迫观念与行为、认知障碍等,可不同程度地干扰和损害儿童的认知功能,影响社会适应能力。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多见于4~12岁的儿童,患病率约为005%~3%,近年来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男孩多于女孩[1]。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自拟方益智宁神口服液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本实验应用亚氨基二丙腈腹腔注射建立抽动—秽语综合征模型大鼠,观察该药对模型大鼠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SPF级SD大鼠60只,28~30d龄,体质量(250±10)g,雌雄各半。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粤监证字2008D006,批号:0037766)。
12实验药品亚氨基二丙腈(iminodipropionitrile,IDPN)购自Alfa Aesar公司(批号:C7323A),中药益智宁神口服液(由广东省中医院提供,批号:080201),对照药物为氟哌啶醇(上海信谊九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8031121)。
13仪器及试剂LC26A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SPD26AV 荧光检测器、C2R4A 数据处理机均为日本岛津公司产品,脱水机、包埋机、切片机和生物显微镜等设备为德国Leica公司产品,微量组织匀浆器为Millipore公司产品,ZH蓝星C/s型脑立体定位仪,高氯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均为分析纯,甲醇为色谱纯,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所提供。
14模型复制参考Wakata[3]的方法,将亚氨基二丙腈溶解于生理盐水,稀释成浓度100mg/mL,给药途径为腹腔注射,剂量为150mg·kg-1·d-1,每天1次,共用7d。
15分组及给药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各10只,中药组和西药组各20只,每组均雌雄各半。治疗组在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中药组按20kg的儿童每天口服20mL益智宁神口服液的比例计算,每只大鼠灌胃约2mL/d;西药组按20kg的儿童每天口服氟哌啶醇片1mg的比例计算,每只大鼠灌胃约015mg/d,连续14d。
16大鼠行为观察[4]采用观察评分,每次至少观察1h,主要诱发症状为运动行为和刻板运动。(1)运动行为评分:0分:安静或正常活动;1分:能过度兴奋;2分:探究行为增加;3分:跑;4分:跑和跳;(2)刻板运动(或定型运动)评分:0分:无刻板运动;1分:旋转行为;2分:头和颈部的上下运动过多;3分:头、颈部的上下运动过多加旋转行为;4分:头向侧摆合并头和颈部的上下运动过多。
17神经递质水平检测[5]第14天将所有实验大鼠迅速断头处死,借助脑立体定位仪,取右脑海马组织及边缘系统(包括纹状体、隔核、层壳核、基底节、齿状回),精确称质量,置入1mL处理液(含01mol/L高氯酸和05g/LEDTANa2)中,微量组织匀浆器冰溶下匀浆,4℃冰冻离心10000r/min,取上清液置入-20℃保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测样时,室温下解冻,进样20μL,以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18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和SAS913版本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各组神经递质水平检测数据分别进行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检验,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21各组行为学观察和评分各组治疗前后运动行为和刻板运动积分见表1。模型组行为学评分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治疗14d后,中、西药组运动行为积分和刻板运动积分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22各组治疗前后脑组织DA、NE含量变化比较表2结果显示:模型组脑组织DA水平降低,NE水平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3讨论
IDPN是一种中枢神经毒素,50年代以后就用于神经病理学的研究,本研究参考Wakata[3]的方法复制模型,从神经生物学和行为学两方面观察药物治疗对TS模型动物临床行为学典型特征的影响。IDPN诱发TS模型大鼠出现明显刻板运动和运动行为异常,如过度兴奋、探究行为、异常跑跳、旋转行为和头颈部上下侧摆等动作均具有TS临床行为学的典型特征,有时出现连续的嗤鼻、抬举上肢等动作,类似于人类TS患儿喉部发声、耸肩等特征行为。本研究通过对药物治疗前后TS模型大鼠运动行为和刻板运动行为评分的比较,发现中药组在改善动物TS典型特征行为方面效果明显,如头部、颈部的抽动减轻,旋转行为明显缓解,每次异常行为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异常抽动次数消失,异常跑动及不规律的弹跳运动明显减少。
虽然目前对TS的神经生物学物质基础还未完全阐明,但基本认为中枢神经递质,特别是DA、NE、5-羟色胺(5HT)等与TS之间关系密切[5],因此,探讨大脑多巴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是证明药物神经生物学疗效的主要依据。本研究对大脑海马区DA和N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治疗后中药组DA水平明显升高,而NE水平有所下降,均趋向于正常水平。与TS有关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肾上腺素、5HT、多巴胺等,主要分布于纹状体、隔区、蓝斑、黑质等海马、基底前脑及边缘系统,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6-8]。有关药物治疗对大脑组织不同部位和核团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文献报道并不一致,而且与检测时间点有很大关系[8]。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中药治疗14d后,对大脑组织DA和NE两种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产生显著影响,对于治疗过程中以及停药后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仍需进一步观察。
益智宁神口服液的主要组成为:熟地黄、黄芪、白芍、龙骨、远志、石菖蒲、五味子。其中熟地,其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经,本品味厚气薄,为补血生精、滋阴补肾之要药,《珍珠囊》曰:“主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质轻升浮,为升阳补气之圣药。可补中气、益元气、温三焦、壮脾阳,选以补脾益气。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经,既能养血敛阴,又能平抑肝阳,还能柔肝止痉;而龙骨味甘、涩,性微寒,入心、肝经,专攻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之用,两者搭配,养阴宁心,平肝潜阳。五味子性温,五味具备,酸能收敛,苦能清热,咸能滋肾,温而不燥,既能益气生津,补肾养心,用其养心滋肾安神;远志、石菖蒲有安神益智、化痰开窍之功效。诸药配伍,具有健脾滋肾、平肝熄风、宁神益智、化痰开窍之功效。氟哌啶醇是目前治疗TS的最有效药物之一[9],疗效确切,但因副作用明显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通过实验结合临床用药发现,益智宁神口服液的疗效与氟哌啶醇无明显差异,且疗效更加稳定,易为患儿及家属接受。
参考文献
[1] Freeman R D, Fast D K, Burd L, et a1.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ourette syndrome:selected findings from 3500 inpiduals in 22 countries[J].Dev Med Child Neurol, 2000,42( 7 ):436.
[2]杨丽新.培土抑木法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9):575.
[3] Wakata N, Araki Y, Sugimoto H, et al. IDPNinduced monoamine and hydroxyl radical changes in the rat brain[J]. Neurochemical Research, 2000, 25(3):401.
[4]刘智胜.小儿多发性抽动症[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37-238.
[5]刘师莲,张兆莲,刘贤锡,等. 大鼠脑组织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40(5):472.
[6]Wong D,Brasic J,Singer H,et a1.PET imaging of dopamine and serotonin in Tourette syndrome[J]. Neuroimage,2006,31(4):162.
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教师要为幼儿准备各种层次的高低结构材料,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幼儿来操作,而在活动中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直接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和操作的愿望。大家都知道以废旧物品为材料是指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日用品等自然物,在科学活动中通过合理的想象, 进行建构、小实验和制的活动。这样可以对学龄前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培养
一、共同收集废旧材料好处多
在废旧材料的收集过程中,教师是策划者的身份,对材料的收集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收集什么?为什么收集?能不能一物多玩?,,,,,,,教师心里有数了,才能向孩子提出收集废旧材料的任务。如果老师是一位英明的策划者的话,废旧材料的收集工作对孩子能力、知识、意志品质都有益处。
首先,材料收集是一个认识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孩子在对材料收集的时候,会把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例如每次开学,我们都会把没有笔芯的废旧笔拿去丢掉,重新领几只新的笔,有一天,看着被丢进垃圾筒的废旧笔,感觉非常可惜:怎样利用起来,让孩子玩一玩呢?灵机一动,不妨把笔拆开来放在区角内,让孩子来装一装呢?想到了就干,先动员孩子们把家里废旧的笔带到幼儿园,收集的过程中孩子参与度非常高。
而在收集废旧笔的时候,孩子会进一步认识铅笔、圆珠笔、钢笔、水笔、毛笔等,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各种用途,通过老师的指导和策划,对不同的笔进行分类。
其次,孩子在材料收集的时候,也是兴趣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在《电珠亮了》的活动中,,除了老师提供的焊接好的电池和电珠及电线外,其余的材料都由孩子和家长收集而来,孩子们收集的材料可真是丰富:头发、毛线、旧玩具、边角布等等,虽然材料是旧的,但依然挡不住孩子进行试验的那股劲头,孩子对老师要求收集的材料的用途非常好奇,有的孩子会迫不及待的问“老师,这个要干什么?”“老师,你又要跟我们做什么游戏啦?”当活动真正开展的时候,哪个孩子不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又有哪个孩子不跃跃欲试呢。
另外,废旧材料的收集,对孩子的环保意识也是很好的培养。经过老师对废旧材料的收集和利用,孩子们会发现原来废旧材料也是宝贝,能挖掘出许多更好玩的新花样,在老师的迁移默化下,孩子们也会在平时进行有意的收集,进行旧物新玩。家里坏了的玩具又可以捣鼓出来而不是直接扔进垃圾筒,每天嚷嚷要买新玩具的情况也会大大改善。
二、利用废旧材料游戏好处多
在科学活动中,必须注意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主动的玩、自觉的玩。通过自己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玩一玩,用废旧材料玩出新花样,而不是只是在老师的教授下每个孩子都一成不变,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挖掘废旧材料价值好处多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材料都非常感兴趣,都能作为他们游戏的道具,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者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而废旧材料也都有教育价值,能让孩子从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新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活动材料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个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作用,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季节变化不断创设新奇的物质环境。
当一个简单的问题孩子通过玩已经解决,那教师就应该帮助孩子把游戏的难度加大,提升游戏的点和面,让废旧材料更具有挑战性。例如在“拆装笔”的活动中,我把废旧笔进行了归类,在提供材料的时候,我也根据难易的不同逐步出示,起先是没有弹簧的,简单的水笔和钢笔,孩子们在拆拆装装用用中,很容易就能体验成功感和自豪感;然后提供有弹簧的,有一些难度的圆珠笔。孩子们会碰到一定的问题:弹簧该装在哪里?装好了为什么不能写字?
蒙台梭利曾说:“如果孩子们成长与鼓励他们自然、顺序的发展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地进入到学习,他们将变成自我激发者,自我学习者。”有了挑战孩子才能进一步成长。虽然有难度,但最后孩子们互相学习,相互帮助,逐步解决了装弹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初步接触了弹簧,初步了解了弹簧的功用。所以在一个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需要,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游戏的难度,使废旧材料更有使用价值。
案例反思: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深入贯彻实施了素质教育改革以及新课改,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的教学中,我们也应当积极贯彻素质教育改革的精神,发展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推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一、简要介绍商务英语中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
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若要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来作为目标,以学生的行为过程为途径,以学生的自我调节为方法,以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等为相应的评价标准。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手、脑、心的参与,更要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兴趣等相关能力。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传统的学生听、老师讲的模式,而是要培养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教学过程的主角以及教学的领导者变成了教学活动的主持人、辅导者以及引导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提倡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并且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要加强交流,真正注重能力的培养。
对于这种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来说,可以利用各种方法,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或目标来选择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教法的改良与创新,探索一套适合具体教学情况的教学方式。
二、当今社会高职院校中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尽管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一些相关教学改革,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和任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以及高校的管理者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实践中仍旧存在着一些偏差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高校教师仍然具有传统的例如一言堂似的教学理念,并且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或教材,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特点。或者是教学过程过于重视书本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欠缺。另外,还有一些学校没有很好地与企业联合,也没有做充分的市场调研,不能准确把握人才的需求以及相关动向,从而造成教学效果的落后。
三、以行动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应用
(一)行动导向法能够充分证明商务英语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利用以行动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重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能够充分把握课堂教学秩序,并为学生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工作中去。此外,教师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还要积极在课堂设置相应的真实场景,为学生创造一个提高能力的良好氛围,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
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当不要轻易打断学生或者是纠正学生的回答。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而且也不利于商务交际活动的正常开展。教师应当让学生多了解一下不同国家之间的相关贸易来往,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在不同国家场合的贸易场景表演,让学生在不断的模拟演练中注意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风俗或习惯,教师及时加以指导,使学生不断进步。
(二)教师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学
以行动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法还要求学生应当掌握一种基本技能,教师应当在明确学习所需要的材料以及相关的学习目的后,将网络教学积极落实到课堂中,并采用这种人机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和讨论。网络资源很丰富,包括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了商务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采用这种图文并茂、生动直观而且形象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欲望,能够让学生的各个感官参与其中。
教师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应当积极为学生提供有关商务英语学习的相关网站,例如考试中心等。当在对学生讲授关于备忘录、商务信函以及分析报告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教师讲解相关的目的和格式,通过范文让学生进行独立地写作。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往往会造成教师的讲解不充分,造成学生没有较强的积极性,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教师将商务写作的相关背景与题目说明发到网上,然后让学生独自进行相关的筛选和汇总,学生可以独自进行及时的浏览和修改,教师也可以进行及时地指导和评价。这样就使学生不仅锻炼了搜集资料并写作商务文档的能力,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商业的不断发展,当前时期在高职院校中强化以行动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相关商务交际技能以及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高效的运用和掌握。可以说,以行动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法所取得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教师应当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现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只有真正重视起以行动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法,才能促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一、组织探究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史宁中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直接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后,笔者发现,虽然学生掌握了求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方法,但是对体积公式的综合运用(如物体浸没水中的问题),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例如: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20厘米,在鱼缸中放入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使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水面会上升多少厘米?学生普遍感觉解决此题有困难,因为在这一问题情境中,正方体浸没水中时存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即水面上升,总体积的变化),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难以把握情境中的各部分数量间的关系。
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物体浸没水中的相关问题,就必须让学生亲历这一变化过程,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1.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长方体容器,一个鸡蛋,引导学生思考,想要测得鸡蛋的体积,可以怎么做?
2.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汇报。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从而将探究“物体浸没水中”问题的经历变成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二、引领数学思考,提炼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在“物体浸没水中的体积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形展开观察、分析、概括、提炼等一系列数学思考活动:1.将鸡蛋浸没于水中后,鸡蛋的体积相当于哪一部分水的体积?2.上升部分水的体积与长方体容器有什么联系,你怎样计算上升水的体积?3.如果放入的物体是一个马铃薯或其他不规则物体,你能用一个公式表示如何计算它的体积吗?4.除了将鸡蛋浸没水中,求上升的水的体积外,我们还可以怎样测得鸡蛋的体积?
通过思考与交流,学生不仅发现鸡蛋体积的测量方法,还在分析思考中发现了这一方法的普遍适用性,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模型V鸡蛋=V上升。而“还可以怎样测得鸡蛋的体积”则引导学生实现对数学模型的拓展。
三、变换问题情境,把握模型内在结构
事实上,学生通过对某一个问题情境活动经验的分析概括,初步地建构数学模型,这样的模型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在“物体浸没水中的体积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如下两个变式问题,让学生继续探究,进而逐步把握数学模型的内在结构:
1.在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容器中,放入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铁块,使其完全浸没后,水面上升0.6厘米,求长方体铁块的高。
2.-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和宽均为2分米,高是3.5分米。向容器中倒入6升的水,再将一个苹果浸没水中。这时量得水深是1.55分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一提到调动教师积极性,很多学校管理者马上会想到通过多发奖金和物质奖品的方法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这的确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容易被教师接受的一种方法。但是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来说,有限的经费维持平时的办公开支还捉襟见肘,根本就拿不出用于奖励教师的“富裕”钱。因此,在农村中小学,我们必须把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点放在精神奖励上,让教师发自内心地去爱教、乐教、愿意从教。
一、弘扬主旋律,宣传新的教育政策,对教师们进行正面引导
目前国家的教育理念已经开始改变,例如:从提倡教师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转向鼓励中小学教师发展自我、成名成家;从大规模的合校并点转向区域化、均衡化的教育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改变科目的分值设置,改变功利化的教育模式,让教育回归原生态。为了提高教师地位,对教师任职资格制度也进行了改革,提高了获取教师任职资格的门槛,即使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也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才能取得教师任职资格证书。此外,教师职称制度也在逐步改革,在中小学教师中已经开始增加正高级职称的名额。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些正面信息的传达让教师知道国家正在想办法提高教师待遇,引导他们积极地去对待教育工作。
二、学校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做到规范化办学 学校的管理制度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涉及学校所有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尊重广大教师的意见。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分以下几个步骤:1调查研究。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不调查不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所以第一步就是调查研究、了解实情。2.组织教职工委员会讨论,拿出初稿。3.把初稿分发给教师并征求他们的建议。4.对教师提出的建议进行汇总并提交教职工委员会再次讨论定稿。5.学校大会公布实施。
比如:《沙河五中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就是在教师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制定的,并且随着学校实情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修改的过程也是透明的,完全是由教师讨论并提出反馈建议,学校再组织教师代表整理建议,并依照大多数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发放绩效工资时,学校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对于分配结果教师也都能够欣然接受。.
三、学校管理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高自身的素质
1.借助榜样的力量。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做教师的榜样,要求教师做到的事自己一定要做到、做好。在道德标准、思想作风上,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做教师生活中的楷模;在教学工作中,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做教师工作中的领路人。其次,从我校教师队伍内部找典型、树榜样,比如我们学校的崔然老师课堂教学理念先进,善于创新,在教学改革上常有突破,就可以把她作为课改榜样;陈捧书老师,埋头苦干从不计较工作得失,30年如一日,教学工作从未放松,可以作为师德楷模。身边榜样的力量,更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2.学会服务于教师。作为学校管理者,不应高高在上,而应多为教师服务,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上帮助他们,在业务上指导他们,融入他们中间去,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一直要求教师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中也是不现实的,对此,我们大胆提出了“家庭第一,健康第二,工作第三”的口号。让教师看到学校管理者对他们的爱护,当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管理者的关心之后,反而会做到“工作第一,健康第二,家庭第三”。我想这也许就是《孙子兵法》上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吧!
3.学会与教师沟通。教师是小知识分子,普遍爱面子、自尊心强,在与他们沟通时要适时、适地、适度。对于个性特别强的教师,要运用多种渠道进行沟通,要给教师讲明道理:要想获得自尊,就必须自强,要想在工作中做出成就,就必须有勇于献身的精神,有投入才会有收获。不实在、不踏实、不努力、不奋斗、不积极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四、规划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教师们树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教师长年在学校里闭门教书,从初一教到初三,又从初三教到初一,视野被固定在一个小范围内,有的教师经过几轮教学小有成就沾沾自喜,停步不前,进而产生职业的倦怠。因此,必须要把老师从自满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要为教师谋划专业发展之路,促使他们不断充实自己、改变自己。
2教学概况
吉林医药学院面向本科各专业开设了比较行为学选修课,内容涉及行为的遗传学基础、啮齿动物的行为生理学、动物行为特征及研究方法、啮齿动物的自发与社会行为研究、认知行为研究方法、摄食行为模型与研究方法、运动行为研究方法、跑台与动物模型运动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及行为分析、精神疾病动物模型及相关行为学研究、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和行为研究方法等。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性质不同,且学生多凭兴趣选取,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更加灵活多样,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结合视频的教学形式,且二者占用学时相同,因而更为生动地展现了相关行为学案例,同时教学中结合了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课前提问等方式,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氛围,开阔视野,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程考核采用作业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完相应的知识点,让学生根据知识点查阅资料,围绕知识点书写相关课题的近几年研究成果,完成作业,回收率达到100%。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平时课堂表现。课程结束后,对课程学习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以及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课程教学。
3问卷调查
在课程结束时,对选修本课程的各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范围包括2013级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护理学、预防医学、药学等本科各专业共124名学生,几乎涵盖了所有医学相关专业;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选修该课程的原因、课程中印象深刻的内容、期望学习的内容等,期望通过调查能够了解学生选修这门课程的真正原因、在修习这门课程中的收获以及对这门课程更高的期望等,从而探讨这门课程在医学相关专业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放124份问卷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117份,有效回收率为94%,调查主要项目内容及结果如下。
1)关于选择比较行为学课程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学生是因为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因好奇而选修的学生占19%,只有5%的学生仅为修学分而选择该门课程,其他原因占10%。结果表明,多数学生(85%)在选择这门课程的时候是以兴趣爱好为主,说明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或者好奇的程度非常高,也间接反映出在医学相关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2)关于对印象深刻内容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动物行为特征和人类相关疾病等方面的内容印象较为深刻,分别占到64%和36%,其他(表观遗传学等)占4%。提示多数学生对行为学方面的知识以及人类相关疾病方面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较好,这些都是学生平时感兴趣但没有机会深入学习的内容,因而在课程结束后对相关内容印象非常深刻。
3)关于对期望学习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期望更多地了解人与人以及人与动物方面行为比较的内容(分别占21%、15%),说明学生在选修这门课程后,期望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这也反映出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意义。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发现,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比较行为学课程感兴趣程度非常高,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不了解,因为好奇选择这门课程,更多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是充满兴趣的,期望了解相关知识。而经过课程学习后,多数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较好,尤其是关于动物行为和人类相关疾病方面的内容印象更为深刻,这些内容一方面是与生活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如自闭症、帕金森等人类相关疾病,另一方面学生对动物行为感兴趣程度很高,因此,学过之后印象极为深刻。而且多数学生对比较行为学课程内容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和期望,也表明学生在学习过后,不仅了解和掌握了这门课程相关内容,而且期望学习更多,体现出很强的求知欲,而这种兴趣和求知欲正是学生在医学课程学习中最为缺乏的,也是医学教学改革中期望激发的。随着基础医学发展进步,各学科的知识不断扩张,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不断衍生大量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比较行为学作为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与行为学、解剖学、遗传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机能学、临床医学等有很深的关联性,能将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很多学科联系在一起,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各学科的学习欲望,这正是这门课程开设的重要作用。
4意义
比较行为学与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关系密切,通过比较行为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医学课程。如行为与遗传学密切关联,比较行为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因如何影响和控制行为;行为学与解剖学及生理学相关,每一个物种都会不断接受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为了生存和繁衍,必须具有可接受各种信息的感受器,还需靠效应器和内分泌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通过比较行为学的学习,可以加深对解剖结构及相应生理学知识的理解;行为学与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及医学机能学有关联性,比较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各种动物模型,包括学习记忆相关的疾病动物模型如瞬膜条件反射模型、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脑缺血模型、老年痴呆模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制备等,这些都需要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及医学机能学知识为支撑。在模型制备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机能学实验,如研究学习记忆行为学的迷宫(Morris水迷宫、T型迷宫、放射状或辐射状迷宫、Barnes迷宫、高架十字迷宫)、场景性和提示性恐惧条件反射、被动和主动回避实验、物体识别实验、条件性厌食症、瞬膜条件反射、嗅觉任务实验及种群识别等实验。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很多高校陆续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教改模式,比较行为学作为各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有利于基础与临床学科内容之间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基础医学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与提高能力。
1.1 抗脑卒中药物的评价
一般用运动行为实验对脑栓塞动物模型(如大鼠)进行卒中后运动和协调能力的评价,从而判定药物是否对脑卒中后神经损伤恢复有效。运动整合及协调能力实验主要包括:平衡木实验、转棒实验、肌力实验、网屏实验、肢体对称实验、肢体放置实验、前肢放置检测、平行杠实验、爬绳实验、爬梯实验、前爪伸屈实验、步态分析实验等。然而,大脑尾状核、皮层和纹状区对运动 - 感觉信息的处理和整合起一定作用,这些区域在大脑中动脉梗死后很容易受损,并累及周围区域如肢体的皮层、额叶和颞叶。因此,目前认为缺血损伤后动物模型的神经行为学评价除了评估一般感觉运动功能,还应该将认知实验加入评估中。有证据表明,卒中后认知缺陷可持续超过一般的感觉运动缺陷。认知实验主要包括 Morris 水迷宫、放射状迷宫和 T 迷宫。
脑卒中动物模型在不同时期的行为学表现不同,因此行为学评价抗脑卒中药物,相关行为学指标表现出的敏感性,同时也存在着广泛的偏差,组织学检查结果和行为学实验相关,另一些则无关或相反。因此,当前的评价方法尚不能全面的反映脑卒中的生理病理状态,这就需要对模型生理病理指标与行为学指标相关性进行研究,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评估,寻找最敏感稳定的行为学指标。
1.2 抗精神病药物的评价
焦虑模型主要分为 2 类:非条件反射模型和条件反射模型。其中比较经典的研究方法基于动物有畏惧空旷场地的天性和其活动具有趋避性而建立的旷场实验、避暗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和 Vogels 饮水冲突模型。
目前抑郁症行为学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空场实验、获得性无助实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糖水偏爱实验、间断性行为实验、睡眠干扰实验等。其中,动物强迫性游泳和悬尾测试是评价抗抑郁药作用最常用的方法,因其快速、方便、对多种抗抑郁药物有效,被广为接受和应用。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动物漂浮既可以是抑郁的表现,也可以是一种适应机制,动物以此节约能量,漂浮更长的时间,以维持更长的存活时间。
由于应激是导致焦虑和抑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激对心理情感、认知功能及反应判断能力等行为活动均产生影响,研究应激致动物行为方法主要有社会交互实验,动物可出现社会逃避及兴趣缺失的抑郁样行为,此外还有动物束缚实验、糖水偏爱实验、条件性防御掩埋实验、听觉惊跳实验等。
1.3 抗衰老药物的评价
神经退行性病变是由于神经元进行性变性死亡导致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与年龄相关的大脑退行性变化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在生长、发育、成熟之后走向衰老过程中而表现的生物老化的正常生理现象。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记忆和学习能力下降,因此抗衰老药物行为学评价主要考察对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空间记忆和非空间记忆,在空间学习记忆中,采用 Morris 水迷宫、八臂迷宫、T 型迷宫、辐射式迷宫等方法。近年来新的认知方法出现,可以对空间学习记忆和非空间学习记忆进行测试,如物体认知测试系统,包含新物体的识别、新物置识别以及情景记忆和时序记忆。其中新物体的识别、情景记忆和时序记忆属于空间记忆;新物置识别属于非空间记忆。在条件反射方法中,非条件刺激可以是惩罚性的也可以是奖励性的。使用惩罚性条件刺激的行为检测方法如穿梭、跳台、避暗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学习记忆和巩固相关行为研究。但这些方法检测的学习记忆能力大多是基于对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而且需要给予惩罚性 / 伤害性刺激使动物完成学习记忆,对动物的生理及心理影响较大,同时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利用奖励物质的奖赏效应,大脑会向负责决策的区域发送奖赏信号,形成好的记忆。奖赏效应能使机体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易化条件反射的形成。
1.4 其他药物的评价
神经行为学方法除了主要用于以上药物的评价,还用于抗疲劳药物、促进睡眠药物以及镇痛药物的评价中,抗疲劳药物大多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行为学检测主要采用游泳实验、转棒实验。促进睡眠药物主要采用阈下催眠实验。镇痛药物根据作用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镇痛药和外周镇痛药,用于评价外周药物镇痛作用的方法主要有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评价中枢镇痛药物的方法热板法、热辐射甩尾实验以及福尔马林测痛实验,目前新的研究方法有步态行为测试,通过研究动物运动的步态及足底压力评价药物的治疗作用。
2 神经行为学在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应用
2.1 在一般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神经行为学实验可以发现一些神经毒性的相关终点,长期毒性实验中增加对特异性终点的评价,可以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缩短危险评价所用的时间,并获得额外的数据。如评价抗抑郁药物的长期毒性实验可增加对动物自主活性的观察指标。而在一些不确定是否有神经毒性的创新药物评价中,神经毒性筛查也可与长期毒性实验相组合,筛查的目的在于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附加的更加深入的神经毒理学实验,如步态异常有助于毒性部位的确定,例如下运动神经元疾病可致跨越步态;剪形步态和僵硬步态说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小脑功能不良可致共济失调及步态蹒跚。关于神经系统的毒性特征,犹如靶器官毒性一样,能随染毒期限的长短表现不同。神经毒性作用的意义取决于它的可逆性,一般来说,不可逆作用较可逆作用严重,神经系统的区域对生理功能影响较其他系统更为重要。
2.2 在安全性药理评价中的应用
由于毒物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很广,一般采用功能组合实验来评价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安全性。目前动物神经行为测试还没有一套标准模式的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组合,只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感觉、运动、认知等方面推荐了一些测试方法,综合评价被测化学物质的神经行为毒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规定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安全性评价可定性和定量评价给药后动物的运动功能、行为改变、协调功能、感觉 / 运动反射和体温的变化等,以确定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当核心组合实验及文献报道提示药物存在潜在的与人体安全性有关的不良反应时,应进行追加和 /或补充的安全药理学研究。追加的安全药理实验是除了核心组合实验外,反映受试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深入研究。如追加的安全药理学实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包括对行为、学习记忆、神经生化、视觉、听觉和 / 或电生理等指标的检测。
2.3 药物依赖性的评价
几乎所有的依赖性药物,如阿片、酒精、可卡因、苯丙胺、尼古丁等都会使滥用成瘾者戒断后出现情绪问题,包括抑郁、焦虑、缺乏等,是药物依赖患者急性或慢性戒断期常见的特征,也是引起药物依赖者对药物产生心理依赖和复吸的重要原因。药物依赖与冲动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药物依赖能够使冲动行为发生变化;同时可以诱导动机奖赏系统及学习记忆相关脑区内神经元结构发生可塑性改变,该变化在停药后仍可长期存在。对于精神依赖性由于是机体对药物内在的感知综合体现,如动物心理满足感、欣,同时,本身冲动性不同的个体对依赖药物的易感性存在个体差异。实验评价难度较大,目前评价方法主要结合抑郁、焦虑、学习记忆等神经行为学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操作式行为实验方法,如奖赏实验及采用自身给药模拟人的觅药行为和药物辨别行为,因该方法需要仪器设备复杂,实验周期较长。目前广泛用于药物精神依赖的评价方法是条件位置偏爱实验,该方法经济简便。
2.4 在发育神经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S9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125-01
鱼类行为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在动物行为进化上和渔业生产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渔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鱼类行为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其中主要包括鱼类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鱼类对重金属或有机毒物的应激反应以及鱼类群体内部个体间的协调机制等。这直接促进了鱼类行为学研究的发展,使得更多的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鱼类行为就是指鱼类进行的各种运动,是鱼类对环境变化的外在反应,主要包括游泳、摄食、生殖、呼吸等行为;此外,避敌、攻击、求偶时改变体色等非运动形式也列入行为范畴。本文主要介绍鱼类行为学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学者开展鱼类行为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鱼类行为学研究的历史过程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直到20世纪动物行为学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延伸。当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鸟类和哺乳类,而对于鱼类的研究和报道都较少。自从1904年Lyon报道了鱼类的趋流行为以来,陆续有学者开展关于鱼类行为的研究,但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真正鱼类行为研究直到上世纪中叶才逐步发展起来,主要是为了适应海洋捕捞的发展需要。在1963年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中,Blaxter介绍了鱼类在不同光照下对网具不同部分的反应,1970年在冰岛雷克亚米克召开的世界性渔具会议有专门讨论鱼类行为的论文,1977年国际水生生物管理中心在意大利召开会议,专题讨论了鱼类行为与捕捞业和养殖业的关系。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鱼类行为的研究引起国际海洋理事会的重视,1992年在挪威召开会议上强调了鱼类行为学在渔业资源评估和渔业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2004年在波兰召开的渔具工作组会议上又讨论了渔具渔法、鱼类行为和鱼群的声波反射强度等。可见,有关鱼类行为学的研究领域已经从最初的海洋捕捞业,逐渐扩展到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资源管理等。
2.鱼类行为学的研究领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鱼类行为的观察和探索也不断取得进展。最初只是研究鱼类行为在捕捞产业中的应用,其后发展到研究鱼类个体对声响、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反应,最后发展到研究鱼类群体行为及内部机理。鱼类行为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个体行为学和群体行为学:
2.1 鱼类个体行为学
个体行为学主要是指鱼类个体在外界物理或化学刺激下所产生的自发或条件反射行为。主要研究对象为鱼类个体或者鱼群中的独立个体,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的趋、鱼类的游泳行为和摄食行为等。
2.1.1 鱼类的趋
鱼类趋通常与环境因子的改变有关,如鱼类的趋光性、趋流性和趋礁性等,这些行为通常理解为鱼类的本能行为,不同鱼类面对光照、温度、流速甚至颜色的改变均有不同的反应和适应过程。王武等研究了水温与光照对瓦氏黄颡鱼幼鱼行为的影响,发现水温与光照的变化会对瓦氏黄颡鱼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过低的水温会减少瓦氏黄颡鱼对外界影响因素的反应,而高强度光照会使瓦氏黄颡鱼的游动增加,寻求藏匿处。该研究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适合在低光照强度下养殖,增加了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成活几率,成功将鱼类行为学应用于养殖技术领域。罗清平等[3]对孔雀鱼幼苗在光场中的行为反应进行分析,得出孔雀鱼幼苗对短波长的蓝、绿光趋向性最强,相应的照度范围为1500~2000lx,而对长波长的红、黄光表现出避光性。该研究结果在孔雀鱼工厂化养殖中得到应用,主要利用其趋光性特点进行定时定量投饵,也可以利用其避光性的特点对其进行驱赶,以提高清洁、分箱或捕捞等操作的效率。张硕等分析了黑幼鱼的趋流性,测定了黑幼鱼的感应流速、喜好流速和极限流速,并定量分析了黑幼鱼体长与流速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者开展遗传育种或增殖放流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1.2 游泳行为与摄食行为
鱼类在长期的进化演变中,体形和游泳能力反映出鱼类对环境的某种适应性,观察和研究鱼类的游泳行为是鱼类行为学的重要内容。Marie-Laure等[9]早在1999年便利用声学遥感装置对养殖虹鳟鱼的游泳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虹鳟鱼的行为差异显著,在高密度下具有较高的行动水平。Hanson等对黑鲈在自然环境中的游泳行为进行研究,并对于个体间的游泳相似性进行分析,得出了黑鲈在自然状态下的游泳行为习性。由于这次实验实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所以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2.2 鱼类群体行为学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以群居的形式存在。群体生活的好处在于有利于发现食物、抵御敌害和繁衍等。有统计表明,80%的鱼类均以聚集成群的形式进行栖息、索饵和洄游,这是鱼类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一种适应性,对鱼类生存起着十分有利的作用。鱼类群体行为学以整个鱼群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群的形成机制和鱼群的行为模拟等。ANNE等[17]研究了鱼类早期的经验对鱼类集群的影响,认为鱼群能否成功聚集及逃避捕食危害,多数取决于早期的经验,这在鱼类行为学的研究中,具有突破性价值,该项研究也可以应用于人工培育鱼类的早期驯养。日本学者M. Zheng等从鱼群对逃避捕食造成影响的角度出发,利用模型研究了鱼群对捕食者的行为反应,得出了不同情况下鱼类的被捕食概率,鱼群通常是某些个体行为对整个鱼群发出讯息,并成功逃避捕食者的追捕。
3.鱼类行为学的发展趋势
鱼类行为学发展至今,研究领域已经从水产捕捞学逐渐拓展到生理学、生态学甚至计算机学。其未来发展趋仍会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鱼类行为的原理、方式和结果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研究。随着基因遗传学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学者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种群多样性、个体性状性和行为差异性的研究,鱼类行为学也可以借鉴该项技术,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内在因素进行探索与表达,如研究鱼类游泳姿态的差异性,雌、雄鱼求偶行为的基因表达等。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或仿真影像技术的发展,鱼类行为研究者们也开拓了研究的新思路和方法,人工智能在鱼类行为方面应用的典型是涂晓媛鱼,这是一种以计算机动画为条件,具备人工生命的鱼类。涂晓媛鱼具有自主性,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变化作出不同反应。该种技术的应用具备广阔前景,许多不具备的实验条件在计算机上便可完成。仿真影像技术可以将鱼类的相对位置在计算机上精确显示出来,不仅可以应用于鱼群个体间的相对距离研究,而且可以应用于鱼群与渔船、礁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研究。鱼类行为学会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加繁荣地发展。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动物生物学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多、范围广、发展快,但教材内容相对陈旧,成为动物学教学过程顺利实施和提高学生学习动物学课程兴趣的阻碍,为此,本课程组以动物的系统进化为基础,在讲解动物形态学知识的前提下适当补充动物行为学的知识,既拓宽了动物学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动物生物学》是生物学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该课程的感性认识和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动物生物学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新、发展快,使该门课程教学的难度很大。同时,近几年我国高校着力进行课程改革,不断压缩传统学科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增加了一些新兴交叉学科课程,使原本内容多课时少的动物生物学教学面临新问题。
当前,动物生物学教学中,教学内容陈旧,仍以形态、结构、分类等传统内容为主,而生理、行为、进化等现代动物学内容少。动物之所以能够引起公众的格外关注而且走进我们的生活,主要在于它们具有千变万化的行为,大熊猫的憨态、金丝猴的敏捷、藏羚羊的轻灵等有趣行为本身就是公众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因此,必须摒弃过去那种单纯的介绍动物形态和结构的“静态”教学方式,而需要以一种“动态”的思维来组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真实的生活状态。
为此,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学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制作了《动物生物学》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完善,有针对性地补充动物行为方面的相关内容,在讲授重点章节时通过提供影像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们结合学科进展和自己的科研,将诸如蚂蚁的通讯、鱼类的洄游、青蛙的鸣叫、鸟类的繁殖、灵长类的表情等有趣的行为学知识融合到相关章节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1 数字
比如,雌舞毒蛾分泌的信息素可把远在400m以外的雄蛾吸引到自己身边来。若将雌性松叶蜂关在笼中置于田间,可招来多达11000只雄性松叶蜂。
原核生物和多数原生生物是通过细胞的直接分裂而实现个体数量的增加,也有的物种通过出芽方式(如水螅)产生新的个体,为什么性和有性生活时如此普遍呢?性的产生对整个生物进化进程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从而导致了有性生殖的出现。大概在6.0亿年前的新元古代晚期,可能就已经出现了性的分化,从而导致有性生殖的产生。动物的求偶行为是指伴随着性活动和作为性活动前奏的所有行为表现,是动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求偶行为的表现形式极其多样,复杂的过程可以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这种行为非常引人注目,原因在于它常常涉及一些奇特的动作。雄性滑北螈的求偶行为是很独特的,为了使求偶过程最终能够达到受精的目的,雌螈必须捡起雄螈排放在池底的精包。当两性相遇时,雄性一般会排出2、3个精包甚至更多。在雄螈求偶期间,雌螈捡拾精包的积极性是逐渐增加的。因此,其捡拾第三个精包的概率比捡拾第一个精包的概率大很多。因此,数字反映了动物行为的过程或者特点,对于准确地理解动物行为的生物学意义具有非常客观和直接的帮助。
2 听觉
动物体结构十分精巧和复杂,其形态、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这是理解动物生物学知识和原理,发挥动物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基础课程作用的关键所在。比如两栖类动物,根据鸣囊的数量有单鸣囊和双鸣囊之分。因此,鸣叫便成了一种发挥重要通讯功能的方式。
蛙类在繁殖季节发出各种鸣叫,进行种内通讯。一般都是雄蛙发出鸣叫,雌蛙根据鸣声判断雄蛙的优异程度。部分种类的雌蛙也能发出鸣叫。崔建国等的研究发现,峨眉弹琴蛙在时,雄性从背部抱住雌性并做前后摩擦运动,以刺激雌蛙排卵。一旦雄蛙停止运动,雌蛙立即发出刺激鸣叫直到雄蛙重新摩擦运动。有趣的是,如果研究者用手阻止雄蛙的运动,雌蛙就一直鸣叫。除此之外,在野外和室内回放这种刺激鸣叫还导致雄性间的竞争甚至打斗行为。繁殖期的雄性弹琴蛙在池塘边缘打洞筑巢,并将洞口用落叶覆盖作为“婚房”。雄蛙在洞内鸣叫吸引雌蛙前来产卵。最有意思的是,当雌蛙来到“婚房”附近,雌雄互相无法看见,这时雌蛙发出刺激鸣叫。雄蛙听到后就会出洞迎接雌蛙,一起返回“婚房”共度良宵。
3 视觉
视觉是动物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极其中的通讯方式。我们在解释眼球结构的演变过程中,也适当补充关于视觉的行为学实例。
视觉信号具有一定的作用距离,它有确定的方向性并可被光感受器感受。常见的例子有,雄性三刺鱼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小块红色物体,由于红色是雄三刺鱼的标志色。在繁殖季节,雄性孔雀冒着生命危险张开色彩美丽又硕大无比的尾羽以吸引雌性与之等等,这些内容的补充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加深其对“动物结构适应于其机能”的理解,把各类群动物执行相应功能的形态结构以系统比较的方式加以说明,从进化的角度比较不同动物相应的器官结构,阐明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统一,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融会贯通做了良好的铺垫。
4 化学通讯
近年来,大量新理论和新成果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敏锐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并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认识到动物学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在动物界,化学通讯是非常普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通讯方式。动物的很多分泌物是针对同种个体或其他物种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近日在线发表中科院动物所肖永红等从北京幽灵蛛首次鉴定出首个雄性蜘蛛信息素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z)-9-二十三烯是北京幽灵蛛的求偶期雄蛛特有的化合物成分,能够刺激成熟雌蛛步足跗节的化学感受器产生电位反应。行为试验结果显示该物质对期雌蛛没有吸引性,不会激发期雌蛛的捕猎行为,但暴露于该物质环境的雌成蛛与对照组相比更易于与寻偶雄蛛,其配对雄蛛的求偶时间显著缩短。信息素通讯很可能对生活于黑暗环境中的洞穴蜘蛛的生殖行为有及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并通过种间特有的信息素保证种间生殖隔离,信息素的分化也可能是蜘蛛物种分化与物种形成的机制之一。
近年来,大量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成果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敏锐把握动物生物学的另一方面,即只有与人类生产或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才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也才能使该课程为社会科学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我们在主要描述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等知识点的基础上,适当扩充动物行为学的内容,增加了动物生物学的知识点,提高动物生物学教学的趣味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达尔文的说法听起来很合理。既然地球上的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又怎么会只有人类才有情感呢?但后来的生物学家在验证达尔文的这一理论时,一直进展不大,没有找到更多的关于动物也有情感的科学证据。
然而,动物行为学家对动物情感的探索并未停止。一本名为《海豚的微笑》的书,收录了50多名将毕生精力倾注在动物情感研究上的研究人员的报告。经过长达几十年的艰苦细致的野外科学考察,他们终于发现了一系列例证,并找到了相应的神经生理学依据,生物学界关于情感是人的专利的看法开始发生转变。
深深的悲哀
在坦桑尼亚的一个黑猩猩群落中,享年50岁的“女族长”弗洛去世了。弗洛的儿子弗林特在母亲的尸体旁坐了整整一天,有时还抓着它母亲的手发出几声呜咽。在此后的几个星期里,弗林特的情绪越来越低落,他离群独居并不再进食。在弗洛去世3个星期后,原本年轻健康的弗林特也死了。
在野外观察大象生活几十年的动物行为学家发现,小象会因母亲去世而发出悲伤的尖叫,而大象则会一连几天站在死去的小象周围守护,悲伤地垂下头和耳朵。
一位曾获诺贝尔奖的生态学家这样描述鸟儿的悲伤:“一只灰雁失去了它的配偶,它表现出了人类在悲伤时的所有特征:眼窝下沉,身体萎缩,头低垂。”
动人的爱情
动物行为学家发现,至少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是有爱情的。
一条在阿根廷沿海活动的雌性露脊鲸,从许多正在热烈追求她的求婚者中选出了一名幸运儿。“完婚”之后,它们并排在水中徜徉,并用各自的鳍状肢相互抚摩,接着又一起在水中滚动,看上去就像在互相拥抱。最后,它们又用鳍状肢相互触碰着,并排着慢慢地游向远方,一会儿一起潜入水中,一会儿又一起浮出水面,完美的动作是那么协调一致,直至最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外。
在日本,人们曾发现一对壁虎,其中的一只被钉子钉在了墙上,不能动弹。令人惊奇的是,依靠另一只壁虎的喂养,它一直活着。而且,这样的喂养持续了整整10年!
蜜蜂可能不谈恋爱,但鸟类肯定是要谈恋爱的。一位长期与鸟类生活在一起的著名动物行为学家,在《乌鸦的心》一书中写道:“因为乌鸦有长期的配偶关系,所以我认为它们像人类一样具有爱情,因为一种长期的配偶关系是需要心灵感应和情感才能维系的。”
欧洲有一种白头翁,雄鸟从远处飞回来,总要带上一枝鲜花献给情侣。而雄燕鸥求爱更实际:它叼来一条小鱼,放在雌燕鸥的旁边。如果雌燕鸥看了小鱼一眼,雄燕鸥便会抓住时机,大献殷勤,劝雌燕鸥收下礼物。如果雌燕鸥吃下了小鱼,随后便会乖乖地同雄燕鸥结成姻缘,比翼齐飞。
要面子的猩猩
一位深入黑猩猩群体十几年的动物行为学家,在丛林中发现了一只死要面子的非洲黑猩猩。有一次,这只好炫耀的雄性黑猩猩在首领面前的树上荡秋千,卖弄自己的本领。不料树枝断了,黑猩猩重重地摔了下来。它显得很窘,偷偷地看了看首领的表情,发现首领并未注意它。于是,它那紧张的表情一下松弛了下来,一个翻身爬起来,上了另一棵树,悠然自得地吃起东西来。
美国哈佛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也曾观察到一只死要面子的恒河猴。一次,这只雄性的恒河猴经过竞争,占领了另一只恒河猴的领地。为了炫耀自己,它竖起尾巴,高挺背脊,神气活现地昂头走着,一不小心跌进了一条水沟。它窘极了,低下头,夹起尾巴,弯腰驼背地缩成了一团。过了一会,它惊魂未定,探出头,贼眉贼眼地窥视四周,确信没有任何伙伴看到自己的狼狈相,才重新昂头挺背,竖起尾巴,大摇大摆地走起路来,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显而易见的快乐
加拿大的动物行为学家发现,爬行类动物中的大蜥蜴具有享受快乐的高级情感:大蜥蜴不愿离开温暖的环境,到近在咫尺的食物丰富的环境中觅食,唯一的原因就是有食物的地方稍微冷了一点。大蜥蜴在温暖的环境里感到舒适、快乐,它们的体温会升高,心率会加快。这与人感到快乐时的生理反应几乎相同:人往往因为有一个好心情而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体温上升。
动物行为学家们在美国落基山国家公园里观察到,野牛在冰原上滑行时,会快乐地大声呼叫:“哇――啊――啊――”他们还观察到,有时,公园中的麋鹿放着草场上丰盛的食物不去享用,却向雪地奔去,高兴得一遍遍地跳跃着,在空中扭动着身体。
科学家们不仅观察到了动物享受快乐时的情景,还分析出了促使动物产生快乐等情感的物质――“多巴胺”和一种类似鸦片的麻醉剂。
区别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