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本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12 16:20: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语文基本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中语文基本知识

篇(1)

语文是“文化载体”,是传承文明的一个纽带,这决定语文学科是无限的过去与无限的未来中的一个点。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现代的教育观。

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现代的学生观。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是教师说教的结果,它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感染力,是语文教师这颗心灵感染无数个学生心灵的结果。语文教师不仅要诲人不倦,还要学而不厌,以身作则;不仅能够言传,而且能够身教。要注意到“语文教师在思想文化素质和教学语言行为方面的身教作用”是教学大纲对所有语文教师的要求。

第二、要有现代职业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教师的修养首先是人的品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本身是思想先进、道德高尚的人。教师德才兼备,才能给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榜样的力量。中学语文教师还要有良好的治学品质。其次是要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至关重要,它源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和普通学识修养。作为担当语文专业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他要具有属于这一领域的文字、语言、逻辑和文学等知识,并懂得学习和研究它们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而是有余力去研究教学艺术,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特长上多下功夫。

第三、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古人云:“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解者,则非师也”。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精通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演讲能力、写作能力,还必须具有广泛的文化修养。有了“一桶水”,还需要不断更新补充,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学生的“一杯水”,总之,教师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

瓢水,教师就要有桶水。语文教师自己能写出一些好文章,一定可以吸引学生认真写作。

第四.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具有选择性,在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志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的指导。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新课程倡导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就某个专题查找、阅读、收集资料文献,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编写数学小论文、科普报告。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和完成数学建模报告,等等。

篇(2)

语文课堂教学的成败与教师息息相关,语文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自我的发展。高中语文课改的具体实施主要依靠语文教师,因此,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是成功实施新课改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师适应新课改、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教师素养

本人认为教师素养具体包括人格素养、知识素养、教学管理素养和教研素养。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素养

1.人格素养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熏陶的。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把教学中的人文思想和理念传授给学生,其自身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素养。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因势利导,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使学生能自觉意识到,并按照教师所体现的道德规范来校正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反之,则会使学生的心灵或人格受到伤害。

2.知识素养

①专业知识。教师要教书育人,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是基础。高中语文教师应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宏观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结构,熟悉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关注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教师在掌握精通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口语化、浅显的语言将基本知识表达出来,增强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点汇聚起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②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个教师素质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素质教育要求高中教师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即专业知识要精,而相关专业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如今正值信息时代,教师和学生都是同步接受信息,如果教师不及时更新知识,难免会在面对学生提问时陷入难堪之境。

③教育理论知识。广博的知识和视野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师应对来自学生和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同时也能使语文教师自身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当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语文教学实践积累更多的理论经验。多数学生会因为老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感到“我能行”、“我很棒”,从而喜欢上语文课。事实上,这是老师将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到教学中的结果。可见,只有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克服教育工作的盲目性,以便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症下药”,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教师教学管理素养

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的学习方式,故应切实改变 “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观,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交流者,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技能,又培养了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素养。

4.教师教研素养

教师应学会批判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参与到研究者的队伍中去,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并提高自己的教育实践。

篇(3)

自主学习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因此,将自主学习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自主学习教学法通过定期组织语文知识竞赛等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和动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将自主学习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中,通过采用语文学习小组等方式学习高中语文,有利于学生间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发挥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索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狂人日记》时,通过小组学习方式的自主学习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作者的基本概况、写作背景、文章特点和其他著作等进行全面、认真、细致地了解和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更多的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热情的激发,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学校有必要将自主学习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以丰富高中教学方式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根据教学提纲要求,按部就班地要求学生分析和学习这一文章。而是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就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等方面自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思考文章的内涵和特点。一方面,将自主学习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又被动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自主学习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实行语文学习小组模式

所谓学习小组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基本学习内容和特定课题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良好互动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小组学习不仅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而且丰富了传统的被动课堂教学模式。实行语文学习小组模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而且有利于形成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对学生对语文知识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为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有必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为要保证学习小组积极、有序、高效地运行。因此,教师必须采用随机或其他合理方法做好学习小组的分组,由学生推选负责人的小组组长,引导学生运用讨论和交流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赏析李清照的《醉花阴》这首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自由讨论和交流关于这首词的语言韵律、写作背景和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定期组织语文知识竞赛

语文知识竞赛是将语文基本知识和常识性内容组织知识竞答的比赛,是自主学习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定期组织语文知识竞赛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学生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分组模式将语文知识竞赛引入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同时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检测。因此,应将定期组织知识竞赛的方式引入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实践活动中去。例如,教师可以将“穷兵黩武”“买椟还珠”“为虎作伥”“羽扇纶巾”等易读错或写错的字词整理出题,以个人参赛方式进行高中语文基本知识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知识水平;教师也可以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唐宋家都指谁”“《史记》是第一部什么类型的史书”“四书指什么”等常识性知识整理归纳,组织高中语文常识知识竞赛。

篇(4)

(一)复习现代汉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的基本知识,知道它们的语法性质作用。难点是区分名词和动词,动词和形容词,名词和形容词。这些知识在辨析文言文的词类活用要用到。

(二)复习现代汉语短语的基本知识、结构特点,学会辨别各类短语。如调查研究(并列短语)、突然听到(偏正短语)、蓝色天空(偏正短语)、人声鼎沸(主谓短语)、相信自己(动宾短语)、富得冒油(动补短语),这些知识在辨析文言文的特殊句式要用到。

(三)复习现代汉语单句成分的划分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2.句子的构成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定+主+状+谓+补+定+宾+补

例如:(寂寞的)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状+动+补)

主语 谓语 宾语

二、理解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与以及现代汉语中词的用法的联系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文言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词的用法相比较明显不同,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一)文言文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明确概念:

“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的。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作状语,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能作状语,在句子中起修饰作用。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这里的“日”,作每天讲,是表示时间频率的,做句子的状语。

2.名词用作动词

告诉学生两个概念。①动词:表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如打、哭、走、灭亡、建造等。要区分动词与名词的不同。②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

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作动词。

如:“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这里的“蹄”本来是名词,动物的蹄子,这里是驴子“用蹄子踢”,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水”是名词直接作动词“游泳”。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样”。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本是王侯的意思,这里是“让……称王”,很明显有“使宾语怎样”的意思。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把宾语怎么样、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本是名词“客人”,这里是“把……当作宾客”,即认为“其父”是宾客。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有时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入”本是动词“出去,进来”,这里是“产出、收入的物产”,作名词。

2.动词的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是动词作使动用法,“活之”译为“救活他”。

(三)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的词语。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锐”本是形容词,即坚硬的,锐利的,这里活用为名词:“坚硬的铠甲,锐利的兵器”,“披坚”是“披着坚硬的铠甲”;“执锐”“是拿着锐利的兵器”。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本是形容词“尽”,还有“山穷水尽”;这里是动词“走尽”。

3.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绿”本是形容词词“绿色”,这里译为“使……变绿”。

4.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小”是作动词,带了宾语,“小天下”是“认为天下小”,又是意动用法。

三、利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分析病句病因

高中阶段的病句与语法有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掌握好句子的语法结构规律,对辨析和修改病句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弄清它的结构,理解它的主要意思,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的成分搭配有没有毛病。

例如:

1.“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压缩句子主干是“母牛被流传”,显然主语跟谓语不搭配,流传的是母牛的故事。

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这句话的主干是“他参与责任”显然缺少宾语,所以要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3.“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这句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后半句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四、利用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结构知识,分析文言倒装句式,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字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主+〔状〕+谓+〈补〉+定+宾+补

但在文言文里,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前后颠倒),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余欺”就是“欺骗我”。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带什么)”。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何陋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项羽本纪》)“一以当十”就是“以一当十”。

(二)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于虎(比虎)”是置于动词(猛)之后作补语的介词结构。

(四)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定语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一般是放在名词或代词前面,而古典文学定语后置的现象很普遍。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篇(5)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27-01

伴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老师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教育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从而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过去高中语文教学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因此,学生的知识面也就变得很窄,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也违背了高中语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衷。所以,打破传统的教育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才是高中语文教育最终的目标。

1 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的必要性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爱好、条件、兴趣,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找出适合高中学生的语文教育专题,并且作为课题确定下来再进行单独的探讨研究。学生自己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会遇见很多问题,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来获得知识,并且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有效的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而才能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

(2)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学习语文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对语文基本知识的学习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语文能力,增强语文素养。语文教材上的知识只是语文知识的一部分,它还包含实际应用知识,如社会生活、生产、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培养学生适应学习、生活以及实践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期间所能获得的语文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素养。因此,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实行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法是有必要性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作交流,对碰到的语文难题进行分析探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这都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含义是指,通过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这也为培养学生研究性思维做基础。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打破以往老师为主的教育模式,而是主动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可以作为指导,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探讨,这不仅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时,也是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就不就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4)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来讲,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语文知识非常广泛知识信息量很大,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就很难掌握学习的基本要领。学生只有完全掌握语文知识的学习要领,才能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语文水平,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完成这些目标的前提就离不开一个正确的课堂教育方法。只有采取正确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新课标下提出的语文教育要求。

2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的有效措施

(1)新的教学理念的树立。在教育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只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人。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要跟着改革,过去以老师和教学资料为主的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坚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教育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技巧,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课本知识,通时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老师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所以老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有利于老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2)创立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很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情境,才能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来设定一种教学情境,这就能够很好的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愿意积极的参与,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感知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完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3)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板书来进行教学。现在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给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多可能。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室,将语文教材上的知识和多媒体进行融合,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上的知识融入到图片、音乐、视频上来,这样可以使课堂显得更直观、生动、富有感染力。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源于学生的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兴趣以及掌握学习的方法。

3 结语

在新的语文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后,就高中语文教育的改革来说仍然是一个责任重大而且很长远的道路。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真正使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真正做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发展,真正能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一批批有用的优秀的综合型人才。总之,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是当代主体教育方面的客观反映。高中语文教育只有把语文教学的课堂真正建立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在能力,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篇(6)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机、文化背景、语言能力以及个性特点等均各不相同,尤其是高中生。由于高中生在情感方面、身心方面以及认知方面等方面发生失衡,导致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男生通常擅于抽象思维,而女生擅于形象思维,因此女生在语文科目上的表现较为优异。其次,喜欢阅读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因此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而记忆能力好的学生比较擅长做笔记,因此语文功底扎实。另外,有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有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对于高中生之间的差异性,授课教师应首先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在高中语文中进行差异性教学的方法

1.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并进行有效处理属于高中语文差异性教学中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期间,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基本知识、掌握相关技能以及拓展视野以外,还要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发展需求等。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要尊重文本,对高中语文教材知识进行筛选整理。高中语文知识体系的构成包含有多个部分,如语言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积累、阅读理解、诗词鉴赏、课后练习等,因而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对知识点进行分层,以学生学习情况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与评价制度。另一方面,以学生的爱好、需求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结合学生的诉求,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另外,教师可对高中语文的课堂练习、课外练习等进行优化,在方便教学之余,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对差异性教学的方法进行科学设置。授课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弹性设计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下限,对于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同时,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问题,尽可能是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通过课堂教学获取满足感,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另外,在语文课堂练习上,授课教师还可结合学生需求,设计拓展练习、基础练习以及跟踪阅读等多种题型,从而在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之余,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还可结合教学内容对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应用。高中生均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除了要进行一些类似讨论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以外,应该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同时对小组合作学习比重进行适当加重。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期间,尽可能采取以点带面、由浅入深的方式,以分层方式推进教学。

篇(7)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058-01

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在于构建适合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学习环境,在整个高中语文互动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关键作用,必须要将高中教学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 在综合性教学中强化互动

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不在于一两天的功夫,它的实现在于长期的积累过程,教师必须在综合性的教学过程中穿插的实行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工作的备课环节中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各种机会。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活动,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性教育环境的设置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的积极发挥,能够使每个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授课教师要坚持认知是启发性互动教学的基础理念,为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打好认知基础,使得互动教学能够顺利的进行。比如在上到《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事先要学生制作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标准病历表,然后就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各个病人患病的原因,最后一致得出包括身体的病因和心理的病因,然后自然的过渡到本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去,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到别克里夫是因为其心理原因,从而进行文章内容的开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为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在启发性教学中增加互动

启发性教学指的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帮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以更加饱满和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在启发性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关注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将重点问题提出作为主要的内容用以教学活动的开展。启发性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将现实中的问题与受到的启发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在课文《赤壁怀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并在课程的准备过程中为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即要求他们就诗歌的第一句进行图画的制作,在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之后,课堂上我们看到不同的学生就这几句话做出了不同风格的画,并且就自己崇拜的各种著名人物放在了画面之中。教师将他们所罗列的人物一一按照历史进程进行排列组合,并请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看这些著名人物的卓越成绩,在讨论结束之后请他们自己进行评述,并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人物筛选出来,这样不仅仅锻炼了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更有助于历史人物的把握。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最终引发了学生的热情,使得他们能够在原来了解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思考文中的内容,最后做到对于整个课文知识的掌握。

3 在针对性教学中增加互动

针对性教学效果的实质在于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和分析,它的教学过程的实施必须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现代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国家新大纲及新课改的要求,制定适合每个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针对他们的特征和条件进行专门化的综合培养,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不能够达到一致,这样即使学生付出再多的辛苦和努力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第一位,使学生获得最大的知识收获量。比如在《雷雨》的授课过程中,就可以将课堂变成讲述的舞台,用以活跃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整个文章中的内容,并能够亲自体验当时的情境,使得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在那么生硬和刻板化,有助于知识的掌握。所以在针对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各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最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4 在差异化教学中完善互动

每个人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导致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于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予仔细的关注和详细的了解。鉴于学生的差异性情况,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在整个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差异化教学方式,对各个学生的指导必须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他们都能接受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文理分科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在备课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内容和题材进行本课内容的教学。在文科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他们讲述与历史相关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并结合到本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去,他们在掌握中国历史的基础上能够将该内容理解的非常透彻。在理科生的教学过程中,因为他们对于历史资料的掌握没有文科生强,但是他们关于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比较强,可以通过数学与建筑的结合点来进行本课文的讲述,这就能够使他们从数学与语文结合的角度来进行本文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为了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适当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语文知识,最后提高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水平。

篇(8)

除了前面提到的学生主体性不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原因,实践教学活动容易流于形式化,如创设的教学活动由于教学条件不允许或是在实际操作中意义性不大等。高中语文实践活动课应该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将在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但是我国高中学校却知识纯粹将课堂语文教学搬到户外而已,场所变换,实质性的东西还是一样的,这就使得语文实践教学很难进行。

2学校未创设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开展好实践活动课程,必须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新课改不是一句口号,一份指令性的文件,而是必须付诸实践去实行的新教育理念。而在我国高中学校,普遍将新课改中要求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当做一条政治性纲领,很多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教育厅的检查,临时摆装个样子开展几次所谓的实践活动课敷衍了事。学校没有认真对待,没有提供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条件和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高中的语文实践课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高中语文实践活动课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性思维

首先要转变教学模式,从强调教师教学的主体性作用转向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团结分工协作的精神,通过高中语文的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中语文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积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真正将语文知识渗透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学会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

3.教学活动更具综合性、开放性、实用性

篇(9)

对于我国目前的教育来说,素质教育的呼声在逐渐提高,素

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本位而非为了考试的回归思想,因此,怎样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要实现教育事业的务实发展,特别是对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的应用,其次最关键的就是要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别,对学生进行区别教育。在组织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因此,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要。

一、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法主要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具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最大化的调度,提高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同等的学习条件、同等的知识接受时间以及同等的速度、环境的影响下我们无法要求所有的学生掌握同样的知识体系,学生自身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学习目的、能力的认知、知识体系等等又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对教学的形式进行相应的调整,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提升。这样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非常有必要,老师要将教学的过程面向每一位学生,同时保证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有一定的效果,这样才能够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1.分化学生能力,采取分层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中,具体的分层十分重要,在对学生进行划分层次之前,为了保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教师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对全班每个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体的学习能力,以及实际的学习状态和性格差异还有自主探究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围绕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学生分为A层和B层,A层为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B层为认知能力较强,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各有所长,划分层次时并不能单纯地以考试成绩进行划分,而应综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多种因素分层。比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A层学生要求他们会阅读基本语文课文以及文体知识,再根据课后的练习题巩固认识能力。而对于B层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尽量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够更深一层体会文本的内涵。在教学中,只有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自身条件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提高。

2.设计分层教学的具体内容

在高中语文分层教学中,首先应做好教学准备,能够预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针对问题应采取怎样的态度,然后教师应制订出完善的教学计划。实施分层教学法应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分为两步进行教学:第一步主要是针对A层学生进行设计:如:设计问题时,可以由低层向高层逐步深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如果积极回答问题,则还会受到表扬和鼓舞,另外,对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的帮助。第二步主要是针对B层的学生,对于B层的学生在进行设计问题时,则应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然后引导刺激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还应该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变更问题,以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能力。通过分层设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回答成功的学生自然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和锻炼,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整个课堂学习的效率。

3.语文练习要采用分层教学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运用阶梯原理进行分层布置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只有通过布置的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根据A、B两个不同的学生层面,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和布置作业,对于A层学生,一些较为简单的基础题是必要的,只要通过稍加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而巩固基础知识也通过训练加以提升。对于B层学生,在基础的层面上加以提高,可以适当地向高难度进行挑战,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其自学

能力。

篇(10)

语文学科具人文性、工具性、思想性为一体,它是一门充满无穷魅力的学科。过去人们只重视它的思想性和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致使语文教学走入尴尬境地。为了走出这种尴尬境地,语文教师要创造一个语文教学的新局面,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感受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需要培养的知识和能力比较广泛,学科性质比较复杂,教学内容各有不同的难度,有些需要从易入难逐步深入和提高,有些需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程度,但都需要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阶段学习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进一步探讨语文教学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

一、在初中基础上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初中阅读能力要求读懂字句和全篇,领略文章思想意义,高中则要求对一般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评析,并形成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初中作文能力要求初步写通顺的文章,简短的议论文、说明文和日记、书信等比较简单的应用文,高中则要在通顺的基础上力求写好,立意新颖、语言生动,并能写比较复杂的应用文。高中应将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重点,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研究性学习,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有效提高语文素质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二、融入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语文教学具有带动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

思想教育一方面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语言文字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熏陶感染。另一方面是指思维训练,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加强逻辑思维锻炼,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高中语文带有知识教育功能,在语言教学中吸取广泛的文化知识。

高中语文教学带有文学教育的特殊任务,要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和评析能力,并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文采和生动性。高中课本中选用的多是中外古今的代表作,能够带领学生领略文学艺术的魅力,学习优美生动的文学艺术和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讲究修饰表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语言艺术性。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加大汲取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语言教学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学习文学常识、科技常识、生活常识,了解古今中外文化常识,以达到通过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四、高中语文教学既有统一性的教育要求,又有差异性的教学要求;既要为每个人的继续教育或者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又要为做好一个健全的公民做好准备。

高中语文教学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着眼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选修课程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实现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性教育要求。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的学生学习兴趣和差异也渐渐明显,选修课程的设立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运用语言文字,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个性,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学科的重心是基础性和均衡性,所涉知识一般只是随文讲解,不做系统传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往往不能作进一步深入而全面的研究,选修课的设立,恰恰能弥补学生这方面的遗憾,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学生实现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愿望,除了选修课外,还应当允许学生适当侧重自己所爱好和特长的课业。例如课外选读自己爱读的书,允许写自己命题的作文,参加有兴趣的各种语文竞赛,向报纸杂志投稿,鼓励学生从学习语言出发,大胆创新,培养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五、注重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诵读和诵读指导。因为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必须依赖于足够数量的诵读或背诵,而文化品位的提高、审美情趣的养成,是在多读的情感体验中逐渐形成和升华的。因此,教师首先应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诵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指导,引导学生划分节奏,把握轻重缓急、调控抑扬顿挫。在此基础上,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文体的把握,通过诵读,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表达出自己对文本阅读体验的感受,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达到一举数得的积累效果。

上一篇: 量子计算的概念 下一篇: 深化作风建设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