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2 16:20: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循环农业发展趋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4] 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区推行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EB/OL].(2015-4-29)[2015-11-26].http:///qzfzcbmzsjg/qjqqfb/zcwj/xzgfxwj/201504/t20150429_526930.htm.
[5] 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5-4-29)[2015-11-26].http:///qzfzcbmzsjg/qjqqfb/zcwj/xzgfxwj/201504/t20150429_526931.htm.
[6] 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江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08)[2015-11-26].http:///qzfzcbmzsjg/qjqqfb/zcwj/xzgfxwj/201510/t20151008_558 796.htm.
[7] 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江区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08)[2015-11-26].http:///qzfzcbmzsjg/qjqqfb/zcwj/xzgfxwj/201510/t20151008_558 797.htm.
[8] 张棋,郑水明,叶学珠,等.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模式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900-4904.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048-02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逐渐显现,并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严重后果。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寻求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已经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肇东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全市幅员3 905平方公里,现辖22个乡镇、186个行政村,人口93万,属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自1993年成立以来,针对肇东比较典型的农业县份的本体特征,肇东市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一、循环经济模式与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内涵
1.循环经济模式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循环经济模式包括三个层次的基本含义:(1)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最优运用,即在资源减量化优先为前提下的资源最优利用。(2)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程度与生态环境友好,对环境影响尽可能小,至少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在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协调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既是环境资源的享用者,又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与自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种经济模式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2.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内涵
农业循环经济是以生态规律为基础,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系统是一个包括农业产业(种植、林、渔、牧、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工业循环、农业-工业-养殖业、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系统的大系统。农业各产业系统之间的这种天然的不可分离的共生共存关系与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是发展农业产业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现代农业建设中,提高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
二、肇东市以玉米为原料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分析
肇东市充分发挥玉米原产地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玉米种植和精深加工,促进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产业链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循环利用,形成完整的农业―工业就地循环示范模式。
1.玉米―酒精循环
以玉米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生产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和燃料酒精的玉米-酒精循环模式,这类循环代表性企业就是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目前,该企业年生产酒精达40万吨,年创产值近20亿元,利税达3亿元,年转化玉米能力达120万吨,现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玉米酒精生产基地。
2.玉米―味精等系列产品循环
以玉米为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生产味精、鸡精等玉米系列食品。这类循环代表性企业是成福集团。该企业是以玉米食品加工为主的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产品有“冰花”牌味精、鸡精等玉米系列加工食品14大系列,近140个品种。
3.玉米―饲料与酶制剂循环
以玉米为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将其生产为各类玉米饲料和酶制剂的循环。这类循环代表性企业是希望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在希望饲料的牵动下,另有10余家饲料加工企业都在蓬勃发展,玉米饲料企业年可转化玉米2万吨。北方酶制剂公司是全国酶制剂行业重点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松雪牌”糖化酶、纤维素酶等系列生物酶,其中,“松雪”牌糖化酶被评为黑龙江省名牌产品。
4.玉米深加工“三废”循环
以玉米进行深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的“三废”即废水、废气和废渣。在实践中,肇东市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探索出全新的循环模式。企业投资建立内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使之能够循环使用;投资建立废渣分离、干燥、转化生产系统,变废为宝,转化为绿色无污染的生物有机肥料;建立专门的二氧化碳处理厂,将以上企业玉米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干冰,再将干冰销售到大庆石油公司,成为其采油重要辅助材料。这样的循环既确保污染最小化,又实现废物循环利用。
5.玉米秸秆―能源循环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将其转换为燃料酒精和发电的玉米秸秆―能源循环模式。这类循环代表性企业是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和国能集团生物发电公司。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已经进入实际生产阶段;由国能集团投资3.7亿元建设玉米秸秆生物发电项目和辽宁高科能源集团投资2.4亿元建设玉米秸秆生物发电项目,两个项目建成后,年可消化玉米秸秆40万吨。
三、肇东市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经验
1.注重原料基地建设,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基础
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以优质、高产、安全为核心,以专用、专供为方向,在适应市场、优化结构、增加亩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加速种植科学化,推进农田水利化,确保生产标准化,为粮食产业化提供了有利保障。
2.注重龙头企业建设,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平台
近年来,肇东市先后引进了中粮集团、四川希望集团、内蒙古伊利集团、黑龙江欣欣大庄园集团、天津宝迪集团、大连成达集团等一批实力企业集团,打造了以中粮集团、伊利集团肇东分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发展民营企业,组建了黑龙江成福集团,目前该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注重运行机制建设,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保障
(1)强化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对接。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发展“契约农业”,基地农户按订单生产,龙头企业按订单收购,既保证了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这样企业可以放心组织工业生产,农民可以放胆从事农业生产。比如,成福集团每年都与周边乡镇的农户签订玉米种植合同,这样既化解了企业收购玉米原料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使原料供应不受市场行情左右,不受收成丰欠影响,保证了企业生产所需,同时又有力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2)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积极引导基地与农户通过利益纽带捆绑、连结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稳固产业化发展的框架,夯实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冀平,冯雪.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9.
在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且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由于城市建设导致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的发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产量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开始重点建设现代的农业科技园,不仅承担了城市公园的作用,而且也实现了农业高产等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在农业科技旅游的发展上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1 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的内涵
1.1 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的概念
生态循环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融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等思想,以自然资源的节约、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收益的提高为目的,以生产过程的无害化、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化、资源投入的减量化为手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全面提高。[1]
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是以生态循环农业为基础,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工程方法,运用现代科技,将农业、畜牧业、能源、水资源、旅游业在内的不同的主体连接起来,形成“生产-消费-分解”的循环闭系统,通过资源的互为利用,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减少了整个系统向内的资源输入和向外废物排放。[2]
1.2 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发展模式
通过对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各个地方由于自然条件或生产目的不同,具体地方的发展具体形式有些许不同,但总体上还是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发展模式。
农业科技园区实现了两个系统的生态循环多功能联动。首先是农业、科技与旅游大系统的复合型循环互动。该模式的实质就是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创建品牌,以品牌致富农民,利用循环经济理论,实现农业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向循环梯级利用,通过科技运用和旅游开发,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农村废弃物资源化,不仅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村发展的“双赢”,还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其次是生态农业子系统的循环,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既是农业发展新的理念和策略,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通过科技的助推,实现了农业生态子系统中物质和能源的良性循环利用。
图1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
2 模式分析
2.1 经济范畴
科技、农业与旅游三者结合使得园区实现了盈利双渠道,不仅强化了农业与旅游的附加值,提高了双方的收入,而且降低了风险。高科技产品、绿色产品与旅游商品的叠加,产生了一定的溢价效果,园区销售的绿色农产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给园区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益。现场采摘和消费降低了农产品储存和运输的成本,农产品的促销成本也得到降低。系统构建的子系统中,生态链上一环节的“废物”成为了下一环节的原料,减少了“废物”处理成本,又减少了原料投入成本,而子系统间“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的物质循环,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2.2 社会范畴
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取得成功间接的反映了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首先,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的产生给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提供了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城市居民面对日益紧张的生活压力和城市砖瓦林立的生活环境,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的休闲方式,较好的满足了他们心理和生活的需求。农业、科普、体验等系列元素的结合,使得亲子游、科普游等旅游产品兴盛,打造了园区和游客双赢的局面。
其次,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产业以及生态循环中的运用起到了科技示范和科普教育的作用。农产品的高科技种植和培养,物质资源、水资源、可再生能源等生态循环的科技运用,不仅给农业生产者提供了参照,其在旅游上的延伸,为生态循环经济起到了推广的作用。
此外,农业、科技与旅游的多功能联动,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农民素养、农民生活水平等得到提高,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得到挖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改变。
2.3 环境范畴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无害化、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化、资源投入的减量化,减少了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首先,生产过程的无害化是生态型园区必不可少的环节,园区生产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若不妥善处理,就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生产过程的无害化处理不仅避免了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且还减少了有害物质处理的成本。其次,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化是生态循环的重要手段,减少了向循环系统之外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资源再循环。此外,废弃物利用等减少了生产投入端的自然资源输入,实现了资源利用的减量化。这种模式的构建使得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以及子系统本身实现了闭环式流程,通过不间断地经济循环、物质循环、能源循环等,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实现了充分利用,从而使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通过多功能联动的循环利用,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3 北京蟹岛模式
3.1 蟹岛基本情况
蟹岛隶属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是一家大型的知名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蟹岛占地3180亩,其中:农业用地2,700亩,水面350亩,旅游度假用地130亩。[3]蟹岛以生态农业为轴心,将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沼气能源、水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等产业构建成为多功能联动的循环闭系统,实现种养系统、沼气系统、水资源系统的循环利用,成为一个环保、高效、和谐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4]蟹岛开辟了一条“以园(农业)养店(旅游),以店(旅游)促园(园)”的经营模式,在布局上采用了“前店后园”的方式,“店”包括住宿区、娱乐区、餐饮区和购物区,是游客消费的场所,“园”包括种植区、养殖区、再生能源区,不仅塑造了绿色的旅游环境,提供了消费产品,而且为生态循环提供了技术支持。
图2 蟹岛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系统[5]
3.2 蟹岛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
蟹岛生态循环模式是以农业为表,以旅游为里,以科技为魂,实现多功能联动。
3.2.1 种养循环系统
在种养循环系统中,种植农作物产生的有机农产品以及养殖产生的鸡鸭鱼肉等不仅供旅游系统消费,而且也实现了种养系统的内部循环。种植与养殖互为原料,实现循环。如以稻蟹为主体的种养系统中,蟹岛每亩水稻投入600只蟹,水稻为蟹遮阴,为其提供了一个天然的遮阴场,蟹不仅可以代替人工进行土壤和水稻根部的疏松,而且可以充当天然的农药和肥料,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实现水稻科学增产,水稻收割后,晒干的稻草铺于温室大棚上,用于保温防寒,稻谷经过加工后,大米供旅游者食用,稻壳、稻糠酿制成酒,酒糟喂猪,猪肉也供旅游者食用,猪粪进入沼气循环系统,产生有机肥,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水果以及花卉苗圃等,不仅可以供旅游者食用,而且可以开展采摘、旅游观赏等旅游体验活动。
3.2.2 沼气循环系统
在沼气循环系统中,蟹岛将种植系统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养殖系统产生的畜禽粪便,以及旅游系统产生的人粪尿、可利用的垃圾等装入沼气池后,经过高温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用于园区生产、生活用能及发电,沼液和沼渣部分用作农作物肥料,这种有机肥料,即保证了农作物的增长,而且也替换了农药和化肥,实现了真正的无公害,部分用作养殖饲料,减少了饲料用粮。沼气技术带动了蟹岛农业与旅游的发展,实现了从污染负效益变为资源正能量。
图3 蟹岛沼气循环利用图[6]
3.2.3 水资源循环系统
在水资源循环系统中,蟹岛一方面充分利用地下温泉水资源,从源头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污水处理技术,蟹岛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量为2,000立方米,能够对园区内旅游系统和种养系统产生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真正实现节水节电。
蟹岛通过园区挖井,引入地下温泉水,地下温泉出水温度65℃,先供冬季采暖以及游泳池和洗浴中心使用。水温降至40℃左右时,通过管道输送,一部分用于温室大棚和沼气池,代替电能实现加热、增温,一部分用于蟹宫。当水温降至20℃左右时,用于鱼塘养鱼和农田灌溉。污水处理厂则对系统产生的生活及农业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处理后的水通过氧化塘中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实现进一步的生物进化,然后通过沙床再次过滤,沙滤后的水引入种养系统,用于灌溉农田、菜地、养殖鱼塘和饲养家畜家禽。
图4 蟹岛水资源循环系统
3.3 效益分析
由于蟹岛采取了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借助“以园养店、以店促园”的“前店后园”的经营方式,通过种、养互动,以污水处理、沼气循环为纽带,以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为动力,实现农业、科技、旅游协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3.1 经济效益
实施农业科技旅游多功能联动的生态模式后,蟹岛的年产值和利润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与1998年建设初期相比,增长幅度惊人。蟹岛良好的经济效益呈现两个特色:
一是旅游产业作为盈利主体,农业与科技、旅游相结合为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住宿、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前店”(旅游度假中心)是蟹岛利润中心,旅游业产值在蟹岛总产值中的平均份额达到一半以上,是蟹岛的主要盈利产业。科技丰富旅游体验、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这一发展的模式大大地提升了蟹岛的经济效益。
二是多功能联动的循环系统成为蟹岛获利的主要原因,蟹岛高年产值和高利润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蟹岛自身循环系统的建立。
一方面是系统内部循环,实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极大地节约资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蟹岛获利水平。蟹岛沼气池年产沼气7.3万立方米,若将这些沼气全部作为炊事燃料,每日可节省煤气20罐,一年可节省燃料费近100万元。沼肥方面,如果将蟹岛现有的2700亩农用地全部用沼肥代替常规化肥,按现今每亩使用常规化肥的费用约为250元/年计算,则可节省60余万元的支出。[7]此外,水循环系统的利用,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率非常高,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地下温泉水的使用节约了电费,而污水处理大大的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种养系统互为原料的循环体统,不仅降低了原料采购费,同时也省去了废弃物品处理的费用。
另一方面,系统生态循环提高了园区的品质,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游客旅游体验的满意度,给蟹岛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首先,与常规农产品相比,用沼肥这一有机肥料种植的农产品的价格比其高一倍以上。其次,循环系统的再次开发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活动,而且也给蟹岛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效益,氧化塘娱乐项目的开发1年可以实现200-300万元的收入。[8]
3.3.2 社会效益
首先,蟹岛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的发展,不仅开辟出一条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之路,而且很好地协调了农业生产、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为中国休闲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为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到一条极具参考意义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物质循环、再生能源循环、水资源循环等方面的利用,开拓了一条循环再利用、能源多级优化的新途径,对社会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其次,蟹岛的成功使得其成为北京市朝阳区的纳税大户之一,而且为当地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也从社会上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
此外,蟹岛为北京城区市民提供了假日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通过观光与体验,使人们对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实现了科普教育的功能。
3.3.3 环境效益
蟹岛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不仅解决了蟹岛产生的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废弃物的排放,如畜禽和人的粪便、生活污水和垃圾等,而且变废为宝,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资源利用率也大大提高了。
蟹岛每天产生的粪便、生活污水和垃圾若不进行处理,势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沼气池和污水处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将蟹岛每天所排的废弃物全部进行资源化利用,每年可大量减少向环境排放COD 。蟹岛不仅实现了自身污染物的零排放,而且还每年消纳了北京市区大量的粪污。农业和旅游业排放出的废弃物经过沼气池发酵,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化肥、农药的零投入,减少了由此带来的农业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沼气、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使蟹岛每年节约大量燃煤和电力,减少了SO2的排放,大大改善了园区村的空气污染程度。
4 总结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园区模式的产生改变了传统观光农业经济效益低、循环利用差、环境污染重等缺点,不仅给农业园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创造了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该模式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农业旅游创新不足、农业科技投入成本高、农业季节性强等问题,限制了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的发展,如何由表及里地解决这些问题是该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郑水明.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和思考[J].浙江现代农业,2010( 4) : 16-17.
[2] 王春艳.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0(1) :60.
[3] 李胜,梁淑敏,付秀平,路明.北京蟹岛都市循环农业模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2):62.
[4] 李晓伟.北京蟹岛:再造“循环农业”新模式[J].中国农业科技,2008,11.
[5] 赵剑锋.北京蟹岛创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世界农业,2006(9):13.
[6] 邹统钎.基于生态链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J].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66.
[7] 路明,专家纵论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N].农民日报,2006-05-17.
[8] 赵剑锋.北京蟹岛创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世界农业,2006(9):16.
[9] 陈洁,倪晋仁,路明.蟹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能流及效益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J].2005,26(5).
[10] 黄锡富.广西西江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11] 路明.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建设循环经济[C].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2006,4.
[12] 陈燕.循环经济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13] 陈文杰.循环型乡村旅游园区的初步研究[D].南昌大学,2007.
[14] 张晨,彭伟.兰州现代农业模式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08,3.
[15] 彭伟.基于循环型生态农业基础上的兰州现代农业模式构建[J].甘肃理论学刊,2008,7.
[16] 韩冰.北京蟹岛集团展循环经济调查[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1(10).
[17] 朱珍华.北京蟹岛生态度假村生态模式及效益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8.
1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可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模式,按照人们生活需求要求,以生态发展为前提,实现满足人们日常农业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过程。生态农业以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为平台,建立起具有现代科技发展体系的加工、生产、销售管理流程,不断完善生态农业发展建设进程,减少污染农药的使用,选用更加具有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前提的产品,完成对产品品质的有效提升。
2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特点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发展阻力,需要合理的规划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生态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尽可能的完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内容。
2.1加强整体规划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对实际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协调,架起整个生态农业产业的长效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竞争机制,尽可能的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实力,确保生态农业的长效发展水平。
2.2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
建立生态化的多样发展品质,不断扩展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条件,对比南北区域的生态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的对实际的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建立符合生态效益整体平衡的标准内容,实现对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统一建设。
2.3生态的高效性发展
加强生态高效性的农业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生态环境中认识适合生态农业发展循环利用的标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标准内容,不断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经济水平。
2.4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需要可持续性的稳定发展,建立农产品供需规划体系,按照实际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形成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进程,提升生态体系的稳定性,确保生态农业的有效可持续稳定发展。
3生态农业经济的探索分析
3.1促进生态农业结构化的改进
逐步推进农业生态化建设发展,利用现有的生态优势,提升农业市场发展的需求,调整农业产品发展的结构化标准。根据实际的发展竞争力水平,建立符合实际竞争格局的发展内容,加强生态农副产品的结构化管理,从各方面推行农产品的特性形式发展,保证农民的收益,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建立符合企业综合营销的管理模式,解决各种物流推广运输流程,实现对生态农产品的快速发展。
3.2建立合理的农产品融资管理渠道
按照农产品的优势发展趋势,分析农业生态发展的优势,吸引投资,提升农业生产的发展可行性。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不断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对生态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投资。
3.3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的开发
生态农业可以创建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全新管理。例如,生态农家院、生态田园景观、生态农产品采摘等等。从另一个角度吸引游客消费,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确保生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生态农业是强调结合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点,把其充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中,克服传统农业的缺陷,寻求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构成有机物与无机物、生态环境内外部结合,实现农业体系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生态农业要从地区的实际出发,合理搭配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的比例,通过合理的投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提高。
1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1.1生态农业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现阶段是各行各业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发展在向现代化进程迈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急需解决的现实困难,例如滥用化肥、农药,农业污染等社会问题。我国农业生产因大量使用化肥,引起了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土壤生产力降低、农副产品质量低下。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产因大量使用农药,致使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农产品污染,农田的生产能力失调,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再生和人类的生活。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要减少对自然的掠夺和滥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2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长远发展
生态农业是吸收传统农业在种植过程中的优势,发挥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即做到回归自然,又注重全面有效规划,就是在发展模式中合理分布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等大农业的思路,这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须条件。生态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土地的利用效率、资源的利用效率,继而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因重复、合理的使用资源、促进物质和能力的转换,而显著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在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农业产品时,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生活需求。可以说,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1.3生态农业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
生态农业发展中集合了我国传统农业的优势,吸收了国外农业发展的精华,在将农业本土化的进程中,按照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法和要求,遵循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引进新的物种,通过科学手段生产无公害的健康食品,实现农业的出口创汇。与此同时,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不断加强,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消费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有效引导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潮流。
2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
2.1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实现生态农业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各地在农业建设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主要需求,结合经济发展现状,遵循“全面、系统、高效、再生”的原则,寻找发展本地经济的具体方法和有效措施,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在运用生态农业系统的观点上,改变单一生产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生产、加工一体化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以有效提高农业产品的转化率,促进资源、环境的稳步发展,建立彼此依存、共同促进的农业有机体。
2.2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科学有效规划
要建设好生态农业要在事前做好全面的规划,注重生态系统内部的整体性、防御性、系统性、调控性的特征,制定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生态农业规划体系。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农业的积极实施和有序发展。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到达社会效益、生态发展、经济利益的相互统一。
2.3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采取辐射带动方式
各地发展生态农业时要做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根据当地的社会需求和自然条件探索适合的农业发展战略和套路,采取以试点农业带动大范围种植的方式。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关键问题是实现生态农业的系统工程,通过立体化种植的模式、养殖模式、观光性质的农业模式,将绿色生态农业形成产业。利用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优势资源得以推广,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2.4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通力配合大力宣传
生态农业是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要将这一体系深入人心要加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切实提高全社会和全体农民的环保意识,实现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目标。全社会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会,建立完善的调控和服务体系,健全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从政府层面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项目和投入力度,把农业建设及绿色食品开发有机结合,促进生态农业的时代化发展。从政府层面发挥农民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推动新农村建设。利用科学技术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结构现状,引进农业新品种、科学新技术、种植新材料,提高生态农业的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f303.4;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713-04
如何科学地构建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和指标进行认真研究,对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采用、实施乃至控制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1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1 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内涵,从科学的视角准确地把握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质。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数据的来源要可靠、处理方法要得当,所设计的指标要能反映循环农业技术体系主要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指标必须目的明确、定义精准,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许多指标体系中的上一层级的指标值都是通过对大量下一层级的指标值进行加工而来的,因而,如果选取的那些基层指标的含义不够明晰,将直接引致计算公式、运算方法难以统一。并且所用的计算方法、模型也应该科学规范,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1.2 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发展循环农业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全方位地反映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具有涵盖面广、层次高、系统性强的特点。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若干个子系统,在不同层次上应采用不同的指标,这样有利于政府在决策时在不同层次上对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进行有效地调控,从而有效地配置资源。
1.3 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
在一定的时期内,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内容应当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便于分析、比较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发展的过程,预测其发展趋势。然而,发展循环农业技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在设计指标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变化,综合反映出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以便于进行更好地预测与管理。循环农业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自身的技术支撑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所以要求指标之间要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价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构建循环农业技术指标体系不仅是为了评估循环农业技术的现有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为了对循环农业技术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中不但要有能反映循环农业技术现有发展水平的静态指标,还要有能综合反映循环农业技术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与发展趋势的指标。
1.4 可测性和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可行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量化,因为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问题,然而,对于一些不易于量化,但却有着非凡意义、影响重大的指标,亦可用定性的指标来描述。此外,指标的计算方法也应当明确,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要较容易获取且可靠。评价指标设定的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并且推动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所以,每项指标都要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从而便于对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进行全面的评价。
1.5 完备性与简明性原则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要求覆盖范围广,能全面、多视角、综合反映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发展的各个方面。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相对完备,指标体系既然作为一个整体,要能基本反映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从理论上来讲,所设指标越多、越细、越全面,其反映的客观现实也就越准确。然而,指标数量的增加也必将导致数据收集与加工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尤其是过细的指标划分必然会导致指标之间的重叠,甚至对立的情况发生,从而不便于综合分析评价。所以,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在内容上应当简单明了、准确,且具有代表性。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数量亦不宜过多、过细,在相对比较完备的前提条件下,指标的数目应尽量精简,以利于分析操作。
1.6 评价指标与系统目标一致性原则
评价循环农业技术体系整个系统
的总体发展也就是评价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目标所达到的程度。因而,评价指标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是整个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评价指标的内容是否反映了目标的真正含义。评价指标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不仅可以相对准确地评价此系统的发展状况,而且还能引导系统朝着正确的、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2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循环农业是追求低投入、低能耗、高效能、高产出的经济。它是一个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因此,循环农业的技术目标是“一高两低”,即资源利用高效率、物能投入低消耗、污染物输出低排放[1]。所以对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进行评价,并不是对循环农业的某项具体技术进行评价,而是对整个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进行评价。技术是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循环农业的技术评价实质上就是循环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依据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应充分体现循环农业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这四大技术支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等发展状况构建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评价指标。
遵循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应从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整体角度进行考量,采用目的树分析方法,从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目标出发来设计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涉及到经济、技术和社会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经济包括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技术包括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社会包括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三者自成体系,又相互作用。因而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3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3.1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如表1所示。
3.2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的解释
发展循环农业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能降低资源和环境成本,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发展循环农业需要技术支撑,而循环农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反映出循环农业技术支撑能力的强弱。因此,从经济、技术、社会3个方面设置了相应的指标。
3.2.1 经济指标
1)经济水平指标。①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元)。指农村居民当年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是衡量农民从事各项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标志,也是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投入的重要因素,反映的是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②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就是农业总产值与gdp之比。③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率用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2], 2011年湖南省城镇化率达45.10%。④粮食单产(kg/hm2)。粮食单产指在粮食作物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上平均每公顷耕地全年生产的粮食数量,即粮食总产量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2)经济结构指标。①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贡献率是指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3],也是能反映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农业科技贡献率=应用农业科技的产值/农业总产值×100%。②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就是指农村非农产业的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该指标反映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水平,也是循环农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非农产业的产值等于国内总产值减去农林牧渔总产值。
3.2.2 技术指标
1)减量化技术指标。①农业用水强度(m3/hm2)。农业用水强度指农业生产用水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值。②农业土地产出率(万元/hm2)。即农业产值与耕地面积之比。③农村用电量强度(kw·h/万元)。农村用电量强度=农村用电量/农林牧渔总产值。④农用柴油使用强度(t/万元)。农用柴油使用强度=农用柴油使用量/农林牧渔总产值。⑤农膜使用强度(%)。即农用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⑥化肥施用水平(kg/hm2)。就是指农用化肥施用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之比。⑦农药施用水平(kg/hm2)。即农药用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之比。⑧退化
土地恢复率(%)。退化土地恢复率=已恢复的退化土地总面积/退化土地总面积×100%。⑨ 单位耕种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kw/hm2)。单位耕种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2)再利用技术指标。①农副产品加工率(%)。农副产品加工率=已加工的农副产品总值/农副产品总产值×100%。②耕地复种指数(%)。表示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4]。
3)资源化技术指标。①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利用量/畜禽粪便总生产量×100%。②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秸秆利用量/秸秆总生产量×100%。③沼气与太阳能灶普及率(%)。沼气与太阳能灶的普及率=(沼气使用户数+太阳能灶使用户数)/总户数×100%。
4)系统化技术指标。①信息化综合指数(%)。体现农民对信息化产品的消费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由信息化、电话和计算机普及率3个指标加权而成。②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100%。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这是一个定性指标,其资料无法通过现行统计渠道获取,需要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获取。
3.2.3 社会发展指标
1)社会发展指标。①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gdp比重(%)。②农村饮用安全水人数比重(%)。农村饮用安全水人数比重=农村饮用安全水人数/农村总人口×100%。③农业环保投入占农业gdp比重(%)。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以及改善环境的力度。④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森林覆盖率是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5]。森林覆盖率是反映森林资源与生态平衡状况的关键指标。森林在保持水土、净化大气、调节气候、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社会稳定指标。①农业就业比例(%)。反映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比重。该指标表现了农民就业与收入来源渠道的多样化状况,也间接反映农业发展的经营规模。这是一个负向指标,农业劳动力就业越多,对农业资源的压力越大[6]。②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表示食物支出占个人收入的比例,用以衡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社会公平指标。①农村社会公平度(%)。农村社会公平度即农村人均纯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百分比。②农业补贴支持力度(%)。此数据根据专家打分获得。农业补贴的支持力度越大,对循环农业技术的支持力度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参考文献:
[1] 潘晓峰,那 伟,张明生,等.松辽平原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0,35(6):54-57.
[2] 辜胜阻,杨 威.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12(3):2-8.
[3] 孙秋霞,杨妍妍,高齐圣.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0(22):148-149.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发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经济管理一定要及时跟进脚步,从多个方面充分发挥功能,做好农业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工作,为我国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现代化;相关性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农业经济管理能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从政府职能发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等多个方面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探究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涵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是指将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运用现代工艺进行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现代生产工艺主要是指现代科学以及相关技术设施。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农业现代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机械进行生产,并且用相关设备代替人工作业,并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化肥和农药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其次,农业现代化在生产技术方面是通过良好的农业环境、高效的农业生产力对自然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和改造进行的,农民的生产经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很多生产经验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就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力。最后,在农业生产规模方面来说,农业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专业性特点,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十分明确,提升了相关的生产效率,提升土地利用率,直接、间接的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农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的成绩。
2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探究
农业经济管理是指通过社会上的资源和产品等的分配、交换、消费等过程统筹、调配、协调农业经济活动,促使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的有机统一,确保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包括了农业管理、农业经济的各个相关部分以及相关的企业和经营活动管理等等,是包含整体农业生产的管理。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也应当随着发生改变,才能够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首先,农业经济管理要做好技术改进,要根据农业现代化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要求做好相应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其次,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农业规模经济,规范相应的经济管理活动和过程。总体来说,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下,农业经济管理要从农业管理的要求和规范、农业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改变。
3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业现代化相关性提升和发展探究
3.1建立农业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形式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迫切要求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地延伸农业产业的链条,发展集生产、养殖、加工、销售、产业、商品为一体的农业现代化产业链条。首先,要积极优化农业结构,根据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优势确定和调整农业结构,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逐渐建立安全、生态的农产品生产销售降低。其次,要充分发挥农业企业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和增加企业的辐射面,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管理模式。另外,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解放工作,降低社会就业压力,构建稳定的基础,这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3.2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科技化,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首先,要对农民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农民是整个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民的科学技能就直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其次,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重要保证,从农业水利工程、灌溉工程、生产路修建和平整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另外,要在农业技术发展方面加大相关的科学技术投入,强化农业生产与相关科技机构的合作,不断引进新的品种和新的技术,提高科技的转化速度,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3.3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随着社会上对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也不仅仅是提高产量和质量,而是要尽量的降低农业生产的耗能,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和循环农业的理念深入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并且将减量化和循环再利用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原则,在沃土工程、新型农药研发等多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3.4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主体和主要对象,要从资金、技术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强化农业的综合素质。政府应当对农民展开积极的培训,注重农民的转移就业和技术培训,鼓励农学院学生、相关人才和工商企业等参与到农业生产、农业经济活动中,积极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程,不断引导农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持。
4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农业经济管理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必备环节,要加强农民现代科学技术的培训,从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等方面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J].福建农业,2015(,4):32.
[2]王丽莉.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218.
[3]林海慧.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管理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17):159.
有关农业经济管理小论文范文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摘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均逐渐成为了我国各行业、各领域共同的发展趋势。然而,针对于农业经济管理而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必然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因此我们理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一、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意义
在目前这个信息时代中,传统农业已经逐渐开始向知识型农业转变,依靠各种高新技术(如生物工程等)以及先进科技成果与信息技术的利用有效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都是以资源型农业为主的,信息化水平一直就比较低。那么,要想从根本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化,就必须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激发农民劳动积极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并没有在农业生产经济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使得供求信息出现滞后、闭塞的现象,导致农民长期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局面,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严重挫伤。基于此,广大农民理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劳作方式,学习现代先进的科技农业知识,依据市场需求来对生产经营方向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以此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然而,对于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向以及农业产品的均衡发展来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必然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已经按照国家的农业发展要求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但明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这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很多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并没有实现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互联网上的那些与农业信息相关的新闻都缺乏权威性,而真正具有权威性的农业新闻又不能及时进行更新与共享。显然,在这样的状况下,农业信息化服务就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信息化服务系统的作用根本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二)政府投入不足,信息化技术的实施难以落到实处
要想让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实现完美的融合,俨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实际的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需要知识储备较深的农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同时还需要拥有大量的资金以及与信息化技术相关的设备。但是,目前很多农民都认为使用网络的成本过高,且并不是必需的,这就直接导致农村网络覆盖率较低的现状。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十分广泛,虽然国家政府在农业的发展上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明显还不足够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很多农业地区都严重缺乏先进的现代化农业设备,加之信息化网络的覆盖率较低,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实施必然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人员素质较低
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从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人员大多数都是编制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士,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专业性,导致他们很难有效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对经济管理和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产生阻滞效应。另外,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都较低,无法正确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而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的信息化发展。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要想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首先就应该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来实现对农业信息的不断丰富,从而保证所农业发展信息的科学性与真实性以及信息内容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同时,应该充分结合农村地区在信息化发展上的实际情况,撰写具有针对性的农业发展信息,这既能够有效保证农业信息的及时性,更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与认识到农业发展状况。
(二)强化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
专业素质人才,是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经济管理主体中最欠缺也最需要的。上述说道,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聘用的人员基本都不是专业人士,多为编制人员,整体素质较差。那么,为了彻底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首先就应该正确认识信息社会的竞争主体(即人才之间的竞争)。然而,为了让科技创新成果得到保障,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就必须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针对于政府来说,要想实现对农业信息人才团队的完善,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就应该投资建设相关的培训机构,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与优秀信息工作人员的选拔工作。
(三)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备
1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农业整体水平不高,农业技术含量较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欠缺,特别是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明显。这些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1环境污染问题明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据统计到2010年,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约200多种,加工制剂500多种,原药生产40多万t,居世界第二。福建省的耕地居全国后几位,而农药使用量则位居前几位。大量使用农药使病虫抗性增强,污染了水体、土壤,同时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隐患。近年来,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畜禽粪便乱堆乱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
1.2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问题越加突出。而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5%左右,农业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90%以上,由于我国气候季风性突出、半干旱地区多,全国有2/3耕地需要灌溉。近年来,由于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江河断流、海水倒灌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却十分严重,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475,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也仅达到56%。
1.3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是沿用“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线流动的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这种高消耗、高排放、资源利用率低的经营方式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问题。尤其是农业产后的副产品利用率低。例如,我国每年有5亿t左右的秸秆、1000万t的米糠、1000万t的玉米芯、2000万t的稻壳,这些农业副产品没有很好利用,有的地方把它们视作农业废弃物,堆积在田头、路边或者进行焚烧,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妨碍交通、污染环境。
1.4有效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我国耕地面积数量有限。一是近几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地减少,从1997年的1.2993亿hm2到2011年的1.2173亿hm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0.1053hm2减少到0.092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二是,我国耕地质量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正在逐步下降。国土资源部2009年12月24日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显示,全国生产能力大于1000kg/667m2的耕地仅占6.09%,我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我国现在存在各种障碍因子的低产田约占我国耕地总量的1/3,如盐碱地、红壤丘陵、水土流失地、风沙地、干旱地、旱涝地、涝洼地等。从发展趋势看,我国耕地资源紧缺及耕地质量下降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它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6]。
2循环农业是中国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循环农业及其基本特点循环农业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拥有的一般循环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3R:一是减量化(Reduce),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再利用(Reuse),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污染;三是再循环(Recycle),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循环农业还具有由农业自身所产生的特点:以保障农产品供给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合作双赢、干净消费、绿色生产、领域宽广、土水净化及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
2.2循环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必然选择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农作物、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三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系统,人类对其的经营管理和调控直接关系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采用以往的单一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发展模式解决不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的问题。循环农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把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高效利用,各层次营养物质有效、高效输送作为目标,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
2.3我国主要的循环农业模式近几年,各地围绕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投入减量与生产清洁、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现代农业。按照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模式:(1)肥药减量控害模式。按照“减少化学物质投入就是减少污染排放”的理念,规范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努力减少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并提高利用率,既可减少对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又可提高农作物品质。(2)生产清洁节约模式。按照“减少投入或重复使用农业物品就是减少污染排放”的理念,建立完善清洁化生产机制,推广应用喷灌滴灌、肥水同灌、钢管大棚、避雨棚架和低耗能、高效率的新型农机具等节水、节肥、节工、节地、节能技术和设施,以及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便处理等畜禽清洁化健康养殖技术和设施,努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促进农业资源的再利用(3)农牧结合互利模式。按照“种植业和畜牧业废弃物相互利用促进污染减排”的理念,将农作物秸秆、牧草作为畜禽饲料,畜禽粪便作为农作物有机肥,既消纳农业废弃物,又节约成本、提高土壤有机质。(4)产业循环利用模式。按照“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的理念,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既消纳废弃物,又节约成本、促进生态产业发展。(5)废物沼气处理模式。按照“农业废弃物作沼气资源利用”的理念,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等作为农村沼气基料处理,产生的沼气作为然料,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既消纳废弃物,又产生能源和肥料。(6)资源保护改善模式。按照“农业资源保护改善促进农业生态”的理念,通过保护农业资源、提升农田质量、开展“三品”认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等途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p#分页标题#e#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3.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加强政策上的引导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加快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上保障循环农业的推进,是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措施。明确思路,确定发展方向,与我国“十二五”规划相结合,把循环农业列入生态农业及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在经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较快发展和规范提高4个阶段的同时,休闲农业在发展、经营主体、空间布局、经营规模、休闲功能5个方面正在发生着重大转变。一是在发展上,从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二是从休闲功能上看,从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的单纯方式,向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等方向转变;三是从空间布局上看,从最初的景区周边和个别城边郊区,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转变;四是从经营规模上看,由零星分散状态,向园区和集群发展转变;五是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
1.2休闲农业是适应时展的产物
休闲农业是适应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的新产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形态和新兴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连结为一体。作为一种农业经营方式,休闲农业汇集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村、农民生活习俗等,经过科学规划、开发,提供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健身、教育培训、推广示范等多种服务,集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横跨一、二、三产业。
1.3休闲农业使人类更加亲近自然
休闲农业以田园风光、农村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为主题,结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休闲农业利用田园风光、农村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科技示范园区等,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现状,把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特征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回归自然、陶冶情趣、休闲娱乐的机会。
1.4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农事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形式。为想了解农业、熟悉农村,倾心于回归自然和原生态,渴望在节假日到郊外观光、旅游、度假的人群提供了便利和服务。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融合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设施,让顾客从事农耕、收获、采摘、垂钓、饲养等活动,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传统休闲农业、都市型休闲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奇异型休闲农业等多种休闲农业经营模式随之产生。
2发展休闲农业的作用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休闲农业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对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扩大内需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三农”建设和城乡建设的步伐。
2.1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休闲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郊区农业向都市农业方向转型,发展休闲农业,可以打造出一批园林生态型、垂钓休闲型、农村风景旅游型、历史人文景观型、特色餐饮休闲型、科技园区型休闲旅游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进程中,带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进而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新品种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2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
休闲农业能吸引大批不同投资模式的投资者,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除了有企业家直接投资的模式外,还有村(乡)镇集体或农民广泛参与和城市职工下乡兴办的方式。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企业家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近年来,一些上规模、上档次的休闲农业园区,都是一些企业家投资兴建的,他们将把城市的资本、技术、管理和发展理念带入农业、农村,大大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2.3致富农民的朝阳产业
休闲农业源于农业,建在农村,惠及农民,融通城乡,服务社会,发展休闲农业是一举多得、利国利民的事业。休闲农业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据研究测算,休闲农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5个农村人口就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带动1000户农民家庭增收。休闲农业的产业拉动比例为1∶4,促进了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手工艺品生产、旅游用品和纪念品开发以及商贸、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2.4可利用整合资源并扩大内需和统筹城乡发展
休闲农业能对土地、生态、劳力、资金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做到生产与生态和谐、人与环境和谐、资源的长效和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向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使城市居民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城市的生活方式、服务意识、文化观念和市场信息源源不断向农村渗透,进一步推动了城乡的相互交融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顾客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影响当地农民,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缩小了学习和接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距离,既丰富了农民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了一代新型农民健康成长。
2.5促进村容村貌改观和新农村建设
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使之有财力投入到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实施“三改”(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三通”(通路、通水、通电讯)、“三化”(绿化、美化、生态化)工程,改变了农村“脏、乱、差”,将原先的“穷山恶水”变成现在的“山清水秀”,优美的环境又吸引更多顾客,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了良性循环。
3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丰富多样的物产资源,是25个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属农业欠发达省区,但近年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飞速发展,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当前,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缺乏统一规划
由于投资者对休闲农业认识不到位,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除了有特殊风景或人文风貌的,休闲农业开发模式基本相同。园区大多缺乏整体规划,规模比较小,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布局不够合理,设施配套不齐,服务功能缺乏创新,主要是以观光型、娱乐型、度假型3种为主,知识型、购物型、疗养型很少。休闲农业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只是钓鱼、住宿、打牌、卡拉OK、体育运动项目等,呈现出低、小、散的特点,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缺少名气,生态、文化内涵也不高,消费范围多数是本省居民,缺乏吸引力、知名度、影响力。
3.2缺乏管理人才
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不够规范,机制不健全,经营者和管理者缺乏必要的培训,全凭经验和主观思维判断进行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管理,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园区内部的导引、休息、安全、卫生、消防、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开发与管理简陋、不完善,专业化水平低,管理粗放、涣散,服务水平较低,缺少开发、经营、管理和公关的专业人才。
3.3缺乏科技含量
大多数休闲农业在经营活动中科技含量不高,仅限于传统低层次经营层面上,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单一,农业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粮、菜、花、果成熟期也过于集中,品种少、品质差,吸引力、影响力不大,顾客停留时间短,消费少,经营效益低下,创新和持续发展难以做到。
4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4.1发展前景
“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已成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新要求。围绕发展规划、标准化管理、信息平台、教育培训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大力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体系建设,这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为休闲农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挖掘休闲农业的巨大潜力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将为休闲农业带来无限的发展前景。
4.1.1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
不少地方党委政府不仅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把它作为为城乡居民创造文明健康的休闲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成一项公共性、公益性的事业,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引导其快速发展。
4.1.2国家大规模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发生根本改变,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1.3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居民的需求结构开始转变。我国人均GDP的不断上升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带动消费结构发生转变,休闲消费无疑会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市场潜力巨大,这给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4.1.4休假增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目前,我国除带薪休假外,工薪阶层每年享有的法定假日有100多天,这为城乡居民增加休闲消费创造了重要条件。因此,要以科技为先导、产业作支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农业,以此来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休闲度假需求。
4.2发展对策
农业部总经济师陈玉香在开幕式上说,近些年来,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在研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发展创意农业,不断拓展农业功能、整合农业资源,对推进吉林省以及长春市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坛的成功举办也将进一步推动吉林乃至全国创意农业的发展。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持,更需要实践的探索。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傅泽田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创意农业是一种新的形态,代表了一段时间发展的需要,如何在创意农业发展中走出自己的道路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愿意和世界各国这方面的研究人士一起来为创意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也愿意与全世界朋友分享我们的创意。”
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在致辞中说,当前,吉林省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规划利用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把吉林省建设成粮食大省、牧业大省、林业大省、林产品加工大省,在更高水平上形成吉林省农业强省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在调整结构、创新科技、夯实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有新的进展,更要在整合社会资源、争取智力支持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本次论坛的举办是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必将为吉林省加快农业方式发展转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王守臣说:“望各位领导、中外朋友、专家们对中国的创意农业发展多指导、多支持,同时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