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6 08:34: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地理教学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传统的高中地理课,主要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讲述法是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方法,讲述法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不断讲解知识,使学生自主学习。但是讲述法教学中,教师处在高高在上的支配地位,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对等,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习,经常采用高压政策,让学生学习地理,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目的,根据文科本身具备的特性,教师对地理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主要是为学生划重点,划知识点,学生学习全靠死记硬背。没有独立思考。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学习的效率不高。
高中的地理课和其他的文科课程相比,是有些难度的,高中的地理学科相对于其他的文科学科来讲,高中的地理学科综合性比较强,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应该对高中地理课进行调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每天只是机械的讲授课程,遵循课本的原则,根据课本知识,和教育局最新下达的讲课目标讲课,不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就导致学生学的知识太生硬,不会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
传统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课堂,学生缺乏主动性,只把地理学科当成得到高分的工具,以至于对于地理课的兴趣缺失。同时,教师主导课堂最大的弊病就是教师的疲惫感较大,同时学生可能还不能完全的理解知识点,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三、对高中地理课教学的建议
1.增加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高中地理课是一门比较枯燥困难的学科,尤其是高中的自然地理,难度极大,学生想要学好自然地理是十分困难的,要想使学生能够学好自然地理,就要求教师能够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提高学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一个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师就要摆脱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束缚,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在形成独立的思想,根据这一时期学生的显著特点,采用讨论式教学法,会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会提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2)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能使两个人相互理解,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负责教书,学生负责学习,两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沟通问题,教师一直处在高高在上的地位,而学生处在被支配的地位,两者之间的阶级性,造成二者沟通十分困难,这就使教师之间互相不理解,学生不了解教师授课的辛苦,教师不理解学生学习的辛劳。所以,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互相交流,使教师和学生相互理解。
(3)提出问题,共同学习。问题是引起学生思考专研的主要途径,只有问题才能够让学生专研,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进步的过程。
2.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好的环境能使学生的身心愉悦,从而使学习事半功倍,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师应该采用新型的教学法,从而使学生更加的热爱学习,不应要求学生对地理教学死记硬背。传统的地理课堂对学生的要求极为严厉,要求学生上课遵守纪律,这就导致了学生上课时太死板,课堂没有生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创造一个有活力的课堂,从而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不应该处在支配者的地位,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调节课堂的时间。众所周知,高中地理每堂课的时间是45分钟,但教师要讲授的知识比较多,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教师一直在讲,学生一直在听课,做笔记,学生不管对这个知识点懂不懂,都要紧紧的跟着教师的速度,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个现象,那就是教师在下课之前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还没有仔细思考呢,教师就匆忙的把答案说给学生。或者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留到课下去做,但是,一到下课时间,学生就把问题给忘了,这样的恶性循环造成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要想提高高中地理教学,就要对高中地理课堂的时间进行调整。
4.从教师层面进行调整。教师的教学思想与当代的社会发展不成正比,这是导致高中地理课堂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受应试教育的荼毒,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因为教师教学理念的局限性,所以,导致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观念,要能够跟上那个时代步伐,用新的理念去教导学生。
地理这一学科是一门集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包括了多个领域的知识。要想让学生扎实掌握其理论知识,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而“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高中地理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给地理教师的教学带来启发。
一、微课教学的特点与必要性
微课与传统课程相比具有方便、灵活、有针对性等特点。微课可以是视频文件也可以是音频文件,它的灵活性有助于教师灵活教学。同时,微课能够创建出一个体验式的教学环境,方便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微课的针对性特点,有助于将教学的重难点在课堂上进行突出讲解。以往的高中地理课堂大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单调,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将教学内容讲解透彻,学生也不容易理解。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微课这种短小精悍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益处。特别是近年来学生对网络学习兴趣浓厚,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中地理微课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制作微课的能力有限
对于大部分的一线教师来说,地理微课教学还仅停留在听说的层面,实践操作还不普遍,一方面是因为地理微课出现较晚,教师对于运用微课教学还没有很大的意识;另一方面是一线教师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对于信息技术掌握还不到位,无法使用微课进行有效教学,使得微课教学并未真正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二)制作微课的素材资源短缺
微课多数是从课内外教材中进行提取的,教师要自行进行总结、分类,可选用的半成品素材几乎没有,同时教师在选择素材时,要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筛选,导致微课素材成为阻碍微课教学的一大问题。加之教师还要兼顾科研方面的工作,使得很多教师都无法制作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且贴近地理教学内容的微课。
(三)微课教学定位不准
微课虽有其优点,但它不是万能的,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完全用微课取代了传统教学,讲解任何知识点都是通过微课进行的,这严重违背了微课教学的初衷。高中地理通常分为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微课教学只适用于自然地理的地形、经纬度、洋流、气候等问题的讲解,在理论性知识的讲解时微课没有太多优势,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选择的进行微课教学,不能滥用。
三、高中地理微课教学的合理化建议
(一)组织培训,提升教师制作微课的技能
目前,一些师范院校对教师的培养并没有涉及微课这方面,但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一方面学校要积极组织培训活动,邀请相关技术专家对微课制作的技能进行讲解;另一方面教师要有自觉学习微课技能的意识,可以利用网上的图片和视频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提高自身微课的制作水平。
(二)扎根课堂,探索微课应用模式
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教学观念直接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启动与实施,首先必须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等。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地理教学观,不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能力的培养,忽视个性的发展,阻碍素质的全面提高,不再出现高分低能的状况。我们要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等方式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要注重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克服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观。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而且要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确有什么作用,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能否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的能力发展转变。学生学习,既是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2)师生互动的教学观。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体,在教学中师生交往、交流和互动是高中地理教学必须践行的理念。
(3)注重过程的教学观。要让学生在研究、思考、探究问题和科学实践中获得知识。
(4)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特别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使课堂教学在真情的涌动中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总之,更新教学观念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创造了前提条件,扫清了思想障碍。
二、改变教学方式是关键
0 引言
高中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课程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大,而且十分注重实际应用,教学难度较大。在现代高中教育中,由于地理教学侧重于解决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倡导通过探究地理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人类提供服务,因此学好高中地理已成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自身学习素质的重要手段。
针对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高中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师教学应当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创新者,而不是单纯的课堂讲解,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
1 突出学科特色,提高教学实效性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做到富有成效,必须突出地理学科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色。高中地理课程虽然是系统地理,但也要突出空间性,揭示空间规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形成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能力的地理课堂教学是无效教学。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案例,都应当在区域背景下加以讨论。讲究区域性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高中地理课程属系统地理,体现综合性也至关重要。必须使学生掌握从哪些联系上加以综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之,体现综合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才会有实效。
2 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抓住地理的主干知识,围绕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进行设计。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局限于既定教材,还要适当加以延伸,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一种充实感。另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是精心筛选的,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性。
在设计教学结构时,应该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使教师教学的思路和学生学习的思路能够合拍;教师要能够使地理课堂上的活动节奏主次分明,尽量避免单调枯燥或琐碎零乱。
3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程是一门生动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利用投影仪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生动的画面,化抽象知识为具体知识,直观易懂,给学生以亲临现场的感受,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比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更直观、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大大提高教学信息量,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再现地理环境本身和人地关系的种种特征。利用投影仪、多媒体、录音机、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地理环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出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
4 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叉、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但是传统教学方法把学生看作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教师讲、学生听,是单一的信息输出式课堂结构。其弊端之一就是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而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学习,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学生接受记忆、掌握、做题,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大,而学生反馈的信息源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心里没底,教学过程的调控也往往处于盲目状态。这种教学方式会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破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唱独角戏、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多方面开展师生互动。一方面采用“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开展讨论,使学生互相启发,积极思维,打开思路,同时教师参与议论,对重点、疑难处做详细讲解,最后进行总结。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创设信息反馈的教学情境,开辟多种信息反馈的渠道,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并做出简捷、精辟、深刻的分析,及时调控教学进程,调整知识信息的再输出。通过启发式教学,不仅可以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改变灌输式教学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方式。
5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新课程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等个性为宗旨的自主性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一环。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有目标、有计划地互相讨论、合作探究。由于学生性格、爱好、情趣、知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允许学生自由组合,组建成学习小组。每次活动前,推选一名学生来主持。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合作探讨,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堂上注意保证学生的探讨时间,使其围绕地理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同时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感到探究会有收获,合作会有好处。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质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6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本知识与客观实际的密切联系与统一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如进行天文观测、气象观测、水文观测、酸雨观测和野外地质地貌、河流、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考察等研究,这些活动都经历了明察问题、重现知识和知识迁移三种心理活动过程。由此可见,本课程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搞好实践教学环节。所以,可以将学生的实践经验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材料,以帮助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同时,也使地理学科的学习意义得到体现。
提升教学效果在进行地理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过程中,要十分注意"以人为本"。首先要激发兴趣,如果学生对地理学科没有兴趣,即使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所以要让学生对地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开辟出多样化的激发途径,如:有趣的历史传说,生动的图片、图像等等,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地理有关的历史、文学作品,形象地再现古往今来的地理风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制作地理道具,进行身边地理实践的考察,其次要让学生探究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发表见解,在互动活动中调节心理,调节情绪,使学习兴趣转化为内在动机,激发要我学,为我愿学,我要学,从而在乐学中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一方面,深入挖掘学科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如引导学生探讨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人口增长、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等。另一方面,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非智力因素既是影响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又是构成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真贯彻心理学与教育学原则,通过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编创一些地理小故事,小幽默来参与教学,或者教师随着课堂的情境来调节等,改善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在轻松的、
有效的状态下,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三、从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地理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目标,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生学习的方向。所以选择那些对于现实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地理事件与知识进行心理教育,能为学生认同。因此,我们要突出地理知识的现实性与借鉴性,使所取的心理教育素材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如,要求学生选择用一种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自己家所在街区或村镇发生的变化,通过查阅地方文献、访问老人、探访地理遗迹,了解本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讨论并列举本地近年来社会面貌发生的变化,感受地理的区域是在不断变化的。很多地理情境都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丰富的感染力。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有区别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教学方式,创立评估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最合适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最恰当的学习方式,以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一、学生分层,落实因材施教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二至三个层次:a 层次学生基础非常扎实,接受能力很强,学习主动性很强,成绩非常优秀,有能力冲击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b层次学生基础较扎实,接受能力较强,成绩优良,具备考上本科的能力;c层次学生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我们一般把实验班分成三个层次,把普通班分成两个层次。
二、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在充分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内容及对象、课堂训练和课后训练的难度和梯度,我们在学案编写和习题选编时一般分成由易到难三个梯度,分别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精选习题,更要花大力气来备学生。要落实好分层次教学,必须分层次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个性差异,做到心中有人,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适度调整,要精选例题和练习题并分好层次,构思好拔高题。确定传授知识的起点、峰点和梯度。起点针对差生的起步而定。峰点是尖子生可望达到的并非高不可攀的知识高度。梯度是适应差、中、优生各自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所确定的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如同三级台阶那样,由低到高自然衔接,有其过渡性和可攀性。精心设计学案,立足教有所别,学有所得,推敲教学细节,优化教学程序,预想教学效果,选定最优教学方案。上课之前,要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把握“学困生”的吃力处,作为重点备课内容,便于课堂上处理。
三、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分层
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a层次学生,采取“一题多变,促进能力,主动发展”原则,在完成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和加大教学难度,适当拓宽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对b 层次学生,采取“慢变化,重基础,多鼓励”的原则,加强基础教学,力求讲解细致、耐心,强化情感教育,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以使学习基础差的同学有同等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揭示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后落实是否达到目标。另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平等机会,即课堂提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
教学中如何体现“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及“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课程理念是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构建开放式地理教学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建构主义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用建构主义来构建开放式地理教学是对传统地理教学的批判和挑战。
一、建构主义的主要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
建构主义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建构主义认为,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因此,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的提出对指导学习过程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普遍意义。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有独特的优势。
1.学生有大量的地理知识的经验背景,有利于建构新知识
学生通过各种书刊、杂志、电视、电脑等媒体及自身的生活实践,大脑不断地接受地理知识的刺激,如,太阳辐射、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等,学生在学习前都有一定的经验背景。同时,许多地理问题本身就没有僵化的结论,如,城市布局的最优化、环境问题的解决等,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的头脑,从不同的角度去创建,赋予不同的意义。
2.许多地理内容是真实性任务,有利于情境性教学
这种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如,人类面临的沙漠化问题、水资源危机等都是情境教学的绝佳内容。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提供虚拟现实,把火山、地震等内容设置成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地理的情境性教学锦上添花。
3.地理学习有较多的背景知识、真实性的任务及多元的解决问题的措施,都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组织社会性教学的有效性
如,让学生讨论所在地的城市化问题、劳动力迁移问题等,学生都会兴趣浓厚,积极参与。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应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主动搜集、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把当前学习内容和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应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131-03
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概括地说,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建构主义的这些观点为我们探讨一种好的、值得倡导的地理课堂教学新理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笔者认为,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地理知识真正的理解;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及他人学习的反思;应使学生获得对地理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下面就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法和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展开说明。
一、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能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这门科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指导着生活,学习地理最终也对生活有所帮助。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魅力所在。笔者在上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课时,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希望通过这一节课而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案例呈现〕建阳一一“嘉禾之乡”美誉的由来
南宋景定元年,建阳黄坑水稻丰产,并发现“一颗15穗”的稻穗,农民称其为佳禾稻,于是地方官员立即上报朝廷,皇帝闻讯给予嘉奖,并诏改建阳为“嘉禾”。由此,建阳有了“嘉禾之乡”和“闽地米粮川”的美誉。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建阳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
(欣赏观察短片)菲律宾的水稻种植业,结合短片说出水稻种植业可能需要怎样的条件。
(知识应用与迁移):从家乡水稻的生长结合课本47页亚洲季风水田分布图,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图,亚洲人口分布图,亚洲地形图分析地形、气候、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第一,结合建阳水稻种植,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水稻种植的地形条件。
甲生:建阳水稻分布在河谷地带地形相对比较平坦的地方和地势稍高的丘陵地区,丘陵地区种植水稻需要修筑梯田,这样利于水田的管理。
教师补充:就更大范围的全国而言,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集中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例如,我们所说的“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水稻的一大产区。结合亚洲地形图,我们也不难看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第二,结合建阳水稻种植,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
乙生:我知道水稻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对热量要求高,建阳气候符合它的生长习惯。
教师补充:很好,建阳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742毫米,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1 .3 ℃;极端最低气温-8.7℃。全年雨热同期,气候条件优越。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第三,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什么?亚洲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丙生:我来和同学们讲讲水稻种植的亲身体验。从最早的选种育种到最后收割入仓,包括中间进行杀虫、锄草等农事管理共需要十几个环节,而且这些环节基本上是靠手工完成的。
教师补充:亚洲人口数目较多,有中国、印度等7个国家人口数超过1亿,相对来说,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
第四,水稻种植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水稻单产高:亚洲人多地少,需要一种单产高的粮食作物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水稻是目前世界上单产较高的农作物,可以说亚洲是在最合适的地方种了最合适的农作物。
饮食习惯: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长得粗壮结实,南方人长得相对小巧,这就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国家政策: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直补政策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师生共同归纳: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二、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给你的思维一幅导图”,这是被誉为“世界记忆之父”托尼・巴赞的一句名言。基于图像和联想是大脑语言的“思维导图”,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模仿大脑的记忆结构,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来形成表征信息的图形,和枯燥的文字相比,图形除了可以承载丰富的信息,还具有生动、直观的视觉特征。思维导图是一种人脑思想的反映,它赋予人的思维最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脑科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当前,全世界都在争论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最重要的是学习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特别是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面对繁重的课程,面对大量的信息,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是学校、教师、学生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证明,思维导图的合理利用将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地理教学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智慧的培养;着眼于传授知识的数量,忽视了通过教学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许多学生感到地理知识零散繁杂,以无序的状态贮存于大脑,时间一长就容易遗忘,面对新问题不知如何思考,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笔者认为,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在地理课堂中引进“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的内在思维外显,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深入剖析知识的根源,建立超越知识的原知识,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为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教师在讲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就会按照课本的顺序罗列,教会学生画出课本重点内容和关键字,或者学生的笔记也就是课本文字的再现,并不能体现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地理知识结构的建立,而运用思维导图就不是死记硬背,是给学生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帮助其更好地学习。以下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思维导图:
新的课程观强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强调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课程建构的主导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案例教学法和思维导图的使用正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有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案例教学和思维导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组织和实施,能够使教学变“灌输”为“探究”,变“被动”为“主动”;变“求同”为“存异”,变“苦学”为“乐学”,使地理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主渠道。
参考文献:
[1]陈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本文简称方案)指出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模块是课程的基本单元。课程标准把高中地理课程分为必修3个模块和选修7个模块共10个模块内容,依照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中国地图出版社(简称中图)、湖南教育出版社(简称湘教)和山东教育出版社(简称鲁教)分别出版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并依据使用情况进行调整,使各版本有了不同版次。模块化教学是指遵循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参照模块的标准化和灵活化特点,以课程标准要求为共同的最低目标,以差异性的情境设置、内容选择、过程开展及评价实施等具体教学设计,贯彻变“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变“教材”为“学材”的理念。因此,模块化教学视角下的教科书使用必然差异于往昔,本文从教师、教科书与课程的关系,不同版本教科书的栏目差异,不同版次教科书的内容调整以及基于模块化的多版本教科书整合四个方面,提出模块化教学视角的高中地理教科书使用的几点建议。
一、关注教师、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和评价的依据和指南,教科书是课程标准最重要的载体和反映。教科书的编写必须体现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及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基本理念,实现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总体目标。
教科书是对课程标准的再创作。教科书的结构、栏目和内容顺序及呈现均由编者决定,编者可以依据地区差异,编写满足不同地域要求的教科书。如课程标准在地理1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出“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等四项具体要求,而“人教”教科书则将其分散于地理1的多个单元和地理3的某些单元。再如课程标准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单元放在地理3最后一单元集体学习,而“鲁教”教科书则在地理1中就在“单元活动”栏目先开展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中的一部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的学习,其他内容则在后续地理2和地理3中进行。
任何一个版本的教科书都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依据,各版本教科书都是编写专家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充分理解教科书角色的变化,利于教师在依据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以模块化的视角对本地教科书教学的设计进行是否最优化的再解读,并综合其他版本教科书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使其真正由“教材”变为“学材”。同时,课程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即使是正式的课程标准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因此,教师在充分尊重,完整理解和认真贯彻执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也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课程标准,主动思考并积累实践素材,尝试为课程标准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建议。
二、关注不同版本教科书的栏目构成
不同版本教科书有多样化的栏目构成,简单汇总如下:“人教”教科书的主要栏目有本章内容概要、问题研究、正文、阅读、读图思考、案例和活动等,“中图”教科书的主要栏目有本章图文导引、探索、学习指南、正文、阅读提示、名词链接、实验、读图练习、案例研究、复习题、课题目标、课题准备、检查进度和总结等,“湘教”教科书的主要栏目有本章简介、正文、阅读、活动思考、活动实践、活动探究等,“鲁教”教科书的主要栏目有单元导言、问题情景、正文、知识窗、活动、单元活动等。
教科书的不同栏目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研究教科书的栏目构成有利于感知教科书内容的呈现形式和领悟其呈现形式多样化的目的。不难看出四种版本教科书精心设计栏目多样化的共同目的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四种版本的单元伊始均有“引言”,并配以与本单元内容密切相关的景观图片,有的给出了单元学习目标、有的提供了抒情话语、有的呈现了单元学习的程序等,对学生学习起到了目标指引或者情境创设的作用。再如四种版本均有体现丰富的知识获取过程和方法的各类“活动”,利于学生开展独立学习、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利于知识的生成和建构。
三、关注不同版次教科书的内容调整
研究同一版本教科书的不同版次的纵向变化,比较新版本对老版本的内容调整,利于发现教科书对高中地理模块化教学的思路及走向变化。以人教地理1教科书2008年2月第3版(目前最新版本)和2004年5月第1版(新课程改革后的第1版)为例,对二者调整的内容及目的以实例形式作简要比较。
1.基于时代性的调整
方案指出“课程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如第一章的问题研究将“阿波罗号飞船登月”替换为“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利于学生关注地理的时代性特征,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第二章第一节最后一个活动的图像为“1958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局部分布图”,建议调整为近年学生感知(可以是在媒体上间接感知)过某次气象灾害海平面气压场局部图,既可以凸显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可作为“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这一课程标准要求中的气象灾害的案例,达到一图多用和建构学生前后知识体系的目的。
2.基于基础性的调整
方案指出课程“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等。如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天体类型的图文介绍由“星云、行星、流星体和彗星”改为“星云、恒星、行星和卫星”,图像“狮子座流星雨和哈雷彗星”图替换为“太阳和月球”图,利于学生明晰天体的基本类型为星云和恒星,目前与人类及地球(行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为太阳(恒星)和月球(卫星)这一基础性知识。再如第四章第三节河流侵蚀地貌删去“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和沟谷”概念,变为概述成“河流发育初期”利于减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避免以往师生活动中的重难点容易偏离的现象。如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科书未涉及“非地带性因素”,而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差异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既可在整体性,也可在差异性中进行考查。建议教科书安排一个活动与第三章的气候相联系;也可安排一个读图思考,分析某处的非地带性现象(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的成因;还可安排一个案例,介绍某地的自然景观或当地生活(如加那利群岛的仿甲虫水剧场开源取水)等。
3.基于思维力的调整
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等。如第三章第二节将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的发现由基于“全球风带”推导“模式”的演绎思维变为基于“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推导“规律”的归纳思维,利于师生将教学活动关注点由“分析”全球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成因”转至“归纳”其“规律”的思维力的训练。再如第一章第一节活动的设问方式有较大变化,给出明确的行为动词如“说明行星的运动特征”、“比较地球与其他类地行星的特征”和“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作答的指导有较大变化,给出比较的常见方法――列表法,并从评价量规的角度提出按程度分为“1、2、3”三级,建议进一步体现该活动对地理思维力的培养,不要在活动中给出“同向性、近圆性和共面性”三大共同的运动特征,以让学生从活动设问指明的运动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三个角度的思维路径发展地理推理思维。
四、实现基于模块化的多版本教科书整合
认识了教师、教科书与标准的关系以及教科书的横向和纵向的差异,教师可以尝试基于模块化的多版本教科书融合的教学设计。以“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课程标准要求为例,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科书主题的模块化分析和教学结构的模块化架构处理两个方面作粗浅探讨。
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科书主题模块化分析
四种版本的高中新课标教科书均可以划分为单元、专题和主题三个板块层次,主题是基本单元,一般对应一个课时。因此,须要确定教科书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层次界定结果及内容处理方式。
(1)教科书对该主题层次的模块化界定
界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四种版本教科书对“大气受热过程”主题,处于衔接地位的“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两个主题以及“气压带风带”专题的逻辑关系上。“湘教”教科书对其独立设置,另两个主题归入“气压带风带”专题;“鲁教”教科书对其独立设置,另两个主题合并为“大气的运动”专题后与“大气受热过程”并列;“中图”教科书对其独立设置,另两个主题与“气压带风带”合并为“大气的运动”专题后与“大气受热过程”并列;“人教”教科书将其与另两个主题合并归入“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专题。
(2)教科书对该主题内容的模块化处理
四种版本教科书对该主题模块化差别很大,从版面来看,分别是1.2页(鲁教)、1.6页(人教)、2.8页(中图)和4页(湘教);从栏目看,除了正文外,其构成分别是“1个活动配3个图像”、“1个活动配2个对比的图像”、“1个阅读学习、1个学习指南、1个思考配4个图像”和“3个活动、1个表格配5个图像”;从前后衔接看,除了人教教科书,其他三种都先行介绍了大气圈的圈层内部结构。
2.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结构模块化架设
主题的教学结构由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组成,对四个要素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模块化架设可以实现教学的良好设计和美妙生成。目标的制定是内容选择、过程开展和评价实施的基础和依据,目标给出了主题教学准备引导学生“到哪里”、“如何到那里”和“怎么知道有没有到那里”,选择什么样内容、采取什么样过程和实施什么样评价都离不开目标的精准制定,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结构模块化架设的根本是目标的精准制定。故四个要素仅选择探讨“大气的受热过程”模块化教学的目标制定。
(1)正确认识课程标准的目标特点
课程标准的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重视目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视情意领域的目标地位上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激发、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趋势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模块化教学中,目标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2)准确解读模块主题的学习目标
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即对流层大气;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受热过程,本质是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可逆或非可逆的转化过程;大气保温作用是需要阐明的基本原理;示意图是学习的重要支架;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激发需要情境等。
(3)精确制定模块主题的学习目标
通过多版本教科书对主题内容的比较和课程标准的认识和解读,“大气受热过程”主题的学习目标为:阅读人教“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归纳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思考低层大气“高处不胜寒”成因,思考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丰富原因;阅读人教“月表和地表受热过程比较图”,归纳月表昼夜温差大成因,思考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因素;阅读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数据,绘制气温日变化折线图,描述其变化特点,并合作探究成因;阅读鲁教“大气的选择性吸收”文字资料,合作探究森林大面积减少对气温变化的可能影响;阅读中图“太阳辐射在地面的不均匀分布”,合作探究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两小儿辩日》一文中的日中、日初气温差异成因;阅读湘教“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思考南极气温低的成因。
随着我国不断推行素质教育,高中地理教学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尽快使高中地理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1高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应用
素质教育是一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全面的专业文化知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定的生活劳动技术,还需健康的心理状况和强健的体魄等。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结合多种手段和方式才能够得以实现。在中学教学科目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都是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是其中最具优势且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始终离不开地理知识。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都逐步发展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而高中地理就是将这些问题放在核心,通过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对资源观、生态观等进行全面的教育。地理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对于改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高中地理教学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2.1落实教学目标方面
由于地理学科并未得到社会的重视,加之目前只是会考的一项科目,因此地理老师在课堂上通常只注重传授地理知识,对于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方面的培养则被忽视了。这与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任务并不相符,并且与我国目前运行的素质教育相违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这两方面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按照目前地理教学情况发展,不仅会严重阻碍教学目标的落实,还会使素质教育成为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2.2教学模式与师生关系方面
目前国内课堂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自己放在课堂内的主体地位,使得目前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一直传授课业知识,加上学生由于年龄和自我认识不足等原因,使得学生无法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无法进行独立思考,无法锻炼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2.3课堂教学手段方面
由于目前地理只是一门会考科目,这使得一些教师对地理科目的重要性产生质疑,对于课堂教学的手段并没有充分重视,这就使得地理课堂教学缺乏现代化手段,教学方式十分机械、落后。这些问题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的严重的影响,不但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重要的是削弱了高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3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建议
3.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地理教师应当尽快认清教育形式,加强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尽早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实现教学观念、认识的转变。地理教师应当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严格规范自身教学活动。地理教师应当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将以教师和教材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并将关注点放在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上,注重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方法,并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挖掘各学生的潜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转变观念和思想是实行地理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关键,如果不转变观念并提高认识,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就无法实施。
3.2贯彻落实新的教学大纲
新的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地理学科实行素质教育,因此认真贯彻落实新的教学大纲是不断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关键。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并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大纲中要求的内容。此外,教师应当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切实实行素质教育。
3.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主要还是要依靠课堂教学,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1)课前认真备课,确定每堂课的重难点,再根据重难点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课堂目标的实现和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做好准备。
(2)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3)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4)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
4结语
改革与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促使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够促使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适应新的地理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