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技术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18 18:22: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循环农业技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循环农业技术

篇(1)

1榆阳区沼气循环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榆阳区从2006年开始建设沼气,至目前共建成农村户用沼气“一池三改”13300户,中小型养殖小区沼气工程55处,大型沼气工程5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72个,共涉及21个乡镇,184个行政村,沼气入户率占农村常住户的26%。榆阳区实施沼气项目始终围绕服务特色产业开发与生态农业发展战略,重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收益,主打绿色品牌战,初步形成了以北部风沙草滩区为中心的“畜—沼—粮”循环农业产业模式示范带,以210国道沿线为中心的“畜—沼—菜”循环农业产业模式示范带,以南部丘陵沟壑区为中心的“畜—沼—果”循环农业产业模式示范带和以川道区、城郊为中心的“畜—沼—瓜(芝麻香瓜、西瓜)草莓、特色果品”循环农业产业模式示范带。全面示范推广了以“三沼”利用为中心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循环生态农业技术、环保养殖技术,有效减少了本区养殖户养殖粪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了农业生产用水量,示范建立了榆阳绿色循环新型农业产业,促进了榆阳现代农业发展和大美榆阳美丽乡村建设,初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美丽和“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奋斗目标。

2榆阳区沼气循环农业产业典型技术模式

2.1马合麻生圐圙“玉米猪沼玉米”产业模式

即用玉米喂猪,猪粪尿下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沼渣,沼气用于煮饭照明,沼肥还田生产玉米,沼液作饲料添加剂喂猪的产业链循环模式。其关键技术是沼液浸种、沼液叶面施肥防虫治病,沼肥还田、沼液作饲料添加剂养殖,实现以沼气为核心的新型种养模式,促进循环可持续农业发展。马合镇麻生圐圙村民刘二仁从2009年开始利用沼肥种植1.33hm2高产玉米,年可节省购买化肥款5000元,平均增产15%,通过沼气池无害化处理了100头猪的粪便,改善了养殖场环境,保护了浅层地下水源,减少了猪疾病传染,抵御了2009年百年不遇的猪瘟;并利用沼液作为饲料添加剂喂猪羊,可使猪羊勤吃快长,每头猪节约饲料成本100元,提早出栏30d以上,每只羊节约饲料成本50元;同时秸秆粉碎经猪羊过腹消化所产粪便再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肥还田,大大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了高产田创建目标。由此可见该模式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粪污流入密闭的沼气池发酵减少了蚊蝇滋生和有害气体排放,净化了养殖场及周边环境,减少了疾病传播,保护了森林植被和水源,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环卫效益,产业中加入“沼气”元素更能节本增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生态循环农业和环保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2.2鱼河寺伙沟“猪沼菜”四位一体“四季农业”产业模式

即温室中建猪圈和厕所,下面建沼气池,温室为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猪粪便和人粪尿自动流入密闭的沼气池为沼气发酵提供发酵原料,所产沼液、沼渣为蔬菜生长提供优质高效有机肥及叶面肥料,而沼气燃烧除做饭外,冬天还可为温室增温并进行沼气燃烧释放co2施气肥,蔬菜种植所产枝蔓烂叶等副产品除为猪提供部分饲料外可进入沼气池发酵再利用。通过循环利用减少了温室蔬菜病、虫害传播;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化肥等生产资料投入;提高了蔬菜产量和品质;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了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化。其关键技术是沼肥盘穴育苗、沼液浸种、沼液叶面施肥防虫治病害、沼肥还田、沼气CO2施气肥、沼气保鲜,另外需与温室作物栽培技术相配套实施。鱼河镇寺伙沟村的“猪-沼-菜”模式全省闻名,是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被定为榆林市发展温室蔬菜生产的样板典范,也是榆林市“一村一品”示范基地。该模式利用为本区长城延线高寒区越冬蔬菜冬季生产提供了保障,实现年种植“两果一菜”,1hm2产果菜30万多kg,叶菜9万多kg,收入达45万余元目标。另外每座温室年可发展养猪10头,节省肥料、农药支出4000多元,实现了“以沼促菜,以菜促猪,以猪促沼”的良性循环。

2.3小纪汗黄土梁“玉米牛沼瓜菜”产业模式

即产业户平均种植1hm2玉米,养殖3~5头奶牛,奶牛所产粪便为沼气池提供发酵原料,利用沼气池沼肥种植1~2棚春茬大棚芝麻香瓜和秋延茬蔬菜的种养配套产业模式。该技术与“猪—沼—菜”模式相同,重点是做好无公害产地认证工作和打造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收益。该村是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大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奶牛养殖为主。据该村调查,一口8m3的沼气池,年产沼气300~350m3,基本上可满足4口人家炊事、照明需要,年可节煤1.5t,节电200kWh,年产优质沼肥10~12t,户均年增收节支3000元以上。沼气建设以来,通过“三沼”综合利用带动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特色产业发展,使该村奶牛养殖、芝麻香瓜、西瓜、蔬菜种植成为本村的新型主导产业,沼气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发展,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沼气的高效利用,实现了种养产业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目标。

2.4榆阳区南部山区余兴庄曹家洼、上盐湾周焉“猪沼果”产业模式

即以沼气为纽带,连动畜牧业、果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家园模式。其基本内容是“户建1口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种好0.07hm2果”。猪粪下池产气,沼气用于炊事照明,沼液喂猪,沼肥施果树。沼液作添加剂喂猪,增重快,可节约饲料1/5;施用沼肥的果树,能多长5~10个枝梢,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增强,水果品质提高1~2个等级,1kg收购价8~10元,两村40户居民利用该模式户均年增收节支达3万余元,并且实现了庭院经济高效化,家居生活清洁化,生态环境优美化目标。

3推广沼气循环农业产业模式的意义

3.1发展沼气循环产业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产业,可以把农村“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成“三料”(燃料、饲料、肥料),可减少污染,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环境保护与提高经济收益“双赢”目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3.2发展沼气循环产业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发展沼气循环产业,从治理污染入手,可以有效治理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可解决浅层地下水资源及榆溪河流域污染问题,短期内可低成本改变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为农村环境整治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有效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问题,使农民走向清洁、卫生、健康、文明的生活之路,实现农村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和田园清洁。

3.3发展沼气循环产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

发展沼气循环产业,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入手,通过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土壤肥力,同时能节约化肥农药用量和能源支出,最终实现农业增值增效,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的目的,同时也响应了国家2015年提出的“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

3.4发展农村沼气循环产业是建设促进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

发展沼气循环产业,不仅可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服务,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大美榆阳美丽乡村建设。

3.5发展农村沼气循环产业是榆阳区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榆阳区是陕西省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区域,近年来,区内的煤炭、化工等工业发展迅速,生猪养殖规模随之扩大,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量剧增,造成养殖场自身生产、生活空间及周围环境受到污染,制约了禽畜业的健康发展;造成禽畜粪便得不到合理利用,使得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对有机肥料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农村沼气循环产业模式,集环保、能源、资源再利用为一体,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通过粪污的综合利用,养殖企业能够减少禽畜发病率,增加出栏量,并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等级,可为企业增收约10%左右,保证了畜牧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禽畜环保养殖与无公害绿色农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结论

通过对榆阳区沼气产业技术模式探索思考,得出农村建设沼气工程并发展以沼气为载体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是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中应因地制宜建立适合各个地域特色的“小沼气大产业”循环模式,重点要建立以养殖业为中心、沼气事业建设为纽带、种植业为龙头的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产业之路,关键要提高“三沼”综合利用率,出路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保障是树立品牌,增加收入,形成以“沼气”促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农业生产体系。

参考文献

[1]丘陵.沼气发酵与综合利用[M].杨凌:天则出版社,1990

[2]丘陵.农村沼气与庭园生态农业[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中图分类号:f303.4;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713-04

如何科学地构建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和指标进行认真研究,对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采用、实施乃至控制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1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1 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内涵,从科学的视角准确地把握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质。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数据的来源要可靠、处理方法要得当,所设计的指标要能反映循环农业技术体系主要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指标必须目的明确、定义精准,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许多指标体系中的上一层级的指标值都是通过对大量下一层级的指标值进行加工而来的,因而,如果选取的那些基层指标的含义不够明晰,将直接引致计算公式、运算方法难以统一。并且所用的计算方法、模型也应该科学规范,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1.2 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发展循环农业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全方位地反映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具有涵盖面广、层次高、系统性强的特点。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若干个子系统,在不同层次上应采用不同的指标,这样有利于政府在决策时在不同层次上对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进行有效地调控,从而有效地配置资源。

1.3 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

在一定的时期内,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内容应当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便于分析、比较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发展的过程,预测其发展趋势。然而,发展循环农业技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在设计指标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变化,综合反映出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以便于进行更好地预测与管理。循环农业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自身的技术支撑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所以要求指标之间要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价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构建循环农业技术指标体系不仅是为了评估循环农业技术的现有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为了对循环农业技术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中不但要有能反映循环农业技术现有发展水平的静态指标,还要有能综合反映循环农业技术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与发展趋势的指标。

1.4 可测性和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可行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量化,因为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问题,然而,对于一些不易于量化,但却有着非凡意义、影响重大的指标,亦可用定性的指标来描述。此外,指标的计算方法也应当明确,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要较容易获取且可靠。评价指标设定的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并且推动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所以,每项指标都要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从而便于对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进行全面的评价。

1.5 完备性与简明性原则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要求覆盖范围广,能全面、多视角、综合反映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发展的各个方面。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相对完备,指标体系既然作为一个整体,要能基本反映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从理论上来讲,所设指标越多、越细、越全面,其反映的客观现实也就越准确。然而,指标数量的增加也必将导致数据收集与加工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尤其是过细的指标划分必然会导致指标之间的重叠,甚至对立的情况发生,从而不便于综合分析评价。所以,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在内容上应当简单明了、准确,且具有代表性。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数量亦不宜过多、过细,在相对比较完备的前提条件下,指标的数目应尽量精简,以利于分析操作。

1.6 评价指标与系统目标一致性原则

评价循环农业技术体系整个系统

的总体发展也就是评价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目标所达到的程度。因而,评价指标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是整个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评价指标的内容是否反映了目标的真正含义。评价指标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不仅可以相对准确地评价此系统的发展状况,而且还能引导系统朝着正确的、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2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循环农业是追求低投入、低能耗、高效能、高产出的经济。它是一个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因此,循环农业的技术目标是“一高两低”,即资源利用高效率、物能投入低消耗、污染物输出低排放[1]。所以对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进行评价,并不是对循环农业的某项具体技术进行评价,而是对整个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进行评价。技术是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循环农业的技术评价实质上就是循环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依据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应充分体现循环农业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这四大技术支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等发展状况构建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评价指标。

遵循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应从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整体角度进行考量,采用目的树分析方法,从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目标出发来设计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涉及到经济、技术和社会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经济包括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技术包括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社会包括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三者自成体系,又相互作用。因而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3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3.1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如表1所示。

3.2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的解释

发展循环农业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能降低资源和环境成本,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发展循环农业需要技术支撑,而循环农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反映出循环农业技术支撑能力的强弱。因此,从经济、技术、社会3个方面设置了相应的指标。

3.2.1 经济指标

1)经济水平指标。①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元)。指农村居民当年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是衡量农民从事各项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标志,也是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投入的重要因素,反映的是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②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就是农业总产值与gdp之比。③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率用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2], 2011年湖南省城镇化率达45.10%。④粮食单产(kg/hm2)。粮食单产指在粮食作物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上平均每公顷耕地全年生产的粮食数量,即粮食总产量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2)经济结构指标。①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贡献率是指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3],也是能反映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农业科技贡献率=应用农业科技的产值/农业总产值×100%。②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就是指农村非农产业的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该指标反映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水平,也是循环农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非农产业的产值等于国内总产值减去农林牧渔总产值。

3.2.2 技术指标

1)减量化技术指标。①农业用水强度(m3/hm2)。农业用水强度指农业生产用水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值。②农业土地产出率(万元/hm2)。即农业产值与耕地面积之比。③农村用电量强度(kw·h/万元)。农村用电量强度=农村用电量/农林牧渔总产值。④农用柴油使用强度(t/万元)。农用柴油使用强度=农用柴油使用量/农林牧渔总产值。⑤农膜使用强度(%)。即农用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⑥化肥施用水平(kg/hm2)。就是指农用化肥施用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之比。⑦农药施用水平(kg/hm2)。即农药用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之比。⑧退化

土地恢复率(%)。退化土地恢复率=已恢复的退化土地总面积/退化土地总面积×100%。⑨ 单位耕种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kw/hm2)。单位耕种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2)再利用技术指标。①农副产品加工率(%)。农副产品加工率=已加工的农副产品总值/农副产品总产值×100%。②耕地复种指数(%)。表示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4]。

3)资源化技术指标。①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利用量/畜禽粪便总生产量×100%。②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秸秆利用量/秸秆总生产量×100%。③沼气与太阳能灶普及率(%)。沼气与太阳能灶的普及率=(沼气使用户数+太阳能灶使用户数)/总户数×100%。

4)系统化技术指标。①信息化综合指数(%)。体现农民对信息化产品的消费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由信息化、电话和计算机普及率3个指标加权而成。②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100%。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这是一个定性指标,其资料无法通过现行统计渠道获取,需要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获取。

3.2.3 社会发展指标

1)社会发展指标。①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gdp比重(%)。②农村饮用安全水人数比重(%)。农村饮用安全水人数比重=农村饮用安全水人数/农村总人口×100%。③农业环保投入占农业gdp比重(%)。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以及改善环境的力度。④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森林覆盖率是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5]。森林覆盖率是反映森林资源与生态平衡状况的关键指标。森林在保持水土、净化大气、调节气候、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社会稳定指标。①农业就业比例(%)。反映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比重。该指标表现了农民就业与收入来源渠道的多样化状况,也间接反映农业发展的经营规模。这是一个负向指标,农业劳动力就业越多,对农业资源的压力越大[6]。②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表示食物支出占个人收入的比例,用以衡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社会公平指标。①农村社会公平度(%)。农村社会公平度即农村人均纯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百分比。②农业补贴支持力度(%)。此数据根据专家打分获得。农业补贴的支持力度越大,对循环农业技术的支持力度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参考文献:

[1] 潘晓峰,那 伟,张明生,等.松辽平原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0,35(6):54-57.

[2] 辜胜阻,杨 威.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12(3):2-8.

[3] 孙秋霞,杨妍妍,高齐圣.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0(22):148-149.

篇(3)

1 生态循环技术

所谓的生态循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生态学的原理,构建一个无污染、资源可再次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生态循环技术是以保护生态平衡为目标,并由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共同构建出的一种生态系统环境,从而保证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之间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生态链系统中。另外,在生态循环技术中,农业生产与生产之间的环境在不停进行着循环和流动,这使农业生产中赋予了农产品抗病及防御外界不良因子的能力。

2 推广实施农业生态循环技术的重要性

在农业生产中实施及推广生态循环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建设与发展,对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生态循环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从而提高农业整体的生产能力。生态循环技术的推广与实施可以快速地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农业经济效益并重发展的目标。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及实施循环生态技术可以使农村居民紧跟时展的步伐,并学会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自身与社会共同进步的目的。

3 实施农业生态循环技术推广的措施

3.1 加强相关技术的转化,提高技术支撑能力

在农业生态循环技术推广及实施中,明白生态循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未来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同时将与生态循环技术相关联的一些技术手段转化为具有研究价值的科技成果,从而为生态循环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加强对生态循环技术的创新能力,对生态循环技术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不断创新。同时,在建立生态循环技术与之相关的推广平台和推广体系。在进行生态循环技术推广中,要有勇于突破瓶颈的理念,并且要加快速度在建设起生态循环技术推广中心,加大生态循环技术向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构建力度。使生态循环技术能够通过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强化推广,从而保证生态循环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多样化以及技术化目标的实现,提高生态循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2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多方合作

在生态循环技术推广中,政府的参与和扶持是十分重要的。政府要发挥出其主导作用,加强科技、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及联系,使与农业技术发展创新的相关部门可以达成一致,协作共同推广生态循环技术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力度建设生态循环技术推广和执行的相关机构,并制定出有关的推广策略和实施手段,同时对生态循环的推广工作进行定期的验收。另外,当地政府还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给予在生态循环技术实施中较为突出的农民适当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农民群众对生态循环技术推广实施的热情。另外当地政府还可以通过对农民发放农业生产补贴的方式激发农民的生产与推广积极性。

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生态循环技术推广制度。一般来说,生态循环技术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它在生产中具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政府政策以及投资导向,因此生态循环技术推广也会直接影响着投资的准确性问题。由于生态循环技术具有导向性,因此在推广中关系着农业技术能否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当地政府要积极带动相关的科技产业也加入到生态循环技术推广中来,寻求多方的共同合作,从而达到农业生态循环技术推广的最终目的。

3.3 加强宣传引导,构建良好环境

篇(4)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及意义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强调的比较多,而农业方面则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循环经济的观念缺乏。农民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一些地方领导对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甚至还提出一些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口号和建议。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舆论宣传缺乏力度,宣传渠道和形式单一,缺乏应有的环境。

2.2缺乏系统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虽然我国已颁布《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一系列促进企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政策。但我国的环保法律仍基于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过于强调污染发生后的被动措施,某些条款仅有一些方向性和概念性的笼统表述,专门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还没有制定,不能适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

2.3技术研发滞后。科学技术是循环农业发展的支撑,而且,所需的技术就越复杂、越精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已有的技术推广应用也很不到位。总体看,我国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推广应用效率低。

2.4市场需求不足。由于宣传深度与广度不到位,消费者对农业环境污染程度的了解不足,对农产品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含量有多少,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危害等许多问题,消费者都不得而知。另外,无污染的农产品标志体系不健全,无法判断产品的品质是否达到生产要求。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也使循环农业发展缺乏市场需求。

2.5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民素质是影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担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任。但我国的农民素质还远达不到这一要求。农民素质低下将会影响循环农业的发展。

2.6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表现为:一是财政补贴制度设计不合理。现行政策中考虑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财政补贴仅限于少数几项间接补贴,如,利润不上缴、减免税收、先征后返等,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补贴的效果。缺乏明确的立法来实施农业支持政策,致使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不系统、不稳定,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缺陷。我国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尚未引入循环经济概念。因此,现行税收优惠基本遵循了“末端治理”原则,不能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另外,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税收优惠手段还比较单一。对涉及环保的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优惠不足,而且这些优惠政策过于零散,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三是政府投入有限。资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血液”。尤其在发展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依靠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但我国财政资金投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数额还很有限。

四、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4.1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使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扶持一批农民率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搞好典型示范带动,激励更多的农民自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切实加强领导,通过制定规划、科学分工、明确责任,有序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做好跟踪问效抓落实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避免走弯路和浪费资源。

4.2完善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具有规范性、保障性。农业循环经济要得到长期健康发展,必须有完备的政策法规作保障。应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尽快建立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施优惠的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调动农民及社会各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制定政府奖励政策,奖励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4.3强化科技支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应认真总结推广传统农业生产中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投资小、易操作、实施面广、增收明显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农相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体系,重点研究开发无污染、无公害以及节地、节水、节肥、节能、节材、节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等。同时,建立健全以技术服务部门为骨干、各种专业队伍与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网络,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篇(5)

基金项目:本文受农业部软科学专项(专0517)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42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陈诗波(1978-),男,湖北潜江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城乡经济发展和科技资源管理研究;王亚静(1979-),女,河南泌阳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区域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F1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1-0104-04 收稿日期:2008-10-24

一、引言

循环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的产业大循环。在这个循环系统中,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及农村中介组织等行为主体都对循环农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就农户层面,杨锦秀等(2007)通过对四川南充、绵阳、自贡等地农户的调查发现,参与农户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知主要来自外界刺激,政府与媒体起主导作用,依靠自身学习所占比重较低。王延安等(2006)研究指出,农户未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农户对农业循环经济认识不够、意识淡薄,资金缺乏,缺少技术保证。杨明洪(2004)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牵涉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各方的利益关系的分析,认为要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政府应选择较高的补偿方式。就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互动层面,诸大建、黄晓芬(2005)研究认为,政府、企业和市民社会三者之间互动形成的参与式治理结构是成功发展循环经济的保证。这里的三大参与主体体现在循环农业当中,即政府、企业和农户。农村中介组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信息传递与反馈、组织带动和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是联结农户、企业、政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但现有文献对于循环农业中农村中介组织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论文对循环农业中有关主体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及农村中介组织是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四大主体。其中,企业主要是指涉农企业;农村中介组织主要是指为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经纪等各种服务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技术协会等;政府是循环经济政策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者,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职责在于利用经济杠杆与行政手段等引导社会和个人自愿参与循环经济发展,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作为循环农业最直接的生产主体,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为全面考察循环农业生产中农户的生产效率,本文以湖北省6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为研究范围,以农户生产技术效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涉农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和政府等外生性因子,根据循环农业发展中生产投入指标及农户对其他参与主体的感知评价等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Translog模型)、因子分析法和OLS方法,建立循环农业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回归模型,测量各种外生性因素对循环农业生产中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二、调查情况描述

我们在湖北省选定6个调查点,即宣恩县、仙桃市、武汉市江夏区、武汉市新洲区4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以及洪湖市、京山县2个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并于2007年4月25日到8月5日展开正式调查。调查历时近3个月,共获得有效农户问卷515份。其中宣恩县117份,地形为山区,自然资源和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当地农户以传统的种植业和生猪养殖为主;仙桃市97份,属于江汉平原,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当地农户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武汉市江夏区47份,属于平原和丘陵交错地带,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当地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武汉市新洲区116份,属平原地带,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优越,当地农户以食用菌种植和传统种植业为主;洪湖市88份,为湖库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当地农户以水产养殖为主;京山县50份,丘陵地形,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各地区的循环农业模式依托当地资源各具特色。其中,新洲为食用菌种檀循环模式,洪湖为立体渔业循环养殖模式,京山县、宣恩县和江夏区为沼气为纽带的种养殖业循环模式,仙桃市形成“鹅(鸭)稻共生”循环模式等。在这些不同的模式中,有的有企业带动,有的没有企业参与,有的已经形成了以“农户+企业”、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6个调查地区受访农户户均农业收入最高为新洲区51855.93元,最低为宣恩县7944.74元,二者相差43911.19元。从农业收入上来看,新洲区和洪湖市两地的农业收入水平明显要高于其他4个地区,这说明在新洲区和洪湖市两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下,由于有企业带动,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因而农户的经济效益更好,而农户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正是得益于循环农业的充分发展。这说明发展循环农业,需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详见表1)。

三、研究模型与指标选择

(一)计量模型

为了解释生产技术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首先建立传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然后将估计出来的技术效率对外生性变量回归,来度量外生性因素对农户技术效率差异的影响。其中,第一步,本文通过515份农户调查微观面板数据,以农户的各项农业生产投入作为自变量,以农户的农业产出为因变量,建立“农户生产技术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Translog模型)”,分别测算出6个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第二步,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消除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筛选出各主要观测变量,归并成家庭特征因子得分、户主特征因子得分、地理位置因子得分、设施及环境因子得分、政府影响因子得分、协会影响因子得分和企业影响因子得分等:第三步。以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农户家庭特征因子、政府影响因子、企业影响因子和协会影响因子等为自变量,建立“循环农业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OLS测算各外生性因素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家庭特征、地理位置、政府、企业和协会等各外生性因素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及权重。

(二)指标选择

1、农户技术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指标选择。首先,在第一步的模型测算中,本文针对6个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的差异性,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变量选择(详见表2)。

2、农户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计量模型指标选择。本文认为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主要包括农户家庭特征、当地政府的政策、投入、当地农业企业的影响等几项指标。各外生性变量又包括几个二级变量,并主要通过二级变量来表示其特征。其解释和构成如下:(1)家庭特征。包括家庭总人口、家庭劳动力两个二级变量。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的多少,可能会影响农户家庭经营规模的大小和经营效率的高低。(2)户主特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务农年限、户主是否关注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户主获取信息的能力等。这些基本特征将对户主的生产决策行为产生影响。(3)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包括农户家庭离最近集市的距离、农户家庭离最近公路的距离。地理位置的远近,可能会导致农户信息接受的差异,影响农户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和农产品的销售,对农户技术效率带来较大的影响。(4)基础设施和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农户对周边生产和生活环境状况的主观评价、农户对近5年来周边生产环境变化的认可度以及农户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满意程度等。(5)政府影响。通过农户问卷和调查者感知来获取有关政府所实施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投入等,具体包括政府对农户提供信贷资金方面的帮助、政府在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当地政府在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的努力、政府在改善交通和广播电视方面的工作等。主要测量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职能和效果。(6)协会影响。二级变量主要包括协会的会员规模、协会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的效果、协会组织会员进行生产资料和产品统购统销的效果、协会对提高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价和协会对带动当地农户生产规模的作用等几个变量。(7)企业影响。其指标包括农业企业对提高农户的生产规模的评价、农业企业对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水平的评价和农业企业对方便农户农产品销售的评价三个方面。

四、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检验

1、信度和效度检验。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到,除了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因子和基础设施及环境状况因子的Cronbach’sa系数略小以外,绝大多数外生性潜在变量的Cronbach’sa系数都大于0.5,有的还超过了0.8。这说明本文开发的测量量表具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在信度上可靠(表3)。分比均大于50%,就表示每个构念的会聚效度较高。我们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查各外生性变量的会聚效度,测算显示每一个外生性因子所提取的可解释方差百分比均大于60%,这说明每个构念的会聚效度高,测项和相关构念之间的关系显著。

2、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除了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信度和效率检验以外,论文还对模型拟合优度(R2)检验和F检验。在本文研究中,重点讨论第二步农户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农户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模型拟合优度检验R2为0.5179,调整后的R2为0.5063;F统计值为44258895,Prob(F-statistic)为0,表明模型拟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各个地区农户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的影响状况(表4),因而模型估计值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变量分析。

(二)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建立“循环农业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的测算显示,户主特征因子的系数为0.000058,家庭特征因子系数为0.0035。这两个因子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概率都不显著。其可能的解释在于,一是由于各地区之间受访农户家庭特征,如受教育年限、生产经营规模等基本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二是各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和种养殖技术没有太大差别,因而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差异性不显著。地理位置因子系数为0.0054,环境设施因子的系数为0.00033。这两个因子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也不显著。其可能的解释,一是由于问卷设计的指标不够精确,未能反映出地理位置和环境设施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二是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性并不显著。

政府影响因子系数为0.0147,它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概率显著。这说明6个地区基层政府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由于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同,导致其对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异性。实际调研中发现,在洪湖市的新旗村,由于政府加强了养殖基地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及电网建设,保证了养殖基地清洁水源和物质的供给,较之于洪湖市的湘口村和西湖村来说,其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率也就更高。另外,在武汉市新洲区的徐古镇,由于镇政府加大了对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整治,并积极引进龙头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改良种植品种,扶持食用菌种植协会等,经过11年的发展,其食用菌种植从无到有,并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很好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相比较而言,与徐古镇邻近的潘塘镇,由于起步较晚,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农户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农户的生产效益和规模均远不如徐古镇。

协会影响因子系数为0.0918,它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概率显著。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户对协会作用的评价差异较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对提高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和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正在突显。实际调研发现,凡是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地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比如新洲区的许易村和胡畈村,前者建立了食用菌销售协会,后者建立了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协会。协会通过统一生产资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聘请专家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定期开展会员交流等,很好地促进了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扩散及技术效率的提升。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对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扶持,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帮助协会发展壮大。实事证明,通过扶持协会来带动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确实能够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企业影响因子系数为0.0491,说明农业企业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实地调查显示,农业企业对农业生产的拉动主要体现在规模化生产、便捷农产品销售以及通过企业指向农户的技术扩散等方面。如新洲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14家食用菌加工公司和7家贸易公司,建立了“企业+交易市场+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洪湖市德炎水产品公司建立了“企业+养殖户”的产业化模式;宣恩县中农春雨公司与当地农户建立了“企业+农户+基地”等产业模式,均对提高农户技术效率和带动农户增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另外,本文在模型测算中将政府、农业企业和技术协会3个因子进行了交叉组合,并将各组合变量代入模型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回归。测算结果显示,政府、协会和企业三者的交互效应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1006,概率显著;政府和协会二者的交互效应影响系数为0.0611,概率显著;政府、企业二者的交互效应影响系数为0.0076,概率不显著;企业和协会二者交互效应影响系数为0.0271,概率不显著。这说明,“政府+协会+农户”以及“政府+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对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分析表明,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不单是生产投入的问题,还受到政府政策法规、产业规划和公共物品提供、企业的产业带动以及农村中介组织的技术扩散、组织化程度提升和市场信息选择等方面的影响。在三者中,农业企业和技术协会对农户技术效率产生直接影响;政府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回归参数估计值最小,但间接影响最大,特别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其他主体无法替代的。

篇(6)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34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为充分开发利用文山州20000hm2宜渔稻田资源,加大文山州稻田种养生态循环发展,提高种植、养殖生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达到一田多产,提质增效的目的。进一步探索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新模式,提高稻田综合利用率和综合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文山州在稻田种养模式探索上做了许多工作,已由最初的平板式稻田养鱼,到辅以稻鱼工程设施(即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鱼溜),发展到探索稻―鱼―鸭、稻―鱼、稻―泥鳅、稻―虾(小龙虾)、稻―鳝鱼等种养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并与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及休闲农业相结合,成立合作社,开办休闲农庄,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提高综合效益。稻田养殖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提升水(禽)产品质量,生产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品质绿色生态产品,符合人们对绿色生态食品追宠需求发展形势,增加养殖收入。在此主要介绍成熟的“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

经济目标:稻田综合产值6000元/667m2。优质水稻500kg/667m2,产值3000元;鱼(渔)产量100kg/667m2,产值2000元;鸭(禽)40只/667m2,产值1000元。

1 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田块整理、养鱼设施建设、鸭圈建设等,从3月初规划设计、施工建设,4月10日前完成。

1.1 田间工程建设

养鱼设施建设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主要建设内容。

1.1.1 稻田选择

稻田平整,水源、交通方便,面积相对连片,每片面积3.3hm2以上。

1.1.2 田埂的修整

加高加固田埂,捶实夯紧,田埂加高到40~60cm,加宽到30~40cm。可用开挖鱼沟、鱼凼的田泥加固田埂,并种植饲草、蔬菜。

1.1.3 开挖鱼沟、鱼凼

根据田块的实际情况,划分出0.33~0.67hm2大小区域,并用拦网隔离。鱼凼深1m,鱼沟宽0.4~0.8m,深0.4~0.6m,羡拭婊占田块面积的8%~12%。鱼沟与鱼凼的具体形式根据养鱼稻田的形状和面积大小而定。

1.1.4 设置进、排水口和安装拦鱼栅

根据进出水量设计进、排水口,一般进水口1个,排水口水量小的修建1个,水量大的修建2~3个,最好设在稻田斜对两端,并安装竹栅、铁丝网等拦鱼栅。

1.2 鸭圈建设

鸭圈建在鱼凼上,四周和底部使用木条或竹条铺设,顶部铺设彩钢瓦,并设置与田水相连通道,按照每只鸭0.1m2计算建设鸭圈。鸭圈建设在4月10日前完成。

1.3 绿色防控设施建设

每667m2设置诱虫灯2~4盏。诱虫灯设置在鱼凼上,便于鱼、鸭捕食害虫。

2 育苗准备

2.1 水稻育秧

2.1.1 稻种的选用

统一采用经审定的文稻系列、云恢290、滇屯502等优质品种。用种量要据种植密度,用种量为1.8~2kg/667m2,基本苗为1.8~2万丛/667m2。

2.1.2 育秧

3月25日前选择整理好育苗田,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背风向阳,邻近大田的地块作秧田。为调整栽插秧龄和保证秧苗安全,各点分2个时间段育秧,2个时段间隔时间不超过5d,2批秧必须在4月10日前播种结束。采取机插盘育秧和旱育秧2种育秧模式。苗期做好追肥和病虫害防治。

2.2 鱼种培育

鱼种选用池塘、网箱培育的隔年优质种。养殖品种以鲤鱼、草鱼、鲫鱼和罗非鱼等鱼类为主,适当搭配鲢鳙鱼,条件好的可放养名特优品种。按30g/尾以上规格,450尾/667m2的放养量,根据放鱼时间提前做好培育计划和订购,保证按时投放。

2.3 鸭苗选择和订购

2.3.1 鸭苗选择

选用本地广南麻鸭、杂交麻鸭等。

2.3.2 鸭苗订购

按20只/667m2脱温免疫鸭苗计算,分别于3月25日前,7月10日前完成2批鸭苗订购工作。

3 大田移栽、苗种投放

5月10日―6月5日,分别完成大田移栽、鱼种及第1批鸭苗投放工作。

3.1 大田移栽

5月10日前完成大田栽插。秧苗要求:机插秧,苗龄22~25d左右,3叶1心时移栽,种植规格为12cm×30cm。鱼沟、鱼凼边用人工补插;旱育秧,苗龄30~40d左右,4~5叶时移栽,种植规格为20cm×20cm。

3.2 鱼种投放

待大田秧苗移栽15d(秧苗返青后)投放鱼苗,5月25日前完成鱼种投放。放养鱼苗时注意事项:选择晴天09:00以后放苗;做好鱼种消毒,鱼种投放时用3%~4%食盐水侵泡3~5min;投放时注意装运鱼苗工具内的水温与稻田鱼凼中的水温相近,水温相差不能大于3℃。先将装鱼苗的工具放在田水中浸泡,并向工具中缓慢加入一些稻田清水,使其水温基本一致时,再把鱼缓慢倒入鱼凼或鱼沟里;如用化肥做底肥的稻田应在化肥毒性消失后再放鱼种,放鱼前先用几尾鱼苗试水,不发生死鱼才可放养。

3.3 鸭苗放养

3.3.1 放养数量

投放40只/667m2。

3.3.2 投放时间

分2批进行,第1批鸭苗投放20只,结合秧苗返青,6月5日以前投放;第2批投放20只,在8月30日前投放。

4 种养管理

5―10月为水稻、鱼类、鸭的饲养管理阶段,加强以下种养管理措施。

4.1 水稻管理

4.1.1 科学施肥

施足基肥,减少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70%,追肥占30%。施肥注意事项:适温施肥,避免高温施肥使鱼中毒;晴天施肥,避免阴雨天施肥影响鱼类生长;不能将肥撒在鱼类集中或鱼多的地方,如鱼凼、鱼沟内,避免鱼误食中毒;施化肥时将养鱼田分2次或3次进行,采取量少次多,少施勤施。

4.1.2 病虫害防治

实施稻田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植保技术(黄蓝板、杀虫盒、诱虫灯),减少水稻病x害的发生。用药时要选择高效低毒(杀菌剂)、对鱼、鸭不产生危害的药物。

4.2 养鱼管理

4.2.1 投饲管理

以麦麸、酒糟、豆渣、包谷面或配合饲料等饲料为主,辅以投喂菜叶、浮萍、水草和旱草等青饲料,提高稻田鱼产量。投喂要做到“4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4.2.2 鱼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鱼病易发季节,加强鱼病预防工作。发现鱼病,选用高效低毒鱼药及时治疗,并及时捞出死鱼。

4.2.3 日常管理

根据水稻和鱼类的生长需求做好田水调控。经常检埂,如发现有漏洞或倒塌,应及时堵塞修理,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止田水漫埂逃鱼,并经常清除注排水口拦鱼栅上的附着物,以免阻塞影响排水。在夏季高温时,勤注新水,保持水质良好,降低水温,避免鱼类中暑死亡。

4.3 养鸭管理

4.3.1 雏鸭饲养

雏鸭采用网室育雏的方式进行饲养管理,通过在育雏舍内设置离地面30~80cm高的金属网、塑料网或竹木栅条网室,雏鸭在网室内饲养25d左右。

4.3.2 育成鸭饲养

鸭龄25d左右试水2~3d后放养大田,放养1周内要求饲喂5~6次/d,1周后,补料可逐渐减少到2次/d,日投料量为体重的5%左右,视具体情况维持或适当增加料量。饲料使用玉米65%、豆粕13%,麦麸12%,菜籽粕3.82%,鱼粉2%,磷酸氢钙1.37%,石粉2.19%,食盐0.49%,蛋氨酸0.13%配制。饲喂的同时观察鸭群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发育不良、受伤或病变的个体,要尽快从鸭群中移出,进行隔离饲养管理。症状较严重的个体应及时淘汰。

5 适时收获

根据稻鱼鸭不同的收获期和出栏时间,适时收获上市,争取好的效益。

5.1 水稻收割

应适时收割,做到颗粒归仓。

5.2 适时捕鱼

到稻谷收割期,根据鱼的长势,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鱼及时捕捞上市。尚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合并到部分保水条件好的田块,加深田水,进行续养,到春节前后捕捞上市。

篇(7)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多,但对农业方面的关注尚显不足。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并且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面临着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它要求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各层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追求农业经济内部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追求的是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大尺度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农业、生态之间共同发展和交叉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并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2.多样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及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处在高速工业化的我国来说,问题就更加突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与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时间,耕地净减少1.21亿亩;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危险点,而农业大省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081公顷/人。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显现,许多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块的荒废。这些不仅造成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对短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 

(二)水资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农业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进一步成为可供利用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三)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系统退化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据测算,化学杀虫剂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仅为10%-15%,其余大部分则逐渐散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成为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无序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观的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使洪涝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明,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会承受巨大压力,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会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求。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杠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很少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产生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负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比如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收购、销售、运输、技术等服务组织,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政府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政府来说责无旁贷,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生态经济领域专家对循环经济如何与农业发展实践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干部考核指标,杜绝仅把经济增长的gdp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现象。 

(四)加强技术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点,重点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取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加强研制和生产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开发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法规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当地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篇(8)

一、引言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置于突出地位。十报告在论述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中将“推动循环发展”作为“以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可见,循环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在人类的所有经济生产活动中,农业无疑是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它是直接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一定的自然资源开展生产活动。人类通过农业活动,与自然界形成了最广泛最有生命活力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关系,因此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研究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循环经济概述

1.概念。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农业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农业生产过程中,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应用。2.理论起源。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E.Boulding于1962年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被看作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萌芽。Boulding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要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RogerPerman等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一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循环经济模式兼顾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因此发达国家逐渐开始把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和模式。3.国外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20世纪2、30年代,国外学者最先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70年代后,生态农业的发展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和实践运用,相关学者指出设计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等硬性条件的完善和农业生产活动主体素质等软条件的提升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

三、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我国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研究。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论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是这一研究的核心。例如:详细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分析了循环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关系,论证了实现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这一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介绍农业循环经济,论证其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多见于研究的早期。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这一研究在总结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对我国的启示,探索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例如:在总结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分析对中国的启示,为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在对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介绍日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多元共治”的基本模式,分析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政策建议等。这一研究得出的建议和发展模式都主要针对国家层次的农业,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多。此外,它与上一研究一样都主要是定性的研究。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是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识别阻碍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方法论上。评价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如:运用BPEIR概念模型及特菲尔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19年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依次是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指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5年四川省21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甘孜州、雅安市以及资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攀枝花市发展水平最低;以绵阳市为例,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绵阳市及其所辖9个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绵阳市2002-2012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和资源安全水平是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等。其次使用的较多的方法是能值分析法,如:将能值理论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对吉林省西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期间,吉林省西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及有效能值的转化率明显提高,种植业与畜牧业耦合程度有所增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得到明显加强;用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更科学,并找到了可持续发展指数最高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的四墩子乡农业系统进行能值分析,论证实施草地农业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等。最后,其它方法,诸如生态足迹法等。例如:用DEA方法和生态足迹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投入冗余、粮食单产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耕地足迹和牧草地足迹所占比重偏大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该地农业投入产出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上所述,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定量研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近年比较常见,其与前两个方面的研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研究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偶见能值分析法。不过,此研究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缺乏未来发展的预测研究,因此难以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连续性、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结语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其理论研究源于国外“生态农业”的提出和发展,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内涵研究、发展模式研究以及发展评价研究。其中发展评价研究近年比较常见,但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罕见预测研究,因此拓展方法论,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今后该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杨羽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76-77.

[2]周柳.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实证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9).

[3]JohnBCobb.Sustainability:Economics,Ecology,andJustice[M],Eugene,Oregon:Wipf&StockPublishers,2007:27-36.

[4]CheungSH,BeckJL.Bayesianmodelupdatingusinghybridmontecarlosimulationwithapplicationtostructuraldynamicmodelswithmanyuncertainparameters[J].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Asce,2009,135(4):243-255.

[5]卢远,王娟,陆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能值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82-487.

[6]于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理论探索,2006第4期.

[7]史宝娟,赵国杰.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J].中国农机化,2006年第4期.

[8]RogerPermn.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9]陶思源.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年第6期.

[10]何龙斌.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年第5期.

[11]刘佳奇.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8期.

[12]马其芳,黄贤金,张丽君,陈逸.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以江苏省13个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3]潘安兴,王芳.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农机化研究,2008(7):44-47.

[14]钟珍梅,翁伯琦,黄勤楼,黄秀声,陈钟佃.基于能值理论的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评价——以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例[J].生态学报,2012年18期.

篇(9)

一、山西农村能源建设与发展

山西农村能源建设至今有30多年历史,在建设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起步探索、试点示范、快速发展、稳步发展四个阶段。尤其是2003以来,山西农村能源以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为契机,在全省11个市115个县开展了以沼气为主的多元发展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目前,已形成户用沼气、大中小沼气工程、秸秆能源、节能炕连灶、生物质炉、“三沼”综合利用、太阳能利用及农户秸秆地暖等多能开发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1、沼气投资力度比较大

自2003年以来,在中央累计投资314亿元支持全国农村沼气建设的带动下,山西农村能源建设在2003~2012年间,累计完成约29.89亿元资金建设。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资5.88亿元;省级财政累计投资5.76亿元;市级财政累计投资约3.44亿元;县级财政投资2.41万元;带动农户及农民企业投入12.34亿元。这些资金的投入和支持,为山西农村能源建设与发展起到了保障支撑作用。

2、户用沼气发展比较快

自2003以来,山西农村能源户用沼气发展比较快,每年以10万户数量递增。目前,全省户用沼气达到71.21万户,占到适宜农户32%,年产沼气24533.87m3,折合标准煤30.29万吨;同时建立了以市级站为龙头、县级站为支撑、乡村级为窗口的三级户用沼气服务网点3227个,服务管理农户约100万户,覆盖率达到了75%以上。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生活用能清洁化发展。

3、沼气池由小逐步变大

随着我省畜牧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山西农村能源建设从战略上转变思路,从战术上逐步将沼气池由小变大发展大中小沼气工程。2006年在有6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建设。到2012年,全省发展大、中、小型沼气工程约有405处,发酵池总容量7.9万m3,年产沼气约2129m3,供气4.48万户。项目区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一般在65%~70%,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利用率一般在45%~50%,生产的有机沼肥施入农田率达到100%,有效缓解了养殖场畜禽粪便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和农田的面源污染。

4、多能开发逐步发展

近年来,山西农村能源在巩固稳步发展户用沼气,大力发展大中小沼气工程同时,利用各级地方财政资金开展了秸秆能源、节能炕连灶、生物质炉、“三沼”综合利用、太阳能利用及农户秸秆地暖等多能开发建设。至2012年,全省推广节能炕连灶累计15.86万铺,年节省秸秆21.92万吨或薪柴19.19万吨,折10.961屯标准煤;推广太阳灶累计2.3948万台,年节省秸秆约1197万kg;推广使用高效低排生物质炉具2万余台,年消耗秸秆类4.8万吨,年替代节约煤炭6万吨,折合标准煤4.2万吨;太阳能路灯3605盏、受益农户36050万户;试点建设秸秆热解气化集中能源工程132处,年可消耗秸秆在4万吨左右,供气农户4.76万户;实践探索农户秸秆地暖试点建设,秸秆沼气工程、校园沼气工程在山西实现了“零”的突破。

5、能源生态模式应用推广

山西农村可再能源建设,充分发挥71.21万户小沼气池和405处大中小沼气工程纽带循环作用,在实践中科学应用推广能源生态模式技术。经过调研筛选出农村庭院、设施蔬菜、果园、养殖小区等10种主要能源生态模式。模式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沼”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2010年在全省建立111处“三沼”综合利用示范点建设,年利用沼肥1110万吨,施入农田达到了1.11万亩,有效地促进全省农业向就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二、山西农村能源循环农业模式应用

山西农村能源建设发展,实践研究建立了以沼气和秸秆为主的10个农村能源循环农业模式,模式结构功能及配套技术科学应用,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节支,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排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庭院“一池三改”能源生态模式

“一池三改”能源生态模式,是农业部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主推的技术模式。它是以庭院为依托,以农户为单元,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生态、养殖、种植为一体,建沼气池同时与改圈、改厕和改厨相结合同步建设的一种能源生态模式。

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1)沼气池。池型为水压底层出料式及砖混或混凝土浇筑,池容为8~10m3。

(2)改暖圈。沼气池上面建6~12m2的太阳能暖圈,养成猪3~6头;

(3)改厕所。厕所面积不少于1.2~2m2,安装蹲便器及冲厕装置设备;

(4)改厨房。厨房灶按装沼气灶、沼气灯,厨房整洁、卫生明亮。

2、庭院“四配套”能源生态模式

“四配套”能源生态模式,是平川及城郊区是以农户为单元,集沼气池、节能型炕连灶、生物质炉、太阳能热水器为一体的农村清洁能源利用能源生态模式。

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1)沼气池。池型为水压底层出料式及砖混或混凝土浇筑,池容为10~15m3,实践证明,池容为大些相比发酵产气量充足。

(2)节能炕连灶。建一铺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俗称吊炕),与旧式炕相比可节省材料33%,节省柴草50%。

(3)节能生物质炉。安装一台燃烧秸秆、薪柴、枯枝落叶等节能低排炊事或炊事取暖两用生物质炉。

(4)太阳能热水器。洗浴间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农户提供生活热水。

3、庭院“五个一”能源生态模式

“五个一”工程能源生态模式,是丘陵山区以农村庭院为单元,沼气为纽带,旱井为条件,太阳能为动力,种养业为重点,增收节支为目的能源生态生态模式。

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1)旱井。院内洼处建10~30m3集雨井。

(2)日光棚。搭建0.3亩左右的日光小温棚,种菜、育苗、养食用菌。

(3)沼气池。建一个池容为10m3左右水压式型的沼气池。

(4)暖圈。沼气池上面修建一个10m2太阳暖圈,养猪3~4头以上。

(5)果园。在房前屋后种植0.1~0.2亩左右的果树,干果和水果均可。

4、庭院“六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

“六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是平川及城郊区以农户为单元,以硬化绿化美化院落为基础,以沼气池为纽带,以种植养殖为重点及太阳能利用集为的一体种生态、生活和生产协调发展的能源生态经济模式。

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1)太阳能居舍。用保温材料修建、改建一座坐北朝南面积约45~200m2住房。

(2)庭院硬化绿化。可就地取材栽种一些经济型和观赏性的花草树木进行庭院硬化绿化。

(3)温室。建一个0.2~0.3亩左右日光温室,并与太阳能猪舍联成一体。

(4)暖圈。温室内建一个15~65m2的太阳能猪舍,养猪7~20头左右。

(5)沼气池。猪舍下面建1个或者2个池容10~15m3的沼气池,沼气池的进料口要与猪舍出料口相连。

(6)太阳能热水器。厨房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农户提供热水及洗浴。

5、园区“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

山西的“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是以设施蔬菜园区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以旱井水源为条件,以太阳能为动力,在同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集雨井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新型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1)日光温室。建一个坐北朝南、200~600m2的日光温室,棚内种植时令无公害蔬菜、水果、花卉等高产栽培及食用菌等。

(2)猪舍。温室内西侧旁建一个20m2可养猪4~6头的畜禽舍,猪舍的侧面配建一个1m2厕所,粪便可直接排入沼气池。

(3)沼气池。猪舍下面建一个8~10m2地下水压式沼气池,沼气池的入料口与猪舍出粪口相连,粪便可直接进入沼气池。

(4)旱井。建一个30~50m2集水窖。

6、果园“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

“畜(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是利用山地、坡地、农田、庭院等资源,围绕果业发展,以沼气为纽带,连动畜牧业、果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1)果园。果园面积1~5亩不等。

(2)畜禽舍。建15~20m2可养猪4~6头的畜禽舍,猪舍的侧面配建一个1m2厕所。

(3)沼气池。猪舍下面建一个8~10m3地下水压式沼气池。大力推广“沼液施肥”、“果园生草”、“病虫综防”等综合集成技术,真正实现以沼气促养猪,以养猪促种果,以优质果品促增收。

7、养殖基地“一池三建”能源生态模式

畜禽养殖“一池三建”能源生态模式,是以养殖基地(场、小区)为单元,以大中小沼气工程建设为纽带,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以沼气、沼肥、沼渣三沼综合利用为目的建立的能源生态模式。

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1)沼气发酵池。建150、300、500、600以上不等立方米的厌氧发酵塔及配套的沼气储气柜。

(2)原料处理间。修建收集堆存畜禽粪便进行预处理设施。

(3)沼气输送管网。铺设沼气输送主管网线路,购置户用沼气设备设施等。

(3)沼肥存储池。修建简易沼肥池及沼肥运输设施等,带动“三沼”综合利用,真正实现以沼气促养殖,以养殖促种植,以增收促节支的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循环。

8、秸秆沼气能源生态模式

秸秆沼气能源生态模式,山西2007年在全国率先引进“大型纯秸秆连续发酵技术”,该模式以村委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农作物秸秆为主料,农产品加工废弃物为辅料。安装沼气发酵装置,修建原料预处理设施、沼气和沼肥利用设施等。

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1)原料处理池。秸秆原料收集、存储、预处理等设施建设。

(2)沼气发酵塔。500m3不等的秸秆厌氧发酵塔处理秸秆。

(3)沼气储气柜。安装干式沼气储气柜。

(4)输气管网。铺设沼气输送主管网,购置户用沼气使用设备设施等。

9、秸秆热解气化能源生态模式

秸秆热解气化能源生态模式技术,是以村委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农作物秸秆为主料,安装秸秆制气炉,经过热解还原反应造气,燃气经过脱焦油、脱烟尘,脱水蒸气的净化等自动分离系统程序,从而产生优质燃气,燃气通过管道输送到燃气灶点燃使用。

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1)储料间。秸秆原料收集、存储、预处理等设施。

(2)气化间。生物质气化技术利用玉米、小麦、豆类等农作物秸秆和木屑、果壳等各种可燃物在缺氧状态下加热反应的能量转换过程。

(3)燃气储存器。秸秆经过热解反应将碳氢元素转化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可燃气体,气体经净化后储存起来。

(4)输气管网。铺设秸秆气输送主管网,购置户用秸秆气使用设备设施等。

10、多元配套能源生态模式

多元配套能源生态模式,是以村级为依托,以农户为单元,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养殖-沼气-吊炕-地暖-太阳能”建设及配套技术为支撑,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发展绿色能源示范及低碳示范村建设模式。

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1)小型沼气池。建一处约150m3小型沼气工程及储气柜设施。

(2)节能炕连灶。居舍建一铺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俗称吊炕),燃烧(也叫熏烤)各种秸秆进行取暖。

(3)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一台太阳能作为能源进行加热的热水器,为农户提供热水及洗浴等。

(4)秸秆地暖。房前建一个容积4~7m3的秸秆燃烧池,填上作物秸秆、杂草、枯枝落叶等杂物,点火让其暗火缓慢燃烧(也叫熏烤),利用产生的烟气来达到取暖效果。

篇(10)

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的形成依据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建立在生态学、系统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它以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范式”及其发展转换的研究成果为生成本源,以生态伦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耦合为支撑体系,以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及中华传统生态文明为文化渊源,形成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基本框架。

2.1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结构分析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是生态伦理学与现代技术的耦合体,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主体框架。基于循环经济的目标诉求,生态伦理学与现代技术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其生命力主要在于把人的生态伦理意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态伦理实践,使其提倡的生态维护、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道德原则对人类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只有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够把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经济思想变成现实。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分析,生态伦理学为现代技术提供了“生态观”的价值导向,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固而持久的道德关系;而现代技术则作为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载体”,为循环经济提供了实践工具,二者交融互动,既推动生态伦理学的不断升华,也促进现代技术的理性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合理而长久的经济社会关系。循环农业作为一种体现生态环境价值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将人类技术经济活动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维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双重目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道德关系的生态伦理学,与倡导提高经济效率的现代科学技术,就成为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臻于完善的耦合体,成为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支撑和本源,共同支撑循环农业理念和循环农业实践的深化。

2.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特征分析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科学生态伦理观是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决定要素,树立了技术范式的“生态哲学”或“生态学世界观”。

2.2.1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价值观认知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认知基于科学生态伦理观。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权利,摒弃人类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这样的技术价值观指导下,技术创新的实践过程由技术效益化向技术生态化转换,倡导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技术。

2.2.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特征属性

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关键性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与各种现代技术耦合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技术“硬核”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技术研究者建立基础性的技术类型选择与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使技术创新活动始终实践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要求,使技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像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生产率最高。循环农业最主要特征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节约,因此其技术支撑重点体现在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业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几个方面。

2.2.3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

从生态学角度看,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构成已经突破一般性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定义,把范围从“人-技术”关系扩大到了“人-技术-自然(环境与资源)”系统。在微观层次,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的组成;技术人员与生产人员(技术使用者,包括农户、农业企业等)以及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技术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之间的耦合方式。在宏观层次上,主要指循环农业的组织方式及其运行模式,包括:以生态农业模式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及以循环农业园区为方向的整体循环农业模式。

3循环农业发展与技术范式升级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技术范式的变革。现代农业发展所依托的传统工业经济技术范式的逆生态性,使之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却导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而且,这些问题在旧的技术范式下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将最终依赖于技术范式升级。需要探讨的是,从现代农业技术范式到循环农业技术范式,虽然是一次全新的技术范式选择,但这种变换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经纬,而且也仍然离不开现代工业化技术基础原理的支撑。尚未发生由于技术“硬核”变革导致的技术认知和共同体的嬗变。也就是说,还不足以引发一次技术范式的“革命”。

3.1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的“理性回归”

中国古代“天人调谐”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要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天人调谐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模式。剔除其包含的信仰成分,不难发现这与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科学生态价值观具有一致的思维原则和价值观。虽然循环经济符合天人调谐的理念,然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主要还是依靠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经验积累,靠直观的或表观的观察形成一套技术思想体系。传统农业技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逐步完善,而且长时期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一方面维持了传统农业的繁荣和传承,使中国传统农业和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又阻碍了技术革命和创新,使得近代以后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引进和结合西方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对农业传统技术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提升,是实现现代循环农业的外部动力。可以认为,现代循环农业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生态理念延伸基础之上对现实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既不是对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的“回归”,也不是现代农业技术范式的“革命”。

3.2现代技术范式的“技术硬核”尚未突破

拉卡托斯(Lakatos)认为,一个技术范式体系的建构是在技术硬核和外层保护带基础之上的。其演进也有2种类型:一种是技术硬核的变革,称之为技术范式革命;另一种是技术硬核不变,只是外层保护带技术进行了完善和提升,从而改善了技术范式的支配效果。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关键性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与各种现代技术耦合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体系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技术研究者遵循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并据此建立基础性的技术类型选择与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使技术创新活动始终遵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要求,最终使技术系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像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鉴于从技术形成与发展的本质特性来看,各种现代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依然是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技术硬核”的主要部分,变化只是发生在技术间的组合方式与应用方法,属于完善和提升阶段,因此,尚不能够把这种技术范式的演进称为技术范式的“革命”。综上,从概念的内涵看,“进步”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内涵相当宽泛,不利于对现象的精确表达;而“创新”虽然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却又包含了明显的“破坏性”成分,必然会有人要经历痛苦的过程。同时为了避免与“技术创新”混淆,笔者认为把这种技术范式的转换称为“技术范式升级”更为恰当。

4结论

上一篇: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下一篇: 新闻宣传培训内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