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8 18:22: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产业链发展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导言
随着国家“十五”、“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总量上看,到2008年底,我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水果、肉类、奶类等已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已具备年生产5亿吨粮食、5亿吨蔬菜、7000万吨水果、7000万吨肉类、3500万吨水产品、2500万吨禽蛋、2000万吨油料、1800万吨奶的生产能力。加工原料的日益丰富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①
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加工水平低、损失多 ;产业链原料供应和加工环节脱节、原料供应质量差、专用原料少等多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分析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认真、细致地研究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的类型,以及各种类型产业链每个环节的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以及政策措施。
二、农产品加工产业链CCP分析模型的建立
目前对产业或产业链的分析主要有3种方法,即微笑曲线、价值链理论和SCP分析框架。
从微笑曲线分析来看,曲线两端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品牌经营等环节附加值最高,曲线最下端的原料生产附加值最低,加工环节次之。因此,不少学者认定农产品价值链的两端各环节为战略环节,提出积极发展曲线两端的战略建议。②但是,从农产品价值链或从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来看,原料生产既是附加值最低的环节,也是最薄弱的瓶颈环节,因此,目前来看,该环节是只能加强,不能忽视的战略环节。农产品加工环节情况与此类似。
波特的价值链较偏重于以单个企业的观点来分析企业的价值链活动、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可能的连接以及企业从中获得的竞争优势。③
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建立的SCP分析框架,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该框架的主要原理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了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④SCP分析框架描述的市场和企业应该是同业市场和企业,即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该企业涉及两大类市场即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而产业链,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经营主体既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供应商,提供农产品加工原料的农户、基地,又有加工企业、销售商和超市等,显然其经营主体已超出了SCP分析框架的范围。从经营主体所处的市场来看,有组织原料生产和销售的农资供应市场,有为组织产品加工的原料供应市场,有从事产品收购和销售的初级农产品销售市场、深加工产品销售市场等,其涵盖内容也超出了SCP分析框架的范围。因此,SCP分析框架对产业链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运用传统的产业分析方法对产业链,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进行分析,明显存在不足或局限性,因此,笔者将SCP分析思路引入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分析之中,并对其进行改造,建立新的针对产业链的CCP分析方法,即:链(Chain)―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
模型的基本含义是:产业链的类型决定链上各主体的行为,链上各主体的行为决定自身以及整个产业链的绩效。
三、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CCP分析及对策
按照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以及链条的长短,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链条可分为:简单加工处理鲜活类链条,初加工类链条,深加工类链条,精深加工类链条等。运用CCP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如下。
(一)简单加工处理鲜活类链条,主要包括:新鲜蔬菜、鲜肉、鲜鱼、鲜蛋和鲜果
1、CCP分析
(1)产业链特点(C)。生产环节:农户生产和基地生产并存,而分散的农户很多。加工环节:技术要求简单,加工企业规模小、农户多。销售环节:批发商、零售商、超市、农户并存。消费环节:高中低消费者并存,数量多。
(2)产业链主体行为(C)。加工企业对农户和其他原料生产者、销售商的垄断受到限制,销售商对原料生产、加工企业、消费市场的垄断同样受到限制,因此整个产业链呈现出完全竞争的态势。
(3)产业链绩效(P)。农产品的性价比、链上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比较均衡和合理。但是,产业链整体效益低,价值增值少,产业链竞争力弱。
2、战略目标
规模生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拓展利润空间
3、战略措施
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机械耕作,投入技术,大量生产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
(二)初加工类链条,主要包括:普通大米、小麦和普通食用油等
1、CCP分析
(1)产业链特点(C)。生产环节:农户生产和基地生产并存,而分散的农户很多。加工环节:技术要求简单,加工企业规模小、农户少。销售环节:批发商、零售商、超市、农户直接销售少。消费环节:中低消费者并存,数量多。
(2)产业链主体行为(C)。出现了加工企业对农户和其他原料生产者的垄断,销售商和超市对加工企业的垄断。
(3)产业链绩效(P)。销售商或超市、加工企业、农户、基地等利润状况。在初加工农产品中,加工企业、农户利润微薄,而销售商、超市利润较高,这是国内的目前的普遍现象。
2、战略目标
规模生产,规模加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加工环节的地位。
3、战略措施
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大力支持发展乡村加工企业,已经上规模的初加工企业应该积极向深加工发展。
(三)深加工类链条,如优质粮油、脱水蔬菜、普通奶制品、普通方便食品、大众服装、普通家具用具和中档饮用茶等
1、CCP分析
(1)产业链特点(C)。生产环节:农户生产和基地生产并存,而分散的农户较多。加工环节:技术要求高,加工企业规模大、深加工企业少、农户没有加工能力加工。销售环节:主要是加工企业、超市、零售商并存,农户没有销售。消费环节:高中档消费者并存,数量较多。
(2)产业链主体行为(C)。深加工技术要求高、企业规模大、数量少,加工企业处于对农户和基地的绝对垄断地位。在销售市场上,加工企业、零售商、超市并存,但是,加工企业相对较少。消费者多属于中高收入群体,他们比较注重产品的品质,而加工企业处于相对垄断地位。
(3)产业链绩效(P)。由于产品技术含量高、品质好,消费者比较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产业链的整体效益较高。处于产业链上的加工企业、超市(销售商)、农户(基地)等各环节均有利可图。
2、战略目标
标准化生产、品牌经营、低成本国际竞争。
3、战略措施
大力发展基地生产,努力培养新型农业产业工人,做大做强加工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引导商业企业积极向加工业延伸;促进加工环节的竞争,促进加工企业逐步向精深加工业发展,深加工企业以低成本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四)精深加工类链条,包括高档方便食品、高档奶制品、保健食品、高档服装、高档家具用具、卷烟和高档饮用茶等
1、CCP分析
(1)产业链特点(C)。原料生产环节:主要是基地生产。加工环节:技术要求很高,加工企业规模很大、加工企业很少。销售环节:加工企业、超市、零售商并存。消费环节:属于高档消费、消费数量相对较少。
(2)产业链主体行为(C)。精深加工企业掌握先进或独特的工艺,他们控制原料基地,有自己的品牌,少数加工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制定市场价格,加工企业多数都有自己的专卖店等自建销售渠道,在产业链中,他们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3)产业链绩效(P)。由于产品技术含量很高、品质优,消费者愿意支付高价格,产业链的整体效益高。一般情况基地或农户有利可图,销售企业的利润在平均利润率以上,但是加工企业攫取了大部分利润,整个产业链利润增值高,竞争力强。
2、战略目标
制定标准,建立国际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3、战略措施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注重绿色、环保产品生产,建立国际品牌,做好国际品牌的营销。■
参考文献:
①邱丽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J].经济纵横,2008(9):81―83。
②桂寿平、张霞,农业产业链和U行价值链的协同管理探讨. 改革与战略,2006(10):79。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在本质上就是研发和生产电子设备、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以及仪表的工业,其生产范围涵盖了广播电视设备、通信导航设备、雷达设备、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仪器表以及电子专用设备等,所以从产业链角度可以将电子信息产业划分为终端产品、电子中间产品、配件以及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主要包含通信、计算机及外设、软件、数字视听、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LED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产业链,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范围广、影响大,由于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受到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影响,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始逐渐透露出产业全球化、产品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等特点,同时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加。现阶段国际产业组织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同时也使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分布由梯次投资开始转向直接投资。再者,由于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始向电子信息产品的品牌、服务以及市场份额等方向转变,核心技术和品牌服务已成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在新时期势必要向全球化和产品区域化进行转变。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技术、品牌服务以及生产规模的低成本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而随着国内市场中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增加,是否能实现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来强化生产成本控制,已成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是否可以获取市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1生产规模化加剧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动力,而且受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化特征影响使其生产规模化会不断加剧,最终会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始加入到传统制造业中,这样不仅可以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可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可以使我国传统制造业开始向智能化、绿色化以及服务化方向发展,使我国传统制造业在新时期可以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对实现传统制造的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2.2个性化、网络化、智能化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无法脱离高新技术的支撑,而高新技术的更新速度与创新速度一直相对较快,电子信息产品在新时期研发中所使用的技术种类也随之增加,同时电子信息产品在研发中受到消费个性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使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新时期开始向着个性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电子信息产业在新时期要不断向更细小、更精密化的集成电路发展。
2.3电子信息产品终端设备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世界各大电子产品制造商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开始对电子信息产品的智能终端进行了一些调整,这便使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迎来了一次巨大变革,很多电子信息企业开始与计算机软件设计企业进行联合开发,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电子硬件设计制造领域的发展较为落后,但是随着各生产领域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使这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其它行业的联合运作模式正在不断建设中。
2.4产业界限化正在逐渐减弱
我国传统产业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产业链短,关联度低,治理和监督污染成本高等特点,这是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差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依据工业共生原理建立的生态工业园日益成为我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EIP)是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生态产业链(Eco-industrial Chain, EIC),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EIP建立的基础就是EIC,它强调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从根本上将传统工业发展的“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可见,EIC与生态园区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探索EIC如何促进生态园区发展的作用机理模型是本文所探索的重点。
一、生态产业链的内涵与本质
目前对于生态产业链(Eco-industrial Chain, EIC)的内涵与本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尹琦与肖正扬(2002)认为“EIC一般是指,依据生态学的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 这一定义的着力点在于系统创新。
王兆华(2002)则从资源循环的角度对EIC进行了界定,他认为“EIC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
其实,我们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定义EIC,关键要体现EIC的基本内涵,首先,“链”的思想。EIC不是由单一企业而是由关联企业构成的“链”,由上下游“链”上不同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分工不同的企业构成的一个“食物链”,它们发挥着协同效应;其次是“循环”机制。EIC与传统产业链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传统产业链是“资源―产品―废物”单向线性运行方式,而EIC变成了“资源―产品―再循环”,增加了“循环”反馈机制,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废弃物排放从而提高生态效率。因而EIC虽然是一个闭环型循环系统,但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开放的耗散系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EIC是指在EIP的关联企业,依据生态共生原理,以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为目的,以工业代谢的副产物为纽带,从而使生产者-消费者-消解者构成具有积聚效应的产业网络组织。EIC是社会生产市场化、规模化、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作用的结果。EIC使各自为战的分散社会生产聚集成结构合理、搭配适当、组织协调、发展平衡的产业共同体,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与传统的线型经济相比较,EIC具有非常明显的自身优势。EIC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能只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后果是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这样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建立多级交叉,能源与资源可以梯级利用的网状EIC,可以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恶化的矛盾,实现人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EIC是一种产业组织的创新,这种创新的实质是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程式管理,也可以对新的具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对目标制定等方面进行细节管理。通过构建EIC来组织生产,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它使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配置和高效的利用,进一步优化了资源的配置,促进了产业园区的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EIC促进EIP发展的机理模型分析
EIC能否有效地建立并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内在运行机制。我们可以从EIC上下游企业合作积聚的角度来分析它对促进EIP区发展的机理模型。产业集聚使企业更有利于取用资源而节约成本,共享的基础设施和辅助,还能使企业更容易分享到技术溢出效应所带来的好处。正是由于产业积聚的这些特征,使得EIC对EIP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EIC对EIP区发展的推动作用。
1.EIC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对EIP成长的促进作用
EIC上的企业是通过互相利用副产物而关联在一起的。EIC上的每个单元连接起来的纽带就是副产物。各企业单元通过吸收上游企业废弃物为自己的生产原料,再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供应给下游的企业为原料链接在一起的。它的核心就是要仿照自然生态系统那样来规划生产活动,通过企业之间的耦合来达到物质与能量的梯级循环利用。
EIC的下游企业以上游企业的副产物作为自己的原材料,这种EIC带来的产业集聚使其原料获得的空间距离是非常短的,大大缩减了原材料的运输费用,并且这种近距离的运输,让原材料在运输途中的损耗降到最低,并且免去了运输途中担心原材料发生意外而产生的保险费费用和增加对环境破坏的可能。而且这种运输成本的降低,不单单只体现在运输费用等方面,它更体现在大大所缩短了企业获得原材料的时间,缩短了企业的生产周期和交货时间,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时间和成本的优势。
2.分享EIC带来的技术溢出
EIC与技术创新是相互结合发展,互相促进的。EIC有助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又会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的发展。在EIC这个特殊的产业园区中,技术溢出效应所带来的利益,驱动着新的厂商加入到EIC中。下面以图示的形式来对此进行阐述。
假设园区开始只有一个厂商(如图1)A,根据市场供需关系,确定其产量为Q,此时的成本-产量曲线为P0,单位生产成本为C0,并且企业的生产对外部环境产生的是负的外部性。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开始立法,强迫企业将其外在的不经济内部化。企业此时在生产的时候就多了一项生态成本。如果企业还想维持原来的产量Q,则需要增加资本的投入,这样成本-产量曲线就变成了P1,单位生产成本就会提高到C1,企业利润减少,由此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损失是矩形C1ABC0的面积这么多。
为了研究分析的方便,我们仅以EIC上的企业AB来进行分析。假设园区开始只有一个厂商(如图1)A,根据市场供需关系,确定其产量为Q,此时的成本-产量曲线为P0,单位生产成本为C0,并且企业的生产对外部环境产生的是负的外部性。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开始立法,强迫企业将其外在的不经济内部化。企业此时在生产的时候就多了一项生态成本。如果企业还想维持原来的产量Q,则需要增加资本的投入,这样成本-产量曲线就变成了P1,单位生产成本就会提高到C1,企业利润减少,由此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损失是矩形C1ABC0的面积这么多。
假设这时有另一个企业B进入了该生态园区,AB两个企业组成了EIC。B企业通过一项技术,将A企业的废弃物转化为自己的生产原料(如图2)。P0代表B企业不加入到该EIC中从外界直接购买原材料的成本-产量曲线,P1代表B企业加入到该EIC中,以技术变A企业的废弃物为自己的原材料时的成本-产量曲线。则矩形C0ABC1就是技术溢出效应给B企业带来的利益。
引入了B企业后,A企业也分享了技术溢出效益所带来的利益,如图3所示:
图3是在图1的基础上多增加了一条成本-产量曲线P2。P2就是引入B企业后A企业变动后的成本―产量曲线(这里我们假设副产物是以很低的价格出售给B企业的,但如果企业是以补贴给B企业,让B企业利用A企业的废弃物的话,则平均成本高于C但是一定会低于C1)。由图可知,引入B企业后,A企业也分享了技术溢出效益所带来的利益,即矩形C1ACC2的面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EIC构建对生态园区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益,无论对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都会带来利益。A、B两个企业通过分享技术溢出所带来的收益,使A、B两个企业的成本降低,利润提高。别的企业看到了这个好处,也会积极的要求加入到该EIC中,EIC上的企业逐渐增加,技术溢出效益所带来的收益的涵盖面积进一步扩大,就又促进了企业不断的集聚到EIC。如此循环下去,直至形成该EIC的最佳规模为止。
3.降低合同的履约成本
EIC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组织方式。EIC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问题,都会导致整条EIC无法运行下去。因此,合作伙伴之间的彼此忠诚履约率对于EIC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形成产业园区后,由于EIC上的企业都处于同一个园区中,彼此之间的接触较多,时间长了,就比较熟悉。这样就为更好地履行合约,提供了很好的“软环境”。彼此都是比较熟悉的人,任何人的违约都会很快的传遍整个园区,这就降低了人们为了短期收益而做出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的几率,而且即使发生了问题也比较好沟通。发展比较好的丹麦的卡伦堡EIP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卡伦堡是丹麦一个人口仅有2万人的工业小镇。大家在这个镇上居住的时间都比较长了,彼此之间都非常的了解,而且小镇还会定期举行聚会,这样更促进了大家的交流。园区EIC上的很多事务都是通过这种非正式的方式达成的,并且其履约率远远高于一般公司以合同的方式建立合作方式的履约率。这完全是由于“产业积聚锁定效应”,它增强了对任何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限制了人们为了短期利益的投机主义行为。因此,这种“产业积聚锁定效应”促进了EIC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 结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一些传统的产业园区已经日益的显示出了它的弊端。传统产业园区的高经济增长伴随着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排放,随着全球资源价格的上涨和国家对污染排放标准的提高,以往的竞争优势已经被高原材料采购成本和高污染治理费用所抵消。EIC这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资源价格上涨和企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外部性等问题。如果能够将EIC与传统的产业园区结合起来,利用传统产业园区良好的文化氛围、基础设施等,构建新型生态产业园区,既可以解决了传统产业园区所面临的困境,又能发挥生态产业园区的优势,终将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齐振宏:循环经济与生态园区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5)
[2]李强汤俊芳钟书华:生态工业园的微观经济价值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8)
[3]王兆华: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2002
[4]孙洛平孙海琳: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纵观整个世界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跨国经营越来越普遍。就制造业而言,产品的设计可能在日本,而原材料的采购可能在中国大陆或者巴西,零部件的生产可能在台湾、印尼等地同时进行,然后在中国大陆组装,最后销往世界各地。在这个产品进入消费市场之前,相当多的公司事实上参与了产品的制造,而且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生产水平、管理能力,从而形成了复杂的产品生产供应链网络。我国的产业供应链正处在快速成长时期,从产业发展的自身要求、产业之间的关联互动以及供应链的价值特征来研究和构建相关产业供应链,尤其是优势产业供应链,对于调整中国产业经济的资源配置和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笔者通过分析产业供应链的内涵、产生动因、形成路径及其特性,提出了构筑产业供应链的一般思路,以期对产业供应链理论及实践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有学者认为,供应链是继市场和企业之外的一种创新的组织分工形式,是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应对竞争的一种制度安排[1]。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产业链是在中观层面的界定,如徐青青等认为产业链是产业部门间通过有机关联所形成的有序链状结构,是对经济部门特定运行结构的描述[2]。但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产业供应链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产业供应链是在某一产业范畴内以及关联产业之间,基于特定目标经济活动的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具体表现为由主导企业和其上游、下游企业及相关协作企业共同建立的网链结构。对于产业供应链的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
(1)产业供应链实质上就是产业内及产业间供需关系的表达,产业内供需关系体现为垂直分工划分的产业上、中、下游关系,产业间供需关系体现为横向协作关系,即相关产业的服务与配套。
(2)产业供应链的长度是产业核心产品加工深度的体现,供应链越长,表明加工深度越深,产品延伸越好,附加价值越高;产业供应链的宽度则是产业核心环节协作程度的体现,供应链越宽,表明协作程度越高,产业整体规模越大,协作效应越明显。
(3)从功能角度分析,产业供应链有机地实现了企业内部子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以及企业内外部供应链的整合[3]。通过这种业内的上下游企业、同质企业集群以及产业间的相关企业形成一个集成性关联系统,实现产业各要素、功能、环节以及各企业组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高效协作,范围内实现资源、流程的优化以及功能、组织上的重组,从而可以产生单个能实现的集成式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协同价值效益,从整个系统范围内大大降低各种业务运作成本、交易成本,杜绝无效资源内耗以及低效、重复使用现象,形成聚集效应和竞争优势。
1 产业供应链形成动因及形成路径
1.1 形成动因
产业供应链是在传统企业供应链的基础上,经历了不断的动态演变这一自组织、自适应的发展过程,其形成受到内外部多因素的影响(见图1)。
从外因分析,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经济的网络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所有社会经济活动都纳入网络的运行轨道,使得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为复杂而紧密。企业内部的、纵向的价值链被打破,分解成全球范围内横向的价值链体系,企业所从事的业务也产生了新的形式——集聚和分离[4]。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朝着个性化、高级化、准时化、便捷化等方向发展,单个企业仅靠传统的供需链已很难满足这些需求,因此,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形成产业供应链的重要拉动力。此外,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各种信息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加快了信息、物质的流动速度,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各种经济活动完全可以超越组织的边界和时空的限制进行有效运作,这为企业间的有效协作与快速沟通提供了基础手段,成为产业供应链形成的重要推动力[5]。
从内因分析,产业内及产业间的关联性、供应链本身具有的协同优化、价值优化特性,以及企业不断对效率、效益的追求是产业供应链形成的内在动力。其中,在经济、技术等各因素作用下所触发的企业间的协同行为,是形成产业供应链的根本动力。
1.2 形成路径
本文从企业为角度出发,来分析产业供应链的形成路径。企业最初在基于单向的供需关系基础上,经过长时间超出传统市场交易的行为,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上下游关系,即企业供应链形成。随着市场的发展,同类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上下游企业的选择面扩大,由于企业对自身效率、效益最大化以及对上下游协同效率最优化的追求,使得企业供应链出现了纵向扩展,单纯的纵向扩展导致一定市场范围内同质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因此,企业开始追求一种以相关业务合作及产品配套为表征的规模经济效益与集聚经济效益,企业供应链出现了横向扩展,企业的这种纵向协同行为以及横向协作行为不是随意选择的,一般来说,它总是出现在特定的产业范畴内,从而驱动了企业供应链逐步演化为产业供应链,这不仅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更为紧密并且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也实现了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合作企业的协作共赢关系[6]。随着产业供应链的发展成熟,相互关联程度较高的产业也可能融合到一个产业链中,典型的实例如计算机制造业与软件产业的融合等,从而可以实现更符合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产业应链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产业结构。产业供应链形成路径总结如表1所示。
2 构建产业供应链的发展策略
2.1 构建区域型产业供应链
产业供应链可以从整个国家的宏观角度研究,也可以从区域的角度研究(这里区域指的是一个国家内某一经济区域或特定的地域范围)。从区域角度研究,更关注不同区域的特征变量,包括自然、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在中国构建全国性的产业供应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循序渐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而且是否所有产业都适合构建全国范围的产业供应链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首先应考虑构建区域型产业供应链,结合各地具体情况,深入分析所处地区的经济特点与产业结构,构造适合产业特点的供应链模式,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乃至国家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问题。
2.2 注重协调节点成员关系
产业供应链的目标是形成协同与规模优势,只有参与供应链各方利益达到相对均衡,才能实现真正的协同。而产业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都是独立自主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利益目标不完全一致,信息结构也不对称,而且性质相同的企业存在着“同极相斥”的内在驱动机制,这些都易造成冲突和矛盾。产业供应链不仅存在着产业内部的竞争与合作,也存在着产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产业供应链成员间有着更为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产业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中必然会存在较长时间的“磨合”过程,磨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源优胜劣汰与优化组合共存、利益冲突与协调共生的过程,所以产业供应链的构建要注意把握形成和发展规律,准确确定各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基本利益关系,即实现合理的分工与角色定位,协调好产业内及产业间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充分发挥各种联系的良性互动效应,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帕累托最优。重点要研究产业内企业之间如何实现有效分工,产业间的相关企业如何消除体制性壁垒,实现有效协作,使各个企业依托产业供应链,体现出系统化的管理和协同化的操作。建立信任机制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要通过高度的信任使各节点实现高度的协作,否则产业供应链只能形同虚设。
2.3 处理好劣势节点问题
产业供应链涉及企业面广,产业链条长且宽,各个企业为供应链贡献各自的核心能力,由于企业之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必然形成链条的薄弱环节与优势环节。如果薄弱环节发展滞后,不仅会制约优势环节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发展水平,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供应链的瘫痪。因此,如何在保证不影响优势环节的前提下,采取措施补足“短板”,解决“瓶颈”,是产业供应链形成和发展中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对于瓶颈型企业,可以通过淘汰出局、协助改善或兼并收购等方式处理。
2.4 建立物流网络,建设信息平台
要有效地引发产业供应链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必须处理好产业供应链上的“四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其中物流和信息流又是关键所在。要重视产业供应链物流资源的整合,建立和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物流网络,同时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风险管理系统。要针对不同的产业供应链,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产业供应链信息平台,并处理好长远规划和当前需要的关系。
2.5 注重外部关联性和政府扶持
产业供应链除了要关注产业内部的协同性,还要注重产业外部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不仅包括与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同一产业的信息及业务联系,也包括与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信息、业务交流以及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的联系。产业供应链的形成是一个从非均衡走向动态均衡的过程,初期阶段的构建及完善仍需要政府的扶持,这种扶持既包括硬件方面,又包括统一规划、政策引导与宏观调控等方面。在产业供应链发展成熟之后,可逐步实现以市场调控为基础的自我发展。
3 小 结
产业供应链是一种基于串、并联形式的系统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增加动力、减小阻力,提高协同效应不断发展。产业供应链的构建要考虑产业的差异性,不同产业供应链特色各异,构造的方式、侧重点以及运作模式必然会有所不同。目前,所有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都应从产业的角度重构或调整自身的供应链结构,争取参与到产业供应链网络中,在产业市场中实现科学合理的定位,在实现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参考文献:
[1] 彭建仿,范秀荣. 供应链存在的理由——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读[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59-62.
[2] 徐青青,缪立新. 基于产业链演化的物流网络资源配置策略[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1(5):43-47.
[3] 张秀萍. 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的整合[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83-88.
我想谈一谈现在我们进入的2014年,我们有什么可以期待。
第一,我想刚刚提到去年年底的4G牌照,确实给我们会带来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新天地,一个新的发展空间,而且会有利的拉动刚刚说的信息消费这个目标,有关部门预计2014年我们国家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会达到4.5亿部,其中支持4G的手机1.2亿,再其中是TD-LTE的手机大概会三千多万,大家想想这些手机投放到市场之后是不是会促进更换手机的热潮这样带来的消费是巨大的,当然其实4G手机不仅是终端的更换问题,在4G驱动下面移动的视频业务将会大幅发展,也会带来三网融合的实现,多屏合一三网融合会实现,因此在移动终端大屏化和视频服务高清化触动下,消费者会带来更新的体验,我们产业界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创新去提供服务。
关键词: 物联网产业;发展分析;对策研究
Key words: IoT industry;developmental analysis;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8-0014-03
0 引言
物联网概念早在1995年就由比尔・盖茨率先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出了,但是由于当时的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发展的局限性,物联网并未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新性提出了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直到1999年,美国Auto-ID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表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的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并提出了任何时刻、地点、物体之间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的计算的发展愿景。[1]
当前整个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有关“物联网”的定义是: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
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广州以及福建等沿海城市,其他省市地区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3]
随着总理在无锡调研时提出建立“感知中国”的口号,拉开了中国物联网时代的序幕。因此,以无锡为中心,江苏省注重发挥政府推动作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将无锡建设成为“感知中国”中心:一是加强规划,编制了《江苏省传感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2012、2015年的具体发展目标;二是注重以用促产、创造需求,拉动产业发展;三是营造良好的技术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也高度重视这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着手打造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心:第一,率先成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组织;第二,着手制定北京市物联网产业规划,确保在国内的领先地位;第三,加强与智囊机构的战略合作。
浙江省作为国内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研究的先行地区之一。早在2004年嘉兴市政府就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成立了中科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先于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研发中心。当前浙江省政府计划把浙江打造成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建成以杭州为核心,嘉兴、温州乐清为“两翼”的物联网产业集群。
其他各省也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出谋划策,抓紧建设物联网产业。如:上海市的口号“顶层规划、示范先行”;广东省计划把广州建设成为无线射频识别产业园区、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广东省卫星导航产业示范基地等,作为广州市物联网产业的重要载体。
目前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江苏、广东、浙江等省,均大规模规划建设物联网产业园区,均预测产值将达到上千亿元。
1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瓶颈
1.1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优势[4]
关键词: 物联网;影响因素;灰色关联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influence factor;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165-03
0 引言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物联网产业几乎覆盖了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物联网技术能够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准确、全面,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缩短了科学技术从研发到应用于实体经济的时间;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升级。正是由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增长方式将会向更合理的方向转变,物联网产业是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知识型转变的重要推动力[1]。2009年总理提出的“感知中国”进一步开启了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序幕。
1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积极回应“智慧地球”的这一概念,全球又掀起了一股新的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技术。美国是较早地开展物联网技术研究以及技术应用的国家之一,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下,马萨诸塞州剑桥城于2007年就着手打造全球第一个全城无线传感网。随后欧盟也于2008年了《2020年的物联网——未来路线》,2009年6月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科学地规划了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路线。与此同时,日本、韩国也相续提出了“U-Japan”和“u—Korea”战略计划。各国纷纷加快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程。
1.2 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是启动物联网技术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我国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技术的研究,并在无线智能传感器、微型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全球的传感领域,已与美国、韩国、德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WG7)的主导国之一。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已取得了包括RFID、位置感知、异构网络融合、M2M、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在内的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据统计,我国2010年RFID产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M2M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2]。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FID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子票证、仓库监管、物流运输、工业生产线管理、校园一卡通以及最大的RFID项目居民第二代身份证的更换等;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汽车行业的自动化生产线、外交、公安、军事等部门领域;传感网在上海世博会和上海浦东机场的防入侵系统中实现了应用,海尔集团将传感器安装于所生产的家电产品上;云计算在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安防、教育等领域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3];据赛迪顾问研究数据显示,至2015年,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2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1 模型的选取 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先提出了灰色系统的概念,并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 [4]。随后又提出了层次分析的灰色关联模型、模糊灰色关联模式识别方法以及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等新模型和新方法,如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因素分析、优势分析和方案决策三个方面。
物联网产业作为一个新兴化、泛在化的产业,其产业边界具有模糊性,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由于物联网产业的研究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数据的采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来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2 研究假设 首先把影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归结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科技创新因素和市场因素,为了能够对影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科学地分析评价,对此分别建立了四种假设:
假设1:经济因素包括GDP水平、人均GDP水平、GDP增长速度;
假设2:政策因素包括科技活动的政府支出水平和政策推动水平;
假设3:科技创新因素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出水平、高新技术企业个数、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数、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水平以及专利授权数;
假设4:市场需求因素包括电信业务总量、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2.3 指标选取和数据搜集
2.3.1 指标的选取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及假设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所选取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在上述选取的指标中,由于政策因素中的政策推动水平指标无法准确的量化,因此不参与模型的定量分析。但政府政策推动是产业发展初期最直接的驱动力,也是物联网产业目前在中国发展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会将其单独列出进行定性说明。
2.3.2 数据的搜集 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中西部四大区域集聚为主体的空间布局[5]。为了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分别选取了四大区域中物联网产业发展较好的代表性省份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江苏、浙江、广东、山东、辽宁、四川和陕西,并以其2010年的指标数据作为度量数据。
2.4 模型说明
2.4.1 设定分析数列 设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
设研究的各个省份所组成的数列为参考数列,即:
Y={Y(k)|k=1,2,Λ,n};
影响因素的各指标所组成的数列为比较数列,即:
Xi={Xi(k)|k=1,2,Λ,n},i=0,1,2,Λ,m;
因此m+1个数据序列形成如下矩阵:
Xi(k)=X■(1) X■(1) … X■(1)X■(2) X■(2) … X■(2) ┆ ┆ … ┆X■(n) X■(n) … X■(n)■
2.4.2 变量序列的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系统中各因素列中的数据可能因量纲(或单位)不同,为了各指标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则需要对变量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将其转化为可以比较的数据序列。只对原始数列作数值间的关联比较,因此可采用均值化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即:
xi(k)=■,k=1,2,Λ,n;i=0,1,2,Λ,m(1)
其中:X■(l)为序列Xi中各列数据的平均值,即X■(l)=■■X■,l=1,2,Λ,m。无量纲化后形成矩阵:
xi(k)=x■(1) x■(1) … x■(1)x■(2) x■(2) … x■(2) ┆ ┆ … ┆x■(n) x■(n) … x■(n)■
2.4.3 计算关联系数 首先,计算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差的绝对值Δx0i(k):Δx0i(k)=x■(k)-y■(k);再从中选取每一列的最大值■Δx0i(k)和最小值■Δx0i(k);
设ρ为分辨系数,其意义是消弱最大绝对差数值太大引起的失真,以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ρ∈(0,∞),当ρ
ξ■(k)=■(2)
2.4.4 计算关联度 关联系数的数值通常不止一个,不便于进行整体性的比较,因此需将各数列中关联系数集成为一个值,作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关联程度的数量表示,关联度r■的计算公式如下:
r■=■■ξ■(k),k=1,2,Λ,n(3)
2.5 灰色关联分析 根据2.4的模型计算方法计算之后,本文进而选取了每个指标序列中的最优值Y0i,将其组成新的数列Y0i(k)作为参考数列,分别由公式(2)、(3)求取比较数列xi(k)与参考数列Y0i(k)之间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如表2、3所示。
2.6 实证分析结果 由表3可知,经济实力因素是影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中经济发展速度,即区域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产业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同时经济也是一个地区发展最根本的要素之一;除经济实力因素外,能够决定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的是科技创新因素,也可以称之为技术因素。物联网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同时也可归入高新技术产业的范畴,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只有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此外,在产业发展中,企业是产业的实体力量,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力队伍,企业联合研发人员,以及研发经费的投入,构成了科技创新的三大基础条件;其次影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是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市场是产业发展的最终体现,它与政策同样都是产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共存的国家中,市场的需求以及政策的指引能够确保产业健康、长久地发展。
3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建议
3.1 强化政府扶持,营造产业环境 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是保障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首先,应当落实国家税收政策,通过税收上的支持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其次,要注重应用层面的引导,如在交通、环保、金融、农业等行业中拓宽行业需求,让物联网进一步落实于实体经济。再次,政府应当制定一个阶段性的发展计划,使发展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逐步推进、协调发展,避免出现发展过程中一哄而上、层次不清的局面。最后,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支持科研成果在省内转化,确保高新技术在产业化、商业化的过程中得以顺利发展。
3.2 加大物联网应用的需求动力,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缺乏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一直是造成物联网应用需求动力不足、阻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目前,物联网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是物联网设计、创新和服务的主体[7],也是物联网应用需求的主要对象。要加大物联网应用的需求动力,就要寻找和建立一种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投融资模式和商业运作模式,实现物联网应用单位与相关部门的多方共赢。对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应遵循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物联网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大、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以需求和应用为突破,重点培育和发展物联网的核心产业,形成网络状的产业结构并逐步向扩散,从而支撑和带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渐进式发展。
3.3 促进企业间的兼并,实现规模化经营 研发成本以及应用成本过高一直是制约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由于物联网的最终发展如同互联网一样,是要实现大规模的应用,服务于所有社会群体,因此,降低企业的成本是发展的关键。英国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指出,交易费用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逐渐降低,生产要素的价格也会随之降低。而相同企业间的兼并则是扩大企业规模最快,也是最直接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得单位产品分摊的成本减少,降低了企业的资金负荷,同时也提高了生产要素的投入效率,避免了重复建设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旭超,胡芳,韩涛.吉林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1,29(1):23-34.
[2]贾学良.浅析物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105-106.
[3]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1)报告[R].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1,(7).
[4]孙玉刚.灰色关联分析及其应用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8-0068-04
作者简介:王淑荣(1973-),女,汉族,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基金项目:2011年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项目“大连动漫产业集群培养途径问题研究”(批准号:2011DLSK401)的阶段成果。
一、大连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概况
2005年6月,大连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为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此后又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动漫游产业振兴基地”、批准为“中国青少年数字娱乐产业教育基地”,是全国惟一一个获得国家级“双授权”的动漫游产业发展基地。利用国外动漫向国内转移、国家鼓励动漫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大连市依托软件产业、人才和区位优势,规划建成大连动漫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大连动漫走廊。动漫走廊东起凌水湾,西至河口湾,全长约3公里,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动漫游戏产业集群化发展区域,现已成为东北最大、在国内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基地。
(二)发展模式
大连动漫产业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原创与外包并行发展,其中外包占有较大的比例。
1原创动漫
(1)原创二维或三维动漫产品
经过几年的发展探索,大连原创动漫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连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设计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图像和2010年世博会场馆。近年来,大连动漫产业基地推出的一大批优秀原创动画作品,已陆续在中央电视台及国内部省市电视台播出,如《探长奇奇》《孪生公主》《淘气包马小跳》等动画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原创网络和手机游戏
网络和手机游戏是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以来,大连动漫游戏企业共开发网络和手机游戏1362种,创造产值83 亿元。仅2008年,动漫走廊完成手机网游、手机单机游戏和手机动漫作品312款,成功引进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为手机游戏、互联网内容开发企业提供上线服务,为3G手机内容的开发提供必备平台。
2动漫外包
动漫外包是大连动漫产业的一大特点。利用区位优势,大连动漫走廊的动漫游外包产业日趋成熟。大连动漫走廊先后与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动漫外包合作机制。大连动漫企业年出口画稿近千万张,实现产值12亿元。2009年,动漫基地有38家企业参加了日本东京国际动漫节,多家公司与日本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合同总价值达500万美元。依托全方位多层次项目外包平台,大连动漫走廊已成为中国对日、韩最大的外包产业基地。
二、构建大连动漫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一)推动大连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大连传统上是一个工业城市,石油加工、装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制造业是大连的支柱性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通常会由以第一产业为主,随后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并最终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辅的格局。长期以来,大连市的第三产业主要还是依靠餐饮业、旅游业等传统服务业的拉动,文化产业发展明显滞后。2011年10月,在大连市的《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中,动漫产业被纳入到重点发展的产业。大连市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城市发展战略决定了动漫产业将成为未来大连市发展的产业。
2有利于促进就业
与其他产业相比,动漫产业人才缺口较大,能较集中地拉动就业。动漫产业的产业链较长,其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文学创作、动画影视制作、网络游戏设计、程序设计、企业策划、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大连市的软件外包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原因是发包方出于成本的考虑,将相当一部分软件业务发包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随着大连软件外包业务增长趋缓,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初露端倪。计算机软件专业与动漫产业有较大的相关性,如果能通过培训实现软件设计专业人才向动漫开发专业人才的转型,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3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大连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建市仅有100余年,城市文化尚处于一种无根的萌芽状态。大连在城市开放中一直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但是企业品牌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沿海城市,这与大连缺乏独有的地域文化不无关系。动漫产品是一种文化产品,其易传播性、可复制性、可衍生性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深化城市内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的文化与内涵往往需要历史的积淀,由于大连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优势,通过动漫文化产品、借助现代媒体传播工具可以较快提升城市内涵。
(二)构建大连动漫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动漫产业集群,就是在动漫产业领域中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个体创意者以及相关支撑机构之间,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地理集聚体。动漫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群体经济组织形式,在专业化分工、网络化交易和辐射化推动方面比若干单一企业具有突出的优势。
1专业化分工的需要
动漫产业的产业链条较长,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专业化分工,那么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动漫产业集群是建立在集群内各主体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之上的,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在某一领域的学习经验曲线效应更为明显,从而促进集群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网络化交易的需要
网络化是产业集群的结构性特征。动漫产业集群包含了市场调研机构、动漫生产企业、动漫营销企业、衍生品开发企业、衍生品销售企业等,与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机构、大学或研究机构、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等相关组织相关联。相关组织之间频繁地进行着商品、服务、信息、劳动力等贸易性或非贸易性的交易、交流和互动,这种网络化的交流模式对于降低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3辐射化推动的需要
在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或知名动漫项目的吸引下,会促使更多的配套企业或机构在地理上形成集聚。这种外在的经济效应有助于知识的交流、创新的形成和品牌的塑造,使产业集群显示出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成为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王淑荣:大连发展动漫产业集群的背景分析与模式研究
王淑荣:大连发展动漫产业集群的背景分析与模式研究
三、大连动漫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探讨
(一)产业集群的辐射——扶持龙头企业
从国内外成功产业集群的实例来看,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起着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对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有着重要的作用。龙头企业的崛起将带动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的快速膨胀。
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扶持龙头企业。一是引进龙头企业。以外联的方式引进龙头企业是迅速提高产业集群内涵的有效方式。通过招商引资和财政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著名动漫企业入驻基地,可以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整合动漫市场的资源,形成大企业、大品牌、大发展。二是内部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对园区内企业进行分类指导,明确企业培育“路线图”和责任制,通过政策聚焦、资源聚合、力量聚集,对有实力或有潜力的动漫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用有限的资金进行重点扶持,打造真正有影响力的规模优势动漫企业,再由这些旗舰型企业带动产业聚集,逐步实现动漫产业集群化。三是加强企业间的并购整合。鼓励企业通过兼并与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对其上下游企业、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通过集聚使综合成本降低。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整合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
(二)全方位发展产业集群——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
大连的动漫产业主要以原创动漫产品制作和外包动漫产品为主,这两类业务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其附加值偏低。要实现大连动漫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就要由单一的产业体向整个产业链延伸,使动漫逐步与商业生活接轨。国外动漫市场的先进经验表明,动漫产业商业价值较高的部分集中于动漫衍生品环节,动漫衍生品的成功则在于整个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因此,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提高动漫产业附加值的关键要素。
1重视动漫制作的前期市场调研工作
尽管动漫衍生品是产生利润最丰厚的环节,但衍生品的成功必然要依托优秀的动漫作品。动漫作品本身的质量是后续商业运营的基础所在。动漫作品是一个基本的支撑点,也可是一个系数,一部动漫作品的受欢迎程度越高,该系数的值就越大,衍生收益也就越多。要创造出受欢迎的动漫作品,首先应对受众市场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调研。动漫产品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只有在成功表达受众情感、激发受众共鸣方面取得成功,才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动漫企业应该重视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完善动漫项目的论证评估体系,必要时请专业的调研机构为企业出谋划策。
2重视动漫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
动漫产业本身就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如果要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在动漫衍生品的开发上多投入,努力拓展产品的种类和领域以求得长远的发展。动漫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再仅限于少年儿童,内容的多元化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决定其拥有更广大的市场。鉴于动漫衍生品已延伸到服装、玩具、家庭装饰、音像书籍、网络游戏和食品饮料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经营者应根据衍生品的领域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明确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选择相适应的渠道、价格和促销方式进行促销。
(三)产业集群功能的完善——依托产业园区
1建立公共需求服务平台
针对动漫企业的共性需求搭建技术服务平台、渲染平台、测试平台、动作捕捉平台、音频采集平台,视频播放平台和产品展示平台等,为动漫走廊企业出品优质产品提供技术支持;针对动漫产品生产的需要,提供特色服务,如非线性编辑系统、三维全身扫描建模系统、特技摄影棚等。由于动漫产业链较长,其整个运营过程涉及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多种类的知识产权,因此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动漫企业发展和生存的瓶颈。产业园区应针对动漫产品不同的运营阶段提供法律咨询等方面服务。
2建立多层次的营销服务平台
在成熟的动漫市场,动漫产品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衍生品的开发与销售。针对目前大连动漫产业产品链断裂、衍生品开发力度薄弱的现象,建立多层次的营销平台是推动大连动漫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产业园区应通过论坛、展会、协会等形式帮助企业扩大知名度,可以与地方电视台、知名卫视、动漫频道等媒体合作帮助企业建立播出渠道,通过与各类出版集团合作建立纸媒渠道,与移动运营商和网络服务商合作建立移动互联网内容产品渠道,与传统经销商合作建立衍生品销售渠道。
3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服务平台
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大连动漫企业在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六成,这些企业由于资金所限,在人才吸引、品牌塑造、拓展高端业务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劣势。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融资平台,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势在必行。具体的路径包括政府专项资金、发挥专项资金融资担保作用,建立中小创意企业贷款解决方案;引进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公司,为企业提供成长资金;通过股权运营上市融资等。
(四)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发挥政府作用
1提供政策支持
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力的政策制度进行制约和规范。政府应制定产业集群化进程规章制度,保障集群化进程顺利推进。应该对各动漫基地的职能和资源重新分配并加以详细说明,避免矛盾的产生和激化。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原创动漫。对于与民族文化、历史等紧密结合、构建独创性、民族性强的特色动漫产品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对于新办动漫企业,可依法放宽企业在注册资本、企业名称使用等方面的工商注册条件。凡经认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直接产品的动漫企业,确需进口的商品可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及享受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动漫产品出口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动漫产业是绿色产业,符合国家发展低碳产业、文化产业的战略方向,政府应对动漫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资金扶持应重点向原创动漫产品、大型动漫项目和重要运营环节倾斜。对原创动漫产品和大型动漫产品进行资金扶持的目的在于树立动漫品牌,而对于衍生品开发和销售等动漫产业重要运营环节进行扶持目的在于突破动漫产业发展瓶颈,打造完整的动漫产业链。
(五)产业集群的提升——塑造品牌形象
1提升动漫产品的文化内涵
动漫产品是一种文化产品,要塑造大连动漫的品牌形象,关键是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一是要合理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二是要充分挖掘大连独特的城市文化。中国的神话故事和传说资源具有很强的教育和审美意义,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将为动漫产品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思路。大连虽然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其文化也有一些独到之处,如独特的闯关东文化、多元的建筑文化、服装文化,这些都可以成为动漫开发的资源,为塑造动漫品牌提供创作灵感。
2加快动漫产品的创新步伐动漫产业是创意型产业,产品创新是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要推动大连动漫产品创新,关键是要营造产品创新的环境。在产业集群内应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等功能,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和行业技术支撑平台,支持和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次,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连动漫产品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劣势,其重要因素是动漫设计缺乏新意,后期的策划营销缺乏创意。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社会办学机构与产业园区间的合作,通过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培养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鸣论动漫产业集群建设模式[J]东岳论丛,2010(5)
[2]冯静3辽宁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拓展对策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10(8)
[3]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武汉大学,2010(5)
(一)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价值链”最早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对全球价值链比较有影响的界定是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发展研究所,它将全球价值链定义为“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从概念设计到使用直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所有创造价值的活动范围,包括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分销以及对最终用户的支持与服务等。组成价值链的各种活动可以包括在一个企业之内,也可以分散于各个企业之间;可以集聚于某个特定的地理范围之内,也可以散布于全球各地”。
(二)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机制
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基本来源于生产者和采购者两方面。生产者驱动由指生产者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投资者可以是拥有技术优势、谋求市场扩张的跨国公司,也可以是力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自主工业体系的本国政府。在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中,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市场网络组织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外包和海外投资等产业前后向联系,最终形成生产者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一般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价值链,如汽车、飞机制造、计算机、半导体和装备制造等,大多属于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在这类全球价值链中,大型跨国制造企业发挥着主导作用。采购者驱动着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内销售渠道的经济体通过全球采购和贴牌加工(OEM)等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跨国商品流通网络,能够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那些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类、玩具、自行车、农产品、家具、食品、陶瓷等大多属于这种价值链,发展中国家企业大多参与这种类型的价值链。
(三)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Gereffi、Humphrey和Stur—geon(2003)根据全球价值链中各行为主体之间协调能力的高低,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划分为以下五种形式: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领导型和层级型,这五种治理模式中,市场和层级制分别处于价值链中行为体之间协调能力的最低端和最高端。市场型是指各个经济行为主体通过货币买卖各种商品和服务,其运行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层级型则是以企业制为典型,运行的核心就是管理控制。模块型、关系型和领导型都属于网络型,介于市场型和层级型两者之间,其中的模块型是系统的分解与集成,各个子系统需要有很好的创新效率,并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集约交易费用;关系型模式中厂商由于社会同构性、空间临近性、家族和种族性等联系集聚在一起;领导型模式则是众多中小厂商特别是小型厂商依附于几个大型厂商,由大型厂商对他们实施很强的监督和控制力。在现实世界的全球价值链治理中,这五种模式往往是相互交错的,且彼此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的转换机制。这五种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阐明了权力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运作模式。
(四)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是指提高一个国家或企业转向利润更高或技术更复杂的资本和技能密集型经济利益能力的过程。humphrey&schmitz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四种方式: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即产业升级一般都依循从工艺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产业功能升级最后到链条升级的过程。具体来说,流程升级,就是通过生产系统的重组或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价值链内部某环节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来提高竞争力,如增加库存周转效率、缩短供货时间等。产品升级,即通过引进新产品或改进已有产品,提高单位产品的附加值,用以超越竞争对手。功能升级,即通过对价值链各增值环节的重新组合,增加新功能或放弃低附加值的功能来提高整体竞争优势的一种升级方式。链条升级,即利用从所在价值链中获得的能力或资源实现向另外一条产业链条转移的升级方式。
二、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的演化过程与特征
汽车产业投资密度大、技术含量高,属于典型的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过程中,其价值链也在发生变化。汽车产业发展早期,整个汽车的研发、设计、生产几乎全部在企业内部完成,通过企业内分工,进行协作生产。随着竞争的加剧,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着一系列转变。
(一)并购与重组
众多之前独立的大型汽车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并购和重组,近年业内普遍认同的“6+3”大格局(“6”指通用、福特、戴一克、丰田、大众、雷诺一日产联盟,“3”指本田、标致雪铁龙(PSA)和宝马)也正发生变化(表1)。
(二)战略调整与转移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跨国汽车公司为降低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将零部件从内部剥离,将战略重心集中在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整车制造等方面。与此同时,为获得更大的市场及降低成本的考虑,跨国汽车公司开始将生产制造环节向海外转移。’依据目的国不同的产业政策,跨国公司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合资或独资。
(三)零部件的相应变革
在汽车整车厂全球布局的同时,零部件厂商也进行着相应的战略调整。一方面,此前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之间进行兼并收购,形成跨国零部件供应商。另一方面,在汽车整车厂的要求或带动下,零部件企业采取跟随战略投资。在跨国零部件企业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或被兼并收购,融入跨国汽车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体系,或进入零部件二级市场或被边缘化,少部分能进入一级市场。汽车产业链演化过程见图1所示。
在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上述演化过程中,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全球价值链在空间上出现垂直分离现象,不同价值链环节,其价值增值不同。组装位于价值链的最低端环节,然后由低到高依次出现梯度分离,梯度分离价值环节的价值量逐步增加。二是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日益成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价值量明显出现向该价值环节转移和集中的趋势。三是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使得原先单一的价值链条演化成纵横交错、相互关联的由多条价值链组成的价值链网络体系。
三、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产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3—1993年):国家批准了有限几个轿车合资企业;第二阶段(1994—2002年):国家出台首部汽车产业政策(1994年),不同所有权隶属关系的国有汽车企业和跨国汽车公司成立了多家合资企业,轿车成为主要发展方向。第三阶段(2002年至
今):中国加入WTO,轿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自主品牌轿车加速成长。从发展模式看,我国汽车产业采取了合资模式和自主创新模式两种类型,每种类型有自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合资模式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明确规定,整车类投资项目进入中国必须采取合资模式,并且股权比例不得超过50%。在这一政策限定下,为获取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都以合资方式在中国进行了投资(见表2),实现了全球价值链上生产环节的空间垂直转移。
1驱动力。合资模式主要是生产者驱动,依靠跨国汽车公司大规模的投资,较短时期内形成强大的生产能力,以抢占市场份额(国内合资汽车公司建设期一般为十八个月,产能大多在20万辆以上)。但随着价值环节梯度分离,模块化全球采购,跨国汽车公司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体现在品牌、研发、渠道、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出现了生产者驱动向购买者驱动转变的趋势。
2治理结构。合资模式属于领导型治理模式。跨国汽车公司是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在价值链的前向和后向协调中发挥主导作用;合资企业位于价值链上的生产环节,在研发、品牌、供应链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没有话语权,受到跨国汽车公司的控制。国家限定外商投资整车企业,必须采取合资模式,其用意是希望以市场换技术,通过合资合作,国内汽车企业能够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从而能够逐步自主开发和生产。但是,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其母国研发、全球采购等战略手段,使得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从而造成我们的自主创新受到一定阻碍。
3产业升级。合资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中游的生产制造,其上下游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均由跨国汽车公司控制。例如在研发环节,车型的基础性研发工作由跨国汽车公司总部完成,合资企业并没有独立的研发平台。目前,针对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跨国汽车公司为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偏好,通过合资企业对车型进行本土适应性改进设计,主要是外观和配饰功能。由于缺少独立研发平台,使得不同技术的集成无法完成,尽管合资企业推出一代又一代的新车型,进行了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但其主体仍然是一家生产制造型工厂,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升级。
在跨国汽车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同时,跨国零部件企业也在进行跟随投资。由于国家对零部件利用外资政策没有合资条款的限定,使得跨国零部件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能够更灵活地进行调整。目前跨国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特征是:从参股向控股转变,从合资向独资转变,从占有市场向垄断市场转变。其中国战略的策略步骤如表3所示。
(二)自主创新模式
在中国汽车产业合资模式全面扩散之际,以奇瑞、吉利、比亚迪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汽车企业在夹缝中相继面世。这批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创建自主品牌,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
自主创新模式发展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大规模私人轿车消费的启动,政策保护下轿车工业的高额利润水平作为宏观背景。采取了模仿国外技术——改进性创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创新的基础和条件,一方面是合资企业的技术外溢,即随着合资企业中技术和管理人才流动到自主创新企业,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也跟随扩散;另一方面,全球垄断供应商跟随跨国汽车公司到中国投资,降低了本土化研发的难度,自主创新企业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整车的研发,核心零部件研发通过外包或成立合资公司进行,非核心零部件可以通过模块化采购来获得。自主创新的核心策略包括,一是直接控制品牌、研发、营销渠道等战略环节;二是提升在价值链条中的治理能力,培育本土化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建立和全球垄断供应商的稳定合作关系;三是以出口、海外建厂等形式向海外市场扩张,参与国际化竞争。
自主创新企业的发展过程类似于构建了一条由自己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从地理空间看,自主创新企业在发展初期主要是立足国内,构建国内价值链,然后通过单个或几个国家的产品出口和海外建厂,构建跨国价值链,最后通过跨越两大洲以上的全球范围内建厂,构建全球价值链。
在动力机制上,立足自主品牌以及模块化全球采购使价值链在最初形成过程中倾向于购买者驱动,而对产品研发的持续投入以及海外建厂等战略,使价值链同时具备了购买者和生产者驱动兼有的特征。
在治理模式上,自主创新企业在发展初期更多地依赖价值链上前向和后向主体之间的合作。自主创新企业和跨国零部件供应商是一种合作关系,其发展得到了跨国零部件供应商所提供的关键零部件的支持;与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则更多地体现为市场型关系;自主创新企业最初车型的设计与完善,主要依靠国外汽车设计公司,联合开发使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而其海外出口主要借助于国外成熟的营销网络。因此,自主创新企业所构建的价值链在治理模式上具有模块型的特征。
产业升级上,自主创新企业通过以下多种方式来实现:一是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生产过程重组而实现工艺流程升级;二是与国外汽车设计公司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出高技术含量的车型而实现产品升级;三是控制自主品牌、营销渠道、研发等战略环节而实现功能升级;四是自主创新企业最初所构建的价值链和跨国汽车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并不在同一层级上,而是价值量较低的低端用户价值链。凭借在私人消费市场上的成功,自主创新企业巩固了在低端用户价值链中的地位,再凭借在这条价值链上获得的知识,开始产品出口和海外建厂,在价值链上进行水平延伸和垂直拓展。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本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的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全球价值链上生产环节的空间垂直转移推动了汽车合资企业的设立和合资模式的实施,同时也为我国汽车自主创新模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汽车合资模式的目的是为了以市场换技术,实现自主创新,但由于跨国公司在合资企业的主导权,使得合资企业内部技术能力呈现片断化特征,阻碍了产业升级过程,但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仍然存在。
第三,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的兴起,得益于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全球模块化采购以及国内私人汽车消费市场的迅猛发展。自主创新企业没有嵌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而是另外构建了一条价值量较低的低端用户全球价值链,并通过控制价值链中的战略环节来实现产业升级。
基于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演化规律,对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073073);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GJJ12739)
作者简介:齐亚伟(1984-),女,山东聊城人,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产业技术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4-0074-06收稿日期:2013-08-09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竞争力的宏观基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发展存在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是中国产业成长的趋势,信息产业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共生、融合更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动力源。因此,探索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域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取决于地区主导产业的更替。Blomstrom等(2007)发现瑞典和芬兰等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是由原材料工业转向经济结构多元化工业,最后转向多样化的服务业。Drucker(2011)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联,以及产业规模、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影响。Dosi等(2007)认为信息通信技术改变了原有产业技术效率、组织形式和竞争力,支持更加细化的专业化分工和垂直整合程度较小的产业结构。Storz(2008)分析了日本软件业如何克服路径依赖性而成为一个新兴主导产业。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信息产业表现出明显的融合特性,产业融合突破已有结构化的产业约束,改变了现有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形式和创造出新兴产业(陶长琪 等,2009;任小军,2011)。陈文俊等(2013)建立先导性战略新兴产业关联规则识别模型,发现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需要资源在产业间的合理配置,充分并有效地利用全国各区域的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以及国际分工(郭亚军 等,2003;张立柱,2005)。随着信息产业的成长,信息流成为产业关联中的主导性要素,突破物质流相对固定的“上游―中游―下游”的产业传递轨道的束缚,在更大的范围内搜寻、集成和合理配置资源(周振华,2004),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张劲(2010)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的优化、对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的提升、对新兴产业的催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杨波(2012)认为区域产业结构是地域分工的产物,具有地方特色、非均衡性等特点,应从加强产业关联度和地区产业分工协作的角度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刘丹等(2013)基于三螺旋理论,分析了信息产业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差异化、合理化和高度化实现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已有文献界定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实质,也探讨了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带动作用。由于资源禀赋和产业政策的影响,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在水平、效益、产业构成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但针对产业结构空间差异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为例,分析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联性。
二、信息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理论分析衡量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判断产业之间、区域之间是否具有因其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地区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根据张立柱(2007)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取决于产业协调发展程度、资源利用水平以及产业技术进步程度等。
产业协调发展问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问题。它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及发展速度的协调,指的是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技术差距、数量比例合理,各产业的排列组合具有丰富的层次性,产业间的主次与发展的轻重缓急关系比较明确和适宜。信息产业的高创新、高渗透特性使得很多地区将其作为主导产业,信息产业通过向传统产业提供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内容和信息服务,推动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进程,并极大地增强了传统产业竞争力。我国工业化程度及信息化程度呈现从东向西阶梯式递减的趋势,要平衡区域经济结构,就必须从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着手,从而使得区域产业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能力。本文采用钱纳里三次产业结构模式中的Hamming有限点集贴近度反映产业协调发展程度,Hamming贴近度越大,则与钱纳里三次产业结构模式差距越小。其中,钱纳里国际标准模式如表1所示。
表1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国际标准模式
三种研究结果发展阶段人均GDP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塞尔奎因-
钱纳里模式
(1980年美元)农业社会30039.428.232.474.99.215.9工业化前期50031.733.434.665.113.221.7工业化中期100022.839.237.851.719.229.1工业化后期200015.443.441.238.125.636.3现代社会40009.745.644.724.232.643.2数据来源:郭克莎、王延中编《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判断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考察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配置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利用的效率状况。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不仅要通过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区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禀赋,而且要通过对外经济交往实现国内国际分工,克服区域内需求与资源不足的矛盾。信息作为一种软要素,受区域禀赋的制约较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流加快了资源的流动和在产业间、地区间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间的相互转换,使得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得以相互服务、相互促进。同时,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间联盟组织形式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虚拟一体化发展,有效解决各领域中单个企业或单个地区资源配置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高效化的基础。为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必须利用技术创新使产业向更高一级的结构演进。技术进步速度越快,区域竞争优势越强,产业结构越趋向合理。结合信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能够借助技术手段改造原有部门、建立新兴产业部门、整合资源和产业链条,最终突破自身“瓶颈”,提高农业及工业生产效率。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的产业部门,有助于延长产业链,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突破性带动作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同时,加强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分工协作,依据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梯度递进的转移规律,推进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加工基地和产业链从东向西,由南向北延伸,加速技术转移和扩散进程。
通过对表2、表3、表4的分析发现,2005年~2010年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区域结构合理化具有较大影响,并呈现如下特点:
(1)东、中、西部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关联度均高于0.53。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各项指标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的三项指标关联度趋势一致,与技术进步速度关联度最高,与资源配置效率关联度其次,与 Hamming贴近度的关联度最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与东部、中部存在一定差距,各指标的关联度相对东部、中部而言更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与国际标准相比,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不足,应控制工业部门扩张,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参照发达国家在某一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容易带来问题,即便某些国家的发展经验得到经济学的检验,也会由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而“时过境迁”,因而“国际标准模式”也不一定适合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演变规律。
(2)从指标1(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指标2(产业总产值/GDP)、指标7(总产值年增长率)、指标4(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数/全部企业数)与合理化各项指标关联。产业结构合理化受地区经济基础和信息产业发展规模的影响,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提高了新兴产业所占的比例,而且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使经济增长有了新的推动力,从而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有序化演进。指标3(产业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指标11(拥有发明专利数)、指标10(新增固定资产)、指标5(项目建成投产率)、指标6(实现利税总额)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联度都不大。这表明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技术进步相对于资源配置效率和Hamming贴近度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因素,但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信息产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和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而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和专利是技术创新的直接产出,它直接关系到信息产业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新增固定资产、项目建成投产率、实现利税总额反映了信息产业的投资结构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信息产业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弱,并且有不少新产品由于性能、质量和市场适应性因素,而未能推向市场和占领市场,转化为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而且投资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未能转向人力资本和技术投资,而多是从事低效益的“贴牌生产”方式,从而导致我国各地区信息产业创新潜力不大,科技转化能力较低,新产品和经济效益无法转化为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动力。
(3)在各项指标中,东、中部地区的关联系数均很高。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基于前期优势,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一直处于全国水平前列。中部地区因为政策导向,2005年~2010年间,中部地区崛起计划如火如荼,中部地区省市政府大力倡导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致使其规模增速突出。政府主导的决心使得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指标4(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数/全部企业数)、指标9(信息产业投资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关联度达到0.9以上,而与产业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新增固定资产、拥有发明专利数、实现利税总额等反映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指标的关联度较低,可见西部地区IT企业增长迅速,信息产业正在起步阶段,已完工并投入生产、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尚属少数,技术创新还处于引进、消化再吸收阶段,对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尚不明显。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来自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总量扩张而非内涵发展。
四、结语
本文选取Hamming贴进度、资源配置效率、产业技术进步速度作为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关联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密切相关,电子信息产业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部地区战略崛起,西部地区资源开发高效化中起到关键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1.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及第三产业政策支持力度
通过改善投资结构促使信息产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从“规模速度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加强新产品的市场营销和产业化环节,改变低效益的“贴牌生产”方式,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并采取差异化、多元化竞争策略,扩大新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占有份额。
2.结合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创新性优势,在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传统产业自身的产业升级,并促使产业链的细分与整合。
3.加强区际分工协作,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聚集与技术创新扩散,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发展缓慢。为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应避免重复建设,合理布局聚集产业。
参考文献:
陈文俊,贺正楚,吴艳. 2013.基于R&D指标的先导性战略新兴产业发现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1): 107-111.
刘丹,陶文依美,陶长琪.2013.信息产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6):29-35.
郭亚军,杨耀东.张瑞华,2003.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及其评价方法\[J\].工业技术经济(3): 76-77.
任小军.2011.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互动机制\[J\].经济纵横(8):51-54.
陶长琪,齐亚伟. 2009.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结构演化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10): 13-21.
杨波,2012.国际分工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4): 70-72.
张立柱.2007.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性评价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张劲,2010.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J\].现代管理科学(4): 54-55.
张可,刘思峰, 2010.基于OWA算子的灰色关联模型群融合方法\[C\].第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
周振华.2003.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产业经济研究(1): 1-10.
BLOMSTROM M, KOKKO A. 2007. From natural resources to high-tech production: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n Sweden and Finland \[C\].//Natural Resources: Neither Curse nor Destin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DOSI G, GAMBARDELLA A, GEAZZI M, ORSENIGO L. 2007.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new technologies upon size, pattern of growth and boundaries of the firms \[Z\]. 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 Research Working Papers, No. 533.
DRUCKER J.2011.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cent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rends and implications\[J\]. Economic Geography, 87(4): 421-452.
GAMBARDELLA A, GRAZZI M, ORSENIGO L, et al.2007.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new technologies upon size, pattern of growth and boundaries of the firms\[M\]. Manchester :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
SOTRZ C.2008. Dynamics in innovation systems: Evidence from Japan’s game software industry\[J\]. Research Policy, 37(9): 1480-1491.
(编校:育川)
Grey Correlation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Rationalization
QI Yawei1,2,LIU Dan1
(1.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3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