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8 18:22: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城乡经济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引言
城乡经济差距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也关系到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实现。
贵州的城镇人口为1176.25万人,农村人口为2302.75万人,农业人口达到了83.9%,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占到了70%,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是20.1%,说明贵州的农业人口数量是庞大的。1978 —2010年贵州省城镇居民收入从 261.26 元提高到14147.74 元,农村居民收入从 109.30 元提高到3472 元,2010年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4143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412,然而两者相差3.15倍,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贵州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此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贵州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 1978 年的2.39 倍,上升到 2010 年的 4.07 倍,上升了 70.29%,年均上升 2.20 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例是4.0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23,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比为4.18。
大量的理论研究表明,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优化就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路径。
2.贵州城乡的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2.1贵州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现状
从贵州省的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贡献率在50%左右。但是第三产业占贵州农村经济总收入比重低,发展速度明显滞后。贵州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比重较低。在贵州省的第三产业中,位居前三位的一直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在第三产业构成中的比值仍然较低,这说明贵州省的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主要是通过传统行业的有力支撑实现的,一些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咨询、中介、法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仍处在低水平、低效益的状态,制约着第三产业的发展。
2.2贵州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比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大,对劳动力吸收能力强。贵州第三产业的城乡就业人数差距较大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就业人数26451人,农村为5056人,两者是5.23 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的就业人数是3482人,农村的为760人,比例是4.58。
贵州对城乡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巨大差距,第三产业固定投资差距最大的是住宿和餐饮业,城镇的固定投资为21.64亿元,农村的为0.56亿元,两者的比例是38.64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方面,城镇的589.65亿元是农村27.92亿元的21.12 倍。
私营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活跃,影响整体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贵州城乡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户数对比相差大的有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城镇的私营企业户数是5022户,农村是968户,相比为5.19 ,对于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城镇为242户,农村为70户,前者是后者的3.46倍。
消费是拉动一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贵州城乡居民对第三产业各门类的的消费存在着差距。在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用于交通、通信的消费占比为12.6%,用于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比重是12.50%;而在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中,用于交通、通信的消费占比是8.1%,用于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比重是6.5%。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的是全社会消费状况,对于零售商品的消费,城乡之间的消费也在逐年扩大。
3.基于第三产业角度的贵州城乡缩小经济发展差异的环境
3.1国家政策的支持
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增加使农民的收入增加。近年来,免除学杂费、医保、低保、老保等一系列惠农政策。2012年的国发二号文件,说明中央高度重视贵州经济的发展,贵州城乡经济差距的扩大势必影响整个中国的宏观经济,国家政策的扶持为贵州缩小城乡差距争取项目与资金创造了有利条件。
3.2得天独厚的资源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旅游资源也为贵州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已经形成诸多著名旅游景点,包括“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5A级旅游区2个,国家4A级旅游区3个,等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等。还有许多待开发的旅游景点都藏于深山之中,靠近农户居住地。这些都是贵州农村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比较优势。
3.3人口红利的优势
贵州的农业人口达到了80%多,劳动力资源充裕且成本优势明显。2011年贵州农村人均GDP为4200元,而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全省就业人数的70%多,在劳务成本方面, 2010年贵州县域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3412元,而同期贵州城镇居民的为14143元,农村人均收入相当于城镇的24.13%。贵州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低,为劳动力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
4.基于第三产业角度的贵州城乡缩小经济发展差异的对策
4.1加大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投资倾斜力度
改善贵州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农村公路乡通畅、村通达工程。提高乡镇公路通畅率、行政村公路通达率,村通畅率。针对贵州城乡的第三产业私营企业户数对比相差大的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应构建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农户帮扶制度继续加大农业补助强度.
4.2挖掘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特色优势资源
贵州农村地区有独特的民族传统、民族宗教、民族习俗和民族风貌,应大力开发具有地方资源优势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建设旅游小商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山区的资源和生态优势,把山区建设成为绿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和旅游观光胜地。加速发展非农产业,如休闲产业,城郊型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将旅游和农业结合起来。
4.3开发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配套优质服务
贵州有独一无二的气候,生态优势,农村地区应发展餐饮、住宿、旅行社等与旅游业相配套的后勤设施与服务,形成以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和特色餐饮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以及家政、养老等家庭服务业,为第一、二产业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各种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一些学者也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研究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但大多数文章分析的都是财政在某个项目投入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以科技投入、教育投入等方面的投入为重点研究对象。祝云和毕正操(2007)发现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各个地区及年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时间上表现为影响弹性逐年降低,在地域上凸显了我国长期的先东部后西部、先城市后农村的区域政策带来的不平衡现象。吕中伟和袁卫(2006)、王凯和庞震(2010)也利用计量工具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有很强的正相关,但存在时滞效应,且边际效应递减。在教育投入方面,徐建(2010)分别从全国和西部省份出发讨论了不同财政教育投资的影响,高等教育投入效果更加明显,而初级教育投入效果不明显,提出要根据各省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投入。于凌云(2008)研究发现中国的政府和非政府投入对于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效应。在教育投入比相对较低的地区,物质资本投入是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原因,而非政府投入的增长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效果更加明显。
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确实能对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社会经济中的需要财政投入和支持的项目还很多,需要全盘考虑,在有限性的财政投入中研究其投入结构的改善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收入分配效率更加有意义。很多学者也关注到了这点,从总体财政投入结构上来探讨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很多又都局限在某一领域的经济发展上。肖建华(2008)运用脉冲与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探讨财政投入结构和政府积极性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述文章,大多都是讨论财政对某一项的投入对于经济的发展,或是总体财政投入对于某些方面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却很少关注财政投入结构性问题对于居民整体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更少将财政投入与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相联系。本文将针对总体财政投入、城乡收入和地区经济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通过财政投入项目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来说明政府投入在结构上对于居民生活和城乡收入差距上的作用;第二,通过将财政投入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与给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相对比,看三者是否存在差异;再根据当前国情,探讨政策的偏向性,进一步探析财政政策在地区经济与城乡收入上的不同作用效果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也同时为今后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缩小城乡差距上进行财政投入结构调整提出相关建议。
数据概述
本文选取四川省统计信息网的2001-2009年经济数据、相关政府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以及各地区专门的年鉴数据。主要收集各区县市财政投入、人口和经济等的面板数据,其中2002-2005年财政统计标准相同,而对2001年和2007数据进行统计标准的更改,年鉴统计标准有较大差别,根据几种标准对比以及文献的介绍进行了合并和整理。①没有进行基础年的货币价值换算,因为这里还要涉及政府政策效果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衡量,而这些指标的衡量用现值计算更加直观且可比性较强。
(一)指标选取原因
选择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原因:一是可以更直接的衡量财政投入对其生活水平的影响,二是财政投入的大部分来源于税收,而对他们的纯收入和可支配收入有一定影响。因此,这样就可以从财政的来源和投入两个方向的作用来讨论对于收入的影响,使分析更具现实意义,更加全面。选择四川省的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成都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表明四川必然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先行者,具有代表性,有助于观测我国调整城乡收入差距的成果;四川的城乡收入差距非常大,且有扩大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城乡收入问题依然严峻。地域之间的发展还缺乏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的总体情况,具有典型性和研究意义。选取2000-2009年数据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因为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进入21世纪以来四川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和调整,再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所以从2001年开始到目前更新的2009年最新数据也能更好地反映如今的财政方向和趋势。二是虽然2008年由于四川发生了大地震,政府和各界的财政支持呈非正常性分配,将增加虚拟变量以剔除这种特殊性,为尽可能的容纳信息,所以采纳目前能获得的最新数据。
(二)数据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采用数据的年份较少,由于可得数据来源缺乏,能够收集到的数据年份较短,没有跟踪到最新的年份,另外,由于统计标准也在不停修改,很难获得统一的统计口径。所以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将扩大范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考察,因为全国的数据较为全面规范,横截面数据也较为丰富,也能将由于突发事件引起的变动作为随机事件进行调整,减少数据的偏误和波动相对程度。另一方面,这里只是考察了财政与城乡收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在以后的深入研究中还应该构造财政投入的效率模型,利用财政投入的效率来考察对于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的影响。
计量分析
(一)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计量分析
本文采用的是2001-2009年四川省21个地区财政支出等相关经济指标的面板数据,而财政支出水平与当地经济情况、城乡收入水平存在内生性问题,因而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估计。
(二)模型估计比较
模型变量包括人均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以及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相关变量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支援农村、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公检法司和其他各项支出。首先,计算只包含人均GDP和财政支出的各项变量的基本模型也就是纯经济模型,考察财政支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再次考察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财政支出各项关系的城镇收入模型以及刻画农村人均纯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相关关系的农村收入模型和最后的扩展模型,即包括了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以及财政各项支出的混合模型,对四个模型的参数进行对比,比较财政支出对不同经济目标的不同作用。本文采用一般线性方式进行估计。
(二)计量结果分析
1.由于采用的因变量是人均量,自变量是财政支出总额,因此所得系数较小,但从显着性和系数的正负,可以了解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影响。由于存在严重的一阶自相关,所以加入滞后一阶的因变量影响显着,财政支出各项影响较小且多不显着,但是从四个模型的结果比较也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2.从基础经济模型可以看出,滞后一期人均GDP有非常强的正相关,而财政支出项表现显着的不多,说明财政对于经济推动的作用关系不强,而基础设施建设项显着为正,说明基础设施建设的确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地方政府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因。而社会保障项虽然不显着,但是为负,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生与经济增长有背离,而政府在经济增长和民生保障方面要下定决心,进行抉择。
3.在城市收入模型中,财政支出的影响增大,说明财政支出在调整二次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大于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和支农支出对城市收入有正的影响,而教育支出对城市收入影响却为负,这主要是因为教育支出重点惠及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且教育支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长远性,因此对于经济变量的影响都不显着。加入的测量地震影响的虚拟变量,对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较为显着的负影响,而2008年没有显着影响,而到了2009年才显现。
一、市场信息的定义与分类
1 市场信息的概念与内涵
(1)市场信息
市场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信息。按照市场信息的性质和内容划分,市场信息包括市场营销信息、市场管理信息和市场环境信息等。市场信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有价格信息、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咨询信息等。
(2)市场信息资源
狭义的市场信息资源仅指市场信息内容本身。广义的市场信息资源是指除市场信息内容本身以外,与其紧密相连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等。
2 市场信息对于市场效率的影响
市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信息。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信息是市场参与者决策的主要依据,市场信息显示、传递的程度、方式和范围直接影响着市场机制的作用。组织、管理和利用好市场信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整体市场运行。但是,市场信息通常是不完全的,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布不对称。对于政府职能部门来说,应该采取相关政策和战略,收集、市场信息,做好统筹工作。
二、市场信息对现代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成渝地区是我国首个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乡联动、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对于农产品生产、销售以及城镇农副产品需求的满足至关重要。为此,政府商务部门需进行有意识的信息收集与管理,指导城乡供需各方实现科学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
1 有效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市场经济活动是以市场信息交流为前提条件的。尤其当世界经济进入信息时代,市场信息成为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市场信息的生产、存贮、分配、交换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巨大。具体来讲,市场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具有以下作用:
(1)市场信息是实体性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起动器。
(2)市场信息是带动各类要素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
(3)市场信息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
(4)市场信息是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向导和参谋。
(5)市场信息是政府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
总之,市场信息是制约市场发育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2 城乡一体化形势下推广市场信息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农业、农民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必须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国内市场运作向国际市场运作转变。而实现这三大转变的首要力量即是信息力量。因为信息是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本条件之一,及时、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是引导农产品产销、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所以,随着计算机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信息对农业生产的导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三、政府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信息推广职责
1 现代经济发展中政府信息推广职能概述
在信息不完全的现实经济环境中,特别是在具有不利选择和败德行为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对信息资源的配置难以达到最优。这就需要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信息进行进一步配置,即管理者凭借国家机器的权威性,采取命令、指示等形式来直接控制和管理与信息资源配置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
政府对信息资源的计划配置主要依靠三个工具:
(1)财政工具
通过对教育、科研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直接投入,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2)税收工具
对技术创新活动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以鼓励创新活动。
(3)产业政策工具
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刺激和推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2 政府专业部门服务城乡经济发展的信息推广思路
加强农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市场信息应能及时、准确、完整地传输到使用者手中,成为使用者决策的依据、行动的指南。因此,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刻不容缓。如何建立好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开发整合农村市场信息资源
要整合农村市场信息资源,即以现有的信息采集渠道和采集点为基础,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供求与价格、科技、生产、资源环境等完整的信息采集系统,同时调整信息结构,突出重点信息的采集。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信息预测系统,加强信息资源的加工、整理、分析,组织开展对农产品主要品种国际国内市场行情、产销形势的分析预测,重点建设粮食早期预警系统和棉花、水果、蔬菜、农业生产资料等的分析预测系统。
(2)抓好农村信息队伍建设和培训
利用各种媒体,以及县、乡推广站、农经站和农业广播学校等对农村信息队伍进行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的综合培训,也可以组织农村经纪人,龙头企业、经营大户等形成信息服务组织,彻底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把信息及时传播到农民手里。
(3)切实加强领导来强化保障措施
信息服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工作领域新,难度大,必须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只有切实加强领导,才能精心组织实施,同时,还要加强技术指导,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项目管理,最后还必须加强检查验收,建成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在不嗵岣撸对道路发展的要求也在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现阶段我国公路网的作用与合理性都在不断的提高,基本设施也在完善与优化,这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还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的出行安全进行一定的保障。道路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城市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
一、公路网络建设促进城市区域商品流通
公路网络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市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利于城市之间交通网络的形成,对城市之间商品流通与人员流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物流行业是一种新兴的服务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物流行业的兴起是以完善的公路建设为基础,促使各个城市之间的物流融合在一起,在促进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带动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商品储存以及运输都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与便利的公路建设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物流运输与物流信息与道理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城市之间物流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于完善的交通体系,快捷、高效的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物流行业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同时可对城市之间商品流通成本与风险进行有效降低。物流的发展还有效实现商品供应者与需求者之间的一体化。为实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商品流通,必须进一步对物流行业进行发展,促使物流行业的分散化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公路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城市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会对周边的乡村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因此,公路网络建设对使用双方都有积极的影响与作用,最终实现国家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提升的目标。
二、公路建设促进城市工业转移
现阶段我国公路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手段以及方法从根本上对公路建设进行改善,促使公路建设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与意义。但公路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城市工业转移就是公路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之一。
城市工业的转移是指工业从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转移到相对比较落后的、不发达的城市或者农村。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发展趋势,从世界经济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城市内部的工业转移主要是指城市工业由城市转移到乡村的过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转移着传统的手工业,例如城市中传统的纺织业、原材料加工业、粮食加工业等等。在这一转移过程中,主要是基于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为基础的,沿着公路网络的建设,传统的手工工业不断由城市转移到乡村,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为乡村剩余的劳动力找到了出口,大量的劳动力得到了工作的机会,同时促进了乡村经济的整体性发展,
三、公路网络建设促进了城市一体化建设
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依然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函需解决,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城乡二元体制还影响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公路网络的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经济的支持,乡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工业的反哺。公路网络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在城乡之间产业联动,城乡经济结构优化;强化城乡之间产业只能分工和功能引导;城乡之间经济技术的相互协作和相互联合朝向多领域、多层面、全方位以及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公路网络连接起来的城乡将会显示出更明显的发展优势,加快城市、乡村和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步伐,并不断向外发展和延伸,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打破传统的二元束缚的界限,促进区域内优势资源不断互补,相互推进,形成优势区域产业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建设。
四、公路网络建设有利于城乡经济结构利益的发展
公路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建设打破了原始的城乡经济发展状态,城市和乡村在人口、信息、产业等方面的通达性得到了提高,不同的优势在较快时间和区域内得到了汇集,形成了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区经济增长点,并不断的发挥着集聚效应。公路网络建设将城市和乡村中的各个点、线、面等结合起来,在优势公路网络的引导下,城乡凭借着各自的优势资源发展出了更为强大的吸引力,城市和乡村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核心技术不断升级、产业结构水平不断提高,乡村的原材料等不断涌人到城市,城市的技术不断的转移到乡村,城市和乡村不断发生交换和融合,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利益发展。
五、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先行发展的必要性
1.降低生产成本
在两个不同公路运输水平的区域进行比较,明显高效的公路运输可降低当地的生产成本。
(1)公路运输成本的降低,使得原材料的获取价格降低。这对于工业和农业产品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国际上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交通好的村庄其农作物的产出要比交通落后的村庄多31%到42%,主要是因为交通好的村庄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更方便的方式获取肥料。
(2)运输服务的可靠性。随着工业复杂程度的增加,原材料供应的持续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缺乏常规的可靠的交通运输会使偏远地区的生产能力得到限制。原材料的中断风险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而商品供给的中断也会造成信誉的损失。公路运输可以存在于任何地区,基本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来说,铁路、水路不可到达,但是公路可以到达,公路的建设实现了偏远地区与外界的交流,进而可以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2.增加产品价格
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在农村,同时兼顾城市的提升,最终达到城乡的协同发展。农村与城市息息相关的东西就是农副产品,农副产品第一时间能到消费者手里,保持其新鲜度,其价格会得到很好提升,同时使用公益性公路即收费公路运输,其成本也得到降低。
3.鼓励投资
公路交通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业可以创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改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城乡之间的传递,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城乡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工业、服务业等向农村地区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公路运输激活了公路沿线资源,推动了沿线公路的修建和土地升值,交通设施的不断改善对公路沿线资源有明显激活作用,特别是对土地资源使用和旅游行业的推动作用。
六、结语
公路网络建设的发展为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物流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工业不断的向乡村进行转移,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引导城区企业向农村扩大延伸。把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等措施,推动有条件的城区企业将生产链条延伸到农村;镇村主动承接城区大企业的转移,积极融入工业主导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配套协作项目,形成了城乡一体的产业链条。目前全市已有100多家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镇村为城区骨干企业配套的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500多家,有10万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工人。在引导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已有90多家城区企业全部退出中心城区,腾出土地2300多亩发展服务业,规划建设了295栋高层楼宇,既改造提升了城区的传统服务业,又为金融、现代物流、信息科技等生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工业带动能力不强。我省尚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经济实力较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不强。2005年,全省人均GDP 9060元,比全国低29.77%;人均财政收入548.23元.比浙江、湖北分别低74.82%、16.63%。除成都、攀枝花等少数大中城市外,其他市(州)还不具备带动能力。
反哺“三农”力度不强。2005.年,财政农业生产性支出41 62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4%。由于制度安排和资本逐利,导致农村资源外溢、城市资本难以流入的双重困局。2006年,绵阳等9市农村金融存贷差286亿元,是2000年的3.59倍。
我省城乡统筹的基本思路
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遵循“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战略总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倾力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加速创新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发达农村、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努力建设新农村,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互动共融、协调发展。
我省城乡统筹的具体目标
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争取达到8%左右),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7.8年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农村居民低保覆盖率100%,农民对农村社会安全满意度达80%以上,乡通村道路通达率98%以上,村社道路硬化率50%以上,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50%以上,农民对村党支部、村委会满意度达85%以上。
我省城乡统筹的措施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抓好80个产粮大县,稳定粮食总产量。大力发展果蔬、畜牧、水产、药茶和经济林竹,建设十大优势产业带,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200个;在邛崃等20个县(市)开展龙头企业集群试点;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00个;创新转化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55%。
为探究城乡经济发展因素对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加及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的产生的影响,我们设计并且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数量为500份,回收率为93%,调查的受众人群为城乡居民,其中城市居民所占比例为59%,农村居民所占比例为41%。调查结果显示,有近50%的人认为社会经济因素是造成空巢老人数量激增,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我们做了以下进一步的分析探究。
一、城乡经济发展影响下产生的对老人的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
1.直接产生的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
(1)农村
我们的调研地台州黄岩区屿头乡三联村地处屿洋线一代,该地区生产方式单一,辖境内耕地面积较小,山地面积占很大比例,人均年收入仅3000元左右。经济形式单一是这里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产业结构不完善,每年引进的企业或工厂数量几近为零,致使村内缺少相应的工作岗位,经济“高压”下的离巢亦导致空巢老人数量的激增。久而久之,一些离家在外的青壮年的父辈或为儿女照看孩子,或伴与儿女一同居住,也随之搬离村子,造成村子中八九十岁的高龄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而他们的物质生活也得不到保障,这就直接产生了赡养和隔代赡养的问题。
(2)城市
在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相比于农村,城市的空巢老人更多的是缺少“精神赡养”。61%的城市人认为“空巢老人”目前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精神生活的贫乏。因城市经济形式多样,具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较农村多,儿孙工作繁忙,即使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老人们也许也得不到子孙们足够的精神慰藉。城市相对农村较为发达的经济水平给予了老人们足够的物质生活保证,但也因此会时而忽略对老人们精神上的关怀,对于城市老人来说,他们更注重的是精神层面的赡养。有关资料显示,台州黄岩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2年超过了25946元,城市人大多有独立的工作,40-65岁年龄段的城市居民有一定能力自我生存和管理,而20-40岁的年龄段的城市人群相对于农村人群也有较高的经济能力进行赡养或是隔代赡养。
2.间接产生的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
地域经济(这里特指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给城乡空巢老人带来的直接性问题是以上所说的由于外出务工或父辈断层而造成的赡养或隔代赡养问题,而其导致的间接性问题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济发展的落后造成教育水平的滞后所引发的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
①农村:因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三联村内只有一所小学,唯一的中学在屿头乡,且中学在校人数只有100人左右,尽管近年来由于“春萌计划”等政策的实施,当地在校的中小学生人数已不断增多,但仍只有少数村民的学历在高中或以上,教育落后所带来的后果便是孝道文化的缺乏、家庭观念的淡薄、法律知识的稀缺等。在我们搜集和整理资料时发现,历年来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出现的有关隔代赡养纷争的事件其当事人多为农民,他们受经济环境限制而缺乏应有的文化教育,对法律的概念也非常淡薄,因此常会以没有经济能力为由试图不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赡养和隔代赡养纠纷便在所难免。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婚姻法》第二十二条指出: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②城市:虽然相比于农村落后的教育水平,城市的居民从小接受了较好地文化、思想和学术上的教育,但也并不能排除城市人因生活条件良好所造成的自私自利的现象致使他们缺少这种赡养及隔代赡养的意识。
(2)经济发展落后造成医疗水平的滞后所引发的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
①农村:由于三联村较为偏僻,经济条件过于落后,村内的医疗水准极其堪忧,村中仅有一个非正规的医务室,最近的乡镇也只有一个较大的医院,这就导致了很多村里的意外事故发生后村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多老人因医疗条件的限制落下疾病以致伤残,有一部分老人还因此存在丧子(女)状况,因而受经济影响下的父辈的断层是形成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的又一主要原因。
②城市:对于城市来说,在经济和医疗条件俱佳的情况下,父辈因事故无法赡养或父辈断层的现状较少,城市先进的医疗设施可以降低因意外伤残或死亡的概率,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无法对老人进行赡养的可能性,以及父辈断层、孙辈承担赡养义务的可能。
(3)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使劳动力常常往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集聚造成情感的疏离所引发的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
中国地域经济发展得很不平衡,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劳动人口多为谋生计出外务工。长期的在外务工造成对仍滞留在农村的家中老人缺少应有的关心,而如此便又会产生两种情况:①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数量激增,隔代赡养现象在一段时间后最终发生;②外出务工的农村村民长时间将孩子带与身边,造成孩子甚至是自己与农村老人情感上的疏离,继而导致赡养纠纷或是隔代赡养纠纷。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近30%的人不与父母同住,67.24%的人与父母联络的次数少于一周一次,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人可能因为长年累月的在外工作导致亲情的疏离。在自身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年轻一辈对于很少见面的(外)祖父母是否愿意承担隔代赡养的义务,这对社会来说也存有很大的疑问。
二、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的相关解决措施
通过详细的调查、整理、分析后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缓解空巢老人数增长现象从而解决赡养和隔代赡养的有关问题。
1.加速城乡经济一体化
首先要做的是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科技、教育等建设的一体化。降低城乡(特别是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数量增长的速度,隔断因城乡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产生的一系列后果所造成的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的根源。
2.加强思想文化教育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通过大力发展城乡经济来加大教育力度,注重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宣传、灌输城乡居民有关的法律责任和法律知识,从小教育孩子熟悉有关的法律常识,培养法律意识及正确的家庭观念,并且努力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孝道文化,减少人们因教育的缺失、法律意识贫乏而产生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的概率。
3.完善医疗卫生建设
再者,通过进一步加强经济(特别是农村)建设,落实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实施,完善医疗设施建设,争取在三大件“下乡”之后实施城市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的“下乡”以对农村进行医疗援助或对接,逐步完成城乡医疗建设的一体化发展,以解决容易产生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的父辈断层状况。
台州黄岩区屿头乡三联村的实地调研是我们通过一个村子看整个社会现象的有效途径,对于从地域经济看对老人的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具有很强的借鉴性。我们发现地域经济的发展(这里指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影响着对老人的赡养和隔代赡养,因而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同时我们认为解决老人的赡养和隔代赡养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公民个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只有国家与个人的相互配合,贯彻落实政府的发展方针,积极提出有效建议,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3]台州黄岩区人民政府网《黄岩区》
[4]黄岩区屿头乡人民政府网《屿头乡》
[5]法律教育网《司考婚姻法:隔代抚养或赡养的条件》
城乡经济互动是指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积极促进城乡人力、市场、信息、产业和文化等各种要素的流通,形成城乡之间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促机制,在城乡购买力全面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二者发展的动态平衡过程。
城市和农村作为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和乡村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对资源、资金和人才的争夺,从而表现出城乡之间的一种对立和对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不论是偏重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战略,都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农村地区的问题表现为诸如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矛盾。城市地区的问题则表现为市场容量有限,资源匮乏,土地稀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仅仅是城市或农村某个区域的发展所能完成的。诸如城市土地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城乡市场问题,都必须通过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城乡经济互动不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二、城乡经济互动的理论基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整个经济生活得以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对于城乡经济互动来说,市场作为整个经济生活的主体和核心是无处不在的,它同样会对城乡经济互动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当前,城市和农村仍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它们之间有联系的通道,却无法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关键就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缺乏统一的大市场来维系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这个问题在工业化初期可能并不突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地不断发展,市场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了。内需不足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如果能顺利实现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真正地形成城乡统一大市场,将会大大促进国内市场的发育,从而使一系列经济问题得到解决。明确了市场在城乡经济互动中的核心地位,还应该看到城乡经济互动的“发动机”――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产业,没有农业提供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那么一切工业化的成果都只能是海市蜃楼。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必然地会改变农村地区的现状,大大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并且将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离,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可能。同时,随着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的趋势也必将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更有保障的原材料来源。农村市场也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得到开发,从而有利于城乡市场的融合,最终形成有机的统一大市场。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也是城镇体系形成的动力源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率也将不断地提高,城镇体系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也会改善所在区域居民的生活水平,并最终实现城市经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的发展和完善。工业化对农村领域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工业化的发展会对农村、农业提出新的要求,集中地表现在对廉价的工业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上。因此,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谁都不能孤立地求生存、求发展。两者必须协调一致,形成一种有序的发展态势。
综上所述,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农业现代化,都需要解决一个市场问题。没有相应的市场消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成果,那么发展的努力可能会变成没有回报的付出。但是,市场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等待发现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它是需要培育和维护的。市场的基础是总人口和人均购买力(市场容量=总人口×人均购买力)。当前所说的市场,通常是指城市市场,而往往忽略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市场。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农村在现阶段的人均购买力远远落后于城市,所以虽然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但是在市场容量方面却往往处于不受重视的处境。这也使得城乡经济互动成为一种必要,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内需不足的时期,如果能通过城乡经济互动的方式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提高农村的市场容量,有效地把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结合起来,真正形成城市和农村的统一大市场,将会大大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三、城乡经济互动的均衡模型分析
下面从市场这个核心入手来进行分析:
市场容量=总人口×人均购买力
由于现实的市场容量更多的体现为人均收入水平与总人口的乘积,所以对于目前我国城乡差别现状,如果把市场容量分成城市和农村进行考察,则:
市场容量=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城市人口+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农村人口
从1952~1998年的全国数据来看,城市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是在缩小,相反地呈现出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当前,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仅占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40%左右。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虽然当前整体经济运行的态势不错,但是城乡差别扩大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而就全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来看:
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1-城市化率)
根据对多年数据的分析,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基本上处于占城市居民人均收入40%的水平,经过换算后:
全国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2/5+城市化率×3/5)
假设城市化率达到40%,那么人均收入水平仅相当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64%,而当城市化率达到70%时,则人均收入水平相当于城市居民的82%。因此,围绕市场这个核心,可以看到,城市化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
事实上,以市场为核心,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动力的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在现实社会经济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变化,而其中又以人流问题最重要,是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造成人员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巨大的城乡差别,最能反应这一差别的就是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别。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要素的流动也将更加频繁和自由,人口在城乡间的迁移所付出的成本也会越来越少,因此以下的分析试图把在城乡之间进行迁移活动的成本假设为零,以方便整个动态化的讨论。
首先,假设在城乡经济总量和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参与分配经济收入的人口基数也随之减少。假设城市化率在五十年内从40%提高到70%,那么这对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的总体影响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城市化率从40%到70%就意味着在城乡人口分布格局的巨变,农村地区的人口总量减少了50%,从理论意义上讲,也就意味着农村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将会提高一倍,达到原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4/5。而城市则增加了75%的人口,同样地也就意味着人均收入水平将下降到原来的4/7(
再假设在上述五十年内,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a,农村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b,那么,城乡之间在五十年间经济力量对比也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原来的城市与农村经济在总量上是3:1,那么五十年后,就应该是3×(1+a)50/(1+b)50。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假设当前城市化率为c,均衡城市化率为c,当前城乡之间收入差异系数为λ(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n为实现均衡的预期年限,以城乡均衡人均收入为原则,则可以得到以下模型:
(1)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07-1
由于受到中国旧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吉林省的城乡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多种因素的困扰和阻碍当中。作为中国东北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吉林省如何面对城乡经济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如何探索出解决城乡经济不协调发展的对策,将直接决定着吉林省的经济社会是否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1现阶段吉林省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现阶段吉林省城乡经济发展极为不协调,导致在城乡产业化发展、城乡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社会保障、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经济政策的统一性,致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在城乡间的流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1.1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逐年提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吉林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2007年、2009年和2011年三年的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例调研,可以看出在2007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2.7∶1,而到了2009年和2011年这个比例就提升到2.9∶1,差距增速之快超过了辽宁和黑龙江两省。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差距仅仅是体现为货币形式的收入差距,如果将城市居民所获得的各种实物或隐性的奖励、福利与补贴计算在内,这个差距将更加悬殊。
1.2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日益突出
随着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逐年增大,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也日益彰显出来,而这种差距所表现的主体就集中在消费上。虽然在2001年~2011年10年间,吉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均有了稳步提升,可是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相对差距比例达到了2.8∶1。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镇居民可以得到医疗、低保等福利政策的保障,一定比率的收入可以用作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而农村居民受教育、医疗、生产物资等各项支出的限制,加上本身收入水平的限制,导致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都在降低。
1.3城乡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非常悬殊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导致城镇居民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布和高素质医务人员的匮乏,导致农村医疗存在缺医少药、及时救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的落后和缺乏,导致农村居民缺少像城镇居民那样享受文化提升的机会。
1.4城乡保障及福利事业的差距日益彰显
在城镇中日趋完善的就业、医疗、养老等保险体系,却没有在农村得到大幅度地开展。相比较之下,城镇居民的养老、医疗等主要保险的参保范围在不断扩大,而农村居民却只能享受到小范围或者低回报的限定险种。这种保障体系的滞后性和小作为性,导致了城乡居民在保障利事业方面所获得的待遇存在差距。
2如何解决吉林省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吉林省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受到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要想实现吉林省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将它列入为一个系统化、长期性的工程,常抓不懈。
2.1规划好城乡产业布局
基于吉林省的省情和城乡规划的特征,制定吉林省的城乡规划应该走多元化的新路子。在稳定发展大城市的同时,要重点发展中小城镇建设,依附于老工业基地的基础,重点发展效益农业和环保型工业,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投放力度,促使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高度密集型经济带。
2.2统筹好城乡产业发展
从吉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出发,制定以乡镇企业发展为龙头,以城乡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一体化发展新战略,在加速城乡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加快农村的产业化调整。
2.3保护好城乡市场发展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制定城乡统计的价格机制,完善各类产品的价格体系,打破部分农产品的价格垄断,缩小工农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营造自由平等的价格制度,使工农产品按照供求关系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
2.4利用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
为了能够更好地转移吉林省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资源,我们应该着力发展乡(镇)、村企业,提升乡(镇)、村的工业化水平,加快乡(镇)的城市化进程,为剩余劳动力提供有针对性且就业空间广泛的技能培训,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5完善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完善农村的教育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居民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差距。积极满足农村文化事业的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通过对农村公共事业的不断完善,将使农村在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得到有计划的投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大规模的建设,从而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的社会保障体制,让农村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免除后顾之忧,在文化生活中陶冶情操。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现状分析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直接反映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和消费结构上。本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对二十一世纪头十年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证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
(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数量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绝对数量上看,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绝对差距为4027元;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253元,绝对差距为11922元。近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达7895元,差距依然在增大。
(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对数量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不同步增长趋势,但从相对数量上看,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200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比为1.86∶1;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比为2.55∶1;2009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城镇居民收入有所减少,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收入差距比为2.07∶1,仍高达2倍以上。
(三)农村居民人均支出数量和增幅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支出
从数量上看,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支出4998元,农村居民人均支出仅有1670元,消费差距达3328元;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支出11243元,农村居民人均支出为3661元,消费差距达7582元。从增幅上看,农村消费增加1991元,城市消费增加6245元,城市消费高于农村消费3.13倍。从消费结构上看,2000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9.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1;200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7.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7,农村消费主要以食物为主。
我国城乡教育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我国教育城乡差异的特点是:农村基础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和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明显落后城市基础教育;农村高等教育明显低于高等教育水平。
(一)城乡基础教育发展非均衡
虽然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基础教育之间的差距,但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加之有限的资源不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城乡教育基础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差异。
1.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的城乡差距。本文所指的生均教育经费主要包括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在内,总体上看,其城乡差距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农村都低于城市。以2007年刘继安研究的数据为例,2004年,小学,城镇小学平均为1980元,农村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平均为1326元,城镇小学平均是农村小学的1.49倍;初中,城镇生均教育经费是2288元,农村为1487元,城镇初中平均是农村初中的1.53倍。显然初中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大于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
2.基础办学条件的城乡差距。城乡基础办学条件差距明显,在生均校舍建筑上主要是校舍质量明显,农村校舍质量差,危房面积大;在城乡生机比、生均拥有图书量、生均仪器设备值上,城乡差距较大。以2008年2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2007》为例,2007年,农村小学自然仪器达标学校比例53.14%,城市小学为73.8%,城乡差距为20.66%;农村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3.30台,城市小学为7.67台,城乡差距为4.37台。可见,城乡基础办学条件存在的差距。
3.师资队伍的城乡差距。城乡师资水平和教师素质差异依然存在,高职称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师的比例上差距较大。以2006年为例,城市小学高学历教师比例82.54%,农村小学只有53.61%,城乡差距为28.93%;城市初中高学历教师比例68.47%,农村初中只有29.97%,城乡差距更多,绝对差距为38.5%(见表1)。
(二)城乡高等教育发展非均衡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潘懋元,2004)。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必然受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这一社会存在制约。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农村生产相对落后,国家对于高层次教育的投资主要偏向城市地区,农村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城乡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平衡。从现行高等教育结构上看,农科院校所占比例偏低。截至2010年4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分校办学点和网络高等院校合计2483所。而全国农村高等院校只有“323所,其中广播电视大学179所、县域独立高校及大学县级分校144所”(崔艳艳,2006)。农科院校仅占全国院校13%。
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根据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差异分析,我们发现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于农业发展的落后;根据城乡教育差异的分析,我们发现城乡教育的差距在于农村教育的落后,存在城乡教育非均衡发展。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教育水平正相关,即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严重影响了城乡教育的投入水平和均衡发展的程度,城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反过来又拉大了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二)对策
一手抓农村基础教育,一手抓农村高等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高等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根本路径。
1.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同步增长。没有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就没有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均衡发展,就必然会影响教育整体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异,必须做到:
首先要以公平理念为指导,制定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确保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首先教育公平理念淡薄。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基础,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要求,从思想理念层面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基本均衡,最终走向城乡教育一体化。
其次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创新教育投入的多元机制。教育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因素,据统计,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1%,投入水平偏低,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更低,2009年,农村中小学人均公用经费只有300元、500元。为此,要依法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建立完善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一要作为投资主体的国家逐步增加教育投资。“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二要地方政府从实际出发建立市、县(区)两级政府基础教育发展经费的分担与补偿机制,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政策,对于财政收入确实困难的个别区县,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保证教育经费足额到位。三要探索完善多渠道、多举措筹措教育经费,鼓励社会各界投资、捐资,吸引社会、民间资本来扩大教育供给。
再次要建立和落实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既要合理引导农村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和高效组合,又要统筹城乡学校教师力量,实现城镇教师支援乡村教育,在调优配强做大优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使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同步扩增,分布合理。
2.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均衡城乡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对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发挥作用(潘懋元、王伟廉,1995)。刘尧教授(2009)认为农村贫困的根源是知识贫困,而消除知识贫困的根本途径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快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为统筹城乡教育、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人才优势,着力抓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发展。
一要解放思想,创新农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趋势,面向农村居民,按照“学有所需”的原则,创造性地把农民培养成大学生。二要面向市场,努力改革农村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管理能力的人才。“市场经济体制调节着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调节着高等教育机构的性质、结构和特点,也调节着高等教育体制”(刘颖,2010)。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按照生产经济规律办事。三要发挥高等教育的人才优势,对接帮扶,为农村教育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整合诸如“西部志愿者”行动、“苏北计划”、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行动资源,定点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四要区域内组建教育集团,促进农村优质教育资源进行轮换流动、互动支持。五要创新农村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农村高等教育要实践“临床教育”理念(文辅相,1994),“把学生放在真实的农村社会环境中,由学校和农村社会单位共同培养,既注重专业技能教育,又加强普通文化教育,真正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耿富云,2010),把农民真正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院.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师水平比较[N].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
2.潘懋元.高等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崔艳艳.我国农村高等教育存量分析及其发展指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2条
5.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6.刘尧.中国县级社区学院发展研究[M].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7.刘颖.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与社会经济制约性关系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2
8.文辅相.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目标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