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19 14:40: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区域发展现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区域发展现状

篇(1)

由于林业是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产业,分析林业发展现状对社会主义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林业处于近代林业初步实现阶段,林业产业的发展受林业产出水平、人力投入和生态建设等因素影响。因此,分析这些因素的现状及变化,可以加强对林业发展现状的了解,有利于为新时期林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将全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根据2004~2014年统计数据,分析林业发展现状,为转变林业发展策略,促进林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一、区域划分与指标选取

(一)区域划分

中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环境差异巨大,常采用区域划分的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由于划分标准不同,区域划分类型也多种多样。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得到高速发展,但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经济存在显著差异。依据这一现象,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分别为东北、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林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因此,选择按经济区域划分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四大区域。

(二)指标选取

林业产出水平主要对林产品产值进行考察,林产品产值是农林牧渔、建筑业和生态旅游等活动的总产量,可以反映一定时期林业产业的总成绩,综合代表性较强。劳动力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林业劳动力投入是指林业从业人员。我国林业从业人员承担了从林木种植经营、采伐加工,到生产销售、管理维护环节等多方面的任务,贯穿了林业产业运行的整个过程,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从业人员的数量与素质两个方面分析林业产业的劳动力现状。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必要和首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都是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分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和生态工程造林面积情况,可以加深对林业生态建设的了解,同时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决策提供相应建议。

二、区域林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林产品产值分析

东部地区2014年三次产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均高于其他三个地区,且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占本地区林业总产值的比重依次为25.58%、64.02%和10.4%,表明东部地区林业发展方式已经逐渐脱离原始方式,主要依靠以林产品加工制造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林业经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东部地区林业发展影响较小。东北地区2014年总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最低。该地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占本地区林业总产值的比重依次为40.73%、45.26%和14.01%,表明东北地区林业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由于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可适当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林业第二产业发展。西部地区2014年第一产业占本地区林业总产值的比重最大,为52.06%,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依次是34.24%和15.34%。林业第一产业是支撑西部地区林业发展的主要产业,说明西部地区林业发展结构不合理。应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发展方式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一、三产业为辅的发展方式转变。中部地区的林业发展方式介于西部和东部之间,因为中部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占本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7.02%、43.74%和19.24%.林业经济发展受第二产业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对该地区林业发展影响最小。由此可知,中部地区林业发展方式正处于从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的过程中。

(二)劳动力投入情况分析

2014年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和科研水平整体较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跃,经营林业的机会成本也很高,因此。该地区林业从业人员相对较低,仅占全国的12.21%。但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偏高。教育程度为大专以上的人占该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57.79%,表明该地区人才方面优势较大。东北地区2014年林业从业人员数为41.22万人,占全国比重高达33.58%,虽然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依旧是四个地区中林业从业人数最多的地区。该地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整体结构与东部地区相近,其中东北地区中专人数所占比重略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2014年林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下降速度都排在第二位,低于东北地区,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04~2014年西部地区只有受教育程度为大专以上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且占全国大专以上人数比重最大,高达41.04%;中专、高中和初中以下人数皆呈下降趋势,且下降速度比较一致,这是由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造成的。中部地区2014年林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为21.07万人,下降的速度最慢。由于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数不到一半,整体受教育水平集中在中专和高中,因此,该地区从业人员总体受教育程度最低;但该地区大专以上人数以62.72%的速度逐年增长,且中专、高中和初中以下的人数逐年降低,所以中部地区林业从业人员整体受教育水平呈上升趋势。

(三)生态建设情况分析

篇(2)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经济的区域化特征也在逐步加强,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性组织在全球出现就是极好例证。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是导致区域化经济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整合相邻区域资源要素,拓展更大范围的市场空间,共享更多市场利润,共创共同品牌是众多区域组织合作的基本目标。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也同样面临全球化竞争问题,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已成为众多旅游地的共识。

    我国区域旅游协作的现状

    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旅游消费的理性化使得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在20世纪的80年代就已经出现,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出现如下的特征:

    协作意识浓厚,协作结构﹙组织﹚正逐渐增多。我国各级旅游部门都已经认识到区域旅游协作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在进行着区域旅游协作实践,有的地区的区域旅游协作业已建立起了旅游协作的机构组织,制定了协作章程和做出了可操性的协作条款。据统计,我国已经确立区域旅游协作关系的区域有9个:譬如西南六省市区七方旅游协作﹙计划建立大西南黄金旅游圈﹚;京津冀旅游协作区等。确立旅游协作关系并建立起常设协作机构的地区有2个:北部湾旅游协作机构﹙简称BGTCO﹚;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协作区等。

    协作形式多样化。区域旅游协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协作形式和协作层面正呈现多样化特征。

    旅游资源协作。区域旅游协作存在的基础是协作方各自拥有具有互补性或相似的旅游资源,但各自的旅游资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整合这些资源就可以达到市场竞争优势。如西北旅游协作区各协作方在各自管辖区域都拥有部分古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在未协作之前,它们各自宣传自己的丝绸之路旅游,但效果都不明显,建立协作关系后,古丝绸之路旅游马上成为市场上的热点品牌。

    旅游市场协作。旅游市场协作是当前各旅游协作区主要的协作形式,旅游市场协作包括各协作单位互送客源、共同进行市场促销和旅游形象推广、共同建立区域旅游协作网络信息平台等。如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协作区在其第三次联谊会上就达成互送客源协议,互换版面促销对方旅游资源等框架协议;滇桂黔琼10城市旅游协作在2003年的第五次年会上签署了《十城市2004年旅游宣传联合促销合作协议书》,达成了保障旅游宣传促销经费、组合区域旅游产品、落实协作城市宣传资料互相投放、网上联合宣传等具体的促销协议。在旅游形象推广方面,川滇藏旅游协作共同推介“大香格里拉”旅游形象;西北旅游协作区共同树立和推广“丝绸之路”形象;西藏两省区、敦煌地区区域旅游协作共同打造青藏高原品牌;湘鄂边界旅游协作区打造“天下洞庭,中国水乡”区域旅游形象。在旅游协作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湘鄂边界旅游协作区建立起网址为WWW.XETOUR.COM的旅游信息平台;由旅游企业发起建立的龙之旅全国旅游协作网;政府建立的西部旅游协作网;旅行社建立的天马旅游协作网等。

    旅游交通协作。旅游交通的地方分割是我国旅游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各旅游地之间各自使用自己的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是地方保护主义在旅游交通领域的反映,其结果是游客经过无数次倒车折腾,早已没有心思与精力去观光游览。旅游交通协作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构建区域旅游交通环形通道,如川陕毗邻片区5市商讨建设汉中-巴中,巴中-广元,南充-巴中高速公路;二是放开对异地旅游交通车辆进入的限制,如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协作区开辟旅游交通“绿色通道”,保证外地旅游车辆进入快捷、方便;三是开通直达旅游交通车辆,山海协作区内的厦门、三明进行旅游合作,新开“三明号城际列车”, 游客坐在可360度旋转的崭新座椅上,享受着一身空姐打扮的服务员的热情服务。

    旅游地社会秩序协作。 旅游地社会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其选择的评价,我国知名的旅游地大多处在几个行政区域的交界处,成为所谓的“三不管”地带,社会治安一向较差,严重影响该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所以,区域旅游协作出现了较高层次的社会秩序的协作,如为维护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的社会治安稳定,川滇藏协作区建立起协作区内的社会治安联动制度。

    旅游线路协作 该协。作形式就是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特征,整合协作区内各自分散的旅游线路,分期分批建立和推出特色鲜明、内涵完整、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精品线路、主题线路。如西南六省区市已共同推出包括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昌都——林芝——拉萨旅游线、桂林——广西三江——贵州黎平生态风情旅游线、四川邛海——卫星发射基地——攀枝花——云南泸沽湖——丽江——香格里拉——四川稻城亚丁生态风情旅游线等多条旅游线在内跨省区精品线路。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在2002年11月的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上,联合向海内外推出世界级旅游精品——“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

    旅游教育协作。旅游教育协作是由旅游教育部门发起的全国性民间旅游组织,主要对当前我国旅游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及旅游理论的前沿问题进行研讨,有会员单位10多家。

    旅游协作主体多以政府旅游部门为主,旅游企业、旅游教育单位为辅 受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影响,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色彩,旅游企业、旅游教育单位大多是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带领或倡导下进行协作活动。上面所列举的协作区几乎都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发起和倡导的。

    协作地理范围呈现由省市区内向临近的省市区乃至向全国蔓延趋势 以广东省为例,先有省内的西三角旅游组织和粤东旅游协作圈,后有粤港澳旅游协作圈、北部湾旅游协作,再有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协作、计划中的京广铁路线旅游协作。目前这种具有全国意义的区域旅游协作有陇海兰新72城市旅游协作区、长江经济带29城市旅游协作、 “龙之旅”全国旅游协作网、西部旅游网等。

    我国区域旅游协作存在的问题

    在竞争中合作和在合作中竞争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虽然走过了二三十年历程,取得了不菲成绩,但也存在较多问题。

    制度化建设欠缺,可操作性较差

    区域旅游协作是跨区间的共同行动,其涉及的协作层面较多,牵扯的区域间利益分割也很复杂,所以建立区域旅游协作机构﹙组织﹚及常设机构,制定协作章程等一系列制度化建设在当前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中显得尤为关键,否则其协作就可能停留在口头或意识。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地区数量在逐渐增多,但建立起制度化的可操作性强的协作实践并不多。

    区域旅游协作缺乏明确的协作战略

    虽然很多旅游协作区提出共同促销、共同享有资源与市场、共同树立统一的区域旅游形象,但这些美好的愿望缺乏基本的参照依据——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所以在协作中经常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在数量众多的区域旅游协作区内,至今仍未有一个协作区制定出统一的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更多的是提出一种设想和愿望,如大西南旅游协作区就提出过建立黔川渝边界生态旅游区,但至今未有任何动作。

    协作深度不够

    区域旅游协作应坚持旅游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虽然区域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特征,但区域旅游资金、从业人员、旅游企业等要素应充分放开,体现出市场竞争的公平与合理原则。当前,我国大区域旅游协作更多强调的是市场宣传和形象推广合作,而在旅游其它要素合作上表现力度不够,譬如外地旅行社组团到异地旅游必须由当地旅行社接待;外地旅游车辆进入异地必须交纳附加费等现象就是极好例证。

    协作主体较为单一

    政府旅游行政部门是当前我国区域旅游协作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而旅游协作的当然主体和利益享受主体却退居背后,这明显有违市场原则。究其根源乃是旅游协作的基础要素——旅游资源的权属归属于国家,而旅游资源又是旅游企业的间接利润源头,这也难怪旅游企业协作缺乏直接动力。

    过分强调局部利益使政府旅游难以协作

    地理行政区划使得同一性质或主题的旅游资源归属于几个不同的行政地域,在我国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这也是区域旅游协作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少数旅游资源所在地区却出于自身局部利益考虑,互不合作、互不相让人为把整体性旅游资源分割销售,造成旅游资源市场形象模糊或形象不完整。其中最突出的是长江三峡和长城两个世界级旅游资源,前者使得游客产生“谁是长江三峡的所有者,湖北宜昌?重庆?”疑问,因为每年宜昌和重庆都举办三峡国际旅游节。后者使得游客觉得长城仅仅属于北京或仅有北京长城才是最好的长城。

    我国区域旅游协作对策

    整合区域旅游要素并制定出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区域旅游要素的组合竞争力高低直接决定区域旅游协作的持续稳定性,所以整合各协作单位的旅游要素,提炼出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协作的头等大事,而这一切皆可在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体现。

篇(3)

2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区域发展和农业推广的对策

2.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农村道路建设。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修建农村道路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的农资采购、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农产品运输等问题。偏远的村庄应修建便民道路,对老化的道路进行修缮。二是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视,修复一些老化受损的农田水利设施,并因地制宜新建一批功能完善的水利设施,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2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研究、教育和推广3个方面,其中一个环节薄弱就会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因此“科、教、推”三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推广机构可以和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进行合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基层的农技人员参与技术试验过程,以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如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的“西农模式”,是在当地苹果产业的中心地带建立农业试验站,组建多学科、多层次的专家团队,实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以实验站为桥梁,实现了高校和地方科技人员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农业推广新模式,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兴建田间农民学校,加强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在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增产增收唯有依靠科技。派出农技推广员在农民学校举办专门的农业知识讲座,可以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推广效率。这种以点带面的推广模式能解决当前推广人员不足的困难,具有良好的推广效果。

2.3完善农业推广制度,探索农业推广新思路

篇(4)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为的是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表1即根据该书资料编制而成。

从表1可以看出,大连市无论是在综合竞争力排名还是各单项指标排名上都遥遥领先于东北地区其他城市。由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定大连市就是东北地区的唯一经济增长极。

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大连的这种数据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成实际上的优势。表2中的数据是根据2006《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的资料编制而成,这些数据能更加清楚地说明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状况。从影响一个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极为重要的GDP指标来看,大连和东北地区其他城市尤其是和沈阳市来比,其领先优势并不明显,也可以说两者处于均势状态。因此大连市的纯经济实力还不足以影响沈阳市在博弈过程中主动配合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步伐,这就大大影响了大连市在东北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综上所述,在东北区域经济板块中,大连和沈阳中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带动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大连市的优势在于其本身的区位优势上,这使它具有很大的涉外影响力,因此没有大连的开放,辽宁经济的振兴只能是封闭式的。而沈阳的优势在于其雄厚的基础设施和其工业经济实力,没有沈阳的积极参与,辽宁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落到实处。

综合考察东北地区的空间结构,要想推动本地区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

三、沈阳-大连城市产业分工选择

根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既然在辽宁地区存在大连和沈阳两个核心城市,那么在这两个城市之间进行合理地专业分工,实现协同发展就成了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经过研究发现,现阶段大连市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业的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首先,大连市的地理位置条件的优越性可以让软件外包公司拥有更多的接触新信息技术的机会。在国际软件市场上,日本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软件产业及服务需求国。同时日资企业进入大连市又比较早,投资范围也

很广泛。这些都是大连市特有的优势,能够为企业更紧密的接触国际市场提供各种机会。

其次,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大连市形成了一些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公司。随着对日外包业务的不断壮大,大连市已经有26家企业通过了CMM认证,拿到了从事离岸外包业务的国际通行证。与此同时,大连市软件企业也开始跨出国门,到美国寻找商机。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大连华信、海辉、中联电脑等多家明星企业还自发结成“IT外包联盟”,开始建立了从美国到大连的外包信息渠道。

再次,大连市拥有一支潜在的适应能力强的劳动群体。大连市不仅拥有软件从业人员4万多人,而且还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体制的外语语言培训体系,计算机软件类人才的外语语言应用培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所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软件从业人员的适应能力,为大连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对于沈阳市来说,该城市的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88.6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8位。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沈阳市应该改变以往的“工业兴,沈阳兴”的旧观念,进而认为沈阳市的落后主要源于其深厚的工业文化情结,因此他们比较倾向改变原来地“重工轻商”的发展思路,而代之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沈阳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选择问题而是工业企业的整合问题。

随着沈阳市工业布局规划的总体推进,通过工业区的重新整合来实现沈阳工业振兴的时机已经成熟。近几年沈阳的工业布局呈现出由中心集中型向周围集中型过渡的发展趋势。根据工业结构升级和郊区乡镇工业集约化的需求,沈阳市通过整合郊区原有工业用地,规划建设了功能明确的地域组团——重化工业向西部迁移,汽车产业在北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南部集中,现代农业加工业向北部扩展,从而初步形成了“东汽、西重、南高、北农”的工业区域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整合,实现了产业结构系统整体能力的增强。

四、关于筹建“大连软件特区”和“沈阳工业特区”的建议

经济特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在该区域范围内国家政府会给予其管理部门一定的政策制定权,进而使本地区在竞争中拥有更多优惠条件,以实现既定目的。按照功能的不同,经济特区可以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贸易型经济特区、工业型经济特区、科技型经济特区、金融型经济特区和综合性经济特区等。

在大连和沈阳设立专业经济特区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在东北区域经济板块中要想真正实现大连和沈阳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实行专业分工,而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这方面来说,在大连和沈阳分别设立经济特区是协调东辽宁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其次,鉴于大连软件外包业务发展的现状和沈阳市整合工业区的实际现实,大连和沈阳已经具备了分别设立“大连软件特区”和“沈阳工业特区”的所有条件。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武步跃.强力打造中国的“班加罗尔”[J].大连发展研究,2007(5).

篇(5)

京津廊区域物流产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与区域物流发展较先进的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廊区域物流业发展存在着市场主体不强、物流需求与供给不均衡、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缓慢、企业运作模式粗放等问题。当然,除了这些不足,京津廊区域物流业发展也有自身的一些优势。

一、京津廊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 区域位置优势明显

京津廊地区在空间上存在着密切联系。北京地处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要道,紧邻天津港。天津位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枢部位,京津和环渤海湾城市带的交汇点上,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东北亚,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和对外通道,也是连接内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起点之一。而廊坊位于京津两个大都市之间,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势给京津廊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2. 交通网络发达,运输条件优越

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北京市已基本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互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市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4000多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500公里,铁路营业里程1000余公里。一级公路货运枢纽场站6个,铁路货运场站57个。首都机场经过两次扩建,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国际枢纽机场,国际国内航线250条,货邮吞吐量达到78万吨。天津市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天津港有遍布全球主要港口的航线和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网络联结,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运输优势。目前天津港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建立了长期通航和贸易关系;天津港拥有国际航线40条,国内航线10条,每月的班轮多达230班。如此密集的航班使得经天津港进出的物流极为便利,天津港的陆路运输也较为方便。

3. 资源共享优势

廊坊距北京40公里,距天津60公里,临近北京和天津两个国际机场和特大货运港口。北京的空港和天津的海港具有极其明显的优势。三地区的基础设施发达,位置资源得天独厚。并且该区域内物流量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较多,人才等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发展区域物流产业极具潜力。

二、京津廊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1. 物流产业市场机制有待改善

现代物流产业涉及商贸、铁路、公路、民航、邮政、海关、质检等多个部门,横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不同的行业。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建立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构建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然而,受计划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京津廊区域物流产业完全处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物流产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割在三个地区的各个部门,各部门和地区自成体系、自我管理,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相互重叠,无法形成有效合作和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这种完善的市场体制的缺乏,导致三个地区的一些物流园区空置率较高,尤其是廊坊地区物流园区设施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一定浪费。

2. 物流产业增长方式仍然属于粗放式经营模式

尽管京津廊区域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同发达国家的区域物流产业相比较,产业整体水平仍然较弱,物流产业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并不理想。大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提供单一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缺乏深度流通加工、高端物流信息服务、有效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在物流系统方案设计以及综合物流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导致物流活动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粗放阶段。

3. 交通体系布局尚待完善

京津廊地区内道路交通设施比较发达,但从分布上来看,发展的不够均衡。区域内路网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放射型结构。这种放射型结构一方面导致与北京无关的客货流量都要经过北京交通枢纽或在此中转,造成枢纽能力紧张,对北京市区内部城市交通产生很大压力;另一方面,运距增加,造成运输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北京周边城市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发展。京津廊地区还拥有首都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等大型机场,但是,由于在经营体制、航线设置、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联系便捷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天津机场运量一直不足,而首都机场能力持续饱和,正拟建设第二机场。总之,本区域内的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设施规模和发展水平不均。

4. 物流设施标准化程度较低

目前,京津廊区域物流集散基础设施与装备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集疏运条件、配套设施以及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京津廊区域物流业不管是在硬件还是软件商,标准化程度都不高。首先,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不同运输方式的装备和物流器具之间的标准不一致,缺乏货物运输过程中基本的设施的统一规范,从而影响物流效率的提高。其次,物流信息标准混乱,目前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在建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不一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技术不能实现自动无缝衔接与处理。

三、结语

总之,通过对京津廊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要想实现该区域物流的发展,就必须树立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必须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进行物流规划和有关物流政策的制定;充分发挥京津作为京津廊的双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形成符合区域物流业要求的跨地区、跨行业、复合型的物流产业。

参考文献:

[1]李灏.冯百侠.王宏剑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障碍因素[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篇(6)

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可知,只有绝对的不平衡,而没有绝对的平衡。各个地区间由于受自然资源、经济政策、地方政府能力、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及经济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在同等发展阶段条件下,中国地区间存在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状况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要明显高于正常发展状况。目前,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特点。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资源供给与占有失衡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出现了一批包括深圳、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在内的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区,这些经济发展区在改革开放期间逐渐具有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特色,而另一方面,虽然我国中西部地区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巨大优势,但在经济发展阶段,只能充当供应能源原材料的角色,将当地的大部分自然资源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仅有极小的一部分资源用于地区自身建设。

(二)利益分配失衡

虽然中西部地区将大量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但是该地区并未分享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所取得的经济增长成果。

(三)人力资源投入失衡

现代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十分重要,要想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必须以提高和积累人力资本为前提,由此可知,人力资源的投入将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发展空间产生直接影响。

(四)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

由于审批制度不完善,判断标准不明确及市场体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而由此带来的严重恶果主要表现为社会大规模、企业小规模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使得大量的基础资源被浪费,严重影响了产业高级化的发展步伐,不良竞争也导致经济效益直线下滑,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现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到改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应对措施

(一)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打破地域和部门间的限制,全面贯彻“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原则,大力促进城市和地区之间的“三联动”,即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和市场联动,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跨区域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产业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应以优化政府和改革为中心。对政府的横纵向权力结构进行改革完善,通过法律、组织等方面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约束,从而有效解决行政区经济所带来的弊端。以联动发展之路带动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对区域发展规划进行统筹管理,构建完善的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出口导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让使其参与国际竞争及合作的主力军地位得到完美体现。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较为发达,它承担着为其它地区输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重任,同时该地区是全国水陆运输网络的中枢,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全面贯彻“东引西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对传统工业技术的改革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同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相结合,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和南水北调等开发策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影响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及商品交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产品价格较低,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较高,二者之间存在不等价交换现象;另一方面是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基于此种情形,应打破区域间的封锁限制,使各地区间形成一个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而对资源价格体系进行理顺,让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三、结语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我们还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篇(7)

“十一五”期间,中国酒店行业经历了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盛事,同时也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冲击。面对机遇和挑战,国内外酒店集团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加快了中国区域扩张的步伐,展开了竞争与割据的势头。[1]

一、国内外酒店发展背景

国外酒店管理集团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欧美国家,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欧美酒店集团在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的牵引下逐步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从国内到国外的发展历程,并先后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区域发展阶段、国际发展阶段和整合发展阶段。

国内酒店集团的发展是从1984年上海锦江集团联营公司的成立开始的,国家鼓励发展国内酒店集团,并经历了对外开放和引进阶段、中国本土酒店探索发展阶段、规模化和规范化阶段。时至今日国内的酒店集团已经逐步发展壮大,集团间的规模差距逐步拉大,市场进一步分化。

二、国内外酒店集团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一)酒店集团数量、客房数分析

如表1-1所示,根据《HOTELS》杂志2012年公布的全球酒店排名节选,在前300名的酒店集团中,中国本土酒店集团有15家,占据了5%的席位,剩下95%全是国际酒店集团。在国际酒店集团前3名中,客房数都超过了60万间,相比较而言,国内酒店集团客房数超过2万间的屈指可数。可见中国的酒店集团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的成长与壮大。

数据来源:迈点网

(二)酒店品牌分析

如表1-2,根据品牌指数MBI显示,国际集团在华品牌指数前10名中,最高93.85,最低22.11。国内品牌指数前10名中,最高25.44,最低7.65。国内品牌指数最高分只能排到国际品牌前10名的末位,说明国内酒店的品牌发展与国外酒店相比仍比较落后,仍需非常重视品牌经营。

数据来源:酒店集团官网数据

(三)国内外酒店集团区域发展概况

对于我国区域划分有多种不同说法,其中被广泛应用的是“三大地带说”和“地带说”。[2]根据中国统计局年鉴所涉及东部10省(市)、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东北3省,对国内外酒店集团在华酒店区域分布进行分析。根据图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图1 国内外酒店集团酒店数量区域分布

在《Hotels》杂志排名前300强酒店中,不论是国内酒店集团,还是国际酒店集团在东部地区的发展都比较的迅速,都超过了20家酒店。酒店数量最多的是锦江集团,因为其含有较多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剔除这一因素,发展最快的应该是洲际酒店集团共有121家酒店,其他酒店的差距不是很大;在中部地区,发展最快的是建国酒店集团,有24家酒店,其他除了洲际还有锦江,基本发展的数量寥寥无几;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雷同;发展最为缓慢的是东北地区,8家酒店集团,有4家在东北地区都没有一家酒店,发展速度最慢,市场潜力也是巨大。

三、国内外酒店集团区域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际酒店集团区域发展趋势

1.加速中国区发展

国际酒店集团,诸如万豪、希尔顿、香格里拉等都加快了在中国区的发展。万豪计划到2016年在中国新增125家酒店,覆盖近75%的省份。平均每月开出1家新店;希尔顿预计到2015年前中国区酒店新开业酒店达到110家,而过去5年一共拓展了33家;香格里拉拟在未来3年新增酒店11家,对于进入中国市场28年仅有35家酒店的香格里拉来说,速度明显增快。

2.向二、三线城市发展

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酒店业发展之初就占领了绝大多数一线城市,目前正向二、三线城市进军。如万豪集团新开酒店少部分在一线城市,更多涵盖了经济发达、旅游发展较好的二线城市,在即将开业的52家酒店中,绝大多数位于二线城市;香格里拉除了一、二线城市,积极向三线城市和部分未进入的省会城市发展。

3.引入新的品牌

未来适应中国区的发展,很多国际酒店集团引入旗下顶级的酒店品牌、中段酒店品牌和经济型酒店品牌,抢占各层次酒店客源市场。像希尔顿酒店近年就引进了华尔道夫、康莱德等顶级酒店品牌,还将推出中端酒店品牌“希尔顿花园”,并计划引进高端经济型酒店Hampton Inn。万豪集团将引入第七个酒店品牌“宝格丽”进驻上海。

(二)国内酒店集团区域发展趋势

1.加大区域发展力度

国内酒店集团大多都是以一个区域发展起来然后逐渐壮大至全国。加大区域发展力度,拓展新的区域对于国内酒店集团来说十分重要。比如华天集团计划在湘西州政府的支持下,全面进入湘西州吉首、凤凰、芙蓉镇、里耶等区域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开拓和发展独具特色的湘西民族文化产业,力争用3~5年时间,投资30亿~50亿元,系统形成华天集团在湘西州的酒店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布局。

2.与外资品牌合作

本土酒店行业发展起步晚,专业程度不高,因此一直关注于中低端酒店市场。要经营好奢侈品牌酒店,就需要借鉴外资酒店品牌的理念优势。比如首旅集团与凯宾斯基合力打造的本土高端酒店品牌“诺金”于2012年9月在北京天坛正式面世。借助凯宾斯基集团在国际高端酒店管理的经验,诺金将逐步向上海、南京等国内一、二线城市进驻。

3.国际化发展

中国高档酒店集团一直都有向海外扩张的冲动,很多国外的学者也纷纷预测,中国的酒店集团一定会走上海外扩张之路,只是中国酒店向海外进行品牌和管理输出过程中顾虑重重,需要考虑到的问题也很多,必须要对当地的法律、市场环境及人文风俗、民情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解分析。2012年10月“巴黎华天中国城酒店”正式开业,这是中国大陆星级连锁酒店首次走出国门,到发达国家开店“淘金”。华天预计,3年后将获得优质回报,力争每年盈利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首旅建国旗下高端酒店品牌诺金也计划未来向世界各大重要城市进驻。

篇(8)

[中图分类号] F1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136-03

[作者简介] 李 冰,河北工业大学在职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河北 廊坊 065000)

全球化带来了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从世界范围来看,生产要素呈现“东移”的趋势,即由西欧转向东亚,由大西洋向太平洋,构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抓住机遇顺应趋势,大力引进外资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这两个地区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同时也构成了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两个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生产要素东移趋势继续加强的同时,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逐渐北上。东移和北上这两趋势的共同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聚焦在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的观点不断地被媒体和学者论述和肯定。事实是这样的吗?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较,环渤海经济圈似乎更多地停留在口号上,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它的发展依然步履沉重。这使得人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化的水平低,大量的农民兄弟滞留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被闲置,进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低。

一、环渤海经济圈与城市化发展模式

1.环渤海区域经济涵义。一般来讲,狭义的环渤海经济圈指包括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在内的环渤海区域所形成的经济地带,包括三省两市。广义的环渤海经济圈是指环绕渤海全部及黄海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两直辖市,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五省(区)。本文所指的环渤海经济圈为广义的环渤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这一经济圈是中国北方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农业、工业、交通、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条件。京、津、冀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三个核心板块。

2.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及类型。世界各国城市化模式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1)工业化带动的城市化,以美国较为典型。

(2)由政府引导的城市化,以日本较为典型。

(3)农业凋零导致的城市化,以拉美国家较为典型。

二、环渤海区域城市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未来20年,长三角的腹地将继续扩大,浙江大部、江苏大部、安徽一部分地区都将进入城市群的范围。珠三角地区将和香港、澳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优势更大,辐射力更强。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各大城市特色和优势十分明显,互补作用强,北京具有政治、文化和高科技的优势,天津具有港口和制造业的优势,石家庄具有商贸业的优势。尤其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更大。可以肯定,三大城市群在未来20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烟台、潍坊、淄博、东营、威海、日照等城市。发挥临海和靠近日、韩的区位优势,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很猛,带动了山东全省的发展。随着城市群对外辐射力的增强,城市群的范围将不断扩大。

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辽阳、营口、盘锦、铁岭等城市。该地区城市高度密集、大城市所占比例最高。沈阳是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经济中心、交通和信息中心,全国最大的综合性重工业基地。大连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辽中南地区工业化起步已近70年,在工业化推动下形成了中部城市密集圈和沈大城市走廊。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沈阳、大连为中心,以长大、沈丹、沈山、沈吉和沈承五条交通干道为发展轴线的城镇布局体系,提高了地区城市化水平。

三、环渤海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环渤海经济圈提出 20多年来,在面临大好机遇下其一体化进程却不尽人意。据《财富时报》

报道,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内各路“诸侯”都有自己的一套发展计划,北京、天津、河北已经联手打造“京津冀经济圈”,山东“半岛都市群”战略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辽宁正借着兴东北工业基地之东风大张旗鼓营造自己的制造业基地。环渤海经济一体化面临以下问题:

1.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政府干预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地区国有经济比重最高,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 25.83%。2003年北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达 53.85%。隐含着政府对资源控制和对企业干预大,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

2.市场分隔严重,民企经济发展缓慢。在计划经济时期,环渤海地区工业基础好于长三角、珠三角。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体制僵化,各地争夺企业、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入而限制外出,各自维持自己的市场,对企业的异地并购设置障碍,民营经济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较长三角、珠三角低,如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前十名中全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竟无一县入围。过分重视国企,不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这种经济结构是经济整合中难以打破行政壁垒的重要原因。

3.产业关联度小,人文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产业关联度小,没有形成彼此间的产业链,或者产业链很短。相比之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关联度强,形成了兴衰与共的关系。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自成体系,各地都有自己钢铁、煤炭、化工、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产业,港口合作也很不够。以钢铁为例,河北省钢铁产量 400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天津也在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年产量六七百万吨,有的钢厂还要从河北运生铁炼钢。北京是知识经济基地,北京人才聚集,虽研发功能强,但没有向环渤海地区辐射;天津承接产业转移少,没有将北京的高新技术转化到天津,转移到河北的也很少。鲜明对比的是长三角、珠三角许多大企业在当地设厂,到北京设立研发机构,或与北京科研力量合作。

4.各自为政,竞争大于合作,制约着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各省市距离远、战线长,相应合作难度大,但最主要的是行政壁垒严重,各地各自为政,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划不协调。从目前情况看,政府间相互制约,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竞争大于合作,甚至没有合作,各地都在建立自己的制造业基地,如京津冀经济圈、辽东半岛经济圈、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黄(河)三角制造业基地等。甚至相距 130公里的京津两大直辖市,它们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功能在竞争与较量中日渐抵消。各自为政,区域合作的意向大于实质行动,信息不能共享,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不畅,而恰恰这些因素阻碍一体化的进程。

5.产品出口竞争力弱,利用外资差异性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东南沿海 5省市相比,环渤海 5省市在面积上相等,同为 51万平方公里,东南沿海 5省市出口额占全国 70%以上,而环渤海 5省市分额仅占20%。仅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的 2倍。环渤海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全国贸易依存度为 60.2%,环渤海地区平均为46.07%,低 13.5个百分点。在利用外资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 2003年北京利用外资占区域总额的 55%,环渤海地区利用外资和经济总量小,且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因素。

四、城市化落后的原因分析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对经济圈的发展有客观的制约或促进作用。这一规律对环渤海经济圈有重大的影响。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空间跨度较大,特别是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更是隔海相望。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空间距离,加大了经济圈内的交易成本。

2.区域定位与分工。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内产业间有基本的分工与协作,共享基础设施,围绕一个或几个共同的综合目标发展,这三项是构成经济区域的条件。一般来说,一个经济圈需要龙头和腹地的相互配合,有不同的定位。环渤海经济圈一直没有形成一个龙头,也没有形成一个腹地。环渤海各路“诸侯”都有自己的一套发展计划,北京、天津、河北联手打造京津冀经济圈,山东正在打造以青岛为中心的半岛都市群,辽宁正在建立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对三个核心板块明显缺少吸引力。

3.竞争与合作。在长三角经济圈内,上海、江苏、浙江的产业关联度强,形成了荣辱与共的关系。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但是它们的合作要大于竞争。它们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相互之间已经成为一个合作的机构。而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自成体系。环渤海地区各主要城市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各自的产业体系,产业的同构性较为突出,差异性和互补性不明显,相互之间的贸易需求较弱,政府通过协商来实现城市化的动力不足。由于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

4.行政壁垒。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各省市距离远、战线长,相应合作难度大,但最主要的是行政壁垒严重,各地各自为政,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划不协调。

五、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建议

第一,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中的自然发展进程,不应脱离经济发展而刻意地追求它,更不应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标。最近几年,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需要加速发展,把城市化发展的一定速度作为目标去推动经济增长的一般论述经常见诸报端,而深入研究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并具有说服力的著述凤毛麟角。经济史发展说明,城市化始终都是以工业化为发展动力的。中国国情复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更加上处于体制转型时期,人口众多而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有限。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是单纯的主观愿望,更不应脱离上述实际而去追求它,从近10年的发展实践看,新世纪初期10年左右,城市化速度应低于 1%,如定为 0.7%至1%之间,更符合发展的实际。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虽未明确列入城市化水平一项,但把城市化水平列为现代化水平和城市竞争力的考核内容而成为间接政绩考核指标的并不乏见,这都是不妥的。

第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完善全国城市化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并制定了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等四项方针。这是建国以来国家关于城市化发展方针最全面的表述。要具体地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笔者以为,还应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制定出全国的分区城镇化发展规划。即根据“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将全国划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具体确定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速度。这一规划中应首先确定经过统计分析所确定的全国和各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然后,提出依据这一发展水平要求的全国与地区(经济区域或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发展的需求量(速度、人口、土地、基础设施等)和供给量(就业岗位、建设面积、教育、医疗发展规模、城市准入制度等),制定这种量化的城市发展规划,是落实全国城市化方针的第一步,它可以为地区城市发展提供具体依据,制约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速度方面盲目攀比与膨胀。同时,向全国公布这一规划,有利于行政的公示和透明,更好地实施全国的行政监督。

第三,地方政府应多做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工作,加大这方面的公共物品供给,特别是其中的制度供给。地方政府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对城市化引起的变化与存在问题最了解。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的情况,具体贯彻执行国家城市化的方针和规划,多做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这包括规划、引导和调控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城市化和城市的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做好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如发展城市内部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的公用事业服务,发展公共教育与医疗卫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防灾系统,改善城市福利水平,建设良好的居民社区等等;特别是重视城市化的制度创新,摸索创立新的制度机制,在建设宜居城市、繁荣城市、节省城市和生态城市中多做实事,在快速而健康的城市化中努力实现供需均衡。

参考文献:

[1]金颖,赵文武,王恩杰.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与挑战[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9).

[2]郭鸿懋.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城市化速度探讨[J].学习与实践,2006,(11).

[3]王娟.我国郊区城市化模式探讨[J].农业经济,2007,(1).

[4]赵群毅.对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再认识[J].北京社会科学.2006,(2).

[5]樊坚,王树理.新形势下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研究[J].价值工程,2006,(7).

篇(9)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16-01

1 贵州省山区农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基于安龙县抑或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土地破碎的实际,要想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一个县或是小范围内要上大项目基本没有条件;已经申报项目落地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地势落差以及各种小气候明显等因素,导致作物类型分布呈多样化趋势,也决定了某种特定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分布绝对数量不多、规模有限。很显然,单就一个县而言,从原材料保障上就不具备做成大产业的基本条件。但现实却是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各县市之间缺少配合,因而始终受困于资源条件和协调机制的限制,难于破局。

2 区域统筹发展措施

2.1 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

在资源类型相近的几个县、整个市州或市州之间,探索相关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一定区域内实行资源统筹和产业项目合理分布。比如按照市场情况,黔西南州已经有了比较宏伟的设想,晴隆县建立起了号称全国最大的肉羊屠宰企业,但仅仅一个县饲养的羊出栏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甚至全州的羊出栏量也未必能够满足。另外,兴仁县也建立起了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设计年屠宰量并非1~2个县能够满足。同时,安龙、兴仁两县都建起了薏仁米加工企业,其原料消耗及需求也不是这2个县自身能解决的。这时就必须引入统筹的思想理念,将几个县的资源整合起来考虑,共同支撑起做大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理顺农产品生产供应和统一收购渠道,把分散的初级农产品资源聚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加工销售增值。若进一步拓宽眼界,不仅需要统筹好全州的产能,甚而至于可纳入更大范围来作统筹考虑[1-3]。

又如当下的一些高端蔬菜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港澳、海外有企业下订单,农产品供应远远不够。若是采取统筹的思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由于目前贵州省农产品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仍需不断壮大,企业实力有待提高,因此只能通过观念和思路上以及实际操作上的调整,实行项目统筹运作,实现资源整合,扩大规模。

2.2 形成统筹运作机制,实现农产品集约经营

某些产业基于各种小气候而在特定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又因为一定区域内立体气候差异明显的实际,某种特色作物分布不集中,一个县或特定范围内面积不大,但又都有一定面积,却难以独立形成产业。对此,若能引入区域统筹的思维和理念,通过建立和形成一定的运作机制,由某产业领域或某特定经营方向的龙头企业对某一特色农产品实行统一组织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将一定区域内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同一资源集中起来,达到一定的集约经营,从而体现较大程度的规模效益并进一步实现创品牌、做大做强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产品质量不自信且产品供应不稳定的尴尬,应采取化零为整的经营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农产品批量供应,才能不断做大做强产业[4]。

2.3 运用区域统筹观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至于如何形成联动机制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探索。结合各地制定“十三五”规划以及试点省直管县等机制的大好机遇,可以尝试融入区域统筹的思想来考虑问题,使产业规划和落实达到更高的起点和运作层面。具体到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也应当用区域统筹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结合龙头企业培植,可以重点打造和扶持大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走集约规模经营道路,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起主导作用,集中利用原料基地和市场把握优势,更好地实行规模化生产销售,做大做强产业和品牌。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工业管理、商业经营、科技支撑。用工业方式管理农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农业,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拓宽新型工业化内涵。

2.4 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助力农业企业发展

联系到某些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煤矿、房地产等产业和行业注资农业企业,实行和实现转产、转型发展。

2.5 统一质量标准,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

在组织市场销售和创品牌上,结合省、州、县各级提出的抓销售、抓生产、抓品牌“三抓”的思路和要求,立足资源整合,将一定区域内从事同一行业农业生产的企业组织起来,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的格局,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组织销售,形成同一商品质量统一的格局。这样势必可以更加有效地集中盘活资源,同时充实活跃了市场,还可满足外部大宗的订单需求。

3 结语

可以预期,若能实行区域统筹,化零为整,抱团发展,必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也只有这样,实现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才更可能成为现实。从效果上讲,只要集中精力、整合优势资源,不贪多、不虚耗,势必可以使农业发展更有效率。在方法上,实行区域统筹、整合推进,势必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降低风险。化零为整,可以使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山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撬动固有的沉寂,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激活体制机制,统筹市场运作,整合各方力量,盘活现有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希望在社会变革的春天里,在农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档口和过程中,看到更多积极的令人鼓舞的利好政策和扎实效果。希望能更多地实现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品及市场定位,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发展独特优势产业。通过区域统筹,整合有限资源,实行集约节约经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企业及群众收入、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尤其是山区人民。

4 参考文献

[1] 张光新.关于调整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2(2):41-42.

篇(1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2.120

教育信息化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2010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我国在基础教育建设中要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把统筹兼顾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06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在这份文件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主要的目标和任务是“不断加大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整合教育信息资源和培养后备人才,提高教育系统的信息应用水平”。

1.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以我区近年来的信息化投入来说,我区以政府投入为主,并多渠道筹措经费,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段指导、保证质量、讲究实效、发挥效益"的指导方针,积极、稳妥地推动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稳健、有序的发展。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经过一段时期的不断投入,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特别是在一些的硬件设施设备上基本能够满足基础教育教学的需要。

1.2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我国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情况来看,基础教育基本上是在稳步向前推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明显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例如发达地区在基础教育投入资源比欠发达地区比例明显有很大差距,有时,就在同一地区城市与农村、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或者中心校与一般校的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其次,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资源存在重叠浪费现象。在有些财政支持的信息化建设上。其三,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多,软件投入少,大大影响了信息化设备应用效果。现在许多地方硬件投入基本能得到重视保障,但教师培训,管理服务常常跟不上。

2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能,当前促进区域信息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1统筹兼顾各项基础教育发展规划,保证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必须统筹兼顾各项基础教育发展规划,保证能够协调东西部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异、校际发展差异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此,我区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区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统筹全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化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浪费。

2.2加强信息化与课程教学的连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运用,而运用就需要软硬件平台的双重支持。许多地方舍得在硬件上投入建设,没意识到课程资源的平台建设一样重要。当前制约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已经不是硬件和技术,而是课程理念不到位和课程资源的匮乏。近来流行的微课,对提高一线教学的效率,实现教育学科内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很重大的帮助。在这过程中,各校应整合学科教学教研资源,各地区也应为一线教师创造课程资源交流平台,这样才能将课程教学、学科教研的资源在更大的平台进行衔接整合,发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生命力。

2.3紧密联系基层,做好服务管理,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率

信息化的成败在于终端体验,而教育信息化的最终使用者是一线教职员工,受益者是广大师生,因此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又要着重设计良好的终端用户体验,易学、易用、方便快捷才是设计上要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计划,多倾听采纳基层一线教师的看法建议,增强实用性、方便性,尽量避免由于设计上的疏忽导致整个设备的可操作性不强而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率。其次,建立起信息化的运行制度,做好管理服务。

2.4加大对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力度,建立信息化教学教研激励机制

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主体是一线教职员工,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培训的推广,广大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但信息化技术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一项技术,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一线教职员工以往只要掌握基本的Windows操作和Word、PPT等简单应用,后来又要学Flash、Auth-roware等多媒体动画课件,再到如今的微课制作。技术发展又引导着课程教学理念的变革,有鉴于此,加强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是一项长期且不断与时俱进的任务。

3结束语

回顾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路程,通过不断的努力建设,积极探索出适合国情的基础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了国家整体基础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是保障教育现代化的先导,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些保障基础教育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点添砖加瓦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下一篇: 产品运营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