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9 14:58: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化学在生物中的应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TU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228-01
绿色食品是指按照国家的专门机构提出的要求进行无污染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所生产出的食品符合优质且安全营养的食品标准。通常消费者和专家将绿色食品称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餐桌上的新革命”。在称谓方面国外将类似我国绿色食品的食品称为有机食品或生态食品,或将绿色食品称为自然食品,当前我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已经超过了3962家,产品总数超过10708个,而且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同世界上9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个相关组织建立了联系[1]。由此可见提倡天然、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成为了国内、国外人们食品消费的主流。
1. 绿色食品生产的技术要求
首先绿色食品对产地环境的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畜禽养殖用水的水质、渔业水质和土壤质量等均有一定的指标要求和浓度限值。其次,在生产和加工绿色食品中,所投入的农药和肥料,以及饮料和食品添加剂等应符合相关规定,在种养殖方面符合相关的的生产规程。再有,绿色食品从初级农产品到加工产品均应符合感官和理化以及生物学等方面的要求。从生物化学工程技术角度来解读绿色食品的生产,即在生产和加工中密切预防所生产的食品中被农药残留和放射性物质等污染,以保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性。
2.1 固氨转化技术的应用
养分在农作物生长中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氮元素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如果通过相关技术能够固化空气中的氮气使之被植物吸收,既可以节省生产投入成本还可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尽量减少农作物使用化学肥料的数量更能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据王嘉祥报道[2],许多细菌具有固化氮气的功能,同时绝大多数农作物对固氮菌具有排斥功能。因此,将固氨转化技术应用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便可以有效的解决多数农作物排斥固氮菌的问题。首先通过DNA技术改造固氮酶基因以强化其固氮能力,其次还可通过生物化学技术促进更多种类的农作物能够与固氮菌共生。
2.2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抵御病虫害
为了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在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遵循国际惯例,通过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从而提高品牌农产品质量。应用生物化学技术替代农药可在减少农药残留基础上提高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通过增强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基因,例如,在水稻中增加Bt蛋白基因,使其进入害虫体内影响害虫蛋白功能和发育进而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这样可以在减少使用杀虫剂和农药残留基础上,增加水稻产量约11%。
3.应用生物化学技术改善绿色食品营养价值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改善食品营养价值方面,还可通过增加食品中的果聚糖、蛋白质和油脂含量等来提高食品的营养。以下本文将对生物化学技术提高食品中的果聚糖、蛋白质和油脂的含量进行简述。
3.1 增加食品中的果聚糖含量
果聚糖作为β-D-呋喃果糖的多聚体,由果糖聚合而生成。果糖残基数目通常是7-35,但也有少数是90-260。果聚糖有3种分型:(1)果糖残基以β2→1糖苷键连结而成的线形分子聚合生成的菊糖型。(2)果糖残基以β2→6糖苷键连结而成的线形分子聚合生成的左聚糖型。(3)混合型。许多植物根、茎、叶及种子中含有果聚糖,而且果聚糖这类碳水化合物能够有助于人体健康是肠胃菌的营养物质。应用生物化学工程技术中将1-SST基因转移到水稻和玉米等农作物上,可以使其果聚糖的含量增加。
3.2 增加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多数来自植物性食物,其中谷类种子蛋白质含量达到15%,豆类种子蛋白质含量达到了29%[3]。但谷类和豆类的种子中分别缺少赖氨酸和蛋氨酸。赖氨酸作为人体必需的碱性氨基酸,具有促进人体发育和免疫的功能,还可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而蛋氨酸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氨基酸,若蛋氨酸缺乏时会使人食欲降低,不利于生长发育还容易导致肾脏肿大和肝脏铁堆积等现象。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可改善食物蛋白质合成途径,将基因编码高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外源基因转至谷类和豆类中,以平衡豆类和谷类食物中的氨基酸所含的比例。
3.3 增加食品中的油脂含量
植物油脂是人们主要食用油,但植物油脂也存在着不饱和脂肪酸熔点低,以及热稳定性也相对低且容易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的特点。为了改善植物油存在的上述不足,工业上通常采用氢化的方法来提升油脂熔点和热稳定性。但采用氢化的方法改变食用油的熔点和热稳定性不利于人体健康,容易增加人体中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是含饱和键的脂肪酸。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及乳脂中,这些食物也富含胆固醇。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升高的主因,进而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但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有利于人体健康,能够起到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和干扰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还具有阻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等效用。在绿色食品生产中通过结合转基因技术和人们需要提高植物油营养价值的要求,开发出高油酸含量的食用油,利用基因技术从酵母中将EPA和DHA以及花生四烯酸等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酶基因,运用克隆技术编码这类酶基因再通过基因技术导入植物体内,使得植物油脂中的DHA等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能够得到提升。
结束语
综上,为了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在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遵循国际惯例,运用生物化学技术,可以精简生产资金的投入同时也减少食品被污染几率以提高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认知结构同化论的基本内容
认知结构同化论认为,学生从事新的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有适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 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它既是新知识习得的心理机 制,也是新知识被保持的心理机制。
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与认知结构原有知识(观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不同,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新旧知识相 互作用模式。
①上位学习。
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在概括和包容水平上低于要学习的新观念。例如,根据已知的小麦、水稻、玉米等 植物的特征,从中概括出单子叶植物的概念的学习。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习得新的上位观念。
②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
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例如,已知单子叶植物的概念,并已知水稻 、玉米、小麦是单子叶植物的实例,现在要进行高粱是单子叶植物的新例证的学习。
③并列学习。
要学习的新观念与原有观念无上位、下位关系,但在横向上有彼此吻合的关系(图1C)。例如,通过呼吸 作用与已知的光合作用的关系的比较,知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的学习。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 结果是产生一种新的联合的意义。
二、认知结构同化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知结构的转换与建构的过程,也是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因此,教师 必须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1.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
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 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指出,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是运 用同化理论指导生物学教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在教学中,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都必 须遵循这一条原则。
(1)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尤其是与新知识有密切关 系的已有概念和原理掌握的情况,这是教学设计时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依据。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 方式、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这就使学生建构的认知结构具 有多样性或特异性。因此,教学设计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个体差异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顺利地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学习。在教学中,一般可以通过课前提问、诊断性测试等 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也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
(2)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中要善于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讲清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与 区别,以利于学生进行同化学习。
首先,在设计引言时,不仅要考虑到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采用温故知新 的方法引入。例如,学习呼吸作用时,可以设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 能,而植物的生命活动无时无刻都离不开能量的供应。那么,有机物中贮存的化学能又是怎样被释放出来,供 给植物生命活动的呢?由此引入呼吸作用。这样既总结了所学旧知识又引出新知识,承上启下,易于学生理解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联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对比方法,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以旧促新,以新带旧,帮助学 生掌握和理解知识,例如,高中生物“细胞”一节中描述了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但较抽象笼统,而 在后继的“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中则着重讲述了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 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在前面的学习中让学生重点掌握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酶和色素的分布和结构特点, 而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先用一定时间复习旧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两相结合,使学生更易于掌握 诸如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以及有氧呼吸的场所等知识,更易于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的基本 原理。
(3)选择建构化教学模式
如果说学生的学习就是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那么教师的教学就应 该遵循认知结构建构化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有关 知识,经过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使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而概括出新的规律性知识并重建新的 认知结构,然后通过运用新规律,进一步检验、巩固新知识,并实现知识的迁移。
运用此模式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有大量相关的原有知识。另外,知识的内化或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是一个 复杂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对知识的分析、综合、推理、重组等思维加工过程,才能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 系,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进而通过知识的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比如,学习基因的遗传规律时,一旦学生 认知结构中有了有关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规律等知识,就可以用于同化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等知 识,学生再通过运用遗传规律解遗传习题,就可以进一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设计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提出并倡导的一种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为学 生设计一个能把握所授知识的本质,对新知识具有引导性、起同化作用的知识结构——组织者,并将其内化为 学生的认知结构。因为组织者必须在正式教授新知识之前呈现给学生,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
其实,设计先行组织者,就是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提炼概括、拓宽引伸。例如,在根吸收矿质元素过 程的教学中,通过分析植物细胞膜的结构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学生已有的),引导学生得出如下“先 行组织者”(学生原有)认知结构:(1)植物细胞具有呼吸作用;(2)植物细胞膜带有电荷,能吸附带相反电荷 的离子;(3)植物细胞膜上有运输离子的载体,能将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等。一旦学生建立起这一先行组织者,教 学过程即可按上述(图2)的认知结构建构化教学模式展开。
2.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内化的知识的组织,也就是学生头脑里内化了的知识结构。衡量学生学习 质量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学生头脑中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即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这些知识是否构 成了良好的组织结构。因此,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那么,如何才能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呢?
(1)重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匹配
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建立,取决于教学中是否能为学生呈示良好的知识结构。因此,生物学教学必须重 视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匹配。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坚持按知识结构进行教学的原则。
进行知识结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教科书,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把各章节的 中心内容及与之有联系的知识串联起来,按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材、板书提纲,使学 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学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二,科学地设计知识结构网络。
要根据各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确定核心知识点(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在课堂教学中,时时都要 围绕这个核心知识点,通过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知识结构网络,学生只有通过这种知识结构网络的学习与内 化,才可能构建高层次的认知结构。
(2)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原则
奥苏伯尔认为,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必须遵循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才能促进知识的组织,从而促进 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建构。
①渐进分化,建立深层次的认知结构。
奥苏伯尔指出:“个人在一特殊学科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是由其头脑中的一个层级构成的。而在这个层级结 构中,最概括的概念占据了结构的顶端位置,它们下面是较低概括水平的概念,比较高度分化的从属概念和具 体材料。”可见,渐进分化指认知结构上位、下位知识之间或一般与个别知识之间的组织。生物学教学中必须 按照这一原则呈示教材,才能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浅层向深层转化。比如,在讲述新陈代谢时,先讲新陈代 谢的一般概念,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新陈代谢的工具——酶;新陈代谢与ATP等。再讲植物的新陈代谢( 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动物的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等。这样渐进分化, 使学生对新陈代谢的概念的认知不断深化。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148-1
近年来,蔬菜栽培迅速发展,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生活需要。但随着蔬菜栽培面积和周期的不断加大,病虫害为害逐渐增加,化学农药的使用也在不断的加大。使得蔬菜产品农药残留不断增加,同时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生产中,由于菜农盲目使用、滥用化学农药而导致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以及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正确选择与使用各种化学农药,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1 化学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农药的毒性和中毒问题
各种农药化学品毒性水平差别极大,但并非任何农药都是高风险性的有毒物质。只要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进行农药的施用,即使高毒农药也一般不会出现农药残留超标。在生产中的多数农药中毒事故都是由于农药施用不按操作规程进行而导致的。
1.2农药的残留问题
农药残留一般情况下是随着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逐渐降低,生产中常见的每种农药都有特定的残留标准。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合理间隔期进行施药,所生产的蔬菜农药残留量一般不会超出安全阈值,称为“农药残留未超标”。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是指在一定地区与一定期限内保证环境质量不受到破坏。只要不超过最大负荷量,环境安全系数属于合格。
1.3环境的污染问题
环境的农药污染是指环境对农药的最大负荷量超过了安全阈值,从而引发环境质量发生质的变化。所以并不是使用农药就会导致环境污染,农药对环境的危害主要由农药的毒性与用量决定。也就是说只要将高毒农药用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实际危害。只要农药在环境的负荷范围内,就不会对蔬菜的无公害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2 化学农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使用
2.1合理选择化学农药
生产上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复配制剂。一定要选择无公害生产允许施用的化学农药,保证产品的有毒物质含量在国家卫生标准许可范围之内,且对人体无害,容易被人体排出,且不会对天敌造成危害。
2.2准确把握农药的使用量
农药的最佳用量是指将病虫控制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规定的水平以下所需的农药最小量。无公害蔬菜生产必须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和生产标准中规定的每种农药在不同蔬菜上的用量,用药次数,最大允许残留量。由于不同种类,品种和生育阶段的蔬菜对农药的抗性有差异,生产上应根据农药毒性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气候、苗情,严格用量进行农药的复配,以避免出现蔬菜药害和杀死天敌。
2.3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施药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与收获之间相间隔的时间,蔬菜采收前必须有一定的间隔期,以防止产品农药残留。这是降低蔬菜无公害生产农药残留的重要环节。无公害蔬菜生产一般规定的间隔期在2―7天内,有的蔬菜间隔期要求10天以上。一定要在喷药后农药含量降解到无残毒时,蔬菜方可采收上市。多次采收的蔬菜,一般是要求先采收后喷药,以保证上市产品的无农药残留。
3 未来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3.1认真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用量
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方针。优化种植区的生态环境,采取各种措施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提高作物的抗性,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根据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指导菜农合理科学选择高效、低毒农药,适时防治,避免盲目用药,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3.2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各级部门要正确处理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农业经济和农田环境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止农药污染的继续扩展。认真贯彻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农药科学合理使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快速发展。
3.3加大农业科学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农民的蔬菜种植水平
各级政府要加大蔬菜无公害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和科技培训力度,保障农技推广经费投入,充实农技推广队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新技术,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3.4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079-01
一 生物化学任务型教学的任务与任务设计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学习任务,因此要求老师在实际的生物化学教学中,应该以任务教学为重心,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优势。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任务设计的目标
任务型教学法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设计的任务目标要明确,而且在设计的学习任务中,还要蕴含某一教学阶段中所教授的知识,具体是教师可将总目标细分为小目标蕴藏在总目标的框架内,还要细化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转化为一个或几个学习任务之后,更便于学生学习掌握,通过任务目标明确的任务型教学法,使学生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不断地加强。
2.难易适中的任务设计
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对于生物化学教材点与难点分布,教师应做到深入了解与分析,选取的知识点应与学生生活有紧密联系,还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并且使设置的任务具有可操作性。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大多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并且符合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更有利于任务型教学法的不断巩固与推进。
二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构建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模式
本文探究的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实施模式的构建,使用的教学模式为“创设情境,任务在线――教师指导,任务准备――分工互动,任务完成――成果展示,任务反省与评价”。在下文具体的研究中,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和途径”为案例,进行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中的具体实施构建。
1.创设情境,任务在线
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设置的情境中融入任务,而后在任务学习过程中将设置的任务自然地呈现出来。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光合作用,这种化学过程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重点所在。基于此,通过介绍光合作用的相关过程及意义,自然地提出“寻求提高农作物产量方法”的学习任务,而且将光合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的作用作为此任务的知识目标。
2.教师指导,任务准备
这是任务型教学法的第二阶段,强调教师指导的意义在于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树立任务型学习的新型学习观,并且让学生知道此任务的设计,其设计的知识点包括光合作用的条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多个方面,从而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和有组织性的进行任务准备,对完成此任务有关的知识信息和学习材料,能够主动通过各种途径获取。
3.分工互动,任务完成
在学习任务的互动过程中,应坚持“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思想,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人数不超过7人,组内设置一名组长,协调组内成员执行不同的任务,并且通过组内成员的讨论、分析与研究,对组内不同的观点予以整合,最后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任务总结和任务理解。在本案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此任务时,应将总任务具体细化为几个小任务,这不仅开拓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途径,还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4.展示成果,任务反省与评价
在本案例中,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出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探究给予表扬,特别是客观评价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展现出的积极思维,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自信的学习观,还能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兴趣。具体评价是,学生完成的任务成果是学生是否结合实际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与途径”做出总结,学生是否正确地描述出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以及二者关系,学生是否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多种因素进行收集与整理。此外,评价中还应注意各小组通过讨论,补充和整合,总结出影响光合作用因素是否包括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水质和光合速率等多种因素,各小组总结出的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有没有考虑土壤、作物品种、种植方式和植物激素等多种外在条件。基于此,可采用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和组间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做出客观评价。
三 结束语
生物化学是各个学校中最基础的课程,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从社会发展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日益显露出来。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因为生物化学本身具有比较抽象的概念,涉及的各种规律和结构错综复杂,造成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和不易理解,这使得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与预期效果面临挑战。基于此,本文探究的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实施模式的构建,为任务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课改后,在课堂教学中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似乎从不缺乏对话,师问生答,生问师答,师生互问互答,师生共同讨论等。有不少教师习惯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形成“热闹”的课堂氛围。以“鉴定细胞中三大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实验为例:课上教师一般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鉴定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是什么?分别选用的生物材料是什么?正确的操作步骤和试剂用量是什么?……一问一答,师生互动显得非常充分,将传统的“满堂灌”让位于“满堂问”,看似环环相扣,但是这些“对话”往往只具备对话的形式,缺乏实质性意义,至少不能启发学生对某一问题做积极而深刻的思考。
2.对话的真正含义
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对话是指对话双方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再通过理解对方而达成的一种视域融合。它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还发生在人与物之间,如“人与文本的对话”。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看,对话是指一种交往与互动、沟通与合作的文化,是和民主、平等、理解、宽容联系在一起并以之为前提的文化。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实质上这一原则就蕴含了对话教学的思想,即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达到“启”和“发”的目的。
3.案例分析
什么样的对话才是真对话,才是有效的对话呢?对话总是基于一定的话题展开的,好的话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下面通过一些案例,来探讨一下真正的“对话”。
3.1案例一:“鉴定细胞中三大有机物的化学成分”教学片段
课前准备:(1)学生提出有关感兴趣的问题,教师经过筛选,保留4个问题作为探究课题。
(2)学生根据四个课题,每2人一组探究一个课题,撰写实验报告。
(3)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教师只查阅不批改,记录典型学生的典型问题做好准备。
实验课堂:学生根据自己撰写的实验报告,实施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有“火花”进发。
其中有两组学生选择的是鉴定细胞中蛋白质的成分课题。由于是自行选择生物实验材料,所以两组学生分别选择了蛋清(下称蛋清组)和豆浆(下称豆浆组)。
蛋清组:没有稀释蛋清就开始了实验,教师并没有直接指出来,而是静观其变……
生1:按照标准的实验步骤做的,颜色反应也能看出来,但反应不是很均匀,为什么?
生2:是不是太黏稠了,混合不均匀了。稀释一下再做是不是会好些呀?
师:你们可以重新修改一下实验方案,再做一遍,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实验现象?
生1:(刷试管)真难刷干净,都粘在试管壁上了(自言自语)。
生2:(配蛋清稀释液)老师,稀释多少倍好呢?
师:我也不知道(故作思考状),你看呢?
生2:要不然我尝试多做几组不同浓度的稀释液,看看实验效果怎么样?
师:很好的想法,大胆地做吧。仔细观察有没有不同实验现象及时跟大家分享一下,最好还能告诉大家为什么会这样?……
豆浆组:实验实施非常顺利,实验现象也非常明显。
生:老师,我们用的生豆浆,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如果把豆浆煮熟了,还会发生紫色反应吗?
师:与其问我,不如你们亲手做一做,不是更直观,印象更深刻吗?
生:(欣喜地发现)熟豆浆也可以发生紫色反应。
师:豆浆煮熟了,里面的蛋白质也就变性了,分子结构遭到了破坏,变性的蛋白质为什么还能发生紫色反应呢?你有什么样的想法?
生:紫色反应是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中的Cu2+形成紫色的化合物。我想蛋白质受热变性,空间结构的破坏应该不涉及肽键的断裂。
师:分析推断得很好。受热后蛋白质的肽键既然没有破坏,所以仍然能够发生紫色反应。而蛋白质变性后,分子结构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分解,这就是熟食易于消化的道理。
在上述课例中,教师以学生已知的原理为基础,自己提出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大大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学生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挑战。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在师生间、生生间的这样的问答、对话中,话题层层深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鉴定的原理,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也得到培养。这样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2案例二:“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片段
师:大家听说过糖尿病吗?
生:听说过。
师:你们知道糖尿病都有哪些症状吗?
生1:身体虚弱。
生2:口渴,所以以前糖尿病也叫“消渴症”。
生3:身体消瘦。
生4:还很容易引起其他的病。
师:能不能从病的名称上想一想这种病的典型特征?(稍等片刻)
生:尿液中含糖。
师:由此,你们想到什么问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吗?
生1:为什么尿液中会有糖?
生2:尿中的糖从哪来的?
生3:我们正常人的尿里会不会也有糖?
生4:为什么有些人会得糖尿病?
生5:糖尿病怎么治疗呢?能治愈吗?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想不想自己解决呢?
生:想。
(师为进一步讨论,准备知识,播放“尿液的形成”动画,引导学生观看,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讨论。)
师:根据上述知识,想一想正常人尿中是否应该有糖?为什么?
生1:不应该,因为肾小管可以将全部的糖重吸收回血液,尿中应该不含糖。
生2(反驳):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原尿中的糖浓度过大,就不能全部重吸收了。
师:那么导致血糖浓度过大的原因是什么?
生:糖吃多了。
师:一次性糖吃得过多,正常人尿液中也会有糖出现。
生:我认为如果人的肾脏出现了问题,影响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即使原尿中的糖浓度不大,也可能尿中含糖。
师:分析得有道理,这也是糖尿出现的一个原因。所以说出现糖尿的人不一定就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
在上述课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问答,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提问具有定向、启发、释疑等功能,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学生的回答不仅依据书本,更结合了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在回答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师生围绕问题进行对话,层层深入,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活化生活经验,建构新知识。
4.对话话题的选择
教师选择课堂话题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讲,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4.1围绕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对话
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就是这节课所要理解掌握的知识点,是每节课知识的核心。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选择谈话的中心,提出一个既包括有主要问题又具有严格逻辑顺序的谈话提纲,做到重点突出,解决问题明确,特别要注意避免提出与教学目的无关或对达到教学目的帮助不大的问题。
4.2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置话题
有道是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话教学中所选问题不能超出学生能力,另外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最好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生活中发生的事例引进课堂,先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那么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思考就水到渠成了。
4.3面对开放性的内容大胆对话
对于开放性的内容,该放手时就放手。例如“真核细胞立体模型的构建”,教师不要限定材料的选择和具体的制作方法,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自行解决。由于每组的学生思维角度不同,很快就想到了各种不同的材料,找到多种制作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对细胞结构的了解,解决了模型设计的问题,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在“生物工程的应用与前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地让学生自己上网搜集材料,制作课件,展示交流研究成果。在合作的氛围中,生生之间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新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强调时代性,新课标生物课程理念强调针对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倡探究性学习,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中的培养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人认为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利用数字化实验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地得到统一和发展。
目前大部分中学生物实验基本上都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教学模式常常是以验证式的教学为主,学生的操作几乎就是重复课本上的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中几乎没有设计让学生思考分析的东西,这种实验教学被一种固定的模式所束缚。这种“动手能力”的培养有些时候对于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对实验的理性思考,更谈不上对实验的拓展以及改进。
数字化实验的建设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能及时地弥补这些不足。目前,数字化实验结合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了中学课堂,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很好的提高和补充,也为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生物实验教学的数字化实验是在实验教学与多媒体的结合上开创了一条新路,在课堂教学感受方面与教学方式多样化方面开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教学创新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数字化实验能精确地将一些实验现象展示出来,并且能将一些传统实验中完成不了的实验项目操作出来,将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抽象的靠想象的现象转化为学生实际能看到的数据,从而使一些生硬的、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用数据图像直观表达出来,使复杂枯燥的认知活动变成简单轻松的操作过程,增强了教学感染力。
现将一常规实验利用数字化实验操作,让大家感受数字化实验的应用价值。(我实验室用的是朗威DISLabV7.0生物专用软件,以下实验使用此软件操作)
实验:探究生物体体液的缓冲能力
实验目的:
探究生物体体液、水和化学缓冲试剂的缓冲能力。
实验原理:
体液由细胞内液和外液组成,其化学成分和理化特征相对稳定,这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实验器材及试剂:
朗威DISLab7.0数据采集器、pH传感器、50 ml小烧杯、50 ml量筒、玻璃棒、0.5%HCl、0.5%NaOH、5%的柠檬酸钠、新鲜鸡血、饮用纯净水、新鲜梨汁、pH=6.86的混合磷酸盐缓冲试剂。
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1.用5%的柠檬酸钠做抗凝剂,以抗凝剂:鸡血=1:5的比例加入新鲜鸡血,轻轻搅拌,过夜待用。
2.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及pH传感器。打开计算机,进入V7.0“通用软件”。
3.点击“计算表格”,添加变量“D”表示加入HCl或NaOH的滴数。
4.向盛有3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依次滴入HCl溶液(共计5滴),记录数据。
5.绘制溶液随HCl滴入的pH变化曲线。
6.将血浆、梨汁及化学缓冲试剂代替蒸馏水重复实验。绘制溶液随HCl滴入的pH变化曲线。
7.将NaOH溶液代替HCl溶液重复实验,绘制溶液随NaOH滴入的pH变化曲线。
结果如图:
■
中图分类号:Q5-4;Q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290-01
1 “微课”的组成
“微课(MicroCourses)”一词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在我国,微课的概念首先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胡铁生提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 微课教学的主要作用
在生物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的形式比较常见.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为重要,不仅可以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对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但是实际的实验教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包括授课时间,授课的各种仪器以及实验地点等等.为了打破这些因素的限制,教师会应用“微课”的形式来进行实验.通过观看视频了录像的形式来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进行讲解,同时还有真实的操作.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了解程度,还可以让学生们对一些细微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解.比较典型的和常见的就是在生物教学中探究细胞分裂这一章节.要进行实验的话,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难度也比较大,学生们不仅要做好实验之前的设计工作,还应该等待细胞分裂的过程.如果采用微课的形式来对这一实验进行探究,必然会在短时间之内了解到实验的宗旨,而且学生们还可以对细胞分裂的进程进行了解.
3 “微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微课”的特点
总起来说,微课具有以下特点:
3.1.1 容量小。一门微课程一般只聚焦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技能点。
3.1.2 时间短。讲解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
3.1.3 自足性。包含一些必要的内容信息,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能够在语意上表示其自身意义,而无需再参考其他信息来理解。
3.1.4 基元化。具有不可再分性,不能再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知识单元。
3.1.5 便于传播和学习。微课程来了,MOOC来了,翻转课堂来了……它们为教育教学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希望各位老师在此次培训中能够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3.2 生物化学课程特点
生物化学这一学科具有教学内容广泛、知识点零散、概念抽象复杂等特点,而与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相比更为重要的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具体结合。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本身基础知识储备和系统学习能力较差,学生较难掌握复杂的生物化学学科知识。加之学生实践机会较少,真正的临床工作想象模拟空间小、难度大。微课借助视频模式,有利于直观展示相关知识并帮助学生针对自身学习情况重点突破。
3.3 微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讲授一些复杂的生化过程和生命活动现象,例如从DNA的复制到蛋白质的合成,逆转录病毒的作用原理,原核生物的操纵子调控原理、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时,作者预先根据讲授内容制作好动画视频,并在每个重要的知识点或每个反应阶段处设置“过关问答”环节。微课上传至教学平台后,学生可根据自身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反复观看、揣摩,并将“过关问答”的答案通过教学平台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可以通过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教学难点、疑点,在课堂教学时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讲授。而经过课外的预先学习和课堂上教师的重点讲解,学生也能够更好的消化、吸收这些知识难点。以讲解聚合酶链式反应原理为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作者是通过动画视频向学生演示反应过程,着重于学生对反应原理的掌握。通过微课教学,让学生预先自主学习动画视频并反馈信息后,作者发现,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难点和疑点不在于反应原理,而是对反应中提及的“模板”、“正义链”、“反义链”概念的正确理解。因此,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对这几个概念的辨析,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对于教材上简单提及、或是还没有来得及在教材中出版的学科新技术、新进展、新动向,作者按照不同专题制作成一系列微课,例如基因测序技术专题、蛋白质组学专题、RNA干扰技术专题、干细胞治疗技术专题、诺贝尔奖专题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的观看、学习,并通过教学平台与作者进行讨论、互动。这种学习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课堂外生活,使学习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增进师生互动,寓教于乐。
3.4 微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验教学中,针对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如洗刷玻璃器皿、称量固体药品、滴加液体试剂、酸碱滴定、过滤、萃取,以及一些常规仪器,如移液枪、离心机、电子天平、电子pH滴定仪、电泳仪等的使用,作者将它们的规范操作过程和正确使用方法分别录制成一系列演示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每堂实验课前,学生根据实验将要使用的仪器,选择相应的视频进行观看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的训练,培养他们严谨、规范的实验习惯。
4 应用微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在应用微课视频教学过程中,亲身感受方便的同时也有几点体会:
4.1 可以把所有课程中的重难点都制作成微课视频,有助于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巩固重难点知识。
4.2 学生提前观看微课视频,课堂上讨论并解疑答惑,老师的角色由知识灌输者变为学习引导者,引导学生如何思考解决问题,如何运用知识,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4.3 生物学属于一个庞大的体系,专业多,课程多,学科体系严谨,但是各专业各课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很多知识彼此关联,可以把不同课程的微课结合起来,即方便学生学习,又帮助老师扩大知识储备量。
结束语
在互网时代,网络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在这个“微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方便快捷,微课正是在“微时代”的潮流下产生的。作为高校教师,更应紧随时代潮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将现代技术手段完美的融入专业课教学,与传统教学互补,促进现代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微课视频的录制思路及实践[J].王国珍.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06).
[2] “微课”与“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周俊萍,杨舒晗.知识经济.2016(05).
一、还原生活场景,探究生物问题
在生物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困难,因为生物科学本就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渗透着生物知识,因此情境化的导入很简单。例如,农忙时节农民都在收菜籽,我们吃的菜油从何而来,菜籽又是从何而来,这些简单又生活化的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油菜”这个情境的引领下继续讲述种子的萌芽、种子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会顺其自然,学生的兴趣会随着生活情境的深入而加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许会犯一些比较低级的生活常识错误,此时教师切勿否定和取笑其行为,可引导他们一起来探究原因。情境的引入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科有新的认识,提升他们对这一学科的亲切感,激发学生求知欲,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巧用诗词谚语,感悟生物之美
在生物课堂中,有时欣赏一句美丽诗词,就会增添几分神秘之美,学生也会畅游其中;妙用一句生活俗语,生物知识会变得不那么青涩难懂,诗词谚语的加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切实感受到生物的美。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朵朵葵花向太阳”所渗入的知识点是光照、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选自韩愈的《晚春》)描述的是杨柳科花的典型特征,即柔荑花序,是榆科的典型特征;“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名句)是讲以芦苇和竹子为典型的禾本科植物,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茎常中空,须根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硅藻”讲的是生物链;“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说明的是遗传与变异。
三、关注时事热点,挖掘生物知识
生物作为一门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学科,将时事热点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还能让学生从时事热点背后感受生物学科的作用以及引发对社会的理性思考。如“禽流感”“艾滋病”是社会经常提及的关键词,那么如何防治?在学习“病毒”和“传染病”这些知识点时可以及时讲解相关的知识。另外,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禽流感来了是否还能吃肯德基、鸡蛋;是否所有的家禽鸟类都得杀死;是否与艾滋病病人握手就会感染,应当如何与他们相处……这些问题都会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中图分类号:TU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361-01
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为研究人类疾病的产生原因及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研究生命科学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医药学历史悠久,中医治疗许多疑难病症往往比西医效果更佳。用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医中药在治疗疾病的机理、方法、疗效等方面可获得科学客观的指标。既可对中医中药诊断治疗疾病的疗效作出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从而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最有发展前景的是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新型转基因中草药,还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现有的中药进行改造,创造出新的高效、低毒、高产、更利于种植和推广的中草药。
1 生物化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发展
生物化学技术是在医学领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手段,同样在中医药领域也取得了相当大的作用,在现代大多数医疗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生物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发明了胰岛素以来,有许多的生物技术产品相继问世,基因工程技术逐渐的成熟。从本世纪初开始,生物化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明了许多关于“肤”“蛋白质”的新药物,在各种激素、氨基酸、基因等等领域上也在积极的探索。靶向制剂技术就是现如今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之一,世界范围内都在加快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这也扩大了中医药的使用范围。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化学技术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动物或者植物的一段基因进行切片、重组、剪接,生产出具有全新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以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造,从而达到治疗某些特殊疾病的目的。因为我国涉及此领域的时间相比一些西方国家还比较短,所以在技术和设备上都不能够很好的赶超发达的西方国家,在此种前提之下,我国的相关部门制动了“863计划”,积极推动我国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并且尝试在新领域进行一些医学上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生物工程学会的成立,就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相当的突破。
2 利用生化的转基因技术开发新的中草药
中草药之所以能治病,是因它含有某些有效的化学成分。比如生物碱、甙类、挥发油、有机酸以及一些氨基酸、蛋白质和酶等化学物质。一种中草药往往含有许多种化学成分,但不是所有的化学成分都有医疗效用,而其中能够决定中药疗效的某种化学物质就是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而与疗效无关的化学成分称无效成分。有些无效成分还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果用生物化学技术来分析植物基因组,最终找出某种中草药中产生有效化学成分的植物基因,将该植物基因转移到其它植物、微生物或海洋生物体内,创造出新型转基因植物药物,新的转基因植物药物具有安全、高效、针对性强、无毒副作用,不需提纯,可大规模种植、产量高且成本低等优势。获得的新型转基因中草药经分析鉴定、临床实验后可大范围推广。
3 生物化学技术是中医药的开放空间更加的广泛
不能够明确的了解中医药的治病机理是限制其使用范围的最大因素,因此,让人了解传统中医学的调控和活性成分是将中医药应用到更多领域的有效措施。参考免疫调节、通筋活血、治疗肿瘤以及缓解衰老速度的相关资料,探索中医药与基因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细胞的新旧交替是中医药的主要治病机理,了解这一点,就可以将中医药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联系起来。心血管、神经、免疫、泌尿、外科等等系统的疾病都可能与细胞的新旧更替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中医药内融人生物技术元素的重要条件就是,可以通过生物内源性以及外源性基本的调控机制,在中医药治病机理影响下,将细胞的新旧更替发生某些转变,达到中医药治病的目的。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领域之中,生产新药主要是依靠化学方法、从自然界物质提取、改变药物的配比等等,但是这些方法在工作效率和质量上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在现代生物化学技术之中,生产新药的主流方向就是利用基因技术和微生物,对各种物质进行基因重组,从而得到全新的药物。
4 生物化学技术在生物领域中的研究
随着近年来自然环境破坏的加重,野生中药材面临着逐年减少甚至灭绝的严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药的发展,临床和药物制造等等都受到药材不足的限制。生物化学技术可以提高中医药材的培育速度,对生物体内的碱类、蛋白质等等可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复制和批量制造,除此之外,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可以培养某些稀有的药材,这对药材的保存和中医研究的正常进行都具有这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培育出的植株能够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需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医院获取富含某些所需物质的药材植株。此项研究,极大程度上保护了濒危药材植株,为生物多样性的延续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除此之外,使临床和药物制造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从而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总之,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中医学上也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也成立了相当多的技术体制。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学领域上进行应用的时候,可以与基因技术、蛋白质制造技术等等技术进行结合,这次前提之下,中医逐渐的在于世界进行接轨,在应用范围、中药材的选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等等都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在此方面投人的力度,是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之中能够取得更加广发的成就。现代化的生物化学技术应用于中医中药的研究,不仅会促进中医中药的发展,也同时会促进了生物化学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熊蕊,郭凤柳,张全宝,刘晓慧,范亚飞,赵同欣,王娜,颜红.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材道地性鉴定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09)
关键词:
微课;生物化学;知识传递渠道;调动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应用,当今世界已然成为了一个一体化的信息社会,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商业、工业等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其中,作为发展的根基的教育事业也同样得到了改变,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改革,成为了时展的需要,微课这种依赖互联网的新型教育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考察了多例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实例,并且结合自身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改良的实际经验之后,来谈一谈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教育事业的经验与建议。
1生物化学与微课概况
1.1生物化学教育概况
生物化学这一重要的学科出现在大约在19世纪末,脱胎于生理学与化学,是化学与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静态的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以及动态的新陈代谢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生物化学问世的短短百年以来,已经成为了一门在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各大科研领域不可或缺的一大组成部分。
1.2微课模式概况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变的越来越方便,可获取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而“微课”就是一种依靠互联网而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方法。所谓“微课”其主要特点是“微”即微课视频的长度不能过长,方便学习者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完成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其核心组成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视频,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资源,它们以相互配合的关系共同组成了一个主讲知识重难点的教学体系。
1.3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的状况
目前我国的微课已经在很多地域被用于生物化学教学。虽然还没有完全推广,但是各地均有类似的教育模式出现。比如依赖于网络交流工具如微信、QQ等的生化教育公众号,这其实也是微课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这种方式不够系统也不够专业,但是这种便捷的传播途径却明显的提高了生物化学教学的广泛程度。毕竟,新事物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虽然目前微课在生物化学教学方面尚且缺乏全面系统的授课方式,但是总的来讲,生物化学微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利用微课进行生物化学教育的优点
2.1传统生物化学教育的部分问题
利用传统的课堂式授业模式来教授生物化学这门学科时,迫于生物化学这门学科本身晦涩难懂且知识量巨大的特性,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二是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最后就是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太多,重点不好抓。
2.2利用微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把微课这一教学新模式加入到生物化学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用微课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三大问题,首先微课中的微视频与教学课件中可以加入很多形象化的结构模型,比如在蛋白质合成一章中,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做出氨基酸由tRNA转运到蛋白质剪切加工的图示全过程。用来解决学生的理解问题。其次,如果在微课中加入例如短动画的知识讲解,学生的积极性也就会自然的提高上来。最后,在录制微课视频或制作微课课件时,可以先列出知识纲要然后对教学重点进行重点讲解,或使用特殊标记,标记重点。这样一来,生物化学课程重点不好抓的问题也就得到解决。
3将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具体方法
将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教育的过程,主要包含建立生物化学网络平台、录制微课视频和制作其他教学材料、制作微课学习方案这三部分。
3.1建立网络平台
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微课资源下载、和老师同学进行问题探讨的平台,这样就便于解决微课资源的更新、教学问题的修改等问题。当然,如果是利用微课进行教育的探索者,想要进行实验性的教学,但是迫于资源环境的限制,无法独立的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依附于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甚至是利用百度云等资源存储器作为资源的储存平台。
3.2录制微课视频和制作课件等材料
这一步是将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教育的重点,微课的制作成功与否,决定了将微课用于生物化学的成败。首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要抓住教学的重点,把本节或者专对于某一知识点想要传授的内容讲清楚,微课视频一定要简短,便于学生短时学习。其次,微课课件等资源一定要全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在课后充分复习。
3.3制作微课学习方案
鉴于我国目前的总体教育状况,微课尚且是传统教育的辅助部分,所以在学生学习微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进行预习、练习与复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制作学习任务单,然后向学生发放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4将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教育的具体实例
在进行生物化学教学中,有关糖代谢中的三羧酸循环代谢途径,一直是重点、难点。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总有一些难度,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我们制作了讲解三羧酸循环的微课。
3.4.1利用微课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制作微课视频,在视频中以图示方式逐步讲解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使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参与代谢反应最后再次生成草酰乙酸的全过程。②制作配套学习资料,学习资料里包含三羧酸循环记忆口诀,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小故事,简单的预习题,较复杂的课后练习题。口诀:乙酰草酰成柠檬,异柠檬又成α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故事:从前有一个柠檬(柠檬酸)去海边,她遇到了一只乌贼(顺乌头酸),柠檬与乌贼一见钟情,于是柠檬追随乌贼住在了海里,变异成了异柠檬(异柠檬酸)。时光飞逝,异柠檬渐渐褪去青涩(异柠檬酸脱氢酶),有一天,在一丛水草之间,她发现了隐居在其中的一颗琥珀(草酰琥珀酸),她们发现彼此竟然如此相像!于是她们在两棵梧桐树(α-酮戊二酸)下郑重地结拜成了姐妹,从此大家就叫柠檬“琥珀腐妹”(琥珀酰辅酶A)。后来大家认为此名过长,于是乎她有有了第二个名字———“酸琥珀”(琥珀酸)。柠檬有一个表弟住在盐湖城(延胡索酸),名叫苹果(苹果酸)。一年夏天柠檬去看她的表弟,中途不幸遭遇车祸身亡。人们追究这个传奇柠檬的身世,发现她是草酰乙酸和乙酸腐妹A的女儿,她的外公叫丙酮酸,外婆叫腐妹A(一家子都是腐女)。其实,在柠檬去看苹果的时候,苹果并不在家,他正巧去探望柠檬的老爸———草酰乙酸了。③通过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将微课传递给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④检验学生的预习状况,首先是观察学生在预习过后对三羧酸循环过程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然后是课程作业的完成顺利程度,最后是相关问题的测试正确率。检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明显提高,课后作业的正确率较传统方式也有所提高。
3.4.2微课的效果分析
事实证明,使用微课进行三羧酸循环有关的教学之后,学生在课堂上的响应程度会变的明显高昂,在讲授到相关知识点时,部分学生会马上响应相关的问题,课堂活跃程度也较传统式教学的课堂有明显提高,很显然,微课显著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将微课应用于三羧酸循环这一知识点的讲授很有意义。
4将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教育的思考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让受教育者可以不分年龄,不分地域的进行学习。然而,目前还不能用微课来代替传统的生物化学教育,毕竟,想要只通过微课就完成教育的所有过程,对学生的自主性、老师的能力都有极大的要求。而且,由于微课制作者本身具有的自由性,所以有些微课可能会伴随着出现一些错误。另一方面,微课大部分是由在生物化学方面具有经验和兴趣的爱好者所做,这也就造就了生物化学微课具有散乱、不系统的特点,所以想要找到一套有始有终而且系统全面的微课材料反而不易。因此,微课应用于生物化学领域,尚且还在实验阶段。
5结语
利用微课进行生化教学是培养生物化学人才的崭新模式,如何利用微课改进传统生物化学教学?如何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不同特点设计出更多有特色的微课资源,建立崭新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这些问题的解决仍有待于所有从事生物化学教学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任颜荣.浅论多媒体技术在生化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纵横,2009,24(5):161-162.
[2]尹幼明.生物化学教学理念的更新[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20):155-157.
[3]曾东霞.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以中南大学为例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3):12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