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0 10:58: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自然环境调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近年来,地球的人口正在迅速膨胀,人类必须想方设法让地球养活更多的人,必须促进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但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污染也随之而来,工厂排放污水、废气,人们不断地砍伐树木,使环境逐渐恶化,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灾难。
假如我是一个克隆专家,我会将大地上的树木克隆得多多的,让大地充满生机.把那些无边无际的沙漠变成绿树成荫的森林。这样一来树木就可以把二氧化碳等废气吸进去,变成新鲜的空气重新释放出来,这样就不会引起那可怕的沙尘暴了。
由于人类的滥杀滥捕,使许多动物都濒临绝种了。假如我是一个克隆专家,我会克隆一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让它们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成为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假如我是克隆专家,我一定让这个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珠海是我们的“家”,应该把她建设得更美好。但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应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着,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我们的公共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时常会发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这既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损坏了上海大都市的形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维护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我们生活的作用,树立爱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要让他们从自身做起,更要让他们去影响身边的人,为提高上海的文明程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课是一堂实践探究课,以大量的学生实践探究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合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进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现状的调查、资料的整理、为保护上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出谋划策、在班级中交流展示小组的成果及活动的体会,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调查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这一实践与探究内容主要采用了教师引导下的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外实践和课内整合相结合,完成了教材的活动目标和要求,深化了活动的主题。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冬夏气候差异明显,只有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结合城市自然环境合理考虑城市布局,预留出城市风道,保证夏季加强城市通风散热,降低热岛效应,冬季能够以风力带走城市污染物,保证城市的大气质量。同时,还要以建筑的合理布局在冬季时减少冷空气渗透,从而减少燃煤和能源消耗,提高城市居住的舒适度。
一、符合自然环境进行城市建筑布局的意义
1、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建筑是城市的不动产,使用时间较长,如不进行科学规划必然会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结合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科学进行城市布局规划,并严格执行规划,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更加充分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中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只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城市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进行城市布局规划,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科学利用城市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二、基于自然环境合理进行城市布局的措施
1、城市建筑布局规划与城市自然环境相适应
在城市布局规划设计中,要与城市的整体功能结构和内在秩序相一致,与所处地区的空间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在城市布局规划中,要综合考虑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体现布局规划差异性和个性。具体来讲,城市布局规划要综合考虑地区季风特征、地质特征、地形特征。季风特征就是冬夏季的风向、风力差别等,因为城市建筑布局影响到风道分布,对于夏季城市通风降温,冬季通风疏散空气污染,以及冬季防风保温等会产生重要影响;地质特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建筑的高度和抗震级别;地形特征决定了城市建筑的布局形式,不能随心所欲的布局。同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要以城市个性化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为基础,以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实现城市建筑布局规划与城市自然环境的协调。
2、城市建筑布局规划与建筑规划基础调查工作相结合
合理的城市建筑布局规划必须是在客观分析实际情况、科学预测未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进行城市建筑布局规划时,要通过实地调查摸清城市所在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未来前景,明确区域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同时,广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自然等方面的信息资料,结合城市建筑布局规划对这些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专题研究,从而为城市建筑布局规划提供可靠地信息依据。对涉及城市布局规划的资料,要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论证,找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差距,抓住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对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分阶段预测,为城市布局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3、依托城市环境条件科学进行建筑选址、建设
一是城市建筑的选址、布局和风向设计,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城市建筑物要选址在向阳、避风的地方进行布局,有利于建筑充分吸收太阳热能,并减少因冬季风造成的建筑热量损耗;在我国南方炎热地区,要合理设计建筑群布局,使街道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基本一致,并做好城市路网、城郊空地、广场绿地和开敞水面等设计工作,在加强通风散热的同时,强化城市内部不同区域间的热交换,促进热量的流动和释放。二是城市建筑的体形、朝向、间距设计,要适当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因为建筑体形系数越小,越有利于建筑保温避风,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但过小的建筑系数会造成建筑物通风采光不好,影响建筑物使用。所以,要在保证建筑物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以减少建筑物与外界的热交换。在实际建设中,一般采取减小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增加建筑层数或组合体等方式以及选择长条形建筑物外形等措施来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朝向对建筑节能也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城市建筑一般采取南北朝向,方便冬季增加室内光照,有利于采暖,从而降低能耗;南方炎热地区城市建筑则要结合地域特点,处理好建筑物与遮阳和季风风向的关系,以达到通风散热降温的目的。三是城市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城市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建筑外墙、屋面、地基、门窗或架空楼板等,要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冬季防风能力,对于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环保性能、改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提升建筑室内居住舒适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采用多种复合节能材料、采取建设新技术等手段,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从而减少建筑冷热能耗,提高建筑防风和节能效果。
4、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城市建筑群
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城市建筑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夏季通风散热,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还可以合理布局城市建筑群,基于风压差是居住区主要风源的实际,在满足建筑基本光照和通风要求的基础上,在建筑空间允许的前提下,建筑群间隔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好。因此,要使建筑群保持一定距离,朝向夏季风主导风向,以错列式进行布局。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简要分析依托自然环境进行城市建筑规划布局的意义,结合城市所处地域自然环境、建筑布局规划基础调查工作和建筑节能措施等对如何依托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建筑布局工作进行了论述,从而对城市建筑布局规划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究。
参考文献:
[1]郑强,朱继业,王腊春.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与途径[J].四川环境,2005(05).
一、把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环境教学的必要性
1.地球环境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浪费地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行为,已经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得伤痕累累。温室效应、雾霾加重、泥石流灾害、沙尘暴频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造成直接威胁。面对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环境治理机制,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意识角度考虑,把环境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中,是实现地球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2.课程目标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后,“掌握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和认识地球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并且把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领会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全球化意识。关注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问题,加强对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关爱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发展观念”,是高中地理课程的“课程目标”。由此可见,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取向。
3.地理科学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是地理课程研究的两大对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使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需要通过环境教育这一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来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增强学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地理知识本身就包含于环境知识中,面对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应该明确环境教育的目标,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分析,把课本教材作为教学的知识载体,利用相匹配的环境事例增强知识点的说服力,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课《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幻灯片形式播放《啊,地球出汗了》的漫画,同时提出“该漫画反映的是怎样的环境问题?我们将其称作为什么效应?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的方式,对气候变暖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得出人类无节制地排放二氧化碳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发挥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用,在认识和应对气候变暖的课程中,我组织开展了“如何降低温室效应危害”的辩论比赛,把学生划分为不同身份,分别代表世界组织环保人员、政府官员、热带雨林的土著居民和采伐商人四种身份,学生以自身立场阐述对论题的见解,通过提出具体可行的环保举措,加深学生对气候变化危害的认识,进而增强他们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校本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师除了利用地理课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外,还可以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校本课程中,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校本课程应该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学,特别是关于地理方面,不同地区应当体现其特殊性和代表性。因为不同的地域,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相互有别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带领他们发现家乡的地理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认识家乡、了解社会、接受环保教育。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当地进行基础性的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我会根据地理课程每学期的必修内容,提供5-6个符合当地情况的地理环境调查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需要关注的是,拟定的研究课题必须体现当地特色,符合当地现状,且是学生能通过实地调查探究出答案的。例如:调查当地的地形类型,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调查当地的气候类型,找出人们不合理行为对天气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的人口数量和结构,探究人口变化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生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讨论物种保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地调研,不仅能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关心家乡的环境变化问题,而且能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与此同时,对于较好的调研内容,可以编辑成地理校本教材,更加广泛地发挥其教学效果。
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要渗透于地理教学课堂上,而且应该渗透于教学课堂外。也就是说,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在课堂学到的环保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节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细微环保的行为做起,一方面,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掌握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另一方面,唤醒身边朋友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出保护环境的行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追求。因此,环境教育应该从每一个公民做起,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绿色环保工作。
参考文献:
一、把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环境教学的必要性
1.地球环境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浪费地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行为,已经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得伤痕累累。温室效应、雾霾加重、泥石流灾害、沙尘暴频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造成直接威胁。面对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环境治理机制,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意识角度考虑,把环境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中,是实现地球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2.课程目标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后,“掌握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和认识地球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并且把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领会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全球化意识。关注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问题,加强对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关爱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发展观念”,是高中地理课程的“课程目标”。由此可见,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取向。
3.地理科学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是地理课程研究的两大对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使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需要通过环境教育这一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来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增强学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地理知识本身就包含于环境知识中,面对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应该明确环境教育的目标,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分析,把课本教材作为教学的知识载体,利用相匹配的环境事例增强知识点的说服力,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课《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幻灯片形式播放《啊,地球出汗了》的漫画,同时提出“该漫画反映的是怎样的环境问题?我们将其称作为什么效应?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的方式,对气候变暖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得出人类无节制地排放二氧化碳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发挥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用,在认识和应对气候变暖的课程中,我组织开展了“如何降低温室效应危害”的辩论比赛,把学生划分为不同身份,分别代表世界组织环保人员、政府官员、热带雨林的土著居民和采伐商人四种身份,学生以自身立场阐述对论题的见解,通过提出具体可行的环保举措,加深学生对气候变化危害的认识,进而增强他们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校本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师除了利用地理课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外,还可以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校本课程中,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校本课程应该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学,特别是关于地理方面,不同地区应当体现其特殊性和代表性。因为不同的地域,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相互有别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带领他们发现家乡的地理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认识家乡、了解社会、接受环保教育。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当地进行基础性的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我会根据地理课程每学期的必修内容,提供5-6个符合当地情况的地理环境调查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需要关注的是,拟定的研究课题必须体现当地特色,符合当地现状,且是学生能通过实地调查探究出答案的。例如:调查当地的地形类型,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调查当地的气候类型,找出人们不合理行为对天气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的人口数量和结构,探究人口变化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生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讨论物种保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地调研,不仅能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关心家乡的环境变化问题,而且能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与此同时,对于较好的调研内容,可以编辑成地理校本教材,更加广泛地发挥其教学效果。
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要渗透于地理教学课堂上,而且应该渗透于教学课堂外。也就是说,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在课堂学到的环保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节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细微环保的行为做起,一方面,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掌握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另一方面,唤醒身边朋友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出保护环境的行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追求。因此,环境教育应该从每一个公民做起,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绿色环保工作。
作者:张晓蕾 单位:黄骅南排河镇歧口中学
参考文献:
2013年9月-12月间,课题组深入湖南省的多个城乡地区,发放了2千余份调查问卷,就社会各阶层民生需求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民生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社会各阶层民生需求的调查结果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按照票数多少依序排列):合理职业的发展渠道;公正清明的政治环境;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服务;食品安全;良好的社会治安;优质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工作压力减小;健康的网络环境。
经理阶层:开放、活跃的市场经济环境;享受《劳动法》中规定的权利;工作压力减小;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食品安全;良好的社会治安;依法享受政治权利;优质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健康的网络环境。
私营企业主阶层:合法、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平等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依法享受政治权利;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食品安全;良好的社会治安;优质的自然环境;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健康的网络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合理的薪酬待遇;合理的向上发展空间;养老有保障;医疗保险有保障;合理的房价;食品安全;良好的社会治安;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孩子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优质的自然环境。
办事人员阶层:合理的薪酬待遇;合理、健康的向上发展空间;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保险有保障;养老有保障;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食品安全;合理的房价;良好的社会治安;优质的自然环境。
个体工商户阶层:良好的市场环境;合理的税收制度;服务型的工商管理;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社会治安;医疗保险有保障;食品安全;合理的房价;养老有保障;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
商业服务人员阶层:合理、按时发放的薪酬待遇;享受《劳动法》中规定的权利;养老有保障;合理的房价;医疗保险有保障;良好的社会治安;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食品安全;优质的自然环境;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
产业工人阶层:合理、按时发放的薪酬待遇;享受《劳动法》中规定的权利;合理的房价;养老有保障;医疗保险有保障;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食品安全;良好的社会治安;优质的自然环境;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
农业劳动者阶层:养老有保障;畅通有效的涉农融资渠道,生产遭受天灾后的政府扶助;公平公正的房屋拆迁;土地自由流转;医疗保险有保障;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或相近的社会基础设施及其社会服务;良好的社会治安;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优质的自然环境。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养家糊口的就业机会;失业(无业)经济援助与救助;养老有保障;依法依规享有保障房;医疗保险有保障;孩子教育能得到政府资助及社会援助;良好的社会治安;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食品安全;优质的自然环境。
二、社会各阶层民生需求的比较研究
(一)牵涉面广,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各阶层的民生需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二)体现出多元的立体差异性,又表现出一元的方向一致性
“多元的立体差异性”,是指各阶层的需求无论是在需求的内容还是对某一具体需求的程度方面,都不尽相同,没有任何两个阶层的需求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对于某个相同的需求,各个阶层对其需求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一元的方向一致性”,是指各阶层的民生需求尽管内容不尽一致,但在层次的发展方向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从解决日常生活的困难的最低层次到职业发展的中间层次再到公平公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较高层次的需求。
(三)从整体看重点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的需求,缺乏对精神文明的追求
当前十大阶层的民生需求从整体看都集中在收入分配和社保的方方面面,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比较淡薄。
三、进一步切实改善民生的对策建议
(一)营造“民生优先”的行政文化氛围
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政府应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从以往的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体现以人为本的、以民生建设为基石的科学发展观上来。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应当是科学的行政文化为主导,尊重服务对象、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的工作氛围。
(二)推进民生政策的改革与创新
改革和完善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制度。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要想方设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建立科学民主的政策决策机制。民生政策要以群众民生需求为基石,要立足各阶层最实在的民生需求,制定出群众期盼的民生政策。
(三)实施科技含量更高、文化因素更多的现代化公共服务
加快普及现代化、科技化公共服务的步伐。一是转变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由传统的政府单一提供方式转向新型的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二是开拓新型公共服务内容,针对各阶层民生需求的变化改革创新公共服务的内容和途径。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生物学、法律学、经济学、建筑学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在探索人类幸福生活方法时,把关注点集中在环境问题及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问题上。心理学领域,研究人类行为最主要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知觉、认知及学习的因果关系。论文百事通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过程就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就人类发展来讲,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适应环境是其发展的前提。但是,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通过认识和实践去改造环境是人类适应环境最大的特点。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多种科学知识,反应出交叉学科的特点。与其它研究相比,环境心理学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是,关心自变量(环境)对因变量(人类心理)的长期效应。
二、环境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Daniel等人开始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景观评价的系列研究。即探求景观的物理特性(例如,地形、植物、水等)与心理反应(例如,选择的喜好、风景的感觉等)的相互关系研究。
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把风景与风景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再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风景评价中来,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各风景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所以,心理物理学的风景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风景美景度;另一部分是对构成风景的各成份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是客观的。
(二)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
Daniel认为景观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注重人的景观经验多元分析。虽然在研究程序上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类似,但是在解释景观选择和喜好时,不是从物理特性上解释,而是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概念来解释。
1.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collativestimulusproperty)。Berlyne根据实验美学的研究结果,提出美的反应是人的视觉刺激所具有的复杂性(complexity)、新奇性(novelty)、不协调性(incongruity)及意外感(surprisingness)等相互对照特性与此类刺激诱发的探索行为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Berlyne认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可以促使不同唤醒的产生。这就是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
根据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Wohlwill以人工景观、自然景观和二者混合景观等3类景观为评价对象,对人的景观喜好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显示:第一,3类景观中自然景观的喜欢程度最高,人工景观的喜好度最低;第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中等复杂程度的景观最受欢迎;第三,新奇性、不协调性及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直线关系。其中,新奇性和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正比关系,不协调性与喜好程度成反比关系。
2.Kaplan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Kaplan以进化论为前提,以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相继提出并完善了他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他认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和为了生活得更安全、舒适,他必须了解其生活的空间和该空间以外的存在,他必须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和预测面临着的和即将面临着的危险,也正是凭借着这些信息,去寻求更适合于生存的环境。所以,在风景审美过程中,他将人的风景认知中质的信息归纳为,复杂性、神秘性、统合性和明?t性等4个方面。同时,他又指出人对风景质的要求是既要风景具有可以被辩识和理解的特性“理解性”(Makingsense),又具有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探求性”(Involvement),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风景质量就高。随之Kaplan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风景信息是否马上使用(即时),还是作为线索使用(推测)两个侧面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四维量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三)自然环境的减压功效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Ulrich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投入到自然对人的心理及生理压力的缓解上。首先,他为了解释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情与美的反应,提出了心理进化模型。此模型详细地描述了人的感情形成的基本过程,其别强调到了人接触新环境时的感情状态。其次,将人对环境的喜好作为重要的感情考虑,并将其视为压力调节中众多情感(如,恐惧、关心、愤怒及悲伤等)中的一份子。由此可见,心理进化论体系,不仅包括美的反应,也包括压力调节、自然的形状及内容等众多情感的反应与生理反应。
近年来,Ulrich等人用脑电图、心电图等精密的科学测试手段,来客观地测量人的情感反应,避免了语言表达测试的种种弊病,使得该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Ulrich认为,自然风景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其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它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其它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反应,他的研究发现,自然风景往往明显的加速病人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城市风景则延缓病人的恢复,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四)原生态自然体验研究。
环境体验课程的目的是借助于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新的正确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一批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而环境体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Talbot和Kaplan在其一项长达十年(1972-1981年)的纵向研究中,对参加野外环境体验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在这项研究的初期结果表明,所有参加者对原生态自然体验的价值都给与了极大的肯定。经过野外环境体验,与其他人相比,体验者不仅关心他人,同时在自我认知、自信心和日常生活的计划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
在此项研究的中期,通过问卷调查,对野外环境体验者在观察原生态自然反应变化过程中,面临知识、理解等困难时所产生的感情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体验者不仅在野外环境的体验过程中,有意识、自觉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斗志。此项研究的最后两年,研究者主要考察了体验者的支配环境情感。研究结果显示,体验者无论参加时间长短,也不分男女老幼,都表现出无意支配自然,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感觉。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直接接触自然的活动中,能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新晨
(五)自然环境自身的机能评估。
在物理环境中,动物和植物等有机体与土、水、大气等无机物在相互影响的同时,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目前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关注景观对于土地、空间的利用等自然环境的直接效果,还包括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也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8-0043-03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Physic al Adaptability and Physical Health
REN Ho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daptabilityto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ir own physiological environme nt and their physical health, and the differences in adaptability between differ ent types of people.
385 rural residents in Beijing are the targets. Methods:1)a survey is made through human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scale on the targets;
2)the targets' physical health conditions are tested;
3) Ttest, variance analys i s and rank correlation are used to statistics on the data. Conclusions:1) amongadults, low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ir current physical test res ults and their physical adaptability;
2) adults' adaptability to natural environ ment and their own physiological changes and resistance to diseases depends moreon their physical condition than adaptability to social environment.
3)m en's adaptabilit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hysiology is better than women, bu t no sex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environment;
4) welleducated group's adaptab i lit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is better than those of loweducated group;
5) thea daptabilit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of workers and employees in service industry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ofessional technique group and management group, a nd management group's scor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scale is signific antly lower than other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physical health; adaptability; survival environment
人体适应能力是指人维持身体与内外环境间平衡的能力,人体生存的内外环境包括外界的自 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部的生理环境。人体与上述各种环境间保持平衡,才可能维持自 身的健康,保持良好体质。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人体适应能力与体质之间的关系,并了解 不同人群间人体适应能力的差别。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北京市城区居民,有效样本量为385人,年龄范围为男性35~49岁,女性30~4
4岁。其中男性166人,女性219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采用本人在以前研究中编制的“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 三个分量表,共45个题目。
1.2.2 测试法按照中国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方案要求,对已填写“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的研究对象进 行体质测试。测试的指标有:40岁以下组:测量10项指标,即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指 数、握力、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纵跳和仰卧起坐(女)或俯卧撑(男 );40岁以上组,不测试纵跳和仰卧起坐(女)或俯卧撑(男),其余项目与40岁以下组相 同。
1.2.3 数理统计方法 使用SPSS10.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 选用 的统计方法有等级相关, 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体质评价结果与适应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 在体质理论中,适应能力是体质的构成因素之一,从理论上讲,适应能力应该与体质之间存在相关,但现行体质测试系统只有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的指标,由此得到的体质总分 与适应能力之间是否存在相关还需要实践检验。
作者对385人的适应能力量表得分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 适应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三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再与这385人的体质测试平均得分做相关计 算(表1)。
结果表明,体质均分与人体适应能力总分之间存在低相关,且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也说明 适应能力与现行体质测试系统(形态、机能、素质)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但不能断定 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无法判断是体能状况好导致适应能力强,还是适应能力强导致体能 水平高。
社会适应能力分量表与体质均分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高低不会影 响人体体质水平。但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与人体体质之间有低度相 关,并且相关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体质水平可能影响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人体对自 身生理周期的适应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2 体质评价指标与适应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体质测试指标中仰卧起坐(俯卧撑)和纵跳的测试人数是185人,其余指标的测试人数为385 人,因为涉及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评价标准不同,故在分析相关时没有直接采用测试结 果,而是使用测试结果的得分,计算这些体质指标的得分与适应能力的三个分量表之间相关 系数(表2)。
在体质指标体系中,没有指标与适应能力之间存在中度以上相关,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适 应能力与现行体质测试系统中的各指标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体重、闭眼单脚站立时间 和选择反应时三项都是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指标,它们与适应能力之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 。仰卧起坐、纵跳、肺活量和体前屈与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关;肺活量、握力和体前屈 与对生理性变化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相关。提示我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生 理性变化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比社会适应能力更依赖于自身的体能状况。
2.3 成年人适应能力现状的分析
2.3.1 男女不同性别适应能力比较男女性别不同,身体结构、生理机能亦不同,在家庭生活中担当的角色不同,在社会分工中 也有所不同,不同性别在社会关系中承担的压力也不同。按照男女性别分组,将对自然环境 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三个分量表进行对比(表3)。
结果表明,男性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两个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分 析其中原因,一方面,男性的体格比女性强壮,前面分析已经看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 生理病理性适应更依赖于人体自身的体能状况,强壮的体格使得男性在适应自然、抵抗疾病 方面比女性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和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变化上 以及自身生理状况的改变上比男性更敏感,稍有不适就感觉到了,因而会觉得自己在这些方 面的适应程度不是很强,而男性的大大咧咧使得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状况的改变略 显迟钝,有些小的不适感觉不到,因此得分会高一些。高岚、罗颖、汪向东等人(2000)研 究认为,面对相同强度的应激源时,女性的反应强度明显高于男性。反应强度高,自我评价 的适应程度就低,这与本文的结果是一致的。
在社会适应分量表中,男女得分没有差异。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中,工作一族在社会关系和 工作中不同性别感受到的压力相同,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这种压力是受试者主观感觉到的, 并不等于实际上他们承受的压力相同,作者认为,受试者感觉到的压力才真正对他们的健康 构成威胁。
2.3.2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适应能力比较人的受教育程度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也与人的工作性质有关,不同的社会地位和 工作性质要求人有不同的适应能力与之相适应。本研究中低学历指大专以下,高学历指本科 以上,不同学历人群在适应能力三个分量表上的差异比较(表4)。
不同学历人群间只有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一个分量表得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表明高学历人群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低学历人群。分析其中原因:第一,高学历人群的工作环境普遍 好于低学历人群,收入高,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比如:办公室、家中有空调,上下班自己 开车或有单位班车。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得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变化的感受弱一些,他们中较少 有人在突然降温的寒风中或38度的酷暑中骑自行回家,因此自我评价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 时,对自然环境变化感受弱一些的人们得分相对高一些。第二,高学历人群中有很多人虽然在北京工作,有北京户口,但不是土生土长北京本地人,他们中很多人可能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并在此安家落户的。一方面,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因出来读书、工作而有较大变 化,这就锻炼了他们在这方面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上大学、读研究生留在北京工作 的人一般都很喜欢北京,也能适应这里的气候,那些不适应的人选择留在北京的很少。第三 ,高学历人群因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文化程度较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更高,尤其在低 年龄人群中,体育活动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社交手段。因此高学历人群的体质状况好于低学历 人群,前面分析时已指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更加依赖于自身的体质状况,这就使得高学历 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好于低学历人群。第四,可能因为高学历人群因工作需要出差机 会较多,到不同气候的地方次数多,这也锻炼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2.3.3 不同职业类型人群适应能力比较 在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中设计的受试对象职业选项有8项,分别是工人、医护人员、教育 工作者、科研人员、公务员、公司职员、服务行业及其它(不属于上述7类,并请受试对象 具体填写),后期分析时,方便起见,将所有受试对象职业合成为三大类:体力劳动者(工 人、服务行业人员)、技术人员(医护、教育、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公务员、公司职员 ),将三类职业人群的适应能力分量表得分进行方差分析(表5)。
结果表明,工人与服务行业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低于专业技术人群和管理人群, 可能与该人群的整体体质水平较低有关,也可能存在与2中一样的原因,即工人及服务行业 人群学历较低,工作、生活环境条件不如另外两种职业人群,经历不同自然环境锻炼的机会 相对较少,同时专业技术人群和管理人群中可能有较多的非北京籍贯人,使得这两种职业人 群的自然环境分量表得分较高。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分量表得分在专业技术人群与管理人群 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管理人群社会适应得分较低,从平均得分上看,在三组职业人群中是最 低的。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中,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主要通过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程度来体 现,说明了现代社会中社会关系对人提出了更高的适应性要求,而管理性职业人群在工作中 更多地涉及各种人际关系,以及行业、部门之间关系,社会关系对他们的压力更大一些。这 种分析只是作者根据以上数据的一种推测,毕竟社会关系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影响因素也特 别多,三种职业社会适应能力差别的具体原因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三种职业人群在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得分上没有差别。说明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与职业没有 关系,加之前面分析中不同学历人群间该分量表得分也没有差别,推测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 可能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与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相关。
3 结 论
1) 对于成年人,现行体质测试结果与人体适应能力之间存在低度正相关关系;
2) 成年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自身生理性变化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比对社 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更依赖于自身的体能状况。
3) 成年男性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高于女性,在对社会环境的 适应能力上没有性别差异。
4) 高学历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低学历人群。
5) 工人与服务行业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低于专业技术人群和管理人群,而管 理人群对社会环境适应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其它职业。
参考文献:
[1]任弘.人体适应能力结构维度的理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0
5-1507.
[2] 刘华轩,等.清华大学“高知识人群”体质健康与对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3.
[3]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1.
[4]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2001.
[5] 课题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6] Daniel S. Bailis, Alexander Segall, Michael J. Mahon,Perceived control i nrelation to socioeconomic and behavioral resources for health.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2001,52:1661-1676.
[7] DNewbury-Birch, F.Kamali, Psychological stress, anxiety, depression, jobsatisfaction,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preregistration house officers .Postgrad Med,2001,77:109-111.
[8] Yvonne L. Michael, Lisa F. Berkman, Graham A. Colditz, Living arrangements ,social integration, and change in functionan health.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 ology,
2001,153(2):123-131.
[9] M. Kristen Peek, Ph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Rehabilitation Rese arch. Am. J. Phys. Med. Rehabil,2000,79(3):301-309.
[10] Samual F. Posner, Laura Baker, Evaluation and extensions of a StructuralE quation Modeling to the analysis of survival data. Behavior Genetics,2000,30(1):
我国城市环境规划工作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己开始。建国初期我国在城市总体规划上就采用了主导风向和保护城市上游水源等原则。这些原则对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起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总的来说,我国城市环境规划工作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规划实践上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解决;环境规划上许多理论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探讨。
1.城市环境的组成要素和特点
城市环境的组成要素极其复杂,但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二大类。城市环境的特点:1.是在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因此它在许多方面必定受其自然环境的制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设置各种人工设施来改造不良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我们要预防和处理人为作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应该是改造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2.城市环境是人口集中、人口密度大、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集中、能量、物质和信息流最活跃的环境。城市环境是一个多因子、多变的、处于动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即城市生态系统。城市除人口集中、密度大外,工业生产集中,交通运输集中,能源和资源消耗大,“三废”排放量大,排放也很集中。
2.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
城市环境规划和城市规划在内容上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在许多重大城市问题的解决上所运用的措施也是一致的,但它们的侧重点是不完全一样的。它们之间彼此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城市环境规划在内容上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我认为,城市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调查研究、搜集整理和监测分析城市环境的基础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本底调查和现状评价,为做好城市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规划和自然灾害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进行污染源和被污染环境的调查研究是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核心,也是做好城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的关键;(3)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所提出和确定的建设项目,做好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做好建设项目的选址、定址、厂区总平面布置和“三废”治理等规划方案;(4)从保护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出发,对城市性质、规模、城市规划结构和长远发展方向进行考虑,对各项市政、公用、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和意见,配合城市规划部门做好城市总体规划;(5)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卫生、方便和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也是城市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3.城市环境规划的方法
城市环境规划的方法因规划目的内容、阶段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这里介绍一种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主的城市环境规划常用的基本方法。
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现代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土地利用规划不同,它是包括空中、地面、地下的立面上进行的空间规划。因此,现代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实质上是城市空间利用规划。它必须保证城市各组成要素所占用的空间有一个合适的动态平衡关系,还要保证各要素所占用的空间是和谐统一的,不能顾此失彼,彼此干扰。
在考虑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主的城市环境规划所采用的主要规划技术措施时,不仅要研究环境污染和破坏、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而且必须更广泛地从调节和控制人口,粮食、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和消耗的调控,加以综合研究,把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城市环境管理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吴季松,论城市环境规划的必要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25~26.
[2]秦耀辰,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地理科学进展,1997(1):47~48.
[3]刘燕华等. 知识经济时代的地理学问题思考, 地理学报, 2011. 53 ( 4):35~36.
[4]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协作组,北京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5]L.G.列奇著,环境系统工程,《环境系统工程》翻译组译,水利出版社, 1998年 9月 27 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