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0 15:38: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行政管理的相关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1目标一致
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中主要的就是对员工进行开导和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对象就是人,明确工作的内容是要人们树立核心价值观,并且对医疗人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让医疗人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社会占十分重要地位的是医疗机构,因为它对人民健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医疗机构人事管理工作所针对的对象也是人。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医院人事管理要规范医疗队伍,梳理工作流程,净化医疗工作的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和人事管理工作在医疗机构中都有相同的工作目标,并且具有相关性。
1.2理念相似
思想政治工作和医院人事管理工作在理念上也是相似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不一样的工作原则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真正关心理解员工的要求,培养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并且挖掘其自身的潜力。同样把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人上的这种工作理念,正是医院人事管理相关工作所需要的,给予工作人员展现自我的平台与机会,去关心和鼓励员工的成长,这样不仅增强员工对工作的信心,还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
2思政工作在医院人事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2.1思政工作是进行人事管理的工作基础
加强和改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医院人事管理水平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是进行人事管理的第一步,可以说是人事管理的工作基础。近些年我国全面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医院为了能够在发展迅速复杂多样中保持自身的活力,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找到适合医院工作的策略。人事管理起着很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此过程中医疗工作者在思想认知上因为矛盾的产生而出现了一些偏差,进而影响了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换句话说,就是医院相关工作进展是否顺利完全取决于医疗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完善的开展。社会迅速的发展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个别医疗工作者思想上出现一些问题,这是需要医院对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展开一些有关思想政治的活动,从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开展政治工作,可以将存在思想问题的工作人员进行改正,也可以促进各工作人员之间的协同作用,也可以凸显出人事管理工作中培养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
2.2思政工作是医院规章制度的工作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医疗保健问题越来越重视,于是政府也加大了对医院的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的管理工作制度也应当跟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而进行调整,在进行制度的调整时医疗工作者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也必定会发生一些变化,如果医疗工作者不能够理解和支持,那么医院在进行管理制度的优化时就会达不到想达到的目标。因此在实施新的规章制度和优化管理模式时,思想政府工作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够保障改革医院制度良好的实施。医疗工作者的行为和思想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提高了工作人员自身的思想,为医院实施新的规章制度奠定基础。
2.3思政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的动力源泉
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医疗工作者的觉悟,更是完善人事工作的方法。如今,传统的人事管理方法在现在的环境中已经不能再适用了,必须要紧跟着时代的变化,根据医疗环境特征引用更新的方法和树立新的理念。首先,将遵循以人为本作为开展人事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其次,将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医疗工作人员的重心,关心和尊重各个医疗工作人员,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明白自己所工作的职责,这样才适用于目前的医疗环境。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人事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进行人事管理改革和创新的动力源泉。
2.4思政工作是医疗工作者的指路明灯
思想政治工作使医疗工作者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让医疗工作者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充分的发挥了其导向作用,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被称为医疗工作者的道路指明灯。我国在发展迅速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些医疗工作者违背职业道德,私下与患者家属进行金钱交易,私收红包。很多社会状况现实反映,很多老百姓看不起病。针对于这种状况,医院应该加强医疗工作者的行为,并且加强其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让医疗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从精神上引导和激励工作者,保障人事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
3优化医院人事行政管理的有效策略
3.1以为指导,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要优化医院的人事行政管理,就要以科学的思想观作为其指导,才能使人事管理工作在开展时不走偏路。是具有科学性且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作为指导思想有利于医疗工作者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处理问题时用辨证的思想观点来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坚持以为指导,加强理论的学习。作为公立医院就不能过分追求获利,要体现它的公益性,每个工作人员就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为重。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者需要做好引导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确保自身的能力随着时代要求不断的提高,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的工作方向不偏移。坚持以为指导思想,加强理论学习,有利于医疗工作者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3.2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医护人员的实际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要对症下药。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找到工作中的问题所在,找到了突破口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问题。在开展思想政治思想工作时切忌不可直接开展工作,要先找到主要的矛盾,针对矛盾进行侧面突破。例如可以从员工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着手。在改革中,医疗人员最为关心的就是自身的劳务分配和个人待遇等问题,因为改革所以一些条件会发生改变,从而造成矛盾。这时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将其各个击破,让医疗人员清楚的了解改革后的一些变化,并讲清这种利益冲突并不是持久的,政府会权衡好这一切,让医疗人员保持积极的态度。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实现医护人员自身素养的提高,从而消除对改革后自身能力是否符合医院所需的担忧。贴近医疗人员生活所需。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人事管理相结合,不可形式化,要确切的落实思想政治与人事管理相结合于各项工作中,针对具体的工作人员,从岗位设置、职称、利润分配等各个环节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要保证在人事管理的任一个环节中都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并且要深入到员工的生活所需,处理员工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员工感到思想政治工作贴近他们生活所需
3.3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需要不断更新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大的特性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并且还需要解决员工提出的各种问题,比如工作的安排与分配等,医院展开思想政治工作时应该采取员工的自愿性对其进行教育。目前,很多患者家属与医生出现矛盾发生争执,医院要协调好患者家属与医疗人员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在出现医患问题时医院要勇于保障医疗人员的合法权益,切不可因为患者而损害医疗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是非分明,这样有利于展开医疗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还要寻找更优化的方法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引导。每个职员的思维方式和个人经历看待问题的角度等都不同,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要因人而异。在发展中不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进行优化更新,保持与时俱进能够使医院的人事管理会变得顺畅高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人事行政管理中有多重要。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基本医疗服务平台,就要抓好医院日常管理的每一步。万丈高楼平地起,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在人事管理的第一步,使医院在医疗改革中站稳脚步,同时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培养高素质的医疗人才。在医疗改革的影响下,医疗人员的思想价值观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这就需要医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人事行政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从而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分类号:F270.7
System of Adaptiv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He Shaohua Wang Peil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perty of knowledge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based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And it analyzes the behavioral barriers, process barriers and organizational barriers in activities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Then in order to conquer those barriers, it starts from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analyzes the methods and process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end, it studies the system of adaptiv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Keywords: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knowledge;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它在企业构建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类论文主要是研究企业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良性互动关系,研究如何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来提升企业竞争情报水平。将知识管理运用到企业竞争情报中去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课题,从1999年开始,才出现了这方面的研究。随着知识管理研究的升温,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1.竞争情报的知识属性
竞争情报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Intelligence”,而不是“Information”。Intelligence既有中文情报的含义,即经过分析的信息,又有智能的含义,即智力和谋略。情报是建立在数据、资料和信息等广义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如果用“金字塔”来形容情报、信息、资料与数据之间的关系,那么,情报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而关于知识,王知津认为“它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只有人们的大脑才能产生、识别和利用它。”[1]邱均平等人也认为:知识的“宿主”只能是人,而不是任何其它东西,知识通过人的能动创造性的发挥而产生,依附于人而存在。[1]从学术界对知识的认识可以看出,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虽然它要借助信息才能产生和传播,但其本质是智能。
对于情报与知识的关系,前苏联的米哈依洛夫认为,“情报就是作为存储、传递和转换的对象的知识”[2]。钱学森认为,“情报就是激活了的知识”[3]。可见,情报无疑是属于“知识”这个层次的,它不仅仅可以解读,而且一定是可供利用的东西,一定具有价值。“激活”在这个地方无疑强调的是情报的实效性。它的产生或识别一定需要人的加工或鉴别,使之产生符合人的需要的价值,否则就不成其为“情报”。所以,可以认为“情报”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其在实质上是“知识”的一种应用。为了阐明情报与知识的关系以及知识的增长模式,1967年,布鲁克斯曾为情报与知识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情报作用于知识结构的基本方程式:
式中:K [ S]为原有的知识结构,ΔI为吸收的情报量,K[S+ΔS]为新的知识结构。从公式中布鲁克斯得出结论:情报就是使人们的知识结构发生改变的那一部分知识。[4]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情报和知识在内容、产生过程及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内在的智能属性将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数据、信息、知识、情报的关系可用如1来表示。
情报的知识属性使知识和竞争情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竞争情报具有很明显的知识特性。首先,竞争情报是一种特殊的情报,是被激活了的信息和知识,是情报的产生和增值,所以竞争情报也属于知识产品的生成和增值,对知识增长有重要意义。其重要特征是活用信息和知识解决问题。因此也属于知识这个大范畴。其次,对于企业竞争情报人员直接从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等信息中分析、识别、并提取、整合出来的对企业决策有价值的那部分情报,我们可以视为就是 “显性知识”;而需要有经验的情报人员凭借自身能力对没有现成结论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挖掘继而综合合成得出“该怎么做”的结论的那部分情报,则是“隐性知识”,是经过人脑的复杂思考才能得到的东西。可见,竞争情报的内核是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的。最后,竞争情报的产生过程与知识的产生过程极为相似,都包括原始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成为信息,然后根据特定需要定制化地萃取和加工以将信息转化成为辅助决策的知识和情报。竞争情报的产生程序和知识一样,它是经过了数据、信息两个层次的提升后得到的,这说明竞争情报与知识这两者之间一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从本质上说,竞争情报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是对信息分析整合后获得的知识。竞争情报来自于信息与知识,同时又高于原有的信息与知识。
2.竞争情报障碍
目前,竞争情报虽然在很多企业都取得了成功,但在全球推广较慢。人们对“竞争情报”这一概念仍存有相当的戒意,误认为情报就是“间谍”,是违法的行为;将“情报”单纯地理解为“信息”。造成竞争情报在全球推广较慢的原因主要是斯欧德若斯・恩吉尼欧与菲利普・卡特赖特提出的三类障碍。斯欧德若斯・恩吉尼欧与菲利普・卡特赖特通过调研及采访众多大型组织的管理者发现,竞争情报工作中存在三类障碍,如图2所示:1、行为障碍,主要是由于管理者、决策者和调查者的行为特征而导致的障碍;2、过程障碍,这主要是由于信息分析过程特征而导致的障碍;3、组织障碍,是由于参与信息分析设计的团队的组织结构而导致的障碍。[5]
2.1 行为障碍
在行为障碍中比较明显的主要是验证性偏见和对硬数据的迷信。验证性偏见主要表现为决策者仅搜索能证实其现有观念的信息并常常忽略其他信息。而对硬数据的迷信并因而“成功地”分析获取的信息则容易导致创造性的缺失。这两种行为障碍是不同的。在验证性偏见中,既有信念或想法,虽然是错的,却与数据相符。而在迷信硬数据的行为障碍中,决策者却是为支持其观念而伪造数据。每个人通过获取的信息都可能感觉原来的信念确实是对的,虽然事实并非如此。而在后一种行为障碍中,决策者虽然意识到他们原有的信念和直觉与获取的信息不相符,但仍然选择忽视信息的存在。信息并不总是用于理解前景并验证任何想法。例如,一个高级营销执行官说过,他首先通过亲自进入市场并以顾客的身份创造性的理解问题,从而开始实行竞争情报,然后他进行市场调研以寻找事实根据。而且,任何与信息不相符的直觉都应该仔细盘查。
2.2过程障碍
过程障碍的表现主要是不成功的问题定义和调查刚性。信息分析过程的主要阶段是问题定义。可问题定义却容易由于情报的基本特征而被忽略,从而导致不成功的问题定义,影响竞争情报的分析过程,并最终影响竞争情报的实施效果。调查刚性是情报的另一基本特征。当针对正确的问题的正确的解决方案终于找到时,这些方案可能早已变的过时。企业的竞争环境变化很快,事物的发展变化也很快,这是一个“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代。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必须意识到竞争情报也必须是一个动态的、反复的过程,不能墨守成规。竞争情报是反复的,有时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甚至不能称之为是方案,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正如一些商业情报管理者所说,竞争情报没有开头和结尾,是一个无限持续的过程。因此,我们不应该把竞争情报看成是一个瞬间过程,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同样,信息搜索也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它也是反复和动态的。
2.3组织障碍
组织障碍的表现也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信息不对称的滥用和新进人员综合症。信息不对称的滥用可能是最难跨越的一种组织障碍。当一方有相关的信息却不与另一相关方分享时,信息不对称就产生了。信息共享的缺乏是这一种障碍的最通常的表现。信息不对称可能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却也可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例如,有时,公司面临数据挑战,然而两个地方给出的对同一问题的数据却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此,保障信息不对称的利益也是反对信息共享的原因之一,而这一原因却容易被急于进行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组织所忽略。引进有新思想的人参与竞争情报固然好,但有时新进人员也可能会给组织带来危险,因为他们只希望得到新发现,因而采用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方法和做法而忽视了老方法也有可取之处。保持与过去的连续性是组织竞争情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并不是说不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与过去分道扬镳,而是说组织应该关注历史背景,注意吸收老方法的有益之处。
3. 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工作
从以上竞争情报障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竞争情报工作产生障碍的最主要原因是知识的缺乏及不恰当使用。在行为障碍中,决策者是从数据直接到决策的,而没有先将数据转换成知识再决策。在过程障碍中,管理者不了解知识和情报的特征,从而导致了不正确的问题定义和研究刚性的产生。而在组织障碍中,由于知识共享的缺乏而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及新进人员的盲目行动。而要克服以上的竞争情报障碍,就必须吸收知识管理中的有益思想,将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整合起来,从而帮助企业培养可持续竞争力,如图3所示。竞争情报所收集的信息和知识,需要借助知识管理,才能在合适的时间,以最恰当的内容传递给最需要的人;知识管理需要借助竞争情报,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和知识,使之融人到组织内部的知识中,从而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6]。国内外凡是成功的企业,也无一不是借了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之力,无一不是实现了竞争情报与知识关联管理的整合。
3.1融合知识管理方法的竞争情报工作方法
竞争情报研究是知识管理模式在企业竞争中的具体化表现,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工具与方法。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策略的信息分析,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评估关键的发展趋势,跟踪正在发生的企业环境变化,分析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能力和动向,从而制定正确竞争策略,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竞争情报是一种信息方法,也是一个信息过程,同时又是一种信息结果,它与企业知识管理目标是一致的。一般来讲,竞争情报过程包括5个主要步骤:规划与定向、信息收集、信息加工、情报分析、情报传播。企业通常对以专利、科学发明、技术资料、根据需求的可获得的文档资料、定期报告、定期或不定期的书面、口头汇报、时事通讯、企业内部的电子数据库等形式存在的显性知识进行管理。为知识管理服务的竞争情报活动将其重点放在知识的获取方面,因此,竞争情报的分析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创新。企业惟有通过知识创新,才能将组织知识链中的员工智能加以整合,即对企业员工的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竞争情报的有效利用,促进企业的知识共享,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效率,最终聚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融入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工作流程
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在工作内容和方法上有一些交叉与互融。例如,竞争情报中建立数据库,实际上融入了知识管理中“显性知识有序化”的思想;竞争情报中为了提高企业情报人员的分析能力,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竞争情报组织研讨班,在研讨班上了解和讨论特定竞争对手的情况,是知识、信息的转移和共享;竞争情报常用方法中的市场信号分析和定标比超,实际上是隐性知识的挖掘或显性知识的利用。而知识竞争条件下的竞争情报,不仅仅是竞争数据的收集或者是对行业数据、竞争对手的分析,而且还会作为企业的一项核心能力,通过对有关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和竞争策略信息的收集、分析,最后生成关于企业机会和威胁、长处和弱点的新知识-情报,并制定出能够发挥企业优势和长处的经营战略。竞争情报从其起点到最终结果都与显性知识管理相一致,可以说竞争情报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显性知识管理。因此,竞争情报的工作流程可以融入知识管理的因素,如图4所示。竞争情报的某些成果(各类分析报告)只有通过知识管理途径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7]。反之,一方面,竞争情报的活动结果可以作为正反面案例积淀为企业的知识,丰富知识管理的内容;另一方面,围绕企业知识管理所开展的竞争情报活动,有利于企业制定相宜的知识管理实施方案。在这种互融关系中,企业知识库起着互融引擎的作用,协调这两种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3.3基于知识管理的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
许多的商业应用中的问题都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而适应性则能使企业能动态的适应问题特征并适应变化的环境。采用计算情报技术处理数据促进了适应性竞争情报(adaptiv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的应用。适应性竞争情报侧重于处理数据的语义信息,数据是商业应用的促进力。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因特网上可获取全球数据,不同数据库相互连络,这些导致人们不仅要求以句法的方式处理数据,还要求通过新技术从语义上处理数据,比如,处理不完整的、不确切的、多余的、动态的和错误的数据。如图5所示,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关注企业的所有相关面,特别是关注商业输入(business input)和输出(business output)。商业输入指的是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数据;而商业输出指的是采用方法而得出的能转换成改善企业各个方面的企业程序问题知识和问题的解决方案。从问题和数据到最优解决方案的主要工作是数据挖掘或数据分析和最优化工作[8]。
而基于知识管理的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的设计思路就是在融入了知识管理思想的竞争情报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应用借鉴了知识管理方法的竞争情报工作方法,运用智能数据管理技术建成一个以知识管理为基础、信息搜集为手段、适应性情报处理为核心、情报推送为目的的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系统组成结构见图6所示。
如图6所示,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集情报采集、管理、分析、、服务、共享为一体的智能系统,可以完成对企业自身竞争力、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的实时监测,同时具有高度智能的信息聚类、个性化信息定制、高效率的智能情报检索、信息推送等功能。情报人员可以通过企业内联网和因特网采集企业内外部情报信息,在知识管理机制的作用下,采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如:利用自动分类工具进行自动信息群体识别;利用数据处理引擎工具实现概念分析、内容提取、概念模式识别、相关度计算、全文检索等智能数据处理功能;利用用户管理服务器实现用户信息自动建档、档案搜寻、档案分析、档案实时自动更新等功能,实现用户信息个人定制的管理,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智能化数据管理层能够按照使用者的指示独立地搜集信息,并在此过程中自我学习,具有自主性、目标驱动性、连续性、能动性等特点.可以在较高程度上去分辨、识别、理解预期用户的需求及其特征。
4.结语
情报与知识具有内在的联系。情报具有知识属性,这使得竞争情报也含有知识属性,从而使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紧密的联系起来。竞争情报工作中存在三类障碍:行为障碍、过程障碍、组织障碍。这三类障碍延缓了竞争情报工作的推广,消弱了竞争情报的效果,并在企业中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为克服竞争情报工作中的三类障碍,竞争情报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其知识属性,与知识管理进行整合,最终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
参考文献
[1]秦铁辉, 晏创业, 王琳.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互动关系[J]. 情报科学,2004(7): 780-784.
[2]谢建. 竞争情报的知识属性[J]. 现代情报, 2006(2):19-22.
[3]张婧. 论竞争情报的知识属性及其管理[J]. 价值工程,2005(7): 83-86.
[4]严怡民.情报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3: 46.
[5]Theodoros Evgeniou, Phillip Cartwright. Barriers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3 (3): 293299.
[6]沙淑欣.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构建[J]. 图书与情报, 2005(1): 46-49.
[7]李新峰. 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整合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D]. 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 35.
[8]Thomas Back. Adaptive business intelligence based on evolution strategies: some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self-adaptive software[J]. Information Sciences, 2002, 148(1): 113121.
[9]汪路明. 基于知识管理的智能化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6(2): 216-219.
[10]汤坚玉, 袁夫捷. 基于竞争情报的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研究[J]. 管理科学文摘, 2006(7): 17-19.
[11]季晓林. 竞争情报与企业知识管理[J]. 中国信息导报, 2004(9): 46-48.
[12]惠志斌. 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竟争情报研究[J]. 情报杂志, 2006(5): 97-99.
[13]李会明, 贾双苗. 简论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4(6):44-47.
[14]张婧. 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J]. 情报杂志, 2005(3): 20-22.
[15]薛克香. 论竞争情报与企业知识管理的互动关系[J]. 情报杂志, 2004(4): 65-66.
[16]J. H. Powell, J. P. Bradford. Targeting intelligence gathering in a dynamic competitive environ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0, 20(3): 181-195.
[17]Daniela Grigori etc. Business Process Intelligence[J]. Computers in Industry, 2004, 53(3): 321343.
Abstract: the humanistic car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hould be in th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work in the use of rational grasp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based on fairness of vulnerable people give more care, not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of human needs and pursuit from a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 connection intern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ystem to ensure that its role in the stabilization effectiveness.
Keywor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humanistic care; value
中图分类号: 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的发展,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和创新进程中价值追求的理性审视。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当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基础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赋予工作对象更多的人文关怀。
一、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机理及其人文价值
在物质匮乏、技术缺乏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们有着建设新兴国家、改造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思想政治工作因势利导地开展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教育。这种教育依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先进典型和模范的带动和示范,焕发了广大群众战天斗地、更换面貌的冲天斗志,这种精神迅速转化为物质效应,而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反过来用事实教育了人民。正是依靠主观世界的改造和客观世界改造的相互促动,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展现。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人的利益的驱动力和主体性得到还原。利益的驱动,也凸现了个人利益和个人意识。但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忽视了文化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和约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弥漫就不可避免。面对这种景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作对象的变化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当然,尽管我们始终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始终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但在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同时,是否真正尊重和观照了工作对象的内心世界和实际需要,是以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也需要反思和总结。
二、转型期主体意识的觉醒与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时代要求
人的思想的产生不能孤立于社会和环境,这是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其实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还原到人所处的环境之中,恰好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体现人文关怀的时代要求。
进入新世纪,生产力的发展、交往的扩大、体制的更新、社会结构的变化,正在冲击着在原有经济方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现代社会庞杂的信息传播,也使人们思考的内容不再是单一纯粹的,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复杂化的特点。在思想观念重新整合的社会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传统的道德标准正受到冲击和挑战,追求实惠、淡化荣誉的现象逐渐增多,与之相应的是现代人主体意识的民主、平等和参与观念不断增强。
在这一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每个人重新审视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意义,开始追寻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重新寻找人的社会责任并确立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坐标。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日趋复杂,使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靠的是人们的积极参与,而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的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在内动力开发上的必要性。首先,工作主体与客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已经发生改变。其次,主客体地位不平等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改变。再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追求正在发生变化。现代社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重新规范思想政治工作的合理运作方式,即正确回答个体或者对象的主体地位。
三、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蕴含的基本理念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体现人文关怀,才能真正收到实效。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作为首位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要求教育者更好地处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在体现公平的基础上对弱势者给予更多关爱。
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主体和服务对象的群众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因而其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
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助人性和他律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教育人与帮助人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贯穿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工作对象能够自己教育自己,就是要确立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引导人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关注工作对象,从物质到精神,从显在到潜在,把对象放到生活的世界中去观照。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关注先进又关注落后,不仅仅使人在行为上表现得更好,而且以改善人的生活世界、生存状态,体味生存意义为目的。
四、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科学构建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要求我们科学而理性地把握人的思想发展脉络。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规律的,而人的思想是最复杂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抽象的数理模型,而应成为关心和丰富人的情感、激励人的意志、尊重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精神家园。尊重人,基础是准确把握工作对象的追求、愿望、情感和需要;了解人、研究人,就应当是本真的思考,不应当“使问题适应技术”而应当“使技术适应问题”。如果尊重人、关心人只停留在表面和浅层次,思想政治工作就必然失去其应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面对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对象素质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当由经验型转向科学型、由领导型转向服务型。
思想政治工作是说服人、教育人的工作,而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深度的不足,同时也面临着在理论上缺乏高度的困惑。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的出路在于,用理性建构的方式重塑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因为理性往往是一切行动的指南。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环境和对象的变化中始终注重对人以及人类命运的关怀。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最终是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而不是单纯研究环境或者行为的社会科学。人的行为、认知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三者之间构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其中任何两个因素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强度和模式,都随行为、主体、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追求人类的终极命运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旨。
五、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现实指向
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要求我们依据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的转变,对系统内部结构的联结方式进行调整,改进整体运行模式,不断提高工作系统机制的运转功效,才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稳定有效地发挥出来。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塑造灵魂的工程,要少一些“管”和“治”,多一些“疏”和“引”。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为对象所欢迎,才能为对象所接受。思想政治工作最起码的要求是赢得别人的认可,拉近与人的距离,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关心、爱护教育对象,要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力戒空泛说教和简单粗暴。这就要求我们在创造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上,在营造思想政治工作氛围上,在感染工作对象上,多采取新方式、新手段,否则,这项工作就真要失去市场和人群。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63-001
在企业的发展和运行中,行政管理工作是整个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通过统一的管理,让整个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运转,实现更大的发展,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企业进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着眼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对于企业的未来具有引导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逐渐开始趋向于多元化,生活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企业员工的思想在各种思想和文化不断的碰撞和融合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困惑,这就为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
一、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联系
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有力的手段,而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管理的思想基础。任何一种行政管理行为中都包含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无论什么时候,要想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的作用,就必须要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进行建立和健全,贯彻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并且还要企业的员工在行为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性,这样管理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中都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任何一种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了模范遵守、执行行政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没有行政管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没有实施效力的,而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行政管理则是盲目的,由此可见,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区别
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方式、途径以及作用方面的不同。从方式方面来说,行政管理主要是用于对员工行为的限制和规范,其方式是通过采取行政令、指示、任务或者规定等发挥作用的;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更加注重对人内在精神因素的关注,进而实现对人的行为的调节,其方式是通过教育来转化人的思想认识,使员工自觉、自愿接受管理来实现的。从途径方面来说,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它是依靠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等手段来实现,所有员工都必须要按照制度来执行,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员工自身的需求,通过思想方面的教育和感化,帮助员工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其奉献意识和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进而实现企业内部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和维护[2]。从发挥的作用方面来说,行政管理工作起到规范的作用,而思想政治工作起到导向的作用,不过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三、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融合途径
1.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的目标统一起来
要想实现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首先要将两者的目标统一起来。企业实行行政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对员工的行为和活动进行规范和限制,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如果员工的行为不是与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相适应的,那么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目标产生消极影响[3]。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服务的。在企业今后的运行中,我们要将这两者的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使其全部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2.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应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指明灯
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指明灯的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应该以教育活动为基础,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影响,通过积极学习企业文化知识等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有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去,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精神激励机制,使其形成一定的行为意识,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进而支配他们自觉地遵守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维护企业内部的安定和团结。
3.以行政管理为基础,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进行完善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一方面,企业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参与和支持企业发展的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加强企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另一方面,企业应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领导行为的激励、关怀激励和支持激励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参与感[4]。
四、总结语
总的来说,在企业的发展中,单纯的依靠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教育的形式来将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使他们加深对行政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对管理价值目标的认同,进而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自觉的遵守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规定,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行政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这是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和管理效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必行之路。
参考文献
[1]牛瑞锋.浅析新发展方式下煤矿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J]商情,2013,(49):276
在三角形中需要证明等底或等高时,可以利用面积相等证明。
[例1] 求证: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证明:如图1,在等腰中,作BDAC于D,CEAB于E
,而AB=AC,
BD=CE
二、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线段相等
如果所证两线段所在的图形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并且可能构成斜边及斜边上的中线,用上面方法一时证不出来,可以考虑此法。
[例2]如图2,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B、BC的中点,EC和DF相交于G,连接AG,求证:AG=AD。
证明:作DA、CE的延长线交于H
ABCD是正方形,E是AB的中点
AE=BE,∠AEH=∠BEC,∠EBC=∠EAH=90°
AEH≌BEC(ASA)AH=BC,AD=AH
又F是BC的中点 RtDFC≌RtCEB
∠DFC=∠CEB ∠GCF+∠GFC=∠ECB+∠CEB=90°
∠CGF=90 DGH=∠CGF=90°
DGH是Rt AD=AH
AG==AD
三、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证明线段相等
若要证明两条线段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有共同端点,可以考虑此法。
[例3] 如图3,已知ABC为Rt,D为,DEAC于E,DFBC于F。求证:AE=CE,BF=CF
证明:连结CD
D为RtABC的斜边AB的中点
AD=CD=BD ADC与CDB均为等腰三角形
又DEAC,DFBC
AE=CE,BF=CF.(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平分底边)
四、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证明线段相等
如果两条所证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证全等一时难以证明,可以考虑用此法。
[例4]如图4,在ABC中,∠ACB=90°,角平分线BE与高CD相于F,
求证:CE=CF.
证明:在RtDBF与RtBCE中
∠DBF=∠CBF,∠DBF=∠CEF
又∠DBF=∠CFE, ∠CFE=∠CEF
CE=CF(等边对等角)
五、利用三角形内心性质证明线段相等
题中如有多条三角珙内角角平分线,可以考虑是不是能用内心的性质。
[例5] 如图5,已知:ABC中,AB=AC,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B、 ∠C的平分线交于H,求证:H到AB、BC、CA的距离相等。
证明: AB=AC,AD是BC边上中线
AD平分∠ADC且ADBC,而∠B、∠C的平分交于H
H是ABC内心,所以H到AB、BC、CA的距离相等
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
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是比较常用方法。如果两条线段分别在不同三角形中,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或者通过简单处理看似全等,可以优先考虑此法。
[例6]如图6,C是线段AB上一点,ACD和BCE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BD。
证明 :ACB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
∠ACD=60°,∠BCE=60°,∠DCE=60°
∠ACE=∠ACD+∠DCE=120°
∠BCD=∠BCE+∠DCE=120°
AC=CD,CE=CB
财务预算管理是现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机关行政单位而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执行力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事业单位是社会公共事务执行的主要执行者,它为单位的日常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也是衡量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从目前来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执行力不高,因此要重点针对财务预算执行力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旨在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健康、稳定与高效发展。
一、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因素
(一)财务预算制度、制定欠缺科学合理
预算编制是预算工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导引作用。从当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例如,预算编制不严谨,没有立足企业实际需求,缺少真正的调查研究,预算编制程序不完善,内容简单,并且缺少统一、可行的参考标准。预算编制与单位财务管理目标不一致,单位往往只注重短期利益,对于中长期利益则不太关注。
(二)社会环境与单位内部的影响
第一,财务工作只重视收支结果而不注重监督考核。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监督与控制机制不完善,无法做到全员参与预算,也没有将预算执行责任进行细分,具体落实到个人,因此,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也不强,使得预算执行常常不到位。对于预算执行结果,也缺乏考核和管理,很多单位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第二,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不是非常重视,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与水平不高,财务预算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能不高,导致预算水平不高,无法有效满足单位的预算需求。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策略
(一)构建科学的财务预算机构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其自身的发展,为了提高其执行力,保证执行质量,事业单位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机构,并充分发挥内部约束机制的作用。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而言,其涉及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如: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考核奖惩等,各项内容的全面落实,需要发挥财务预算管理机构的作用,机构内部的部门及人员均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依据,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与有序开展,在各部门及人员相互配合与协调的基础上,不仅其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同时财务预算管理执行的效果也将愈加显著。
(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质量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的整体质量过次,对行政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任务以及需要完成的目标、工作的计划、行政的具体职责没有完全的进行反应,最终导致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能力和水平,导致预算执行效果差强人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财务预算的时候,需要组建预算编制委员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在对本单位各部门的财务开支状况调查结果科学分析基础上,由预算编制委员会经过讨论和综合考量,来共同拟定财务预算编制目标与流程,然后,再进行预算编制,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确保预算编制符合单位实际需求。制定长期财务预算目标的时候,要保证其科学性、可靠性、长远性,应将年度作为目标规划的时间段,然后将其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制定相关科学的预算指标,确保在财政单位年度决算中不会出现数额较大的资金结转或者结余现象。财政预算工作的开展要遵循“现有预算、再有支出”的基本原则,从而保证财务预算编制的质量,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三)健全财务预算管理监督与考核机制
在财务预算管理中,监督与考核是财务预算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监督力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腐败、贪污等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监督与考核机制非常急迫。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权力分化来实现权力制衡,健全预算编制流程并严格执行。同时,强化对预算结果的监督与考核,对于超出预算的部门,要对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另外,还要强化预算执行事前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水平,避免造成资金浪费。将强财务预算监督与考核力度,还能增强单位内部的公平与效率,激发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避免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象出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是非营业性机构,是推动我国公共事业工作开展的主要部门。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务必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针对存在影响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因素不断进行改善和落实,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才能保证行政单位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并高效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思想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性是人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观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之间存在差异,但都是客观事物经过人脑加工形成的理性思维观念。本文通过对部分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进行分析,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提出建议,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价值。
一、部分心理学派的人性观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坚持本能论
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生物体的本能驱力所决定。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人的本能处于关键地位,人的行为由本能决定,遵循追求快乐的原则,而人的本能与无意识相联系。无意识存储着个体所有的经历、记忆和被压抑的欲望,是非理性的,违背社会道德原则,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是人类活动的动力。因此无意识很多时候被有意识的压抑,不被人察觉,但通常可以通过梦境表现出来。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个体的早期经验,他们认为个体成年以后出现的各种心理精神问题,是因为早期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和被压抑的童年经验,所以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中,他们主张通过释梦来探索个体早期的童年经历。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环境决定人性
行为主义学派坚持环境决定人性的人性观。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意识看不见、摸不着,研究意识很难建立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他们主张要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行为和刺激之间的关系,只要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预测行为和通过环境去控制人的行为 。他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没有缺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随便挑选出其中一个,都能把他训练成为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师、律师、艺术家、商界首脑乃至乞丐和盗贼,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能力、天资和他的祖先的职业、种族。通过华生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性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好的环境塑造好的人性,差的环境形成恶的人性,与先天遗传等因素没有关系。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人性本善
人本主义学派在人性的观点上坚持人性本善。他们认为人是不断前进发展的,自由善良,值得信赖的,每个人都有向善的潜力和自我实现的潜力。罗杰斯曾说:“本质上讲,人类是不断前进的有机体,他们会努力实践自己创造的本性并努力追求真理。”在罗杰斯看来个体不仅具有自主性,个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主的进行选择,去伪存真,去恶扬善,在自主选择中不断提升自我,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且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本性。
(四)积极心理学的人性观―积极美好
积极心理学坚持积极美好的人性观。积极心理学虽然也主张积极美好的人性观,但是与人本主义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坚持人性本善,只要把个体放在积极的环境中,个体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这个系统中不仅包含着人性美好,自我完善的一面,也包含着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而个体能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基于这种观点,积极心理学主张应把工作中心放在研究人的积极潜质上,鼓励个体发现培养自身的积极潜力。
二、以上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欲望、本能和早期经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在人性观上坚持本能论。虽然精神分析学派过多强调了本能欲望在行为中的决定作用,但不能否认本能欲望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个体对外在事物的追求,对于正确积极的目标,应鼓励支持,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精神分析学派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个体的影响,发展心理学的亲密关系理论与其不谋而合。所以在个体早期,要积极发挥父母的作用,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发挥教育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的采取传统的“虎式”“猫式”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结果,也要注意教育过程和阶段性。
(二)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行为主义学派坚持环境决定人性的人性观。虽然这一学派的人性观夸大了环境的作用,但是在另一个侧面也指出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肯定个体意识的作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个体可以选择。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个体的意志,当个体拥有坚定的意志,就不会轻易受不良环境诱惑的影响。同时也要看到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潜移默化的,在不自觉中个体可能就受到了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尽力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国家、社会、家庭要发挥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建立良好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力度,使个体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自我。
(三)尊重人的自主性,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重人的自主性,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个体具有自主性,可以对未来进行选择,在不断地选择中发展完善,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一生有五大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需求。社会要尊重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个体的能力不同,必然导致个体的需求不同,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个体,同时社会应给个体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使个体能在社会支持的环境中满足自身的需要。
(四)发现个体的积极潜力,培养个体积极行为
积极心理学肯定个体有积极潜力,同时也存在自我冲突。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教育者把传授知识和发现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但一味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发现受教育者身上的积极力量,鼓励个体发展这种积极潜质,使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改善自身的问题,而且能发展出亮点。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学习积极心理学这种一分为二的人性观,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而且要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和积极潜力,使这种潜力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卫卫.浅析三大心理学派的人性观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12.
[2]谭景峰.见素抱朴,返璞归真―浅析人本主义人性观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3]申艳娥.心理学流派中的人性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
[4]宁江龙.心理学中人性观的超越:从人本主义到后现代[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95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力推进并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时代的主流,是关系到高校能否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理论教育以及日常管理教育,前者属于提高素质教育的渠道,后者则属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基地。寝室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成为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相关文献有提出要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时效性的方法及途径,学校教室以及和大组织要将管理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区,科学的寝室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有利于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2 国内外寝室管理现状对比
对于国内寝室管理模式,它多数是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他们将学生置于被动体的位置,禁止学生夜不归宿,严禁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打着要实现强化有序培养人才规范统一目标的旗号,殊不知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国内寝室的床位分配的标准是按照专业来分配,相同的专业都分到一个宿舍,虽然有利于寝室的管理,但是却从根源上减少了学生在各大学科的自由交流与学习进步的机会,只是将视野停留在了本学科上。而对于国外的寝室管理模式,它将学生置于主体的位置,提倡学生自由发展,即社会化管理模式。他们中的好多高校都不设有专门的公寓管理区,也没有专门的行政人员去管理,学生所居住的公寓都是自己自由租住,学校也没有那么多的栅栏,让学生完全成为社会人,很早的适应社会,所以这就是在国外我们很少听到大学生因为毕业融入社会不佳而选择自杀的案例。为了体现自由化,相比与国内国外的寝室不以学科与专业作为分界,而是一个寝室各大学科专业人士都有,更加方便他们在学术上的交流,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也为学生个人营造了独立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交友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积累了经验。所以在此方面我国应该多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多提倡学生自由发展,学校在学生自我发展中只起到引导作用即可,而不能去干扰学生的自由发展。
3 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探讨高校寝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3.1 寝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生的寝室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显现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第一个问题就是风气不正,学习氛围较差,当今多数90后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娇生惯养,养成了不少的臭毛病,在学校他们互相攀比,买名牌、电子产品等各种高档产品,谈恋爱几乎成为群体的时尚,在宿舍打网络游戏,赌博,这些行为完全与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学生行为的要求背道而驰;第二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卫生以及安全问题,学校领导可能在参观宿舍卫生环境时,只是观看外表,却没有深入到宿舍去检查,宿舍内地面垃圾随处可见,东西不归置,床单被子乱成一团,室内异味严重,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又怎么会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学习,只能是相互影响,一味的堕落。可见在宿舍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出贡献。
3.2 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第一开展多样性的寝室文化活动,引导良好的寝室风气。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宿舍文化节以及宿舍评比等活动,引导学生思想上的转变,慢慢地把宿舍看成一个集体而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糟蹋的场地。此外辅导员应该定期走访寝室,与同学们积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在寝室内的情况,从而更加有利于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第二就是大力宣传,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认识以及积极改进硬件措施并加强制度管理。人的行为为思想所控制,只有改变了思想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宿舍应该加大力度宣传“三懂四会”,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宿舍安全的重要性并主动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另外就是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好的硬件措施比如床头衣柜、书架等,更加有利于学生归置衣服、书等日常用品,更加有利于保持宿舍的整洁状态。
寝室作为学生的休息场地,又不只是用来休息,同时也是各大思想相互交汇、个人行为相互影响的重要场地,所以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忽视寝室管理,旨在培养出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的优秀人才,可以充分实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高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前提,在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难点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领会落实好企业党委的工作意图。企业党委对当前改革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分析所站的角度要高于基层,而且在制订工作方针时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因此上级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安排,是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开展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的指导和帮助。在领会和落实党委工作意图上多下功夫,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能否真正见到成效的前提。
二、引导党员争做工作骨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表率作用
首先,党支部可以通过引导普通党员参加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会议,让党员当好上级精神和单位管理方针的宣传员,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涉及本单位管理和支部工作的重大问题,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普通党员通过参与管理工作,接触的信息量增加了,个人站的角度不同了,思想认识也就高于普通群众。
其次,支部可以通过组织各项创争活动,让党员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时起骨干作用,使技术水平和日常表现突出的党员涌现出来,成为职工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使职工队伍始终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有了积极向上、群众信赖的党员队伍,党支部在无形中就扩大了影响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有了根本保证。
三、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向心力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过现代传媒这一便捷通道,让工作对象接受电视、录像、互联网等新形式。发挥其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灵活性强等优势,这些声像并茂、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新载体,是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不可比拟的。其次,在调查党员、职工思想状况时,可以在单位网上开辟“自由论坛”、“思想园地”、“聊天室”等专栏,使职工在“自由天地”里敞开心扉、无拘无束、说说心里话,以便及时全面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做好引导工作。再次,在员工创争活动方面,应融入企业文化内涵,深化“主人翁”的理念,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关 键 词】音乐智能/英语专业/听说能力
【正 文】
一、引言
1. 多元智能理论。Howard Gardner(1983)在研究了不同对象的人脑与智能的基础上,提出“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其后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对其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使智商类别从原先确认的7种拓展到现在的9种,即: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数理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视觉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存在理念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他指出并不排除其他智能存在的可能性。
该理论质疑了传统智力理论,认为(1)人的智能是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能,而非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每个学习个体都有强项智能和弱项智能之分,而这些智能上的差异往往成为影响学习速度、方法和效果的重要因素。(2)每种智能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和不同的高峰期。智能具有可开发性,而非一成不变。只要有适当的外界训练和个体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能。(3)对智能的评价必须多元化,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而非在人为的非自然情景下由机器根据标准化答案评分。
2. 音乐智能。根据Gardner的解释,音乐智能是指对节奏、音调和旋律的感悟和直觉能力(包括对声音的节拍、高低、强弱、音色和音质的敏感性以及对这些元素所包含的情感意义的回应性)以及用音乐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任何人,只要听觉敏锐,唱歌时不走调,并能辨别不同的乐曲,就具有这种智能,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音乐智能发达的人一般受过专门的音乐训练或者对音乐有着直觉而全面的理解,节奏感强,有较强的辨音和模仿能力,包括歌唱家、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制造乐器者和善于领悟音乐的爱好者。在九种智能中,音乐智能展露得最早,而且能够持续到老年期仍很旺盛。
二、研究背景
1. 国外相关研究。有关语言和音乐的渊源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当时Rousseau(Moran & Gode 1852/1966: 34)就提出语言起源于人类歌唱的能力。后来这一想法得到了Von Humboldt(1836/1988)spersen(1922)的认同。法国言语治疗专家Del Campo(1997)声称在口语交际中,所传达信息的15%归功于语音语调,即语言的音乐特征。Vaneechoutte & Skoyles(1998)则认为由于儿童具有天生的音调识别和复制能力,他们更多是通过音乐习得机制(music-acquiring device, MAD)而非Chomsky提出的语言习得机制(LAD)来学习语言;进而提出语言的音乐起源假说(musical origin of language hypothesis)。
在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学领域里,Blanton(1962)研究了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后是否在母语发音方面有影响。Wood(1990)取1983至1988年间在一所中等规模的大学入学的大约七千五百名学生为对象,调查了他们在Nelson Denny阅读测试中的成绩。这些研究者发现音乐发展和语言技能发展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无论年龄大小,学过音乐的学生在口语中似乎有更好的辨音及发音技能。另外一些研究者发现以有意义的应答轮唱训练为重点的音乐指导和“旋律音调治疗法”对语言障碍者有明显的作用,如Miller等(1979)对一名3岁的失语自闭症男孩开展的个案研究,Belin等(1996)对七名长期无法治愈的失语症病人的研究及Hoskins(1988)对十六名2-5岁且有一定语言障碍的学前儿童的研究。
同样,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及外语的教学领域内的研究也证实了音乐对英语技能发展的有效性。例如,Murphy(1992)选取Music & Media一百首热门英语流行歌曲(1987年9月18日版)中的前五十首进行分析,指出流行歌曲所具备的简单、极富情感、指向模糊和对话般的特征使听者易于记忆。Christison(1995-1996)把发展音乐智能的活动引进课堂,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她先教学生" Skip to My Lou" Michael Row Your Boat" 这两首歌的曲调和歌词;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所学章节的内容填词并演唱。结果,许多学生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并发现所学的内容编成歌曲后更容易记忆。在学完天文这一章节后,一位学生甚至自己作词作曲,自带吉他演绎了他所理解的太阳系里的行星。Fonseca Mora(2000)则认为语言的音乐性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发音甚至于整个英语习得过程,因而推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旋律方法”。
2. 国内相关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引入多元智能理论以来,英语教学者便在理论上探索该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意义和可行性,如黄远振(2003),熊慧康、熊敦礼(2004),罗忠民(2004),崔晓红(2004)等。其他如沈彩芬、程东元(2004)等还将智能类型与外语教学活动作了一一对应,阐述了如何在教学环节中实践这一理论的教学策略。而赵平(2000)等则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对英语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及课外实践活动(如戏剧活动)进行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
对音乐智能专门的阐释却极少,仅段瑞玲(Duan1997)提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对其外语的语音语调有积极影响。她以著名的歌星为例,认为他们虽未专门学过外语却能靠在短期内模仿录音学会从未听过的外语歌曲,其原因就在于音乐训练帮助他们增强了听力,培养了乐感,从而发展了节奏感和韵律感,迁移到外语口语上就有了良好的语感。为了填补国内在这方面实证性研究的空白,笔者(2003)对58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发现受试者的音乐智能与英语听说成绩呈现正相关关系,不受性别因素的影响。在访谈中还发现他们的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但遗憾的是,该调查所用样本太小,且仅限于某一个学校某一个年级,因而无法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结论。本研究将样本扩大到四所高校的114名英语专业学生,旨在弥补以上不足。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问题。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音乐智能与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之间的关系。具体要回答的问题包括:
(1)不同性别的学生,其音乐智能是否有显著差异?
(2)不同英语听说能力的学生其音乐智能是否有显著差异?
(3)音乐智能能否显著预测学生的英语听说成绩?其预测力为何?
2. 研究对象。用于最后数据分析的114名研究对象都是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其中男生32名,女生82名,平均年龄为21.1岁;分别来自南京农业大学(30名)、南京大学(22名)、南京林业大学(24名)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和南京理工大学(38名)人文学院英语系。研究对象抽样面较广,来自于南京地区四所高校,其中有重点高校,有一般性高校;有部属高校,有省属高校;有理工为主的大学,也有综合性大学。
3. 研究工具。(1)音乐智力问卷。在本研究中,笔者沿用2003年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调查时所用问卷。问卷是笔者根据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ventory① 和Multiple Intelligence Quiz② 修改而成(见附录1),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简况,包括学校、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第二部分包括十五条题项,具体描述了音乐智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问卷为李克特式量表(Likert Scale),每个题项后有五个备选题支,要求受试者进行内省,挑选出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这五个答案(即从" this statement is completely or almost completely true of me" 到" this statement is never or almost never true of me" )分别被赋予5分到1分不同的分值。
信度分析显示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Cronbach' s alpha=.8938),这说明所含题项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符合统计要求,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2)英语听说成绩。笔者从四所高校相关的教务部门调取了英语系大三学生自入校以来四个学期听力、口语的八门单科成绩备用(因课程设置不同,南京理工大学学生的原始成绩为语音、听说成绩)。
4. 数据收集和分析。问卷调查自2004年9月到10月间开展,面向四所高校现就读的所有英语系大三学生,分别由四名授课的英语教师(包括笔者在内)负责。学生随堂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回收有效问卷267份。填写前,教师对填写要求及有关项目进行了说明和解释,并鼓励学生有疑问及时提出。问卷的数据经整理后输入电脑,笔者采用SPSS(11.0)软件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分两步进行:(1)求出量表总分,得到音乐智能总值;(2)根据音乐智能总值按从高向低排列。在此基础上挑选出114名学生作为最终的研究对象,其中高音乐智能组60人,智能值为70—58;低音乐智能组54人,智能值为35—16。
因研究对象来自四所高校,势必存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授课教师、试卷的难易程度、教师的评判标准不一的问题。鉴于此,笔者以研究对象八门单科成绩加总后取的平均分作为他们的英语听说成绩,然后以学校为类别将他们的成绩转换成高分组、中分组和低分组,分别代表强、中、弱三种不同的英语听说能力。
数据统计分析中,笔者(1)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音乐智能上的差异性;(2)用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的方法,检查不同的英语听说能力(自变量)和音乐智能(因变量)之间的关系;(3)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音乐智能(自变量)对英语听说成绩(因变量)的可预测性。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如表1所示,学生的音乐智能从16或17到70不等,显示出很大的个体差异,且女生比男生的平均值略高些。但总的来说,不同性别的英语专业学生,其音乐智能并没有显著差异。
表1
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音乐智能上的差异性 变量 人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数 标准误差 T值 显著性
男生 32 16 70 42.2813 17.92859 -1.664 .099
女生 82 17 70 48.0244 15.99921
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显示,就音乐智能而言,不同英语听说能力组别间有显著差异,F值显著(F=6.615;p=.002)。具体说来,高分组与低分组在音乐智能上有显著差异,高分组优于低分组;从95%置信区间来看,高分组与低分组差异的置信区间在4.7057至25.0943之间,并未包含0,因而二者差异显著(见表2)。这说明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越强,音乐智能就越高。
表2 不同英语听说能力组在音乐智力上的差异性 因变量 英语听说 英语听说 平均数 标准误差 显著性 95%置信区间
能力状况 能力状况 差异 下限 上限
1 2 6.6148 3.62354 .194 -2.3757 15.6054
3 14.9000[,*] 4.10871 .002 4.7057 25.0943
音乐智力 2 1 -6.6148 3.62354 .194 -15.6054 2.3757
3 8.2852 3.62354 .078 -.7054 17.2757
3 1 -14.9000[,*] 4.10871 .002 -25.0943 -4.7057
2 -8.2852 3.62354 .078 -17.2757 .7054
注:*表示平均数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5
1=高分组/英语听说能力强;3=低分组/英语听说能力弱
为考察哪些因素能预测英语听说成绩,笔者以英语听说成绩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和音乐智力作为预测变量。根据进入模式的标准(F概率值要小于或等于.050)和移出模式的标准(F概率值要大于或等于.100),音乐智力总值进入了模式,而性别则移出了模式。由此可见,音乐智力有较好的预测力,能预测英语听说成绩22.2%的变异量(见表3)。
表3 音乐智力对英语听说成绩的预测性 (N=114) 模式中的 多元相关系数 决定系数 增加解释量 F值 显著性检验
预测变量 R R[2] R
音乐智力 .471 .222 .222 4.571 .048
对此有以下几种可能的解释。(1)音乐训练可以使人的听觉变得更加敏锐、精细。在适当的音乐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培养,会使人听力方面的潜能充分发展。以良好的音乐听觉为基础,学习者更易于捕捉细微的英语语音语调的变化。(2)英语和音乐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学生若经常学习乐器演奏、声乐或欣赏乐曲,可以培养乐感和语感。(3)学唱英语歌曲对英语学习者的发音会有很大帮助。歌曲是旋律化的语言,它强化了语言中的重音、节奏、语气等,又要求口型正确,发音清晰。歌曲时快时慢的节奏,歌词连读、略读、重读等现象的经常出现,促使学生在练口语时语音更准确,语调更富有韵味。并且在学唱中,学生还可以高效记忆单词,了解西方人的思维、语言习惯及文化背景等,在短时期内学到地道、纯正的英语。
五、结语
1. 研究意义。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启迪中国的家长、学校及英语教师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发展学生的音乐智力,培养音乐节奏感,并进而促进他们英语听说技能的提高。
(1)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更多发展音乐智力的空间,培养他们的音乐爱好,因为童年是激发和塑造孩子音乐智能的最佳期。(2)大学教育应把目标定位在保证学生的多元智能都得到有效发展,而不能一味偏重传统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把各种“非学术”智能领域当作可有可无的“副科”。应加强学生的音乐教育,派专职音乐教师教学,用音乐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如成立学生合唱团,演奏团等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这也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宗旨。(3)教师可将音乐智能有机地结合到听力、口语、写作、语法、词汇等教学环节中,如让学习者对应开展以下活动:听某首英语歌并填写歌词、听一段MTV,然后讨论配乐画面、根据某首歌曲就课堂上某个话题写一段歌词或配上背景音乐、创作顺口溜帮助记忆某个语法规则、考虑从歌曲里学会了哪些新单词等。这样不仅同时培养了语言智能和音乐智能,还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缓解了学习时的紧张气氛,符合Krashen情感过滤假说中的原则。备课时教师可借助一些电脑软件,如English Language Development程序通过节奏和歌曲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英语语言的语音和节奏。
2. 研究局限和建议。由于条件限制,该项目还存在着些许不足,如研究对象中的男、女生比例悬殊;过分依赖自我汇报的数据,缺少必要的音乐测试考核研究对象真正的音乐智能状况等等。另外,虽然Gardner(1983)提出音乐智能应该是区别于其他智能相对独立的一种智能,但他也同时指出现实世界中,人的行为毕竟是多种智能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很难排除其他智能及因素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
今后该课题在作深入研究时可以选用更多不同年龄、层次、专业、英语水平、学校的学生为样本;此外,音乐专业学生、非音乐专业(非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听说能力方面的差异也有待于通过更多的实证性研究来揭示。
注释:
①http: //snow. utoronto. ca/Learn 2/mod3/miinventory. html
②http: //worksearch. gc. ca/english/index. pl? &tid=134&sid=BfBGLF3siX RXYL.
参考文献
[1]崔晓红:《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第4期,第33-35页。
[2]段瑞玲:《略谈音乐素养对外语语音语调之影响》,《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第59-61页。
[3]黄远振:《论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11期,第39-42页。
[4]罗忠民:《MI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外语教学》,2004年第1期,第75-79页。
[5]裴正薇:《音乐智力对英语听说的影响》,《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35-38页。
[6]沈彩芬、程东元:《多元智能理论与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39-41页。
[7]熊慧康、熊敦礼:《大纲、标准及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41-143页。
[8]赵平:多种智能发展与外语教学[J]. 外语界,2000年第1期:20-23页.
[9]Blanton, W. C. 1962. An Experimental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Theory,
Learning Theory, and Personality Theory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Music in Language Learning.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Vol. 62: p. 253.
[10]Belin, P. P. , Van Beckhout, M. , Zilbovicius, P. , Remy, C. , Francois, S. , Guillaume, F. , Chain, G. 1996.
Recovery from Nonfluent Aphasia after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a PET Study. Neurology, Vol. 47: pp. 1504-1511.
[11]Christison, M. A. 1995-1996.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he Journal of the Imagin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Vol. 3: pp. 8-12.
[12]Del Campo, P. 1997. La Mú sica Como Proceso Humano. Salamanca: Amaru Ediciones.
[13]Fonseca Mora, C. 2000.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Melody Singing. ELT Journal, Vol. 54/2: pp. 146-152.
[14]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London: Fontana Press.
[15]Hoskins, C. 1988. Use of Music to Increase Verbal Response and Improve Expression Language Abilities of Preschool Language Delayed Children. Journal of Music Therapy, Vol. 25/2: pp. 73-84.
[16]Jespersen, O. 1922. 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Allen & Unwin: London.
[17]Murphey, T. 1992. The Discourse of Pop Songs. TESOL Quarterly, Vol. 26/4: pp. 771-775.
[18]Miller, S. B. , Toca, J. M. 1979. Adapted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a Case Study of an Experimental Language Program for an Autistic Child. Journal Clinical Psychiatry, Vol. 40: pp. 201-203.
[19]Rousseau, J. J. 1852/1966. On the Origin of Languages. In On the Origin of Language (translated essays of Rousseau) (Moran, J. H. and Gode, A. ed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20]Von Humboldt, W. 1836/1988. On Language: the Diversity of Human Language Struc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Manki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