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1 11:48: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旅游产业的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旅游日益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根据《江苏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江苏省“率先建成旅游强省和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要在全国率先成为万亿级产业。而江苏的苏南地区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既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高富集区,也是旅游产业的高效益区。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使得苏南处于更高的发展层面。但是,目前虽然旅游业行业炙手可热,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旅游行业却乱象丛生,旅游市场不正当竞争问题比较严重,损害了旅游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在此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于2013年颁布施行。《旅游法》对旅游者、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旅游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作了全面、科学规定,带来了区域旅游产业的一系列变化。
二、旅游法影响下的苏南旅游产业新变化
苏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处于转型升级的前列。《旅游法》的实施将促使旅游行业进一步打破原来的经营模式,旅游行业的新的产品、业态将不断涌现,也促使苏南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
(一)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保护旅游者权益
旅游法主要内容都是围绕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设计的。在《旅游法》关于旅游者权益保护,总则里有原则规定,又单设了一章“旅游者”。旅游者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对产品和服务的自主选择权、拒绝交易权,对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知情权以及请求救护和保护的权利。此外,对于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这些特殊人群的保护和提供便利也作了专门规定。这部法律重要的内容是规范旅游经营和旅游合同,比如订立合同、对合同违约责任的规定、旅游者怎么去追偿,都是保护旅游者权益的。在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章节中,也贯穿着对旅游者权益保护的理念。
(二)旅游业的发展要保护旅游经营者的正当权益
纵观苏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旅游经营者正当权利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如一些旅游者侵犯导游的人身安全,甚至于侮辱导游的现象较为普遍。加之旅游业竞争性强,普通导游收入低,造成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旅游业。因此,必须重视旅游从业人员这一弱势群体的权利。从目前状况看来,导游行业人才的流失已严重,一些能力处于低端的导游,存在被淘汰和转型的可能。
(三)旅游经营过程要更加规范
《旅游法》规定,“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不得诱骗旅游者,不得通过指定具体购物场所和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四)对旅游业“门票经济”模式的冲击
关于景区门票随意上涨问题,《旅游法》也对其进行了依法规范。要求景区必须控制们票价格的不合理上涨,切实落实公益性景区逐步免费开放的政策。过度依赖门票经济不仅会影响大众的出游热情,更会抑制游客的消费意愿,压缩他们在旅游其他环节的支出。对门票经济的依赖是旅游业发展不成熟的表现。随着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带动就业的综合效益正在凸显,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下,门票经济势必会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对导游从业人员的影响
关于导游薪酬和收回扣等不正当收益,相关条例有了明确的规定。旅行社或者其从业人员违反反不正当竞争的有关规定,或者通过诱骗、强迫变相强迫旅游者消费,收受的旅游经营者以回扣、佣金、人头费或者奖励费等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应认定为“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规范旅游购物。
(六)重视旅游的行为文明问题
游客不文明行为指旅游活动中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等行为。《旅游法》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旅游法》同时也要求导游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公德的行为。
三、旅游产业变化对高职旅游教育的影响
(一)苏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处于转型升级的前列,因而新的产品、业态将会不断涌现
未来苏南旅游业极有可能逐渐从一个较小规模的产业,变成愈来愈强大的产业。高职旅游教育应当从人才需求方面重新进行全面的分析,重新认识旅游产业的市场规模,确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二)高职旅游人才的培养面临新的问题
一是要分析苏南旅游产业的转变形式。在首部《旅游法》背景下,进一步明晰旅游产业链条的变化以及旅游从业岗位的新特征,为基于工作岗位的旅游教育模式的研究做基础;二是进行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的类型分析,根据旅游业转型发展需求分析探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
养模式。
(三)高职旅游教育一定要顺应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
旅游法的出台使旅游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变革!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还专门提出“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明确要求“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旅游教育水平”。《旅游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这就在基本法层面对旅游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绵竹市沿山旅游业发展现状
绵竹沿山旅游带位于龙门山脉与平坝地区交界处,是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其具体项目包括:以沿山公路为主轴线,形成万亩玫瑰观光度假区、卧云坡旅游区、半月湖山地探险旅游区、棚花村乡村文化旅游区、莲花湖乡村旅游区、清泉乡村旅游区、新开生态观光旅游区、汉旺地震遗址旅游区、白溪山生态旅游观光区及涵养区“一线十一区”。通过笔者的走访调查发现:
位于土门镇的玫瑰观光度假区,玫瑰种植已经基本完成,同时技术人为当地农民进行了如何对大马士革玫瑰等多功能植物进行科学的利用和管理的做了培训工作,促进了当地农户的就业;其中作为绵竹震后重点建设项目的麓堂山温泉,是川西最大的天然温泉,其温泉部设有大池、家庭池、药池等;与之毗邻的三溪寺宗教文化旅游具有悠久的历史,每年也会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游览。同时,我也发现在三溪寺周边配套非常不完善,既没有位置合理的厕所也没有公共交通工具。
位于九龙的4A级旅游景区已基本完成,景区创建工作力度大,紧紧抓住了灾后重建契机,加强了景区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交通便利。但是前来旅游的多位绵竹市本地的人,外地游客偏少;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跑马岭位于山顶,地势陡峭,但无相应的安全保护设施。
汉旺地震遗址旅游区是保存的汉旺镇老城震后原貌而发展起来的,这里有东汽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镇政府遗址,还有大量居民楼遗址。废墟基本保持着震后的原貌,只有街道被清理出来。
二、绵竹市沿山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经过最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绵竹市的沿山旅游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解决三农问题也有一定的帮助,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大部分景区均为震后新建,文化底蕴不足。“5.12”地震后,当地旅游景点多为其中一部分为灾后修善后重新开放,而大部分则是新建完成的。
文化底蕴使旅游变成不仅是观赏,更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和文化对心灵的滋养与灌溉,使人们在休息、放松之余,有了一份心灵的升华与对远古文化的思考和探寻。我们要发展的旅游不是走眼的,而是走心的,因为只有得到与游客间心灵的契合的旅行才是有意义的旅行,才是让人流连忘返的旅行,才是可以超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又可以形成口碑营销。
(二)旅游资源基础薄弱,配套不完善。绵竹市沿山旅游自建设以来,交通比较便利,但是旅游资源的打造过程复杂,现阶段的配套设施不够多且布局不合理。其中土门旅游景点的公共交通工具较少,取而代之的是许多非法运营的黑车;景点附近厕所较少且在景区内手机信号也较弱。
(三)旅游品牌知名度低[转自lunwen.1KEJIAN.Com ]。由于绵竹沿山旅游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加之各方面并不完善导致其无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宣传力度不足。
(四)旅游商品多以观光为主,并未开发相应的附属产品。沿山旅游的主要收入源自于游客的车程费、餐饮费与住宿费,很少有景点收取门票。旅游商品的种类较少,并未将具有绵竹特色的年画、松花皮蛋等在旅游景区进行销售,导致旅游商品规模小、不能形成品牌,使旅游商品市场占有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
三、加快发展绵竹市沿山旅游的对策
(一)创建并进一步加深沿山旅游文化内涵。借鉴沿山旅游梨花节的成功举办的经验,进一步推广梨花节的文化并努力扩大其影响力,并积极定期举办其它活动丰富沿山旅游资源。加入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活动到旅游当中比如说茶艺、武术等。
(二)加快沿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融合,提高服务员素质,增强竞争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以游、食、住、行、购为五大旅游收入来源的旅游产业,增强旅游的带动功能。加快实现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从接待服务型向专业型的转变,以及旅游从业人员从讲解型、接待型服务向文化型、专业型服务的转变。
(三)注重沿山旅游的品牌宣传与推广。景点的宣传是提高景点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因此针对客源地的游客加大宣传的力度,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冲击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进行宣传露天广告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车的游客越来越多,通过露天广告可以将信息传达到这部分喜爱自驾游的游客。宣传手册的制作与派发。精心制作一系列吸引力强、效益好的精品旅游路线宣传册在目标游客群体中进行派发。建立“绵竹市沿山旅游”网站及相应的论坛,及时公布各类信息与优惠活动,通过网络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景区。
区域旅游产业规模一直是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经济研究与政策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是关系到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旅游投资有效控制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产业经济问题。区域旅游产业规模是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层面上的旅游产业的资本存量。在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的资本存量是区域产业结构系统的体现。旅游产业规模一方面标志着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格局,同时,也标志着旅游产业与区域其它产业的匹配发展,否则,必然会出现旅游产业规模发展的不匹配特征。
1 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整合”
改革开放20年来,旅游产业在得到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回过头来可以发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付出了巨额的行业成本和社会成本。旅游产业“适度超前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而新开始的则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整合”时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1)旅游资源的内涵不清楚,旅游资源缺乏其稳定性,因而也就不清楚内涵所赋予的特殊范畴;(2)一定时期内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存量不清楚。旅游资源是一个以社会变化为特征的动态速变系统,也同样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存量是不可以通过静态的旅游资源普查来简单加以确定的;(3)在技术上,旅游资源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不清楚,旅游资源开发规模不清楚。正因为如此,哪些地区可以发展旅游产业?哪些地区可以使旅游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这些问题正是捆扰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旅游产业发展走弯路和支付巨大机会成本的原因所在;(4)旅游资源的外在性尤为突出。由于在旅游发展商进入旅游行业时,对旅游资源的经营权未实施市场配置体系,旅游开发商获得旅游资源经营权的成本几乎为零,旅游开发商关心的只是景点建设的直接成本,而很少关心旅游资源本身的命运,旅游资源管理中缺乏将成本内在化的经营机制,从而导致旅游景点、景区不断被破坏的经营现状。因此,要解决好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效率问题,关键在于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外在性、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适度速率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适度规模。
国内在旅游产业配置规模问题的研究中,早期曾提出过“旅游产业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观点,这一观点一直影响很多人,对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现阶段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旅游产业的“适度超前发展”已经不能够满足旅游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旅游行业低效率和投资失控已经是全国各个地区旅游产业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也表现出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水平的偏离现象,深刻揭示出了旅游产业早期发展阶段已经结束,正步入旅游产业的区域经济整合发展阶段。界定区域经济总量中旅游产业相匹配的产业规模与结构优化等是旅游产业配置的投资控制依据。
作为投资规模的主题研究,在国内外很多,但作为旅游产业合理发展规模的研究和相应研究成果则很少。一是因为旅游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产业研究成果少而且分散:二是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在早期形成了“适度超前发展”的共同认识,而这一认识又一直支配旅游决策;三是旅游产业的高效益时代已经结束,近几年旅游产业发展表现出的投资失控,规模盲目扩张等问题,揭示了现阶段旅游产业超前发展战略的不足和弊病。实践在呼唤旅游产业区域经济整合发展阶段的到来,旅游产业呼唤合理的匹配的产业规模配置。
2 旅游产业增长与产业规模阶段
旅游产业增长是在时间尺度上的产业资本存量的不断扩张过程。旅游产业的增长在产业技术阶段、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旅游环境容量等产业增长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时间尺度内以阻尼因子影响旅游产业的增长过程,是具有旅游产业增长阈的产业增长模式。旅游产业增长阈是产业技术规模、区域经济水平确定规模和旅游环境容量3个规模中最小的规模,是旅游产业增长阶段划分的依据。旅游产业增长的状态方程可描述为
式中,Si为旅游产业规模资本存量;t0,t……tn-1,tn为时间尺度划分的阶段;Qmax为旅游产业增长阈;ri为旅游产业增长速度(见图1)。
从旅游产业增长过程来看,根据旅游产业规模和对应的行业增长率的变化,旅游产业的增长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1)旅游产业的起步阶段:对应的行业特征主要有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较小,旅游产业的资本存量小,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地区内的决策者对旅游产业的主观判断多认为旅游产业是区域内应积极发展的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增长极,具有较好的发展预期。同时,旅游产业资本存量增长较快,但行业利润率较低。
(2)旅游产业的高速增长阶段:对应的行业特征主要有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逐步增大,旅游产业的规模经济特征逐步显露,成为区域产业体系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由于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旅游产业的较好投资效益以及超额利润率的存在,使旅游产业成为资本要素的集聚行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特征。从理论上讲该阶段旅游产业的行业利润率经历了由最低利润率到最高利润率的连续变动阶段,但跨越旅游产业正常行业利润率阶段的过程是在很短的时段内完成的。
(3)旅游产业的正常利润率阶段:旅游产业在经历高速增长后,进入旅游产业成熟阶段,突出的特点是旅游产业的利润率由超额利润率存在下降到行业正常利润率阶段,产业规模进入暂时的稳定阶段,旅游产业资本流动达到均衡。旅游行业利润率稳定在一个不会引起产业资本存量大规模变动的幅度内。该阶段旅游产业的竞争以旅游产品质量和旅游企业的商誉竞争为主。
(4)旅游产业利润率急剧下降阶段:旅游产业在经历成熟阶段后,伴随旅游地进入旅游产品的衰退阶段,旅游产业的利润率就会急剧下降,旅游产业资本离场较多,不良资本增多,旅游产业规模畏缩,这个过程也是在很短的时段内完成的。决策者如果在行业正常利润阶段能够进行旅游产品调整和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开发新的旅游市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旅游产业的急剧下滑。
3 区域旅游产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3.1 市场体系下资本流动形成的阶段性最优规模
依照西方经济学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资本流动性偏好和行业正常利润等基本理论和观点,在区域产业系统经济体系中,各种经济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取决于要素在不同行业中的要素边际效率。要素的趋利性流动是要素流动性偏好的具体体现。区域产业体系之间行业利润率的差异决定了资本要素总是由低资本边际效率行业流向高资本边际效率行业,从而导致高资本边际效率行业的阶段性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由于阶段性的资本扩张受到市场规模的局限,资本的边际效率下降,使资本进入行业的偏好降低;同时,由于行业利润的下降,各个企业的经营出现大量的盈亏分化,一部分无竞争优势,长期亏损的企业就退出了行业。该行业资本的边际效率下降到与其他行业相等时,该行业的规模就相对保持其稳定性。
从行业内部的资本扩张来看,资本扩张取决于行业资本边际效率与社会的正常利润水平(当储蓄愿望与投资愿望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当行业资本边际效率大于社会正常利润水平时,行业资本就会进入内部扩张。由此可见,在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下,产业规模的确定取决于产业间的规模增长和行业内部的规模增长。
以人力资本流动模型(The human capital model:Sjaastad, 1962)[1,2]为基础进行投资商投资旅游产业的行为决策分析。该分析是在以旅游投资行为会导致投资利益增加的前提下进行的,导致决策行为发生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资本流动成本(transactioncosts)(资金获得成本,资本退出原行业的成本和资本进入旅游行业的成本)和投资预期效益(expectednet benefits)。从比较简单的形式进行模型分析,投资的效益是用投资商对未来旅游产业投资期内收益现值的总和来代表的。资本从其他行业投资到旅游行业的主观价值判断方程为
式中,V(t)为资本流动净收益现值和;Wtothers(t)为投资期内预期旅游产业收入;Wothers(t)为投资期内预期其他行业的收入;p为货币的时间价值;Ctrs为资本流动成本。
在只考虑资本流动的经济因素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下,依据离散选择方法(discrete choice approach),旅游投资商的决策行为受到投资的主观价值判断和非经济因素的解释变量的影响,这表明旅游投资决策不仅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同时取决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3]。投资的主观价值判断为
Mi= Vi(t)+εi,
式中,Mi为决策判断量;i为旅游产业专项投资;εi是非经济因素的解释变量对旅游投资决策的影响程度,这个非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产业管理技术(εi1)、区域经济水平与规模(εi2)和阶段性市场波动(εi3),满足于εi=εi1+εi2+εi3。
旅游投资概率(Pi)是以投资决策判断量(Mi)为依据对投资行为的描述,投资概率对经济因素的一阶导数大于0,表明了两者之间的正向反馈关系。而对非经济因素的一阶导数的关系则取决于其内部的变动过程。因此,旅游投资概率为
另外,由于旅游行业具有产品供给弹性小的行业特性,旅游资本的属性变化较难,有一部分旅游资本形成后就很难退出旅游行业,这是导致旅游行业易受外部影响,而应变能力较差的原因。因此,区域旅游产业的适度规模是小于产业均衡规模并保持一定行业利润率和行业增长的规模。
3.2 产业规模管理技术(εi1)的修订
旅游管理技术是影响企业效率和旅游产业效率的重要因素,管理技术是有效组织行业生产要素的非经济因素,管理技术越高,经济要素的市场效率、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就越高,就能够有效节约企业成本和行业成本,增加企业和行业效益,扩大区域产业系统中的理论产业规模。但由于现阶段的管理技术发展不完善,使得管理技术的水平与市场最优效率的要求不匹配,从理论上说,管理技术应推进产业效率的提高,但在实践中,因管理的不协调,形成了大量的企业和行业的管理成本,降低了行业的资本边际效率,缩小了旅游产业的理论规模。在不少旅游地,现阶段表现出的旅游行业效益低下,旅游企业大量亏损,旅游资本的边际效率处在较低的水平,表面上看旅游产业呈现出超适度规模和剩余供给能力,但此格局下仍然有大量投资进入旅游行业,使旅游行业的资本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怪圈。在对此现象的社会经济调查中,投资商的态度揭示出了部分原因。“我投资我就有能力经营好,也有我自己的市场”。仔细分析此观点,原因可能是:(1)旅游投资的主体不明确所致;(2)现阶段旅游产业的管理水平较低所致;(3)未来市场转好的主观预期所致。旅游行业管理技术先进程度通常用产业组织效益来衡定。管理技术先进,管理技术就作为非经济因素转化为对旅游投资行为的推动因素
其中,Qt为产业组织效益;Rt为产业组织管理收益;Ct为产业组织管理成本。
3.3 区域经济水平与规模(εi2)的修订
区域经济水平和规模既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支撑。旅游产业规模和区域经济规模增长具有共同的特征。根据乘数原理,旅游投资规模的增长,可以推动地区经济的更快增长,而地区经济的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旅游投资的增加(加速数原理)。区域经济规模推动旅游产业规模扩大的原因有3个:(1)为旅游产业规模扩大提供足够的资金;(2)为旅游产业规模扩大提供市场空间;(3)为旅游产业规模扩大提供高效、优质的社会公共品资源。以上3个方面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保证。因此,旅游产业规模必须与区域经济规模和水平相匹配,否则,就会出现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超前或滞后的格局,从而影响两者之间的互动响应。
从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依据区域经济规模与旅游产业经济规模之间的关系,可将旅游地分为旅游产业规模超前和滞后以及基本匹配发展三大类。旅游产业的规模超前主要表现在一定时期旅游产业比其他产业得到优势发展,以旅游产品的消费为中心,形成投资和消费增长,但由于规模超前呈现出旅游地社会公共品资源少,基础设施差,旅游产业以外的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在旅游消费中,单纯以观光为目的的游客群体规模大,滞留时间普遍较短,这一类多为以旅游资源为主体特征的旅游地类型。旅游产业规模滞后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落后于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类旅游地突出地表现出旅游地的生产功能强,而服务功能弱,多为一、二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一类虽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规模较大,但旅游产业发展滞后。旅游产业基本匹配发展地区是指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旅游产业提供了保障。在此三类旅游地类型中,旅游产业的规模超前会形成旅游产业的直接成本和社会成本加大,规模滞后则会形成旅游产业的机会成本增加。在区域经济增长中,以投资加速数为指标衡定区域经济规模、水平与旅游投资的增长关系。作为旅游产业系统的外生变量,对旅游投资的影响为
At=αf(ΔGNP),
ε= f(At),
式中,At为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投资加速数份额;α为投资加速数系数。
3.4 阶段性市场波动(εi3)的修订
阶段性市场波动是一定时期旅游产业预期行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它是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这种波动可以来自国家或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经济的滑坡、产业发展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国家或地区社会的安定、国际关系等一系列经济或非经济因素。这些因素作用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会使旅游产业的发展出现阶段性波动。阶段性波动是影响旅游产业理论规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导致旅游行业利率下降,从而使与区域经济规模匹配的旅游产业规模下降。在市场波动中,可以通过对预期消费的引入,构造对旅游投资规模的修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 特征 形成机理
从全球经济范围来看,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聚发展的模式,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格局的中国经济,其不同行业的产业集聚也在蓬勃发展。同样,旅游产业集聚也反映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如张家界旅游区、周庄旅游区和婺源旅游区等,无不是旅游产业集聚经济成果的典型案例。张家界因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使自身由县域经济转化为市域经济,而且改善了其产业结构,使张家界市形成了以旅游景区产业为中心的娱乐业、休闲业、宾馆业、会议会务业等服务产业的集聚,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张家界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之下,湖北随州市的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和张家界一样同属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批复点,但从产业集聚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的角度看,两者差异巨大。
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是什么导致了两个鲜明的极端,这其中是否包含了与工业产业集聚相同的解释原因,还是另有他因;旅游产业集聚的成长、内在条件和基本运行规律是否会显示出自身的特殊性,以致这种特殊性会反映在诸如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竞争优势、演进机制、创新动力以及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上。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及与之伴随的旅游产业集聚现实,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澄清。
基于产业链的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现象与特征
产业集聚自18世纪下半叶首先在欧洲出现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家,诸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韦伯、埃德加•M•胡佛、熊彼特、斯科特、哈里森、保罗•克鲁格曼、迈克尔•波特等,他们在其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下,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解释与分析,主要包括区位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交易费用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行为经济学与行为区位论、社会资本理论等。
产业集聚理论主要探讨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及其内在机理,以及企业选择在“何地生产”的问题。它主要以制造业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而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有其特殊的产业特征,因而需要将产业集聚理论适宜地与旅游产业特征进行匹配,探寻旅游产业集聚的特征与形成机理。
(一)集聚现象
我国旅游企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旅行社和星级酒店数量较多,分布较为集中;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旅游资源禀赋丰富、垄断性与独特性突出的欠发达地区,如张家界、九寨沟等景区;伴随着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客源市场的开拓,其它旅游配套产业不断发展,旅游产业链得到延伸与扩展;各相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内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在旅游产业链中,旅行社是旅游产业链形成的“驱动者”,它负责组织旅游线路,与其它部门沟通协调,向游客推介整体旅游产品,并将宾馆、饭店和交通运输以及其它中介部门通过生产性和服务性的方式进行组合,最终与旅游景区连接成整个旅游产业价值链,也构成了旅游产业的结构形态;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生产者,主要分布在以旅游吸引物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而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以及旅游休闲娱乐部门,都是在旅游景区游客量逐步增长的情况下向旅游目的地集中的,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共同为游客提供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如图1所示)。
无论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旅游产业的高关联度都可通过一次完整的旅游行为得到具体的体现。建立在旅游产业链上,旅游产业的集聚可被表述为通过资源流、客源流和服务流连接的各产业子集,包括最终旅游市场生产者和服务者,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个直接或间接参与的生产和服务供应商,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强于国民经济中其它部门的联系。
(二)集聚特征
从产业链的角度解释旅游产业的集聚,在本质上所表现的差异性是有限的,而正是这种差异性使旅游产业的集聚研究得以有效的扩展。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相比,旅游产业集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作为最终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旅游景区(景点)业构成了旅游产业集聚的核心产业。而旅行社业为其提供客源流,其它的产业诸如宾馆业和中介部门,则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流。
第二,消费者的最终消费是明确的,即旅游景区是消费者的最终消费产品。由于旅游景点具有不可移动性,因而这种消费又存在着异地消费的特征。
第三,由于存在旅游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它不像制造业产业集聚那样具有一个产业结构替代和变迁的较长的市场竞争和积累的过程。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始期,政府主导对其发展具有很强的政策影响力,从而更容易产生产业集聚现象,因而旅游产业集聚的路径依赖性更强,且更易于培育。
第四,旅游景区作为产业发展,不像制造业更多的是一种经济现象,环境单一。对旅游景区来说社会资本的治理结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
第五,垄断竞争是旅游景区产业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而旅行社业、饭店业等服务配套产业,则更多地表现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因此,在旅游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其核心产业即旅游景区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和外部经济性。
第六,和制造业一样,区位仍是发生旅游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与制造业相比,有时旅游产业集聚对区位要求更高,区位条件的优劣与否直接决定了旅游景区业作为旅游产业集聚向心力的波及程度和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
可见,旅游资源禀赋、外部经济和规模效应、专业化分工、区位条件、交易费用和知识溢出等,是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核心条件;政府干预、社会资本等是旅游产业集聚的诱因和加速器;这些因素的“集聚”最终形成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表征结果。由此,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可表述为以旅游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诱因,以政府培育为旅游产业集聚的路径。
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
(一)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的因素
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资源禀赋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前提与基础,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性与垄断性较强的区域,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易形成产业集聚。如张家界、九寨沟等地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价值较高的旅游资源禀赋。
区位与可进入性。旅游区位条件指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距离及旅游目的地的可达程度。旅游产品具有不可位移性,游客需要亲自抵达旅游目的地才能完成一次旅游消费,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了游客目的地选择与消费行为。旅游企业易于向交通便利的区域聚集,如同为湖北省重点推介的“一江两山”(长江三峡、武当山、神龙架)中的精品旅游景区,长江三峡景区所依托的宜昌市旅游产业聚集程度,大大高于神龙架林区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
规模经济与收益递增,规模经济包括纵向规模经济与横向规模经济。纵向规模经济指随着企业一体化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不断降低,在制造业中表现较为明显;而在旅游产业中,除旅游景区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外,其它配套产业更多的表现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旅游产业集聚主要体现为横向规模经济,即大量中小企业聚集,相互竞争与合作,能提高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整体吸引力,如各旅游景区中旅游集散地、旅游餐饮设施、旅游住宿设施与旅游购物设施的建设。
市场需求。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是非均衡的,旅游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依托重要的客源市场发展是部分旅游企业集聚的原因之一,如我国旅行社、星级酒店、主题公园和旅游娱乐设施均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为旅游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不同产品的旅游企业不断出现,旅游企业空间集聚的趋势不断加强,如旅游目的地周边集聚了众多餐饮企业,通过提供不同口味的特色饮食开展竞争;旅游核心景区积极与周边其它景区进行合作,联合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市场关联。市场关联包括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垂直关联”即产业链上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还包括“水平关联”即同类企业之间的交往。高度关联性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特征,行业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推动了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提高了旅游产业集聚化程度。
政府政策与发展环境。政府政策支持对旅游产业集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政府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引进人才、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吸引更多的资金、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向旅游目的地集聚。
(二)旅游产业集聚的内在机理
从直观上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两个相反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个相反力量即集聚的力量(或向心力)与分散的力量(或离心力),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就是这两种力量推拉消费者和企业行为后达到平衡的复杂结果。旅游产业集聚形成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何以维持,这取决于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的平衡。
具体而言,旅游产业集聚的向心力来自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充裕的客源市场需求、完善的配套设施、产业关联效应和外溢效应等;而离心力主要来自于旅游产品老化、生态环境恶化、景区过于拥挤、服务质量下降、同质性竞争激烈等导致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减弱、游客偏好发生改变;或旅游目的地遭到巨大灾害(如雪灾、地震、疫情等)以及宏观经济衰退的影响。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相比,开发条件较好的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易于形成,但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在短时间内瓦解,因此旅游产业集聚的稳定性较差。
结论
旅游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借助产业集聚研究的成果对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的现象进行了描述,揭示旅游产业集聚的本体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的因素及其演化的内在机理。
旅游产业作为服务型产业,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相比具有更为特殊的地方,后续研究可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成果融入旅游产业集聚中,对于旅游产业集聚作为中间性组织的解释具有更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不仅将旅游产业集聚中的柔性和专业化特征遵照服务型产业的基本要求有效的表述出来,还可节约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这将为旅游产业集聚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和分析基础。
参考文献:
1.[德]阿尔佛雷德•韦伯,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
2.[英]阿尔佛雷德•马歇尔. 朱攀峰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7
3.滕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 梁琦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 张慧东等译.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6.(日)藤田昌久,(比)雅克•佛郎科斯•蒂斯. 刘峰,张雁,陈海威译.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173-04
引言
近年来,昆明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为昆明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如何验证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协调与否,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特征分析法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的问题,实质上是社会生产结构是否与技术经济结构相互协调的问题 [1]。
一、投入产出特征分析模型概述
在投入产出理论中有如下横向平衡关系成立: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数学表达式为xij+Yi=Xi。
设为最终产品(使用)向量,为社会各部门总产出向量,设=(y1,y2)T和(x1,x2)T为对应的结构向量,并满足条件yi=1,xi=1,因此有=f,=g成立,其中f=Y1+Y2,g=X1+X2,此时投入产出平衡式可以写为:gAx+fy=gx。令s=f/g,s称为最终产品(使用)率,y称为最终产品结构,x称为社会生产结构或产业结构。
通常,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最终产品率s从理论上来说是越来越大的,因为技术进步应该朝着使社会生产系统的中间消耗越来越小而最终使用比率越来越大的方向进行。当s较大时,整个社会系统中间消耗占社会总产值比例较小,可以认为国民经济系统运行的较为协调 [3]。当投入产出模型中只涉及两部门,比如工业和非工业以及本文研究的旅游产业和非旅游产业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比较两部门之间是否协调发展。
对于两部门投入产出关系,技术经济矩阵必有唯一的实特征根λ1,使得0
当社会生产结构向量与主特征向量重合时,表示社会生产结构与技术经济结构完全协调,在这种情况下从投入产出角度来讲,多部门国民经济犹如一个整体,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在一般情况下两者不会重合。
在两部门情况下,通过技术经济结构的特征来观察产业结构,即在以主特征R1和R2副特征为基底的坐标系中分解社会结构x,在此,有x=α1R1+α2R2成立。公式gAx+fy=gx可转化为Ax+y=x,即写成Ax+sy=x,综合以上公式可以推出最终产品率用公式表示为:S=α1(1-λ1)+α2(1-λ2) [1],λi为唯一的实特征根。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到,主特征根把结构三角形AOB分为两个部分,当副特征向量R2在第二象限时(如下页图1所示),生产结构向量若从向(即OA方向)靠拢,则最终产品(使用)率增大,表示生产结构与技术经济结构协调,因此R1OB为不协调区域;当副特征向量R2在第四象限时,生产结构向量若从R1向R2(即OB方向)靠拢,则最终产品(使用)率增大,表示生产结构与技术经济结构协调,因此R1OA为不协调区域。即若使S上升,该区域为协调区域,此时认为结构协调,反之不协调。
二、旅游产业特征分析
旅游业的产业定位一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各地区的标准不同,但一般都是涉及“食、住、行、游、娱”等基本要素。本文根据旅游卫星账户的国际标准来选择旅游特征产业和相关产业,使得结果具有可比性。
把国民经济各行业投入产出数据按照旅游行业的选择整合为两部门,即旅游产业和非旅游产业,对2×2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得以下结果:
投入产出特征分析就是在两部门情况下通过技术经济的结构特征来观察产业结构,在以主特征R1和R2副特征为基底的坐标系中与社会生产结构向量x来进行比较。如上页图2所示,主特征R1在坐标图第一象限,副特征R2在第二象限,这种情况下,R1把结构三角形划分为两个部分,R1与OB之间为协调区域,另一区域为不协调区域,也就是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以看到,向量x位于协调区域中,并且较为接近OB,说明昆明旅游产业与非旅游产业的协调程度比较好,这也和昆明市政府一直以来大力发展昆明的旅游业密不可分。云南是旅游大省,旅游产业也是昆明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均为第三产业部门,投入少见效快,消耗系数较小,产出能力相对较大,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昆明的经济增长,吸纳就业。因此,继续保持昆明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并促进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旅游产业内部特征分析
以旅游产业为经济整体,在旅游产业内部研究各部门是否协调发展对于了解昆明旅游产业结构是有必要的。
表3为十二个部门的特征分析结果,对每个部门整理出2×2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和社会生产结构以及最终产品结构,再对A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从结果可以看到,十二个部门中有四个处于不协调区域,分别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邮电通讯和零售业(如图3所示)。这四个部门的结构三角形中社会生产结构均处在不和谐区域,说明在旅游行业内部,这四个部门与其他部门发展不够协调,有待改进。
其余八个部门的社会生产结构处在协调区域里。如图4所示,我们观察社会生产结构向量和主特征向量的距离可以发现,住宿业和非住宿业的协调程度最高,其次是景区景点。而航空运输部门的社会生产结构向量和主特征向量几乎重合,可以说是处在协调与不协调的过渡区域,需要予以重视。
旅游业和文化艺术业的特征分析图比较特殊,主特征向量为(0,1),与Y轴重合,这是由旅游业和文化艺术业对其他部门的直接消耗为0所导致的。
旅游产业是昆明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均为第三产业部门,投入少见效快,消耗系数较小,产出能力相对较大,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昆明的经济增长,吸纳就业。因此,在继续保持昆明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情况下,有必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改善不协调发展部门的行业情况,使得昆明旅游业整体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潼.投入产出特征分析[G]//陈锡康.当代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375-385.
[2]黎洁.旅游卫星账户与旅游统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7.
[3]蒋雪梅,佟仁城.中国产业结构特征分析[G]//徐宪春,刘启运.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97-303.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为了验证关系假设,需要充足的统计数据与适宜的方法。由于世界各国情况差异较大,世界旅游产业的分布与比较采用计量分析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因此,本文借鉴库兹涅茨、钱纳里等建立的经济截面国际比较分析方法,将2007年数据齐全的国家运用分组统计的方式考察旅游产业指标随着国家富裕程度的特征变化[1]。
(一)国家分组
本文对于研究对象的145个国家进行分组。分组主要按照人均GDP(根据当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并尝试按照平均值法或相对均衡的方式将其分为5组。两种分组方式的结果并未见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后一种方法使各组国家数量相对均衡以利于观察。
(二)计算每组国家相关变量的“特征值”
计算特征值的方法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种:一是“总和法”,即取每组国家某个经济变量数值的总和;二是“中值法”,即每组国家某个经济变量的“中间值”;三是“平均值法”,可以是加权平均或是未加权平均;四是“回归分析法”,用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此外,还包括其他的统计方法。本研究将综合采用“总和法”、“平均值法”表征相关变量的特征。其中,“平均值法”采取未加权平均值法,具体方法是:Yij=∑yij/n其中,Yij为第i组国家的第j个经济变量的“特征值”,∑yij为第i组国家第j个经济变量的每个国家的数值的加和,n为第i组国家的个数。
(三)分析旅游产业相关变量
“特征值”的变化与关系本文主要选择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的《UNWTOWorldTourismBarometer》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供的可比较的2007年世界各国旅游统计数据,在各截面上综合选择绝对数量、份额数量以及产业效率等指标,具体包括:国际旅行收入额、国际旅行收入份额、国际旅行接待收入密度、国际游客人次、国际游客人次份额、国际游客接待人次密度。本研究运用不同指标在各分组国家中进行特征比较,分析世界旅游产业分布的总特征与趋势。
三、主要发现
以人均GDP2000美元、5000美元、10000美元、30000美元(购买力平价)为分界点,对2007年全世界数据齐全的145个国家进行排列(原始数据表略),各组国家数分别是:23个、25个、30个、41个、26个。分组后,相关指标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旅游产业分布表现出如下鲜明特征:
(一)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总体上与国家富裕程度高度正相关
现有数据统计表明,国际旅行收入的份额以及国际游客人次份额均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出现增长,呈现高度的相关性。5个分组的国际旅行收入均值依次几乎成倍递增,差距较大,分别为:336.3、1630.76、3929.27、4861.54和24140.42(单位:百万美元)。各组国际旅行收入所占份额差距也较为悬殊:五组中的最低组别不到1%,而最高组别则超过60%。这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旅游产业发展的天然差距。同时,5个分组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次数量均值也从0.5人次/人依次递增到17.06人次/人,相差30余倍。各组接待国际游客人次的份额依次为:1.32%、4.15%、17.08%、26.33%和51.12%。总体上而言,以人均GDP(PPP)分组后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的相关指标表明,国家越富裕,旅游产业不论从收入还是接待量上获得更大发展规模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二)旅游产业的产出效益水平总体上与国家富裕程度高度正相关
以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为基数计算的人均国际旅行收入水平和接待规模(国际旅行接待收入密度、国际游客接待人次密度)同样呈现出与各国富裕程度高度正相关的特性。5个分组国家的国际旅行收入密度均值依次递增,且差距较大,分别为:20.27、167.21、416.89、918.08和2564.35(单位:美元/人)。5个分组的国际旅游人次密度均值同样随着人均GDP的提升依次表现为:0.04、0.21、0.47、0.82、2.18(单位:人次/人)。旅游产业的人均接待效益水平在这5个分组中表现出与人均GDP水平的正相关性。
四、讨论与策略
世界旅游产业分布显示,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率与国家富裕程度具有高度相关性[11]。换言之,旅游规划在经济发达地区将具备更高的实施成功的概率。这不但能够容易地获得理论解释,而且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谋求以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必须首先面对的现实。
(一)讨论
旅游规划的成功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从理论上并不难解释经济欠发达地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明显低于发达地区的原因。首先,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一般具备既成的发达交通网络,旅游规划开发吸引旅游者的效率大大提升,旅游者的可进入性较强。相反,资源品位度较高,交通不便利的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短期内吸引大量游客、获得质的飞跃的可能性并不大。其次,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具备既成的良好基础设施及雄厚的地方财政能力,这对促进规划实施成功提供了良好保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保障旅游项目顺利推进的一系列配套设施条件则可能令并不富裕的地方政府捉襟见肘。最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一般具备充足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可以转变为旅游产业理想的商务客源和投资来源。例如,经济发达的广东东莞市由非旅游目的地城市成功转型成为了旅游目的地城市[12],其成功的发展模式便是经济推动力效应的典型代表。从全球旅游产业整体统计的基本趋势可见,旅游产业更倾向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锦上添花”的产物。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旅游产业对拉动经济发展“雪中送炭”的作用则因地制宜,表现各有不同。从这一角度来看,旅游规划的实施成功将受到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约束已经显而易见。
(二)策略
1980年加拿大学者巴特勒在《加拿大地理学家》发表了“旅游地生命周期概述”一文,在该文中,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模型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经历探索的阶段、起步的阶段、发展的阶段、稳固的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兴阶段。如图1所示。
探索阶段是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只有少量的旅游者,无公共设施;起步阶段是旅游地游客数量增多,政府改善接待设施和交通状况;发展阶段表现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出现,旺季时游客人数超过当地居民,当地居民把旅游接待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稳固阶段总游客量继续增加但游客增长率放缓,有了明显的商业区、娱乐区;而其后的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区域饱和;衰落或者复兴阶段则无论是吸引范围还是游客量都不能和新的旅游地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入复兴阶段则需要对市场从新进行定位和开发新的产品。
由此可见,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时间跨度不可能相同,而且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长短也可能不一样。但是,任何一个旅游地都有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轨迹,即经历探索、起步、成长、稳固、停滞、衰落或复兴几个阶段。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旅游地的发展规律及特征,对旅游地规划及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乌兰察布草原旅游生命周期实证分析
乌兰察布草原旅游资源丰富且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4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为9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1]可以说旅游产业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第三产业的支柱。当前,在旅游产业逐渐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草原旅游业发展的周期演变特征,以促进草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乌兰察布草原旅游作为研究样本,在对草原旅游产业生命周期和演进特征的研究中,运用了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去进行实证研究。
(一)草原旅游的概念及指标选取
1、草原旅游的概念
草原旅游是指以草原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文化为主要旅游吸引物,进而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了草原上的自然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及节庆活动等。
2、指标选取和数据采集
(1)用旅游者数量及增速这两个指标建立模型纵轴。
旅游地生命周期现象的直观反映是通过旅游者数量的变化来体现的,如果旅游者数量不断增加则说明草原旅游产业规模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则意味着产业规模在缩小。这样,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研究者通过旅游者数量的变化就可以推算出草原旅游产业的生命周期演进轨迹。但是,在草原旅游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其规模的扩张或收缩速度是不一样的。假如草原旅游者的增速放缓了,即使其产业规模仍然处于扩张阶段,实际上,产业的发展速度在下降,则可能进入产业周期演进的新阶段。因此,在研究草原旅游产业的生命周期时,研究者通过旅游者的增速形象地说明草原旅游产业动态演进的变化趋势,进而有助于其进行旅游地生命周期演进的阶段划分及特征分析。
虽然,旅游业的收入也能够反映出旅游产业的规模。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及汇率变化等方面的因素,使其反映出的旅游周期的真实变化不够准确。而旅游者数量则能够排除价格因素的干扰,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出旅游产业的演进趋势。因此,本文把旅游者人数作为划分周期的主要指标。
(2)乌兰察布的旅游主要是草原旅游,来乌兰察布旅游的游客几乎都不同程度参与了草原的旅游活动。而且,在分析的时候,从统计的数据中剔除未参与的小部分游客数则存在很大的困难。故本文有关草原旅游的相关数据是以全市的旅游数据为依据的。
(二)草原旅游产业生命周期与特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乌兰察布草原旅游产业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探索起步到逐渐成熟,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生命周期演进特征。
1、摸索阶段(1980-1990年)
这一阶段,乌兰察布市的草原旅游产业规模还非常限,主要是从事外事接待和对口接待,国内的旅游市场刚刚起步,旅游业增长的波动性很大,草原旅游经济实际上处于摸索阶段。
2、起步阶段(1991-2000年)
这一阶段,特别是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目标,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地加快了,人们的收入业开始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对外开放的水平显著提高,乌兰察布市的入境游和国内游都出现了较快的增长。总体上,旅游接待年均增速为13%左右,旅游接待总规模由1991年的32.11万人次增加大2000年的331.48万人次。这一时期,由于旅游经济的日益活跃,导致从事旅游经营服务的企业业日益增多,初步建立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但是,从总体上看,旅游增长不稳定,增长的速度相对缓慢。
3、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自2000年以后,乌兰察布市的草原旅游呈加快发展趋势,入境游和国内游蓬勃兴起,特别是国内游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带动了乌兰察布草原旅游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新阶段。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剔除了2003年“非典型肺炎”的影响外,乌兰察布市旅游的总体增长趋势相对稳定,旅游人数亦出现出一种上升趋势,且年均增幅达到了19.3%。旅游的服务和接待能力也不断提高,截止至2014年底,乌兰察布市有34家旅行社,32家星级宾馆。[2] 目前,乌兰察布市的草原旅游从总体上来看,其仍然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但是,已经出现增长速度放缓的趋势,近三年的平均增速大约在13%左右。
三、结论和建议
文化与旅游分属两个不同的产业领域,两个产业有各自的运作机制,基于不同的产业发展需求,多数地区两个产业的运作往往是各自为战。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一定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运作,文化产业则往往按照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来进行文化的挖掘、创新、传承与推广。从本质来看,旅游与文化并不是背向发展,旅游与文化之间存在很多交叉点,因此贵州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的文化链接在客观上具有可行性。建立旅游与文化的联动机制是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模式文化链接的必要前提。对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文化衔接而言,联动机构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价值实现对民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系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存续,旅游产业与文化的衔接一方面要实现经济价值的转化,另一方面也要兼顾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两个目标的共同实现意味着旅游产业的经济属性和文化在意识领域的精神价值需要寻找到共通点或共容点,两个产业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和沟通工作,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联动机构可以协调改善与推进旅游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因此建立两个产业之间的联动协调机构是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文化链接的前提条件。联动机构的建立可以使文化和旅游之间能够达到相互协作、管理、监督和服务的良好合作机制。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与文化的联动机制规划可从以下三方面来认知:首先,明确两个产业在贵州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定位与发展目标,以此为基调来对两个产业实施链接,从统筹发展的高度来对两个产业进行布局;其次,寻求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目标的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文化与旅游产业兼容的战略发展目标,以此来统领旅游与文化并进时的各种指导思想和原则;再次,对旅游和文化所代表的主要价值进行合理平衡。
(二)挖掘民族文化精髓,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品位
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一是自然山水,二是民族风情。贵州民族地区较有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傩文化、节庆文化、蜡染文化、芦笙文化、祭祀文化、建筑文化、舞乐文化等。蜡染文化体现出一种无言的“诗意的境界”,是贵州文化魅力的浓缩。蜡染的艺术价值,不仅贵在其形式之美,更贵在隐现于纹样之中的生活情感和无声的诗意。蜡染文化是古代服饰、传统服饰和现代服饰文化的三位一体,表现了原始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统一。贵州的茶文化包括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茶文化,如苗族的虫茶、布依族的打油茶、侗族的三杯茶等。[3]贵州民族地区的节日文化也很突出,主要分为祭祀性节日、生产性节日、社交性节日等,节日的区域性很强,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居住地不同,节日的名称、时间和活动内容也完全不同,众多节日使得该地区可谓是“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3]从建筑文化上看,独特的地形地貌使得贵州民族村寨不能像平原上的建筑一样整齐规划,民舍村寨没有一定的规划和程式,选材也尽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表露出一种自然结合之美,宛如天成。另外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各有不同,如苗族歌舞是苗族民间艺术的标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芦笙舞,除黄平谷陇芦笙节外,黔东南许多地区都有不同的芦笙节,如凯里舟溪芦笙节,规模盛大,场面壮观。[4]侗族大歌也很出名,千里侗乡,几乎处处闻歌声,成了歌的海洋。生活在南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是一个喜欢用歌声来说话的民族。“查白节”、“赶毛树”是布依族两个比较隆重的歌节。脱离文化的旅游产业往往局限于自然风光观光,无法满足旅游者的文化认知需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为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开发提供了更多契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文化链接具备天然的优势。结合贵州民族地区独特而浓厚的民族文化资源,该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可以充分挖掘各种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更多的旅游文化产品、旅游文化节目、文艺表演及展览等,通过各种方式使游客获得更多的民族文化旅游体验,在自然旅游资源的观光基础上,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和体验需求。另外,从旅游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需要着重深层次内涵的挖掘,发掘民族文化的精髓,避免各种旅游产品中文化的单调和形式化,降低旅游产品的质量,弱化民族文化。
(三)打造旅游文化精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深层次发展
对于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贵州民族地区早有重视,早在前几年,部分地区就推出‘凯里·中国国际芦笙节”、“黎平·中国侗族金秋文化节”、“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中国苗族侗族服装文化节”等以民族文化为底蕴的节庆活动,以此拉动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关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模式中的文化链接与融合更要注重文化精品的打造,这是旅游产业深层次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以丽江旅游文化的精品打造为例,和贵州多数民族地区一样,丽江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丽江地区把打造民族文化精品、珍品作为旅游和文化融合的重点内容,在此思路指导下,丽江推出丽江古城、纳西古乐、东巴文化、摩梭风情、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一大批文化旅游精品,相关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产品深入挖掘了丽江民族文化资源的内涵,突出了丽江的古朴雅致、东巴文化的神秘、纳西文化的久远等特征,结合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打造了一张张丽江旅游产业的优质名片。[5]与其他民族地区相比,贵州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具有多重文化组合、独立发展、原始风味浓重等特征,另外从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来看,贵州的山并不高,但地形奇特,有山地、丘陵、河谷、盆地等。飞瀑、峡谷、温泉、溶洞等众多的自然资源为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双重优势是贵州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精品打造的坚实基础。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强势支撑下,贵州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发展模式中的文化链接可以因地制宜,深度挖掘文化和旅游的契合点,多方向开发和建设旅游文化精品,形成文化和旅游的无缝衔接,推进旅游产业的深层次发展。
(四)明确文化定位,开展文化外宣,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特色宣传方式
一方面,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衔接,增加了旅游产业的生命力,为旅游产业的深层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功能发挥还需要适当地宣传与推广,吸引和激发游客对相关文化的兴趣。文化的外宣效应对丽江旅游产业的促进就是明显的例证,神秘的东巴文化、独具风韵的纳西生活是许多人对丽江的第一印象,基于对相关文化的好奇和探寻,万千游客慕名加入到丽江的旅游大军中,文化外宣效应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可见一斑。实施文化外宣是贵州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模式文化链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要进行文化外宣,就必须对相关地区的文化进行合适的定位。长期以来,与云南、广西不同的是,贵州处于多重交汇的夹缝地带,是一个文化碰撞的特殊区域,在实施文化外宣时,民族地区文化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可替代性强,民族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因此贵州的文化特色很难定位。客观而言,贵州民族地区的文化优势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梳理:第一,独特封闭的地域母体,导致了贵州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品格,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第二,多民族的组合效应使得民族地区的文化具有极强的组合优势,大文化生态资源丰厚。在此文化优势定位基础上,贵州地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文化交流和外宣活动,宣传该地区洞穴文化、夜郎文化、茶文化、节日文化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人文魅力,打造地方旅游文化品牌。文化外宣的具体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与众多媒体的交流和合作,营造贵州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舆论氛围;二是对各种旅游文化产品进行推广,扩大其在旅游产业中的认知度;三是拓展旅游文化产品的服务面,把旅游文化产品从区域范围推向全国甚至世界舞台,借力旅游文化产品的外宣效应,推动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展开各种文化研讨活动,张扬地区文化魅力。
(五)推进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保护,实现旅游和文化的双赢目标
在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民族文化具有双重身份:其一,少数民族意识观念的结晶和体现,这是少数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其二,旅游产业的旅游资源。基于民族文化的双重角色,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文化链接也必须体现这一点。对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而言,地方性的民族文化丰富了本地区的旅游资源,赋予旅游产业更多的活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地方民族文化也需要传承和保护。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族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同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任务也尤为突出。但是在当前多地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总有部分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经济利益驱动,扭曲或形式化当地传统的民俗风情和民族舞蹈,最终导致民族文化的弱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的弱化。[6]地方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支撑,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本身并不和文化冲突,但在不合适的操作方式下,文化的原汁性往往会因旅游而受到侵害。因此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模式的文化链接既要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的融合,又要推进地方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原真性保护与发展。如丽江地区设立的东巴谷生态村,综合展现了纳西族、藏族、傈僳族等民族本真的民族生活状态,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在这里得到原真性展示,同时游客也可以亲身参与到民族活动中去,感受各种民族文化魅力。原生态的民族院落和民族生活满足了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又使各种民族文化得到展示、宣传和创新。[7]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文化链接同样也要达成以上两个目标。
发展饮食文化,对于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这是因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产业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仅是人们在旅游活动的根本需求,而且也是旅游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饮食文化的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认真分析了饮食文化对旅游产业的重要影响与作用,并对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饮食文化对旅游产业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一)饮食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需要。我们知道,旅游产业作为一项集吃、穿、住、行、用、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而吃则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发展最为基本的需要。可见,在旅游产业的构成要素中,吃即饮食文化是排在了首位的,其在旅游产业发展活动中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了现代旅游产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饮食文化的质量与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质量如何。因此,提高饮食文化的质量与水平,对于提高旅游产业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至关重要。此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能量,这就更加需要饮食文化来支撑。
(二)饮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极为紧密。饮食文化同旅游发展的关系比较紧密。实际上,在旅游产业中,饮食文化主要包括饮食质量、供给、营养、卫生等方面的内容。我们清楚,人们在进行旅游活动过程中,最先关注和关心的问题,首先是饮食文化。可见,饮食文化的质量与水平如何,已经成为了发展旅游产业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日趋完善,人们必然就越来越注重饮食文化方面的需求。因此,要加快发展旅游产业,首先就必须进一步发展旅游过程中的饮食文化。这是因为,饮食文化直接影响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身体状况、完成旅游活动等的质量。换句话说,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不仅要吃饱吃好,而且要安全。
(三)饮食文化对旅游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饮食文化对旅游质量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一般而言,饮食的安全与卫生,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旅游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我们试想,如果一个地方的饮食安全卫生问题比较严重,甚至有可能危害到旅游人们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的话,那么到这个地方来旅游的人们必然就会越来越少。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质量与效益有下降趋势,这其中饮食不够安全与卫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由此可见,为了切实提高旅游产业的质量与效率,我们首先就必须着力搞好饮食安全与卫生工作,特别是旅游区域内的饮食安全与卫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对人们的综合吸引力。
二、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的探讨
(一)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展饮食文化极为重要与关键。当前,我国旅游产业依然以自然景观、人文建筑等观光旅游为主。实际上,我国的饮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得天独厚,是极为宝贵的重要旅游资源。但是,目前我国饮食文化依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和发展,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重要旅游产品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对于旅游产业以及饮食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自身的实际需要,人们纷纷开始去开拓新的旅游资源与产品。但不管旅游产业如何发展,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对于饮食文化的需求,可以说是有增无减。这是因为,饮食文化几乎不受任何旅游对象的局限。而且饮食文化与观光、科技、探险等旅游方式相比,更适合普通人们的需求。如果我们把饮食文化与观光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人们在游览美丽风景、体验地域风情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味道正宗、独具特色的当地饮食,这也是很多人们的追求,必然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由此可见,积极发展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了今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发展饮食文化,在极大地丰富旅游活动、拓展旅游内容的同时,更是提高旅游产业收入的根本途径之一,其重要意义与作用不容我们忽视。
(二)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的可能性。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展饮食文化十分重要。这是因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不可或缺。我们都知道,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当前,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不仅包括以四大菜系,还包括了各地风味小吃、特产瓜果等,而且也包括餐具、饮具及地区文化环境与氛围等。此外,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民族、风俗等的不同,使得了我国的饮食文化具有很多自身的特征。诸如物产丰富,烹调多样;特色独具,独领;内涵丰富,艺术性强;讲究养生,注重保健;民族饮食较多,民族风味浓郁;等等。正是由于我国饮食文化的这些特征,使得了人们产生了对其他地方饮食文化的强烈好奇。而且已有很多地区举办了美食旅游节等活动,效果都比较理想,更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欢迎。因此,我们必须大力研究和开发饮食文化旅游,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旅游产业以及饮食文化的需求,达到推进旅游产业与饮食文化同步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 结束语
总之,饮食文化不仅顺应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而且又满足了广大旅游人们的需求,还成为我国旅游产业新的发展增长因素。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开发饮食文化,而且还要大力倡导与发展,并通过饮食文化来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丰富人们旅游的内容,逐步提高我国旅游产业的质量与效率。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