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1 11:48: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积极心理学的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01;F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0―0052―07
共同荣获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位经济学大师――缪尔达尔和哈耶克,尽管在学术主张上截然不同,但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上却罕见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共同观点。缪尔达尔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重大差别: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永远也得不到常数和普遍适用的自然法则;也即,在我们的社会领域中,对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涉及的事物,比物质的宇宙间的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而且变化多端并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究其原因在于,社会科学所研究的问题是关于人的行为的问题,而人的行为,不像自然物质一样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赖于并取决于生存其中的生活条件和组织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复合体;人类的行为表现为不同的、千变万化的可变性与僵化的东西的各种组合,因而即使是在某一时点上和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这些现象确实是难以把它们作为事实而定义、观察和衡量的。同样,哈耶克也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存在着这样的不同:一方面,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上是“单一”现象,很容易观察到各因素之间的规律性,而社会科学把资料分类和确立其规律性并非根据它所具有的共性,而是基于我们所作的关于个人行为的假设;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所研究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的是相对简单的现象。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人与物或人与人的关系涉及到生活、精神和社会中更为复杂的现象,因而社会科学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它并不是按照客体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而是根据个人对经济现象以相同的方式所作的主观反应去对经济现象分类并找出其规律性的。这也意味着,社会现象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同样的行动产生的后果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就不能从中归纳总结出公理性的经验规律,而只能对个体现象、个体行为和个人性质作出假设和概括。
一、社会科学离不开心理文化的基础
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一方面,经济学所研究对象――经济现象――本身就是人类行为的产物,不仅主体的行为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而且主体的认知也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因而主体对经济现象的认知也不是脱离自身的经验和感觉的,即经济学的研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另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并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仅仅是应用不可变更的原理,相反是试图对不合理的现状进行改造以促进人类社会更为良性地发展,从而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身具有强烈的规范性。正因如此,经济学的理论探索本身就充满了主观性和规范性:主观性体现了个体的私人知识和传承的社会习惯,规范性体现了个体的社会关怀和立场视角。Ⅲ正因为经济学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性,经济学的科学性也体现在如何理解真实而具体的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内涵问题:显然,具体社会中的人类理性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内容,而不仅仅是自然主义的先验理性。事实上,经济学根本上是要通过剖析人们的行为机理来探求提高人们的福利的途径,因而经济学不仅是要研究物,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人,也即,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面对着自然物时如何行为,如何最大化地使用自然物;二是人对着他人或社会时如何行为,如何充分运用人的理性以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化。前一个内容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知识,但并不需要像目前这样复杂化;而后一个内容根本上是心理学和文化学的内容,需要分析具体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和偏好。而且,根本上说,社会现象都必然涉及到后一个内容,因而需要认真研究内在经济现象中的“人”的因素;譬如,米塞斯就把经济学视为研究人类有意识的行为的科学,研究人如何达到他的目的。
而且,即使现代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视为研究理性人如何行为的科学,但理性本身也是具体社会关系下的产物,从而也具有明显的社会人文性。事实上,经济学所意指的理性主要集中于在人们的目的与选择的手段之间的关系上,本意是强调达到目的的合理手段的选择;但显然,目的本身只不过体现了人们愿望,从而具有主观性和多样性,因而目的本身没有所谓的理性与非理性之分。正是基于这一角度,“每个人的行为总是有理性的”,这表现为两点:“(1)它指向某一目的;(2)在他眼里,它的收益必须超过它的成本,否则他便不会采取这一行动。”这意味着,对理性的理解和判断与人的具体目的有关,如果仅仅因为从自己的评价角度看行动的目标是不值得追求的而把它们称为非理性的,这显然是无根据的。进一步地,人的目的与心理和文化有关,因而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人的目的是不同的;特别是,受不同文化所熏陶的人之社会性也是不同的,因而其行为机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互动行为产生的,而行为又受人的心理支配的;因此,有的学者就指出,心理学实际上是任何社会科学出发的基础,所有根本性的解释都要以此为基础,分析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也正是由于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因而要真正探悉社会现象产生的内在机理,要探究人类有效的理性行动,则必须搞清楚行为主体的需求特点以及行为发生时的条件或背景;正因如此,经济学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本土性,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而“所谓‘本土契合性’,就是指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研究成果与被研究者的心理与行为及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脉络密切或高度符合、吻合及调和的状态”。
其实,正如帕累托指出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心理的活动,根据这一观点,不仅经济学的研究,而且还包括人类活动的所有其他部门的研究,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所有这些部门的事实,都是心理学的事实”;显然,这一观点也得到穆勒、波普尔等人的认可,而且,许多经济学现象的经典解释也依赖于心理主义。譬如,主流经济学有关价格变化的解释就是建立在假定一个或多名个人的偏好变化的基础之上,现代经济
学对人类行为中互动均衡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心理学定律的帕累托有效的概念之上;可以说,从微观经济学的“戈森三大定律”到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三大心理基础都与心理学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致长期以来学界也往往把经济学的思想视为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当然,由于现代经济学产生、成长并壮大于西方社会,从而也就是建立在西方个人主义行为心理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之后主流经济学在美国最终形成,从而导致现代经济学也深深地打上了美利坚民族行为的烙印。基于此我们认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也就是真正的“西方”经济学,而且,即使已经为广大非西方国家所广泛传播和接受的马克思经济学,它也是“西方”非主流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们都是建立在西方人行为心理之上的,并体现了西方社会基本的自然主义思维(尽管与主流经济学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正因为经济学本身存在强烈的人文特性,需要与具体的文化心理相结合;事实上,经济学探究的是社会主体行为所产生的经济现象,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动机是不同的,从而建立在人类行为机理之上的经济学理论也有所不同。例如,中国人的思维就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在中国,人一直被视为思维和认知的主体,中国社会本质上也是人本主义的,它首先关心人类社会,儒家文明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关系;因此,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由人而物、由内而外、由社会而自然,将从对社会秩序的探究中获得的知性逐渐反思到自然社会中,这是天人感应乃至于天人合一哲学的基础。正如杨国枢指出的,“所谓美国心理学,无非是美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所谓德国心理学,无非是德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所谓法国心理学,无非是法国人的本土心理学。但在近代史的不同阶段,中国心理学却曾先后将这些国家的本土心理学当作‘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甚至将之视为可以照样适用于中国人的心理学。试问,任何单一国家的本土心理学能够置诸天下而皆准吗?能直截了当地成为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吗?美、英、德、法大都是属于基督教文化圈的国家。然则,基督教文化圈之人民的本土心理学能代表人类的心理学吗?它能适用于儒家文化圈(中国、日本及韩国)的人民吗?”显然,这里把心理学一词换成“经济学”一词,意思同样存在;杰宁斯就强调,文化不仅保证了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内在安排的连续性,而且也意味着,社会过程不是由一个普遍规则所支配而是互动和历史地决定的。
因此,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色彩:特别是,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从原先狭隘的物质资源配置领域转向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领域,经济学本土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了,现代经济学根本上面临着一个本土化的问题。然而,尽管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本身就包含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但自新古典主义以降,经济学日益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探究,而“人”这一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影响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了;相反,它开始盲目地接受自然主义的思维方式,刻意模仿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以求研究的“客观”和“科学”,从而逐渐形成了与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抽象化方法论。特别是,迄今为止的经济学理论仍然建筑在西方的科学主义基础之上,从而抹煞了经济学的人文性和本土性,也使得经济学理论与不同社会的具体制度安排相脱节。哈耶克就感慨,“20世纪肯定是一个十足的迷信时代,其原因就在于人们高估了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所谓人们高估了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并不是说人们高估了科学在相对简单现象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而是意指人们高估了科学在复杂现象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因为事实业已表明,把那些在相对简单现象的领域中被证明为大有助益的技术也同样适用于复杂现象领域的做法,是极具误导性的”。为此,本文通过对经济学说史中的本土化现象来对当前中国经济学的走向作一分析。
二、经济学说史及流派中的本土化现象
关于经济学的本土化问题,我们可以从经济学说史的发展以及各个流派的特性中窥见一斑:正是基于经济学的这种本土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学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些不同特质的经济学流派共同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了两种相差很大的理性传统:一是经验的和演化的理性传统。一是先验的和建构的理性传统:即为盎格鲁的经验主义传统和高卢的唯理主义传统。其中,法国受启蒙主义时期的百科全书派学者以及卢梭等的建构理性主义影响较大,充满了笛卡尔式的唯理主义;相反,英国传统主要是由一些苏格兰道德哲学家所明确阐明的,他们当中的杰出者首推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和亚当・福格森,这些思想家所利用的资源主要是那种根植于普通法理学中的思想传统。正因为两个国家在思维特质上存在差异:从英国传统发展的是演进理性,而法国发展的则更凸显建构理性的特点;因而这两个国家产生的经济思想、理论和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法国的经济学特别重视均衡和数理的分析,这一点显然不同于与英国传统强调演化和连续性的思想。事实上,在从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的过渡方面,英国就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方式,继承和接受了重商主义重视商业和贸易的传统:而法国的重农主义则是18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在对重商主义的激励批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因而更有效地探讨财富的增加问题,并开始思考整个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而且,在古典时期形成强调供给等于需求的萨伊学派与强调演化的斯密学派也存在很大不同,也正因如此,在边际效用兴起之后,瓦尔拉斯开创的洛桑学派主张与古典经济学断裂,也正是在继承这种建构理性主义的思维传统的基础之上拓展了一般均衡的分析;相反,以马歇尔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和信奉“自然不会跳跃”的格言,充分将边际分析与较早的以李嘉图和穆勒为其冠冕的英国经济学早期传统结合起来,并基于演化理性主义的传统构建了在特定域里的封闭性的局部均衡模型。
经济学本土化现象更为突显的例子是德国,德国本土孕育出来的经济学说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它特别强调历史的意义和国家的作用,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文化上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和文化主义色彩;二是历史进程上的落后状态使它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经济形态上都深受中世纪的影响。事实上,德国承袭了日耳曼部落人的民主政治传统和立约、守约精神,在早期的日耳曼公社制度中就有民众大会以及民选王的制度:民众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有权决定部落中的一切重大事务,包括立法等事项,并具有审判的功能;在日耳曼部落的民众大会开会时,所有成年男子均全副武装参加,由王来主持,但在开始时王的权力并不大,王由民众
大会选出。随着氏族贵族和军事贵族势力的增强,在日耳曼部落中也曾出现过“贵族议事会”,有关战争、媾和、土地分配以及对外交涉等重大事务,都先由贵族议事会审议,然后再在民众大会上讨论。这种形态也在神圣罗马帝国中得到继承:当时众多邦国林立和封建主地方割据,为了解决教会的神权与皇帝的王权、国王与邦主之间的利益冲突,德意志皇帝、教皇以及大封建主之间经常进行争斗,而每次较量的结果都会制定一项“诏书”、“条例”或“合约”之类的性法律性文件。因而帝国皇室的权力实际上很小,并形成了德国通过封建领主选举方法产生君王的独特历史传统。也正因如此,德意志地区长期以来都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直到18世纪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德国的思想家也尚未经历过市民社会的生活:因此,德国的启蒙运动在康德那里达到了其顶峰:但并没有成熟就开始消逝了,而他的学生海德格尔将康德的启蒙思想扭向了另一个方向,成为启蒙运动的批判者,代表了前浪漫主义运动观念的最初发展,其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文化差异观、民族精神、各民族在历史中的地位等。同时,为了快速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力量,德国社会又特别赞颂国家的作用,认为个人是附属于国家的分子。个人财富不仅依赖、而且必须服从整个民族国家的福利和权力;因此,德国的经济学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历史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烙印,这不但与英国存在着差异,敌视孕育斯密思想的世俗化自然法则,而且与法国也有很大不同,敌视功利主义和强求来自理性的一般规则。
事实上,这种区别自从德国的官房学派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后来的历史学派则更深刻地体现出了这一点;而且,即使二战后受到了英美制度的改造,但德国的弗莱堡学派的经济思想依然残留着历史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特征。其中,关于德国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差异突出地体现在古典时期,当时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就强调德国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与英国的不一致性,并以此出发认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这种普遍的经济规律,而只可能有适用于某特定国家的经济规律:从而尝试建立以国家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提出需要确立一些新的适合于经济落后的或正在兴起的国家的原则,而且根据这种思路,李斯特等又将古典经济学视为“英国的国民经济学”。譬如,李斯特就认为,“政治经济学或国家经济是由国家的概念和本质出发的,它所教导的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因此,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将经济现象加以历史的经验的叙述。从德国的民族立场出发开始着手建立德国的国民经济学,李斯特强调,国家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如何使某一指定国家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化和力量”,并研究“国家为了改进它的经济状况所应该遵行的政策”:而且,基于历史发展的事实,他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说,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政策,相对于当时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英国,相对落后的德国就应采取保护政策。特别是,尽管德国的历史学派是根基于本国的历史,但它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学发展,而且派生出了美国的早期制度学派等。
正因如此,尽管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逐渐把英、法两大经济学传统合流起来,但德国经济学却仍然作为一个重要思想流派或泉源而存在着;直到现在,德国仍乐于将经济学称为国民经济学,推崇自由市场的同时仍然偏好国家干预的弗莱堡学派仍然以新自由主义旗帜飘扬在当今世界经济学界。显然,这种经济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历史渊源和连续性传统,如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欧根早期就比较倾向于历史学派,只是由于面对一战后魏玛政府时期空前严重的通货膨胀,历史学派却束手无策,欧根才放弃历史学派的传统,而走向经济理论的研究;但不管如何,欧根的思想却深受历史学派的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反对概念式的经济理论研究,而主张重视现实世界的经济分析,而这被视为是历史学派的精粹。而且,弗莱堡学派推崇的“奥尔多秩序”这一词汇就是从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关于“ordo”的观点中直接脱胎而来的,它强调的是一种合乎人和事物本质的秩序,体现为一种有用和公平的秩序,从而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色彩。事实上,根据中世纪基督教会的观点,世界秩序是神授的秩序,这种秩序是“本质秩序”、“自然秩序”或“奥尔多秩序”,是合乎理性的人和事物的自然本性的秩序;而且,这种秩序特别强调连续的或适当的顺序、有规则的排列,所以政治上往往用于指公民的等级、阶级级别等,而教会也用来指教会内部的等级。此外,德国历史学派的一些方法论和政策主张对经济学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已认识到历史经验研究对于解释现在、检验旧理论、发展新理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归纳法也已经被普遍接受并成为抽象演绎法的补充;另一方面,历史学派认识到不加限制的自由企业不一定为整个社会生产出可能的最佳产出,因此对自由放任的批驳也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般共识。
三、本土化现象对中国经济学范式的启示
当然,尽管西方经济学说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发展界定和特殊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出不同的流派,但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大体相通的:都是发源于希腊理性和希伯莱信仰,并且都受到基督教文明的长期洗炼;正因如此,西方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机理也大致相似,这为西方经济学的趋同提供了相应的文化心理基础:英、法两大经济学传统逐渐被统一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旗帜下,德国学派的很多思想也不断地被吸收进主流经济学中。其实,李斯特并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基础,仍然把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称为“世界主义经济学”:但是,他认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理论是不同的,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不适合德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因而主张德国要建立更适合自己经济发展背景的经济学,并基于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国民经济学。也正因为如此,当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开始趋近以后,原来具有浓郁本土化倾向的各流派就开始逐渐统一起来;当然,这种统一也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也更趋同化的情况下的(如德国社会的个体主义意识已经明显增强)。与此同时,这种统一也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日益集中在资源配置领域有关,这可以更好地引入自然主义思维,并以物理学和生物学为效仿的榜样;正因如此,我们说,以美国为中心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实际上是源于西方各国的理论和思想之综合,并逐渐用数学分析和经济计量学来作为经济学的统一语言。正如斯皮格尔所说,“尽管很多不同的民族都对经济思想作出过贡献,但大体上说,经济思想是整个西方文明遗产的一部分”。
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的行为却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即使像日本这样已经高度西方化的国家。在一系列的社会制度上也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经济学的东方化就不像李
一、引言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涯的起点和开端,也是大学生涯的适应阶段。如何帮助新生顺利地度过适应阶段,历来是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目前,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主要问题有:教育目标不明确,眉毛胡子一起抓,造成学生连学校最基本的信息如校训、学校成立时间、学校名师等都记不住;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感染力。领导讲话、专场报告、参观活动较多;教育内容枯燥,不符合高职新生的思想现状和认知规律。这些问题的核心所在是:重形式、轻内容,忽略了高职新生在心态转变、心理调适等方面最为迫切的需要。因此,心理疏导工作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心理特征分析作为切入点,研究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合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高职新生心理特征分析
1.境与角色的变化引起心理焦虑
大多数高职新生进入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当他们踏入大学,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新的学校、新的规章制度、新的集体、新的宿舍、新的朋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交际环境,甚至连基本的交流语言也是陌生的。另外,从踏入大学那一刻开始,高职新生在个人角色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是家中“文物”、父母的重点保护对象,自己扮演了家庭中的主角,内心优越感较强;现在只是学校“普通的一根草”,在高手云集的校园里默默无闻、没有鲜花和掌声,高考前的光环日益消失。
在生活上,以前基本由父母包办,特别是独生子女或家境优越的高职新生,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形成依赖、被动、胆怯的性格,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一旦离开,生活上点点细节基本要自己解决,就显得六神无主。在学习上,高中阶段非常依赖老师的任务布置和习题指导。并有不同层次的测验作为督促手段,而大学老师更多的是给予方法的指引,学生需要在充分的课余时间里自主学习。这种依赖性和独立性的反差造成了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怀念和留恋,对新环境、新生活感到难以适应,内心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焦虑、不安甚至是害怕的情绪。
2.认知与选择的错位造成心理自卑
十年寒窗。三天的高考,便决定了人生选择。很多高职新生因未能被本科大学录取,而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了怀疑,把读高职当成无奈的选择,抱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来到学校混日子,这些学生表面上傲气自负,内心自卑脆弱,对现实感到力不从心又不愿付出努力:也有些同学因学校或专业的错误选择而耿耿于怀、闷闷不乐。于是,他们进入大学后,往往还是沉溺干过去的辉煌或失败,出现失意、不安的现象,因不自信而产生自卑感,觉得大专生一定比本科生差,甚至很多高职新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只“丑小鸭”。
这种自卑心理一旦在群体中蔓延,就容易使高职新生对自己、老师、学校产生认同危机:觉得自己的能力和发展前景、学校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学校的软硬件设置和社会影响力不如本科院校。特别是当高职新生与在本科院校就读的同学交流时,心理上的自卑感和认同危机感更为突出。
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产生心理失落
一方面,绝大多数高职新生在高中时代就已经对理想中的大学有了自己的认识:所谓大学,肯定有大楼、有大师。然而,当他们踏八校园,发现眼前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的规模连以前的高中都不如的时候,他们有点失落。接着,他们会以教育家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来安慰自己,甚至有些新生认为大学即使大楼、大师,也应该是“校园处处是教授”;可是,开学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机会接触到大师级人物,大多是助教、讲师,他们心理失落感愈发强烈。另外。在专业选择方面,很多高职新生所读专业往往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专业,而是调剂的专业,他们入学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转专业的想法因无法得到实现而耿耿于怀,心理落差也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紧张的高中时代,不少老师给学生传达了一种“上了大学你们就自由”的错误观念,绝大多数高职新生因辨知、分析、判断能力有限,对“大学自由”这一观念未能给予合理的分析与评价,以为大学是无限自由的,可以随心所欲。然而,当他们刚进入校园,在接受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很快发现大学的自由是有条件的,处处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一时间,他们心理失落,显得无所适从。
4.目标与方向的缺失带来心理迷茫
如果把高中向大学的过渡比喻成走独木桥的话,那么大学向社会的过渡就是走立交桥。高中阶段,学生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顺利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不必辨认方向,只需要脚踏实地往前冲。然而,在大学里走的是立交桥,必须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出选择,否则无法到达终点。对于大多数高职新生来说,多目标状态下容易出现目标和方向的缺失。
高职新生目标和方向缺失的明显表现是:萎靡、茫然、不知所措,倾向性地随波逐流。于是,他们刚进入大学就陷入忙乱、盲目、茫然的状态:盲目地参与社团活动,却并不清楚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适合加入那个社团、参加活动对自己究竟有何益处:盲目忙着各种考证,但是事实上根本就没有想清楚这些证是否真正对自己有用。一时间,他们内心非常迷茫。
5.认知与人格的障碍导致心理障碍
对高职新生而言。高中阶段人际关系简单,只需要处理好与同学、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关系。上大学后,他们所处的人际关系复杂很多,除了与同学和科任老师打交道外,还必须处理好与舍友、社团成员、辅导员、实验员、教务员、图书管理员等一系列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如此复杂的关系网中,高职新生常常因为对自我和他人认知的偏差以及自卑心理、多疑心理、孤独心理、自负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等人格障碍导致一系列心理障碍。出现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不易交往、不利交往、不懂交往等现象。
特别是在处理宿舍同学关系上,很多高职新生因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爱好、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无法融入宿舍集体环境,自我中心意识过于强烈,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不够全面,往往只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导致宿舍气氛紧张,人际关系恶化,进而激发心理障碍。
三、紧扣高职新生心理特征。在入学教育中开展“五导”工作
1.重视新生接待工作,引导新生快速适应环境
新生对大学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交际环境等方面的适应程度,影响着他们的求学态度、生活态度以及以后与社会的亲融性。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说过:新生首先要适应新环境,美国很多大学在新生阶段的淘汰率很高,我们的学生也应该注意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过渡。因此,高职新生入学
教育的第一件重要任务就是使新生快速适应新环境,其切入点是新生接待工作。
为了做好新生接待工作,各院系应该组织团总支和学生会干部精心策划接待方案。温馨的会场布置、人性化的手续流程、绿色通道的开通、详细的指引、周到的服务、甜美的微笑、师兄师姐悉心的照顾等可以给新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新生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拉近他们与学校的距离,及时消除他们的陌生感,让他们快速适应新环境,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深化首次班会主题,指导新生纠正自我认知
主题班会是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好主题班会,可以为高职新生学习生涯的开端起到关键的指引作用。在开好首次主题班会前,应做充分的准备,选择新生最为迫切需要了解的主题进行策划。就高职新生而言,笔者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纠正自我认知。有了正确的自我认知,他们才能调整好心态,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才能更好地总结过去、分析原因、规划未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生活、迎接新挑战。因此,首次主题班会应有一定的深度和针对性,更多地从宏观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纠正高职新生的错误认知:(1)不能改变环境则应适应环境。踏进大学校门,远离了父母、没有了昔日熟悉的社交圈,天天面对的是新环境;面对环境的不如意,抱怨、观望、消极都将无济于事,应该以积极心态融入新环境。(2)高考只代表过去。进入大学一切归零,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不要总是沉溺于过去的辉煌或失败,也无需时时抱怨环境的不理想,既来之则安之。(3)大专生并一定不比本科生差。不要因为大专生身份而自卑,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大专生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而且大专生可以通过专升本、专插本等途径提升学历。(4)专业不等同于就业。不要因为没有被录取到自己理想的专业而耿耿于怀;读大学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学了多少专业知识或成绩的好坏,而在于当大学毕业若干年后、忘记所有书本知识后大脑里所留下来的为人处世的方法。(5)贫穷不是大家的错。不要有攀比心理,更不要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自卑;穷则思变,自己没有富爸爸,可以努力成为别人的富爸爸。(6)大学不一定有大楼,但会有大师。不要因为见不到大楼、大师而失落;大学的名气不在于大楼,国外很多世界名牌大学的校园规模都不如国内普通高校;新生入学往往都是先接触基础课教育,这部分课程基本上不会由大师级人物来担任,可以通过听名师讲座来接触大师。
3.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辅导新生转变学习方法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高职高专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就业素质往往与就业市场不吻合。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矛盾。因此,在入学教育中。非常有必要对高职新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一方面,可以消除他们因目标和方向的缺失带来心理迷茫,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他们的职业危机意识。在大学生涯的开始就带上“职业导航图”。
首先,引导高职新生全面认识自我。一是引导他们学会用SWOT分析法来剖析自己的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和Threat(危机),从而发现兴趣、发掘潜能,帮助高职新生制定短期规划即大学生涯规划。一是指导他们认真学习人才培养方案,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目标、课程安排、实训特色、职业资格证要求以及就业方向等,帮助他们明确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为科学制定大学生涯规划奠定基础。二是帮助他们分析大学生涯的阶段性特点,联系实际,提出具体建议,使他们的规划切合实际。
接着,辅导高职新生转变学习方法。规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实施。对于高职新生而言,实施大学生涯规划的行动就是学好专业技能;而要学好专业技能,必须转变学习方法。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应重点辅导他们学会学习:一是选择性学习,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二是自主性学习,不过分依赖老师;三是多元化学习。除了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外。还要通过学术报告、知识讲座、专题报告、社会调查、文体活动等第二课堂来提高综合素质;四是方法性学习,学会听课、做笔记、自学和课外巩固。
4.激发自我教育意识,教导新生培养良好习惯
高职新生摆脱父母的束缚,到了大学往往抱着“要松一口气”的心态,误以为大学的自由是无条件的,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阻力。然而,“保姆式”的教育把学生摆在从属被动的位置上,忽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容易造成教育的低效。因此,高职新生入学教育首先要建章立制,加强纪律观念教育,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实践、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转化等能力,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最终实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曾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的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以“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的循环论述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一个人成败的相关因素。高职新生往往容易把以前在家中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入学校,这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特别容易引起人际交往的障碍。因此,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应早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在思维、学习、生活、做人等方面坚持将优秀作为一种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34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实验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均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了解和把握中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心理活动特点,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实验教学,把学生对生物实验的认识和态度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了解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心理障碍,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地走进实验室
对大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生物学习的经历,对生物实验也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体验。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到部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不正确的认识,或者是不良的体验,分析实验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在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对学习、生活有着新的憧憬的时候,运用适当的方法,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认识和突破心理障碍,将能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对实验的轻视心理
由于传统的考试功能的缺陷,学生往往重视理论而轻实验,重于记忆而轻能力。学生受此影响,认为生物实验并不重要,做不做实验都能学好、考好生物。这些学生对生物实验往往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做实验时敷衍了事,不严格按照要求操作或袖手旁观,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往往采取主观的判断或抄袭来应付。
对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一是说明生物实验能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好处。二是介绍近年来中高考中实验题的分值逐年增加的事实,以及中高考实验题的新颖、灵活、综合性强的特点,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操作训练,只是凭记忆和背诵是根本考不好这些题目的。通过这样的说理,让学生对于实验课的学习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2. 对实验的恐惧心理
生物课有时需要用到一些化工药品或者试剂,但由于受社会舆论和报刊宣传的影响,认为化工产品都是有毒的或有致癌作用的,所以有些学生认为做生物实验会有危险。此外,做实验时,有时要用到贵重仪器,如显微镜,有些学生听到教师说是贵重仪器,就害怕因使用不当而弄坏仪器,需要他赔偿或被教师批评,从而产生了对实验的恐惧感。另外,有些生物发出的腥臭味和看到令人作呕的样子,也是学生产生恐惧感的一个原因。
恐惧心理属于心理障碍,是外部刺激作用于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果,一旦外部刺激弱化或消除,这种心理也将随之淡化并消失。因此,在学生刚刚做生物实验时,教师不要引入新的刺激,并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一是实验室要通风好,要给第一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变他们那种认为实验室有毒的、令人作呕的心理。策略是:教师和实验员在新一届学生的第一次实验前,组织学生亲自打扫实验室,打开窗户和排气扇,换进新鲜的空气。教师还应该在实验之前,对一些有腐蚀性的药品或者试剂,要讲明白怎么样去防护,使用贵重物品时要注意什么事项等等。二是多安排一些随堂实验,让他们多试验并能亲身感受到生物实验可以得到其他学科很难得到的体会和乐趣,从而淡化恐惧心理。
3. 做实验时的紧张心理
学生实验操作中的紧张心理往往是因操作不熟练引起的,一些以前没有见过的实验仪器,学生对它很陌生,不会使用,必然有些紧张;有时做了几次没有做好,就更加紧张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课前的预习,以及对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的训练,在训练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是结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反复练习,自己体会,熟能生巧之后,学生在实验中自然就会有自信。
学生独立操作时,他们既希望有人帮助指导,但又怕教师总站在旁边监视,害怕操作错误而被教师批评,从而强化了紧张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辅导学生实验时要有耐心、态度和蔼、话语要轻柔,不要总是站在一个学生的身旁,一般只需适时地给予帮助即可。
二、克服学生的不良实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物实验的习惯和持久稳定的实验研究兴趣
1. 改变把实验当成“变戏法”和“看热闹”的心理,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
平时一说到上生物实验课,许多学生往往是带着好奇、新鲜、兴奋的心情来上实验课的。在教师讲解时,他们常常忙于看各种仪器、药品,急于动手做,做出了结果,看到了现象就很高兴和满足了。他们的注意力不在操作的规范上,对实验目的也不是很明确,较多的是“照方子抓药”。他们无论是看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自己操作,都是以“变戏法”“看热闹”的心理来对待。长期以这种心情对待实验,不仅对学习实验操作的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没有什么作用,而且使学生形成对实验错误的认识。
抓课前准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一般学生的预习主要是了解实验的内容、步骤及如何操作等,较少想到要了解实验的目的,教师应使学生认识明确实验目的的重要性,具体地了解实验目的对于实验技能、知识、观察能力等诸方面的要求。为把课前准备引向深入,可以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2. 克服单凭兴趣做实验的心理,培养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生物实验能使学生得到从其他方面难以体会到的快乐和兴趣,但是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兴趣往往不能持久,容易漂移。以单纯兴趣观点做实验的学生,只是追求个人感情上的某种需要或者刺激,学习只是跟着感觉走,对学习的艰苦性没有准备,当实验操作需要多次进行时,他们就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而转移兴趣;当在实验中受到纪律的约束时,他们也会把兴趣转移;当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不喜欢教师的形象或语言特征时,他们也会把兴趣转移。
对此,我们要想办法把他们最初对实验的热情,转化为对生物实验的持久稳定的兴趣上,培养其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首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伟大科学家的事例,如居里夫人用手工劳动苦战1300天从8吨铀沥青矿渣中提炼出1/10克氯化镭,并初步测定镭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5,从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的事例,激励学生要艰苦学习,以苦为乐。其次,可以通过开展研究性实验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对实验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的本质的研究中去,使他们不仅成为做好生物实验的兴趣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次,在实验中教师要做到多一点宽容,少一点不必要的约束;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严格,少一点严厉;多一点引导,少一点干涉。最后,做教师的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做到衣着整洁、美观,语言生动亲切,在实验室中应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演示实验操作时应尽量规范、熟练、灵巧、现象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对实验中的意外事件,要果断处理,但又能处之泰然,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把握学生良好的心理特点出现的时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 抓住学以致用的心理,开展与生活联系的实验
应用是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中学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是以训练基本操作和验证所学知识为主的,实验的理论性较强,开始时学生会有较高的热情和兴趣,做多了,学生就会想,这些知识除了考试需要外还会与我的生活实际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回答,就会使学生形成生物实验是与生活无关的“科学”,部分学生就会因此对生物实验失去兴趣。
对生物实验进行情境化处理和适时增加趣味性、实用性的实验,将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这样的心理需求,甚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制作细胞模型”这一实验材料中的琼脂不容易取得,需要量相对较多。在实验前,笔者让学生考虑“可以用什么材料来代替琼脂,有无更好的方法,做到既经济又实惠呢?”有的学生就想到了用果冻代替琼脂,在制作过程中,果冻壳做细胞膜,绿豆作叶绿体,花生做细胞核。这样,一个既经济又有观赏价值的细胞模型就做好了。
2. 激发设计实验的心理,培养创新的能力
学生做多了教材中明确列出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用品和用量的实验后,会由于自己的主动性无从发挥而产生厌倦的心理;另外,学生通过自己实验和验证实验,逐步地认识到,实验是研究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揭示生命本质的一种手段,也是用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激起自己设计实验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意向性心理需要。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学困生的定义
很多人把学习困难等同于学习障碍、学习落后等概念,然而这是一种误解,这几个概念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学习障碍主要是指由于某种大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学习困难的一种特殊现象。学习落后则是一个比学习障碍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三种情形:(1)因智力落后而导致成绩落后;(2)因不良家庭环境和情绪障碍及人格障碍所导致的成绩不佳;(3)因学习障碍导致的学习成绩不良。而对于学习困难的概念,至今还存在一些分歧,本文将学习困难学生概念沿用王建平《变态心理学》(2005)中所述“没有明显智力缺陷,又没有感官障碍,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的学生,远没能达到预期的学业成就目标的学龄儿童青少年”。
2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分类
2.1 自卑心理
有些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常常会产生自卑情绪。学习自卑主要是指一个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而产生的自认为不如他人、轻视自己的心理。有些学生自我期望较高,但学习成绩与期望的差距又恨大,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并失去信心,处处感到自己笨,没有别人聪明,常常因为自己成绩不好而烦恼不堪,压抑感越来越重。这样就渐渐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长此以往,他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越来越差,遇到问题表现为恐惧和退缩,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2 逆反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常常对教师的教导表现出不服从,他们有意与教师的教导作对,故意做出一些与自己主观意识相违背的行为。教师明明是善意的、正确的教导,却遭到了他们的抵抗。越是希望他们这样,他们偏偏越是那样。他们违反校规校纪,不遵守课堂纪律,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他人的学习。这些逆反行为使他们无法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当中去。
2.3 懒惰心理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懒于动手动脑,写作业不独立思考,常有抄袭现象出现,或者寻求他人替代完成作业。对于他人和教参书的依赖会促使学习困难学生的懒惰心态逐步发展,这种懒惰的心态又会促使学困生产生依赖心理,如此往复,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则会使这类型的学生成绩下降,不思进取,主动学习能力越来越差。
2.4 孤僻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课堂上,他们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不参加小组讨论。长期的封闭使他们变得消极、迟钝,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教师由于无法与这些学生沟通,不知道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对他们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由此造成恶性循环,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
2.5 骄傲心理
骄傲是由于只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常常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闪光点,总是自以为是,过高的估计自己所产生的不良心理。有这种心里的学生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得到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受到一点表扬就洋洋得意,自满狂妄。他们无视校规校纪,无视老师的教导,对于同学的劝告也心不在焉,学习不思进取,整天盲目攀比,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危害极大。
2.6 暴躁心理
教育活动中,一些学生易怒、易躁,情绪波动很大,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动干戈。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不允许他人对自己有任何过激言行。对于长辈的教导不能够善意的去理解和接受。这样的行为不仅对他们自身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他们的精力很少能够集中到学习上,导致了他们的学习成绩比较差。
3 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对策
学困生的应对方法要根据学习困难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转化和教育。处于不同环境下的学困生,他们的心理特点也随之不同,因此,我们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要根据学困生的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做到有针对性地采用正确的和适当的方法进行教育和改进。
3.1 分析并掌握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
想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就要调查和了解每一个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对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环境进行正确有效的分析,有助于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施。对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开展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有针对性的提出更有效的教育策略,从而进行辅导和教育。
3.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于学困生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心是改变学生不良行为的内在动力。如果学困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爱和重视,那么,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上的建构可以促使学生接受教育和改进。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修养和品德,要尊重理解学困生,与学困生进行更深入的思想上的交流,从而对学困生进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以此来消除学困生的逆反和抵触情绪。
3.3 给予正确评价,树立自信
教师在评价学困生时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学生是很注重别人尤其是教师的评价的,因此,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做到客观,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缺点要进行委婉的评价,注意语言艺术性的运用。教师应时刻让学生对自己有充分客观的、正确的认识,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要让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维护,克服自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 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教师要针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再根据不同学困生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学生的特别指出,再根据不同学生的这种特殊性,选择相应的教育策略,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由于每个学生在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多多少少的差异性,这种先天与后天的差异促使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动机各不相同,因而我们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关注,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王建平.变态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信息管理学 案例教学法 教学启示
【基金项目】淮北师范大学青年科研(自然科学)项目资助,Nos.700693,700708。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42-02
1.引言
信息管理学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围绕信息的生存、传递、获取、加工(组织和检索)、利用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1]。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诸如智慧地球、物联网等新名词和新概念层出不穷,使得信息管理学科涉及的知识更新较快。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信息管理学的学科特点,采用合理、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
但是,目前信息管理学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弊端,如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授课时过于关注书本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实际应用的分析;教学方式单一,常常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不得不“满堂灌”,师生无法进行双向交流;教学过程缺少互动,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无法融入到教学中等。这些问题致使信息管理学课程的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不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使其产生厌学情绪。
针对这一现状,考虑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信息管理学的教学过程,采用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对一些真实、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消极旁观为积极参与,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通过课后延伸材料的阅读,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信息管理学科领域与实业界的最新发展趋势,从而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2.信息管理学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1案例教学法在信息管理学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教学媒介,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2]。
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首先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管理类课程的授课中,后来被逐渐推广,并在全球闻名的管理学院得到普及[3]。20世纪80年代,我国管理教育及培训机构开始引入案例教学法,即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案例开发小组编写具有典型性、非偶然性的企业案例,通过相互讨论和独立分析,启发学生思考,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常设计案例时,案例教学法会把教学知识点和教学内容隐藏在教学案例中,让学生去分析、观察和挖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信息管理学涉及信息系统、管理方法、法律法规等相关学科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应单独、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加速知识向技能的转化。管理案例问题设计的若隐若现,恰恰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洞察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根据案例中的问题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建立知识总体架构,可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适合信息管理学的教学方法。
2.2信息管理学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实践中,信息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体现出如下特征:
(1)教学目标的鲜明性。
信息管理学的教学特点是强调知识点的专业性和操作性,对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都比较重视,前者如信息的获取和组织,后者如信息检索技术和信息系统操作等。与之对应,这里所说的教学目标鲜明,也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上,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排列,这种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信息的一种加工和管理,再通过运用所学理论对案例问题进行讨论、验证和解决,可以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广义上,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相对应。具体而言,在案例教学中,存在很多与人合作的小组活动,这就要求学生通过组员的互动,相互学习,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如何有效地与人沟通,。案例分析的整个过程无形中就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单向的课堂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方法过于教条,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且教学内容由于知识点安排较多,往往是“满堂灌”,使得学习过程过于呆板、枯燥。与传统教学过程不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挑选典型案例、控制案例讨论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并适当进行归纳点评[4];学生可以针对典型案例的问题,自由参与讨论,充分表达观点。很明显,双向教学过程对教师的群体互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体系构建的引导者和督促者。另外,双向教学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学生不仅要对案例提供的感性知识进行挖掘、分析,同时还要寻找零散的知识碎片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知识转换为技能以找到解决方法,使得学习从简单接受知识的层次升华到整合、消化知识的层次,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信息管理学案例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的启示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信息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存在几个影响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现总结如下:
(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信息管理案例教学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案例的选择、案例分析问题的设计、案例讨论重点的拟定以及到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提前酝酿筹划和巧妙安排。例如选择教学案例时,往往要求删繁就简,突出知识要点,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和引导,学生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深化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目的。
(2)准确定位教师角色。
信息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会发生变化。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教师的发言似乎减少了,学生的活动则相对增加了,但是这种转换并不能降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作用,相反,教师这一角色反而更加重要了。具体而言,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备课,还要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挑选案例,并筹划案例教学的重要议题以及实施方法,创造热烈而有秩序的讨论气氛,安排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和总结,这些都无形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根据案例教学的进程,准确扮演导演、主持人、演讲者以及专家等不同角色。
(3)重视案例教学的组织引导。
信息管理案例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更取决于其主观上是否重视课堂的组织和引导。其中,面对难以预测的教学环境,掌握并善于运用一定的课堂组织引导技巧,是保障教师进退自如的重要“法宝”。具体而言,首先要善于把握信息管理案例教学的速度和节奏。根据课堂案例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掌控学生发言时间等手段进行进度微调,而调整节奏的关键是澄清学生的见解和观点,并及时就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进行阶段性小结和最后总结。其次,要善于利用沟通技巧和技能,当面对冷场、跑题、争执等突况时,能够准确把握沟通时机、恰当运用沟通方式,避免出现课堂失控的难堪局面。
(4)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信息管理学案例分析的基础是阅读案例,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案例的阅读是布置在课外进行的,而课外阅读可进一步分为课前阅读和课后阅读两种。其中,课前阅读的对象是教师提前布置好的任务,一般在下次案例教学课之前进行,目的是为做好案例分析打基础;课后阅读是则是本节课堂内容的延伸和扩展,目的是让学生在课余涉猎更多信息管理学科知识,通过课后案例阅读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更新知识,以拓宽专业视野。
4.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在信息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教学目的鲜明和教学过程双向交流的特点。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形式,通过案例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在参与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管理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角色扮演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的课前准备、案例讨论的正确引导是实施信息管理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费成, 宋恩梅. 信息管理学基础[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岩松, 赵明晓, 李健等.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解析[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3]徐有芳.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5(5): 107-109.
[4]刘春, 程效军, 吴杭彬. “地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特征分析与应用[J]. 中国地质教育. 2012(3): 90-9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0010-02
一、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心理特征
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心理成熟和人格特征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受社会环境、学校、家庭、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矛盾十分突出,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心理问题,如价值观不正确、依赖性较强、意志力缺乏、心理发展失衡等。笔者在考虑学生认知能力和年龄段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呈现出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一)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效率不高
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刚刚迈入校门时都会感到无比的兴奋,这与学生的心理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新的环境会使他们产生焕然一新的感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新鲜感便会逐渐淡化,随之而来的是心理上的自卑感,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与普高学生相比他们没有文凭上的优势;另一方面,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就业受到诸多限制,从而使得他们对自身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最终结果就是学习自信心丧失。学生带着这样情绪进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若是这种不良的情绪得不到有效缓解,势必会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
(二)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成绩偏差
大部分职业学校学生未能了解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甚至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违背自己意愿的情况下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只为了获取学历,由始至终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在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没有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易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计算机教学枯燥、无味,致使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此外,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意志力薄弱,在遇到计算机学习难点问题时,没有形成刻苦钻研、攻克难关的学习品质,而是选择了放弃,对学习任务盲然视之。
二、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对策
(一)合理确定课程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职业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是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能够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此,教师在实施有效教学时,应当合理确定专业技能学习目标,借此来激发学生向最近发展区努力。在实际教学中,可将一套完整的专业技能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如实用组网技术,这是计算机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之一,因该课程中涉及了大量的操作内容,学生想要全部掌握有一定难度,所以可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个不同的教学任务,各个教学任务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将该课程分解为6个任务,即局域网解决方案、局域网布线和连接、操作系统和客户机的配置与管理、网络终端服务器的架构、网络安全管理、局域网应用,任务划分好以后,教师可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操作,自行设计子任务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在课后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也可让学生互相评价,以此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这有助于激发他们向最近的发展区努力。
(二)理论教学精讲多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理论课是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并非是要教师整堂课都向学生灌输理论基础知识,而是要适当预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上机时遇到的难题。目前,大部分职业教育的计算机教材都是图文并茂,基本上学生都可以看得懂,教师则应当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一些难点和容易出现差错的问题上,并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对于教材中描述非常详细且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一笔带过,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在学生上机时,教师可将一些难于理解的地方演示给学生看,剩余的时间则留给学生进行交流和探索,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的环节,这不仅是对学生操作水平和思想品质的测试,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方式是否有效的主要途径。毕业设计能够使学生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并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设计中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在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过程,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只有掌握了知识的应用,才能满足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运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所谓的项目教学实质上就是让学生置身于相对真实的情境当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作用是让学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计算机是一门讲究实际应用的学科,通过项目教学法恰恰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不但应当关注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而且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若是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则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是没有意义的。为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借此来培养学生关注专业技能和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应当是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如,教师在教学ASP时,可以先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学习,然后直接让学生按照各自的喜好设计网站,并对制作过程进行严格规范,以此来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网站的整个制作过程,从而使理论知识升华为实践操作。
(四)重视实训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计算机是一门讲求实际应用的课程,所以它的教学也应当以实训为主,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还要转换角色,逐步从知识的传播者过渡到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多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充分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也要积极鼓励他们敢于猜想和大胆判断,并将这种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形式和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手段,这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而且还能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鉴于职业学校的定位及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使学生明白在信息化时代学好计算机课程,是将来走上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地适宜,结合计算机学科丰富性、趣味性及当前普及面广、应用面强等特点,在施教中牢记理论知识为基础、铺垫,同时牢记此阶段学生爱动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喜欢上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一、学困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小学生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既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也有不少消极的心理活动。学困生和一般学生相比消极心理更多一些,对自己往往缺少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他们中有的调皮、贪玩,自制、自控能力差,上课坐不住;有的身体瘦弱、缺课较多,学习跟不上;有的学习方法不当,还有的智商较低,接受新知识能力差,以至于产生心理障碍。
2.性格因素:一般来讲,学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遇到问题不愿意与他人沟通,因此这些学生更容易产生忧郁、猜疑、自卑等病态心理。
3.家长因素:家庭是一个人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教育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影响;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会使学生养成消极的心理;如果家庭不健康或气氛不和谐,孩子生活在不安定的环境中,心理也会发生偏差。
4.学校因素:就我校而言,我校是一所城区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是大班额(山瑶班除外),班级人数最少的也是60多人,有些班级接近80人。学生生源又比较复杂,有本县招收范围内的,有进城务工子女的,还有部分学生为外地学生,有的是留守儿童由爷奶在县城租房带领,父母忙于外出打工,无暇顾及,他们中相当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适应能力不强,学业水平差异性大。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父母离异,无人照管,养成习惯比较差,学习态度消极。使得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遇见一些学习上有困难、有问题的学生。再加上多数教师重分数,重升学率,所以一般来说,教师对学困生指责多,鼓励少,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学困生极易产生自卑对抗心理。
5.社会因素: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严重地危害着青少年,考上名牌大学这副枷锁也戴在每位学生的身上,由于小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如不加以引导,心理容易失衡。
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收集学困生的有关信息。对症下药是治病的关键。要帮助学困生,就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其“困”的原因。一般的方法有:①平时观察。老师可以在班级环境中直接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也可以故意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充当主角,留心观察,还可以通过班委会成员,暗地里观察,并在一定的时候,与其他老师随时交流。②家访座谈。家访时,巧妙地查询他们走进困境的历史,尽可能多的了解他们的有关案例,不过,这种家访,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在场。③通过其他学生了解。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6―0028―01
为满足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艺术类学校涌现出来,为社会培养各类艺术人才。艺术类考生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和问题,原因是什么,作为艺术学校的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艺术生的主要心理及行为特点
1.意识上自主,行为上自我。他们这一代都是成长在象牙塔中,在421的家庭结构中成长,他们是家庭的核心,由于长辈们过度地关注和他们生长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缺乏独处时间以及自由的生活空间,和同龄人交流相处的时间甚至都非常少,所以他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主意识。以自我中心是艺术生在行为上的突出表现,虽然他们表现出过早成熟,但是实际上他们很容易依赖他人,缺少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由于缺少隐私,他们使用新的网络语言来保护自己,使他们和父母之间已经有了“网络鸿沟”。他们想张扬个性,但同时又缺乏自理能力,不能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在人与人交往时,他们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缺乏集体归属感,强调自身价值,他们虽然很乐于接触新鲜事物,行为表现出成熟,但是心理脆弱。
2.情感方面趋于感性,行为上易冲动。艺术生情感表现非常强烈,张扬而外显,喜形于色。对自己喜爱的毫不掩饰都表现出来,同时对自己厌烦的,也采取激烈的行为进行反抗。情感上他们自尊心强,虚荣心强。他们用张扬个性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真实的内心;他们崇拜自己信服的人,对获得的好成绩骄傲自满,当他们的缺点被揭发出来时会表现出强烈的愤慨,甚至会有激烈的行为来表达。
3.认知上是非易混,道德观念弱。受到环境的影响,他们紧跟潮流,每当讨论问题时他们都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他们受到社会的熏染,看似复杂圆滑,但是表现得直接坦率。艺术生在判断是非,美丑,善恶时经常有悖常理,虽然他们敢爱敢恨,但是却无法真正知晓是非对错,是非观混淆,致使引导行为能力低下。
4.意志品质不坚定,行动上不能持之以恒。艺术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不足。据调查:约有83.2%的学生表示在遭到挫折后,自己心理会有阴影。甚至有8%的同学表示自己可能会一蹶不振。他们总是常立志却不能够立长志,对于既定的目标缺少行动力。
二、艺术生特征形成的因素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心理特征;心理疏导
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高剂量化疗已成为当今针对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某些自身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实体瘤等疾病的有效措施[1,2]。但是移植过程中的放疗、化疗等处理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特别是严重的不良反应非常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使移植手术的顺利完成以及预后受到严重影响。成功移植后并不表示所有患者均能完全康复,移植后还有发生各种并发症或白血病复发的可能[3]。尤其是接受预处理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各种相关并发症发生可能性高,患者承受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根据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8~48岁,急性白血病17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0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20人。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向调查对象详细说明调查量表相关事项,取得患者同意后请患者参与此次研究调查,分别于患者心理疏导前和心理疏导后进行问卷调查,负责调查的调查员在调查前均经过统一的培训。发放量表后由患者独立填写,如果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独立完成,由调查员通过询问协助完成。
1.2.2心理疏导
建立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视、听、触、问、交谈,观察患者言语、情绪、思维与行为变化,给予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树立信心,减轻抑郁、焦虑的心理。
1.3问卷调查表
1.3.1焦虑自评量表(SAS)
量表共2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方法,得分范围为20~80分,正常:7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
1.3.2抑郁自评量表(SDS)
量表共2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方法,得分范围为20~80分,正常:7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
1.3.3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由Derogatic编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共有90个条目,包含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情感、感觉、意识、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饮食睡眠、人际关系等方面均有涉及,包括9个因子,即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当个体在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时,即超出正常均分,则个体在该方面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1.4依从性评价标准
评价患者在移植过程中对治疗护理的依从程度。较好依从:移植过程中,基本或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治疗;一般依从:有时会按照医嘱执行治疗,但直觉性不高,需护理人员督促;不依从:时常不按照医嘱执行治疗,对治疗护理有抵触心理,需护理人员强制性执行。
1.5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心理疏导前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观察组患者心理疏导前的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性、焦虑、抑郁、偏执等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治疗技术,但在移植过程中,患者积极的配合、良好的心态同样是保证移植顺利完成,实现最终成功的关键因素。心理问题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江美銮等[4]调查指出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以焦虑和抑郁为主,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而且对疾病的预后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产生影响。疾病本身已经给患者身体上带来痛苦,再加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反应,使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焦虑、忧郁等负性情绪,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需要特殊的环境,需要患者在狭小的层流舱独居l个月~2个月,亲人无法陪伴,患者机体容易进入焦虑、紧张、恐惧的过度应激状态,严重的心理问题会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机体免疫力,如果不及时实施心理疏导,不仅影响整个移植治疗过程,而且还会加重病情,延缓疾病的康复[5-7]。因此,需要把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从满足患者睡眠、饮食的基本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和爱及归属的需要,渗透到患者需要的各个层面,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处于最佳生理、心理状态。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面临死亡威胁、反复化疗带来的身体和精神痛苦及经济负担,惧怕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未能缓解,或是对移植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等,增加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负性心理状态。许玲[8]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用SAS和SD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治疗阶段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出现,病情缓解后以焦虑症状为主,治疗无效或复发阶段以抑郁症状为主。赫洋等[9]对接受治疗的 11 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显示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绝望、恐惧等负性情绪。本研究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观察组患者心理疏导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6.3±7.5和49.7±6.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6.3±8.8和38.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会受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移植后患者可能出现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以及乏力、疲惫、厌食、体能降低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切实做好心理疏导,改变患者原认知过程中引起不良情绪反应、行为的错误认知观念,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孙丽敏等[12]对2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程序,使患者的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性、自我监测依从性得到改善。本研究患者经心理疏导,从之前4例较好依从上升为10例,较好依从率显著提高。
造血干细胞移植带给众多血液病患者治愈的机会,但移植过程的痛苦和艰辛也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及时发现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车红.1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2): 62-63.
[2]Muszer K, Bailer J. Effect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on course 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behaviour therapy in an outpatient sample[J].Psychother Psychosom Med Psychol, 2011, 61(7): 303-310.
[3]Grassi L, Rossi E, Caruso R.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in cancer outpatient clinics on routine screening for emotional distress:an observational study[J].Psychooncology, 2011, 20(6): 669-674.
[4]江美銮,吴玩如,陈彩芳.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 6 (2): 194-195.
[5]赵小明,秦 晶,马筱慧,等.白血病患者心理干预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22): 52-54.
[6]Mc Pherson CJ, Wilson KG. Feeling like a burden: exploring the perspectives of patients at the end of life[J]. Soc Sci Med, 2007, 64(2) : 417-427.
[7]王洪梅,管伟,刘爱,等.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 2011, 25 (6): 1672-1673.
[8]许玲.实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4) :176-177.
[9]赫洋,王昕,薛敏.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特征质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9): 4-7.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表演。体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不但要遵循教学原则,而且要使教学具有艺术性,使体育课更具吸引力,使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掌握体育健身知识和运动技能。
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重复、教学方法单词刻板,教学效果令人堪忧。其核心和关键问题又在于课堂教学方法。因此,改进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广大小学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本文在分析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改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几条意见,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1.绝对信住和依赖教师
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以其基本主导活动的形成为标志。儿童入学后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学习活动。从此,儿童就把对父母的依靠转向时教师的依靠。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把教师当作最可信赖的人,因此教师在学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心理特征是儿童能自觉地、认真地接受教师教育、指导和要求的内在心理因素,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儿童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2.直接动机起主导作用
低年级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以其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是为了兴趣和好玩而参加活动,并带有尝试性的特点。有兴趣、好玩就喜欢,并表现出不知疲劳、不知冷热、不计较胜负、易于得意忘形:而对于不感兴趣的活动,就不乐意参加。
3.兴趣广泛但不稳定
低年级小学生天真好动,兴趣广泛,喜欢多种多佯的体育活动,并特别喜欢同老师一起活动,但兴趣不稳定,容易转移,对呆板、单调的活动易于产生厌烦情绪。
4.注意力易于分散
低年级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任何新奇有趣的外界刺激都可以引起他们注意的分散。但是,对于有兴趣的对象和活动,却可以较长时间地进行注意。通过洲练,无意注意还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二、基于心理特征的体育课教学创新思路
1.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因素,现代教学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有时因工作过忙,身体反映不适,情绪不佳,备课不充分,上起课来力不从心,学生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兴趣不高,或者同学之间有这样那样的矛盾等种种原因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认真备好课,做好课前准备,对学生既严格要求,有要循循善诱,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自觉地成为体育课的“主体”。教师要大胆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教学跨越式跳高时,教师要把传统的斜线助跑改为弧线助跑,并以轻松、优美的示范动作来吸引学生,同时又要把这种方法的特点告诉学生。其主要优点就是重心低、易制动、易起跳,省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2.创造性地运用媒介
所谓“媒介”,是教师、教材、学生在体育课堂互动时的一种介物,它包括语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以及场地器材等。体育内容丰富多彩,体育方法多种多样,体育形式千变万化,这就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教师必须从“请你跟我这样做”、“必须这样做”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以合理充分、多样的“媒介”为突破点,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构建舞台。例如,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鸟飞,教师不能做一个简单的两臂侧平举示范,就让全班同学跟着一起做,而应当启发学生去观察、去想象,自由自在地学多种多样的鸟的不同飞法;给两块木板让学生“架桥过河”,只要求学生必须踩着木板过,至于“桥”怎么“架”,留给学生各自去创造;在克服多种障碍物的接力游戏中,障碍物如何组合、如何摆放、如何跨(钻)越,由各组学生去设计、去选择;给全班学生每人一条短绳,要求学生在原有知识技能储备的基础上,或个人主动探究、或小组合作交流,通过想象、改造、拓展,创造自己见过或超越现有能力的动作方法。一个班50多位学生必定会创编出许多新颖的活动方式,使他们彼此间大开眼界,从而启发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当然,在学生创造性学习中,我们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设计,从方法学上提示创造的一般规律与原则,鼓励学生去发现新的思想、方法,并对学生的创造成果进行比较与评价。
3.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教材
以往的体育教学常常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无法抛开“讲示练”的模式,这种模式虽有利于教师系统传授知识、技能,但却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练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练是被动、消极的,许多在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内却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智能不仅得不到发展,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争取不到。我们都知道,体育教学最本质的特点是学生凭借教材,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但学生的练习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动作重复。因此,教师就要善于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营造轻松、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载体,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如我在以前教授后滚翻,先让学生复习前滚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尝试后滚翻。此时,学生们争先恐后,有的在原地打滚,有的偏离“航道”,但也有的虽然没按照动作要领却滚动自如。然后我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说说成功和不成功的原因,我再加以归纳、总结,使学生明确后滚翻技术的要领,并能通过完成后滚翻动作,创造出新的动作(没有学过),像跪跳起、直腿后滚翻等。
4.带着游戏走向学生
不可否认,有些体育教材的学与练常常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兴趣不高,还容易使学生与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到课的有序进行。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把原来不是游戏的教材改为游戏教材,把简单的项目处理成综合趣味性的项目。如,单调的跑步运动,我们可安排学生模仿动物跑等。在准备活动部分,可事先布置学生设计未来人的徒手操、健美操以及外星人的健身操等等,让学生自己策划、施展各自才华,对那些一个动作能用多种形式、姿势完成的同学加以赞赏。由于教学组织方法变化,竞赛因素增加,学生练习兴趣劲头更足,练习强度和跑的距离比过去明显增加。这时,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只是组织者、计时员,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是自己的指挥教练。这既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人的运动能力和集体力量,同时又培养了激发创造力的自信、进取心等优良个性素质。
5.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
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内容的爱好,简单地表现为对活动内容是否有兴趣,学生对有兴趣的活动内容会全身心的、忘我的投入练习,而对没有兴趣的内容,即使教师讲破嘴也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再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强迫学生去学,那么必然会导致课堂气氛不足。学习锻炼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体育课令学生望而生畏。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深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甘当一名学生,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学练,感受或者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生创立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例如:“蚂蚁运球”游戏,学生在练习时——特别是女生,一怕脏了手,二怕做动作时出“洋相”,因而教师怎么讲解规则学生都无动于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立即参与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学练、进行比赛、同争高低,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参与,使学生感觉教师是那么具有感染力,教师的知识、技能是那么的丰富与博大,从而确认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可敬可亲的。
6.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