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发展史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1 11:48: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机械工业发展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机械工业发展史

篇(1)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2-0083-04

一、引言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是中国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实力较强的工业基地[1](P16),其机械工业在全国的比重很大。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械工业是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大规模的重点建设发展起来的。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械工业经过“一五”(1953―1957年)到“四五”(1971―1975年)时期发展壮大,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对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十一五”时期,国家“关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给东北机械工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其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东北三省机械工业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机械工业体系。吉林省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中国产量第一,能够生产重、中、轻、轿车等各种车型的综合性汽车制造基地,另外还有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辽宁省以汽车、机床、通讯计算机三大产业为主,汽车和机电等产品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大连造船厂是中国造船场之一;黑龙江省是电站设备、车辆和飞机等产品的重要产地,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在中国飞机和电站设备制造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东北三省机械工业占东北地区工业的比重很大,机械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工业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的发展动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东北机械工业已成为一个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东北机械工业对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机械工业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强的发展潜力,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机械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增长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机械工业综合实力和科技实力得到提升,吉林省和辽宁省机械工业总产值全国排名稳居前10名①。东北机械工业作为东北工业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

汽车工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工业生产可分为四大区域:东北地区、上海与江苏、北京与天津、湖北与重庆,其中东北地区的地位最为突出。东北地区的汽车工业决定着东北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东北汽车工业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重点,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在生产、投资、新产品开发和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计算机软件、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发展。汽车工业网络平台的建立,促进了汽车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东北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拥有6大系列产品,销售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的1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被中国汽车联合会授予“机械行业核心竞争力十佳”荣誉称号,并且被美国著名杂志《财富》(中文版)评为中国最受赞赏的企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对东北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哈变速箱厂以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哈轻型车厂等在东北地区各省的机械工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东北机械工业经济整体上保持稳步快速增长,表现出生产、销售同步增长的态势。工业增加值和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基本保持1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2004年最高,为28%,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2005年最高,为39%。同时,东北机械工业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企业数从2001年的2 566个增加到2006年的5 437个,职工平均人数从2001年的111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28万人,企业数和平均职工人数均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是东北机械工业不断壮大的重要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重点骨干企业增势明显,这是全行业增长的重要基础,投资的拉动使市场对机械产品的需求势头不减。重点考核的机械工业企业,基本上左右着全行业的经济发展走势。

机械工业是整个工业发展的动力,对整个工业发展起主导作用。近年来,东北机械工业增加值在整个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平均比重均达到17%以上。可以看出,东北机械工业对东北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对东北三省经济的整体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推动因素分析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东北机械工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投资、科技创新以及对外合作等因素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投资对东北机械工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

随着国家“关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的启动,东北机械工业得到了调整、充实和完善,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东北机械工业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自身的调整与改造。

吉林省以汽车为产业龙头,建设国内最大、最强的汽车工业基地;以优势特色产品为重点,大力振兴东北机械工业。吉林省计划2006―2007年围绕轿车规模化、重型车高端产品平台技术以及零部件系统化等投入180亿元,建设35个重点项目。2008―2010年围绕提高整车国际竞争力和专用车系列化等投入220亿元,建设35个重点项目。国家批复国债项目中,轿车车门等1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国债专项计划。黑龙江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微型汽车和发动机、大型超临界火电机组以及蒸汽燃汽联合机组等产品作为机械工业重点发展的产品。黑龙江省计划建设机械工业项目197项,总投资约300亿元,其中申请国债项目约79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首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黑龙江省批准实施37项,其中机械工业17项,项目总投资30亿元。辽宁省以汽车、电工电器和机床工具等行业为重点行业,通过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并举来提高机械工业的整体水平。辽宁省机械工业列入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业专项国债项目55项,总投资约107亿元。35个项目已经安排资金计划,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其中国债资金约5亿元。

不难看出,投资对东北机械工业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支撑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的持续较快增长。政府投资作用突出,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的作用日益增大。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北机械工业仍然表现出较强的投资潜力,这表现出东北机械工业仍然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科技创新是东北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东北地区有多家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中心,通过建设技术中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促进了行业结构优化和产品进一步升级。通过引进技术和合作形成的中档轿车、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品发展很快。通过二次开发和自主开发形成的重型卡车、轨道交通设备等优势特色产品,在竞争中经受住了考验,市场地位不断提高。

东北机械工业的一些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吉林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共同研制的红旗CA7460,是我国第一辆自主驾驶轿车。红旗CA7460自主加强系统的总体技术性能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汽车智能化的研究进程。辽宁省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与美国罗宾斯公司合作设计制造的我国首台最大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MB),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黑龙江省哈电站集团引进美国GE公司设计制造技术生产的400MW级的重型联合循环燃汽轮机,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容量最大的重型燃汽轮机,是中国能源调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东北地区已成为全国机械工业重要的科研、技术、生产基地,是中国著名的机械科研中心。东北机械工业的人力资源丰富,每万人拥有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在校大学生数都居全国第一位[2](P115)。东北地区科研力量雄厚,拥有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等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在中国机械科研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是我国汽车工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汽车设计制造学科是国内汽车专业领域最早且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众多汽车相关学科的著名学者。东北机械工业充分借助东北地区的教育科研优势,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协同参加的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的机制,如吉林省160多个企业与吉林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并且建立了一些产学研基地。通过联合开发和联合公关,增强了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一些重点骨干企业采用了可靠性设计等先进技术,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新产品开发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

东北机械工业有多个项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吉林大学完成的汽车盘式刹车片生产线工艺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等项目获得了一等奖。同时,东北汽车工业中多个项目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其中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完成的汽车工业用机器人开发与应用和吉林大学完成的在用车辆智能化检测系统新技术研究等项目获得了一等奖。

科研和技术优势是东北机械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使东北机械工业的产品经受住了市场经济竞争的考验,在东北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行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基地的进一步建立,科技创新对东北机械工业发展的作用也会进一步加强。

(三)对外合作促进了东北机械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东北机械工业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合资与合作对增强企业自身实力的关键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招商引资,加快与国际大型企业集团经济与技术合作的步伐。通过国际互联网、国外驻中国商务机构以及省市政府常驻国外机构等,以日本、韩国、美国等地区为重点与国外企业寻求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2002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签署合作项目。根据协议,双方就实现中高档轿车、微型车和中高档SUV(运动型多功能车)三个领域的生产达成一致意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合作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产业格局具有重要影响。2003年,金杯汽车股份公司通过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合作,使轻型客车后续产品的推出得到技术支撑,巩固了金杯客车在市场上的地位。2004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与韩国集装箱集团进行了关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合作,合同总金额达4 399万美元。哈电站设备集团通过与日本三菱公司、日本东芝公司等8个著名公司合作,引进了11项高新技术,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连冰山集团通过与日本三洋等国际大公司合资合作,引进了巨额外资和先进生产技术,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06年,一汽大连客车厂与韩国大宇客车株式会社签订意向书,共同出资成立客车合资公司。这一时期,东北机械工业还与美国GE公司、美国通用公司以及德国西斯公司等国际著名企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对外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东北机械工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当前,世界经济明显放缓,东北机械工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此同时,新的机遇也随之出现。对外经济合作的深入,可以帮助东北机械工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东北机械工业的整体、全面发展。

四、“十二五”时期东北机械工业发展的趋势与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东北机械工业的发展具有生产稳步快速增长、汽车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日益突出等显著的特点。我们综合分析东北机械工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和存在问题,对“十二五”时期东北机械工业发展的趋势进行展望,并且提出促进东北机械工业继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对东北机械工业发展趋势的展望

投资拉动是东北机械工业发展的关键。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东北机械工业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决定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国债投资、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3](P9)。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态势表明,国债投资实际上逐步发挥了一种经济机制的作用,通过它可以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的增长。随着东北经济的持续增长、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可以预期外商直接投资和民间投资应该会继续较快增长。从消费角度分析,对东北机械工业影响最大的是汽车工业。当前,载货车逐步向重型化方向发展,重型车产品将受到用户越来越多的青睐。经济型轿车总体走势较好,但实际的市场份额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国际市场环境对东北机械工业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机械工业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均保持增长,金额最大的仍然是亚洲市场。日本是中国机械工业最大的贸易伙伴,除日本外中国的贸易伙伴按交易额排序依次为美国、德国以及韩国。目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北机械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汽车等工业产值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虽然适当经济政策调控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对东北机械工业发展具有有利的一面,但是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汇率调整以及贸易保护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可以预期未来东北机械工业受国际市场影响,整体发展速度将会相对减缓。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东北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通过适度调整,可以保持东北机械工业的持续发展。预计“十二五”时期东北机械工业的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以及出货值等指标会出现稳步上升的变动趋势,机械工业整体发展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

(二)促进东北机械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促进东北机械工业的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深化体制改革,实现投资多元化。国有资本要向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大型企业集中。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机械工业,放宽民间资本的各种准入条件。同时要积极吸收外资,进一步提升东北机械工业的竞争能力。通过促使各种资本的融合,实现投资多元化。

2. 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建立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我国地区性经济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应该按产业集群思想整合东北机械工业资源,建立以汽车、电力装备和机床装备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4](P81)。通过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东北机械工业的比较优势,提升东北机械工业的竞争力。

3. 吸引和储备人才,保持科技创新优势。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把市场配置作为人才流动的基础手段。同时,进一步促进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大专院校的合作。利用良好的合作机制,推动高新技术向企业转移,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注释:

①文中的数据资料均来自《中国机械工业年鉴》。

参考文献:

[1]刘祖晴.东北老机械工业基地如何调整改造[J].中国机电工业,1996,(12).

[2]马树才,胡立杰,王永刚.壮大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5,(6).

[3]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3年机械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与前景预测[J].机电信息,2003,(10).

[4]张奎燕,张万强.振兴东北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构想[J].社会科学辑刊,2003,(4).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o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in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Sun Hao1, Shi Zhuxian2

篇(2)

一、引言

随着现代设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计算机绘图(尤其是立体绘图)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工矿等工程设计领域。由于手工制图工具的发展缓慢,人们花费大量时间使用手工制图,不但效益低,而且质量也不容易得到保证。自从计算机绘图技术产生与发展以来,由计算机控制绘图设备自动绘图, 不但明显地提高了绘图的速度和精度,更重要的是把工程技术人员从烦琐的手工制图中解放出来,将精力用于创造性的工作上去。

工程机械是我们传统实体化经济的支撑产业,在实际生产制造中机械工业的特点是按用户需求设计,它的复杂性体现在需要很快的响应速度,而这恰好是Creo参数设计的强项,Creo是整合了PTC公司的三个软件Pro/Engineer的参数化技术、CoCreate的直接建模技术和ProductView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新型CAD设计软件包,集成了多个可互操作的应用程序,功能覆盖整个产品开发领域。

二、Creo的简介

(一) Creo发展背景。Creo软件是一款集成CAD/CAE/CAM的系统软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通用机械和造船等工业领域。企业、教学中大部分模型、零件设计及装配都是针对Creo软件制作而成,其零件设计、装配、工程图生成等一系列完善的工作程序及组件功能被越来越多从事设计的工作者认可和采用。Creo针对不同的任务应用将采用更为简单化子应用的方式,所有子应用采用统一的文件格式, Creo目的在于解决CAD系统难用及多CAD系统数据共用等问题。

(二)Creo主要功能。Creo功能强大而全面,但其基本功能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解决机械 CAD 软件中未解决的问题,就机械CAD而言,其不易用性、相互操作的性能以及在对图纸装配管理方面差强人意。2、采用兼容式的方法解决方案(基于 PTC 的特有技术和资源上),是的Creo软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与兼容性。3、Creo中有关于可伸缩、可互操作、开放且易于使用的机械设计应用程序,这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使用效率,使得大部分人能在较短时间内操控该软件;4、 为设计过程中的每一名设计人员适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给出正确操作方式的导引,知道设计人员想出正确合理的设计方式。

(三)Creo突破性技术及意义。Creo 提供四项突破性技术,克服了长期以来与CAD 环境中的可用性、互操作性、技术锁定和装配管理关联的挑战。这些突破性技术包括:Apps、Modeling、Adoption、Assembly。Creo的推出,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造企业在CAD应用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从而真正将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出来,帮助企业提升研发协作水平,让CAD应用真正提高效率,为企业创造价值。

Creo在拉丁语中是创新的含义,Creo的推出,是为了解决困扰制造企业在应用CAD软件中的四大难题。CAD软件已经应用了几十年,三维软件也已经出现了二十多年,似乎技术与市场逐渐趋于成熟。但是,制造企业在CAD应用方面仍然面临着四大核心问题:

易用性:CAD软件操做还很复杂,简化程度有待提高。

互操作性:画图软件相对独立,操作方式完全不同,对于客户来说,转换较麻烦。

数据转换:一些人试图通过图形文件的标准来锁定用户,因而导致用户有很高的数据转换成本。

配置需求:由于客户需求差异,会造成由于配置复杂,而大大延长的产品交换的时间。

三、Creo对工业发展影响

(一) Creo在工业中的应用。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ID)又叫工业造型设计,是一门科学技术与美学艺术相互渗透、交叉、结合形成的以现代化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现代综合性学科。对于设计者来说,CAD是用于基础设计,而Creo是用于创新设计,此过程包括产品造型、视觉传达、环境,即把实体的工业产品置于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仿真模拟的设计环境中,通过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最优设计。基于Creo的结构设计首先是利用其强大的三维建模功能创建实体,即通过众多的工程特征,利用各种构造方法并对特征加上所希望的约束来生成形状非常复杂的物品。

(二) Creo产生的经济效益。改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如果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有关数学、力学以及材料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Creo技术软件来进行工业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与开发工作,从而增加新产品的潜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机械市场增添新的活力与动力,改良现代机械加工制造方法,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材料的损耗率。实践证明:Creo等机械制图方法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机械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尽可能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机械工业发展趋势

(一)制图效率的提高。传统的设计以手工绘图为主"绘图繁琐"劳动强度大"绘图的质量和速度难以得到保证"修改麻烦"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Creo的迅速发展"复杂曲面的应用变得轻而易举,从而改变了人工逐点逐线绘制曲面的传统方法,大大提高了曲面的设计精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其次,Creo在航空、汽车、造船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三维构思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三维图样不再作为产品的辅助图样,而是现代工业产品设计、计算、分析、加工、仿真的基础。

(二)促进现代机械产品造型。Creo的工业设计模块,用于支持自上而下的投影设计,以及在复杂产品中的设计中所包含的许多任务的自动设计。用于在立体成图中对3D建模的支持与应用,具体构成描述如下:Creo支持平面图布置上的一般组装概念设计,平面布置上的概念分析及3D部件平面布置。Creo也能使用平面图自动组装零件,而Creo的优化保证了工业设计模块在根本上和设计全局的统一。

(三)促进现代机械美学的发展。 机械美学则完全是新兴的工业时代的美学诉求,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环境、材料等领域的突飞猛进,新的技术表现理念更强调外表的光滑(如太空舱般的效果)、轻透、可呼吸的表皮、结构更加轻盈、内部巨大的灵活性等。Creo的发展产生为人们的奇思妙想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宣泄渠道,使得人们设计的物品能够较为直观的展现在大众面前,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机械美学的发展。

篇(3)

1、工业经济发展不足,与襄樊市经济社会不相适应。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发展不足。目前,襄樊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6家,占工业企业总数3244家的16.83%(2006年底),实现产值654亿元。而同级别的福建省厦门市于2005年底拥有15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占工业企业总的2500家的62.24%,实现产值2026.91亿元。由此可知,不论是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还是总产值,襄樊市的工业经济发展都落后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低,致使襄樊市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卫生、教育、再就业培训等财政投入不足。同时,也不能及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来解决就业问题,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二是工业企业外向度力量薄弱。2006年元至10月份,襄樊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货值11.36亿元,同比增长34.7%。但只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650亿元的1.75%;而福建省厦门市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成交额887.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44.1%。

2、产业结构脆弱,工业经济运行存在安全隐患。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汽车行业的产值约占全市工业经济总产值的60%,致使全市工业经济走势易受汽车行情的左右。产业结构畸形化、产业层级低级化、生产经营粗放化、产品结构初级化为特征的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工业,低产出是襄樊市工业经济的实际。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工业产品是中间产品多,末端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高精尖技术含量的产品较少。没有末端产品,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襄樊市场上所销售的包括电器、电子类、机械、服装、化工等都不是自己品牌产品。三是企业布局不合理。同类行业布局分散,不易形成产业集群。襄樊市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摩擦材料企业多分散于枣阳、襄阳、谷城等地,实现力弱、规模小。并且20多家摩擦材料生产企业中有多半压机在10台以下,年生产能力在2000吨以下,所有摩擦材料企业年产值只相当于杭州两个摩擦材料企业的产值。

3、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压力不断增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襄樊市污染物排放量也步入高峰期。据悉,市区化工企业每年的污水排放量高达700万吨;磷化工企业每年产生30多万吨的工业固体废物磷石膏,大量堆积于汉江、唐白河的河道内、河堤边,对汉江、唐白河造成了严重污染。有些企业分散于市民生活区内,排放的污染物和噪声对居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正逐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

4、政府职能部门沟通不畅,信息滞后,影响上层决策。负责工业经济工作的市经委与其它相关市直职能部门衔接不畅,造成信息滞后,使领导错过做出正确决策的最佳时期,进而影响全市工业经济的监控、分析和调节。按要求,统计部门应定期向社会公布相关数据,使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市经济发展现状,以便为当前的工作安排做出正确决策。然而,现实情况是统计部门一年公布一次数据,而且滞后期较长,这样即使得到了相关数据,对政府决策部门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5、重复建设现象突出,新上项目技术水平偏低。许多企业不考虑现实条件和未来效益的可能,盲目投入,造成项目建设高度雷同。在摩擦材料产品效益好的时期里,短短的几年时间,枣阳市区摩擦材料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数量即将达到20家,其数量及密度是浙江、山东、广东等全国其他三大摩擦材料生产基地所不及。这样,直接后果是该行业利润空间减小,企业盘活盘大的能力下降,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持久发展问题。

6、能源利用率远低于沿海地区,甚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市工业生产依然是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2005年襄樊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为2.75吨标准煤,分别是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3.481倍和2.263倍(2005年广东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为0.79吨标准煤,全国平均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为1.215吨标准煤)。所以,襄樊市节能降耗工作任重道远。

7、转轨企业劳资机制不健全,影响社会稳定。国有企业成功改制和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促进了工业经济总量和就业岗位大幅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的社会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关于民营企业劳资方面的法律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劳资纠纷问题时有发生。在当前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民企老板只注重生产,不注重职工安全,不注重经济增量,不注重环境污染,只注重企业利润,不注重职工生命现象。工人的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差、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工人成了民企老板任意支配的工具等问题是诱发劳资纠纷的主要原因。而且,有部分职工法制观念淡薄,为了获得个人利益,通过采取封门堵路、打标语、拉横幅、制造事件等非正当手段或过激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都给社会稳定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另外,还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

二、构建和谐襄樊工业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1、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经济,应在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上下功夫。民营企业可以提供大量无需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岗位,而且对GDP有很高的贡献率,又能有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要实现和谐社会的时代重任,不能没有民营经济的参与。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必须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放开市场准入政策,实行公平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注重民营经济发展数量和素质。同时,要逐步完善政府社会化服务职能。凡是应该由企业办的事情,政府不干预,企业办不了的事,政府要主动提供服务。

2、注重行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和谐发展。目前,襄樊市汽车行业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60%。汽车行业对工业经济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但也预示着该行业的波动对整个襄樊工业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注重培植各行业同比例协调发展,防止汽车行业出现异情而导致工业经济大起大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来抓,把产业、企业、项目的发展建设同推进行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重点支持汽车、纺织、电力、食品等行业调整和发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产业旗舰。着力研究延伸上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等重大问题,推动企业膨胀规模,加快发展。扶持好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形成新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打造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

3、理顺涉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监控的市直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促使工业经济和谐发展。正确的决策来自于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信息。建议由市委、市政府牵头,由经委及其战线各协会、局(办)和市统计局、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以便及时沟通相关信息,衔接相关事务,互能有无,防止信息不畅而影响经委战线监控、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的力度。同时,也有利于领导掌握准确信息,以便做出正确决策。

4、理顺劳动关系,推动工业经济和谐发展。正视并化解劳资矛盾,平衡劳资利益分配,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摆在政府、企业、工会、职工面前的共同课题。我市工业经济要和谐发展,就应在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中更多规范自身行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照“劳动法”和相关劳动关系规定,为全体职工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合同制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设立专项资金对遇到困难和遭到不测的职工及时采取鼎力相助措施,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5、构建工业创新体系,强化工业经济和谐发展。一是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技术开发主体和承担风险的主体。鼓励企业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各类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建设,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新生力量的技术创新主体建设。二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制定和出台相应的制度,加强对中介服务市场的监控和引导,为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管理、技术、信息、人才、财务、法律、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服务。三是积极探索适应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方式。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企业运作”的方式,构建多元化融资机制,为一些科技企业解决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

篇(4)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具体到现阶段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中来看,虽然其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竞争力也得到了较好提升,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缺陷需要弥补,这也就需要着眼于机械电子工程行业进行深入探究,促使其能够在未来表现出更为理想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1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现状分析

(1)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现阶段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当前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机电产品的需求量和关注程度正在不断提升,相应的出口也就显得越来越关键,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因此,也取得了极大地发展效果。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更是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我国机械电子工程在外贸方面的表现越来越抢眼,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2)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当前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还表现在竞争力的明显提升上,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竞争力更是显得极为必要,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只有在国际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才能够较好提升其发展水平,并且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这一点从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数量不断增加中就能够得到较好体现,此外,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还表现在相应的技术手段创新和优化上,因为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中涉及到的各类技术手段都取得了较大的改进和优化,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因此,其发展必然也就极为顺利,能够为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国际发展提供较强的支持。

2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1)产品结构单一问题明显。从现阶段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中来看,其产品结构单一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从市场中来看,我国机电产品的集中指数较为明显,集中程度极高,这一点虽然能够较大程度上促进某一产品的发展和创新,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患问题。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产品的出口中,这种产品结构的单一性表现更是存在着较大的隐患问题,其很容易造成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出口的较大波动,也容易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对于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存在着较大限制。(2)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从现阶段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状况上来看,虽然相应的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和优化,具体的生产技术和创新能力也有所发展,但是自主创新水平依然不足,依然需要在今后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研究中引起高度重视。这种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较低的表现主要就是因为投入力度不足,我国很多机械电子工程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是比较少的,往往都在销售额的10%以下,进而也就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进程,和国外发达企业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结合当前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和缺陷来看,要想促使今后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必须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注重产品的多元化发展。针对现阶段我国出口机电产品过于集中和单一的问题来说,要想切实高效提升今后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速度,促使其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就需要从多元化入手进行研究,全方面提升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中各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和产品竞争力,争取在机械电子工程产品出口中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最终促进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国际性危及,保障出口的顺畅性和可靠性。(2)加强对于技术研发的关注和投入。结合当前我国各机械电子工程企业对于研发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以及对于研发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问题来说,为了保障该行业持续发展,创新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必须要着重加强对于该方面的改善和优化,切实提升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中对于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力度。基于这种研发创新的关注和投入来说,首先应该明确研发方向,结合今后社会发展中对于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要求,明确相应的创新研究内容,并且基于研发创新的需求给予资金以及其它方面的满足,保障创新研发工作的高效进行,促使其能够成为未来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的竞争力核心所在。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来说,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要想在未来发展中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要着眼于当前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重点探究和完善,不断提升我国在技术领域以及管理层面的优越性,促使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不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1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1.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从2002年~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04年开始快速增长,增长速度每年在6%以上,从2009年增长速度变慢。虽然机械化已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1.2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

不同农作物由于区域等因素限制机械化水平差异比较大,许多作物机械化还是空白。烘干、初加工等机械化正在起步阶段。

1.3作业环节和各省机械化水平

相关资料和数据显示,小麦和大豆等耕地、播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相对平均,而棉花、玉米、水稻等机械化水平差异比较大。东部和东北部发达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较高,西部地区机械化水平较低。

2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研究

2.1完善农业机械化政策支持

政策是行业发展的催化剂,农业发达国家都是利用政策来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为政策代表着国家意志,引导市场需求,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机械化的全面实现还需要提高农业机械的数量和农民的素质,在保证农业机械操作安全的基础上带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首先,要完善农业机械制度体系。制度不是越多越好,是越完善越好。农业机械化制度应该形成中央与地方的统一,科技政策和法律政策相辅相成。其次,强化科技政策支持。随着农业发展,模仿和恶性竞争成为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旋律,但是要明确,只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效益的提高。再次,建立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对于农机的租赁、作业服务等都需要相应规范约束和监督,同时也需要配套政策进行支持。最后,优化购置补贴制度。购机补贴是多数发达国家的通用做法,效果非常好,我国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利用农机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将补贴资金用于新机器的研究和开发,以形成技术的良性循?h。农机补贴政策要向不发达地区倾斜,以提高不发达地区的农机水平,加快农机更新。

2.2培养农业的高度职业化

农民素质是农业机械化的推手,所以要把农民培养成高度职业化人员。一是要加强农民的培训,包括农业机器的相关知识、农业新技术和农作物种植技术等。要提高培训的投入,增加培训场所,增加培训的师资力量,保证培训的质量;同时要保证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培训中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满足农民对新机器、新技术的需要,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另外,加强农民的职业化也可以提高其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的储备,使作物种植真正成为一种职业。二是要拓宽培训渠道。政府相关部门要优化培训政策,积极引导培训学校、推广站等联合经营,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意识。

2.3土地适当集约化

关于土地集约化,美国是成功的例子,主要是农场为主的集约模式,其中大型农场比例较高。我国由于农村人口较多,农村的农民主要靠土地耕种获得收入,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地集约化模式。条件许可的区域,可以推行农场模式,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以适度集约为主,以扩大单块土地面积。土地集约模式要与新型经营主体一起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有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政府要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以保证其健康发展。

2.4机械全智能化

篇(6)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机械工业取得了稳步、快速的发展,已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雄厚基础的技术不断进步的工业体系,至2004年底,全省机械行业拥有职工人数12839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300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949083万元。

据统计,2004年江西省机械工业总产值(现价)319亿元;销售收入280亿元;实现利润97263万元;税金98057万元;新产品产值616970万元;利税227009万元。年产值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76家,其中年产值超过1亿元以上企业30家;利润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6家。出货额30.7亿美元,招商引资55.07亿元,实际利用23.09亿元,引进外资6.29亿美元,实际利用3.7亿美元。

“十五”期间,全省机械行业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五年来共开发新产品600余项,使机械产品总数达到7600余种,并开发出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在技术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新产品。如全顺轻型系列客车、智能组合式系列电站、螺杆膨胀动力机、三维立体D形卷铁芯干式变压器、四开单色胶印机、锅炉袋式自动除尘器和铁路轮对加工专用数控机床等。企业从这些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中得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十五”期间,共安排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项目250余项,完成鉴定项目160余项,5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如江西省机械科学研究所,开发的“高密度多孔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模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为行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催化载体,还为有效解决内燃机尾气污染问题作出了贡献。一批先进实用新技术得到较好的推广,并取得了明显成效。CAD、CAM、CIMS等先进技术正逐步推广应用,全省机械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基本实现了甩图板。“十五”期间,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提高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从而掌握占领市场的主动权。已有江铃、江光、江化联等19家企业通过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验收。

“十五”期间,全省机械行业的质量工作扎实渐进,并卓有成效。在实施名牌战略中,在以前取得29项省名牌的基础上,又有19项省名牌产品获得省名推委重新认定。江光的凤凰照相机、华意的压缩机荣获国家名牌产品称号。主要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达标率达到60%。重点骨干企业均达到ISO9000标准要求,有120个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

“十五”期间,全省机械行业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的提升,对传统产品的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多种途径,促使全省机械行业制造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数控加工精密成型、少无切屑加工、可控气氛热处理、气体保护焊、材料改性、表面功能覆盖等一大批先进、高效的制造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应用,有力地促进了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全省机械行业在科技进步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更要清醒的认识到,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尤其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仍是相当明显,突出表现在许多企业市场观念淡薄,改革改组、机制转换滞后;企业包袱重,解负能力差,竞争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看,我省机械工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机械工业的生产值的增长仍然是依赖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市场需求和资本金、劳动力的投入,技术进步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

2、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产品品种少,技术水平低的格局仍未能有效改观。全省机械行业的技术来源主要依赖国内外引进,自主开发能力比较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依然不多。

3、分散重复性严重,生产集中度不高,尚未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优势特色不够突出。

4、产品质量上的问题仍很突出,相当一部分产品性能、可靠性、耐用性、精度保持性等质量指标低于国内先进水平。就我省实际情况而言,主要原因是装备落后,制造工艺水平低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因素造成。

上述这些主要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机械工业健康稳定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全省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机械工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发展趋势有以下七大特征:

第一、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第二、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大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第三、发展不平衡。以2004年为例,销售名列世界前500位的企业几乎来自北美洲、亚洲、欧洲,所占比例高于99%,显示了在三大洲世界机械工业发展中的绝对统治地位。

第四、结构调整深化。发达国家加大了产业转移力度,机械产品中附加值低的产品被安排到市场潜在需求发展中国家生产。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各大生产商纷纷采取专业化生产,“单品种,大批量”已成为很多500强企业生产方式的新特色。同时,以生产者为主导的生产方式逐步向消费者为主导的定制方式转变。服务的个性化成为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

第五、全球化生产方式发生新变化。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管理思想方法的根本性变化,企业组成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跨国公司,并将成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所有权的情况,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机械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建立零部件加工网络,自己负责产品总装与营销、原材料调配、零部件采购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趋势。

第六、跨国并购加剧。现代并购不再一味强调对抗竞争,强强联合成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存发展的一大特点。在建厂的前提下,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术为内涵的行业来自技术创新的威胁,使跨国公司走上了联合之路,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第七、产品高技术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机械制造业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的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更重视发展机械制造业,充分体现了机械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整个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中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高技术的迅猛发展起到了推动、提升和改造的作用。信息装备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先进的发电和输配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型生物、环保装备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成果开始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其高技术含量已成为市场竞争的胜利关键。

四、发展方针

“十一五”是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发展越来越趋向开放,贸易和投资政策日趋自由化。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企业重组、强强联合、购并愈演愈烈。随着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针对全省机械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的薄弱环节,要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方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紧紧围绕产业及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为主线,加强集成,重点突破,为实现我省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五、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省机械行业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技兴赣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力争使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在省优势和特色的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行业综合水平

较“十五”期间相比,到2020年末,全行业人均装备占有率提高80%;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0000元/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25%;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0~35%。

2、产品品种

到2020年,产品品种数达到12000种,主要产品的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20年左右;大型骨干企业的产品要普遍实现更换代;主要产品品种的80%达到国际九十年代末的先进水平;15%产品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3、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可靠性和耐用性要有大幅度提高,到2020年省名牌产品数达到120项产品。其中国家名牌产品数达到30项;主要产品均能达到国际或国外先进的标准。

六、主要任务

根据机械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结合我省机械行业的实际情况,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我省机械行业“十一五”产品发展的主要任务如下:

1、汽车产品

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根据市场的需求,重点发展安全、节能、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法规的经济型家用多功能汽车、适用高速公路安全、舒适的轻型客车、中型客车、专用汽车、摩托车以及环保、节能的车用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喷)和变速箱、车灯、减震器、滤清器、板簧、制动软管等汽车零部件。提高汽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汽车零部件配套水平,力争在轿车产品上有所突破。

2、农机产品

稳定和发展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产品,特别是适应南方地区使用的中小型农田耕作、田间管理、收获等机械以及农产品深度加工、水产品加工机械产品、粮食烘干及仓储机械新型农业环保及作物病虫害防治机械、节水节能排灌机械等。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可靠性,满足市场需求。力争在中小型农田耕作、田间管理、收获机械等产品上有较大发展。

3、工程、矿山机械

根据国家能源、交通运输、矿山及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工程机械要大力开发具有当代技术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同时还要开发简易多功能的工程机械产品,以适应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工程机械产品发展重点是:大功率装载机、自行式平地机、机电一体化的液压挖掘机、内燃机叉车、双钢轨串联振动压路机、组合式振动压路机和高冲击能的压实机械;发展多功能钻机、深基础处理等施工机械、隧道开挖施工机械、沥青混凝土强制式搅拌设备。

“十一五”期间,矿山机械发展重点是:大功率内燃凿岩机、液压凿岩机、大规格牙轮钻机及辅助设备,新一代井下内燃无轨及电动铲运机、重支架搬运车、大中型多功能车、高机动轻型运输车及矿山的全防护设备、防漏电设备、防雷设备、梭式矿车等。

4、电力设备

随着我国发电工业向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方向发展,要大力发展大型、高效、节能、新型的电力设备。在发电设备领域重点开发中小型发电成套设备和智能型柴油发电机组;循环流化床系列锅炉要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产品向大型化发展。用电设备重点发展节能、紧凑型等新型产品。电动机产品要实现更新换代并向中型高压方向发展,并注重开发特殊用途的专用电机、永磁电机及变频电机。输变电设备产品应向大容量、高电压方向发展,继续巩固和发展我省整流变压器的技术优势,电力变压器要向高效、节能、大容量方向发展。

5、家用耐用消费品

瞄准国内外两个市场,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家用耐用消费品,重点开发数码相机、R600a工质无氟压缩机产品,同时完善家用空调、冰箱、望远镜等产品系列。

6、基础机械

机床是最重要的基础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机床行业基础比较薄弱,产品品种较少、档次低,市场需求的、有特色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短缺,缺乏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我省机床行业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设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大力开发数控机床,实现产品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引进、合作生产、合资经营等手段促进产业升级,要优先发展普及型数控机床和专用机床,并以此带动高档型数控机床的发展。

7、石化通用机械

“十一五”期间,石油化工机械重点发展,空气压缩机、印刷机械等主要产品,以重点发展产品为龙头,通过结构调整等改革措施,大力发展高效节能产品。

8、环保机械

当前,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环境建设和环境投资力度,为环保机械行业的发展带来契机,我们要不失时机的开发市场需求的环保机械,主要开发的领域是空气污染治理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具体是重点开发中小城市垃圾处理成套设备、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及成套设备、烟气脱硫成套设备、汽车尾气净化和餐饮业油烟净化设备等环保机械产品。

七、重大项目

1、轨道车辆制造维修系列数控装备。

项目承担单位:江西中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该项目为适时满足铁路提速,制造维修、高速、重载列车新形势需要而研发的轨道车辆制造维修系列数控设备,它包括有车辆轮对数控动平衡去重机床、车辆自动检测数控加工机床、车辆轮对数控车床、车辆轮对落轮数控车床、车辆中梁组合钻生产线、车辆上下盘型面数控加工机床、车轴铣端面、打中心孔数控机床及车轴加工生产线,车辆构架各梁端头数控铣床、客车钩体扁销孔卧式双面铣床、数控龙门铣边机等40余种机床设备。该设备采用国内外成熟技术生产制造的传动系统、数控滑台、数控回转工作台、自动定心装置、液压系统及防护系统等组成,综合运用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通讯技术、四摩擦轮驱动技术、无间隙传动技术、激光检测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品。该设备独创了车辆轮对制造中精密动平衡测量与精确铣削去重于一体的先进工艺、精密动平衡测量方式和适应多种速度级别轮对去重加工的复杂三维动态数学模型,该项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要技术指标有:最小剩余不平衡偏心emar≤8um,不平衡量一次性减低率uRR≥90%,它解决了现代铁路提速和制造高速列车时轮对制造精密动平衡测量与精确去重的关键工艺难题,为发展高速列车、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可靠的工艺技术储备,是保证列车和运网安全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

2、组合式机电一体化蓄冷中央空调机组。

项目承担单位:江西集佳科技有限公司。

该项目为自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利用廉价低谷电力将制冷机制取的冷贮存起来,在电网高峰电价时段将机组贮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供为空调使用。它具有卓越的“移峰填谷、平衡电力负荷、节约能源、极大降低运行成本”功能。与传统中央空调相比,当峰谷的电价比达3︰1或4︰1每年节省的运行电费相当可观。该机组产品“组合式”使产品首创工业化批量生产;“模块化”的灵活配置构成了机组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系列产品线;“机电一体化”的现场控制器(PLC)和嵌入式软件实现系统的最优化运行;接入网络平台的上位机、远程监控计算机和系统管理软件所构成“系统集成”是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完美实现。该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蓄冷量以1500kwh模块为基本组合单位,充冷速率:≥375kw;放冷速率:≥375kw;融水率:≥94%。该项目适用于机关、大专院校、银行、科研院所、宾馆、体育场馆等中央空调系统。市场前景广阔。

3、年产80万千瓦大中型水轮机发电机组。

项目承担单位:赣州发电设备成套制造有限公司。

水力发电属于环保型可再生能源,目前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也以立法的形式,将中小型水力发电例入可再生能源之列。该公司在原有年产20万千瓦中小水轮发电机组的基础上新增60万千瓦,形成年产80万千瓦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的制造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开发技术含量高、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如低水头、大流量的大中型轴流式、贯流式发电机组,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高效、节能大泵、特种泵类产品,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形成单机容量5万千瓦、转轮直径5.5米的水力发电设备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水平进入国家行业先进行列,企业年销售收入和利税两项指标争取进入全国水电设备行列前五名。

4、大光学产业

承担单位: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中国光学行业中大型的综合性光学仪器企业。目前拥有总资产14.5亿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进出口额1亿美元,员工总数6200余人。多年来该公司紧跟世界经济与产业技术分工、发展步伐,不断分析面临的宏观与微观形势,提出了“占领两厢,融入大道”的大光学发展战略,将产业调整、投资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大光学产业,通过业务合作与世界高科技光电子产业巨头结成战略联盟,相互依存,融为一体。将该公司产业的主业逐步调整成为与当代数字技术相结合的大光学产业、医教产业、房地产建设产业的事业架构,以大光学为主题,以光学制造业为基础,迅速发展大光学事业。

总体目标: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光学镜片产能全国第一,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光学制造企业,进入世界前5强,新增主导产品销售收入5.8亿元,光学仪器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主要经济指标:到2010年,光学镜片1.32亿片;光学镜头500万只;照相机3万台;金属零件5000万元;显微镜10万台;测绘仪器6万台;光学设备1000台;光引擎10万台;望远镜16万台。

技术创新与研发计划重点是围绕大光学事业的核心技术升级工作,着力推进产业链产品与主机产品的技术转型,全面实现向电子数字化技术产品调整升级。未来几年的重点是:非球面(塑料、复合、玻璃)技术、多层膜技术、微球面技术、定变焦镜头、照相机镜头模组、正投光引擎、数字光学仪器、光学影视设备、银盐相机低成本化等。

5、引进和开发VM汽车柴油发动机

承担单位:江铃汽车集团公司

目前,VM发动机,在发达国家,重型车100%使用柴油机,欧洲约30%的轿车和90%的商用车使用柴油机。国内对小型、高速柴油综合技术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因此,引进开发生产技术领先、节能环保的车用柴油机是汽车生产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意大利戴—克VM公司是一个有着较强实力,主要生产车用柴油机公司。产品与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通用欧宝、道奇等大公司配套。且于2000年并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目前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占49%股份。R425/428DOHC柴油机是该公司2001年推出的新产品,该系列产品采用了德国博世高压轨燃油喷射系统,运用了增压中冷、EGR、VGT双轴平衡、四气门、双顶置凸轮轴等多项先进技术,排放已达欧Ⅲ(具有欧V潜力),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该公司引进生产意大利戴—克VM公司R425/428DOHC柴油机,并可跳跃式地提高江铃柴油机产品的开发制造水平。为国内中轻型客车、SUV、MPV、商务车及至轿车产品提供更好的“心脏”。由于R425/428DOHC柴油机较4JB1柴油机体积小,动力经济性好,转速高、振动小、噪声低,所以用其配套动力必将使整车性能得到极大改善,使江铃汽车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6、农村供净水设备

承担单位:江西水易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解决农村喝上放心水而成立的高科技公司,其宗旨是:“为政府分忧,百姓造福,让农民同享水的甘甜”,该公司从事“供净水设备”的开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在赣州、南昌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开发这种设备,该设备集中采用于污水预处理技术、超滤膜分离和PLC恒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经过和省内外著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攻关和市场验证,其品质与性能都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该设备以毛细管式超滤膜为核心,应用垂直交叉流过滤方式,大大提高了净水器的出水量和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在农村和中小型的工业企业、医院、学校等。该设备的技术参数:功率:≤1千瓦,供水量:4吨∕小时;供水高度:12~20米,供水半径:500米,出水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7、年产量1600万KVA变压器

承担单位:江西变压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该企业过去是国内整流变压器生产企业中的龙头大户,鉴于国家宏观调控、产品结构调整,现已转向主攻电力变压器。三年内,电力变压器要占江变产量的60%以上。由于电力变压器市场合同交货期短,单台相对容量小,生产程序工作量加大,所以要提高产量,设计及生环节的软硬件必须保证,这样就必须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国内输变电行业对变压器平均需求量约为3.63亿KVA,其中220KV级变压器约为7260万KVA,根据江变的现有条件,立足做精220KV级,年产能增幅10%~12%,即三年内产量1000万KVA~1200万KVA,五年内达1600万KVA。变压器生产技术突飞猛进,500KV级变压器国内已有八家企业生产,所以江变压器做精220KV级的基础上,必须发展500KV级,这需要大规模的技改投资和高端人才的引进。江变在3~5年的发展原则是:做精220KV级,发展500KV级;巩固整流、发展电力,开拓海外市场。

具体的规划是:

①在6000万技改完成后追加3000万技改投入。到2010年,产值60000万元,销售收入46000万元,利润5000万元。

②2005年可转债资金新投入技改1.5亿~1.9亿元并竣工后。到2010年,产值100000万元,销售收入:78000万元,利润:12000~15000万元。

8、600~2000KW无刷同步发电机

承担单位:泰豪集团有限公司

该项目是与世界500强的企业、著名ABB公司合作经营的600~2000KW中大型湝波励磁无刷同步发动机。通过技术改造,保证产品出品质量、提升产品机械加工水平和档次,降低成本,使发动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技改总投入14158.5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2895.1万元(含外汇53万美元),铺底流动资金1263.4万元,项目实施完成后,可实现年产量3000台∕296.4万KW的生产能力,可新增销售收入27000万元,年利润总额5896万元;产品全部出口,可创汇3265万美元。本项目可利用世界500强,著名跨国ABB公司的国际品牌效应,以泰豪公司自主产权的优势,充分提高“三波电机技术”在国际电机电站行业的知名度,使湝波励磁无刷同步发电机的研发与制造技术融入“国际大道”,打破国外智能电站对国内市场的新局面。发展民族工业品牌。

本项目一期技改工作已经完成,二、三期正在紧张筹划设计中。

八、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坚持改革、扩大开放,转变观念,确立企业是机械工业科技工作的主战场的基本观点,从根本上把机械工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2、积极利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力量,建立和完善为广大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促进官、产、学、研的结合,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篇(7)

一、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的现状

当前实现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的主要途径分为电液比例控制、变量泵控制以及混合动力等,而以上几种节能方式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存在共通性,只有将其合理结合,才能实现更为优质的节约效果。

(一)变量泵控制方式

当工程机械处在难度较大的施工空间时,变量泵可利用控制排量来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控制压力感应、发动机功率以及切换节流调速等方法,减少能源的消耗;正是因为其具有诸多优点,所以在当前工程机械液压节能工作中被推广普及,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变量泵仅能控制排量,随着控制手段的不同,其输出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根据不同的空间应该选择针对性的控制方式,进而使控制输出适当。变量泵的主要控制途径包括排量控制、LUDV控制和LS负载敏感控制,下文将围绕这三点详细说明。

首先,排量控制从字面来理解,就是对排量的直接控制,通过调整控制压力来取得预期的排量值,主要包括正、负两种流量控制方式,正流量控制即用节流调速替代容积调速,从而增强系统的工作效率,最早用于液压挖掘机当中。就挖掘机来说,一般是使用先导式三位六通多路阀,特点是泵排量和先导操纵压力有变化上的一致性,但是也存在缺陷,即梭阀组使系统更加复杂,也降低了系统的响应速度。而负流量控制系统能有效改善六通多路阀中可能出现的空流及节流损失,属于负荷传感系统的范畴,最早应用在PC系列挖掘机中,在后来应用范围逐渐拓展。例如,日立建机以及卡特彼勒等挖掘机制造商在许多机械生产中都是用了负流量控制系统。

然后,LS负荷敏感控制能够使输出压力、流量与负载需求保持一致,以增强液压设备工作效率。其存在的缺陷主要为当阀开度过大,或者泵的供油输出法没有达到系统规定的流量标准时,其负载元件的速度会受到不良影响,最终导致液压系统整体的稳定被打破。因此在系统流量较高时不宜使用LS控制系统。

最后,LUDV系统是单泵单回路系统,主要为了弥补LS负载敏感系统的缺陷,与一般负载传感系统不同的是,其将压力补偿阀设置在节流阀的后部,另外梭阀的极限压力决定负载压力信号,适用于负载大小差异不明显的设备中,例如小型挖掘机。

(二)电液比例控制的智能化

电液比例技术能够优化繁复的液压信号传递管道,通过电信信号传送液压数据参数,大大缩短系统的响应时间,也便利了挖掘机的的操作。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电液比例控制的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体现在利用计算机能够检测液压系统以及柴油机的压力、柴油机转速等运行数据,以数据为调整挖掘机动力系统的凭证,确保系统的工作状态保持高效、节能。总的来说,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实现电液比例控制的智能化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三)多路阀多方式组合控制

四、六通道多路阀是工程机械中最常采用的系统形式,多路阀系统中的优先回路可由直通供油路组成;并联回路在中位时能够由直通供油路以及并联供油路共同组成,同时能够反馈压力、功率以及流量的变化情况,使其负荷传感阀的控制功能更为全面。比如在通用阀中组合进油联,从而体现流量负荷传感控制系统。总的来说,多路阀组合的智能化与液压系统的节能效果成正比。

(四)混合动力系统

目前混合动力系统已经被用于工程机械以及汽车制造中。例如公交车以及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分为电能以及压力两种类型的储能方式。

一方面,以电能为储能方式的混合动力系统又分为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以及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指发动机不与动力传动系统直接接触,保证在高效率区域内运行。电动机能够随着负荷的改变自动调整自身的转矩以及转速,发电机以及蓄电池是电动机运行主要的能量供应设备。此种方式能够保证发动机的运作稳定,所以排放以及能量效率都较高,缺陷是电动机额定功率决定了系统的负载能力,所以电动机转速的高低控制是关键。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来源主要是发动机以及蓄电池和电动机,相互之间利用转矩合成器和动力传动系统连接,发动机能够为机械行驶提供转矩,同样可由两者共同驱动。当运行速度低、负荷不高时仅依靠电驱动即可。此系统的优点是将电动力和发动机结合驱动,因此动力供应充足。其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较高,能够避免串联系统的发电机,当机械制动时电动机替代了发电机的功能,并且能够收集制动的能量。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是以上两种系统的结合,可分为助力型、双模式型及续驶里程延长型。

另一方面,以压力作为储能方式的混合动力系统分为Cumulo驱动系统、二次调节静液驱动系统以及CPS系统。Cumulo系统主要用于公共汽车制造,其特点是汽车的液压泵与传动轴向连接,汽车制动时传动轴会作用于液压泵,使备罐里的油液泵入压缩器,压缩器再使氮气进入两个高压容器中,汽车启动时气体又会返还到系统中成为驱动的动力。此种方式能够大大降低汽车的燃料消耗,并且其制动器的使用寿命更长,并且缓解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不良作用。二次调节静液驱动系统,此系统的优点是柴油机仅提供车辆的恒转速行驶能量,或者弥补系统中漏掉的液压,能够保证柴油机在正确的工作区域内。CPS系统的结构简单,并且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所以也是当前汽车回收能量的主要方式,利用发动机以及飞轮的联合驱动产生动力,在利用定压源液压驱动系统实现能量的传送,并且实现汽车的速度控制功能。

二、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功率匹配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节能技术的核心,只有改变传统的局部功率匹配,实现全面的功率匹配,才能使节能目的得到实现。局部功率匹配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要控制泵排量才能使发动机与泵相匹配,同样要调节泵排量才能实现泵与负载的匹配,因此在调节中容易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必须要统筹考虑才能保证正常运行。变量泵以及负载敏感系统是挖掘机主要的液压节能方式,首先通过负载敏感系统中泵有随负载压力和流量做出相适应调整的特点来实现泵和负载之间的匹配,再以两者的匹配功率为前提选择发动机的工作地点,最后调控发动机油门的数值,确保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偏离最佳工作点,如此便可以实现全局的功率匹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工程机械呈多样化发展趋势,那么工程机械在使用中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因素就更多,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工程机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开发具有环保、节能性质的工程机械产品很有必要,工程机械产品的开发要秉承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而这一理念也将成为未来工程机械发展的主要方向。使工程机械设备符合目前环保节约型社会理念的具体方式有:减少发动机排放、增强液压系统工作效率、减少噪音以及减震等等,而节能技术主要由液压、控制两个系统体现,所以也是节能技术优化的关键部分。

参考文献

[1]贺义军.浅谈工程机械液压技术的发展[J].中国机械, 2013(12).

篇(8)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e type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the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is the sharp increase, but a large number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operation consumed a lot of resources, but also on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serious pollution, such as: the discharge of waste, noise, dust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complete combustion pollution of the atmosphere, which to our living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urban environment caused the immeasurable influence. So "to save energ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engineering machinery development and the use of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and energy saving products one of the source, and a lot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the future of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irreversible.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introduced in mechanical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hydraulic presses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technology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widely available.

Keywords: throttling control multi-channel valve intelligent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中图分类号: S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液压技术的发展

液压技术在十八世纪就已经有了实际运用,随后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发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液压挖掘机已经开始运用恒功率泵,其作用就是充分运用柴油机的输出功率的同时还能使柴油机不会超过最大载荷。随后将恒功率的控制原理应用双泵系统,从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控制形式,例如:分功率控制和全功率控制。

全功率液压控制就是让液压泵中双泵的排量靠机械或者液压机保持一致,在任何情况时双泵的排量都会一致。但是由于双泵本身结构特点,全功率液压控制系统存在功率损失的现象不可避免,因此近年来国外的大中型机械已经不再使用这种结构。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正流量控制系统开始出现,其作用就是:用容积调速代替定量系统中的节流调速。为了工程机械使用中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用先导压力直接泵的排量,在控制的过程中,随着点到压力的变化,泵排量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操纵手柄同时可以操作两个液压缸,选择出最大先导力用来控制泵排量,使液压泵输出排量与多路阀工作口成正比。这种系统能减少旁路节流损失,但是还是不能完全消除。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小松公司首先推出负流量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有助于消除六通多路阀中产生的空留损失和节流损失,该技术也称为:OLSS技术。并广泛应用于日本小松公司生产的PC系列挖掘机上,我国贵州詹阳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挖掘机也有使用。

二、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目前使用的节能技术可根据采用的方法归纳为:电业比例控制、泵控制和混合动力控制等集中技术方法,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几个技能方法采用的技术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形成综合的节能技术。

1.电液比例智能化控制

电业比例技术用于工程机械的液压控制系统,不仅可以省去复杂而庞大的液压信号传输管路,而且电子信号的传输液压信号不仅能使液压系统能提高反应速度,还能使工程机械的动力系统操作更加灵活和方便。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的广泛运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智能化”将进一步提高。这种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能主动的完成柴油机参数和液压信号的监测,还能根据这些参数,如:机器转速和液压系统的压力值等自动控制整个机械工程的动力系统,使其一直运行在高效节能状态,这将是节能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

2.采用变量泵的控制方式

LS敏感控制系统能使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能自动去适应负载的需求,大幅度提高液压系统的使用效率。将LS负载敏感控制技术用于工程机械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被提出来的,但是真正用于机械工程是在1998年,欧洲把这项技术用于工程机械的挖掘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日本也开始在这项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并推出了一些列产品。

为了解决LS敏感控制系统由于流量超过泵的最大供油能力时,泵的输出流量不能满足多路阀正常工作的需求流量无法保证多路阀的压力差的LUDV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保证了让多路阀口的压力差保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工程机械的工作速度有一定的降低,但是保证了工程机械的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排量控制就是对变量泵的排量进行控制的方式,其原理就是对变量泵施加一个控制压力,就会得到相应的一个排量值。排量控制系统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正排量控制系统,另一种是负排量控制系统。

3.柴油机电喷控制技术

目前的柴油机普遍采用:共轨、电控喷射和涡轮增压等技术,虽然在汽车行业已经开始广泛运用,但是在工程机械行业使用也才刚刚起步,相信在不久以后就会普及。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就是利用喷油时间和喷油量来控制负荷的大小。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由传感器、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三部分组成。其任务就是对喷油系统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随着工况运行需要进行实时控制。采用传感器把转速、压力和温度参数值同步传输给计算系统,并通过与储存的参数进行比较,进行计算处理,得出实时反应参数,并按照最佳值进行控制,驱动喷油系统,使柴油机运行状态达到最佳。

工程机械采用柴油机电喷控制技术,可以使喷油泵的循环供油量和喷油提前不再受转速的影响,使机械一直工作在最佳状态,并且动力系统响应速度快,使油耗小的同时还能提高功率利用率。工程机械用柴油机采用电喷控制技术是节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发展趋势。

4.对多路阀采取多方式组合控制

现有工程机械普遍采用四通道和流通道多路阀。在多路阀的系统中又有直通供油可以组成优先回路,中位时直通回油和并联供油路可组成并联回路,并将流量、压力和功率变化的信号组合进行反馈,实现控制功能较全面的负荷传感阀。多路阀控制方式越来越全面,使其控制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将有利于液压控制系统的节能。

5.混合动力系统

目前混合动力系统已经在工程机械和汽车上面开始使用,如高级轿车、城市公交和液压挖掘机等。混合动力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压力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另一种是电能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

①.以电能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

以电能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分为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和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这种以电能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使电动机的工作更加稳定,延长工作时间,有利于多余电能的回收。

②.以压力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

以压力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与传统的动力系统相比,既减少了对其零部件的损坏,又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对保护环境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实现能量的传递及汽车牵引力(加速/减速)的控制。

6.CAN总线和嵌入式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工程机械,现在的液压挖掘机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各种的线路、传感器和分布在机械各处位置,由于机械内部充斥何种电子元件和线路,使得系统变得复杂。一旦挖掘机损坏,维修和维护变得十分困难,并使机械的可靠性能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CAN总线和系统嵌入,控制系统本身具有强大功能的同时,使其体积更小,结构更加简单,使用可靠性更高。目前的电子技术迅猛发展,控制芯片的体积更小,智能化程度更高,也为芯片嵌入机械内部提供技术保障,这项技术已经在行走机械上有了实际运用。

三、工程机械液压机能技术发展的趋势

就目前的液压机能技术而言,在工程机械中的功率匹配对液压节能技术有直接的影响。使用一种全局的功率匹配模式,较传统的局部功率匹配而言,更加简单和灵活。

以后的工程液压技能技术一定会让工程机械的使用过程中,既能降低污染和噪音,更能节约能源的使用;使工程机械操作更加灵活和舒适;还有就是对机械的维护和维修更加简单和方便。

参考文献:

[1]黄新年.张志生.强.负载敏感技术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叨[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7(05).

[2]何润生.孟小梅.陈强.A4VSO变量泵与工程机械节能技术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8(01).

[3]强宝民.李洪光.节能技术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8(03).

篇(9)

在最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微型电子计算机、电液压控制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工程机械中,而且加大了对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开发力度。当前,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设备的监控系统功能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

一、工程机械的概述

工程机械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机械。在建筑、水利、道路以及国防等机械领域中,工程机械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种类繁多。在国家装备工业中,工程机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在建设路面的时候,要与土石方施工工程、建筑工程等工程所需要的机械装备充分结合起来,我们将之称为工程机械。这些工程机械主要应用于国防建设、矿山以及交通运输建设等领域。

二、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一)液压技术

石油工业于19世纪兴起,在推动近代液压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最早实践成功的液压传动装置,应用于军事领域。该装置开始在机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工程机械工作装置种类繁多,作业形式多样,推动各类复杂运动得以顺利实现。液压传动具被以下几点特征:简单方便、紧凑的结构、容易实现各种运动形式的转换。液压传动不仅能够满足复杂作业的实际需求,还能够为工程机械传动装置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相关人员要不断完善液压传动技术,推动工程机械不断发展,确保产品具备多样性特征。

(二)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主要是基于电子学原理,将电子元器设计以及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充分结合,以便更加顺利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电子技术具备多种功能,具体如下:其一,高效节能。在控制发动机以及传动等系统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功率进行合理的分配,让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其二,智能操作。通过利用自动化、半自动的控制,更好地实现系统控制;其三,安全监控。全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自动发出警报。在一些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可以利用该系统监控整个运行过程。在工程机械中,操纵与控制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部分。但如果仅仅依靠机械以及液压技术是难以提高工程机械的质量,基于此,就有必要将电子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电液转换技术充分结合起来,推动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

三、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

(一)向绿色型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通过充分利用控制性能良好以及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电子技术,将输出功率与能耗充分结合起来。比如:将电子监控以及紧急制动等系统,安装在挖掘机或者深井勘探器上,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而且有助于减少机械的耗油量。在研制过程中,通过应用新型材料,能够有效提高零部件装配的工艺,推动工程机械效率不断提高。

(二)向超大型以及超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机电液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开始向着小型化与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工程机械行业开始向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促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尤其是能源、核电等开采领域来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挖掘机、挖掘装载机等产品开始转向小型化。在我国工程机械市场中,小型工程机械的发展仍然处在起步阶段。通过不断完善机电液技术,能够壮大工程机械产品小型化发展的趋势。

(三)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工程机械发展过程中,智能化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自动化。当前,我国机械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但是在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要将自动化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比如:矿山隧道挖凿中会使用半自动、全自动的挖掘机设备;其二,检测故障。智能化使得工程机械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得到了有效提高,防止发生事故危险;将工程机械设备的设计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开展故障检测工作,详细分析故障,并寻找出解决这些故障的措施,为优化改造生产过程提供真实的数据以及大量科学的信息。

(四)向着高压化的方向发展

当前,超大型液压挖掘机具有非常大的工作量,该挖掘机主要的作用在于:开发各种大规模的露天矿山以及开展大型基础建设,与此同时超大型挖掘机还应用在填海造地等工程中。像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拥有生产超大型挖掘机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生产的机电液压系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四、机电液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指的是: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与液压技术充分结合,以及以计算机、自动控制液压等多种学科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

机电液一体化将多种学科技术充分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通过将机械、电子以及液压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改变工程机械战略性目标,进一步推动机械设计方法、设计概念的发生变化。同时,机电液压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为机械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领域。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使得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电液一体化是将其他学科相互结合,并以此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在机电行业的应用,能够在推动机电产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工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在新的形势下,将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领域,将推动我国工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从而促使工业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进程,在机械制造业,除了面临着产品质量和成本等方面的竞争外,如何突破绿色壁垒是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我国的机械加工过程中,绿色设计、绿色制造以及报废处理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许多企业仍然走的是粗放型老路子(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只注重产品的质量、成本、效益,而忽略了加工、使用、产品报废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即环境成本)。

近年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关于环境管理的140000系列标准后,推动了绿色制造研究的发展。绿色制造研究的强大浪潮,正在全球兴起,那么我们国内企业的设计、制造也应该紧跟步伐,合理利用资源、能源,进行清洁化生产,减轻环境的污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加强环境保护、拯救地球、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如今,“绿色设计”、“绿色制造”、“清洁化生产”等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其中绿色设计与制造是“清洁化生产”出“绿色产品”的设计手段。

1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问题的提出

据统计,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放物有70%以上来自制造业,它们每年约产生出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有害废物。在过去,更多的把保护环境的重点放在了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上,而忽略了污染物的全过程控制和预防上。要想彻底解决对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具体到制造业,就是要求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材料、能源,减少有害废物的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产品设计的思想也日益受到重视。

绿色设计与机械制造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其深刻的内涵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综合现有文献的观点和学者们所作的研究,将绿色制造定义为: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2绿色设计与制造的结构体系

在实施绿色制造过程中,绿色设计是关键,它决定了产品生命周期的80%~90%消耗。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减到最小。绿色设计又称为面向环境的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 DFE)。绿色产品设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绿色材料及其选择。绿色材料是指在满足一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环境兼容性的材料。绿色材料在制备、使用以及用后处置等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具有最大的资源利用率和最小的环境影响。绿色材料选择的三个原则:A优先选用可再生材料,尽量选用回收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B尽量选用低能耗、少污染的材料;C尽量选择环境兼容性好的材料及零部件,避免选用有毒、有害和有辐射特性的材料。所用材料应易于再利用、回收、再制造或易于降解。

3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

将来绿色设计和制造的特点将趋向于全球化、社会化、集成化、并行化、智能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未来可能的研究方法有:(1)模块化设计;(2)神经网络和模糊数学的应用;(3)公理化设计;(4)虚拟拆卸。

人们提出了绿色设计发展体系,其中关键是绿色产品设计评价体系的完善,对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报废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一个环节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并且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集成环境下建立绿色产品的评价体系。同时,要研究开发先进制造技术,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先进制造模式,大力开发低污染、低能耗、无公害的生产工艺与最终产品。研究开发适合绿色设计和制造需要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例如,材料数据库、制造数据库、LCA数据库及各种知识库,开发绿色产品设计和实施绿色制造的支撑软件。

WTO规则中的“绿色壁垒”虽有一些大国为限制发展中国家贸易借口的因素,但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我国的机械行业要在世界贸易中站住脚,“绿色”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因此,能否在绿色设计与制造方面有所作为,不再是一个间接的或长远的效益问题,而是一个直接的效益问题。

4结语

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绿色”教育,完善政府部门对企业绿色制造的监督机制,加强立法和行政规定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建立较为系统的绿色制造理论和方法体系,促进和指导绿色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宏菊,杜江,李成刚.绿色设计方法――设计领域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环境科学,1999 (1).

上一篇: 数据通信安全 下一篇: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