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难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1 16:44: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语文教学难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初中语文教学难点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081-01

语文教学难点多、涉及面广,但仔细加以分析不难发现,主要集中在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和作文这几个知识版块上。排除学生学习上广泛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提高,单从老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上加以探究,确实可以得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

一 重视知识的识记,厚积才能有发

比如,对联,“忆苦思甜《榆钱饭》”(泉州中考题)。这一上联从结构上分析是4字+3字的两个短语;前一个又是2+2的结构,都是动宾结构,且“苦”与“甜”在词语感彩上互为反义词;而后面《榆钱饭》为一课文篇目,“榆钱”是名词,作名词“饭”的定语。评卷中不少学生答出了类似“艰苦奋斗《枣核》”“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等。其实只要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讲清对联的基本对仗知识,字对字,词对词,对应词性相同,字数相等;人名对人名,物名对物名等等,学生顺手拈来并非难事。语言运用中的续句、仿句这些都大同小异,异曲同工。

又如,2009年厦门中考试题22题: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良好习惯。请从品味语言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其中抄写篇目、作者、摘句实属“送分”,而“品味”一点,这就成了学生的“难点”。学生要掌握修辞中比喻、拟人的“生动、形象”,排比的“增强语势、突出语义”,对比的“对比鲜明、更能表现事物特点”等,或者人物描写包含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都在于“让人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都要求尽可能做事“细致传神”。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的编写淡化了许多语法内容和语文知识系统性,教材在具体的教学中虽可以不把这部分当做重点加以“字斟句酌”地推敲探究,但却不可忽略平时教学中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不可忽略这些知识对于学生后续学习的作用。语文学科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感悟”现象,但这种“感悟”却常常缺乏一定的触发点,所以这些必须识记的知识往往就成了学习过程中的基础。

二 方法指导到位,授渔非鱼

人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引导学生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难题,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得当、思路清晰,做题也就成功了一半。

如2009年漳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19题:你是否赞同文中家长对孩子的做法?为什么?

《“己养养鸟”莫如“鸟养养鸟”》文中讲鲁王“奏九韵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对鸟的关怀“无微不至”,而鸟惶恐忧惧而死。推及现今父母“将孩子关在教室,学不感兴趣的唱歌、跳舞、画画、弹琴、吹箫、下棋、吟诗、书法……”。

这类开放性题型答题一般都是观点不求统一,但要能自圆其说。所以平时练习时,只要给学生讲清方法,即先做判断“赞同”或“不赞同”;然后再结合自身实际,答出“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或“不能拔苗助长,应尊重孩子选择”。在结合自身实际时,可以从生活中来,可以根据分数值大小来考虑答题的长短。这样分步答题,方法正确,答题就得心应手。

现代文阅读中对于文章的理解,大多数的题型都有赖于对文章主旨的认识。任何文体的文章,不管采用什么艺术手法,归根到底是要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掌握了这一方法,答题的思路就明确了。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答题的方向就不成问题。不管涉及艺术手法分析、段落句子分析,还是结构层次把握,沿着“形式为内容服务”这一思路,都会变得容易。

三 归类整合,对比甄别

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大多存在于学生认知上的混淆。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有了“对比”就有了鉴别,不同知识点的不同特征在“对比”中才能尽显无疑。

正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在感知理解方法上,一般可以从“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文章介绍了什么事物是什么特点”和“课文论证和反驳什么”入手。

2009年莆田市中考题第18题: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这一题在判断了文章是叙事散文以后,只要按照“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按部就班答下来就可以了。其参考答案为:“答题人在《开心辞典》上放弃继续答题”。“我放弃考研。”

这样根据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的不同特点和思维规律,往往能做到思维方向明确、直接,少走思维弯路,在文本面前得心应手,举重若轻。

如“对比”,在修辞上叫“对比”的修辞手法,在表现手法上同样叫“对比”,而在说明文中称作“作比较”,在议论文中则成“对比论证”。其实在具体的辨别和运用上有着诸多的相似、相同之处。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后,及时把这些点整合到一起进行辨析,学生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四 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不少学生对于一些语文学习上的难点问题常常体现为“三分困难,七分恐惧”的非常态心理,不知如何提笔、如何表达。之所以常成为学生的“难点”,大都是学生不能把这些“难点”加以分解。

篇(2)

引言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形势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解决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对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深切思考。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经过几次重要的教育改革,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不断提升。然而由于现实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依旧效果不佳,严重制约了我国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1现代网络发展,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积极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人们传统的写作习惯也逐渐被计算机电子文档、QQ空间及微信等情感表达方式所取代,新型的写作形式完全摒弃了纸、笔的传统功能,人们借助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空间及朋友圈发表心情,这种高效的表达方式使得学生不愿意在纸上进行一字一句的文字表达。现代的初中生普遍都会上网,借助网络平台高效的搜索功能,可以快速下载和浏览丰富的作文信息,学生通过对下载的作文信息进行适当的剪切和整理,就可以快速完成作文的“写作”过程。在教师看来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了作文的写作,而实际情况则是网络抄袭,学生整个“写作过程”都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和相关语言组织,此情况循环往复,不仅养成了学生不善思考、严重缺乏写作兴趣的不良后果,而且严重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水平的真实提高。

1.2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作文教学缺乏计划性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思想的影响,语文作文教学普遍采用范本格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进行名言、词句、语段等的相关记忆,最终使作文写作格式毫无新意,学生思维无法得到有效开拓,写作水平无法得到切实提高[1]。不仅如此,初中语文作文实践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教学计划,未能就叙事文、议论文、散文、说明文等各类型文体对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更没有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将学生普遍接触到的、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教学目标。日常训练普遍以教师兴趣命题为主,最终将学生训练成了写作记忆的工具,完全没有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缺乏对相关信息进行再创作的能力,部分学生在教师不厌其烦的训练下甚至产生了厌恶、烦躁情绪,一提作文就产生头痛等心理障碍,哪里还谈得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2.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心

作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善于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摘抄学生的精美语句。作文批改过程中,对于无法一一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的作文,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精美语句进行摘抄,并附上学生的姓名,将其打印出来张贴于班级学习园地,供学生课后参考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可以充分调动班级作文写作的学习氛围。

第二,肯定学生作文中的巧妙构思。学生思维活跃,视角独特,经常会在写作中产生巧妙的构思,即便整体写作水平不高,但就构思而言,不仅给作文增色不少,同时也是学生创造性的具体表现,值得教师及同学的一致肯定[2]。譬如进行《我的爸爸》写作时,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小时候我坐在爸爸的肩膀上,爸爸魁梧的身材和高挺的鼻梁,让我感觉爸爸特别的雄伟,就像屹立在沙漠的翠绿的松树;现在爸爸,腰也弯了,背也驼了,脸上布满了皱纹,十个手指都长满了老茧,每天不停地工作,只为让我生活的更好。”这样的对比构思,充分展现了父亲对家庭所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表达出了孩子对爸爸的爱。所以日常写作训练过程中,对于构思巧妙的文章,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进行重点分享和解读,让学生体会到被肯定和褒扬后带来的满足感和荣誉感,体会成功的快乐,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提高整体写作水平。

2.2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深入体验生活

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使其在写作过程中找到灵感。譬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养成摘抄优美词语段落的习惯,及时通过写提要、随感及做剪贴的方式记录阅读中产生的新认识和新启发,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积累,就会有意外的惊喜与收获。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日常作文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明白想只要不断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就能不断收集并储存生活中的闪光点,等到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依据文章的立意需求,随时将平时积累的原始素材进行“整理拼装”,从而完成高质量的写作过程[3]。

2.3明确写作教学训练目标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各阶段的训练目标,合理规划各类写作教学的时间,譬如第一个月重点训练记叙文,第二个月练习议论文,第三个月复习散文等。严格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最终使写作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3.结束语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深入体验生活,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写作过程抒发真情实感。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作文教学对于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不断改进、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全面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创作优美的文章。

【参考文献】

篇(3)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难点,影响了这项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我就从这些难点出发,探讨如何能破解难题、深化教学。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

我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这个问题,专门做过面向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难点问题:(1)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兴趣比较小,喜欢作文的仅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持不喜欢也不讨厌甚至讨厌作文教学的态度,主要原因是写作没有新颖的主题,被动写作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写,可见如何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重要问题。(2)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困难,有学生认为写作技巧有待提高,有学生认为不知道如何展开内容,表达有问题。(3)学生的写作没有主动性,写作本来是一个“我手写我心”的过程,但是很多学生因为学习压力等各方面原因,没有足够的写作动力。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0%的学生能够在教师布置任务之外经常写作文或者日记等,其他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教学工作,这种功利性导致学生对写作没有激情和动力,主动性有待提高。(4)很多学生反映,现实中自己没有可以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很多学生周围没有可供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更不用谈写作投稿了。如果能有一些典型人物在报纸上刊登作文,可以想见,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有莫大的好处。(5)学生对作文反馈结果不重视导致后续不能持续提高写作水平。对于生生互改、教师批改等反馈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是一眼带过、不费力气仔细思考再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能主动修改的不到三分之一,可见提高学生的后期思考和改进力度也是值得关注的因素。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作文教学的难点是作文教学存在功利性倾向、无序性问题。针对这两个大的问题,我认为要采取以下重点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功利走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和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价值观,就要让学生先爱上写作。实践中,我多注意指导学生从阅读入手积累素材,让他们发现中文的魅力和故事中的乐趣,让他们有写作的冲动,并布置他们多写一些“放胆作文”而不是命题作文,放开手脚让他们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力争做到我手写我心,不再纠结于一些陈年老旧话题和陈词滥调,从而让他们爱上写作。比如,不再写《记有意义的一件事》《我的妈妈》等这些初中常规作文题目,而是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实际,写一些类似于《爸爸,请让我 》的半命题作文或者就韩流等流行文化现象写自己的看法等,这种不限题材和体裁的做法能赢得学生的主动参与兴趣,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做好阶段性写作目标,让成果积累

篇(4)

初中课本中多见《爱莲说》、《论语》这类培养学生的正面品德、情怀的文章,当然,这些积极作用首先是要建立在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基础之上。然而,现在许多教师已经走进了逐字逐句翻译文言课文的误区之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还要求学生能够建构出自身学习文言知识的方法、体系,要能够通过积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说,“盖”字,在“日初出大如车盖”(《两小儿辩日》)中是“大圆车棚”义;在“盖以诱敌”(《狼》)中是“原来”义。如果不在课后认真复习、积累,又怎么能理解“盖一癞虾蟆”(《童趣》)中“盖”为何意?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一个难点。让学生在文言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摆脱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些任务也是考验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再有,现在的初中生都是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很难想象与理解古人之间的情感与思维模式。比如古人的“折柳”送行、刘兰芝的再嫁之苦,生活在现代生活的初中生,受着现代人的思想与观念的冲击,很难理解古人的生活,便也较难理解文言文字句之间的内涵。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难点的对策

(1)教师授课要有条理,并且多做知识小结。文言知识丰富,也比较杂乱,需要教师在进行一阶段的教学后,适当的为学生进行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且还有利于温故知新。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不能只是模式化、套路化的教学,有时候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根据其自身对课文的理解编排短剧加以展现,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也促使了学生在课后主动了解该课文的背景、文化等,是一个系统化的自主学习过程。比如说,《晏子使楚》就可以根据其故事加以表演,展现晏子的机智、聪敏。

(2)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使得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提升,必须从学生自身入手。课前,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文作以预习,对于不认识的字标注音节,对于不理解的语句和词语进行标注,最好是能够自己翻阅字典加以查询。课中,根据老师的朗读更正其错误的读音。课后,不仅仅是复习、练习,更是要将学习到的文言知识作以整理。整理、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不能只满足于课堂的学习,读起来都晦涩难懂的课文更不能在几节课后就有深刻的理解。学生要对于课文中学习到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进行整理,这样的积累过程也有利于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的学习。

(3)要培养初中生对于中国国学知识的学习。现在的初中生都是生活在现代化的电子产品中,已然和古代文人的思想、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断层。要怎么缩小或者弥补之间的断层呢?这正是初中教育者的一个重要工作――培养初中生对于国学的了解与兴趣。国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书画、音乐等内容,还应在思想方面学习古人优秀的品质,比如晏子的机智、《陋室铭》的质朴都是值得现代的学生学习的。

三.结语

初中课本所选取的文言文课文都是古文中的精华,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逐渐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学好文言文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品质的塑造。语文老师立足于教学难点,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方法作以思考和指导。学习国学也是在思想上拉近初中生于古文之间的距离,更是让浮躁的社会气息受到国学的感染而沉淀。

参考文献:

篇(5)

静态重点、难点又叫做预设重点、难点,是语文课程教材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难点。教师在撰写教案,编写教学进度的过程中,总体要了解本学期语文课的知识难点和基本知识要求,这是教师教案中预设的重点、难点。

1.吃透课程标准,清楚各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

吃透课程标准是做到心中有数,确定教学重点的出发点,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语文教师依据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分类设定不同题材语文阅读素材的重点和难点,完成预设静态目标。

2.理清阅读教学与语法教学之间的联系。

阅读教学的四个层面与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息息相关。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关照好这种联系,让语法知识与阅读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语法目标在这里是预设的复习重点,也是预设的阅读训练重点。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应该分类好这些重点与难点。

3.阅读主旨。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信息的接收、情感的培养、人格的养成、思想的建构。这几个目标在不同题材语文素材中有不同的训练要求。在备课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题材的语文素材,设计好阅读教学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二、动态重点、难点

1.了解学生阅读困难层次。

从阅读的目标层面,不同学生遇见的困难不同,但对于同一题材的阅读素材来说,也会遇见一些静态难点重点之外的随机问题,而预设的静态难点重点反而不是学生的难点重点,甚至多数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这些重点难点。比如语文基础知识、语法修辞等阅读,这些知识由于属于另一个训练范畴,学生在其他类型课堂上已经熟练掌握,而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备课虽然将这些作为难点重点预设,但实践中却不能作为重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过程发现这些难点重点,同时也要在备课过程中,提前预设到“这些意外”。其主要的针对措施就是了解学生的阅读困难层次。

2.了解共性问题。

要了解共性问题,必须是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教师在完成阅读引导问题之后,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心得,对于学习小组中多数学生阅读出现的问题,老师应该作为动态难点重点做讲解,以帮助学生克服阅读困难,养成阅读习惯与兴趣。

3.了解个性问题。

篇(6)

1.前移初中语文教学关口,引导学生提前预习教学内容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所采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革。例如教师应前移初中语文教学关口,引导学生提前预习教学内容。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纲的拟定,能提高学生开展预习活动的具体性和针对性,从而防止盲目性的出现,提高预习互动成效。起初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拟定示范性预习提纲,再逐渐过渡至学生独立拟定提纲,一是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二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使用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进行预习,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善于应用读、思、画、写等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所谓读,就是要求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阅读,使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着初步认识,所谓思,就是要求学生借助预习提纲或有关工具书以及互联网技术进行独立思考来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所谓画,就是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自认为十分重要的内容采取画圈或划横线的方式标注出来,所谓写,就是要求学生独立做习题来检测预习质量的高低;三是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要求学生对预习成效进行提炼,当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或重难点都需要摘记和记录下来。

2.采用灵活多变和针对性的方式来确定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应与学生一道解决好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但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基础知识完全掌握,且明确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前提之上,才能更好的优化教学时间和效率。这就需要将此与课前的预习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在教学环节明确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需要认真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求和教材的内容的研究,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化,教师还应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从而使确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更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所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前予以展示和公布,待学生预习结束之后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探讨以求得更多宝贵的建议。虽然时间有限,不可能能征询全部学生的意见,此时可以采取分组合作教学法和分层次教学法进行,将学生分成小组或不同的层次,由各组选取代表将意见交给老师,这样教师就能及时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境和学习需求,从而灵活多变地调整教学进度和重难点,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3.渲染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升华

篇(7)

时展的日新月异总会带动各方面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亦是如此,教育方式的改变使得我国的教育质量不断上升,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就以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多媒体技术渐渐被许多的初中语文教师接受,因其具有许多优势而受到老师以及学生们的喜爱。不可否认,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是一个智慧的选择,它不仅能够使得课堂形式相对的多样化,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帮助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而且利用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以帮助教师解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技术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分析

1.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误区。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予以辅助的情形可谓如雨后春笋。如果只是单纯的将多媒体技术大量运用到语文教学的课堂还是远远不够的。整堂课上过度使用多媒体,其中不乏大量美轮美奂的图片、影视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了整堂课,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脑袋里还是空空如也,保留下的只有多媒体呈现的几个知识点。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动机不纯”,只是为了迎合现在的教学方式,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到头来只会影响课堂效率,多此一举。除此之外,许多教师则习惯在网上下载或是与别的教师“共用”课件,却没有考虑到自己班上学生的特点,盲目的将不适合自己学生的东西纳入课堂之中,这对于学生的思考以及课堂的效率都是不利的。综上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还是存在着许多误区,只有正确将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得不偿失。

2.正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正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以及初中学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作为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而多媒体的运用,则能很好的解决课本知识过少的这一弊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可以从课本出发,运用课件扩展现有知识,增加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的运用相对于传统的板书,形式上更为新颖,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思维也就相应的活跃,接受程度也就随之提高。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多媒体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更为新颖,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教师应该好好利用学生对于多媒体的好奇心,让学生融入其中,投入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诗歌的时候,适时地在课件当中放入符合诗歌意境的图画以及音乐,让学生在朗读诗歌的时候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从网上找到诗歌的朗读版本,让学生试着跟读体会其中的深意。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将当时的情景印入脑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深意。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分析难点,使学生浅显易懂。初中语文课本当中,有许多重难点,光靠老师的讲解或许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原理,最终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初中课本当中,不乏缺少科学小品文,而这些文章之中则会常常出现难以理解的科学内容,很是抽象。光凭学生的想象,某些内容还会过于空洞。此时,借助多媒体,则可以为学生分析文章中涉及的科学内容,形象的用视频或者课件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将科学原理与文中的描写结合理解,使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更加浅显易懂。

3.利用多媒体技术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多媒体技术在帮助教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更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本内容提供相应的帮助。例如:教师将课本之中相对简单的文章挑选几篇出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制作课件,并且上台为其他学生上课。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们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查阅资料,同学讨论,与教师互动,从而了解课文内容,并且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靠自己的能力主动学习。

三、总结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正确的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才能真正让学生得益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运用到教学过程之中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取尽可能多、尽可能全的知识。所以,为了学生们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对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之中的使用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分析,才能真正将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才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光锁.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OL].2011(9).

篇(8)

开展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一般来说,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语文学科都不是非常重视的,一些学生认为语文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只有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才是最难学的,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对这些科目的学习花费的精力比较多,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学习的热情也不高。与此同时,教师也有类似的认识,也认为语文比其他学科好学,学生不应该在语文学科上耽误太多的时间,这样的认识显然是过于偏激的。并且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始终以应试教育的理念作为教学实施的指导理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是语文教学实施的主人,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围绕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实施而进行,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以语文知识的机械灌输为主,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意识不强,教学中只是被动接受,这样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难以满足现阶段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这样的教学状况亟需改变。

二、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以教学观念的改变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

要改变现阶段初中语文不利的教学局面,首先就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要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要转变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角色。教师要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原有定位,要成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的教学实施目标。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以这些教学观念的转变,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原有的初中语文教学观念引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也比较落后,旧有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通过教学观念的转变可以更好地引领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根据现阶段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的模式,以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以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促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中多媒体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但是应该看到,一些教师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思维中,对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缺乏应有的重视,运用多媒体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帮助很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在应用多媒体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有些教师只是将多媒体技术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必备的流程,似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教学的实效性就没有发挥出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时,也没有考虑怎样运用多媒体会更加有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往往具有盲目性,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实效性不强,难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实效性,这对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要尽可能科学,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抓住恰当的时机来运用好多媒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途径。

篇(9)

在教育教学改革这场洪流之中,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当积极融入其中,成为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与探究者,将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教改成果紧密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立足自身教学实际对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一、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单纯课堂空间的限制

对于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教学的绝大多数重点,甚至是全部重点,都落实在45分钟的课堂之中,完全局限于课堂教学空间,这样容易出现“学生准备不足、教师互动不灵”的被动局面。学生因为在课前没有进行充分的预习活动,在课堂上有时候会出现茫然状态,教师的教学活动缺乏学生熟悉的基础,也难以得心应手地开展。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的改进,重点强化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每一节新课的教学之前,笔者都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要求学生对照预习目标进行预习计划的拟定,针对预习中的每一个要点与重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提前学习活动。其次,对学生进行科学预习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按照“四步学习法”开展有效预习。即按照“读、查、思、做”四步预习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在完成相关环节的学习之后,再将预习学习活动中自己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罗列出来,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寻求先进信息手段的帮助

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先进的教学手段的作用,长期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黑板、挂图及投影仪成为“老三样”,对于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信息的补充等方面作用不够明显,无法完全适应语文教学实际需求。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学手段对于整个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进与优化,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强化教学手段的作用,首先在补充教学信息方面发挥信息教学媒体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转变为形象的图像、视频等信息,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其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作用。单纯的口头导入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导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与教材内容吻合的小片段、轻音乐等,有助于营造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对新授内容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最激情的环节,可以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及插播视频等形式,营造浓厚氛围,深化思想教育成效,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初中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对于初中生而言,在语文学习中渴望自立,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这样就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兼顾学生的这一特点,注重体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的学习载体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将学生组织起来,设置多个学习合作小组,将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等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学生编入其中,让学生在这样的载体里面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改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单打独斗的局面,为教学成效的快速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笔者对教学组织流程进行优化改进,将教学重难点及目标要求设计为思考题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在合作小组里面开展学习,教师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点,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解难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深入性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另外,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都安排了当堂检测活动,通过这一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成效进行客观分析,便于下一步的拾遗补缺。

四、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关注教学对象身心的特点

初中生在人生发展中正经历着第一个高危时期——青春期,在这一发展阶段,学生的性格更叛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就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对立的局面,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尊重学生,无论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基础如何,都以平等的目光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尤其是让学困生增强学习的信心,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笔者在教学中积极评价学生,凡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取得进步之处的时候,都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强烈的积极情感。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还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让他们更加热爱语文学习。

篇(10)

【中国分类法】:G633.3

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带来了社会的重大变革。在教学上, 现代教学媒体的介入, 冲击着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带来了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革新, 促进了现代教学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 不仅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情景从事学习, 促使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在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上, 而且对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 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的灵活运用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还是富有成效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的必要性

现代教学媒体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媒体无疑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 代表着一种更高的生产力, 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 推广是历史的必然。

1. 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这一强有力的推动力。当今社会,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关键在于科技的竞争, 而基础在于教育。推动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现代教学媒体的推广和使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能有效地促进教育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同时对社会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 学生减负的需要。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目前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 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落后的教学手段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 可以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内容形象化, 这种形式便于学生能够理解, 掌握知识, 从而避免课后作业过多, 学习任务过重等问题, 达到减负的目的。

3. 素质教育的需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 素质教育就是要摆脱以往语文教学中的那种死记硬背的现状, 讲究灵活运用。众所周知, 现在语文考试的内容, 纯课本上的东西很少, 主要是课外同等难度的文章。再说, 学以致用,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学习和工作。只知模仿, 而无创新, 又有什么用呢? 这就要求大家在平时教学时, 一方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 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能起到促进作用, 适应了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的实用性

1. 能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动力。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只有激发了兴趣,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鉴赏力和想象力。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的灵活运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 增强学习语文的动力。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强烈的视听效果, 其鲜活的画面、逼真的声音、连续的节奏, 能对学生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最大限度的感染学生, 与传统教学媒体相比, 更具优越性, 初中语文课本中精选的范文有好多已拍摄成电影、电视片段。

2. 能突破重点, 化解难点。教学中的重点, 难点问题, 可以看作衡量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一个教师在备课、上课中能否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在重点和难点处很好的展开、深入或者延伸拓展, 顺利的实现目标。

3. 能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也就越高, 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就越深刻。这就是说美育是以智育为基础的, 反过来又能促进智育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的灵活运用,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智育水平, 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

4.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写作文, 一方面是他们对写作不感兴趣, 另一方面是他们胸中无物可写。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初中作文教学, 可以极大地改变这种现状。首先, 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初中作文教学可激发写作的写作兴趣。现代教学媒体给学生提供了活动的、形象的、直观的和绚丽多彩的画面,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去观察,从而培养了学习写作的兴趣, 有了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 作文教学就好开展多了。其次, 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作文写出来才有真情实感, 才有血有肉, 才能感染人。因此,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必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吸取素材的能力。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把周围的人和事真实的记录下来, 通过慢放、重放、定格等技术, 使学生能够仔细的观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 把握重点, 从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进而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终能够写好作文。如七年级语文的教学就是写简单的记叙文, 因此,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人物和景色, 让学生细心的观察, 同时配以教师的讲解, 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写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又使得学生有话可写,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 初中语文中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其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 极大地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还只是刚刚开始, 尚有许多地方有待研究、发掘。愿我们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使语文教学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 农贸市场体系 下一篇: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