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3 09:11: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会计核算理论基础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纳税实践中,承包工程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交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业主代扣税金,另一种是建造承包商自行申报交纳。目前,业主代扣税金较为普遍,本文结合案例阐明的是业主代扣税金情况下的分包工程税务处理及其会计核算方法。
一、业主代扣税金的分包工程税务处理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也就是说,存在工程分包的情况下,总承包单位应以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方价款后的余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分包人应该就其完成的分包额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
在纳税实践中,当地税务部门为简化征管手续,保证税源及时入库,同时业主财务部门为取得代扣手续费的收入,普遍采取代扣税金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总包单位与业主(发包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结算时,业主按结算的全额计算代扣营业税金及附加后,向税务机关提供总包与分包协议等资料,分别按总包与分包单位开具代扣代缴完税凭证交给总包单位,总包单位应将分包单位完税凭证复印作为代扣分包单位税款的支付凭证,然后将原件提供给分包方。总承包方和分包方都是根据业主代扣代缴完税凭证进行帐务处理。
二、业主代扣税金的分包工程会计核算
分包工程是施工企业常见的,分包形式也多样化。《企业会计制度》、《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及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中均没有对分包工程的会计核算作出明确规定。在目前施工企业会计实践中,对分包工程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做法是,将分包工程收入纳入本公司的收入,将所支付的分包工程款作为本公司的施工成本,与自己承建的工程做同样的处理。
这种做法不但全面反映了总承包方的收入与成本,与《建筑法》、《合同法》中对总承包人相关责任和义务的规定是吻合的,而且按这种做法确定的收入与《营业税暂行条例》营业税额的差异,属于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的正常差异,并不影响对分包工程的会计核算。此外,由于将分包工程收入纳入本公司的收入,可以扩大税前列支招待费的比例,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
第二种做法是,视分包工程与自己没有关系,分包工程的收入和支出均不通过本公司收支体系核算。
这种做法尽管和《营业税暂行条例》有关“总承包企业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的规定匹配较好,但却没有全面反映总承包方收入与费用,因此,总承包方在核算分包工程在各会计核算期间的营业收入与费用时,可按第一种做法进行账务处理。
三、分包工程税务处理及会计核算案例
现以中铁集团某公司中标的一项高速公路为例,来说明将分包工程收入纳入本公司的收入,将所支付的分包工程款作为本公司的施工成本,在业主代扣税金的情况下,分包工程税务处理及其会计核算方法。
【例】中铁集团某公司(以下简称总包单位)中标一项高速公路。其工程项目包括一座长度为1600延长米的隧道及2800米的路基。总造价12600万元,其中,隧道8100万元、路基4500万元。工期30个月,经业主同意,将路基分包给振华公司(以下简称分包单位)施工。结算工程款时,由业主代扣“两税一费”(营业税率3%、城建税1%、教育费附加3%),工程按期完工。其相关的税务处理及会计核算如下:
(一)税务处理
在业主代扣税金的情况下,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业主按总承包金额12600万元代扣总包单位的税金及附加393.12万元(12600×3.12%)。业主代扣税金后,由地税局分别按总包单位应纳税金额81000万元(12600-4500),开具252.72万元(81000×3.12%)代扣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完税凭证、按分包单位4500万元的应纳税金额,开具140.40万元(4500×3.12%)代扣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完税凭证,作为总承包方和分包方的代扣代交的完税凭证入帐。
(二)会计核算
(1)记录完成隧道工程发生的实际成本6480万元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隧道(成本项目)6480
贷:原材料等6480
(2)记录分包单位完成的路基验工计价款4500万元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路基(分包成本)4359.6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路基(分包税金)140.40
贷:应付帐款——应付工程款(分包单位)4500.00
应注意:4500万元是含税价款。
(3)向业主验工计价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业主)12600
贷:工程结算12600
(4)业主代扣“两税一费”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378.00
——应交城建税3.78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11.34
贷: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业主)393.12
(5)收到业主拨付工程款时:
借:银行存款12206.88
贷: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业主)12206.88
(6)代扣分包单位“两税一费”时:
借: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分包单位)140.4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135.00
——应交城建税1.35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4.05
(7)支付分包单位工程款时:
借: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分包单位)4359.60
贷:银行存款4359.60
(8)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隧道收入费用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隧道648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隧道)1620
贷:主营业务收入——隧道8100
(9)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路基收入费用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路基4359.6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分包毛利)140.40
贷:主营业务收入——隧道4500
(10)计提税金及附加(应注意:只计算自完工程部分)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隧道252.72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243.00
——应交城建税2.43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7.29
(11)工程完工,“工程施工”与“工程结算”帐户对冲结平。
借:工程结算——隧道8100.00
——路基(分包)450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隧道(成本项目)6480.00
——合同成本——路基(分包成本)4359.60
——合同毛利(隧道)1620.00
存货在企业的踪资产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金,对存货的管理要采用更加合适的方法来保证企业资产的正常稳定的运转。同时,公司会计处对于存货的量、存货的收入情况、存货的输出情况等一系列信息都要做到准确核实、记录。这些记录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输出和经济成本。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的所得税、收益和企业的各种业绩评价等,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整个市场和国家的运行状况,所以,企业的存货会计处理至关重要,各个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存货政策来进行管理。借鉴西方会计核算的特点和优势,可加强与国际会计接轨,中美的存货会计处理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货发出计价
我国企业存货的实际成本处理大都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是个别计价法,但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理由是其无法真实反映存货流转,而美国企业除了先前三种方法外,还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就是让存货与其进入的先后顺序的相反方向来输出存货,将最先收入的存货作为期末存货成本:先买进来的后卖出去。后进先出法就是这样一个后面进库的存货先出库作为流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将最新进入的存货与其已经实现的销售额相配比。在现在物价上涨的社会形态下,后进先出法确实可以取得一定的利益,由于期末现金余额和销售成本会显得高,那么企业销售的纯利润、所得税和净收益额就会显得低一些。而当物价下跌时,这种情况往往会相反。因此后进先出法并不适于企业长期运用的存货处理方式。因此,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不同的存货方式来处理企业的存货以到达企业收取最大的利益所得。除此之外,炼油、玻璃制造等行业就是一会使用后进先出法来保持一定的存量进行企业运转的。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取消了关于存货成本“后进先出法”的使用,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后进先出法下极易粉饰企业业绩、操纵会计利润。例如在物价持续上涨的前提下,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有效增大财务成本、较少企业利润,暂时性规避相关税款的缴纳,获取税款资金使用的时间价值;在物价行情下跌的情况下,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有效减少财务成本,虚增企业利润,以达到提高经营业绩的目的。因此,为了规范存货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在其提高企业资金流动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整个市场宏观层面,物价往往是保持波动中上涨趋势的,因此,后进先出法下,企业可以在营业收入中优先将高成本采购存货的价值予以抵扣出来,给企业运营提供了更多的流动资金。美国选择保留了后进先出法的方法,提供了关于后进先出法运用的相关经验,例如,采用标注法,更多地关注采用后进先出法进行存货核算企业的规范性,要求其在会计报表附注予以强调使用的合理性,是否遵循了会计核算的可比性原则等加以利用。即发挥了后进先出法的可选择性,又避免企业肆意的使用操纵利润。
二、存货跌价转回
存货跌价转回就是在已经计提的准备金额中将存货价值转回,并且将转回的金额另外计入当期损益中,这在我国还是可以使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在美国早已经禁止这种会计出路方式。目前,我国在合适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而使用它的条件就是存货跌价时影响存货价值的因素都已经消失不存在了,而不是影响当时存货的转回的现金。当这些条件都符合时,就可以按照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将金额转回,通常都是单个项目转回。然而,当存货数目较多时,可以将存货项目分类来进行计提。
三、期末存货
计量对于存货的期末计量,中美两国在会计处理上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例如:期末存货都是采用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计量,当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的账面价值时,应及时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保证存货价值的准确性。中美两国关于存货期末计价核算最大的区别在于特殊行业金融衍生产品的计量,例如贵金属行业,由于其行业特点,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存货价值更多的取决于市场价格,因此,对于这类存货的期末计量,美国会计核算选择以市场价值进行计量,而不再关注账面价值的高低,更多的体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但我国关于这块领域没有特殊化处理,保持了一致性,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信息获取程度的欠规范性造成的,体现了会计核算的稳健性原则。
四、盘存制度的比较
(一)定期盘存制度下存货核算的比较
1、中美两国之间的定期盘存制度下存货核算相同之处。两国的存货核算之中的相同就在于对于销货成本是不会记录在册的,而且平时的存货账户也只是反映的初期的存货金额,期末的存货金额都是通过实地的盘点得出的。
2、中美两国定期盘存制度下存货核算不同之处。
(1)两国对于存货核算在账户设置上的差别。美国商业企业的账户设置会有“购货”、“购货退回及折让”、“购货折扣”、“购货运费”等等一些来进行核算。而在中国的账户上则不一样,仅仅记载“库存商品”、“原材料”。
(2)而对于已经购得的存货在存货退回、折让以及购入的折扣、存货的运费上,中美两国的处理记录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已经购得的商品出现问题需要退回或者折让时,美国的会计会处理记成“购货退回及折让”,而我国则记为“库存商品”;如果赊购的货品再进行现金加以时获得折扣。美国会计处理记为“现金折扣”,并在后附上“应付账款”,我国会计就会记为“财务费用”,并随后附上“应付账款”;而在存货运费方面,应该有企业承担的费用,美国会记为“购货运费”我国则记为“营业费用”。
例:2015年5月,某县粮食储备库按照县政府轮换计划及四部门联合行文,计划轮出地方储备粮小麦4 000 000公斤,该批地方储备粮执行2004年储备计划成本,每公斤储备粮的成本为1.60元,总成本为6 400 000元。平均每公斤地方储备粮售价为2.50元。6月,该企业轮入新粮小麦3 000 000公斤,单价2.42元。7月,轮入新粮小麦800 000公斤,单价2.50元。8月,轮入新粮小麦200 000公斤,单价2.52元(不考虑储备粮轮换及收购、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费、装卸费、损耗等)
按照储备粮轮换办法规定,会计处理如下:
5月份轮出储备粮时,回笼货款存入储备库在农发行开立的存款账户:
借: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10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储备粮轮换收入
10 000 000
同时,按售价结转轮换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轮换成本
10 000 000
贷: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10 000 000
6月份轮入新粮3 000 000公斤时,价款合计:3 000 000×2.42=7 260 000(元)。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7 26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7 260 000
月末调整销售成本,3 000 000×(2.5-2.42)=240 000(元)。
因购进成本低于销售价,故调减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轮换成本
-240 000
贷: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240 000
注:此笔业务旨在调整成本,故记账时,不需要登记数量信息,尤其在会计电算化记账过程中,如登记数量信息会导致轮换的累计数量出现错误。
截至6月末,主营业务收入为10 00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为10 000 000-240 000=9 760 000(元),该笔轮换业务带来主营业务利润240 000元。
7月份,购进新粮800 000公斤,价款合计800 000×2.5=2 000 000(元)。
账务处理为: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2 000 000
因售价与收购价持平,故不需要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8月轮入新粮200 000公斤,价款合计200 000×2.52=504 000(元)。
账务处理为: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504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504 000
月末调整主营业务成本:200 000×(2.52-2.5)=4 000(元)
因本次轮入成本大于销售价,故调增主营业务成本。
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轮换成本 4 000
贷: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4 000
截至8月末,本次储备粮轮换已按照储备粮轮换管理规定于四个月内轮换完毕。
本次轮换收入合计10 000 000元,轮换成本合计 10 000 000-240 000+4 000=9 764 000(元),本年度储备粮轮换产生利润236 000元,体现在“利润表――主营业务利润”项目中,储备粮成本保持不变,仍为2004年政府批文核定成本,即每公斤地方储备粮成本仍为1.6元。
本次轮换动用收购资金总金额:7 260 000+2 000 000+504 000=9 764 000(元),同轮换成本核对相符。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检查人员对轮换成本核算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笔者沿用上面的例子,按照另外一种方式,即存货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结转成本,以验证储备粮轮换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
依据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上例会计分录处理为:
5月轮出储备粮:
借: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10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储备粮轮换收入10 000 000
同时,按历史成本结转轮换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轮换成本
6 400 000
贷: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6 400 000
本月实现主营业务利润3 600 000元(其他销售业务、其他费用及损耗暂不考虑)。
6月购入3 000 000公斤新粮: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7 26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7 260 000
7月购入800 000公斤新粮: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2 000 000
8月购入200 000公斤新粮: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504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504 000
储备粮成本由6 400 000元调整为9 764 000元 (7 260 000+2 000 000+504 000),平均单价为2.441元/公斤。根据这种方式核算,可计算获得营业利润3 600 000元。
以上两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是:
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即按照储备粮轮换会计处理办法的规定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旨在保持储备粮成本不变,优点在于与政府增储批文中的单价、总价值保持一致,便于监管、核对,实际工作中,每个储备库大都存储多批次的储备粮,每批储备粮成本均与批文、贷款对应,在财务报告中储备粮库存总价值同短期借款中农发行储备粮借款总数核对相符,一目了然。储备粮的轮换空仓期为四个月,这样,就将储备粮轮换可能出现价格差异的时间限定在了四个月之内,考虑到成本和利润的稳定性,符合储备粮管理的政策性特点。而储备粮存储的意义正在于它的政策性和社会效益。缺点:随着时间推移,储备粮的成本价与市场价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导致潜盈或潜亏的出现。
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即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会计处理方式,优点在于可以使成本价比较接近市场价,按实际成本计价,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便于了解和比较。缺点:储备粮成本随轮换业务的发生而变化,随收购价格的波动存在不确定性,造成储备粮成本与政府批文中批复的价格无法匹配。按照历史成本计价方式会导致储备粮贷款同储备粮库存价值无法核对,导致储备粮的库贷挂钩监管理念无法贯彻,无法体现政策性业务的特殊要求。另外,从历史成本原则建立的基础看,它以劳动生产率始终不变为前提,也就是以否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前提,这与社会发展规律背道而驰。因此,从它建立的那时起,就存在着缺陷。
综上所述,储备粮轮换作为政策性业务,应首先考虑政策性需求,保持成本稳定、利润稳定,保证库存值与贷款金额及政府增储文件金额一致。
二、建议
(一)制定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及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地方储备粮的动用预警机制。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的要求,适时提出动用地方储备粮的建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地方储备粮:(1)本行政区域内粮食明显供不应求或者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2)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的;(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动用的其他情形。动用地方储备粮,由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动用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抄送同级农业发展银行。动用方案应当包括动用地方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使用安排、运输保障等内容。地方储备粮的所有权属同级人民政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动用地方储备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优先动用县级储备粮;(2)县级储备粮不足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申请动用市级储备粮;(3)市级储备粮不足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申请动用省级储备粮。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地方储备粮动用方案下达动用命令。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在紧急状态下下达动用下级人民政府储存的地方储备粮的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地方储备粮动用命令。
(二)严格地方储备粮财务处理
对于符合动用条件的地方储备粮,根据规定,由储备企业将储备粮售出,做销售处理。接上例。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10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储备粮销售收入10 000 000
同时,按成本价结转轮换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销售成本
6 400 000
贷:储备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6 400 000
则该批储备粮产生了360万元的收益,该收益归属地方政府。
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储备粮销售收入
3 600 000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储备粮差价款 3 600 000
上缴差价款:
借:其他应交款――应交储备粮差价款 3 60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3 600 000
储备粮动用之后,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常驻人口数量及构成情况,计算、分析、确定当地的储备粮规模,待条件适合时,通过政府行文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由储备库根据政府批文,向当地农发行申请地方储备粮收购资金,完成收购,落实储备粮增储计划。本例沿用上例中储备粮的收购价格,将储备粮新增入库的账务处理列示如下:
注:核定入库结算价格根据政府批文定为2.50元/每公斤。新增4 000 000公斤地方储备粮需申请农发行储备粮贷款10 000 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10 000 000
贷:短期借款――地方储备粮借款 10 000 000
借:储备粮油――待核地方储备粮价款(小麦)
7 26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7 260 000
借:储备粮油――待核地方储备粮价款(小麦)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2 000 000
借:储备粮油――待核地方储备粮价款(小麦)
504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504 000
按照结算价结转成本:
借:储备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10 000 000
贷:储备粮油――待核地方储备粮价款(小麦)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背景下,高校日常运转的资金来源集中于财政拨款,高校主体负担的教育成本较少,政府考核高校的成效指标也限制于其社会效益,甚少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高校自身的成本意识也十分缺乏,出于政府、高校双方意识上的怠惰,高校的成本管理与核算未能得到重视并发展开来。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教育成本已然成为管理者、投资者以及政府部门所关注的重要信息点,高校推行教育成本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机制建立和实践工作的普遍开展,已经是时代、市场背景下必需趋势选择。总体而言,我国当下教育成本管理与核算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高校基础会计制度仍集中于收付实现制,实行成本的核算和管理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完整的教育成本管理与会计核算机制也未能建立。因此,立足于当下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高校教育成本管理与会计核算提出实际的建议选择,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教育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实施困难
(一)教育成本的范围界定困难
高校教育成本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其既涉及实际的教育成本,又涉及潜在的机会教育成本,包含的成本责任主体则有高校、政府、社会和个人。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就决定了高校实践中教育成本的准确划分存在着较大的实施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高校的科研经费是否应该计入教育成本,科研是高校一项重要的职能,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教育水平提升,都具有显著作用,但同时科研经费是一笔较大的金额支出,其是否纳入教育成本核算,影响重大,而其如何与教学工资区分开来,也是问题之一;第二,离退休人员的费用支出,许多学校由于离退休人员仍然在一定小范围内参与学校的额外教学工作,导致其难以完全将相关支出排除在教育成本范围之外;第三,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折旧,高校拥有的固定资产种类较多,对其以教育相关为划分标准进行准确的划分,再进行折旧计提计入教育成本或其他成本,具有一定实施的难度性;第四,后勤部门的相关支出,后勤部门作为高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社会化过后,与高校的实质关系在削弱,但是在实践操作中想要进行费用支出的准确剥离,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薄弱
我国当前对于高校教育成本的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摸索奠基阶段,并未能形成符合高校运转特点的成本管理与核算方法,导致研究的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活动也就难以为继。具体而言,理论基础的薄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成本管理的目标不清晰,高校特殊的社会角色扮演,使得其财务工作多集中于记账、报账等一系列基础会计工作上,并没有将财务管理的体系、方法运用到高校的成本管理中去,导致其成本管理缺乏方向性,实践操作也就流入形式;第二,成本的核算认识未能统一,针对于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究竟是以学生为对象还是以教育服务为对象,学界一直难以形成统一意见;第三,会计目标难以明确化,虽然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明确指出了事业单位会计目标是“提供主体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和预算执行、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信息”,但是在实践操作中高校的会计目标仅仅遵从与预算管理的需要,对成本的细化核算仍然十分隐秘,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自身都不清楚学生培养成本的具体来源、构成,导致成本管理的实施难以进行。
(三)高校教育成本的控制规划存在较大错漏
高校作为事业型单位,其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运行和维护远远及不上企业,这也就导致高校对教育成本的控制缺乏必要的制度、环境支持,控制能力较弱。细化分析,可以探知其弱势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员结构的配置不合理,人力成本较高,许多高校对岗位人员的配置不够优化,存在着冗余的岗位设置和安排人员过多的缺陷,导致高校人员成本占到总成本的六成作用,从而无力尽可能增加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再者,高校的节俭意识较为匮乏,运行经费难以有效控制,许多高校对经费的管理较为宽松,预算的控制也仅仅只体现在总额的控制,并未赋予具体开支项目足够的关注,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最后,高校对资产的管理运用不够重视,比较关注于资产的购置,而对其后续的使用缺乏相应的管理,导致资产的浪费和低效率运行。
(四)高校教育成本会计核算实践遭遇瓶颈限制
高校这个特殊的行为主体,决定了其教育成本的核算必须遵循财政体系的相应引导,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公立高校的收支核算必须纳入财政的预算管理体系决定了高校的会计核算必须服从于成本核算,但是如何实现两者的匹配,形成了教育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难点之一。教育成本的会计核算是一个整套的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不仅仅只是财务部门简单的工作,需要高校内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进而需要各项开展工作的相应配套。如果不能区分部门之间、成本与支出之间的具体界限,教育成本会计核算的开展也就难以为继。上述实践难点的存在,急需打破此瓶颈,开展有效的教育成本核算。
二、高校教育成本管理与会计核算实践困境的破解建议
(一)以成本管理为导向,将教育成本的范围予以准确界定
成本管理与核算的重要前提之一则是将成本对象予以规范,因而必须针对教育成本范围界定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予以针对性的解决。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第一,关于高校科研经费计入教育成本的范围划分,将高校以自有经费设立的教学教育改革项目和学生科技项目支出划分到教育成本中,并将科研项目配套的奖励基金也纳入教育成本中进行核算,但是对于高校承担的纵横向科研课题,则应该排除在教育成本范围外;第二,针对于离退休人员的相关支出,应该根据支出的内容实质,将教育相关的支出和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障金列入教育成本,而将一般的经费排除在科研经费的范围外;第三,针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应该将其分为自用和出租两种使用方式,高校的经营用房的相关折旧应该纳入教育成本,而与出租相关的固定资产折旧则不应该计入教育成本。
(二)强化高校教育成本理论基础的构建
理论指导实践的基本原则明晰了高校教育成本相关理论基础厚实的重要性,只有在理论层面形成相应的知识架构,才能更好地对实践予以针对指导。针对于高校教育成本理论的构建,则可以从“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理论和技术的丰富以及高校培养成本的核算”三个层面予以努力。关于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将权责发生制更为全面地引入高校的会计核算中,从支出、收入匹配的角度,对教育成本实施针对性的分析管理,同时需要在高校财务会计层面增加基建会计处理部分,并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有关会计科目的改革也纳入改革范围,以适应新的管控和时代要求。
对教育成本的有效控制,一方面可以优化成本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其会计核算的有效进行,共同提升高校经营运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则必须“软硬兼施”,需要从控制环境和操作手段两个层面予以执行。控制环境的构建则主要从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理念改观进行着手,通过预算成本的编制、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的结合以及节约理念形成的综合成本管理文化的建设,使得对教育成本的控制形成一种自然的行为意识,有利于实践操作的进行。具体的操作手段则可以从目标成本制度的建立、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内部监督的强化三个方面予以施展,以目标成本为导向、资产管理为支撑、内部监督为复核,形成对教育成本的严密控制,从而提升高校成本的管理效能。
(四)设置明确的教育成本会计核算程序
正是高校教育成本会计核算面临一定的操作瓶颈问题,所以需要尽量将成本核算程序予以规范化,克服实际核算的困难。一般而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设置成本明细账,将教育费用的分配、归集,结合成本对象予以准确反映;第二,将成本费用的分配、归集予以充分记录,以教学相关和非相关作为费用划分的依据,再以高校的各职能部门为对象进行成本费用的进一步划分,并形成相应记录;第三,将人才的培养成本予以准确计算,经过前两个步骤的铺垫,将得出的人才产品总成本与相应的学生数进行计算,得出人均的培养成本,以此作为反馈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对整个核算过程予以调整、完善。
中图分类号:F2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1020068-02
1 引言
持续经营、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是财务会计四大基本假设或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它们与会计目标和会计对象一起组成了财务会计框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又延伸出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及衡量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一般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最外层则是指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准则。因此,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及会计计量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四大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任何一个假设遭到置疑,都会对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计量方法产生重大的影响。
2 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状态下的会计目标
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念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中间层是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三层是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要素的计量处于概念框架的最外层,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计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而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和会计目标密切相关。
3 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状态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1 中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我国于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衡量会计信息质量和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以及2000年的《企业会计准制度》中规定的是指重于形式原则可以认为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其内容和含义如下:
(1) 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相关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 可比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 一贯性原则: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果确实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原因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5) 及时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6) 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7) 谨慎性原则:跨机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8) 完整性以及重要性: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
(9)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2 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可靠性和相关性
其中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属于与内容有关的质量特征,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属于与表述有关的质量特征。与表述有关的要求会计政策具有一致性、财务报告充分披露。并且能够被信息使用者理解,这是各国会计组织一致性的要求。相互之间也不存在相互制约的问题。可靠性和相关性在各国会计组织的信息质量特征的框架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最重要的两个特征,并且这两个特征是和财务会计目标密切联系的,在不同的会计目标下,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侧重有巨大的差别。
3.3 持续经营不确定状态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充分相关性和相对可靠性
在持续经营状态下,股东和管理者非常关注收益信息。对于资源提供者来说,收益信息有助于资源提供者了解当期能得到多少回报,并且在稳定的持续经营假设下,投资者可以由当期收益大致推算出以后各期的收益,进而估计出企业的价值;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他们关心收益信息的原因在于,收益信息在关系中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收益信息有助于确定、考核、评价及解除他们的受托责任。因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于处于持续经营状态的企业非常重要。与此相反,在破产清算状态下企业已经停止正常生产经营,信息使用者将会面临下一步投资决策,因此更加需要决策有用的信息,决策相关性成为对破产清算企业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
4 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状态下的会计计量一多重属性计量模式
4.1 会计计量的概念
会计计量的理论和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教授曾经提出:“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问题”。会计计量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过程: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运用某种方法。对进入会计系统的经济活动进行量化,使其转化为能用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经济信息,以便综合描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2 计量属性分析
在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状态下,由于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的特殊性,单独应用任何一种计量属性所获得的会计信息都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一充分相关性和相对可靠性。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同一报表中使用多种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的模式一多重属性计量模式。
4.3 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状态下的会计计量
【关键词】会计 能力 模型 研究
一、引言
“ 会计人才是国家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会计人才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一直是各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然而随着时代进步、环境和用人单位需求变化,对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也愈加高,简单雷同的传统上课考试培训模式,己不能适应现代会计培养与发展的要求。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在寻求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会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笔者目前服务于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心的职能是负责一个特大型央企的全省会计核算服务、风险防控和价值创造,中心全部是会计核算人员,相对普通的财务机构,对会计人员的核算素养、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要求高得多。因此,笔者在实践中提出了构建新型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的理念和建设新型的会计人员培训模式,并构建完成运用于实际中,以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对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现将该模型构建有关情况进行梳理提炼,为进一步完善打好基础,并提供研究参考。
根据会计核算岗位工作职责,针对性提炼核算会计适配岗位的能力或素质要求,并按级分层归类形成模型,据此评估从事此项工作人员实际水平,按“缺什么、补什么”针对性开展培训,提升会计核算人员适岗能力与素质,实现会计核算人员“核算高效率、质量高标准、服务高水平”的目标。
二、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理论基础与思路对企业而言,提供培训是为了激励会计人员提高业绩。本文通过运用心理学动机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知识,梳理日常与会计核算人员的大量交流研究激励个体提高绩效的关键因素或指标,并通过实践归纳梳理得出主要指标以构建模型。
(一)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1. 运用动机理论发现:制定适合的标准、设定适合的目标值和掌握会计人员归因心理是模型建设的基础,构建模型对于培养会计核算人员有必要性。由动机理论的目标设定论发现,假设过去的绩效和能力是个体选择目标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则个体是希望具有目标、选择目标以及有动机去实现目标的, 并通过以下四点影响其动机,一是选择能够激起努力的目标,二是选择能够指引注意力和努力方向的目标,三是选择能够增强持久性的目标,四是选择能够间接影响行动的目标。而在实际与会计核算人员的日常接触与访谈中发现,基本每个会计人员都希望在工作中有激发工作热情的适合自己的目标,有符合自身条件的并能够通过一定努力获得成绩的工作标准,有种机制能测试自己的基础潜质和标准的符合度。
动机理论的期望理论则认为,个体选择有意图的行动、努力水平和职业,以最大化其预期愉悦、最小化其预期痛苦,因此个体的动力模型是其期望(如业绩)、功用性(如能力)和效价(对成果的追求)的函数,需要运用期望值来决定最大化动力的备选方案。建设一个基于职业标准、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的模型来满足会计人员提升自我的期望是必要的。
动机理论的归因理论是将所关注的人的行为归属为一定的原因,对于所关注的人的某一行为应归为内因(能力、努力)或外因(任务难度、运气)。被观察者倾向于将其行为更多地归为外因,而其他人倾向于将相同的行为更多地归为内因。这一偏差也提供了解释和预测个体如何主观理解实际业绩和目标业绩差异的基础。所以为让会计人员更客观的认知自己的业绩水平和激励提高业绩,需要更侧重于设立内因指标和评价标准,激发主观能动性,让会计人员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
2. 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发现:满足会计人员自我评价、自我强化、自我改进的心理需求是构建模型是否适用的关键。
社会比较理论告诉我们,个体有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强化和对能力、选择、业绩、情感及成就自我改进的需求;个体会将自身与客观信息进行比较或与他人进行比较;如果人们寻求自我强化的评价,则会将自己与较低水平的对象进行比较,如果寻求自我改进的评价,则将自己与较高水平的对象比较;人们日常更倾向于将自己与相同情境或有类似任务的人(如同事)进行比较。在日常与会计人员的交流中也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种评价标准和机制,能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通过一定标准的对比,发现优势与劣势,期待单位能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获得进步与更好的业绩。所以在构建模型时,满足这些心理需求对模型成功与否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构建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有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满足会计核算人员的实际心理需要。构建模型需要从设立适合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入手,通过心理学相关手段能对会计核算人员进行测试和评价,并基于评价指标范畴指出会计个体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帮助会计核算个体提升自己。
(二)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是调查归纳,提炼模型指标体系,形成模型基础。二是研究探讨,制定所有指标的定义规范、分级标准,形成模型框架。三是试点测试,征求有关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会计核算骨干人员意见,调整优化和修正模型。四是宣传和培训模型,让全体会计核算人员学习和认可模型,并不断征求意见和修正模型,并最终定稿。五是依模型设计会计核算知识题库和心理测试题库,心理测试题库请人力资源专业咨询公司依分级标准设计完成,专业题库聘请会计专家设计完成。六是择机对全体会计核算人员按模型进行心理评估和专业测试,为每位会计核算人员提供评估报告,为企业出具整体报告。七是针对评估报告得出结论,主要是评估发现的能力素质缺陷,根据需要提升的能力种类划分会计人员培训类别,制定针对性培训方案,称之为行动力学习方案。八是开展针对性培训。九是培训完成后的再评估,评估培训效果和模型适用性。十是持续优化。
三、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构建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数据调研分析阶段、模型校验阶段以及成果汇编阶段。如图(1)所示。
(一)数据调研阶段
数据调研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影响会计核算岗业绩最关键的若干业务模块,提炼完成任务所需的关键能力标准以及支撑关键行为的性格品质。在该阶段,分别用了战略演绎法、资料分析法、标杆人员BEI 访谈法以及问卷调研法等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1. 战略演绎环节。就是运用战略演绎方法,收集公司对核算岗未来的职能定位,从组织战略发展的要求,梳理出新的要求。
2. 资料分析环节。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及研读,在收集公司会计核算岗职位说明书、所属部门职责、岗位涉及的业务流程等资料的基础上,研读提炼出了会计核算岗位关键业务模块。
3.BEI 访谈环节。运用BEI 访谈等方法对会计核算岗标杆人员进行调研访谈。在BEI 访谈的过程中,首先与典型员工本人、典型直属领导、典型身边人进行面对面座谈,收集典型员工的行为事件,以及他们对典型员工在事件中行为的认识和理解,并编码记录典型行为;然后,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删除不具备操作的描述性语言,转录原始访谈记录中的行为描述,将具体的描述转录成员工具体的能力素质,并分别统计典型素质元素的提出频次,将概念相同或相近的元素,整合到共性素质中,筛选出关键的能力素质指标,进一步明确核算岗位关键业务模块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关键能力标准。
(二)模型校验阶段
基于以上一系列的调研、分析工作,撰写出了核算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和具体分级标准的初稿,即模型初步建成。
当会计核算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基本成型之后,进行专门校验。首先,对初稿进行一次内部研讨;第二步是通过沟通会等方式,由具体工作项目组、会计核算岗位相关人员对模型及其标准提出意见或建议。最后再根据相关意见和建议对初稿进行修改,并形成会计核算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及标准修订稿。
(三)成果汇编阶段
构建的最后一个阶段便是成果汇编阶段。基于会计核算岗能力素质模型及标准修订稿,对成果文件进行汇编,最终完成《SSC 会计核算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手册》。
四、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内容
(一)模型的框架结构
图中所示即此次构建的“SSC”模型结构图,SSC 是职业化(Specialization)、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客户化(Customization)的英文缩写,模型以这三个维度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模式,三个维度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针对职业化,提炼出专业能力、责任意识、诚信正直、抗压能力等四个具体能力素质指标。针对标准化,提炼出严谨细致、高效执行、勤思好学等三个具体能力素质指标。
针对客户化,提炼出团队合作、全局意识、开放沟通等三个具体能力素质指标。
上述三个维度模型指标共计十个,在构建过程中提炼总结了这些指标的具体内容,均包括: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指标等级、等级关键词以及等级行为模式(等级典型行为)等。
(二)模型指标的含义
1. 四个职业化维度指标,代表了会计核算能力内涵。
(1)专业能力:专业领域相关知识扎实,对待专业问题能够提出令人信服的专业性处理意见;准确辨别问题之间潜在的多重因果关系,擅于进行推理分析,并能将复杂问题进行逐层分解;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2)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并积极主动承担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及其结果负责,敢于承担责任并设法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平衡工作内与工作外的关系。(3)诚信正直: 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业务处理不受个人利益、好恶的影响,遇到利益诱惑时能坚持原则,不凭借职位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工作中能够言行一致,做事客观公正,信守承诺并保守公司秘密。
(4)抗压能力:能够适应长期的重复性繁琐工作,对严格的“时效、质量”等考核体制环境能够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状态,控制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很好完成工作。
2.三个标准化维度指标,代表了会计核算业务标准素养。
(1)严谨细致:保持客观严谨的工作态度,尊重事实,关注细节,控制风险,重视工作质量,通过对过程的控制,追求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2)高效执行:理解自身任务目标,服从领导决议,快速响应领导工作任务,严格遵守公司的保密流程和制度,有力推动个人与其它相关方积极开展行动,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3)勤思好学: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问题,尽最大能力提出解决建议;加强各方面的自我学习,并在工作中不断应用,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能够根据业务的变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灵活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3.三个客户化维度指标,代表了会计核算服务素质要求。
(1)团队合作:富于合作精神,重视团队的整体价值和利益,在团队中主动分享并积极配合,追求团队整体目标的达成。
(2)全局意识:跳出本位,始终以大局为重,全面、系统地考虑自身的工作对部门和组织整体的影响。
(3)开放沟通:保持开放的心态,充分表达并努力了解他人的观点与立场,以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与信息的无障碍交流。
(三)指标分级评价内涵
上述每个指标都根据测算结果,分成四级,即等级1 至等级4,逐级提高,以此作为评估的标准。以“开放沟通”指标为例,其分级及每级内容如下表所示。
五、结论
本模型已在笔者服务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实例运用,即根据标准组织测试评估,提供评估报告和针对性培训,目前培训仍在进行中。具体为:一是根据模型开展的会计核算人员评估工作。请中介机构专门设计了评估流程和软件,请财会专家和会计骨干设计了专业能力测试题,包括专门设计的500 多题的心理测试题、360 度评价和专业能力测试等。组织了专题考试和测试。二是向每一位参加评估的会计核算人员出具了评估报告。每份报告都有三个维度每项指标的量化结论和十项指标雷达图,得出了具体参考意见和改善建议。三是向公司提出了整体总结性报告,对公司整体会计核算人员基于模型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量化分析的详实报告,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四是根据评估结论提出整体培训计划,行动力培训计划。运用前后比较,参加测试和培训会计人员的年度绩效成绩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50%,差错率下降70%,可以说基本达到目的。
首先,该模型提炼的成果SSC( 职业化、标准化、客户化),与公司会计职能内涵、业务依托以及会计服务宗旨非常吻合,内容方面基本涵盖了个人成长、团队合作及工作要求,能够准确反映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对会计核算岗人员能力素质要求的一个标准。
其次,该模型是促进员工持续完善的基础。公司可以建立基于会计核算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评估机制,该评估机制对目标的完成、绩效的提高和能力的评估,可以帮助员工完成目标,完善自我,以及了解自身事业发展机会。而基于这一模型的评估机制也可以让公司了解到众多关键性信息,包括:员工的管理能力和素质的长处与短板;员工潜在的能力和发展趋势;员工真正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经验方能满足既任岗位所明确的能力素质要求;要采取怎样的培训,才可以有效地弥补员工经验和能力的不足。依据这些关键性的信息,公司便可以引导员工制定出绩效与能力的发展目标以及具体的行动策略,从而促进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行为,进而取得公司期望的绩效成果。
最后,模型是员工有效培训提升的基础。在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与评估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设计,一方面能够让公司了解核算不同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包括个性、价值观、能力以及知识等;另一方面可以让公司明确现有的核算岗位员工在素质能力特点、知识水平等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与短板,尚无法满足未来岗位的需要。这样便可以确保整个培训能够有的放矢,从而有效提升不同岗位员工的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水平。
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初步运用阶段已告一段落,阶段性成果基本令人满意,下一步可以持续针对性培训并开展第二次评估。
不同的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国家对会计计量的基础要求也是在变化之中的,从收付实现制过渡到权责发生制,这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的,但是现在要求部分企业将现金流量表纳入企业财务报告体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意识到收付实现制本身的优点。两大会计理论基础相互竞争、相互依存,在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必将延续下去。
一、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会计核算基础有两种: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即凡在本期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权责发生制是按照收入和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目前,在我国收付实现制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则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以及新《事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事业单位的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
二、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对立
(一)适用范围不同。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使用主体不同,且国家有严格的划分标准。在我国,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队等非营利单位均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企业做出明确规定,要求他们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
(二)收入费用的确认原则不同。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准确认收入、费用的归属期;权责发生制则是以收入、费用实际为原则,收入、费用的确认与现金是否实际收到无关。
(三)核算范围不同。收付实现制只确认与现金收支有关的事项,其他事项不纳入核算范围。 因此会计主体的全部资产都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的,没有债权债务;权责发生制则是以债权关系来确定收入、费用的,这就将非现金资产和负债纳入核算范围。权责发生制在确认期间损益的时候也连带着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进行变化,这样就能更好地确定期间损益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与现金流动的一致性不同。收付实现制的确认标准就是现金的实际收支,所以说在此基础上反映的资金运动情况与实际的资金运动情况是一致的;权责发生制下,会计的确认标准是债权关系,与现金的实际收支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的。如购买固定资产,在权责发生制下,入账价值是购买固定资产的总付出,其损耗是以折旧的形式在以后年度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摊销到产品成本或是期间费用中的,这就可以明显看出在权责发生制下,现金的运动实际运动与会计核算存在一个较大的时间差。
三、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统一性
(一)两者存在的目的是相同的。无论是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其存在的目的都是确认、计量、记录和列报会计主体的经济事项和经济业务。 假设不存在商业信用和借贷行为,那么无论是采取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和费用支出的核算,企业期末的核算结果是一样的;即使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权责与现金的实际收支有一定的时间差,但是只要权责和现金的实际收支发生在同一会计期间,这两种核算的结果也是相同的。
(二)权责发生制可以实现收付实现制财务报告目标。收付实现制在进行会计计量时,侧重的是现金实际流动轨迹,如报告期末现金的结余和报告期间内现金的筹集、运用情况;权责发生制下,会计核算侧重的是经济资源,如企业控制的资产,应承担的债务,期间的收入与成本以及其他用来评价主体财务状况和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从表面上看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侧重点不同,其反映的具体数据不存在联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会计手段将权责发生制下的数据进行转化,重新编制财务报表,这样就可以实现收付实现制的财务报告目标。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在前面的分析中它们是对立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又是统一的。权责发生制以权利或义务的形成为标准,从本质内容上确认了收入或费用;收付实现制以现金的收付行为的发生为标准,从表面上确认为收入或费用。两者可以说是统一的,有联系的。在我国的现行制度的复杂程度高和多元化条件下,并且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及实际操作能力还不是很优秀的条件下,在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好收付实现制,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发挥更大的效应。在引入权责发生制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做到有主次、有目的地改革。因此,政府会计应在现行财务报表体系中,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在现金流量表中,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向政府提供完整的现金流量资料。综合二者优点,做到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辩证统一的运用于政府会计核算中。
四、收付实现制变更为权责发生制的概述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情形越来越多。为了使改制前后会计核算主体的账务能够有效的衔接,以保持会计核算的连续性,会计核算必须由收付实现制变更为权责发生制。基于会计政策的概念(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判断这一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但确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则采用未来适用法。该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并且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能够确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由于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会计核算执行不同的制度,会计科目也有很大的差别。
五、结束语
会计核算基础变更,不仅仅存在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情形中,新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到,事业单位的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会计核算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即对于某一事业单位而言,就有可能同时存在两种会计核算基础。而且对于同一业务或事项,也可能因为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基础的要求不同,也有可能出现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互变更的情形。我们要把握这一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质,正确的运用会计处理方法对其做出正确的处理。
参考文献
1.1课程的地位
“基础会计”课程是财会审专业及各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该课程主要论述会计核算的基础原理、核算方式和掌握最基础的技能。学好该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
1.2教学最终目标
对该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原理、技能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借助借贷记账法在企业的具体应用,对制造业企业在处理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掌握,同时要熟悉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技能,会计账簿的类型和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中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其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指导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应注意对会计基本原理的解释,对会计核算方法的指导,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最终目标。
1.3教学目的
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以及该课程在整个专业学科体系中占据的重要作用。对“基础会计”课程进行理论教学,希望学生对两部分知识进行掌握:其中一部分是会计的理论基础、核算方式和简单的操作技巧;另一部分是组织会计核算的工作、规范会计的基本工作。“基础会计”课程为进一步学习更深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为今后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做好铺垫,其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为:系统科学地讲解会计的理论基础与核算方法,以会计对象、要素、科目为主线.以会计核算方式为辅线,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出发点,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介绍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核算方法和组织程序,重点反映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登记会计账户的基本操作,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如“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奠定基础,进一步为学生今后踏上会计岗位奠定基础。
2讲授该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基础会计”是财会审专业及各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程,在所学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都遇到了入门难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没能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1教与学相脱离
目前大多数高校财会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辅助(学校或老师自行选择),教师按部就班地根据课本知识进行讲授,教师先完成会计理论教学,然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实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突出以理论知识为中心,教学内容体系以会计核算方法为框架。过多突出理论知识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这种会计教学方法使教与学相脱离、教学实践与德育工作相脱离,没能把教与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自主性、合作性等。不利于广立院校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2.2教学与实践相脱离
大多数高校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忽视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许多高等院校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一般主要采用以教材为主,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从而忽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以理论课程为中心,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教材上的理论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概括地把课程中出现的重点及难点记录下来,以应对期末考试。
3“基础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是一门财经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好多人一直关注该课程的改革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社会对财会审专业学生需求主要反映在“四强”:应用性强、实践性强、核算性强、管理型强,所以“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不断在进行中,但其本身也存在改革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基础会计”是财会审专业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课程,目前好多高等院校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该课程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没有创新点,学生们在传统模式下学习,感觉太过死板、乏味、单调,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对该课程产生厌倦感,不利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与教育,使学生们缺乏自主能力、实践能力。
4改革教学方案
在基础会计授课中教师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教师应该在授课时把主导地位让给学生,自己作为辅导地位,从中指引学生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从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提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扩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是指在一个教学活动项目工作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共同开展实施一个完整工作项目的活动。项目教学主要模式是“首先对项目问题进行提问及导入项目基础理论———学生从社会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将来就业创造条件。”项目教学法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来带动学生思考、研究。利用资源,操作实践,进行创作,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一、课程的目标定位
非会计专业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较系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建立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打下坚实的会计理论基础;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披露的全过程;具备简单的会计核算能力;掌握三个方面的应用技能:(1)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2)账簿的设置和登记;(3)会计报表的编制。
二、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不合理
对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学基础一般设置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在学会计学基础之前一般只有西方经济学作为支撑,没有学过经济法或税法等法律课程,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处。此外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的课时一般是40或者48个理论课时,没有实践课时,学生几乎接触不到上機操作和沙盘实验。会计学基础的老师基本上也只有理论基础,缺乏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再加上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重视度不够,教学效果差。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也不尽合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作为会计的基础课程更多侧重于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核算,而学生日后工作当中最有可能用到的会计报表的分析课时很少。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许多老师是”教材+课件”的形式,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借贷记账法经济业务的核算,涉及到很多抽象的名词和概念,理论性较强,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主要以传统讲授为主,课堂练习为辅,理论知识抽象,学生们尤其是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知识掌握情况较差,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
(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根据笔者任教的专业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该门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结合不很紧密,学生们认为这门课程和所学专业关系不大,所以积极性不高,比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和招投标工作,认为会计与他们相差甚远;电子商务的学生更重视计算机软件及应用,而对于会计学基础则不够重视。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上采用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是指以会计核算为主线,按会计的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在教学项目中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最终由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其实质是搭建了一座理论与实务之间的桥梁,主要是以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为主线,把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拆解融合到各项目中,学生学习过程必须和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这样学生既能感受到会计核算工作岗位的真实感觉,又能提高操作能力,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通过适时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较为活跃,同时基础会计课程既有原理方法又有实操分析的特点,要促进学生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提高,教师可灵活采用案例教学、联想启发、互动讨论、情境教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知识技能点,灵活配合运用,实现“学教做一体化”。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是保证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图文并茂,高效、快速的展示案例资料,凭证、账簿实物,报表信息数据,把抽象的会计理论、经济热点融入课件,使课堂教学变得直观易理解,确保课堂信息量的充实,最终达到提高本课程教学效率和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分模块化教学
把会计学基础的10章内容进行整合,共设计3个模块进行教学。
模块1:会计基础理论
会计基础理论包括前面三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四大假设、信息质量要求、六大会计要素、六大类会计科目、借贷记账法等,帮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为后面会计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为了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意识到会计这门商业语言的重要性,笔本文建议增加专业岗位重要性的介绍,进而提高非会计类专业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模块2:选择针对性、典型性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
一般来讲,引用到课程教学中的案例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所用的案例要源于真实生活,具有客观存在性和一定的现实意义;(2)案例尽可能形象生动,具有客观存在性;(3)案例需要经过适当改编,与教学理论巧妙结合起来。教学顺序按照:财务会计报告(说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会计报表要素(理解会计报表的构成)—会计科目与账户(理解会计报表项目数字来源)—复式记账(理解会计科目的运用)—会计凭证(复式记账的依据)—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汇总)。
模块3: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分析
除了让学生知晓财务报告的编制以外,增加财务分析,报表分析等相关内容。并且,在讲解会计报表时,重点说明会计报表的结构与会计报表分析之间的关系,解释如何计算和分析财务指标,以及如何利用附表和附录阅读会计报表的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张璐.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农业经济和科技,2017(2)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1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wu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1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1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1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1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1账簿数据1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wu。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1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11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综上所述,全通用理论是可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全通用可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电算化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平台,实现会计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全通用理论框架主要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1、核算方法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加工和输出时所运用的1整套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经营管理提供电子会计信息,实质就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会计软件设计者总是首先调查数据流,完成科目编码和数据表的设计;然后分析任务,划分模块;最后围绕数据表和科目编码,自上而下地逐1模块设计调试,完成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数据输出等方面的设计任务。因而会计电算化核算专门方法有9个,即科目编码、数据表设计、模块划分、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和数据输出。这9个专门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能相互取代,必须配合运用,共同构成全通用电算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9个专门方法全通用,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技术性保障。
2、主辅核算全通用
日常会计核算,我们通过科目编码进行,也称为编码内核算。但编码并非万能,有些更详细的核算内容,仅依靠科目编码是wu能为力的。如工资1般按工资总额组成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很难同时按职工姓名进行明细核算。又如材料1般按类别或库别等口径进行明细核算,很难细化到成千上万的材料品种。这些工资到人、材料到品种等的核算内容,实际上是更为详细的明细核算,即使强行编码到如此详细的程度,如国内某些会计软件可进行九级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也wu法适应。因此,编码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也不是编码级别越多越好。编码内核算不能满足管理和核算需要时,就必须用编码外核算进行补充。哪些内容纳入编码内核算,哪些内容列入编码外补充,并没有现成的统1标准,完全要根据本单位核算与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实行主辅核算相结合,既能适应日常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管理者对各种管理信息的需求。编码内、外核算存在大量数据交流,比如各种口径的工资汇总表、发出材料汇总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辅助核算内容,都会产生大量表格数据,将其打印出来,就是原始凭证,需要据此编制记账凭证来输入机内。这些凭证数据的手工输入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容易出错。全通用电算会计应寻求1种更快、更有效率的自动输入方法,即表格输入法,来实现编码内、外核算的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