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教育内容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5 10:56: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纪律教育内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纪律教育内容

篇(1)

“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地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1.2?热葜飨?

这部分课程内容的主线为[2]:

(1)数据分析过程: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

(2)数据分析方法:掌握必要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3)数据的随机性:体会样本和总体的关系.通过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

(4)随机现象及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从而了解并获得事件的概率.

1.3核心概念

《课标(2011年版)》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本部分主要涉及三个:

(1)数据分析观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1].

(2)应用意识:结合“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和统计与概率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推理能力: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在“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培养学生的统计推理能力.

1.4学习目标

初中阶段“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学习目标为[3]: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特征的方法,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的统计推断;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本质含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能够应用概率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以及统计与概率在制定决策时的作用.

(1)经历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提出问题、确定样本、收集数据、整理和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

(2)掌握统计与概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方法;

(3)感受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初步形成对事件发生概率的认识;感悟一些随机现象的规律;

(4)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推理,作出合理的决策,并进行交流,逐步提高应用意识;

(5)能用随机的观念认识并解释现实世界,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宏观教学建议

统计和概率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客观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更好的制定决策,这部分内容已成为一个公民的必备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唯一培养学生用随机的观点来理解世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形成数据分析的观念,在面对不确定情境或大量数据时,能作出更合理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4]: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和概率部分的核心,因为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及应用意识展开.

2.1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在《课标(2011年版)》中,数据分析观念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第二,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三,通过数据分析,感受数据的随机性[2].

本部分内容“承载”着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任务,形成数据分析观念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投入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中去.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学习一些具体的知识和方法,同时还能体会到数据中蕴涵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提高自己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1].

案例1加权平均数概念的学习过程[5].

对于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去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进而发现新的知识.

(1)你过去已经学过平均数.你能举例说明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吗?如果已知一组数据为x1,x2,…,xn,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应该怎样计算?

(2)为满足顾客的需要,某商场将15kg奶糖、3kg酥心糖和2kg话梅糖混合成什锦糖出售.已知奶糖的售价为每千克40元,酥心糖为每千克20元,话梅糖为每千克15元.混合后什锦糖的售价应为每千克多少元?

小亮认为:混合后每千克什锦糖的售价是三种糖单价的平均数,即40+20+153=25(元).

小莹认为:在总体中三种糖的质量不相等,计算每千克什锦糖的售价时,应求出混合后三种糖的总价格,再除以它们的总质量数,即40×15+20×3+15×215+3+2=34.5(元).

你同意上面谁的算法?与同学交流.

(3)上面小莹列出的算式还可以作以下变形:

40×15+20×3+15×215+3+2=40×1520+20×320+15×220=34.5(元).

由此可见,什锦糖的单价不仅与混合前奶糖、酥心糖和话梅糖的单价有关,也与混合后这三种糖的质量在什锦糖质量中所占的比值有关.

(4)由问题(3)所列出的算式可以看出,数据40,20,15对什锦糖单价影响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你发现这三个数据影响平均数大小的“重要程度”可以通过哪三个比值反映出来?

(5)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下表所示,仿照(3)中小莹列出的算式,你能计算出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的个数吗?

在这个问题中,数据20,22,24,25出现的次数是不同的,因此,全部数据的平均数,不仅受上述4个数据大小的影响,还要受到它们占这组数据总件数40的比值440,840,2040,840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比值的大小分别代表了上述四个数据影响平均数大小的“重要程度”.

因此,我们把比值440,840,2040,840分别称作数据20,22,24,25的权.

(6)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中,所有数据的权的和是多少?对比加权平均数与以前学过的平均数的意义,你能说出二者有什么联系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学第二学段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概念,问题(1)就是引导学生回忆这个问题的,本设计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这个基础本质上反映出引进加权平均数的可行性).为了体现《课标(2011年版)》提出的“现实性”要求,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设计了两个实际问题:第一个实际问题(求“什锦糖”的售价),这是个求平均数的问题.部分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可能会根据小学学过的平均数的求法,得到小亮的结果.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这种计算方法的错误,引起认知上的冲突,由小莹给出了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能判断出小莹的解答是正确的.之后,通过对小莹列出的算式的变形,引出问题(3)中的算式,目的在于使学生感受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仅与这组数中各个不同数据的大小有关,也与各个不同数据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即各个数据影响平均数的“重要程度”有关.初步感受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的意义.第二个实际问题,即问题(5)中计算“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的个数”,这也是个求平均数的问题.通过问题(5),学生再次感受到如果各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不同,在计算平均数时它们的重要程度也不相同(体现了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因此,需要对学生原认知结构中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工改造,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由平均数概念扩充到加权平均数概念及其求法,扩大了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

2.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标(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样的活动要有利于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在“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教学中,应注重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他们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发展应用意识[2].

案例2怎样的记分规则才合理[6].

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决赛在甲、乙两名歌手之间进行,9位评委的评分(10分为满分)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分):

(1)将甲、乙两名歌手的得分适当进行分组整理,并列成统计表;

(2)分别求出甲、乙两名歌手得分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由(2)的结果,分析甲、乙两名歌手中谁的演唱水平较高;

(4)如果以平均分为标准区分比赛的名次,那么制订怎样的计分规则比较合理?

设计意图为培养学生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统计问题做出分析判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特设计了以上四个问题:(1)要求学生先把题目中出现的评委对甲、乙两名歌手打分的原始数据适当进行分组、整理,并用统计图表分别描述;(2)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三个统计量计算方法的区别;(3)要求学生根据问题(2)的结果,利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对甲、乙的演唱水平进行评价,这实际上是对两组数据的集中程度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解答这个问题,能认识到如果在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差异较大的数??时,用不同的统计量评价时,结果是不一样的.(4)制定计分规则是为了消除个别差异较大的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采取去掉两个极端数据后再求平均数的方法,使评价的结果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这实际上是对问题(2)中求平均数方法的改进.

2.3加强统计推理训练

统计推理是国际公认的统计学习目标之一,让学生具备根据不确定的情境做出决策以及处理统计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知识,对学生进行统计推理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从而实现《课标(2011年版)》指出的“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理,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1]的课程目标.

案例3这种游戏公平吗?(2016年山东威海中考题)

一个盒子里有标号分别为1,2,3,4,5,6的六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号数字外都相同.

(1)从盒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求摸到标号数字为奇数的小球的概率;

(2)甲、乙两人用这六个小球玩摸球游戏,规则是:甲从盒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标号数字后放回盒里,充分摇匀后,乙再从盒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并记下标号数字.若两次摸到小球的标号数字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则判甲赢;若两次摸到小球的标号数字为一奇一偶,则判乙赢.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说明这个游戏对甲、乙两人是否公平.

析解(1)因为标号为1,2,3,4,5,6的六个小球中,标号数字为奇数的有三个,所以摸到标号数字为奇数的小球的概率为:36=12.

(2)画树状图:

如上图所示,共有36种等可能的情况,两次摸到小球的标号数字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的有18种,摸到小球的标号数字为一奇一偶的结果也有18种,由此可求出P(甲)=1836=12,P(乙)=1836=12.

篇(2)

2. 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方式向学生进行灌输,导致学生学习很被动,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上的对立,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势必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坚持用激励的原则去评价学生,从而创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 创建情感基础、让愉快教学走进英语课堂 小学生具有天真、浪漫、活泼的性格,他们更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如果课堂上是一种死气沉沉、没有朝气的气氛,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反之如果师生之间能够像好朋友一样无话不谈,学生在一种非常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活动,效果会大不一样。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愉快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创建情感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并在教学中对“英语愉快教学”进行了实验。实验告诉我“愉快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愉快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做到以下三点: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会上的有声有色。

(1)师生之间建立情感基础,让学生有喜欢老师到喜欢上英语课。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总是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心情不好时,在学生面前易显出一副懊丧、冷漠的表情,易迁怒于学生,这样的课堂氛围一下就变得紧张起来了。反之,如果我们教师能以一副神采飞扬、朝气蓬勃、充满关爱之情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又将怎样的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少给学生一点训斥,多给我们一点关心,在课下,我们教师也可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和他们一起玩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感到你不只是他们的老师,而且是他们的朋友,尽量和他们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情绪饱满,用微笑来面对学生,因为微笑能解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2)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情感指向性。所谓“情感指向性”是指导师生的情感要想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向启动和发展,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如何才能把看似枯燥的英语课堂上的生动有趣,其实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巧妙的提问,都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动手、动脑、自我表现互相交流的机会,努力营造出学生向往的课堂氛围。

篇(3)

一般来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个性比较鲜明,但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尤其是在高中学文科的学生,数学基础尤为薄弱。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怎样提高他们对这门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克服畏难心理,能较好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呢?以下就是笔者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些认识。

一、强调应用性,激发学习的浓厚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兴趣,不只是为了本门课程的考试而学习,而是要当做实用的工具去学。笔者从经管类学生实际需求的角度,审视了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将经济背景、应用实例和现代化的统计软件融入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增加了经管类学生必备的统计知识,运用统计软件,结合经济应用的实质,既对后续课程做了更实质的铺垫,也为学生以后的实际需要提供了良好的数学基础。对教师而言:数学教师只要了解简单的专业背景,知道经管类一些基本定义,就能将《概率统计》讲出专业特色,提高上课效率,同时也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借以突破原有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将基础数学课和经管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都会寻找一些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点,启发大家一起思考与讨论,使课本上的知识生动起来。例如,在讲到指数分布时,指出动物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然后结合它的概率密度函数图像,将概率密度函数的数学意义和大家从生物学或其他途径获得的关于生物寿命的知识进行比较,发现结论一致,大家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对指数分布和概率密度函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讲到连续性随机变量中最重要的正态分布时,首先分析了正态分布的特点,然后列举了许多服从正态分布的例子,如人的身高、体重,考试成绩等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比较。接下来,引导他们运用所学正态分布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上班路径的选择,根据某地区居民的身高来确定公交车车门的高度等等,大家都觉得非常有趣和实用,对正态分布的重要性和相关的计算方法了解得更加透彻。

二、突出教学重点,有的放矢的完善教学内容

目前,该门课程教学内容以概率部分为主,统计部分只介绍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以及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中的单因素试验方差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并且在实际应用方面几乎没有涉及经济领域的内容。而现实是,经管类学生在以后的经济方面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更多的是依赖统计部分的知识。例如上课没有讲到的双因素试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问题。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内容没有体现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教学计划中的基础课地位,更谈不到统计这门学科在经济生活领域中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重要作用。因此,该课程教学内容已不符合大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学生的需求现状严重脱节。加之,在笔者学校,该门课程学时比较紧张,所占学时75学时,学时紧,内容多。因此将学生真正需要的统计知识增加到教学内容中,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针对我校经管类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多年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经验,结合经济方面对统计的应用,笔者大胆对现有教学内容加以必要的删减、补充和完善。

1.由于课时所限,根据经济类的特点,概率论部分的内容适当减少。例如:定理的证明可以删去,结论会用即可。对于学生在高中就已经学过的内容上课时可以加快速度或者让学生自己复习。例如随机事件部分。

2.对概率部分节省下来的时间重点放在统计部分,除原有的知识点,增加了双因素实验的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内容。

3.增加统计软件spss的入门知识,特别是结合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部分的应用。

4.搜集相关的经济方面的实际案例,使用spss软件利用统计方法解决。

三、丰富教学方法,多种方式有机结合

篇(4)

一、“统计与概率”考点内容分析

“概率和统计”是每年数学中考的必考题,我市2011至2013年三年的试题均有“概率和统计”方面的试题。考查内容有中位数、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频率、频数、概率计算、综合应用等,每年合计占分比例约为13%。从“统计与概率”的考点分布看,虽然该知识点不是中考中所占分数最多的知识点,但是“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是每年中考必考的内容,而且从题型分布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趋势:考试的分数比例非常稳定、所占的分数基本固定、知识点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及引导学生迎接中考时,必须让学生理解“统计与概率”这一课的知识。

二、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使用“分层次教学法”的必要性

从近三年考点内容分析中可以看到,在每年的数学中考中,“概率与统计”的内容分布是具有层次性的,现以我市近三年的考试内容来说明。

1.概念与公式的掌握

从考点分布来看,折线、条形、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数据与概率的计算,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好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只要能理解该课知识的概念与基本的算法就能拿到分数。它在中考试卷中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教师要引导所有的学生理解、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比如南通市2012年数学中考第12题的题目为:某校9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分别是:163、165、167、164、165、166、165、164、166,求取这一组数据的众数。

这是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据的分析》中的内容,只要学生能理解基础概念,就能很轻易的得到答案。

2.简单的公式计算问题

在学生牢固的掌握了“概率与统计”的基础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简单的应用这类知识。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够完成这类知识的计算;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基础知识已经比较牢固,所以通常能简单的应用已经掌握的概念与公式。

比如南通市数学中考2011年第25题为:某中学调查自己喜欢的球类情况,通过调查得到以下的统计图:

该题要求求出参加调查的学生人数;如果学生共计有2000人,则求出喜欢篮球的人数;补出喜欢足球人数的条形图;求出其它球类扇形的圆心角。

这是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统计与描述》和八年级下册《数据的分析》中的内容,这道题学生只要理解统计的概念,统计的公式的应用方法,就能依照公式计算出答案。

3.综合知识应用的问题

过去“概率与统计”的知识点考核有可能只考核学生的概念理解问题与简单的公式计算问题,然而近两年来,中考已经提高这门课程的考核难度,它要求字生能把学过的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

三、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使用“分层次教学法”的方法

1.理解学生的差异性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有些学生的数学基础好,且思维宽广,他们能迅速的吸收各种数学知识;有些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且思维能力受到限制,他们就是人们常常谈到的学困生。教师只有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才能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学习。

2.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学习

对于基础好且思路宽广的学优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去学习课本以外的数学知识、鼓励他们思考更新的解题方法、创造更新的解题思路等;对于基础比较牢固且有扎实的计算功底;而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跳出“学习数学仅仅只是学会计算方法”这样的认知,帮助让他们建立起数学思想。

3.给学生更多选择的范围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如果只划定一个学习范围给学生,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个学习范围不适合自己,从而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用分层次的方法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力。当学生觉得自己可以针对自己学习的现状有选择的学习时,他们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比如教师应用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引导学生学习《概率与统计》这门课程时,教师在选择例题的时候,要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学生可以根据目前掌握的知识去巩固课堂中学过的知识、挑战对自己来说稍微有点困难的习题,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对例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概率和统计”的知识是这几年中考的必考题,从近三年来南通市数学中考的题型分布中可以看出,学生不仅要能掌握这门课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还要求能灵活应用已学过的知识。教师要针对目前“概率和统计”这门知识的考试现状,分层次的引导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尽可能的掌握好概念和方法,从而拿到更好的分数。

参考文献

篇(5)

我国高校扩招之后,计划体制下的大学生高就业率不复存在,就业问题逐渐凸显,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创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高校创业教育攸关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面向当代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课程,在培养创业型人才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我们应该不断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研究,为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创业型人才服务。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目标与路径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与此相适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目标则是提高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更好地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顺利达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教学创新的具体路径则是围绕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组织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深入认识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为学生未来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内容设计 

创业是指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在国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的前提下,大学生要通过就业观的调适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创业者。[1](p.159)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则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实现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一目标,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各章中都应该渗透创业素质、创业价值、创业观念与创业方法的教育,系统讲授创业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具体内容设计如下: 

(一)绪论部分内容设计 

绪论部分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教育学生珍惜大学生活,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创业素质,为未来创业奠定基础。创业教育的重点可安排在第二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成才目标、形象塑造三部分内容,重点阐述以下问题:第一,创业素质是实现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必要准备,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这些素质有助于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专业技能、人际协调等各种能力,都与大学生成才目标息息相关;第三,创业形象是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之一,重点从形象塑造方面去分析创业者的形象。 

(二)第一章内容设计 

本章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重点阐述创业理想及其实现,教育学生要有远大的创业理想,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主要安排四个主题:第一,创业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创业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创业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一部分,大学生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中进行创业,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创业活动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给学生分析创业的风险,打好预防针,增强学生对创业风险的抵御能力;第四,创业理想的实现。 

结合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在教育学生树立创业理想的同时,又对创业理想实现的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三)第二章内容设计 

第二章主要进行爱国主义与民族传统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可以重点讲授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业者的爱国情怀,教学中可结合相关案例分析那些成功创业者所具有的爱国理想,勉励学生努力寻找创业与爱国的最佳结合点,在创业活动中践行爱国主义;第二,梳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创业精神与创业传统,从中发掘一些创业思想和创业教育素材;第三,梳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的创业精神;第四,如何弘扬创业精神。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创业教育,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摆脱以往抽象阐述的弊端。 

(四)第三章内容设计 

教材第三章主要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因而可以结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分析创业在人生历程中的价值,创业对于拓展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创业者面临的心理环境、人际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主要围绕五个问题进行:第一,创业对拓展人生价值的意义;第二,创业者的心理素质要求;第三,创业者的人际环境、人际交往;第四,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进行创业;第五,科学发展观对创业的指导意义。 

通过这些问题的讲解,可以让大学生明确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创业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五)第四章内容设计 

本部分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包括道德基本原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内容。因此,创业教育可以结合道德教育来进行,分析创业过程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明确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并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切实履行。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渗透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创业者的借鉴意义,教师可以系统梳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从中精选一部分与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具体规范,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经典;第二,创业者的荣辱观,教育学生以创业为荣,以满足人民需要为荣,以成功创业者为榜样;第三,创业者的基本道德素质,尤其是对个人与他人、国家、社会的利益关系有正确的认识;第四,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规范。结合道德教育所开展的创业教育,旨在使大学生明确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作为未来创业者的道德素养,并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自觉遵守各项道德规范。 

(六)第五章内容设计 

第五章主要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创业活动与社会公德密切相关,创业活动需要稳定的公共秩序,创业者自然应该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第一,创业需要稳定的公共秩序,着重讲解良好的公共秩序对于创业活动顺利进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第二,公共生活道德失范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此处重点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化认识;第三,《环境保护法》对创业活动约束与规制,当前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自然要渗透创业教育始终;第四,网络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创业活动离不开网络空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同样适用于虚拟空间,需要切实遵守。

   (七)第六章内容设计 

本部分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把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相关法治教育结合起来,着重分析职业道德及法律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家庭生活对创业活动的支持,重点讲解以下五个问题:第一,创业者的职业道德,分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对创业活动的约束与规范;第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等对创业活动的约束与规范;第三,创业观教育,强化创业意识;第四,创业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业环境的优劣,明确创业风险,作好心理准备;第五,创业者的爱情、婚姻与家庭,教育学生兼顾创业与婚姻家庭,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八)第七章内容设计 

本章主要进行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教育,因而结合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创业者的法治意识,主要从以下五个问题入手:第一,创业者所处的法治环境,分析我国法治建设和创业活动的辩证关系;第二,创业者应该具有的法治观念,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等观念有合理认识;第三,国家安全与创业,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坚定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的信念;第四,创业者的法律修养,在处理创业纠纷时能够讲法律、讲程序、讲证据、讲法理。 

(九)第八章内容设计 

第八章主要进行法律制度教育,包括宪法、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教学中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讲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一,创业者的权利维护,重点讲解宪法、民法和刑法;第二,民商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三,行政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四,经济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五,刑事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这些法律规范与创业活动的启动、运行、调整密切相关,因此要教育大学生明确具体法律规定,以具体法规为导航,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创业者。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是手段,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创业型人才是目的。因此,教学方法要始终围绕有利于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种: 

第一,讲授法。讲授法是其他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包括教师讲授和组织学生讲授,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的教育,开展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确创业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第二,讨论法。讨论是讲授基础上的延伸,通过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深化对创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认识,探讨道德理想、法律理想和道德实践、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及应对措施,有助于增强创业者践行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自觉性。 

第三,案例法。案例是理论的动态呈现,引用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尤其是本校校友创业的先进典型,从中概括出他们创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即创业必须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篇(6)

通过对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两者之间进行对比,大学概率与高中概率在教学内容上有许多重复之处,对于一些内容在高中教学中要求较低,比如对概率的概念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等方面,高中数学教学中就没有严格的要求,也没有要求学生掌握比较严密的公理化定义.大学统计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两者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大学数学统计教学内容反映到高中,更多的是偏向于计算技巧的训练,而大学教学在涉及统计教学内容时,比较要注重数学思想的挖掘及数学方法的应用.高中教材统计学的教学要求比较侧重于实际运用,对相关的理论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低,因此,对大学生的统计部分的教学体系基本上没有影响,两者之间的衔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二、实现大学概率统计教学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衔接的方式

1.课程内容的衔接

大学数学概率统计教学内容是在高中知识基础上的提高和扩充,其显著特点是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我们在高中初步、直观地学习了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在大学我们将对有关知识进行理论化、系统化,合理地编制教材,并且进行一些研究性学习,以实现两者之间更好的衔接.

2.学习方法的衔接

由于高中的学习密度和作业量大,简单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态度都会使学习出现僵局,必须使学生意识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例如,让学生了解大学所学习的概率统计知识中随机现象及其统计规律性以及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等,有助于学生对概率统计知识的更好理解,从而实现了大学概率统计知识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比如高中在古典概型问题的讲解时比较细,题目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大学时就不需要在古典概型上花太多的时间,以有效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从而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如例题:储蓄卡的密码一般由6位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可以是0,1,2, …,9十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假设一个人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储蓄卡的密码,问他到自动取款机上随机试一次密码就能取到钱的概率是多少?在该例题的解析中,可以运用高中数学中所学的基本事件的特点以及结合高等数学中古典概型的有限性和等可能性的两个特征,随机试一个密码,相当于作一次随机试验.所有的六位密码(基本事件)共有1000000种.

3.教学方法的衔接高中与大学的数学教学方法均以讲解法为主,但高中教学要对概率统计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总结题型,归纳方法方式,提高教学知识的系统性与网络化.大一应承接高中教学对解题方法有总结归纳,增加练习课次数和题量训练量,先让学生掌握通性通法,使刚入学的学生度过适应期.例如在概率统计内容的概念学习中,可以对易混淆的概念(定理)对比学习;对公式、定理各字母的含义、适用范围、特例等作补充说明等来帮助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其成为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例如在例题“在1000个有机会中奖的号码中,在公证部门监督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确定后两位数为××的号码为中奖号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抽样方法”中,该种类型的例题就可以通过高中数学中系统抽样的方式和高等数学中间隔距离相等的抽取相结合,对例题进行解答.

4.增设数理统计试验

数学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中,存在许多随机试验,许多规律是从试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大学概率统计和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衔接改革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Excel作为数据处理平台,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在计算标准差、相关系数、平方和分解等问题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概括、总结能力,巩固和加深统计和概率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大学概率统计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更好的衔接.

5.高考命题与高等数学知识的衔接

篇(7)

《军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军队院校规定的生长学员必修课之一,是对学员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军事职业素质与法律素质,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中国国防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执行者。课程内容对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的支撑作用,所以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教学内容选取改革

根据军队建设发展需要和完成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精选教学内容,按照军事职业和岗位任职所具备的素质,结合教材体系,序化教学内容。以培养学员的职业素质为导向,并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课外实践相结合,以项目教学法来推进,从而不仅保证了内容选择上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并为学员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出发,确定了三大板块九大实践专题的教学内容,体现与军校学员成长成才主线的结合。

第一部分:思想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军精武教育,主要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员形成一个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正确的人生目的、端正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价值标准为基本内容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体系。结合军事职业要求,重点解决军校学员成长成才的长期定位和发展方向问题,使学员初步具备一定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培养其为实现军事职业理想而具有的坚忍不拔的信念,并在职业生涯中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努力创造有价值的军旅人生。

第二部分: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军营美德教育,主要是分析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导向,军营公共生活和军事职业生活的道德规范,以及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对学员进行道德观教育,使其在军营公共生活和军事职业生活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重点结合学员的职业定位,培养高尚的军事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军事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为其在军旅生涯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部分:法制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法律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法律、宪法和其他部门法,重点突出军职犯罪教育,旨在帮助学员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其法律意识,培养法治社会“合格守法军人”的基本素质,初步学会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军旅生活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提升学员的职业法律素质。

在思想教育部分,我们强化对学员军人职业理想的培养;在道德教育部分,强化学员军人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在法制教育部分,强化学员对军人职业法律和社会法律的遵守。其关系见图1。

二、教学内容优化改革

按照军事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基点,构建系列模块,优化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

课程组确立了以德育模块、专题教学为主的整合思路。把过去以学科为特征的课程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优化,以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基点,整合教学资源,内容前后衔接,相互贯通,相应组成了理论模块、实践模块、素质模块等系列模块,涵盖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教育等六大内容。通过课程结构的重组、课程内容的优化,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和缺失。

教学内容优化后的效果:

1.突显各内容模块优势,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德育建设具有时代性,学员入伍后就深深背负职业的压力,面临着情感困惑等各方面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需要与时俱进构建德育系列课程,开展学员德育工作,有助于发挥各内容优势,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促进了课程整体优化,受到学员普遍欢迎。

在德育系列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既重视课程平台的开发,又着重进行了课程结构的重组和内容的优化。通过模块化、专题化的整合,既彰显出各学科的重点,避免了内容之间的重复,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相互学习借鉴,优势互补,使德育教育更加扎实有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受到学员普遍欢迎。

3.构建了“全员育人”的体制机制。围绕促进学员成长、成人、成才这一中心目标,学院机关、大队、营、教研室四个部门联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既克服了空洞说教的德育模式,又解决了学员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全员育人、共同关注学员发展、实现教育一致性”的要求。具体见图2。

参考文献

篇(8)

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连续开展了多年,加之当前又在开展排头兵实践活动,为避免一些同志对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产生厌倦懈怠情绪,分局领导十分重视思想发动工作。7月14日,分局党支部召开道滘交通分局2006年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动员大会。会上,分局领导分析了当前反腐斗争的严峻形势,阐明了当前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全局党员干部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参加学习教育活动,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切实做到干净干事、为政清廉。会上,分局党支部同时对今年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进行了部署,提出了“提高认识、注重实效、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工作要求。会后,分局办公室及时制定《道滘交通分局2006年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学习内容、时间安排、教育形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避免了学习活动流于形式,为确保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取得实效奠定了良好基础。

篇(9)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校思政项目A-2500-12-01013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46-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渐演变为普及式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能接触到高等教育。课堂纪律的好坏严重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

另一方面,课堂纪律的好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大到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小到个体的想法、行为方式都是影响课堂纪律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课堂纪律现状

在不同的文化、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形式也与高中阶段有所不同。

违反课堂纪律现象普遍化。通过调查统计,有90%的同学在课堂中出现过2种及以上的违纪行为。

旷课现象严重。高等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自我、散漫现象严重,旷课成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课堂内违纪现象多样化。学生在课堂内违纪的行为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变化。

违纪行为性别化差异缩小。在当代大学生中,男女生违纪行为差异性似乎变得不那么明显。违纪行为的性别差异化逐步缩小。

三、课堂纪律影响因素的ISM分析

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研究课堂纪律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对优化大学课堂知识传递成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影响课堂纪律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选取影响课堂纪律的10个要素与本研究的目的要素课堂纪律组成课堂纪律影响因素系统要素集Acts,Acts={S0、S1、S2、S3…S10}。

课堂纪律(S0):课堂纪律为系统的目的要素,本系统中课堂纪律更加倾向于形容一种学生遵守规范的状况。

认知程度(S1):本系统中,认知程度主要是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对于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表现为不同的行为方式。

认知需求(S2):认知需求在本系统中主要是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获取需求。

三观需求(S3):对于大学生而言,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发所产生的需求、所表现的行为方式也是影响课堂纪律的最本质因素之一。

教师素质(S4):教师素质是指教师的综合评价,是一个教师带给学生最本质、最全面的表现。教师严厉与否、能力强否、可信任否方面的评价等都包涵在这个因素当中。

授课内容(S5):教师的授课内容是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因素。课堂对学生吸引力大的情况下,课堂纪律会相应地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

授课形式(S6):与授课内容相同,授课形式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课堂纪律就会相应地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

考核方法(S7):有研究表明,一门课程的考核频率高、考核标准严格可以有效地防止“背多分”现象的出现,学生更加注重课堂获取的知识、更加专注课堂。

有效措施(S8):本研究的有效措施是指教师是否制定合理的维持课堂纪律的行为准则,面对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采取的适时的、有效的反应。

人文环境(S9):大到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小到一个班级、一个小型组织的习惯氛围都可以叫作人文环境。这种环境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

家庭环境(S10):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

(二)课堂纪律影响因素ISM模型建立

通过运用自行研发的软件进行运算,可直接得出系统的解释结构模型(如下图1所示)。

图1 系统解释结构模型

四、基于ISM 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

通过对系统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我们对课堂纪律的影响因素系统可以有一个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一)系统结构分析

在模型中可以看到各个因素对课堂纪律的影响方式和途径各不相同。通过解释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系统共分为四个层次。

(二)全局性因素分析

人文环境、家庭环境、授课内容、授课形式、考核办法、有效措施六个要素是影响课堂纪律的全局性要素。这六个要素作为系统的输入性要素,对课堂纪律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直接影响要素

认知程度和认知需求作为课堂纪律的直接影响要素,变动趋势能够直接影响课堂纪律的好坏。

五、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严肃课堂纪律建议

课堂纪律的好坏往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课堂纪律除了受到来自教师方面的影响以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课堂纪律也可以通过认知程度发生影响作用。在课堂纪律的严肃性、规范性发展道路上,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共同发挥作用。

(一)丰富课堂内容,严格课堂要求

通常情况下,上课内容丰富且能够被接受、授课形式灵活、对于学习内容考核严格、面对违纪行为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都能够促进课堂纪律的严肃性。

教授的内容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同学们对知识的摄取,而适宜的教授方式可以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共同作用,对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产生影响,从而使得教师与学生形成学科上的良好互动,是严肃课堂纪律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式。

(二)重视社会因素,培育良好氛围

在浮躁、功利的社会氛围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呈现功利主义色彩,“背多分”现象就是功利主义的最典型性代表。从社会氛围、家庭氛围入手,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抵制功利主义是严肃课堂纪律不可或缺的途径。

(三)心理结合思政,思想教育工作为保障

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在大学生群体中,思想偏激、心理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的学生数量也在逐渐上升。不能很好的遵守课堂纪律,出现违纪行为的同学作为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他们所需要的关注往往会影响教师的正常授课。结合心理干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纠正这部分同学偏差最为有效的方法。

篇(10)

体育教学离不开良好的班级纪律和课堂秩序,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教学管理,维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是体育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亦是体育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优秀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技巧,解决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艺术,都给体育教学带来应有的光彩。彰显出体育教师的教学魅力、人格魅力。和优秀体育教师的教学相比,更多一线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苦于教学纪律,在内心更呼唤擅长管理的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几乎是脱钩的,平时没有工作上的要求,很少联系和沟通。这样势必影响到体育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对体育教学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都是极为不利的。笔者从体育教师的角度出发,就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班级纪律进行剖析,以引起班主任的重视,为体育教师开展正常的体育教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学需要基本纪律保障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除了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外,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班级纪律的管理上。虽然说体育教师对维护自己的课堂纪律是很正常的事,但和所带平行班的纪律相比,总有个别班级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花费更多的精力进行管理才能使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体育课和别的学科的课程最明显的区别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思维在活动,而且学生的身体也在不停运动,这和平时的课堂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运动中的学生要完成动作练习必须不停的变换自己的位置,此过程正是学生运动和交流的过程,也是课堂纪律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体育教师若把精神放在对学生练习的指导,很难对其他学生过多的进行管理和关注。体育委员进行小组管理,很难完全掌控绝大多数的学生行动,这就为学生的课堂中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出于种种情况考虑都需要给体育教师一个良好的班级纪律保障。这种良好的班级纪律不仅仅是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要培养的,使学生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而且更多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二、善管理的班主任更能把握住体育课对学生组织性纪律性的培养

体育学科对学生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般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一个善于管理的班主任,都会抓住体育学科的特点,除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外,会善于利用体育课,对班级进行纪律教育。优秀的班主任总会利用班级活动,对班级纪律和班风进行教育,促进班级的班风形成。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总会有这样的一个感受,哪班的班主任对体育课重视,其班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课堂纪律则让体育教师非常轻松驾驭课堂教学,并且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只要付出一点精力对班级纪律进行教育,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相反,班主任经常占用体育课或很少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纪律进行要求,其体育教学纪律就会相差很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会费力费心且效果不明显,课堂纪律也很难满足体育教师教学需要和要求,体育教师往往感觉很疲惫。若无班主任平时纪律教育,不管体育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多么精彩,总会有学生在练习和活动中忽视纪律,使体育教师不得不打断正常的教学,停下正常的教学活动,对班级纪律进行管理和教育,耽误了大多数学生的练习时间。

三、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纪律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负责,还要对学生的健康负责,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表现在日常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的宣传教育,利用大型体育活动形成班级的凝聚力,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上好体育课。好的班主任必须关心教师对课堂的教学态度,更会看重体育课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更为在乎。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以得到班主任的配合。相反,很多班主任也会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班级纪律严格管理,使学生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个印象,就是良好的班级纪律是学习的基础。班主任对体育教师有意见的时候,总会说这样的话:我天天在班级对学生进行的纪律要求,结果被体育教师一节“放羊课”弄的荡然无存。从班主任的话中,能感觉到体育课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被班主任看的非常重的,如果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配合很好的话,不仅班主任会支持体育教师的教学,甚至班主任还会身体力行直接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我校六年级有一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很有一套科学的可行的方法,他经常利用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共同和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堂的班级管理,所以他班学生的课堂纪律非常好,体育教师在班主任的感染下,每一节课都有丰富的内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管理,尊重课堂秩序。

良好的班级纪律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德育合格的人才需要,把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一个善于关于班级管理的班主任对促进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也一定是体育教师的福音。

上一篇: 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下一篇: 产品创意营销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