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6 14:41: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筑数字化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涉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过程复杂,管理难度很大。而我国传统的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各项工作的上报,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不高,并且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数字技术的发展给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机遇,采用数字化技术将管理模式数字化,使其成为一种数字化的管理方式[1]。将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效率。这种管理方式必将成为今后建筑管理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因此,本文针对数字化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探索,以期降低传统管理方式中的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
1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数字化管理是将建筑施工中的对象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数字信息。并将这些数字信息进行进行编码、存储和处理。然后将这些信息应用到建筑施工项目中去进行管理。其具有实现量化、过程精确、客观科学、效率高、管理预见性强等特点。数字化管理可以加快进度、节约造价和保证工程质量。因此,数字化管理可以概括为[2]:用数字的方式完成施工内容的表示,并对施工中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科学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管理,最终达到项目的预定目标。但数字化管理不同于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更侧重对信息进行管理,而不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研究。数字化管理要优于信息化管理,数字化管理在对信息的管理过程中完成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反馈来完成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的控制。更加有效和全面。数字技术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是一种现代的管理技术。能够对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支持,同时也强化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因此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同时也会在别的管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传统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不足
从目前来看,传统的管理模式是粗放式的管理。相互之间沟通不顺畅,并且施工技术落后,施工现场材料浪费严重,劳动强度大,资源配置不合理,施工效率低下。同时具有很高的安全事故率,建设成本大。落后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市场的激烈竞争,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从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看,大多数建筑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电话、文件的方式来完成日常工作[3]。这样导致信息更新时间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同时不能及时获得施工过程中的完整数据,不能系统的完成成本造价的规划管理,造成企业的人力和经济损失。从信息实时性来看,有一半以上的工程数据来自于一线。这些数据是原始数据,并且是施工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有利于优化工作进度和资源配置。是今后施工方法改进的重要基础。但目前的大部分原始数据靠现场人员在纸质上记录,存储。这样不仅造成数据记录规模庞大,而且也不利于保存。对后期的查找也会造成困难。
3建筑施工数字化管理的措施
3.1建立数字化管理的平台
为了实现用数字化来管理建筑工程施工,首先企业要将施工过程数字化,对其进行数字化表示。而数字化表示的关键就是工程机构分解。分解后要进行模块的管理,并将模块进行编码处理,以便计算机系统处理。最后将所有的模块进行集合以形成项目工程,然后通过数字化的处理。这个项目工程的数字化管理对象就是上面的数字集合。这样就建立所需要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3.2工程造价的数字化管理
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最为关注的是工程的造价。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造价会不断变动。市场上材料的价格、质量以及在施工中人员的操作就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数字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将施工过程中所有有关工程造价的数字进行记录存储,并进行详细认真的核算,仔细核对成本、利润、工期、时间等数据。然后在数字化管理平台上进行分析。进行工程造价的管控。
3.3加强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在现场的建筑施工中,不时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数字化管理,通过分析现场的数据[4]。并将现场的数据和数字化后的数据进行及时的比对,利用数字化平台找出差异化的部分。并对该部分进行详细的审核,在不影响施工安全和工程造价的情况下,保证符合规定的指标。同时也要加强对数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重视工程项目期限和施工质量标准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3.4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如今,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网络趋势越来越明显。将网络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也将是一发展方向。在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中,有大量的数据需要采集、传输和处理。数字化管理的正常运行需要企业和施工现场各部门之间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这种数字化平台为企业提供了有利的信息化管理基础,与此同时也对企业提出了要求。信息化的关键是数字网络系统的建立和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4数字化管理的优势和实施难点
数字化平台的建立使企业完成建筑项目的管理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其具有管理科学性强、管理的反馈度高、管理效率高、管理目的性强等优势。传统的项目管理主要依靠从业人员的经验,理论无法和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数字化管理可以将施工中的各方面因素综合协调起来,利用数字的方法完成标准参数和实测参数的比对和分析。可以得出更好的管理举措,是企业更好的掌握工程实际情况。这样做出的决策针对性更强也更有效、更可靠。并且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及时的反馈和处理。标准化和数据化的信息处理使得管理效率更高。
5结语
数字化管理是现在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手段。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形势的发展。寻求新的管理模式是每个企业保持自身生命力的关键。而数字化管理正是企业寻找的新模式。它可以使企业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适应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对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来伟祥.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数字化管理手段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1,(8):92
[2]王书泽.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9):1268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中,数字化管理手段是我国建筑企业施工重要的探讨话题,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手段以及推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步伐,我们在建施工程施工中采取数字化管理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将每个阶段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更好的量化分析,需要将每个环节的工程量和内容进行分解并建立模型,那么就可以通过对分解模型的最终数据结果来判断某个阶段或者某个工序是否符合要求,这就应运而出一种新型管理方式----数字化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概念和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系列数字化建设举措的实施,在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我们把所需要的建筑工程设计出来,然后再通过对施工材料的一系列加工得到最终的产品就是建筑物,那么在这个复杂的产品制造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效的进行管理进而使得产品的质量更好。而我们通过对这个过程一系列数字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进而指导管理的手段就叫做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施工管理是以建筑工程数字化为基础,运用数字化的手段整合信息并在完整的信息处理机制下进行运转的建筑施工管理方式。数字化施工管理主要用到的是:项目结构分解理论即WBS;过程管理基本作法PDCA;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体系;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规范这四个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这些方法,对其中的一些理论进行改进,就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提供出一套完备的理论依据,同时使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实现成为可能。无论什么管理形式和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目标,数字化管理的目标也是提高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企业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系统是能够建立起来并运用于实际工程的。这种系统的建立和和运用也是实现建筑工程高效、高质量施工的重要基础。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具体分析
2.1对建筑工程进行结构分解。在建筑工程刚开始的时候,要根据结构分解理论对施工的整体结构进行细化和分解。建筑工程的分解要按照总的工程量以及施工的主要内容进行,并不是随机分配或者毫无规则进行分解,这样的工程分解是毫无价值的。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对工程进行模块划分的过程,通过模块划分将每部分进行编码,每一块模块任务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模块。2.2确定每个分解模块的特征目标。每个分解版块一般都是由施工效益、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组成的。其中的施工效益由施工所花费的成本、整个工程的产值以及施工的利润等数值进行确定;其中的施工工期一般根据绝对工期以及相对工期的数值进行衡量;施工质量的评定主要按照检查数值的标准值和检测标准确定。这些数值的确定和衡量都是依靠PDCA管理法进行,所有的特征目标确定之后就可以投入的下一阶段的工作。2.3施工管理阶段。在基本了解施工内容和施工工程量的基础上,会对工程进行分解和特征目标的确定,然后就会进入到施工的管理阶段。施工管理也是按照过程管理的思想作为指导,各项施工内容和施工计划也都开始进入正式的实施阶段,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各项工作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并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控制,在质量控制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4施工过程的检查工作开展。PDCA过程管理法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始之后要做好各项监测和检查工作。要将施工的基本情况和每一次的检查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归纳,由管理者根据检查数据指标分析确定施工质量并及时跟踪进一步的施工情况。检查数据总结也是围绕施工效益、施工工期和施工的质量进行展开,通过这阶段的检查数据和各个模块的特征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发现很多有益的信息。2.5项目自检和处置阶段。通过上一阶段的检查数据对比分析就可以总结出施工每一个环节的问题,我们应该清楚什么要的检查数据结果,就会是什么样的施工质量,只有符合标准的施工数据才可以证明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对于有问题或者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施工环节和施工工序,施工单位首先要进行自我检查,并且找到形成问题的原因,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2.6项目循环和整合阶段。在每一个分解模块的施工任务和施工目标完成之后,就要将每一个模块进行融合并进行综合管理。最终的数据汇总分析是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整个过程都会在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变得更具说服性和科学性。最终的模块整合,使得每一个模块的特征目标整合成一个项目工程总的特征目标,最终的特征目标分析数值也可以反映出整个项目工程的总体施工情况。
3结束语
建筑工程在新时期的更好发展,企业除了对外要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建造出更高质量的项目工程以外,对内还应该加强管理,创新当前的项目管理手段和方法,寻求更多有利于工程进度提升,有利于解决阶段性施工问题,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方法。数据化管理是一种基于数据整理分析的管理方法,主要的数据分析都和工程的造价管理相联系,更好的将工程的每一个部分检测进行量化,进而可以更好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最快速的反应。
作者:李建丽 葛红星 单位:沈阳鹏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沈阳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二、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中数字化建设的实施
(一)施工投标工作
目前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项目施工投标的结果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为目前项目报标期限的减少,根据时间要求报标是企业能否成功投标的重要环节,所以每一个施工单位投标工作都非常重视,努力做好。在以前因为技术和工具的不足,大部分单位对施工投标工作中投入了许多的人力、物力,但效果却是一般,非常严重的影响了工程收益。在施工投标工作中使用标书制作管理软件制作标书,在为单位做标、投标都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使施工单位的投标工作提高竞争力。
(二)前期施工准备和项目管理工作
在工程项目顺利中标后,最主要的目标是控制成本和增加收益。在企业生存发展之路上对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是每一个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项目管理法指出“三控、两管、一协调”其意思就是:控制进度、质量与费用,管理合同、图纸文档,进行组织协调,进一步加强和稳定了企业的发展之路。然而,因为保障实施的工具不足,使很多工作统筹协调不完善,导致在管理施工项目时杂乱无章。施工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准备工作再到项目竣工验收,施工项目管理自始至终串联着整个施工进程。在施工项目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时,现在主要可以使用的软件有施工组织设计软件、施工平面图制作软件、网络计划技术软件、合同管理软件等。施工组织设计软件类似于施工投标工作中的标书制作管理软件,一般都是运用常用的文字编辑程序,然后再添加专业资料,运用图纸和各类表格,完成施工组织设计书。施工的进度与成本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是两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衡量着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品。管理技术提升施工单位的效益,网络技术为核心,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两个关键地方。一般这方面的问题都是通过网络计划技术软件来解决。
(三)施工项目和图表文档管理工作
建筑项目开始施工后,要保管好工程文件和图表,这也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数字化建设的配套构成部分。工程图纸是进行施工的根本,科学的工程管理必须对文档和图表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大量工程图表和文档种类,以往的人工管理始终存在着很多缺点,查询和维护都不太方便,这给施工单位的管理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对工程的进度、资源投入和质量都带来了许多影响。有效的图表文档管理是有效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必要保障路。使用工程图表和文档管理软件可以让图表和文档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和规范,同时可以与其他管理软件一同使用,达到报警和冲突检测的效果。当施工项目的个别工序因为图纸规划不完善时,系统会给予及时的提示,使项目竣工后的维护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基础。
(四)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和建筑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
当前基建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靠施工人员的自觉性和监理人员的监督,但现场作业点多面广,常规监管方式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极易发生施工质量和安全事故。运用视频监控和建筑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监管人员对施工现场重点部位、重要机械进行实时在线监控管理,不仅直观监测工作程序是否标准、施工手段是否安全,并可提前发现事故隐患,并可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同时24h的视频监控和视频监控资料的记录,对预防材料和设备的人为损坏和偷盗行为,落实和提高工地标准化管理措施和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运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全面系统了解工程进度、物资设备、人才组织等方面的信息,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视频监控系统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作出准确的决策,保证施工现场保质保量的进行。
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可实现性非常高。它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过程的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建筑施工过程更加具体化,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我们要准确了解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和具体的实行步骤。
1.1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概念
建设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它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建筑施工过程进行量化,从而实现系统化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分析好出现的各种信息,并以报表的形式汇报。这样可以使数据简洁清晰。然后,管理者应将数据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每个环节进行评估,以控制施工过程。应该注意的是,数字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字化管理比信息化管理要更具有全面性。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石。另外,数字化管理对于施工的质量、成本、施工进度等也有较为全面的掌握,是优于信息化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
1.2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步骤
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大致上分为五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建筑工程的结构分解。首先要分解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量清单等相关性内容。其次要分解建筑工程施工中分布分项划分的规定。在分解后,要将得到的各个模块进行编码。如果出现矛盾,需要在清单编码的自编码中添加分位数。第二个步骤为分解模块特征目标的确定。主要的目标是造价、工期与质量。其中造价中包含成本、产值与利润等部分。工期又分为绝对工期和相对工期两个部分。而质量指的是标准质量数值。另外,如果数字不足以将内容准确表达时,可以使用文字进行补充说明。接下来的步骤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与检查,即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对数据进行收集,然后将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再与目标值对比,找出数据差值,从而进行判断。但应注意,造价、质量和工期之间有着对立与统一的双重关系,切不可只通过一个方面就下结论。第四个步骤为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处置。处置的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改变,但离不开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结论的分析,即对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措施的选择与实施。管理者应针对分析结选择有效的处理措施,使控制更具主动性。最后一个步骤是对建筑工程的持续管理。这一个步骤是不可或缺的。
2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运用
在明确了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概念与具体实施步骤之后,管理者应该深入了解管理的内容及建筑施工数字化管理的优势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使管理者能够能高效的运用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模式。
2.1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为:空间信息技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系统仿真技术和多智能体施工等。空间信息技术是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一些新型的技术对于工程施工的地形、地质情况、地貌、建筑物等所有的空间信息进行搜集和处理。由于这些数据都是科学管理与分析的,因此可以成为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的依据和决策前提。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就可以准确反应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这是人工所做不到的。另外,三维甚至四维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将新兴技术与系统仿真技术相结合,做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可视化,这种逼真的视图有利于管理者对于施工情况的整体把握。在出现问题时,管理者能够及时改变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计划和安排,对于增进施工各部门的协调程度具有重大意义。可视化与虚拟现实的应用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可视化就是指利用图像处理信息,将数据和信息转化为可直观观测到的图像和图形,使之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拟现实则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强大技术形成集视觉、触觉、听觉等各种感官为一体的虚拟环境。用户可以在传感设备的辅助下形成身临其境之感。传感设备包括立体眼镜和头盔显示器等。这种技术可以避免一些高风险的操作,保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伤亡。系统仿真技术则是以相似性远离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设备,利用系统模型研究动态系统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现代仿真技术可以使设计蓝图更加具体形象,是不可或缺的一项现代化技术,也是研究复杂的建筑工程的重要手段。
2.2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优势及现状
如今,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在计算机网络的帮助下愈加成熟。其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首先,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科学性很强。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智能化的整合分析取代了传统的经验论,使工程施工更加精准。其次,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反馈灵敏度很高。数据即时处理的这一大特点能够使运转模式动态化,即依据计划、实施、检验和处理的四个步骤处理信息,将数据及时反馈给管理者。再次,建筑施工数字化管理的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因为其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人工处理转变为智能处理,而且数据库的建立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分析的目的性很强。它对于目标的控制性十分强,并具有控制流程。但是,当今的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还缺少普遍性和创新意识,大多还处在摸索状态,并没有拥有科学的管理手段,而只是单纯的模仿。其次,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的框架还不够完善,各个模块的联系不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理,缺少统一的管理与指挥,从而降低了这种新型管理模式的高效性。这是十分可惜的。再次,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企业也缺少相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识。这种忽视会导致数据被盗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祸患。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大力培养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人才,使管理系统更具系统化和专业化。第二,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平台。第三,加强管理者的数字化意识,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推动数字化管理的进程。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涵义
建筑施工管理的数字化指的是:通过数据处理对建筑工程的内容进行量化,并对施工当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有目的的搜集、处理,然后反馈到相关的部门。在把相关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分析之后,完成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最终实现建筑项目施工的预期目标,这样的管理形式称为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建筑施工的信息化管理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对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分析和传输。使用计算机进行的工程管理,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的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度。当我们把数字化的管理方式融合到管理者信息化的平台上,通过先进的数字处理机制和设备,就实现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极大提升,有助于建筑施工的质量保证。
2、建筑施工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信息的加工和整理由手工完成。信息产生、加工、检索和利用,都在以缓慢的速度在运动,影响作用的及时发挥。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信息量不断扩大建筑施工复杂程度越来越突出。限制了在竞争环境中的发展能力。实力雄厚的建筑施工单位率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管理。信息化管理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2 建筑工程施工中数字化管理的应用
2.1 建筑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
建筑空间信息技术主要是对施工场地的建筑物、地形、地貌等信息进行分析,将其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具有很大作用。就现阶段来看,建筑空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笔者分析建筑空间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很好的用于工程项目选址分析、工程地址勘探、施工平面规划、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等工作中,并且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例如在本住宅小区项目中,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文字查询、图形查询、过程查询、事件查询等功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工作人员获取了与空间坐标相关的各项实体信息,同时还获取了动态的过程信息,为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帮助,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水电工程、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普遍用于施工场地总布置、导截流施工管理工作中。
2.2 建筑设备数字化监管技术的应用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智能建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主要是对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暖通空调、运输、照明等设备进行集中监管,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通信基础是计算机局域网,其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具有集中管理功能以及分散控制功能,与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相比较,建筑设备数字化监管技术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都更加优异。例如在本住宅小区工程中,充分应用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立了机电设备管理系统,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机电设备进行监视、调度、控制、操作以及综合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能作用。
2.3 数字化施工监控的应用
数字化施工监控能够实现全过程、不间断的实时监控,将该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本住宅小区工程中采用了数字化施工监控技术,通过此项技术,方便于工作人员对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钢筋安装和绑扎、模板安装等环节进行监管,同时通过数字化施工监控技术,还可以实时监视施工人员是否按要求佩戴安全带以及安全帽,监视工程建设过程中是否按要求设置安全网,监视外脚手架和落地竹脚手架的架设情况、吊篮暗转及使用情况、缆风绳固定及使用情况、吊盘进料口及楼层卸料平台的防护情况、塔吊及卷扬机安装操作情况,监视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坑井口防护、楼板、阳台、屋面等情况。综上所述,数字化施工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及安全,此外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可以运用数字化施工监控技术来加强施工重点的监控,强化工地临时用房的防盗、防火等工作。
2.4 建筑系统仿真计算的应用
系统仿真技术主要是通过系统工程方法、相似性原理、信息技术等为基础,以计算机等设备为工具,通过系统模型实时动态分析,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就已经将循环网络仿真软件应用于土石方开挖、隧洞施工、管道施工、桥梁施工等领域中,目前建筑系统仿真计算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住宅小区工程中就应用了建筑系统仿真计算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2.5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航天、军事等领域已经应用成功,随着社会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应用到了建筑工程领域,例如在本住宅小区工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视化特性,检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比较不同施工方案,为了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确保了施工方案的可靠性。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笔者认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事项,例如当工程项目位于偏远的山区地带时,我们应该注意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确保信号良好,同时要保证电源持续供给,一旦供电中断,很多数字化设备将无法工作,并且工作人员要定时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以及维修,保证监控设备的使用性能。再比如,在应用建筑空间信息技术时,要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在应用建筑系统仿真技术时,要注意实际建筑与仿真建筑的差异,在应用建筑虚拟现实技术时,要确保虚拟现实软件为正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具有深刻的内涵。使建筑施工活动更加科学化,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结束语
总的来说,数字化管理必须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进行实践。数字化管理在逐渐渗入到施工过程中,这对未来施工工程在信息化管理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数字管理体系的出现和使用,是以标准化的管理为准则的,不但有利于量化管理理念的施展,同时也让信息化的管理取得了进一步的成长。
参考文献:
为了改善、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效率,我们可以使用数字化的信息管理平台模式,并结合数字化的处理机制,还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建筑公司应该认清当前的形势,以获得更大的进步空间,虽然建设项目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上仍然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工作人员极富责任心的已经在完善政策、措施。数控管理模式将在建筑行业里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而且它还是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1中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成本的控制
现如今,针对我国大部分的建筑企业来讲,绝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在成本造价上并没有做出合理、详细的计划,这就无法进行有效、合理地系统管理。在日常小额开支上还存在不用心记忆、管理的瑕疵,这就导致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严重后果,非但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而且在工程造价上也不能做出准确的预算,给企业但来不必要的损失。
1.2信息管理
因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比较复杂,需要先进的科技做保障,因此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都会运用到施工的各个阶段,如项目过程的控制成本造价、施工前的工作计划、不同的物资分配给不同的团队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果这些数据不存在或者有误,那么该结构的整个操作将会进入死灰状态。由于传统的观念和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在现在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中,仍是以手工记录的形式来进行平时数据、项目的记录和存档,这不仅浪费的大量的时间,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了很多的弊端,例如,会话费更多的成本在人力的预算上,还不便有效地管理,这也会使得记录数据工作量变大,并且也不方便时候对于数据资料的纠察,从而导致了相关施工部门无法准确、迅速的拟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1.3企业管理的问题
在一个项目在实施的开始阶段,需要相关人员到现场进程实地的勘察和指挥,但往往很少有施工管理人员到现场进程调度,因此在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施工现场与施工管理人也仅仅只是通过电话或者网络来进行交流,很显然,这样简单、不能清晰的了解状况的解决方式根本无法满足施工现场的明确需要。因此,这种现象不仅仅会给工程完工的预期时间带来拖延,还会增加施工的成本支出,更甚者,若双方理解上存在偏差,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2如何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 1 )我们要按照科学的工程结构分析理论来进行对建筑的合理性结构分析。要根据工程项目施工量多少来进行划分,于此同时也要将施工量中的基本编号原则同样运用到逐个小模块当中,由于模块结构单元的数量要低于工程单元,因此会给施工单元编码以自编码的的格外部分。最后,要对工程结构的每一个模块都进行编码,这样才能对下一个模块进行准确的定位。
( 2 )当工程结构进行完分解和编码以后,还要对其特点进行核实,其中有数量、进度和成本的分解和分析。在这里,成本既包含了最初的金额还包括期后利润和质量;进度是指一个工程在项目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质量则是只一个工程完工后的品质保证。对于这些量的测量都是有PDCA过程管理来计划的。它的作用不仅限于此,还包括项目施工情况、市场调查、项目招标等。
( 3 )当准备工作告一段落后,就可以实施具体的工程管理了。而这个阶段便是PDCA过程管理的具体实施阶段。逐步开展施工建设当中的每一部分,同时还收集有关施工数据。这个过程的主要任务是,及时调整和上传建设施工运行过程中的瑕疵和遗漏。
( 4 )到此阶段,PDCA过程管理的工作就结束了。在此项工作中,数字化管理模式参与了整个的工作流程,这明确的体现了其重要性,协助了施工管理进行有效、稳定的发展。
( 5 )在施工建设管理中,PDCA过程管理不仅对施工过程进行的督导,而且还进行着各方面的检验。明确了解现状后,便能准确的对其数据进行分析,于此同时还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抽样检测,收集数据,并将其归类。这样就可以依据标准功能模块的目标值,来有条理的展示收集的信息。
( 6 )在项目的处理过程中,要反复的查验在审核施工过程的时候所总结的各类数据信息,然后对其中的问题所在做出明确指引和分析,进而做出合理的调整计划,在这里的调整并非是对全部过程的影响要件进行修改,而是针对模块中的特征目标来进行调整。
3数字建设管理的发展趋势——实现多智能体施工
多智能体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或任务进而来进行个人的自主操作,它具备了学习和判断的能力,其表现是,它的适应性很好,可以很快适应各种环境,并从新的环境中吸取多彩而有用的知识来完善和提高自己。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部分组成的计算机体系,它是由无数个自成一体的小系统通过沟通与配合进而来构建的一个大型的管理操作系统,它不仅可以单独自助的工作,还可以与其他人工智能进行通信与交流。多智能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它有着多方面的优点,能够精确、高效、及时来完成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它的优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新的技术、材料、数据都蜂拥出现,这就逐步扩大了其项目规模,它的风格和种类也越来越多,由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相关工作人员在不断加,因此在协调项目建设中,管理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所以,在一个数字化管理系统方面,合理利用工程和技术条件来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是有必要的。
如今,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由于现在的建筑施工单位都运用数字化管理的方式,因此,这也势必会影响到日后项目实施末尾的信息管理。由此来看,数字化管理的运用,将会逐步向标准化靠拢,这将会更好的发挥其管理理念,也会推动其信息化管理的进程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需要建筑施工企业首先明白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再将数字化管理体系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其对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提升作用,使建筑施工工作质量更高、工作效率更高。应用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施工效益提升是非常大的。
一、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概念和内涵
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是现代科技发展在建筑工程中的一个体现。数字化,顾名思义,就是把一系列的信息转化为数据的形式,用这些数据来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将完善的数据信息整合成数字化模型,运用计算机系统对数字化模型进行处理,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数字化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因此可以对建筑工程整体进行有效的把控和决策,包括工程质量检测、工程进度把控、工程成本控制等内容。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可以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时效性、和管理质量,把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引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催生了工程施工管理的变革。
二、建设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成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充分发挥数字化管理体系的作用,需要首先保证数字化管理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数字化管理体系应当重视体系的整体统一性,保证数字化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体系的设计应当包含多个子模块,子模块的大小应当适宜、功能足够完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具体来说,可以将数字化管理体系分为如下几个子模块:
(一)空间决策支持子模块
空间决策支持子模块的运行是基于GIS,即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决策支持子模块的作用,是对项目运行流程、交通调控、材料管理、设备管理、房屋拆除、工程规划等内容在决策时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参考、分析帮助和决策工具。空间决策支持子模块是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工程的各项决策内容有着非常显著和有效的辅助作用。
(二)仿真支持子模块
仿真支持子模块同样是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仿真支持子模块又分为了三个子系统,包括仿真子系统、图形控制操控子系统和网络信息交流子系统。仿真支持子模块主要发挥对数据模型进行仿真的作用,将数据模型直观化、可视化,帮助决策人员更好地认识当前工程的整体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三)施工管理子模块
施工管理子模块具有明确的中心内容,即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子模块的管理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内容,如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合同管理、成本控制、数据文档管理等。施工管理子模块的工作内容是对施工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处理,从而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对施工进行全面的、科学的把控。
(四)人事管理子模块
人事管理子模块的作用,是对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关的日常工作事宜进行管理。人事管理子模块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对项目施工的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调配、调动,增加人力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发挥出现有人力资源的最大作用。并且,人事管理子模块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对人力资源的相关问题进行合理决策,提升建筑企业的人事管理效率,提高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
(五)物料管理子模块
物料管理子模块的作用,是对工程施工所用的各种物质资料进行管理,管理内容包含物料的购买计划、购买、保管、检验等工作。通过物料管理子模块的作用,可以工程项目物料相关的事项综合起来、协调起来,从而达到物料管理的最佳状态,提升物料管理的效率,降低物料管理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物料管理综合能力。
以上五个子模块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五个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者通过对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的正确应用,可以实现施工管理能力的极大提升。
三、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施行关键
(一)增强建筑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操作能力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对于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操作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但是和国外相比,我国建筑企业对于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操作能力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对于这一点,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及时认识到,把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操作能力提升问题放到工作重点的位置来抓。通过科学的方式,如引进高端的数字化管理人才、对员工进行数字化能力培训、和先进企业进行数字化管理交流等方式,可以真正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操作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提升,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收益,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二)对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改进
数字化管理体系构建完成后,其具体设计和功能对于特定的建筑企业不一定是最合适的。这就需要相关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技术人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对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当前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各种实际施工情况都在不断变化,对于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及时改进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保证数字化管理体系有足够的科学性,对当前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带来最充分的帮助。
(三)加强建筑企业间的交流合作
在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和应用过程中,不同的建筑企业都有各自的经验心得,加强建筑企业之间对于这种经验心得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发展。对于其他建筑企业在数字化管理体系应用过程中的正确经验,应当借鉴,并融入到企业自身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中,提升自身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实际效果。对于企业自身的数字化管理体系的缺陷,应当及时发现,认真处理,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升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功能,提升企业的实际施工管理能力。
四、总结
数字化管理体系对于建筑施工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建筑企业的普遍共识,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应用在我国建筑企业中也逐渐开展起来。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其构建是相对复杂的,其合理应用也需要建筑企业有相应的技术人才来操作。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立足于当前施工过程中技术化手段应用不足的现状,对数字化管理体系的作用加深认识,引进高素质的数值化管理人才,对建筑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的构建和合理的应用。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数字化管理体系的作用,让数字化管理体系为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能力带来实质性的提升,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小龙,侯汉坡.建设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体系设计[J].中国软科学,2010,07:64-70.
[2]李金刚.数字化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173.
关键词 :数字化;财务管理;建筑集团;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电算化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企业管理中,有效转变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了系统化财务软件的全面运用,使建筑集团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账务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员工的工作压力。然而,财务电算化仅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某一环节进行信息化处理,忽略了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字化财务管理理念便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其将单一的管理转变成为系统的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对基于数字化架构下建筑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成为建筑集团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目前建筑集团财管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财务管理模式种类
1“. 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在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建筑集团中,绝大部分财权都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凭借自身原始资本的权力将子公司的重大财权进行集中,对子公司进行严格控制与统一管理。集团董事会作为公司分割财权的主体,对各子公司行使财权管理权力,这不仅有利于集团内部财务目标保持一致性,还有利于减少建筑集团各成员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促使企业将内部资源有效集中起来,有利于投资方向进行战略调整,从而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2“. 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将财务控制权、管理权与决策权等,对集团公司与各成员企业进行适当划分,集团公司主要负责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子公司能拥有较多的财务管理权与决策权,而母公司主要采用间接管理方式对子公司进行管理。这一模式赋予了子公司充分的理财空间,有效调动了子公司的工作积极性,并促使子公司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理财环境。
3“. 相融型”财务管理模式。“相融型”财务管理模式即“集中式”与“分权式”有机结合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应上述两种财务管理模式自身的缺陷而产生。相融型”财务管理主要是指企业集团按照产品类型、客户类型或地区划分不同的事业部门,建筑集团总公司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交给事业部门,使其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自主经营,具备自主决策权。
(二)各模式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1“. 集中式”财务管理的缺陷。采用“集中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则所有财务管理权限在母公司高度集中,这极容易影响子公司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并制约了子公司的创造性与灵活性。同时,虽然将权力高度集中能使子公司降低或规避某些风险,但是母公司集中了决策压力,一旦出现决策失误现象,则会产生巨大损失。
2“. 分权式”财务管理的缺陷。采用“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会使建筑集团难以对财务管理进行统一的指挥与协调,许多子公司会更重视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集团的整个利益;降低了母公司对财务进行调控的功能,无法及时发现子公司面临的重大问题;难以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约束,容易造成子公司“内部控制人”现象,降低广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相融型”财务管理的缺陷。在理论层面,“相融型”财务管理模式较为完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集权与分权的“度”并不容易把握。如果母公司偏重集权,则会影响子公司的正常经营;如果母公司偏重分权,则会导致集团统一管理失去控制。
二、基于数字化架构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引入数字化对目前财务管理的影响
1.数字化的引入可满足建筑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需要。目前,绝大多数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停滞于手工操作阶段,包括财务分析、财务控制和财务查询等都没有实现自动化处理。财务信息沟通不畅,无法实现集团各部门数据的有效对接,导致集团各部门重复工作或重复处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数字化技术的引进,使集团内部资金流动和结算都可在集团内部各POS 终端实现,实现了集团内部所有资金的统一归集;数字化技术的引进还通过以卡代卡形式取代了集团内部使用的结算方式,“电子钱包”这一功能也相继诞生,在满足内部消费和缴费的同时,可规范化管理集团内部的资金往来,发挥有效的保障监督作用。
2.数字化的引进有助于规范集团经济秩序。建筑集团数字化系统的广泛应用,促使集团内部各项收费和缴费更加透明化和公开化,有助于规范集团内部的各项经济秩序,从而实现集团财务的统一化管理。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的使用可帮助集团管理人员全方位了解各工作人员具体情况,有效增强集团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实现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提升集团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建筑集团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数字化架构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结合东阳建筑集团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基于B/S结构,综合考虑价格比,可选择SQLSever 数据库作为平台,配备相应软件,并采用win7 系统,在千兆以太网的情况下,进行数字化财务管理模式的设计和实现。
1.数据结构。集团财务管理数据模型中包括对数据性质、类型、内容和联系的描述,是数据模型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数据操作和约束。在构建数字化财务管理模式中,首先应建立数据结构,在得到集团财务数据的有效配合基础上,使其与日常办公操作相吻合。
2.数据操作。在构建数字化财务管理模式中,应针对集团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自动化管理,主要包括集团内部经济活动中的收入和支出。财会人员作为管理方案的执行者,应灵活运用数字化财务管理模型分析和处理复杂的财务数据,有效提升集团数据处理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
3.数据约束。数据约束包含数据词义和语法之间各项联系的描述、数据动态变化规则等内容,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兼容性。财务部门在处理原始数据过程中,应将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相结合,实现集团内各项数据的相互转换,有助于增强集团财务处理的实效性。
4.数据存储。数据仓库是数字化财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肩负着数据的处理、录入和存储等,为后期的数据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建筑集团应根据运营数据,构建不同规模的数据库,确保各项数据的完整存储。同时,数据库还可综合存储操作需要,尽可能选择高配置的存储器,适当扩大容量,便于集团数据的快速处理。
三、财务管理机制的建设
(一)对建筑集团财务管理要求分析
建筑集团在构建财务管理模式中,应结合建筑集团的行业特点,合理运用新技术,实现建筑集团财务的科学化、数字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两点要求:
1.安全性。企业应制定相关制度,构建严格的组织,采用先进技术,有效确保集团财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2.灵活性。由于建筑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很多复杂的数据,需要对各项报表和数据进行修改,这就对系统的自动修改能力提出了要求。
(二)结合行业特点建设新型财务管理机制
1.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集团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明确母公司与子公司各自的权力与责任,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促进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且,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将建筑集团的资金流动、资产管理、业务活动、人力资源等都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中,形成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2.实行财务委派制。为避免财务失控现象的发生,建筑集团应加强监督子公司的财务工作,建立完善的财务委派制度,确保派驻财务人员能在子公司不受限制地开展监督工作,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建筑集团向子公司委派财务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子公司投资失误,有效防范子公司的财务风险。
3.实行集团内部网络化管理。建筑集团应当根据子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与特点,制定具有操作性、统一性的财务会计制度。同时,集团应严格规定子公司关于重要财务决策方面的审批程序与处理程序,将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与可靠性有效提高。此外,建筑集团应当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集中管理子公司财务信息,随时掌握子公司的经营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应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现代化、专业化技术,有效整合集团数据和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集团评价机制,努力营造优质的集团氛围,为彰显建筑集团的魅力夯实基础。
基金项目: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学院课题(课题编号RWYB13)。
参考文献:
[1]徐相兵.谈财务管理数字化模式的构建[J].知识经济,2012,7.
[2]罗苏河.数字化企业系统中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风,2013,8.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许多物流研究学者提出“数字化物流管理”的概念。“数字化物流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及时获取并处理供应链上的各种企业信息,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标。“数字化物流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条形码(Barcode)及射频技术(RF)、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自动化仓库管理技术、智能标签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DW)和Web技术的有效集成等。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形成了以移动通信、资源管理、监控调度管理、自动化仓储管理、业务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等多种业务集成的一体化的现代“数字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一、建筑企业的物流管理特点和状况
目前,国内的一些先进的制造企业如海尔、联想等开始在“数字化物流管理”上大胆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数字化物流管理”模式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完善物流管理的重要途径。建筑企业物流作为企业物流的一种,既有企业物流的共性,又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筑企业产品运作过程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就其整个过程从供应链和物流的角度看,前期的计划、采购、储存、控制、供应等是关键部分,而后期的运输、销售等各环节非常弱化甚至没有。建筑企业物流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极高的不确定性。因建筑企业项目运作受业主、设计、监理、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性和多变性随时发生,每一细节发生变化都需要及时的物流保障。同时,建筑产品的工期一般都非常紧,所需材料种类繁多,且每个工程地点非常分散,工程情况又千差万别,所有这些都给建筑企业物流高效运作带来极大挑战。
二、建筑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问题
现对我国建筑企业实施物流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推动“数字化物流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
1.建筑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在我国,施工企业对施工物资进行了多种管理模式的尝试,如分散管理、就近采购、集中管理、统一供应等。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很好,其原因在于没有建立完整的物流信息管理体系,没有对施工企业现有的物资供应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目前,很多企业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方法,仓库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不健全,材料库存信息反馈系统时效性较差,库存调控能力相对薄弱。现代物流是在系统化物流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与硬件应用的支持,使得大量物流信息的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充分利用成为可能。相当多的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巨大作用,而信息设备的投入也没有远见,有些企业的计算机设备只是进行简单的项目合同、档案管理,无法进行库存动态化控制,更无法进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
2.建筑企业与供应商缺乏长期有效的信息沟通
施工企业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短期性没有与供应商建立起稳定的关系。建筑业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关系经常是短期性的、不固定的,随着一次采购结束与供应商的关系也就中断了。等到下次需要采购的时候,又必须重新选择供应商,重新进行价格协商,从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有的材料供应商有现代的供货管理信息化系统,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信息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导致企业之间信息无法衔接,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加上建设项目经常因为受业主、设计、监理、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影响导致建设进程变更,也就无法进行物流准确、及时的管理,无法进行物流成本有效控制。
3.建筑企业物流的物流管理比较混乱
目前,建筑企业对原有的物资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并没有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角度,对本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没有真正地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没有在认真研究物流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施工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只履行供应物资的职责,没有把传统的采购保管业务,扩展为采购、仓储、配送、加工的全过程服务,建筑物流供应模式依然采用传统的推式,各个环节的连接缺乏高效的控制机制,经常造成人为的等待和重复,使建筑企业的生产进度放慢。对物流管理的不规范造成工程结束时经常有大批的建筑材料剩余,加上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损坏和丢失使建筑总成本升高,而这些物流成本“黑洞”又因为建设项目的高利润而被掩盖起来,不被建筑企业高层领导重视。
三、构筑现代建筑企业“数字化物流管理”方式
1.建立企业“数字化物流管理”系统
在现代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中,“数字化物流管理”系统是核心,是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统一”和有效运作的关键,它使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可以及时集成并快速信息反馈,提高建筑施工生产效率。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应该首先解决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的难题,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这样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长远效益。建筑企业需要建立“数字化物流管理”系统平台,并基于这样的平台将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物料需求计划(MRP)、配送需求计划(D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制生产(JIT)、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先进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如图),从而全面提高物流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较大或者施工段比较分散的建设项目中,利用网络技术将散布在不同区域的供应商企业和众多的施工地点联系起来,实现效率高、质量高、成本低、反应迅速的物流管理目标。
2.建立建筑企业与供应商信息交互平台
我县是川北名县,位于四川省北部,总面积3204平方千米。总人口近70万人。全县辖23个镇、34个乡。地处低山区,其中剑门山区以“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享誉国内外;教育历史沿革期长,2010年春我县有公办学校91所,在校中小学生91740人,在编教职工5283人。
“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装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要实现剑门山区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及节约发展,借助全县基础教育国有资产动态临管平台建设以加快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以真实可靠的数字说话、以真实可靠的数字做预算作决策定装备,已成为新时期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
随着全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占有、使用的教育资产及装备规模迅速增加,构成日趋复杂,全县到2006年底教育资产总体规模已达已60个亿。特别是 “十五”期间剑门山区县先后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振兴教育装备行动计划”和“农村小学提升”、“校校通”等工程。“十一五”全县所有中小学又将按新颁布的《剑阁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和“五室”(五室指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技能创造室、卫生和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创建合格学校等等,由此带来教育装备及教育资产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经过近5年的实践变革和创新,全县教育系统已经建成一个覆盖所有幼儿园、中小学、行政机关及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装备及教育资产动态临管平台(以下简称动态监管平台)。这个平台的建成,预示着全县装备管理已迈向数字化、科学化、节约化的轨道,预示着全县装备管理信息化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1 实现的主要应用
全县动态监管平台()安装部署在县教育局信息中心服务器上,县教育局相关股室、县直属学校、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及基层学校只需通过互联网浏览器并下载一个客户端应用程序,用互联网宽带接入方式接入“中心”,获得相关应用和共享信息资源,借助互联网,县信息中心和基层单位可实现实时交换数据。 通过动态监管平台上级部门、各级主管部门可漫游基层学校实时查看各基层单位的装备数据、实验(专用)室标准化建设与使用管理等情况;通过网络平台对装备预算、配备计划、采购业务、设备处置等工作可进行网上作业;通过网络平台对基层单位及基层主管部门及时给予指导。
通过网络平台全县对教育资产采用统一的管理原则、规范的管理流程、统一且可动态扩充的编码体系并统一采用条形码进行标识,实现了固定资产生命期和使用状态的全程跟踪。标识后的教育资产在进行盘点或巡检时方便、快速、准确,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保证了帐实相符及账帐相符。
动态监管平台,以快讯、专题、论坛、电子邮件、经验交流、政策法规及管理细则等形式,提供思想与理论的指导,提供方法与技术、法规的支撑,构成了一条联通全县教育系统的装备基础信息链和内容丰富、查询便捷的资料库。从而为实现了教育装备的均衡发展、节约发展和科学装备提供了高速通道。
2 主要做法
2.1 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充分调研
从2001年开始,全县在全省教育系统率先推广了“中小学校产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教育装备及教育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但由于系统软件皆为单机版,所需数据必须要通过学校向各区(县)、县教育主管部门逐级上报、汇总,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拿不到真实、时点的数据,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改变这种格局,2003年,全县专门成立了由计财、装备专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加强对全县教育装备及教育资产管理工作的研究,工作组深入公兴、白龙、开封等12个区教育督导办,与计财科、电教站、基建计财股等股室的负责同志进行了多次座谈、论证,搜集相关建议,提出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县教育装备基础数据库及教育资产监管信息大平台,并对教育资产从预算、审批、采购到配备及日常管理实行网络化动态监管的构想。经过几年来的反复实践,目前,一套集现代教育装备及教育资产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环节的优化控制、管理流程的优化重组及技术创新于一体的基于互联网的动态监管平台在全县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实现了县、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该网络平台能有效、实时监管辖区内的教育资产、分级管理、科学装备;通过实时数据分析,网上的申报、处置、审批等,实现装备信息及教育资产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监控;全县教育装备及教育资产管理实现了由粗放走向精细,由传统走向现代,由信息孤岛走向资源共享。
2.2 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双管齐下,责任到人
2006年县教育局根据财政部第36号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讨论稿细则。2007年,剑门山区县装备处以全面推行西部待遇工程项目(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提升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设备使用、技术服务等管理水平。
(1)制订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全县要求各类学校必须制订有关《远教项目资产管理办法》,并提交给部门检查。在这些办法中,明确了本单位各下属学校的资产管理职责和资产管辖范围,为资产清查、登记和今后落实管理责任打下了基础。
(2)明确了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对固定资产中数量和流动性较大的仪器设备,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制订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从计划、购置、保管、使用、调整、处置等各环节明确了规范流程和管理责任,并落实到每个相关人员。
(3)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为保证工作落到实处,便于组织、发动、协调指导,建立起“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全县专门设立了教育资产管理协会,各学校也都相继成立了教育装备资产监管领导小组,要求各基层单位必须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资产管理领导小组,为确保教育资产的账物相符,在日常管理中,按职能分工、角色定位、责任到人,通过对教育装备资产各个环节的细化控制,实现科学管理。
(4)统一规范资产清查、登记程序。各学校制订了《教育装备项目登记》,成立了登记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教学资产建账小组,明确了实验室、图书馆、各功能用房等场所的资产建账责任人,制订了工作计划和具体时间安排;各校建账工作完成之后,学校还组织抽查,对积极开展资产登记工作,认真完成任务,账实相符合格率高、符合要求的单位,给予奖励。对于建账中失职,或管理混乱,物、账相符率不合格,工作不符合要求,造成国有资产损坏流失的,视情节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