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6 14:41: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人口普查的原因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群众缺乏参与的意识。虽然在开展人口普查之前,政府都会进行大力的宣传,但在正式开展普查活动时,仍然会出现部分居民不配合的现象。人口普查人员在入户、要求居民出示证件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阻碍,需要进行详细的解释才能够进行调查,有些时候还会出现被拒绝的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居民对普查人员缺乏一定的信任度,另一方面是没有将普查工作和居民的切身利益放在同一高度。
(二)普查表填写困难。我国曾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活动中使用长表和短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口普查。长表中除了包含短表中的所有内容,还增加了人口婚姻、生育、职业、住房等项目。在长表的部分项目中,由于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所以比较不容易进行区分。普查表一般试用数字识别的方式进行录入,即需要对信息进行编码,然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录入。我国的大部分普查员缺少相关的经验,并且文化层次也比较复杂,这也给登记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开展人口普查入户登记的具体对策
(一)改变原有的宣传口号,将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国家进行定期的人口普查工作是为了了解我国人口的结构、素质、数量和分布等情况,从而为国家制定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安排国民文化和物质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个人觉悟也在不断地提高,但仍然有一些居民不愿意主动的配合国家进行人口普查。所以国家在进行人口普查宣传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人们比较关心的医疗、教育、住房等问题作为切入点,做好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并动员群众积极地加入到人口普查工作中。
(二)对普查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修改。有关人口普查工作的很多学者都对我国人口普查表提出了相关的意见,有些专家认为我国的普查表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调查的问题应该简单并且不宜过多,主要包括新别、年龄、姓名、民族、居住情况、与户主关系等;其他例如职业、教育程度、社会保障等问题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解。还有些专家认为应该取消死亡人口、出生人口、住房等项目,保留人口数量、出生日期、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普查表中的问题越少,调查起来越方便,也便于群众接受,普查的结果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普查对于调查人员的经验和素质要求较低,不容易在调查中出现错误。在人口的社会经济调查方面需要使用长表,这时需要任用经验和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进行调查,这样才能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针对重报和漏报情况,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对普查的项目进行修改。我国进行人口普查的主要原则是填写现住地址,同时还要填写户口信息。填写这一信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核查居民的现住地,防止出现漏报或错报的情况。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许多人口普查数据中都存在着一些错误信息,这就给复查工作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许多重报和错报的信息难以分辨出来。在对普查项目进行修改时,应该将原来的出生年月删除,改为身份证号码,由于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在普查过程中出现重复的现象,也能够防止遗漏的情况出现。身份证号码能够在户籍系统中找到,这样便于对姓名、户籍所在地和年月日进行核对,也能够发现和纠正普查表中的错误信息;2.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人口普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切实做好摸底工作,并对户籍进行合理的整顿。在开展摸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查出准确的流动人口总量,并在绘制小范围调查地图时,对流动人口的住房进行标注;3.将人口普查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不能将其和乱收费、超生罚款等事项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消除群众的抵触心理。尤其在农村开展人口普查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普查活动进行重点宣传,让群众对普查工作更加放心,并严格禁止出现借机收费和罚款的情况。
6月22日前,由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和皂角街道办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共同组成试点领导机构,负责综合试点的组织领导工作。
(二)制定方案
6月22日前,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完成《什邡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方案》,依据试点方案提出试点工作安排意见。并会同皂角街道办按照试点方案要求进行必要的试点工作准备及相应工作安排。
(三)确定试点区域
6月23日前,什邡市、皂角街道办人口普查办公室现场勘察试点区域,根据区域人口分布状况和户籍人口总量等确定试点区域。承担试点任务的街道、居委会两级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四)印制试点用表
6月25日前,由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完成《什邡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普查表》(包括长表和短表)、《死亡人口调查表》等试点用表。
(五)编写培训教材
6月25日前,由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完成综合试点培训教材印制。
(六)选调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
6月25日前,皂角街道办按试点方案要求,完成选调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并填写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花名册,上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
(七)区域划分与绘制地图
6月28日前,完成普查区、普查小区的划分及普查小区地图绘制工作。
(八)试点物资准备
6月28日前,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制作、购置入户登记必需品等。
(九)业务培训
6月28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对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及试点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讲解综合试点的目的意义、工作安排、普查表填表说明、指标解释及综合试点工作流程等内容。
(十)、开展宣传动员
6月18日~7月18日,试点办公室利用横幅、标语等宣传形式,逐步深入开展试点区域的宣传和群众发动工作。
(十一)、户口整顿与流动人口清查和摸底
6月29日~7月4日,进行户口整顿和流动人口清查,以及调查登记前的摸底工作。户口整顿和流动人口清查工作由公安部门负责。
(十二)、编写数据处理程序
7月5日前,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完成综合试点调查数据处理程序的编写工作。
(十三)、资料整理
6月30日前,收集相关部门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十四)、长表抽样
6月30日,进行长表抽样工作。
(十五)、登记复查
7月1日~5日,普查员按照普查小区地图和《户主姓名底册》,顺序入户登记;
7月6日~8日,由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进行复查,在此基础上,召开知情人、群众积极分子座谈会,并结合社区暂住人口登记信息和驻本普查区单位提供的外来人员信息进行核对,发现疑问重新入户或到单位核实。重点核查外来人员数量及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分析各种不同信息来源的准确度及误差的原因,尤其是漏登流入人口的原因。
(十六)、快速汇总
7月8日~9日,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对普查表进行过录、汇总。
(十七)、编码
7月10日,对专项编码员进行培训;
7月11日,集中进行专项编码。
(十八)、验收
7月12日~13日,完成普查表的验收工作。
(十九)、数据处理
7月14日~16日,皂角街道办人口普查办公室组织人员对综合试点登记资料进行录入、审核、汇总。并于18日前,将汇总数据报送市人口普查办公室。18日前市人口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完成试点数据的处理工作。
(二十)、总结
7月18日前,皂角街道办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试点方案要求,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编写试点报告报送什邡市人口普查办公室。
二、试点村组基本情况
皂角街道办双泉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人流量较大,人口普查试点资料显示:该社区2、4、8组共有户数279户,总人数668人;与本村组及计生、派出所掌握的基本资料均有差异,其中与村组的差异分别是:普查试点户数多34户,人数多39人;通过复查议查表明:这些人户均为外来人口,既没到派出所进行常规登记,又没到村组报到,而是通过人口普查试点入户实地调查清理登记。
三、试点存在的问题
(一)普查的组织问题
此次试点工作涉及200多户、700多人的调查登记,配备了20多名普查指导员,60多名普查员,从入户反馈的情况看,人员仍显紧张。而城区的户籍人口、外来人口据初步测算10万人,7万户左右。按照试点方案150-250人规模划分普查小区的要求,正式普查城区需要划分800多个普查小区,各级普查机构工作人员、普查员、普查指导员仅人力就需要1000多人,业务培训、宣传发动、摸底登记、正式入户等阶段的工作投入大、周期长、问题多。城区如何组织开展普查的各项工作是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
(二)部门的配合问题
此次试点,从国家到县市区,主要是以统计系统为主,部门参与的很少,而人口普查需要公安、计生、宣传、城建、教育、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但由于工作重点、统计口径、指标设置等的不同,相关部门的资料难以满足普查的需要。如何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利用部门资源为人口普查服务,是一个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三)“两员”选调问题
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调是各类普查的关键环节,“两员”素质的高低事关普查的成败。从此次试点来看,该问题比较突出。首先,“两员”抽调难。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作为基层部门,日常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此次试点抽调的20多名指导员全部来自市统计局。60多名普查员中街道干部6人,双泉社区15人,其他镇(街道)46人,辖区内主要企事业单位由于减员、体制改革以及机构改革等原因,没有人员可抽。正式普查的人员如何抽调,是各镇、街道、村、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次,“两员”素质难保证。试点的“两员”集中了统计局的全部人力,各镇、街道的普查业务骨干以及皂角街道管辖社区的人力,基本上保证了人员素质,但其中部分人素质、能力依然较低,出现了漏户、漏人、编码错误的问题。正式普查“两员”受经费、组织、周期等的制约,将主要由各镇、街道、村、社区人员组成,其文化层次、工作能力以及责任心相比试点,会有明显的下降,如何保证“两员”素质,是历次普查,更是第六次人普的难点之一。其三,人员固定难保证。街道、社区工作任务繁重,富余人员很少,几乎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正式普查从培训、摸底到入户登记结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人员的变动很难避免。
(四)入户难的问题
此次试点的双泉社区,外来人口众多,人户分离现象突出,租住户多,人口流动性大,构成复杂,变动频繁,入户难的问题十分普遍。第一,进门难。第二,找人难。双泉社区的外来人口、流动人员很多,部分居民要么经常不在,要么回来的很晚,普查员很难找到人,有些户需要上门五六次。第三,部分居民配合差,有拒报现象。部分居民明明知道普查试点,但就是以种种理由不如实填报。第四,入户的时间难把握。工薪族在家的时间基本上就是中午和晚上,但中午一般人要休息,不好打搅;晚上很多居民吃晚饭要散步、休闲娱乐,普查员入户时不在家,再晚了又打搅休息。
(五)业务培训问题
此次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虽然培训分了三个层次进行,但只是重点介绍,相对培训时间较短,只能针对主要的内容进行讲解,不够全面、系统。业务培训直接影响普查的成败,需高度重视。
四、试点的收获
通过此次的试点工作,我们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在机构设置上,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二是在组织层面上,培养和锻炼一批基层骨干力量,总结出组织流程方面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三是在总体认识上,进一步掌握了外来人口的活动状况,了解了外来人口普查登记的难点和突破口。四是在技术层面上,检验了登记中普查表项目设置的科学性、调查内容搜集的难易程度以及填写方式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完善人口普查各项工作细则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对于正式普查的建议
(一)扩大宣传范围,切实加强人口普查宣传力度。一是认真组织宣传材料,采取法律法规摘要、一问一答、图文并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二是开展实地宣传活动,选择人口流动大的地段发放宣传材料,扩大影响,宣传点要多,时间要长;三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人们生活常见的宣传渠道进行宣传;四是与商场、工厂等人口聚集的企业相合作,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资料。五是要求每位普查工作人员带头做好宣传活动,既要当好普查员,又要当好宣传员。
关键词 人口普查 问题 解决对策
一、当前人口普查存在的问题
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经验来看,当前人口普查工作存在社会参与意识下降、两员责任意识下降、各阶段工作衔接安排设计有所欠缺等方面的问题。
1.普查的社会参与意识下降
(1)部门配合程度降低。通常各项普查中与普查内容相关的单位全部成为领导小组成员,但由于种种原因,成员单位的参与程度在逐渐降低。现在一些成员单位对于普查工作参与不够,仅在领导小组内挂名,配合程度逐年下降,造成部门领导认为普查工作就是统计局(部门)的工作,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没有多大关系。
(2)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下降。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调查的目的不同,配合程度也有差异,人口普查中外来人口怕计划生育,怕办证登记,超生人口怕被查处。另外,由于整个社会责任感缺失,造成部分调查户对社会事业漠不关心,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急剧下降。
(3)基层组织配合程度降低。乡镇(街道)作为党和政府的基层一级组织,对应上一级部门多。哪项工作都重要,哪项工作都得做,十年四次大型普查任务多,负担重,经费少,人员连轴转。而普查经费分级负担,分级筹措,没有统一固定的普查人员。不少基层组织对普查工作抱消极应付态度,只能推着转,转到哪里算哪里,只要抽查能过关就行。
2.普查各阶段工作衔接安排设计有所欠缺
(1)户口整顿与清查摸底衔接不够。普查工作各个环节虽然紧密相扣,但是户口整顿工作与清查摸底工作之间时间过短。户口整顿工作尚未完全结束、数据资料处理还未完成,清查摸底工作就需立即启动。这就造成了有关部门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户口整顿资料混乱,对人口普查清查摸底工作帮助不大。另外,户口整顿与人口普查业务中“户”的概念不一致,也给两员业务理解和登记工作带来了影响。
(2)户主姓名底册工作要早计划。清查摸底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但是从这次人口普查清查摸底阶段的工作来看,户主姓名底册上的一些指标内容在清查摸底基本完成后才增加,造成了需要两员重复上门采集信息,增加上门入户次数。因此,以后人口普查工作要综合考虑,工作时间安排需统筹考虑,工作内容需更加明确。
二、对策建议
1.进一步提高部门普查工作的参与度
针对目前普查工作中部门参与程度逐步下降的问题,建议今后的普查工作需更加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普查工作相关部门要抽调人员到普查办,共同参与普查工作。例如各项普查工作都会碰到的普查小区、普查区的划分,普查小区地图绘制这些工作,就可以让民政部门或者测绘部门的专业人员来参与并组织培训普查员。
2.进一步增强基层普查工作的队伍力量
目前乡镇一级统计队伍力量较为薄弱,到了村居委会一级则基本上没有什么专职的统计人员。乡镇统计人员承担着大量的普查工作,同时还要兼顾乡镇其他的工作任务,统计队伍力量的薄弱将会影响普查工作进度和质量。因此,今后要十分重视加强乡镇一级的普查工作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比如人口普查工作时让各个乡镇的计生指导员和各个村居委会的妇女干部共同参与。取长补短,结合各类人员的特长,共同发挥作用,保障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采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更加便捷有效的沟通方式
历次普查工作在进行当中都会碰到一些特殊情况,省普查办精神和要求传达到县级普查办比较方便,县级传达到各乡镇普查办也还方便,但是要传达到每一个普查员就十分困难。因此,今后的普查工作,在加强普查员队伍建设基础上,还要加强信息手段开发,使一线工作人员能便捷有效的获取信息。
4.加快完善普查程序
普查工作面广量大,采集的数据十分庞大,为更高效完成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建议加快完善普查程序:一是程序设计上做到延伸到乡镇一级;二是普查程序提早下发;三是程序设计上早考虑、早测试、早完善,避免到了数据处理阶段忙做一团。
5.积极利用好社会力量参与普查工作
目前的普查工作基本上是由政府工作人员承担了所有的普查工作,社会力量的运用则非常少。运用好社会力量,一可以增强普查工作队伍,二可以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宣传力度。因此,一些机械性、业务要求不高的工作,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可以交由社会力量来完成。普查表数据录入工作可以招聘一些速录员,或者让一些打字复印店的人员来承包,县级普查人员负责监督管理,从而提高普查工作效率。
三、总结
综合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和措施,为了今后能够顺利、有效、及时完成各项普查工作,掌握更多的国情民意以便为党委政府决策参考,需要在总结人口普查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完善,创新一些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魏博通.美国人口普查的政治透视.统计与决策.2012(4).
任何政府决策都应该基于一国国情而作出。人口状况是最基本的国情,通过人口普查,可查清全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等基本情况,同时也可了解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一定时间内的人口出生、死亡状况等。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持续低生育、老龄化加剧、流动性增强的特定历史时期,人口状况变化较快,通过人口普查准确掌握人口状况对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实现科学发展意义非凡。
中国未来人口规模最高将达到多少亿?中国总人口何时会出现下降?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如何发展?中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吗?这些都是与中国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人口普查结果将为我们开展长期人口预测提供新的基础材料,对以前的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重新判断,进而制定出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
比如,近年来关于是否应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作为一项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政策,其调整必须十分慎重,需要进行深入、客观和前瞻性的研究,对各种政策选择的可能影响进行仔细的测算和权衡。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对当前的生育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如当前的生育水平到底是多少、生育模式是怎样等等,人口普查就可以为我们提供这些信息,帮助我们回答上述问题。
近来,幼儿“入园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入园难”问题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突出了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前几年扎堆出生的“猪宝宝”和“奥运宝宝”都到了入园年龄,而幼儿园的建设并未为此做好准备,导致幼儿教育资源不足,出现了供需矛盾。如果对此问题不重视,未来这批孩子上学、工作等仍然会出现供需失衡。做好准备的前提是要掌握这批孩子的准确信息,如人数、居住地等,虽然他们出生时有出生登记,但由于中国社会流动性较强,八户分离现象比较普遍,户籍登记信息的决策参考意义大打折扣。人口普查由于是按照现住地登记,可准确了解这批孩子的居住状况,将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信息,以帮助政府确定哪些地区可能需要布局新的学校,以及学校需要多大的规模等。
当前,中国正在制订“十二五”规划,如何科学合理设定各项发展目标也依赖于对人口状况的准确把握。如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时,要设定人均GDP、人均收入等指标,必须了解人口总量及其变化趋势;在制定就业目标时,设定新增就业机会和失业率必须考虑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劳动参与率、当前就业状况等多种信息;在制定老龄事业发展目标时,需要确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服务人员培训、高龄补贴发放等方面的指标,这些必须参考老年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地区分布、家庭状况等信息。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这些信息部可以直接或间接得到。同时,这次普查还调查了住房信息,将可帮助各级政府部门了解本地区的住房状况,为其设定“十二五”期间的土地供应目标和制订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不仅如此,人口普查还可为企业制订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提供基础信息。如一个婴儿用品企业,可通过人口普查了解一个地区的生育状况,大致估计其目标客户的规模;一个服装企业可根据各地区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而确定不同的铺货结构和营销重点等。
市第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突发事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市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应急工作的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长:
副组长:
应急指挥预案指导思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范结合。
应急指挥办公室的职责是:贯彻执行人口普查条例和人口普查方案,负责全市人口普查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的指挥和协调,统筹安排和组织全市人口普查的应急工作。
二、运行机制
1、突发事件的主要种类
第一类是指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波及较大范围的雨雪、洪涝、地质灾害等;
第二类是指技术和物资类突发事件:如发生大面积设备故障,通讯和网络突然中断,普查表等物资大量受损等;
第三类是指安全生产类事件:如因重大交通安全事故,人身意外伤害和其他突发性伤害事故使普查人员受到人身伤害等;
第四类是指影响社会安定类事件:如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间矛盾激化,个别媒体的不实报道造成一定的范围社会公众强烈反应或突发等。
2、预测与预警
市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应急领导小组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科学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突发事件报告程序
在人口普查工作中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基层人口普查办公室有关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本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如实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为本单位履行报告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本级政府主管领导汇报情况,根据突发性事件类型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及时开展工作。同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逐级上报至市人口普查办公室急领导小组。
对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要高度重视,严密监测事态发展,及时上报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急领导小组。
三、应急保障
根据事件危害程度,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及相关预案要求,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财力、物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讯等保障工作,保证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报告上报的形式和要求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摸清各类人口普查对象底数,纠正户口登记项目差错,着力解决户口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为普查登记和落实实有人口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二、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任务
(一)核准户籍人口底数和户口登记项目。重点核准户籍人口户数、人数以及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户主关系等主要户口登记项目。
(二)根据本普查小区建筑物情况和居住人口、户口情况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三)重点摸清以下六种人情况
1.具有本市户籍人员生育的小孩未落常住户口情况,包括收养、抱养小孩未落户口情况;
2.手持各类证件未落户口人口的情况,主要包括持迁移证、准迁证、复员转业证、刑满释放证、护照等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
3.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主要包括参军、出国(境)定居或加入外国籍、死亡等应销未销户口情况;
4.人户分离人员情况,包括有人无户和有户无人情况;
5.户籍地在外省市的在京居住人员(暂住人口)情况;
6.常住在京的外籍、港澳台及无国籍人员情况。
(四)摸清户口登记中重登重统、漏登漏统情况。
(五)摸清因道路改扩建、危旧房改造等整片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情况。
(六)对没有门牌号的村、街巷、住宅、楼房及时设置门楼牌号。
(七)对工作中发现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人户分离等未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的,要依据有关规定督促其及时办理登记和注销等手续;对发现的重登重统、漏登漏统和户口登记项目差错,要及时予以更正;对未登记暂住户口的,要督促其依法办理暂住登记,符合办理暂住证条件的,到居住地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八)维护各类人口数据库。公安派出所对新发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境外人员、出生未落及死亡未销户口人员,要逐一录入相应人口信息数据库,并根据变化情况补充、修改、完善相应人口信息。
三、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为2010年8月1日零时
四、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法步骤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7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及部署。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县公安局制定《延庆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乡镇、办事处要会同辖区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工作方案。
2.选调入户人员。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按照普查员选调标准选调普查员,7月中旬前到岗到位。
3.开展业务培训。7月底前县普查办和县公安局完成对乡镇、街道等普查工作人员即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明确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的目的,掌握工作方法及人口数据资料表、登记表、统计表、汇总表及《户主姓名底册》的使用和填报等。
4.搞好宣传动员。各乡镇、街道、派出所要通过黑板报、悬挂条幅、张贴宣传画、致被调查户一封信、制作展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户口整顿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配合。同时,要加大户口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动员人户分离人员、应落未落户口人员、应销未销户口人员及流动人口主动到派出所办理相关户口事项及暂住登记等。
5.人口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7月底前,各乡镇、街道人普办会同派出所统计、整理、打印以居(村)委会为单位的《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并根据普查小区划分情况对数据资料进行切分。同时,要与当地卫生、民政、计生、流管等部门沟通,收集2009年11月1日零时至2010年7月31日24时的相关人口资料,并按普查小区进行整理。
6.物资准备。备齐普查员开展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必须的各种物资,印发宣传材料,分发所需各种登记表、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
第二阶段:入户核对与《户主姓名底册》编制阶段(8月1日—8月31日)
1.普查员要沿各普查小区的边界实地走一遍,明确自己负责的地域范围,掌握本普查小区内各种建筑物的用途、数量和分布情况,核实《普查小区图》,按规定进行修改。
2.普查员要对《普查小区图》上标明的各种建筑物以及住房单元,采取逐一入户进行摸查。要摸清普查小区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是否有人居住,住了多少户、多少人等,同时要对居住在这里的人口情况进行了解;要摸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上,是否有户口寄挂和集体户口;要注意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特殊户和特殊人员的情况:
1)对居住在本普查小区,行政隶属关系隶属其他社区居(村)委会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等,要摸清情况,根据地域原则一律在本普查小区进行登记,不要漏掉。
2)对户口在本普查小区,但由于拆迁、外出打工等原因全户外出的人、户以及空挂户等,要根据户籍资料进行核对,掌握其去向、原因和离开本普查小区的时间等。
3)对于户口不在本普查区,但在本普查小区滞留且没有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对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桥洞、广场、车站等居无定所的人,要认真访查,不要遗漏。
4)对本普查小区内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情况要认真访查。普查员可通过以下途径切实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的出生、死亡人口情况:查看妇女怀孕登记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等有关记录;走访医生、计划生育员、社区居(村)委会干部、楼门长等;参考户籍及当地医院和火葬场的相关资料等。
5)对以下人群要进行重点访查,不要漏掉: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小区物业部门等单位内的保安人员;住在饭馆、商店、加工作坊以及建筑工地的工人;医院里的护工;住在洗浴中心、发廊和地下室等场所中的各类人员。
6)对于全户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临时外出的户,普查员要在户口整顿表和《户口姓名底册》上做备注,及时报告社区居(村)委会人口普查小组,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联系这部分人员。
3.普查员在入户时,要携带本普查小区的户口整顿表,摸清六种人口情况,核对并更新《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核对《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填写《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暂住人口登记表》和《境外人员登记表》。对居民户口簿登记项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要告知群众持相关证件证明到派出所办理变更更正手续。对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量以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等情况,填写《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登记表》。对没有门楼牌号的村、街巷和居民住宅,派出所要根据《北京市门楼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符合规定的及时填写《门楼牌制作表》上报分县局制作安装。
4.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普查员在入户填写户口整顿表时,要同时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过程就是普查员将本普查小区内所有普查对象的情况,真实、全面地记录在册的过程。《户主姓名底册》既是普查登记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工具,同时也是抽取普查表长表调查户的抽样框和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指导工作、核查质量、验收数据的重要依据。《户主姓名底册》具体编制方法详见《细则》。
普查员在入户时,还要告知住户11月1日—11月10日为普查登记时间。对登记期间住户有外出计划的,要做好记录,并留下联系方式。
第三阶段:《户主姓名底册》核实与整改阶段(9月1日—12月31日)
1.《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阶段
1)9月1日—9月10日,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结合户口整顿表和部门资料,对各普查小区《户主姓名底册》的汇总结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要把问题解决在正式普查登记之前,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2)9月11日—9月15日,各乡镇、街道普查办对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进行分类汇总,于9月16日将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汇总表》报到县普查办。其中,将开列到普查区的户口整顿统计表(电子版)于9月17日前报县普查办(户籍人口数据要与派出所9月15日下班时的派出所计算机系统数据一致)。
3)10月10日—10月15日,县普查办和乡镇、街道普查办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采取多种方式,核实户口整顿结束时点8月31日以后的《普查小区图》和《户主姓名底册》的变化情况,并据实更新。
《普查小区图》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普查小区房屋的新建或拆迁情况;住户搬迁情况等。《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户人口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变动情况;本户户籍人口的户籍变动情况;本户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变动情况;本户归侨侨眷人员变动情况等。10月16日将核实后的《户主姓名底册》报县普查办。
2.整改阶段(9月20日—12月31日)
1)9月20日前,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将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移交当地派出所。在移交当地派出所之前,复印一套完整的资料,以备普查登记时参考。派出所利用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对新登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和境外人员及出生未落、死亡未销人员信息进行核实并录入相应人口数据库;对原有登记信息发生变化的,要补充、修改相应人口数据。对户口核对工作中发现的主要户口登记项目差错及自然项目变更问题,派出所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变更和更正;对应落未落、应销未销等户口问题,符合政策规定的,要简化手续尽快办结,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注明原因暂不解决。12月31日前派出所完成数据维护工作,并将各种资料留存好以备检查。
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概况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人口普查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对一国或一国内某一明确划定地区所有人口进行的调查,包括收集、汇编、分析、公布或以其他方式传播相关人口、经济和社会数据的整个过程。我国于2010年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持续时间较长,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2.人口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口信息资源分布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民政、卫生、教育等承担社会保障和百姓服务职能的各个政府部门,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各政府部门从各自主管业务出发,开始建立本系统内部贯通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的多级业务信息网络系统和业务数据库,主要业务工作开始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但是,由于各业务信息系统中有关人口信息资源的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纵强横弱现象,致使各类业务资源分散,互不相通,呈部门化、条块化分布,只能实现部门或行业内部的资源共享,缺乏有效的横向资源共享机制。
政府各部门职责的设置,制约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有关人口的数据资料分散在各部门手中,例如公安的户籍数据,流管办的流动人口数据。计生委的出生人口数据,卫生局的出生及死亡人口数据等,不同部门均从本部分的业务角度开发应用系统,从而影响了信息生产过程的整合和资源共享。
部门基础数据资料更新较慢,由于人口数据是一个时点数据,普查的2011年11月1日0零时的人口数据,而各部门的基础数据本身对其更新都有一个滞后性的问题,而导致数据更新较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基础信息数据方法滞后,信息数据处理时间较长等等。
部门基础数据资料的不完整性、格式不兼容性,乃至数据的保密性要求等,导致数据的利用效果有限。信息化建设是以标准化、规范化为前提。目前,关于人口信息尚未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各部门使用的人口信息编码、技术标准、规范也不统一。人口信息存在“信息孤岛”、各部门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标准体系的缺乏影响了人口数据的共享与交互,制约了人口信息的应用。
原始数据采集方法亟待改进。我国目前仍然采取传统模式,即使用事先设计好的普查表,通过普查员逐一对普查对象询问并且填写普查表来获得普查标准试点的人口数目。尽管传统模式提供了一个在较短时间内,对前期划分好区域内的全部人口在规定的标准时点上进行登记,满足了数据的完整性的要求,但是传统模式的要求很高,付出的成本也十分巨大,需要在短时间内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每个人的信息进行纸质报表的手工登记。
3.信息化在未来人口普查中的应用
在人口普查过程中,信息技术应该是大有可为的,一个比较好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人口普查的例子是芬兰,芬兰地处北欧,近年来所取得的信息化成就举世瞩目,在联合国的全球电子政务准备度排名中,芬兰一直排在前十位以内。从1985年开始,芬兰政府直接从现有的人口数据库中集中提取数据,30个与人口数据相关的数据库在年底前都要汇总到芬兰统计局,然后统计局在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对人口信息进行提取,满足人口普查的需要。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口普查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缩短了普查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普查工作效率;其次采用登记法能够大幅节约普查成本,芬兰采用登记法进行人口普查使人口普查成本由原先传统登记法的6美元/人下降到17美分/人。最后,采用登记法能够提高普查数据质量,由于人为因素的减少,不会因为普查员由于理解指标的失误导致普查数据的失真,是普查数据质量大为提高。
4.我国未来人口普查的信息化发展方向
建立人口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是社会化科学管理的必然趋势。人口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的建立,就是要整合与人口信息资源相关业务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逐步沟通信息孤岛,使政府各部门的人口信息资源融为一体,共同完成好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职能。
通过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分析,人口普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普查标准时点前的准备工作,周期长,部门信息完整性或更新程度较差,随着目前信息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通过建立人口信息共享数据库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为2020年人口普查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人口信息共享数据库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提供基础信息采集和基础信息储备,能够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提供基础信息查询。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需要信息化技术手段和配套措施,因此,建立人口信息共享数据库的核心是信息内容,总体需求根源于对这些信息的处理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立足于成熟、经济、适用、先进又可靠的信息技术,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依托现有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整个系统科学、高效、可靠、协调的管理与运行,达到信息共享、综合应用的目标。
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将大大提高政府部门人口基础数据采集和管理能力,有效解决政府部门之间存在已久的“信息孤岛”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建立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集人口基础数据的必由之路,而建立统一的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1]马费成,赖茂生.信息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人口普查“两员”培训情况
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共安排指导员和普查员2600人,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区人普办对所有“两员”进行了认真的业务培训。全区共开展指导员培训8场600人次,普查员培训22场人次。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区人普办组织参加过省、市培训的30名业务骨干组成了人普培训讲师团,并对他们进行了再培训和试讲,保证了师资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市普查方案和课件要求,认真讲解各项指标,并强调普查纪律和保密要求,使“两员”不但能掌握普查表的填写,还能够严格遵守普查纪律,努力做到“和谐普查”。确保做到所有发证的普查员都经过了培训和考试。
2、加强对“两员”的管理,严格执行人口普查工作责任制。
做好“两员”的公示工作,让广大被调查户了解和支持普查。在摸底和正式登记过程中,明确各级业务解答人,统一进行业务解答。建立值班制度和日报表制度,及时上报人口普查摸底和正式登记的工作进展情况。
层层落实责任,区街村三级签订责任状。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健全各级人普工作人员和指导员、普查员工作职责,普查员对指导员负责,指导员对各社区人普负责人负责,村人普小组对街道人普办负责。
区人普办统一印制了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资料和摸底登记保密协议,所有参加人口普查工作人员和“两员”都签订了保密协议。同时区人普办为每位指导员和普查员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现已办理2273人。
3、“人口普查宣传月”开展情况。
按照南京市人口普查办公室要求和我区人口普查工作方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全区人口普查宣传月工作正在开展。
一是10月上旬已组织了一次人口普查摸底工作的专题报道。二是10月中下旬,准备在雨花有线电视台进行滚动字幕和宣传片的宣传,在雨花广播电台进行标语口号及普查工作开展的广播宣传,组织记者进行集中采访和专访活动等。三是10月16日举办区人口普查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四是在区政府所在地悬挂了大幅宣传标语横幅并利用短信群发平台不定期发送宣传短信。五是开发区、各街道的社区和行政村设立宣传栏或宣传牌;在开发区、各街道区域中心、在主要商业路街、学校、工地等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六是继续做好人口普查简报的编印,及时报送人普信息,对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安排、做法、特点、进度及先进事迹等情况进行广泛宣传。落实好省市区宣传挂图及其它宣传品等的张贴与发放。
区教育局已在10月10日前将人普宣传折页等宣传资料发放到各个中小学,10月中下旬区人普办将会同区教育局对中小学“一堂课”和人普宣传工作的落实进行跟踪检查。
4、做好人口普查摸底数据的处理工作。
区人普办已落实好数据处理的工作场地,光电录入设备等待上级人普部门采购到位,服务器和其他辅助用计算机和外设正逐步到位。各街道和社区的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均已到位,目前正在进行摸底数据和人户分离台帐的录入。
5、普查前的各项物资准备
人口普查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和参加的人员众多,所需要的物资也纷乱繁多。区人普办安排专门人员接收整理省、市人普办下发的各类用品和普查用表。同时,区人普办根据普查需要,准备了培训物资、表格和调查用品,并下发到各个街道。同时落实各街道的物资管理人员,建立物资收发台帐,保证各项物资不短缺、不混乱,确保普查的正常进行。
二、人口基础台帐分析评估及部门资料比对分析
1、常住人口
9月份我区人口基础台账上报的常住人口为34.4175万人,底常住人口为36.14万人,有1.72万人的差距,待人口普查摸底工作的深入进行和户口整顿数据分社区核对分析工作的深入,数据会趋于一致。
2、户籍人口
公安户口整顿后户籍人口22.2381万人,而我区9月人口基础台账户籍人口为21.8365人,比公安人数稍少,其中飞地中未设立社区的特殊区域户籍人口2602人不在人口基础台帐中。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以修正。
3、出生、死亡人口
基础台账从去年11月到今年8月的出生人口合计为1379人,公安这期间出生人口为1702人,计生这期间的出生人口为1668人,人数有较大差距。
基础台账从去年11月到今年9月28日的死亡人口合计为762人,公安上报这期间死亡人口为972人,人数有差距。出生、死亡人口的差异原因主要是各普查区的摸底正在进行中,有关情况正在核实,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核对,搞准数据。
4、人口流动情况
本区户籍人口流出半年以上27813人,其中本区其他街道13775人,占将近一半,流到本市其他区县为7731人,本省其他市2022人,外省1306人;可以看出,流出人员大部分还是在本区本市。外来常住人口中本区其他街道24578人,本市其他区县为49227人,本省其他市27281人,外省38060人,可以看出外来人员以本市其他区县流入较多,其原因是:我区建设了众多经济适用房和复建房,大量外区人员入住,但户口并没有迁来,另外,在城乡结合部存在大量的小产权房,户口有许多是外区的。目前人户分离台帐已录入17.4851万人。
5、境外人员和港澳台人员
8月份人口基础台账有境外人员和港澳台人员320人,其澳台人员63人,外籍人员257人,与公安部门户口整顿后数据外籍246人,港澳台123人有一定出入,需要分街道进行核查。
三、普查摸底工作进展情况
为了搞好人口普查清查摸底工作,区人口普查办公室认真组织,仔细安排,领导带头加班加点,放弃了国庆长假休息时间,一门心思投入到摸底工作中去。各街道、社区全体普查工作人员都以搞好人口普查为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分白天黑夜,走千家,采取地毯式方式,努力做到不漏一家、不缺一户。区街村三级加强指导和检查,我区人口普查摸底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1、人口普查“两员”培训情况
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共安排指导员和普查员2600人,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区人普办对所有“两员”进行了认真的业务培训。全区共开展指导员培训8场600人次,普查员培训22场人次。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区人普办组织参加过省、市培训的30名业务骨干组成了人普培训讲师团,并对他们进行了再培训和试讲,保证了师资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市普查方案和课件要求,认真讲解各项指标,并强调普查纪律和保密要求,使“两员”不但能掌握普查表的填写,还能够严格遵守普查纪律,努力做到“和谐普查”。确保做到所有发证的普查员都经过了培训和考试。
2、加强对“两员”的管理,严格执行人口普查工作责任制。
做好“两员”的公示工作,让广大被调查户了解和支持普查。在摸底和正式登记过程中,明确各级业务解答人,统一进行业务解答。建立值班制度和日报表制度,及时上报人口普查摸底和正式登记的工作进展情况。
层层落实责任,区街村三级签订责任状。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健全各级人普工作人员和指导员、普查员工作职责,普查员对指导员负责,指导员对各社区人普负责人负责,村人普小组对街道人普办负责。
区人普办统一印制了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资料和摸底登记保密协议,所有参加人口普查工作人员和“两员”都签订了保密协议。同时区人普办为每位指导员和普查员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现已办理2273人。
3、“人口普查宣传月”开展情况。
按照南京市人口普查办公室要求和我区人口普查工作方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全区人口普查宣传月工作正在开展。
一是10月上旬已组织了一次人口普查摸底工作的专题报道。二是10月中下旬,准备在雨花有线电视台进行滚动字幕和宣传片的宣传,在雨花广播电台进行标语口号及普查工作开展的广播宣传,组织记者进行集中采访和专访活动等。三是10月16日举办区人口普查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四是在区政府所在地悬挂了大幅宣传标语横幅并利用短信群发平台不定期发送宣传短信。五是开发区、各街道的社区和行政村设立宣传栏或宣传牌;在开发区、各街道区域中心、在主要商业路街、学校、工地等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六是继续做好人口普查简报的编印,及时报送人普信息,对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安排、做法、特点、进度及先进事迹等情况进行广泛宣传。落实好省市区宣传挂图及其它宣传品等的张贴与发放。
区教育局已在10月10日前将人普宣传折页等宣传资料发放到各个中小学,10月中下旬区人普办将会同区教育局对中小学“一堂课”和人普宣传工作的落实进行跟踪检查。
4、做好人口普查摸底数据的处理工作。
区人普办已落实好数据处理的工作场地,光电录入设备等待上级人普部门采购到位,服务器和其他辅助用计算机和外设正逐步到位。各街道和社区的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均已到位,目前正在进行摸底数据和人户分离台帐的录入。
5、普查前的各项物资准备
人口普查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和参加的人员众多,所需要的物资也纷乱繁多。区人普办安排专门人员接收整理省、市人普办下发的各类用品和普查用表。同时,区人普办根据普查需要,准备了培训物资、表格和调查用品,并下发到各个街道。同时落实各街道的物资管理人员,建立物资收发台帐,保证各项物资不短缺、不混乱,确保普查的正常进行。
二、人口基础台帐分析评估及部门资料比对分析
1、常住人口
9月份我区人口基础台账上报的常住人口为34.4175万人,底常住人口为36.14万人,有1.72万人的差距,待人口普查摸底工作的深入进行和户口整顿数据分社区核对分析工作的深入,数据会趋于一致。
2、户籍人口
公安户口整顿后户籍人口22.2381万人,而我区9月人口基础台账户籍人口为21.8365人,比公安人数稍少,其中飞地中未设立社区的特殊区域户籍人口2602人不在人口基础台帐中。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以修正。
3、出生、死亡人口
基础台账从去年11月到今年8月的出生人口合计为1379人,公安这期间出生人口为1702人,计生这期间的出生人口为1668人,人数有较大差距。
基础台账从去年11月到今年9月28日的死亡人口合计为762人,公安上报这期间死亡人口为972人,人数有差距。出生、死亡人口的差异原因主要是各普查区的摸底正在进行中,有关情况正在核实,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核对,搞准数据。
4、人口流动情况
本区户籍人口流出半年以上27813人,其中本区其他街道13775人,占将近一半,流到本市其他区县为7731人,本省其他市2022人,外省1306人;可以看出,流出人员大部分还是在本区本市。外来常住人口中本区其他街道24578人,本市其他区县为49227人,本省其他市27281人,外省38060人,可以看出外来人员以本市其他区县流入较多,其原因是:我区建设了众多经济适用房和复建房,大量外区人员入住,但户口并没有迁来,另外,在城乡结合部存在大量的小产权房,户口有许多是外区的。目前人户分离台帐已录入17.4851万人。
5、境外人员和港澳台人员
8月份人口基础台账有境外人员和港澳台人员320人,其澳台人员63人,外籍人员257人,与公安部门户口整顿后数据外籍246人,港澳台123人有一定出入,需要分街道进行核查。
三、普查摸底工作进展情况
为了搞好人口普查清查摸底工作,区人口普查办公室认真组织,仔细安排,领导带头加班加点,放弃了国庆长假休息时间,一门心思投入到摸底工作中去。各街道、社区全体普查工作人员都以搞好人口普查为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分白天黑夜,走千家,采取地毯式方式,努力做到不漏一家、不缺一户。区街村三级加强指导和检查,我区人口普查摸底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试点目的
为切实把握人口普查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查准流动人口的办法和途径,培养和锻炼普查队伍,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流动人口登记积累经验,特进行本次试点。
三、调查标准时间
本次试点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10年3月15日零时。
四、调查对象
本次试点的调查对象为选中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境外人员。包括两部分人:一是2010年3月14日晚住本户的人;二是户口在本户,2010年3月14日晚未住本户的人。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五、调查项目
试点采用《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试点调查表》,分为按户填报的项目和按人填报的项目。
按户填报的项目包括:户编号、户别、本户应登记的人数(2010年3月14日晚居住在本户的人数、户口在本户、2010年3月14日晚未居住在本户的人数)、本户20*年3月15日至2010年3月14日出生人口、本户20*年3月15日至2010年3月14日死亡人口、居住在本户的*及外籍人数。
按人填的项目包括: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出生年月、户口性质、户口登记地、调查时点居住地、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受教育程度、出生。
六、调查的组织实施
(一)调查的组织领导
本次试点,在江苏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由各省辖市、试点所在县(市、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试点所在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完成。
各省辖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成立试点调查办公室,试点调查办公室人员由省辖市、试点地区的县(市、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试点地区所在乡(镇、街道)人民政府人员组成。承担试点任务的各级单位也要成立试点办公机构或协调小组,负责试点的组织协调工作。试点的乡(镇、街道)、居(村)委会和相关单位要积极协助,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试点调查任务。
(二)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选聘和培训
每个普查小区至少配备1名普查员,原则上4—5个普查小区配备1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工作由试点所在县(市、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试点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负责。
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要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可以从本普查区内的驻区单位抽调,从本村(居)民委员会选任,或从社会招聘,包括通过社会动员,招募志愿者;招聘各级各类师生;招聘联防队、辅警等公安人员;招聘退休人员;招聘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小区住宅楼管理员;本普查区内的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失业人员,等等。
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培训各省辖市(包括试点地区所在县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担任教课任务的业务骨干。各省辖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培训所有普查员、普查指导员。
(三)试点的宣传动员
为使试点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承担试点任务的地区要充分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画栏、《致被调查户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宣传流动人口试点工作的意义和要求。要告知调查户,所有参与调查的单位和工作人员都会为他们提供的家庭和个人信息保密,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如实反映情况。
(四)人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试点调查办公室要从相关部门收集、整理人口资料。按照试点调查的村级区域范围,其中(1)公安部门:提供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应落未落户、应销未销户口等人口资料,提供居住的台湾居民和外籍人员资料。(2)计生部门:提供育龄妇女及生育情况资料。(3)教育部门:提供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相关资料。(4)外事部门:提供居住在试点村中的外籍人员、港澳人员的相关资料。(5)卫生部门提供婴幼儿保健资料。(6)物业管理部门可以提供的业主信息、业主入住信息等资料。
(五)普查小区的划分
省辖市、县(市、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普查小区划分工作的组织实施。按照完整地域原则,将普查区划分为若干个普查小区。
1、划分普查小区时,必须在本普查区地域范围内进行,做到不重不漏,完整覆盖本普查区。
2、普查小区应是一个完整、封闭的区域。边界线必须是一条首尾相接的连续、不交叉的封闭曲线。各普查小区不能重叠,也不能遗漏,所有普查小区合起来应该恰好完整覆盖整个普查区。
3、普查小区地域划分要尽可能结合完整的行政管辖区域要求,以便于明确责任分工。
4、普查小区尽可能不对独立建筑物或独立院落进行拆分。对个别大型居民楼居住人口过多的,在保证分工明确不重不漏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增加普查员的方式进行登记。
5、普查小区边界要尽可能以明显的地物作为标志(街道、公路、河流等),以便于明确小区范围、明确责任分工。
6、普查小区的大小要考虑普查员能够承担的普查登记工作量(现有人口与户籍外出人口数量和路途远近等因素),普查小区的规模大小一般掌握在80个住房单元左右。在此前提下,对相对完整的村(居)民小组可以划分为独立的普查小区。
7、对划分的普查小区按照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的顺序依次排序、编号,按照序号分别命名为“第XX普查小区”,并按照序号赋予相应的两位地址代码。
(六)试点摸底工作
各省辖市及试点所在县(市、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摸底工作。摸底工作中,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要对抽中的普查小区进行全面扫描,逐房逐户访查,绘制《普查小区地图》,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流动人口摸底表》,预约正式登记时间及采取的调查方式。
(七)入户登记、复查工作
本次试点,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做到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入户登记时间为2010年3月15日至21日。普查员应当按照调查表的项目逐户逐人询问清楚,逐项填写,做到不重不漏、准确无误。普查员每调查完一户,应将填写内容向本户申报人当面宣读,进行核对。
调查登记工作结束后,普查指导员要及时组织普查员对登记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工作采取自查、互查、议查等方式进行,对相关情况要进行重点核查。
(八)试点调查表编码
试点调查表的编码工作在省辖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组织下,在调查登记结束和复查、逻辑审查无误后进行。
1、非专项编码,由普查员负责,根据试点普查表中圈定项、填数项、排序项、混合项的实际填报情况进行编码。
2、专项编码,在非专项编码完成后,由县(市、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组织进行。
本次试点中的专项编码仅涉及地址代码。地址码分为六级,共14位代码:
第一级:省、自治区、直辖市,2位码;
第二级:地(市),2位码;
第三级:县(市、区),2位码;
第四级:乡(镇、街道),3位码;
第五级:村(居)委会,3位码;
第六级:普查小区,2位码。
(九)试点普查表的管理
现场登记、复查工作结束后,试点普查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分别装入包装袋。试点普查表由各省辖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妥善保管。
(十)数据处理
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数据处理程序的开发,各省辖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数据的录入、审核、汇总工作。
(十一)物资准备
本次试点的调查表、摸底表、普查员用品、普查员工作手册、一封信等调查物资由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其他调查所需物资由各省辖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