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7 11:29: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医疗建筑规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住宅小区的管理是城市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表现在:
1.住宅小区是国家和人民的重要财富,应通过必要的管理手段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住宅小区是国家化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起来的,是人民的宝贵财富。因此,更要加强管理,使其达到它应有的使用年限,发挥其社会功能和效益。
2.加强对住宅小区的管理是国家对人民群众关心地具体表现,搞好小区的管理,这应该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小区管理和服务可以联络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可以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凝聚力。
3.住宅小区管理关系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关系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精神面貌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表现。
住宅小区是人们居住生活的活动空间,从封闭的室内延续到开敞的室外自然环境空间。由于采取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所以住宅小区集合了土地、道路、房屋、市政绿化、环卫、供水、供电、供气、电讯、公用设施等多项建设,同时,还包含行政,文教,经营,服务等多种社会职能和经济活动的综合载体。是多种因素的复合反映,过去由于小区重建设,忽视管理,不注意小区档案原始资料的积累,给在建或已投入使用的住宅小区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
二、小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小区建设是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管理方法、模式,档案资料记载不全,住宅小区普遍存在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全,物业管理与小区管理不相适应的问题。
2.小区管理跟不上建设速度。多年来,小区建设发展快,规模大,但小区管理却是个薄弱环节。据档案资料记载国内、国外小区住宅建设从形式到布局种类繁多,但小区管理资料档案都很少,小区管理无从借鉴。
三、通过小区管理模式,确定小区管理方法
小区住宅管理模式即管理与经营结合起来,成立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机构,依据物业管理条列以经营的方式对住宅小区进行有偿服务,综合管理。它的优点:
1.有利于边建设边管理。一个住宅小区从建设到全部建成交付使用,由于建设周期长,许多管理中的矛盾还没有到小区全部建成就已经发生。因此,物业管理机构就可以在边建设的同时边进行管理。这样,能及时解决发生的矛盾,保证小区管理的即时性和连续性。
2.各种原始档案资料齐全,有利于售后服务。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对住宅小区进行综合开发,从规划设计、征地施工、管道铺设、各种图纸、表格、数据都有第一手档案资料,为便于日后小区管理工作,物业公司应有专业的档案管理部门。
3.有利于管理资金的筹措。在商品房屋销售成本中,分摊一部分管理维修消费,可以弥补小区管理费用不足,而这部分费用的提取,只有房地产开发公司才具备优越的条件。
四、依据档案资料,完善小区管理办法
物业管理机构对住宅小区进行管理优点明显,但同时也还要解决综合管理中的其他一些问题。
1.必须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应根据国家颁布物业管理法规,完整准确的收集好与开发建设小区有关的档案资料,并以此制定小区的各项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定。
2.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管理队伍,特别是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提供给专业人员各种数据资料,以解决小区住房维修和管理方面的需求。
Abstract: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306 Hospital master plan, for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old medical hospital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the "one plan, phased implementation of advanced scientific and operable through a series of reasonable transformation to solve the old hospital in limited site conditions and to ensure the pursu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sues in the complex case of medical operations.
Keywords: old hospital, reasonable transformation, a new vitality
中图分类号: F1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人民第306医院隶属于总装备部后勤部,是一所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始建于1971年,目前展开床位约1000张,单日门急诊量突破4000人次。
306医院作为北京北区一所重要的综合性医疗机构,本着充分利用资源,服务社会,造福百姓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外有偿服务,缓解了奥运村地区、回龙观社区、天通苑社区及昌平地区的看病难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306医院现有的基础建设条件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因此希望通过科学的合理规划来增加医疗用房并改善医院环境。
一、 医院发展的瓶颈——医院现状分析
1用地分析
医院位于北四环健翔桥北约300米,西临京藏高速路,南侧为安翔北路,东侧为科学园南里中街,北侧与中科院家属区、新联汽车靠垫厂、南沙滩小学等单位相接。从目前来看,医疗区周边已发展为成熟社区,因此基本没有扩大医疗用地的可能性。
2 医疗区存在的问题
医院现状分析图
306医院设计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尽管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医疗功能建筑布局,但仍存在见缝插针式的单体建设的固定模式,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思维。通过对医院现状的分析,306医院医疗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规划布局落后,功能分区不合理
306医院设计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规划思想比较落后,没有形成科学而完整的医疗布局。目前门急诊和医技检查用房较为分散,患者就医路线偏长,流程不合理。
2 )门急诊医疗用房面积紧缺
306医院现有门急诊用房建筑规模是按日门诊量约1000人次设计的,但是目前的日门诊量已突破4000人次,门急诊楼面积严重不足,患者就医环境拥挤不堪,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3 )病房楼 用房面积紧张
306医院现有的内科楼及内科北楼建筑面积13590m2,拥有床位550个,床均建筑面积约24.7 m2,远低于目前标准护理单元的床均建筑面积指标(40~50 m2)。现有内科楼均建于1987年,其建筑构造已无法满足目前不断提高的床位需求和医疗技术需求。
功能分区不合理、医疗流线混杂以及基础设施落后这些问题,都使306医院的发展陷入了瓶颈。
二、 寻找医院的新生之路——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总图
1规划目标
针对306医院规划现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以下三个规划目标,既要解决医院目前最紧迫的问题,同时也考虑了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1)增加医疗用房面积,提高日门诊量达到7000人次,增加住院病床数量达到1200床。
2)改善医院室内外环境,创造“以人为本”的医疗氛围。
3)整合院区内零散的医疗用房及配套设施。
2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306医院承担着总装备部重要的卫勤保障任务,同时也是北京北区一所重要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因此本次规划设计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制定出医院长远发展的规划蓝图。
1)新规划中基本延续医院现有的医疗主体布局,针对目前用房的紧张及人流的密集进行合理规划与分流,对主要医疗建筑进行更新,整合医院内零散的医疗用房,使306医院的总体建筑风格得到统一与再发展。
2)以方便病人的理念作为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功能流线、医疗流线、就医环境等各方面均做充分的考虑,为患者提供方便、舒适、快捷的就医体验,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合理定位,不过分追求规模的扩大,结合医院事业发展规划准确定位,让基础设施能够有序更新与发展,做到与事业发展规划同步,确保总体规划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并举。由于医疗区用地有限,并且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定了本次规划1200床的医院规模,只是在现有床位数基础上略有提高,而不是盲目的扩张。
4)在规划层面上贯彻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理念,实现医院运行成本的节约。尽量减少对未到建筑寿命的建筑的拆除,实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运营。在建筑布局中为建筑设计的自然通风与采光提供可能,不采用大进深的建筑体量,主要病人用房的朝向也以南向为主。
5)对周边环境的尊重。由于院区北部紧邻一所中学,且东西两侧均有居民小区,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新建建筑对周边的影响,通过合理布局及退让、控制建筑高度等手段来实现对周边环境的尊重。
3功能分区
通过本次规划,进一步强化了各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更加明确,绿化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1)医疗区。新规划中,以院区南侧新建门急诊大楼为中心,东侧为现状外科楼,北侧为新建内科楼,形成一个完整有机、宽敞舒适的医疗服务空间。
2)办公科研区。北侧新建综合楼主要功能包括科研、教学及办公。
3)后勤保障区。现有锅炉房、配电室等后勤用房可保留使用。新建建筑内可设置相关保障系统,作为院区的主系统。
功能分区分析图 分期建设分析图
4 分期建设
由于该项目是在老医疗区内进行更新建设,考虑到医院运行周转和建设资金等问题,因此确定了“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基本原则,保证医院在建设期间能够正常运营。本次规划建设项目将根据医院需要及资金条件,分期实施,初步实施计划如下:
1) 一期建设
在不拆除原内科病房楼的情况下,可拆除其北侧的单身宿舍、营养厨房及放疗楼(可采取临时周转),在此区域建设可容纳750床的新内科病房大楼。待新建内科楼投入使用后,拆除原有内科楼,并建设院区花园绿地。
新建内科病房楼(750床)基本指标:
当今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深深影响着医院建筑的设计,现代医院建筑要适应各种制约因素的变化,从而满足社会需求。本文将以西安141医院建设项目为例,探析现代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实践中的一些理念。
1医院建筑的设计原则
1.1以人为本
从建筑布局、环境设施到诊治服务的全过程均要以方便患者为核心,给人以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同时将长期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1.2科学合理
根据医院的特性,建筑设计需考虑医患分流和洁污分流。从总体到单体,贯彻控制交叉感染的核心原则,建筑之间设置合理的景观防护绿地,强调自然通风和采光,详细分析人流物流,从整体到局部都应明确洁污分区与分流。
1.3绿色生态
医院属于高能耗行业,在建筑设计中首先要尽量营造绿色生态的景观环境,其次,采用高效的能源利用设施,结合可再生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并节约能源。
1.4可持续发展
现代医疗技术和设施发展得越来越快,新技术和新设施应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医疗模式的发展,医院建筑的设计也要适应医疗模式的发展,预留灵活改造的空间。
2建筑的总体规划与单体布局
医院是一种功能复杂的公共建筑,医院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统筹全局,从城市、院区和建筑各个层面上进行把握,严格遵循洁污分区分流的原则,将传染区与非传染区相互隔离,防止院内的交叉感染发生。就一般的综合医院而言,主要是由医疗(含门急诊、医技、住院),医疗后勤、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四部分组成。对于有教学和科研功能的综合医院,其功能组成中还应包括教学设施用房以及科研用房。各功能部分之间各有不同程度的联系,规划设计时需根据场地周边的地形、道路和建筑现状,综合处理好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位置。在西安141医院规划设计时,我们综合考虑了以下方面:对医院所在环境的场所确认:完善医院的发展系统和空间秩序感;形成门急诊、医技、住院、体检中心等各部门的便捷联系与合理构架;病人、访客以及工作人员的交通组织与停车规划;医院的建筑总体、日照朝向、绿化景观与城市的整体组合。
2.1功能分区
本方案采用集中式布局,根据医疗功能特点以及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将院区分为医疗综合区、后勤辅助区及预留发展区。门急诊部、医技部、住院部通过医疗街有机组成了医院的医疗综合区,并通过连廊与体检中心及行政办公楼紧密联系。在保证医疗功能组织合理的基础上,满足了预留发展用地的需求,同时确保了住院楼远离噪声并拥有良好的景观朝向。
2.2流线组织
总体规划需考虑以合理有效的交通流线组织和功能配置实现医院的高效有序运转。保证交通流线便捷、提高诊疗效率的空间布局是医院建筑设计的重点。西安141医院院区设置两个出入口与周边城市道路相接,根据“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原则,对门诊、急诊、医技、住院、体检、办公等功能单元的出入口均进行了较好的组织,并通过院区内环道加以联系。在门诊部、急诊部与住院部附近设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地面临时停车位,方便就近停车,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保证了院区内良好的人车秩序。
2.3景观绿化
现代医院,除了需要现代化医疗技术和医疗模式,良好的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现代医院应强调天然、无害的绿色医疗环境。本方案中合理的总体布局形成了绿地景观、入口广场景观、医疗街景观中庭、景观院落、屋顶花园等多层次的绿化景观系统。
3建筑单体功能组合与平面布局
医院建筑单体设计中,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是重点所在。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和精神需求的提高,医院建筑设计不仅需要解决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的问题,更要体现高效便捷和以人为本的时代需求。在西安141医院建筑设计中,建筑单体平面布局充分体现以“病人为本”的现代化综合医院设计理念,并严格遵循“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设计原则。医疗综合楼通过以医疗街为核心的水平交通和以自动扶梯、电梯为核心的竖向交通形成了高效有序的立体交通网络,将各个医疗功能单元合理的组织在一起。医疗综合楼地下一层层高4.5m,布置了地下停车场、设备用房、洗衣房以及直线加速器与核医学等医技用房,并设置了污物集中通道。一层设门诊大厅、急诊部、住院部大厅、中心供应室和影像科等诊疗用房,独立设置儿科和发热、肠道门诊入口,为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就餐,住院部一层设置营养厨房。二层为诊科单元,包括电生理科、内窥镜、检验科、血液透析中心和儿科护理等单元,设置特诊科和职业病防治诊室,并为其设置专用入口通道。各诊科单元采用医患分区分流的流线布局,保证了良好的就医秩序。三层设有中医理疗科、制剂科、病案室和信息中心、产科分娩部和产科病房。四层为门急诊部屋顶花园,以及联系紧密的洁净手术部、病理科及ICU与外科病房。洁净手术部严格区分无菌、洁净、污染等区域,防治手术污染及院内感染发生,手术部换床处、住院部及急诊部均能取得快捷的联系。医生通过病理科入口处的卫生通道到手术部内,一层中心供应的无菌品库与洁净器械库通过无菌梯垂直相连,保证了物品运输高效性。污物走道端部设置污物电梯,直接连通一层中心供应室,方便器械及时消毒。洁净手术部顶层设置净化设备用房,提供手术部的净化空调。5~11层为住院部标准层,每层包括两个护理单元,按照医患分区的原则分别设置医护区、治疗区、病房区及活动区。病房区基本布置在南向,保证了良好的日照采光和景观朝向。医护人员通过医务梯可以直接经医护通道到达医护区。餐梯与一层营养厨房联系紧密,便于食品配送。12层为VIP病房层,包括普通单间、带有客厅的豪华病房以及康复训练室。屋顶设置直升机停机坪,为现代化高效的医护救援提供了保障设施。体检中心及行政办公楼的1~3层为体检中心,四层至五层为行政办公区,并设有报告厅和图书馆。二层设有休息早餐厅,为体检人员提供舒适轻松的体检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五层设有退台屋顶花园,为办公人员提供良好的景观和交流场所。
4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外在形式和内在功能是相互依存的建筑基本要素,医院的建筑形象必然要充分体现其功能特征。由于医院建筑功能要求复杂、严格,创作自由度偏低,因此形象设计宜平和自然,忌浮华张扬,既要充分反应医疗建筑的个性,也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特征使建筑整体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觉。西安141医院的建筑造型设计结合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建筑的空间轮廓和城市形象,形成统一有序、层次丰富的空间界面,体现医院建筑的独特性和标识性。
5结束语
较其他公共建筑而言,医院建筑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建筑师在进行医院建筑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复杂的医疗功能要求,体现人文关怀,还要强调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关注节能降耗,实现建筑设计的灵活适应性,满足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作者:龙雄军 李麟凯 单位: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海伦・杰芙瑞(Helen B . Jeffery,以下简称海伦)一直奋斗在亚洲医疗健康项目的最前线。她有着近20年的工作经验,曾参与底特律医疗中心、约翰霍普金氏海湾医疗中心、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诸多项目,在新建工程和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生产方面备受赞誉。
虽然她对中外医院建筑都颇为了解,但是与她的沟通远没有同中国建筑师那样轻松,需要跨越理念和视野不同所带来的陌生感。当然,记者正是希望通过她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中国的医院建筑,以期对未来发展能有新的启示。
“医院需要完善设施以吸引患者”
大,这是中国医院带给海伦的第一感觉。“规模很大,人流量也很大。”
其次是大所引发的一系列医院管理和服务质量难题。在人们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的现实映衬下,这些难题直接指向了医院建设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落实。海伦告诉记者:“与中国所提的以人为本相似,美国有一个概念叫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医疗保健。人们希望更大、更好的医疗设施,就像他们在其他生活领域的需求一样。在美国,医院需要完善设施以吸引患者,在中国也有类似的趋势。患者的需求在增多,不再只是简单的医疗救助,还会有更多对附属服务的需求。”
她以医院走廊为例,认为中国很多医院只有两个走道,而所有人(医生、患者、住院、急诊)都被挤到一个公共空间内,重伤患者也需要在众目睽睽之下通过公共空间,使患者十分没有尊严。“我们设计的时候就会进行有效分流,前面是门诊患者,其他包括急诊、病房的患者都走后面的通道。如果在门诊的后面设计一条走道进行分流,既能避免交叉感染,又能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私密空间。”
当然,在完善设施方面仍受到国情限制。海伦指出,中美医院的一个很大差别是美国从2006年开始,所有的新建医院的病房都是单人间。“美国70%的医院都是私人医院,院方希望患者可以享受到宾馆级的人性化环境。另外,单人间病房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也为家属探病提供了良好的护理条件。”
海伦告诉记者,有数据显示,单人病房相比双人病房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因此,标准提高的同时是医院环境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只是对于大多数中国医院而言,这在目前还不现实,对于私立医院建设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好的医院建筑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海伦指出,好的医院建筑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清晰的就医标识、高科技的融合和灵活性。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医院建设近年来积极倡导的理念,但在海伦看来,中国医院在这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建造大型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项目方面,中国具有独一无二的能力。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建筑本身之外的各种因素。”
海伦举例说,如何更好地规划城市和为建筑选址呢?“在这一点上,中国正逐步树立正确模式。但是,要完全出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因素来考虑投资建造,这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此,我们会建议客户,医院建筑应该从高效能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只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素,也就是建设能够创造价值的建筑。设计高效能医院,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和水资源,而且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舒适度,提高操作效率,也能使患者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增加他们的幸福感。”
除此之外,海伦认为,在操作层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很好方法就是聘请国际咨询顾问公司,但前提是他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市场。“只有了解中国医疗体系,才能把国外优秀的理念运用到中国当地的模式中去。我们也是依照这个来建立自己在不同地点的不同专业领域,运用世界最好的理念融合当地专业知识和文化,更好地服务客户。”
“建筑规划和技术规划相结合”
众所周知,数字化医院建设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标志,是提高服务质量和完善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更是成为医院建设领域的“显学”。但是,很多医院管理者“上几套系统就是数字化医院” 的理解与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医院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海伦介绍,美国现在在建的医院基本上都是数字化医院,它超越了地域限制,通过网络互联技术实现了全社会范围的数字化,形成了区域共同保障的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相比而言,中国大多仍处于“单打独斗”的起步状态。
她指出,建设数字化医院需要安全稳定的信息网络和IT设备,更需要建筑及其设备的智能化,即在规划层面就做好相关工作。“和城市规划一样,建设数字化医院也需要仔细规划,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很多医院都没有这种基于数字化的考虑。医疗技术的需求发展太快,建筑之初的考虑不足,再加上资金不足,使得中国大部分医疗建筑的寿命不超过10年。”
“作为国际化公司,我们更清楚数字化的重要性,所以即使暂时不能兴建,我们也一定会有所预留。这是我们基于现实的灵活性考虑。当然,我们也希望利用我们成功的国外经验,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指导意见,从而逐渐改变这种现状。”
另外,海伦不赞同一些医院把医院建筑和其IT系统分开规划建设的方式,认为应该把建筑规划和技术规划结合到一起。“分开建设意味着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建筑预算往往不够支付购买高级的IT系统。因此,一个可以整合这两方面的方法是,聘请建筑设计咨询顾问和IT专家合作,共同把IT规划与建筑规划系统地整合在一起,以达到战略上的统一。患者、医生和医院的管理方都会受到医疗技术决策的影响,而优秀的IT专家可以与各方互动,提出健全的解决方案。如今,医疗保健受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医院不能只对其建筑本身的设计做出预算而不考虑其医疗技术层面。”
“数字化医院建设不能太依赖IT技术供应商”
谈起中国当前的数字化医院建设,海伦认为中国很多医院太依赖于IT技术的供应商,而忽略了医院本身的数字化建设规划。“这些IT技术供应商只是在单纯地销售产品,而不是为客户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或者一个策略。国外很多医院都把IT技术的规划看得很重,都会对其进行策略性的系统规划。这样,我们才能跨越供应商和制造商的鸿沟,设计出一套把技术整合到医院设计的解决方案。这是供应商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许咨询顾问可以,因为他们不束缚于任何一个制造商。”
她还强调,一个数字化医院在技术层面至少包括四个范畴:医疗设备,临床系统,智能建筑系统,管理操作系统。但是,对于医院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系统和这些技术系统如何运作等问题,中国医院管理方面必须有优秀的组织决策人并作出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有远见的医院决策人会聘用战略数字化顾问规划前景、整合设计,从而获得更优化的建筑方案和数字化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采访,记者感到,海伦的不同视角给我们的医院建筑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只是我们的医院管理者需要有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宽广的视野,需要有建设能够创造价值的医院建筑的远见和决心。 (责任编辑 吕志新)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domestic most large comprehensive hospitals are facing an important task of expansion. This paper fully kn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large general hospital,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hospital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large expansion of real examples for hospital and expansion of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a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y formul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efficient way to hospital, comprehensive and the whole hospital environment planning three aspects of humanity,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effective in ensuring large general hospital and expansion of the programm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large comprehensive hospital;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Architecture desig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医院建筑相比于其他建筑而言,要求通常较为严格,其中融入了较强的专业技术。特别是针对于某些大型综合医院,由于医院建筑价值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当今形势下,社会经济、医疗技术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对医院设施、环境等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国内大型综合医院步入了改扩建的特殊时期。基于此,我国相关部门规定从2008年12月1日起,大型综合医院应严格按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进行改扩建工作。大型综合医院改扩建是一项专业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及程序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因此在进行改扩建施工前,相关部门应充分做好医院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对策,从而实现改扩建的高效性和完善性。本文就大型综合医院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对策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阐述。
一、大型综合医院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的合理制定途径
大型综合医院的改扩建是一项要求严格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此在进行改扩建时,应制定出合理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以下本文将对医院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的途径进行有效分析,以保障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1、充分了解将改扩建大型综合医院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多数老牌大型综合医院建设时间较为久远,通常初建于20世纪。然而由于我国20世纪时的经济因素、文明因素等社会因素不同于当前,所以在进行综合医院建设时,事先并未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导致医院整体建筑考虑不周到、设计不全面的局面。20世纪所建设综合医院一般处于市中心位置,在医院建设之后,不懂得合理利用医院建筑周围的土地资源,而是任其自由发展,从而因土地面积不足而限制医院的发展及规模。除此之外,传统综合医院的室内空间结构、各功能室的分布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更不能满足现如今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要求。因此不论从传统医院的现状,还是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传统医院都应经过改扩建这一过程。同时充分了解传统医院的现状,有助于改扩建过程中医院建筑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对策的高效制定。
2、改扩建分期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制定
由于大型综合医院的改扩建关乎医院今后的生存发展大计,所以施工前制定出改扩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策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对策,第一应深刻掌握医院现状,并对其的空间和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从而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作,即制定医院改扩建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对老医院的综合性评估除对规划设计有重要作用外,还可有效避免现有资源的浪费现象。第二,由于大型综合医院改扩建工程的规模性及复杂性,应制定出改扩建分期、分阶段的建设计划。分期、分阶段的建设计划有两点好处:首先可以满足老医院的正常运营;其次便于规划设计对策的高效制定;最后便于管理,可确保规划设计实施的有效性。
二、明确改扩建医院综合建筑高效性的重要意义
明确大型综合医院进行改扩建综合建筑高效性,对于有效促进改扩建后医院的高效运营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前文所述可知,综合医院与其他医院相比有着其自身的特点,由此决定了医院高效性综合建筑价值大于建筑本身等性质。
要实现改扩建医院综合建筑的高效性,可通过控制医院医疗区建筑规模与规划、做好医疗功能分区规划、合理的流线组织和功能布置三种途径实现。其中控制医疗区建筑规模与规划,即在进行正式的改扩建施工前,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工作,以便于对改扩建医院规模的管理和控制;对于做好医疗功能的分区规划,即针对医疗区内不同患者的情况,可进行降低楼层数、分散或集中管理的规划与设计。通常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疗区分为医疗区、康复疗养区及传染病区等,合理的功能分区对于提高医院建筑的高效性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合理的流线组织和功能布置,其主要对象为改扩建建筑单位,医院建筑内,建筑综合效率会随着附加功能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通过合理的功能区布置和流线组织,可提高改扩建建筑的综合效率。经实践证实,对于高层医院建筑而言,标准层面积在700m2~2500 m2时,综合效率的高低与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可用下图1示意。除上述外,影响综合建筑高效性的因素还包括护理单元、电梯等。
图1
三、注重医院改扩建后整体环境的人性化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性化的医院环境是必然的。传统的医院往往给人恐惧、凄凉、呆板的感觉,而现如今对于医院的建筑及环境,在注重患者身体上疾病的同时,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治疗”。因此在医院进行改扩建中,应充分重视建设之后医院整体建筑及环境的人性化。实现医院扩建后整体建筑及环境的人性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医院室外的人性化规划
要实现医院人性化的建筑及环境,患者首先接触到的是医院的室外环境,因此医院室外的人性化规划设计不可忽视。从心理学上讲,安静、优美的环境对于患者的身体治疗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为验证此事,美国宾州郊区的一家医院曾做过相关实验,将相同病情的患者置于同样的治疗和护理中,而不同的是其中一组患者病房朝向绿化的庭院,而另一组则没有,结果一段时间过后,朝向绿化庭院患者的住院时间通常要比另一组短,因此证实,医院室外的绿化、美化符合人性化的规划设计。由于医院建筑面积较大,涉及到室外绿化的范围较广,其中包括门诊广场及周围的绿化、住院部周围的绿化等。
2、医院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规划与建筑设计
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无疑是医院的室内空间,包括医疗公共空间、影响科室的室内空间和办公空间等,通常室内空间人性化的规划设计以医疗公共空间为主。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医院门诊大厅、医疗候诊区、护理单元及患者家属等候区等室内空间的设计有了较为严格的规划设计要求。这就要求负责室内空间环境的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建筑知识和经验,在进行设计规划的同时,能够切实的将人性化规划设计有效的应用于医院的整体室内设计中。从而使医院改扩建后,营造出充满人性化的室内空间。
四、有效确保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特色化
不同地区的综合性医院有着其独特的自身特点,对于医院改扩建规划与设计应结合地方特色,实现与城市周边环境的有效融合,以打造出医院改扩建后的区域特色化。以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为例,通过其改扩建前后的对比,可充分表明改扩建后医院的特色化,如图2所示。具体对策可从以下两点做起:
图2
1、保证改扩建后建筑与原建筑布局的协调性
大型综合医院的改扩建工作是一个规模较大的系统性程序,所以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从医院的整体布局出发,并体现上述医院建筑的人性化。为确保医院营运体系的高效性,应将合理高效的功能分区整合在医院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从而实现改扩建后建筑与原建筑布局的高效协调性。
2、树立改扩建后医院的新形象
医院改扩建后,不但要保证其与原建筑的协调统一,还应顾及到与周边城市建筑及环境的有效融合。医院在进行改扩建的过程中,应全面结合周围城市交通及人流等因素,从而保证医院在运营中可有效的将人流疏散到个功能区,切实的做到与城市交通的完美结合。另外改扩建后医院的建筑还应与周边的环境和城市风貌保持协调的关系,如涪陵中心医院改扩建后无疑给城市增添了胰岛亮丽的风景线,从而树立起了医院改扩建后的新形象。
综上文所述,对于20世纪建设的综合医院的改扩建规划和设计,不但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还要求设计者对医院的建筑特点有着深厚的了解。唯有在较高设计水平、较强分析能力和认真工作态度的共同协作下,方可实现综合医院改扩建综合建筑的高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学志 王伟.医院建筑改扩建与总体规划.科技传播.2012年第1期.
[2] 李焕杰 龙灏.大型综合医院改扩建中的规则与建筑设计对策.《建筑实践》.2010年12月.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hospit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spital for specific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positioning, accurate judgment, find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uitable for their own advantages, to the hospital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cision-making, planning and desig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to provide accurate the rational basis, can further enhance the owner to hospita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hospital; Planning;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24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医院建筑规划的研究能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科学合理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咨询服务,能够让医院建筑更加遵循“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设计理念,并有利于构建现代化“和谐医院”,对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建设“节约型医院”,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深入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已经找到一种最佳的医院总体建设计方案。
一、医院建筑规划的概念
建筑规划是建筑设计过程的第一阶段,这种建筑设计过程应该确定业主、用户、建筑师和社会的相关价值体系,应该阐明重要的设计目标,应该揭示有关设计的各种现状信息,所需的设备也应被阐明。然后:建筑策划编制成为一份文件,其中体现出所确定的价值、目标、实事和需求。
因此,医院建筑规划是根据医院总体建设发展规划的目标设定,不仅依赖于医院管理和建筑设计方面的专家经验、相关的最新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和医院建筑技术规范,更以医院内外环境的实态调查为基础,通过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对医院建设项目进行客观的统计和分析,最终定量地得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用方法和流程的工作。医院建筑策划是以“科学性、合理性”作为判断的基准,对所面临的诸多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它能够保证医院建设项目完成之后达到预期目标:具有良好的就医空间环境、满足各种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使用需求,将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医院建筑规划的内容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医院建筑规划的指导思想,并为达成建设项目的既定目标准备条件,确定具体的设计内容,构想医院建筑的空间、流程及管理模式,并对所实现的手段进行策略上的判断和研究。归纳起来,医院建筑规划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 明确医院建设项目的总体发展目标及实施原则;
2. 调查及分析医院建设项目的外部条件;
3. 调查及分析医院建设项目的内部条件;
4. 对医院建设项目具体内容的构想和表现;
5. 对医院建设项目使用流程和运行管理的分析。
其中,对医院建设项目内部条件的把握是医院建筑自身最直接的功能需求。首先是对医院建筑中使用主体的把握,医院建筑的内在主体可分为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管理者、普通职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其次是对医院建筑功能需求的把握,由于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设施的更新换代,从而引起医院建筑功能的发展变化。调查统计现状,科学分析并预测未来,寻求医疗新技术使用需求的发展趋势,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医院建筑设计,这是医院建筑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医院建设项目的运行管理和使用流程的研究是医院建筑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需要全面了解与医院建设项目运行管理等有关的各种因素,并将它们系统化的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和总结。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提高,医院管理制度的深化与健全,患者疾病倾向的变化与分布,医生和护士专业技术的发展等,势必带来医院建筑在使用、管理和运行上的重大变化,比如门诊部的二级候诊及日间治疗、介入及微创手术等新医疗模式的转变。
三、医院建筑规划的方法及流程
一般来说,医院建筑规划的方法及流程可以概括如下:
(一)设定医院建设发展规划目标根据主管部门审批的区域卫生规划、医院总体建设发展规划目标,明确医院建设项目的具体功能和使用主体,确定拟建项目的定位和服务对象,初步确定该项目的建设规模(日门诊量、床位数、总建筑面积及投资估算等)。
(二)医院外部条件的调查及分析查阅相关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医院建设标准及设计规范的制约条件,调查该项目外部环境(居住人口的分布及年龄结构、生活方式、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基础设施(市政供水、供电、通讯、排污管网、道路交通等)的现状及发展规划情况,以及医院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容积率、限高、绿地率、与周边道路和建筑物的间距)等。
(三)医院内部条件的调查及分析这是对医院建筑使用功能的具体要求、使用方式、设备系统的全面需求等进行认真的调查及分析。
(四)医院建设项目空间的需求及构想它是对建设项目的各个子项进行初步确定,草拟空间规划及使用流程、科室楼层分布,并制订各医疗空间的具体使用要求,对各层平面布局及外观立面风格特征等进行统一构想,初步确定设计要求。
(五)建筑技术构想它主要是对医院建设项目的建筑装饰材料、施工技术手段、设备标准、装饰档次等进行策划,为该项目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六)拟建项目投资估算分析根据现有的相关数据,并参考类似医院建筑成本分析报告,初步估算项目建成后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计算项目的损益及回报率,做出宏观的投资估算分析结果。
(七)规划报告的拟订这是将整个策划工作资料化和规范化的过程,它是医院建筑策划全部工作的总结和表述,对下一步建筑设计工作将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四、结束语
医院建设项目在规划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对该项目的成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相信在医院建设蓬勃发展的当今形势下,它会被愈来愈多的业主所认可,即前期策划最终会为医院建设项目带来更大的实惠。
参考文献
[1] 庄惟敏. 建筑策划导论[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henzhen xili people's hospital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building design, expounds the hospital should be kind of architecture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deal with functional partition and shunt organization, provide the patients with convenient, comfortable medical environment.
Keywords: functional partition, humanization, moderniz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位于南山区留仙大道以南,石鼓路以东。医院占地24000平方米,现有建筑包括门诊住院楼、行政医技楼、职工宿舍、职工食堂、供应室及动力间等,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新建项目选址位于医院现址内,是深圳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医院进行规划改扩建后,总规模将达500张床位,远期可实现800床,总建筑面积88702平方米。本项目新建地上20层,建筑面积52150平方米,地下3层,建筑面积22350平方米。
2场地现在分析
西丽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位于医院现址内,地形方正,南北进深约114米,东西宽约208米。用地基本平整,南面大部分用地现状为休闲绿化用地,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西南侧临山体,风景优美,顶部距院内场地落差为30米。现有建筑物大多位于用地的北面,其中门诊住院楼、行政医技楼和职工宿舍,由西往东临市政主干道留仙大道一字展开;供应室及动力间、职工食堂分别紧贴着这些建筑的南面布置。
按规划要求,门诊住院楼和职工宿舍是该规划项目中必须保留的建筑物;职工食堂可先行拆除;行政医技楼、供应室及动力间在保证医院于施工期间可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被拆除,或在新住院大楼建成后拆卸。
3总体规划布局:
⑴总平面设计
根据建设用地位置、建筑现状、周边环境、交通组织、气候特征以及功能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引入现代化医院的建设模式,采用高效节能的集中式建筑布局方式,创造引人入胜的公共空间,营造舒适优美的室内外环境,体现时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在总体布局上,医院北面沿留仙大道设置了主入口和急诊入口,其中主入口靠东布置,即位于现有门诊住院楼和职工宿舍之间,急诊入口则靠西布置。车辆出口设在用地东北角,污物出口、车辆及物流入口则设在西北角。各个出入口互不干扰,各尽其职。用地东、南、西面受山体或民宅的影响,均不能设出入口。建筑整体规划布局是现有门诊住院楼规划改造为集门急诊、行政办公为一体的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连成整体,形成完善的医疗区。新住院大楼和职工宿舍有一定的间距,留出较为开阔的中心地带,和主入口一起作为主入口广场。考虑到建筑消防距离、日照间距、功能布置、分期建设等因素,新住院大楼的塔楼靠主入口广场布置是最合理的位置。新住院楼西面的地面停车场可用作未来预留发展用地,高压氧仓布置在用地西南角自成一体。
根据医疗建筑功能特征,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的裙房之间以“医疗街”的形式设置连廊和绿化中庭,新旧建筑连成一体形成诊疗区。门诊阳光大厅以一定角度面向主入口广场设置,延续“医疗街”的空间枢纽职能,门急诊、医技、住院等功能都可以围绕核心空间开展,从而使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清晰、高效。“医疗街”与门诊阳光大厅、出入院大厅相连,具有良好的空间指示性,患者在此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各医疗功能区的位置。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连成建筑整体,根据功能要求合理设置各出入口:急诊抢救入口和儿科入口位于门诊行政楼北面,沿留仙大道布置,其中急诊抢救入口正对急诊入口。普通门诊及住院出入口设在门诊行政楼和职工宿舍之间的广场内,大楼东北角和东南角还分别设有体检单独出入口和营养食堂后勤出入口。整个建筑群分区合理、流线清晰便捷。
图1总平面图
图2东北鸟瞰图
⑵交通规划
室外交通实行人车分流:用地四周设置环形车道,北面道路为医院主干道,是组织地面交通的主要枢纽:北干道和主入口广场南侧设有各种重要出入口,其中急诊抢救、儿科、门诊、住院和体检入口车辆均可直接停靠。除了主干道及通往地下停车库和地面停车场的车道外,院内部其他车道平时用作步行系统,必要时可作为消防车通道。步行人员则分别经过急诊入口和主入口广场进入各功能区。北干道用地西侧设有地面停车场,停车后可直接进入“医疗街”。地下车库设两个出入口,分别在用地的东北角和西北面,车辆进入院内后可通过地下室出入口分流进入地下停车库。两个地下室出入口可以实现进出有别,互不干扰。场地西北角设置污物、尸体、物流出入口。诊疗区各处的污物通过垂直污物梯,先进入地下室,经过汇集后通过专用污物通道运出医院,日常物品则通过地下室的洁梯运至各层。在诊疗区内部,各建筑物之间通过门急诊大厅、出入院大厅和“医疗街”组织人流集散。
⑶分期建设:
供应室及动力间所在的位置是医院用地中心,对整个用地规划影响甚大,是本次项目的最大障碍。本方案巧妙地通过地下室的分期建设来解决这个难题。地下室首期建设部分主要以动力机房为主要功能,并在地下室设置临时供应室。待新的动力机房和临时供应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现有供应室及动力间即可拆除,地下室二期部分及地面以上的建筑部分随后进行建设。医技行政楼则可待新建筑完全建成后拆除。
该方案利用医技行政楼拆除后的场地作为主入口及广场,在现有的门诊住院楼和职工宿舍之间以玻璃雨棚相连,形成了医院的新大门,既满足了新规划功能需要,又尊重了原有建筑。现有建筑与新建筑都得到了原佳的组合方案,使新与旧完成融合。
⑷远期规划:
为了适应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医院的总体规划设计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这就需要把远近期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并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本方案在总体布局上,充分考虑了远、近期建设的延续性,建筑的“可生长性”。平整用地西南角的山体,不仅是为了使新建筑的形状更为方整,还为了在用地西面留出为医院未来发展所预留的用地。
⑸消防设计
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连成一整体建筑,建筑四面均有7米宽的供消防车道,其中塔楼(高层)东、南两面直接落地,可供消防车登高扑救。该建筑整体和职工宿舍、高压氧仓之间的建筑距离均大于13米,满足消防规范。
4人性化的建筑设计
⑴情感化的立面设计
外立面主要采用石材和白色铝板作为装饰材料,以体现医院温馨、宁静的建筑风格,整体色调明快淡雅,形成较高的现代品味。沿街立面通过大量的水平线条及弧线营造动感的建筑形体,并巧妙的把直升机升降坪融入建筑造型元素中,流畅、轻快而富有现代感,南立面通过水平向的出挑阳台、透澈的玻璃栏杆及丰富多变的遮阳百叶与优美的山地景观相互映衬,更增强建筑的表现力,形成视觉亮点,模糊了传统医疗建筑严肃、死板的建筑形象,有效缓解病患的紧张心理。
⑵人性化的景观设计
绿色环境不仅有滞尘、降温、保温、净化空气、涵养水土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调节和改善人的机体功能。所以,本方案从总体规划阶段就十分重视环境的营造。对于各种环境空间,我们采用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系统。包括建筑小品、绿化庭院、广场绿化、建筑周边绿地、道路绿化和屋顶花园等多种多样的绿化形式,形成立体交叉式的绿化景观,活跃空间气氛,为公众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平面布局和室内设计坚持园林生态化的理念,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之间是“医疗街”,设置各种绿化、休息座椅等,绿色植物贯穿各层空间,营造出清新自然的室内环境。各医疗功能单元都围绕“医疗街”,每个候诊区都面向庭院,具有较好的景观和通风效果。
5现代化的建筑造型
⑴新旧建筑的共生如何使新旧建筑融合形成完善的医疗体系,达到与现状和谐共生,新旧建筑之间空间及层高的设计是关键。在新的建筑规划中,原门诊住院楼改造为以急诊、门诊和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门诊行政楼,它和新住院大楼连为一体,形成包含门诊、医技、住院的建筑整体。门诊行政楼和新建筑的裙楼之间利用“医疗街”为新旧建筑创造自然良好的就诊环境和通风采光效果,也改善新旧建筑的内部小气候。“医疗街”和门诊阳光大厅之间相互穿插呼应,使各个部门都处于园林绿化和阳光的围绕之中,不但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为使现有建筑改造后和新建筑的功能更好地融合,新旧建筑的层高设计相当重要。门诊行政楼的各层层高如下:首层3.6米,二至六层3.2米,七层4米。考虑到新旧建筑相连后更方便使用,新住院大楼各层层高分别设计为:首层5.5米,二至三层4.5米,四层5.1米,五层4.3米,使新建筑的一、三、五层可分别与原有建筑的一、四、七层在同一标高上,方便病人和医护人员到达个医疗科室。其余各层也可通过在新旧建筑之间连廊上的步级来消化高差,或利用原有建筑的楼梯半层平台来相接。
⑵功能布局
功能分局主要分为:门诊阳光大厅、门诊主要科室、医技科室中门诊行政楼、地下室。
关键词
老医院?改扩建?总体规划
Abstract
So far, lacking of overall plan and development plans, many old hospitals make use of every bit of space, and therefore a lot of problems arise, such as small scale, unreasonable medical procedures, unseparated people and logistic flow, massy environment, tight land use, obsolete building, etc.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hospital renovation and expansion with detailed case study.
Keywords
Old hospital?Renovation and expansion Overall planning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2.07.001
河北省人民医院始建于1959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由于医院建院年代较早,医院建设同样存在着老旧医院的普遍问题。该院总体规划始于2002年,2005年开始建设,2009年基本完成,历时8年。
医院院区占地面积65000m2,设1100张床位,日门诊量3500人次。医院总体工程分为门诊医技病房楼新建、急诊楼改建、二号病房楼改造及三号病房楼改造。其中新建门诊医技病房楼总建筑面积94847m2,分两期建设,一期为医技病房楼新建,建筑面积67450m2;二期为门诊楼改建,建筑面积27397m2,内设床位895张;急诊楼建筑面积2956m2,二号病房楼(改造)建筑面积为11595m2,三号病房楼(改造)建筑面积为8167m2。
一、在不影响医疗服务的情况下,分期分步实施
与新建医院不同的是,改扩建医院的规划不仅要在有限的用地上规划合理的医疗流程,还要注意原有建筑的状况分析、交通流线的状况分析,以利资源整合,交通重组;同时需要合理安排分期建设,以保障医院基本运营。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设计难度。
该工程是在原有院址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原院区基本为上世纪50年代初期建筑,历经50年见缝插针式的建设,医院建筑布局已十分混乱,功能用房严重不足,就医条件和环境较差,建筑设施陈旧落后,且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分析现有问题后,医院进行了一次性总体规划。
工程采用了最先进的方格网的医院布局模式以及半集中的建筑形式,使功能布局科学合理、流程简洁、节能环保、经济高效,且易于分期实施。首先,完成一期病房医技楼的建设,将相应功能迁入,再拆除部分旧建筑,进行二期门诊楼的建设及急诊楼的改造。随后对原有三号楼和二号病房楼等建筑进行改造,进一步整合全院区的功能。
二、运用先进设计理念,科学布局
为适应大型医疗设施的空间环境和人流组织要求,努力为患者提供方便、卫生、安全的就医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总体布局、细节设计等方面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门诊医技病房楼采用医疗主街的概念,以医院主街和辅助干道形成方格状交通网络,有机联系各功能科室。各功能科室根据相互间功能关系的矩阵分析,予以合理安排。医疗主街使各功能科室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做到了既相对独立,又互不交叉。同时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将保留建筑全部纳入交通网络系统。
三、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体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在院区规划中,室外空间的设计,以为患者及医护人员创造优美的环境为目标;在室内空间设计上,注重空间环境的细节,尤其是中庭、内庭院、候诊厅等,并通过空间色彩分区、无障碍设计以及建筑小品、背景音乐系统的配置改善医院的服务氛围,体现医疗设施的现代化和人性化。
设计中运用了在公共建筑中常用的“共享空间”手法,将医疗主街设计成4层高的共享空间,通过玻璃幕墙将外部景观引入建筑内部,可使行走在医疗主街上的人们和在候诊空间的患者享受到阳光、绿化的氛围,同时可解决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在提供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医疗主街的使用效率。
四、建设节能环保的绿色医院
在工程设计中,主要通过建筑布局、节能护结构,自然通风采光、节能照明、节水卫生器具、节能的空调系统、节能环保设备的选用,隔声减噪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体现绿色医院的概念。医疗主街和诊室围合而成的开敞式内院,引入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使患者在集中式布局的建筑中没有空间闭塞的感觉,可享受明亮的光线、清新的空气,同时降低了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的使用量。
五、个性鲜明的建筑形象
建筑外墙主要以氟碳喷涂墙面为主,并以少量石材和玻璃幕墙相结合,通过建筑形体及细节的精心设计,使用较低价格的建筑材料创造出大气端庄的外观效果。具有雕塑感的形体体现了医院稳重、诚信的理念,而精致的细节处理则传达了医疗服务的人性化和亲和力,从而突出医院在地域环境中的特有性格。
在新建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形象确立后,以此为基调,对全院区老楼进行了立面的改造,沿用了新楼的处理手法,改变了原院区风格杂乱的面貌,全院区体现了和谐统一的风格,使医院的形象更为突出。
六、高品质的设计促进工程造价的严格控制
门诊医技病房楼工程项目总投资为3.79亿元,自筹资金占89%,对医院来说负担很重,如何能在有限的资金内,设计出最好的效果是本项目的难点。我们的做法是:
合理的规划设计,合理的建设步骤,使医院的周转费用降到最低;
建筑外墙主要以氟碳喷涂墙面为主,使用较低价格建筑材料创造出大气端庄的外观效果,工程完工后医院的建筑立面效果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高度肯定;
室内方面,在大厅、主街、连廊等重要部位,注重空间的创造,利用入口幕墙、共享空间、玻璃顶篷等创造明亮宽敞的多层次空间效果,通过简洁的精装设计,即可达到层次丰富、环境宜人的室内效果。
*医院定位
类型: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
规模:床位数、年门诊量、年急诊量、年手术量;
标准:医院级别等次、学科划分、专业设置及业务能力、教学、科研设置等;
服务:区域卫生规划所赋予的医疗预防、保健任务。
*医院管理
体制:包括产权关系以及财政体制、医院治理结构等;
管理:包括医院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服务方式及后勤保障体系等。
*医疗工艺
专业结构:医院功能单元(科室)设置和业务设定;
工艺流程:一级流程(科与科)和二级流程(科内流程)设定;
业务标准:卫生学标准和各科业务标准的设定;
指标体系:医院质量和效率各种指标的预设。
*信息系统(HIS)
HIS结构:HIS、CIS(PACS、电子病历、LIS等)、OA;
HIS作业流程:与医院服务流程和医疗流程相匹配的HIS作业流程设计等;
HIS网络结构:HIS综合布线方案及信息点位设置等;
HIS管理:编码管理、权限及数据管理等。
*专项设施
洁净室:洁净手术部、血液净化病房、生殖中心等方案;
医用气体:气体种类、终端设置及技术要求等方案;
物流传输系统:物流传输方式及点位设置方案;
标识系统:医院导向方案及表达方式;
无障碍设计方案。
*装备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配置及机房条件等方案;
护理装备:各种护理装备配置及房间布置要求;
医院家具:各种家具配置方案及标准。
后勤保障:餐饮、洗衣、物资供应、保安、物业管理等工作。
建设前期的界定
鉴于医院建设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医院管理、医疗工艺、信息系统、医疗装备等诸多方面均需反复详尽的规划。为此,将医院建设前期界定在建筑初步设计完成前较为合适。主要包括5个阶段: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建筑设计任务书、项目建筑设计方案、项目建筑初步设计。前期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详见图示。
前期规划技术要点
*医疗工艺规划要点
医疗工艺设计包括专业结构、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指标和系统能力等。工艺设计分为方案设计和条件设计两个阶段。工艺方案设计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的依据。工艺条件设计是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并与建筑设计深化、完善过程相配合。
医疗工艺设计两个阶段的要求,见表1。
医疗工艺设计成果,主要为工艺系统说明,任务量计算书,工艺流程设计、设备、装备、配置及说明(含技术条件及参数),用房配置要求(含用房条件)及相关系统配置(医用气源、洁净室、物流传输等)。
*医用专项设施规划
医用气体系统。三种基本医用气源为:氧气(O2)、真空吸引(Vac)、压缩空气(Air);氮气、氩气、二氧化碳可按实际需要配置;手术室应设置手术废气回收装置。
呼叫对讲系统的规划要求,见表2。
物流传输系统。宜采用气压管道传输方式,每个物流传输站点终端应配备标准计算机接口和电话机接口。物流传输系统的使用应建立符合责任要求的管理措施。
标识系统。应具有定位、指引、服务、管理等功能,也是医院形象设计的一部分,可综合采用标牌、专用符号、专用色彩、多媒体技术等方式体现。
此外,常用房医用家具基本配置,也应纳入规划,如诊室应配置诊查床、诊桌、座椅、屏风、观片灯等,治疗室应配置药品柜、器械柜、操作台、治疗车、抢救车等。
*医疗设备规划
医疗设备配置方案,应根据医院总体医疗能力和各医疗专业需求而定。设备配置计划,应根据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设备选型,并结合投资能力来确定。
设备机房规划应根据医疗工艺流程和设备技术要求而定,主要包括:机房选址、房间尺度、结构要求;机房条件,包括给水、排水、温湿度、电源及电负荷、综合布线及信息点设置等;设备定位,包括机房布局和布置要求,以及设备通道要求;防护要求包括各种射线防护要求和电磁波屏蔽要求等;卫生学要求按GB-15982标准。
医疗设备机房条件应在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加以明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完成医疗设备机房全部技术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HIS)规划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位置
项目医院位于乌鲁木齐天池路91号,场地东邻天池路,西邻新华南路,北靠龙泉街,与自治区卫生厅相对。
(二)项目现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占地总面积约为69395㎡,现状总建筑面积22.23万㎡。医院创建于1934年,经过几代职工的辛勤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精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编制床位2100张,开放床位2800张。全院现有55个临床科室,19个医技科室,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自治区级中心,8个自治区级研究所,4个自治区级质量控制中心,9个自治区级培训基地。医院还是中国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亚洲国际紧急救援中心定点医院、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心新疆工作站、世界眼科组织新疆李兆基眼科中心。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事业需求的不断增长,同时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建筑本身的发展势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新的医院建设应顺应这一变革,反映医疗建筑最新的发展趋势,体现先进、合理的设计理念。面对这新的机遇与挑战,自治区人民医院始终奉行“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的办院宗旨,严守“仁爱、诚信、博学、严谨”的院训,全方位地发挥技术优势,在竞争中求生存,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开拓中求创新,在奉献中求信誉,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真正体现“人民医院为人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医疗服务需求。
(三)现状分析
1、经过前期的调研和推敲,我们发现医院要想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更进一步,作为对外窗口的门诊楼,遇到如下一些突出的问题:
①门诊面积不足:
自治区人民医院现有门诊楼建于80年代初,按日门诊量800人次的规模进行设计,其建筑面积为10863平方米,2000年对其进行了翻修,沿用至今,现已远远满足不了医院发展的需要。
②功能布局不合理:
随着医院诊疗科室的逐步细化,现门诊楼的功能分区及平面布局已严重不合理,显得杂乱无章,就诊流程不顺畅,导致患者就诊犹如走入迷宫,难以找到就诊科室。
③设施陈旧老化:
水电、网络、标识系统和消防系统已经老化,迫切需要彻底全新设计和更新。
④已经不能满足抗震要求:
国家提高了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抗震等级标准。 2009年自治区对学校、医院等事关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公共建筑进行抗震排查检测鉴定工作,对该门诊楼的检测鉴定结果不符合抗震要求,必须拆除重建或改作它用。
2、除门诊功能外,提高编制病床数量,代替开放病床,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病患的住院生活质量。
3、医院所处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周边国境线长、邻国数量多,且医疗水平相对国内欠发达,故吸引了一大批国际患者就诊、住院。这就提出了远期规划中建设国际诊疗中心的要求。国际诊疗中心建成后,将大大拓展医院的服务范围和影响力。
4、目前院区后勤设施老化、局分散凌乱、流线散叉,不仅增加了管理难度,还不利于节能减排。
5、医生培训设施缺乏。自治区人民医院担负教学功能,但随着医疗教学的发展,现有的设施已经捉襟见肘,需要进一步增加投入。
6、未来展望,医院还将在学术交流、干部保健、传染病防治等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也需要在远期解决一系列的设施问题。
二、规划设计
(一)规划设计目标
针对现在遇到的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如下的目标作为指导整体设计的原则:分期实施;简化流程,整合流线;提升环境,打造旗舰。
(二)规划设计理念
医院的建设发展应与医院总体发展相适应,应服从于医院整体发展需要;医院的基本建设应与医院的业务发展相适应,应与当前医药卫生发展相适应,将医院规划为医疗服务质量优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较高、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成为我国新疆地区高质量医疗服务、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使医院的学术地位和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全疆领先”水平。
为此制订医院建设发展总体规划需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对历史造成的不利于医院发展和病人就诊的布局进行尽可能的调整;二是根据国家的任务和社会的需求,对不适应的建筑进行改扩建;三是对已经满足医院业务功能的建筑给予保留,使总体规划后的医院建设同医院的发展相一致,能充分满足医院各项业务功能的需要;四是根据乌鲁木齐市划设计要求,调整医院建筑布局,改善院内交通,增加绿化面积和停车场所。
1、整体规划前瞻性强:
从全院总体规划的宏观角度入手,考虑院区现有保留建筑部分与新建部分的有效组织与延续,并兼顾未来发展。在满足功能及环境要求的同时,尽量使建筑紧凑布局,为绿化和未来留出发展空间。
医院建筑包含有人流、物流、信息流三大基本流程,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新建,还要充分考虑如何利用原有的医疗资源,优化整合,努力做到在建设过程中减少对医院日常医疗服务的干扰,新旧建筑有机组合成为流程合理的一体化设施。因此,从总体规划时就应针对医院建设的难点,侧重从总体规划的宏观角度入手,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流、物流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与整合,使其成为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医院。
2、一次设计、分期实施:
本工程是在原有院址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建设的同时不能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服务。因此方案设计在体现先进、合理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医院自身周转的可操作性,合理安排建设步骤,作到“ 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
3、功能分区合理,流线组织顺畅:
通过科学的区域划分,使医院的门急诊、住院、行政科研、后勤保障各区域清晰明确、划分合理,各区域相对独立,并倚靠院区道路彼此紧密联系。同时,沿各区域的周边合理设置独立出入口,避免在院内的往返迂回和流线交叉,创造安静祥和的院区氛围。
4、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
社会心理学和生物医学理念结合,关注病人,为其提供温馨舒适的医疗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在设计中,重视病人就医诊治环境及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采光,营造宜人的室内外景观环境。
5、总体布局,延续发展:
院区规划部分遵循原有建筑中轴布局,顺应保留建筑物的规划特征,并使各功能组团分区明确,联系密切。同时在院区中部留出了大片的绿地,在充分改善住院部环境品质的同时,也为日后的院区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预留空间。
现状院区除新建建筑外,其它零星建筑众多凌乱,致使交通流线混杂,绿化零落分散。总体规划在扩充院区规模同时将院区医疗功能整合,创造宜人的景观环境,并兼顾正常的医疗服务。医疗区保留现状外科楼、内科楼、急救中心等主要医疗建筑,逐步拆除原有的门诊、医技和附属的后勤保障建筑、住宅建筑。并设置架空连廊和地下通道与之连通,方便各医疗楼、门诊部和住院部的资源共享。根据其自身服务患者群的需求设置匹配的医技科室,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医疗资源合理分配。
(三)规划设计目标的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