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8 10:59: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资源环境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资源环境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 A

翻开中国历史,从史前社会、黄帝、尧、舜、禹开始,人们就在与洪水进行持续不懈的斗争,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206年以来,我们国家发生大水灾就1029次,大约每两年就会发生一次。历史上中国中原大地上发生过的特大的洪水曾经无数次淹没大片土地,冲毁了农田,房倒屋塌,到处是白茫茫洪水肆虐,人死牲亡的悲剧不断上演,在洪水过程中逃生的人们纷纷跑到丘陵或山上去避难。传说中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至今仍然在鼓舞着人民群众与洪魔抗争。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历史上曾决口泛滥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每3年有一次决口,大约每100年发生一次大改道。

公元1117年(宋徽宗政和七年),黄河决口,淹死100多万人。公元1642年(明崇祯15年),黄河泛滥,开封城内37万人,被淹死34万人。1933年黄河决口62处。1938年,在河南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使1250万人受害。

在洪灾的侵吞中,大城市不能免。据考证,历史上洪水曾五进北京城,天津市曾8次被淹。

本世纪最大洪水有三次。一次是建国前,两次为建国后。1931年,中国发生特大水灾,有16个省受灾,8省受灾面积达14170万亩,占8省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据历史资料记载半数房屋被冲,流域内百分之五十人口流离失所,遭受洪水灾害的民众举家逃难。全国受洪灾影响人口达1亿人,死亡370万人,令人触目惊心。

解放后全国性的大水灾主要有三次,1954年大水灾和1991年大水灾、1998年大洪水。1954年那次全国受灾面积达2.4亿亩,成灾面积1.7亿亩。长江洪水淹没耕地4700余万亩,死亡3.3万人,京广铁路行车受阻100天。国家对自然灾害的救济费为3.2亿元。1998年大洪水在长江沿岸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胜利,水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其他重大水灾有:1958年黄河郑州花园口出现特大洪水,郑州黄河铁桥被冲毁。海河流域1963年遭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受灾面积达6145万亩,减产粮食60多亿斤。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1982年遭特大洪水,安康老城被淹,损失惨重。

目前,我国平均每年受洪涝面积约一亿亩,成灾6000万亩,因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上百亿公斤。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认真做好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密切监测雨情和河流水情,研究洪水发生规律,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从事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者,认真总结水文水资源管理经验,从技术角度分析研究自己从事工作特点,全面做好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1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原因

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科学管理资源,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使其利用率得到提高。将信息技术融入水资源管理中,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难度,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1 传统的管理手段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高要求

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存在很多缺陷,主要表现为对水资源利用的监管不力,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目前,社会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若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因此,必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只有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才能实现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分配。

建立节约型社会,有利于解决我国干旱地区的缺水问题,水利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对城市水利工作进行监督,明确与水资源利用率相关的要求,实现统一管理。另外,还要完善相应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了解取用水量、供水水源、资源状况等信息,将信息通过整合后,可直接输入信息管理系统,便于保存。

1.2 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已经将信息技术逐渐融入水资源管理中,不过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尚未成熟,地区之间也呈现出分布不均的现象。与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等信息化建设相较,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非常落后,由于地区间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很多不平衡性,导致很多地区还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也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开发标准与开发平台。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通较为困难,在已经建立信息化管理的省市中,很多其他业务与水资源监管系统均无法实现联通。系统集成的实现也十分困难,必须要以专项业务为依据,建立取水许可监测系统与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集成与整合。

2 水文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从地区水资源情况可看出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水文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若想在灌溉区进行其他的施工建设,一定要依靠当地的水文资料,建立水资源管理与监控系统,科学管理水资源。通过监控系统,可以了解当地的降水量、地质情况、水资源利用情况等,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管理模式中,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2.1 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水文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主要依靠数学模型、仿真模拟与计算机网络共同完成,对水资源管理中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于可视化角度下,实施灌区的调度工程,在每个分水枢纽中,都可以实现自动化监控,以采集信息为依据,管理者可以迅速做出正确决策,促进管理水平与水资源调度效率的提升。

2.2 采集与传输数据信息系统的建立

数据信息的采集非常重要,建立数据信息采集系统,便于在多个采集区域进设置水位传感器、雨量传感器、视频监控、闸位数据等,了解当地的水位、分干渠与干渠状况。

以往灌溉区域通讯方式分为两种,分别是超短波无线通讯网与数字微波通讯网,进入信息化社会后,以往的通讯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要求,现阶段的图像、数据、视频与音频传输数量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依靠强大的信息传输渠道,将无线宽带与系统相连接后,便可实现数据的传输。

2.3 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为此,可建立一个覆盖面积广,且能够实现所有图像、数据、视频、音频传输的计算机网络,便于及时了解到当地水资源的使用量与其他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全球定位系统、地位信息系统,全球信息系统可随时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便于分析与处理数据。同时还可以结合模拟仿真系统,对采集到的信息以统一标准进行管理与存储。

2.4 水质与旱情监测系统

通过在灌溉区域设置监测断面,有利于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另外,还可以在系统中建立监测数据库,当水资源中存在污染物扩散时,利用系统实现模拟分析,有利于预测河流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

旱情信息可通过土壤、气温、降水等体现,水文站可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了解到所在区域的相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判断该地是否存在旱情,利用定位系统,能够直接找出旱情所在地。

3 结束语

水文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同时,也可以使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水资源能够实现最大化限度的利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原因,然后详细研究了水文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案,这对于我国节水型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可为以后水文部门建立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提供依据,实现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篇(2)

引 言

资源环境管理是指针对目前的水土资源与环境状况,进行资源与环境质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及评价,掌握提高水分、养分、生物等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与方法,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及退化防治等宏观管理与决策。根据相关资料,可把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具体研究主题分为:大气、地学、海洋、环境保护、环境学、可持续发展、能源、农业、生态、水资源、土地等方向。

1.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机构对地学、水资源和海洋这三个方向的研究相对比较稳定和活跃,其研究所的个数分别达到24、21、16;而对环境保护、生态和土地这三个方向的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环境保护、生态和土地这三个方向所涉及的面较为专一,已有专门的学科对其进行研究,所以在资源环境管理领域中较少提及;另一方面是由于环境保护、生态和土地理念提出的时间相对较晚,比较成熟的研究所还不多。

国内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能源和土地这四个方向,对于地学、农业、环境保护、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这五个方向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局面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在生态、环境、能源和土地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相应的研究所比其他方面的研究所要多;另外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间,国民对于收效快的研究的期望值较高,急于求成的心情比较强烈。

2.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对比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机构在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对比可以看出,国外比较关注的是地学、水资源和海洋这三个方向;而国内跟国外的关注焦点是不同的,主要关注的是生态、环境、能源和土地这四个方向。何以地学、水资源和海洋在我国不被关注?这首先跟我家对相关方面的科研经费投入不同有关,另外跟文献计量研究的时间区间以及国内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国际的研究有关:国外在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主要是来自于管理实践经验及相关学科的启发,而我国通常是直接采用国外先进理论,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来进行研究的,基本上属于跟踪、引进、消化、吸收性的研究。不过,自06年以来,受国家研究热点的影响和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国内研究机构对海洋和地学的研究力度正在加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批批成熟的、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综上所述,国内外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趋势包括以下几点:1)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将为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随着科学的发展及时代需求的变化,将会出现新旧研究领域的更替,我国相关研究机构需要及时跟踪最新研究东西,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3)尽管国内的研究热点大都来自国外,且落后于国外,但也有领先的领域;4)国家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当地政府要支持研究热点的实践活动,因为只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能使得研究在实践中获取效益,尤其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5)我国在此领域的科学研究还处于借鉴应用的阶段,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从实践中总结出自成一体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3.我国未来的研究方向

根据对我国设置了相关专业大学的调查分析可知: 大部分学校将相关专业设置在资源与环境学院或者管理学院,其中资源与环境学院占大部分,直接开设资源环境管理的基本上没有。比如发展最成熟的土地资源管理,基本上没有哪个学校直接开设该专业,而是混迹于资源与环境学院或者管理学院,而且开设了相关专业学校的研究方向是以理工类为主。但随着对资源环境进行管理的重要性的深入人心,该领域的研究将朝着集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为一体,综合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方向发展。

根据国家相关组织对资源环境管理项目资助情况分析可知:资助最多的是资源环境保护类,其次是资源开发利用类、可持续发展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环境保护类、资源开发利用类、可持续发展类仍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根据近几年,我国在该领域的情况分析可知:与资源环境管理有关的文献中,关于资源开发利用类和可持续发展类的占半壁江山,紧随其后的是评估评价类、资源环境保护类,而关于资源型城市类和法律法规制度类的则相对较少,应引起重视,有待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

4.结束语

随着地球上可利用资源的日益紧张及低碳生活、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对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我国在进行研究时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重视环境保护、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亦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王军主编.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09.

篇(3)

随着近年来我国在环境发展上的恶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当前阶段我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已经成为了环境管理当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当中的难点苏哟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对于社会发展将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当前阶段有必要就二者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发展进行研究,争取找到更好的方式对此进行管理。下面将对多角度分析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创新体系进行详细研究。

1水资源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

水流量指的是水的大小量和时空上的分布情况,流态指的是水的速度和水位等情况,水的流质指的是污染和泥沙浓度等等,这几点以及生态效应共同组成了水的自然属性,是水资源的根本含义。水资源在时空上发生了变化将直接的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将直接的影响到人类的空间和发展的水平。人在社会当中处于中心位置,是经济发展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导致环境恶化的主导者。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不断减少,水的商品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开始成为了主要发展趋势。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已经在当前得到了政府乃至社会的认可,并逐步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但人本身是一种追逐利益的群体,当水的商品属性凸显以后,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水资源开发过度的问题,从而造成了水资源开发严重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水资源的管理问题在当前已经不是水的利用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问题。我国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当中规定,对水资源实行了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办法相结合的体制,但由于在实行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协调性,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因为流域管理机构无法更好的进行流域综合管理,因此导致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1]。此外,在水文管理、水量和环境等方面信息共享难度较大,导致行政执行和管理体制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只有真正的尊重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从多重角度上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的构建起以文化伦理为先导的有效管理体制,从而促使水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凸显,解决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上的问题,开创新的途径。

2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管理制度建设与创新

2.1建立起完善的水文化伦理软规则

水资源是社会公共资源,其资源属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的被占用。掠夺性的对在水资源进行开发,不加节制的进行水资源的使用和浪费,这对于水资源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虽然这种行为当前受到了来自于社会的各种谴责和批评,但保护水资源的声音却始终被经济发展所吞没。很多的地方政府对于水资源的约束条件比较忽视,经常建造一些耗水量高或者污染性强的低端项目,导致社会环境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改善社会环境,当前阶段加强水文化伦理软规则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在水文化伦理软规则当中,应当重视起水资源保护的意识、道德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建设。当前阶段在水文化和水伦理等方面的丧失是一种常态,在生活当中如果一个人无论因为什么原因而伤害了他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并且在社会中遭受到舆论的谴责[2]。但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情况却明显不同,无论人们多么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资源,只要没有引起足够的社会反映或者造成严重的危害,那么就不会受到惩罚。这是水道德丧失的一种主要表现,也从另外一个方向体现了水伦理建设的重要性。这种人们对水资源价值的错误认识和迷失现象是导致水资源保护理念淡薄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当前我国水之源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当前阶段一定要对水资源保护加以重视,通过普及教育的方式和引导的方式来提升人们对于水伦理的认识,积极的改变人们在社会意识领域中的水资源危机认识。同时要将人与自然环境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让人们从内心感受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相互尊重,达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2.2明确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目标

合理可行的目标是促使水资源和水环境多角度管理的重要基础所在,因此要结合不同时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社会发展情况、产业发展结构等而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改善神态环境,这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来说将产生重要的意义[3]。

2.3监理完善的硬性规定

缺少水资源保护意识,文化道德丧失等问题是导致水危机出现的主要因素,而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才是导致水资源危机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政府管理方面来看,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两个部门属于不同的层次,是相互不干扰的[4]。这些不同的管理部门对于水资源管理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导致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管理部门无法真正的发挥出管理效用。因此,在当前应当尽快的强化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的法律、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硬性规定,以法律的角度来对社会中所出现的不道德用水现象来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管理,从而保证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当中的底线不被突破。此外,应当在相关管理机构上做出创新改革,建立起全面化的管理部门和系统,从而促使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能够得到系统化的支持。

2.4对公众意识进行正确引导

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管理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和公民的生活质量,需要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其中,才能更好的对水资源进行保护。也就是说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二者之间是需要与广大的人民群众之间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可以通过对水资源生态保护文化的推广方式来强化公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5]。公众的正确认识将关系到未来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效果,因此,要积极的开展社区教育和大型的推广工作,提升全社会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构建起水文化和水伦理管理模式,从而促使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能够与人之间真正的联系到一起,这是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石。

2.5加强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设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也逐渐的被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当中去,当前阶段我们应当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积极的开展相应的现代化建设,将传统技术手段与现代化技术之间进行结合从而构建起现代化的水资源监测管理平台。同时可以有效的利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搭建起不同的区域和级别的涉水相关部门信息管理平台,并借助于这个平台来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从而真正意义上提升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6]。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手段和技术是未来社会中促使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战略,也是推动整个水资源管理体系合理发展的重要依托。这对于水资源的管理改革和提升全社会水资源管理意识方面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3结语

水资源与水环境以及人之间是具有一定联系存在的,对此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的管理。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多角度分析管理主要研究的就是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我国的环境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没当前阶段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尽量的减少工程开发,提升环保性,减少对于水资源的不良影响。同时要从社会学、伦理学和管理学等方面来综合性的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进行制度创新,从而提升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的效果,促使全员都能参与水资源管理当中去,从而提升管理的效果。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志伟 单位:佛山市环境保护局

参考文献

[1]何文学,李茶青.多视角探讨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创新体系[J].水资源保护,2014,30(2):74~77.

篇(4)

引言

四川水资源丰富,多年来凭借地理优势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在蔬菜水果种植方面取得巨大的经济收益,但是近些年来,四川地区的为了提高经济收益,在开发以及利用水资源的方面引发了很多问题,地区蓄水能力不断下降,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等,这些水资源环境问题如果不得到技术解决,那么日积月累,最终必然会导致四川地区泥沙淤积严重,生态失衡等一些列问题,为了能够克服以上所阐述的水资源环境问题,强化水环境管理,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各项决策,是非常必要的。

1 当前四川水资源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1.1 水质不达标,水环境污染严重

从近些年来四川内部的各种污染排放量来看,污水总量呈现出每年递增的趋势,其中汞、铬、铅、以及砷、氰化物等污染物占主要成分,在大部分的工业以及生活用水排放物中,都是未经过处理的污水,并且这些污水一直不断的了流进江河之中,从而导致四川区域8成以上的水域都受到了污染。目前所呈现出来的主要污染特征为:江河区域的污染下游严重,上游较轻;一般中泓水质要比河岸水质优;而乡镇水质比城市的水质优;经济落后地区的水污染情况普遍都比经济发达地区的水污染轻。四川地区内成都平原以及中丘陵区的污水排放量最多,污染最为严重,这区域的大部分河流都已经无法利用。

1.2 蓄水能力不够,洪涝灾害频发

我国人多地少的问题比较普遍,在四川这个问题有为突出,现有的土地多数进行了垦殖,但是过度采伐的现象却没有得到控制,因此植物越来越少,土壤流失严重,土壤蓄养水源的能力不断减弱,水资源流失严重,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都中后期之间的水资源的总量就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甚至很多河流都出现枯水期的现象。从最近的四川省洪涝灾害的情况来看,灾害频发。每年多出现的洪灾数量不断增多,面积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不但威胁了粮食生产安全。同时也将影响工业的健康发展。

1.3 泥沙淤积严重,湿地面积逐渐缩小

由于植被数量的不断减少,导致土壤固土培源的能管理不断减弱,河流、湖泊以及水库等水体上游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这样一来水体中的泥沙含量不断增多,进而形成淤积,导致河床、湖底等地区的泥沙淤积越来越多,而泥沙的大量淤积,会导致水库水位增高,进而出现安全隐患,十分令人担忧,同时水库是重要的人工湿地,由于淤泥堆积而造成的湿地面积缩小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1.4 地下水系统失衡严重,地下漏斗扩大

在用水量不断增多,地面径流水总量不断减少的背景下,四川地区将目光转向了地下水的开发方面,大量的地下水开发,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匮乏,地下水资源是水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同时也是最为脆弱的一部分,长期的开发和使用,使得地下水量补给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地下漏斗区域不断扩大,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就是人类活动。

2 在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四川水环境管理

(1)首先从管理体制入手,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是保障水环境治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基础,建立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形成水环境管理的网络化与体制化,是现阶段四川省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调度以及统一发放等有效措施,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结构优化,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其次针对水资源的使用与开发方面,地方政府以及管理部门要制定更为科学的计划以及规范,强化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注重小型水利的开发建设。不断开发水资源补给,加大植物种植力度,涵养水源,扩大湿地面积,兴建自然保护区,最大限度的防治水源枯竭以及水土水土流失。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有不断调整水价,根据实际需求以及水资源的实际科学制定的水价,做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水价调整人们用水的习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水污染,并且要在工业生产以及农业生产中大力的普及这些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开发投资、融资体系,实现科学的资本运行机制,要从观念上彻底打破传统体制的束缚,顺应国际潮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强化金融与水利的衔接。加快培育国内国际水利资本市场一方面,应争取设立四川水利产业投资基金,创设投资基金,良性地引导广大中小投资者投资水利产业,真正体现“水利为社会,社会为水利”的方针。水利作为基础产业,应优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利用外资形式(如债权融资、股权融资、BOT方式等),扩大利用外资,推行水利项目国际资本化。实行倾斜的水利经济金融政策,要强化水利法制建设,健全水利法律、法规体系,为水利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落实优先发展水利基础产业的政策,政府应将水利建设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优先安排,适当超前,并做好远景规划。在水利投资、信贷、财政、税收及设置水利金融机构方面,要实行优惠和扶持政策,要实行政府、社会多渠道、多元化融通资金及受益者合理负担的水利金融体制。

结束语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正真是因为该地区物产丰盈,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旱涝保收,借助得天独厚的地区优势,这里的工业以及农业发展都非常好,但是近些年来,人们过于看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效益,过度开发以及各种植被资源的匮乏,导致四川地区的水资源环境越发恶劣,结合水资源环境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两大方面对四川地区的水环境现状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强化人们对于水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规则,更好的实现四川的健康发展,达到经济收益以及环境收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在矿山矿产资源储量与地质环境统计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土资源部启动了金土工程,相继开发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登记库系统)、矿产资源基础统计数据库系统(以下简称基础库系统)、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统计库系统)、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调查统计与地质灾害速报系统(以下简称地质环境监测系统)以及探矿权、采矿权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探矿权系统、采矿权系统)六个管理软件。金土工程的开发与应用,大大地提升了矿产资源管理效率和水平,减轻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也存在不足和问题,仍需继续改进和完善。笔者从事县级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和矿山管理工作多年,对矿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与地质环境统计数据库管理谈点粗浅意见。

一、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1. 探矿权系统、采矿权系统是由地市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用,用于颁发和管理探矿权、采矿权;实际工作中矿权变化较大,尤其是小矿山,探转采、停产、转让、变更、关闭等情形造成,同一矿山变更一次形成一个新的矿权号,闭坑矿山不能及时从系统中删除或对不同情形的矿业权用不同的符号颜色区分计数,往往不能全面及时掌握矿业权实际情况,上下级掌握的探矿权、采矿权数不一致。

2. 登记库系统、基础库系统、统计库系库、地质环境统计系统应由采矿权申请人填报并签字盖章,但由于人员素质问题,中小矿山企业的人员多数不会填报,好些矿山由国土资源管理审查人员或地勘单位人员代填,然后由采矿权申请人签字盖章,不是根据企业财务、生产台账填报,数据准确性难保。

3. 基层国土管理部门人员文化层次差别也较大,同时懂地质学和计算机的人员极度缺乏,填报质量不高,不如由企业聘请地勘单位的专业人员填报,企业审查数据,并对数据负法律责任。

4. 上级(厅以上)国土管理部门分工较细,分别开发了6个管理系统,各填报各的,各数据库之间不统一,矿山数不一,几个数据库相互挂接检查时错误百出,难以消除;这6个系统各有特点,录入、上报、导入、导出操作各不相同,难以掌握,使用麻烦,易混乱出错。

5. 六个数据库系统操作、上报等方式、上报时间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大多数内容是重复的。给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矿山企业增加了工作量和经济负担;填报工作在冬舂季的11-3月份,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填报通知来得急,北方矿山企业都避寒休假,基层管理部门难以通知矿山企业人员及时填报数据库,造成迟报、漏报、代报或草草填报等现象,基层国土管理部门和企业不能按时完成上报,填报质量低,手续不完备,矿山企业多有意见。

6. 上级部门各查看各自所需的统计数据库,难以掌握全局,不便相互协调配合。

二、各系统优缺点与改进建议

1. 基础系统按矿山编号为索引,且以矿山编号顺序排列,查找方便直观,页面紧凑,分类清晰;专业术语以下拉列表方式检索,规范了专业术语;建立数据逻辑关系、平衡关系、系统自动换算功能,方便快捷,系统具有检查功能,不易出错;但不够全面,如年自产矿石量、年外购矿石量、原矿年入选量、原矿入选品位、选矿回收率、与矿产品年产量及尾矿排放量之间;年工业总产值、年工业增加值、年利税之间;开采量、损失量、年产矿石量、开采回采率、废石排放量之间;某些矿种组分名、组分值、组分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对等。

2. 登记系统目录索引为登记号,与其他系统不一致,绝大多数内容与统计库和基础库重复,且有些填报内容,在地勘单位编制的地质勘查报告中没有提到,无法填入,如剥采比、掘采比、资源储量计算范围坐标等;有些内容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涉及,而登记系统未列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与评审等相关内容。一个矿山新立、延续、转让各形成一个登记号,不能对照储量变化等情况,数据堆放凌乱,查找困难。矿山企业编录的登记库导入管理部门登记系统时,登记号易重复、覆盖、丢失、出错。

3. 储量统计库系统内容较全面,与图形界面链接,信息量大,可由系统自动生成各类统计报表,拆分合并矿山,分矿山分页打印,未利用、占用、残留、压覆资源类型可以相互转换,功能强,可单矿山、多矿山录入、导出、导入数据,功能强大,系统具有检查功能等优点。但该系统目录树排列无规律,未能按矿山编号顺序排列,查找不方便;应用中仅是由基础库和登记库数据导入生成,或引入上年数据再填入开采量、损失量即可,基础库已填报,为重复工作,意义不大。

4. 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内容分类简明,网络上报迅捷;但该系统以矿山名称为目录,顺序无规律,查找不方便;系统未设计自动生成汇总统计表,如附表2,导出excle表格内容不全,不能分矿山导入、导出数据;生产状态只有生产和停产二种,与实际不符,应有生产、停产、筹建、关闭、已恢复治理等多种状态,关闭矿山、停产矿山也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故应每年全部填报,在目录中以不同颜色区分各生产状态,已恢复治理的矿山,应继续在库中保留或从库中导出另存备案;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开发应延伸到企业,由矿山企业填报,并负法律责任,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审查汇总,所以系统应设置打印、电子签名功能,填报单位填表人、负责人、主管部门审核人、主管领导要电子签名;单个或若干矿山报表应该能够导入、导出为数据库文件,以便分别接受矿山企业的报表和上传数据库。

三、整合数据库系统,形成一个综合的矿山矿产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平台)

通过上述对各数据库的简要比较分析,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六个数据库系统是国土资源部各部门分别开发应用,对于矿山企业和基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则是集中应用,数据库内容绝大部分重复,填报时间不一,填报匆忙,数据导来导去麻烦而易出错。建议将六个数据库系统整合为一个综合的矿山矿产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平台),并链接一个图形界面。

1. 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人在办理矿业权申请时,根据地质矿产储量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以及评审意见,建立其矿山矿产资源基础的综合数据库,内容包括登记库、统计库、基础库、地质环境库、探矿权库、采矿权库所有应填报的内容,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暂不能填报内容可空下,待有发生实际开采量后填报,生产状态应为筹建。由各矿业权人填报,分别由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逐级审查签名上报或下发。

依分部门所需设计页面,页面应紧凑,分类明晰,公用数据设置1~2页基本情况页面,基础库经历年完善升级较为完善紧凑,可作为开发基础。

2. 网报系统迅捷,延伸到矿业权申请单位(矿山企业),由矿业权申请单位起、通过县级国土资源局配发矿山编号逐级审核签名上传到颁发矿业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数据库颁发矿业权证。

3. 网报数据库时,系统自动检查漏填、错填、不合逻辑的数据,如有,则不能上报;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在一定时限内审核,妥则审核人、分管领导电子签名上报,不妥则退回重报。参照地质环境统计系统给各级国土资源局配发用户名、密码由专人管理数据库系统。

4. 数据库中各矿山以矿山编号为索引,由县级国土局配发永久性矿山编号,不与国土资源部配发矿业权证号冲突,数据库以矿山编号顺序排列,不同勘查阶段(普查、详查、勘探)不同生产状态(筹建、生产、停产、关闭、以恢复治理),不同矿产资源类别(查明、占用、压覆、残留、地热、矿泉水)的矿山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标示矿山编号,所有矿山全部在各级国土局数据库中保留,直到某一矿山进行了闭坑恢复治理,并通过国土、林业、环保等主管部门验收,该矿山可从数据库中移除另存,或以特定颜色或标记区分。

5. 不同部门需要的汇总表,由数据库系统自动拾取数据汇总,并设置分页打印功能,供给各部门生成纸质材料。

6. 设计单矿山或若干矿山数据库导入、导出功能,以便分别由网络或报盘接收和上传数据库。

篇(6)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036-02

自愿性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自愿协议的方式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促进企业或行业改进其环境管理行为,改善环境质量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方法。自愿性环境管理起源于著名的“21世纪议程”的推动。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自愿性环境管理手段主要有: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清洁生产;环境标志:欧盟的EMAS;化工行业的“责任关爱行动”:石化行业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HSE)等:其中IS014001认证是近年来发展最快,也是规范最清楚,以ISO国际标准方式的自愿性环境管理标准。IS014001于1996年10月,至2006年1月,世界上通过1S01400l认证的组织已超过11万家,我国通过认证的组织数量达到了世界第二。自愿性环境管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将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政府和公众的环保要求转变为主动环境管理,把环境关注结合到企业战略管理中去,创造更为和谐的柔性化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资源效率的提高。

就目前而言,自愿性环境管理还处于不断发展阶段,理论界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经济机理分析,下面就对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价值驱动经济性做简要的分析。

一、自愿性环境管理经济机理之一――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

环境问题主要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把环境问题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并把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关系。而自愿性环境管理恰恰是作为一种新的协调环境与经济的管理手段。它的实行不仅使得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所好转,同时,提升7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的总成本当中,从而使得企业收益与成本达到最优的平衡状态。

20世纪初,意大利社会学家兼经济学家帕累托(v Pareto)曾经从经济伦理的意义上探讨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在此基础上由马歇尔(AMatshall)提出,庇古,Ac Pigou)等人作出的外部性理论,为环境经济学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环境问题在经济学中通常用外部性进行解释。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对非交易方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消费活动或生产活动都有可能产生外部性。如化工、钢铁、炼油等污染严重行业的厂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会给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损害,但污染物的排放者却没有给受害者以应有的赔偿。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具有外部性,特别是环境污染会造成外部不经济。假如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因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费用。或是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而向受害者支付相应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复存在,这被称之为外部影响内部化。

环境经济学也是环境管理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目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主要的环境管理手段依然是强制手段,即基于法规制度和标准的指令性控制手段。但这种手段是缺乏效率的,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排放标准的制定本身费用一效益分析不够;二是与其他手段相比费用较高,所以我们可以采用适当的经济和信息手段来约束企业。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发展是环境管理近年来的新领域新手段,其目标是使排污者以最小的费用达到污染削减目标,而对社会来说则是达到规定环境目标时社会总费用最小。它要靠完善的市场制度评价机制和良好的环境价值理念来推动,在研究中亦需要借用环境经济学对经济管理手段的分析工具和思路。

二、自愿性环境管理经济机理之二――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自愿性环境管理直接导源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相关理论。对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和解决途径的不断思考和反省,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1983年成立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建立在这样一种道德观念之上的,即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中的一部分,而地球仅仅是广阔浩渺宇宙中的一颗小小的星球。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价值观念之上的,即必须维持资本的存量,而且总资本中必须包括环境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要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使各个国家、地区及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不但我们这一代,还要让后代人与我们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基础之上的,以维护正常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探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积极的联系,制定使双方都受益的政策。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目标,协调建立一个“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观念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而这三者又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都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个社会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新的价值观、增长观以及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再认识所形成的新的环保意识形态成为自愿性环境管理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研究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基础。自愿性环境管理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时,我们会自然的想到一个理念就是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

循环经济在实际的操作中以5R为原则,即“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在企业实施自愿性环境管理的过程中,正是体现了这些原则,例如管理体系中的的污染预防、生命周期评估、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等都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可以说循环经济是

自愿性环境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石和指南,为企业实施有效的自愿性环境管理指明了方向。

三、自愿性环境管理经济机理之三――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

目前而言,信息已经成为现实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的经济现象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息的经济作用、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信息的经济效果、信息产业结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及信息经济理论。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加强,与环境相关的专业也先后在众多高校开设起来[1]。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开设于2005年,着重在于培养与环境学有关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环境学》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本文结合我校资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环境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2.课程性质与特点

《环境学概论》是资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以人类环境为中心,着重阐述在人类活动的强烈作用下,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污染控制的方法理论。分别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特别是对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以及各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技术;介绍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等新方法和环境科学的最新进展[2]。其目的一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热情和学习环境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掌握环境监测、评价及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相关技术,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本。

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本课程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研究内容与人类自身利益关系紧密。环境污染直接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导致一些疾病的多发,一些突发性的环境问题导致伤亡的事件不断发生。

2.学科领域覆盖面广,学科知识交叉性强。其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诸多领域,涉及化学、物理、生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

3.进展迅速。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提高,重视度不断加强,环保投入也越来越多,新理念、新技术不断问世。

4.课程内容与实际结合较密切。如污染物的扩散和控制与规划紧密相关。

5.研究方法综合性强。各种方法及理论如gis、遥感、管理等在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6.知识更新快。环境科学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观点、新技术日新月异,环境热点不断变化,环境质量动态变迁快。

7.授课时间有限。本课程既包括很多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求很强的实践能力,内容涉及诸多方面,需要的课时较多,但学校公共课优先安排,占去了大量学时,而专业课则被大幅度压缩,课堂授课时间非常有限,有些内容无法展开详细讲解。

3.教学现状分析

3.1教材内容滞后

目前,环境学概论课程的相关教材种类比较多,一些行业部门院校结合本行业或本部门的专业特色,采用本行业或本部门编著的教材,一些综合性院校多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主编,1999年6月第2版)和《环境学概论》(刘培垌主编,1995年6月第2版)。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上各有千秋[3]。考虑到刘培桐教授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微观方面的环境污染和宏观方面的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述清楚[4],因此,选其作为教材。但由于出版的时间距今已有数年,一些内容跟不上当今环境保护发展的形势,体现不出当今环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对课程的内容加以调整和充实。

3.2教学模式的传统性

传统模式均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和强调了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被教这一主要过程。课堂教学紧紧围绕着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课堂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开发,难以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师生互动的教学技巧。

3.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环境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际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应用目的,其研究方向上存在着差异,尤其是教学侧重点各不相同。

分析目前资环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于对规划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实践环节都分布在相关规划设计课程中。《环境学》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学基础理论、各环境介质污染状况及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规划程序与方法、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等知识点,并应用于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分析过程中。因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影响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需要。

4.改革措施

4.1教学内容的选择

1.按专业性质精选内容,详略得当

《环境学》课程内容涉及专业领域广、内容多。在实际教学中,因受课时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因材施教”,即根据资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针对资环专业应重点学习各类污染的危害、控制与治理技术以及环境规划的相关内容,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为学习相关的规划课程打好基础。

2.按专题备课,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备课质量的好坏对教学质量影响很大。传统的按章节备课、上课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难以依据大量新的信息补充、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对于《环境学》更是如此。按专题备课能有效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可以考虑根据授课总学时数、教学重点和新的教学材料,将教材重新组合,分为几个专题来讲,能较好地突出重点、热点、难点。所以,不仅是需要补充新内容,往往还要打乱教材现在结构,将需要讲解的内容梳理出来,重新构成一个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的系统化知识体系来讲解。教学实践也表明,按专题进行讲解收到了好的效果。

4.2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

4.2.1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结合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很多优势:首先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声情并茂”地给学生以听觉、视觉冲击,学生易于在共鸣中接受知识点[3]。尤其是在播放环境污染相关图片时,更体现了其感观性,唤醒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其次多媒体手段教学容量大,“环境学”类课程本身教学内容多,经常需要大量的统计图表来说明问题。而多媒体计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增大了信息量,也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为增强课堂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在授课中插播与所讲内容关系密切的视频材料。一则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还可以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触动他们的内心,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但是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中过多依赖多媒体存在一些劣势。因此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有机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通过适时的板书、巧妙设计提问、创造思维的转折点等技巧。

4.2.2互动式教学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们互动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乐趣[4]。因此,在课堂上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相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为了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采取以下方法:针对当前的环境热点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如讲气候变化之前,针对当前舆论热议的对全球变暖的质疑,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自己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将事先准备好的,围绕授课知识点的有关专题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查相关资料,制作电子课件,抽一个学生上台讲解,不足之处,其余学生补充。取消学生小组的形式,因为据学生反映,一旦指定小组,那么小组的相关任务都会落在小组长一人身上,达不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4.2.3充分共享网络平台,扩展教学空间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的电脑,每个人都有qq号,可以利用qq群上传共享资料、讨论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知识的掌握程度,督促学生学习,完成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任务。为师生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也解决了由于新老校区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难的问题。

4.2.4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健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当前的环境质量现状,熟悉相关的污染控制设施等,对资环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就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方案。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进程中,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007年以来,政府将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并且在2010年“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作为我国目前主要环境管理手段的强制性环境政策,由于没有涉及任何关于成本最小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等问题,排污税、许可证交易等以激励为基础的市场机制也存在巨大的行政压力等实施困难,导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非合作博弈,使得污染问题屡禁不止,政府虽投入较大,收效却未能如意。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方式――自愿性环境管理,为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自愿性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自愿协议的方式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促进企业或行业改进其环境管理行为,改善环境质量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自愿性环境管理手段主要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清洁生产;环境标志和欧盟的EMAS等。自愿性环境管理将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政府和公众的环保要求转变为主动环境管理,把环境关注结合到企业战略管理中去,创造更为和谐的柔性化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资源效率的提高。企业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动力主要来自通过形成绿色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消除绿色贸易壁垒以追求更大的经济绩效,获得可持续的价值增长。自愿性环境管理所具有的价值驱动效应,会使更多的企业在利益机制的引导下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行为,也就是说,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价值驱动属性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对环境管理战略的决策。

二、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利益相关者和谐:契约扩展的价值效应

Freeman(2001)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有一定代表性。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一般而言,广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客户、竞争者、行业、供应商及股东 。

第一,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部门是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的单位,其对环境行为作出的相关规定是企业改善环境问题最显著的压力,是驱使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对于企业进行自愿性环境管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认证的企业,政府会给予特殊的待遇,比如在认证过程中给予相关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在相关法规处罚上给予优惠,企业在此基础上对于环境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政府的要求。第二,从客户的角度来看。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同时还要求产品是安全、环保的。如Elkingdon(1994)的调查结果显示,22个国家中有16个国家的公民表示拒绝购买对环境有害的产品。所以客户的选择偏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环境行为,消费者会有绿色购买意愿,选择对自身和环境都有益的产品。这样就使得企业有自愿环境管理的意愿。企业通过参与认证,把产品、管理体系和生产流程上的优异环境绩效向客户进行宣传,从而达到价值的获得。第三,从竞争者及行业角度来看。大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想要与同行业保持一致,它会模仿成功企业所采取的措施,而行业协会会促使企业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行为。这主要是因为当行业中的少数成员采取了不当环境责任的行为时,会影响整个行业的环境声誉。第四,从供应商角度来看。目前跨国公司和国内成功企业都非常重视对供应方的环境评估,这就迫使供应商要采取主动的环境管理模式来适应这种变化,这又进一步推进了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发展。企业会意识到加强对供货方的环境评估,会减少后期的环保投入,不仅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更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五,从股东角度来看。作为企业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股东而言,在评价企业价值时会想到环境问题,认为环境绩效低的企业其风险更高,需要较高的风险收益。而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企业,在一系列认证后,会大大提升自身的环境价值,稳定股东的心态,使得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三、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外部不经济性:环境成本的补偿

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对非交易方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具有外部性,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经济学中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效应。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实质在于私人成本的社会化。从经济学原理分析,外部不经济是由于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缺损以及对于环境资源使用上的社会贴现率与私人贴现率不一致,导致了“市场失灵”,产生了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纯收益和社会纯收益的不一致。由于社会成本相当于私人成本加上外部成本,而社会纯收益是私人纯收益与外部成本的差额,所以为使社会纯收益达到最大化,应该想方法来降低外部成本,这样也就达到了社会成本的减少,完成“最优污染水平”目标。而社会成本最小化就是“外部成本”的完全内部化,这也正是环境管理手段作用于排污企业的结果。环境管理就是要将私人生产产生的外部成本重新进入私人成本的过程,在降低外部成本中社会成本也在降低,直至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重新回到“帕累托最优”。

假如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因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费用,或是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而向受害者支付相应的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存在,这样就把外部影响内部化。而自愿性环境管理恰恰是作为一种新的协调环境与经济的管理手段,它的实行不仅使得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所好转,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的总成本中,从而使得企业收益与成本达到最优的平衡状态。自愿性环境管理其目标是使排污者以最小的费用达到污染削减目标,而对社会来说则是达到规定环境目标时社会总费用最小。

四、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长期价值提升的内生动力

自愿性环境管理直接源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理论。对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和解决途径的不断思考和反省,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1983年成立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应该仅仅只有宏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实施微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从微观层面形成国家的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占用、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是保护自然资源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能源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实现传统的经营管理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是企业长期价值提升的内生动力。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持续,不管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利益相关者权益最大化等目标都无法实现,所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管理目标之一。任何企业态度和企业行为都是与企业动机相联系的,企业的环境管理态度和环境管理行为也不例外。Bansal和Roth(2000)提出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动因可以通过图1的一个基本框架来说明。根据图中所示,企业环境管理态度和环境管理行为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政府管制,二是市场机会,三是社会责任。政府的环境管制和市场机会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外部动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内部动力。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将消耗资源,产生物质废弃物和能源废弃物。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必然要以资源消耗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大化为代价换取。所以企业为了谋求高收益,就会出现资源使用过度的情况,生态平衡必然要遭受破坏,形成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现象,而最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将遭受破坏。可见,企业的这种发展方式是短视的,不可持续的。而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环境利益,使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保持长期价值提升。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逐渐青睐于承诺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通过管理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风险而创造长期股东价值(Knoepfel,2001)。

自愿性环境管理要求在企业现有稀缺资源的存量和增量的约束条件下,通过适当优化企业财务活动、妥善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合理的财务预测和评价,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企业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做到合理配置和结构平衡。在自愿性环境管理过程中,企业严格而恰当的环境规制能促使企业克服惰性,投资于创新活动。达到监管要求的新工艺或新产品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创新补偿,提升企业的资源生产率和竞争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自愿性环境管理与信息经济:对价值的传导

信息在现实经济中至关重要,而且信息是不完全、不对称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价格不再成为市场的准确信号。绿色厂商不能将自己与非绿色竞争厂商区分开来;规制者不能细察厂商的环境污染情况;消费者也不能作出理性化的购买决策。因此,在发达国家,很多客户都把环境绩效作为选择的标准之一,企业需要通过相关的认证把自己与非环保企业区分开。当然,这需要企业通过有效的途径把自身的有利信息传递出去。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要求,而应运而生的自愿性环境管理为其提供了很好的手段与形式,可以通过环境认证来节约交易成本。以ISO14000认证为例,通过环境认证,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有效降低市场交易中不可避免的、因信息识别和显示而增加的交易费用。认证机构以自身的无形资产(信用)为抵押,对企业进行审核、认证,使信息交换更加顺畅,促进市场信息的有效转化(传递)。因此,认证的信用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通过认证,建立中介信用系统,帮助生产者和其利益相关者建立起交互信用关系,促使标准化和信用机制间的内在激励反馈循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争取利益相关者的选择偏好,争取消费者更多的货币投票,最终获得企业价值的可持续提升。基于目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自愿性环境管理提供了一种务实的解决方案。在这一管理制度下,企业通过自愿的方式进行参与,或是企业与政府进行集体或单独的协商与谈判来寻求适合于企业自身情况的策略,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其所拥有的信息与技术优势。

在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环境管理部门和排污企业之间构成委托关系,而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往往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能否获得充分信息是自愿性环境管理实施的关键。通过信号传递,实现充分的信息披露,这样才能保证自愿性环境管理得以顺利实施。而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中心内容是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提升公众认可度,为参与企业提供信息或技术支持,关键在于其能够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是企业获得低成本优势,这是竞争优势的核心,自愿性环境管理所提供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减少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边际利润,这可以为企业提供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企业提供差异化产品,也是竞争优势的表现。在社会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消费者对那些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偏好更加强烈,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其市场份额也在逐步增加。

目前,对于我国实行自愿性环境管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经验,笔者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对企业价值驱动机理的分析得知,企业对于命令式或强制式的规制付出的成本越多,或者说预测政府和社会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惩治更严厉,那么企业就越会有动力进行自愿性的环境管理,而消费者和投资者都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市场、效率、社会及道德等因素也会影响企业自觉地进行环境管理。从社会经济效益看,自愿性环境管理使企业拥有跨出国门的“护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形象,避免强制管理造成的矛盾,对促进世界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波.经济增加值理论及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研究[M].黑龙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郑亚南.自愿性环境管理初探[N].中国环境报,2003-5-23.

[3] 任曙明.企业价值导向的资本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46-48.

篇(9)

一、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内涵及我国环境资源监管的体制分析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也称环境资源管理,其重点是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它既是环境资源法律借以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环境资源法律实施的重要保障。[1]其基本内容包括组织制订环境保护规划,对各行各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及其政策和立法进行协调,对各部门、各单位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的活动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奖励和惩罚。对环境保护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环境保护法,造成环境污染破坏者给予惩罚。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和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组成。另外还有环境标准制度、环境监测制度、奖励综合利用制度等[2]。

我国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实行的是统一监督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即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他分工负责的部门,如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开展科学研究,并主管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海洋倾废污染损害的环保工作。另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以及工商行政部门等部门,也分别承担一定的环境监督管理职责。

二、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采取的是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模式,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体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和缺陷。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3]

首先,在中央和地方都没有一部专门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设置的法规和规章。这直接导致环境管理权力配置被职能、地域和级别搞得“碎片化”,缺乏体系性、科学性,产生了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变动大、重复设置现象普遍、管理部门职权分工不合理等问题,大大影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

二是各层次、不同立法规定之间缺乏协调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不同层次的立法之间相互衔接、协调和配合才形成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立法。但目前的相关立法却出现法律的规定特别具体,规章的规定反而较抽象的问题。

三是单行立法规定缺乏具体性。作为环境管理主要法律依据的各单行法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在规定管理体制时往往都过于抽象和模糊就导致各部门之间权责不明,出现推诿扯皮等现象。

三、关于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完善的构想

(一)制定综合性的环境管理体制立法

为了完善环境管理体制的立法,应当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环境管理体制立法,确立环境管理部门的地位、机构组成、各部门承担的管理职能以及各部门间相互协调、配合和监督的程序等。

(二)专业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治道变革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是公众参与原则的具体落实。环境质量关系到所有人的生活和健康。保护环境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和愿望。因此,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人人有责任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贡献。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所以有学者早就建议,我国可以根据条件在城市街道、工业区等地设立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那样的群众性环境保护委员会,来参与当地的环境管理,监督法律执行和污染违法者[4]。

(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一体化决策机制的形成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一体化”是指把环境保护的一些必须的要素归入发展与环境保护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与要素(当中)。与该概念相类似的称呼还有环境与发展一体化、环境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5]。从监督管理体制的角度考察,它实际上体现的也是政府机构在有关环境事务上的职能的协调,只不过这种协调从原来的“执法”阶段提前到了“决策”阶段。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一体化政策在日本和韩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四)明确规定并梳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本身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污染防治与资源保护。作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保护部应统一监督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不能只管一个方面。

梳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分管部门的关系。要修改现行法律,明文规定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的是环境保护部,它与其他分管部门不是平等关系;梳理中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关系。改变目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分支机构的模式,要根据其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分支机构作为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且中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之间为垂直领导关系。

针对目前环境管理体制立法体系存在的立法顶层设计缺位、各层次不同立法规定之间缺乏协调性、单行立法规定缺乏具体性等问题,应从形成环境管理体制立法体系以及修改《环境保护法》和各单行立法完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立法体系。

参考文献:

[1]蔡守秋《新编环境资源法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49页

[2]吕忠梅《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39,140页

[3]李爱年,陈颖《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完善对策》,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篇(10)

Abstract:this on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work of and manpower combination analysis is by "farmland protection, an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and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evaluation of and manpower combination", and "land using planning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function Division, and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Division of and manpower combination", and "land development finishing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reatment,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evaluation of and manpower combination", and "underground to nationality management and town geological work of and manpower combina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with to management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of and manpower combination" to implementation of.

Keywords: combina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manpower

[中图分类号] F32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耕地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和农业地质调查评价的统筹结合

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耕地严重不足,面对这一情况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保证永久合理的使用土地。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首先,建立耕地保护、基本农田建设与农业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统筹及其服务农业发展的成果整装、集成机制。要建立制度,推进各地开展农田水文地球化学调查,明确耕地保护、基本农田划定必须在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依据农田水文地质条件、农田地下水质量及其土壤毛细水持水特征,依据氮、磷、钾、碘、锌、硒等有益元素的分布特点和汞、铅等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划分耕地等级,优先将有利于增产、增收和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优越的土地划入基本农田。其次,根据农业地质调查成果,对症下药,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根据土地有益元素的肥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切实提高耕地生产力。再次,结合地质调查,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在农业地质调查基础上,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点,定期提出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质量变化状况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农地地质环境和土壤保护措施。

二、土地利用规划和地质环境功能区划、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统

筹结合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通过利用地质环境调查手段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利用规划和地质灾害统筹土地防治规划之间的关系。土地对地质灾害进行规避和防治主要是通过规划来实现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优化。除此之外,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考虑地质环境影响。要在土地利用规划阶段,调查研究规划区的地质环境功能、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地质环境容量和承载力评价,根据规划区地质环境容量和承载力、地质环境功能及地质灾害风险情况,进行土地利用的分区布局和结构配置。对于各种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要做好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定好减缓不良地质环境影响的措施。

三、土地开发整理和地质环境整治、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的统筹结合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国家对土地进行计划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

(1)地质调查成果用在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整治中。在沿海地区,滩涂、荒地开发整治和围海造田是缓解用地紧张的重要手段。为了避免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整治对本身滩涂、荒地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必须对土地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实现土地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规律能够得到尊重。

(2)在农田整理中考虑地质环境条件。在前期规划阶段,土地整理要进行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研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处理好各个之间的关系,例如:土地整理与地质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地貌景观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设计阶段,制定优越的地质环境条件方案,此阶段主要是根据项目区的土壤地球化学

特征、地质剖面等进行方案制定,最终保证土地整理工作的环境友好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3)调查灾毁和荒漠化土地的地质环境条件。根据地质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然后将其运用到灾毁、荒漠化土地整理中,从而使得整理土地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条件都有所提高。

四、地下地籍管理和城镇地质工作的统筹结合

下一阶段各大城市都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建设用地权属登记,杭州、深圳、苏州、绍兴等城市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正因为《物权法》、《土地登记办法》等法律的颁布,使得地下建设用地的登记拥有了法律支撑,《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也已对此予以了明确规定。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国一张图”工程即实现了遥感、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遥感监测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的集合。

五、城乡建设用地管理和地质环境管理的统筹结合

建设用地管理与地质环境管理关系非常密切。在建设用地选址时,要做好详细的调查分析以及做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此时可

以利用现有的地址资料来使得工作效率提高以及资源浪费减少。主要做法如下:(1)做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建设用地安全。(2)提高地质资料在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中的支撑作用。在地质调查和地质环境监测方面,我国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积累了不少地质资料。

参考文献:

[1] 曹政辉,孙浩,林运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安

徽农学通报,2007,(07).

[2]程庆展.地质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

上一篇: 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下一篇: 宏观调控的含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