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体系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8 16:59: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教育体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校教育体系

篇(1)

高校安全教育本身颇具矛盾性,被多数人不同程度地忽视,但又没有人否认其重要意义。从校园层面,校园安全事件频发方面使得大学校园变得危机四伏,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求得生存能力的薄弱。从社会层面看,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因此,建立科学的高校安全教育体系,对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促进校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以三个课堂为切入点的安全教育组织实施体系

将安全教育与第一课堂安全理论课、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相对接,拓展第三课堂网络新媒体的教育平台,可以促成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三个课堂深度融合、协作互动、资源联动、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1.结合安全教育课理论教学,衔接第一课堂

北京林业大学于2004年把安全逃生课列为必修课并纳入学分,首开国内高校先河。随后,部分高校认真研究新时期安全教育的规律,陆续将安全教育课列为学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制定教学计划,选取科学教材,适当安排课时,并采取一定方式进行考核。与纯理论知识授课不同,安全教育的课堂应以理论知识为主线,辅以案例分析、模拟应急训练、模拟自救演练、防身技能训练、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安全教育课,大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防火、防盗、防骗、防止人身侵害以及交通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培养大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救自护的能力,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结合校园文化安全实践,渗透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处于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之间,相较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内容丰富、主题广泛、形式多样,具有自主性、知识性、娱乐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在高校安全教育中,要把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锻炼能力。如新生入学教育时发放安全教育手册、宿舍安防小贴士、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在高年级学生中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和安全学习交流协会,在日常的学生活动中举办安全运动会,组织安全图片展览和模拟消防演习等,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3.结合网络新媒体新平台,拓展第三课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和服务,是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深入大学生生活。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容量大、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和服务,是提高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手段。高校安全教育可以尝试通过网络安全主页、论坛、微博、微信、QQ飞信、邮件、人人网等方式,主动抢占网络宣传阵地,及时安全信息,适时进行安全管理干预,增强分类教育引导的实效性,提高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以三个转变为突破口的安全教育质量提升体系

无论在实践操作层面,还是在理论研究层面,当前的高校安全教育依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学校应积极完成三个转变,提高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质量。

1.由表及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安全教育关键在落实,目前高校的落实情况远滞后于实际形势的发展,或是出现重大案件后才会加以重视,或是重安全管理轻安全教育。前者问题在于预防意识淡漠,后者治标不治本,有形的安全问题可察觉,而学生安全素质不高的隐形隐患危害更大。

在高校安全问题中,教育与管理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二者的目标都指向于高校安全的保障。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引导学生重视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要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校内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日常行为;及时查处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落实学校安全防范措施等。

总之,高校安全教育应健全体系,将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参与实践相结合,促使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深入。

2.以点带面,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性

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多是零散和随意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深入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原因之一是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和领导机制不完善。一般认为,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的职责;而安全保卫部门认为其职责主要是学校的安全管理,且无力承担安全教育工作,等等。原因之二是安全教育力量单薄,缺乏专业师资和专业管理人员。目前的安全教育尚停留在辅导员层面,只是组织安全教育主题会和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教育例会等。

高校安全教育应该是—个系统工程,齐抓共管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学校保卫处、学生处、思想政治教研室、宣传中心、后勤管理部等都责无旁贷。应当实行岗位责任制,主管领导指导监督,安全教育中心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贯彻落实到学生个人,使高校安全教育制度化和系统化。3.由此及彼,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前瞻性

高校的安定和谐是育人的基本前提,意义重大。对于如何保证高校的安定和谐,存在着一种颇为普遍的错误观念:即单纯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此观念指导下,高校会更多地约束学生的行为,制定更加严厉的处罚办法,防止各类事件事故的发生。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做法,缺乏前瞻性,看似解决眼下问题,但安全隐患一直存在。只有真正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如何避免事故,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事故,这才是校园安全的根本,才是教育的根本。

三、以三个难点为着重点的安全教育管理保障体系

安全教育的高度、宽度和长度是取得实效的难点。对这些问题,高校要力促三个结合,才能推动实践教育向立体纵深发展。

1.安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并认为这些基本需要对人的生存发展来说十分重要旦缺失或未满足将会带来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隐患,若得到满足就演变成追求高一级需要的动力。因此,高校的安全教育作为保障大学生生存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而且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保障。将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方面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抵御非法侵害的能力,确保高校的安全稳定。

2.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近些年,大学生发生的人身意外伤害和非正常死亡的事件逐年增加,分析事件的原因,发现多是心理障碍造成的恶果。m125-128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心理状态波动起伏明显、稳定性不强,且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易诱发校园安全事件。将高校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方面通过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预测、排查、干预、跟踪"的危机积极应对机制,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跟踪,防止出现自残、自杀和伤害他人等事故。

3.宏观安全教育与微观安全教育相结合

篇(2)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安全以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故、社会安全事故等事件,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多个领域。高校是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载体,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功能,健全和完善高校安全教育体系。

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架构的重要性

公共安全教育向大众普及公共安全知识,以提升公共安全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人群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高地,是公共安全建设的重要板块。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高校公共安全事故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公共安全形势,使公共安全教育越发成为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在构建平安校园,实现学校有序发展,保证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作用突出。就目前情况来看,在我国对民众的公共安全教育仍处于零散、不正常、低水平、不健全的大背景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整体水平虽明显高于其他板块,但仍未达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及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的程度。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路径是将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视为系统工程,加强内外沟通,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以实现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整体性覆盖。

二、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架构

(一)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管理体系

公共安全教育应该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统一开展,实现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强势推进,才能细化分工、明确责任、规范制度,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长效化。领导小组应该由党委书记(或主持工作的副书记)任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宣传工作、安全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直接领导和统筹协调“公共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包括教务、宣传、科研、人事、财务、学生处、保卫、团委、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积极支持和参与全校公共安全教育工作,为搞好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教育实践、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组织领导上的坚强保障。

(二)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对外联接体系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并不能脱离校外世界而独立存在。不仅教育的内容、目标、环境、对象等深受外界影响,教育本身也需要形成内外合力。学校应主动了解和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各项政策法规和标准要求,严格参照标准进行建设,主动接受各级主管部门安全教育的建议指导、考核评估等。高校应主动与公安、教育、民政、建设、工商、安监、广电、妇联、团委等职能部门形成公共安全教育外部联动机制甚至组建交流平台,主动向有关部门通报本校公共安全舆情及安全教育实施状况。根据国家和地区安全形势制定高校安全教育要点,参与地区安全教育专项研究,参与地区性的安全教育教学交流活动等。高校要注意与周边社区配合,将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到区域安全工作体系之中,协同联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集群效能,形成公共安全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1]。学校在做好公共安全教育的同时,应与家长联系沟通,配合学校安全教育方针的具体落实。双方进行信息交流、积极搜集典型安全教育案例、开展安全教育经验交流与科学研究等,为“集成化公共安全教育[2]”做出重要贡献。

(三)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人才体系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队伍虽无必要强行实行“专职化”,但也应制定公共安全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要求),只有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高、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才能担任公共安全课教师。为此,校领导要带头讲公共安全课,发挥示范效应。鼓励班主任、保卫处骨干等承担公共安全课程,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公共安全课程教学。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课特聘教师巡讲机制,从卫生、交通、消防队、公安、国安、文化等部门遴选聘用社会贤达人士加盟公共安全教育队伍,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为提高师资水平,还要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逐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交流学习制度,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①,使全体教师每年至少培训一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1.完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将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培养计划,构建起包括公共安全类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内的课程体系,并重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积极拓展多渠道多平台多方式。注意公共安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国防教育课等课程的交叉与整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渗透教育功能。2.以思政课为主阵地突出公共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育部“05意见”)。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选修课程还是必修课程,在内容上都会涉及到公共安全问题,这是利用思政课加强公共安全教育的“先天条件”。在这些课程中,公共安全问题零散分布在部分章节之中,思政教师须运用教学智慧,把握“教育时机”,碰到公共安全方面的内容可以“借题发挥”、精讲细讲。3.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为了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了很大比例。目前全国高校所开设的各类专业(从本科专业一级门类来看,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来源于某些具体的行业领域,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公共安全问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任何一门专业课程与公共安全毫无关联。就这一点而言,公共安全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职”,其他公共必(选)修课程、专业课程任课教师都应该在教育教学中自觉渗透公共安全教育。例如: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大专业包括:预防医学专业、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妇幼保健医学专业、卫生监督专业和全球健康学等小专业。这些专业都和卫生公共安全有关,有必要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安全教育课程,在专业课教育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这种看似零散的点滴教育,恰恰体现了“全员参与,系统孕育”的教育策略。4.开展公共安全专题教育班会、团日活动、青年论坛、讲座、党课等都是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效载体。如依托“青年者培养工程”,率先在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中开设“人的生死观”“如何科学对待我们的人生环境”“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什么是国家安全”等内容的专题讲座,能够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切实提升公共安全意识。5.在实践教学中安排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实践教学是深化公共安全课堂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消化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如组织大学生对特定区域进行调研和评估,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公共安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公共安全方面的演习演练、技能训练;组织大学生利用各种便捷的交流平台对公共安全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评判;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很好地融入公共生活,自觉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6.在多种平台中营造综合教育氛围高校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大学生的特征需求,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报刊、网站、QQ群(包括班级群、社团群、共青团群、党员群等)、宣传栏等平台,利用现代媒体的视频和影像优势,提高公共安全教育的便捷性和生动性。将公共安全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海报、校园网络宣传、保卫部门官方微博、安全教育周等多种安全教育活动中,融入小电影、话剧、相声、摄影、绘画、文学等作品中,共同营造公共安全教育情境化、大众化、常态化的良好氛围。

(五)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考评体系

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考评体系旨在总结公共安全教育经验教训,促进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高校对本校公共安全教育情况要做好大数据分析,通过建立若干个教学质量观测点,构建起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质量测评工作体系,即时动态地掌握公共安全教育状况,并据此完善教学质量测评机制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对公共安全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影响力人物、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优秀团队、先进事迹要进行适当的宣传和激励。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为的形成,以及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3]”等评价标准指标对高校和校长进行督导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构建高校公共安全自我教育体系

“教是为了不教”。高校应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方式拓展公共安全教育成果,让大学生“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3]。通过党团组织、班级、社团等组织载体,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公共安全理论与应急知识,围绕公共安全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学习讨论会,让学生围绕一些模糊认识在讨论中增进价值认同,增强安全意识。通过学生自发建立学生治保会、自律会、安全协会等安全教育组织,积极开展实践演练、加强安全防卫指导,进行安全巡查,与有关部门配合排查学校周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处置大学生中的矛盾纠纷[4]。同时,对在维护校园治安和稳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或组织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参考文献]

[1]冯小宁.新形势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1(2):107.

[2]刘江民.构建“集成化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N].人民公安报,2007-03-28(2).

篇(3)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报告明确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思想,引起全世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的热切关注,获得了积极的回应。2010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将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同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这两份重要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要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现实目标,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具体体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①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主动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还是教育与社会相互超越和相互促进,更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整体变革和系统改造,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创业者,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变化巨大的世界,“伦理价值和道德实践的全球性差异与全球化市场、供应链和劳动力队伍相结合并加剧了伦理冲突之可能性。”①因此,大学生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针对当前市场进行创业的商业技能和素质,而是需要一种全面综合的素质———既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又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伦理冲突的现状;既能产生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和生产岗位,又能引领社会文化和价值观。这些目标要求我们在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中大力加强伦理教育,使学生具备坚定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能够理解、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拥有既符合经济规律又符合社会道德和文化要求的判断力与决策力。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认为,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生一般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创业素质的要求,其宗旨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创业的意识,形成初步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创业教育体制是一种根本性的教育体制变革,植根于全日制本科教育,既注重综合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品质、个性、才能、创造性等方面的提升,也强调市场知识、创业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在信息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既不同于被动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专业对口胜任职责的学生的“就业教育”,也不是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自主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择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对社会变化的积极应对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有三种模式。第一,课堂式创业教育。课堂式创业教育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从而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第二,实践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其特点是进行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和咨询等服务。第三,综合式创业教育。综合式创业教育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综合式创业教育还要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的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等服务。在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中,建设思路主要是强调创业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模式以及评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②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强调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纷纷提出了创业人才的素质培养目标,但是往往局限于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很少涉及系统的创业伦理观念、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

二、高校创业伦理教育的缺失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缺陷在于仅仅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培养学生市场创业能力的教育,而且把注意力集中在专业知识与经济创业行动相结合的技术性环节,忽视了真正支持创业活动健康有效开展的综合素质。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说,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缺陷,就是创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创业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不仅仅要培养出好的创业者和未来优秀的企业家,更要使学生学会如何主动地获取新知、创造新知,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学者指出,在发展创业型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创业教育的意义,就是打通企业精神和道德领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①目前,在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关于学习型社会中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转型、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反思和关注,仅仅将创业教育视为一种特别强调经济实践素质的培养模块,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伦理价值观发生分离。由此,造成了教育目标的分裂:创业教育只管经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世界观、道德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任务交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这种情况对创业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造成了双重伤害:在创业教育方面,创业教育沦为企业主的早期培养环节;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经济至上主义将会侵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将创业教育局限于经济创业活动这一狭隘的领域,会使学生把创业活动误解为资本逐利天性的当代表现方式,忽视了创业行为所包含的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大道德价值内涵。有学者认为,伦理与创业活动存在着“强烈的爱恨交织的关系”和“复杂和多面性的关系”,②关于伦理与创业活动之关系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国际经济伦理学研究的焦点议题之一。虽然,由亚当•斯密建立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工具理性,而是嵌于非经济的社会关系中,并且由特定道德观念所塑造的。但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按照市场逻辑运作的独立领域,导致经济理性和道德目标之间发生分裂,对社会和经济变革、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逻辑的考量已经成为理解创业活动的关键因素。③不可否认,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充分利用每个人的自利本性,激发人的最大潜能,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济行为者尤其是创业者的活动无法离开政治、人性和道德而独立存在,开展创业活动时,人的逐利天性必须接受社会价值观和道德的制约。创业活动与一般经济活动不同,它需要经历一个从私人领域进入公共领域,接受特定社会价值观的检验并从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因此,创业者有可能要面对更加复杂的伦理问题,如企业所有权问题,内部利益冲突,维护客户关系等等。此外,在企业创始和扩张时,创业者有可能出现不道德行为,比如企业家在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时如何坚持价值立场,进行道德判断,等等。可以说,“伦理问题涉及每一项创业活动的每一个步骤。”④社会责任是创业主体在创业价值观方面的集中体现。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创业主体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真诚合作的创业品质、严谨诚实的创业道德、服务社会的创业责任感等方面,即对合作者、员工、客户、社会的诚信和责任。但是,在目前的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常常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奉行个人主义优先,对合作者不诚实、不守信,对员工缺乏关怀,拖欠工资等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的校园创业活动大多属于无照经营,商业、税务等部门对其缺少有效监管,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定价随意,甚至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完全忽视了诚信的商业道德。⑤大学生创业者道德人格缺失的后果则更为严重,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价值属性,也会影响他们履行公民的义务。从目前大学生创业的现实情况看,很多创业大学生都存在信念空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看不到创业活动的社会价值和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前途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创业意志薄弱,缺乏对创业的执著和热情,依赖感强,自信心弱,只想着依赖国家、学校和家庭为自己解决创业中的难题,稍有不顺便抱怨他人和社会,缺乏主动承担责任的自我意识;在创业过程中缺乏团队精神,部分创业大学生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个人主义盛行,缺乏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不能主动融入他人和社会。

篇(4)

近年来,以复旦大学为前瞻的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力试行大类招生制度,2011年起上海大学也将实行重大改革:高考后按大类招生,学生进校时无"专业身份",入读一年后才确定专业志愿,学校则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统一调控,这一引入"市场机制"的招生培养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招生培养体制的"滞后性",吹响了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号角,高校教育逐步实现向"嵌入式"教育的过渡。

"嵌入式"这一新的现代名词源于一种执行独立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其核心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因为有限的存储空间及市场需求产生的软硬件协同的codesign设计方法,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所有带数字接口的设备都涉入其中,包括电子芯片、器件、存储器中的软件等,软件代码紧凑化。(《嵌入式应用与开发》吴延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高校教育时间上的有限性与空间上的局域性要求高校教育在坚持毕业生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就业体制基本策略下,强调"软硬件协同"进行改革,进入"嵌入式"教育的时代,这一教育时代的特点就是以经济建设社会需求为导向,平衡高校硬件管理体制与软件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使其既相对执行独立功能又达到相互协同,从而实现高校教育系统的最优化。

高校实行大类招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学校"经济杠杆"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进行"嵌入式"教育,大类招生既体现了专业的市场化,又满足了学生的专业需求,实现招生体制的最优化。学生不受专业局限的视野,第一年全部接受通识教育,充分了解各专业特点,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学校则根据专业水平、师资力量等测算出各院系可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招生人数极限,当申请某专业的学生人数高于这一极限时,进行择优录取。当申请某专业的学生人数低于极限人数即全部录取,若选择人数过低,该专业甚至可能面临淘汰。对一些较为冷门需加"保护"的基础学科,学校则启动"经济杠杆",通过全额奖学金等方式鼓励更多优秀学生入读。

在招生体制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高校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一触即发。在社会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强调利己主义和主体意识;受西方文化与道德观念影响,心理生理仍处于发展期的大学生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冲击和偏激价值观的同化。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必须具备人本性与开放性两大特点,对传统培养模式的"滞后性"进行改革和创新。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三个主要方面,"嵌入式"教育模式改革就是要结合时代特征,以人为本,从指导思想、方法、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首先,从教育的指导思想上,要推行以学生为本,废止传统的家长式和保姆式;从教育方法上,要推行因材施教,形式多样化教育,废止传统的居高临下式的说教;从教育方法的结构上,从说理传授为主指导学生逐渐形成学生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与自我监督管理,从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人生规划。

高校"嵌入式"的管理体制主要强调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结合,最优化处理行政管理效率化目标与学术管理学术性传统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虽然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考虑了市场经济影响的因素,领导体制、投资体制等均呈多元化趋势,高校实现企业化管理,健全大学董事会、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但是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主要体现为强化官本位意识、忽略学术主体作用,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界限模糊、分工不清、相互阻碍。大类招生改革环境下逐渐放开高校办学自是实现两者协调嵌入的前提,是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探索,"嵌入式"管理体制就是要在充分协调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运作模式。

"学科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知识领域,是高校及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之一",学科设置与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重要联络点,在高校教学实践中,许多专业老师都意识到课程设置、专业参考书等学科设置方面与当今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毕业生曾出现"零饱和"状态,即所学非所需。

篇(5)

一、多元化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1.共性目标

(1)培养创业意识。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自身生存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更高层面上的就业,此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迎战风险、知识更新、资源整合、战略策划和信息资源开发等意识的培养。

(2)健全创业心理品质。主要从六个方面健全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一是确立诚信理念,诚信是做人的第一品质,无诚信不能创造财富。二是积极的处事态度,正确的行为方式,严谨的工作作风。三是坚定的成功信念。四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的竞争意识、竞争精神。五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做事果断坚决,适应性强;六是能够忍受压力、挫折,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3)丰富创业综合知识。创业知识涉及面广泛,包括工商、管理、金融、财税、法律、公关等相关知识。还应加强对创业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设计创业方案,掌握创业所需的一般方法等等。

(4)提高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般包括专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是创业基础,包括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是创业的关键,包括分析判断、决策、管理、理财的能力。社会综合能力是创业的保证,主要包括公关、适应力、团队协作力以及企业家的素质等。

2.个性目标

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创业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使他们端正创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明确创业的目的和意义。二年级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创业知识的储备和创业心理训练。鼓励学生学习并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年级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创业方法。四年级的主要目标是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整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实施

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毕业后续发展能力为主,依托专业学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把“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整合进去。还可推进学分制,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结合,从而构建起整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学科课程

在不同的专业学科课程体系基础上,选择出适合学生专业及身心发展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课程。如:(1)创业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由《创业教育概论》《创业学》等课程构成。(2)创业知识课程。主要由《创业法律基础》《创业管理学》《创业实务》等课程构成。

2.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创业活动的方式,获取直接经验。一方面可在传统的如学科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勤工俭学等各种活动中,把创业教育的任务和要求结合进去。另一方面可开展“创业竞赛”“创业论坛”等创业专题活动,鼓励学生建立创业团队等。

3.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主要指校园及周边环境和校园文化,重在突出创业氛围的营造和创业平台的搭建。此外,还要为学生创造培养创业能力的物质条件。如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学生申请的项目方案获通过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办一些校内公司或在校内经商等,或由学校组织开办模拟公司,体验创业等等。

4.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实践课程是指为了完善学生创业知识结构,参与现实的创业经营管理工作,多方面训练学生,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创业个性的课程。主要是对创业方法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创业融资、创业策略、风险投资、市场营销、创业管理等。

三、灵活多变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是决定创业教育成效的关键要素。创业教学活动不同于常规的课堂教学,根据创业素质培养过程的特殊性,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如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法、互动式讨论、模拟仿真教学、模拟游戏、嘉宾访谈等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其中案例教学是创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研究,能够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加深学生对创业知识和创业理论的理解,促进对创业方法和创业技能的消化吸收。成功案例使学生增强创业信心,感悟创业理念,理解创业一般规律,从案例思考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能力。失败案例使学生从中培养心理素养,矫正创业计划中的误点,调整创业的战略思路。

四、丰富多样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课堂创业

课堂创业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丰富创业所需知识,形成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其内容有以下几种形式:(1)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创业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领会创业的真谛并初步体验创业的含义。(2)通过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创业技能训练。(3)通过如“创业者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等形式,让学生自由组成不同的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团队的力量予以解决。

2.创业活动实践

可以采用勤工助学、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大赛、模拟创业等多种形式,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的创业知识,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增进创业认识,使学生的创业知识系统化、具体化。

3.创办企业实践

高校可与政府、社会通力合作,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培训平台等,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或岗位创业,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及后续的企业经营管理咨询等支持服务。

五、全方位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政策支持

制定推进创业教育的指导性意见,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实施原则、要求和对策。出台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经过专家论证具有良好前景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扶持。积极利用政府政策,与地方政府及金融、企业等各方联手,为学生创业提供税收、融资、房租的优惠,鼓励学生创业实践,对在创业过程中作出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

2.制度保障

(1)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对全校创业教育的规划、政策等工作进行协调、管理和监控等。成立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中心,进行有关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课题申报、学术会议、论坛等。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宣传大学生创业政策和信息,普及创业教育,开展创业指导和专题讲座,推广成功创业者的经验,负责创业社团的管理工作等。

(2)教学管理制度。可在学分制的运行平台上,逐步实现主修制、辅修制与重修制、选修制、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固定学年制与弹性学制、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等等的互通,并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推进第二专业、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专业教学,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就业、创业机会。

(3)法律制度。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进各种创业法律、法规的制度完善与执行。

3.师资培训

由经济管理类专家、工程技术类专家、政府经济部门专家、成功企业家、孵化器的管理专家和风险投资家等人员构成组建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培训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创业导师”,为学生创业提供技能和经验方面的支持。

4.服务体系

加强创业与创业教育的计算机网站建设,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充分的信息。建立大学生创业中介服务机构,为学生创办企业需要的工商、税务等方面提供咨询及资金担保服务。高校还可与政府、社会团体等各方联手,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市场指导服务、创业人才服务等。

5.文化环境支持

加强以创业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创业的经验、成功创业的典型,建设有利于创业的舆论环境、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六、多角度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评价体系是创业教育过程中必要的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1)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应该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内容,采取闭卷与开卷、半开卷结合,集中考试与阶段考核结合,场内完成与场外完成结合,个人独立完成与小组集体完成结合的方式。(2)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体现在教师能力、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目前主要以学生评估、专家听课为主来进行评价。(3)对学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标准要求,是评价的主体。如学校对创业教育的课程管理、师资建设、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等。通过规范性评价,来判定这所学校是否按创业教育规律办事,是否依法办学,是否符合创业教育的长足发展等。

总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相信在高校与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必将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刘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发展现状研究[Z].省略.cn,2008-10-09.

[2]曲殿彬.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篇(6)

二、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思想观念落后,对创业认识不足

虽然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开展十几年的时间,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高校学生依然存在着对创业的认识不足,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的现象。第一、大学生在毕业后首要考虑的一般是到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去就业,创业一般是作为这些单位的“备胎”存在的,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涌入了有限的职位中,竞争越来越大。第二、高校学生认为创业仅仅是自己办公司、当老板,对于创业还处于比较片面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到边远地区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边远地区的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也是一种创业。第三、高校学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创业,并没有达到创业需要的知识、能力等要求。

(二)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存在缺陷

高校在开展一门课程时,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支撑,而且还要有联系实际的能力。②一方面,吉林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一般是以选修课或者创业培训班的形式,创业课程的内容对于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存在不足。③另一方面,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教材,很多高校创业教育的教材仅仅是对涉及到的学科知识的简单堆砌,没有专门的教材体系,严重制约着吉林省创业教育的开展。

(三)创业实践教育发展缓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在开展创业实践教育活动单一,大多是开展各类创业竞赛、组织一些创业大赛,而提供给学生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的机会则比较少,学生的知识过于书本化,无法积累创业经验。其次,创业实践教育的实施效果不理想,很多创业实践没有有效的发展途径,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造成创业实践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最后,创业活动流于形式,一些高校为了发展创业教育也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创业竞赛,但是大多数学生仅仅是参与比赛,并没有真正的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

三、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造成高校学生创业观念落后,对创业的认识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高校的原因。学生自身的原因是传统的就业观念造成高校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不大。传统的就业观念以及社会的大环境来看,创业并不是就业,仅仅是副业存在的,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学生自身也认识不到创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认识不到创业的重要性,也是由于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并不注重创业基本素质的培养,缺乏创业目标体系,高校学生并不具有创业的基本素质,造成高校学生没有足够的创业意识,并不具有创业的能力和必备的知识。

(二)尚未形成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

造成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教材单一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吉林省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不能满足开展一门课程所需要的理论兼实践、循序渐进开展课程的要求,使得很多高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吉林省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创业教育的内容也脱离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

(三)尚未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创业实践是检验创业理论知识的唯一途径,也是对课程建设的延伸和完善。吉林省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倾向于创业理论教育,忽略了创业实践教育,导致创业实践教育发展缓慢。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必须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吉林省的高校创业教育跟企业的联系不足,造成创业教育缺乏真实性与有效性。另外,高校为了开展创业教育,组织的创业竞赛等活动,因没有提供完善的赛后帮助机制,造成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因没有明确的方向而搁浅,进一步阻碍了创业实践教育的发展。

四、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然而由于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理论发展的限制,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省内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为了使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必须加强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首先应明确开展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牢牢把握住这个主要任务,积极完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才能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方向。完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集中表现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品质是对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在创业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影响创业活动效率,保障创业实践顺利进行的必备心理条件,是影响和制约创业实践活动最直接的因素。创业知识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素养,决定着创业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④这四个方面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共同构成完整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展开。

(二)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创业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通过课程加以落实的。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创业课程体系设置规范化。根据创业学习和实践的重要程度不同,创业课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基本素质课程、能力培养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基本素质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让学生具备创业意识的基础上,了解基本的创业知识,充分发挥创业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目标。能力培养课程主要是将基本素质课程中学到的创业知识转化成创业能力。实践教育课程主要是学生通过参加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将创业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有效的结合。⑤

2.健全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创业教育教材的选择对创业教育的开展至关重要。吉林省各个高校在选择教材时,应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采用适合自身创业教育发展的教材,选择不仅吸收优秀的国外创业教育的先进理论,而且结合社会成功人士经验的教材,对这些教材进行规划,合理应用,最终形成适合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兼具自身特色的教材体系。

(三)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分为两个方面: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通过课堂将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教授给学生,以达到培养创业基本素质的目的,而实践教学则是教学生如何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了达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有效统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1.创建模拟创业公司。通过学生在众多行业中寻找商机,制定创业计划,组件创业公司,进行创业管理等过程模拟公司运营的全过程,让学生了解创建创业公司的实际情况,积累创业经验。通过自己创建模拟创业公司,学生真实地感受公司运营活动,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教学,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创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课堂知识的传授,还需要课外配套设施的配合。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是其不可缺少的手段。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需要政府机关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在建设过程中,给予高校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实现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和企业吸收培养的大学生的共赢,达到促进创业教育发展的目的。

注 释

①卢伟峰.《浅谈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的新形势》.载于《高校讲坛》,2013年第3期。

②段华洽,金俊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载于《群文天下》,2012年第10期下。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5?0034?03

澳大利亚未来学家埃利雅德在《21世纪教育面临的挑战》中指出:“未来并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1]这就为教育指明了旨向,其目标就是培养人的创造力。1998年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明确指出在扩大教育机会的同时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强调高等教育应培养学生批判、独立的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鼓励创新和多元”。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全球化视野与多元价值观,在创新中形成应对全球化问题挑战的能力。由此可知无论是国内的人才发展规划,还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都突出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全球化时代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内在需求。根据这种需求,结合当前高校教育状况提出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想。

培养创业人才的创业教育体系包括课程设置的改革、学习方式的革新、教学方式的改革、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跟踪档案的建立等诸多环节。从目标的向度看,就是强化创业教育、塑造创业环境、建立创业通道,提供创业服务。

一、强化创业教育

我国教育的最初含义是在教中化育,通过上行下效激发受教育者的善性。因此,非常重视教育工作者的学识与品德,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英文中的“educ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educate”,本义是“引出”或“导出”,后来引申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把某种本来潜在于人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基于这种文化背景,西方更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现代教育的发展轨迹更接近西方教育的内涵,在教育的诸多功能中首要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高校现行的是专业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选择所学专业。为了适应专业内部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又设置了专业方向。应该说这种教育体制正是基于教育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作用,包括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但在教育过程中重视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忽略了个性化。创业教育并非只是嫁接性地开设一些针对创业的课程,这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也不现实。在专业课程之外开设大量这样的课程,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修完,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另外,国内目前还没有专业性的创业教材,也没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大量专业教师。创业教育是在专业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化。

首先,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历程的概论性课程应列入专业必修课。目前高校的专业学习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性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这在一定程度上顾及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但是无论从课程内容还是学习状态都偏离了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尤其在就业压力下出现了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在国外如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人文学科并不亚于理工。在学习计划中,要保证学生人文素养发展需要的课程的比例,保证介绍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历程类课程的比例。缺乏了人文关怀,学生的专业技能再强也是狭隘的,无法从人类发展历程的视野中定位自己的专业价值。培养的只是为工作而工作的工具化了的具有稍高素质的劳动力,而非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才。

其次,专业学习变教师讲授或引导为主的模式为问题解决性的任务型学习模式。公共课应针对学生的社会化特征,培养学生的人类关怀意识、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化问题、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教师与学生根据专业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学习任务或疑难问题,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以社会调查、交流合作等方式予以解决,鼓励学生给出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方案。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自然地激发出自身潜在的创造性特质,结合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个体价值,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再次,要改变只开设《创业经济学》等一些以名字吸引人眼球的课程和讲座的做法。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开设专业性的创业课程。同时向社会开放,打破唯文凭至上的教育机制,选聘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企业家及社会人士担任课程教学任务。[2](178)

二、营造创业环境

篇(8)

一、公益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新发展

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应当包括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早在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率先开设创业课程。截止到2005年初,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课程,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有百森商学院――培养创业意识为主,哈佛大学――培养实际管理经验为主,斯坦福大学――培养系统的创业知识为主等。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共同利益的事业,具有全局性、全体性、平等性、公共性的特征。教育具有公益性。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教育具有公益性。高校创业教育与知识的创造传承、学术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具有公益性。

公益创业一词起源自19 世纪英国。“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个人或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业活动(Gregory,1998)。公益创业既专门针对传统的竞争市场,公益创业又另外拓宽 “市场”的概念,嵌入了不可回避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公益创业强调创业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类:(1)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 (2)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企业;(3)志愿公益活动和(4)产学研混合型。

尽管公益创业这个概念尚缺乏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大多认同其包括创业性和公益性两个基本的特征维度。公益创业总体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环境下持续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这种活动通过前瞻性地不断发现和利用新机会来履行社会使命和实现社会目的。遍览全球,公益创业在欧美发展已20年,欧美国家不断致力于社会型创业的企业,不仅能够自身获得盈利,更重要的是通过公益创业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公益创业能够使更多的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在企业的帮助下摆脱贫困。

公益创业教育,则指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在国外的大学里,之前也没有“公益性创业”的课程设置,学生们多半是通过学生社团协会公益性创业或者管理的。近些年,国外大学开始尝试将公益创业作为一个有效的社会变革过程介绍给社会服务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国内,公益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已开始有很多地区和高校在进行公益创业方面的探索。上海静安区也提供“孵化器”帮助大学生公益创业等,湖南大学在国内高校中较早进行了公益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公益创业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以及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公益创业教育是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导向型的教育,完整的公益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包括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

二、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价值思考

1.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体现教育本质和趋势,有利于树立高素质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公益创业教育体现了教育本质。大学在其发展历史中,其功能先后经历了教学、研究与教学、经济和社会服务,西方甚至提出建立创业型大学的口号。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体现教育本质和趋势,有利于树立高素质人才培养价值取向。

2.公益创业教育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树立高素质人才培养导向。公益创业教育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有利于有利于贯彻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指导思想,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

3.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有利于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和服务社会的竞争力,形成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土壤。国内外的知名大学许多是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和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最典型的是被誉为硅谷的“心脏”的斯坦福大学,其师生创办了惠普、思科、Google、Yahoo、SUN等著名企业。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建设创新研发机构,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成果产业转化,为提升品牌形象和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

三、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湖南大学为例

基于集群的“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和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由于学校公益创业教育的稳步推进,学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积极,各项成绩斐然:由中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等联合举办的首届“YESPLAN―诺基亚青年创意创业大赛”的决赛中,湖南大学“滴水恩公益基金会项目”获得金奖。最难能可贵的是,2008年12月,湖南大学“产学研一体化的公益创业教育项目”荣获了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的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公益创业教育包括教学、研究、实践等体系。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措施和思考主要有以下方面:

1.构建“公益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一个完整的基于“公益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当由教学体系、研究体系、实践体系等多个模块组成。培养方案应当依据“尊重个性、阶梯培养、柔性嵌入”的原则、将公益创业教育平台嵌入日常专业教学计划当中,将公益创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课程整合一起,构建公益创业教学、研究、实践等多个教学模块,形成“模块化”集群式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2.建设“公益创业”复合型师资队伍。“公益创业教育”是一种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式,要求教师具备宽广的知识、掌握慈善公益活动的基本技能技术和先进的慈善公益项目管理知识。湖南大学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一支复合型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一支10多人的“双高”(高学历、高职称)公益创业专职教师团队。学校每年定期派专职教师到外学习,并建立建立长效的师资交流机制,聘请知名专家参与“公益创业”平台教学,为学生提供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最后以课程群为单位,将教师组织成“公益创业”课程集群的教学团队,提升师资的整体业务水平。

3.构建“公益创业”职业素质培养和考核评价体系。“公益创业”教育平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生以项目为驱动组成团队进行项目全过程的实践,并通过团队合作式学习培养工作素质,提高协作能力。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以下学生评价机制:团队分为主、个人分为辅的考核方式;队友考核和教师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稳定和淘汰相结合的流动机制。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敢于挑战风险的能力和毅力。

4.进行支撑“公益创业”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和实习基地建设是施行公益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和保障,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规划教学资源和实习基地建设:

(1)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公益创业”案例库建设、“公益创业”教学研究:实验区积极承担公益创业教学研究课题,撰写教材和发表教学论文,积累经验,推广成果,起到示范作用。

(2)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是 “公益创业”的重要环节,学生年进入相关组织进行工作实践。为了支持这种实践,需要和有关组织合作,建设实习基地,使学生接触真实项目开发和管理流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做真实的项目,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和素质。

5.构建系统的公益创业研究体系。创业创业乃至公益研究仍处于它的青春期(Low,2001)。目前,国内大学创业研究机构也非常多,有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等。尽管我国创业学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我国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公益创业研究更是刚刚起步。必须在公益创业学术会议、学术期刊、从事公益创业研究学者等方面进行努力,构建系统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研究体系,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

6.营造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如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院与业界良性互动。除了正式的课程以外,学生积极组织和参与相关的课外活动。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起来的硅谷为斯坦福大学提供了充足的实训、实验基地和研究、开发基地,为师生创业搭建广阔平台,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国内较为成功的是清华大学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湖南大学首倡公益创业教育,湖南大学在国家级高新区建立了产学研基地,校长钟志华院士提出:要形成政、产、学、研、民相结合的自主创新合力,高校营造公益创业教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赵淑雯.论高校创业教育[J].教育科学.2006(4)

[2]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3]胡馨.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创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

篇(9)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09-03

近年来,高校资助过程中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有待分析研究,寻找解决之策。从工作层面来说,存在资助与教育脱节、管理与服务滞后、制度建设不健全、教育师资不足不专、教育形式单一、经费投入不足等现象;从贫困生自身来说,出现了“等、靠、要”的现象,甚至使用“隐瞒、欺骗、虚假申报”等手段来获取资助资格,拿钱积极,做人做事不积极,诚信缺失,感恩意识淡薄等现象。因此,加强资助工作管理服务,加快资助评审标准与制度建设,完善资助教育体系,促进资助工作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新课题和研究方向。笔者从资助教育现状、原因分析及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为今后资助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贫困生资助教育现状

虽然贫困生资助体系日趋完善,国家无偿资助、社会力量赞助、高校自筹资助等资助形式多样,资助等级多样,物质奖励丰富,评选条件较详细,但资助教育仍不完善,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安排,没有形成规范、科学的教育体系。此外,资助前、资助中和资助后存在脱节、断点现象。

1.资助标准界定难,资助前期教育空白

国家资助、社会资助和学校自筹资助经费,对于在校贫困生和贫困生家庭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踏上社会就业,再回馈社会回报祖国和学校,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恩报德,同时,对于贫困生家庭减轻负担,促进家庭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一些贫困生不但不珍惜,反将资助看作自己应得的,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学习思想、生活作风、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表现懒散,诚信缺乏、感恩意识淡薄,个别学生甚至采用“隐瞒、欺骗、虚假申报”等手段来获取资助。这说明,我们在贫困生申报资格认定、资助程序、资助前期教育等方面存在“漏洞”。在前期教育方面,需要做好资助教育计划,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和提醒学生,从思想上说明资助与感恩是并存的,从行动上告诫学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资助中期教育松动,管理与服务没跟上

物质奖励有了,但精神资助遇难题。学生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通过提交贫困证明、个人申请、绿色通道办理、班级考查、院(系部)审核、学院复审等,可以说层层审、级级报,最终公布名单享受到资助。而在这个过程中,实施的教育内容主要宣讲国家政策、学习有关文件等,而诚信与感恩教育、情感培育、义务服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等教育内容缺乏,教育场所不固定。同时,对于获得资助的贫困生的后续管理与服务也存在问题,资助程序走完后,贫困生获得物质奖励,生活得到改善,但如何更大地发挥资助的作用,更好促进奖励与鼓励、奖励与自立自强、奖励与参与管理服务等教育工作效果的发挥,值得去思考与探讨。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贫困资助生的帮扶;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教育与管理,鼓励受助者参与学校、社会建设工作,以行动感恩回馈。

3.资助后期教育断点,后续跟踪与反馈信息机制不健全

在资助奖励未下发期间,各高校组织开展一系列诚信感恩教育和思想帮扶教育,鼓励贫困生走自立自强成才之路,学会学习,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做事,以行动回馈学校、社会和国家。但在资助后,对贫困生的后续教育出现断点,对于贫困生思想与心理变化、其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及今后发展等方面,教育帮扶与关注较少;对其离校实习、毕业就业等后续跟踪服务较少,未能及时了解掌握贫困生就业发展信息,未能进行收集、分析及总结,无法为后续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4.教育师资不足,教育体系未形成

当前,高校资助教育人员由资助管理教师、辅导员组成,其中辅导员是主力。从学生入校申请绿色通道、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都是由辅导员经手办理,辅导员是整个资助的宣讲者、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等。辅导员多重身份并存,使其难以较为专业地开展诚信感恩教育和感恩实践教育活动;资助教育计划性不强,教育形式单一(多以报告、讲座为主),教育内容不全(只是强调诚信、感恩教育),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较完善的资助教育体系,十分必要。

二、资助教育缺失原因分析

资助教育出现空白、松动、断点等现象,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网络不良信息冲击、学校教育缺位、学生自身等。笔者主要从学校教育层面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学校教育层面的原因

学校强调以教学为中心,注重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加强思想、心理、安全、就业等方面的素质教育,但对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比较匮乏。在评定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申请等过程中,虽然有一系列的申报条件、评审标准以及执行程序等,但缺少资助与教育之间相互制约机制,平时开展资助教育也相对较少,开展典型事例教育活动尤其不足,因而出现了贫困生享受资助是“理所当然”,“等、靠、要”,甚至“隐瞒、欺骗、虚假申报”等现象,扰乱了整个资助工作。

2.贫困生自身层面的原因

大部分贫困生能诚实说明自己的家庭情况,在校表现积极,学习认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分忧解难,具有自立自强精神。他们一方面通过申请资助解决自身困难;另一方面,通过参加有偿劳动,如勤工助学、假期工等以及积极参加各种义务劳动,以行动来回报社会、国家和学校。小部分贫困生表现一般,有“不劳而获”的思想,认为“我”是贫困生,资助应当给“我”,思想上不积极,行动上也“不积极”,拿到资助后乱花乱用。一些人“冒充”贫困生,通过开具虚假证明、胡乱编造事实等骗得资助,不讲诚信,更不可能讲报恩,缺失基本的做人之道。

当然,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网络不良信息等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感恩无力的重要因素。关注贫困生,资助贫困生,更应做好贫困生教育工作,使其知恩、识恩、感恩。因此,高校应加大宣传教育和投入力度,建立资助评审标准,规范贫困认定程序,加强资助制度建设,完善资助教育体系,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资助体系,推动资助助人、育人、感人的良性循环。

三、资助教育体系构建设想

资助教育内容包括思想与心理教育、诚信与感恩教育、资助项目教育(政策、文件、操作平台等内容)、感恩实践活动、职业规划与就业帮扶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资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形成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形成一套适用的资助教育课程计划,而不是简单地以报告、讲座等来完成所有教育内容,如何构建资助教育体系,形成合力,促进贫困生综合提高和全面发展,要求从资助教育机构建立、教育教学计划安排、师资力量培育、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

1.建立资助教育组织机构,搭建资助教育平台

资助教育是高校长期开展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贫困生人数占高校学生比例加大,关注贫困生,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就业,是高校、社会、国家及贫困家庭所关心、关注的。资与助,不仅是给予资金帮助、物质奖励,重要的是如何助人育人,给予精神帮助与鼓励;国家、社会给予的是资金或物质奖励,而助人育人关键看高校。高校建立资助管理与教育组织机构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重点。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主管学生工作校领导-学工部(或学生处)-校级资助科-院系资助工作组-班级资助委员等多级领导机构以及学生个人申请-班级推荐初评-年级评审-院系审查-学校资助科审核上报等多层评审机构。但是,资助教育机构不健全,仍以辅导员为主,以资助科为辅,“专任专职”教师缺乏;以报告、讲座为主,平常考试考查为辅,实践教育活动较少。建立健全资助教育机构,全员参与、全程设计,形成健康、科学、合理的资助教育平台是当前或今后资助工作的一项重点。以资助科为平台,设立学校资助教育教研室,以思想、心理、诚信感恩、就业等为主要教育内容,培养“专任专职”教师,建立资助教育师资队伍,学计划,并将教学学时数列入正常教学计划中;开拓资助实践教育活动项目,鼓励贫困学生以义工、支教、支农以及勤工助学、假期工等形式回报社会、国家、学校,形成良好的资助教育平台。

2.完善资助教育教学计划,推动全员全程教育

当前,资助教育处于无计划、无学时、无师资的“三无”状态,部分高校重“评”轻“教”(教是安排几次报告、讲座就行),少部分学校只“评”不“教”,好的学校是重“评”重“教”。即便是重“教”的学校,也存在“教”内容少、形式单一、活动项目少等问题。近些年,很多高校都在探讨或研究这个问题,并把资助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诚信感恩、做人做事等结合起来,同时,把关注贫困生思想、心理及就业发展教育连接起来,形成完善、科学、合理的资助教育教学计划。资助前以讲解资助政策、资助金来源、资助评定条件及操作程序、诚信与感恩、已受资助学生现状(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等为主要内容;资助中要关注资助生的思想与心理、感恩行动及自身发展情况,并开展相应的教育项目,特别是感恩实践教育活动,鼓励资助生通过自身行动进行报恩;资助生离校前是资助教育的重点,除了对其进行必要的思想与心理帮扶教育、职业与就业指导教育,感恩教育也是关键。资助生离校时要再次进行必要的诚信做人、感恩于行等一系列“识恩一知恩一报恩”教育。另外,希望离校的资助生能及时反馈有关信息,或是回校开展相关报恩活动,对在校资助生进行鼓励,为学校的资助教育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希望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给予资助生更多关怀关心,形成全程育人、可持续发展的资助教育长效机制。

3.加强资助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现资助教育实践多元化

加强资助教育基地建设是推动资助工作开展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资助教育网络平台建设,通过这一平台,将有关资助政策、文件、思想与心理帮教内容、就业发展等相关知识进行展示。同时,通过QQ群、微信、校讯通等网络媒介进行宣传、帮教及信息收集。二是加强助学基地建设,为贫困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减轻负担,养成自立自强精神,加强锻炼,提升自身,促进其全面发展。三是加强义务服务基地建设,鼓励广大贫困生通过参加义工服务活动感恩报恩,如义务献血、义务劳动、慰问老人等。四是加强资助教育实践活动项目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活动等有机结合,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资助教育活动,如诚信征文、朗诵比赛、知识竞赛、先进表彰等。

4.加强资助教育制度建设,推进资助考核标准化

资助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教育制度不健全是导致资助教育“三无”状态的主要原因。当前,高校重视资助评审条件、贫困认定标准、操作程序等,通过一系列文件或制度规定,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资助体系,但是,针对资助教育及考核的制度很少,如教育教学计划及安排、教育考查考核、教育考勤、教育活动登记等相关制度。另外,要注重资助教育与资助评审相结合,将贫困生教育情况列入评审标准,严格实行教育与资助并行,对于未完成教育学时的贫困生可暂缓资助。因此,加强教育制度建设,建立资助考核标准,使贫困生资助过程更加透明、公正、公平、公开,使资助服务工作开展得更加顺畅、有效。

篇(10)

1.公共艺术教育地位不高,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通过调研发现,贵州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缓慢,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艺术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相当薄弱,仍然处于一个附属的位置,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指导机构,没有从事公共艺术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的教研室,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人们对公共艺术教育认识不够,艺术教育机构不健全,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完整,学科门类不全面。目前,贵州省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数量参差不齐,学科门类不全面,杂乱无章,形式大都是全校任意选修课,上课时间均在晚上或周末,教学质量整体不高,甚至有的高校根本没有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3. 缺乏必要的教学条件。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没有很好地进行归口管理,日常运作经费短缺,加上学校对必要的教学设备投入不够,一些学校连起码的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教室都没有。教学设施资源的严重不足导致了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开展时断时续,朝不保夕。

4.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无法提高。面对现实我们应充分看到,贵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艺术教育系统全面研究,许多高校忽略了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师资队伍建设与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发生脱节的状况日趋严重。师资队伍的良莠不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自身文化修养差,文化底蕴不足,科研能力不强,敬业精神与教学能力欠佳,势必影响到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我省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1.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艺术教育的制度建设。就普通高校教育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创新思维的提高,进一步完善人格,服从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总体教育目标。高校首先应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给高校艺术教育一定的地位。

2.调整教学计划, 增设艺术类课程, 加强艺术类课程体系的建设。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是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而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是搞好艺术教育的前提。笔者认为,首先,要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立一到两门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教学必修课,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相应的教学评估标准。如:《大学美育》、《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等。

3.加大硬件投入,创建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投入经费,大力建设兼容性多媒体教室,以满足开设艺术必修和选修课的要求,逐步做到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和器材设备基本配套,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在选修课方面尽量配备适合学生的教材,同时组织教师队伍,加强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结合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实际,编写相应的教材,努力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普及工作。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我省公共艺术教育的步伐。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既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又区别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当务之急,是组建一支精干的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保障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不断加强现有师资的培训和艺术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整体水平,以达到公共艺术教育的要求。只有这样,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事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上一篇: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下一篇: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