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会计准则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9 16:03: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业企业会计准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

篇(1)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与旧准则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旧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对此进行了修订,区分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对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对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其相关条件的,可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其相关条件如下: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靠性;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由于国内公司的研发活动多半集中于材料、装置和产品等开发阶段的支出,新准则的规定使得上市公司能够将大量的研发支出予以资本化,降低了对当期利润的冲击,提升该类上市公司的近期盈利能力。

从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共有74家公司披露了其资本化的开发费用金额,平均值约为2979万元,占其税前利润比例的平均值为10%左右。例如:“上海汽车” 资本化的开发费用为6.05亿元,占税前利润的10.34%,而“天士力”的资本化的开发费占税前利润高达64.65%。

再从在深交所上市的中小板公司来看,2007年开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10,425.89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0.43%。如金智科技年报中披露的研发费用为0.58亿元,资本化金额0.18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33.57%;大族激光年报中披露的研发费用为0.81亿元,资本化金额0.22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0.52%。

新无形资产准则虽然可以鼓励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支出,但由于研发业务复杂多样,很难用同一标准为各公司统一明确划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尤其是对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允许开发支出资本化给予上市公司管理层更大的利润调节空间。如果企业想隐藏当期利润,就可通过把更多的支出归入研究阶段,合法记入当期损益;若企业想增加当期利润,也可以出具一系列的证明文件,合法地把开发阶段的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这也使得审计人员和监管部门对这些问题难以进行认定和处理。

“债务重组”对

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旧准则相比,主要做了以下调整:

第一,缩小了债务重组范围。旧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既包括债权人作出让步的债务,也包括债权人未作出让步的债务重组;而新准则的债务重组范围只包括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债权人作出让步的债务重组。

第二,引进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旧准则尽可能使用“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而新准则对于非现金抵债业务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第三,改变了债务重组损益确认方法。旧准则将因债权人的让步而获得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不确认为当期收益;而新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做法,将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方法的这一重大变化,将会对债务人的损益确认产生很大的影响。

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会使得上市公司可能因为债务豁免产生巨额利润,因此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或面临ST的情况下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保住“壳资源”的考虑,通过债务重组为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

从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看,沪市共有15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债务重组的数据,其中108家上市公司存在债务重组收益,42家上市公司存在债务重组损失。债务重组收益的平均值为6464.09万元,占税前利润的平均比例达到170.68%;债务重组损失的平均值为173.85万元,占税前利润的平均比例仅为1.85%。深市主板有137家上市公司存在债务重组收益或损失,债务重组收益金额高达50.56亿元,占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1048.74亿元的比重为4.82%。

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于ST及*ST公司的影响最为明显,成为很多*ST公司"摘星"撒手锏。许多*ST公司通过债务重组方式扭亏为盈,截至2007年末,A股还有105家*ST公司(包括S*ST公司)。而在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28家*ST公司成功扭亏。但在这28家公司里,仅有14家的营业利润为正值,大多数扭亏*ST公司的利润真正来源集中在债务重组。例如*ST金泰2007年仅实现301.85万元主营业务收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将亏损2321.24万元。但通过债务重组,使其获得债务重组收益2976.98万元,从而取得864.96万元的净利润,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采用”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新的会计准则按照现行国际惯例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此次引入并非全盘照搬而是考虑中国国情谨慎运用,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采用。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上市公司利润表中单独设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用于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损益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增加了上市公司会计处理的自由度,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提供了空间。

从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的披露来看,有169家上市公司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其中中国银行,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高达168.35亿,占税前利润的18.7%;中国平安68.85亿,占税前利润的39.38%;钱江生化2818万元,占税前利润高达70.28%。

再从深市主板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看,有123家上市公司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金额为27.48亿元,占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1048.7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重为2.62%。

公允价值变动既可能带来收益,同样可能带来损失。从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年报看,有87家公司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如:中国人寿公允价值变动损失63.88亿,占税前利润的-18.36%,信雅达公允价值变动损失65万元,占税前利润的-52.86%。

篇(2)

关键词 会计准则 会计工作 影响

会计准则是国务院财政部制定有关会计工作的制度办法,它是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进行了严格规定,而且也是制定各种会计制度的主要依据。会计准则的制定是整个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会计工作改革的突破口也在于会计准则的实施与执行。但是,世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的会计准则也得随着企业的变化而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因此新的会计准则也就出来了,新的会计准则有旧会计准则没有的强大生命力,从小的方面来说,它更能适应企业的运营模式,从大的方面来说,它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全与完善。

一、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首先,新会计准则的特点表现在,其与旧准则的区别在于它走的是国际化准则趋同的道路,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基本框架与原则。其次,新会计准则具有中国特色主义。新会计准则不仅仅是简单的借鉴发达国家会计处理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注意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再次,与原来的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1.企业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如实地反映企业会计各要素,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这是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规定,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相关性。

2.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损失方面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明文规定,资产减值如果一经确认,在以后各个会计分期内一律不准转回,这就从根本上打压与遏制了某些企业为了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的利用计提资产减值而操作会计利润的行为。

3.对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新会计准则也做出了相关规定,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所获得的利益应当计入到当期损益,这是根据权责发生制所做出的科学规定,这样做,一方面不仅符合国际上的惯例,另一发面也提高了企业业绩的技术含量。

三,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与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对外信息披露方式,确保了会计信息对外披露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有利于投资者对企业投资的信心,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激情,其次,为了从源头上了遏制虚假信息的产生,新企业准则建立了一套科学严密、公开透明、监督有方的内部控制制度。另外,对于应收应付账款的台账、账龄分析制度,新会计准则制度做出了新的规定,对于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制度也进行了改善,这样就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完善有了更大的提高。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与世界接轨,新的会计准则采用了技术手段和先进的信息系统,简化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流程,使会计工作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可以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集中大家的智慧,这样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新企业会计准则有利于严格限制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不规范现象

企业是一个一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其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它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就会相应的动手脚,例如,它会对会计利润进行人为的调节,以作假账,为了肃清这一现象,打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新的会计准则对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中利润的调节内容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上,二是对存货发出的计价方面。这样一来,企业的会计利润更真实,会计核算过程的不规范行为也就可以杜绝了,取消了原来存货发出计价的后进先出法。

新准则规定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取消了原来的后进先出法,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在不同会计年度将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防止该企业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变化的现象,企业的利润操纵方面将会更顺利进行。

近年来,由于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打着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的幌子,来随意地操纵本企业的会计利润,扰乱了会计市场的秩序,新准则对此进行了严格规定,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一律不得转回。因为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是可以作为企业的费用处理而不计入本年度的会计利润里头去,为了达到让企业每年会计利润较平均的假象,达到维持公司的股票价格较稳定的目的。某些公司在当年年度的会计利润较多的形势下,利用这一原理,其就会提高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数额,来使企业当年的会计利润总额下降;反之,在企业某年的会计利润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会将以前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冲减,从而增加企业当年的会计利润。新准则对这些年来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上做了严格规定,允许企业计提但是不允许企业在以后的会计年度中进行冲减,这就有效地防止企业故意打着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幌子,来对会计利润进行人为地调节,以制造假象,这样有利于严格限制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不规范行为,营造良好的会计市场氛围。

参考文献

[1]关素朋.浅析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工作的影响.豆丁网.2007.3.

篇(3)

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会计工作相关准则的变化,我国也对会计准则做出了相应的变化,且由于会计准则的变化是从多个方面开始的,其财务报告规范以及其他相关内容同样有相应的改变,企业在会计准则变革的大环境下,协调自身发展情况,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一、对企业会计行为的影响

会计准则的改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会计行为,一方面表现在企业对其经营收入的管理,企业在对经营收入进行管理时需要参照会计准则,从财务报表的形式到会计工作人员从业的相关标准,都需要发生一些变化,变革后的会计准则使得企业的货物账目进出单子更加明细,会对企业货物存余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监控,减少了人力对货物存余情况的调节,在某些方面上增加了企业对经营收入管理的力度,创造了更大的经营收入管理空间。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对于其内部资金的相关筹划,会计准则的变革与企业资金流动息息相关,可使得企业所在的资金流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减少企业的投机主义行为,将企业会计行为变得更加符合规定,其资金具有公正明晰的特性。[1]。

二、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

(一)企业投资

会计准则的变革会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不断投放企业证券以及其他相关投资,从证券投资上说,会计准则的变革使得企业相关的财务行为受到更多的法则约束,证券投放的比例也在其管辖范围之内,此种情况使得企业需要对证券投资的风险以及盈利进行较多的思考,一方面不同企业会计相关工作存在不同之处,其在各种项目中所能获得的资金也存在一定的数目,不同的金融资产会产生不同的收益,当企业管理者在操纵企业资产进行投资时,可以做出一定的利己行为;另一方面在企业所处的金融市场,会计准则的变化使得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在从事投资行为时,会对其投放的资金做出相应的增加或减少的改变,从而实现企业资金在范围内流动。与此同时,企业在使用贷款额度来购进新设备时,会计准则的变革也会对其进购行为产生影响,当企业将现有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的购买时,会受到固定资产带来的一定的价格影响,使得企业经营收入出现一定的波动。

(二)分配方式

目前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企业在获得其正当的经营收入的期间,可能会存在多种分配方式,有按照投资者持有股份进行分配的情况,在会计准则变革后,通过对企业盈利或亏损的财务报告行为的影响从而改变企业经营收入的分配行为。

(三)融资方式

会计准则的变革使得企业在融资方面需要更加谨慎,从权益融资上来说,会计准则的变革降低了企业每一份股权所对应的成本,从企业融资战略上来说,会计准则的变革使得企业融资拉长战线,变得更为注重企业融资行为发生后所能带来的金融方面的影响,不论是产生盈利还是产生亏损。且目前企业在发展中可能更多的依靠其他来源的资金对其自身发展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管理者在不断寻找新的出资人的同时,还需要多方考虑会计准则对其在融资行为发生时产生的作用,并对企业在经营收入方面以及融资对经营收入带来的影响进行更为细致的监控[2]。

三、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

企业的管理行为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经营项目实施策划、选择、优化、组织等行为产生变化,其对于内部会计从业相关人员主要在于薪酬资金方面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的变革使得企业经营效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企业对其内部管理行为的实施。在会计准则发生变革后,企业对于会计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薪酬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会出现增加更多绩效性工资以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企业整体工作效率。此外,由于相关会计准则的变化会对企业股权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对于股权的管理也会发生变化,在其准则变革的影响下,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有效降低企业中大股东的持有者对企业内部经营决策事务的非正当干预。

四、对企业财务资金计量与报表规范产生影响

会计准则变革中存有对于企业财务计量方式以及财务报表的行为的变化条例,此类条例使得企业按照准则变化的相关规定,对其经营所产生的交易行为以及交易所获得的资金进行规范性检测以及计算,在一期结束后,企业计算金融资产的变动可计入当期损益,此外,会计准则的变革对企业资金交易时所使用的工具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由此可以看出,会计准则的变革对企业资金方面输入与输出规定的更为严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税务等方面产生了较为直观的影响,并使得各种财务报表的上报不仅仅报于企业资金及货物交易所产生的金额明晰,还会对其附加一定的注释,使得企业管理者及相关部门更加直观的了解了企业的利润出入[3]。

结束语:

会计准则的变革具体存在于会计政策、会计工作存在的误差范围以及企业可以存在的资产负荷底线等方面的变化,其方针政策的改变是为更好的加强我国企业在会计金融方面的管理,并促进我国会计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因此,企业应当按照新会计准则对自身发展做出适当的调整,更加顺利的推进其内部会计工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郝佳.会计准则变革对农业企业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4,02(05):121-128.

篇(4)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144-02

前言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会计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由此构成了我国会计制度新的准则,统称新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接与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实现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性突破。如此大的变革,势必会对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结合笔者工作体会,对施工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适应准则的变化,和准则更好的对接,进行初步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与特点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1.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是国际会计计量最通用的模式,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普遍引入此模式,在条件成熟的行业和领域先行引入,在不具备条件或条件不成熟的企业适度引入。同时为防止滥用此计量模式,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要素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模式,而当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2.存货计价的变化。最大变化是取消了实际成本法下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后进先出法”,以使成本流与实物流动态衔接。

3.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变化。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4.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核算方法的变化。新准则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使债务人豁免或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而将实物抵债计入公允价值。

5.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新准则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作为会计核算基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因此如果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可以确认商誉。

6.合并报表基本理论的变化。新的合并报表准则由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母公司须将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都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持续经营,也应纳入合并范围。新准则使母公司必须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公司的债务,使母公司一些隐含的或有债务得以显现。

7.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中规定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与国际准则相一致。

8.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出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等衍生金融工具填补了我国在此方面许多会计规范的空白,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实务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

1.更加需要会计职业判断

从实施的角度来看,会计业务将异常复杂,主要是对一些重要的会计事项,如资产计价、损益确认、全面披露等要加入很多会计政策选择和职业判断,会计人员要很多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发生关联关系。比如,在取得公允价值时就必须与供销部门、评估部门进行更多的交流,在进行资产减值判定时也要与设备管理部门多多交流。

2.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

新会计准则中普遍引入实际利率法,是进行会计处理时必须遵循的基础方法,尤其体现在各种延期支付的相关账务处理上,以及对公允价值与现金流量的现值的应用研究上。这也是企业对外披露会计信息时要遵循的重要国际惯例,主要体现在资产的期末计价及其进行资产减值准备的测定方面。关于未来现金流量与资产组划分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资产减值、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方面,其原理在资产交换、投资、企业合并等方面也会有显现,为解决长期困惑人们的资产减值的处理提供了较深层次的依据。

3.有利于提高境内资本市场与境外资本市场的信息可比性

会计国际化的关键之一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新会计准则体系制定的主要思路就是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坚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则,并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大大增加了我国境内企业有国际经济活动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减少了会计信息的转换成本,为企业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带来有利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铁路施工企业财务结果的影响

(一)对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确定的影响

篇(5)

一、前言

在商品经济中,高速公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资金运动,而资金运动的起点就是资金的筹集。因此,资金筹集是高速公路企业资金运动和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环节,是高速公路企业的主要财务活动之一。高速公路企业筹资是指高速公路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资金的过程。高速公路企业从事运输生产经营活动必然要拥有一定的资金,而且各种高速公路企业经济活动都是从筹集资金开始的。因此,筹资管理是现代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筹资管理是推动高速公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现代高速公路企业推行和不断完善筹资管理,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高速公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下高速公路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企业筹资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高速公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服务于高速公路企业总体财务目标。就筹资的行为而言,高速公路企业筹资的目的主要是:

(1)满足高速公路企业设立的需要

设立高速公路企业或成立公司必须要有法定的资本金。资本金是高速公路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资金。只有具有足够的资本金,高速公路企业才能开张营业。从理论上说,资本金即高速公路企业的注册资本应当和实收资本数量一致。高速公路企业以资本金为基础,可通过借贷筹集更多的资金,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现代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中,高速公路企业设立时的筹资活动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满足高速公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筹资,是高速公路企业筹资活动中最为经常性的目的之一。从总体上讲,高速公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维持简单再生产;一是扩大再生产。与此相对应,筹资活动也分为两类,即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需要而进行的筹资和满足高速公路企业发展和扩张进行的筹资。一般情况下,这两种筹资都会直接增加高速公路企业资产总额和筹资总额。

(3)满足资本结构调整的需要

资本结构调整是高速公路企业为了降低筹资风险、减少资金成本而对资本与负债间的比例关系所进行的调整。现代高速公路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是一项重大的财务决策事项,也是筹资管理与筹资决策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地筹措资金是为了提高筹资效益。首先,适时、适量地筹措资金以满足高速公路企业投资所需,有利于增加利润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缩短固定资产建设周期,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适时、适量地筹措资金有利于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资金闲置,有效地控制因资金闲置所导致的资金机会成本。第三,在适时、适量筹措资金的前提下,注重筹资结构的合理选择,可有效地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所有者权益资金利润率,促使高速公路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下高速公路企业筹资管理的原则

筹资原则是指高速公路企业筹资的基本要求。以最低的资本成本,适量、适时、适度地筹集高速公路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本,是高速公路企业筹资的总体要求。具体地讲,高速公路企业筹资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筹资的数量应当合理。高速公路企业无论从什么渠道、用何种方式筹资,都应首先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需要量,使资本的筹集量与需要量达到平衡。防止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或筹资过量而降低筹资效益。

(2)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筹资的时间应当及时。筹资要按照资本的投放使用时间来合理安排,使筹资与用资在时间上衔接,避免因筹资时问过早而造成使用前的闲置,或因筹资时间滞后而贻误有利的投资时机。

(3)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指应当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筹集所需资本。高速公路企业从不同筹资渠道和用不同方式筹资的难易程度、资本成本和筹资风险有所不同,因而在筹资时应综合考虑各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和筹资风险,力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本。

四、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如何加强高速公路企业筹资管理

(1)正确制定现代高速公路企业筹资目标

筹资目标是现代高速公路企业资金筹资管理体系的第一要素。筹资目标从形式上看,表现为由多个单项筹资组成的责任指标体系。但从本质上说,筹资目标是高速公路企业战略目标的体现。筹资管理是对未来的战略管理,一定时期内的筹资管理是高速公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石。高速公路企业一旦选择了战略重点,同时也就决定了筹资目标的基本取向,全面筹资方案既体现了高速公路企业最高权力机构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目标,又是各个管理层次做出的各种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也是各个责任单位经济责任的约束依据。为了使高速公路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筹资管理应重视制定长期、连续的规划,避免急功近利。

(2)全面筹资控制

全面筹资控制是以全面筹资管理为基础实施高速公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全面筹资管理以提高高速公路企业效益为目标,以资金流量为纽带,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以责任报告信息为基础,以经营、财务筹资指标为依据,是一种全新的现代高速公路企业管理模式,是高速公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实施全面筹资,能够有效地控制高速公路企业经营活动。

(3)树立现代化高速公路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的筹资信誉

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因此,无论是吸引投资者向本高速公路企业投资,还是向金融机构借款或向社会进行融资,都必须以良好的高速公路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为首要前提。首先,高速公路企业的发展和投资方向。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具有较高的高速公路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高速公路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符合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并以良好的经营业绩树立良好的高速公路企业形象,求得较高的社会信誉。最后,高速公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讲求信用,如果高速公路企业经常拖欠债务,就会丧失高速公路企业的信用,势必给筹措资金带来困难。

(4)大力提倡制度基础审计在高速公路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篇(6)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202-01

早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就正式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一大亮点.新会计准则中又涉及到了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相关信息。新准则中"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给我国会计实务处理带来新思想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1 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运用的价值

1.1 反映财务状况,保证资金稳定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意义还包括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现金状况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最直接的途径,公允价值能够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例如: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及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可见,推行公允价值计量不仅符合会计法的规定,而且对保证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健性和可比性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保全实物资本,确保企业运行

新会计准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合理地保证了计量属性对维护企业的实物资的重要意义。所谓实物资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所能获取的资金或展现这些能力所需要的资源。众所周知,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先耗费资源,进行再生产又必须购回资源。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生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一个循环过程。企业在耗费生产能力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成本计量问题。例如: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则会耗费巨大的物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生产萎缩。可是如果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即使是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实物资本会通过公允价值得以维护,企业的生产将在公允价值的维护下得以正常进行。

1.3 提高会计的核算能力

会计配比原则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某一时段的收入必须与成本、费用相对应;另一方面则要求进行配比的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应具有经济内容和性质上的必然因果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不同收入的取得是因为发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成本和费用,而不同成本和费用的发生是为了获得不同的收入。目前,收入和成本、费用在计量的单方面配比都是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但在计量的属性方面却不配比,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费用却是按历史成本计量。很显然这两者之间的差额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纯利润,另一部分则是价格差。但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却不加以区分,如果企业计算收益成本、费用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则这种现象就可避免,因此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推行公允价值计量意义重大。

2 公允价值的多样化运用情况

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包括很多方面,对于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运作主要在金融、地产、债务、保值等方面。其中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三大领域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尤为明显:

2.1 公允价值可以为企业调增股东权益

在以往的会计准则中,公司利润以历史成本计价,而现行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为计算依据,进行一系列价值重估。比如公司购买的房产升值,投资的金融资产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披露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括股票、债券、基金等价格上涨都可能引起公司当期利润的上升。2007年国内股票市场非常火爆,大量持有股票的公司的股东权益由此调高。如南京高科,以现行会计准则测算出的股东权益较旧会计准则下的股东权益增长了76%,其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出现了较大增长,金额高达10.65亿元。该公司解释,其在2006年12月31日账面上有投资成本为1.85亿元的可流通股票和处在限售期间的可流通股票,公司将其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2.53亿元,扣除所得税后净额为10.65亿元,应于2007年1月1日增加股东权益。

2.2 公允价值对企业合并有着调控作用

企业如果进行了合并重组,就意味着其经营主体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资金配比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公允价值”对计量被并购方资产负债的记录有着很多的优势。公允价值会将并购双方分为两个内容:(1)支付对价超过“公允价值”的部分。对并购双方的未来资产进行核实折旧基数,不是简单的总量结算,而是一种递延的统计。包括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内容。(2)资产负债按照“公允价值”入账方面。

3 结语

综上所述,此次在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中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提高了会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使我国和国际通行的会计处理惯例又近了一步。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引入的一种全新的计量理念,合理地运用公允价值是对公司的新财务观念的一种挑战。公允价值的优势是相关性比较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公允价值的运用原则更为具体,企业的资金运营余地也就更大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充分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完善。

篇(7)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在对原《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修订的基础上,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与旧准则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新引入应是其中最大的亮点。公允价值会计问题不仅是会计理论研究的课题,也是我国市场财务与会计实证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公允价值的运用需要实践不断检验,我们仍要采取谨慎、务实的态度。这样,对于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对于维护我国的经济理论秩序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运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会计国际趋同的大背景,我国特有的经济、法律环境以及会计自身发展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等,使我国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显示出若干重要特征。

(一)公允价值的方向明确

新《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在其《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明确地将公允价值列为计量属性,但在有关准则中却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广泛的运用,例如,在已有的41个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农业等近20个会计准则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这些准则几乎都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的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基本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即: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如此相似的定义,说明我国会计准则运用公允价值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方向性相同。另外,从引入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项目看,趋同的方向也甚为明显。例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生物资产等17个具体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范围涉及一般工商业及农业、金融业等特殊行业。这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涉猎范围基本一致,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方向是显而易见的。

(二)公允价值涉及面广

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的计量属性,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加以规定之后,在具体会计准则中运用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确定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运用是非常困难的。尽管如此,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者还是审时度势,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大局出发,在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的经济、法律等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做出了大胆的选择,即:最大限度地在具体会计准则中使用国际“商业语言”中的这一重要词汇。目前我国已经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在这30个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准则中有17个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涉及范围之大是很明显的。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积极推行公允价值的建议

(一)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公允价值真正得以运用不仅仅要靠会计界的努力,还需要外部环境的完善,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及人文环境。为此我们要努力培育各级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客观、直接。为促进生产资料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在市场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四项工作:1.进一步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监测与调控工作,不断提高监测、调控水平。 2.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资料市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3.大力创新流通业,推动生产资料市场增长方式的转变。4.加快批发市场的改造和提升。对二手交易市场,引导品牌企业进入市场,建立适当的市场准入门槛,严把资质审核的关口;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中介服务机构,如二手房地产交易的房屋咨询、房屋置换等专业服务机构,从而使交易双方能够获得相对公允的市价信息。

(二)提高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

现值技术是估计公允价值的重要方法,当不存在公平市价时,就需要应用现值技术来计算出相应的公允价值。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可操作性,是要使其在具体实务运用上操作性强,既便于具体操作,同时又能很好地解决具体问题。在这方面,除了应加强会计外部环境的改变外,我国还应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以及有关法律规章上给予明确的有利于具体实务操作的规范要求,如制订关于如何采用现值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的操作指南,在指南中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例如,在对某一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时,准则中应明确规定什么情况下使用现值,什么情况下以使用现值为首选;对于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选择以及折现方法的选择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操作指南制定得越详细,越能为在市场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应用公允价值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三)强化对企业和市场的监管

在从新会计准则角度规范企业行为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以避免不公平交易的发生和操纵利润的情况。同时,要加大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利用中介机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公允价值信息,避免公允价值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操纵利润的手段,从而减少企业或个人操纵利润的可能性。

(四)加强守法与道德意识教育

运用公允价值的最大不利因素在于一些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进行利润操纵所采用的计量方法是利润操纵者根据其主观意志进行的选择,利润操纵所采用的并不是真正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当然也是不公允的。存在活跃市场时,公平市价还需要公平交易才能产生。交易是人的活动,其是否公平取决于人。我国的利润操纵采用的多是不公平交易的方式。当不存在活跃市场时,运用现值估计公允价值涉及不确定因素,更为操纵利润提供了方便。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从主观上消除利润操纵的动机,是杜绝假借公允价值实则从事造假的根本措施。

总之,公允价值的逐步运用并推而广之是大势所趋,也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的基本要求。然而,新准则的执行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是一个长期消化、逐步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诸多新的问题。因此,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将更加关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国家、社会、经济等带来的诸多影响,以期更真实、全面、公允地反映企业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玉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趋同与等效[J].会计研究,2007(3):2-8.

[2] 黄学敏.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会计研究,2004(6):17-21.

篇(8)

制定新的会计准则,重点在于改变原本的核算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对于相关的会计科目的名称来进行更改。进行新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与国际的会计准则进行不断的趋同,最终达到适应资本市场需求的目的,并且力求能够采用相关的方式来跟上时展的脚步。文章对于以往的旧会计准则进行改进,并且对于新会计准则所产生的基本影响进行阐述,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以及对策。

一、新会计准则的基本特点

第一,新的会计准则更加地注重原则性,作为会计人员本身要有较强的判断力,而其制定以及实施更多的是对于相关会计人员进行积极引导。第二,新的会计准则当中对于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进行了更多的引用。新会计准则的最大特点就是讲计量方式进行了改变,舍弃了原本的历史成本计价方式。并且提出采用可以进行公允价值取得的计量方式来进行。第三,新的会计准则是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同步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的。另外新会计准则实施还必须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盲目最新,使会计准则丧失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色。第四,与以往的会计准则相比,新的会计准则相关信息的披露更加的全面而且真实,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更好的了解。

二、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对于财务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

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企业会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规模本身不同,因此企业的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部分财务人员本身素质相对较差,对于财务知识不能够很好的践行理解,在具体的工作当中不能够良好的运用相关规范从而导致财务工作的整体不够规范。因此,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于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从而能够更好的避免相关的不良状况产生。

(二)更好的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新会计准则能够更好的对于以往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整体规范。第一,凭证填写的要求。以往一部分的企业财务工作整体不够严谨,许多的凭证都是随意进行填写,而且对于原始单据的搜集以及粘贴不够规范,后期审核也不够严格,最终的导致财务失真问题时有发生。而在新的会计制度之下,作为财务人员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列必须要在完成相关单据的审核,并且进行尽量齐全的黏贴之后,如若不全必须由相关部门负责任以及总负责人的签章;第二,在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上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保证所有设置的会计科目必须真实而有效,而且对于所发生的相关讲义也要进行必要的核算以及分类。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不得随意的进行设置。第三,要规范会计的记账。在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之下,作为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来针对所发生的相关经济业务按照全部顺序以及时间来进行几张以及全面的审核,而且对于核算的准确性要予以保证,定期进行结算,而完成结账之后不允许随便的进行凭证拆封。

(三)要求整体会计制度更加的健全而且完善

会计制度实施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整体的会计制度更加的健全而且完善。会计制度的形成本身就是由于相关人员在不断的进行实践以及探索的过程当中所得到的,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的达到满足企业整体的会计目标以及外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等对于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的基本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的基本需求,最终所形成一系列具有标准化的会计相关的实施条例和法律法规,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的会计制度势必会进一步的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保证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相关建议

(一)对于相关会计人员加强培训

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自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企业来说,采用组织培训的方式来对于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从而更好的提升其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要对于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同时使其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其能够在外财务工作当中更加的游刃有余,从而更好的帮助企业进行整体财务工作的开展。

(二)保证会计准则自身的预见性

企业在进行新的会计准则实施的初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相关问题,而相关的部门必须要提出预见,由于一部分的公司对于全新的会计准则认知存在不准确性,势必会对于会计实务的操作以及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对于会计企业自身的信息披露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中可能会导致披露失真的现象产生。指导相关企业进行会计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保证企业自身的财务信息具有良好的正确性以及真实性,并且对于后续的相关账务能够有效的进行记账以及问题的处理。

四、结语

新的会计准则要求财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累积经验,规范企业会计工作,如实、认真、方便、有效的为企业外部相关人士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需要披露企业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李明,于娅娟.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2(25):141-142.

篇(9)

“根据我们对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统计分析可见,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并未引起上市公司资产状况大幅变化,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平稳过渡。”舒惠好欣慰地说,“自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日起,我们即对准则实施情况进行了监控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会计准则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各项具体准则规定都得到了普遍应用和有效实施,上市公司能够较恰当地选择会计政策和做出会计估计,并按各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规定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年报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目前,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政策效应已逐步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国家强制性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规范经济秩序和从事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手段。如今,企业会计准则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例如,准则实施前,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不预计弃置费用,而在实际发生时据实列支,导致此类企业在油井、核电发施弃置前实现了巨额利润,在实际弃置时又缺乏资金保障,结果提前消耗了子孙后代的资源。企业会计准则相关制度安排有效地解决了此类企业的问题,为企业履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义务,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会计制度保障。

第二,促进食业可持续发展。

1 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条件。新旧准则平稳过渡后,内地与香港启动r两地会计准则等效互认工作,大幅降低了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成本,有效促进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融资。欧盟委员会在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有效实施情况评估后,于2008年12月12日就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规则,确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欧盟所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效,决定在自2009年起至2011年底的过渡期内,允许中国企业进入欧盟资本市场时直接采用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从而为我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创造了条件。

2 限制短期行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为防止资产价值泡沫导致利益虚增。遏制企业转回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以操纵利润的行为,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大幅度挤掉上市公司各项资产中的水分,有效制止了上市公司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为企业发展增强后劲。

3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体现了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企业会计准则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规定企业开发阶段支出符合条件的应当资本化,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不是冲减当期利润。2007~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自主开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分别为27亿多元、75亿多元和104亿多元,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3年平均开发支出达到68,9亿元,平均增长153%,反映了企业开发支出资本化政策的积极效果。

第三,推动资本市场发展。

一是企业会计准则统―了财务报告的格式和披露要求,全面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结构严谨、格式统一、内涵一致、信息可比的财务报告体系,从内涵上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效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二是企业会计准则坚持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谨慎引入公允价值,有效地避免了公允价值可能给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考虑到我国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体的特点,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公允价值计量项目主要集中在股票、债券、投资型房地产等方面。上市公司将所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大部分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占比例较小。在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谨慎确定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避免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巨额商誉给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是为我国金融创新和发展虚拟经济做好了制度准备。企业会计准则全面系统地规定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转移等一系列会计处理要求,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提供了会计政策支持。

创新机制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会计准则,确保准则的平稳有效实施,我们开拓方式、创新思路,逐步建立了_一些相关保障机制。”舒惠好介绍道。

1 建立了上市公司年报分析机制。为贯彻落实部领导关于保障企业会计准则平稳实施的指示精神,自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我们积极采取“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监控分析方式,对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深入分析,已经开展了4年,成效非常明显。通过分析形成上市公司每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们的上市公司年报分析报告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权威报告和公认品牌,也为下一步研究建立中国会计指数奠定了重要基础。上市公司年报分析工作切实解决了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企业会计准则平稳有效实施,同时,高质量、高效率地向领导汇报了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和经济效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领导决策积极发挥参谋作用。

2 建立了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全面趋同机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响应G20倡议,制订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在会计准则已实现国际趋同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积极推进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趋同。

3 建立了企业会计准则沟通协调机制。首先是会同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建立了动态协调机制。比如我们跟证监会就建立了5方联席会议制度,着力解决上市公司准则执行当中的一些问题。与国资委、人民银行等共同加入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小组,通过规范运作小组这个平台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推动准则的顺利实施。其次是会同部里相关司局建立日常沟通机制,比如在税法改革,这一次就吸收了很多企业会计准则当中的核心理念,从而最大限度保持了税法与会计的协调,减轻了企业的纳税调整负担。

4 建立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机制,主要解决准则执行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目前已经陆续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

篇(10)

2、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度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总体情况在2007年度的1547家上市公司中,有404家上市公司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额68.73亿元,占利润总额的0.51%。从公允价值计量上看,多数上市公司采用评估价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使用股票或者债券的市场价格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但是由于准则没有明确规定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计价方法,目前对于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限售流通股投资的计价存在一定的不一致。关于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普遍采用“一次授权分批行权”模式,不少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等待期存在跨会计年度的情形,有的公司将股权激励费用计入了一个会计年度,而没有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在等待期内合理分摊。有些公司在激励计划中规定授予日或事后追认授予日,还有的公司授予日不明确,影响了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

二、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面对公允价值概念及运用的分析可以发现,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会计信息相关性、可理解性的同时,也使会计信息可靠性受到挑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成熟、有效的市场环境根据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公允价值的获取应该是在一个活跃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它要求参加交易的双方在自愿的原则上充分了解市场情况,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应尽可能地缩小。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但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并没有完成,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存在,市场还不成熟,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因此,适宜于公允价值应用的土壤和环境尚不成熟,致使公允价值计量在实践中较难运用。

2、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由于公允价值在获取和处理上千差万别,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是历史数据的记录者和报表的编制者,而且还应是估价师。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大约有1200万人,80%左右的从业人员处于基础会计阶段,会计人员整体的执业能力较低,会计电算化水平及相关的信息处理能力不高,很难正确理解、计量和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综合判断能力较差,便成为合理应用公允价值的又一难题。

3、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缺乏一致性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估计的规定缺乏一致性。有些具体准则允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有些具体准则不允许。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等具体会计准则只允许采用市场法确定公允价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具体会计准则允许在约束条件下采用其他估值技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更宽松地允许采用其他估值技术。此外,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有关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的规定和阐述分散于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中,关于公允价值规定的差异导致了不一致,这些不一致性又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复杂性。

4、在极端的市场状况下,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把危机严重放大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的当时价值,但在极端市场状况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放大作用显然实非投资者的福音,在市场存在泡沫时会给投资者传达过于乐观的信息,反之则过于悲观。在金融市场处于泡沫时期,公允价值计量使金融机构的资产能以远高于其基本面的高昂估值入账,有关机构便能在超额账面利润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借贷和投资,从而进一步推高杠杆比率和催生泡沫。相反,在危机的市场状况下,正如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动荡一样,伴随信心的丧失,它足以触发一轮又一轮的恶性循环。

三、结论及建议

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针对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参照欧美国家的经验,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上一篇: 新时代社会治理 下一篇: 智慧教育课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