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8 17:38: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低碳建筑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使火灾发生具备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引火源。在建筑工地随处可见,建筑工地做饭、冬季取暖、进行电气焊切割、防水烤沥青、明火焰大量存在,加之图方便,临时乱接乱拉电气线路在建筑工地司空见惯,由此产生的线路短路、超负荷现象一旦遇到合适环境就会形成火灾。
3、建筑工地人员混杂,流动性强,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建筑工地的人员来自农村,年龄大小不一,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缺乏消防知识,安全意识差,不懂国家法律法规,技术单一,顾此失彼现象严重,这都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
4、许多建筑工地由于场地限制,人员住宿、建材存放以及食堂集中在一起,无明显分隔,甚至一些工地存在“三合一”,加之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跟不上,从员工到管理人员大都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知识,这就给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要解决这些问题,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必须加强管理,平时要多下功夫,做好日常防火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制定落实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才能尽可能的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1、抓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防火、灭火基本知识,会报火警,能利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对于外出打工人员,各地在进行技术培训时必须加入消防常识内容,提高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人员流动对消防宣传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型建筑工地必须对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把消防培训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专人分管,严格人员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成立必要的义务消防队和安全组织,定期督促检查各工地的消防安全状况,总结考评,纳入考核范围,与经济挂钩。
2、对建筑中使用的易燃、可燃材料要严格管理。尽量做到分开存放,专人负责管理,存放和使用都要远离火源;对一些需要高温或有火源场所使用的可燃材料必要时要进行阻燃处理,条件允许时,可尽量用难燃或不燃材料替代;易燃、可燃材料库或存放地点要设醒目禁火标志。距施工现场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工地、库房、人员食宿聚集在一起。在施工区、人员生活区、库房等重要部位,根据防火安全要求,设置必要的灭火器材设备。必要时还要配备灭火毯、灭火沙、水池、防火沟等等,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防患于未燃。
前言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首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此基础之上对城市的环境进行保护,并应该根据具体地域的具体环境特点及因素进行分析。就当地的实际地域性特定进行建筑的设计,完善建筑的整体性以及艺术性,发挥其地域性优势。
一、建筑的地域性特点分析
1.1广义的建筑地域性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从广义的角度分析,他首先受到相应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区域性气候条件的影响。就我国南北方而言就已经存在着严重的差异,但是,并不能够说由于地理跨度较大就存在严重的分歧,在某个区域内由于环境的不同也可能早就不同的建筑特点以及建筑风格。这种广义性的地域建筑差异存在在我国各地,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流传千年的一种文化,他们形成了当地人群喜爱的风格,是一种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建筑实用性建筑。
1.2狭义的建筑地域性
建筑物的建设往往还需要依据自身所处的地段以及相应所在的地形进行建筑的合理设计,往往建筑的周边环境也是影响、制约建筑剖面设计的重要因素。面对不同区域所存在的不同生态观念以及地形面貌,将相应设计的建筑使他与周边的城市浑然成为一体,才是重要的。城市建筑的合理布局对于整个区域性的影响也是显著的,面对建筑与自然存在的密切关系,建筑自身的体型、重量、布局等相应的彩色涂料的使用等都需要下一定的功夫,所以在进行技术选择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并结合当地的实际功能,进行相关技术的优化整合,使其达到融会贯通,才能够有效的制作出一个符合当地地域特色的个性精品。不仅如此建筑的地域性特点与当地的发展历史也是密不可分的,这造就了当地符合其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
1.3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环境,是由社会与自然整体构成的。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也因此,“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现
2.1建筑的朝向、体型以及间距的地域性体现
建筑的朝向选择对于建筑节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其选择尤其要考虑到地域性的地理特点。例如在北方选择南北朝向的建筑耗能较少,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偏离轴方向的建筑朝向,似乎可以增加建筑的灵活性,但是从长远的眼光看还是不利于节能。此外建筑在可以允许自由决定建筑形状与走向时可以首选长方形的体型,并尽可能的朝南。同时根据当地的气候处理好建筑的朝向与季风的关系,在北方,经常使用的房间要避免朝着冬季主导风向,而在南方炎热地区要使建筑的朝向与下级的主导季风有30-60度的夹角。另外建筑的间距也直接的影响到建筑物是否可以得到充足的日照时间以及保证适宜的日照质量。为此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要通过合理的布置建筑物,使得各个建筑物聚能得到良好的光照,例如使用退层处理或者降低层高等方式。而如果是土地资源不是相对紧张的地方,那么建筑设计时就没有必要过多的考虑建筑间距问题,只需要使得间距尽量大即可。
2.2绿化与水化在地域性中的体现
城市的绿化与水化应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进行相关的设计,在了解南北方的差异之后,通过对比实际的施工地域进行建筑的把关设计。就南方水域较多、雨水充足的特点来看,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并不需要考虑进行大面积的水域设计。但是,较比北方的干燥气候而言,相对的就需要设计一些绿地、水池。
为了保证建筑周边的温度相对适中,通过建设一些水池以及喷泉的方式将有效的起到降温的作用。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地形以及地域的小气候特征,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绿化设计,种植一定数量的树木,这样就可以起到遮风避雨的功能,还能够对当地的气温环流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综上所述,植被的种植过程时应该予以重视的,减少相应的硬质地面的,进行建筑及建筑周边的绿化时很重的。
2.3建筑选址在地域性中的体现
地域性的影响还表现在建筑的选址,在这个时候一般应该充分的考虑阳光以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些经纬度较高的地区,特别是积雪严重的地区一定要重视相关防止积雪以及潮湿的工作,对一些阳光辐射较为强烈的地方,处于地震带的地方,一般需要重视当地的遮阳以及防震工作的进行,面对不同地域的不同气候特征,在选址时也造就了不同的建筑文化。
2.4建筑材料中地域因素的体现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往往很多地方能够生产的建筑材料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在畸形建筑材料的选择中,一些建筑会选用就地取材的办法,直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房屋的建设。所以,这就形成了建筑材料地域因素的影响差异。
三、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差异表现
建筑文化的差异的出现与不同地域之间不同的文化信仰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由于对物质层面理解存在一定的不同,在意识及习俗方面就早就了相应的差异。它体现在不同地界的不同文明以及规则的交织、碰撞,同时也受到当地政治经济与宗教活动智联的影响,所以建筑文化在风格中就受到了二者之间的影响。
0 引言
在理想的供电系统中,电能以单一恒定的工业频率(50Hz或60Hz)与规定幅值的稳定电压供电,对电能质量用频率和电压来衡量。因此各国就用频率和电压的允许偏差值对电能质量进行衡量并作出规定。但仅用这两个指标来表征电能的质量并不完善,波形畸变和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三相电压和电流的不平衡也是影响电能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两个问题在过去未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1 电力系统中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目前,随着非线性设备的大量使用,电力系统谐波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非线性设备将发电机向电力系统提供的基波功率转化为各次谐波能量,成为“谐波能量”源,被称为电力系统谐波源。作为谐波源,非线性设备可大致划分为如下三类:
(1)以具有强烈非线性特征的电弧为工作介质的设备,如气体放电灯、交流电弧炉和交流弧焊机等;
(2)指具有铁磁饱和特性的铁芯设备,如变压器和电抗器等;
(3)以电力电子元件为基础的开关电源设备,如各种电力电子变流设备(整流器、逆变器、变频器等),相控调速和调压装置,大容量的电力晶闸管可控开关设备等。
在电力系统中,谐波危害问题随着谐波设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日趋恶化,引起了学术界和供用电部门的密切关注。谐波不仅会消耗系统的无功功率储备,其危害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谐波引起的热损耗。谐波增加设备的铜耗、铁耗和介质损耗从而加剧设备的热应力。因谐波电流的频率为基波频率的整数倍,高频电流流过导体时,由于集肤效应(当交变电流流过导线时,导线周围变化的磁场也要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沿导线截面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特别当频率较高时,此电流几乎是在导线表面附近的一薄层中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集肤效应”)的作用,导体对谐波电流的有效电阻增加,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功率损耗、电能损耗,使导体的发热严重。
(2)谐波对通信系统造成的干扰。谐波对邻近通信线路产生谐波电压的静电干扰和谐波电流的电磁干扰,引起通信系统的噪音,降低信号的传输质量,降低语言或图像的清晰度,甚至会破坏信号的正常传递,引起信号的丢失,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在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系统中,由于谐波的影响,造成系统误动作,甚至无法运行,在谐波和基波的综合作用下,曾有多次触发电话响铃的记载,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将威胁到通信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谐波对住宅和办公建筑中低压电器造成的不良影响。计算机、绘图仪、打印机和很多家用电器、灯具既是小型或微型谐波源,也是受谐波有害影响的电器,谐波会使计算机数据丢失,程序出错,甚至损坏;谐波影响自动控制的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如电视机、收音机、洗衣机等荧光灯的伏安特性是严重非线性的,因此会引起严重的谐波电流,其中3次谐波电流含量最高,同时电网中的谐波又会使日光灯、白炽灯异常发热减少其使用寿命,特别是对白炽灯光源的的影响,美国 EIS照明手册指出,若谐波引起电压升高5%,则白炽灯寿命降低47%。
2 低压单相非线性负荷的使用特性及危害
当今社会,节能是发展的主题,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得更加迅速。美国IEEE学会认为,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当代最重要的科技进步,已涌现出大量的作为非线性用电负荷的敏感电子器件。其负荷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要上升到1992年的4-5倍。英国同样有学者认为,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若谐波畸变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到80年代末,英国的供电电压畸变率可能高达10%。目前,电力电子设备被大量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CFL、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空调、微波炉、电视机、冰箱等非线性设备被大量使用在住宅和办公楼建筑,谐波注入量因此而迅速增加。这些非线性设备与传统大功率谐波源有很大差异。传统的分析方法把各谐波设备看作固定谐波电流源或电压源,在这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取决于此类小功率谐波源的数量大、分布地域广,且不同设备间谐波相位具有较大的差异,既不能像大功率谐波源那样对其单独补偿,也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数值叠加。
低压配电系统单个非线性负荷如节能灯、计算机等接入系统并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由于其数量众多,其总谐波危害不容忽视。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单相非线性负荷所产生的谐波,除了使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利用的效率降低,使电气设备过热、产生振动和噪声,并使绝缘老化,使用寿命缩短等危害以外,更严重危害之一,非线性负荷的广泛使用将导致大量3次及其倍数次谐波从中性线流过,其电流有效值甚至会超过流经相线的电流有效值。在现行的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对非线性负荷引发的谐波问题没有充分地考虑,认为流经中性线电流比相线电流小得多,在设计时中性线截面选择得较小。在大量3次及其倍数次谐波电流流过中性线时,中性线电流明显增大,甚至会超过相线电流,选择偏小的中性线截面积将使导线过载过热、损坏其绝缘,甚至会引发短路火灾,为电气火灾事故埋下巨大的隐患。
3 低压单相非线性负荷谐波特性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电力系统中谐波畸变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其中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节能灯、计算机、电视机等单相非线性设备,对电力系统造成的谐波危害也日趋严重。对谐波治理的措施主要有三种:
(1)受端治理,即从受到谐波影响的设备或系统出发,提高它们抗谐波干扰能力;(2)主动治理,即从谐波源本身出发,使谐波源不产生谐波或降低其产生的谐波;(3)被动治理,即加设滤波器,阻碍谐波源产生的谐波注入电网,或阻碍电力系统谐波流入负载端。被动治理谐波的措施主要有:采用无源滤波器的谐波治理;采用有源滤波器的谐波治理;采用混合型有源滤波器进行谐波治理。混合滤波器可降低治理投资、改善传统滤波器的技术性能,成为未来抑制谐波的新的方向。但由于低压配电系统中这些单相非线性设备的功率小,分布广等特点,给谐波治理造成了困难。
另外,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谐波引起线缆过载导致短路火灾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我国电气火灾火灾问题尤为严重,占火灾总数的30%,因电气火灾造成的损失占火灾总损失的40%,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气火灾中又以线路短路火灾居多,约占电气火灾的40%,因此防短路火灾是防电气火灾的重点。而线路因过载加剧绝缘劣化以致失效而引起短路是较为主要的一条。目前基于电力电子电路的单相用电设备(非线性负载)的广泛使用,导致低压配电系统谐波问题日益突出,时有因谐波过载而导致导线过热引发火灾的报道。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相非线性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低碳建筑的主体。所谓低碳建筑的主体也就是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人员,其中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策划人员、设计师、施工人员等。建筑工程从决策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阶段都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其中所涵盖的行业非常多,交叉学科多,其中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单位、设计单位、监理部门、投资公司、建筑材料供应商等。
2低碳建筑的设计之道
2.1加强环保意识,将低碳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中。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各地政府及部门开始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中,不管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还是高楼大厦;不管是学校公寓还是高层别墅,政府以及建筑行业都需要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中,达到低碳环保的设计要求。另外,政府在建设低碳建筑的过程中,还应该利用当地的媒体或者书刊杂志来加大低碳建筑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低碳建筑,使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这样才能够使低碳建筑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2.2建立低碳建筑的设计指标。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依靠国家及政府相关法律而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够促进低碳建筑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建筑工程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国家现行的相关规定与要求来制定一套完善的、有效的技术标准体系,例如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关规范、项目施工的注意事项、项目的评估标准以及监理部门等。使建筑工程在建设全过程都能够在低碳环保理念上严格执行。
3低碳建筑的设计理念
3.1环境因素对低碳建筑的影响。建筑工程都是于空气之中,其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寿命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其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要对当地的地理条件进行严格的分析,了解其中的优点与问题,然后根据其特点进行设计。在建筑体形、朝向、采光和窗墙面积比等方面做好科学的规划,使建筑竣工后能够在通风和采光上都具有一定优势。
3.2提高建筑使用寿命。一般建筑物寿命的长短并不是随建筑材料确定的,而是与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息息相关的,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大,周边环境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都会大大减少建筑的使用寿命。而有关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节约了大量能源和减少了污染,同时会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30年左右。
4低碳经济时代的建筑之道
低碳经济时代来临也告诉建筑设计师必须更新观念,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加入低碳元素作为突破。当今时代,就是要转变为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低碳建筑之道。笔者总结了几点以供广大建筑人员参考。
4.1以自然环境为主体。就建筑设计层面来讲,建筑师应该一改过去改造自然的建筑理念,朝迎合自然的方向转变。务必以自然环境为主体再进行建筑施工。这就需要设计师立足于自然采光和通风为主的原则进行建筑方案的规划,结合建筑布局和周边地理以及天气环境进行设计,尽量保证不要破坏自然环境的原则。
4.2注重效率。从设计师角度上来说指的是空间利用率的设计上需要注重效率。一般而言社会效率、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统一在一起便构成了设计师所要关心的内容,从施工人员的角度,设计上应该力求设计较为合理,即结构上需要较为人性化设计,布局上尽量方便人们的行为习惯。
4.3材料循环使用。由于建筑材料的数量极为巨大,若能循环使用将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所以设计应该尽可能的将各种建筑材料循环使用,让其发挥二次作用,在没有造成污染的前提下,又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这也正是低碳建筑的内涵所在。
4.4科学化的建筑。现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将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的建筑行业中,使建筑走向科学化,也是一种响应低碳建筑的策略。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来对建筑的内部环境进行调节与控制,达到人们工作的最佳舒适度,而温度、湿度和光线的控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所以在建筑中融入科学,大大提高工作效益的同时也迎合了低碳建筑之道。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在世界排第二位,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在全球排第二位。能源消耗增长率会出现高于 GDP 的增长幅度的情况,也就是说我国经济的能源消耗弹性比 1 大。在消耗的能源当中,碳占到很大的比重。过度的碳排放会造成环境气候的恶化,全球气温会随之升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给能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减少碳的排放量,降低碳排放速度,降低温度上升。
1 低碳建筑项目特点分析
低碳建筑项目的一个核心要求是全寿命周期排放的二氧化碳得到最低。可见,和一般建筑相比,低碳建筑的核心在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建筑项目具有的特点如下:
( 1) 外部性强。低碳建筑的目的是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受益者是社会公众,因此具有明显的外部性。
( 2) 低碳目标复杂。低碳建筑的实现需要从规划设计、建筑施工以及竣工等方面做起,因此比较复杂。此外,还包括合理的延长寿命周期,实现运营维护期低碳以及对建筑物的拆除进行加强。
( 3) 技术复杂。低碳建筑的工艺复杂,而涉及的技术更是广泛。主要包括材料和设备技术、建筑设计技术、运营和维护技术、施工技术以及拆除和再利用技术等。这些都给低碳建筑的实施造成了阻碍和难度。
( 4) 初始投资成本大。在前期,建筑业主需要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其中,主要购买以下设备: 低耗能设备、隔热材料以及保温材料等。因此,政府激励性资金的介入非常关键。
2 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
目前,针对低碳建筑应该实行政府引导、监督的项目管理模式。针对建设业主自建自用项目,由于低碳建筑周期长和建设业主自身局限性,因此难以考虑综合效益,这时就需要政府进行监督和引导。针对非自建自用项目,建筑业主要想全程参与到运营维护期中是很难的,就会导致建设业主和所有权业主的脱节。这时,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便是: 政府监督、引导,并且让低碳管理方进行全程的参与和监督。我们可以对该管理模式进行概括,即“一定位、四阶段、十主体”。将低碳建筑作为核心,低碳管理方会对全寿命项目管理进行全程的参与。在低碳管理方的监管下,业主对各阶段的参与主体进行整合。建设业主对建设管理进行负责,当低碳建筑实体形成之后,就会将其转移到所有权业主,或者是由建设业主继续实施运营维护和拆除管理。该模式有十主体和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需要由不同参与主体进行配合和协作。其中,低碳管理的三大核心主体是政府、低碳管理方法和业主。政府的主要责任时进行引导和监督,在宏观层面上,对低碳建筑市场的发展进行引导和激励。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建筑物寿命届满后其所有权的归属,我国法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出明确的归属。所以,拆除回收利用责任主体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如果业主继续对所有权继续享有时,那么需要由其继续进行负责。否则,则应该让政府进行负责。低碳评价机构是低碳建筑的外部约束机制,其主要对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动态的评估。和企业内部评价不同,低碳评价机构主要针对低碳建筑进行低碳等级评价,此外度低碳建筑的全面有效实现进行有效监督,建立示范小区,关注环保和低碳,对节能意识和低碳意识进行宣传。
( 1) 低碳建筑目标形成阶段。低碳建筑项目管理的首要阶段就是目标形成阶段。目标形成阶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前期的投资和决策、规划设计以及招标投标。低碳目标包括效果性目标和效率性目标两个方面,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达到最低。在投资阶段,低碳目标会形成。当建筑业主选定投资意向后,会让有关机构对于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尤其要从城市更新改造角度对规划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而低碳管理方需要对项目可行性进行核准,主要从社会环境影响角度和技术经济两个方面出发,之后会给予建设业主一些决策建议。假如有关部门批准了立项,这时项目管理目标就形成了,也可以完成对以下基本参数的确定: 环境影响、建设周期、使用功能等。图纸设计会对低碳目标进行定型,也就是说用图纸的形式将低碳建筑目标确定下来。低碳管理方需要对建筑朝向、体型系数进行审查,严格的审核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和拆除设计等。招投标会把低碳建筑目标分解到项目参与各方之中。在这个阶段,合同多,主体也多,因此管理的难度比较大。作为低碳管理方,需要建立低碳建筑实施企业名录,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等进行严格的审核。
( 2) 低碳建筑实体形成阶段。该阶段对于全寿命周期低碳
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低碳管理方和建设业主需要履行好以下建设管理职能: 信息管理、工程变更管理、环境影响管理、材料设备采购管理、低碳评价管理以及低碳技术研发管理等。关于设计变更管理。我国施工阶段设立执行率比较低,对于批准的设计并没有在施工阶段得到实施。因此,一定要严格对合同和图纸交底进行执行,做到责任明确。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有的设计变更会严重影响低碳建筑目标的实现,这时就需要马上报审设计审批机构。在得到同意后,才可以进行施工。施工方案审批管理也要进一步地加强,施工方案的不完善会直接导致返工。加强设备事中标控制,构建低碳生产企业名录。加强设备采购管理,鼓励优化施工方案,将验收方案报审低碳管理方。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GDP 增长幅度大,但是,这些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建立在巨大的能源消耗的基础上。因此,低碳建筑是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关于绿色低碳的建筑项目管理也就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磊. 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设计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11) .
[2]黄丽华.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循环经济思考[J]. 河南建材,2011( 2) .
[3]邱淑英,娄金爽. 低碳经济对建筑产业的影响及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12) .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的不断推进随着我国社会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的不断推进,建筑项目环保技术研究成为了当前建筑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技术研究成为了当前建筑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这一背景下,低碳建筑理念成为了当前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重要发展方向。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低碳建筑理念的应用对于我国环保事业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于我国环保事业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支持作用。为此建筑技术与管理研究者,结合低碳建筑特点与建筑项目技术与管理实践工作与建筑项目技术与管理实践工作,开展了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2低碳建筑项目概念与特点分析
在建筑技术的研究方面做好在建筑技术的研究方面做好,我们对碳理念建筑的概念定义为定义为:利用优化建筑材料、技术与设备方法,在项目施工以及建筑物使用生命周期内及建筑物使用生命周期内,合理减少建筑石化能源使用项目与总体数量与总体数量,提高建筑项目整体使用能效,实现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理念的建筑项目放量理念的建筑项目。通过对国内外低碳理念建筑项目的设计通过对国内外低碳理念建筑项目的设计、建设施工以及相关管理研究我们发现相关管理研究我们发现,低碳理念建筑在设计与管理中存在着以下特点着以下特点。(1)前期技术与资金要求较高前期技术与资金要求较高。在低碳理念建筑设计与施工中设计与施工中,对于工程设计技术以及工程前期投资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较高的要求。如建设过程中,管理者需要采用大量低碳环保技术应用技术应用,并开展与新技术相关的各类研究工作,并投入一定数量的研究资金数量的研究资金。为此工程项目建设方需要与设计部门、银行行、政府部门等组织进行对方合作,寻求技术、政策与资金支持持,确保低碳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2)管理层面广泛管理层面广泛。低碳理念下的建筑项目管理工作较之传统的管理内容更加广泛理念下的建筑项目管理工作较之传统的管理内容更加广泛。其管理过程包含了建筑项目方案的制定其管理过程包含了建筑项目方案的制定、设计、施工、竣工,以及项目交付后的使用与日常管理及项目交付后的使用与日常管理,乃至项目拆除工作等所有工作环节工作环节。这种一体化与整体性的管理过程,对于项目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者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3)工程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工程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在低碳理念工程项目管理中碳理念工程项目管理中,其技术内容包括了大量设计技术、原材料技术材料技术、技术设备的应用、施工技术、能源技术以及建筑管理技术等新型技术的使用理技术等新型技术的使用。因此造成了建筑项目管理中,技术要求水平的提升术要求水平的提升。因此管理者必须加强对技术研究的管理力度力度,确保建筑项目施工的顺利完成。(4)社会效益与评价较高高。低碳环保理念是当前社会的主流理念,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方向。因此低碳理念下的建筑项目建设所取得社会效益较高较高,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3低碳视角下建筑项目主要管理模式研究
在低碳视角下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建筑各管理阶段开展理阶段开展。在实践管理中,项目业主方应在多方支持模式下下,开展综合化与整体化的管理工作,确保各阶段项目管理工作达到项目方案环保低碳要求作达到项目方案环保低碳要求。经过对项目内容的技术管理研究研究,我们将其主要管理模式划分为以下过程。
3.1项目建设前期管理
在低碳建筑项目建设中在低碳建筑项目建设中,前期管理工作的开展占据着重要位置要位置,也是建筑项目低碳理念树立与落实的基础。在项目管理中其主要的前期工作包括了以下内容管理中其主要的前期工作包括了以下内容。首先是项目低碳目标的确定目标的确定。由于低碳理念建筑项目投资与技术要求较高,所以投资方首先需要认可项目建设的低碳目标所以投资方首先需要认可项目建设的低碳目标,并提前做好投资资金准备工作投资资金准备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投资方必须做好项目建设前景设前景、建设过程资金与技术使用以及整体收益研究,确保项目建设投资与开展的顺利完成目建设投资与开展的顺利完成。其次是获得各方面的支持作用用。业主投资方在确定项目低碳目标后,就需要根据目标要求获取各方面对项目建设的支持求获取各方面对项目建设的支持。这些支持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内容。一是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性支持;二是环保技术研究部门与企业的技术支持部门与企业的技术支持;三是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最后是做好项目设计与工程招标工作做好项目设计与工程招标工作。在项目技术与资金支持到位后后,投资方既可以根据低碳目标寻找设计机构开展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制定与建筑设计工作设计方案制定与建筑设计工作。在设计完成后,投资方再根据设计方案在社会中寻找具有建设能力的施工企业开展项目招标工作招标工作,完成工程前期所有工作。
3.2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管理
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其核心在于低碳建设生产过程中,管理区域包括了施工人员生产与生活管理区域包括了施工人员生产与生活、管理办公、设备运行等各个层面各个层面。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其主要管理工作包括了以下两方面问题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全面节能减排的开展。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管理中,管理者必须将节能减排理念深入到工程办公、施工、生活等工作过程中生活等工作过程中,确保工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降低。如办公与施工中采用节能灯具照明办公与施工中采用节能灯具照明;施工过程尽量采用变频技术设备术设备;临时建筑采用可循环再生材料建设等,都是低碳理念的重要措施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是建筑垃圾处理中的低碳管理。在建筑垃圾处理中筑垃圾处理中,管理者应秉承“33R”原则原则,合理规划垃圾运输路程与载重量程与载重量,最大化降低建筑垃圾处理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3.3项目使用运营阶段管理
在低碳建筑项目管理中在低碳建筑项目管理中,项目竣工完成后的使用运营阶段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段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投资方在这一过程中已经转换为项目业主已经转换为项目业主,在项目管理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项目使用运营阶段中的低碳管理工作包括了以下内容使用运营阶段中的低碳管理工作包括了以下内容。首先业主方需要聘请专业的低碳技术研究部门对项目低碳技术进行检测测,对于不符合低碳技术要求项目内容进行反馈,由施工企业进行返工处理进行返工处理。其次项目低碳建设达标后,业主方需要聘请具有专业低碳管理资质的物业管理部门具有专业低碳管理资质的物业管理部门,对项目开展专业化的低碳物业管理工作的低碳物业管理工作。最后是业主方需要对项目运行中的物业管理进行监督管理业管理进行监督管理,确保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工作符合低碳减排要求减排要求。
4结束语
低碳理念在建筑项目的设与管理中应用低碳理念在建筑项目的设与管理中应用,对于我国环保社会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达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用。为此工程项目管理方结合低碳理念项目管理特点,开展了低碳建筑项目在工程前期了低碳建筑项目在工程前期、施工中以及使用运营中的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为低碳建筑项目建设的开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水平不断优化提升,这就使得人们对建筑物的品质提出了高标准要求,特别是节能环保理念的落实及推行,使得人们将关注点都集中在了绿色建筑物上,因此绿色设计也就是这个时展的先进产物。在绿色建筑设计群体中,低碳设计是对绿色建筑要求最科学、形象的诠释,同时低碳设计也是缓解能源危机问题的保障性措施,但是怎样能够更好的将低碳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也就成为建筑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
1低碳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当结合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化及舒适化设计,以期最大化的满足当代消费者的住房需求,而目前最为倡导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因此建筑设计也应当更多的融入低碳概念,提高能源及应用材料的利用率,确保建筑设计水平能够与预期目标高度相符。但是在目前部分建筑设计师并不能从思想上认定低碳环保的重要性,这部分设计师通常会将设计重点放在完善建筑性能及美观性方面,这就导致建筑设计的主体是以建筑物主观性为基础,而建筑物本身的节能特点也就被逐渐忽视。除此之外,部分建筑设计单位为了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收益,压缩施工成本,并不会对低碳设计做出过多考虑,实际应用频率较低,这就使得低碳概念无法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发挥作用,而落实难度的增加,也会进一步弱化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性能的提升及优化。当代生活压力大,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如果完成设计的建筑物并不能起到导向性低碳环保作用,那么低碳环保的设计深化工作也就会呈现出形式化特点,这对建筑事业的长远发展来说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而缺少低碳环保优势的建筑物可以说并没有达到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
2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2.1节能环保材料的选择
在低碳设计概念中的建筑材料的选取工作应当尽可能的应用节能环保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在以往推进建筑施工项目时,并不会对所应用的建筑材料进行科学性选择,这就使得建筑材料的功能发挥受到一定限制,虽然这部分材料的成本低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费用的支出,但是这部分材料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更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例如在目前的建筑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材料中大多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它能够长期存在于建筑物中,以各种形式与人们发生接触,一旦人们长期呼入此种有害物质,身体机能就会遭到破坏,更为严重的还会导致致癌物质潜伏在人体内。除此之外,部分建筑材料可能本身并不存在有害物质,但是经过材料之间的相互结合,材料本质就会发生改变,这时材料本身就会散发出能危害性气体,形成高危污染源,因此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时,应当对材料本身性质及结构组成进行可靠性研究,而后做出材料之间可融合的科学性对比,在确认材料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选择低能耗、利用率高的环保型材料,这样不仅能够合理减少建筑成本,更能从根本上缓解污染问题,促进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2.2科学提高空间利用率
虽然建筑空间是建筑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能够在优化结构主体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建筑空间,就能有效减少建筑的总体面积,特别是在目前低碳环保要求下的现代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流程涉及层面较广,并且施工环节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较为繁杂,关联性建筑群数量较多,这就对建筑空间的合理化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能够达到这一优化标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建筑用地,实现节能环保目标的不断深化。另外,在对建筑空间进行重复利用时,不仅能够减少材料的大量损耗,更能有效降低垃圾产生总量,在缩短施工周期的同时,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
2.3建筑环境角度
在进行低碳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对建筑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的调研和分析,使建筑设计与环境能够有机的结合,形成相对统一的整体。例如:建筑设计时,考察到周边有较为清洁的水源,则可将建筑与水源做连接设计,使水源在建筑附近形成人工河流,不仅净化了建筑及周边的环境,还使水源与建筑形成完美的融合;对于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离不开充足的绿化,绿化面积在低碳建筑设计中也占有很大比重,有效的保证建筑设计中的绿化覆盖率,是建筑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积极迎合,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对于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周边交通情况的设计,也要做到具有合理性,在保证人们出行方便的同时,应当涉及出适合散步及休闲的空间,这样不仅会确保城市规划的布局合理,更利于低碳环保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4建筑形体与功能角度
对于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形体的节能环保性。可以对建筑墙体构造形式结合。如对墙体采用节能材料、优化墙体构造、设定墙体颜色等方式,以此来提升墙体的保温性能,并减少建筑的能耗。同时,可以将屋面与墙体的绿化进行结合,构建出立体式的节能绿化网络,如对屋面的保温隔热设计中,可进行架空、覆土以及蓄水性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使建筑环境得到美化,更能从低碳的角度对自然界中的雨水和日照进行合理利用,在净化空气的同时,有效的对室内外的温度进行调节。此外,在低碳建筑设计中,还应当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充分利用,如已知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等。
2.5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设计低碳建筑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利用可再生能源,通过增强对建筑物的低碳设计,提升建筑设计的节能性,从而对可再生能源和开发出的新能源进行综合利用。对此,设计师需要做到以下几项工作:节能系统选择的合理性。由于不同地区建筑物对能源消耗量的程度不同,所以,在进行低碳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能源使用形式;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首先要对可再生能源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特点,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综合利用方式,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建筑物的低碳设计。综上所述,对于现阶段的建筑工设计而言,低碳建筑设计应当贯穿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始终,唯有清晰的认识到低碳建筑设计所具有的优势,在建筑设计中以低碳理念为基础设计理念,并不断的对低碳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才能对建筑设计做出科学、合理的低碳环保策略,以达到既经济适用又符合人们健康需求的优质建筑。
参考文献
关键词:节能 ;低碳;延边农宅建筑;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延边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与分析:
延边自治州处于吉林东北地区东部山区,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寒冷期长。农村建筑具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特点,农宅建筑设计相对比较落后。冬季住宅居民的采暖形式多以烧炕为主,能源利用率比较低。住宅建筑规划、户型选择、材料选用及施工等方面均存在很多的缺陷, 使得农村建筑在住宅低碳、节能舒适性、适用性等方面未能发生根本变化。
延边农村住宅低碳节能改造,要根据延边农村的特点,区域条件,经济条件,历史文化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要充分对延边农村住宅情况深入调研,并对建筑设计及其能耗进行分析,充分做到延边农村低碳节能设计的因地制宜,对提高延边农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延边地区农村建筑在低碳节能领域存在的问题
延边农村建筑规划布局不合理. 缺乏长远考虑。延边地区多为山区,农村住宅所需土地资源紧张,但农村建筑布局较为松散,过多浪费农村的建筑用地。农户住宅多为以独户为单位的传统布局的形式。建筑住宅在功能布局上、区域划分不合理,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空间,建设设计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从而导致村庄整体布局混乱,农宅建筑趋于单体分散,导致能源消耗过大。不符合未来整体的低碳节能的发展要求。
2. 建筑设计结构简单,缺少低碳节能设计技术的应用。延边农村住宅建筑多以独立单体单层建筑,外墙多数以红砖墙,基本所有的农宅外墙围护结构无保温层。冬季气候寒冷,建筑六面散热,致使冬季室内阴冷、温度较低,导致建筑舒适性较低。房屋的门和外窗多为单层木质门窗,采用单层玻璃,门窗密封性较差,使传热系数过大,保温性较差,热能损失量较大。建筑屋顶缺少保温材料,对室内保温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内部建筑设计来看,延边农村住宅没有将起居,会客,储藏等空间进行科学合理安排,空间区域划分不合理,房屋进深结构比较简单,室内无厕所及洗浴间,冬季人员频繁出入,导致室内热量不断流失。
3.能源的利用比较单一,且利用率较低。新能源利用不足。现在延边农村还是利用农、林业废弃秸秆、稻草等原料获取热能,以传统的火炉火炕为主,取暖方式单一,利用率较低,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现在农民低碳节能意识还是比较薄弱,没有突出建筑的延边少数民族特色,延边太阳能资源生物资源比较丰富,但农村住宅缺少对太阳能生物能的应用,致使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较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巨大节能空间。
三.低碳,节能”在延边农村建筑设计上的应用
针对延边地区农村地区住宅调研结果来看, 要在建筑上做到低碳节能,在设计上综合考虑建筑低碳节能技术的应用:
1.在延边农村总体建筑住宅规划中,要采用遵循节约土地资源,布局设计采用低碳节能的原则。由于延边地区山区较多,土地资源紧张,规划上要因地制宜要有长远考虑,减少住宅松散型布局规划,应在住宅,公共用地等用地上要采用合理紧凑的规划布局。做到延边村落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在总体建筑形态上,采用毗邻布置联排的建造方式,以减小建筑的形体系数,减少房屋的散热面,同时减少冬季北风对建筑北侧保温的影响。要优化建筑住宅的朝向设计布局,有利于自然通风,合理控制住宅前后的间距,以确保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已达到住宅环境舒适的最佳效果,在规划中保留村落原有延边少数族特色建筑设计风格。根据延边地区气候特征科学规划,在建筑规划设计上做到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
2.在住宅建筑设计上合理划分空间,充分应用低碳节能技术,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减少能源消耗。由于延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在减少建筑形体系数的同时要对外墙采用复合材料保温措施。保温层材料采用低碳节能可再生的绿色保温材料。屋面节能保温措施要考虑冬季防寒保温,夏季隔热和防水防潮,保温材料采用防水珍珠岩保温块。地面保温要充分利用延边建筑特色地暖和火炕的同时加强做好地面的保温防潮,采用炉渣和油毡现结合的方式,解决地面吸热性强保温性差的一些特点。住宅入口朝向应避开当地冬季的主导风向并加设门斗等过渡空间。住宅的窗户采用双层窗户,玻璃采用双层正空玻璃,降低导热系数,以减少热量的传递,同时抵御冷空气对流,以达到多层防护功能,做到能源的节约。在建筑结构设计时,突破传统格局,完善功能空间,提高利用率,按照延边少数民族特色,科学的组织起居,餐饮,储物等基本空间设计,完善使用功能,空间内部采取双进深平面布,加大房间进深,将卧室、起居等主要用房布在南向,增加居住空间的舒适性。
3.积极利用新型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发展。延边地区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在住宅房顶斜面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日常生活提供电量使用,积极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系统包括维护结构的保温、集热、蓄热等方面,提高采暖期的室内温度。积极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加大对沼气开发和使用,建立再生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应用,建设低碳节能的延边生态村庄。延边地区住宅新能源的利用方面有远大的前景。
四 结 语
延边地区农宅建筑的低碳节能的潜力巨大,延边的农村低碳节能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低碳节能观念,要结合延边地区农村住宅特点,区域条件,历史文化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要结合延边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突出延边少数民族特色,不仅做到延边农村住宅的舒适性、适用性,而且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从而做到真正意义延边地区农村的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季 翔, 张宝军, 陈志东, 等. 苏北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J]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3,
目前全球都已开始在节能减排领域进行投入,低碳已成为了大的潮流和趋势。房地产行业其实是能耗大户。一切迹象显示,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全新的地产变革时代,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所谓“低碳建筑”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公共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是指在施工或者使用过程中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技术材料,节省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应对全球变暖迫在眉睫,住宅呼唤低碳技术体系。
1 低碳建筑的优势分析
1.1低碳建筑能够有效的控制能耗
低碳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都充分的考虑到了经济、环保、耐用以及能源控制。因此,低碳建筑能够有效的控制能源的小号,相对于普通建筑而言,低碳建筑能够减低能耗超过 70%,在西欧国家,其建筑设计充分的融入例如低碳经济的理念。
1.2低碳建筑更加符合建筑美学的特点
低碳节能建筑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化的建筑住宅,在其施工的过程中,会强调地域的文化特色以及本地材料使用,因地制宜,充分的考虑到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条件,因此,建筑的设计和材料使用充分的结合了当地的风情,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作品,使建筑的使用者能够享受到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
1.3低碳建筑更能够适应当地的季节变化
传统的建筑设计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特征是隔离的,外部气候环境与室内环境是封闭的,因此,这对于室内的空气是不健康的。而低碳建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气候的四季变化,能够促进室内环境的自然的调整。
2 低碳建筑设计理念的变革
2.1 自然采光设计
自然采光主要指白天充分利用阳光来为空间照明的方式。自然采光设计可以分为被动式自然采光设计和主动式自然采光设计。被动式自然采光设计主要指白天充分利用阳光来为空间照明进行学习、工作、生活与生产的传统良好的节能方式设计,当代仍然有效。可是这种建筑采光设计都是假定天空是全阴天,不考虑晴天和直射阳光,对阳光一天中时空变化所带来的采光不稳定,过热、眩光和阳光的光化作用以及光光、光热、光电等利用问题设计过简或完全忽略。目前看来这确实是对光能的极大浪费,必须转变。尽管这种免费的且取之不竭的能源在利用上会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方法与手段提高其采光效果。
主动式自然采光设计主要指采用镜面反射采光,利用导光管导光、光纤导光,棱镜组传光,利用卫星反射镜采光,光伏效应间接采光等技术和方法来进行采光设计。这些采光方法适用于无窗或地下建筑、建筑朝北房间以及识别有色物体或有防爆要求的房间。它不仅改善室内光照环境质量,在无天然光的房间也能享受到阳光照明,而且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用电,节约能源,减少CO2的排放,保护环境。
2.2 自然通风设计
应用于建筑上的自然通风可分为三种类型:风压作用通风、热压作用通风和热压与风压的综合作用通风。三种类型的自然通风都是由于自然形成的气压差引起的。不过,风压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力引起的气压差,而热压作用通风则利用气压和湿度上的差异引起的上升浮力所产生的压力。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建筑设计使自然通风方式发挥最大效果。
建筑物自然通风有四种主要途径:单侧通风、穿堂风、烟囱效应及反烟囱效应。在进行平面或剖面上的功能配置时,除考虑空间的使用功能,也要对其热产生或热需要进行分析,尽可能集中配置。使用空调的空间尤其要注意其绝热性能。一方面通过建筑体形设计、朝向、建筑群的布局等,根据当地风动环境来取得最大的自然通风。另一方面,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及建筑群的布置方式也会引起气流的不同变化。各种建筑构件,如导风板、窗户设置方式(窗户朝向)、窗户尺寸、窗户位置和窗户开启方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室内气流分布。
2.3 太阳能得热空间与温度梯度场房间设计
实现低能耗的低碳建筑设计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发利用可再生新能源,二是利用各种余热如炊事余热和提高现有的供暖、空调设备系统效率而且是指不用或少用供暖、空调设备系统和提高建筑护结构保温性能,减少建筑热损失。而太阳能得热空间与温度梯度场房间的设计,可以完全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点:首先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属于对环境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次良好的围护性能、恰当的体形、合理的朝向以及空间布局大大减少建筑的热损失。实践证明,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晴好天气下,合理设置太阳能得热空间与温度梯度场房间,可以建造出完全依靠太阳能满足采暖和生活用热水的低能耗的低碳建筑甚至零能耗的零碳建筑。当由于气象等因素集热器供温不足时,设置了风力发电,沼气池来补充热源,另外设置捕风器加强自然通风,雨水收集再利用都减少了建筑物的能耗,减少碳的排放。“低碳小木屋”在设计上实现了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在严寒的冬季在保持室内密闭性较好的情况下采用了新风换气统,利用了地而热水系统进行采暖。
结论
对于低碳建筑设计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以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设计,太阳能得热空间与温度梯度场房间设计为主要的低碳设计理念,采用合理的低碳技术,设置足够大的太阳能发电设施和辅助能源装置,目前就能实现使用期间的零碳建筑。但是,这些设施的设置而积较大,建设成本也比较高,不能得到普遍应用和推广。要实现整个寿命周期的低碳建筑,不仅是实现建筑使用期间的低碳,还需要从材料的生产和建造、维护与更新、拆除和重新利用等这些方面充分考虑降低能耗和CO2的排放。
参考文献:
[1]周筠.论低碳背景下的建筑设计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2013,14:53.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012(2015)12-0044-01
随着环境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的不断凸显,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其低碳节能环保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建筑设计过程中渗透低碳理念,不仅要实现建筑设计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性能,而且还要注重节约空间和资源。当前低碳理念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探究低碳建筑设计方法对促进新时期建筑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和相关分析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识和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低碳理念同样也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低碳建筑应运而生[1]。低碳建筑是指基于低碳理念设计和施工建设的,在建筑物规划、建筑物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在满足建筑物使用需求和安全性能需求的条件下,使用绿色节能技术和相关建筑产品,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减少碳的排放量,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促使建筑行业发展的绿色发展。低碳建筑设计能够将低碳理念和建筑设计进行紧密的结合,促使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低碳建筑设计方法探究和分析
2.1科学选择建筑物拟建地址
建筑物拟建地址是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系到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科学选择建筑地址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首先,要注重建筑的采光方面,建筑的采光情况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日照条件,良好的光照条件能够提高冬季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充足的光照是最经济、最环保的采暖方式,同时也有利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采光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设计工作者要对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充分考虑,并且在建筑物朝向、户型条件和窗口位置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另外,建筑遮阳设计也是低碳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为了在夏季减少建筑物受到的光照,降低光照辐射,需要采用绿化遮阳、阴影遮阳和天然遮阳等低碳手段。其次,在建筑通风方面,空气风向、风速和温度等也是低碳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建筑设计者要根据建筑物的通风条件和周围气候条件设计最合适的室内通风系统,实现“冬暖夏凉”的合理转变。
2.2注重建筑围护设计
建筑围护性能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绿色节能效果,建筑围护的低碳设计需要采用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和墙体提升建筑围护的性能。建筑围护材料的选择要根据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确定,如果根据建筑设计相关要求需要使用单一的材料,这时就要选用力学性能、热工性能都较好的建筑材料[3]。但是现代建筑设计都较为复杂,使用功能也朝着综合性的方向不断发展,因此复合材料是主要的围护施工材料。所谓的复合材料就是要在建筑主体结构上增加若干层的保温、绝热性能都较好的材料,提高建筑物的绝热、保温性能。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屋顶的低碳设计方面,最主要的设计方法就是双层通风屋顶,目前最常见的就是蓄水屋顶、种植屋顶和阁楼屋顶三种类型,这些低碳屋顶在隔热、保温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3建筑照明低碳技术
建筑物的照明技术不仅要实现节能环保的性能,而且还要达到柔和、舒适的要求,给居住者带来舒服的体验。首先,充分利用自然光是照明低碳技术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建筑物的光照条件较好,在白天就能够减少电能消耗,绿色环保。其次,选用优质的照明设施设备也是照明低碳技术的重要方式,建筑设计者应当根据建筑物的采光条件和居住者的照明需要,选择材料优良的建筑照明设施设备。优质建筑照明设施设备不仅能够满足照明需求,减少电能消耗,而且要满足建筑整体美观的需求。照明设施设备的选择可以考虑现代的可再生资源利用手段,如太阳能的使用,当前居住小区内很多路灯都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变为电能,实现照明[4]。
2.4注重自然通风
建筑自然通风条件也是低碳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建筑文化中就含有合理利用风能的例子。自然通风技术运用较好的建筑格局如四合院、单体建筑中的穿堂风等。现代建筑在通风方面主要是以机械辅助自然通风的方式,不同的建筑外形在通风条件和通风设计方面也是不同的。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南风,因此建筑朝向以向南或者是南偏东为最佳。目前随着高层建筑的出现和发展,很多的低碳建筑都采用了双层围护结构,该种结构的围护都是由三层或者是两层的玻璃组成的,在围护中间留有空气夹层,这样能够满足高层建筑实现自然通风的要求。
2.5充分运用新能源和新材料
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使用也是低碳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在建筑设计中减少化学材料的使用,充分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资源,这同时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在供热、供冷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建筑周边的工业项目产生的余气、余热。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尽可能的选择绿色建材,如外墙保温材料选用无污染、无放射的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新型研制出来的聚合物外壳和石蜡囊材组成的微胶囊相变材料不仅能够实现低碳建筑的目标,而且还能够给人们带来舒适的居住温度。低碳建筑设计要随时关注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研究成果,注重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使用,完善建筑节能设计。
3结束语
低碳建筑设计涉及到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并且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在实际低碳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设计和建设施工的各个方面,例如建筑选址、建筑维护和新能源利用等方面,不断提高建筑物的绿色节能性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明珠.关于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的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4):20.
[2]夏冰,陈易.关于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比较研究[J].建筑节能,2014,(9):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