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9 11:49: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宏观环境调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这个冬天有多长――2009・中国企业外部环境》通过对全国5920位企业家的问卷跟踪调查与实证研究分析,反映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经济政策、改革热点及企业外部环境的认识、评价及建议,让我们走近并看清了企业家眼中的企业外部环境。编者根据调查中企业家们反映的疑惑和问题,访问请教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等资深专家学者,请他们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发展情况,给企业家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帮助企业家厘清当前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真正机遇和挑战。
《这个冬天有多长――2009・中国企业外部环境》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企业家年度问卷调查报告。
2008年8月至10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第16次全国范围内有5920位企业法人代表参与的年度问卷跟踪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2008・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改革热点的判断、评价与建议》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企业景气状态、企业家对未来预期、企业家对相关热点问题的判断、企业家对宏观调控和改革的评价及建议等五个方面,客观反映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改革热点的判断与建议,反映了他们对当前中国企业宏观经济环境的认知,是国内首份详尽了解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程度的调查报告。
2009年3月23日~4月10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09年千户企业经营状况快速调查”,并完成了《企业经营者对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评价和建议》调查报告。报告从2009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经营面临的具体挑战与转机、对未来前景的预期几个方面,反映了企业家对2009年企业宏观环境的判断。这份报告反映出当前企业家对经济走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对前景仍看好,严峻考验中也有不少商机和转机。这对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增强信心有着相当难得的参考价值。
第二部分,专家学者访谈。
本书约请了来自政府、大学、企业的八位专家,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不同的专业领域,对国内外社会、经济、文化及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前瞻性判断。
一、引言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自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MM结构理论,开创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体系后,国内外学术界对资本结构进行了深入和广泛地研究,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对资本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极大充实和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最初集中在微观角度,从企业层面的特征角度来探讨影响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因素,这种静态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认为企业当前的资本结构是最优的。但实际上,企业目标资本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进行调整的,而这种调整速度会因资本市场摩擦而变缓,最终导致企业形成最优资本结构的行为受阻。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面板数据的应用,学术界也逐渐利用动态模型来研究资本结构,并提出了动态权衡理论等。但大部分学者仍然是从企业微观因素角度分析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因素。但有学者(如Welch,2004)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如果仅仅从企业特征等微观层面来研究资本结构,其得出的分析结果与企业实际情况会产生偏差。
宏观经济环境是企业融资的基本环境,是企业在融资决策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年来有些学者将研究视点转向了探讨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了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和市场体系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其中经济周期的变化是宏观经济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影响着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方向,金融市场环境包括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两个最主要渠道,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因此本文将重点从经济周期、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这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其相关研究的成果。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宏观经济环境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有些学者甚至对不同国家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宏观经济环境可以部分解释不同国家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差异。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有关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资本结构及其动态调整速度影响的文献,主要有两种形式,即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其中实证研究中又有两种形式:用时间虚拟变量和经济指标来来衡量宏观经济环境。
Graham和Harvey(2001)向300多家美国企业的CFO发放调查问卷,有2/3企业的CFO认为企业进行融资决策时,会认真考虑股票市场对企业股票价格是否存在高估或者低估;同样地,Bancel和Mittoo(2004)对欧洲国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企业管理层在进行融资决策时会考虑资本市场的情况,具有明显的择时行为。Brau和Fawcett(2006)在对IPO进行问卷调查时,82.94%的企业CFO认为股票市场的总体情况是企业IPO决策时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Booth和Laurence等(2001)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混合数据为样本,将宏观经济变量包括GDP实际增长率、银行贷款/GDP、股票市场价值/GDP、通货膨胀率以及Miller税收项目,与资本结构的关系进行横截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可以解释14个国家长期市场负债比率25.8%的变化,16个国家长期账面负债比率22.4%的变化,以及17个国家总负债比率27.5%的变化。
Nejadmalayers(2001)利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融资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因素能部分解释企业融资决策问题:(1)随着短期国库券收益上升,企业更可能发行债券融资而不是权益融资;(2)当长期国库券收益上升,收益曲线越陡,或者收益曲线越容易变动,收益曲线越弯曲,企业负债融资的可能性越大。
Korajczyk和Levy(2003)以违约差价、期限差价和三个月权益市场回报率为宏观经济环境的度量指标,对样本公司基于是否存在融资约束进行分组,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研究样本企业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波动时的融资变化。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1)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资本结构发生时间序列变化的解释程度达12%至51%;(2)宏观经济环境对无融资约束企业的资本结构有显著影响,且资本结构呈逆周期;(3)宏观经济因素对融资约束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不大,且其资本结构呈顺周期的特征。
Drobetz和Wanzenried(2006)选用了90家瑞士企业1991-2001年间数据为样本,以期限价差、违约风险溢价、短期利率和泰德价差等四个变量指标来度量宏观经济因素,建立实证模型测度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面板数据结果表明:期限价差、泰德价差和违约风险溢价均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有正向影响,而短期利率则为负向影响,并且经济环境良好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更快。
Douglas和Tian Tang(2010)以美国企业1976-2006年间数据为样本,选用实际GDP增长率、违约风险溢价、期限价差和股利收益率为宏观经济变量,采用整合局部动态模型和两阶段动态调整模型,测量了宏观经济因素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资本结构具有逆周期特征;(2)无论企业是否受到融资约束,只要宏观经济环境良好,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就更快。
(二)国内文献综述
苏冬蔚和曾海舰(2009)以1042家1994-2007年数据为观测样本,用实际GDP的自然对数和实际企业所得税的自然对数衡量经济周期,以银行不良贷款衡量信贷违约风险、金融机构贷款总额自然对数衡量信贷规模、上证综合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和深证成份指数年化收益率衡量股市表现,运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和分数响应两种非线性计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呈显著的逆周期特征。
黄辉(2009)采用GMM模型,选用996家公司的1997-2006年数据,对宏观经济因素与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研究,该文除了以GDP实际增长率、国债息差衡量宏观经济环境外,还引入了制度因素和过度负债、股价高估两个虚拟变量,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资本结构在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有更快的调整速度,为0.7-0.8之间;(2)企业在融资时机和顺序上有融资优序和市场择时的动机;(3)宏观经济环境使得企业特征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发生扭曲。
何靖(2010)以378家公司1998-2008年平衡面板数据为观测样本,采用GMM模型,直接将宏观经济指标内化到模型中进行估计,分析了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着样本公司对目标资本结构的选择,还作为外生冲击,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并且在宏观经济环境上升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更快。
闵亮和沈悦(2011)选取了1998-2009年共9268个观测样本,以是否支付股利为是否存在融资约束的判断指标,将样本公司进行分组,以1998年和2008年作为宏观经济衰退期的哑变量,通过建立动态模型,研究了宏观冲击下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问题,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是宏观冲击与公司经营特征联合作用的结果;(2)不管是否有融资约束,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均对权益市场的规模效应较为敏感,而对信贷市场规模波动不敏感;(3)融资约束型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更快,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更显著。
于蔚等(2012)以855家A股上市公司1999-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以股利支付率为融资约束度量指标,将样本数据分为融资约束较轻和融资约束严重两组,建立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以信贷规模、股权扩容规模、贷款利率和股票市场整体收益率来衡量宏观经济环境,研究了经济转型下宏观冲击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从资金供给方面来看,信贷市场和股权再融资市场的容量性指标(信贷规模、股权扩容规模)和成本性指标(贷款利率和股票市场整体收益率)对公司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调整有重要影响;(2)宏观冲击的容量性指标和成本性指标对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融资约束较严重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更容易受到容量性指标的制约,而融资约束较轻的公司则对成本性指标的变化更敏感。
李勇(2014)以820家2001-2011年的数据为观测样本,选用实际GDP增长率、信贷规模、股权扩容规模、债券发行规模和实际贷款利率衡量宏观经济环境,并根据实际GDP增长率将宏观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作为宏观经济周期的哑变量,构建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呈顺周期特征。
三、中外文献评述
通过上述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目前有关宏观经济因素对资本结构调整影响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而研究结果都表明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及其调整有重要影响,并且是通过企业微观层面因素表现出来的。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国外文献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两种,国内主要是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中,一部分学者采用了以时间为哑变量或者以GDP增长率划分样本进行研究;另外一些学者则直接选取一些经济指标作为宏观经济因素的变量进行实证研究,虽然选取的指标各有侧重,但总体来说最终实证结果均表明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着资本结构调整。
第二,在选用实证模型上,除了采用常规的线性回归模型外,还有些学者开始尝试用其他的模型,国外学者倾向于Probit模型,如Korajczyk和Levy(2003);国内学者则采用GMM模型,如何靖(2010)、黄辉(2009)。
第三,在研究结论上,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资本结构呈逆周期或者顺周期变动,以及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目前关于前者的结论不统一,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本国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呈顺周期特征,如李勇(2014);而Korajczyk(2003)、孔庆辉(2010)则认为融资约束少的企业呈逆周期特征,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则有顺周期特征,但更多的结论表明企业资本结构呈逆周期变动。关于后者,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环境良好时,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更快;融资成本越高,调整速度越慢;融资约束型企业调整速度更容易受到“容量受限”的影响,非约束型则更容易受到融资成本的影响,如Drobetz(2006)、Douglas(2010)、黄辉(2009)、闵亮(2011)、于蔚(2012)等。
参考文献:
[1]王淑娜.宏观经济环境、融资约束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Flannery. M, K.Hankins, A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Adjustment Speed [R].SSRN Working Paper, 2007.
[3]Welch, Capital Structure and Stock Returns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
[4]苏冬蔚,曾海舰.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与公司资本结构变动[J].经济研究,2009,(12):53-65.
[5]Graham. J.R., C. Harve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 Evidence from the Field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1,(60):187-243.
[6]Bancel. F, U. R. Mittoo, Cross-country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A Survey of European Firms [J].Financial of Management,2004:103-132.
[7]Brau. J.C, S .E. Fawcett,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An Analysi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J].Journal of Finance,2006,(54):399-436.
[8]Booth, Laurence, Varouj Aivazian, Asli Demirgue-Kunt and Vojislav Maksimovie, Capital Structur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Finance,2001,(56):87-130.
[9]Nejadmalayeri. A, On the Effect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on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and Evidence [D].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2001.
[10]Korajczyk. R, Levy. A,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68):75-109.
[11]Drobetz. W, Wanzenried. G, What Determines the Speed of Adjustment To the Target Capital Structure? [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2006,(16):941-958.
[12]Douglas .O. Cook, Tian Tang,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Capital Structure Adjustment Speed [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0,(16):73-87.
[13]黄辉.制度导向、宏观经济环境与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评论,2009,(3):10-19.
[14]何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方经济,2010,(12):3-16.
[15]闵亮,沈悦.宏观冲击下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基于融资约束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2011,(5):109-118.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每一类型的生态系统都具有多样性,它不仅包括了环境要素变化的指标和生物资源变化的指标,同时还要包括人类活动变化的指标。
2 生态监测的类型
根据生态监测两个基本的空间尺度,生态监测可分为两大类:
2.1 宏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2.2 微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微观生态监测又可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和治理性生态监测以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监测。
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3 生态监测的任务
对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因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集积,研究上述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建立数学模型,为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打下基础;支持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监测计划,如GEM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MAB(人与生物圈)等,加入国际生态监测网络。
4 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在确定具体的生态监测技术方法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若干国家标准或相关的操作规范,尽量采用该学科较权威或大家公认的方法。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
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其中,生态监测平台是宏观监测的基础,它必须以三S技术作支持,并要具备容量足够大的计算机和宇航信息处理装置。三S技术,即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三项技术形成了对地球进行空间观测、空间定位及空间分析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它能反映全球尺度上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提供全球或大区域精确定位的高频度宏观资源与环境影像,揭示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在RS和GIS基础上建立的数学模型,能促进以定性描述为主到定量分析为主的过渡,实行时空的转移,在空间上由野外转入室内,在时间上从过去、现在的研究发展到在三维空间上定量预测未来。
关键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关键问题
从概念上来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经济学、统计学知识体系基础上,以统计知识为核心,围绕经济学知识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也经历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在以计划经济为主时期,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利用数理统计和模型分析,来完成对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的优化和平衡。同时,借助于政府统计系统,从国民经济运行相关数据分析中,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研究,改进下一阶段计划经济重大问题。这一时期的计划经济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但是,对于统筹兼顾、优化管理为主体的计划经济管理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从我国统计学发展历程来看,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概况的讲,主要是围绕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来展开,如利用国民经济账户、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等,从各个核心部门、核心指标、核心统计体系中来分析国家、产业的发展状况,减少经济危机的发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借鉴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计划经济管理理论,同时借鉴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思想,完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方法,逐步实现了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四大平衡。在以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为特征的第三阶段,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特别是经济学与现实问题的关联,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可比性,统计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等。
一、宏观经济统计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念研究
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主要依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经济循环理论下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各类标准、统计分类等内容。宏观经济统计,从概念上理解为从宏观上来探讨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统计测度理论和方法。从统计范围来看,主要从经济活动中来获取统计数据,包括各类经济活动的信息整理、也包括各类统计部门设计的用于统计实际数量的调查资料。统计学是依据统计学理论,运用统计学方法来对各类经济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如利用抽样调查来进行统计分析,以实现对样本总量的推断;在获取相关统计数据内容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分类法、关联统计法、变化率统计法、总量统计法、结构统计法等。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性和地位更趋重要。概括来讲,经济统计分析从统计方式、统计数据上来全面认识经济获得,并从有效分析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统计数据的测度方式及搜集方法,与传统的调查方法,如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相类似,在现代经济统计中,增加了软统计内容,如抽样问卷、心理量表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宏观经济统计基础上,利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以实证经济分析来处理统计结果。从概念上来看,广义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括的经济活动较多,不仅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内容,还有其他与国民经济管理相关的统计分析。微观来讲,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从经济问题的统计分析研究中,来构建统计分析模型,并从统计分析变量或指标中探析统计数据所反映的结果。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研究
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包括宏观经济学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宏观经济统计目标三项内容,对于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象,如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等建立均衡统计分析,从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中来构建各项统计指标,如产业结构统计分析、经济周期统计分析、知识经济发展与创新统计分析、消费-投资需求分析、通货膨胀统计分析等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主要从宏观经济运行体制及组织结构上,围绕国家经济社会重大战略开展统计分析。如创新型国家经济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城镇化区域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宏观经济统计目标主要从国家统计、部门统计、行业统计、区域统计等层次化统计数据基础上来开发,围绕社会创新、政府管理、科学研究等内容展开统计方法创新。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问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归结为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另一方面表现为专题型或问题型统计分析工作。在制度化统计分析工作中,围绕政府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从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中来搜集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并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综合表现上来剖析主要问题和成功之处;对于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对执行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并从存在问题中来提出应对建议。如国家统计局和各下属统计单位,每年要对上一年度的统计工作进行汇报,以经济分析白皮书形式进行综合。制度化宏观经济分析工作,能够从社会生产、市场供需、收入分配、金融市场化、国际收支等多方面进行呈现,既有动态指标,也有近期、中长期发展趋向分析。宏观经济专题统计分析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主要是围绕不同时期的经济工作,从经济问题中来展开针对性调查统计分析。其特点表现在:一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或专题具有较深的研究;二是多采用多重调查方法来实现对专题问题的全面分析,如抽样调查、软实力调查、问卷调查等的综合使用;三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统计分析能力,特别是用网络化平台技术来弥补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改善数据质量等。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问题,有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方法,也有针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还有基于统计描述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总的来看,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不同领域所涉及的统计方法具有交叉性。但对于宏观经济分析中动态经济分析、静态经济分析、比较动态经济分析、比较静态经济分析方法所反映的经济学问题,能够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中体现目标、过程、方法、绩效、因素等统计描述信息,改善统计分析的应用实效性。主要常用的方法有因素分析法、指数分析法、弹性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应用回归分析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法等。对于不同经济变量体系的描述,根据经济运行过程及数量特征,从所选定的指标变量上来进行估计,包括推算、核算和估算等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是基于统计分析应用,从构建基本逻辑架构中来分析客观存在的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于经济活动中各经济关系之间存在动态性,需要从经济分析的聚类、因子分析等方法中,运用分层回归、分位回归以及协整分析方法来转换,以促进对各项分析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和反映。同样道理,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面对大量微观性数据,如何发挥统计变量测度及过程变量特征分析优势?实践中常用统计系统描述方法,将系统分类及归纳至分位、分层、立体、动态的复杂系统中,从探索各关系变量及因素之间关系上来进行描述性分析。如在人口普查以及经济普查中,对于各类模拟系统方法的运用,主要从各因素的顺序识别和组内方差缩小、组间方差扩大上来实现动态过程的科学推断,提升核心主体的统计分析精度。
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趋向研究
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应用来看,当前社会环境下面对更多挑战,其主要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的重要决策导向研究,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从海量数据分析中来挖掘科学的信息资源,来优化和辅助市场化竞争、产业竞争及区域、国际间的竞争需要。哈佛大学加里·金(GaryKing)提出“信息革命背景下,对于海量数据资源的统计分析,将席卷商业界、学术界和政界”。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精细化测量行为研究,从经济领域、商业领域来拓宽延伸,以促进社会发展;二是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关键期,从协同政府、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以政府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来完善社会发展科学管理水平,从中长期发展政策分析中来进行科学谋划和实施。对于统计信息平台中的活动、业务、行政记录、财务信息等资料,要按照统计数据的统一化要求进行科学转换,增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决策科学化能力;三是强化创新型国家建设统计分析工作,围绕国家创新能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要求,从国家科技政策制订,到各项经济统计工作的实施,都应扎实推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经济建设中的核心和驱动地位;四是构建高端化的产业结构统计分析模型,围绕我国全面转型过渡期的产业结构现状资料,从构建“三高一低”产业结构高端化统计目标入手,加大对信息化金融产业的创新,延长产业价值链,增强产业辐射及带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进程转移;五是注重金融统计分析,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系,提升金融管理效率。在建设金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上,发挥统计手段来全面跟踪和优化我国货币政策服务环境,挖掘金融数据,加大金融风险监测和防范;六是注重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依托大数据时代数据集中化平台,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创造有利环境,实现大数据的共享、合作和协同发展,真正实现大数据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彦云,周芳.试论大数据时代中国政府统计改革发展新模式[J].教学与研究,2014(01).
1、县域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平衡,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近年来县域经济虽然保持快速增长,但总量仍偏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基础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低,企业经营整体上仍未摆脱低迷状态,第三产业规模小,县域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仍存在。
2、社会诚信文化建设滞后,信用体系不健全。实体部门中的企业在与金融机构打交道时机会主义倾向严重。表现在企业负债率高,对银行的依赖性大;借款人还款意愿不强或根本就没有还款意愿,逃废、悬空金融债权;会计审计及信息披露的标准化、规范化不够,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较差;借款人对银行的贷后监督检查持抵触情绪,任意改变贷款用途,使银行难以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加大贷款风险损失。
3、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有时甚至起负面作用。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仍未从微观经济领域完全退出,借款人仅凭领导批示或部门意见到银行申请贷款的情形仍不同程度存在,政府干预金融的潜在隐患仍未彻底根除。同时,由于司法不能真正独立,法院判决执行难,维护金融债权任务艰巨。
4、县域金融机构自身建设落后,金融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金融机构自我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不足,业务发展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为主,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二是资金价格定价能力不足,不能依据资金供求和风险状况形成自我定价机制。三是金融电子化建设步伐缓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服务理念、服务品牌。五是农村金融改革、机构建设不能完全适应“三农”经济发展需要。六是金融监管的调节不到位,国家信用担保机制极大地破坏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竞争规则,经营不善的乃至失败到严重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无法及时退出金融市场,一定程度上恶化金融生态体系。
5、担保、评估机构缺乏,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担保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借款人担保难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与借款主体的关系。缺乏完善的评估、中介体系和中介服务人才,金融机构无法根据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
二、金融宏观调控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机遇
金融宏观调控可能会带来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压缩,部分企业资金供给总量缺口加大。同时,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也可能会使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政策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行政干预风险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但金融宏观调控不等同于紧缩,更不是全面紧缩。事实上,金融宏观调控本身就包含了限制与发展,紧缩与扩张,后退与前进几方面的内容。金融宏观调控与发展的关系,体现在金融宏观调控既有直接刺激促进经济、金融发展的措施,也有通过限制一些领域的过度扩张,优化银行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从而为整个经济、金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措施。所以说,金融宏观调控的立足点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金融宏观调控给县域和谐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更多的还是发展和机遇。
1、金融宏观调控服从服务于国家整个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调控的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通过“冷热”兼治,一些短缺部门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银行信贷结构优化、信贷质量提高奠定基础。如农业水利、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目前过“冷”的领域,正是县域经济比较薄弱的方面,这将为县域经济新一轮增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潜力。同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从紧、严控过热行业发展、生产要素供应趋紧等促使县域经济自觉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些都将给县域经济提供一个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2、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农林牧渔等“弱势行业”升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有助于加快农业发展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长期来,农村金融供给存在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业产业贷款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金融服务的时效性和连续性缺乏有效保障等。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势必会造成“三农”经济衰退,甚至会形成金融阻碍“三农”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金融宏观调控将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理性发挥现有金融资源功能,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三农”发展的金融理性支持和良性循环。
3、金融宏观调控暴露一些企业长期存在的弊端,如盲目、过度投资,融资渠道狭窄、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内部管理不善、市场应变能力差、投入产出关系严重不协调、缺乏持续竞争力等。金融宏观调控客观上将促进企业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增强政策应变能力,学会科学理性决策。反省融资观念,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加强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机制,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风险观,摒 弃不顾风险和自身承受能力的盲目扩张行为。
4、金融宏观调控对银行现行经营理念是一次强烈冲击,迫使银行反省自身的管理水平、管理行为和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市场原则,注重对企业风险、行业风险的分析和调研,注重贷款的分散性,增强政策的敏锐性,利于加强银行信贷管理。同时,金融宏观调控明确给出了国家鼓励和限制发展的信号,为银行信贷决策指明了方向,有助于金融机构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时,采取有保有压的策略实现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降低经营风险。
5、金融宏观调控通过机制、工具创新和制度规范,消除信贷市场分割和流动性约束,调整不同经济领域、产业和行业、企业和社会群体获得资金支持的可能性、便利度和规模。利于农业等基础产业相对薄弱、国有企业改革存在资金瓶颈、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突出、社会贫富悬殊加大等金融生态环境中薄弱环节的改善,使金融生态环境的多个组成部分得到相对平衡的发展,既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和谐稳定,也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整体水平提升。
三、抓住金融宏观调控契机,促进县域和谐金融生态环境发展
(一)自觉服从金融宏观调控,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关注宏观经济中出现的各种不均衡现象。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过热现象不明显,在加强调控、防止过热的同时,注重引导支持,防止过冷,做到治“冷”与防“热”并重,区别对待,调控适度。正确认识和处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保证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到位、措施得力,也要兼顾地方和行业的承受能力,准确分析判断县域经济形势和各行业景气状况,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充分利用比较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为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地方政府要把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金融业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改善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和工作作风,做好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统筹规划,明确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坚持依法行政,建设“诚信政府”并发挥其良好的示范效应。通过加强公共金融教育,保护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金融机构的依法自主经营权,把支持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和为金融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加快社会信用建设步伐,建设“诚信社会”,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工作,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行为。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等,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三)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做到科学、规范、严格管理,增强自我调节功能。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正确理解贯彻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与实现银行稳健经营、防范风险的关系,找准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并予以大力支持。解决金融机构在宏观调控中暴露出来的对宏观形势判断水平不高、对行业形势与行业风险缺乏可持续性研究、对地方政府支持或主办项目的风险状况评估不全面、对关联企业与集团企业贷前调查不够深入、仔细等弊端,改进信贷管理体制,健全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二是以金融宏观调控为契机,建立支持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正确处理防范风险和业务拓展的关系,在加强风险防范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信贷业务。改进工作方式,加强金融服务,深入调查研究,切实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调整信贷经营策略,创新信贷运行机制。通过机构创新、机制创新等解决矛盾和问题。在坚持信贷原则的基础上,转变“唯大是从”观念,以评估借款人的未来盈利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发展前景来指导信贷决策行为,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优势和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新的信贷增长点。三是加强中间业务拓展产品,理顺和落实中间业务的内部利润分配机制。通过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优化中间业务考核和激励办法、增强中间业务的整体营销,规范服务费用,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逐步降低贷款利息收入在各项收入中的比重,减轻绩效挂钩考核对贷款投放的压力,分散或降低经营风险。四是重视对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和利用。既要研究微观,即对客户、产品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关注金融经济法律制度,社会信用状况,企业改制和发展,以及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又要研究宏观,即对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国家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只要商业银行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研究成果来使金融生态环境为自己所利用,就能够趋利避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保持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四)继续加大“三农”信贷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能。
目前,县域农村资金外溢、金融法制环境缺失、征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导致农村金融生态失衡现象严重。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以提升农村信用社竞争意识为突破口,营造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剔除农村信用社的官办色彩,体现民治思想,还经营权于民,促使农村信用社按照市场规律经营,进而促使其他各类农村金融机构也能主动由行政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最终建立一个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建立农村贷款保险制度,提升农村资金自我创造能力。
(五)基层央行应把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作为贯彻落实金融调控政策措施的结合点。
1、提高基层央行的宏观经济金融分析水平。通过认真学习现代经济金融理论知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信贷运行监测,坚持进行宏观经济金融分析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高宏观经济金融分析 水平,加强对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分析和评价,落实好、传导好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引言
营运资本维持着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是企业的血液,但是长久以来并没有得到与其地位相当的重视。国外对营运资本的研究早于我国,始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管理体系,营运资本管理水平较高。营运资本管理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运资本管理影响因素、营运资本管理评价指标、营运资本管理政策、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盈利的关系和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关系上。其中营运资本管理因素可分为企业获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企业规模等内在微观因素和融资环境、宏观经济增长、贷款利率、行业等企业外在宏观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营运资本的管理再一次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微观环境对营运资本研究的影响研究较多,而宏观环境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就国内外宏观环境对营运资本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整理。
二、国外营运资本关于宏观经济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
全球化的竞争压力,资金的不确定性、融资的压力,新的法规、新的政策和高昂的融资成本约束着营运资本的管理。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职业经理人发现合理高效地管理营运资本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Merville和Tavis(1973)认为,影响公司营运资本管理策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持续的经济周期。由于不同行业其业务性质的差异,在应对经济周期时其采用的营运资本政策是不相同的。Nunn和Kenneth(1981)从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就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进行研究,认为处在不同行业的公司营运资金策略存在较大差异。
Chiou et al(2006)、Zariyawati et al(2010)发现在经济繁荣时企业营运资本需求高,企业会将更多资金投入营运资本。而Lamberson(1995)探讨了小型企业如何改变营运资本管理以应对经济环境变化,他认为经济扩张期小型企业倾向于减少流动资产以较少流动性,在经济衰减期反之。该研究在理论上进行了解释,由于实证上没有得到验证,且该研究只包含1980-1991年的50个样本企业,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但Lamberson认为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在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时采取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是不同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Baum et al(2006)认为宏观环境的波动性会影响非金融企业对流动资产的分配效率。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减弱经理人员预测与公司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使得他们做出的决策与当前现金管理政策相似。相反,当宏观环境的波动较为平和时,经理人员有更强的意愿根据公司的具体需求调整流动资产,使得资产的分配效率提高。而Sathyamoorthi et al(2008)调查发现经济波动较大的环境下,企业倾向于选择保守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Baum et al(2008)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时,还加入公司本身的不确定性。实证发现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公司自身不确定性的提高,均使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增加,反之减少现金持有量。这种在经济衰退期间对信息不对称的更加敏感,使得公司囤积大量现金,失去了潜在的投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宏观经济的复苏。
三、国内关于宏观经济因素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
姜国华(2011)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研究与微观企业行为研究普遍存在割裂现象。从宏观经济出发,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步骤:第一步,一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出首先会影响企业的行为(如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第二步,受到影响的企业影响其产出;第三步,企业产出的加总影响经济产出;第四步,政府通过经济产出的变化评估之前的宏观政策并做出相应的改变。会计学、财务学研究第二个步骤,研究企业行为与企业产出的关系,但忽略了宏观环境对微观企业行为的重大影响,不利于更好地预测企业未来的行为和产出。
王治安、吴娜(2007)以2003-2005年沪深两市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行业之间的营运资本管理具有普遍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不是由个别行业的差异引起的。
吴娜、孙宇(2013)采用2002-2011年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73家钢铁行业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发现营运资本的管理与国家货币政策相关,通过固定资产投资的调节,营运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与货币流量增速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于博(2014)认为当企业面临宏观经济的冲击式,营运资本往往通过降低营运资本的规模来减少现金流波动对固定资产的负面影响,产生“平滑”效应。这种平滑效应增强了企业投资对金融供给的敏感性及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的影响能力。因此,内生平滑对外生调控具有正向协同作用,企业内生治理(营运资本平滑)程度越高,越会提升货币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程度。
肖明等(2013)以2001-2011年沪深两市843家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就宏观经济环境对不同控股性质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与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货币政策呈显著正相关;现金持有量调整速度与经济周期变化和财政政策变化正相关,而与财政政策变化显著负相关。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技术创新可能由于风险而失败。本文通过分析技术创新风险的组成,并结合数学模型,以期实现对企业实施技术创新而面临的风险进行综合的、量化评测。
建立风险因素指标体系
通常可以认为技术创新风险来源于外部环境、项目本身以及创新企业三个方面。在结合众多相关研究后,本文提出的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如下所示:技术创新风险因素体系v[环境风险U1(国家产业政策U12、宏观经济发展趋势U12);技术风险U2(研发能力U21、技术难度U22、技术寿命U23、商品化距离U24、企业制造能力U25);市场风险U3(市场开拓能力U31、营销投入U32、同业竞争能力U33、产品竞争力U34);管理风险U4(主要领导者素质U41、管理团队综合能力U42、激励机制U43、与外界协作能力U44);财务风险U5(财务制度U51、当前财务状况U52、项目赢利能力预测U53、赢利水平历史状况U54)]。
体系建立遵循三条原则:层次、指标数量的合理性;评价指标的重点性;评价指标含义的准确性。
技术创新风险因素的实证分析
现有创新风险评价体系中,采用较多的模糊数学评价模型,此模型的运用在许多文献中都有叙述,本文不再详述。为检验模型可操作性,本文针对该浙江一大型民营企业的某拟上项目,按照上述的创新风险因素体系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各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风险等级划分为五级:低V1、较低V2、一般V3、较高V4及高风险V5。
调查只要求被调查者评测自身从事工作所涉及到的相关指标。评测结果经统计后如下:
第二层指标的权重分配:宏观环境风险U1(0.13)、技术风险U2(0.24)、市场风险U3(0.37)、管理风险U4(0.05)、财务风险U5(0.21)。即A=(0.13,0.24,0.37,0.05,0.21);第三层指标的权重分配,如宏观环境风险U1子项下:(0.46)国家产业政策U11、宏观经济发展趋势U12(0.54)。即A1=(0.46,0.54)。
同理,技术风险U2子项下,A2=(0.27,0.21,0.11,0.21,0.20);市场风险U3子项下,A3=(0.37,0.23,0.15,0.25);管理风险U4子项下,A4=(0.36,0.28,0.19,0.17);财务风险U5子项下,A5=(0.21,0.31,0.39,0.09)。
以下为各评价矩阵的计算。
宏观环境风险U1子项下:对于国家产业政策U11有5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低风险,34%的人认为是较低风险,8%的认为是一般风险,无被调查者认为是较高风险或高风险。
对于国家产业政策U11项的评价结果即为:(0.58,0.34,0.08,0.00,0.00);对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U12的评价结果为:(0.17,0.26,0.33,0.22,0.02)。
这样就构成一个评价矩阵:
技术风险U2的评价结果B2=(0.06,0.20,0.35,0.24,0.16);市场风险U3评价结果B3=(0.15,0.38,0.22,0.16,0.09);管理风险U4的评价结果B4=(0.15,0.24,0.32,0.18,0.10);财务风险U5的评价结果B5=(0.16,0.26,0.27,0.20,0.11)。
通过对第三层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运算得到以上五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并构成总评价矩阵R,即
B即为总的综合评价结果。按照最大隶属原则,Bj中数值最大者B*jmax为b2,对应的等级V2,即对该创新项目的风险等级判断为较低风险度。
被调查者的主观判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本文风险体系中众多相关指标可以量化表示,亦可认为这些主观判断又有其客观基础。本文介绍的二级综合评价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各项指标及层数进行调整,使该技术创新风险评测方法更趋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3-02
世界经济环境从2008年以来都处于相对较为低迷的状态,国际经济危机已从美国发展到全球,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从发达国家传递到新兴市场国家,从宏观经济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沉重影响。国际经济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具体表现为:日本实体经济遭受重创;英国、瑞士、德国、冰岛、荷兰、比利时等欧盟国家银行在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尤其是冰岛经济业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其GDP为194亿美元,而外债却超过了1300亿美元;此外,俄罗斯、韩国等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都无一幸免,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Ⅲ。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约2.5%,远远低于过去5年中的3.5%4%的年均增长率。
在此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我国许多企业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融资困难,许多企业因此资金链断裂,甚至导致企业破产。2012年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由于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本来有很好销售市场的企业破产。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企业经营不善和市场运作不佳导致的企业经营失败,但从深层次分析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在宏观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应对,不能深入了解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导致企业融资不畅,从而引发企业经营失败甚至破产。企业筹资的顺畅与否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没有足够的资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缺乏最基本的保障。因此在宏观经济环境中做好企业融资工作是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需要。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融资工作的根本目标。
一、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按照国际惯例,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的指标通常是经济增长速度、物价变化幅度、就业人数增减、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四种,一般认为,这四大经济指标能决定该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一,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我国经济增速呈回落态势。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数据显示出口额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三分之一左右,即国内生产30%的以上靠国际市场维持,而此次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第二,在物价变化幅度方面,居民消费价格自6月份以来已经连续7个月回落,其中7、8、9三个月同比涨幅分别为4.6%、4.3%、4.O%,呈现明显的逐步回落趋势。第三,在就业人数增减方面,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201 1年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第四,在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方面,伴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2011年12月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增速持续下降,延续了11月开始的负增长趋势,但增速下降速度降低。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已显现出好转趋势,而且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世界经济的普遍低迷对比,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未发生明显改变,我国仍处在持续较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总体形势是好的,基本判断是稳中有变,变化为经济增长速度略微放缓,但是,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相比依然处于快速经济增长期。我国政府为有效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及时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
二、我国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无外乎自筹资金、直接进行融资、或通过政府扶持以及其它间接方式进行融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占我国企业绝大多数的企业进入股票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往往难以跨越相应的门槛。而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或资金雄厚的外资企业在进入资本市场时具有先天的优势。中小型企业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政策的限制,难以跨入股票和债券这样融资相对更快捷便利的市场。宏观经济的政策对于国有大型企业和一些上市企业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储备,而企业在自身薄弱的资金储备和政策、法律法规的限制下,在融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制约,从而在融资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当前,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在选择融资时只能选择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方式,简洁融资在企业中主要以信贷融资为主,可以说信贷融资在我国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由于国民需求的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企业的资金融资上也有了更大的需求。据调查,我国企业在企业融资需求愿望调查时,多数企业希望通过银行信贷获得资金,一部分企业通过内部融资,少数企业希望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融资方式。而目前我国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能够通过银行获得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支持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或商业银行的贷款,在宏观经济趋紧的环境下,银行收缩放贷,势必引起企业融资困难,从而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引起企业破产。融资渠道的不畅通和融资渠道较少是造成我国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因素。其次,我国多数企业在融资上存在地区差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这中资金立冬趋势使我国中小城市和一些县级市中信贷资金存在缺乏的现状。
三、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1.货币政策对于企业融资的影响
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利率机制对固定投资、住房以及消费品等商品的总需求造成的影响,从而最终影响银行等信贷金融机构对于企业贷款的行为。在经济学的角度上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以利率为核心的调控机制,通过利率对银行、企业以及消费者进行行为引导是利率机制对企业的影响是片面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于企业的影响更多表现出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国家对于企业的融资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使中小型企业在融资贷款渠道上能够更加多样化和贷款渠道更流畅,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货币政策对于企业融资的影响还表现在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这两个渠道上的影响。货币渠道主要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调整,是银行或信贷机构在资金支出时受到影响。信贷渠道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如银行等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渠道,银行信贷渠道主要是指银行储备的不断减少使货币出现紧缩,从而供给减少贷款,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企业缺乏替代性的资金来源,从而真实性的支出水平不断减少,使货币政策对于缺乏资金替代来源的企业存在较大影响。资产负债表渠道主要指通过货币紧缩不断对银行贷款利率进行调整,从而降低企业抵押品的价值,最终使企业的信用降低,在当前货币紧缩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信用受到较大影响。
2.财政政策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网络时代下统计工作的现状
1.统计任务与资源配置反差严重
我国目前统计工作体制是,顶层设计,任务集中统一,从上布置到下,分级管理,分级完成任务,完成统计任务的行政资源也是分级负责。基层统计任务与资源配置缺口大,上下层级反差严重。统计任务分布呈正三角形。目前的统计机制是分级管理、逐级统计,上层更多的是统计管理与统计汇总分析,越是基层统计任务越重。
2.缺乏信息化建设规划和设计
统计信息化建设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造成建设目标不明,任务不清。从技术角度分析,各地区、各专业重复开发功能相似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因技术上缺乏统一的标准,网络与设备建设均缺少系列性、兼容性、配套性,不但不能发挥建设的总体功能和作用,还带来不必要的浪费。从信息资源建设的角度分析,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统计局建设的数据库、数据仓库数以百计。但由于信息资源建设目标不清,可比性、共享性、可用性差;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建设相脱节,游离于业务流程之外,数据只能依靠人工加载和维护,时间一长,这些“风光”一时的数据库便因为缺乏更新成了“死库”,导致许多宝贵的信息资源散失。
3.统计标准化和法制化滞后
统计信息化要求统计指标及其内涵相对稳定、统计设计标准化、工作流程规范化。目前,我国没有相应的各类统计标准、数据标准、统计信息标准和统计应用系统的技术标准,严重制约了统计信息化的建设。统计法制化滞后。企业报送单位的统计法制意识薄弱,不能依法上报统计数据;缺少网络环境下法制建设的标准与手段,对于迟报、不报企业没有网络环境下的处置手段,实行网络直报电子资料缺少相关法律依据,如何实行电子签名、签章,保障网络直报数据的真实性等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
4.存在统计信息安全隐患
网络环境下,统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和,经常受到来自于各种病毒与黑客的入侵、攻击,造成信息安全的隐患。如信息很容易扰、滥用、遗漏、丢失、甚至被泄露、窃取、篡改、冒充和破坏,同时还有可能受到计算机病毒感染等。在运行安全方面,少有异地备份系统,对地震、水灾、火灾、电源故障、人为操作失误、设备被盗、线路截获等防范不足。
二、对网络时代下统计工作的新思考
信息化环境下,统计工作的总的思路是:建立三个平台,实现统计全流程的信息化改造,实行一站式联网直报,统一传输与处理,分门别类再分专业,完善基础数据库,增强共享能力服务水平。
1.联网直报平台
其目标为建设省一级一站式统计报送与服务平台,重点解决省级各个专业对各个调查对象的统计报表的网上采集(网上直报)与整理。具体包括数据采集、网上催报、网上审核、初步整理。联网直报平台可以更多地应用统计信息技术,为统计从采集传输处理汇总分析全流程的信息化奠定基础,推动统计工作以专业管理和分级管理为基础向统计流程管理与集中管理转变。这是统计流程再造和优化的一个飞跃性的前进,实现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接轨。
联网直报平台的主要任务是:(1)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及管理系统,管理被调查的统计调查单位。(2)建立企业网上直报系统,按照“一套表”或“一表式”方式采集该企业要报送的所有专业统计报表。(3)网上催报与审核系统,对不满足要求的报表或没有报送报表的单位进行提示、催报。(4)建立基层数据库,使基层库拥有所有调查对象的各专业的按一定标准存储的基础数据。
2.统计工作平台
统计工作平台的主要任务是:
(1)以联网直报统计数据为基础,制定与信息化要求相配套的统计标准和规范。要打破以专业为核心进行统计设计的模式,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对统计指标、统计报表进行标准化设计,解决以专业为中心模式统计设计中存在的统计指标重复、统计报表交叉、统计分类及其编码等标准不一致、统计数据不衔接等问题,提高统计设计的标准化水平。
(2)以统计业务管理为主线,构建专题与专业数据库。按照统计业务管理的需要,围绕基础数据库,建设专题库。比如专业统计数据库、统计分析等满足现行专业统计活动需求的应用专题库。
(3)加强基础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要在联网直报数据库、综合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库的资源,挖掘信息资源,开展专题研究,为各级各部门提供深层次、有价值的统计信息。
3.社会公众共享平台其目标是以基础数据库为中心,收集相关部门数据;通过公众共享平台的整理,达到统计标准化要求;建立宏观数据库;以宏观数据库为支撑,以统计网站为载体,加强应用开发,提供多角度、多层次、多样化和统计服务产品,以满足社会公众共享统计信息需要。建设宏观库的任务是:
(1)建立边界清晰、共享兼容的宏观经济运行支撑指标体系标准。只有信息的内涵、外延,部门间边界要清晰明了,宏观经济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才有可能,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才有保障。
(2)建立部门数据集中储存方式:集中―分布式元数据库。市、县在各部门的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以节点方式并入省的数据库系统。各级数据库的建设相互独立,但指标体系要统一,要对各指标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涵、分组、计量单位、调查方式、专业(部门)等属性进行标准化的定义,以保障每笔统计数据都有明确意思表达。
(3)建立全面、权威、准确,能够满足各级领导决策,并向广大公众开放的系统。为此,宏观库的基础数据库的数据要全面、准确、权威,并符合GDDS系统的要求,还有要国际可比性。
(4)加强宏观库的开发与应用。要很好地整合各部门的宏观数据,建立政府的宏观决策体系与运行监测体系,及时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及时提供宏观决策建议和依据。
吸烟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已有许多实证性证据。对于这个人类健康所面临的可预防的极大危害,我国学术界近年来进行了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在对吸烟者的众多调查中,初次吸烟的年龄多半在中学阶段,且呈现越来越早的趋势。因而,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了解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显得异常重要。
许多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时期自主意识增强,可能对初次吸烟产生影响;并指出模仿、人际互动等因素,对初次吸烟和持续吸烟的行为所产生的作用;更从影视作品等大众容易接触的文化中,分析了外在媒介对个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总的来说,大多数研究的着眼点似乎都在于中观或微观层面,对组织、团体或个体行为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本文将从宏观层面,就中学生吸烟行为的控制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一、加强法制的力度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作用,但社会环境更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个体若处于吸烟者随处可见的生活环境中,自己也会被这种背景所影响,进而做出相同的行为。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仅仅从道德宣传上来倡导人们不要吸烟是远远不够的,刚性的法律手段必不可少。
据报道,四川震后建起了一所学校,名字居然是“四川烟草希望小学”。这所学校不仅屋顶上有明显的“中国烟草”标识,楼下还写着“立志奉献社会,烟草助你成才”。此外,这样以烟草企业冠名的希望小学,在中国居然多达17所。这样的荒唐之举,显然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相违背。不过,我国《广告法》以及《烟草广告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对烟草的户外广告却没有明确限制。这样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亟待我国相关部门从宏观上完善。
二、把握文化的两个效益
文化有着复杂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和多方面的需求性。因此,在把握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方向时,必须按照十六大以来的要求,兼具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当前,一些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一味地顾及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在一项研究中,学者对2000-2003年间播放的收视率较高的国产电视剧和电影进行调查,发现吸烟行为在影视作品中普遍存在,所调查电影中每部都有吸烟镜头。虽然这些吸烟镜头和烟草商之间并无利益关系,只是“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烘托氛围的常用道具”,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影视工作者对影视作品可能造成的社会效益不够重视。研究显示,中学生受影视作品影响很大,充满烟雾的作品对其行为塑造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小结
本文从法制和文化两个角度,思考了控制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宏观对策。其实,对文化的两个效益的把握,从根本上也是需要法制和规范作保证的。加大对影视剧吸烟镜头的审核力度,早日促成分级体系等措施,都是一种可供借鉴的好办法。除微观、中观的对策之外,宏观的对策更需要政府部门展现改变的意愿和决心,加强立法。
参考文献:
[1]Gareth Davey, Xiang Zhao. ‘A real man smells of tobacco smoke’―Chinese youth’s interpretation of smoking imagery in film[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2(10).
[2]万向兴,赵翔.论电影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