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0 11:35: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气象灾害的预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干旱和雨涝,不仅发生频率高,甚至相伴出现,危害也最重。其次是低温、霜冻、干热风,连阴雨等,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但发生频率较低,危害相对较轻。
1 干旱
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5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①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②轻旱,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③中旱,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④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离,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⑤特旱,特点为土壤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2 暴雨
指24 h降水量达50 mm或以上的强降水。按其强度又分为3个等级,24 h降水量50.0~99.9 mm为“暴雨”;100.0~249.9 mm为“大暴雨”;250 mm以上为“特大暴雨”。许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暴雨容易引起河流泛滥,淹没粮田。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暴雨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部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检查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二是及时组织抢收或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内涝淹死作物;三是维护房屋农舍,防止大雨冲灌致使房屋或围墙垮塌;四是避开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危险地段。
3 冰雹
指由积雨云中降落的、一般呈圆球形透明与半透明冰层相间的固体降水,形如葱头,俗称“冷子”。冰雹发生时经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冰雹极易砸伤人畜、毁坏禾木,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冰雹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对成熟的作物要及时抢收;二是在多雹地带,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地貌环境,破坏雹云的形成条件;三是多雹灾季节,农民下地劳作时要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同时气象部门要适时开展人工消雹作业,以降低灾害损失。
4 寒潮
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由于冷空气的入侵,使气温在24 h内剧降8 ℃以上,而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温度又在4 ℃以下或48 h降温10 ℃,最低气温在4 ℃以下,称为寒潮。寒潮过境时,常伴随6~8级的偏北大风,使沿途气温骤降,容易引发冻害,对农业、畜牧业造成危害。寒潮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在寒潮来临前,对于已浇越冬水的麦田,要划锄、松土、通气;对于未浇越冬水的麦田,要及时镇压、保温、保墒;二是寒潮来临时大棚内温度下降,造成棚内作物生长放缓,因此要增大肥水供应;三是对大棚进行加固,防止大风掀棚。
5 霜冻
根据发生季节可将霜冻分为秋霜冻和春霜冻。
秋霜冻又称为早霜冻,发生在秋季,是秋收作物尚未成熟,露地蔬菜还未收获时发生的霜冻。秋季第一次霜冻称为初霜冻,初霜冻发生的越早,对作物的危害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降低,秋霜冻发生的频率逐渐提高,强度也逐渐加大,但由于作物也日渐成熟,危害程度反而减轻。
春霜冻又称为晚霜冻,发生在春季,是春播作物苗期,果树花期,越冬作物返青后发生的霜冻。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称为终霜冻。随着时间推移,温度升高,春霜冻发生的频率逐渐降低,强度也逐渐减弱,但发生的越晚,作物抗寒能力越弱,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也越重。
6 冷害
根据低温冷害对作物的危害机制,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延迟型冷害:作物生育期遇到较长时间的低温,使作物生育期延迟,不能在初霜到来之前正常成熟,而导致产量降低。延迟型冷害如发生在幼穗分化前的营养生长期,低温的危害是延迟抽穗。如发生在籽粒成熟期,低温使净光合生产力降低,不能充分灌浆、成熟,收获时秕粒大量增加而减产。
障碍型冷害:在作物生殖生长期,
要是孕穗期、抽穗开花期,遭受短时间低温,使花器的生理机能受到破坏,造成颖花不育、结实率降低,收获时空壳增多,导致减产。
混合型冷害:就是上述两种冷害在同一生长季中相继出现或同时发生给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带来危害。
冷害的防御对策主要从农业技术方面着手:一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冷害发生规律以及农作物对热量条件的要求,合理安排作物品种布局和各种作物种植比例,确定各种作物适宜播种期、移栽期,以防御冷害。二是根据各地冷害发生规律,确定育种目标,选育和推广适合当地条件的早熟、耐寒、高产品种。三是采取综合农技措施,如适时早播,地膜覆盖,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料,喷洒增温剂,加强田间管理等,以提高地温,促进早熟,达到防御或减轻冷害的目的。四是开展低温冷害的预报服务,长期预报有利于安排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中、短期预报便于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评估;预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然而,目前,中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还不健全,无法有效抵御气象灾害,多依赖气象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它仍然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境内属于季风气候类型,地区降水和温度、湿度呈现年际变化,极端天气灾害,冰雹,干旱和洪涝灾害较为频繁地,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生产,不利农业稳定生产和粮食收入的安全稳定。为了保证农业和粮食安全的稳定,通过尖端技术,对复杂多变的气象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测,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精细的预警。
一、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
(一)基于小麦产量,评估冬小麦干旱是北方地区一个主要的气象灾害,严重影响了冬小麦的成长[1]。文章下面以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小麦为探讨对象,对干旱的气象灾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冬小麦减产的原因。干旱是北部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不利。我国北方冬小麦产量出现了大量的减产,主要是因为干旱引起的。相比光温波动,虽然局部大气环境和华北地区降水量波动较大,然而,中国北方的实际状况是:北方冬小麦通常需要进行灌溉,但在实际生产中,因为在温度发生了较大波动,不利于生产,这主要体现在冬季低温出现弱苗,越冬会对苗带来伤害,春季霜冻和灌浆期高温伤害等。
(二)评估冰雹给农业造成的影响冰雹是河南省在春末到夏季过渡期间经常发生的一种气象灾害,常常对夏粮收获、秋季生长和拔节期带来严重损害,经过非常剧烈和极强的冰雹后,对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将带来极大损失。特别是在作物将成熟或进入收获的季节,冰雹将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这对当地经济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2005年,河南省的某些地区受到冰雹袭击。在此期间,受伤人数为35人,死亡人数为2例。最严重的是导致方圆0.28万hm2出现了绝产,给当地人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个数值为1.3亿元人民币。这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生产。
(三)评估农业干旱和洪涝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气象灾害分布广泛,面积大,时间长,同时,由于防御能力有限,降低了防御功能,从长远角度看,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我国是世界上洪涝和干旱多发的地区之一。因为不同的时空分布,降水量也是不同的,这就出现了南北降水量分布不均的格局,南涝北旱、北涝南旱。这也体现了先捞后焊和先旱后涝的特征。干旱和洪涝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一种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高频率,宽分布,大面积,连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表现为,干旱占62%,居第一位,洪水占24%,排第二位。
二、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一)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建立可靠的信息平台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在灾害到来之前,需要事先做好预测工作,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基于灾害时空分布的预警和评估,有条不紊都开展多元化的、全面的、主要的气象灾害。种植烟叶时,一般要对极端气象灾害如冰雹等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这就需要结合大气环流趋势和单站气象数据,向冰雹移动、方向、速度和对流程度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探讨,每一个烟叶种植区域都能熟悉冰雹损害范围和运动方向,开展多元化和系统性化的预防冰雹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冰雹这一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引入农作物低温灾害防御技术气象灾害发生后,需要利用农业气象信息数据库,开发和推广相应的制备技术,制备技术正在逐步形成和控制,以提高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降低成本,提高气象灾害预防技术的实际效果,构建抗低温和抗霜冻的全面防御系统,以减少低温和霜冻伤害,同时也可使用抗低温成熟制剂我们必须作出巨大努力,使用有机化学剂,结合其他防霜技术,逐步建立起一个实用的综合防灾技术体系,另外,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抗冻和抗低温技术、抗寒冬小麦作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冷破坏,要给予充分的恢复,提高了区域灾害低温防治技术。
(三)森林防火技术我国许多地方开始使用防火林营造技术,利用发防火灭火的装备,为森林火灾防御提供了完善的技术体系,降低了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另外,我国一些地方使用的封闭和持久的消防手枪,完全解决因割灌机对地形的要求和可以折叠技术难题,作为一种新技术,只需要通过手动控制,就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预防森林火灾。
三、结束语:
改革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收入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为此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为我国农业和粮食的稳定发展提供安全的保障。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大,研究气象灾害,对推进农作物的发展非常有利。文章针对北方地区的气象特征,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干旱、洪涝和冰雹等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御措施,以期为北方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气象灾害的预防并将能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以促使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P4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多,各种污染的排放,使得全球天气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天气的阴晴不定导致气象灾害的频发,给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因此,人工影响天气逐渐的被人们所看重,它在防御气象灾害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1 广西省江州区的地理环境及气象情况
崇左市江州区位于广西西南部,居左江中上游,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水路经南宁可直航广州、港澳,素来是桂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江州区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蔗、木薯、花生、黄黑豆、红瓜子、龙眼、荔枝、柑橙、香蕉、西蕃莲等,其中甘蔗年产量在200万t以上,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国家重要的糖料生产基地县。同时,江州区矿产资源丰富,有铁、钨、金、锌、磷、水晶、稀土、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
江州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2.3℃,年日照1634.4h。该地区降雨量充沛,在雨季充沛的季节,容易发生暴风雨,造成水涝灾害,山体滑坡;同时,在冬季,因为气候湿润,山地地形,空气上层气流运动,也极易造成冰雹的降临。
2 人工影响天气的内涵
人工影响天气,顾名思义,即是依靠人类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天气。在人工影响天气过程中,人类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合适的大气条件下,利用火箭、高炮、等工具、相关各种化学物质等对天气的变化进行人工干预,使天空中的云层存在条件发生变化,从而满足一定的条件,达到减轻气象灾害的效果。
人工影响天气,可以是人工天气预报,可以是人工制作的化学催化剂影响天气变化,可以是人工使用各种先进的工具设备对天气情况进行影响等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时,一定要注意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惟其如此,才能保证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动性。
在广西江州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因而容易发生水涝灾害,这样,可以根据工人选择,通过各种手段或工具,及时对云层的变化进行影响,以使得天气的变化有利于当地的农业生产的需要。
3 人工影响天气在防御气象灾害中的重要作用
广西省江州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里自然气候环境,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较多,容易发生水涝灾害、霜冻灾害、风雹灾害,在这些频发的气象灾害中,只有加强人工的干预,才能够更好的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好社会的稳定。
3.1 人工影响天气对预防防雹灾害有重要作用
广西江州地区,虽然冬天无霜期较长,但是在冬天的气温相对也较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气候湿润,加上环山的地势,气流之间的运动,飞铲容易发生冰雹。
为了防止冰雹带来的灾害,江州地区很早就划定了一个防雹地带,利用高炮进行人工防雹的活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多种技术手段的更新,雷达、跟踪器等先进的工具对大气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冰雹的动向,对其做出及时的反应,有效的阻止了冰雹在这一带上空的形成,降低了冰雹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人们遭受冰雹的侵害。
3.2 人工影响天气对于预防水涝灾害中有重要的作用
广西江州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降雨量较多,再加上江州地区的山体地带,极易造成水涝灾害以及山体滑坡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广西省江州地区政府早就着手使用人工影响天气,首先采取人工对天气监测的方法,及时的监测雨情,对于暴雨、大雨及时预报,并做好相应的防洪策略。其次,定期对天气进行监测的情况下,加强科学技术以及科研的投入,对于多雨季节,采取人工作业,利用多种高科技手段和相应的化学物资,制造一系列阻碍大雨、暴雨形成的因素,及时中断雨情。同时,在暴雨、大雨等气象灾害有预警时进行提前预告,并且做好相应的各种防护措施。
3.3 人工影响天气可以及时消除雨云
消除雨云就可以避免大雨带来的各种灾害,在消除雨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依靠人工的方法,比如在空气的上层利用相关设备播撒碘化银或干冰等催化剂,致使产生大量冰晶,通过中间的一系列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过程,最终达到冰晶大于降水粒子,从而使得降雨云消散。这样的方法对于该地水涝灾害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广西江州地区夏季降雨量较大,容易遭受暴雨袭击,在多雨季节,实施人工消除雨云,对于该地区的降水状况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消除雨云,减少了暴雨、大雨甚至雨群的产生,从而减少暴风雨带来的灾害,保护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4 人工做好天气预报工作,意义重大
天气预报工作对于天气灾害的预防也有积极的作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天气预报工作的精准度大大的提高,因此,人们在天气预报工作中下足功夫,就能够及时各种相关的天气预报,及时准确,让人们对于将要发生的雨情以及其他的天气现象进行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广西江州地区多年来一直精心的做好天气预报工作,采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加上大力的投资,对于当地的天气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得到了一系列准确的数值,及时预报出去,增强了人们应对天气状况的能力。天气预报工作对于该地区的预防天气灾害的发生,有着积极的贡献。
4 结语
人工影响天气对于防御天气灾害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技术的运用,人们对于天气的影响已经逐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更大可能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但是,在对天气进行人工干预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人工影响天气的各种技术手段还处于初步阶段,有待于成熟和完善。我们应该不断采取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大对于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相关的设备和技能,使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更好的为防御气象灾害做出贡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然而,目前,中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还不健全,无法有效抵御气象灾害,多依赖气象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它仍然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境内属于季风气候类型,地区降水和温度、湿度呈现年际变化,极端天气灾害,冰雹,干旱和洪涝灾害较为频繁地,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生产,不利农业稳定生产和粮食收入的安全稳定。为了保证农业和粮食安全的稳定,通过尖端技术,对复杂多变的气象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测,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精细的预警。
一、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
(一)基于小麦产量,评估冬小麦
干旱是北方地区一个主要的气象灾害,严重影响了冬小麦的成长[1]。文章下面以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小麦为探讨对象,对干旱的气象灾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冬小麦减产的原因。干旱是北部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不利。我国北方冬小麦产量出现了大量的减产,主要是因为干旱引起的。相比光温波动,虽然局部大气环境和华北地区降水量波动较大,然而,中国北方的实际状况是:北方冬小麦通常需要进行灌溉,但在实际生产中,因为在温度发生了较大波动,不利于生产,这主要体现在冬季低温出现弱苗,越冬会对苗带来伤害,春季霜冻和灌浆期高温伤害等。
(二)评估冰雹给农业造成的影响
冰雹是河南省在春末到夏季过渡期间经常发生的一种气象灾害,常常对夏粮收获、秋季生长和拔节期带来严重损害,经过非常剧烈和极强的冰雹后,对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将带来极大损失。特别是在作物将成熟或进入收获的季节,冰雹将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这对当地经济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2005年,河南省的某些地区受到冰雹袭击。在此期间,受伤人数为35人,死亡人数为2例。最严重的是导致方圆0.28万hm2出现了绝产,给当地人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个数值为1.3亿元人民币。这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生产。
(三)评估农业干旱和洪涝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气象灾害分布广泛,面积大,时间长,同时,由于防御能力有限,降低了防御功能,从长远角度看,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我国是世界上洪涝和干旱多发的地区之一。因为不同的时空分布,降水量也是不同的,这就出现了南北降水量分布不均的格局,南涝北旱、北涝南旱。这也体现了先捞后焊和先旱后涝的特征。干旱和洪涝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一种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高频率,宽分布,大面积,连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表现为,干旱占62%,居第一位,洪水占24%,排第二位。
二、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一)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建立可靠的信息平台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在灾害到来之前,需要事先做好预测工作,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基于灾害时空分布的预警和评估,有条不紊都开展多元化的、全面的、主要的气象灾害。种植烟叶时,一般要对极端气象灾害如冰雹等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这就需要结合大气环流趋势和单站气象数据,向冰雹移动、方向、速度和对流程度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探讨,每一个烟叶种植区域都能熟悉冰雹损害范围和运动方向,开展多元化和系统性化的预防冰雹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冰雹这一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引入农作物低温灾害防御技术
气象灾害发生后,需要利用农业气象信息数据库,开发和推广相应的制备技术,制备技术正在逐步形成和控制,以提高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降低成本,提高气象灾害预防技术的实际效果,构建抗低温和抗霜冻的全面防御系统,以减少低温和霜冻伤害,同时也可使用抗低温成熟制剂 我们必须作出巨大努力,使用有机化学剂,结合其他防霜技术,逐步建立起一个实用的综合防灾技术体系,另外,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抗冻和抗低温技术、抗寒冬小麦作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冷破坏,要给予充分的恢复,提高了区域灾害低温防治技术。
(三)森林防火技术
我国许多地方开始使用防火林营造技术,利用发防火灭火的装备,为森林火灾防御提供了完善的技术体系,降低了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另外,我国一些地方使用的封闭和持久的消防手枪,完全解决因割灌机对地形的要求和可以折叠技术难题,作为一种新技术,只需要通过手动控制,就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预防森林火灾。
结束语:
改革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收入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为此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为我国农业和粮食的稳定发展提供安全的保障。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大,研究气象灾害,对推进农作物的发展非常有利。文章针对北方地区的气象特征,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干旱、洪涝和冰雹等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御措施,以期为北方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气象灾害的预防并将能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以促使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24-01
1 引言
湄潭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山川秀丽、生态良好,县内森林覆盖率达62.8%,被誉为“璀璨的高原明珠”和“黔北小江南”,是遵义市东线旅游的中心,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大学西迁办学旧址、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天下第一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永兴古镇、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省级湄江风景名胜区、翠芽27°景区.等等。近年来湄潭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本文利用历史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湄潭县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并分析防御对策,为湄潭县科学健康发展旅游提供科技支撑。
2 湄潭县气候特征
湄潭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四季分明。立体气候与小区气候明显,春暖风和而时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往往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而多旱,但热而不酷;秋温陡降,时有绵雨、秋风;冬无严寒,阴雨寡照,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时有凝冻。由于不同地形、地势影响,温度差异显著,雨水分布不均,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2.1 气温
湄潭地处云贵高原至湖南丘陵过渡带,总体地貌为黔中丘原和黔北山原中山峡谷地貌类型,地形较为复杂,海拔差异大,最高海拔在西河镇的取笋坎,最低处在石莲镇的沿江渡,形成明显的垂直气候特点,以湄潭县气象站为代表的中部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15.2℃,以北部马山镇为代表的中山丘陵地区为14.0℃,以南部茅坪镇为代表的中山丘原地区为13.0℃,南部乌江河谷地区为16.5℃。高温中心在南部石莲镇沿江渡河谷一带。于3月30日左右进入春季,6月24日进入夏季,秋季9月2日~11月13日,持续日数是四季中差异最小的季节,冬季11月14日~3月29日,持续时间在4个月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多年平均25.0℃,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多年平均4.3℃。湄潭极端最高气温37.7℃(2011年8月13日),日最高气温≥35℃的年平均高温天气日数仅为1.6天;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2~-4℃,历史极端最低气温-7.8℃(1970年1月6日)。
2.2 降水
湄潭降水量充沛,属多雨区,但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地区分布自北向南递减,北部西河、马山、洗马、鱼泉、复兴、永兴等镇属多雨区,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上,中部湄江、黄家坝、天城、兴隆等镇为1000~1200mm,南部抄乐、、高台、茅坪、石莲等镇在1100mm以下。雨季开始期在4月13日左右,夏季是雨量最多的季节,占全年降雨是的44%,6月是雨量最多的月份,占全年雨量的18%,但降水变率大,常有干旱发生;秋季降雨量明显减少,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22%,阴雨天数逐渐增多,特别是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有一半以上的年份有重绵雨出现;冬季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只占全年降水量的6%。
2.3 光照条件
湄潭地处山区,下垫面崎岖不平,常受西南暖湿气流控制,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低值区,年平均雾日35.3d,占全年总日数的9.7%;阴天多,年平均阴雨日数(总云量>8成)达238d,占全年总日数的65.2%;空气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达82%。年平均日照时数1031.3小时,年总辐射为3485.69MJ/O。夏季是全年中辐射所占比例最大的季节,秋季阴雨天气较多,总辐射显著减少,仅占夏季总辐射的55.3%,冬季是全年各季辐射最少的季节,春季辐射比冬季高一倍多。
3 湄潭县主要气象灾害及影响[2]
湄潭地处山区,气候多变,四季都有气象灾害发生。通过对湄潭县气象站1941―2010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湄潭县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雷电、冰雹大风、低温凝冻等。
3.1 暴雨洪涝
暴雨是对旅游影响最大的一种灾害,严重时会对游客的生命造成威胁。湄潭暴雨多出现在夏季,但春秋季也时有发生,虽然湄潭≥50毫米的日数偏少,年均仅2.4天,≥100毫米的大暴雨日数仅为0.28天,但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有增多的趋势,如出现降雨时间集中,雨强大,易引发洪涝灾害及其塌方、滑坡等次生灾害,如暴雨出现范围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更易引发严重的灾害,对湄潭滨河景观、游船、漂流等旅游影响非常大,对生态旅游也有一定的影响。
3.2 干旱
干旱对旅游影响较大的是春旱和夏旱,湄潭春旱在2月下旬中后期至5月均可出现,其中3月出现的干旱频率为63.3%,4月占21.7%。虽然不影响人们出行,但此时正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季节,如出现春旱自然旅游景观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旱出现在6~8月,以6月、7月出现频率较大,分别为40.7%和39.0%;8月出现频率较小,为20.3%。此时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天气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气温高,天气闷热,不利于人们出行旅游。
3.3 雷电灾害
湄潭县属多雷暴地区,一年四季均有雷暴发生,主要出现在4~8月旅游旺季,尤以7、8两月出现最多,年平均雷暴日数52天,多的年份达77天。多年平均初雷暴日在2月10日,最早出F在1月1日(1980年),终雷暴日在10月25日,最晚出现在12月30日(1985年)。雷电灾害对旅游影响不大,只要在旅游区安装防雷设施,同时出现雷电时游客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但是雷电往往伴随降雨,不利于旅游。
3.4 冰雹
冰雹是湄潭春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以春季3月、4月最多,占全年冰雹次档63.6%, 5月次之,7月和11月历史上有冰雹出现,频率小。据调查和资料记录显示,成灾的冰雹约3~4年出现一次,冰雹一般发生在下午15~21时,其特点是时间短,面积小,对房屋及林木生态破坏较大。但湄潭万亩茶海、翠芽27°、滨河景观等景区不在冰雹主要路径上,故影响不大。
3.5 大风灾害。
湄潭县年平均大风日数0.67天,最早出现在1月16日,最晚出现在8月19日。大风灾害主要出现在4月和7月,分别占0.13天和0.12天。
此外,湄潭冬季还有低温凝冻灾害,1月6日~2月10日的35天,是可能出现雨淞的高峰期,12月中旬和2月16~25日是次高峰期,但多数年份只对海拔较高的茅坪、新南、西河等镇有影响,对低海拔地区影响较小。
4 发展旅游预防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3]
4.1 建立旅游应急预案,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旅游管理部门要建立旅游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在滨河景观、漂流和一些峡谷,当暴雨出现时,水位迅速上涨,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防御措施。一是要建立暴雨洪涝灾害预警系统,在收到气象部门的暴雨预测预警灾害时,要及时向景区,阻止游客进入河流、山谷等景区;二是要建立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救援措施,有应急救援队伍和救援装备;三是要在景区建立避难场所,并绘制安全转移路线图,紧急情况景区人员应及时疏导游客转移到安全场所;四是在景区的灾害隐患点,应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游客在这些地方停留。
4.2 在景区建设灾害防御设施,有效防御气象灾害
根据地形情况应在景区因地制宜建设一些防雷设施,有效将雷电流引入大地,避免游客遭受雷击事故;应在景区设立供水设施,防御和减轻干旱对旅游景观造成影响,比如在万亩茶海建设喷灌等供水设施,不但提升旅游景观质量,还可提升茶叶产量和质量。对于冰雹大风等灾害,常伴随强对流天气发生,景区应设立避灾场所,让游客躲避灾害。
4.3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经过县委、县政府的不断努力,目前湄潭县森林覆盖率达62.8%,森林具有蓄水保水能力,能有效调节气候,减轻干旱和暴雨洪涝等灾害。因此继续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森林覆盖率和绿化面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从根本上防御和减轻暴雨引发的洪涝、塌方、滑坡等灾害。
4.4 加强科普宣传,提升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要加强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提升旅游者的安全防范意识,特别是暴雨洪涝等灾害危险区域,张贴一些科普宣传图,提高旅游者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此外全民要携手开展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小下垫增温幅度,减少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
参考文献
[1] 陈静,龙俐,段莹.近53a贵州极端降水事件气候分析[J].贵州气象.2015,4:12~15.
[2] 岑士良.贵州灾害性天气及预防[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204
1 建瓯农村气象服务现状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存在的不足
建瓯位于福建省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84.4%,农业生产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最易受气象条件影响,农民是最需要提供专业气象服务保障的弱势群体。笔者具有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对农民有一定的了解,现阶段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他们主要是通过电视获取气象信息,较大一部分农民看天气预报是从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到福建台天气预报到南平天气预报再到建瓯天气预报,他们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度相当高,天气预报是他们最喜爱的栏目,对气象服务需求迫切,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气象服务的主要是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信息。
现阶段建瓯市气象信息渠道有手机短信、电视、传真、12121、微博、微信、政府门户网站等。农民因白天劳作的因素,获取气象信息主要通过晚上观看电视天气预报的方式,对其他渠道的预警信息,因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基本上很少收到,所以气象部门既使及时了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农民也不可能完全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并采取预防措施。当前,虽然手机己经普及,但是气象局灾害性天气预警短信,除红色预警信号全网外,其他针对乡镇的预警短信对象是乡镇分管领导、协理员、村级气象信息员,受各种工作因素的影响,仍存在着较大部分的农业生产者无法及时了解气象局的相关气象防灾减灾信息。部分县城、乡镇以及农村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仍低于建设目标的最低标准,导致农业生产者难以获得或较为完全获得相应的农业气象服务。
建瓯市在2015年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建设实施县后,建瓯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列入2015年建瓯乡镇(街道)绩效管理及创业竞赛考评中,当前虽然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都成立了乡镇(街道)气象信息服务站,但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归口还不明确,有的设在农技站、有的设在水利工作站、有的设在乡镇府办公室,乡镇对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仍处在一个认知的过程。在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最明显也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乡(镇、街道办事处)协管员和信息员变动较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象信息员的工作效果;县级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张,“三农”配套经费争取困难,也影响了信息服务站工作的开展;县级气象局缺乏农业气象服务方面专业人才,在进行气象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欠缺科学的技术方法,提供的气象服务不能根据局部区域的固有特点进行,缺乏针对性,导致提供的服务内容与主导产业的生产或开发不能相契合,也不利于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水平和建设技术的提升。
2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水平的措施
2.1 完善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防御体系的建设
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针对现阶段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尚不够完善的问题,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相关体系的建设,对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农村防雷减灾管理方案的制定方面,应当做全面、综合的考虑,以提升建设效果。相关体系建设的管理者应当遵守以政府部门为指导、社会积极参与的原则,积极争取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防御体系的支持面,根据地方内部领导机制现状和发展目标,不断健全或完善相关气象工作者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机制,落实各层级气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分工,使得体系建设朝着长远发展方向迈进的同时,可以吸引政府和社会的更多资金投入,进一步推动体系的建设。例如: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工作时,可以以《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标准,充分贯彻、落实基本要求的同时,加强防灾减灾应急机制的建设,以实现提升农业生产者气象灾害的防范能力。
2.2 强化气象灾害应急和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
相关政府部门在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强化气象灾害应急和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抗自然灾害能力,将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降到最低。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开展县、镇、乡的调研工作,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对气象知识的熟知程度或情况,分析现阶段乡镇居民最为需要哪种气象防御知识和气象服务,以乡镇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和导向,侧重突出防御自然灾害和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针对性的为居民提供气象服务,加强宣传科普知识,不断提升相关气象人员的检测水平和服务能力。例如:分区域完善建设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并以此为基础,对乡镇气象信息员、对气象知识感兴趣的农民进行气象基本知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灾害防御指南的培训。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推广建瓯气象微信公众号,通过宣传单页、广播、视频等方式教会农民使用气象产品,使得农民能够看简单的雷达图、卫星云图等相关知识,这样一来,便可以达到农民就像随身带了个“移动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效果,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天气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打破传统的电视、广播传播气象信息的渠道束缚,充分利用信息时代背景下衍生的电子产品、网络平台等,创立多元化的气象信息渠道,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等方式,及时更新气象信息内容,以保证信息可以及时传递。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升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气象信息服务的覆盖面,而且可以扩大农民获取信息的数量和内容,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者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专题知识讲座,通过互动的方式为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相关疑问,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农民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
2.3 采用科学化、技术化的方法进行体系建设
采用科学化、技术化的方法进行体系建设是提升灾害监测水平、提升天气预报准确性的有效方法,是保障农业生产质量和数量的有效手段,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尽快改善当前建设技术相对落后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适当加大对气象服务体系技术研究的投入预算,为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气象科技的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应当深入研究、分析自然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或者机理,以此为基础,研究相对应的防御性科技措施,以实现提升气象灾害的监测水平和防御水平。例如:相关气象工作管理人员可以综合考虑当前现有的气象设备、气象服务人员、科技人才和技术水平,遵循集农业、林业以及水利等多站合一的气象服务原则,通过人员、技术、信息互补,建设信息一体化的农村气象服务台。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还可以通过对生态环境的评估,制定有效的、科学的预防措施,有利于在气象科技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可以提升天气预报的精准度。
2.4 建立“三农”服务专项长效机制
完善基层的气象设施,合理、科学分配相关气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可以让应急减灾的相关组织体系或者防御机制高效发挥其功能作用。为了提升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建立“三农”服务专项长效机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相关工作进行全面性的工作划分。当地人民政府气象防灾减灾防御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气象服务站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急处置工作,气象局负责提供气象灾害灾情预报、预警信息及专业技术指导,乡(镇)气象服务站负责按工作职责做好全乡(镇)气象灾害过程防御工作、日常气象工作。村级信息员负责完成乡(镇)气象服务站安排的各项相关工作。
气象防灾减灾防御领导小组,及时通过气象服务站了解气象灾情强度、持续时间、灾情预测信息等详细情况。召开气象防灾减灾防御领导小组工作会,研究具体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布置事项;通过指示气象服务站通过双向信息传输机制灾害预警信息,做到信息到人,做到提旱准备,提前预防。
气象服务站,及时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及时分发灾情信息,并指导社会公众科学避灾。信息分发手段有:充分利用已有的防灾减灾设施如电脑网络、农村广播、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及时向村级信息员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记录本次灾害性天气的观测与记录,并及时报告市气象局。灾后本辖区内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协助市气象局做好灾情调查、评估和鉴定工作。
村级信息员,负责接收和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利用各种渠道预警信息,及时转移危险点居民。一般通过电话、短信、锣鼓警示通知每个居民,必要时安排各村应急抢险队员到重点区域、人群进行逐户、逐人通知,必须做到人人知道预警信息。负责在灾情过后及时收集灾情信息,并向乡气象服务站上报灾情。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得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有序开展,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防灾抗灾能力,切实满足农民农业生产的需求。
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收成和产量,在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深入分析当前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注重加强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和强化气象灾害应急和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侧重于采用科学化、技术化的方法,侧重于完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网络和建立“三农”服务专项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参考文献
主要防霜冻危害措施有:
采用小拱棚塑料薄膜覆盖,霜冻为害期间,每天中午揭膜(小拱棚两头)通风1小时左右,防止闷秧死苗。
增施暧性肥料,育苗期间多施干细粪、草木灰、草皮灰等农家肥,增强秧苗抗寒力,减轻冻害。
增施磷钾,育苗期间经常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叶面肥,可提高秧苗抗寒防冻能力。
霜冻为害期间,可在小拱棚再膜覆一层稻草保温,可明显减轻霜冻为害。
2、如马铃薯霜冻预防及补救措施
灌水及排水保温:如遇晴朗霜冻天气应在来临前1―2天往马铃薯种植田块沟灌半沟水,畦面保持湿润,以增加土壤的热容量和降低导热率,提高地温,减轻冻害,如持续时间长应做到晚上灌水白天排水;如遇低温阴雨霜冻天气,应及时把厢沟疏通排干积水,以利于地温的提升。
增施热性肥料:适当增施热性肥料及含钾肥料如草木灰等,提高抗寒能力。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稻草、杂草、塑料薄膜等覆盖预防霜冻危害。
熏烟驱霜:在霜冻来临当夜11时左右,用炉或废旧铁桶装稻谷壳或木屑,上面覆盖少许土,每亩放置5―6个点,进行熏烟,改变小气候,达到驱霜减霜的目的。
及时洗霜减轻冻害:下霜后,每天清晨应勤巡查,发现植株有霜,抓紧在早晨化霜前及时喷清水洗霜,既清洗霜水又缩小温差,防止生理脱水以减轻冻害。并及时喷施叶面肥,亩用尿素三两、磷酸二氢钾四两、红糖五两兑水100斤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马铃薯抗冻能力。
目前正处于播种或尚未播种的,应采取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或地膜覆盖栽培,确保冬种马铃薯安全越冬,夺取高产,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冬春作物低温冻害的预防措施
大幅度的降温天气来临之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防寒保暖措施保护农作物,减轻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由于在低温高湿环境中,病害会加重。因此薄膜覆盖栽培的作物,在中午气温较高时要注意把两端的薄膜短时揭开,进行通风换气,提高植株抗逆性,并降低膜内湿度,防止病害发生和蔓延流行。
大棚蔬菜等作物,要注意防治灰霉病等真菌性病害。可采用百菌清烟熏剂、腐霉利、扑海因等药剂防治。当前要及时加固大棚,以防大雪压垮骨架;密封好大棚膜,加盖一层棚内小拱棚;在大棚内用炭火加温,有条件的可在大棚内安装500至1000瓦的灯泡或使用沼气灯加温,一个标准棚0.5亩可安装2至3只灯。对于早春蔬菜,应及时加盖覆盖物(薄膜或草帘等);做好通风透光,出苗后根据气候、苗情做好小拱棚敞棚、通风;苗期应及时预防病虫害,重点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并注意轮换用药和安全用药,棚内不应在阴天喷药。
适当增施磷、钾肥、叶面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叶面撒施草木灰;增加作物抗逆性,预防冻害和病虫害。
作物受冻害后,植株抵抗能力弱,此时要注意检查,发现病害要及时指导农民用药防治,防止病害进一步蔓延流行。
4、严重受冻的玉米,要在田间解冻后每亩开沟施尿素6至10公斤,春节后及早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并及时清理“三沟”,以防渍害。
二、干旱
为了减轻旱灾,提高单产,应采取如下几点措施:
农作物播种前,如玉米播种前要深耕土壤,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结合锄草、追肥,搞好中耕培土,保水,保墒。经常观察田间土壤墒情,根据天气预报和玉米生长需水规律,确定是否需要灌溉,灌溉的方式有2种,一种是沟灌,另一种是用机器管道实施浇灌。实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从而增加产量。建设人工增雨作业示范区,加大以增加河流与水库水资源、改善人居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用水为重点的人工增雨作业服务力度。加强干旱机理的科学研究,提高防御干旱灾害的科技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暴雨洪涝
通过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涝害的发生。实行深沟、高畦耕作,可迅速排除畦面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雨涝发生时,雨水及时排出。洪涝发生前,如作物接近成熟,应组织力量及时抢收,以免洪涝损失。洪涝灾害发生过程中,要利用退水清洗沉积在植株表面的泥沙,同时要扶正植株,让其正常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尽快恢复生长。洪涝灾害过后,必须迅速疏通沟渠,尽快排涝去渍。还要及时中耕、松土、培土、施肥、喷药防虫治病,加强田间管理。如农田中大部分植株已死亡,则应根据当地农业气候条件,特别是生长季节的热量条件,及时改种其它适当的作物,以减少洪涝灾害损失。旱地怕涝作物要采取联片种植,做到排灌分家,避免水田和旱田用水相互矛盾。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160-03
海门市地处中纬地带,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支配境内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海门特定的地理位置的共同作用下,海门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余。年平均气温15.2℃,自1960年有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为38.0℃,出现在1966年8月7日和1992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9.3℃,出现在1977年1月31日;年均日照时数2 122.5h,年最多日照时数2 529h(1967年),年最少日照时数1 821h(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1 033.3mm,年最大降水量1 500.7mm(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654.6mm(1978年);年均蒸发量1 278.3 mm,年最大蒸发量1 466.3mm,年最少蒸发量1 127.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月际变化呈夏半年高于冬半年,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5%(8月),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5%(12月)。
1海门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海门市优越的气候资源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是海陆相和气候的过渡带,是典型气象灾害的频发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连阴雨、热带气旋(台风)、高温、冰雹与龙卷、雷暴、寒潮、低温、大雾、大(暴)雪等,其中对海门地区农业生产(种植业)常年造成一定损失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常发性的旱灾、涝灾、连阴雨、台风、寒潮(冻害),另外,冰雹、龙卷、雪灾等则属于偶发性或间歇性灾害性天气。据农业受灾记录资料不完全统计显示,1960年至今,海门地区常发性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累计达到了2.30万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累计7 793.12hm2,农作物绝收面积累计59.19 hm2,农业经济损失5.77亿万元。
2主要灾害性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
2.1旱灾
旱灾指由干旱性气候引起种植业在田作物因为缺乏必需的水分而产生生理性破坏,对农作物产质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干旱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标准划分成偏旱、大旱及特旱,依此划分,海门地区1960~2008年大旱年份有1年(1978年),偏旱年份有13年。资料显示,海门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干旱性天气出现,从发生时间上可以分为春旱、伏旱、秋旱和干冬4种类型。
2.1.1春旱。春旱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影响春玉米播种与出苗,设施瓜蔬作物的开花、坐果以及油菜、蚕豆、马铃薯等生长。1960~2008年历年气象资料显示:春旱年发生率25%,其中最严重年份为2005年。
2.1.2伏旱。伏旱一般发生于盛夏7~8月,资料显示,海门历史上伏旱最严重的为1967年、1978年及2005年。1967年7月23日至9月20日,历时60d总雨量仅20.3mm;1978年出现空梅现象,初夏干旱连伏旱,6月1日至7月12日,只有6月24日下雨18mm;2005年也出现空梅,春旱连着伏旱,自5月1日至7月4日,历时65d降雨量仅25.6mm。伏旱对种植业影响较大,主要影响夏茬玉米、棉花、水稻、花生、大豆、瓜果、蔬菜的生长,造成受害作物萎蔫、产量减少、品质降低,并且伏旱能导致棉花等作物红蜘蛛大发生。
2.1.3秋旱。秋旱发生在秋季9~11月,一般在海门地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影响棉花结铃与吐絮,水稻灌溉,油菜育秧及移栽活棵,蚕豆、三麦和部分秋露地蔬菜播种与培管。尽管如此,秋旱有时也利于棉花铃裂吐絮,并且对秋季作物成熟收获也较为有利。
2.1.4干冬。干冬指发生在冬季的旱象,一般以12月至翌年2月为主,如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遍布中国北部区域的干旱就是典型的干冬,造成农田浅土层土壤湿度下降,如再遇冷空气侵袭,则易使油菜、小麦等越冬作物遭受冻害致死。海门地区对越冬农作物威胁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就是干冬。
2.2涝灾
涝灾主要是由于短时降雨量超过一定程度使得农田积水被淹,作物根系土壤郁闭程度加大,致使在田农作物根系吸收营养物质受抑制,大大削弱作物长势,出现叶片枯黄、落花、落铃落荚甚至作物植株萎蔫死亡,形成严重的产质量损失。暴雨或者持续大雨是涝灾的成因,而暴雨是主要诱发因子,暴雨依据划分标准分为暴雨、大暴雨以及特大暴雨3种。海门地区由于滨江临海且地势平坦,地表平均海拔高度仅4.96m,最低处仅3.8m,频降暴雨时江海出现位,积水难以排泄,极易造成洪涝灾害。据海门历年气象资料显示,出现大涝年份均为暴雨较多年份,如1991年7月1~2日,受台风倒槽影响,出现连续暴雨甚至大暴雨,造成海门境内河水水位急速上涨,85%以上农田被淹,造成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从涝灾发生时间看,海门地区暴雨量与频次月际变化表现为6~7月暴雨全年最多,至10月暴雨日显著减少。因此,涝灾主要发生于6~10月。
2.3连阴雨
与暴雨造成涝灾不同,连阴雨(连续性降雨)对农作物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是急速的,而是迟缓发生的。根据连阴雨划分标准,7d以上连续阴雨过程且日雨量≥0.1mm的天数达到或超过70%,若含无雨日,则该日日照时数少于5h视为连阴雨;此外,一次过程的总雨量在10mm以上,连续5~10d为短连阴雨,连续11~15d为中连阴雨,连续16d以上则为长连阴雨。当连续3d无0.1mm或者以上降水则视为连阴雨结束。按照发生时间连阴雨又可以分为春季连阴雨、初夏连阴雨及秋季连阴雨。
2.3.1春季连阴雨。海门地区春季绝大多数年份易出现连阴雨,最多年份出现4次,平均每年出现1.5次,而其中以短连阴雨居多,16d以上的长连阴雨较少,最长1次为1963年4月27日至6月3日累计38d连阴雨。从发生月份看,主要在3~5月,其中4月居多,占57%。春季连阴雨期间田间湿度大、渍害重,造成三麦赤霉病、蚕豆赤斑病、油菜菌核病以及保护地设施瓜蔬灰霉病、菌核病等普遍加重发生,导致露地小麦、油菜等作物大面积倒伏受灾、产量减少、品质降低。
2.3.2初夏连阴雨(梅雨)。初夏连阴雨主要指梅雨期,一般年份均有发生,仅个别年份出现空梅现象。初夏连阴雨或梅雨季节在海门地区主要集中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时连续性阴雨天气常常造成在田露地农作物及保护地设施内瓜蔬作物病害加重发生,田间杂草生长旺盛,削弱目标作物的生长优势,同样会造成农产品、瓜蔬的产质量损失。
2.3.3秋季连阴雨。秋季连阴雨一般出现在9~10月,11~12月偶发。海门地区年平均1.5次,最多年份出现5次,并且仅6年未出现连阴雨,在出现的秋季连阴雨中也以短连阴雨为主,占59%;16d以上的长连阴雨较少,最长1次为1968年11月27日至12月20日,累计24d连阴雨。秋季连续阴雨常造成秋季露地种植的西甜瓜、大白菜等感染软腐病菌而出现腐烂症状,在田棉花亦大量出现烂铃烂桃现象,水稻因连续阴雨而易发稻曲病,秋玉米、大豆、花生等发芽霉烂,造成农作物大大减产,品质降低。
2.4台风(热带气旋)
台风是历年来影响农业生产最为频繁的灾害性气候,据历年气象资料显示,影响海门地区的热带气旋主要有登陆北上型、登陆消失型、正面登陆型、近海活动型和南海穿出型五大类型。从台风影响海门时间看,每年5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有可能出现强度不等、类型不同的热带气旋,但7月上旬至9月中旬相对集中,为其多发期,而8月则为热带气旋影响海门地区最为频繁和严重的月份;从数量上看,影响海门地区的热带气旋年均2.7个,最多年份达到7个(1985年),其中影响时间最早的台风为2006年1号台风珍珠(2006年5月19日),最迟的则为1972年20号台风(1972年11月8日)。台风过境对海门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2种类型:一是热带气旋本身环流影响;二是热带气旋和西风带共同影响。影响的天气主要表现为7~9月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与8级以上大风,常常引发花生等矮型农作物被水淹没、玉米等高秆农作物大量倒伏、保护地大棚等设施被吹垮倒塌,使种植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5寒潮(低温冻害)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海门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当冷空气影响后48h内最低气温降温≥10℃,同时最低气温≤4℃,陆上平均风力5~7级(海区平均风力7级以上)即为1次寒潮过程。寒潮侵袭时不仅有偏北大风、剧烈降温,还常伴有雨雪和冻害,影响海门的寒潮按照季节可以划分为秋季寒潮(10~11月)、冬季寒潮(12月至翌年2月)和春季寒潮(3~4月),其中,春季还常发生倒春寒。寒潮侵袭多以低温冻害形式伤害在田农作物,越冬农作物在遇到0℃以下的低温,使植株体结冰或者丧失一切生理活力,造成作物植株死亡或者部分死亡。伴随寒潮低温的霜冻主要有秋霜冻和春霜冻,其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也十分严重。春霜冻对拔节后的三麦、抽薹的油菜、露地蔬菜表现出极大的杀伤性,原因在于拔节期三麦、抽薹油菜正处于低温敏感期;并且随着近年暖冬现象的出现,越冬三麦及油菜生长势渐强,生育期提前,可以说春寒潮出现越晚对农作物影响越大。而秋霜冻则出现越早对秋季在田作物影响越大,一旦发生秋霜冻,未吐絮的棉桃棉绒变黄,出现烂桃,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山芋等其他喜温作物后期成熟受到抑制,秋玉米易失收,部分露地叶菜类蔬菜也常被冻伤萎蔫枯死。
2.6偶发性农业气象灾害
相对于上述5类主要常发性农业气象灾害,冰雹、龙卷、雪灾等则属于偶发性或者年度间间歇发生的灾害性气候,前两者突发性大、破坏力重,但是影响范围小;而雪灾在海门地区发生概率更小,近年来只有2008年中国南方各省出现的持续冰雪灾害波及海门全境。目前,对海门种植业影响巨大的主要为冰雹与龙卷。冰雹与龙卷均是局地性天气,影响范围都不大,持续时间短,气象观测难以记录,预测预报更有难度,但是一旦小范围发生则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灾害,对保护地大棚设施、林果树木等造成严重损坏。据海门气象资料显示,自1960年至今海门地区龙卷风(包括飑线)、冰雹记载共有49次,其中4月、5月、9月各4次,占比8.2%;6月为8次,占比16.3%;8月10次,占比20.4%;7月19次,占比38.8%,可见海门地区冰雹、龙卷发生活跃期为6~8月,7月为发生高峰期。而雪灾则主要由于强降雪、持续大雪对农作物造成机械伤害、低温冻害等。海门市年平均降雪日5.2d,平均积雪日3.8d,历史上海门地区冬季最多降雪日为17d(1976~1977年),最多积雪日为14d(1968~1969年),累年平均降雪初日为1月28日,最早初日11月27日,最迟初日3月18日;累年平均降雪终日为3月2日,最早终日1月5日,最迟终日为4月2日。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中,雪灾造成危害主要集中在3~4月,但是作物越冬期出现持续暴雪或大雪也能造成农作物严重受害。如3~4月正值三麦拔节抽穗、油菜抽薹开花期,耐寒性下降,此时若春雪迟到,加上大雪融化使气温进一步下降,则直接导致夏粮作物减产;而冬季若出现类似持续的强降雪,也同样对种植业生产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2008年海门地区遭遇了“1月25日夜间至29日”与“2月1日午后至3日”2次大范围强降雪天气,累计持续7d,过程雨雪量近41.9mm,农田最大积雪深度超过23cm,造成油菜出现机械伤口与茎杆裂缝,融雪出现的低温冻害加重油菜的受灾程度,使得当年海门地区油菜生长势与抗逆性削弱;加之种植的油菜品种抗病性普遍较差,最终导致当年油菜菌核病呈现大发生至个别品种局部特大暴发成灾,使广大油菜种植户蒙受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此外,强降雪还造成众多保护地大棚设施被严重压塌压坏。当然,强降雪后出现的持续冰雪严寒天气冻死了大量农业害虫,尤其使2007年在海门地区达到大发生至局部暴发的外来入侵害虫烟粉虱种群激增与扩散危害态势受到了明显抑制,2008年至2009年入春以来烟粉虱在海门地区的发生都呈现中等偏轻趋势。
3预防措施
3.1在气象上加强预测预报
针对海门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在统计分析历年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抓住常发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着眼点,做好区域性农业气象灾害中长期及短期预测。争取更多的政府资金和科研项目资金支持,开展对当地农业种植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课题研究,提高预报准确程度;并将准确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农林种植业部门,以起到事前防备的作用,增强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性的主动性。加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以尽早在龙卷、冰雹出现之前开展好一系列防范工作。
3.2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上加强防范
3.2.1提高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认识程度。农业气象灾害事关农业种植业生产安全,必须得到当地政府与农林部门高度重视,以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信息交流,尽早了解与掌握每一年度、每一季、每一茬作物不同区域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灾害性气候特征;尽可能做到事前介入防范,启动相应的防御措施,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宣传、农民参与的农业气象灾害群防群治运行机制,让规避灾害、防灾减灾的行动成为一种自觉防范行为。
3.2.2各项防范措施运作到位,起到实效。一是应对旱灾防范措施。为了应对春旱在春玉米、马铃薯播种时可以采取地膜覆盖,不仅可以增温、保墒,而且有利于作物提早近10d上市,增产10%;在保护地设施条件下,栽培大棚西甜瓜时使用膜下滴灌,控制水滴流量;喷施叶面肥,提高作物植株的抗旱能力。应对伏旱,在玉米摆果肥、棉花花铃肥上可加大施肥的对水量。应对秋旱,可对秋熟作物施足基肥,特别对棉花、水稻等作物早期施好钾肥,可以大大提高其抗逆性;油菜育苗、三麦播种时,可以采取前天上水,第2天播种,下籽播种时可以适当深播。此外,应对旱灾,可以引进新栽培技术,如西北农大新近研发的保水剂,确保旱期作物根系始终有必需水分吸收。当发生旱情后,必须尽快组织群众采取多种方式抗旱。注意利用早晚抗旱;避免漫灌;加大田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机电抗旱机械设备;对于棉田等作物上由干旱导致的红蜘蛛普遍大发生,要及时选用杀螨剂喷雾防治,以减少次生害虫危害。二是应对涝灾防范措施。应对暴雨等强降雨造成的涝灾,可以事前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种植,搞好田间一套沟建设,深挖排水通畅的沟渠,做到能排能灌;在汛期、暴雨来前开闸降低内河水位。当发生涝灾后,及时组织群众排干田间积水,确保在田作物不淹水,对于根系吸收受影响较轻的作物及时喷施叶面肥,增强生长势。三是应对连阴雨防范措施。应对连阴雨,部分作物可以采用高垄栽培,此外要开挖田间一套沟,确保田间与保护地内不积水。对棉花苗床则要抬高床位,防止烂种。当出现连阴雨后,要利用晴好天气及时对玉米等春播作物进行松土、施肥,以提高抗逆性。对于田间由于连阴雨滋生的病害,如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需要及时加以必要防治。尤其在大棚等保护地设施内,瓜蔬类病害防治在阴雨季节应该换用施药方法,改原先喷雾法为棚内烟熏剂熏蒸防治,以免再度增加棚内相对湿度而加重病害发生。四是应对台风防范措施。由于台风来势迅猛,事前对农作物无法进行防范,只能对一些保护地大棚设施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当台风侵袭过后,则要及时扶理倒伏的玉米、棉花等作物,排除田间积水,施好补伤肥,对折断严重的田块则立即改(重)种。五是应对寒潮防范措施。应对春寒(包括倒春寒),对玉米、棉花春播作物采用地膜覆盖;对春播四青作物、瓜蔬则利用小棚、大中棚设施栽培;适当推迟和提前每天早、晚开关棚门时间;对露地作物利用晴好天气松土,以提高作物根系土壤温度。为了应对秋播低温冻害,应严格掌握秋季收青玉米的播种期,最迟不得迟于8月10日;推广早、中熟棉花品种,按照“早增、早发、早收”进行相应培管,以提高优质铃比例;适当提早大棚草莓、越冬蔬菜的地膜及大棚棚膜的覆盖时间。应对冬季寒潮,在寒潮来临之前,对露地越冬蔬菜采用作物秸秆、地膜等覆盖,在冷暖尾头天气搞好露地其他作物的中耕,不断提高地温;对保护地设施蔬菜,及时抓好大棚棚门管理,在大棚内采取多层膜覆盖,夜晚在大棚外加盖草帘御寒;采用电热丝育苗,提早早春瓜蔬作物苗的移栽期,并提高秧苗质量。应对霜冻,在早秋霜冻发生前,及时收获秋熟作物,对越冬作物,特别是瓜蔬秧苗,及时采用地膜覆盖,大棚盖严棚膜;在春霜冻之前,对春玉米、棉花苗及时施好苗肥,提高其抗寒能力,对所有苗床覆盖好地膜;春季霜冻之后对三麦、蚕豆、油菜等夏熟作物迅速喷施好叶面肥,以增强生长势。六是应对偶发性气象灾害防范措施。由于小区域范围内冰雹、龙卷风等偶发性气象灾害(雪灾除外)无法及时准确预测,所以事前的防范工作不能发挥作用,而只有在偶发性气象灾害突发后,第一时间采取抢险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如发生冰雹、龙卷风之后,应该迅速组织群众扶理倒伏作物,喷施叶面肥,对受害严重作物田块则拔除改种或重种,以减少经济损失。
4参考文献
[1]吴富宁,刘洪伟.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J].中国水利,2009(3):45-46.
中图分类号:S165+.2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1.018
黄骅市位于河北省东部,濒临渤海,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近年来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拥有蔬菜(含瓜果类)播种面积5 254 hm2[1],其中设施类达1 100 hm2,共有各类温室、拱棚18 000多座,年产各类瓜果、蔬菜12万t,是京津地区重要的菜篮子供应地。在种植制度方面,春秋棚占85 %以上,其他一大茬和冬春茬则相对较少,占15 %左右。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发现,大风、强降温、寡照、雪灾等各类气象灾害发生较多,每年都对设施蔬菜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笔者针对这些制约黄骅市设施蔬菜发展的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进行研究,以寻找防御这些灾害的措施,这对促进黄骅市设施农业的良性发展可谓意义重大。
1 数据与方法
所用黄骅市1990—2012年的23年间大风、温度、能见度、天气现象等气象资料来源于河北省黄骅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其他资料来源于黄骅市统计局。采用对比分析法,对黄骅市设施蔬菜生长的主要季节(10月至翌年3月)内的多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明确这些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2 主要气象灾害
2.1 大 风
大风灾害是冬、春季节对设施蔬菜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如防御不当,轻者将刮飞、刮破棚膜和草苫,严重者将整个设施彻底破坏,使棚内蔬菜突然遭受冷害和冻害,造成损失,甚至造成绝产。
统计黄骅市1990—2012年间23年(10月份至翌年3月)的大风次数(图1),发现大风次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出现次数最多的年份分别是1996年和2001年,分别为8次和9次,2004年至2008年则连续5年大风次数为零。在月度分布中,23年间以3月份出现次数为最多共34次,其次是2月份和11月份,分别为17次和11次,其余月份均在10次以内。
2.2 强降温
大幅度的降温会使设施内的温度降到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以下,造成其发育缓慢,生长期延长,若发生冷害和冻害,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按照强降温的统计标准[2],以日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5 ℃,且该日最低气温24 h内下降等于或超过8 ℃或者48 h内下降等于或超过10 ℃作为一次强降温过程进行统计,强降温天气过程成明显减少趋势,1990—2012年间,共发生强降温12次,平均每年发生0.5次,从年际分布来看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从年内分布来看3月份发生较多,其次为12月份,此时黄骅市主打设施蔬菜品种正好处于开花结果期,如短期内强烈降温,将造成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应及时根据天气预警信息采取增温措施,加强管理,这对丰产丰收、趋利避害十分重要。
2.3 极端最低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是决定设施整体布局[3]、结构及种植品种的重要参考指标,极端最低气温的高低、持续时间的长短对设施内蔬菜生产及管理措施影响都极大[4]。黄骅市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如图2,如果管理不及时,措施跟不上,将造成严重冷害和冻害,造成减产、绝产。
由图2 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黄骅市年最低气温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对发展设施蔬菜生产有利。其中,23年间极端最低温度值为-18.2 ℃,出现在1990年2月1日,其余大部分年份在-10.0~-16.0 ℃之间变动,占78%,小于-16 ℃的年份占13%,大于-10 ℃的年份占9%。根据年极端最低温度变化情况,及时改善设施的管理措施。
2.4 寡 照
连续的寡照天气过程,一方面使植株得不到光照,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养分消耗得不到补偿[5],长势缓慢,同时由于较长时间得不到太阳辐射也会使棚室内的温度不能回升,当低于蔬菜所需温度下限时,就会产生冷害或冻害;另一方面,除直接造成危害外,还会因通风换气不良,有毒气体不断积聚,相对湿度大而产生气害,促进灰霉病、菌核病等一些低温病害的发生流行[6-7],加重损害。造成寡照农业气象灾害的天气过程主要有大雾和连阴(雨、雪)天2种。
2.4.1 大雾 按照有效能见度小于1 000 m的标准[8],统计黄骅市1990—2012年历年(10月至翌年3月)大雾天气过程出现日数(图3)。从图中可明显看出,大雾日数成明显的下降趋势,且斜率较高达-0.445 7,这种变化趋势,对设施蔬菜的生产也是很有利的。另外通过对年内出现时间进行统计(表1)发现,在设施蔬菜生长季内,以12月份出现次数最多为93次,月内平均每年出现4~5次,其次为11月份和1月份,分别为66次和52次。
2.4.2 连阴天 按照魏瑞江[9]对寡照天气的确定标准,以连续3 d无日照,或4 d中有3 d无日照,且另外一天日照时数小于或等于3 h为轻度寡照灾害;以连续4~7 d无日照或连续7 d日照时数小于等于3 h为中度的寡照灾害;以大于7 d无日照,或连续10 d以上日照时数小于等于3 h为重度的寡照灾害,统计黄骅市1990—2012年寡照灾害的发生情况,见表2。由表中可以看出,除10月份和翌年3月份相对较少外,其余月份均出现次数较多,重度寡照灾害以12月份较多,平均每年0.2次,轻度灾害除3月份较少外,其余月份出现次数相差不大,平均每年发生2~3次。从年度分布来看,进入2000年以后,各种程度的寡照灾害发生次数有增多的趋势,这与近年来黄骅境内引进大量化工企业有关。一般情况下,连续阴天寡照天气都伴随着强降温天气过程,对设施蔬菜的生长影响极大。
2.5 大 雪
大雪对设施蔬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0]:一是对大棚的破坏作用,积雪堆积在大棚上面,将棚室压塌压坏;二是遮挡作用,进入棚室的光照严重不足,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进而影响到蔬菜的正常生长,使发育期推迟,易诱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由表3可以看出,黄骅市降雪主要出现在11月份至翌年3月份,占92.4 %,其余月份占7.6 %,这其中又以12月份至翌年2月份为多。以降水量大于1 mm的统计标准,对1990—2012年的23年间进行降雪次数统计,见图4,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降雪次数有增加趋势。
3 结论与灾害防御措施
3.1 结 论
近年来,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黄骅市冬季平均气温也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影响黄骅市设施蔬菜主要生长季的气象灾害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极端最低气温呈缓慢升高的趋势,对发展设施蔬菜有利,但每年的波动性较大,多数在-18.0~-10.0 ℃之间波动;强降温天气过程发生次数呈减少的趋势,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由于黄骅现有设施加温设备相对落后,每次强降温过程都会对黄骅设施蔬菜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大风、大雾天气过程发生次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寡照天气现象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大雪天气过程有增加趋势。
3.2 灾害防御措施
3.2.1 建立预警措施 这是进行预防和规避各类气象灾害的前提条件,只有预警措施建立的好,才能在各种气象灾害将要到来之前,及时将这些信息传达到设施蔬菜管理者手中,才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类防御措施[11]。近年来黄骅市气象部门为农服务工作投入力度很大,建立了气象预警大喇叭、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多种措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对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工作来说非常重要。此外,各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的建设,对灾害预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2.2 增加设施投入,提高设施抵御各种气象灾害的能力 目前,黄骅市各种设施蔬菜生产的硬件投入情况相对还较低[12],以春秋棚居多,抵御各种气象灾害的能力普遍较低,补光措施、加温设施等相对落后,一旦遇到寡照、强降温天气到来时,防御措施非常有限,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3.2.3 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对设施管理知识的学习,定期召开针对各类不利气象条件的管理措施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灾后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以减轻灾害损失,同时加强与植保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各乡镇蔬菜管理部门的联系,发挥部门联合作用,将损失降到最低。
3.2.4 调整种植结构与品种 使种植结构更加合理,更加适合黄骅当地气候特点,主动规避各类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例如,针对寡照天气增多的趋势,可以增加短日照的蔬菜品种或绿叶蔬菜种植面积,或者增加各类食用菌的种植等。
参考文献:
[1] 黄骅市统计局.2012年黄骅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M].黄骅: 黄骅市统计局,2013.
[2] 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天气预报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40.
[3] 白青,张红亚,傅理.极端低温条件下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11):154-160.
[4] 徐凤霞,王琪珍.低温寡照对温室大棚蔬菜的影响及其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7(23):15-16.
[5] 夏卫国.温室大棚蔬菜气候灾害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52.
[6] 李月英.灾害性天气对日光温室蔬菜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农村科技开发,2003,26(3):17.
[7] 李建新.设施蔬菜灾害性天气防范管理措施[J]. 山西农业科学,2009(7):86-87.
[8]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38.
[9] 魏瑞江.日光温室低温寡照灾害指标[J].气象科技,2003,31(1):50-53.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种类;措施
1农业气象灾害的产生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合适的气象条件,比如温度、水、光照等条件必须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才能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一旦某个条件发生改变,达不到作物的生长要求,作物就会停止生长,从而造成作物的产量降低甚至绝收,这种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影响,就是农业气象灾害。与气象的概念略有不同,农业气象灾害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而言的,而气象现象是一种天气气候现象或过程,并不一定都形成灾害。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一旦危及到作物处在生长期并造成产量变化时,就属于农业气象灾害,比如寒潮、倒春寒等。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可以有很多种类,一类是由温度因子而引起的,如热害、冻害、霜冻、热带作物寒害和低温冷害;另一类是由于水分而引起的,如旱灾、洪涝灾害、雪灾以及雹灾等;再有一类是由于风引起的风害。另外还有各种气象因子综合变化而共同作用的灾害,比如干热风、冷雨和冻涝害等。
2几种常见农业气象灾害
2.1冷害每种作物都有一个最低的下限生长温度,并不一定是零下温度,有的零上几度就可能形成冷害,但是在作物的生长季节内,温度处于下限温度之下,难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使作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导致作物的组织器官受到伤害,以至于死亡,从而导致减产或绝收,这是由于温度因子变化而产生的灾害。
2.2霜冻这种灾害也是由于温度因子变化而引起,但不同于冷害,具有温度骤降的特点,一般是在温暖时期内,大气的温度骤降到很低的程度,迅速的降温引起作物组织损坏甚至死亡,形成低温冻害,对于一些必须生长在零度以上温度的作物,一旦温度降至零度,细胞中的水分就会结冰,导致细胞脱水,同时冰晶的膨胀也会破坏细胞,导致作物损伤。
2.3干旱作物生产必须要有足够的水分,但如果遇到无雨或少雨天气,又不能进行及时灌溉,作物生长的土壤中水分就会缺失,同时空气也会相对干燥,植物本身蒸腾作用也会散失一部分水分,导致作物缺水,作物外观表现出萎蔫现象,如果一直无法补充水分,植株将会干枯死掉,作物无法发育生长从而大面积减产。
2.4洪涝作物缺水会影响生长发育,而水分过多也同样对作物生长不利,因为雨水过多使农田被淹,导致植物体内水分过多,加上土壤长期被水浸泡,透气性变差,根部会发生病变甚至腐烂,导致作物停止生长甚至死亡。而且土壤变得松软,遇风时作物会出现倒伏,导致减产欠收。
2.5干热风这是一种综合的天气现象,主要表现为温度较高,湿度低,而且有较大的风速,这样的条件下使作物的蒸腾作用加速,短时间内就会导致作物缺水,如不能及时灌溉,则会导致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带来巨大的农业损失。
2.6冰雹这是一种由于强对流天气变化而引起的一种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如果作物正处在苗期,冰雹还不至于使作物完全死亡,一般春季受灾后,作物还能很快恢复生长,但是夏秋两季如果受雹灾,农作物在冰雹的破坏下,会出现叶片被打碎,茎秆折断,花穗被毁掉,籽粒被打落等现象,轻则大幅减产,重则颗粒无收,损失惨重。
3农业气象灾害防范措施
3.1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程度是由农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就可以减轻受灾程度。要大力发展水利事业,确保灌溉、防涝工程的作用,同时要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加强农田的基本建设,提高抗旱、防洪涝的能力。
3.2加强环境的改善,调整种植结构农业生产中生态环境对于气候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加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改变局部的生态环境,能有效防止干旱、高温热害和干热风天气的形成。同时要根据当地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一些规律特点,对作物的种植结构及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置,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采取一些防灾抗灾的技术措施进行防范,如播种期选定、土壤的耕作方式、灌溉的合理调控、肥料的施用、土质结构改良,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提高抗灾能力,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
3.3运用科技手段进行防灾利用科技产品和科学技术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防范,比如一些抗旱剂、增温剂、萘乙酸、乙烯利等化学药剂的使用,能够减轻或避免干旱、干热风、低温冷害的危害。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建立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农业技术体系,从农业系统的整体着手提高抗灾能力,做到有灾防灾,无灾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