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1 16:10: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体育经济学专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69
[中图分类号]G420;C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1
0 引 言
统计学这一门学科的应用性与实用性非常强,也是一门方法论科学,是高校中经济类学科必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是随着时代与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经济统计专业的教学呈现出了诸多问题,所以要对原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来适应时展的需要。
1 统计学概述
应用统计与理论统计是统计学中的两大基本模块,应用统计学更加侧重各个领域中对于统计学的应用,而理论统计更加侧重于统计学理论以及相应的数学方法。统计学不仅在经济与管理学上大显身手,并且在医学、生物学、工程学、心理学、工程学、法律及体育等诸多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2 统计学课程的问题
2.1 核心课程不完善
现阶段,高校经济统计学专业主要是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①通识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②经济管理的理论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③统计学专业课程,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国民经济核算、市场调查与金融统计等。
从实用的角度看,统计学专业课程并不完善,还应该包括企业统计、行业统计等实践性较强的统计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对于统计学知识的认识,更有助于统计学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2.2 课程内容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经济统计学的相关课程(例如国民经济核算)在课程设置上大多较为固定,教材内容较为基础,没有很好地反映出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不利于高、精、尖人才的培养。
2.3 学生在学习统计学时存在一定的问题
统计学作为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其概念也非常多,各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并且对于公式计算的要求是十分高的。如果不让学生们进行一些有助于学习的阅读或实践的话,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达不到要求。在经济类专业中,大部分学生眼中的统计学课程就是一门数学学科,拥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对于理解能力的要求是十分高的,加上教师的授课方式不得当,使整个学科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们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在他们的内心中对这门学科产生恐惧感,严重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与成绩。
2.4 考核方式落后
现在许多统计学课程都是通过考试来考核的,通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学生们的总成绩是由考试成绩及平时成绩来决定的,而闭卷考试的内容太注重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核,忽略了统计方法与应用能力等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这就会使学生就算是考前临阵磨枪也能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分数,考核分数无法显示其应用能力的真实性。
3 统计学课程的改革创新措施
3.1 积极引用案例教学法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非常有利于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更好地学习课堂知识,是一种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新型授课方式,它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对于统计学数学模型理解困难的问题,还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直观的统计信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升思维能力。不过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案例的选取要求还没有一个定论,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感受进行综合考虑。
3.2 完善大纲
教师要积极进行工作总结,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第一时间发现、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人才培养大纲中不完善的地方要进行及时修订,制定出一套适合经济类专业学生发展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
3.3 积极引入世界前沿的先进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近年来,国际上经济统计学的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国际官方统计机构(如联合国、OECD、世界银行的统计部门)还是学术界的理论研究,都能看出经济统计学的理论研究有着很大的发展,但再好的理论不主动学习推广,只是一味地自说自话是没用的,所以要将国外的先进理论课程引进到国内的课堂中来,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①直接引入国外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成果,如联合国最新的核算体系(SNA2008)、投入产出核算领域的国际权威读本Input-output Analysis 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等。②把当前经济统计学领域的国际研究进展引入国内教材,如国际比较(ICP)的理论与方法进展、非市场服务核算等。
3.4 探索新型的评价方法
探索新型的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可以从两方面入手:①不论那次考试都要做到基本知识、基础能力与应用能力并重,要重视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②要对现有的综合成绩评价体系进行创新,除了要参考续期最终的闭卷考试成绩之外,还应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讨论、答辩及小组互评等方式来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4 结 语
ν臣蒲У慕萄体系进行改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不断地总结工作经验,发现自身的问题,还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探索新的改革之路与方法,只有这样才够更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我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经济人才。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素养;要求;培养途径
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的一生发展如同建造一栋高楼,地基的坚实对高楼的作用不言而喻。人脑生理学家发现,儿童的智力与性格在0―3岁之间就完成60%,3岁―6岁完成80%,所以学前教育对于人一生发展的“地基”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社会流行语,相对应的幼教专业也逐渐成为热门专业。
一、学前教育专业优势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高等教育在成为大众教育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我国21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学前教育作为规划的20个重点问题之一,备受关注。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重视学前教育,政府大力兴办公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这些都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火爆的重要原因。相比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情况,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似乎成为了就业宠儿,据中国教育报报道,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成为就业前景前十位的金牌专业。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到,幼儿教师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公共业务”。笔者通过到多家幼儿园进行调研了解,如今幼儿园急需要“热爱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理念新,具备较强幼儿教育教学技能,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富有爱心、耐心且细心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
专业技能是幼儿教师的立身之本,学前教育学生就应该具备以下的技能:
1、扎实的理论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首先应具备从事学前教学工作及其相关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其次需要有分析解决教育工作中出现实际问题的本领。要想掌握这些能力,必须牢固掌握学前教育学原理、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科学教育等理论知识。
这些理论知识的掌握,不仅需要在课堂中仔细聆听教师的讲授,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融会贯通,比如在图书馆查询相关书籍、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探讨等等。
2、过硬的职业能力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们越发重视幼儿素质的培养,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受到良好的教育,多方面的发掘幼儿的特长,并培养幼儿的兴趣与爱好,这一切都要求从事学前教育的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如钢琴、美术、声乐、舞蹈、语言等,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并不断积累与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从而为之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全面的专业素养
综合能力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而它的强弱是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关键内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会进入各个幼儿园担任教学、保育等不同职责的教师工作。幼儿园是一个集体,集体的健康发展需要集体内部个体的共同努力,只有合作无间、上下一心、团结协作,才能使幼儿园运营正常,形成管理合力,达到健康正常的壮大,所以学前专业学生应具备很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另外,创新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幼儿纯真、大胆、随心所欲,既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跟不上幼儿的发展,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打破常规,创新性的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与社会发展、知识剧增相适应,时刻把握幼儿的动态发展,尊重其个性发展,并鼓励幼儿在创新过程中勤于实践、不怕挫折,这样才能培养幼儿坚韧、勇敢的良好品质。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素养的途径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技能型相当强的专业,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学习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加强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注意教师基本素养的培养,比如英语、计算机、普通话、三笔字等,还应更偏重于音乐、钢琴、舞蹈、美术等课程的开展。在音乐课上学习发声理论,准确动听的演唱幼儿歌曲,并配合表演。在钢琴课中学习规范、正确的弹琴方法,并能即兴伴奏,达到边弹边唱的能力。在舞蹈课中练好基本功,学习民族舞及幼儿舞蹈,掌握舞蹈的精髓,培养美感,做到能独立排舞。在美术课中模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学习制作教具、学画简笔画、学习美工、剪纸,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创作图画等。教师在每个阶段做相应的技能考核,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
2、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竞赛
“以赛促学”,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业技能竞赛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技能竞赛要求突出专业特色,将最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基本技能作为竞赛主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开展绘画、手工展览,教案设计比赛、幼儿歌曲弹唱比赛,故事大王比赛,幼儿活动设计比赛,自编舞蹈比赛,自编自导儿童剧比赛,以及综合性的汇报演出,充分展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及过硬的专业技能,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出更优质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
关键词:学校体育;田径类课程;径赛项目;整体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7-0039-04
近年来,各体育院系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多次修订,运动项目教学比例大幅度压缩,其中田径类课程的教学时间减少了约30%,并要求在一个学年内完成短跑、跨栏、跳高、跳远、铅球、标枪6个主要项目的教学任务。加之扩招后学生的田径运动技术水平普遍下降,无疑对田径类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优化课程设计,确保田径术科尤其是复杂项目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体育院系教学所面临的共同课题。针对当前的分项教学普遍存在诸如教学目标分散、教学内容缺乏内在联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等一系列的问题,很多学者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较显著的教学效果。但这些大都依据某学习理论的局部特征而缺乏对该理论的整体考虑,从而导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偏差。例如在以技能迁移理论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的方法设计中,经常忽视学生认知结构对技能迁移的影响,而以结构一定向理论为基础重构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方法设计中,对动作表象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缺少必要的关注。为此,在借鉴前人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径赛项目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教学实验。
1 径赛项目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1.1 径赛项目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根据技能迁移规律设计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过,在这些研究中对认知过程在技能迁移中的作用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与对有关技能迁移理论的理解不够全面有关。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迁移理论,较为流行的主要有3种:1)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2)贾德的概括化理论;3)格式塔学派的关系顿悟说。目前大多数运动技术项目教法研究主要以前2种传统学说为基础展开的。在不同的学习理论支持下,这两种学说尽管对迁移发生机制的解释各异,但都与概括密不可分的。所谓概括就是学习者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学习材料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共同的本质的因素的思维过程。共同要素说强调客观刺激物间是否存在共同要素,而共同要素的辨认则是比较、分析、概括的结果。概括化理论则认为不同技能间的共同要素或成分仅是迁移的必要条件,而产生迁移的关键在于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这两种传统学说并没有否定概括思维在技能迁移中的重要作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进一步表明,一种学习并不是直接与另一种学习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间接地影响另一种学习,影响的范围也就是迁移的程度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特征,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最关键的因素。与此相应,技能教学并非是学生简单的模仿活动,而是定向建立相应动作认知结构的过程。有关教学方法研究必须关注认知结构对技能形成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恰恰是目前技能教学研究中的理论缺憾。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们提出田径类课程径赛项目整体教学方案,根据该整体方案的理论基础,对径赛项目教学内容的编排和教学策略都重新进行了相应设计。
1.2 径赛项目整体教学内容设计
运动技能的迁移有别于心智技能的迁移,往往以具体动作为特征。相似的动作结构和体能与技能要求是产生迁移的基础。从径赛项目的技术动作结构看,具有非周期性特点,即一侧下肢的着地―缓冲一蹬伸与另一侧下肢的折叠―摆动动作的交替重复;在技能要求方面,都强调步长与步频的匹配、蹬与摆的配合、跑与跨的结合、用力与放松的交替、速度与耐力的保持。而速度和快速力量则是这类项目的主要体能特征。根据这些项目动作结构、体能和技能要求的相近性,对这些项目进行重组,将短跑、中长跑教学看成是跨栏跑教学的手段和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技能迁移的规律,形成以专项练习促进专项能力增长,从而在现有教学资源的条件下,提高跨栏跑等复杂项目的教学效果。
1.3 径赛项目整体教学基本策略
1)教法上强调重构动作表象和认知结构。
根据径赛项目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在教学策略上,特别强调重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动作表象,以发挥认知和动作表象在技术学习中的重要导向作用。首先,将动态性的录像手段引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每次课都拍摄练习者自己的动作,通过常速、慢速、特写及与优秀运动员对比等现场适时播放呈现给学生,并配以教师的技术讲解、提示作为补充,使学生形成清晰完整的动作表象。其次,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在每个动作学习过程中,有层次地加深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分析、理解、归纳而形成合理的逻辑组织。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将每次课的重点、难点、各项目的共同点和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展示给学生,通过讨论、提问和归纳,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理解、概括径赛项目的技术原理以及各动作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从而有效促进技能的迁移。
2)学法上注重互助合作,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在运动技术教学的中后期,鼓励学生合作互助和角色互换。根据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每一小组均有能力相对较强、能力一般和能力相对较弱的3部分学生组成。小组建立后,教师指引他们进行合作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的主要错误与需要改进的环节,鼓励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与讨论,并改正同伴错误。在合作小组中由技能最好的学生充当“教师”,指导其他成员练习,针对小组成员的技术缺欠,“教师”提示其改正提高,并督促其他成员给予练习者必要的支援。
2 整体教学实践
2.1 教学实验对象
台州学院体育科学学院04、05、06级男生各30人,共计90人。共进行了3轮教学实验,每轮教学实验前都对学生的身体条件和相应素质进行测试,然后采用配对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人数相等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基本情况为身高((1.75±3.03)m、(1.74±2.94)m)、体重((65.8±2.82)kg、(65.2±3.11)kg)。30m跑成绩((4.30±0.18)s、(4.40±0.21)s)、100m跑成绩((12.70±0.28)s、(12.70±0.31)s)、立定跳远成绩((2.63±9.71)m、(2.61±10.25)m)、1500 m跑成绩((356.0±23.9)s、(360.0±20.7)s)。
2.2 教学实验方法
1)实验内容与方法。
根据实验设计方案,对照组按原教学计划分项组织教学。在第1学期学习中长跑(6学时)、短跑(12学时),在第2学期学习跨栏跑(24学时),3个项目共38学时;实验组则根据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将中长跑、短跑和跨栏跑3个项目衔接起来,于第1学期分成2个阶段集中组织教学。第l阶段为整体教学阶段(24学时),每次课安排2个项目并以跨栏跑作为主教材,其组合方式为:跨栏跑+中长跑(10学时)、跨栏跑+短跑(14学时)。第2阶段为分项教学阶段(14学时),其教学顺序为中长跑(2学时)-短跑(4学时)-跨栏跑(8学时)。
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始终采用分项教学的常规模式组织教学,其基本策略体现在教法上注重讲解、示范和纠错,学法上强调模仿与练习;实验组根据径赛项目整体教学理论,在教法上强调重构动作表象和认知结构,而在学法上注重互助合作学习。
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非实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在整个教学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且两组学生对实验过程毫不知情。
实验结束时,由3位田径专项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评分标准,分别对3个项目进行达标成绩测试和技术评定。由于技术评定属于表现性的评价,由多个评分者进行打分,影响技术评定结果信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评分者之间的不一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每轮实验结束前组织3位评分教师对田径教学大纲中的技评标准进行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每轮实验结束后对3位教师的打分情况进行肯德尔和谐系数fKendall’s w)检验。3轮实验中3位评分教师打分情况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923,0.905和0.941,3次打分隋况的Kendall’s w值均高于0.7,表明3位教师之间的评分一致性信度相当高。
2)动作表象与认知水平测试。
该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价被试者对所学动作的表象和认知水平,即对动作的过程、结构、关系的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方面的清晰程度和正确性。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包括3个径赛项目的正确动作和典型错误动作各25幅连续动作短片,然后将50幅短片混杂在一起,以一定时间间隔随机呈现在电脑屏幕上。要求被试者观看每一短片后立刻:1)回忆以前相应动作的表象;2)指认与以前动作表象不一致的画面。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得0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者动作表象的清晰度和认知水平越高。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动作表象和认知水平比较
为了进一步探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不同教学策略对动作学习的影响,根据运动心理学和田径类径赛项目技术特点,设计了用以检验两组学生对所学动作的表象和认知水平测验。由于教学内容顺序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不同,实验组学生对所学动作表象和认知水平测验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3个项目的达标和技评成绩比较
运动成绩和技术水平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实验结束后,聘请3位田径专项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对2组学生跨栏跑、短跑和中长跑(1500 m)项目进技术评定和达标测试(表1)。
由表1可知,实验组跨栏跑和短跑项目的达标与技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1500 m达标成绩差异不显著,但技评成绩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径赛项目整体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确保复杂项目的教学质量,而且不会降低其他项目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径赛项目整体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是以技能迁移规律为基础的。首先,跨栏跑、短跑和中长跑3个项目在动作结构和技能要求上存在共性。从动作结构看,它们均属非周期性项目,都由一侧下肢的着地一缓冲一蹬伸与另一侧下肢的折叠一摆动动作的交替重复;其次,从技能要求看,都强调步长与步频的匹配、蹬与摆的结合、用力与放松的交替、速度与耐力的保持。再次,从竞技能力构成看,都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目,大都以速度和快速力量为核心,平跑速度是决定跨栏跑成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短跑又是发展速度的最重要的手段,跨栏跑练习中的跑跨结合可有效地提高短跑所必需的快速力量水平。中长跑练习则为较长时间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奠定了基础。由于这3个项目的动作结构、技能要求和竞技能力构成存在很多共同要素和互为条件的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技能的迁移。2)径赛项目整体教学思想又是以认知心理学为依据的。其教学策略不仅强调教法上要重构动作表象和认知结构,学法上更是强调互助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整体教学的中后期,当学生初步掌握相关技能后,便组建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当个体在提供或接受帮助的互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分歧等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合作学习中个体观念转变的本质触发因素,一般来说,分歧通常会增加个人结论的不确定性,导致个体更积极主动地探寻,重新形成知识和结论,对所学技能也会掌握得更好、更牢固。3)练习是技能形成的主要途径,由于径赛项目整体教学把短跑、中长跑看成是跨栏跑教学的手段和组成部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各项目的练习时间和次数却相对增加,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技能的提高。对照组采用分项教学,这3个项目在两个学期内完成,教学目标比较分散,每个项目的教学课时相对较少。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技能迁移,但由于各项目之间学习间歇时间过长,当学习新项目时,原有的技能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消退或遗忘,导致技能间的迁移作用受到削弱。基于上述几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径赛项目的动作表象和认知水平与技评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组的动作表象和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依据径赛项目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教学策略,能有效
地提高学生对3个项目的动作表象和认知水平;而依据径赛项目整体教学来设计教学,不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相对增加了各项目的练习时间和次数,而且更能发挥技能迁移的作用,致使实验组3个径赛项目的技评和达标成绩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径赛项目整体教学设计方案是在有限学时下,提高径赛项目特别是跨栏跑等复杂技术项目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1):2-5.
[2]时金钟.高等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J].体育学刊,2005,12(5):82-85.
[3]刘永东.项群归类组合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2):17.19.
[4]张天德.跳高、跳远之间运动技能和运动素质迁移的研究[J]_体育科学,2000,20(1):55-57.
[5]陈群.试论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田径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3):111.113.
[6]刘耀荣,康利则.“结构一定向”理论在标枪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叨.安徽体育科技,2007,28(1):27-29.
[7]毕长年.投掷运动技术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教学之研究[J]_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1):18-20.
[8]卢刚.田径课程教学及“结构一定向”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2.
[9]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39-264.
[10]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1]杨卫星,张梅玲.迁移研究的发展与趋势[J].心理学动态,2000(1):23-26.
[12]殷恒婵,傅雪林,刘淑芳.体育教学中运用运动技能学习迁移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66-68.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教育专业 体育舞蹈专项 就业意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扩大,各类舞蹈专业也争相扩招,越来越多舞蹈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如何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就显得格为重要。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较为局限,首先专业技能知识并不突出,其次学习实践时间相对有限。所以大部分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毕业生并未将此专项学以致用,而毕业后则选择了其他项目的教学甚至从事新的领域。但同样也有部分毕业生继续体育舞蹈项目的学习深造,将体育舞蹈项目发展成为自己的事业。
就业观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念在就业上的综合反映,是人们对于就业目的、意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体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10级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就业意向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理统计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就业意向基本状况
调查显示,学生对就业政策及相关鼓励措施缺乏了解,39%的学生对就业政策不太了解,39%的学生比较了解,只有17%的学生认为非常了解就业政策。对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及鼓励措施的不了解,造成学生在就业意向选择上遇到不必要的障碍。21世纪以来,国家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相继出台各种加强就业工作的措施,基层就业、取消户口限制、科学研究、困难毕业生援助等等不同方面为毕业生提供方便,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积极了解当前就业形势,跟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加快转变就业观念、创新择业方式,在正确判断形势和自身能力素质的前提下,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二)就业选择意向
由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对毕业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主要以读国内研究生、考公务员、体育总局事业单位及自主创业为主,其中读研究生为我专业学生发展的主要选择,比例达到了48%。可见,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已经改变了“一次就业”的观念,把着眼点放在继续深造,再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上。
(三)就业地域意向
国家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一些本科生情愿去离户籍地较近的乡镇工作也不愿去西部,所以要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指导,指导学生去西部需要人才的地方去,首先考虑国家的需要,然后才是自身价值的实现。
三、就业意向特点分析
通过调查资料及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在就业意向方面的基本状况,总结出大学生在就业意向方面的一些特点。
(一)就业主体意识比较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y包统分”的毕业生分配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取代。21世纪,高校实行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毕业生就业制度积极适应了当前的市场需求,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应积极关注,适时制定好就业策略,不要盲目没有头绪,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
(二)就业期望呈现多种矛盾
在对就业地区、就业单位和期望月薪的选择上,有很大部分大学生都偏好于留在大城市发展,愿意去机关、事业单位及国企的人数较多,对月薪的要求也较实际平均水平高很多,这都体现了大学生就业意向脱离实际,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不合理性。
(三)就业价值取向多元化
在选择用人单位时,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重视经济价值。在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中,在社会地位等情况大致相同时,把经济收入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在职业选择上优先考虑与自身发展有直接关系的经济因素。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既认可传统的就业模式,也接受新的就业方式,如自主创业。
四、结论
(一)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对国家出台的各项大学生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不太了解,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与能带给社会的价值正确看待自己,并不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目标。
(二)目前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就业时的单位意向主要是继续读研深造,通过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其次是考公务员与体育总局事业单位。
(三)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最关心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是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发展前景好。在就业的地域意向上主要是以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生源地以及离户籍地较近的城市为主,只有少数学生选择出国以及经济较为贫困的西部地区。另外,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对于薪金的要求普遍较高。
参考文献
[1] 曹光四,缪丽华.扩招后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3.
[2]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1-18.
作为教育部于2001年要求率先实行双语教学的六个专业之一,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已为各界所认识。随着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国对外经贸领域迫切需要大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精通WTO规则以及国际经济贸易业务规范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带动下,中国高等教育也需要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在此态势下,国际经贸专业由于其专业特性,通过教学改革实行双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
然而,双语教学在中国仍属于新生事物。虽已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实践,但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制约,近几年来,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正呈逐渐萎缩之势[1]。在此大背景下,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也不能独善其身,其推行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教学质量亟须提高。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双语教学的实际体会和观察认识,分析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对促进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有所裨益。
一、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因素,一般可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两类。前者指社会文化环境与社会性质、国家双语制度、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的性质与规模、学生的家庭背景等;后者则包括师资水平、学生外语水平、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等[2]。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背景下,与其他专业的双语教学类似,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更突出地表现在后一类因素方面。
1.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当前,国际经贸专业师资队伍一般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为主,并正迅速补充以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这样一支教学队伍在常规汉语授课方面已相当胜任,并具备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的空间。但双语教学目的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顺畅地运用外语将课程基本概念、相关理论以及重点内容等讲授清楚,并通过与学生的现场互动了解其掌握理解情况。这对教师的外语口语、听力以及知识表达能力等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相当数量的教师缺乏在国外系统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其外语能力不全面,语法知识不系统,外语发音不标准,知识内容表达不规范,在授课中难以使用外语与学生做有效沟通,完成双语教学任务显得相当吃力。
2.学生外语素质及参与主动性需要加强。学生的认可和积极参与,是双语教学能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之一,而这又是以学生的外语水平及学习主动性为条件的。较之其他专业,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外语基础应相对较好。然而笔者的直接感受是,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似亦呈下降之势,且良莠不齐现象明显。同时,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大多数学生仍只是被动地听课、接受教师提问和参加考试,缺乏主动性及与教师的交流互动。笔者曾就《世界经济》双语课程对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关于双语课程教学过程的侧重点所在,仅有少数同学选择“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沉默且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只好多唱“独角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缺乏适用的双语课程教材。教材是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是实现双语教学目标的基本工具。没有一套好的、难度适中的教材,双语教学的开展不啻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要求,高校双语教学要使用原版教材。目前的问题主要在于:一是教师获取原版外文教材的信息渠道较为狭窄,常常难以做出恰当选择;二是在结构及内容上,原版教材与其对应的中文教材往往不相匹配;三是原版教材价格一般较高,学生缺乏购买积极性;四是原版国际经贸教材通常部头较大,其中专业词汇较多,知识涉及面广泛,对高校师生都存在一定难度。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在授课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又要如期完成教学计划,结果难免顾此失彼,也降低了原版教材的利用率。
4.教学支持条件尚显不足。据调查,目前高校双语教学缺乏相应的配套支持机制,如双语教师培养机制、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以及教学研究机制等,从而使教师的双语教学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双语教学的推进[3]。由于多数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所体现出的宏观性和发展性,要求教师在培养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特别是较高的听说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及时了解国际经贸理论及现实动态,部分课程还要求教师深入对外经贸实际工作部门,了解其业务流程。这些都要求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目前各高校普遍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在双语课程方面的付出未必会使其获得期望的回报。此外,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所需的硬件条件,如图书资料、数据库、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也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
二、推进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
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构成了当前制约高校国际经贸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虽然它们错综复杂且相互影响,但仍属可控因素。通过实施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对策,将能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的不利影响,推进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1.培养与引进合格的双语教学师资。为提高双语师资水平,应实行培养和引进“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在高校现行体制之下,要使双语教学持续系统地开展下去,教学主力只能是在职教师。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其从事的是外语教学而非双语教学;聘请对外经贸业务部门工作人员或他校教师,也仅能起点缀或过渡之用。因此,除在职教师需主动设法提高自身双语教学水平外,高校也要创造条件对现有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技能培训,包括选送优秀人员赴国外对口高校接受培训。此外,当前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已学成归国,高校对他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有条件从中选拔出专业知识理论水平高、外语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强并且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现有双语教学师资队伍中去。
2.提高学生双语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应继续强化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使学生切实提高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后续双语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程度不够的问题,教师除要抓好其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外,还可采用研讨式、启发式及辩论式等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4]。双语教学还须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教师应根据班级内学生外语水平的差异情况,确定授课内容中的适当外文占比。应该指出的是,鉴于课程成绩在学生参与评优、保研以及毕业求职等方面的作用,教师需对双语课程考试方式以及外文试题的占比、难度、涉及面等进行综合权衡,以使考试成绩能相对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开发出适用的双语课程教材。鉴于高校的现实状况,笔者以为目前双语教材建设的一种较好方法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的资深学者在选择高质量国外原版教材后,参照对应的中文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对原版教材的章节和内容进行精选和改编,并在添加注释、名词解释、练习题、小结等内容后汇编成教材。以笔者负责的《世界经济》双语课程为例,由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当代世界经济》教材包括中文版及英文版各一本,其在内容上完全对应且篇幅适中,很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当然,广义的教材不仅包括教科书本身,还包括PPT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参考材料等。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定教材后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制作形式生动的教学课件以及从有关外文网站上选用材料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相关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情况等告知学生,充分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4.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管理和支持。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得到教学管理部门等方面的大力配合支持。教学管理部门作为双语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一方面要设置双语课程准入门槛,实施教师授课资格制度,设立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将双语教学及其授课质量同教师的业绩指标和待遇挂钩,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同时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保障。要尊重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材选用、考试方式、学生成绩判定等方面给予教师必要的自主权,避免凡事搞“一刀切”。此外,教学管理部门还应会同学校其他有关机构,为教师参与国内外进修、异地参加教学研讨会及教学观摩、发表教改论文和出版双语教材等,提供相关信息、机遇以及必要的财力支持。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双语教学既是实现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前,囿于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整体上并不顺利。在“全面地用英语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才是双语教学的标志。” [5] 这种“规范的”双语教学难以一步到位的状况下,推行双语教学还需要管理者、研究者以及任课教师去不断总结和探索。国际经贸专业由于其更适于实行双语教学的内在特性,在探索和推行双语教学方面责无旁贷。本文结合笔者作为一线任课教师的实践与体会,分析了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不足之处期望有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邹芝.试析大学双语教学的瓶颈及出路[J].教育探索,2009,(10):68-69.
[2]冯晨昱,奥喜平.影响高校双语教学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7):60-62.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师资力量
在我国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国际经济和贸易拥有一支教学经验十分丰富、认真负责同时教学科研水平十分高的师资队伍,我国当前的最优的师资结构大多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组成以北京工商大学为例,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拥有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的有八人,其中三人拥有博士学位,两名为在读博士生,教师的支撑和学历十分适合高校的教学需求,同时还承担北京市教研项目、学校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教师们拥有很强的责任心,能做到认真授课课后精心备课,同时对于教学的创新模式进行探讨,让其能够对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进行适应,全面推行英语化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探索性以及创新性的体现。
但是对于其他一般性质的高效来说,师资问题变成了推行英语化教学最先遇到的难题,对于这些院校来说,可以做到英语化教学的师资力量十分不充足,能够兼顾英文和专业课的教师少之又少,完全无法兼顾,令人无所适从,甚至大多数老师的口语都不过关,可以说根本不能听,但是却能很好的讲授专业课程的知识。如果校方无端的限制教师授课时的语言,让其固定使用英语来讲授课程,便会对于教师的讲课内容产生限制,导致教师教授的知识真呢个停留于表面,使用英语往往无法比汉语授课讲的更加的全面和透彻,而英语好的老师却对于教材的了解十分浅显,对于教材的理解往往会出现偏差,这些情况都被学生所反映出来,对于英语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的讲授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当前我国的英语化教学的形式便是,我国一些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虽然都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却仅仅是最初级的英语水平,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尤其是这些教师无法对于英语专业课程讲授进行灵活自如的运用,自身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这种差距十分大,这便那是英语化教师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想要让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和解决,可以让教师经历长期的培训以及进修之后,教师们共同努力,不断的对于更多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最终打破师资力量短缺的瓶颈,最后总可以对于全面英语化的教学进行尝试,最终解决这个难题。另外,想要让这些高校的师资力量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缓解,可以高新聘请海外的教师、外籍教师等,可以十分快速有效的在一定时间段内解决英语化教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现英语化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问题
所谓英语化教学并不单纯的是英语教学,而是将英语作为教学或者工作的语言来进行使用,英语化教学的目标并不单单只是英语教学的延伸,所以英语教学是进行强化、集中的学习,这种做法十分的舍本求末,得不偿失了,因此,在进行相同的教学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以及学生都将面临各种各样样的挑战,课堂上出现问题,教师如果处理不当,都会让学生产生个各种各样的负面效果。另外想要对于英文教材进行读懂和理解,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英文的教材进行实践的时候其产生的难度会让教师不自觉的降低专业课程的教学深度,这对于学生听课效果的深入和今后的深造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为后期埋下隐患,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专业知识不足而居于劣势。
(二)教学模式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所采取的英语化教学模式主要分为渗透型、整合型以及思维型三个层面,所谓渗透型指的是根据不同师生的语言实际,其中以汉语为主,英语作为渗透,讲英语口语逐渐从少到多的逐渐渗透到专业课程的课堂之中,让学生在较小的压力环境下抓紧获得英语化的教学体验。所谓整合型教学,指的是让汉语和英语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不分主次,一般情况下大多使用英语的板书而讲课则使用英语和汉语相结合的方法,例如每一节课的一半时间以上都使用英语进行授课。所谓思维型,指的是在课堂上基本都用英语进行教学,实用英语进行所有的教学环节,包括板书、讲课、软件以及实验报告、作业、考试、答疑等环节都使用英语,同时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环节可以使用汉语进行解释,但是这种方式过于突兀,需要逐渐的进行。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40-05
教学计划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1]。毫无疑问,宏观的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活动的准绳,特别是对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而言,其意义显的更加重大,因为这直接关乎者整个学科的存亡,因此,我们在2007年教学计划修订时,必须依据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以往的教学计划进行理性的思考,以期完善新的教学计划,本研究选取民族传统体育中设立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套路专业方向为主体,旨在对整个武术专业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计划制订起到一定参考意义。
1 2003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执行中问题凸显
1.1 培养目标所指职业与就业现实之间的脱离 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与现实对比,我们看到巨大的反差,一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很难进入各级运动队从事教训研等工作;二是社会上还没有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设定的固定岗位,我们培养的人也不可能进入这样岗位工作;三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流向大中小校,主要从事公共体育课的工作,以武术套路专项
学生为例(其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目前在各级院校的开展更是了如星辰),一般院校所设教学项目主要是初级拳术、简化太极拳等而已,而作为武术套路专项的学生在入校前就有3到6年,甚至10多年的训练经历,大部分是二级以上运动员水平,在校期间他们又学习了少则十余种的传统拳械,所学与使用之间反差巨大;四是目前已经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公安系统从事安保工作,但是,培养目标丝毫没有体现。
因此,就目前培养目标所设定毕业后去向与实际社会就业需求明显脱节。
1.2 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与毕业达到要求之间的落差 从03教学计划中明确人才规格为“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以及对“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限定,虽然我们对所谓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界定,也先不考虑我们招收的本科生基础条件能否在4年的学习中达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仅从一般意义上对“高级专门人才”的理解和目前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内容、时数,特别是现实学生实际所达到的水平看三方面思考,是否能达到“高级”呢?以科研方面为例,目前在必修课中只有32学时的“科研方法概论”课程,再有就是在“专项理论和教学实践课”中几个学时的专项科研讲授,试想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培养出所谓“科研”、“高级专门人才”,事实证明,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时,虽然学生已经接受了有关科研课程的训练,而事实上多数学生其科研素质几乎是空白,连最为基本的科研程序、论文设计、撰文规范等也不清楚,问及学生不是学习过科研课程了吗?回答常常是“没有听懂”、“早忘了”,以至于遇到学科检查毕业论文时,返工率几乎100%,当然,我们不否认科研能力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仅依靠一两门课所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必需思考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还是相应的课程体系不配套,或者是招收的生源基础差造成的现状,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相对科研方面,教学、训练方面的能力较好,但是同样存在现有课程体系难以支持和实现培养目标的人才规格要求。
1.3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的缺乏 突出专业特色是任何一门学科和其专业必须做到的,否则,将失去该学科和专业存在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更应该是如此,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体系、文化内涵、民族特性等无疑为本专业的特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然而,03计划中武术专业在所列12门专业必修课程中,真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课程大概只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3门课(中国文化概论也不具备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性),占所有专业必修开设课程的25%,更难以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是所谓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2门课程其实就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以套路专业方向为例(散打等其他方向是同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就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体的训练,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仅目前的所谓专项训练类课程本身就很难反映出民族特色和专业特点,而且,即使现有的专项课程设置其理论与技术所安排学时比例也极其不平衡,专项训练为576学时,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仅仅为96学时,理论与技术课程学时比例是100:0.16,事实上,专项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最缺的是后者,而我们恰恰忽视了有关这方面的教学,然而,大量的专项训练时间,主体是竞技项目的训练,多数学生入学前就是以竞技项目考入大学,入学后还从事大量该类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一方面,随着新规则要求大量跳跃难度动作的出现,一些学生难以完成;另一方面,现有教学训练方法与入学前相比难分高低层次,加上学生年龄渐大,训练时数、场地等条件还不如以训练为主的一些武术馆校、体校、运动队,不少同学产生厌练专项的情况,以至于出现在通级赛中竞技水平不如入校前的现象,难怪一些新入校的大学生抱着在大学期间要好好提高竞技水平理想时,他们的学长的忠告是“别退步就不错了”,顺便提一句,长期以来把运动项目当学科和专业方向的混淆概念,这就是一个显例。如果说真正要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就应该出本专业出发,站在学科的角度,构建起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而不是过分地移植共性的体育基础学科,丧失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特色,借鉴体育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然也是必需,但是,决不是完全的照搬,民族传统体育学自身学科建设非常薄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思想上认识的欠缺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从专业必修课所开设的课程种类比例和专项训练内容安排、技术与理论课程比例等方面充分反映了专业必修课程体系缺乏作为独立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自身特色!
1.4 专项训练课内容和限制选修课中有关内容选择和安排的无序 目前执行的03教学计划在专项训练课中安排了主项和副项,在以竞技武术为主的专项训练达到了一级标准后(只是本校认定的相当一级标准,我校目前没有一级运动员等级审批权,因此并没有证书等证明)即可转入副项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目前开设的副项训练有八卦、形意、查拳、伤科推拿,而在03计划的限制选修课中其实已经开设了这些课程,每种拳术大致16学时8次课,副项是96学时,结果是任课教师普遍反映经过了相应拳种16学时学习的学生进入副项训练时,一是所教内容设置重复,二是似乎所学过的同类课程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不是遗忘就是不规范(不排除教师个人认识差异),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效果无效的问题。此外,由于没有明确限制选修课的专项限制,缺少充分考虑不同专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拳的选课时,出现了混乱,如散打专项在选择了该类课程时难以完成课程任务,还有针对散打专项学生所设置的长拳、南拳、刀术等限制选修课程是否合理也值得深究。
摆在我们目前的问题是专项训练课程的内容安排、限制选修课程设置其依据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课程内容,这些内容能否搭建其本专业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所选的这些拳种对完成培养目标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2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制定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中会出现这些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体育学下相对的二级学科究竟有没有自身的特色?如果是有,那又是什么呢?如何制订切实可行,即符合体育学一般规律,又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呢?
2.1 缺失从学科角度深刻把握本学科的内在特点 “构建一个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方案,必须对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全面总结多年来学科教学规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教育学原理出发,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精心设计。”[1]
具体的教学计划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又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亦是教育评价的依据"。美国泰勒认为:确定目标要有三方面的资料(图1) 。
依据教育学的一般原理,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时,缺乏从学科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常常从一个运动竞赛项目为基点构建课程,忽视了项目与学科的不同,特别是没有深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个性,在各种教学计划改革中被动地适从大的改革指导纲要,迷失了自己,波及到各级各类的教学计划中,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受“淡化专业”的影响提出了“淡化套路”的要求,以至于出现“淡出”套路的现象,极大地抹杀了武术套路特有的文化、教育、健身等功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时,把极具民族传统特性的传统武术拳械课程也“小型”化,不仅课时大大缩水,一个内涵丰富,技术性极强的拳种只设置6~8次课,连“点到为止”的作用都难以做到,试想这样课程的目标是什么?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吗?设立的意义何在?首先,我们肯定一点,作为国家宏观的一些指导性纲要没有问题,我们在制订本专业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但是,也决不能不深入具体地研究本学科特点,一味地随波逐流,丧失学科特点;其次,我们必须对本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否则将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作为学科知识结构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些传统拳种课程不能列为“选修课”,必须作为“专业必修课”,不能“小型”,必须“大型”,非此难以建立学生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能体现民族、专业特色,这也是体现“厚基础”、“技术精、专”等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从专业实际出发的具体反映。
2.2 缺乏从国内外社会需要视角及时创建性的修订教学计划 现有的教学计划所设定的人才就业去向与实际毕业流向已经出现了脱节,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需求。如相当一部分学生流向公安系统,据2002年对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情况调查“毕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公安、公司、小学、机关、高校、体委、武警、。其中,公安部门占毕业生就业比例首位”,“进入公安系统占总的就业率50.9%,是整个就业率的一半”[2]。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以及各种大型国际活动的不断增多,高级安保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巨大空间,可是,我们的计划中还没有明确这一培养方向和人才去向,相应的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也还没有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方面,因为民族传统性而受到世界范围人们喜爱的武术、传统养生等具有很大的国际市场,而面对这一世界性健身市场需要,具有巨大潜在发展空间的人才培养方向,我们还没有前瞻性地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这种国际性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方面,面对各种大型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的表演增多,动作影视的日益国际化,各种和武术表演有关的活动日益频繁,都预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新兴方向,可是,在不断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始终没有反映出较前沿的社会需求,近年来计划修订缺少创建性,大多是跟随大流和原有计划的一种“路径依赖”性修订,这不能不说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一种缺失!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需要具体的艰苦的奋斗才能把计划完全变成现实。
2.3 缺少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立计划和配套课程体系 如果说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那么,从学科角度认识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应该是一种必然。尽管按照有关学科理论和标准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还不够成熟、系统、完善、独立,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以此观点构建学科体系,特别是其中的武术已经具备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可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因此,我们不妨先从武术的学科角度思考教学计划制订和课程体系,这需要从宏观层面对武术的学科有个认识,所谓学科,从窄义来讲“是指作为代表真理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即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也可以作为有组织的科学的探究领域,旨在探索和解释多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联系。”[3]学科的第一层涵义就是指学术的分类,第二层涵义就是指教学科目,又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
基于这样认识,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应该排除竞技比赛项目的干扰,把武术作为一种以身体操作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来看待,即要反映武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来确立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目前的计划和课程设置缺少了这样的认识,如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在课程设置中以竞技武术比赛内容为主体,所选择和设立的拳种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各拳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整个武术宏大体系中的内在逻辑性,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武术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整合、优化、提高,也就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设想
3.1 制订和修订计划的基本依据和方法 牢牢把握住制订计划的基本原理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理论提示,一般地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 自上而下的方法。2) 扩展方法。3) 混合方法。
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在构建(修订)教学计划时,主要采用混合方法。在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时,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按单个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之间表现出先后顺序的关系;课程内容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组织,体现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而在构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结构体系时,主要采用扩展的方法,根据研究方向确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所以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主要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专业知识结构树、能力培养途径和课堂教学环节几个部分构成。[1]
3.2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具体内容
3.2.1 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修订 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养目标中:“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社会需求的符合,使专业教学过程能够完成学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达到学生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首先,面对国家提出“弘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要求,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她还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杨民族精神的责任,因此,传承民族体育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专业的首要目标。其次,本专业在原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增加在“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
关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从学制角度分析,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应该区别于中专、大专的教育培养定位,因此,称做“高级”不为过,当然,就目前的培养体系是否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级”,“高级”的标准问题还值得商榷,但是“高级”定位有它的合理性,即使不贯以这样的称谓,至少也应该突出这样一种理念,但是,针对目前实际生源情况和课程设置难度,对“科研”方面的“高级”要求适当回避更具有可行性。增加“复合”的限定是适应社会对新世纪人才要求的趋势,所以,我们建议增加“复合”的规格,同时,还存在“复合”的界定,是跨学科的大复合还是本学科不同专业的小复合呢?从学科的特性角度看,“专门”的特色绝对不可丢,否则将失去办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其各专业的必要,所以我们主张首先是本学科的复合,然后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因此,这里的复合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复合为基础,在学有所能的前提下,放宽复合范围。
综上所述,计划修订后的基本表述为“本专业培养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精神的,能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中从事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等(原“科研”方面建议在研究生中体现,本科教育现状似乎还不足以现实)以及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3.2.2 对课程结构体系修订的设想 根据宏观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导,1) 在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点,“保持和加强运动技术的专、精”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的要求下,对现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本学课课程种类扩充,增加主干课程的学时夯实基础。2) 在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避免相互脱节和机械的重复的弊端,对专业必修课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公共课程如运动解剖、生理等进行合并精简为人体科学概论课程。3) 课程设置是一个科学构建学科的过程,应该杜绝和防止因制订人员的专业特长和个人喜好而设课,也需要避免过分强调本校传统拳种特色而设立课程,忽视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系统,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充分深入研究本学科的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了整合优化,从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出发,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期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办出学科特点,民族特色。基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下,武术专业方向的相对成熟,以武术套路专业方向为例。
从知识角度审视,武术就本质而言是以攻防知识为本体的由身体操做和思维认知的两类知识,表现为技术和理论两大部分,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机构,不妨站在这样一个基点,从武术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体系,仅就攻防知识而言,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相应的内容,或者说都有自己的“武术”(技击),但是,中国武术以众多拳种为特征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可以说武术知识体系是由丰富多彩的拳种知识构成,从拳种产生过程、技法特点、锻炼功效、认知规律出发各拳种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联系,由此,可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武术知识体系(见图1)。按照“注意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教学计划改革制导思想,突出拳种课程化,课程分层体系化,最终完成武术的学科化是我们的基本思想。
从身体操作的技术层面试图做个尝试,按照:1) 功架类,如查拳、华拳等拳种择其一、二重点练习基本功架、基本功、基本技法、全面打好身体素质,这一类拳种适合对初学武术入门知识的掌握;2) 长击类,如劈挂、通臂、戳脚等,这类拳种突出在功架基础上的放长击远技法练习,作为入门以后的提高,突出了上肢臂背掌和下肢腿脚的技击技法,重点进一步开发人体“先求开展”的素质,特别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功效;3) 短打类,如番子、八极、南拳、形意等,这类拳术在开展基础上“后求紧凑”,突出上肢拳法、肘法等技法,作为长击技法的补充使的武术技术全面发展,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4) 象形类,如螳螂、鹰爪等,这类拳术增加学习情趣,突出特殊技法如螳螂拳对勾法的应用,鹰爪对爪的使用等;作为全面身体素质提高的有益补充;5) 圆柔类,如太极拳、八卦等,这类拳术更加注重内在文化思想的表达,内与外的统一,对思维、文化修养以及内脏功能的改善价值突出,体现出一种哲理高度的技击方法,使的中国武术技术从掌、拳、勾、爪、肩、肘、胯、膝、腿、足的部位使用与锻炼到打、拿、顶、撞、靠、踢、跌等技法的丰富与全面,从外在招势变化到内里劲意的贯通,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内外兼修兼用的全面整体性,也由此从技术层面,内在逻辑地搭起一个技术学科体系(表1),这本身就是贯彻教育教学“全面发展、整体优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
这里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当某一拳种课程化时,同一拳种之间的差异如何处理,怎样取舍?比如形意拳课程,同为形意拳山西、河南、北京等地域流派风格各异,甚至是明显不同,这就需要从学科角度对各个流派的形意拳进行共性提纯,搭建最为基本的知识基础,同时,考虑其原真性、普及性、科学性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对难以纳入课程主干内容的技术,通过选修课、课外训练等方式进行补充。其中课外训练是指本科期间,根据教师特长以及学生爱好和传统武术的特性,采取类似论文指导的导师负责制,一名导师不超出10名学生,“师徒传承”方式坚持2-3年的全面指导,不占用学校安排的正常课时,利用早操、假期、课余时间系统地专深地学习某一传统项目,但是,同样作为一门课程有相应的教学和评价体系等,其连续性、专门性,精深度超出课堂程度,以更大限度地向“专、精”方向发展专业技能,这是更加自主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技艺的要求和特色。
从学科角度,我们还有一个设想,即从众多拳种中高度提取和抽象出最具共性的技术内容,自下而上建立起一门公共基础技术课,作为技术体系的基础课程,称为基功课,具体方法是从传统武术各拳种的腰、腿、臂、桩功入手,归纳总结形成一个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这样更加完整地形成一个学科技术体系,当然,这个大体系的具体拳种可以置换,根据各地特色和具体情况,但是,由此形成的武术学科技术体系构架相对固定,以保证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
作为理论体系,首先,要与相应技术体系相配套,既在技术课程同时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具体内容包括拳种产生演变历史、健身修身理论、技击技法理论、教学训练理论等,其次,从下自上通过对各个拳种的抽象和归纳,提出共性的理论内容形成武术理论概论课程,这样与技术体系,共同构成武术学科的基本和主体知识体现,由此在横纵向衍生不断扩大和完善本学科体系。
3.2.3 对课程设置修订的具体建议 1) 在武术专业必修课中加大真正意义上的突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特色的课程,理论课程如民族传统体育史、武术拳种史、传统武术典籍导览、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教学、训练概论、传统体育养生概论等,同时,浓缩现有人体科学和人文社会学课程并且尽可能站在本专业角度讲授。技术课程将原有的“专项训练”(改为专业训练课更为体现学科特点)按照本学科的技术体系安排相应课程,具体武术套路专业方向,按武术学科的技术体系设立拳种课程,如按表1所列内容设立一系列课程,其中,原专项也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其中,同时,根据不同拳种体系内容和难易程度安排必要的课时,总体上加大专业课时,至少保证每天1次专业技术课,“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增加与技术课程相配套的理论内容,其课时比例与技术课大致为2:1。2) 限制选修课中与专项训练重复内容部分合并到专业必修课,限制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必要补充,开设非专业课中的其他拳种课程,特别是开设濒临失传的拳种技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武技项目以承担传承民族文化和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如中国的两翼通背、日本的武道、法国式拳击等。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专业课程互选的课时,以体现“复合”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跨大专业的复合。
教学计划的修订意义重大,从大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到本学科具体特点,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到学生基本素质,从计划制订和落实实施等都要做考虑,显然,我们的考虑肯定不够全面和成熟,但是,突破项目对我们学科的束缚,深刻思考本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探求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杨,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应该努力的方向,衷心祝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范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田径本身是一切运动的基础,田径普修课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田径学科考核是体育专业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和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改革教法、加强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手段,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一种导向的作用。考核标准确定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影响对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考核内容和标准是随着培养目标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它服务于培养目标,又始终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步。随着社会对体育人才需要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展的需要。
一、研究对象
湖北省三所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比较他们的技术教学考核评价方法,内容,手段等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查阅近几年的体育院系学生田径技术考核评价研究的论文;问卷调查法:走访各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做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任课老师进行专访。提出关于田径普修课技术考核的相关内容。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现今田径普修课技术教学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3.1.1考核内容单一
当前田径普修课考核中都存在着内容单一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内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考核都是以技术考试为主的手段考察学生田径成绩,考核标准只注重技术动作规范性和最终达标结果,并且考核形式让学生只着重专业技术而忽略了综合素质。
3.1.2考核方法和手段的公正性不够
首先,每个学生的专项素质不同,评分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其次技术考核技评分由老师给分,其中不能避免“人情分”的存在,这样对学生的练习也是重大影响;再而,技评打分比较主观,也会因为老师自身存在的专业素质差异对同一项目产生不同的理解,标准本身模糊,也容易让学生对正确技术的认识不够清晰。即使达标,也是可能弄虚作假的。
3.1.3考核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不和谐。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学体育教师为主,术科考试只重视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田径普修课也变成了一种田径训练课,这样只单方面解决了对学生自身掌握技术的能力考核,而忽略了对动作讲解,分析能力,课堂组织、指导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让学生在教法运用和组织教学上出现较大的空白区。
3.1.4标准高低不适宜
近几年我国高教事业发展迅猛,高等院校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以满足它的发展,班级人数的增加也影响了生源质量,很多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多年的系统的体育训练。而面对庞大的人数使学校配备的师资以及一些硬件设施发生欠缺,课时减少。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考核标准。
3.1.5考核评价不完善
田径运动作为典型的竞技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他的竞技性。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方法陈旧,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跑的快,跳的远”未必是好老师,现在需要的是“跨世纪新型体育教师”。所以除技术外,必须重视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对一些综合素质(例如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等)和综合能力都给予评价。
四、考核评价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4.1综合素质考核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1998年5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是深化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课程纲要》中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不能纯粹以成绩达标为原则,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己任。在考核技评和专项达标同时,将考核内容全面化,技评考核专项外加入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类等基本身体素质测试(见表一)
每项10分,共考核10项。这种考核手段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价不同年级、不同专项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水平,全面了解学生基本能力的状况,为专业技术和技能教学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除此外对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自信心)外在素质(气质风度,言谈举止),文化素质(自身修养)等做出评价,考核方法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同学互评,老师评价的综合评价手。
4.2结合实际的对教学能力的考核
体育教育专业是要培养未来的中学体育教师。培养方案要从现实的中学教育情况出发。考核内容应该与中学教学实际相联系。要弄清楚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技能有哪些。而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重技术运动能力忽视教学能力”的技术考核评价方法方式与之并不符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出来的人是要从事体育基础教学,面对的是一群无体育基础的学生。只重视技术教学忽略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只会导致教与学的不和谐。所以对课程内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态仪表、分析、思想教育等方面做考核评价。将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作为其中一部分。
4.3裁判能力的考核
田径比赛时中学体育竞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校田径运动比赛时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所以必须重视这项技能的培养。尽可能达到一定的等级水平,这样能更好的巩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标准可以让老师可以对学生参与裁判工作的实践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把评价结果纪录在案,期末总评的时候作为参考资料之一。
4.4整个课程学习过程的考核
考核是全面的考核,除了上述所谈到的方面外,也应该将整个学习过程做为评价之一。对整个教学过程做评价是比较科学、合理、客观的。每个教学内容,每个单元环节都要评价。这样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老师的教学行为做了监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4.5公平、公正的考核
对于考核成绩存在“人情分”的问题可以将“教”与“考”分离。这能检测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调动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的工作态度,责任感加强,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潜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使双方避免师生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切问题,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师生关系也不会因为所谓的“分数”产生奇异。考核尺度也相应科学,公平,准确。考核成绩现考现出也保障了可信度。
4.6健身属性的考核
我国《体育法》的颁布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成功体育”等各种体育教育思想以及各种新的体育教育模式的出现,都将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新的要求和冲击,因而我们推断21世纪的教育将会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而国家教委1998年制定的《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将健身手段纳入考试范围。
五、结论
良好的考核与评价是教学的客观依据与基础,为教学提供参考。规定教学方针,方向,从而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对教与学起到积极的相互促进的作用。使得教学评价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多元化。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法,体现因材施教,公平竞争的原则使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比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对田径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熊西北,等.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曲宗湖,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肖成.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考核内容与办法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一个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专业之一,受到各个院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院校都设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概况
2004年7月1日新的《贸易法》正式实施,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增加。2006年中国外经贸培训网的数据显示,全国备案的外贸企业已骤增至18万,5年内国内外贸企业的数量将是目前外贸企业的2倍。外贸主体在迅速壮大,但外贸人才队伍建设却严重滞后,存在大量的供给缺口。我国外贸人才主要是由高等院校培养,目前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约380所。所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每年几万人,与百万的需求相距甚远。而根据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经济类毕业生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只能培养出65万外贸人才,按照每家新增企业需要3名外贸专业人才计算,尚有100万人才的大缺口。
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不愿承担培养和训练毕业生操作技能的的费用,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应用型人才。但是,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进入到企业后马上就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
二、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企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数量问题,选择“越多越好”的占54.1%,认为“只是关键岗位需要”的占43.2%。企业招聘时看中的首先是实践能力,其次分别是持续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可以看出,企业更看中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就是应用创新能力。由此看来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很多,从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来看,具体存在如下三方面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于理论型
各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偏重于学生在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等宏观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而对于国际贸易具体、实务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大多数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在具体业务中的岗位要求。
2、专业课程体系趋同于局限纯经济类
在1998年以后.我国政府改变以往以计划为主的调控经济的手段,不断加强宏观市场经济调控手段的运用,通过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发挥来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一时间,国内高校也开始重视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类课程,各种经济类理论课程进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在总培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各校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自然就向纯经济类课程体系趋同。
3、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集中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
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于理论型和专业课程体系趋同于局限纯经济类的特点下,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各高校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各种实习。但在高校评价体制以科研为主,国际贸易实际、业务实践集中体现在商品流通过程而非生产过程等客观背景下,高校专业教师不得不集中精力侧重研究国际经济理论的发展以提高科研成绩,外贸公司和企业也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所以,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面对无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精通进出口业务操作的教师流向企业等现实问题,从而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培养方式过于倾向课堂理论教学。
上述国内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的趋同性,最终形成国内该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的单一和相近,该专业的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因此,一般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必须要立足社会需求,注重能力培养,构建一个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举措之一: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科研、生产合作教育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一条成功经验 ,是实现经济、科技、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根本措施。为加强学校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领导,学院成立了产学研领导小组,开始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措施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在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采取走出校门到企业第一线实践锻炼的方针,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了共建立了上海通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十几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训。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也使企业对学生有准确全面的评价。这样,学校就在学生与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在“双向选择”时减少了盲目性,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举措之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推动高校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并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性指标”。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校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主渠道、主途径。
在近两年内学校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建立专项基金,以支持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验教学软件的研究开发项目、实验教学教材出版等,组织专家认真研究论证,提出实验教学教改项目的选题指南和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要求,确保实验教学教改项目和教学软件开发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除此之外,我们为了使实践环节教育得到落实,制订了规范周密的实践环节教学总计划与执行计划,增强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的校内模拟实习环节。
举措之三:加强师资建设,优化教师结构
第一,努力提升教师实践业务素质。对于外贸实践阅历缺乏的教师,一方面要求教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学校适当安排专业教师到条件较好的重点经贸院校去进修培训,也将教师送到企业挂职锻炼3-6个月,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师中实行 a、b角色轮换制,规定各系部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鼓励、支持部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到企业去兼职或担任一定的职务;建立校外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来院讲授专业课。通过这几种途径,迅速提高“双师型”队伍的素质。
第三,积极推行见习导师制。地方本科院校可以积极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从外贸企业中聘请一些具备熟练业务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作兼职导师。由每个见习导师负责指导10-15名学生,集中一周左右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外贸企业见习,让学生有机会充分了解真实环境下外贸业务的整个流程。
举措之四:创建学生实践活动中心
依托拥有的研究所创建学生实践活动中心,下设就业促进工作室、学科竞赛工作室、创新项目工作室、科研训练工作室、社会调查工作室,为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展示个性和锻炼能力搭建平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技能与基本方法,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在团队协作精神、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造思维。
参考文献:
[1]陈乃芳.特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22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级政府和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教育应该以加强实践教学为基本理念和制度规则,并在有关理念和规则框架下,建立合理的教学方案和培养体系,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计划制定
为了掌握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可以在学校设置的公共基础课基础之上,以西方经济为理论基础,以国际贸易原理为核心,以国际经济学为发展来制定教学内容;在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方面,围绕进出口业务这个中心,设置国际贸易实务核心课程,同时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可以辅助国际贸易实务的衍生课程,如“国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物流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另外通过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设制作等环节来加强;由于国际规则及保护手段的变化对微观主体的经贸业务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国贸专业学生还必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本国对外经贸相关政策法规,可以通过设置WTO规则与运作、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金融管理和国际形势等专业课课程实现。
2课堂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专业其课堂教学不能仅培养只懂理论,不懂应用的学生。但当前的情况是多数教师受传统教学思路和方法影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方法落后、重理论轻实践以及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不少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知识空洞,因此学习目标不明确而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需要教师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注重教学内容、方法与技术的调整和创新。
首先,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多数教师会以货物进出口为主线,重点讲授贸易术语和惯例以及进出口实务,而对其他贸易方式、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及WTO规则的影响涉及较少,对押汇与议付的讲解也通常脱离国际惯例,这样的内容设置是不符合当今贸易实践对教学的要求的,应该对课程的内容设置作部分调整。其次,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逐步推行模块式、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以及体验式等新的教学法。注重学生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通过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际经贸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另外,应该对所有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和信息教学的知识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新的教学模式。
3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实践教学离不开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然而我国大多数高校中,从事教学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构成,大多数教师取得相关学位后直接在高校任教,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虽然各高校也会对教师提出挂职实践的要求,但往往时间短,机会少,落实差。
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问题直接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各个学校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加大对已有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包括与国内相关企业合作以及鼓励和提供保障条件让教师到国外去进修。二是从校外乃至国外引进先进的教师,使教师队伍复合化和国际化。三是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充分调动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4实训室建设
一般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设有国际贸易模拟实验中心,通过计算机上的模拟仿真环境,学生可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提升。国贸专业的实训软件必须包括一套完整的进出口业务案例,使学生通过模拟环节,体验一笔进出口业务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在一个虚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较系统全面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建议此部分学时应不低于28。另外,在加强国贸专业本身的模拟操作软件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把国际贸易业务与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金融等专业的操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校的“电子信息”资源充分利用。
但目前实验室教学存在的一个很大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学习缺乏激励,彼此之间不存在竞争压力。与课堂教学相比,实验室在学习意识、学习动机和学习氛围方面并没有很大变化。很多学生在最初的实验室学习阶段后,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急剧下降。从而使实验室教学的效果往往在开始阶段成效比较显著,但难以持久。
5通过竞赛平台提升国贸专业技能
目前,国内外针对本科学生的有关各种专业技能的竞赛越来越多。大多数专业技能竞赛参加方式简单,受限制因素较少,大多数学生都会有机会参与。由于这类的专业技能竞赛既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和体验专业职业技能的实践标准,又能检验和评价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所以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参与到其中。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技能比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摆脱其专业技能学习方面的缺陷,而且通过专业技能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技能竞赛通常是竞争非常激烈的。
对于国贸专业来说,专业竞赛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目前比较受欢迎和影响较大的有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和POCIB大赛等。但是,不管哪个专业的竞赛,各高校在参与竞赛过程中普遍存在专职指导教师缺乏、技能培训时间有限、职业技能比赛专门教材短缺和竞赛激励资金不均等方面的困难。所以高校要想通过竞赛平台有效提升专业技能要在这些方面突破。
6拓展实习基地
通常高校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学校出面,校方职能部门负责联系和建立;二是由教师出面,通过教师私人关系以院系的名义负责联系和建立。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多数高校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校外实习基地的延续性和可靠性不高,进而导致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难以长期持续进行。另外,企业也普遍缺乏与学校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积极性,而那些有心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数量也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日益供大于求的毕业生人群。而对于国贸专业来说,有些企业即使具备接纳毕业生实习的能力,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企业也会因为出于经济效益、商业机密以及生产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而不愿提供实习岗位。所以,当前各高校不能抱着希望企业能无偿地提供实习基地的传统的思想,而是应该在利用企业提供的实习基地的同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构建互利互惠的利益机制。另外,学校还应与企业的沟通,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需求的相一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找到高校和企业的利益融合点,双方的合作才会走得更远。
最近几年,在推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教育部已经将产学研合作作为对高校进行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国家已经在政策层面进行引导,教育主管机构也在负责具体落实,这对今后的校企合作式教学提供的良好的宏观环境。高校应该抓住机会,积极行动,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7毕业设计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