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3 11:07: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物的学习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一种学习方法,不同学科所面对的阅读习惯不同,而生物学科,生物学教材是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训练,生物学技能的重要依据。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抓住重点内容,有指导性的引导学生阅读。
(一)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各章节的名词概念,确切涵义
特别是七年级生物教材的改编,新增加了想一想,议一议内容,突出了概念性的知识等。所以教师应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一个必须不可少的环节。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既是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用脑的过程,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二)指导学生利用教材图表和插图理解文字内容
生物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有大量的图表和插图,这些插图、图表能帮助学生迅速正确看清生物体的形态和构造。
(三)指导学生对阅读要点应进行提示
如“开花和结果”提示阅读要点,我是以练习题的形式进行提示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能使他们精力高度集中进行阅读,效果非常明显。
(四)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把分散于各章节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
如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学生已知道胚所含子叶树目、根系的构造、叶脉形状、茎的构造,都包含了双子叶植物利单子叶植物构造上不同的有关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前面已学过的有关内容,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五)指导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比较
学会用比较方法进行学习是一种节省时间,便于记忆的好方法。生物学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各种类型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比较等。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分散于不同章节的知识,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中的规律,这样才能使丰富的资料用尽可能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指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掌握生物学基本原理
生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又是纷繁复杂的,可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变化的。学生在学习具体的生物学原理时,往往感到记不准、难理解,其原因是没有掌握生物学基本原理。如果我们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并教会他们的思维能力,教会他们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理解这些生物学基本原理,增强理解能力,提高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
矛盾是普遍存在于事物之中,是物质运动形式的基础。生物世界同样充满了矛盾,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就可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矛盾统一关系,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适应的相对性,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矛盾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矛盾统一。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也可以理解生物学具体原理。
三、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各种方法要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导,并联系实际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一)学生学习的知识,主要是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是前人长期实践经验和总结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理论,理解前人的认识成果,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必须联系自己的知识基础和思想状况,联系实践活动的实际,用丰富生动的实例,论证书本知识,使所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
(二)生物教学内容很多是我们日常经常接触的,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
如家里的花卉叶片发黄或枯焦现象,这与植物营养有什么关系?根据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抑制它们的繁殖,防止食物腐败变质,移植植物时为什么带土坨容易成活等,还有很多有关人的解剖构造、生理、卫生常识,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时,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并通过应用来巩固所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学得活,记得牢。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很多
(1)观察学校周围环境的植物和动物,我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的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时,我指导学生到校园内外实地观察几种生物并认真记录他们的形态、种类、数量、生活习性,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联系自然界实际进行观察。(3)联系实物、标本、模型进行观察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
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领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还可以指导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作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应结合教学对学生课外活动进行指导,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第一,要让学生懂得课外活动是对课内学习的延伸和拓展,不能够离开课堂而去专门地搞研究。
第二,课内外的学习时间应合理安排,既做到劳逸结合,又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第三,在课外活动中尽量做到动手动脑,学练结合,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①认为生物易学难记,于是考前突击,为考而记。结果过分地强调记忆的重要性,而忽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没有从原理上理解生命活动中存在的基本规律并进行运用,导致将活的生物知识僵化。易学没有学好,难记记不住,记住的知识不会用。
②认为知识好掌握,题目不好做,于是不愿钻研教材,或看书不带问题,看书不讲方法,看后不总结,通过盲目的做题来提高解题能力,不知很多做不到的题是因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够。结果认为知识好掌握实际没有掌握好,题目做了不少,考试成绩并不好。
只有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才能重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实现自己的理想。
(2)“循序渐进” 就是我们要按照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和自身条件,系统而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它要求我们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这就要求一要打好基础,二要由易到难,三要量力而行。
(3)“熟读精思” 就是要把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一方面,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另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参与下进行记忆,记忆才会牢固,“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妨用“我想的是对的吗”,“老师说的是对的吗”两句话去质疑问难。
(4)“自求自得” 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挖掘自我内在的学习潜力,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5)“博约结合” 就是要在知识学习心得上把广博和精研结合起来,在博的基础上去约,在约的指导下去博,博约结合,相互促进。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
(6)“知行统一” 就是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切忌学而不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因此,知行统一要注重实践:一是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边实践、边学习、边积累。二是躬行实践,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7)“观察比较” 观察、比较就是在思考中把各种对象或现象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可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知识的本质属性,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观察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易于掌握的直观形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不仅可以获得新知,也能验证已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等,有效地发挥观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而我们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生物中能比较的东西很多,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等。比较时注意对比较对象全面了解,然后确定比较项目,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比较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初中生物概念多,易混难记,比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8)综合归纳教师授课尤其是新授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可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抓联系,如神经细胞与脑、脊髓联系点在于神经细胞分细胞体、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组成:脑、脊髓灰质等。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流。综合归纳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大杂烩,应该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很多学生认为,临近高考,只有努力做题才能锻炼解题思路,提升解题能力,他们自认为课本知识已经熟烂于心了,不用在教材知识点上再浪费时间,其实不然。
高考试题年年有变,而且越来越趋于灵活,形式出现多样化,但是解题所依据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考生们高考取胜所必备的。学生要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即使在考试中遇到新的问题情境,也能规范、准确地答题。
笔者建议考生要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清理,全面复习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可将一个体系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和巩固。
二、要少做题,精做题,有针对性地做题
高考冲刺阶段要少做题,精做题。做题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正在复习的专题进行重点训练;二是强化自己学习薄弱环节(如实验设计类试题)的训练;三是注重能力性试题(如图表类专题)的训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做题时要把握好试题的梯度性。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尽量不要在这个时候做那些能力拔高的试题。在知识巩固阶段,做这样的试题一方面没有实际价值;另一方面,如果学生解不出来,便会大大削弱其学习的积极性,严重打击学生对高考的自信心。因此,此类学生应该要以基础试题作为重点练习的对象,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提升能力的试题,进一步强化较为薄弱的环节,但切记不要太难,数量也不能太多,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三、考生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两个能力
1.审题能力
高考生物试题给出的信息可以蕴涵在文字中,也可以蕴涵在图表(包括模式图、示意图、曲线图、数据表格等)中。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深刻理解、掌握每个核心概念的关键词,对这些关键词要准确把握,帮助我们在做题时去分析问题、理解题意;要有深入分析图表、数据、曲线的意识,排除干扰信息,细心找出隐含条件,提取有效信息。
2.表达能力
用准确的生物术语表述答案,这一点在新课改下2009年、2010年、2011年的高考试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从每年高考阅卷的要求来看,很多考生语言表达不准确、不规范,导致答题失分。在平时的作业和训练中不要避开大型的非选择题,或只是看看参考答案,这样会使考生失去很多训练自己语言表达的机会,而这些题往往是最有区分度的。
四、考生要注重实验,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借助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考生要注重实验,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本中涉及很多实验,加强对一些经典实验,如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等实验的剖析,分析其原理、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解释等,这些都是培养、锻炼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要求考生:重视实验过程的操作(课本实验);重视实验过程的思考(实验原理、假设、预期、方法步骤、结果与结论);重视实验过程的表达(文字、图、表格等多种形式);分清探究性问题的性质(验证或探究、结果有无预测,是否需要讨论等);重视实验的正确思维方法、实验设计的过程和原则(如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可行性原则等)等;关注科学史和科学方法。加强实验设计中实验方法的运用,重视新课标中的模型知识与各种科学方法的应用。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比初中掌握的更宽泛。对一门基础学科的学习,作为教学老师要“授之以渔”,把学习和理解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生要在老师的传授下,根据学习规律总结学习经验,高质高效的学习基础知识。学习方法的总结对于“教”和“学”来说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应当从哪些教会学生学习呢?
一、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学习认识的过程足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足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
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然后再同中求异。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首=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二、教会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中作笔记
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没有记录的事情就像没有发生过”,做笔记也足学生学习生物的一项基本功。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做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听讲笔记也就是课上随着老师的讲授学生记录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但并不是要求老师所讲的所有话都记下来,那就成了录音笔了,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三、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也足思维能力的关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以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异中求同;二是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系统化和具体化要相互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而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四、高中生物学习中记忆的方法
记忆对任何学习都是最基本的一个方法,但是不同学科有很多记忆的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两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所谓纲举目张。
高中生物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在正确的学习态度下,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够通过思考理解和记忆各种概念,从而系统而清晰的掌握各种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应对高考来讲应该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04-01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及未来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成长。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学生求知的需要,合理诱导,才能培养起学习兴趣,形成原始的学习内驱力。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初中生物课教学要求,结合近年教学实践经验,针对中学生物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形成作如下几点浅议:
一、中学生物学习方法的形成
1、激发学习动机
从调查可以发现,初中学生对生物学有特殊的爱好,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保护好这种兴趣,更要培养和提高这种兴趣。通过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的各种教学手段,例如,组织学生观察实物、采集制作标本、亲自动手做实验、进行野外考察、课堂上使用电教媒体、组织好探究性学习、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等,来加深学生学印象,使之乐于学习。
2、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1)学校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室、生物园、图书馆、校园网、多媒体设备等。
(2)社会:结合教学内容,走出教室,走向自然和社会,对周围公园、河流、工厂等环境进行考察研究,请有关专家举办讲座,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
(3)家庭:家庭中与生物课程有关的资源,如电视、互联网、家庭养花、动物饲养等,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好题材和场所,教师应给予检查和指导,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中学生物学习能力的形成
新教材,要求教师在教法上要探究和实践,努力培育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将来的终身学习能力服务。那么,新教材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上有哪些特点呢?初中生物新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开放体系,一个向教师和学生开放的体系,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接下来,就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两个方面谈几点认识:
1、自主性学习能力
新课改要求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开掘学习的空间,从广阔的生活中汲取,从实践中亲历获得。这样,教师教学过程的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包括以下几点:
(1)提问引路,自主学习。易读懂的材料,教师提问引路,学生自学思考。学生边看书边思考,然后讨论,得出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加以启发,强化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过程。
(2)精讲指导,讨论自学。难理解的教材,教师精讲指导,学生讨论自学。学生阅完教材后,初步领会教材内容。为了加强学生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向学生提出针对性问题。
(3)补充拓宽,开阔视野。学生自学后,教师适当补充,拓宽学生视野。并结合当前新闻趣闻热点和前沿科技动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学习、提升空间。
2、探究性学习能力
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和探究等认识过程,特别是生物学科的知识是可以通过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去获得的。探究性学习正是这种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倡导的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更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现行初中过度生物学教材中突出体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树立科学思想,培养创新精神。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不仅学“知”,还要学“做”,即学会科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方法是一种科学探索的方法,一般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自然常态条件下,对事物进行周密详细的观察并作出客观的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保持客观的现度,作出周密的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
(2)调查法。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往往需要走进现实,接触实际进行科学调查。调查法主要包括直接调查(如实地考察)和间接调查(如调查访问,媒体报导,英特尔网查阅)。无论直接调查还是间接调查,都要如实做好详细记录并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客观、严谨的结论。如:环境污染对我们有多大的危害?基因工程是怎么回事?
另外,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生物课外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到日常生活中去,引导他们去发现、去体验、去应用、去创造。这些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 费兹科.麦克卢尔.教育心理学:课堂决策的整合之路[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61-01
一、高中生生物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尚未能很好地“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
1.对高中生物的学科特点和学科知识体系缺乏认识。认为学生物就是一个字――“背”,背书、背题。
2.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如过份地依赖对教材的阅读而很少采用做笔记、卡片等更有效的文科学习方式;很少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变成了学习就是背书。上课时大部分学生仅满足于听懂,记一记笔记留课后复习,还有些学生听课时开小差不记笔记,或充当录音机的角色,把老师所讲的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有效思考,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不多或占用的时间不长。还有些学生听课时看起来很认真,但不善于寻找重点和难点,找不到学习上的突破口,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面出击,结果分散和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3.没有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毫无疑问,高中生物主体知识系统的基础还是必须识记的,这是学好生物的基础,也是顺利应试的前提。有研究表明,课后马上测试,一般学生能够记住老师讲课内容的50%,48小时后只能记住其中的25%,隔两周后再回忆,记住的大约只有8.4%了。可见,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调查表明,无论是识记的内容还是识记的方法,很多学生都未必能很好地掌握了,这既不利于知识的巩固,也不利于备考。
4.不能形成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验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生对生物的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割裂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5.理论与实际脱离。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学而必习,习又必行”。不少学生只满足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如何培养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教师是用灵魂塑造灵魂,用人格影响人格的职业。和谐融洽的师生的关系是教学得以顺利、高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对教师嗤之以鼻,他们还会学好你所教的这门学科吗?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当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后,他们就会像“追星族”一样,对你所教的学科如痴如醉。那样,你还用担心所教的学科学生学不好吗?因此,从教之初,我就为自己订下了“诚信为本,有诺必践,率先垂范”格言,并以此为本,为学生作出表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益。
例如,结合克隆羊的诞生、克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细胞分化》知识的兴趣。结合道尔顿症及其发现,激发学生学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知识的兴趣。结合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发病机理、危害及预防激发学生学习《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知识的兴趣。结合ABO血型系统的发现史,使学生明确在科学的道路上,并不是鲜花满坡,而是荆棘遍地,只有那些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从而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在生物学教学中,要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知识传授和智力发展的辩证统一。生物教学中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仅供参考:
一、比较法
比较法是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的基础。有比较才有鉴别,求同法和求异法是进行比较的两种重要手段。求同法即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如通过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可以得出两细胞器三方面的相同点:双层膜结构,遗传上的独立性,与能量代谢有关。求异法即找出不同点,例如通过对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可总结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大液泡、质体,以及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中心体。
二、分类法
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有关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分类随标准而异,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如新陈代谢从“方向”上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从“性质”上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从同化作用上分自养型和异养型,从异化作用上分需氧型和厌氧型。
三、联系法
每门学科都有其严密的知识体系,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去挖掘相关知识的联系。生物体是一个互为联系的统一体,生物体各结构之间、结构与功能间、结构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水平寻找结构间的联系,体会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如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之间以新陈代谢为纽带而相互联系。此外还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四、归纳法
归纳法是学生在占有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概括形成知识点或知识体系。归纳时思维方式可采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归纳方法可采用符号纲要法和主题词法等。生物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而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五、实验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学实验是指运用一定的仪器、器具、材料、药品通过科学方法观察研究一般情况下不易观察到的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现象的过程。 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角度,生物学实验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操作的演示实验、学生家庭课外实验、以学生课堂操作为主的实验,也有的是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进行的实验。
六、阅读自学法
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都要求学生要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找出难点、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阅读自学可以激发求知欲,思维积极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科学记忆法
1.口诀记忆的方法。例如:“鲤鱼体侧有侧线,水流方向它能辨,水的温度知高低,部分声波听得见。”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74-02
大部分人都认为,生物其实只要记住知识点就很简单了,所以很多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方法就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其实这种学习方法是不可行的。靠考前的突击学习提高生物成绩的做法成效甚微,虽然生物的基础知识部分较多,但是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掌握好适当的运用方法。只凭学生自身的力量往往不能发现这些运用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多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并且有用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学生只有掌握一些方法性的技巧,才能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掌握好生物的基础知识部分,利用框架性大纲将知识系统化再进行记忆领会
不难发现的是,生物虽然是一门理科学科,但是生物学科中的某些知识也带有一些文科的科目特性。例如生物的基础知识是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因为生物二卷部分的题目很多情况下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多填空题的类型都是直接填写基础知识类的词汇,学生只有打好坚实的学习基础,才能保证二卷的得分率。所以,掌握好基础知识部分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做到的,也是提高生物成绩的关键所在。但是,生物的知识点并非少数,对于学生来说要全部掌握牢固是不太容易的,这就需要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以求用最少的时间记忆最多的知识点。
我建议学生使用的高效学习方法就是构建生物结构图来加以记忆。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说知识点是大树上的苹果,那么知识框架就是一棵树的枝干,想要在树上结出丰硕的成果,就需要健壮的树干来构建一定的空间,所以,我常常建议学生先记住基础的知识框架,在实践过程中再对知识点进行补足,利用这种办法,可以辅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行记忆。
2.利用绘图更加直观的理解生物部分的一些繁杂知识
生物的学习并不提倡死记硬背,我通常建议学生以理解为主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但是对于一部分的知识来说,以学生的程度来进行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自主的借助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提升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采用亲手绘图的方法来辅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例如,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来说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往往觉得这个部分很难理解,而教师对于这一部分的授课讲解通常也都是利用图片的形式来进行讲授的,因为图片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更加直观、更容易理解的。
而我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能够自主的画出这一过程各个时期的特征图片,只有学生自主的、不依赖课本和教师进行绘图,才能保证学生真正的掌握细胞分裂的每一个过程和步骤。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注意到一些细小的知识点,例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分裂中的几个不同之处、染色体和DNA等物质的数量变化等等。总体来说,自主绘图这一学习方式能够大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和对于知识理解记忆的牢固性。
3.在生物的实际实验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生物教学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就是实验部分的教学,由于很多地区条件的不允许和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很多实验课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我认为,生物的实验课程是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有着它独特的教学意义所在。实验简答题型的巩固不能只凭借一味的强硬性的记忆,而是要真正通过动手实践去体会整个实验过程的意义。通过生物的实验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且很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性,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也是一个很好的生物学习方法。我常常将一些生物学习中较为简单、没有危险性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试着动手去完成,例如观察石蕊试纸遇酸碱不同的颜色变化、PH试纸的用法等等。
只有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才能真正理解一些实验细节的必要性,才能够体会到实验过程的乐趣性。在实验过程中,或许有些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想结果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这时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引导,通过这种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一定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找出自己在学习中的遗漏之处和实验中的不足之处,进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避免下次再出现相同的失误。如果实验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则会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在生物实验学习中想探索更多知识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这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来说是十分有益处的。
4.强化学生对于预习、复习的重视程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60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学生们往往被灌输的是“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需要学生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相关的知识要点,而学生们往往是死记硬背。因此,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多数学生“叫苦连天”,对生物的学习丧失信心,没有学习热情,导致理综的分数总体偏低。由此可见,有一个合理有效、积极向上的生物学习方法是相当的必要,由此,本文我主要就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做一定程度的探究。
就我个人而言,生物是高中理科课程中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提高的科目,只要有一个合适自己的生物学习方法以及一个良好的科目学习习惯,高中生物拿到高分绝非难事。眼下,正值新课改,高中生物的理论学纲基本没有大的方面的变化,但是在考查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需要学生们走进实验室自己动手解决相关的问题,并且会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相应的成绩评估和考核。
因此,作为生物老师,我会带领学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改进生物学习的方法,努力让学生们能真正的爱上生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自己的生物素养。
一、改进方法,增强自主
传统的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都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这种模式既存在其应有的优势,又有他的不足之处。优势是:作为理科生学习理科类课程在自主学习阶段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像生物这类看书本容易而理解时大部分学生的知识面太窄,分析问题不全面,导致学习过程效果不好或者完全没有效果,经过老师的讲解后,学生们理解起来会更加的容易;但是也带来了不小的坏处:这只会让学生们更加的依赖老师,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不足,让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直线下降。因此,为了长远考虑,学生们还应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改进目前的学习方法,增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们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而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一个适合学生们使用并且学生们乐于使用的生物学习方法。该种方法既不能过于偏离学纲也不能完全交由学生们自主管理,要在学生们能够在自主管理自己的基础上加以老师的专业知识传授与分析,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们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够将生物专业知识刻进脑海。将班上的学生分组是我先考虑的方法。
从表面上看,分组是一种及其常见的方式,看似对于学习没有任何的帮助,实则并不是这样。通过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考虑到学生们本身的生物专业知识水平,进行综合考虑,分成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在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等方面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全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共同促进整个小组的进步;同时,不同的学习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相互督促,达到让整个班级共同进步的目的。
作为老师,我将在课前预习课课后复习这两大板块作一个系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们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有了好的方向才能有进一步的大的行动。因此,单元总的预习提纲和复习提纲必不可少。
在一单元开始之前向学生下发单元预习提纲,让学生们在预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明白自己应该达到某种预习水平;在一单元结束之后要及时下发单元复习提纲,让学习小组及时督促小组成员进行相应内容的复习并且在内容上需要及时过关。
要想彻底地摆脱“背诵生物”学习模式的束缚,就一定要做到“一周一个小复习,三周一个大复习,一个月一个总复习”。及时复习绝对是一个熟记相关理论知识的好方法,被称为“零星记忆法”。利用平时时间将大部分的知识熟记于心,将知识的脉络摸清楚,将知识的整体框架弄明白,在考试时,只需要记忆平时记得不牢或者没有记到的细节内容即可。
二、学会动手,巩固知识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现在的高中生物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理论知识,要“学以致用”――走进生物实验室。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亲自实验过,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已经掌握书本理论知识。
同时,通过实验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基本的实验仪器操作能力。融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回顾了课本知识,让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若是实验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或者实验结果完全错误,则是需要学生们自己进行相应的实验结果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经过综合考虑,得出答案后,再进行一次的修订版的实验,观察能否得到相应的实验结果。
如果还是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则需要在求助于老师之后重复操作实验。这不仅仅是实验能力的锻炼更是分析实际问题并且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大脑的回忆,进一步加深了课本理论知识的印象。并且,作为生物老师,我强烈建议学生们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清晰的记住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为以后的理论知识复习留下好的资料。
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清楚的记得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原理,并且学生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之后,能够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实事求是的列出所有的实验结果并对所有对相应出错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若是实验结论没有大的问题的同学则需要列出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力争将整个实验过程刻进脑海,为理论知识提供标准。
物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感到物理不但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例如学习了蒸发知识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快蒸发?是怎么做的?你们家里是怎样让收割回来的水稻快些干的?说说采用了什么办法?水资源日渐匮乏,我们要节约用水,生活或生产中是如何减少水分的蒸发的?平时洗头后如何使头发更易干?学了电学知识以后,问:电流的大小是有公式计算的,那你帮家里算算你家的导线通以多大的电流?应选择多大的线芯呢?让学生感知物理知识在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
二、学好语文和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课是初中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其原因是物理课不但有系统、严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而且与数学、语文课的知识联系也很密切。例如数学中的指数运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函数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应用。所以学好数学知识对物理课的学习至关重要。同理,学生的语文水平对物理的学习影响很大。因为物理中的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叙述言简意深,一字之差,天地之别。例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能叙述为垂直向下;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若无“闭合”二字,则产生的是电压而不是电流;又如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了40℃和温度升高到40℃含义截然不同。可见让学生学好语文对学习物理有多么重要。
三、重视物理的图形作法和学会认识图形。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在初中物理课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及力的示意图、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课标”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另一部分是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而且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四、以观察和实验作切入点,重视观察能力和实验素质的提高。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动手操作实验。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