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发展与治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16 16:21: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区发展与治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区发展与治理

篇(1)

早期社区教育的发展在我国的理解大都处于感性的认识阶段,主要是围绕着社区教育的属性从社区教育属于教育范畴、社区发展范畴和组织管理范畴入手,研究者从研究的视角、理论背景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进行剖析,没有统一的认识。直到2000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中,对社区教育作出如下定义:“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这一表述,揭示了社区教育的本质内涵,与我国教育部职成司对社区教育的论述基本一致,是目前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提法。

因此,社区教育应该定义为: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通过提供适应该区域内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为社区内全体居民提供教育服务,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

二、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的发展普遍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直到21世纪初期,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各项职能和各项事业才得以发展和逐步完善。但是,目前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的发展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规划性和可持续性。

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及社区工作者对城镇社区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方面是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和政府对社区教育的发展及重要性没有深刻理会,各项政策宣传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民族地区城镇社区在发展建设中,只重视社区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社区教育发展。二是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法规政策缺乏。就是由于法律的缺乏和滞后,社区教育法规政策的不健全,导致了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处于混乱无序、发展缓慢的状态。三是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表现形式和途径比较单一。当前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开展途径和教育方式还都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为主。四是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一方面是社区教育机构与国家教育资源没有充分结合;另一方面是城镇社区教育内容与居民需求没有统一,城镇社区教育往往就是教育论教育,走形式主义。五是民族地区城镇社区的网络设施不健全和网络信息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既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站也没有专门的信息渠道。六是民族地区镇社区教育经费来源单一、投入不足。城镇社区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是依靠政府拨款,来源单一。

三、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治理新途径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管理,明确社区教育的战略地位。1、政府在社区教育建设中,要转变职能,要从“主导一切”的管理者向“推动一切”引导者转变,实行主导、引导、协调相结合的策略。要避免在社区教育建设过程中由于政府主导一切,造成的政府管理失位和缺位现象。2、要建立协调机制。由于社区内居民成员比较复杂,涉及到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居民各个方面切身利益,所以,要组建一个有各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协调小组,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二是构建和完善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教育的政策法律体系。法律法规是国家和政府为实现一定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与社会规范。为了保障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科学有效持续发展,为了尽早实现民族地区终身教育目标,尽早实现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宏远目标,民族地区应该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社区教育在社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篇(2)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57-02

一、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1.非营利组织是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基金会、慈善组织、志愿团体、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邻里组织、老人协会等等形形的非营利组织以其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组织的章程和活动方式推动着社区的发展。非营利组织以其不同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的方式提供着方便、实际和高效的公共服务,而且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社区服务往往更能体现社区的需要,服务更直接,更具人文关怀特征。

2.非营利组织提供着直接、具体和富有人性化的公共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

根据社区民众实际需要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比政府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员的服务更具有人性化。在特定的社区内,传统的社区服务已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对社区非营利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的非营利组织应该改变过去服务对象单一,服务方式保守的问题,在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工作中,不仅要扶贫帮弱,更要将与社区居民生活切实相关的问题落到实处,比如,安顿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障等,确保社区工作更加具体和人性化,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

3.非营利组织对志愿者的吸引和动员能力,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激励民众参与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它们应当成为动员和吸引志愿人员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这种针对社区的志愿服务是培养社区意识、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方式。随着人们接受教育比例的扩大,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在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物质生活,对精神境界的要求也在提高,越来越倾向于从提供志愿服务中获得满足。这就需要非营利组织适时地为志愿者们提供这样一种平台,一种提供志愿服务的途径。这样既减轻了社区的财政负担,又能调动人们建设社区的积极性。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在促进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作为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由于受我国体制等方面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

1.政府干预过多,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明显,独立性差

社区管理的自治组织是居民委员会,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它与政府机关是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但事实上,居委会的行政性倾向特别明显,从工作人员的配备到居委会的日常琐碎事务,都深受政府机关的干预。这种问题的出现与我国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有关,从政府部门衍生出的非营利组织往往带有高度的行政化和官僚化特征,对政府的依赖性强,对政策指令唯命是从,缺乏独立性和自主创新意识。居委会的自治职能的蜕变,无法满足居民的参与需求和期望,居民也不相信自己的参与能够影响居委会的决策。由此导致居民参与严重不足,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漠不关心。

2.政府准入门槛高,使得提供专业性、技术以及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非营利组织难以进入社区并在社区扎根

在我国,根据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一个机构必须依托一个业务主管部门,才能在民政部门注册成为社会团体。因此可以看出,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准入门槛是严格的,这就造成了一些非营利组织要么选择挂靠某个政府部门,成为同青联、妇联一样的半官方组织,要么注册成为普通的营利性公司,或者有的干脆选择不注册,更不用说进入社区为居民服务了。

3.社区内非营利组织成员整体素质偏低,老龄化和非专业化现象严重

在我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街道及居委会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业务素质不高,而年富力强、文化层次高、懂得现代社区管理的年轻人才十分缺乏。而这一状况严重阻碍了现代社区建设,一些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型生活问题,他们无法提供专业和及时的服务。比如,现代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给许多家庭成员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有工作压力、生活负担、子女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的及时解决也是现代社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这就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巧的高素质工作人员。因此,要鼓励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才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的工作中来。

三、促进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发挥更好作用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都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因此,就很有必要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建设方面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思路和社区建设模式。

首先,我国政府应对非营利组织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与帮助。

非营利组织对促进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作为国家政府层面,应采取推动措施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成长。一方面,政府应以立法形式给予非营利组织一定的法律保护,明确其社会地位,以及与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应是平等的、指导与被指导、扶持与被扶持的关系,与社会和市场之间应是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政府应适当调整非营利组织的准入门槛,对于民间组织和公益性组织应给予鼓励政策,在资金支持上,应给予一定的免税措施,鼓励私人和基金会的捐赠,制定相应的非营利组织资金募集和管理办法,并纳入法律保护的范畴。

其次,非营利组织要加强自身独立性,同时要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平等合作关系。

政府要下放给非营利组织充分的自,虽然事实上,当今许多国家的大多数非营利组织都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政府,首先在资金来源上非营利组织必须接受政府资助,对政府财政的极度依赖决定了非营利组织很难有其所宣称的独立的决策与执行能力。因此,完全独立于政府的非营利组织是根本不存在的。但非营利组织完全可以加强自身的控制力,开辟资金来源渠道,扩大民间资金对其支持力度,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一方面要避免受政府的行政干扰,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应该使其工作置于政府监督之下。在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居委会等非营利组织应该充分听取政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政府的工作计划。同时,也可以监督政府工作,避免权力被滥用,维护自身的利益。

第三,非营利组织应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非营利组织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始终贯彻其非营利性和志愿公益性的基本宗旨,把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为社区居民服务放在首位。而现代社会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的各种问题和压力,使其对社区服务功能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要求。政府机构由于受体制的限制,对于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往往反应迟钝,这时就需要非营利组织来填补社区服务多样化的不足。比如,面向社区居民的各种便民利民服务、社区医疗服务、儿童照看服务、孤寡老人陪护服务、残障人士及贫困户的优抚服务等。另外,非营利组织对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既可以为社会拓宽一部分就业渠道,减轻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又可以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第四,改变由街道办事处直接管辖社区福利服务设施的现状,引入竞争机制。

我国行政体制中由街道办事处对社区的直接管辖极容易导致处理问题一刀切的做法,无法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而如果将社区的服务设施委托给社区非营利组织运营,则会极大地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同时一些专业性、技术性的非营利组织也可以得到进入社区为民服务的机会。但这些非营利组织应该把为社区居民服务作为首要目的,不能以营利为目标。因此这些非营利组织的良好运营就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经营补贴。为此,政府需要制定一套对托管机构服务绩效进行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及加强对非营利机构的组织监督和公众监督,总之,政府给市场、给财政支持,可能是培育社区非营利组织的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在社区非营利机构的受托经营中,还要引入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机制,不仅能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质量,也能起到优胜劣汰的效果,从而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

第五,重视对志愿者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使志愿服务社区化。

目前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成员大多数是以社区内的中老年人为主,虽然他们是志愿服务中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但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相对匮乏。面对一些专业性强的工作,比如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则不能胜任。这就需要非营利组织要加强对组织成员的培训,既要进行志愿服务伦理的教育,还要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而不是仅停留在简单服务和做表面工作上。

同时,要借鉴国外在建立激励机制方面的经验,志愿服务不只是付出,也要让志愿者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相应的回报,达到助人利己的目的。这样既可以带动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又能吸引一些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另外,要提倡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使社区服务建立在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人力资源优势,使志愿服务社区化,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能使社区服务效率最大化。

总之,在社区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这一重要力量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政府要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和资金支持,并使其发展轨道能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另一方面要给非营利组织独立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自身力量,不断完善新型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促进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铁威.新社区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2]汪大海,魏娜,郇建立.社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张霞,张智河,李恒光.非营利组织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篇(3)

1 引言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困境(social dilemma)。在社会困境中,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由于不一致而冲突,从而出现个体的理性决策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结果。社会困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无论其他个体做出什么样的决策,个体做出背叛的决策相比做出合作的决策,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第二,如果所有的个体都选择背叛的决策,那么相比所有的个体都选择合作的决策,结果要更糟糕。

Hardinl968年在Science上发表了《公共的悲剧》一文,明确指出了个体对私利的追逐造成集体利益损害的社会困境问题。其实,早在17世纪,英国哲学家Hobbes就在他的《利维坦》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霍布斯悖论(Hobbes Paradox):如果承认人性是自私的,那么群体和社会的协作又是如何实现的?无论是Hobbes还是Hardin都假设人性是自私的,只在意自己的利益,不会为他人考虑,因而面临社会困境的时候都会做出背叛的选择――这种假设被称为理性利己主义(rational self-interest)。

然而,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实验研究,都表明理性利己主义的假设过于片面。Miller和Rather发现,人们常常过高估计利己主义对个体态度和行为的影响。Megiino和Korsgaad认为利己主义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变量,人们并不是同等动机地追求自我利益。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个人也会不同程度地考虑他人的利益(他人取向,other-orientation)。即使在作为典型社会困境的单局囚徒博弈中,也有1/3到1/2的个体选择合作,在确定人们明确知道不同选择的意义以及彼此之间没有任何未来的联系时,结果也同样如此。更为重要的是,那些经常做出不同选择的个体之间具有稳定的人格差异:选择合作的个体具有合作性人格,选择竞争的个体具有竞争性人格。这种稳定的人格差异,反映了个体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因而在面临社会困境的时候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2 社会价值取向的概念和分类

社会价值取向又被称作社会动机(socialmotive),社会取向(social orientation),社会价值(social value)和动机取向(motive orientation),指个体对于自己和他人结果分配的特定偏好,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倾向,也是社会困境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个体差异变量。

从理论上说,由于个体偏好的不同,社会价值取向因人而异。研究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社会价值取向进行了多种分类,但大多数研究者都采用了Deutsch(1958)的分类方法,即将其分为合作型、竞争型和个体型三类。合作型指个体追求群体利益的最大化,竞争型指个体追求相对他人的利益最大化,而个体型则追求绝对自我利益最大化,与追求相对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竞争型相区别。

3 社会价值取向的理论模型

社会价值取向的理论模型大致经历了从早期的双维模型(two-dimensional model)到后来的整合模型(integrative model)的发展。

3.1 双维模型

前面提及的社会价值取向的不同分类,大都属于早期的双维模型。在双维模型中,社会价值取向由两个维度决定:对自我结果的考虑和对他人结果的考虑。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例如,根据双维模型,亲社会者既追求自身利益,同时也兼顾他人利益,具体表现就是在社会困境中常常采用合作策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实现,所以亲社会者又常被称为合作者。这一假设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解释亲社会者的行为决策。但是,这一模型没有考虑平等因素,同时也无法解释亲社会者行为同化(behaviorassimilation)的现象:虽然他们常常做出合作决策,但是在多局博弈中,如果面对亲自我者多次背叛时,他们也会做出背叛的选择,而不是一味的合作。

3.2 整合模型

由于早期的双维模型不能解释亲社会者行为同化的现象,VanLange提出了社会价值取向的整合模型。这一模型加入了对平等(equality)的考察,把早期的两因素模型发展成了三因素模型,即价值取向是自身利益、他人利益以及两种利益间的关系(平等与否)三个因素共同考虑的结果。根据这一模型,亲社会者既关注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同时也追求自己与他人利益的平等。竞争主义者追求相对的自我利益最大化,希望自己比别人获得最多利益,而个体主义者追求绝对的自我利益最大化,不关注他人利益,只在乎自己是否获得了最多利益。因为竞争主义者和个体主义者同样都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只是前者在相对意义上而言,而后者在绝对意义上而言,他们又被称作亲自我者(proselfs),与亲社会者(prosocials)相区别。社会价值取向的整合模型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支持。

4 社会价值取向的测量

根据不同的理论模型,社会价值取向具有不同的分类界定,但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分解博弈(Decomposed Games)。

Pmitt(1967)以及Messick和Mcclintock(1968)各自独立地设计了分解博弈,为社会价值取向的分解博弈测量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从McNeel(1973)第一次采用分解博弈测量个体的社会价值取向开始,此后公开发表的38篇文献中所报告的47个研究采用了各种形式的分解博弈,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三分模型:合作型、个体型和竞争型。分解博弈的题目数量从6组到48组不等,最常用的是9组。分解博弈具有很好的心理测量指标:较高的内部一致性,稳定的重测信度,与心境和社会赞许无关,同时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例如有研究发现,亲社会者更多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而亲自我者更多选择驾驶私车的出行方式。

分解博弈一组题目通常包括三个选项,每个选项都是自己和他人的一种收益组合,三个选项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被试需要在其中选出自己偏好的选项。举例来说,A:500,500;B:560,300;C:500,100。选项A代表合作的价值取向,因为自己的收益和对方的收益相同

(500=500),差别最小(500-500=0),同时自己和对方收益之和最大(500+500>560+300>500+100,且500-500560-300>500-500)。在9组分解博弈中,如果被试在不少于6组博弈中具有一致的选择,就会被归为相应的社会价值取向。一致选择少于6组的被试则无法被归类。

用分解博弈来测量社会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循环论证。从一个利益冲突的抽象情境中得到个体的社会价值取向,然后应用到较为具体的模拟情境(比如实验室设置的各种利益冲突情境),甚至是更为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去。在这种情况下,循环论证的嫌疑被避免了,因为各种情境的抽象程度不同,测量社会价值取向的情境是最抽象的,因此也就可以作为利益冲突的代表情境,从中区分出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而较为具体的模拟情境,例如囚徒博弈,最后通牒博弈,公共物品博弈,则可以检验和运用抽象情境中测量到的社会价值取向。现实生活情境作为最不抽象的一种情境,按照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自然也可以运用抽象情境中测量到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区分和界定。

5 社会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

5.1 采用博弈模型的研究

人们发现,亲社会者在各种社会困境中都比亲自我者表现出更高的合作性。无论是在资源困境还是在公共物品困境中。在资源困境中,亲社会者比亲自我者的要求更少,对自己的约束更严,更多地考虑集体的利益;在公共物品困境中,亲社会者比亲自我者会做出更多的捐献。在重复博弈的社会困境中,亲社会者都会最先做出合作,只有在对方坚持背叛的情况下,亲社会者才会采取一报还一报(tit-for-tat)策略;而与亲社会者相反,个体主义者倾向于采取背叛策略,即使在对方合作的情况下,除非有特定的理由改变自己的策略,例如对方是非合作性的,但是愿意互惠;竞争者则自始至终都会采取被判策略,即使合作对他们本身有利时也同样如此。

5.2 采用模拟谈判的研究

社会价值取向对于谈判过程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谈判同样是一种利益冲突情境。那么,社会价值取向在其中有着怎样的影响呢?De Dreu和Boles发现,在谈判的准备阶段,亲社会者更倾向于采用合作的启发式(cooperative heuristics),竞争者更倾向于采取竞争的启发式(competitiveheuristics),而个体者则对两种启发式没有偏好。De Dreu和Van Lange的研究也表明,在谈判过程中,相比亲自我者,亲社会者提出的要求较少,做出的让步较大,利用更多的重组线索,做出更多支持他人的反应。谈判结束之后,虽然他们认为对方采取了同样的策略,但还是会认为谈判对手更公正和体贴。

5.3 来自现实生活的研究

除了实验虚拟的社会困境之外,研究者们同样在现实生活的社会困境中考察了社会价值取向的效应,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们对城市交通工具的使用偏好研究。正如其他的社会困境一样,私车的使用对个体来说是理性的,可是一旦越来越多的人都使用私车的话,就会使集体利益受到损害,造成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许多研究表明,相比亲自我者,亲社会者表现出使用公交车的更强烈的偏好,更多地考虑到自身选择对环境的影响。

5.4 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

除了对行为决策的影响之外,社会价值取向还影响人们在社会困境中的社会认知。研究表明,亲社会者和亲自我者以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困境进行建构。Kelley和Stahelski认为,合作者和竞争者发展出了对他人的不同观点:合作者倾向于认为人们具有不同的合作性和竞争性,有一些人倾向于合作,另一些人倾向于竞争,他们更多地预期对方会合作;而竞争者则认为他人都是同质的,而且都倾向于竞争,竞争者的这种认知偏差会使他们在动机冲突情境中一味选择竞争,而合作者则会根据对方的行为调整自己的策略。

另外,不同取向的个体对合作与竞争的判断也是不同的:合作者更多地从评价性的好坏维度看待合作和竞争,而竞争者则更多地从动力性的强弱维度进行判断。具体而言,亲社会者更多地把社会困境看作是伦理问题,认为合作是道德的,竞争是不好的;亲自我者则把社会困境看作是权力问题,认为竞争是强大的,而合作是软弱的。对合作和竞争是否理性和明智的问题,合作者和竞争者也有不同的看法,亲社会者认为合作是明智的,他们期待明智的人更多地做出合作;亲自我者则认为合作是不明智的,他们更多地期待那些不明智的人做出合作。

6 社会价值取向的研究趋势

2000年之后,社会价值取向的研究在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都表现出新的趋势。

6.1 理论建构

以Kelley和Stahelski(1970)的相依理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为基础,Van Lange、DeCremer、VanDijk和VanVugt(2007)对社会价值取向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社会交往中存在六种人际取向:三种亲社会取向,即合作、平等和利他,两种亲自我取向,即个人和竞争,一种取向,即攻击。合作取向的目的在于提升集体利益;平等取向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之间的利益平等;利他取向的目的在于提升对方和他人利益;个人取向的目的在于提升自我利益;竞争取向的目的在于提升自我相对他人的利益优势;攻击取向的目的在于减少对方的利益。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合作、平等、个人和竞争四种取向的研究,前两者是亲社会取向,后两者是亲自我取向,对利他和攻击取向的关注较少。这与利他取向和攻击取向的自身特点有关,前者要求个体之间存在人际依恋、同情和关系承诺的基础,而后者则常以愤怒为前提,并不是一个自我激发的现象(self-activatedphenomenon)。现有的研究多以陌生人为对象,他们之间没有情感联系,同时也大多在中性情绪状态下参与实验,因而很少表现出利他和攻击的取向。

对于六种人际取向,Van Lange和De Cremer等人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第一,大多数人都在社会交往中追求即时的或长期的自我利益,但这不是人们唯一的人际取向。第二,人际取向不但包括个人取向,还包括合作、平等、利他、竞争和攻击取向五种类型。第三,同为亲社会取向的合作和平等联系密切,经常共同发挥作用。第四,人际取向某种程度上被社会交往塑造,受到个体、他人和情境的共同影响。第五,人际取向代表一种或多种决策原则激活和使用的概率。

6.2 实证研究

第一,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影响个体行为

的情境因素。Brucks和VanLange(2007)发现,在存在消极偏差(negative noise)的情境下,亲社会者甚至会表现得和亲自我者一样的自私,与不存在消极偏差的情境相比,他们更少做出合作的行为。启动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研究者们发现道德启动条件下,无论是亲社会者还是低稳定性的亲自我者,都会作出更合作的行为,但是高稳定性的亲自我者会变得更具竞争性。权力启动条件下,竞争者的合作性会降低,而亲社会者则不受影响,甚至合作性会提高。Giebels,De Dreu和De Vliert(2003)发现,与没有退路相比,存在另外选择的情况下,亲社会的谈判者会表现出较少的问题解决努力,谈判的结果也更差,但是亲自我的谈判者没有这种差异。Poppe和Valkenberg(2003)发现,相比于有获得的情境,在有损失的情境下,个体的行为会变得更加自私自利;相比于确定的情境,不确定的情境会让个体变得更具竞争性。

根据勒温的心理动力学观点,行为是个人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函数。人格与情境对行为的影响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强弱。在强情境中,情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更大;在弱情境中,人格因素对行为的影响更大。De Kwaadsteniet,Van Dijk,Wit和De Cremer(2006)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在资源数量确定时,亲自我者和亲社会者都依据默认的平均分配原则做出决策,当资源数量不确定时,平均分配原则就失去了效力,亲自我者比亲社会者表现得更自私。

第二,亲自我者也会像亲社会者一样关注平等,但其动机并不相同。社会价值取向的早期研究认为,只有亲社会者关注平等,但是有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Van den Bergh、Dewitte和De Cremer(2006)发现在多次囚徒博弈中,亲个体者也会表现出和亲社会者同样的追求平等的倾向,但他们对平等的追求是功利性和工具性目的的,最终结果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Stouten,DeCremer和VanDijk(2005)使用公共物品博弈的研究指出,亲社会者对平等的追求是基于公正的考虑,而亲自我者对平等的追求则是基于效率的考虑。他们发现,违背平等原则而群体利益仍能保证的情况下,亲自我者没有多少情绪波动,但是亲社会者会产生消极情绪。Carpenter(2003)通过多局最后通牒博弈研究发现,具有公正取向的被试会做出公正的行为,但利己主义者则把公正作为一种工具,他们做出公正的行为是因为害怕不公正的行为会被拒绝。

篇(4)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产生和发展状况

1.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1923年,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在美国考察企业时首先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企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将道德因素包含在企业社会责任范畴之内。

2010年11月1日,ISO在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主题为“共担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IS026000(社会责任指南标准)仪式。LS026000的标志着首个适用于全球的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根据IS026000的定义,社会责任是“通过透明和道德行为,组织为其决策和活动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承担责任。这此透明和道德行为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包括健康和社会福利;符合适用法律并与国际行为规范一致;融入到各个组织并践行于其各种关系之中”

2.公司治理的含义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出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清楚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种结构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

二、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契合点

1.两者产生于现代大公司的出现

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具有历史的渊源性和发展的共生性。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都产生于现代大公司的出现,两者统一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实践。公司治理是社会责任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社会责任则能够推动公司治理的有效改善与良性发。

在现代企业出现之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企业与古典企业相比,首先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公共性。由于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制的产生,使得企业可以摆脱自然人的束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存在,这就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奠定了制度基础与组织基础。另一方面,由于股份制拓宽了企业资本的来源,在为企业提供充足资本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具有了一定的公共性,特别是公开上市的公司,其经营行为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这成为了现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现代企业所雇用的规模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是古典企业所无法企及的,这使得现代企业在经济社会中拥有了巨大的权力和影响力,而根据戴维斯提出的“权力――责任模型”,公司的社会责任来自于他所拥有的社会权力,责任就是权力的对等物,所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在现代企业诞生后显得更加突出,其理论源头应该追溯至现代企业诞生。

因此,上个世纪初现代企业的出现是企业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革命,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历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同时对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企业的诞生也因此成为了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共同源头。

2.两者统一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实践

弗里曼于1984年给予利益相关者的经典定义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买现或被企业目标的买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泛指与公司存在各种关系的人或团体,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一直以来公司治理争议的焦点在于公司到底应该为股东服务还是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经营。直到上世纪70-80年代经营环境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群体利益受到企业行为的影响,企业越来越变成“社会的企业”:公司运营不仅影响到对公司付出各种专用性或通用性投资的所有者利益,而且影响到消费者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除股东外,来自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衡对公司经营者正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在这个理论框架企业社会责任被明确界定在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上。也就是说公司的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核心特征,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认同和适当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就创造则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保护企业财务健全进行积极合作。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公司治理就是关于处理公司内部治理制与行使公司社会责任关系(从整个社会)的问题。公司治理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公司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只有当社会责任成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而公司治理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法人治理结构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制度机制。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公司所有权的有效实现形式,是以产权为基础的均衡相关者利益的一种控制机制,从公司行为的主体范围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来看,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基础性自律机制。王阳(2009)认为传统的以股权保护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存在严重不足,应基于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模式进行重塑,并从职工、债权人参与治理等角度对新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论述。

三、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重新融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使得公司治理必须更多地关注社会责任问题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物质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和稀缺性相对下降,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等正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特别是人力资源、商誉、研发能力、企业形象以及社会认同等,正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此因素都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着密切联系。

(二)社会依存结构的变迁也使得社会责任问题日益重要

进入新世纪以后,社会的依存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原先很多宽松的社会约束正在变得日益严苛,自然环境的压力以及社会各阶层权利意识的强化使得企业生存发展所处的社会依存结构与二十世纪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无论是自然界出现的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等问题使得企业必须更多的关注绿色与环保,还是社会中各阶层权利意识的觉醒使得企业必须更多地关注职工权益,更好地处理与职工、工会、社区等的关系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公司治理模式

(三)社会各方而的压力使得企业社会责任逐渐向企业内部渗透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逐渐获得了社会各方而的认同,也就日益从一种社会思潮和呼吁演化一种为对企业产生实际约束的力量。特别是政府管理部门、社会团体以及消费者力量的强化,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日益渗透并落实到企业内部,渐渐冲击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王阳.基于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模式重塑[J].西北师人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吕立伟.企业税收保值信息披露与社会责任履行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8).

篇(5)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088-001

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它所揭示的是儿童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典型的行为方式。幼儿的社会性特征总是在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而得到发展的。区域活动就如一个小小的社会形式,营造了宽松、自然的活动氛围。其中,幼儿在与环境、教师、同伴的交往中,获得一些社会性的认知,形成典型的行为方式。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区域活动这一活动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发展,发展幼儿健康的社会认知系统,从而使得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得以良性循环,应该引起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

一、创设“当家作主”的区域环境,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导者

区域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环境创设作为依托,幼儿在一定的环境影响下产生兴趣、灵感,进而获得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在环境的创设、条件的提供方面占了相当大的角色,容易忽略幼儿参与的作用。创设的环境最终还是作用于幼儿,幼儿从懵懂无知的自然人发展到有一定想法、见解、判断能力的社会人的成长过程,也离不开环境因素的陶冶与渗透。没有兴趣的学习、被动的参与显然是没有实效的。

区域环境作为幼儿活动的“小天地”,作为一个小团体的“小社会”,应充分听取幼儿的意见,让幼儿“当家作主”,使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其社会性认知会获得不断的提高。例如在进行“交通工具”为主题的区域环境设置时,环境布置当然要体现有关交通工具的知识,环境的创设完全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来完成。幼儿可以走到街头,认识交通信号灯、观察车辆的通行,同时认识汽车的种类,自己向有关人员咨询交通方面的知识,或与家长交流,还能从中发现路段车流量的问题等。其实,幼儿在了解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参与的过程、关注社会的过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通过与自己所创设、所熟识的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使社会性得到发展。

二、营造“我能做主”的活动过程,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引领者

任何一种个性特征、心理品质或行为方式的最终获得都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区域活动以一种“小的社会形式”与幼儿相互作用,幼儿在与环境、教师、同伴不断的社会化交往中获得发展。区域活动创设了一份相对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活动,在活动中给幼儿营造“自己做主”的活动过程,提供给幼儿更多的交往、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的社会认知系统不断同化、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还是以“交通工具”的主题活动为例,幼儿在美工区依照标志图制作标志,发现了自己不熟悉的标志,即先前在自己的社会认知过程中未呈现于大脑印象的标志,使幼儿的认知平衡出现了不平衡。幼儿产生了认知的欲望,他可能会与周围的幼儿商量,如果讨论的结果不能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就更增加了幼儿认知的兴趣,向老师求教。经过同化或顺应的过程而达到新的平衡,形成新的认知。然后,他会骄傲的讲给其他幼儿或者从生活中寻找这类标志,这就是一个社会性的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自己做主的机会,让幼儿能有自己的意愿和主张。

分享与合作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很多的情况下,某个活动的过程是由几个幼儿合作完成的,然后共同分享活动的成果。分享一般是以分工的形式体现的。在进行“交通工具”的主题活动中,美工区制作标志的幼儿与建构区拼插交通工具的幼儿共同建构一所交通指挥场所,并由餐厅的幼儿进行后勤服务,科学区幼儿负责结算,幼儿在活动中很自然、和谐的形成一个互动系统。大家开始的几个目标都是为总目标服务的,设置了一个社会的场景,幼儿在其中协作分工、交流协商的社会化参与过程。最后分享活动成果、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搭建“我的看法”的评价平台,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鉴赏者

篇(6)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德州生物科技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背景和运行机制,总结了职教集团建设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最后指出职教集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集团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德科生物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中高职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208-02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范松梅(1978-),女,汉,吉林省吉林人,硕士研究生,生物教研室主任,高校讲师 ,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

德州生物科技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德科生物职教集团)是经德州市教育局、德州市经济委员会批准,以协议方式形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属于非独立法人组织。集团成员包括高职学院1个,中职学校2个,行政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各1个,生物相关企业4个,形成了企业、学校、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四方联动的集团化模式。

1集团成立背景

1.1区域经济发展背景

德州市是“中国功能糖城”,并于2008年3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是当前山东省以生物制造为特色的第一家专业性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德州市的生物产业在生产规模、企业集聚、市场占有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均位于全国前列。

1.2德科生物专业发展背景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自2001年开始设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并于2003年确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该专业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是德州地区生物相关专业开设最早、发展最好的高职院校。

结合德州市经济发展特点和自身专业资源优势,德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9年7月牵头创建了德科生物职教集团。集团以院校生物类专业为主体,生物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依托,以共享优化资源为重点,通过校际、校企、企事业单位等之间的深度沟通与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和组合效应,优化生物相关人才培养途径,探索生物相关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生物方向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搭建了平台。

2集团运行机制

为了使不同性质的集团成员单位紧密合作,互利共赢,推进集团可持续发展,集团采用理事会体制,即理事会主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决策制。集团以德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主体,联合各成员单位建立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四级组织机构。为了提高集团中院校成员单位的人才培养质量,再引导所培养的人才在集团内部企事业单位就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就业指导委员会。其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就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联合招生、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就业指导、用人招聘等方面的工作。在集团运行过程中,以成员共同获益为目标导向,决策、执行、协商、监督四大机制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制衡,形成了独立运作、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集团运行机制。

3集团建设的探索与成果

3.1深化校企合作,产学产教融合

集团化办学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提高了资源有效利用率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德科生物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共同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共同监控人才培养质量,共同解决就业创业问题。

通过校企联动,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生物专业岗位和岗位群,共同制定生物专业岗位能力标准和要求,共同设置生物专业课程和设计课程内容,联合编写教材,使学校教育真正融入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了产学融合和产教融合。截至目前,校企合作开发了《生物工程设备》、《淀粉制品加工技术》、《功能糖生产技术》等专业课程,联合编写了《木糖与木糖醇的生产技术及其应用》、《淀粉制品加工技术》、《淀粉糖与糖醇加工技术》等多门教材。

校企双方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专业技术和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合作建立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中心,联合开展教科研项目,使集团成员单位之间在师资、技术、教研、科研、信息、场地、设备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形成了共赢的局面。截至目前,校企合作开展了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生物技术及应用省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项目《创建具有山东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模式》和《企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的研究》,其中后两项课题还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德科生物职教集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有效构建了产学融合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通道。

3.2发挥集团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力量;是服务民生、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城镇职工、未就业人员、农业人员存在文化水平偏低、技术技能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集团院校成员单位依托德科生物职教集团这一平台,充分利用生物专业建设的优质资源,发挥在人才培养、培训、技术服务、生产示范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作用,针对性地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术培养和新技术推广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上述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专业素质和从业技能,为其成功就业甚至创业提供了条件。目前,德科生物职教集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模达到了400人次/年。

针对集团内部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专业人才特殊要求,德科生物职教集团成立了职业培训中心,对学生、教师、企事业单位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岗上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帮助相关人员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目前,集团职业培训中心比较成熟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有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化学分析工、化工工艺试验工、制冷设备维修工、营养配餐员、公共营养师等。对集团内部人员进行的相关培训和鉴定规模达到800人次/年,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劳动力职业能力“加油站”。集团内部还定期举办生物相关技能大赛,作为展示学生、教师、员工职业技能水平的平台。

3.3依托职教集团平台,中高职实现有机衔接

为了促进集团内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德科生物职教集团围绕德州市区域经济建设和生物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中、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

(1)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集团内部中职学校的化学、物理、生物等课程纳入中高职一体化的学分认可体系,与高职院校的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微生物检测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相对应,已经进行了试点应用且效果良好。

(2)职业资格证书方面:构建中、高职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前面所提到的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化学分析工、化工工艺试验工、制冷设备维修工等职业技能鉴定工种,中职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3)集团内部施行中、高职教师互聘制度,院校教师入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和实训、实习基地共建、共享制度。2013年度集团内中职学校教师到高职院校培训进修已达到80人,教师互聘25人,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和挂职锻炼18人。

正是在以上方面所作出的尝试和努力,使得2013年度集团内部中职对口升入高职的学生人数达到494人。其中,德州机电工程学校升入德州科技职业学院438人,禹城市职业教育中心升入德州科技职业学院56人。

4集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集团合作方式松散

德科生物职教集团采用松散的合作方式,集团成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和资本纽带,且在法律法规上没有明确集团的地位、运作权限和业务范围,需要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

4.2集团覆盖面有待拓宽

德科生物职教集团成员单位集中在德州地区,缺乏跨区域合作。集团应该加强对外联系,吸引更多的院校和企业参与,特别是外地区的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所覆盖的院校和企业。

篇(7)

[DOI] 10.13939/ki.zgsc.2015.08.

1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概述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9.7%。[1]预计205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将达到80岁,健康状况佳的老年人占41.3%, 中等的占41.4%, 70岁以下身体健康且具备劳动能力的低龄老人占70%以上, 依赖性老人仅占1%。[2]在老年福利需求日益增加而服务供不应求的现状下,城市社区中的老年资源却不受重视。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一部分,老年人志愿者又是其中更细小的分支,他们参与走访、调解等志愿活动,并表现出独有的特征和优势。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限定了激励的客体是城市社区老年人志愿者,手段是政府、社会、公众、志愿者组织等相关群体对其一系列激励制度设计等。

2 相关激励理论及要求[3]

激励理论主要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三者各有侧重,特征鲜明,可为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对策提供指向性参考。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是围绕如何激发动机因素和满足需要来开展的。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动机从产生到采取实际行动的心理过程。综合型激励理论认为,激励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包含组织成员的努力程度、工作绩效、奖酬、满足感四个主要变量。

内容型激励理论启示我们,针对志愿者不同的动机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和方法。过程型激励理论告诉我们应协调好各群体间的激励利益关系,注重他们的博弈关系,努力提高老年人志愿者的公平感,通过内在激励的方法调动其积极性。综合型激励理论启示我们,有效激励老年人志愿者就要不断增强其角色认同,挖掘其潜能,增加其内心满意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夕阳红的余热,再次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3 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发展困境

3.1 激励意识淡薄

受传统人事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社区对于激励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淡薄,束缚了低龄老人展示夕阳红的魅力,弱化了他们继续实现社会价值的能力。总体来说,退休老人对物质欲望呈边际效率递减的趋势, 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富有和社会的认同感,这是激励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很好的切入点,不会掺杂较多的功利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此外,相比其他在职的社会群体,老年人拥有更专业更扎实的知识、更熟练的技能、更充裕的时间、更独到全面的见解、更宽阔的胸怀等优势,能够大大降低在服务过程中发生冲突的概率。所以,应让退休老年人主动、自愿参与志愿服务, 实现退休前后生活的对接,弥补社会组织系统发展中志愿者服务中的不足。

3.2 激励制度的缺陷

第一,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机制。现有的城市社区志愿组织未能较好地综合考虑老年人志愿者退休前的岗位特点、专长优势和知识水平等方面,针对大致情况甚至想当然地制定“一刀切”的培训计划,导致培训制度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

第二,奖励制度落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奖励形式不过种种,主要是表扬、表彰等精神层面的鼓励,缺乏有效的物质奖励,如提供适当奖金和补贴等。自愿服务不代表无偿,虽然老年人志愿者有积蓄或者养老保险,但是我们不能一味依靠老年人自己无偿出资,有的人可以出资但因各种原因无法身体力行,有的愿意出力但资金有限。现有的奖励方式没有针对老年人志愿者需求的差异来采取灵活的奖励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其多元化的需求,久而久之可能降低其长期参与服务的期望与热情。

第三,政府主导,缺乏民主管理的氛围。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志愿组织非个人所有,而是由多人参与的组织,形成的基础是志愿者共同的价值观。受“自上而下”管理观念的束缚,我国城市社区志愿组织仍采取“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导致老年人志愿者服务组织的独立性与自治性较低,实质上变成了准政府组织,这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初衷相背离。[4]其实,注重精神追求的老年人更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与周围人沟通,缓解内心的空虚而不是被居委会强制安排任务,缺乏自主性的命令式管理只会压制他们的积极性,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长期的束缚会导致志愿服务效果不佳的恶性循环,一旦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就很难再以旁观者的姿态抽离。

3.3 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一,专门性的社区志愿服务法制建设缺失

1999年,广东省率先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随后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等十几个省市相继颁布了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但青年志愿者不能完全等同于社区志愿者,更不能代表城市社区的老年人志愿者,城市社区老年志愿服务有其服务的重点领域及组织运用的特殊性,忽视这些特殊性容易造成志愿服务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无序性。[5]

第二,对老年人参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缺乏

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历史较短,加上老人年志愿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被全面了解,产生许多误解和偏见,质疑他们的参与目的,舆论压力使老年人不愿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4 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老年人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科学化、常规化、规范化发展。

4.1 宏观方面

4.1.1 走出传统的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现代城市社区志愿服务价值理念

现有的志愿服务组织大都有一个通病,即青年志愿者没有固定的时间,无法经常处在城市社区中参与服务,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组织体系,积极性充沛而行动力不足,相比之下老年人机动的活动时间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提供走访、调解等志愿服务方面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4.1.2 健全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

首先,健全培训制度,根据内容型激励理论的要求,应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力求符合老年人志愿者的需要。考虑到老年人工作经历、经验和培训意愿的差异性,削减对其熟悉领域的培训,更加注重合格志愿者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次,丰富组织的奖励制度。应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精神鼓励已相对多样化,物质奖励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少量的经济补偿,提供一定的物质成本费、交通补贴费、餐饮补贴费和通信补贴费等;二是实物性奖励,发放一定的服装、食品饮料、荣誉证书等;三是无形的物质形式,运用志愿服务的时间储蓄制度、等时储蓄制度和道德银行形式,保障其未来受到同等待遇,以实现“助人自助”的效果。[6]

再次,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一健全参与机制,二注重工作自主性并适当授权。[7]让老年人志愿者有被信任和成就感的感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4.1.3 优化社区志愿服务激励的外部环境

第一,加快立法进程。首先应加快全国性志愿服务法律建设工作,确保志愿服务组织能够在社会上获取足够的地位和权威,保障此类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其次,制定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的法规。

第二,营造宽松积极的志愿服务氛围。为此,应发挥政府人才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离退休等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从事社区志愿服务,扩大城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引导退休低龄老人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4.2微观方面――建立并完善自我激励机制[8]

首先,坚持自我激励。克服外界偏见的干扰,坚定为大众服务的信念,这是提高志愿者自身认知、保持志愿人才服务热情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要求。

其次,加强自我学习。城市社区志愿老年人志愿者要保持主动学习、自主成长的精神追求,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努力学习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相关知识,主动参加有关的教育培训,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自身的持续性成长。

5 结语

本文主要着眼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文章概述了相关激励理论及要求,指出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发展困境,包括激励意识淡薄、激励制度不健全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包括宏观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主要涉及树立正确的激励理念、健全相关的激励制度、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激励环境;微观方面主要指老年人志愿者的自我激励,从学习知识和技能到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试。建立健全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和谐社区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EB/OL].(2014-1-21).http:///index.jsp.

[2]杨珂,刘典文.老年人参与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问题探微[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83-85.

[3]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54-56.

[4]谭建光.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与激励[J].北大学术期刊,2005(12).

[5]袁明符.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6]陈茗, 林志婉. 老年志愿者活动的理论思考和实证分析[J].人口学刊,2003(4).

篇(8)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1-0044-02

1 研究意义

建设项目经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和灵魂人物,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项目上的一次性授权管理者和责任主体,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将帅之才。项目经理实质上是一类特殊的职业经理人,他跟建筑企业之间是委托—关系,他跟所有的职业经理人一样都是凭借自己的经营管理才能为资本获取报酬,只不过项目经理是以经营管理好一个又一个建设项目而不是经营管理好整个企业为其终身职业,其职业化水平或职业信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成败和建筑企业的兴亡。目前对职业经理人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评价和约束机制,职业经理人信用危机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与其职业经理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用危机,具体表现在雇主企业将职业经理视为外人,缺乏信任,而职业经理人队伍本身存在的能力不足,特别是道德缺陷,很难满足雇主企业成长的需要。在欧美发达国家,职业信用是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一项资产,经理人失信或败德意味着其个人职业生涯的终结。如何对建筑行业的职业经理人的职业信用做出科学的测度和评价,以此来指导建筑企业和工程建设相关利益群体选择信誉良好的职业经理人就显得特别得重要。总之,项目经理的职业信用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其实践指导价值也很高。

2 研究现状

项目经理个人信用在其执业中非常关键,其以往的执业经历是雇主重点考察的内容。建设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和道德水准左右着企业的信用水平,对企业信用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关键作用。诚信体系建设和信用评价研究如果不落实到个体的职业信用上,则建筑行业和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就只能是一个梦。

职业信用是个人信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信用形成的基础,对于雇主而言,其意义远大于商业信用。相对于商业信用而言,职业信用的研究国内外都是一个薄弱环节。国外是从2002年美国安然公司破产事件以后才开始重视职业信用的研究,目前国内外专门研究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的成果和文献资料都较少,国内所能查到的文献只有极少的几篇。但是,与此相关的商业信用与建筑行业信用、建设项目经理的资质测评、素质测评、绩效考评、胜任力测评方面的研究成果则比较多,这些成果是研究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测评的重要基础。

2.1 商业信用与建筑行业信用研究现状

目前提到 “信用”一词,一般是指商业信用,它包括信用、消费信用、企业信用,关于商业信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多。关于建筑行业信用评价的研究代表性的成果则少很多。

2.2 职业信用研究现状

相对于商业信用研究而言,职业信用研究则比较薄弱,针对会计、教师、司法等职业的信用研究文献还有一些,而专门针对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关于职业信用的组成内容,一般包括身份、学历、工作表现等三个方面,这些在国内外都是通过雇前调查获取,这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而关于职业信用概念的内涵,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缺乏一个统一权威的界定。辽宁社会科学院的张春昕认为职业信用属于广义信用的范畴,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周围人通过总结其行为的规律性表现,对其认可和信任程度的描述,具体表现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敏、皇甫刚则认为,职业信用是指一个人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各个方面的素质的综合,重点体现在个人对工作所负责任的承诺和遵守上。

2.3 与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测评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国内外全面、完整、系统、综合地进行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测评研究的成果和文献很少,但关于建设项目经理的职业资质测评、绩效考评、胜任力测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则较多。职业资质是对项目经理从事项目管理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条件的基本要求,某种意义上讲它测评的是项目经理的初始信用等级;绩效考评是关于项目经理以往从事项目管理的工作行为、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的一种测评,它是预测项目经理未来绩效和职业信用的重要基础;胜任力测评则是事先对项目经理是否适合管理某一个具体项目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做出的综合评判,胜任力测评的实质是项目经理的个性特征和个人素质(personality)跟他所要管理的项目匹配的程度(project manager—project fit),它跟职业信用测评两者之间关系最为紧密。

2.3.1 项目经理资质测评综述

资质测评是项目经理从业资格的认证,目前有美国的PMP认证、欧洲的IPMP认证、英国的CIOB认证、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认证以及中国建筑业协会认证等。

2.3.2 建设项目经理绩效考评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建设项目经理绩效考评研究的文献和成果非常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其代表性成果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类是关于建设项目经理工作绩效影响因子的研究,如英国学者Mohammed,Fishily,Dulaimi和David Langford指出项目经理的行为和工作效率受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因素即个人因素和情景因素的影响。

第二类是关于建设项目经理绩效考评方法和模型的研究如英国学者D K Acadia,D G Proverbs 和 P O Olomolaiye对大规模的住房建设项目提出了一个以能力为基础的多维概念模型。该模型采用多元回归技术得出了施工阶段项目经理的绩效结论。

第三类是关于如何提升建设项目经理工作绩效水平的研究如英国学者John Kissi,Andrew Dainty和Martin Tuuli探讨了组合项目经理的变革型领导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对英国的112名变革型项目组合经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发现了项目组合经理在提升项目绩效上的重要性,并且明确了为增强绩效,以组织为基础培养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必要性。

2.3.3 建设项目经理胜任力测评研究综述

胜任力(competence)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著名的组织行为研究者哈佛大学教授David McClelland针对组织在人员的选聘和甄选中采用传统的智力测验、性格测验、学校的学术测验及等级分数等手段,不能预测其从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工作的绩效,或在生活中是否能取得成功,同时对某些特定人群还存在不公平性而提出的。胜任力的概念提出后,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胜任力的研究立即成为全球的焦点。众多学者对此也展开了广泛地研究,其研究成果大体分为三类,代表性成果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类是关于建设项目经理胜任力综合特征的研究如瑞典学者Ralf Muller和法国学者Rodney Turner认为项目的成功由两种结果的差异确定,一种是项目成果,另一种经营业绩。前者是项目经理的态度造成的,后者是由项目经理的态度和能力综合作用造成的结果,为此研究了项目经理的态度和领导能力对不同类型的项目的成功的相对重要性。此外Ralf Muller和Rodney Turner还通过400份领导力发展问卷(LDQ)分析成功的项目经理的智力、管理和情绪的胜任力(分别是IQ,EQ和MQ),发现所有类型项目中成功项目经理在一个子维度IQ(即批判性思维)和三个子维度EQ(即影响力,积极性和自觉性)上高度表达,而另一个子维度MQ则随项目不同而不同。

第二类是关于建设项目经理选聘数学模型的研究如美国学者Abbas Rashidi,伊朗学者Fateme Jazebi和美国学者 Ioannis Brilakis针对大型项目经理的选聘问题建立了一个基于IF-THEN法则和遗传法则的模糊系统,根据候选人的各种基本资料来为项目选择合适的项目经理。

第三类是关于建设项目经理的职业道德、心理学和项目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如英国学者Nancy Madder,Denise A Bower and Bernard Aritua认为建筑业需要在战略意识上作出转变,他们在传统项目管理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将心理偏好、胜任力鉴定、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和继任规划联系起来,为项目管理从业者提供一个改良的职业发展的框架。

3 研究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职业信用和商业信用都是对偿还债务的意愿和能力的一种测度,其中商业信用测度的是债务人按时偿还用货币计量的全部债务的可能性大小和可信程度,而职业信用评价中的“债务”很特殊,一般不会甚至于不可能用货币计量,因为它实际上是对职场人士遵守职业规范、履行岗位职责、实现个人对雇主承诺的工作目标的完美程度和可能性大小的一种测度。总之,职业信用跟商业信用从内涵及外延方面都有其本质的不同,虽然都是对偿还债务的意愿和能力的一种测度,但是两种“债务”很不相同。职业信用相对而言是隐性的,其定量测评具有更高的难度,特别需要测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综上所述,国内外从某一个侧面(比如职业道德)研究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的文献较多,关于信用、消费信用、企业信用的评级理论已趋成熟,关于建设项目经理的资质测评、绩效考评、胜任力测评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而全面、完整、系统、综合地进行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测评研究的成果和文献则非常少,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与其职业经理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用危机,所以本项目从综合测评的角度展开职业信用研究,以此填补国内的空白,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实际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明知,祝星星,邱茂国.项目经理职业信用测评的初步研究[J].建筑,2011,(22): 18-19.

[2] 黄明知.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职业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社区;管理;服务;模式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communities;management;services;mod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264-02

0 引言

大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高校育人的主要阵地,也是矛盾和安全事故易发地。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大学生公寓的管理过程中,就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善于分析大学生公寓中个体与群体、点与面的特点,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动向和需求背后因素的复杂性、综合性,对大学生公寓管理规律加以认真研究,并积极探索公寓育人的新模式,创新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

1 大学生公寓管理的现状

1.1 公寓管理观念上存在误区 以往学校管理上,认为大学生都是成年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就是负责学生宿舍的安全、卫生,只要宿舍不着火,不出乱子,就算完成任务,对学生重管理轻服务,学生宿舍成了没有部门牵头管理服务的真空地带。

1.2 公寓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 学生在宿舍内的行为表现失控,党员发展没有全程化培养,也没有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在教师视野之外的表现,老师无从掌握,仅凭表面现象评价学生。

1.3 公寓文化内涵建设落后 大学生宿舍成了仅仅是为学生提工了住宿的地方,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才能增强学生宿舍内的文化氛围,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文明宿舍,促使文化的内涵建设大大增强。

1.4 公寓安全管理没有形成严密的防控体系 大学生公寓人员集中,是安全重地,需要各部门联动,建立科学的防控体系。目前各职能部门没有有效对接,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安全事件预防、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

1.5 公寓尚未形成科学、高效的育人合力 学生工作管理队伍没有真正深入到宿舍和学生群体中,工作重事轻人,仅局限于处理日常事务和各类突发性事件;部分管理服务人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简单,服务意识淡薄;缺乏正式的组织和规范的管理,学生自我管理也流于形式,并没有代表广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大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来。

2 加强大学生公寓管理的意义

2.1 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 国家教育部十分关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为了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创新工作,从1999年至2002年共召开了四次全国性的高校后勤工作会议。在2002年2月22日以教发(2002)6号文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2002年8月26日以教社政(2002)9号文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若千意见》。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分会于2003年7月25日还专门成立了学生公寓专业部。高校学生公寓建设和管理的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建立健全学生公寓管理体系不仅是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进高校两个文明建设。

2.2 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随着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越来越快,高等教育体制逐年改革,“大学生社区”顺应需要开始产生的,学生社区就是学生课余生活的总和,它主要是包括大学生宿舍、包括文体活动场所、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和学生食堂等的生活以及自习学习、大学生活动等的校园特定区域[1]。大学生社区为是大学生学习交流、生活娱乐提供了的主要场所,把课堂延伸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中,在这里学生之间可以分享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信息,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疑问和难点知识,相互联络感情,总之,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与此同时也是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提供了实践的课堂。

篇(10)

正如巴班斯基所说:“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1]教学最优化的第一个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教育、发展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这种水平恰好符合他最近发展区的实际学习可能。“最近发展区”[2]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其涵义是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完成;第二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是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但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训练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个观点的基本点在于“发展”。那么怎样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提高呢?

1.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有效活动

1.1活动是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的最基本的方式

活动是由一系列有目的、动机的动作构成的完整系统。活动是一种体验,通过活动,人们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形成人的各种个性品质[3]。所以人的心理、意识都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由于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学和好思的特点,因而中学生在课堂里有观察和发现的愿望、有动手的需求、有表达愿望和交流的冲动。课堂里小小的一个体验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使学生的体验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保证,这正是新课程倡导的。中学物理学习应“实践而有得”,“实践”就是体验活动、学习的过程。在教授新的内容时,教师不必急于讲解,可先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总结。

1.2基于活动创设最近发展区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节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兴趣、产生质疑、引发思考,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自然地进行学习和提升智慧。

活动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人常说孤掌难鸣,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从力的概念入手思考并回答出“一个物体是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追问:“右手用力拍向左手,双手有何感觉?”并亲身示范拍手实验,并让他们实际体验。

点评:通过“拍手”这一身边的简单、易操作的小事,引发学生对力的相互性的研究兴趣,使学生领悟到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物理起源于生活,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将身边的物质世界与物理课本联系起来,激发自身探索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4]。

活动2:多媒体展示四组实验让学生以分好的小组自主选择对应的实验,选择对应的器材进行实验并用ipad移动终端拍摄过程,之后相互讨论回答学案中的问题。结束后,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测量结果,并引导学生比较、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

实验1:两手分别拿气球并相互挤压,观察两只气球接触的地方有什么现象?

实验2:将固定磁铁的小车向另一固定磁铁的小车靠近至一定距离时释放,观察看到的现象?

实验3:手指压笔尖,手指有何感觉?手指有形变吗?

实验4:两只弹簧秤对拉,观察弹簧秤的示数?

点评:通过4个实验,学生易获得物体直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规律的获取在大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实验4是研究弹力,看似与实验1、3重复,但是实验4更是一个提升。弹簧秤可以读出这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多次实验对比结果发现力的大小都是相同的,需要教师正确有效地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找出规律。这一实验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逻辑思维,敢于就数据中的情况与他人交流意见,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活动3:展示学校龙舟队获得好成绩,学生在兴奋、骄傲的同时,老师抛出问题“用所学解释为何用桨向后滑水,舟向前行驶”,启发学生思考。

点评:这个活动旨在学生总结出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有所观察,有所思索,有所实践,既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能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活动4:演示火箭升天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留作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上网搜索火箭的相关资料,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火箭为何可以升空。

点评: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物理的活动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应积极把物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把物理学习由课堂向课前开放,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及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结语

基于活动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成功和有效,其原因在于精心设计活动,且活动本身就是有效的。所谓有效活动,就是紧扣教学目标的活动,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基础,设计出的有效活动。有效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了解学生实际能力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科学活动,创设物理教学之最近发展区。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上一篇: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下一篇: 经济管理的二重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