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与知识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22 15:34: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技术管理与知识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技术管理与知识管理

篇(1)

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在新思想的指导下将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搭建起一个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人、知识与组织的桥梁,形成一个庞大、有机的图书馆知识网络,使知识的传播与创新相结合,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应变和预见能力,实现图书馆知识共享、知识自由获取、知识创新和知识增值的目标。

1.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

图书馆知识管理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对图书馆管理和运营机制进行改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图书馆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二是作为一种服务,建立知识获取和转化机制,支持读者有效地获取信息,提炼知识,创新知识。

图书馆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建立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可与信息系统互相兼容,利用信息系统中的数字化数据进行资源建设,节省物力、人力和财力。同时,知识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库整合技术、灵活定制功能及智能、知识挖掘等新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原信息系统所不能提供的服务。除原信息系统内容外,还包括采访管理系统和知识库建设系统。

2.图书馆知识管理流程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流程包括五个知识环节:从外部获取知识和信息并生成新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存贮知识、创新知识以及向外部提供增值知识服务。通过知识环节,图书馆实现其知识功能,对内保持可持续知识创新,对外实现知识增值服务。

2.1知识共享与知识网络

知识共享是指图书馆馆员或团队在图书馆内部或跨行业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如讨论、会议网络和知识库)进行交换和讨论知识,其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知识的效应。

知识网络是一种虚拟的网络,它的实体网络架构是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直接的),或者采用间接沟通。知识网络的发展随着组织结构水平发展而发展的。每个人都是知识主体,知识转化发生在一个主体与另一个主体之间。

2.2图书馆知识共享的特征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组织中所有知识的共享水平和知识创新的能力。知识产生于知识共享的过程中,而且交流和共享越丰富,产生出来的新知识就越多。许多创新的产生来自于使自己的知识在不同的学科或组织中交流与联系。

因此,通过图书馆员之间相互交流知识和工作经验进行知识的碰撞与融合,从而可能产生思想的火花,产生解决一个问题的新的办法,从而促进图书馆新知识的产生。

3.图书馆知识管理内容

3.1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对象,它贯穿于图书馆工作流程中的每一环节,因此,信息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通过对文献信息等显形知识的收集和加工整理,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挖掘出来,进行分类存储,建立动态的知识库体系,激活固化静态的知识,使其得到有效的流通和应用。

3.2人力资源管理

人的能力资源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创新为目标的知识管理就是要挖掘人的智慧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将存在于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而显性化,推动图书馆的全面有效理管。

3.3信息技术管理

信息技术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图书馆工作的展开和图书馆的知识创新起着工具和保障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知识管理的产生,并根本决定着管理模式的变革。

3.4组织结构管理

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是种金字塔形的构架模式,实行的是从馆长到普通工作人员的等级管理制度,为便于知识在图书馆内迅速有效流通,需将图书馆传统的组织结构转变为扁平、网络化的横向组织体系,打破等级界限,增加横向联系,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促进图书馆的知识创新。

4.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途径

4.1创造知识共享机制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推动组织知识创新。图书馆要实施知识管理,达到提高自身知识服务能力的目的,在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上需要创造知识共享机制,营造知识共享文化,通过激励机制和知识交流机制,鼓励图书馆馆员主动分享知识,达到知识传递的畅通无阻;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人适其所,人尽其才,灵活调配合适的人力资源,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组织的持续学习保证图书馆知识创新的可持续性。

4.2解决知识分散性和利用的矛盾

由于职能部门的划分,图书馆的专业知识分散在各个部门,这对于用户利用信息和各部门根据图书馆业务协调工作和交流知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即使在同一部门,由于图书馆知识共享尚处于较低水平,也会出现多人重复工作,造成图书馆的低效率。

如果图书馆长期容忍或者漠视个人垄断知识而拒绝共享,可能导致以下结果:一是管理失控,核心信息被少数人控制,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二是人员外流导致知识资产外流;三是形成知识孤岛的局面,图书馆整体协调困难,效率下降;四是图书馆的知识不能发挥最大效应,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因此,图书馆知识的利用和知识分布分散的矛盾需要通过知识共享来解决。

4.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人是知识管理最核心的管理因素,也是知识管理中最活跃和最主动的因素。

图书馆是知识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其工作本身就是在创造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发现新技术。当前,需要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完善馆员培训制度;广纳人才;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配置,如合理设置岗位、吸收优秀的人力资源、完善聘任制度等

4.4完善激励机制

图书馆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图书馆组织内,必须建立起一套促进馆员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行为的有效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和人才流动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还需要加强工作本身的激励,不断开掘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对那些有创造力、有进取心的高绩效馆员委以重任,使馆员产生一种拼搏向上的动力,促进馆员提高绩效。

4.5提升知识导航服务

图书馆的知识导航服务是用户目标驱动的面向解决方案的服务,它需要图书馆馆员具有超前意识,把读者需求调研与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结合起来;重视读者需求分析,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重组来形成符合需要的知识产品,并对知识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与读者的联系更更紧密,建立起针对具体读者或读者过程的服务责任制。

篇(2)

中图分类号: G255.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4-0044-05

1 概述

1.1 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客户知识管理(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CKM)是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两个学科的交叉领域。1997年,韦兰(Wayland R.E.)和科尔(Cole P.M.)[1]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客户知识管理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构建一个系统来获取客户知识,并运用客户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建立更有价值的客户关系。1998年,阿兰·库珀(Alan Cooper)[2]将客户知识管理定义为:客户知识管理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与客户互动交流,帮助客户找出问题及其答案进而适应周围环境,客户需求过程与企业的营销过程有力地交织融合在一起,实施“定制化”服务。

图书馆引入客户知识管理的时间较晚,高度相关文献较少。法尔哈德·丹尼斯格尔[3](Farhad Daneshgar)和迈赫里·帕里罗科(Mehri Parirokh)提出了学术图书馆进行客户知识管理的概念模型。盛小平[4]认为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模式由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交互、知识应用四种主要活动与关系管理、技术管理、服务管理、机会管理四种辅助活动构成。刘冬梅、孙晓明[5]论证了图书馆引入客户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图书馆实施客户知识管理的方法。

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需要图书馆与用户的共同参与,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图书馆设立专门机构来获取、存储、组织、分析与用户有关的知识,与用户共享知识,进而与用户共同创造知识,以提高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的核心要素包括参与主体、客户知识与信息技术应用。

1.2 SECI模型

1995年,野中郁次郎(Nonaka Ikujiro)和竹内广隆(Takeuchi Hirotaka)在《创新求胜》一书中,提出了知识创造的SECI(Socialization,Externalization,Combination,Internalization)模型,认为知识创造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社会化、外化、整合和内化,这四个阶段可以呈螺旋型不断循环上升。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分别在个人(Individual)、团队(Group)和组织(Organization)三个层面进行这四个阶段。

野中郁次郎在SECI模型中提出了知识场(Ba)的概念,将场定义为:知识创造、共有、活用所共有的环境。在SECI模型的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类型的场,分别为原始场(Originating Ba)、互动场(Interacting/Dialoguing Ba)、系统化场(Cyber/Systemizing Ba)和练习场(Exercising Ba)。知识场提供了知识互动与交流的平台,使知识转化、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能够加速进行。

1.3 图书馆实施客户知识管理的作用

(1)从全新角度看待图书馆与用户的关系。客户对于企业来说,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传统图书馆并没有将用户以及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提升到这样的高度,用户关系和用户所拥有的知识也没有引起图书馆的高度重视。引入客户知识管理的理论,图书馆将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并有效利用用户知识来获取用户的知识需求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服务能力。

(2)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图书馆作为知识的集散地,属于知识密集型单位。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具备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图书馆用户具有较高的知识需求,对知识服务的质量要求较高。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包括知识服务,而知识服务需要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必须构建良好的客户关系。

(3)增强图书馆的竞争能力。分析关于客户的知识,可以让图书馆更加了解自己的用户;研究来自客户的知识,则让图书馆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分析客户需要的知识,可以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与客户共同创造知识,可以深化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因此,率先实施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可以让该馆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4)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图书馆具有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人才等优势,采用客户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一方面可以帮助客户有效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在与用户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新的知识。客户知识管理可以帮助图书馆发挥优势,创造更多知识产品与服务,实现社会价值。

2 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

2.1 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内容

斯蒂芬·贾伯斯(Steffen Geberth)[6]等把客户知识分为三类:关于客户的知识、来自客户的知识和客户需要的知识。卢启程[7]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一种:与客户共同创造的知识。喻立[8]将客户知识划分为关于客户的知识、客户需要的知识、客户拥有的知识、共同创新的知识。本文认为,客户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关于客户的知识、来自客户的知识、客户需要的知识、与客户共同创造的知识四类。

(1)关于客户的知识。关于客户的知识一般来说都是显性知识。对于图书馆来说,关于客户的知识主要是指用户的各项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单位、通信地址、身份证号、办证时间、办证类型等。

(2)来自客户的知识。来自客户的知识是指客户在使用或消费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后得到的知识,图书馆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这些知识。来自客户的知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关于客户的知识中的显性知识推导出来的显性知识,二是由客户提供的由隐性知识显性化而得到的知识。

推导出来的显性知识可以借助于客户数据库、客户知识库等,经过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来得到,主要包括特殊用户群体、用户偏好、用户分布、各类预测等。由隐性知识显性化而来的知识由用户经过整理、编码表达出来,之后通过邮件、聊天室、论坛、微博等方式提供给图书馆。

从图书馆服务的角度来划分,来自客户的知识可以分为:①基本服务类知识:包括对借阅图书、阅览期刊、音像资料、阅读电子资料、使用数据库等得到的各种体验,如资料内容满足需求的程度、形式是否妥当、使用方便与否、服务态度如何、借阅环境如何等。②延伸服务类知识:包括客户对图书馆提供的各类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使用体验,如定题情报检索、查新服务、专家咨询服务等的针对性、质量与速度。③其他服务类知识:指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无关,但由图书馆提供的各类服务,如办证流程、寄存服务、借阅环境等服务质量方面的知识。

(3)客户需要的知识。客户需要这些知识以顺利使用图书馆,进而使用从图书馆获得的知识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图书馆需要分析并获取用户需要的知识,并以有效地方式提供这些知识,提高用户使用图书馆的满意度。

对于图书馆来说,客户需要的知识包括:①与其从事的专业有关,或与个人兴趣爱好有关的知识,客户需要从图书馆获取这些知识满足自己的知识需求。②与图书馆基本业务相关的知识,客户需要这些知识以顺利使用图书馆的各项服务。③与图书馆本身相关的知识,如地理位置、馆藏概况、专业特长等,客户需要这些知识来选择提供服务的图书馆。

(4)与客户共同创造的知识。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通过与图书馆业务人员、服务人员的交互,会形成知识的创新,即新的专业知识、新的服务知识等。新的服务知识包括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信息服务的方式、新信息服务的形式等。这些知识是双方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创造过程符合SECI模型的四个阶段。

2.2 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流程

舒敏[9]将客户知识管理的流程分为获取、整合、共享、应用、开发五个阶段。韦兰和科尔(Wayland R,E. & Cole P.M.)[10]提出客户知识管理流程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包括计划、聚焦、引申、应用、分享和编辑。波塞冬(Sanjay K.Bose)等认为客户知识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客户知识的识别及产生、编码及存储、传播、利用及反馈几个阶段。周晓宁[11]提出客户关系管理中的知识管理流程包括知识集约、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吴金红[12]等将客户知识管理的流程分为客户知识获取、整合、共享和利用四个螺旋上升的阶段。张芳芳[13]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将客户知识管理流程界定为客户知识获取、客户知识整合、客户知识共享、客户知识应用、客户知识创新五个步骤。

本文认为,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的流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五个环节。

(1)知识获取。知识获取是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的源头,包括显性知识的获取和隐性知识的获取。显性知识的获取,是指对来自于各种渠道如本馆场所、本馆网站、知识联盟等关于用户的知识进行获取,在经过整合环节后,得到系统化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获取,是指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如论坛、QQ群、邮件、博客、微博等,让用户将自己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后出来。图书馆获取到的显性知识,需要存储到知识库中,为知识整合做好准备。

知识获取环节主要涉及SECI模型的社会化和外化两个阶段。

(2)知识整合。知识整合是指对图书馆获取到的显性知识进行组织,并从各种角度揭示显性知识之间的关系,提纯补充,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在知识整合环节可能用到的工具有知识目录、知识网络、知识地图、专家地图等。知识整合也包括采用数据挖掘工具对数据库中关于客户的知识进行挖掘,进而得到各种有用的模式。

知识整合环节主要涉及SECI模型的整合阶段。

(3)知识共享。知识共享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图书馆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二是图书馆员工与客户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客户共享知识,可以得到用户的体验与建议,改善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员工的知识共享,是为了将个人的经验推广到团队乃至整个图书馆,引起必要的知识升华。

知识共享环节涉及了SECI模型的全部四个阶段,即社会化阶段、外化阶段、整合阶段和内化阶段。

(4)知识应用。知识应用是指图书馆管理决策部门将得到的客户关系管理知识运用于管理实践,以实现客户关系改善,提高图书馆竞争能力的目标。

知识应用环节主要涉及SECI模型的整合与内化阶段。

(5)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指通过以上四个环节,得到新的客户关系管理知识,这些知识是在实施客户知识管理之前为图书馆所不知晓的。知识创新是图书馆与客户共同协作完成的,得到的知识是有关客户关系管理方面新的知识。由于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如参考咨询服务会涉及学科知识,知识创新环节也会有专业知识创新的要素。

知识创新环节涉及SECI模型的全部四个阶段。

3 基于SECI模型的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

SECI模型主要用于解释知识创新过程,它能够较好地解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本质上也是知识管理,也具有知识创新过程,同样也涉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SECI模型的角度对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进行分析。

3.1 社会化

SECI模型的社会化阶段,指的是图书馆用户之间彼此互相观察与模仿,是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交流过程。客户知识既可以由客户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而来,又可以由显性知识整合而来,因此SECI模型的社会化阶段并不能完整覆盖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流程的知识获取环节,只能涉及知识获取环节的一部分。

社会化阶段主要涉及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流程的知识获取环节,此外还涉及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环节。

在社会化阶段,原始场起着将图书馆用户联结在一起的作用,场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客户与客户互相作用的场所或空间。在原始场中,图书馆客户可以观察学习别人获取知识与服务的做法与过程,并通过模仿获得同样的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使用图书馆服务的知识。因此,为了有效实现社会化,图书馆应该尽力提供各种手段以实现原始场。原始场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场所,如休息室,也可以是一个虚拟的场所,如网络论坛或群。

在社会化阶段,隐性知识主要在个人层面进行互动与传播,基本不涉及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

在社会化阶段,提供原始场的图书馆部门包括提供现实原始场的部门和虚拟原始场的部门。提供现实原始场的部门包括所有与读者互动的部门,如流通部门、情报研究部门、咨询部门、查新部门等,提供的形式可为场所、信息空间等。提供虚拟原始场的部门一般为信息技术部门,他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利用信息技术设置多种交互空间,如论坛、QQ群、微博等,让用户可以采用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方式相互交流。在原始场中,图书馆客户可以直接进行隐性知识的交流。

3.2 外化

外化主要是指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图书馆应该给客户提供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让客户能够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化的知识。在得到这些显性知识后,应该将它们存储起来,为知识整合做好准备。

外化阶段大致对应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流程的知识获取环节。此外,外化阶段还涉及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环节。

在外化阶段,互动场是用户可以利用的场。采用互动场,同一场中的客户与客户,客户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将自己的隐性知识用各种方式予以编码表达。图书馆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客户实现知识外化的工具,如各种图表工具、模型制作工具、对话工具,并提供有效地存储机制。

外化首先在个人层面开始,通过互动场引发更高层次的外化,主要指由个人层面升华到团队层面。图书馆用户将自己的隐性知识通过文字、语言、图形、模型等展示出来,与其他客户和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这样显性化的知识将会成为团队层面的共同知识。

提供互动场的图书馆部门与社会化阶段基本相同,这些部门同时还负责搜集用户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并不能直接从客户那里得到,图书馆只能得到客户将自己的隐性知识编码化之后的显性知识,也就是说,图书馆必须得利用各种工具和手段让客户自由表达思想,之后对保存下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到用户隐性知识转化成的显性知识。除了提供必要的转化场所和工具外,还需要设计相应激励机制,让图书馆客户乐意奉献自己的隐性知识。

3.3 整合

整合阶段主要负责对外化阶段得到的显性知识进行系统化、组织化、条理化。在整合阶段,图书馆工作人员会采用各种工具来对得到的显性知识进行整理,并揭示显性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整合阶段,显性知识成为系统化知识,并被充分描述。

整合阶段大致与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流程的整合环节、知识应用环节相对应。此外,整合阶段还涉及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环节。

在整合阶段,系统化场将会起主导作用。在系统化场中,不同层面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会对得到的有关客户的显性知识进行整合,让显性知识成为一张知识网络。整合阶段将会涉及全部层面,但主要是指由团队层面升华到组织层面。在个人层面,图书馆工作人员将自己负责的图书馆客户知识进行分析与组织;团队层面则扩展这个知识网络,进一步与其他团队进行对接,并发掘由于知识聚集而产生的新的知识关系;在组织层面,不仅要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还要概括形成整个图书馆的不同概念层次的显性知识。通过知识整合,团队层面的知识就成为了整个图书馆的知识。知识应用环节主要是将图书馆工作人员现有的隐性知识与整合得到的显性知识结合起来,做出决策或者提供知识服务,如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等。在知识应用环节,也需要用到整合功能。

整合阶段需要用到的工具可能有数据挖掘工具、数据描述工具、数据组织工具。图书馆工作人员使用数据挖掘工具来从客户数据库、客户知识库等数据源中获得知识,使用数据描述工具来描述数据及其关系,使用数据组织工具来将客户知识系统化,常用的数据组织工具有知识地图、专家地图等。

提供互动场的部门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业务部门,在部门内部完成个人和团队的客户知识系统化。第二个层面是机构层面,由图书馆的客户知识管理专门机构代表整个组织来完成图书馆客户知识的系统化。

3.4 内化

内化阶段,图书馆工作人员将对得到的系统化的客户显性知识进行内化,即吸收、消化,升华为自己的隐性知识,并用于工作实践。内化阶段大致与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流程的应用环节相对应。此外,内化阶段还涉及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环节。在内化阶段,主要应用的场是练习场。通过演练和模拟,将显性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

内化阶段涉及全部三个层面,团队从整个图书馆获得知识,个人又从团队层面获得知识。通过内化阶段,每个人都从组织和团队中获益,获得别人贡献的知识。图书馆工作人员从客户那里获得的知识,经过整合上升成为图书馆层面的知识,经过内化又重新成为个体层面的知识,但经过这个过程的知识已经升华了。

提供练习场的部门是与用户交互的各个业务部门,这些部门负责向图书馆客户和工作人员提供练习的现实场所和虚拟场所,并且要向客户和工作人员提供组织、团队、个人层面的系统化的知识,让他们在练习场中完成知识内化。在内化阶段可能会用到的工具有教学培训工具、使用向导工具、演练工具、知识可视化工具等。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流程的第四个环节知识共享、第五个环节知识创新,涵盖了SECI模型的完整四个阶段。在SECI模型的四个阶段,知识共享在各种对象之间、各个层面之间均有发生。在社会化阶段,客户相互学习和模仿的时候需要共享隐性知识;在外化阶段,客户之间需要共享编码化的显性知识;在整合阶段,用户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会共享系统化的知识;在内化阶段,客户和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共享升华过的隐性知识。对于知识创新环节来说,SECI模型本意就是描述知识创新的过程,而图书馆客户知识的创新,也同样适用这个模型(SECI模型四个阶段与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流程的五个环节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1)。

基于SECI模型的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与SECI的螺旋相对应,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图1中,SECI模型的四个阶段呈螺旋上升趋势,I表示个体层面(Individual),G表示团队层面(Group),O表示组织层面(Organization)。SECI模型的四个阶段每完成一次循环,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流程的五个环节也同时完成一次循环。

4 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实施建议

4.1 重视客户关系管理,提供必要保障

充分认识到客户关系是图书馆的重要关系,客户知识对于图书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内部员工教育与培训,让图书馆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方法与技巧,另一方面需要对图书馆客户进行宣传,让图书馆客户了解客户知识管理,并乐于贡献自己的知识。客户满意度是图书馆最终的目标,实施客户知识管理也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

为了有效地实施客户知识管理,建议在读者服务部门成立专门的下属机构如客户关系管理部门来承担客户知识管理工作,保证客户知识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此外,图书馆还需要在制度、人员、资金、场所等方面为客户知识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

4.2 加强客户知识管理系统建设

客户知识管理系统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客户知识管理系统既可以作为两者的子系统存在,也可以建设独立的系统。建立客户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更好的完成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工作。

客户知识管理系统需要客户数据库和客户知识库的支撑,图书馆应该注意客户数据和知识的搜集、组织与存储,实现客户知识的有效积累。

4.3 提供知识管理工具

用户在客户知识管理流程的不同环节需要知识工具的支撑,如获取隐性知识的工具、整合显性知识的工具、知识共享的工具等。图书馆可以研发或者购买这些知识管理工具,提供给工作人员和用户使用。

4.4 将实施客户知识管理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

实施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正如SECI模型所构成的螺旋一样,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每次循环都是一次新的提高。

5 结语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知识需求。客户知识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使图书馆能够有效地分析关于客户的知识,进而获取来自客户的知识,在掌握客户需要的知识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知识需求。在客户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图书馆和客户还可以共同创造出新的知识,完成知识创新,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Wayland R.E. ,Cole P.M. Customer connections: new strategies for growth[M].Harvard: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2]Alan cooper.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EB/OL]. http://lamhive/iss2feal.

[3]Daneshgar,Parirokh. AN INTEGRATED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ACADEMIC LIBRARIES[J].Library Quarterly,2012,(1):7-28.

[4]盛小平.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4):22-24,69.

[5]刘冬梅,孙晓明.知识服务环境下图书馆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8):6-7.

[6]Geberth Geibm Kolbel. Towards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Integrating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Concepts[C].The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Business, 2002:107-123.

[7]卢启程.客户知识管理研究评述[J].情报杂志,2007,(12):70-73.

[8]喻立.面向客户供应链的客户知识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9]舒敏.衡钢国贸公司客户知识管理[D].长沙:中南大学,2010.

[10](美)韦兰,科尔.走进客户的心[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11]周晓宁. 面向企业的客户知识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5,(5):91-92.

篇(3)

关键词:技术预见 企业 知识管理战略 战略制定

引言

“技术预见”(Technology Foresight,简称TF)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系统化的探索过程,其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或)社会效益的通用技术(陈劲,2008)。它被实践证明是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宏观管理工具,是合理规避技术发展风险、科学防范技术决策失误的有效措施(王新新,2012)。因此,将技术预见融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过程,能够科学预测并系统化选择知识管理战略目标,全面塑造并整体化提升企业战略实施软环境,为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企业知识管理战略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我们正朝着一个以知识为基本经济资源的社会迈进,这种知识资源会替代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Drucker,1993)。 进入21世纪,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科技和产业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新形式,某些领域重大技术的突破,将有可能引发新的科技革命,并带动产业发生重大变革,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Internet的兴起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知识的海量性与无序性,为了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存储、共享、利用并进行创新,知识管理战略随之产生,并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一)知识管理战略内涵

知识管理,就是将企业的知识作为一种资源或资本进行系统的优化管理,以推动知识的共享和组织学习的实现,从而达到提升组织价值、增加组织绩效的目的,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市场绩效提供基础平台。而知识管理战略则是对企业所需要开发、应用的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结构建立一个概念化的视景,并转换为可执行的管理系统模型,其目标是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形成并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价值。

(二)知识管理战略现状

基于知识管理与战略管理结合的不同点,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提出了六种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知识转移和最优实践活动;以客户为重点的知识战略;建立企业员工对知识的责任感;无形资产管理战略;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战略等。在知识创新角度研究方面,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塑造了知识转换的螺旋型模型:SECI模型,用来描述企业内部知识的产生、传递的互动过程,并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移进行了成功的解释。从知识共享的角度,汉森提出了两种知识管理战略:编码化战略——将知识与知识开发者剥离,而后对知识进行仔细提取,以编码的方式将其存储于数据库中,供人们反复调用;个人化战略——将没有掌握某一知识的人和掌握该知识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实现共享。从知识转移角度研究方面,石芝玲、和金生提出了知识转移发酵模型,认为组织内部或者外部获取的知识转移菌种在知识酶的催化作用下,在一定的环境中,由知识转移母体融合组织内外各种知识进行发酵,产生新的知识。

从上述知识管理战略研究现状可见:第一,知识管理战略缺乏宏观导向性。传统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侧重于对企业现有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开发、存储、共享和创新,未给出具体的方法和途径确定知识管理战略中关键性研究领域和其研究领域发展的优先顺序。第二,知识管理战略缺乏前瞻性。传统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缺乏对未来科技趋势的预测分析,导致企业战略性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不能与未来科技发展有效衔接。第三,知识管理战略没有结合市场需求。传统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会结合企业内外部情况,但很少有将市场需求整合在知识管理战略模型中,脱离市场需求的知识管理战略必然不能正确指导企业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第四,知识管理战略不能对社会产生价值外溢。传统的知识管理战略影响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公众对企业知识创新、技术发展缺乏认识。这不利于企业培育公众对新技术的需求,会使企业丧失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主动权。

技术预见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今天,知识无疑成为了企业能够获得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受资源限制,企业迫切需要把握住时代的发展趋势,集中优势资源进行符合当前事物发展规律的关键性领域知识管理活动,实现现有资源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此,本文引入技术预见的方法,利用其制定一套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来指导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规范运行与长远发展。

(一)技术预见的内涵释义

技术预见是通过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整体化预测”基础上,“系统化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利用市场的“最优化配置”手段,最终实现其经济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二)技术预见引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必要性与优势

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传统的知识管理战略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而“技术预见”这一前瞻性宏观管理工具能够为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1.技术预见引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必要性。

第一,知识管理战略急需向精细化方向发展。随着经济、贸易的一体化和全球化,企业对资源的掠夺日益激烈,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已成为当代每个企业事关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传统的知识管理战略已不能满足市场对于企业精细化配置资源的要求,企业急需引进技术预见,确定知识管理战略的战略性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实现资源的精细化配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企业战略的长远发展积聚能量。

第二,知识管理战略要更具战略眼光。进入知识经济,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将市场与知识创新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以谋取竞争优势,获得经济效益才算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传统的知识管理战略缺乏对未来市场的预测与规划,企业需要从技术预见角度,对未来市场需求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在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立并实施知识管理战略,从而为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第三,知识管理战略需与社会衔接。面对科学的快速进步,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竞争中生存,必须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占有主导权。这就要求企业制定知识管理战略时引进技术预见,让社会公众参与到企业知识的创新,通过民主、科学的决策来塑造乃至创造未来,从而完成从“适应未来”到“塑造未来”的知识管理战略态度的转变,并且提供公众了解技术发展的平台,从而为企业战略的实施奠定群众基础。

2.技术预见引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优势。

第一,科学制定知识管理战略目标,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技术预见作为一种前瞻性管理工具,能够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科学预测,系统化选择知识管理的战略性研究领域,选定技术发展路线,确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目标。同时,技术预见对未来科学系统的分析能够为企业战略的长远规划提供基础信息,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第二,提高知识管理战略体系效率,为企业战略的制定营造良好氛围。技术预见促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之间基于共同的目标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效集成并整合了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知识和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了各创新主体的优势(田红娜等,2012),实现了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知识管理体系效率。同时,技术预见促进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企业战略制定的积极性,为制定市场导向的企业战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三,促进企业知识管理战略人文化,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扫除障碍。技术预见是信息占有者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技术前瞻性活动,其方法适应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市场主体人的需求把握,通过为社会各界提供了解、认识科学、技术、知识发展的平台,民主、科学地塑造未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引导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技术创新向人文化方向转变。同时,由于技术预见是从社会各主体的意愿出发,将人的选择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能够使员工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认同感,从而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扫除障碍。

基于技术预见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过程与可行性分析

利用技术预见这一前瞻性工具能够指导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重点和难点,优化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有效衔接并整合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对未来企业的社会发展产生一定预警作用,通过高效沟通与技术教育制定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战略。

(一)基于技术预见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过程

从战略制定流程的角度,本文将技术预见的方法融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的过程,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1.知识管理战略信息采集。企业利用技术预见进行知识管理战略信息采集时,能够准确把握企业现在所处行业当前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当前行业技术研况、技术研发费效比及其他企业研发水平等信息。同时,充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未来技术的需求,明晰新技术对企业业绩增长、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以及企业战略所带来的影响。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利用文献计量法对企业所处行业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统计分析,迅速了解各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变动情况;利用趋势外推法对行业未来知识、技术需求进行时间分析和领域相关性分析,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利用专利分析法了解各个国家这些领域的专利技术信息,避免企业将要进行的技术研究落入跨国公司的专利陷阱;对企业自身状况进行综合客观的SWOT分析,明晰企业知识、技术创新的优势和劣势。

2.知识管理战略方案制定。知识管理战略信息采集完成之后,企业进入知识管理战略方案制定阶段。通过借助技术预见所搜集、整理的信息,企业能够及时理清其现存的技术差距,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对知识、技术的创新能力等,科学决策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性研究领域,形成相应的备选知识管理技术清单,合理制定不同情境下的知识管理战略方案,也为未来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信息。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确定关键因素,把握整体情况。通过专家组法,明确未来对科技研发的供给与需求,确定知识管理战略的重点和难点;第二,构建多种情景,制定战略措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多种状态及导致该状态出现的情景做出准确分析和描述,并对分析得出的所有排列组合进行分类汇总,最终归纳为几种主要的情景。通过科学计算每种情景发生的概率,筛选出几种主要的情景;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仿真模型。企业还必须借助各种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为管理战略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借助仿真系统分析竞争者与企业的竞争关系,形成模拟竞争环境,以提升竞争情报的有效性;第四,根据不同的情形,选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性研究领域,形成相应的技术备选清单,并制定知识管理战略方案(康存辉,2011)。

3.知识管理方案选择。在知识管理战略方案选择阶段,融入技术预见思想,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内部员工参与知识管理方案选择环节,以充分集成与整合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知识和信息资源,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优势,同时将人文因素融入知识管理战略中去,促进企业人性化管理,也为以后企业战略的实施扫除障碍。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第一,根据企业筛选出的战略性研究领域组建专家网络,人员涵盖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内部员工;第二,利用关键技术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战略方案关键性评价指标;二是各个专家可靠性评价指标。按照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对其赋予一定的权重;第三,针对战略方案关键性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第四利用德尔菲法将知识管理战略方案及调查问卷以函件的方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征询调查;第五,以评价体系为标准,通过对最终专家意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知识管理战略方案进行排序,遴选出最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战略方案(田红娜等,2012)。

4.知识管理战略方案修改与完善。技术预见在知识管理战略方案修改与完善阶段能够发挥其沟通与协商功能。企业通过鼓励内部员工参与知识管理战略方案的修改与完善,培养员工对战略方案的认同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确保方案的公正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引导了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民主、科学地决策了企业的未来。运用技术路线图法对企业知识管理方案的修改与完善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步骤:第一,将筛选出的知识管理战略方案进行一段时间的公示,搜集整理企业员工的相关意见;第二,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绘制技术路线图;第三,举办专家论证会,结合员工的反馈意见,对知识管理战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不合适企业自身状况的地方予以说明,最后形成相关报告;第四,根据技术路线图、专家可行性分析报告,对知识管理战略的预期目标和重点发展领域进行微调整,修改并完善知识管理战略。

(二)技术预见引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技术预见的目的与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目的相一致。技术预见是对未来系统的探索,其目的是系统化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而知识管理战略是对企业知识发展的远景规划,其核心内容是创造企业独有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两者具有共同的目标,且技术预见作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其本身就能够直接应用于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

第二,技术预见的预见范围符合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要求。技术预见着眼于远期未来,时间范围一般为5-30年,而知识管理战略旨在做出有关企业知识发展的远景规划,是以谋求企业中长期发展为目标的,时间范围一般也为5-30年,技术预见的时间范围符合企业制定知识管理战略的要求。

第三,一些技术预见方法在企业中的成功运用为技术预见的引入奠定了基础。技术预见的方法包括德尔菲调查、情景分析、关键技术选择、专家组讨论、文献计量、技术路线图开发、SWOT分析、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等,很多方法早已被企业引入并熟练运用。例如,“SWOT分析法”早已被企业引入分析知识需求与知识供给,从而明确企业存在的知识差距。

第四,政府为企业技术预见的实施提供了条件。由于技术预见提供了一种应对未来挑战的全新认识方法,提供了一种强化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手段,政府也开始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如建立创新产业园区,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为企业开展技术预见活动提供相关平台,引导企业技术预见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五,知识共享平台的建立为技术预见引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提供了基础。知识经济的到来促使企业逐步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内部建立起知识管理系统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推进技术预见的实施,控制技术预见的进度,回收技术预见的反馈信息,使技术预见能够更好的渗入到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的每个环节。

结论

将“技术预见”决策模式运用于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去,能够让企业对科技研发的供给与需求有深入了解,更有效的指导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本文阐释了将技术预见引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中去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将技术预见融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过程的四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目前,技术预见在世界各国的应用十分广泛,并获得了认可和重视,在此趋势下,将技术预见融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同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有些涉及到企业商业机密不可全部获得;同时,由于技术预见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适用于企业的技术预见方法还没有成熟,没有企业尝试将技术预见运用于知识管理战略制定中,故没有对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使我们对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为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完善知识管理制定提供可循路径和理论指导,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劲.技术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8

2.王新新.重视技术预见和基础研究[N].经济日报,2012-2-27

3.Druker,P. F.The Post Capitalist Society[M].Oxford:Butter worth- Hei nemann,1993

4.石芝玲,和金生.知识转移发酵的实证研究-以“华为”为例[J].软科学,2010.24

5.田红娜等.基于技术预见的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研究[J].软科学,2012.5

6.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预见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中国技术预见理论与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康存辉.情景分析法在地方高校发展战略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3)

篇(4)

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介绍

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现代图书馆中知识决定着一个图书馆的发展状况。我们平常所说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指的是在图书馆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图书馆的员工可以及时的从图书馆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过有效的利用得到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图书馆各部门的领导者制定相应的方案,逐渐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图书馆的快速发展。通过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知识管理的原理是把知识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知识的内容涉及到图书馆各部门管理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知识的管理可以提高图书馆各方面的管理水平,还有利于图书馆自身文化的建设[1]。在经济社会不断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图书馆应该随着世界发展的潮流不断进步,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融入到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当中,更好的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现代的知识管理都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网络信息就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图书馆各个部门的管理当中,将知识管理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上满足时展的要求。

2 图书馆管理中的相关现状

现在许多图书馆的管理水平都很低,主要的管理方式是上级下达命令,下级就进行执行的管理方式。上级在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时,都是根据自己的相关经验,没有充分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制定的决策一般会出现很难完成或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出现。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上下级领导缺乏沟通,很多领导只注重产生的结果,没有重视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情况,忽略了图书馆员工的感受,也没有建立相关的薪酬激励机制,图书馆员工在工作时没有积极性,降低了图书馆工作的效率,这些都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的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缺乏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利于对现代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3 在知识管理下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相关策略

3.1 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图书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要让图书馆的领导者和相关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这就需要把先进的管理知识理念应用到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例如在给图书馆的员工分配任务时,要详细的介绍图书馆的总体任务分配情况以及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让员工在知道自己任务的同时,也能够清楚的知道其他同事的任务,这样在工作中能够增加同事之间的合作,还能够减少重复工作的进行,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的效率[2]。

3.2 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

图书馆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才能够将知识理念更加方便的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图书馆的领导者要收集图书馆管理的相关经验,管理的理论知识,并且把这些资料弄成电子资料,放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系统当中。图书馆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管理知识、经验的学习,并且把学到的相关管理知识运用到图书馆管理之中,图书馆内部加强对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要逐渐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图书馆还要加大对知识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相关的交流会、座谈会来加强图书馆员工对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的认识[3]。

3.3 加强培训,建立奖罚制度

图书馆要不断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加深他们对管理知识更进一步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对管理知识的创造力,这样可以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管理指导,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图书馆还要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出现相关管理失误的人,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还加强了图书馆管理人员对管理技术的认识。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增加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4]。

3.4 增强创新力

篇(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201209)。

作者简介:陈恒(197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技术创新、跨国公司管理研究;徐睿姝(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创新及国际化经营研究;付振通(1987-),男,山东平度人,管理学博士,现就职于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知识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101-06收稿日期:2013-03-13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关系分析(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Leonard-Barton(199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技术系统能力、管理系统能力和组织价值观的统一体。魏江等(1998)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为实现企业创新战略由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耦合构成的系统整体功能。陈劲等(2003)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有效激活、整合、创造和实现知识价值的能力。白俊红等(2008)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各个子过程能力有效协同而表现出的一项综合能力。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贯穿于市场需求分析、技术创新构思分析、研究开发、产品商品化等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并为企业创新战略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的一系列综合特性与能力的集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合作创新能力构成(林筠 等,2011)。其中,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由技术创新投入能力、设计能力、生产能力、高技术产业化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构成(刘辉群 等,2007);技术合作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则包括企业间技术合作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

(二)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Chuang(2004)认为知识管理能力是组织创造、存储、传递和应用知识资源,将知识资源与企业其他资源整合并优化配置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能力。蒋天颖等(2012)将知识管理能力界定为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行为、整合组织内外部各种知识的能力。总结前人的研究发现,知识管理能力本质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整合、协调与利用能力,体现在组织各项知识管理行为中,目标是增强组织竞争力。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由知识基础设施能力、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和知识资产合作能力等要素构成。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关系

耦合关系成立的基本前提是耦合各方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通过耦合作用导致自身属性以及系统合体属性发生被缩小或放大的变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是企业能力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知识管理能力通过优化企业知识库与知识网络,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知识支持与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力又为知识管理能力提供知识反哺,通过知识创造产生知识增量,补充企业知识库、拓展知识网络,促进知识创造、流动、扩散和应用等。二者的协调发展产生协同效应,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并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如图1所示)。

1.耦合器

基于物理学的思维方式,系统耦合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类似于电路耦合中的公共阻抗这样的“耦合器”(刘希宋 等,2006)。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关系成立的“耦合器”为企业的知识资源,表现形式为企业知识库。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以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为基础,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与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对内外部知识的整合与利用,激发技术创新潜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以知识作为基本管理对象,通过数据库、知识地图、知识管理平台等技术工具与管理手段的运用,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与管理流程,通过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应用,实现知识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有效转移、流动、扩散与增值,推动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均以知识作为根本要素,通过企业知识库建立互动耦合关系。

2.耦合关系作用过程

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过程分析,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不论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还是合作技术创新,都需要建立起企业各部门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结与网络,实现有效的信息、技术、知识及其他资源的交流。这种基于网络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基于知识网络的互动,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明显。

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源源不断地获取内外部知识资源,而知识获取则以企业知识网络为基本传递途径。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力有利于更好地传递、整合、分享、积累和应用知识。知识基础设施能力、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知识资产合作能力影响着知识网络的完备性、通畅性以及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决定着知识网络运作、信息和知识交流的质量与效率,从而必然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获取与传递,进而促进或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知识库与知识网络,创造有利于知识流动、学习与创新的环境。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合作创新能力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影响并制约着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加快企业技术革新步伐,使知识的价值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充分体现,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强知识管理活动,从而有利于新的知识管理理念、技术和知识的引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技术自主创新活动伴生的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以技术或知识的“内生性增长”以及技术合作创新活动中知识的“外生性增长”来增加组织知识存量,并通过各种正式及非正式的途径,使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经验与技术诀窍得以传递、流动和扩散,形成新的知识库和知识网络,优化企业知识资源配置,对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产生正反馈作用,推动企业知识基础设施能力、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及知识资产合作能力的提高。

3.耦合目标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获取既依赖于独特的、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条件,又离不开对外部环境的动态适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其共同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将会使企业挖掘和提炼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方法、诀窍、工具、设计方案等,这些技术创新产出通过在企业内部的共享、转移、扩散与集成,形成企业特有的知识资源优势。知识管理能力反映企业对知识资源、知识流程、知识学习、知识合作与创新的系统管理水平,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为外部知识内部化、隐性知识显性化、零散知识体系化提供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使企业有效获取外部环境中的新知识,推动企业内部知识的消化、吸收、共享、集成与创新,增加企业知识存量,完善企业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资源在企业内的高效流动与有效供给。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不断产出的非标准化的知识,经过知识管理流程后转化为标准化知识,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反哺。在这一循环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螺旋提升,形成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在知识、知识网络以及知识流等要素的共同引导和驱动下,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协同与放大效应,不仅实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自我价值创造与价值增长,并且共同推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根据协同学相关理论,决定、引导和驱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根本变量为系统的序参量,而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协同发展程度即耦合协调度构成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演变的机理。本文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程度定义为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协调度,它的大小反映二者耦合关系的作用强度和对耦合系统的贡献程度。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科学性、层次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我们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耦合关系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量表,如表1所示。

(二)耦合评价模型

本文借鉴郝生宾等(2009)的研究,依据前文耦合关系分析,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评价模型,包括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和耦合协调度函数3个步骤。

1.功效函数构建

功效函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对耦合系统有序发展的功效贡献程度的大小。设变量wi(i=1,2,…,m)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相互耦合形成耦合系统的序参量,wij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j=1,2,…,n)个指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系统的贡献大小, yij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的值。Cij和Dij分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系统稳定状态时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功效系数计算公式如(1)、(2)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

本文以HAIG企业为实证分析对象。HAIG是以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及部件、铝镁合金铸造和模具等为核心产品的高科技装备制造业企业,它走出了一条由修理、仿制、改型到自主设计研发的自主创新道路,技术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我国航空工业支柱企业之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HAIG不断引进先进的设计模式,建设航空产品研发知识库,完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因此,本文选取HAIG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既有利于发现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也利于通过标杆企业评价,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与启示。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制作李克特(Likert scale)1~5分制调查量表,1~5分依次表示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一般同意、比较同意和完全同意。我们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向HAIG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问卷有效率为89.17%。

(二)结果分析

从以上结果可知,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序参量值均超过0.5,说明二者对系统耦合的贡献程度均较高,但目前与技术创新能力相比,知识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通过对评价指标贡献度的分析可知,决定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的主要指标(数值大于或等于0.5)依次为产学研合作能力、高技术产业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上合作能力、设计能力、生产能力、知识基础设施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其中,产学研合作能力、高技术产业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上合作能力、设计能力、生产能力等都大于0.6,表明HAIG企业十分重视技术创新,投入大量的经费、人员及设施设备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及生产技术改造,并通过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企业的技术交流合作,有效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互动耦合。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和知识资产合作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的贡献度不明显,表明HAIG企业虽然加强了知识基础设施建设,但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尚不完善,知识网络建设滞后,尚未形成有效的组织知识学习机制、共享合作机制和知识获取、存储、转移、消化及应用流程。知识资产合作能力对耦合系统的功效贡献仅为0.4801,表明HAIG企业知识资产合作能力明显较弱,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以及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作用相对其他能力不明显。为了有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互动,HAIG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体系,推动知识流动与创新应用,将知识管理活动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融合,实现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良性互动发展。

二,根据耦合度函数,计算得出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度Cm=0.4963。参照判别标准,Cm落在区间(0.3,0.7)内,表明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处于中等耦合状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知识管理能力的作用、知识管理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凸显和发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匹配程度还有待提高。

三,将计算得出的w1、w2值及其权重α1、α2带入公式F=α1w1+α2w2,计算得出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综合调和指数值为0.5836。根据耦合协调度函数Z=Cm×F,计算得出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协调度Z=0.5382。参照判别标准,Z数值落在区间(0.4,0.6)内,表明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处于中度协调耦合状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序参量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耦合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还不够明显。因此,HAIG企业应统筹兼顾,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与实施方案,从战略层面推动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协调发展,形成协调耦合效应,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四、结束语

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双方的耦合关系评价模型,并使用调研数据对已构建的耦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使耦合评价模型具有可操作性,为企业管理人员正确评价和监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由于数据的难获得性和时滞性,本文只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对已构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评价模型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评价。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选取多行业内的企业为对象,对已构建的耦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结果加以比较。

参考文献: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等.2008.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软科学(3):108-114.

陈劲,宋建元. 2003.解读研发:企业研发模式精要・实证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郝生宾,于渤,吴伟伟. 2009.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的耦合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251-255.

蒋天颖,雷剑.2012.学习导向、知识管理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J\].科研管理(3):56-64.

林筠,刘伟,李随成. 2011.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1):35-44.

刘辉群,白玲. 2007.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1):101-106.

刘希宋,张长涛,张倩.2006.知识管理与产品创新人才管理耦合机理与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魏江,寒午.1998.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与核心能力的关联\[J\].科研管理(6):13-17.

徐玉莲,王玉冬,林艳.2011.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2):116-122.

篇(6)

2)高校的知识导航仍然局限在一定的环境中。知识导航是知识管理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限制,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知识导航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点或线的查询方式上。知识导航的效果弱,水平低,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出现知识导航落后的情况。

二、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1)建立统一、高效、开放的信息系统。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离不开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只有保持信息沟通的顺畅,才能及时掌握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保证信息在高校上下的顺利传递,减少上传下达过程中的失误。高校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有利于知识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况也能及时做出反应来调整。高校要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才能提高知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2)转变高校知识管理观念。高校图书馆要做好知识管理工作,就要先树立应有的管理理念,转变高校知识管理的观念,用现代的高校知识管理观念代替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要做好高校资源规划,做好高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高校知识管理做到位。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知识管理的投入,由于知识管理的专业性,要求高校要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质,树立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高校要把成本管理的思想充分在员工和学生之中传播开来。

3)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知识管理体系,增强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知识性。高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用战略发展的目标看问题,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要摒弃传统的僵硬模式,加强对高校的监督管理,落实监督机制的作用,突显高校监督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高校进行科学化管理,才能保证高校知识管理计划的科学性、严谨性和灵活性。高校建立健全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也能为拓展图书馆服务的方式,用灵活的方式充分利用管理者的智慧对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全面性。

4)加强高校与外界合作,共享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传递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人们不仅仅通过图书馆来交流信息,因此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管理走向资源共享也是发展的大趋势。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通过多种渠道的发展,构成一个互补互惠、相互促进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不仅可以扩大资源的储存量,也使知识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篇(7)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深基坑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

当前,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有:

⑴基坑深度不断增加。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安全性等级越来越高,而且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同时为了满足国家对于建筑物地下室及人防的要求,建筑投资者不得不向地下空间发展。过去建1~2层地下室,在大城市也不普遍,中等城市则更为少见。基坑开挖深度多在10m以上。

⑵工程地质条件不可选择,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化。城市中,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集中在人口稠密、建筑物密集的地方,并紧靠重要市政公路。而一般情况下,这些地方的原有建筑结构陈旧,地上与地下管线密布,布置复杂。因此,基坑开挖不仅要保证基坑本身的稳定性,建筑基础也要满足地下埋深的规范要求。还要保证周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受破坏。

⑶基坑支护形式多样化。常见的基坑支护型式主要有: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地下连续墙、锚钉墙等。

⑷基坑支护工程的事故多。引发基坑事故频发的原因很多,具体体现在设计、勘察和施工等方面。如计算模式的选择、计算方法的选择、施工程序不科学,孔资料不详细、管理不完善和技术不成熟,不全面等。这需要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

2.基坑支护的类型及特点

目前国内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方式有:放坡支护、挡墙支护、桩排支护、地下连续墙及土钉支护等。以下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特点。

2.1深层搅拌水泥桩支护

深层搅拌水泥围护墙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采用深层搅拌机就地将软土剂和水泥浆强行搅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柱状加固体挡墙。优点是具有挡土、止水的双重功能,施工中无振动、无噪音、污染少。主要缺点为:水泥掺量难控制,位移相对较大、厚度较大,只有在红线位置和周围环境允许时才能采用,而且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影响周围环境。

2.2地下连续墙支护

近年来,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在地下工程和基础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支护方式不会对邻近的建筑物及基础产生影响,可以在建筑物和构筑物密集的地区施工。而且这种支护方式的刚度大,能够承受较大的侧压力,基坑开挖时变形小,周围地面沉降小。如果与锚杆配合拉结或用内支撑、地下结构支撑,则可以抵抗更大的侧压力。

2.3钻孔灌注桩

这种支护方式在软土地区使用的最为广泛。其优点为:灌注桩的刚度比钢板桩大,造价比连续墙低,施工设备简单。当工程桩也为灌注桩时,可以同步施工,从而施工有利于组织、方便、工期短;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等环境公害。主要缺点为整体防水性能不如连续墙,施工中需要水泥浆循环,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性。影响当地居民生活,要引起重视。

3.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

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结构简单,受力可靠,符合相关规定,确保基坑围护体系起到挡土作用,使基坑四周边坡保持稳定。

(2)要确保基坑四周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在基坑上方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期间,不因土体的变形、沉陷、坍塌或位移而受到危害。要加强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

(3)通过排水、降水、截水等措施,使基础施工在地下水位以上进行并要每天进行水位观测。。

(4)施工方案要经过专家论证。基坑支护单位要和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坚持分层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严格遵循“开槽支撑,先支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减少开挖时对土的扰动,保护好环境,保证施工安全。

4.深基坑支护常见的问题

4.1实际施工达不到设计要求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然局限于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并非那么简单。一是人工修理边坡时不可能深度挖掘,只能在机械挖掘的表面作平整度简单的修整,这往往与基坑支护的实际设计不一致,容易出现超挖或欠挖的现象。二是由于钻孔过程中出渣不尽、残渣沉积等问题,影响到注浆质量,甚至容易出现空洞坍塌,无法插筋和注浆,造成注浆长度不足、充盈度不够,进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4.2材料控制不严,混凝土厚度不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目前基坑支护所需混凝土主要由干拌法喷射混凝土设备喷入基坑中,操作简单、设备体积小,能够连续喷射施工。但操作工人的水平各不相同,操作方法和检查控制等手段不全,混凝土回弹严重,再加上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配料不准、养护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往往造成喷后混凝土的厚度不够,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4.3基坑设计与实际施工的差异较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中灌注的水泥掺量时常不足,水泥凝固后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水泥强度低的地方,容易出现水泥土开裂现象,大大降低了支护结构的耐久性。深基坑开挖是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显著增加的过程,设计中需要对开挖程序提出具体要求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进行图纸交底,而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这些要求,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4.4基坑设计与实际情况区别较大

目前,在没有完善的土压力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基坑支护设计通常沿用传统的“等值梁法”理论计算,实际受力误差较大。尽管在传统理论土压力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经验修正能够达到实用的要求,但这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脱离实际工程,不考虑地质条件、地面荷载等方面的差异,沿用相同的理论开展基坑支护的设计,往往会造成过量变形的后果。因此,在进行支护设计的同时,必须考虑实际地面可能发生的荷载,如建筑堆载、临时设施和附近住宅建筑物等的影响,才能够比较全面正确地估计支护结构上的压力,降低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

4.5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规范

根据规定,在高层建筑、重大工程等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有符合相关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全程旁站监督。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偷工减料,时刻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但在我国现阶段,监测的方式主要采取监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施工单位设置的监测点,往往忽视了坑边建筑物的监测,或者监测程度不够,数据不足,这也是造成深基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为了减少深基坑支护施工事故,需要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强化监理,保护坑边建筑与环境,不断提高深基坑支护技术和管理水平。

5.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管理技术

深基坑支护质量的好坏重在过程控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非常困难。因此,在有合理设计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必须密切配合,严格按照要求精心施工。施工前应严密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具体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坑开挖前必须确保降水排水施工已经完成且运转正常。基坑周围的地面应设置防水、排水措施,避免地表水渗入基坑。基坑内也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并及时清除基坑内的积水。

(2)基坑开挖后应连续施工,遵循“自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利用锚杆支护结构时,按照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锚杆施工,待锚杆张拉锁定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开挖。

(3)基坑附近严禁乱堆乱放,软土地区更不宜在基坑附近堆置弃土等杂物。重型机械在基坑附近作业时,应设置专门的平台或深基础,以防发生工程事故。同时,还应限制或隔离坑顶周围振动荷载的作用。(4)基坑开挖时,要提前做好车辆的通道布置,有序地开挖,不得在挖土过程中碰撞维护结构,并做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部位的支护。

结论

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结构是一个既复杂又有风险的系统工程。严谨的设计、严格的施工和严密的监测是确保基坑工程成功的关键。为了保证基坑安全开挖,需要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基坑周围环境、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以及施工季节和技术设备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确定一个包括围护结构,支护体系,土方开挖,降水,地基加固,监测和环保的整体基坑支护方案,使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能够全面控制。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业是我国发展现代化社会的一大产业,施工技术是影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在时展下显得愈来愈重要。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一大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建筑工程在进行技术施工时的正常施工,保证了对工程进度、工期以及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不仅仅关系着我国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步伐,而且还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利益,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一、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质量工作有待加强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工程的质量如何是对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评判依据,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的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但是当前一些建筑施工单位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首先,建筑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规定,一些建筑项目没有根据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进行材料的选择,而是单纯的讲究成本的节约,选择一些质量较差的材料 其次,一些建筑项目的建筑施工流程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有的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进行施工,致使项目的质量以及完成时间上出现问题。

1.2、建筑工程的安全措施管理不到位

当前,在进行建筑项目的管理时,人们往往看重的是整个建筑项目的最终收益,进而忽略了安全管理对于整个项目的重要性 在我国一些建筑项目中,相应的安全管理职务往往处于空缺的状态,或者根本没有安全管理职务,即使设置了安全管理职务,安全管理人员也往往无法承担任何安全管理责任 建筑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很少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进而造成了各种工程事故的发生 另外,一些项目没有对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验收,给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1.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而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对整个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对一些施工技术复杂 施工条件恶劣的高层建筑而言,这些建设项目往往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因此必须要有比较健全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但是在我国一些建筑施工项目中,相应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并不是很健全,很多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在分工上并不是十分的明确,一部分人员承担着大量的工程施工技术工作,但一部分人员却处于相对闲置的状态,从而使得整个工程的工期受到延误 还有的是施工技术人员的相互责任并不明确,当出现施工技术问题时,往往找不到相应的人员进行处理 这些都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不健全的表现。

二、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2.1、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在建筑业实行总分包的体制下,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总承包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往往涉及到各分包单位的协同配合,还要与平行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上的沟通和必要的衔接 因此,从广义上讲,施工现场的技术组织管理体制应当以工程承发包合同结构所确立的管理关系,建立起以总包为核心总分包密切合作 总承包指导分包 分包依托总包联动运行的技术工作机制。

2.2、做好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在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首先要求施工技术必须国家标准,这样才会保证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和可用性,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另外,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必须依据承包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技术标准,依据相应技术规定和技术标准有序的进行施工作业,保证施工技术的运用效果和施工安全。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工程用品及施工质量进行相应的检验、试验以及测定,对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设计变更、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分析和处理进行对应记录,对涉及技术文件和资料,如图纸 照片 报表 文件等进行立卷归档,以便于日后对工程质量的评定,甚至为可能发生的工程索赔提供重要的技术证据资料。

2.3、建立并实施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

2.3.1、图纸审查制度

图纸审查是施工前期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图纸审核要做到全面考虑,要针对图纸施工要求考虑施工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科学性。检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审查设计图纸是否与合同相矛盾;甚至要考虑到建筑、结构、设备及装修之间有无矛盾,各种材料构件标记有无错误等。通过审查图纸,明确在工程施工条件下进行施工的可能性和所需采取的措施。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图纸有问题,必须做详细记录,并做好技术联络、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通知的签证工作。

2.3.2、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让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在正式施工前,对施工对象的设计情况、建筑特点、技术要求操作注意事项有较详细的了解。交底内容应包括:①施工合同的范围及有关技术方面的要求;②了解设计意图,包括建筑物的功能、特点、主要部位及特殊部位的做法要求等;③使所有的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内容,掌握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计划及完成任务的技术手段和组织措施;④设计变更必须及时向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交底;⑤新技术项目交底,详细交待该技术所涉及的材料、工艺、具体操作方法等,必要时管理和技术人员应进行现场督导。

2.3.3、技术复核制度

技术复核制度是为了保证技术的准确性,避免因技术工作的疏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技术复核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定位轴线;②标高;③尺寸;④配合比; ⑤门窗洞口尺寸;⑥预留洞;⑦预埋件的材质;⑧吊装预制构件的强度等。以上工作必须根据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复核时做好记录。

2.3.4、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管理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必须根据企业的管理方针和目标,充分研究现有的施工条件,包括合同条件、现场条件和法规条件,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报企业技术部门或施工技术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组织审查,批准后方能具体实施。

2.3.5、施工日记制度

施工日记要力求客观地记录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施工现场的状况、动态过程,包括每天的气象、施工部位、作业内容、作业能力效率、质量例行检查所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及结果等,记录规范的施工日记有助于了解,检查和分析施工进展的状况。

2.3.6、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管理制度

在工程施工前或施工中,由于设计的原因或业主的需要及现场条件的变化等,会导致施工图的变更设计,这不仅关系到施工依据的变化,而且涉及到工程量的增减。因此,必须按规定程序处理变更问题,一般是由设计单位签证确认 监理工程师下达变更令 企业或现场技术部门备案后执行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或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的某些技术问题有异议或提出改善性的建议,必须由技术负责人向设计单位提出,由设计部门出具设计变更图方能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准确地按图施工,维护设计文件的严肃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的市场竞争也显得愈来愈激烈,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一大内容,必须科学有效的进行施工技术管理,促进我国现代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实现社会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何晓丽.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 科技与企业. 2013(01)

篇(9)

1、建立完善节水法规:目前我县节水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包括节水行政管理法规、计划管理法规、经济管理法规、地下水资源管理法规,对节水管理机构及职责,计划指标的下达及执行和监控,用经济杠杆调节用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均作了规定。

2、加强节水管理的行政指导和制度与标准建设:不断制定和完善各类用水定额,制定管理措施,建立计划用水指标体系。建立了取水许可年审、退水水质监督管理、水资源统计、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等各项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制定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评审、批准等有关方面的管理办法,细化管理要求,完善配套制度,规范评审行为,严格从业管理,严把资质单位的审查关。

3、大力推广科技节水:一是工业节水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应用节水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发展节水工程。二是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我县城市普遍建立并完善了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网,开展了城区及近郊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城市环境水文地质与水资源保护等专题研究。三是加强农业节水管理。通过政府补贴、群众参与的方式,采取多部门合作,多学科联合攻关等措施推进农业节水工作,积极引进农业节水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开展节水灌溉试验、示范。

4、节水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节水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现有节水管理法律法规已经作出了全面的原则性规定,但可操作性差,在执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规章进行细化,如节水三同时制度的落实、超计划加价水费的征收等问题。

(2)、节水防污的市场调节机制尚需完善:节水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和区域性的工作,搞好节水需要全区域(或全流域)以及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节水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注重非行政手段的发挥。

(3)、完善高效的节水科技进步推广体系尚未形成:科学技术对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有着关键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能减少水的浪费,大大提高用水效率。但全省仍普遍存在节水科研投入不足。

(4)、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完善:公众参与是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公众自觉参与节水活动,有利于全社会营造了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良好氛围和风气。

二、节水技术

1、推广应用新型节水设备

(1)、推广使用优质管材、阀门早在1998年,国家各地区陆续出台“禁止使用镀锌钢管用于室内给水管道”的规范文件,由于镀锌钢管容易生锈,会造成水质污染,长时间闲置后再使用时会有锈水放出导致浪费,同时接头处如果锈蚀也会漏水渗水。现如果采用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铜管、PP―R管、PE管、PVC―U管等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用水浪费及水质污染问题。

(2)、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一套好的设备能够对水资源的节约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在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时,除了要考虑价格因素和使用对象外,还要考察其节水性能的优劣。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是建筑节水的一个重要方面。

2、加强水表管理

(1)、增加小区进户总水表的设置:显而易见,水表的设置对水量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小区进户总水表,通过与各户水表进行水量平衡分析,有利于查出漏水隐患。

(2)、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度:由于选型和水表本身的问题.水表计量的准确性较差。如有的建筑物水表型号过大,当用水量较小时,水表指针基本不动。约有40%的水表不符合±4%的精度要求, 水表计量的准确性关系到对漏损控制的评价和采用的对策,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度。

3、限制使用年限: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试行)》,对生活用水表只做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更换。但由于水表自身零件的机械磨损,水表的使用年限越长,其准确度就越低所以为了保证水表的工作精度物业部门和自来水公司有必要对水表进行经常性检查。

三、工作方向及建议

1、支持我县建设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县。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坚持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探索适合中原经济区发展、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机制和体制,创建一批节水型灌区、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区,实现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水微增长,生活用水适度增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篇(10)

一、前言

1959年.彼得·德鲁克就预言道:“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体力劳动者“而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并且提出“知识社会“的概念。近半个世纪后.预言得到了证实:知识经济从端倪走向成熟,知识密集型企业成为社会经济主体,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信息极大丰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社会发展的必然。区别于着重微观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知识管理模式,作为知识的宏观的,指导性的管理方式方法.称为知识管理的重点。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对目前国内外的知识管理模式进行综述研究。

目前这方面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研究者的背景也较为多样,不仅涉及知识管理本身.而且还在相关领域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笔者认为对知识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基于知识传播、知识战略、知识共享、综合导向等四个领域。

二、现有知识管理模式研究分类

1.基于知识传播的知识管理模式

哈佛大学教授Hansen and Nohria根据近年来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提出了以下两种不同的知识管理模式:

(1)编码化模式。即把具有显性特征的知识通过计算机等手段将其编码化,然后进行大规模存储和复制.从而迅速推广和应用。在这种模式下知识首先从开发者那里提取出来,使之与开发者分离.进入电子数据库中再被广泛用于各种工作领域。这种模式中的知识可以被重复利用.这样节约使用者收集知识的时间,减少了信息交流成本。

(2)人本位模式。它是隐性知识先显性化后编码化的过程。知识的创造首先需要人对经验和诀窍进行总结归纳,而知识传播的过程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交流以实现知识的共享。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辅以一些可以显性的知识,比如技术资料等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隐性知识会变成显性知识然后被编码化最终得以迅速推广。在人本位管理模式下知识与人没有分离,知识的传播与分享是通过直接的人际交流获得的知识主要通过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共享。

Saulius Gudas总结目前主要有3个企业管理模式的要素:企业流程导向的知识(B),信息技术导向的知识(T),知识管理论导向的知识(K)。这三个要素组合代表了一个新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如图。企业管理需要复杂知识一体化.其中,知识管理方法(K)是信息技术知识(T)和企业流程知识(B)的基础如图1所示。

汪应洛等认为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模式主要有基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式及认识论一本体论观点、基于信息发送的知识转移模式、基于行动一结果联系的知识转移模式。

李建明把中小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分成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知识资源的水平互补和垂直互补另一个维度是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所以联盟知识转移分成四个模式(1)水平互补一关系导向模式如技术许可(2)水平互补一任务导向模式,如联合研发(3)垂直互补一关系导向模式如战略供应链;(4)垂直互补一任务导向模式,如咨询、外包。

2.基于知识战略的知识管理模式

Henderson和Venkatraman已经分析了IT企业的知识管理问题并且提出了直线战略管理模式(Strategic Alignment Model)。该模式重视于支持信息技术一体化战略并推崇四个观念一体化:即企业战略IT战略企业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一体化。

M . H .Zack认为从企业对待知识管理的态度角度考虑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可以分为“积极战略模式”与“保守战略模式”。采用保守战略模式的企业一般企业核心知识源于企业内部保证核心知识不外流企业就保证了相应的竞争优势如: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专利等。因此企业会对其核心知识严格谨慎保护与其他企业的互动交流较少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的重点在于深入、强化企业的内部核心知识。采用积极战略模式的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和互动.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并将其发展为一套最适合该企业的核心知识这种知识生命周期较短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维持优势。

谭自求设计三种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模式(1)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经营战略模式是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计划在企业范围内全面推行。(2)企业知识资本运营战略。企业如何对知识资本进行鉴别获取有收益利用和循环,率先实现转化以提高企业的价值产生能力,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给转化滞后的企业以沉重的打击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3)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战略模式。熊彼特则认为创新形式出现的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经济增长是一个创新—扩散—再创新的过程。在知识经济中.只有进行持续的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要想保持不败,惟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创新永远处于知识的最前沿,永远拥有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李佳洋企业在知识的处理和应用层面角度认为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可以分为“编码化战略”模式和“个性化战略”模式。编码化战略又称为标准化战略、典籍战略、法典战略或通用战略。是指将知识与知识生成源及开发者分离开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个体并在一定程度上固化的目的.再经过一定程序处理、提取进而汇编并存储为知识库,以后可供使用者随时反复调用的战略。个性化战略也称专门战略、人格化战略或个人化战略。是指知识与生成源、与其开发者始终联接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接触来实现共享在个性化战略中使用计算机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而不是存储或检索。因此这种战略更强调的是隐性知识在个人和组织内的传播。

3.基于知识共享的知识管理模式

徐勇等人概括了知识共享的三种推动模式:命令带动式、利益诱导式和个人行为推动式并提出知识管理的6种方法二设立知识主管;创建动态团体二建立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建立企业内部网络.促进知识文流建立动态联盟,培养核心创新能力。

陈菲琼认为,企业知识联盟动力模式是合作和竞争。合作是由于每个企业都需要使用其他企业的技术知识这个事实而产生。竞争是由于每个企业都试图使用伙伴的技术知识获取私有利益。

范晓春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层面考虑构建知识共享的模式。其中组织层面从个人及组织两个影响因素角度构建知识共享模式技术层面从知识及个人两个因素角度构建知识共享模式制度层面从知识和环境两个影响因素角度构建知识共享模式从而构建出图2知识共享模式三维系统模型。

4 基于综合导向的知识管理模式

B.lyer和R.Gottlieb分析了企业结构定义了四个主导趋势商业流程主导信息或知识主导基础设施主导和组织主导。对企业模式论的分析和企业结构框架的分析是目前理论的发源地。

Gudas Brundzait对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方法论的分析分为三个主要观点战略导向知识管理企业管理和控制导向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使用导向的知识管理。

詹延遵认为知识管理分为三个范式:(1)信息技术范式。信息、信息结构及其处理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和核心内容。因此这种研究范式,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或者说信息管理的技术、技术应用和信息处理上而不是知识的处理和创造。(2)人文范式。人文范式认为人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和核心人是知识创造和知识运用的主体,信息技术不过是一种实现人的管理需求的技术工具或手段“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3)综合范式。综合范式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实际上,这是强调“组织”在知识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研究范式称之为“组织范式”。

陈永泰、何有世总结了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1)企业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式。(2)组织间知识的系统价值联盟。这个模式的战略选择视角突破了产品和客户的范围考虑了整个系统创造价值的所有要素。(3)基于知识成长模式的知识管理。通过对知识成长机制和知识成长抑制环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成长模式。(4)基于知识分类的知识管理模式。从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和知识管理的一般过程分析着手将知识管理的基本过程与知识分类结合起来构建科学的知识分类管理模式。(5)基于知识流和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模式知识管理通过对企业中知识流的管理和利用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知识保障以此来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知识管理模式研究现状总结:

回顾以上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知识管理模式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角度:知识传播、知识战略、知识共享、综合导向。这为知识管理模式的演变和发展提供的良好的基础但也为我们继续研究知识管理模式提洪以下三点启示

上一篇: 海洋产业发展前景 下一篇: 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