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笔记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22 15:34: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历史笔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中历史笔记

篇(1)

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材中有了很大变化,识记性的考点少了,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从而获得新知识。这也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将结合实践,谈一下认识。

一、兴趣是前提,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与学生对学习兴趣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不可天马行空,要根据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还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道具等辅助工具,或者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开辟新航路》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过程,以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知识点过于久远,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授课难度较大。为此,我采用了读图分析法、讲授法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且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况,有效地将学生求知欲点燃。比如,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观看《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声光电像的动态介绍,让学生在兴奋喜悦的情绪中,初步了解到葡萄牙、西班牙在当时的航海路线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然后,我提问:任何一次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大家想一想,当时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这个开辟的过程有是怎么样的呢?能否在挂图中标识出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思考探究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在讲述历史知识的时候,与现实联系起来,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思考“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口号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开辟新航路,有什么内在的相同点。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涉猎与之相关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二、内容要适当,达标练习要层次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搞“一言堂”,要鼓励学生自学,并安排足够的自学时间。对于自学的内容要挑选,要科学。过难,学生抗拒。过易,学生无味。过多,学生太累。过少,学生太闲。教师可以用“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以练习题进行检测。特别要强调一点,练习题要根据教学目标,学情特点进行设计,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要有新鲜感,多样性与探究性的特点。

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新儒学的发展过程,以及对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因此学案的设计,思考的问题也是从三个方面入手。(1)汉初的“无为而治”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具体的措施,取得的效果。(2)“无为”到“有为”的转变原因?目的?措施是什么?(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是谁?其历史地位、身平

(下转第72页)

(上接第71页)

故事以及贡献是什么?等问题。并且学案中具体的题目形式多样,即有基础性的填空选择题,也有材料分析题,还有课外延伸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遇到难题可以相互讨论,可以请教老师,从多种途径去寻找答案。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自主学习环节,通过适当的自学内容,多层次性的题目,实现全班学生自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方法是关键,教师指导积极主动

“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说的就是方法的指导,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亦是如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并且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与人交流。教师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并给予有困难的学生帮助。那么,教师如何做一个合格引导者呢?一个合格的引导者,必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比如,课前的预习指导、课中的学习指导以及课后复习指导。

以《辉煌灿烂的文学》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即《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内容,展示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及成就。课前,我给学生一些学习资料,比如,诗歌产生的原因,《诗经》代表作品等等,让学生去看,形成一个直接的感觉,并且让学生结合教材,根据导学案,了解《诗经》、《楚辞》、《汉赋》,屈原、司马相如等知识点。课上,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中分析题目。比如、初唐、盛唐、中唐、晚唐4个不同阶段中唐诗代表人物,作品及特点。课后,指导学生做达标练习题。整个学习环节中,教师参与其中,少给答案,给予方向性的指导。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在探究难题的时候,训练自己解题的能力,掌握做题的方法。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方法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要担心学生能力不够,更不能够越俎代庖。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设计,题目从易到难,内容由浅入深,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篇(2)

一、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我国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能够起到激励作用的相关制度,其中包括:对高校人力资源的奖励和惩罚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制度以及人员的福利待遇制度等等。这一系列制度组成了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的激励制度。首先通过人员的职称、职务来确定其基本的薪酬水平,然后通过绩效考核制度来确定其工作完成情况,好的给予相应的奖励,差的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另外,高校人力资源都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这些对人员基本生活的保障制度也是其取得良好工作成绩的重要激励因素。

在制度的建设上,我国各高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各项制度都做出了具体细致的规定。许多学校关于教师职务岗位考核实施方案中都包括考核的原则、考核的内容、考核等级和标准、考核方法和程序、考核的组织领导与管理和考核结果的使用。

二、美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1.灵活自主的工资激励制度

美国高校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师工资制度。工资是教师主要的分配方式,工资的决定权在各州和各高校董事会。美国高校没有津贴、奖酬金之类的辅助分配形式。因此, 工资制度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激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私立大学一般由校长依据本校的财政状况, 提出对教师工资的建议, 由校董事会决定教师的工资级别和工资标准,决定年度性自动增资的幅度, 决定奖励性增资的发放标准和发放办法。公立大学教师的工资由州政府拨款支付,各级职称教师的工资级别、工资标准和工资总额由州议会批准。校长依据已有的工资级别, 参考全国及本地区与本校相似学校的工资标准提出发放工资或增加工资的具体建议, 经校董事会同意后即可实行。一般来说, 多数公立大学的董事会, 在财政上都有自, 有权在州议会批准的工资总额的范围内, 根据本校情况以及教师的工作能力和表现,来决定他们的实际工资。

2.突出贡献制―典型激励

突出贡献制是很多院校采用的激励教师不断做出新贡献的政策之一。经过评选,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授除授予“突出贡献教授”荣誉称号外, 还要给予增资奖励。有的州还把学术成就突出的教授命名为“州教授”。为了激励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许多大学还要每年评选出教学最突出的教授一名至数名, 由校长亲自颁发奖励证书。不过, 终身教授制, 这一美国高校根本性的教师管理制度仍然有某些不可掩饰的缺陷。这就是终身教授层面的再激励问题。为此, 全美教授联合会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终身聘用制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 以完善这一制度。

3.任期评价考核

美国通过了《教师工作量声明》, 旨在限定教师在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的最高工作量, 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其提出的教师工作量建议中, 它把教学、科研、服务指定为大学教师的专业职责。这个声明虽然是一种没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建议, 但仍带来广泛影响。美国许多高校在其《教师手册》或有关教师工作量的政策性文件中都对教师工作量作了明确规定。对于有一定任期的教师, 届满前的评价是严格的、关键的, 因为这决定了是否继续聘任该教师、能否转为终身职位的大问题。所以任期评价对有一定任期的教师压力较大, 激励作用也较大, 他们在数年任期中必须好好表现, 以期获得好的评价。对于已有终身职位的教师, 多数学校采取定期考核评价的办法, 以决定是否给其奖励加薪或授予“突出贡献”荣誉称号。工作突出者, 工资增加得多, 增加得快。“职后评审制度”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三、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失误

高校的管理层对于人力资源问题在思想方法和思想观念上总是过分强调和依赖物质生活、待遇等方面的东西,根深蒂固地认为,只要生活条件好、物质待遇高就可以吸引来人才,也可以使人才被吸引。所以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往往重表面化的东西,而缺乏如何创造适合人才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文环境,对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和如何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等方面的问题有待于思考和创新。

2.方式上的欠缺

高校激励机制的方式单一,表现在对不同年龄段的教职工尤其是青年教职工的激励不足。职称评定和进修培训中论资排辈的现象普遍存在、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流于形式、考核奖励中的轮流坐庄,既抑制了高校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又抑制了教职工的创新动力。青年教职工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繁重,而所得相对较少。高校如不能帮助其进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安排,不能让其有较好的预期,不能在恰当的时候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就会导致其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甚至跳槽。现有的激励方式忽略与员工沟通或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等基于工作本身的精神层面的制度安排。根据美国管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工作成就感、工作责任感、挑战性、对个人发展前景的预期等激励因素,会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员工持久地保持工作积极性。作为高校而言,其目标也不仅是教学和科研的量化业绩的实现,还应辅之以高校的社会价值,如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个人的成就感等,尽可能提高高校教职工积极向上的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3.角度上的偏差

目前高校采用的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力资源的价值,如岗位聘任制的考核标准多偏重于量的考核;薪酬分配也主要是根据授课的课时量及职称高低;科研奖励主要还是体现在量上。这些量化的指标往往引导教职工和科研人员把精力大量投入到攻读学位、撰写论文、著作和累积课时上,而在一线教学科研上花费的精力就十分有限,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下滑。一方面,虽然其科研任务的产出质量可观测也可验证,但教学任务则只可观测到教学工作量,却无法验证教学质量。因此,基于可被观测业绩的显性报酬制度的激励效率将被弱化,教职工隐眭知识和创造力的发挥会因缺乏良好的激励制度而难以显示,无法激励教职工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付出努力。另一方面,教职工还受有限责任保护,只要完成了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就一定能拿到报酬,并且被辞退的概率几近于零。因此,高校在对教职工人力资源进行激励时,应注意抑制教职工在现有激励体系下的投机倾向,本着教职工的需要层次及其主导需求的人本思想,给予教职工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激励。

四、美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我国与美国在基本国情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但就推进办学进步, 提高教育质量, 激励教师做好本职工作方面是目标一致的。因此中美的高校教师没有本质的差别,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从人性的角度思考如何建设与完善我国的高校激励机制。概括美国的高校激励机制, 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建设和完善我国高校的激励机制。

1.经济激励

所谓经济激励, 就是运用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经济手段来激励教师, 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普遍提高全体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是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 以鼓励教师为教学科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经济激励的实质在于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将工作效率与工作效益结合起来。实施经济激励, 高校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的各种工作责任制, 按照教师个体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出台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在于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将工作效率与工作效益结合起来。实施经济激励, 高校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的各种工作责任制, 按照教师个体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出台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

2.成就激励

成就激励把激发和形成教师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管理目标, 通过让每一位教师取得成功, 促使全体学生取得成功, 最终实现教育取得成功的目标。它改变了传统外压式的强制管理, 通过激励让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工作, 将学校管理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自我开发内在潜能实现自主和全面发展。这当中价值激励是首要的, 核心是以成功为价值指向的教师价值评价体系。价值激励要求正确发现、认识教师, 充分肯定每个教师都有成功的需要和潜能, 通过多种方式使教师发现、认可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甚至可以将每个教师的贡献写入他们的档案其次是唯人才是举的用人激励, 即要建立科学公平的人才聘用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最后是个人发展的激励, 即要为教师提供更高更广阔的个人发展的空间, 不断满足教师精神层面的追求。

3.情感激励

所谓情感激励是指高等学校的管理者通过与教师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情感联系, 以精神方面的激励来调动教师积极性, 改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与效益。这一层面的激励包括道德的激励, 民主、文化和榜样的激励。道德激励就是要提高教师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端正学术与教学的价值取向。民主与文化激励是要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使高校教师能充分尊重民主, 发扬民主, 激发教师建立与高校相和谐的自身形象与价值。榜样的激励则是要通过树立正面典型, 发挥榜样的力量, 产生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涌金:试析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强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48-49

[2]谢芳周志刚:论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 34-35

[3]马克-汉森: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58-60

篇(3)

物理是中学学科的基础学科。其基础性决定了学习物理必须“夯实基础”,这种认识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所认同。但是什么是物理基础,大家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在实际的教学中,做法有别。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夯实基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认识的偏差,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感到茫然。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准确理解高中物理基础是进行物理教学的前提,有效地夯实基础是物理基础教学的目标所在。

一、明确目标,准确把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概念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去实现,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要为学生参与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从科学素养的内涵以及物理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到的作用看,高中物理基础应该是基本的物理知识、学科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它们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贯穿始终,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其作用自不待言,它始终处于物理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物理基础是物理知识在内的多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这些因素内在联系互相影响。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将他们分割开来。试想,如果没有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就不会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如果没有法拉第“磁转变为电”的思想,那么就不会有第一台发电机的诞生;如果没有开普勒三定律,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出现。

二、树立理念,夯实高中物理基础

理解了“物理基础”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夯实物理基础必须明确“物理基础”的概念和内涵。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勇于超越昨天,超越自我,树立全新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力求思维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

(一)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教学行为。转变自己的角色是夯实基础的前提条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从基础抓起,从教师做起。作为教师要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知识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角色的转变,就是改变自己主宰课堂的做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1.重视教学方式转变,由教法向学法的转移。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大多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师自始至终习惯了牵着学生走,让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的学是为了教师的教。教师中心论的思想在很多教师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放在支配者的地位。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依赖性增强,任何的情况都是被动接受,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丧失。其结果基础不牢,效率不高。物理知识的教学、方法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获得的,要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科思想必须有正确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夯实基础,而且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将好的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逐渐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课堂教学不仅看教师如何讲,还要看学生如何学。正如叶圣陶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篇(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65-02

毕业设计是每所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一项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活动。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毕业设计的创作。学生需要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可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最后解决问题,毕业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毕业设计对于艺术设计院校的毕业生来说更为特殊,它是学生向社会(用人单位)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是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桥梁。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学生、老师对传统毕业设计教学的看法出现了很多不同意见,不同学科的老师对毕业设计的理解也是意见不同,甚至出现毕业班学生在社会上“放羊”的现象。因此,科学、规范、高效地进行学校的毕业设计管理是当前各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

一 当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苏州部分院校的调查发现,毕业设计质量低下,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觑,主要是教学管理层的不重视导致管理松懈、老师和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等。

第一,从教学管理层面来分析。教学管理对毕业设计质量起着导向性作用,包括了教学环节的设置情况、教学计划的制订与落实、教学过程的监管等方面。毕业设计考查的不仅是学生对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一过程更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阅历。这一过程需要投入时间、精力、经费,导致部分学校不断缩减这一环节的时间、投入,学校对学生毕业设计环节的压缩使学生失去了一次关键的锻炼机会,将学生草率地推向人才市场寻找工作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问题,短期问题是学生没有学到知识,长此以往将导致学校品牌的受损。

第二,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角度来看,指导老师存在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毕业设计指导任务比专业课程教学抽象与随意很多,专业课程通常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考核要求,所以老师上专业课比较认真和重视。对于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学内容并不具体、教学形式自由、考核要求不具体,导致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指导时存在放松的现象。也有一些老师因为经验不足、接触社会机会少,引导学生无从下手,使得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甚至有些指导老师指导毕业设计时只在开始和结束时与学生见面,其他时间都是“放羊”,这样的毕业设计肯定是没有质量保障的。

第三,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毕业设计无从下手、懒散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多数学生十几年的学习一直是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很少有自主创作、发挥的机会,所以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毕业设计、如何来做毕业设计,创作时慵懒散漫、浪费时间。这一现象根源于中小学教育,但大学教育不是应试教育,应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大学几年应该从坐在讲台下面听课向独立思考、创作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育管理人员与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是一种自我展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专业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 规范制度,保证质量

加强高校毕业设计管理的基础是规范相关规章制度建设,以制度来保证管理的高效,从而逐年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第一,提高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对毕业设计的认识。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及教师教学效果、学校教学水平的手段,而且是向社会、向学生家长开放的平台,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学校品牌。老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安排毕业设计。

第二,健全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健全毕业设计规章制度要按照全校及各二级教学单位分层制订。学校层面明确毕业设计指导思想,二级教学单位要根据各自特点制订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明确毕业设计的组织与领导,成立专门的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明确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工作职责;明确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求、管理细则、版式格式;明确过程管理要求和督导工作细则;明确毕业设计答辩要求及成绩评定细则。有了规章制度就必须严格执行,这样才能使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科学、高效。

第三,明确师生的责、权、利。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开始之前,就应该明确指导老师和学生各自的责、权、利。毕业设计是学生自主的创作,学生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面来实现毕业创作,学生可以自选主题,指导老师根据教学情况给学生的选题提供重要建议和意见,保证毕业设计行之有效。在创作过程中,师生需要加强沟通,指导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少走弯路,对表现不积极的学生要采取有效办法推动他们跟上全班进度。毕业设计的最终成果也应该明确其知识产权,这有利于保护学校、老师、学生的利益,有利于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

三 校企共管,注重过程

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是实践性教学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走进行业企业,毕业设计与市场需要结合起来。毕业作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创作过程监管的质量,老师指导与市场要求相结合,促进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一,在毕业设计开始之前,要求学生填写毕业设计手册,每个学生一份,此手册包括毕业设计主题、选题依据、进度计划、材料要求、成本预算、最后成果及成果呈现方式等,学生在填写时要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有条件的还要征求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毕业设计手册包括了指导老师与每位学生定期沟通的记录,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要求设定周期的长短,可以是每周交流一次,也可以是数周交流一次。交流的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网络交流,但每次交流的内容都必须记录在案,作为评分的依据。毕业设计手册贯穿于毕业设计整个过程,其中也应该反映出学生在毕业创作时与行业企业结合的成果。

第二,对毕业设计进行期中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是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和二级教学单位都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环节,认真组织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可以使毕业设计领导小组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系部毕业设计的总体进度,也可以让不同班级看到其他班级毕业设计的进度和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落后班级及师生抓紧时间加强毕业设计工作。其中教学检查可以是系内自行检查,也可以是教学单位相互检查,最主要的是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

第三,提高毕业答辩的公开、公平、公正。毕业设计最后如何评定成绩需要制订一个科学合理、透明公正的评判规则,一般将最后成绩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平时成绩,由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给出;答辩成绩,由答辩小组给出,答辩小组通常由三名老师组成,包括校内教师、校外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还有一部分是公开展示成绩,这部分成绩由同学、家长、业内人士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打分。

四 结束语

篇(5)

高等学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高等学校日常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也是一个学校的规模和事业发展方向的综合反映。高等学校预算管理是依据学校预算,通过财务活动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方面的业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是高校有效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美国市场经济发达,高校办学历史悠久,在适应市场经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美高校预算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借鉴美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先进经验,对于有效解决教育事业经费供需矛盾,提高我国高校的预算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高校预算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

美国高校普遍设有专门负责管理学校预算性资源的预算办公室,通过科学预算,随时向学校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和有意义的预算和财务信息;为学校提供财税、财务政策与实践以及管理和分析等高质量的财务咨询;管理学校及各单位预算的制定过程,最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活动。

(二)严格的预算编制及控制程序

美国高校预算编制的过程也是学校规划事业发展的过程,因此高校预算设有严格的预算编制及控制程序。美国高校预算年度一般为每年7月1日到次年6月31日,预算要提前一年编制,即每年4月份开始编制下一年度预算,层层审查论证,不断完善,最后报至州长,州长最迟必须在每年6月份确定各高校下一年度预算。州长批准的预算各高校必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更改。为严格控制预算,高校财务处下设有专门的控制办公室,校内各预算单位均设有预算员,负责执行本单位的预算,任何单位都不得突破预算。

(三)较高的预算编制参与度

美国高校在预算制定过程中,一般会应用参与法、咨询法等鼓励部门和员工参与预算编制,有的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由员工组成的预算和财务重点项目委员会,负责推荐校园的重点项目和相应的预算方案。

(四)“保障重点”的预算制定原则

美国高校在制定预算时遵循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预算中要优先体现校长的愿望,对当年学校优先发展和保证的重点项目要给予优先保障,从而使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促进学校发展。

(五)合理的预算分析法,灵活的预算调控作用

美国高校进行预算决策分析时,通常选择在办学宗旨、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一般支出水平等方面对等的、类似的同等院校作为参照物,采用对比分析法来评价高校预算决策的正确性。此外,把预算看作是学校对可用资源进行调控的经济杠杆,对于那些有社会需求、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增加预算,对那些失去社会需求或是评估成绩差的项目减少预算,以保证学校的正确发展方向。

二、中国高校预算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分级管理的预算体制

我国高等学校预算一般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预算体制,规模较大的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预算体制。统一领导是指学校在统一的财经政策、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下,把整个学校的财务收支列为学校预算管理对象,制定统一的财务收支计划,实行统一预算,统一管理。集中管理是指在统一政策、统一制度的前提下,由学校进行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调整及评价分析的管理,从而形成财权的集中管理、财务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的集中管理以及会计事务的集中管理。分级管理是指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学校,在建立健全财经规章制度、明确校内各级各单位权责关系和学校统一领导的基础上,根据财权划分、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预算分别由学校和各级各单位(二级单位或基层单位)分级管理。二级单位或基层单位只有相应的预算管理权,没有预算的调整权。

(二)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

我国高等学校预算必须在年度开始前编制,预算编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收入预算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勤俭节约等原则。也就是说,编制预算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也要考虑学校财力的可能,决不能超越财力的可能安排预算和搞赤字预算。收入预算坚持稳健性原则,意在核实收入,为确定支出预算打下基础,同时也避免产生赤字隐患。在编制支出预算时,要体现出预算年度学校整体的事业目标,突出教学、科研这一中心地位,充分考虑学校的财力,正确处理“基本运转”和“发展建设”的关系,在确保基本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事业发展支出。对于设备购置项目安排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年解决。对非重点项目,则要从紧安排。学校事业的发展、计划和预算安排,必须与国家计划和学校财力相适宜。

(三)多样的预算编制方法

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编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主要包括增量预算法,复式运算法、零基预算法等。增量预算法是指以上年支出基数为基础,增加相关的变动因素(如物价上涨因素、工资增长因素等),下达各部门预算指标的预算编制方法;复式预算法是把支出预算分为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两部分,在确保经常性支出的前提下,安排建设性支出;零基预算法是指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根据确定的目标,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确定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排出各项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据此进行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由于零基预算能够体现公平和效率原则,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因此,我国高校已开始使用零基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并且正在不断完善之中。

(四)“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

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编制与审批程序,可概括为“两上两下”。预算由学校财务处(室)根据各单位收支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方案,经学校最高财务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后,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管理权限分别上报各有关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核定预算控制数(一级预算单位直接报财政部门,下同)。高等学校根据下达的控制数编制预算,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我国高校一般在年初编制预算, 年内的工作按预算执行,但预算的准确性不高, 财务部门不能有效控制预算。究其原因主要编制预算时的条件与执行时的条件发生了变化, 无法按预算执行;各部门操纵预算;领导不严格执行预算, 导致财务管理失效。

(五)严格的预算调整规定

我国高等学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一般不予调整;如果国家有关政策或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对收支预算影响较大,确需调整时,可以报请主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调整预算;其余收入项目需要调增、调减的,由学校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调减支出预算。

三、比较及启示

(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增强预算的严肃性

美国高校预算编制建立在近三年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历年支出情况,分析各项支出在预算中所占的比例,使得经费分配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并且采用依据学生培养成本分配经费的预算办法,使得各院系预算分配更加科学合理。相比之下,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增量预算法编制预算,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无法编制出合理的预算分配方案,一方面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另一方面造成了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合理控制支出,使预算失去了严肃性和有效性。虽然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推行零基预算法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然而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反映内容不全面,数据统计不完整、不真实;决策方案的制定与选择主观随意性较强等现象。美国高校预算年度与工作年度基本一致,而我国高校现行预算编制是按照公历年度进行,而学校日常工作是按照学期年度来安排的,造成收入实际使用会计期间和预算核算期间存在差异,增加了预算编制以及管理者监督和管理的难度。此外,许多高校都在每年十二月布置下年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时间较短,一些项目缺乏详细科学论证,预算编制晚、时间短造成了执行预算过程中要求追加经费的报告不断,冲击了预算的正常执行,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为此,应借鉴美国高校作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预算项目的特点和规律,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将预算年度与工作年度调整一致,增强预算的可行性论证,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建立有效的高校预算管理经济责任制,明确学校及下属学院(部门)各自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职责和权限,将预算管理的责任层层落实到位,使预算得到切实执行,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预算意识,健全控制体系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在美国,高校预算编制有多方面人士参与协调、论证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一经法定程序通过即成为法律性文件,必须严格执行。而在我国,预算编制基本上是由财务部门一家负责,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几乎没有其他部门的参与论证,上至领导下至教职工对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漠不关心。其结果导致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凭经验靠感觉核定支出现象严重,既不准确又影响预算的权威性。大多数高校在预算下达后,没能实施监控、跟踪管理和指标考核,财务部门对各院系的预算执行情况心中无数。事中没有制定有效的控制制度,事后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不够详细,未能建立完整的预算控制体系,难以令高校的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造成的变化进行快速反应。为此,借鉴美国高校做法,设置校长直接领导,由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预算管理机构,使预算更切合实际需要。同时,彻底更新财务人员及广大教职工的预算观念,提高全员预算意识,鼓励他们发扬主人翁精神,主动参与预算管理,为学校领导层的预算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建立健全预算控制体系,预算一经确定并通过审核后,各部门应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增减收支项目,如遇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整预算的,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财务部门要及时掌握预算执行进程,严抓收入、支出、预算平衡的实现。

(三)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适当分离

美国高等学校设有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专门行使预算编制职能,预算执行由财务部门具体实施,预算监督除学生和教职工外,还有内部监督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等。分工明确的机构设置使得预算编制机构全面掌握预算编制的政策与标准,避免了各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千方百计扩大预算规模的现象,有利于内部各单位权力的相互制衡。而我国高校财务部门既负责预算编制,又负责预算执行和分析。为此,借鉴美国高校做法,依据相互牵制的原则将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适度分离,部门各司其职,能够有效解决财务部门大权独揽的问题,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和监督。

(四)早编、细编预算,增强预算的透明度

美国高等学校年度预算基本上提前一年开始编制,编得早,编得细,论证充分,执行严格。预算草案和定稿都向全校公示,预算的透明度高。虽然我国少数高等学校也开始提前编制预算,但实质性的编制工作仍是上年末甚至是下年初进行,有的高等学校是先向主管部门编报预算,待财政部门在年初正式批复后,再具体编制学校预算,等学校预算确定下来,已经无预算运转了几个月甚至半年之多。此外,有些管理者对高校预算知者甚少,甚至搞不清楚全校的预算情况。部分高等学校仅公示有限的几个财务数字,预算透明度不高,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对预算的监督。为此,借鉴美国高校做法,一是应早编、细编预算,政府预算应在预算年度之前下达到各高校,这样才能使高校根据资金实力确定事业发展计划。二是应强化预算的可行性论证及透明度,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 保证各高校按计划健康发展。高等学校师生对预算要有知情权,增强高等学校预算的透明度,预算一经下达, 不得随意调整,各预算单位只能在总预算内谋求自身的平衡, 确属特殊原因,也只能在次年预算中予以调整。

【参考文献】

篇(6)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改变地理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教学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估,学习对生产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但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地理教学成绩的提高。地理学科做为高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综合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是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必修内容。

1 研究地理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新课改提出后,如何把老内容讲出新道理、如何把旧习惯变成新方法,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一是深入理解新课的教学目标。目标是教学的牵引,与教学结果相呼应。只有从更高层次、更宽的领域了解地理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教学目标,研究探索教学模式和方法,才会使地理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二是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学生教育的最高追求和境界,要改变过去“硬性灌输”和“打乒乓球”式的教学方法,必须要紧贴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实际,才能使地理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体系。要围绕新课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发展相应的教学体系,从教学计划、教育内容、实施方法和评教评学等方面建立起责任机制,指定负责人、实现时限和评估方法,确保整个教学体系高效运转。

2 转变基本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所有的教育内容中,只有地理学科内容变化相对较小。教师“十年如一日”,在相同的岗位讲述相同的内容,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良习惯和疲劳感。一是转变教学的基本观念。“观念一变天地宽”,只有观念发生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地理教学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教风”和“学风”,才能够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而不教则荒、教而不研则浅”,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要由“教书匠”变成“老学究”,集“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三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严而后道尊”的传统观念对师生关系影响较大,导致学生厌师、厌学。而师生关系的和谐定位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亲其师必定信其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扮演好家长、师长、兄长的角色,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3 结合未来实践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地理知识在未来实践应用中具有深刻和广泛的意义,与未来就业、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息息相关,必须要通过地理教学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一是培养学生发问的能力。“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模式制约了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必须要通过精研、细读、联想的方法,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是思考的前提,要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上下功夫,帮助他们建立起自我教育模式;三是培养学生结合的能力。知识只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才会具有不竭的生命力,必须要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与自然科学、未知现象和生活百科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用结合。

篇(7)

历史学科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历史人物千千万万,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下,仅依靠教师“一言堂”的讲解是很难表达丰富的历史知识的,而运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是最能发挥其功效的。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先进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运用网络技术教育可以丰富师生的学习资源,传统教学资源只是文字教材的单一表现,教材呆板、生硬、缺乏生动感和形象感。网络教育技术丰富了课程资源建设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历史教学的作用谈一下笔者的体会。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校园网络应运而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这既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历史新课改的需求。下面我就网络技术教育与高中历史课改谈谈拙见。

一、网络技术教育可以丰富历史课堂资源

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的媒体观演变而来的。在教育技术发展到视听传播阶段以前,人们习惯于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分析媒体的教学作用――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媒体来提高教学内容呈现效果。随着媒体本身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传播理论和早期系统观对教学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人们对媒体作用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即依靠资源来促进有效教学,由此提出了学习资源的概念。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传统教学资源只是文字教材的单一表现,文字教材呆板、生硬、缺乏生动感和形象感。网络教育技术丰富了课程资源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建设。多媒体课件集成了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符号形式,从多种感觉器官刺激呈现的信息,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网络技术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90年代以来,中学校园计算机网络从无到有,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仅在甘肃省定西市,不少中学已经建成校园局域网和网络教室,一些学校还特别注重网络的升级、扩展,使之能够兼容各种拓扑结构,具有良好的网络互联性,适应高速、多媒体传输的需要,并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连接。在此基础上初步实现了:将校园网延伸到各教研组,使教师不但能够在办公室中调取本校教学资料、制作简单教学课件并通过校园网传输至教室应用于教学,而且能够在办公室中通过校园网浏览Internet上的信息,随时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资料;建立电子阅览室,教师以及学生能够在电子阅览室查阅各种图书,并能通过国际互联网查阅外部资源以Shockwave形式和Webpages形式向社会提供部分自制教学软件等目标。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三、网络技术教育高中历史新课改的要求

篇(8)

凡是以腹痛为主要症状,需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均被列为急腹症。因急腹症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在临床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诊断错误,治疗过晚,常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急腹症的诊断及处理。

1 急腹症的诊断

急腹症的诊断极为重要,需认真的分析和加以鉴别。引起急腹症的原因很多,各种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认真地、辩证地将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所获得的资料归类对比,分清主次、抓住特点、用逐一排除的方法,缩小范围,以便明确诊断。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1 是内科腹痛还是外科腹痛

1.1.1 内科疾病腹痛的特点 ①一般先发热或先呕吐后才腹痛;②腹痛部位常不固定;③腹痛程度多较轻;④压痛轻微、腹肌紧张不明显;⑤腹式呼吸常存在。

1.1.2 外科急腹症常有以下特点 ①多先腹痛后才发现呕吐;②腹痛部位较明确;③腹痛程度较重;④压痛、肌紧张明显,常有反跳痛;⑤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1.2 急腹症的性质属哪一类

1.2.1 炎症性疾病 一般起病较慢,腹痛由轻到重,持续性发展;体温常升高,腹肌紧张,有固定性压痛,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1.2.2 梗阻性疾病 起病急骤,迅速发生腹绞痛(有间歇期、呈阵发性加剧),伴呕吐,早期多无腹肌紧张。

1.2.3 穿孔性疾病 腹痛多突然发生,为刀割样剧痛,范围广泛,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腹腔透视可见游离气体。

1.2.4 内脏出血性疾病 多有外伤史及失血性休克表现,腹痛及腹膜刺激征常较轻,腹腔积血>500 ml能叩出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有血液。

1.2.5 器官缺血性疾病 起病突然,为阵发性绞痛,易致休克,早期无腹膜刺激征,当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导致坏死时,才有腹膜炎的表现。

1.3 急腹症的病因 常见的急腹症有以下几种,可以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鉴别:

1.3.1 急性阑尾炎 多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阑尾部位固定性压痛点或腹膜刺激征,伴有轻度发热和白细胞升高。

1.3.2 急性胆道感染、胆石症 起病较急,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右上腹绞痛,畏寒、发热、黄疸较深,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1.3.3 粘连性急性肠梗阻 常有腹部炎性反应和手术史,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腹胀、可有肠型和蠕动波,肠鸣音高亢,X线透视有阶梯状液平面,早期体温和白细胞不升高。

1.3.4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多有溃疡病史,腹痛剧烈为刀割样,腹膜刺激征明显,呈板状腹,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隔下有游离气体。

1.3.5 急性胰腺炎 多在暴饮暴食后发生,腹痛持续、剧烈,向腰背部放射,用一般解痉止痛剂效果不明显,可伴有早期休克,腹部体征较轻,血、尿淀粉酶明显增高。

1.3.6 泌尿系统结石 起病突然,腰部或下腹部绞痛,常向外放射,肾区叩击痛,无腹膜刺激征,尿中有红细胞,X线照片多显示结石阴影。

1.3.7 胆道蛔虫 好发于卫生条件较差的青少年,有大便排蛔虫史,以剑突下钻顶样剧痛为特点,早期黄疸或腹部体征均不明显。

1.3.8 异位妊娠 输卵管妊娠破裂常突感一侧下腹有撕裂样疼痛,内出血积聚在直肠子宫陷凹,刺激直肠产生坠胀感,可伴恶心、呕吐、昏厥及休克。

1.3.9 卵巢囊肿蒂扭转 表现为下腹剧痛,呈绞痛,伴恶心、呕吐,双合诊检查可触及肿物,张力大、不活动、有明显压痛。

2 急腹症的处理原则

2.1 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及神志变化,及时掌握手术时机。

2.2 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急腹症诊治的一个突出特点。可取长补短、互相配合,解决单用西医疗法或中医疗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提高疗效。

2.2.1 非手术疗法的指征 适用于病理损害较轻,全身情况较好的患者。

2.2.2 手术疗法的指征 适用于病情严重、复杂,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如坏疽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坏疽性胆囊炎,外伤性腹腔脏器破裂者。

2.3 诊断不清时如何处理 对部分一时难以明确诊断的急腹症患者,必须做到:

2.3.1 严密观察,反复检查,认真分析,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2.3.2 暂时禁食,慎用止痛剂,以免影响病情观察;不能排除肠坏死和肠梗阻的患者,禁用泻药及灌肠。

2.3.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防治休克,控制感染。

2.3.4 遇有下列情况,应及时手术探查:①腹膜炎较重;②疑有活动性腹腔内出血、肠坏死或肠穿孔;③经一段时间积极非手术治疗,疼痛不减、腹部及全身情况未改善,甚至继续恶化者。

篇(9)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并已成为影响当前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如果不及时加以有效调适,有可能诱发更严重的其他后果。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调适方法。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高职毕业生群体是一个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他们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处于“边缘人”地位,心理尚不成熟,受多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各种心理内在原因的影响及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心理问题。

1、恐惧自卑焦虑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大多数高职毕业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据有关调查表明,全国每年有20%的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焦虑状态,他们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工作,又担心因学历低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并且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感到心中没底。处于焦虑状态的高职毕业生会出现情绪上紧张烦躁、心神不宁、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等心理现象。

有些高职毕业生还会存在自卑心理,表现在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抱有自卑心理的高职毕业生往往由专业不热门、学历过低、身体素质差、性格内向等原因导致,他们经常觉得自己的“技”不如人、矮人一等,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就业求职中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跟别人竞争,特别在遇到求职挫折困难的时候,他们的自卑心理显的尤为明显,胆小、畏缩,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

2、自负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有些高职毕业生或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院校为示范性高职院校,或因自己无论专业学习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等,或因自身条件优秀而为不少用人单位垂青,而产生一种睥睨一切、高人一筹的自负心理,他们往往好高骛远,对就业的期望值很高,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一旦产生自傲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往往表现为“这山看着那山高”,他们看这个单位不顺眼,看那个单位也不如意,导致与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结果是错过就业机遇,难以及时就业。

3、盲目攀比与攀高心理。

据有关调查表明,很多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不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不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发展情况,盲目与身边同学攀比,具体表现为:攀比工作地点,攀比收入和待遇,攀比工作单位和行业,攀比工作和生活环境等。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高职毕业生表现为:他们要么暂不就业等待好单位来临,要么朝三暮四频频更换工作岗位,导致跳槽率增高,违约现象增加。

4、消极依赖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许多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十分依赖自己的亲人、朋友,尤其是父母亲。抱有这种心理的高职毕业生不是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推销”自己,而是一味地等着家人、亲戚、朋友给自己找就业路子,或者自认为自己拥有某些优越的条件,坐等着学校帮忙落实用人单位,这样与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合拍,其最终结果往往不理想,甚至不能顺利就业。

5、盲目从众心理。

有些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择业的时候,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他们在职业选择时往往是茫然、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见异思迁、躁动不安、不能主动独立地获取职业信息、筛选目标、规划职业生涯,抱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没有理性分析,而是盲目认为只要单位给予的报酬多,所处工作的地理环境好,条件优越就行。特别是在招聘会上,看到哪个招聘单位应聘的人多,就跟着去应聘,表现得非常盲目,他们没有理性地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作很好的分析,不管自己是否适合这样的工作岗位,不管所谋职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随大流找一个用人单位,到最后要么毁约,要么出现把就业的压力转变为从业的压力。

6、急功近利心理。

据调查,有一些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功利性太强。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过分看重实惠,一心只想去发达地区和工资高、待遇好的用人单位,为了满足眼前的物质利益不惜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甚至有一些毕业生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方法探讨

1、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

调整好求职心态至关重要,应该用平常心去应对挑战,认清自我,摆正位置,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能真正回答“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社会需要我做什么?”等问题,确定与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相结合的职业期待是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高职毕业生要做到对自己全面客观地分析与评价,全面认识自己的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环境及职业价值观,了解自己的优势及不足,评估自己的社会支持因素;要对就业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于当前的就业政策、就业市场、岗位需求等各方面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在对自己和就业环境进行深入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2、努力克服自卑与焦虑。

克服自卑和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自信,在正确估量自己的情况下,鼓起勇气去迎接挑战,参与竞争,大胆地推销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要相信现在的自己是最好的自己,而且一定还可以更好,给自己设定前进的目标,把注意力集中到对目标的追求上来。

3、学会消除依赖心理。

要消除依赖心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培养责任感。树立“大学生就业时大学生自己的事情”的理念,积极行动起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主动寻求社会、家长和学校的支持,真正百分之百为自己负责,只有愿意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才有可能担负起社会责任。

4、树立终生择业的理念。

用人单位对专业有一定的要求,但专业对口不是最重要的,它们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发展潜能,特别是有过管理经历的学生干部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择业是一个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随时有可能被用人单位拒绝,但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职业是很多的,只要勇于竞争,耐心选择,敢于决断,一定会找到用武之地。

5、杜绝盲目攀比心理。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在工作岗位、薪水、待遇等方面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别人盲目攀比。在没有清晰自我认识的情况下,过高评价自己的实力,当别人超过自己时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杜绝盲目攀比的心理最好的方法是培养自己共赢的心态,看到别人的付出和实力,真心为别人取得的成绩而高兴。在欣赏别人的同时学习别人的长处,努力锻炼和提升自己,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6、正确对待就业挫折。

高职毕业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要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去改善自己的心境,从而保持健康的心态。事实上,参与竞争就难免要遇到挫折,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心理挫折,引起或大或小的心理冲突,其实这并不是坏事。良好的就业心理调适可以帮助高职毕业生正确对待挫折,把它看作是锻炼意志,提高能力的好机会。

参考文献:

[1]程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53-68.

篇(10)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在对超高层建筑进行建设施工的时候,通常会存在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交叉平行施工,比如核心筒竖向结构与核心筒内水平结构、外框钢柱与楼板结构都存在交叉平行施工,随着此类交叉作业面的增多,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也相应地增大。因此,及时革新施工技术,提高风险预防能力,这不仅是当前超高层建设我们所要把握的关键,也是日后所要探索的主要方向。

二、工程概况

珠江新城J2-2地块项目占地面积8850㎡,地上67层,地下5层,总建筑面积180206㎡,建筑高度308m,是一栋集商业、办公为一体的超高层商业办公综合建筑。本工程的结构类型为钢管砼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地上塔楼结构按照核心筒竖向墙柱结构核心筒内水平结构梁板外框钢管柱吊装外框钢梁安装外框钢筋桁架楼板安装顺序进行施工。核心筒墙体先行利用爬模系统施工,核心筒内水平结构楼板滞后墙柱施工4~5个楼层。当施工人员在爬模架体上进行绑扎钢筋、安拆模板和浇筑混凝土作业时,由于作业环境、操作等因素极可能造成物体通过爬模架体缝隙掉落到核心筒内水平结构作业面,严重危及核心筒内水平结构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设计方案

通过在核心筒爬模架下设计制作一核心筒全封闭水平防护平台,既可为拆除塔吊基础支撑钢梁提供施工方便,又可以保护核心筒内水平结构上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本工程的核心筒墙柱施工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核心筒墙柱施工平面布置图

防护平台采用8#槽钢与L50×5等边角钢焊接成龙骨平台,其中8#槽钢为主龙骨,间距2000mm,塔吊下防护平台主龙骨间距加密为1000mm, L50×5等边角钢为次龙骨,间距1000mm。龙骨上铺0.8mm厚DW51-720型压型钢板构成封闭防护平台。塔吊牛腿下方为防止焊渣融透钢板,此处采用2mm厚压纹钢板铺设焊接。防护平台大样如图2所示。

图2 防护平台大样图

封闭平台的压型钢板每边离墙50mm,型钢龙骨架体每边离墙100mm,在架体周边用钢筋、轴承焊接制作滑轮,便于防护平台爬升时不触碰混凝土墙柱,防止架体损坏,如图3所示。

图3 防护平台滑轮大样图

根据核心筒墙柱及爬模、塔吊、电梯布置图,将封闭防护平台分为6块架体,如图4所示。⑤号、⑥号架体为动臂塔吊部位封闭防护平台,在核心筒布置高度为最底层塔吊支撑梁下0.8m。①号、②号、③号、④号架体为爬模架下封闭防护平台,在核心筒布置高度为低于爬架下1个楼层高度,其中②号架体因施工电梯及爬模下挂架的影响未封闭整个筒体。

图4 防护平台平面图

防护平台利用钢丝绳与核心筒墙体的螺杆洞或塔吊支撑钢梁固定拉结。防护平台使用手拉葫芦人工倒链爬升,统一指挥,保证每个架体爬升时的水平。

四、施工工艺

(一)防护平台制作

核心筒水平防护平台的焊接制作流程如下:材料准备钢材下料现场拼装点焊主龙骨拼装点焊次龙骨主次龙骨节点满焊加固焊接吊耳焊接滑轮铺装焊接钢板。

防护平台铺装钢板前在架体构件表面喷涂一层防锈漆,以防止架体锈蚀影响结构安全。

(二)防护平台爬升

防护平台爬升前,准备两套钢丝绳,一套钢丝绳爬升用,另一套钢丝绳固定在核心筒墙体螺杆洞内或塔吊支撑梁上用。

1、塔吊支撑梁下防护平台爬升

塔吊支撑梁下封闭防护平台首次爬升时,操作人员利用钢丝绳穿在标准节上安装手拉葫芦,每个封闭防护平台的吊点锁紧钢丝绳与葫芦连接。封闭防护平台的吊点同步爬升,保证架体的水平。封闭防护平台架体爬升完毕后,再将与架体吊点拴好的钢丝绳用绳扎固定在塔吊支撑梁上,防护平台的架体高度位置在塔吊支撑梁下0.8m处。动臂塔吊每爬升一次,封闭防护平台吊升一次,始终在塔吊最底层支撑梁下0.8m高度的位置,如图5所示。

图5防护平台与塔吊支撑梁关系图

2、非塔吊支撑梁下防护平台爬升

爬模架下封闭防护平台首次爬升时,操作人员在爬架下挂架上利用钢丝绳穿过核心筒墙体机位孔洞或墙体螺杆洞安装手拉葫芦,每个封闭防护平台的吊点锁紧钢丝绳与葫芦连接。经统一指挥,封闭防护平台的几个吊点同步爬升,保证架体的水平。封闭防护平台架体爬升完毕后,再将与架体吊点拴好的钢丝绳用绳扎和卸扣固定在核心筒墙体机位洞口或螺杆洞处,防护平台的架体高度位置与爬模下挂架相差一个楼层高度。

核心筒爬模架每爬升一次后封闭防护平台吊升一次,始终与爬模下挂架保持一个楼层高度的距离。封闭防护平台爬升操作与首次爬升操作流程、方法相同。

(三)防护平台制作爬升要点

1、防护平台所有的焊缝、节点处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措施、规范焊接、检查,若有焊缝开焊、厚度不够等质量缺陷,必须坚决彻底整改。

2、封闭防护平台进入使用后,除每周一次定期检查外,每次爬升前与爬升后须检查防护平台主龙骨、次龙骨、压型钢板等部位的焊缝情况,出现焊缝裂纹、严重弯曲变形等必须及时进行修复。

3、核心筒墙柱施工时,部分混凝土石子、拆模产生的少量混凝土块会掉落在封闭防护平台上,可在爬模下挂架下搭设垂直扶梯,每次爬升前安排专人清理封闭防护平台架体上的建筑垃圾。

4、防护平台上清理垃圾和爬升时必须在平台下方设置警戒区,禁止人员通行。

上一篇: 税法的作用 下一篇: 社会保险征收管理条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