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管理模式汇总十篇

时间:2024-05-09 17:06: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业务管理模式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业务管理模式

篇(1)

电力营销以往的管理模式有着系统标准不统一、推广极为困难和工作效率低下等缺陷,管理模式不能和配电信息有着良好的资源共享,对电力体制的优化产生消极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通信、网络等技术有着飞速的发展,电力营销业务管理模式也应当在其影响下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1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各行各业均向着信息化的目标发展,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也获得飞速的发展。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就是信息技术在电力营销管理的应用,电力企业在信息化的带动下已经出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重点是将国家电网和其他下属部门展开整合,应用信息技术建设成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的营销管理体系,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数据支持。随着电力企业的深入改革,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只有通过高新技术,电力营销管理才会趋于科学和完善,实现信息化的目标。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对电力企业发展的作用主要有如下方面:

①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日常办公、机构组织均需要信息化。既能够保障信息处理的速度,还可以保证营销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业务处理工作的信息化,能够统一各个信息管理的作用,使用统一的命名,预防出现信息录入和业务办理的重复。通过规范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命名规则,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强的参数查询和分析服务,帮助员工高效的开展工作。

②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储存管理各个企业的具体信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信息储存量以及检索工作的效率。通过报表打印的方式取代以往的手工填写,进而使得信息管理系统更加健全,使得客户的信息能够得到长时间的保存,便于后期的查阅,避免出现工作单填写错误或者弄虚作假等情况。

③计算机一级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各个业务的传递和登记,实现对用户电量使用情况的监控,提升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水平和效率。信息化的电力营销管理可以及时地发现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将其及时地反馈至相关监管部门。

2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的原则以及具体步骤

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健全的系统功能。

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应当具备科学健全的业务功能,可以实现各项业务的无纸化,电力企业将会更加有效地对下属供电所进行信息、参数采集和管理。另外,管理体系还应当具备方便、稳定、安全的性能,便于有效的提升营销业务的工作效率。

②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通道

进而便于电力企业和其他下属供电所间的沟通交流,便于电力营销业务的有效进行。

③极高的可靠性。

管理系统应当应用高稳定性、高科技含量的仪器设备,预防出现其损坏。网络通信使用双通道模式,以确保系统具备较高的稳定可靠性。

④开发超前。

电力营销业务飞速的发展,所以在开发管理系统时,应当具备足够的前瞻性,以便在符合当下具体要求的基础上,为电力企业将来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⑤方面灵活的构架。

因为电力营销业务具有很多种类,因此其管理系统就应当具备不同的应用,满足各个业务的具体需要。为全网开展虚拟网划分工作,并采用灵活多变的基本原则,进而确保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的需求。由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分析研究可知,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①系统初步规划。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一环,系统初步规划的原则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初步规划工作主要有确定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目标。系统开发的目标直接决定了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和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划分。根据实际的需要,调整和优化电力营销体制。建设对市场发展有益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深入地分析研究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在系统的开发工作中做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使得系统更加完善化、科学化。

②分析系统。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分析工作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通过不同方式达到业务流程和数据分析子系统的合理组合,而且组合方案满足电力营销管理的实际需求,处理不同的管理业务。系统分析工作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当下管理业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配置,进而达到电力企业最优的业务流程组合、资源配置、重构功能模块。优秀的接口方案、便利的接口方式、全方位的业务功能是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保障。

③系统设计实施。

按照系统具体的需求分析,对管理系统各项模块开展设计工作,并对编译完成的软件展开测试、安装以及后期调试等,保证管理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④系统运行评价。

此步骤为最后的步骤对管理系统的使用功能展开评价,以便验证系统的各项综合性能。电力企业可以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进而高效地开展管理工作,以科学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电力营销业务的保障,并且将其较多的应用在下属部门的工作中。

3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的构成

①自动抄表系统。

在现阶段应当构建信息化的自动抄表系统,其主要包括抄表通道、调整解调器、电能参数集中器、数据采集器。通过数据采集器首先将电能表数据记录并储存,而后电能表数据将会通过电力线载波的形态传送到抄表集中器之内,而后进行自动抄表并及时地更新数据。如果集中器收到电力营销管理部门下达的抄表命令,电力营销部门的电脑将会收到各个电能表相应的数据参数,进而完成自动抄表工作。

②客户缴费系统。

信息化的客户缴费支持系统主要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内部的供电系统负责抄表、数据汇总工作,并通过账务部门把客户的账单打印并分发。外部的收费系统通常是和农村信用社、建设银行等各大银行系统联网,在各银行的营业点设立电费缴纳点,客户能直接的缴纳各项电力费用。

③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电力负荷管理信息化主要有短信通道、负荷监控、负荷管理中心等。双向负荷监控子系统是可以展开双向管理的,因为其安装在客户端之上。信息化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和客户内部电表、开关的联系,其作用有窃电检测、自动抄表、远程限电以及电力负荷的监控等。此外,信息化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开展二次系统开发并联网,实时更新电能的各项数据和参数。信息化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构建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电力营销业务管理的质量水平和效率。

4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主要构成系统

①信息化的自动抄表系统主要含有调制解调器,抄表信道,电能数据集中器和数据采集模块。利用数据采集模块,自动抄表系统先采集和记录电能表现实的数据。电能表指数会通过以电力线载波的形式传送到抄表集中器内,由抄表集中器进行自动抄表,对数据进行更新。当集中器通过调制解调接收到电力营销部门发出的抄表指令之后,电力营销部门的中心控制电脑就会根据通信线路所接收到的各个电能表的有关数据,从而在这种情况下将整个自动抄表程序完成。

②内部和外部构成了信息化的客户交费支持系统,集中抄表,整合数据等工作均由内部供电系统进行完成,并且通过账务中心将电费的相关账单打印并发放出去。外部系统主要与各个银行进行联网工作,在各大银行设有电费交费点,客户可以直接在交费点进行缴费,十分便利。

③信息化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由双向监控终端,短信通道,无线通知环绕负荷管理中心组成。双向复合监控终端在客户端上进行安装,从而进行双向的管理。信息化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能够与客户内部负荷开关和电能表相互联系,主要的功能在于电能质量检测,窃电监测,远程抄表,自动限电和负荷监控等一系列的问题上。不仅仅如此,信息化系统可以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并连接到网络,与调度实时系统和电力系统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相连接,传送最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信心化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大大推动了电力企事业单位的对于电力需求管理,电力规划,用电状态分析,电力负荷预测和用电管理工作,大幅度地提高了各企事业单位的营销业务管理效率以及用电质量。

5结束语

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体系是在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和电力营销业务融合起来的自动化办公体系。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营销管理的工作效率,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改善电力行业现状、定制合理的管理方法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涂怀强,江勇.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

[2]王烨.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的关键技术探讨[J].硅谷,2014.

篇(2)

前言

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发展与创新,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审计信息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1]。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创新能有效的提高国家审计的监督能力,充分体现出审计功能,促进审计行业的科学发展,指导审计业务组织管理工作的展开。

一、分析审计信息和信息化条件下对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的挑战

1.审计信息化早在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给出信息化的定义和重要作用,信息化是一和技术进程也是社会的进程表现,它能促进生产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生产技能等方面的变革。我国对信息化的定义为利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促进经济的增长以及推动社会类型的转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审计信息管理平台,对审计信息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的效率,保障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即为信息化审计。审计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审计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化就是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制定审计计划,并组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整改等问题,审计管理的每个环节都采用信息化的管理[2]。其次是审计项目实施信息化。也就是在实施审计方案的过程中对出现的重大问题组织专家进行会商,编制的审计记录、审计报告等项目审计的实施过程采用信息化管理。最后是审计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审计机关内部的文件传递、业绩考核、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事务采用信息化管理。2.信息化对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的挑战(1)审计计划管理方面目前审计计划管理数据库还未建立完整,因此导致多数的审计机关在编制中长期审计计划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规范,造成年度审计计划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存在重复审计和审计盲区,严重影响了审计职能的作用。同时审计计划没有实行科学完善的动态管理,造成审计机关无法科学的对审计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管和考核,无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审计划实施的动态管理,造成审计计划执行存在一定的主观性。(2)审计业务实施组织管理方面审计信息化条件下要求审计资源的整合,但是审计项目职能型组织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造成审计技术部门无法发挥其计算机审计技能,同时审计项目实施的方式无法满足审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造成审计行业无法适应审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审计信息化的发展。(3)审计审理工作方面目前审计机关大多数采用的是现场审计结束后对审计的纸质审计资料审理的这种事后资料审理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的较大的弊端。首先是没有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资料进行审理造成审理的时间滞后,同时审理的内容也不完善,无法立即发现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即使发现审计问题也无法及时处理,没有发挥出信息化条件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3]。(4)审计执行整改工作方面审计执行整改管理数据库没有建立完善,道州审计执行整改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二、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业务管理模式创新

1.制定合理科学的审计计划面对多种多样的审计对象,在特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和需求对审计对象进行划分,推进相关工作的展开,同时对每个审计对象的频率和计划周期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以保障每个审计对象的计划能落实到实处[4]。计划制定后对审计计划进行全面分析,集合实例情况制定出后面的审计计划,将审计的周期无缝连接起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再次出现,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将降低了审计计划的随意性。2.制定合理的年度审计计划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仅仅是一种总体框架,而制定出合理的年度审计计划能丰富框架内容,特别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能有效的增加编制审计计划等信息的途径,对信息的收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审计计划的编制能借鉴其他相关的优秀资源,为制定优秀合理的年度审计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3.整合审计优质资源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审计的程序优化,整合各方面的审计优质资源,发挥出信息化的最大优势[5]。对审计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能促进审计资源的共享,同时能促进审计项目的开展,对审计项目的深入研究,以审计项目表现出来的特点实现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审计资源的共享。

三、结束语

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渐向信息化靠拢,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将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应用到审计业务组织管理中能有效的完善审计信息化发展,同时也能将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业务组织管理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促进国家审计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审计厅课题组.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审计研究,2013,02:3-9.

[2]解鹏里,胡友良.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业务管理模式创新[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3:6-9.

[3]李叶刚.浅析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创新[J].时代金融,2015,03:22.

篇(3)

H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卷烟制造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已有多年历史。作为工业企业,维修费用是重要的预算管理内容。本文结合H公司对维修业务管控模式的变化,探讨公司对下属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由繁到简管理模式的探索

经过长期探索,H公司对设备设施维修业务的管理方式经历了由繁到简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公司管理导向、管理思路以及管理重心的变化。

(一)繁:相对复杂的管理模式

H公司是由四家生产厂整合成立,下属四家厂取消法人资格后,经营管理模式由“各吃各的”变为“在一个锅里吃饭”,在这种情况下,各厂出现了盲目争夺资源的情形。针对此类情形,H公司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初期,对四家厂设备设施维修业务采用按明细项目申报的管理模式,以加强下属单位设备设施维修工作的计划性。在实施初期,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下属单位申请维修预算的盲目性。

随着预算管理的逐步深入,H公司发现此种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由于设备故障的不确定性,导致上报维修项目可能与实际项目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已批准项目不实施、急待实施项目无预算而频繁追加的情况,导致预算方案与实际执行“两张皮”、预算执行率低以及预算频繁调整等情形。其次,一些生产厂为了追求预算执行率,不管维修项目该不该做,都伺机占用预算资源,领用大量备品备件存放于仓库备用,甚至对在用机器设备翻来覆去地折腾,导致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再次,该种方式没有考虑大修费用不均衡性而导致各年费用跌宕起伏,不利于产品成本纵向比较,难以提供合理、有用的决策支持信息。最后,该方式增加了公司的管理成本。每年公司的维修项目数量多达几百项,单项预算金额也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公司总部审核维修业务预算要花费约两周时间。

2008年8月,H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历年各单位维修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发现很多批准项目的预算执行数均为零,但又出现频频追加维修项目预算的现象。经过到业务部门调查、落实,得知由于受预算管理“刚性”的约束,批准项目无法在项目之间调整,导致预算频繁追加。例如:2008年A厂动力车间锅炉烟囱发生开裂、冒烟,影响正常生产业务工作开展,因年初没有考虑该项目预算,导致维修业务无法展开。因此,企业只得采取预算应急处理程序追加该项预算,才得以确保项目实施,从而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二)简:创新管理模式

鉴于以上情况,H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会同设备管理等部门,对公司设备设施维修业务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经过充分论证,H公司大胆创新了设备设施维修业务的管理模式——公司对下属单位从直接管理型向指挥、监督、考核、服务为主的间接管理型转变。改变后的管理思路要点包括:一是贯彻“重心下移、加强基础”的管理工作方针,以基层单位自我管理为主;二是设备管理实行“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相结合、设备维修和设备维护相结合、生产厂全面负责与职能部门重点管理相结合、预算下达与项目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三是采取分类管理,除重点项目(如大修项目)仍按项目管理外,公司按重要因素核定各生产厂设备设施的维修费用预算总额。

二、新管理模式的实施

(一)准备工作

1.取得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支持

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支持,是新管理模式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要取得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支持,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认同新的管理思路。为此,预算管理办公室会同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召开相关研讨会,对相关思路进行了详细说明,并组织与会人员讨论、完善了实施方案。

2.明确维修业务涵盖范围和内容

从维修对象看,H企业设备设施维修业务涵盖制造、经营和管理环节。从维修内容看,包括除车辆维修、信息系统维护和房屋建筑物维修以外的所有维修项目(公司对车辆维修、信息系统维护和房屋建筑物维修另行采取其他管理方式)。不管是外协修理,还是内部领用备品备件、直接采购备品备件等,只要是与设备维修相关联的作业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全部都纳入该管理模式范围。

3.明确设备设施维修业务相关资产分类

为了配合该种管理模式的顺利推行,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会同设备管理部门,对各资产类别所包含内容进行了严格规范,并对资产进行了调整,使得下属单位同类资产所包含的内容相一致。H公司ERP系统对资产的分类有41类,设备设施维修业务核定的资产分类范围包括除交通、房屋建筑物、土地、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22类之外的19类。

4.明确设备设施维修业务实现方式

H公司规定设备设施维修业务通过ERP系统PS(Project System,项目管理系统)项目进行管理。具体为: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将预算在IM(Invest Management,投资管理)模块进行维护、下达,设备管理部门通过PS项目管理模块将具体业务计划及其预算进行分解,具体实施部门结合设备维护PM(Plant Maintenance,设备维护)的管理需要,将PM管理维修定单对应到PS项目管理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元素上,所有与维修业务有关的领用备件、内部维修、外协维修、日常保养等相关作业,只允许在PM维修定单或WBS元素上归集,从而实现业务、计划、预算、核算的一体化管理。

公司层面只管分配的资源总额,实施部门在资源总额范围内必须将资源进行分解,针对具体维修业务严格按照项目进行管理。对于改变机器设备性能、影响产品质量的项目,不管金额大小,实施前必须上报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审批,其他实施项目则报其备案。

(二)核定方式

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和设备管理部门从“单箱维修费”和“万元资产维修费”两个维度入手,对公司下属四家生产厂的设备设施维修费进行核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是维修费取数:四家厂维修费取数含过去四年各厂制造、管理环节维修费的实际数。二是资产取数:资产按各项资产类别分别取出各厂的资产原值。三是产量取数:产量取自过去四年各厂的实际产量以及预算年度的计划产量。四是核定方法:A.某厂年平均资产原值(A)=∑(该厂连续四年年末资产原值)/4;B.某厂年平均维修费(C)=∑(该厂四年的维修费实际数)/4;C.某厂年平均产量(Q)=∑(该厂四年的实际产量)/4;D.某厂平均单箱维修费=C/Q;E.某厂万元资产维修费=C/A;F.某厂年度维修预算核定数=C/Q*0.5*该厂预算年度计划产量+C/A*0.5*该厂年平均资产原值;G.某厂年度维修预算可使用额=该厂年度维修预算核定数*85%;H.公司设备大修理预算=∑(各厂年度维修预算核定数)*15%。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核定出每家生产厂以及公司设备设施维修费预算总额。

各厂年度维修费预算可使用额是核定数的85%,其余15%由公司总部统筹,主要用于:

1.应对各厂的设备大修理

由于各厂设备的新旧程度不一样,设备大修理周期也不尽一致,为了费用均衡以便可比,H公司采用集中资源的方式应对其不均衡性。例如:假如A厂刚好最近两年需要设备大修理而其他厂不需要大修理,那么就可以集中其他厂的资源供A厂使用且不占用A厂的年度预算。虽然不占用其年度维修费预算,但实际费用必须根据受益对象由A厂承担,并在年初制定标准成本时一并考虑,纳入年度标准成本考核。

2.应对外调设备的维修

近年来,随着H公司品牌合作生产业务和境外加工业务的开展,设备外调到品牌合作企业与境外加工企业的情况时有发生。设备外调前,公司必须对其进行全面修理。此类维修费用由原先拥有、但未来不再使用这些设备的生产厂(调出方)承担显然不合适,因此,需要由公司使用集中资源进行维修,虽在会计核算上作为调出方成本费用,但是绩效考核时则剔除该因素的影响。

三、新管理模式的成效和不足

公司实施新管理模式以来,维修费用预算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公司设备管理部门通过维修项目立项审批的方式,重点控制关键设备维护的技术方案;各生产厂根据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情况安排设备维护,在确定维护项目、维修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拥有更多的自和灵活性,不用在申报年度预算时绞尽脑汁。二是各生产厂根据企业核定的设备维护预算总额,自行组织设备维护的业务安排和时间安排,简化了设备维修预算的申报程序。三是经过多年实践和修正,设备设施维修费预算趋于真实、合理。结合预算评价,提升了生产厂的经营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调动了相关单位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施运行中,新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是未实现设备维修费与资产成新率紧密挂钩,新增设备和陈旧设备核定标准一样,导致核定的维修费预算总额不尽合理。二是对于一些设备相对陈旧、没有来得及更新的生产厂,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足;而对于刚上新设备的生产厂,则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相对宽裕、重复投资的现象。三是管理相对粗放,不够精细化,没有与相应资产、机型等对应起来,难免存在“大一统”的现象,对于一些产量小、资产少的生产厂,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足。

针对上述局限性,H公司将继续深化设备设施维修业务及其预算的管理模式,在现有基础上逐步细化到相应的机台或资产上,并与资产成新率紧密结合,更加合理地核定出不同使用阶段资产的维修费所占权重,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关键的业务上,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

篇(4)

公用信息平台构建是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物流企业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1]根据行业协会的相关调查,只有35.7%的企业建立了物流或供应链管理系统,32.2%的企业准备建立专门的物流信息系统。[2]而作为能为广大的物流企业提供基本信息和数据交换功能、能为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物流信息平台还在规划建设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多个城市已经或准备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其中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是其重要组成部分。[3]由于信息平台规划缺乏明确定位,政府在物流区域信息平台中角色定位模糊,导致各个物流规划中物流信息平台使用的术语大不相同。[4]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要充分注重全局性,处理好地区之间物流平衡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新建物流基础设施与整合利用现有条件之间的关系,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物流信息标准的多样化、不统一、不规范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5]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因跨行业、多部门、牵涉范围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成败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明确的运营机制,谁投资、谁运营、谁维护、如何组织协调,这些问题必须在实施前加以明确。因此,探索符合区域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运营模式尤为重要。

一、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目的主要在于满足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这就要求信息平台不仅要满足货主、物流企业等对物流过程的查询、设计、监控等直接需求,还要满足他们对来自于政府管理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与自身物流过程直接相关的信息需求。那么,究竟需要搭建“公用”还是“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目前,在物流业内,“公用”或“共用”物流信息平台这样的模糊概念广泛地被交叉、混淆使用着,尤其是“公用”或“共用”物流信息平台隶属关系或产权关系的不明晰,已经严重制约了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影响了物流信息平台的信息化进程。

(一)物流信息平台间的区别

不同物流信息平台间的区别首先在于,“公用”物流信息平台,使用者以公益权益的获得而无偿使用,是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是有偿使用,实现的是部分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两者还存在以下区别:

1.“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权属特征、服务范畴和对象不同。公用(forthepublicuse)[6]物流信息平台的本质是以获取物流业规模化、效率化为目的,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为手段而建立的信息平台,是为整个国民经济和公民提供支持和服务;共用(sharebyselectedandspecificpeople)[7]物流信息平台,仅对有共同利益的一些具体的或特殊的团体提供支持和服务,信息资源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即只有使用平台的企业内部可以共享资源,对于外部企业只能共享公开的资源。

2.“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所达到的标准化程度不同。“公用”意味着不同的地区、城市、国家基于大的、统一的信息平台,拥有广泛的标准化;而“共用”意味着不同的标准化体系的信息平台,存在于各个不同的利益群体中。用计算机网络语言描述即为: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相似于“广域网”,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相似于“局域网”。

3.“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所实现的资源整合程度不同。“公用”是信息平台资源整合的一种做法,其整合程度高,有效地防止了专业化造成的分割和浪费;“共用”资源整合程度低,是信息系统发展未达到广泛标准化时的一种必要的存在形式。

公用信息平台,是对全社会的资源进行整合,企业可以实现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充分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的资源,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共用信息平台只是有利益关系的某些企业内部可共享资源进行整合,外部企业很难实现资源利用。

(二)物流信息平台间的内在联系

“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众多不同之处,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没有关系的。不同的物流信息平台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为了明确叙述“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内在关系,我们引入“专用”的概念。“公用”包含有通用的意思,与它相对应的是专用;“共用”同时包含有通用和专用二重意思,是小范围的通用和相对大的范围的专用;用O、S、P分别表示“专用”、“共用”、和“公用”,则有:O≤S≤P。另外,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转换关系,尤其是在不考虑所有权问题时,“共用”和“公用”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近似的。那么,此时可以考虑用“公共”来表示。

根据物流企业不同的内在特点,为自身所用而构建的信息系统,属于专用平台;部分企业为了实现相互之间服务、需求信息有效范围内共享而投资建设的信息平台,称之为共用信息平台;具有跨行业、跨地域、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多方参与、系统扩展性强、开放性好等特点,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构建的平台是公用信息平台。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可以依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利用庞大的资料库以及开放功能,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整合。

通过对“公用”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讨论,以及物流业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规划和投资区域性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如县市级、省级甚至全国级的物流公用信息平台,无疑是现阶段较为合适的、也是迫切的选择,它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相对优化整合,也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使得制造、物流运输和商业企业以及交通、港口、海关、银行等各行各业不同的主体实现协同工作。

二、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运营模式及实例

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根据投资主体、运营机制和作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政府模式”,即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都由国家直接负责。政府主导的力量很强,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容易造成与市场结合的紧密度不够、需要国家长期投入等。第二种是“企业模式”,即信息平台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完全由企业自己负责。企业自主经营在市场运作方面比较灵活,但企业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整体规划性不强,难以实现预期规模。第三种是“协同模式”,即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的规划运营模式。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单纯地由政府为投资主体进行投资不太现实,而单纯地依靠企业投融资也是非常困难的。“协同模式”集前二种模式的优势于一身,又避免了它们的不利之处,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又可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二种协同模式。

(一)“自上而下”的协同模式

由于区域性物流公用信息平台资金压力大,投资回收缓慢,因此,“自上而下”的协同模式,初期由政府以股份制的形式首先注入部分初始启动资金,牵头负责规划、协调,引导和吸引企业同样以股份制的形式注入资金,并行使宏观调控职能,负责指导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共享信息服务价格的制定和市场引导政策的出台。后期,入股企业逐渐成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运作主体,根据相关政策和行业协会制度,引入行业准入机制和会员制等管理运营方式。

基于“自上而下”的协同模式的陕西省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的规划构建,就是以陕西省信息产业厅为牵头部门,统一规划、协调,寻找和引导部分企业(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机场管理集团等)设立相关企业(集团)成为陕西省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的投资经营主体。省政府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注入部分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办局的相关经费支持。平台建设围绕大通关的要求,建设相应的功能模块,本着基础优先开发的原则,优先建设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需求迫切的功能,如:航空信息查询、电子订舱功能等;对于较复杂的、需求程度低的功能,如:面向物流企业的ASP应用服务、在线交易等功能可以采取分步实施、逐步扩展完善的方式进行,其规划见图1。物流信息平台在大量应用系统投入使用后,平台运营主体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出台使用平台的相关服务费用标准,按照市场化运作,实现平台的良性发展。随着建设运营主体依靠高效、优质的物流信息服务实现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这时政府(信息产业厅、发改委等)主要履行监督职能,实现平台的良性发展。防止平台经营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丧失公用信息平台的公平性。物流企业组织成员,也是物流信息平台的会员单位,依靠物流信息平台,加强业务协作,提高区域物流竞争力。

(二)“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

以企业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是先有市场自发形成,或企业主动发起并逐步整合各物流信息系统的资源,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再由政府引导和支持,承担信息系统中公用信息的中转功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信息需求,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实现信息共享。“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具有很强的市场操作特征,带有明显的赢利性质。这种运作模式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物流行业的现状,可以根据资金状况,分阶段逐步规划实施。湖北武汉徐东经济圈物流信息化建设[8],基本遵循了“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分三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它的发展规划。

1.初期:企业共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期。在这个时期,企业基于自我发展的要求或区域内的统一规划,作为各物流结点,自主完成符合标准化的内部共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其平台建设需具备EDI交换主机系统、网络系统(交换机、路由器等)、安全体系(防火墙设备、密码系统等)、因特网接入线路等硬件设备,各个环节需配置符合统一标准的物流信息技术,如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等,以便在Internet/EDI网络环境下迅速完成与物流中心、客户系统对接,实现物流基本作业过程中的信息化操作。

2.发展期:行业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形成期。当各物流结点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完成后,需有效整合各结点的信息化资源,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化进入物流结点间的发展层次。这一过程主要由不同结点的管理部门组织建设,成立物流企业相关的协会组织,对行业诸项事宜进行协调,推行企业自律和准入制度,并逐渐建立物流企业与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内部功能主要以满足物流结点企业之间的物流作业、管理、信息查询、部分公共服务等的需要为主,目的是共享数据,整合资源,提供物流结点层次的一体化服务。

3.成熟期:区域性公用物流信息平台运行期。随着大量物流企业结点信息平台和结点间信息平台的不断投入使用,在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以及政府的牵头引导下,进一步实现物流行业与外界的联系,建设具有跨行业、多元化服务的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区域性公用物流信息平台涉及企业、政府、海关、检验检疫、银行、工商、税务、保险等物流相关机构的信息交换,要求正在运行中的相关信息平台,通过各种接入方式,提供相应的接口进行直接连接,迅速获取相应信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平台宜采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运营方式: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物流信息传递的软环境,包括相关政策法规、业务流程、技术标准(包括物流术语标准、商品编码标准、表格与单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等)的配套实施以及信息服务价格的制定,物流企业作为运营主体,设计营运模式,通过政府相关的政策和行业协会制度的的制约,引入行业准入机制和会员管理方式,对加入信息平台的会员企业可收取会费、用户服务费、租赁费、广告费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的自主经营,提供有偿服务。

三、结论

信息平台建设已成为物流发展的焦点,信息共享、数据共用和信息互通,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使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成为必然。“公用”与“共用”信息平台各自地位的明确,对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和构建研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既是实际操作的需要,也为进一步规划运营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公用”与“共用”信息平台隶属关系的区分,明晰了他们之间的权责关系,使物流企业、行业和政府之间逐步形成各自良好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信息平台规范管理以及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公用”与“共用”信息平台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资源整合,构建最经济、最优化信息平台的基础。

2.在探索和分析物流信息平台规划运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模式,并运用实例,重点介绍了协同模式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协同模式的具体规划运营方法。这两种模式比较符合中国目前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可分别适用于不同特点的区域。

3.以陕西省物流公用信息平台为构建实例的“自上而下”的协同模式,适用于资金来源有保证的区域;而以湖北武汉徐东经济圈物流信息化建设为例“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适用于企业共用物流信息平台已初步形成,需要规范、整合,从而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区域。

总之,公用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共同努力和协调,整合企业物流信息资源,优化行业物流运作,从而实现社会物流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建华,董千里.区域物流公用信息平台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06(8):44-47.

[2]李国旗,何美玲,赵士军.社会化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结构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7(6):76-80.

[3]丁俊发.当前中国物流理论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3(3):2-5.

[4]赵振峰,崔南方,陈荣秋.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4(4):63-67.

[5]蒲忠,廖建英,崔陈冬.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刍议[J].物流科技,2007(5):49-52.

篇(5)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16-02

空间信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区域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关键技术涉及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网络等技术在农、水、土、生态、公共安全等行业领域的业务化应用。区域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关键技术在新疆兵团的示范项目是根据新疆兵团屯垦戍边的实际情况,在应用示范题材上,选取了农业、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业务领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虽然对地观测、信息采集、信息共享、信息、服务平台与网络传输等技术已较为成熟,但空间信息综合应用业务运行系统仍未真正建立和得到实际应用,未能在区域与行业中发挥作用。原因在于面向业务运行的关键技术没有很好地集成,致使区域各部门之间难以很好地协作,真正实现信息共 享。

空间信息在农、水、土、生态、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综合应用技术研究和服务运行系统的示范,是利用兵团特殊体制与管理一体化的特点,新疆地区有适合遥感等空间技术发挥的特殊自然环境(天高云淡,地域广阔)与兵团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及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程度高的优势,通过利用现有地球观测数据(遥感)获取手段、集成已有数据与模型,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兵团空间信息服务系统,最终建立一个能业务化运行的、服务于兵团、各职能部门、农业师、农牧团场的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在兵团内部各行业(农、水、土、生态与公共安全等)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与服务。

1 兵团空间信息业务系统运行管理模式的目标

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是有机连接空间信息获取系统、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决策支持模型系统以及业务服务系统的软硬件环境,主要服务于兵团各专业局委、师团职能部门。空间信息业务系统是在遵循国家网络基础设施与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与标准以及各业务行业规范的前提下,以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作为主中心,各专业局委、师团已建或拟建的专业数据中心为分中心,通过网络共享机制,实现各数据的共享。

空间信息业务系统主要是依托原有的业务系统,集成、完善与开发系统所需软硬件环境,通过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生成相应的行业数据产品库,提供给兵团各部门、各行业进行使用,消除部门间的信息隔阂,综合与业务相关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决策,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和高质量的服务。

为有效实现可业务化运行的、服务于兵团、各职能部门、农业师、农牧团场的空间信息服务系统,业务系统的运行管理,必须在现行兵团特殊体制与管理行政体系下,统筹规划、统一协调、上下配合、分工合作、协同作业,由兵团相应管理机构建设核心的数据交换与服务系统,提供空间信息的共享与服务;各业务部门按照自己的任务,建立和完善各自的空间数据分中心,维护各自的数据库、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提供共享与交换服务。对系统提供空间信息的共享与服务,由业务局委认可服务内容后并负责运行管理,以在兵团内部各行业(农、水、土、生态与公共安全等)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与服务。

从农情信息、水资源利用、土地监测与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和公共安全等方面进行应用与示范,建立可业务化运行的兵团空间信息服务示范系统,其核心示范区选择了农八师石河子垦区(农业应用)和农十师垦区(公共安全与边防应急)。

2 兵团空间信息业务系统运行管理模式的建立

2.1 总体架构(见下图)

2.2 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模式

2.2.1 共享管理模式

为实现跨行业、跨部门动态空间数据的交换,实现各业务工作的自动流转,解决业务系统间的横向信息交互问题和兵团行政部门及垂直机构、行业或领域垂直机构的纵向信息交互问题,就需要考虑对原有业务系统在保护原有投资的情况下,根据各自系统的特点进行相应开发,建立统一的权限管理机制,接入兵团空间信息系统主画面;对于将逐步建立的专用业务系统,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确保所需的每个专用业务系统都能够提供信息查询页面与兵团空间信息系统链接,使部门内网用户可以根据权限共享专用业务系统数据;而专用业务系统也可以根据空间信息网络与服务系统的信息充分利用专网资源。

2.2.2 产品生成模式

面向各业务部门的行业数据库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空间数据产品提供行业级别的共享服务,空间专题信息产品提供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的共享服务。其是在原有的业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生成相应的行业空间数据产品库,提供给兵团各部门、各行业进行使用。空间专题信息产品是在得到各专业局委行业规范的认可下,由各专业局委制定业务部门,利用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提供的空间数据,加工生产各业务空间专题信息产品,服务于各专业局委。

2.2.3 用户访问模式

依据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对空间信息分级分层授权,数据分级分层管理的访问机制,系统会将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行为进行控制,当各级各类用户根据不同的业务要求请求访问服务时,在用户通过身份认证,得到该业务的操作权限后,即可得到相应的服务许可。

2.2.4 综合服务模式

主要是服务于兵团各专业局委、师团职能部门,各数据分中心是经过授权许可的方式,通过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彼此之间的共享服务。

3 兵团空间信息业务系统运行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在建立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内部(后台)综合数据库的基础上,将选定的应用示范业务领域的所有业务系统(已有的和新开发的)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以空间信息资源服务为中心,具有数据标准规范化、应用服务专业化、结构设计标准化的特点,可以实现不同业务领域内外的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互操作。

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采用的是基于网络的、以服务为中心的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多个系统节点的协同调度和工作,提供高分辨率的航空、卫星遥感数据,为农业、水利、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公共安全等部门提供服务,在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平台上,可为兵团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基础共享信息资源管理、空间信息应用技术提供服务。在这个平台上,可保证各专业局委和师团参加空间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并通过接口方式直接支持专业局委系统和师团系统建设;各业务系统间相互独立,单独运行,且每一级节点都有自己的人力资源、基础设备、工作制度等。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129-02

基层疾控防疫机构承担着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健康教育等群体预防工作,是我国疾控工作最为基础、不可或缺的一线环节。基层疾控防疫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它不仅是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大规模科研和政策制定的原始数据源。随着管理目标的不断提升和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对基层疾控机构的业务建档和管理使用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当前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档案资料不全

由于历史原因和以往技术条件的限制,许多基层疾控机构的基础档案资料不够完整,缺失较多。这其中既有管理和认识方面原因造成,现在仍可补充完善的档案资料;也有相当多的原始资料是日后无法弥补的。

1.2 管理保存分散

因职能定位和管理序列等方面曾几经变更,致使业务档案的管理较为分散,站、科二级管理模式较为常见,但各地存在站科职能划分和管理的差异,采取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各级业务部门之间脱节较多,使得相互交叉、相互推诿和衔接不够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些较为重要的档案资料未实现专人专管,散落在相关工作人员个人手中,而随着工作的变动等发生新的缺失。

1.3 专管制度不完善

部分基层机构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相关的检查考核制度,这既不符合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也不能满足卫生防疫业务开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机构未安排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也少有进修学习机会,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其管理水平多停留在经验上,缺乏创新和活力。

1.4 建档认识不足,概念模糊

许多基层机构对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对资料不能准确、及时、完整地整理归档,进行进一步的信息资源开发;而且由于未对大量监督监测材料做进一步加工,形成分析性报告,而形同一般性工作小结,致使档案资料的效用大打折扣。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档案资料已经陈旧过时,但又不能及时更新或更新不够,也严重影响了其使用价值。

1.5 调档困难,利用率低

基层机构普遍硬件条件差,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较少,许多还是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调档困难,利用率低,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

2 建议

2.1 定性分类,分级专管

基层疾控机构档案分类仍应按照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和学术性的原则进行划分。那些能够反映业务工作全貌和工作水平,有利于把握全局做出正确决策的档案资料应由防疫站专管,其中包括: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各项业务工作计划、总结、月报、旬报、年报、调查表等;法定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防治规划、总结和监测综合材料及疫情动态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计免方案、效果观察和接种事故的调查,免疫监测报表;卫生监督、监测的总结分析;重大事故、疫情暴发、食品污染与防治、食物中毒调查处理档案等。站管档案应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并定期交由站档案室统一归档保管和使用。除此之外,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大量服务对象档案材料,则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并负责保管和备查。这样站、科两级管理有利于解决档案储藏空间与业务档案数量间的矛盾。

2.2 重视基础数据采集

防疫业务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在监督监测中,经常会使用到前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监督监测档案进行比对,这就要求相关的基础数据必须完整、准确,而基础数据的采集往往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和积累才能完成。

2.3 及时更新核对

业务档案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时效性,这就要求建档管理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核查更新,以保证新资料的补充和完善,同时,还要对一部分不再具有保留价值的档案资料进行注销和替代更新。

2.4 规范建档与建特色档结合

篇(7)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信息化业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图书馆业务管理的必然发展走向,诸多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开始积极努力的投身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业务管理模式的研究当中。但是经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的图书馆业务管理模式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业务管理技术落后,诸多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实际进行业务管理的过程当中仍然采用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不能构建出与业务管理各个环节相匹配的数据组织平台,信息采集平台以及物理存储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各项业务管理工作互相串联,管理效率极低。其二,业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这一问题集中表现在管理理念,管理能力以及大数据掌握能力上,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图书馆业务管理人员普遍低,大数据业务管理技术成效并不显著,同时还会极大的提升管理成本支出,因此极为不重视大数据业务管理的研究。由于大数据业务管理技术起步时间较晚,相关的管理人员很难有效地掌握各项大数据管理技术,进而导致该种管理模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三,业务信息安全管理水平降低,现阶段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际进行业务管理的过程当中,管理系统时常会被入侵,进而造成业务数据信息泄露问题现象出现。而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业务管理人员极为不重视信息安全管理,同时也不能为业务信息安全管理的建设发展提供必须要的人资支持以及资金支持。

二、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业务管理模式探究

(一)加强图书馆业务信息安全管理力度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诸多图书馆管理人员已经有效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了实际业务管理工作当中,并且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极大的提升了业务管理水平以及业务管理效率。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由于大数据业务管理模式主要依托的关键技术为网络信息技术,因此索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也在不断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效地保证图书馆业务管理模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相关的业务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业务信息安全管理。为此,首先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业务管理平台的监督力度,避免工作人员在平台上做出违规操作行为,进而对数据信息造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其次,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严格的审查各项信息的准确性,保证每一项业务信息都与实际相符合。最后,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工作,聘请一些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为业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必须要的技术保障。

(二)构建大数据业务管理平台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有效地构建出大数据业务管理平台不仅可以极大的提升图书馆管理的效率,满足图书馆业务管理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极大的提升图书馆整体管理水平,使大数据图书馆业务管理模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自身图书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为了能够有效地构建出大数据业务管理平台,首先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必须要构建出与图书馆业务管理相匹配的物理存储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便捷性以及高效性将各种数据进行流通分类处理,以此来保证业务管理的针对性,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使其能够将在种类繁多的信息当中,快速的搜集到所需要的图书信息。另外,必须要保证物理存储平台的定向性,准确有效地了解到物理存储平台的实际功能,以及业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重视平台的维护工作。其次,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构建出完善的信息采集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资源浪费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极大的降低服务器的运行负担,提升业务管理服务器的运行效率。为此,相关的业务管理人员第一要结合社会群众的阅读需求以及阅读偏好将图书馆的各种图书信息进行准确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一本图书都设置出与之相匹配的数据源,以此来保证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到图书数据源。第二,必须要对所制定的数据源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对这些数据源进行阅读热度排序。第三,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将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细致的划分,并将其转化为系统使用的数据信息,同时还要对数据信息进行简化处理,保证每一位用户都能够有效地了解到信息的核心内容。最后,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有效地构建出业务数据组织平台,该种平台主要功能就是对图书馆的业务数据进行编排、维护以及更新管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诸多新型的大数据技术逐渐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例如,NOSQL技术,RDBMS技术等等,有效地将这些技术应用到业务数据组织平台当中,可以极大的提升业务管理的统一性以及有效性。

(三)提升图书馆业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篇(8)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社会经济发展中对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日益普遍,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尤其是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网络技术通过各种软件形成了覆盖各行各业的网络信息环境,表现出高度的网络化、智能化属性,这也要求企业应该增强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将其充分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开发,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在安全、快捷、可靠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性能,通过网络技术能够对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得出需要的信息结果。对于计量技术机构而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日益激烈,因此技术机构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高效的检测效率以及优质的服务水平上。对于顾客而言,通过计量收发工作能够对机构的检验工作形成第一印象,而且计量收发工作在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具有的地位也是十分突出的,因此,对于技术机构而言,应该将计量收发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予以关注。因此,计量技术机构需要保证其服务的优质性,即为顾客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而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管理模式是难以达成现代社会计量工作的发展需求的,因此应该增强网络技术在计量收发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通过网络技术将计量收发管理工作中的登记接受、仪器查询与发放、以及证书发放等环节有效的连接起来,不仅能够提高计量收发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计量工作的专业水平。

一、计量仪器接收的管理模式

(一)仪器接收录入模式接收人员接收到仪器后,首先需要从外观对仪器进行检查,并且几率客户信息、仪器状态等基本内容,并且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到网络管理系统中。所有的仪器在接收登记阶段都需要进行信息录入,将相关信息保存在数据库后,以便于后期的管理、核对。需要录入的主要信息包括送检仪器的单位信息,如送检单位名称、送检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E-mail等;器具信息主要包括: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制造厂家、设备编号、送检日期、器具状态、仪器数量、检定费用、完成工作时间、检定组别等。其它相关信息有:是否为送检/下厂、是否为强制检定、是否加急检定、是否修理等,顾客的特殊需求登记在备注里。信息录入的最后阶段需要接收人员对录入信息进行核对,在核对无误后对信息进行确认保存,系统会自动分配证书编号,该编号即为后续操作的主线。信息录入完成之后,接收人员需要将接收三联单分别发放给相关部门与用户。(二)接收维护模式当信息录入过程出现了失误时,通过该模式能够对信息进行修改,而且系统对于可修改的信息进行了限制,只是部分信息可以修改,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又能够减少系统漏洞。(三)仪器交接模式仪器接收员对送检的仪器进行检查、录入后,网络系统会向检定员发送信息,提示其领取仪器。检定员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进行仪器领取的申请,随后从接收员处领取仪器以及接收单,并通过计算机操作确认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计量仪器发放的管理模式

(一)仪器确认完成模式完成了送检仪器的检测工作之后,检定员需要将完检仪器与对应报告交送至仪器发放室,发放人员依据仪器证书编号从系统中查询相关信息,核实无误后进行确认。(二)仪器确认发放模式客户在缴纳了相关费用后持缴费票据以及接收单至仪器发放室领取仪器,负责仪器发放的人员对客户所持的票据进行核验,并且确认证书编号与仪器的一致性,审核无误后进行仪器发放工作,完成后在计算机上进行确认。

三、仪器设备查询模式

用户可依据其需求通过网络系统进行相关仪器的资料查询,而且查询方式也是十分多样化的,如输入相关字段进行查询:证书编号、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送检单位、送检日期、送检单位地址、电话、联系人、依据的技术文件、检定科室、检定组别、检定日期、有效日期、签发日期、检定员、核验员、授权签字人、检定证书类型、检定结论、单价、器具数量、检定费用、修理费用、出证日期、打印人、记录交接人、记录交接日期、收款日期、收款人、仪器接收人、确认仪器完成人、确认仪器发放人、证书担保人等等。依据客户设定的查询内容,操作人员可快速的从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为客户提供其所需信息。

四、网络管理模式的特点

网络管理系统中,具有操作权限的人员都设置了专门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且设置了等级不一的权限,这就规范了工作人员的系统操作,只能对其权限范围内的工作进行操作。并且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如果设置条件不符合有关要求,则系统会给予警告或提示,以禁止操作继续进行。而且系统能够通过日志跟踪确定员工具体的系统进入时间、具体操作内容等。通过这种网络化的信息技术管理能够增强计量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推动了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结语

计量仪器收发工作需是计量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对其形成足够的重视。而随着网络技术在计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计量收发工作发挥了“网络咨询员”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突出,信息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也将日益突出,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信息资源管理,以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进而满足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信息需求。对于计量收发工作而言,更是应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高效的计量收发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这也是计量收发工作一直追求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昕,田煜,刘纳.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J].计测技术,2014(02):50-53.

篇(9)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8. 024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8- 0042- 03

西南油气田公司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数据业务管理模式落后,难以适应迅猛发展的油气勘探开发业务。2006年,西南油气田在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六统一原则指导下,紧跟中国石油“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加快了油田业务信息化建设步伐。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勘探开发数据来源范围广、历史数据涉及的年代久远、数据类型复杂,长期以来未形成统一的勘探开发信息标准,使得油田各信息系统的开发标准不统一、体系不兼容;另一方面,由于油田数据业务管理缺乏总体规划和全面统一的数据管理流程及模式,数据的采集及管理存在数据分散、多头管理、系统重复建设等问题。

本文基于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数据业务正常化发展过程和对管理模式的探索,总结提出了油田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提高数据采集和数据正常化管理水平的方法。

1 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数据正常化的发展历程

2002年,中国石油组织有业务代表性的6家油田,从勘探开发一体化要求出发,在统一数据采集源头、统一规范数据属性、统一建立数据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制定并推出了“勘探与生产信息系统源数据字典”(简称PCDM 2002版数据字典)。西南油气田根据自身主营天然气生产业务特点,参照PCDM 2002版数据字典相应地推出了PCDM 2002数据字典(西南版)。

2006年,集团公司推广并实施了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简称A1)和中国石油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简称A2)。在西南油气田实施A1、A2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根据A1、A2系统建设要求,结合西南油气田业务需求,在参考Landmark 公司EDM工程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对PCDM 2002勘探开发业务模型(西南版)进行了修改与完善,于2008年推出了“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源数据字典”(简称2008年版数据字典)。2010年,集团公司了石油勘探开发数据模型(EPDM)1.0版,该模型是在原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数据模型研究与应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了各主要油气田的业务需求,进行了统一设计和开发,同时也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兰德马克公司的 EDM(Landmark Engineer's Data Model)石油数据模型的设计思想,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技术,从企业层面分析并描述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核心业务流和数据流,按照完整的井的生命周期进行设计;EPDM模型遵循统一的井筒、地质单元和层位管理技术路线,从基本实体出发,分别描述了钻完井、井筒作业、油气生产、工程监测分析等业务模型,可以直观地描述分支井、水平井等复杂结构井业务对象;通过使用统一的业务规则、数据属性规范值、计量单位体系和参考基准面等,保障了模型中各专业数据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数据冗余,有效地支撑了数据源头采集、集中存储管理、标准化应用服务等过程。EPDM数据模型、数据字典的建立,为勘探与生产数据的采集、服务与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标准。

数据采集正常化是勘探开发数据建设和管理的难点问题,基于A1系统主数据正常化、数据入库考核及规范化管理的需求,西南油气田数据中心提出并实施了“勘探开发成果数据采集系统”研制计划,并于2012年推出了基于EPDM数据模型的“勘探开发成果数据采集系统”,有效地解决了A1系统主库数据来源与管理问题,实现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提出的“当年数据当年入库,不再形成历史数据”的勘探开发数据正常化目标,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勘探开发数据正常化业务管理水平,在勘探开发成果数据采集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数据正常化管理及应用研究,同年研发了“勘探开发数据正常化业务管理系统”,为勘探开发数据正常化过程监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通过勘探开发成果数据采集系统和勘探开发数据正常化业务管理系统的应用,西南油气田在2012年底圆满地完成了当年油田勘探开发成果数据正常化任务,实现了8个专业成果数据正常化建设目标,使得西南油气田成功地步入了数据常态化提交与管理入库的新阶段。

2 西南油气田探索数据正常化管理模式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西南油气田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勘探开发数据正常化之路。通过对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正常化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数据正常化工作中数据采集、提交、审核等业务流程全过程研究,逐步探索出了适合西南油气田数据业务管理的新思路。

2.1 勘探开发数据正常化的业务流程管理

业务流程管理,其实质是通过分析业务组织结构、业务流及相应数据流的传递路径和时序,对业务行为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对运行状况及过程进行监控。业务管理信息化首要任务在于对业务流及数据流的分析与规划,其次是针对业务流及数据流的特点,对业务管理进行分工和流程监控,以保障信息系统持续稳定、有序高效地运行。

业务职能,也称为角色,用以划定具体的职能权限,通过定义角色对不同岗位职能进行划定,明确岗位界限。

业务职权范围,在信息系统中通常定义为数据访问权限,不同的部门、岗位对应不同的职权范围。

在勘探开发业务管理中,西南油气田对勘探开发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符合油田业务管理特点的勘探开发数据正常化业务流程,并将业务流程应用于勘探开发成果采集系统和数据正常化业务管理系统。

长期以来,在实际的管理和工作中,对数据管理业务的角色没有明确的划分。一个基层数据管理人员需要承担所有的数据管理任务,既要承担数据录入,又要担负数据审核、数据提交等工作。由于缺乏必要的岗位职能分解,因此造成数据提交滞后,数据质量存在一定隐患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勘探开发成果数据采集系统上线后,结合采集系统的数据管理流程,绘制各项目建设单位的业务流程图,各建设单位根据业务流程图重新界定项目流程各环节对应的岗位职责与权限,并将每个岗位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人员。通过任务分解,明确了管理部门、数据录入提交单位、数据审核单位的相关职责,从而既减轻了基层数据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提高了数据审核的质量,有效支持了数据质量管理原则(即:谁产生、谁负责)的落地。

2.2 数据采集和数据正常化业务管理理念及方法

为解决A1系统数据来源而研发的勘探开发成果数据采集系统,其最重要的亮点之一是在勘探开发成果数据采集方面引入项目管理理念。按照项目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将油田勘探开发数据的采集看作是勘探开发项目中的子项目,勘探开发项目生命周期从项目计划下达开始到最终项目验收结束,其中涵盖了数据采集、审核、入库等一个完整的数据采集子项目管理周期。通过项目生命周期这条主线将勘探开发项目数据、项目管理、数据管理有机地整合起来。

为了加强油田勘探开发数据正常化的项目管理,西南油气田开发了数据正常化业务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项目流程、数据存储、业务管理3部分构成(见图1)。

数据正常化业务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以项目的生命周期为主线,设计贯穿科研、勘探、开发三类项目的计划下达、项目签收、任务分派、数据录入、数据提交、数据审核、数据加载入库全过程的流程管理与监控。

(2)设立项目建设单位和数据中心两级数据审核,提高了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保证了数据质量(见图2)。

(3)根据业务管理的特点,设计了业务管理层、数据管理层、数据分析层3个层次,这3个层次分别对应业务管理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和数据提交单位、数据中心,形成了对数据业务的分级监管。

(4)系统可提供多种统计图表形式(如统计表、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等)来展现数据正常化的进展情况(见图3)。

(5)系统结合数据录入、提交、审核等情况设计了数据正常化工作的考核指标和指标算法,对数据正常化相关单位的数据完成情况、数据提交的及时性以及数据审核质量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可登录系统查询。

(6)系统设计了数据下钻等功能,简化用户操作,及时获得用户想要的数据。

篇(10)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1-0038-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1.0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快速增长,其作为公共服务产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高速公路车辆通行具备交通服务的共同特性,包括产品(通行服务)不可存储和需求(车辆通行)不均衡。这两者相互矛盾产生问题,一方面,交通服务(产品)在生产的同时已经被消费,不可存储,因此扩建交通设施虽然能够解决一定空间和时间的交通拥挤问题,但效果有限,并且如果交通设施按照满足高峰时段通行需求配置,在平峰和低峰时段就会带来巨大浪费;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车流量是不均衡的,一天内的不同时段车流量差别较大,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的相差更大。因此,在一定交通资源供给的条件下,以自身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组织结构优化为切入点,变行政管理重心驱动为业务导向驱动,探索和完善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对高速公路运营公司而言具备重要现实意义。

1 建立响应快速通行的管理组织结构

1.1 传统高速公路公司组织结构

图1 某高速公路公司运营管理原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企业组织及其结构属于企业的结构性管理要素,而工作流程(包括业务流程和信息流)作为功能性管理要素,必须和企业组织及其结构上相适应,才能有效地运作。某高速公路公司运营管理原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这种组织结构的特点是需要设置多个业务管理机构(管理处),每个管理机构均需要配置全套相关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如路政、养护、收费管理、财务、办公等。通行费结算、信息统计与分析、收费站管理、收费稽查、机电维护、系统监控等都由收费管理处分别统筹。这种刚性集权组织结构,以职能为主,是典型的职能直线型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中,信息自上而下传递,垂直层级多,跨部门协调往往遇到阻碍,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置能力不强。

1.2 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应随着企业战略的调整进行动态调整。在职能直线型组织结构中,公司各部门在总经理的指挥下各司其职,日常运营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和监督。但随着高速公路运营里程不断增加,或相同运营路段车辆通行量不断增加,之前直线型的管理架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就会产生诸如部门主义、人浮于事、相互推诿、职责不清、补偿性提拔、越级报告等问题。高速公路公司应及时调整,删减管理层次,构建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由“以条为重”向“以块为重”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利于跨部门指挥协调,以适应车辆快速通行需求。

1.3 成立公司层面的交通监控指挥中心

图2 某高速公路公司运营管理组织结构(调整后)

如图2所示,整合原来分散在各个管理处的监控指挥中心,成立公司层面跨部门的监控指挥中心。监控指挥中心负责所辖所有收费站的直接管理,取消原有多个中间管理层次,实现管理扁平化。监控指挥中心可以快速响应跨部门指挥协调,适应车辆快速通行需求。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不但缩短信息传递时间,提高信息反馈效率,还相应减少管理层次和人员,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此外,组织结构的优化也为后续流程改造提供组织保障。

1.4 成立中心收费站

图3 收费业务组织架构

如图3所示,在若干单独收费站基础上划分几个区段,成立中心收费站。各收费站的收费班由中心收费站统一安排和派出,不再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心收费站在业务上是一个虚拟的站点,是公司负责收费业务的执行机构,直接受监控指挥中心领导,同时为所辖的若干收费站提供集中的行政服务、后勤资源保障和收费员工的生活区管理。中心收费站的成立,整合和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快速响应能力。

2 改造适应快速通行的收费管理流程

2.1 建立中心站与分站相结合的“分段聚合式”收费管理流程

在监控指挥中心、中心收费站、收费站组织架构下,改造收费业务流程,将某一路段的几个收费站集中在一起,建立“分段聚合式”收费站管理模式,实现网络化和扁平化管理。扩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减少信息传递环节和时间,促进信息的上下传递和横向沟通,加强内部各部门横向联系,还使得管理人员数量随之相应减少,降低管理成本。

2.2 建立适应通行强度变化的动态人力资源配置模式

“四班三运作”是传统常见的收费班组模式,根据收费站历史最大、最小车辆通行量,凭借经验选取的中间值,作为收费员数量配置的依据,班组之间相对固定,工作时间也相对固定。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在通行低峰时段,收费员工作强度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数量过剩。在通行高峰时段,收费员工作强度又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数量短缺,需要及时调配其他收费员加班。资源配置与通行需求的不均衡导致人力资源浪费极大。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建立适应通行强度变化的动态人力资源配置模式:一是根据历史数据,分大、小班,精确计算各个收费站的基本收费员配备人数;二是设置临时收费员,根据季节性通行量特性,如两节黄金周、春运期间,核定临时收费员数量;三是与学校合作共建“收费员订单班”,在培养期内,结合生产周期,经过岗前培训,安排学生进行短期专业实践,补充临时人力资源需求;四是精细化管理收费人员,结合收费员培训、休假等因素,设置收费机动班,应急时及时顶岗。

2.3 简化现场管理流程,保障快速通行

收费车道的畅通是实现车辆快速通行的保障,在高速公路上总是存在一定比例的特殊车辆,包括公务车、超时车、丢卡车、回头车等,还存在故意逃费等行为。在以往复杂的处理流程下(见图4),处理环节多,时间长,特殊车辆通常会长时间占用收费车道,极大地影响其他正常缴费车辆的通行。对特殊车辆的处理流程进行改造后(见图4),按照“先授权,后监督”原则,实行站务卡放行,减少向上层请示环节,将处理权限充分授权给现场管理人员,确保车道畅通,保障车辆快速通行,提高收费服务水平。

图4 特殊车辆处理流程优化前后对比

2.4 简化资金清算流程,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以往管理思想认为多个清算环节(人员)复核能够更有效地确保资金安全,高速公路企业通常会设计比较复杂的资金(通行费)清算流程。如图5所示,通行费首先由收费员上缴给票管员,然后经过票管员、公司清算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多次复核清算,过程复杂,安全性低。优化后的清算流程删减了中间复核环节,由收费站财务人员直接向银行解款,通过自助存款技术进行身份验证,减少资金清算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安全性。实施结果表明收费站财务人员由原来5人减少为2人,降低了管理成本。

图5 收费站资金清算流程优化前后对比

2.5 数字化收费报表管理

采用OCR技术自动提取索引数据和识别业务数据,手写文字识别率达到99%,同时还能够通过校对功能对个别未能识别或识别错误的数字进行补录或修改,结合数据库管理技术,可实现对数据的汇总、分析和统计。数字化表格自动识别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繁重的数据录入、统计工作的自动化,将大量的管理人力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用于数据分析结论的再分析和反馈改进,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3 应用新技术措施保障快速通行

3.1 ETC不停车收费系统

为满足道路使用者对收费站高效便捷的快速通行服务的需要,提高通行效率,很多高速公路公司在大力推广应用ETC不停车收费系统。配合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专用非现金缴费卡,车辆用户只要拥有一张卡,便可任意通行全省高速公路,无需缴纳现金。ETC不停车收费系统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收费员配置,减少收费服务时间,提高通行效率。同时,车辆用户还可以享受免停车、快捷、舒适“一卡通”自动收费服务。

3.2 便携式应急复式收费终端

便携式应急复式收费终端由手提电脑、收费专用键盘、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票据打印机等组成,可用于紧急情况下车辆放行时收取通行费用,并具备联网收费拆分功能,是收费站快速通行的有力保障。

3.3 复式收费

在原有一条收费车道配置一个收费亭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或两个收费亭,使得一条收费车道具备同时收取两至三辆车辆通行费用的能力。复式收费可根据车道候车数量开启单个或多个收费亭,使得收费能力得到动态管理。同一车道的收费信息由联动系统连接,保障一条车道上的收费信息对称和有效沟通,不需要人工调度

车辆。

3.4 交通信息群发系统

高速公路公司可建设适用于本路段、区域的交通信息群发系统,建立车辆通行客户分类档案,将交通疏导、事故提醒、天气预报、物流货运等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和发送至高速公路使用客户,起到预报交通事故、培养客户忠诚、提高快速通行服务水平的作用。同时,通行信息提醒也可以作为一项贴心附加服务,为用户提供畅通、安全、便捷、高效的行车环境。

4 建立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企业服务文化

高速公路不是制造业,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行业。高速公路公司所提供的产品(通行服务)既具有公共服务产品的特性,又具有需求不均衡和产品不可存储的自身特性。高速公路公司的经营行为,受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约束,同时又对社会经济和居民出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建立和培育适宜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业务流程改造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一是大力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规范业务流程,持续改进。二是在业务流程改造和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改变以往“重职能轻业务”的管理思维,变行政管理驱动为业务导向驱动,加强业务部门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强化职能管理的服务功能,构建服务顾客、服务一线、服务基层的服务支撑体系,全体职员服务于顾客,公司本部服务于基层单位,公司领导服务于全体职员。

5 结语

包含收费流程、收费人力资源配置、现场管理、收费资金管理等在内的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业务流程的改造和收费站在高速公路公司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及其业务上下级关系的梳理和调整,是高速公路公司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的主要内容。通过成立公司层面的监控指挥中心、中心收费站,减少中间管理层级,进行扁平化管理;构建“分段聚合式”收费管理流程、动态人力资源配置模式,简化现场管理流程、资金清算流程,收费报表管理数字化;应用ETC不停车收费系统、便携式应急复式收费终端、复式收费和交通信息群发系统等新技术;建立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企业服务文化,实现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吴彬,顾天辉.现代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 高菁.浅谈新时期高速公路运营管理[J].价值工程,2015,(6).

[3] 张洪花.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经济效益[J].经济师,2015,(1).

[4] 韩晓明.探讨如何改进收费运营模式提升高速公路经济效益[J].财经界(学术版),2014,(24).

[5] 马喜国.分析高速公路收费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3).

上一篇: 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下一篇: 地震演练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