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6 00:54: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1资料
选取河南大学护理学院2002级和2003级护理本科生为实验对象(该院自2003级护理本科改为四年制,因此两个年级同时学习《社区护理学》),两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比性。选择2003级162名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2002级65名为对照组。
1.2方法
将162名学生分为16组,分别和开封市疾病控制中心、开封梁苑社区卫生服务站、河南大学校医院、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医务室、河南大学幼儿园、开封市高级中学医务室、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开封市SOS儿童村、五福养老院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分别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建立等工作。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总分、理论知识部分、工作实践部分平均成绩。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分别进行两样本t检验。
2结果(见表1)
3讨论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4152
国内刊号:42-1154/R
邮发代号:38-34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护理学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华中科技大学权威期刊。
办刊宗旨
[中图分类号]R2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5―0008―02
蒙医护理学是研究使人合理调养身体,保持健康,延年益寿,使病者康复的一门学科。蒙医护理学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既注意饮食和起居这两个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还要注意精神的调养,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感变动,保持心胸舒畅和乐观愉快,也注意适应气候的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及突发因素,以坚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其次是使人体生命活动保持正常状态,延年益寿或人体内外关系失调时,使这些关系恢复正常,使体内失去平衡的“三根”与“七素”关系恢复到正常平衡状态。
开展蒙医临床护理的注意事项:自古以来,蒙古民族常年驰骋于广阔的草原上,随着水草而游牧和狩猎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感染上疾病都要靠蒙医药治疗。经过漫长的岁月,蒙古族人民已经习惯于接受蒙医的治疗方式。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广大牧民群众仍然保持着这种信仰。如果想把蒙医护理工作从整体上搞好,就必须弄清和懂得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搞好蒙医临床护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应该有一颗热爱蒙医护理事业的责任心和为患者服务的决心,对待病人要和蔼可亲,视病人如亲人,体贴入微。对各种医疗操作、治疗方法都要详细地向患者做出解决和交代,取得病员配合,要给病人一个安详、舒适的治疗和康复环境,这样有利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开展,缩短疾病康复的时间。
下面有以下四点来介绍蒙医护理学。
1、饮食护理
饮食为产生和滋养体内的“七素”之物质基础,饮食与药物性能相同,则有增强药效,相反则减低药效,合理调摄饮食,对保持体内“三根”与“七素”的平衡状态和疾病的治疗以及延年益寿具有极重要的关系。因此,蒙医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工作,视为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蒙医饮食护理按年龄、体质、地理及患病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法及蒙医学“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基本原则,热性病者以甘、苦、涩味、轻、钝、稀、柔性的具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为宜,如山羊肉、鸡蛋、猪羊新鲜油、小米粥、绿豆、豆类食物,新鲜蔬菜、冰糖、牛马奶、凉开水、清茶等饮食。禁用酸、碱、辛、热、锐性的饮食,如陈肉、陈油、蔗糖、酒、葱、大蒜、嫩椒等。
2、起居护理
起居不当会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劳累过度,可使气血伤耗,出现气虚乏力,四肢困倦,精神疲惫等症状,亦可引起心、脑黑脉疾病。而过度安逸,则易使“巴达干”增盛,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低弱,抗病能力降低,不但食少力乏,精神不振,而且易发生疾病,还有房劳过度则易耗伤肾精,出现腰肾酸软、眩晕耳鸣、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等症状。蒙医学中以人的身、语、意三方面的行为起居来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状态及防病治病为起居护理。身、语、意三方面行为不要过度疲劳困苦,对舌、眼、脑等各器官不能使其疲困不堪,否则引起各种疾病,如强力负重、长时间在强烈日光和高温环境中劳动;过食热性、酸、碱性及油腻等不易消化之食物;情志不舒,暴怒;气候反常,严重干旱,冬季过暖;过分使用热性药物和罹患热性病等均引起热性病。热性病患者的起居护理是避免上述几种不良因素外,应在既肃静又干净、空气新鲜、凉爽湿润之地,有花有草的环境中患者所喜之人(患者不烦)安静舒适地进行护理为最佳。
3、心理护理
精神活动即情感,随着事物和环境的不同而活动变化着,如果情感变化过大,精神上受过度刺激,如兴奋、惊吓、痛苦、悲哀、生气等,则亦引起“三根”和“七素”失调,气血不和而发生各种疾病,而精神活动活跃能使人的身心振奋,智慧敏捷,红光满面,食欲增加,消化良好,增强体力,从而加强人的抗病能力。蒙医护理学中非常重视心理护理工作,并注重不管是正常人还是病人必须避免不良精神活动和强刺激。在临床护理中给予病人舒适的环境外,和病人交谈时用和蔼的语言引导病人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因素,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抗病治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效果,这也是心理护理学的特点。如热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上禁止大声说话、喊叫、与别人吵闹等。与病人交谈时语言要和谐、缓慢地进行交谈;避免生气,过度惊吓、过度兴奋、悲哀、痛苦、急躁、嫉妒等不良心理活动和精神上的强刺激,要使病人心胸宽广、心情愉快、情绪稳定的进行治疗。
4、时序护理
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如四季的更换、寒热的交替,对身、语、意的行为及人的体内有一定影响外,对病理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蒙医学根据自然界气候特点,适应四季变化,避免和治疗外邪的侵袭,有序的进行护理称时序护理,是属起居护理范围。蒙医把四季变化分为6个时季来解释并结合各时季的气候情况进行护理。四季的分法是:①每年10月16日~12月15日为孟冬季节;②12月16日~2月15日为下冬季节;③2月16日~4月15日为春季;④4月16日~6月15日为盂夏时节;⑤6月16日~8月15日为夏季;⑥8月16~10月15日为秋季。根据这6个时季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采取适合各时季的饮食调摄和起居调解的方法进行护理。孟冬季节和下冬季节天气寒冷,人的体力充沛,汗腺闭塞保持体温。因外界寒冷如果缺乏营养,不能够补充体内热量则体力消耗过多,因此以甘、酸、咸味的具有营养的饮食为主,如牛猪肉、油类、牛奶、酒等。起居要温暖为主。春季里由于冬季积累的“巴达干”多而目,胃火相对弱,易发生消化不良,因此以苦、辛、涩味,轻、糙性质的饮食为主,如陈白面、罕地生活的动物肉类、蜂蜜、开水等,起居方面多活动、白天禁睡。孟夏时季节气候炎热,应以甘味,轻、凉、油性饮食为主。禁止强力劳动、疲劳、避免晒太阳,常洗凉水澡,穿轻薄衣服,保持环境卫生,阴凉、通风处疗养。夏季雨水多,气候潮湿,春季积累的“赫依”,开始活动对胃的消化有影响,应以甘、酸、咸味,轻、温、油性食物为主。避免受凉受潮,在空气新鲜的干燥处疗养。秋季由于雨季里积累的“希日”开始活动,因此应以苦、涩味的饮食为主。避免早晚受凉,午间受热,在凉爽之疗养。
5、讨论
蒙医护理学是蒙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护理学在临床上有着自己的与其他各族医学所无法取代的优越性,合理性的特点。用上述4种护理与各科各种疾病进行斗争是我们蒙医护理学与其他兄弟医学的不同之处,各种护理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工作是对防病治病,医疗保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展,蒙医护理学也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着自己,现代护理学与蒙医护学在临床上互相交流,互相发展是值得研究和开发的领域。
护理学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和妇产科护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护理心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护理专业,是一种大学专业类型。护理本科学制四年,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将我校2012级三年制中专护理1班49名学生设为实验组,2班5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为女生,实验组年龄(16.67±0.87)岁,对照组年龄(16.01±0.76)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以及基础课考试成绩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两组均在第三学期开设基础护理学课程,教材选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王静芬主编的《基础护理学》,共1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4学时,实践教学96学时。两组由相同教师授课,教学内容及课后实训室练习时间均相同。
1.2.1实验组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为主、微课为辅的教学方法。(1)微课教学内容准备。授课内容选择《基础护理学》重点章节: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患者饮食的护理、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排泄护理、药物疗法、静脉输液与输血法、标本采集。针对难点和重点内容,如排泄护理章节中“男、女导尿术的两次消毒方法”“男性导尿管的插管方法”“留置导尿管的注意事项”“比较各种灌肠法的异同”等较难理解及操作的问题,可以结合当前此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也可以充分利用大量护理操作视频和现有各类丰富教学资源,经过创作与整合,制作成不同类型且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来辅助课堂教学,视频时间一般限制在10min以内。(2)建立微课学习平台。任课教师建立QQ群,上传制作的微课视频,让学生随时浏览观看;学生也可将微课视频下载至电脑与手机上,随时观看,自主学习。同时,教师每周在固定时间利用QQ群进行在线交流、反思、答疑、测试和评价。
1.2.2对照组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首先通过讲授法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进入实验室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再指导”三段式传统实验教学法,课后学生自主练习各项护理操作。
1.3评价方法包括
(1)理论及操作考核。两组理论考试内容、方式、时间均相同,总分100分,其中使用微课授课的相关章节共占45分;操作考核采用我校自编的《基础护理学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总分100分,其中使用微课授课的相关章节共占45分,两组考核项目相同,由相同教师评分。(2)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学期末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7方面。共发放问卷49份,回收4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
两组学生期末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期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及相关章节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传统教学法是学生在固定的时间、特定的实验环境内,通过讲授、示教、练习等方法进行学习,尽管具有直观、操作性强等优点,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资源浪费较大。微课延伸了教学时间,拓展了教学空间,使教学的实现更简单易行且节约资源。在教学中,微课里包含的内容以点状分布,可以是一种题型的精讲、单元知识的归纳,也可以是教材的全新解读,既可以传授一种方法,也可以对教学经验等技能进行展示。微课对传统教学法进行有效补充,不仅适合移动学习时代,也适合学生个人特点。
3.1微课优化教学效果的体现
3.1.1提高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进入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是初中毕业生,起点低、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学方法,缺乏学习自主性。基础护理学引入微课教学,特别是在一些侵入性、实践性操作项目(如动静脉穿刺、鼻饲术、导尿术、吸痰术等)的学习中,更能体现其优势,如在学习“男性导尿管的插管方法”时,采用栩栩如生的动画设计微课视频,使男性泌尿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一目了然,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微课将给学生的移动学习带来新的学习契机,以及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
3.1.2增强学生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
由于微课短小精悍,课程设计是针对一个个小题目,突破重点、难点,切合学生实际,解决实际困难。如:在输液反应理论教学中,教师可就每节的重点、难点知识制作微课视频,上传到网上,学生随时点播学习,加深理解,将新知识纳入现有知识体系。学生可以课后去听微课,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根据知识掌握程度寻找更多拓展内容,从而深刻理解课本知识,突破学习难点,达到查缺补漏的作用。
3.1.3增强师生交流合作
微课学习对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打开多媒体终端设备连接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选择相应内容来学习,也可以将微课视频下载至电脑与手机上,并可对课程内容发表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学生对自己课程的评价来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予以重点扶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2015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当前就业远景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业内专家介绍说,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如护士在美国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而美国缺护士30万人。在澳洲,护士最容易找工作或获得升迁,同时,只要拥有了澳洲注册护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的“绿卡”。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护士均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再者,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我国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改变,家庭结构却呈现出小型化趋势。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潜发生了改变,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人们在重视身心健康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社区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城市的医院都设有涉外门诊,而一些合资医院以及“洋”医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扎根北京、上海等地。所以,如果护理学人才在具备护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专业知识外,还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那么就业选择将更为宽广,可以从事在华的涉外医护服务、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和资料传递等。
主要课程:人体结构与功能、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基础、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精神科护理、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康复护理、护理基本技术操作、护理见习、社区实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
关键词:
学习兴趣;中职院校;儿科护理学;
一、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一般都会有一种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通过采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创设一教学情境,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1]。《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因其白衣天使的愿望即将实现而容易产生探索和好奇的心理;因此为更好的激发起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必要。《儿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都是在经过对小儿长期的观察、分析和大量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总结而来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以“主人公”“、发现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如在进行预防接种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当地的妇幼保健所进行参观,实地学习小儿的预防接种情况,之后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参观经历,对接触到的一些疫苗种类进行总结列举,由此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答案获取知识,使得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枯燥乏味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明显的改善了教学质量[2]。
二、善于总结,强化学生记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儿科护理学》这一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都是比较凌乱的,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记忆也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同学都反应在课堂上都比较清晰,而课下就会很容易忘记,即使教师在笔记和板书以及授课方式等多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努力,但课下如果学生不进行认真的总结,依然会很快忘记课堂所掌握的知识。因此引导学生善于总结,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内容的总结就显得尤为必要。如在学习“小儿生长发育”相关知识时,将小儿的动作可简单的概括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十会立,一岁能走二岁跳,三岁自己能穿衣”,这样简化的形式不仅有效地总结了相关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记忆[3]。所以,做到善于总结,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且对增进学生学习兴趣也发挥出了重要帮助。学生在掌握了所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掌握了一些快速记忆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也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归纳,将《儿科护理学》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地“串、并联”,将知识系统化,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三、启发质疑、调动学生求知欲
学习开始于思考,而思考又源自于疑问。学生对于某一新鲜事物的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思维兴趣的激发也有着一定的帮助[4]。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抓住时机,进行巧妙的设置疑问,对于一些疑难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授课过程要选取一些临床上的实际案例,结合临床实践,引入一些趣味性话题,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完成对问题的有效解决,问题的成功解决也带给了学生一定的成就感,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够促使学生保持一种高度的学习热情参与到后期学习环节中。如在进行新生儿疾病护理相关知识时,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新生儿哭闹减少是否表示病情出现了好转?”问题的提出,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积极的参与课堂讨论、各抒己见,在总结学生结论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阐述患病小儿出现哭闹的原因,并以此来正确的判定小儿哭闹的情况,这给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根据这一形势进行更深入的引导,对于所出现的“小儿哭闹减少”的症状切忌不可麻痹大意,要学会认真观察和分析,因为在临床中也有不少患儿病情加重而出现哭闹减少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设置和解决,赋予了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更多的生动活跃的气氛,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不仅有效地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乐意参与其中,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通过对《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对于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需要明白,学生学习兴趣长久的维持下去以及将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正视学生实际现状,努力挖掘对教育而有利的因素,并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能逐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晓春,孙海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浅谈《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兴趣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273+322.
[2]高玲.如何激发中专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J].实用医技杂志,2008(20):2735-2736.
选择我院2009级涉外大专护理班,78人,年龄18—21岁,学生均已学完医学基础课程、计算机及文献检索。
2教学方法
2.1学习循证知识,培养循证意识在护理带教中,首先向护生介绍循证医学、EBN的概念、方法,使护生明确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不仅需要运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为患者服务,同时还可以根据文献报道、杂志、互联网或向专家咨询等其他途径获取证据,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个体化服务H。
2.2循证护理的实施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选择部分内容进行循证护理教学和实践,如危重病人的护理。①提出循证问题。根据病例,详细描述危重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护生能够合理地利用医疗护理资源,结合临床医学知识掌握病例中患者现有的或潜在的不健康信息,确定护理问题。在此过程中,针对本章的教学实习要求,对危重病人病情急、变化快、护理难度大、工作任务繁重等提出循证问题。②寻找循证支持,获取最佳证据。在确定护理问题后。指导护生证据的获得可以通过国内外医学文献报道、知识网络服务台数据库等途径。
3评价方法
3.1学生的期末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
3.2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采用笔者自制问卷对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获取信息的相关技能、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循证意识等。
4结论
4.1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将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应用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更加全面、更加清晰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不断地查找资料、广泛阅读,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也得到了巩固,记忆更长久。EBN教学模式使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医圣张仲景在论述药物煎煮方法时甚为详尽,如药物煎煮所需何种溶媒、溶媒用量多少、药物煎煮先后顺序、煎煮火候把握、煎取药液多少等方面。在药物煎煮所需溶媒的选择上十分考究,针对病证及方药的不同,会选用不同的溶媒,有泉水、甘澜水、潦水、东流水、井花水、浆水、泔水、麻沸汤、醋、酒等。仲景治阳虚饮动欲作奔豚证,以甘澜水为溶媒煎药,意在去水寒阴凝之性,温阳利水而无助水恋邪之弊;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用潦水取其味薄,调脾胃,而不助湿热之功[1]。药物煎煮的过程中有先煎、后下、烊化、冲服、浸泡之分,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应用的作用。乌头汤方先煎乌头以减轻其毒性,以防止毒副作用;桂枝人参汤证后下桂枝,取其气锐先行以解表,以助药效之意;炙甘草汤证先煮他药,后入阿胶烊化,既能发挥药力,又避免药物粘锅;大陷胸汤证,待大黄、芒硝熬好后冲服甘遂,乃因甘遂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故冲服取效;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以麻沸汤浸之须臾,以取其味之轻扬,薄其味之重浊。煎煮的过程中,要根据药物的属性、病情的需要等方面综合考虑,决定火候的大小,有微火、中火、急火之分。仲景在桂枝汤证中强调用“微火”,意在较少解表药力挥发,增强药物疗效;半夏汤证中“以水一升,煎七沸”,即为急火猛煎;在未注明“微火”“急火”之处,一般均为中火。煎取药液多少方面,根据病情的程度有浓煎、煎汤代茶饮的不同。仲景对于桂枝汤证病重者,可浓煎1次,分3次温服或顿服,如热盛吐衄证的泻心汤“煮取一升,顿服之”,效宏力专,增强降火止血之功;对于半夏散及汤证,煎汤频频含咽或少少含咽,使药效持久,疾病向愈。
2药物服用
要使煎煮的药液发挥其应用的药效,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正确的服用方法同样重要。常规服法是大多数处方所使用的服用方法,如桂枝加桂汤证,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桂枝人参汤证,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白虎加人参汤证,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桂枝汤证服法,是仲景最为用心之服用方法,根据病情的程度,决定服药的频率,“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止后服法,是中病即止,以防伤正的服药方法,如大承气汤证“若更衣者,勿服之”。再煎后服法,目的在于使去掉头煎药液中的部分水分,使之药性浓厚,增强疗效,如小柴胡汤证“煎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顿服法,意在效宏力专,如留饮欲去证治甘遂半夏汤“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腹之。”含咽服法,意在药力持久的作用于病变部位,增强疗效,如苦酒汤证“去滓,少少含咽之”。药物适宜的服用温度与服用时间也是正确服用药物的重要环节,对于药物的疗效也起着重要作用。中药汤剂以温服为主,但在特殊情况下,会依据病情需要和药物寒热属性的不同而决定服药温度,以增强疗效。仲景据此提出温服、小冷服、适寒温服等服药温度。如猪苓汤证“内阿胶烊化,温服七合”,温服是较为常见的服药方法。寒饮搏结胸胃证之生姜半夏汤“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小冷服为“治寒以热,凉而行之”的反佐之意。桂枝汤证“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是指服药时“寒温”必须适当,过于温热则服而不受,过于寒凉则服后达不到“热以助阳”的效果[2]。药物合适的服用时间,对于药效的正常发挥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仲景提及的服药时间有平旦服、饭前服、昼夜服三种。如十枣汤“平旦温服之”,清晨空腹服用,药力迅猛,直达病所,迅速发挥药效;桃核承气汤“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饭前服药有利于药物吸收,加强疗效;梅核气之半夏厚朴汤“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昼夜均服用,能够较好的保持药效的持久,促进疾病恢复。临床中以养胃为意,且对胃肠道刺激的药物,主张饭后服用[3]。
3药后观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思想[4],亦是辨证施护的重要指导思想。观察汗液情况,判断预后,如桂枝汤证“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一服汗者,停后服”,若汗出病愈,停止服药,以防伤正。观察小便颜色及是否通利,是判断疗效的重要方面,如谷疸之茵陈蒿汤证“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5];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小便利则愈,如不利而无效。”[6]观察大便通利程度,是判断疾病向愈及中病即止的重要指征,如膈间之饮木防己加茯苓汤证“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大承气汤证“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后勿服。”观察呕吐情况是判断病位、药物疗效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调整服药温度的重要指示。阳明病寒证根据呕吐的情况,判断病位属阳明,还是属上焦,“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瓜蒂散证以药后呕吐为见效,但应中病即止,以防伤正,如“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呕吐也可是药物格拒的表现,治疗热证当以寒药,若寒药寒服,则药物格拒呕吐,当以寒药热服,反之亦然。观察腹部温热程度,是调整药物用量的重要指标,以发挥药物最大疗效。上燥下寒水停栝楼瞿麦丸证”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寒湿霍乱理中丸证”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4饮食调护
仲景善于运用饮食调护,充分发挥医食同源的作用,可将食物与药物进行配伍,或在服药后运用特定的饮食调护,使药物发挥最大效力,更好的治疗疾病。食物与药物配伍调护治疗疾病,如血虚内寒的寒疝证,采用当归生姜羊肉汤,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意,选用血肉有情之品羊肉补虚生血。百合病误用吐法后的救治,采用百合鸡子汤,取百合养阴清热,鸡子黄养阴润燥以滋胃阴。服药后饮食调护,促进疾病向愈。如桂枝汤证“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瓜蒌桂枝汤证“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二者啜热粥,其目的是使谷气充养,加强发汗,以调和营卫,祛邪外出。悬饮之十枣汤“得快下后,糜粥自养”,缓和药性,顾护胃气,以防甘遂、大戟、芫花峻猛伤正;硝石矾石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中硝石性苦寒,故服大麦粥汁,保养胃气。仲景注意饮食禁忌,以利于药效发挥,提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自为害,若得宜则得益体,害则成疾。”如乌梅丸方后“禁生冷滑臭等食”“果子生食,生疮”“梅多食,坏人齿”“胡桃不可多食,令人动痰饮”等。
5起居调护
起居适宜能够顾护机体,调养正气,以助防病祛邪。仲景提倡“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勿令竭之”等起居生活方式,加强自身护理,养生保健,预防疾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指出药后温覆以助药力,促进发汗,达邪外出,使疾病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湖州市某高校三年级护理学生、湖州市各市级医院(湖州中心医院、湖州第一人民医院及湖州第三人民医院)实习生。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护理学生均曾在临床见习或实习,对护理安全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学习了一定的护理基本操作。
1.2 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位大学三年级在读护理学生和200位实习生进行不记名现场填答问卷调查,答卷完毕,即刻收回。共回收问卷:护理学生200份,实习生185份,有效问卷385份,有效率为96.25%。
2 结果
2.1 护理学生对自身的护理职责权限不明确就“是否能离开老师单独执行治疗性操作”的模拟案例问题上,在校护理学生和实习生的选择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理学生的护理安全及相关法律意识淡薄就“护理学生离开老师独立操作,当犯错时,责任谁担”调查中,仍有一部分护理学生认为是带教老师的责任或者是自己的过错,在校护理学生和实习生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护生获得护理安全及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单一在“在校护理学生和实习生分别对护理安全认知获得途径的调查表”中,在校护理学生和实习生的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