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0 05:40: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幼儿教育论坛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但是,艺术教育又是特殊性的教育,这种特殊性表现在:艺术教育在进行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应该注重孩子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求新求异性和创造性的培养。现实中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不乏存在不按幼儿生长发育规律教学,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现象。比如:教育者忽视了幼儿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只注意幼儿艺术教育的普遍性目的,而不注意艺术教育所担负的特殊任务;有些家长虽然重视幼儿艺术才能的培养,为孩子创造条件,但只注意幼儿某种艺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艺术教育对幼儿其它能力方面发展的促进。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幼儿艺术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不仅要认真学习和贯彻《纲要》的内容,而且要把《纲要》的内容落到实处,充分运用其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师应该有时刻关注最新教育理念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以便把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过程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还幼儿艺术教育本义:“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以大胆、自由的方式表达他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并从中体验到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的美育功能。”
另外,教师应该有角色转变的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孩子,形成“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格局,使幼儿真正地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遵循规律,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及方式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观察、了解幼儿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如春天来了,幼儿对满街的柳树非常喜爱,教师就完全可以带领所有的幼儿走出园门,到大自然中去尽情欣赏柳树的婀娜多姿,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萌发自由表现“大自然的美”的愿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充分、大胆地表达对大自然的爱,而不是将幼儿关在园内“闭门造车”。这种切实从幼儿角度出发的方式既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又累积了经验,为进一步开展类似的艺术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勤于思考,让幼儿在玩中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作画或者舞蹈等是孩子自由表达和宣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辅以游戏开展,其活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春天孩子爱在户外玩,偶然发现地上的影子,有的孩子就会相互追逐影子玩,有的则长时间站在那儿“顾影自赏”。此时,脆引导幼儿开展了“发现影子——踩影子——玩影子——画影子——创编添画影子——欣赏作品”的活动。整个活动兴趣盎然,合作愉快,教师的指导没有传统的交待、讲解、示范,只是三言两语的引导,却产生了“挥之即去,呼之即来”的效果,幼儿积极表现,教师也感到十分轻松,这就是游戏在艺术创造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四、做好家园合作
在幼儿园里孩子一般被分成小班、中班、大班三个阶段,因年龄及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们各具特点,小班,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依赖父母,交往能力发展不全面,语言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等等,实践中问题一堆接一堆,看起来简单其实学问门道很多。大班呢,面临着升入小学,教学上也应有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中班是从简单的儿歌到握笔写字过度阶段,桥宽桥窄全取决于设计师的手笔。各有各的特点,个有个的不同,因材施教是一种因性格发展阶段而采取不同教育手段的教育方式。凡为教育者皆知“教无定法”,教育学生不能搞翻版,要因人而异。我在幼儿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除要因材施教外,还应符合幼儿教育特点,做到“教无定时”。幼儿的生活即课堂,学习、玩耍无明显界线,学也是玩,玩也是学。因此对幼儿的教育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时间。
对幼儿的教育应做到作无定时。“3岁方案”强调幼儿要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学知识学本领。因此,对幼儿来说没有绝对的作业时间,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控制。记得有一次组织幼儿进行:“兔宝贝真能干”的游戏,时间是十五分钟。当时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并强烈地表现出来,对继续进行游戏的欲望非常强。但由于我考虑到不能过分超时,还要布置作业,便温柔地将幼儿的欲望给扼杀了,使一些幼儿表现出失落和不满的情绪,作业都做得不好。后来受到专家提醒,我才恍然大悟。
幼儿的活动是多姿多彩的,多元的,幼儿的兴趣是丰富广泛的,幼儿的好奇心是永无止境的。因此对幼儿的教育应随时随地进行,而不受时间限制。只要幼儿感兴趣,就应及时利用他们的求知欲、注意力,让其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组织幼儿户外散步时,我经常引导幼儿注意周围所见事物,进行认知教育,如树木、竹子、花草、路牌、商店等,能说出它们的名称;遇到年长者,让幼儿说:“爷爷好!”、“奶奶好!”,进行礼貌教育;有时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感知活动,有些东西可以让幼儿摸一摸,闻一闻,加深感性认识。随机应变地进行补充、扩大教学内容,多渠道,多方位地进行教育。
其次,为什么有些孩子胆子很小,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呢,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灵健康、生活是否快乐。孩子缺乏自信心,应该怎么样帮助他建立自信,老师如何倾听孩子的表达,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导致孩子情绪化行为应如何解决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找到了一些理论知识的支持和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法。儿童的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孩子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的提高。儿童有否表现欲从另一角度来讲是与他们的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密切的联系。我们不妨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幼儿的自我评价特点,年龄小的孩子在自我评价方面基本处于“镜像自我”阶段,就是说他们总是依赖于他人的评价,还是处于“客观化”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到5-6岁,评价能力将有较大的提高。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如果忽视对部分偏内向型性格的幼儿表现欲的培养,随着年龄增长势必造成该部分孩子对自我的一个消极评价。
家长们在孩子小班期间常认为由于孩子年龄小,所以总认为:“孩子太小了,胆子太小了。”进入中班后,家长们开始通过横向比较发现了自己孩子在表现力方面的差距时,又显得相当焦急:“老师你对他严格一点,上课多请他回答问题。”“老师,孩子不举手,你可以叫他名字。”…….从教来,我曾经多次碰到这类情况,我也是常凭经验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效果不显著,反而增加了该部分幼儿的心理压力。从心理学上讲,儿童的表现欲确与性格特点有关,性格外向的儿童胆子大,表现外显;性格内向的儿童胆子小,表现内隐。因此,幼儿的表现力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孩子见到了美好的事物,他会兴奋的告诉老师,这时,你要认真地欣赏,并用眼神告诉孩子你在认真倾听;当孩子讲了一个幼稚的故事,你也要耐心地听完,哪怕他已经向你讲过好几遍,同时鼓励孩子更出色地讲述,让他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当孩子受了委屈向你倾诉,你不要不耐烦,要让他说完,让他宣泄,让他感到老师重视他。
倾听,能使孩子觉得得更精彩。老师要强化倾听意识,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倾听的技能,在倾听中促进幼儿的口语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己很重要;倾听,能让孩子更愿意说;倾听,能帮助孩子说 。
1 注重“三化教育”方针
1.1 个性化教育
在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中[1]。为了让每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让每个幼儿都能愉快地吸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个性化教育至关重要。老师在给幼儿设计个性化教育活动方案的同时,需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不同性格的幼儿采取不同性格的游戏,如内向文静的幼儿可以采取多鼓励措施;针对外向好动的幼儿可采取多督促措施。
1.2 民主化教育
民主化教育也是幼儿教育的重点之一,让孩子们多一些主动权和发言权有利于孩子的表达能力。在制定一些日常规范时,可以让幼儿参与讨论,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孩子自觉遵守纪律,二来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对于踊跃参与讨论的孩子,应给予其奖励,以起到对其它孩子的激励作用。
1.3 环境化教育
为了达到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得到自我监督的能力,减少老师批评。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可以以图画的方式起到引导作用,如在幼儿卫生间贴上节约用水标语,在图书馆贴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
2 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是审美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是最基础,也是最必备的。
2.1 接触和欣赏艺术的美
在美术教育课程中,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2]。在此,幼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美术课题与活动来培养幼儿对欣赏艺术美的兴趣及审美能力。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使幼儿对事物的生命运动规律提升兴趣。除了美术课程,音乐教育的培养也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通过唱歌和跳舞,对孩子们智力的开发及对艺术美的更深体验,可以使他们的活泼和情感得到更好的开发。
2.2 在游戏活动中享受美
科学活动可以让幼儿对审美感兴趣,而游戏也可以让他们提高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老师应经常带着孩子们进行一系列不负责的科学游戏活动,提高他们的兴趣,在融入游戏氛围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3 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美
幼儿情感的培养,情感的抒发可以在大自然中去体验、去领略。老师应该带着孩子们多于外界事物接触,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大自然的活力与美,激发他们对自然运动规律的体会与情感抒发。同时,幼师还可以通过视觉效果来体验,如在游乐场观看3D,4D有关大自然的影片,通过投影仪播放自然节目等[3]。
3 重视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设问引导
对于不了解或者有疑问的东西,幼儿会充满兴趣,这时候,他们会产生非常想知道答案的愿望。作为一名合格的幼教老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学习细节,要知道孩子们心中的疑问是什么,或者通过一些活动让他们产生疑问,鼓励他们去思考,从而引导他们,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中去寻找到问题的答案。接下来进一步进行假设与确定,让他们讲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4]。因此,老师们应该多对幼儿的想法与疑问进行观察与重视。然后根据自己的思路对孩子们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让他们能从中不断探索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孩子还没有发现有磁铁这一东西存在的情况下,引导孩子们思考。“桌子上的金属小汽车为什么会移动?”老师要把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记录在小册子上。通过记录这个良好学习习惯,让孩子们知道事物的变化过程[5]。例如:从冰箱拿出一瓶冰冻的水,记录这杯水的温度变化,一直到融合。当孩子看到这样的变化就会产生疑问,从而对生活中的万物产生探索精神。
4 构建开放与互动平台,促进同校共同发展
4.1 建立同班幼儿间开放式的人际关系
在孩子在共同做交际娱乐活动的同时,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成长与发展,对于幼师,可以多鼓励他们互相交流,然后建立友谊,让他们的关系更加融洽。对于在科学活动课上,幼师应该给孩子们一定的主动权,让幼儿自己选择合作伙伴,培养他们的互相协作精神。
是指用经验总结法开展研究而撰写的论文,是广大教师运用较多的科研方法。特点: 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即不需要考虑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的条件下,去研究、总结客观规律,因此是最接近教育教学实际的一种研究方法。 完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过程,教师可以对某一选题进行规划,然后按部就班的进行研究。 经验总结的材料都来自亲身经历的实验过程,所以,材料更加充实、取舍更加自如。 经验总结并不是一般性的工作总结,作为科研过程,它必须经过思维加工,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经验总结法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创新性,没有新的认识就不能称为科研。格式: 1、题名(题目或标题 )
(三)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的真实性??例:《关于幼儿环保教育的几点思考》《浅谈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浅谈托班幼儿环保意识的启蒙》《基于地方工业特色的幼儿环保意识培养之教学探索》 (四)存在问题剖析 1、题目较大、内容空洞;不具有实践价值 例1:《浅谈幼儿园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合理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什么是“惩罚教育” 三、如何正确使用“惩罚教育”新西兰、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幼儿园事例四则 四、“惩罚教育”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惩罚的教育意义 (二)正确实现惩罚的教育性 应注意的问题: 4、简单化倾向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
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
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五、建议 5、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生长点,是教师走向成熟、创立自身特色、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是培养教师、造就名师的重要手段。技能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专
家型教师 * * *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富阳教育局教研室 谭晓红
一、富阳幼儿园教科研现状 二、教科研的本质和内涵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的撰写 (目的意义分类内容与结构、格式、基本要求、存在问题剖析) 四、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评价要素 五、建议 六、结束语 -----从幼儿园层面看: 1、
教科研发展不均衡2、教科研意识增强,课题研究的参与面越来越广3、对教
科研的本质认识有偏差,导致教科研功利色彩浓厚 --------从教师个体的教科
研水平、教科研成果看: 纵向比较,与中小学教师的差距悬殊横向比较,与
杭州城区幼儿园的差距巨大本市幼儿园系统内比较,发展极不均衡1、教育
科学研究的本质学校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的科学
有效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要用教育
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充实和丰富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2、对教育科研的倾
向性认识: 教育科研就是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学研究就是教育
科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写论文;教学研究≠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研究理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研究学科教
学研究课堂教学 研究 写论文 1、有利于提高幼教质量,有利于促进
幼教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2、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训练、提高
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3、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重要、最有效、最直
接的载体之一。 (二)教育教学论文的分类、内容与结构教育科研报
告教育经验论文 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流程: 收集经验材料 整理
归纳材料 提炼经验主题 撰写研究论文 *准确得体
例:《尊重儿童 促进健康 》《托班幼儿情感初探》《 幼儿绘画发展的初级阶段――涂鸦期初探 》《让美育贯穿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 《倾听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倾听童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 *简短精炼
例:《从被动到主动――幼儿园自主性家长活动初探》《播撒音乐的种子――托班唱歌教学的反思及探索》《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心插柳柳成荫―中班“图书角”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谈盲学前教育中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村幼儿园探索性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关于某幼儿园幼儿午睡入睡前出现的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怎样让新生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例:《让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培养学习自主性的探索》
*醒目例: 《初探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积极贯彻新纲要培养具有良好情感态度的孩子》《托班幼儿情感初探》《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之我见》 例: 《农村幼儿园孩子游戏情况的研究与思考》《新入园幼儿适应性教育的探讨》《中班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现状分析及其培养对策》 2、作者姓名和单位
3、摘要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例:《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例:《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方式》 4、关键词
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5、引言
- 例:《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的探索》《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6、正文
例:《让幼儿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及反思》2、论文的科学性3、论文的学术性?4、论文的创造性5、论文的可读性例:《合理营养科学育儿》《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欣赏与幼儿情感的链接》《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论幼儿园小班化教育》《儿童<a name=baidusnap0></a>童话</B>欣赏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幼儿评价能力 提升幼儿心理品质――对培养幼儿评价能力的探索与研究》《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培养幼儿音乐兴趣从点滴做起》 2、泛泛而谈、不得要领 例:《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例2:《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3、材料仓库 例:《突发事件中幼儿自我保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它所需要的人才是高科技人才。由于经济、政治和生态三方面的原因,人类社会全 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全球。面对这样的挑战,教育必须加强世界性的合作 ,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今天的幼儿,是跨世纪的儿童;今天幼幼儿教育,是为21世纪培养高科技人才而 进行的基础教育,也是我们提高人才质量的需要。“外语教学应从娃娃开始”,对这一主题,教育界认识不一 致,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幼儿期的娃娃其主要任务是掌握母语,根本没有能力学习母语以外的其它语言。到底 幼儿有无学习外语的能力?幼儿学习外语是否干扰对母语的学习和掌握?幼儿英语教学可行与否?效果如何? 笔者带着这样的问题,自1992年10月起,分别在呼和浩特市和赤峰市开展了“幼儿英语教学实验”,力图通过 实验探索幼儿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构建一种适合本地区幼儿的英语教学模式,为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建设提 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二、实验过程
(一)实验对象
实验教学对象选自呼和浩特市郊区政府机关幼儿园,赤峰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及赤峰市红山区幼儿园中班幼 儿,实验开始时幼儿平均年龄为3.5~4岁。
(二)实验时间
从1992年10月开始,到1994年6月结束,除去寒暑假期,有效教学时间共15个月,每周3节课,每节课40分 钟,实验教学约140个小时。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本实验选用国内公开出版的《儿童英语入门》(方碧辉著)为主要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增加教材 以外的内容。
2.在我们的实验中,游戏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力求通过各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习、掌握英语,既 不加重负担,又提高了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3.教学采用听说为主、阅读为辅的情境教学,目的是训练幼儿的听说能力,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4.教学初期以图片为教具,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逐渐过渡到脱离图片的教学,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5.教学从幼儿身边常见的单词开始,通过短语、日常用语、简单句子、英语歌曲等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 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三、基本做法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听、说、读英语的习惯和兴趣,并以此探讨幼儿英语教学的可行性问题,我们 的原则是“重在培养兴趣,关键在发音准确,力求使幼儿在不感觉有任何负担的愉快情绪下,学会丰富的英语 词汇,掌握简单的日常用语,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为今后的提高学习打好基础。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实验 教学并不是片面强调增加英语词汇量,而更重视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实验班共学习 英语单词800~1000个,短语及日常用语100余句,简单句子150多个,学会英语歌曲15首。对这些内容,幼儿发 音准、记得牢,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另外,本着这样的实验指导思想,教学面向全体幼儿,使每 一个幼儿通过英语教学都能不同程度地有所收获和提高。
(二)教学中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改革
我们在教学中,除发挥教材自身的特点之外,还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大胆改革。
1.实验教学直接依赖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从幼儿身边常见的英语单词开始。
《儿童英语入门》一书,从字母开始,由字母学单词,而我们的教学是从幼儿身边常见的单词开始的。教 学初期,彩色图片是直观教具,通过图片与实物的对比,幼儿获得的感性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这就把抽象 的单词具体化,使幼儿便于准确而牢固地领会单词,既减轻了学习难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积 极性和对教材内容的兴趣。这比从抽象的字母讲起容易被幼儿接受,教学效果良好。这样的教学符合幼儿的年 龄特点,因为幼儿识记直观形象的图片比识记抽象的字母效果好,其中通过视觉识记比通过听觉识记效果好, 所以幼儿对词汇的掌握牢固。
单词教学是英语词汇学习的一种,其目的在于把词汇变成有意义的刺激,使之与一定的概念联系起来。幼 儿时期,受其思维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的限制,对词汇意义的精确性与完整性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学 从幼儿身边常见的单词开始,是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
2.根据单词在音、形、义等方面不同的区别与联系,教学中适当增加教材以外的内容,目的在于发展幼儿 意义识记的能力。如教材中出现fox(狐狸),我们相应增加一个box(盒子),学fish(鱼)就增加一个face (脸),学monkey(猴子)就增加一个donkey(驴),学needle(针),就增加一个noodle(面条),学pear (梨),就增加一个bear(熊)……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把不同内容的单词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在发音 和意义上的异同,以防止类似单词的混淆,符合心理学的“识记规律”。实验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扩大 了词汇量,也帮助幼儿加深了记忆,做到了发音与实物的一一对应,使幼儿学习能举一反三。
3.调整现有教材的体系,采用“系列教学”来进行,即教材中出现一个apple(苹果),我们的教学将由此 扩展到fruit(水果)系列:即学习pear、orange、banana、watermelon、peach、grape等;教材中出现一个b us(公共汽车),我们的教学将扩展到交通工具系列:学习car、cart、train、boat、ship、jeep、taxi、tr actor、tricycle、ambul-ance、fire-engine、truck、bike、plane、motorbike、trolleybus等。这样,我 们学过的单词都能归到不同的系列中,诸如动物、身体器官、水果、食品、称谓、颜色、图形、数字、交通工 具、日常用品等十几个系列。利用外语单词本身间的各种联系,提出同族词、同义词等,对于帮助幼儿形成接 近联想或对比联想,建立外语概念体系是有益的尝试。实验证明,这样的教材改革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不但 有助于幼儿对单词的理解,还使幼儿记忆单词的效率明显提高。
4.实验教学增加了过渡性内容,以分解教材难点,实验证明,这样做便于幼儿在知识上的衔接。如教材第 二册第七课,课文把Mary,isth-is your pencil?放在开头,我们教学这一课时,首先从一般陈述句讲起,以M ary,this is your pencil为开头,这样一方面降低了学习难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再如 我们把教材第三册第三四两课的内容,根据需要提前到第二册第十四课来讲,并在there be的句型讲解中,我 们认为教材内容跳跃性太大,于是就先从there is讲起,在幼儿对这个句型的定义和应用基本巩固之后,再转 入there are和Wh-ere is……、Where are……的句型教学。这样的教材编排符合英语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 ,也使幼儿学起来比较顺利,事实上这样的过渡性教学减轻了幼儿在对这个句型的记忆和理解上的难度。
5.对于英语数字的教学,教材是在第二册开头部分开始的,我们的实验教学调整了教材的顺序,从第一册 就渗透英语数字,并采用依次报数的训练方式,使幼儿在训练中掌握英语数字的记忆规律,在理解规律中强化 记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多数幼儿都能从一数到一百,并能听懂老师随意说出的某个数字。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根据幼儿的特点,我们采用“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后再说、说后表演”的方法,使幼儿每 学一个单词,都做到“词不离句,学用结合”。对已学过的单词,经常进行阶段性、周期性的复习,按“系列 教学”的原则,分类记忆。根据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情境教学”在实验教学中体现得非常充分,这对幼儿 学习英语特别有帮助。事实证明,幼儿时期的英语学习离不开创设具体情境,幼儿对此也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 学习积极性。在强化记忆的基础上,我们又在第二阶段把分课学习的短语、日常用语、简单句子等,归纳整理 为“作客、起床、穿衣、吃饭、上课、逛动物园、去玩具店”等专题,使幼儿在创设的情境中展开联想,进行 会话,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使幼儿的听、说、读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强化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 习效果。
2.设计游戏,发展兴趣
学习英语,关键是发音准确。开始学英语发音时,幼儿是利用相应的听觉表象和发音动作的视觉表象以及 听觉表象来实现的,以后随着发音熟练,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逐渐不被注意。根据幼儿这样的模仿能力,采用 令其模仿而毋需讲解发音要领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使幼儿学到正确的发音。但是,一味地让幼儿跟读练习,机 械模仿发音,又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通过设计游戏来激发兴 趣。
如在学习人体部位的名称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游戏名称是Put y-our finger on your head(face、eye、 ear、mouth、teeth、neck、n-ose、hand、arm、shoulder、leg、foot……)。老师说,幼儿做,也可让幼儿 说,老师做,这样把人体部位的名称,在游戏中就记住了。学得活而有序,印象深刻。再如学习Come and go一 课内容时,我们编的游戏是让幼儿实践Come to blackboard and clean it;Go to the door and open it ,开 始让幼儿看老师的示范,老师边说边做演示动作,接着让幼儿依据老师的手势自己去做动作。幼儿不但很快学 会了读音,同时也真正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使其做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3.培养习惯,巩固兴趣
幼儿时期学习英语,主要是依靠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学内容的加深、变难,有的幼儿学习兴趣逐 渐减退,表现为上课时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变短,多余动作不断出现,这也是幼儿时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 所以,我们的教学在“培养学习习惯、巩固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把每节40分钟课,分成前后两节进行,中间 有五分钟的休息,使幼儿的学习有张有弛,慢慢再过渡到延长学习时间并使幼儿初步适应学习英语的习惯。实 验教学特别注重幼儿回答问题。对他们正确的回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和鼓励;对回答有错误和发音不准的 幼儿,除要明确指出错误所在外,还要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纠正错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幼儿回答稍长 一点的句子,有时他们断断续续拼凑说出,我们从不迁就幼儿的这种做法,而是让他们尽量一气呵成,这实际 上是使他们从小就在心理上养成一种讲究连贯、追求完美的习惯。
4.根据特点,循序渐进
实验教学根据幼儿和教材的特点,注意把知识的内在联系表现出来,做到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如先 学单词,后学短语和日常用语,再学简单句子。学习顺序是pencil(铅笔)pencilbox(铅笔盒)This is
a pencil(这是一只铅笔);先学一般陈述句,后学一般疑问句,再学特殊疑问句,学习顺序是:I have a car(我有一辆汽车)Have you a car(你有汽车吗)Where is a car(汽车在哪儿呢)。这样幼儿接受得 比较顺利,学习起来就感觉不到困难。
总结一年多的英语教学,不但使幼儿学到了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相信这必将为 其今后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与分析
(一)幼儿早期有能力接受英语学习,早期进行英语教学是可行的。理由是:
1.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此时期,如果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给 予丰富适量的信息刺激,其语言才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相反,如果错过语言萌发增长的关键期,再多量的 刺激也难以达到充分发展的水平。汉语学习这样,英语学习也遵循这样的规律。根据有关言语神经生理机制的 研究,有人认为4~10岁是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在年龄幼小时,左脑损伤引起的失语 症,可靠右脑机能来补偿;年龄大些后,左脑损伤引起的失语症就无法补救。这说明儿童时期大脑机能有较大 的可塑性。因此,幼儿早期是有能力接受英语学习的,进行英语教学是可行的。这一点也被我们的实验教学所 证实。那种认为过早学外语会增加学习负担,影响大脑发育的观点,被我们的实验教学所否定。所以,把英语 教学作为幼儿学习语言的一条途径,是可以尝试的。
2.4岁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已日渐成熟,这为其接受正常的知识和能力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生理基础。英语, 作为知识教育的一种,同语言、常识、计算等课程并行,在幼儿早期进行教学是能够做到的。既不会影响母语 的学习,也不会干扰对母语的掌握,相反,依靠母语学英语,并把英语学习同母语学习结合起来,并使二者相 互促进,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为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二)幼儿早期进行英语教学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智力,是个综合概念,它包括观察力、注意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实验教学主要以听 、说、读为主,幼儿只有在听清老师发音后,才能跟老师学说,并慢慢自己会读。这一系列过程要求幼儿观察 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要高度发展,才能掌握老师教的内容。如果学习由多个音节组成的单词或短语 ,如watermelon(西瓜)、washing-machine(洗衣机)、refrigerator(冰箱)等,幼儿没有良好的记忆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很难学会的。事实上,实验班的绝大多数幼儿对单词类的掌握是令人惊喜的。另外,教 学中我们注意训练幼儿手、脑、口并用:如学Put your finger on your head内容时,要求幼儿不但会说,还 要会用手做相应动作,这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所以,在幼儿早期进行英语教学,对发展他 们的智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实验班的教学成果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原来班里不爱说话、不敢说话的幼儿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变得上课敢于大胆回答问题了,这一点深受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肯定。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语言的学习离开环境是会影响学习效果的。汉语作为母语所以能够被人掌握,是因为有语言环境, 而英语同母语相比,幼儿时期不易被强化,与缺少英语的语言环境有直接关系。因此,建议,幼儿园开设英语 课,除进行正常时间的教学外,还可以游戏的形式保证幼儿在园时间内对所学英语得到强化,创设英语学习环 境,这样可使英语学习与母语学习一样,经常得到巩固和复习。
(二)方言、母语在幼儿英语学习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实验对象中,受方言的影响,在几个音素 的发音上明显地反映出“地方味儿”:如[]发成[si],[i]发成[ai]等,这不仅影响英语的正确发音,更重 要的影响今后的英语学习。因此,建议幼儿园应使用普通话教学。幼儿应学说普通话,这样可以避免许多英语 学习中的麻烦。
六、小结
(一)幼儿早期进行英语教学,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有可能,且不会干扰和影响对母语的学习和掌 握,相反,二者能相互促进。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一生的起点,无论是对于每个个体来讲,还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幼儿教育都必须要被置于战略性的高度,整个社会都需要对幼儿教育有足够多的关注。幼儿科学教育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对于孩子们科学兴趣的培养,其次是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后是孩子们科学精神的获取和科学素质的获得。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1.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让孩子们萌发对于科学的兴趣,然后要对这些兴趣加以引导,加以保持,要做到这一步,幼儿教师就必须要保持好孩子们的好奇心,当他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时,我们一定不能拒绝他们或者说是敷衍了事,而是要耐心地为孩子们解答,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2.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当孩子们培养出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之后,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把这些知识进行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中国旧式的教育是比较封闭的书呆子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力低下,逆来顺受,不敢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时代,所以说,我们从幼儿时代就要培养孩子们,让创新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科学,充满活力。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1.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它是一门基于生活的学科,所以说,我们要从生活出发,让生活教育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幼儿的生活环境对于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生活环境包括家庭方面和学校方面,对于家庭环境,教师应当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家长朋友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于学校教育,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同时尽职尽责地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除了源自于生活之外,还应注意教育内容要联系实际,确保教育内容是适合幼儿的,而不是晦涩难懂的知识。虽然幼儿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但并不代表我们要给孩子们灌输一些难点知识,根据幼儿的能力和阅历,我们应要向他们传输日常浅显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懂得知识,理解知识,逐渐培养科学兴趣。除此之外,内容选择方面一定要全面,不能跑偏,不但要向孩子们传输自然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习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三、幼儿科学教育方法的实践
1.带领孩子们进行科学方面的简单小实验。要想培养好孩子们的科学兴趣,科学小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孩童时代就热衷于各种小实验,并且亲自动手进行各种类型的小活动。在当代幼儿教育中,教师也可以带领孩子们组织有趣的实验,例如放大镜的实验,光的直线传播等,这些实验不但工具简单,而且很实用,能够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并且能够培养对于科学的感悟,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2.运用身体感官进行科学探索。科学是基于实践活动的一门学科,实践对于科学兴趣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孩子们喜动不喜静,教师需要抓住孩子们的心理活动,为孩子们指定合适的教学活动,身体感官在科学方面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通过眼睛,孩子们可以观察到实践结果,观察到世间百象;通过耳朵,孩子们可以听到各种有趣的音乐和声音;通过双手,孩子们可以绘画,进行小制作,从而进行创新。所以说,我们要解放孩子们的感官,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3.利用好大自然这个天然的大学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长久以来人类一直面临的重要话题。对于大自然,人类要保持敬畏的态度,要保护自然,从自然中学习。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出游,例如登山和夏令营等,通过对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孩子们不但可以接触到青山绿水,还能够接触到花花草草,各种动物,从而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4.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玩具小制作。人类由猿类变为直立行走的动物,这一伟大的改变背后是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人类解放了双手,双手的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具着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创造力。所以说,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有趣的小制作,例如制作纸飞机,捏橡皮泥,进行黑板报的比赛等,都是一些经典的开发智力项目,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孩子们会锻炼双手的灵活度,从而增强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也会倍加珍惜,从而了解到劳动的意义,这对于他们的人生成长也有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是一个人的人生教育的关键阶段,幼儿科学教育理论需要广大教育者进行努力探索和实践,我们必须不断对幼儿教育进行开拓和创新,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良好的奠基工作,营造出一个科学、文明的教育乐园,为孩子们的美好明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谜语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它既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又是一种文学式样,深受幼儿的喜欢。笔者尝试将谜语纳入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通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效果较好,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明确开展谜语教学的目的
谜语是以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描述出某一事物的特征,但却隐藏起这一事物的名称,让人从所描述的情况中去猜。它的活动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 丰富幼儿的知识
丰富幼儿的知识,启迪智慧,是幼儿谜语教学的重要功能。幼儿正处在人生的早期阶段,他们知识贫乏,认识能力有限。因而年幼的孩子常常不断地向成人提出:“是什么”“什么样的”“有什么用”等问题。为了使孩子对大千世界有所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孩子猜谜语,孩子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能获得“是什么”、“什么样的”、“有什么用”,从而为孩子打开知识的窗户。
孩子们为了猜对谜语,他们会积极思考,对谜面的每句话、每个字都要仔细体会它的意思,以便从事物的形状、颜色、用途、性能等各个方面去得出一个正确的谜底。猜出谜底以后,还要逐字逐句检查谜面是否符合谜底。这种分析、核对的过程,实际上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同时能巩固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大班幼儿通过自编谜语,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阶段,他们的语言质量不高,词汇贫乏,在此谜语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语言教师”。谜语能为幼儿提供真实、丰富的语言输入,帮助他们学习把话说得清楚并富有表现力。
笔者在进行谜语教学时,将谜面写下来,粘贴在孩子和家长都能看到的地方,让孩子们读读、背背、猜猜。幼儿在读、背谜语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字,也记住了优美的艺术语言。这对丰富幼儿的词汇、早期识字极有帮助。
(三)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和动机的激发在幼儿的学习中至关重要。幼儿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好奇心与兴趣诱发的。只要是适合幼儿的谜语,他们肯定会兴趣盎然、聚精会神地去听,积极认真地思考、阅读,从而使其形象思维与创造性联想得到充分的调动。
(四) 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谜语后,回家后经常给家人或小伙伴猜,他们会像老师一样帮助家人或小伙伴分析。每天早晨来园时、下午离园时我班总有家长在“猜一猜”专栏前,与幼儿饶有兴趣地读着、猜着。幼儿在家里学习了谜语后,到幼儿园就主动给教师、同伴猜。猜谜活动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让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变得更为融洽。
二、选择适宜教学内容
选择的谜语要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要想通过猜谜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选择好谜语是很重要的,因为有的谜语太深奥,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易猜着,这样就会使幼儿失去猜谜的信心,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如谜语“一棵树,五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做事情,全靠它”,谜底是手,由于手是幼儿熟悉的身体部位,幼儿通过分析谜面就会猜到。如谜语“一网捕三虫,一只落网中,一只飞到西,一只飞到东”,谜底是“心”,由于幼儿尚未认字,不易猜到,这样的谜语就要避免选择。
选择的谜语与当前的教学主题相关。教学主题是教师选择谜语的重要依据,教师根据本单元的教学主题选择相关的谜语,这样既能降低谜语的难度,又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面。
选择的谜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的思维活动与动作活动不能分离,因此要选择他们所喜欢的且可以用动作表现的谜语,例如“红眼睛,白皮袄,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幼儿在边说边表演中自然而然会猜出谜底。中班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选择的谜语要是幼儿熟悉的、具体形象的,例“有个小舞台,节目真精彩,别的节目我不看,儿童节目我最爱。”这个谜语它把谜底电视机描述得非常形象,而且是幼儿生活中天天见到的、用到的,幼儿通过分析就能猜到。大班幼儿的思维虽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已经明显地发展,因此选择的谜语可稍难一点,抽象一点,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如“忽忽悠悠像架云,出门千里没动身。看了美景没睁眼,吃了美味没沾唇”,这个谜语有点难,幼儿要经过反复的思考或教师提示才能猜出来。
三、建立多样化的活动模式
(一)日常生活、游戏中的猜谜活动
谜语短小,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游戏中,例:滑滑梯时给幼儿猜“上山一步一步走,下山一个一个溜”;搭积木时让幼儿猜“有的长,有的短,有的三角,有的方,能架大桥能造房”;过马路时给幼儿猜“一个哨兵,三只眼睛,眼睛一眨,就是命令,叫你走就走,叫你停就停”;午餐前让幼儿猜各种菜的谜语,如“大叶子,小叶子,叶子包叶子,像个汤婆子”等等。日常生活、游戏中的猜谜活动不但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词汇,而且让幼儿自觉地学习各种规则、遵守各种规则。
(二)各科教学中的猜谜活动
由于谜语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教师可以将它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谜语与幼儿所熟悉的流行歌曲旋律结合起来,改编并创作一些猜谜歌,如我用《挫冰进行曲》改编了《动物猜谜歌》,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超越了幼儿生活,对幼儿来说有 “似曾相识”但又“不大相识”的感觉,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无意注意,引起他们学习兴趣。在社会活动“奇妙的邮票”中以猜谜“中间是画,边上是牙,走遍天下都靠它”导入,既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又激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开展体育游戏《踩影子》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谜语“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他说话,他呀不开口”穿插在游戏中,即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又能做到动静交替。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灵活地将谜语运用到各科活动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专门组织的猜谜活动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讨论,确定一个固定时间开展猜谜活动。例;我班放在每周星期五游戏时间。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学习新的、复习旧的,可以让幼儿介绍自己学到的谜语,可以开展猜谜竞赛活动,编谜竞赛活动,也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加亲子猜谜活动等等。专门组织的猜谜活动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发展。当然专门组织的猜谜活动应该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
四、幼儿园谜语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鼓励幼儿在猜谜过程中积极思考
有的谜语幼儿不能一下子猜出来,这时教师不能把谜底直接告诉幼儿,而要对幼儿进行适当地启发,鼓励幼儿思考,从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如谜语“紫红藤,地上爬,藤上长绿叶,地下结甜瓜”,谜底是红薯,如果幼儿一时未猜中,教师可启发幼儿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哪些长在泥土下面,如花生、萝卜、红薯,待幼儿说出后,再让幼儿根据谜面提供的信息选择其中之一。
(二)鼓励幼儿自编谜语
幼儿学会猜谜后,特别是大班幼儿,教师要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特征、用途等来编一些谜语,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幼儿自编的谜语可能不成句,或者没有节律,这时教师要耐心地和幼儿一起分析,帮助幼儿修改,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二、专业伦理的失范: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掣肘
在当今国家与社会普遍重视学前教育的大好背景下,学前教育迎来了自己发展的春天。[4]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过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尚停留在表面上,其核心在于解决“入园难”问题。可以说,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认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缺乏内在动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持,专业伦理趋于衰弱,乃至一些失范现象频频出现。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导致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失范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不健全
虽然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同属于基础教育,但政府对两类教育的投入比例差异很大。可以说,幼儿教师劳动贬值是我国长期实施有差别的教育政策和教师政策的结果。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身份不明确、职称不独立、编制设置不全、工资待遇差、同工不同酬等现象已经严重制约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督学庞丽娟做客人民网时指出:“幼儿教师身份、地位需要明确。有身份有地位了,编制就能够保障。编制则意味着基本工资、社会保障等。”[5]我国现有幼儿园专任教师中有事业单位编制的比例很小,即使是在编的幼儿教师,其所用的也是中小学教师的编制形式。我国《教师法》基本上只保护公办学校在编教师,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非编幼儿教师,这一政策倾向使得大量幼儿教师身份模糊、认同困难。[6]另外,学前教育既没有国家层面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也没有统编规划教材。这些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大多数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积极性低,甚至对其教育对象很难产生深切的关爱与关注。
(二)幼儿教育改制市场化
最近十年以来,在“教育产业化”口号影响下,我国学前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幼儿园改制,将学前教育拱手交给市场。为了解决“入园难”问题,全国上下的私立幼儿园遍地开花,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幼儿园至今没有相关的法律加以规范;大批公办幼儿园纷纷被停办、被拍卖;大批幼儿教师被迫下岗、失去编制。据浙江省教育厅2006年3月《教育工作简报》披露,全省近几年公办幼儿园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民办园占幼儿园总数的90%,其中有64.73%的幼儿在民办园就学。[7]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暴露无遗,先进的教育理念异化为招揽生源的广告牌。可以说,幼儿改制过度市场化的逐利性已经严重影响到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影响幼儿教师自我认同感。
(三)专业与服务理念未落实
有学者提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应该突出两个核心理念,即专业和服务的理念。[8]专业的理念要求幼儿教师按照“专业”的属性和要求去确立具体的伦理规范,强调自主与自律两方面的核心内容。服务的理念要求幼儿教师树立服务意识,以“服务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获得最充分、最全面、最自由的发展。最近,电视媒体曝光了多起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分析这些令人发指的事件,我们发现幼儿教师专业与服务意识不健全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虐童事件中的幼儿教师们首先不具备专业精神,因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养成一定的自理能力。[9]其次也没有将服务学生、关爱学生的宗旨进行贯彻。幼儿园儿童享有一个快乐充实的童年才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当然这些事件发生背后和整个社会民众功利的心态、急于求成的想法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它也反映了社会道德失范的一些真实面目。
三、专业伦理的重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幼儿教师专业伦理既是社会对幼儿教师教育的要求,更应该成为幼儿教师主动追寻并将其贯彻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内在动力。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它需要多方努力,通力合作。只有如此,才能建立相对完善的幼儿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从而推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一)制定政策,健全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保障制度
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需要组织化、制度化的外在保障。如果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缺少对严守幼儿教师职业伦理规范者的激励机制和对不遵守伦理规范者的惩罚措施,幼儿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就可能成为一纸空文。以教师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美国来说,早在1929年,即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成立之后,就通过了《教学专业伦理规范》,此后每隔10年修订一次。1975年,美国全国协会在访谈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其专业伦理规范的结构和陈述做了重大修改,通过了《教育专业伦理规范》。该规范除了在序言中强调“教育工作者承担维护最高伦理职责的重大责任”等内容之外,还详细规定了教师必须履行的对学生和专业的16条承诺(各8条)。[10]所以,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并健全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保障制度。这一机制应强调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激励作用,使幼儿教师具有加强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和良好的自律精神。另一方面,发挥教师团体、教育督导机构的监督作用,加强对违规幼儿教师的惩罚力度,防范幼儿教师违反专业伦理规范行为的发生。
(二)严格要求,建立幼儿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体系
笔者认为,专业伦理规范是所有专业的标志之一,虽然专业伦理规范不能保证专业人员的伦理行为一定符合伦理规范,但是一个专业如果缺少专业伦理规范,那么可以肯定地认为该专业并不重视专业伦理。幼儿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德性”与“规约”相统一。德性指的是品德素质一般要求,而规约则是针对幼儿教师专业行为的具体要求,既要追求教师专业伦理的共性化要求,又要体现教师专业伦理的个性化需求。其次,“专业”与“服务”相统一。既要体现幼儿教师专业的专业性,不能是一般伦理规范在幼儿教育领域简单的“复制”,又要强调幼儿教师专业的服务性,不能是遇到问题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再次,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统一,既要植根于我国的教育国情,同时又要体现其发展性。最后,制定程序民主化。台湾学者郭玉霞认为,专业伦理准则是专业人员透过专业组织所发展出来的,不是外行人或行外组织或机构强加其上的,但同时家长、相关单位都能有参与的管道。[11]
(三)整合资源,重视幼儿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一体化
现代教师教育分为三个阶段: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并且这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重视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一体化,并针对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问题开展针对性教育,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第一,职前教育是专业伦理形成的初始阶段,“专业伦理必须有专业知识和技术作为支持。若无专业知识和技术,行为就会鲁莽,甚至伤害所要对待的生命或社会”。[2]因此,在职前教育阶段必须改革幼教师范生教育课程结构,确立以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观,增设伦理教育课,使师范生掌握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原则、规范及其相应的理论基础。通过幼儿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培养师范生专业自主性、专业认同感、专业服务意识等。第二,入职训练是专业伦理具体实现阶段,新教师接受专门的专业伦理教育,进一步强调伦理的重要性,指导幼儿教师在解决具体道德问题时履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促使幼儿教师将专业伦理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内化为自身品质并外显到实际行动中。第三,职后教育是专业伦理成熟阶段,而职后的专业伦理教育需要教师很好地运用规范的培训教育,不断更新价值观,以有利于教师专业伦理行为的成熟。幼儿园要经常开展专业伦理教育,提高幼儿教师伦理修养的自觉性,引导幼儿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伦理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反思,让幼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培养专业伦理自律精神。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社会化的发展终结在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并在一定社会秩序中达到相对自治,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年幼的儿童在家庭里往往只处于服从的地位,或处于撒娇邀宠的“小皇帝”地位,要发展平等自治的伙伴关系是很困难的。但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使幼儿逐步体会到活动规则对活动本身的保障作用。
第一,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本身包含着许多规则,如节奏、音高等。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规则,音乐才能表现出优美的旋律。通过音乐活动所获得的这种规则意识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活动中理解并遵守这些规则,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第二,音乐教育活动能够提供在其他各种教育活动中相对缺乏的与同伴的共同活动(尤其是音乐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恰恰是这种相互作用的平等交往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理解要把活动进行下去,必须遵守规则。这时,规则不再是成人强加于他们的了。这种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为幼儿今后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协作的意识技能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大多需要协作才能完成:唱歌以合唱为主;舞蹈以集体舞为主;打击乐中合奏占主要地位;音乐游戏中集体游戏又最受幼儿欢迎。这些音乐教育形式对促进幼儿协作意识与协作技能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演奏打击乐时,只有各种乐器的音色、节奏协调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合唱时,也只有当音色、音高协调起来,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这两种活动中,协调的意识格外重要,因为协调的活动来自于协调的意识,协调意识的培养有赖于合适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先让幼儿整体地学习乐曲,引导幼儿自己选择乐器,集体讨论分组的方法和演奏方法,最后引导幼儿倾听集体演奏的音响效果。这种自编、自奏、自我欣赏的活动很受幼儿喜爱,因为他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协作的快乐,从而萌发出协作的意识。集体音乐游戏及集体舞是很受幼儿欢迎的音乐活动形式,这里同样有促进幼儿社会化的潜在功能——协作技能的培养,如协调角色扮演的技能、共享空间的技能、协同动作的技能等。教师如能挖掘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并充分利用它,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协作技能的发展。如在跳集体舞时,幼儿必须先找合作的同伴,然后找到合适的空间,还必须使双方相同乃至不同的动作协同一致,从而使他们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三、培养声乐乐感,加强声乐内涵理解
乐感的培养可以从小做起。当孩子进入歌唱状态后,便可以开始演唱一些儿童歌曲。很多孩子在歌唱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音乐本体的认识和把握,演唱时虽然是唱了,却不知道是唱了什么,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情感,还不能对自己演唱的作品有很深的了解,最多只是从歌词的表面意义上理解歌词的含义,对于小班的孩子能理解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好了,但对于大班的孩子更好地诠释作品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对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风格等给学生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包括对整个作品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以及风格的把握等等。只有充分理解作品,做到有备而来,才能真正地演唱好儿童作品。一是让孩子们多听故事特别是有趣的童话故事。这样不仅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丰富情感体验,还可以因此增加对乐曲和歌曲内容的感悟和鉴赏能力。二是让孩子们多听多念儿歌。多听多念儿歌,可以训练他们的咬字、吐字能力,如果边念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则可以培养他们的韵律感、动作协调感和表达能力。三是让孩子多欣赏音乐。平时要让孩子多欣赏音乐,使孩子从音乐中感受乐曲的音准、节拍、节奏、力度、强度、速度、音色等,在孩子吃饭时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不要太刻意,要无意识、无负担地让孩子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步领会音乐的妙处。如一些钢琴名曲或一些用民族乐器演奏的电子合成音乐,不仅成人爱听,也很受孩子们的喜欢。有些曲子应要求孩子们反复听。
四、要遵循幼儿声乐的教学原则
一、在各领域中渗透数学教育
各领域教育内容虽然研究对象不同,但都包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完成各领域教育任务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渗透有关数学教育内容。例如:在绘画、泥工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有关空间、形状、对称意识以及体积、重量等感性经验。在科学教育中,幼儿可以自然地运用测量、数数等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形成空间方位意识,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我们让孩子欣赏自然界中蕴含数学美的物体,如蝴蝶、花朵、植物叶子、向日葵等,让幼儿感受排列形式秩序美与和谐美,感受数学魅力。
把数学教育渗透到幼儿园各科教学中,让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兴趣,也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如在“果汁”活动中,课前在数学角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景,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老师当果汁店的老板和客人,这样让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子之间的容量关系,从而又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数学教育中注重幼儿个体差异
新《纲要》提出:“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自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尤为突出,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感悟快,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维缓慢,感悟满,总不开窍。如在中班的《雨伞隧道》活动中,能力强的可以提供材料让孩子统计伞、中等的可以提供图片,让孩子给伞排序,能力差的幼儿可以提供材料,按颜色给伞分类。实践证明,只有承认孩子的差异,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操作练习,才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支持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流,内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这也是新《纲要》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之一,俗话说:千人千面,说明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表现方式,老师只有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自由大胆地表现。如:让中班孩子想办法让“8”只小猪和数字“7”成为好朋友时,老师不做示范,鼓励想的办法越多越好,但要说出一定的道理。孩子们操作结果真是令人惊叹,他们的表现方式可多了,有的把7改成8,有的给一只小猪打个叉。画条线,圈起来,涂颜色等,还有的干脆把一只小猪撕掉了,孩子们是多么有创意呀。再如:在中班的《冬日暖洋洋》穿衣戴帽活动中,根据帽子上、围巾上、手套上的数字贴上混合物品,如花、蝴蝶等,还有的贴得慢慢的,既有苹果,又有蝴蝶,还有小草等。一次在分区活动中,我发现薛静小朋友就是这样毫无目的地在随意摆弄。当我请他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告诉我说“5只蝴蝶、5颗苹果、5颗小草、5个圆片、他们和帽子上的5都是好朋友。”听后我恍然大悟,原来里面竟藏有这么多的5,难怪要摆得满满的,我不禁为他的独特表现而喝彩,在教学活动中,当孩子表现得让人难以理解时,老师不妨耐心来听一听,孩子的回答会让你惊叹不已。
三、在数学教育中应以游戏为主
教育学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内容要重点突出数、形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规则不要过于复杂,而且情节应让幼儿所能理解的。小班和中班的数学活动应以游戏方法进行,以游戏为主,大班可适当减少,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的习惯和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教师在组织或指导游戏时,应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充分挖掘幼儿潜在的能力,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游戏中掌握知识,获得发展。为了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引导幼儿学习统计,教师请幼儿轮流担任“出勤统计员”,按准时、迟到、缺勤、男孩、女孩以及总人数分别进行统计。妞妞每次担任统计员时都出现错误。于是,在一次谈话中,我向妞妞妈妈提出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孩子创造机会进行练习。妞妞妈妈很诧异,觉得自己每天都让孩子做数学练习册,连乘法口诀都会背,怎么还需要练习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