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3 01:46: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考地理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解题时必须认真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综合分析,明确材料的中心问题及属性,理清它们与地理学科中哪些知识、规律和原理发生联系;明确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辨别哪些是人类活动对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起主导性作用,哪些是关键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样,通过阅读从材料中提取关键性信息,掌握材料的核心和问题的本质,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准确地把握材料的有效信息,真正读“懂”题后,就可避免避免“下笔千里,离题万里”的苦恼。
准确审题,正确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地审题,包括给出的文字材料、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等。要尽可能挖掘一切对解题有用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创设解题情境。
1.对于文字材料要留意每一句话,每个数字、符号,因为这些都会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忽略了某点就可能答非所问或答不全。尤其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
2.对于各种地理数据统计图表,要首先熟悉图表的结构特征,了解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还要研究该地理要素变化的趋势。比如地理坐标图,要弄清楚横坐标表示的是什么;到底有一个或两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有时还必须注意坐标的刻度是否一致。
3.在地图上,给出的经度、纬度、山脉走向、山脉的高度、河流、行政区界线、铁路线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能够建立起相应的空间概念,进而与区域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地理图表的试题,要结合文字叙述分析阅读地理图表,准确获取有效解题信息。另外还要注意挖出隐含信息。有些试题的条件是地理原理中必须的,而试题往往有意识以间接方式或在细微处表示。
二、积极联系教材,将地理知识与试题要求“对接”
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活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来解答试题。在掌握有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地理思维,综合分析解答问题。运用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知识。有时由于题目条件隐蔽,层层设障,并且没有明显的正误倾向,只能依据条件去判断、推理。在此基础上要理清头绪,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并找出优势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1.积极联系教材,拓展地理思维。虽然材料分析题提供的情景是联系社会实际的问题情景,对学生而言是新情景和新问题,然而它必然是教材内容的“影射”。以教材的原理、规律和模式为知识基础进一步分析材料,进行横向的延伸与纵向的深入拓展,以求触类旁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探索解决措施和对策也就是所谓的会应用知识,就是为解决问题而回忆相关知识并选择有用知识的过程,从而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2.运用知识不仅需要记忆,而且还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地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往往使学生出现某些弱点,而不易重现已学过的知识,甚至重现错误的或带干扰性的知识等。例如,回答“说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题,题意与要求十分易懂,但对这一界线却已模糊(可能与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混淆)甚至忘记,也就无法解答此题了。
3.地理概念复杂多样,有些概念十分接近,但又不同,也容易造成干扰性。比如地形、地形区、地势、地貌是相互联系、但又不同的概念,在解答问题时,容易弄混。例如,题中要求“写出图中的×处的地形区名称”,很多学生写成“高原”、“山地”之类的地形名称,却不知必须写成“××高原”、“××山地”,进而导致失分。再如,题目问“北美的地势特点是什么”,如果把答案写成了“东部为高原、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山”意思虽然不错,但不符合题目要求,学生写的显然是北美的地形分布特点,地势特点应写成“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低”。
为了解决问题会用知识,就需要加强巩固知识的教学,对知识有良好的记忆,同时要不断地加强知识系统化,了解知识间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重现知识。此外,在教学中经常介绍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事例,也有助于学生重视知识。
4.综合思考题目。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学生应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思维方法,知道应从哪些角度去全面地、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不同地理事物的特点。
例如,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要知道从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范围、界线)、地形(主要类型、组成、地势、地表形态、分布、成因)、气候(气候类型、气温与降水特点、温度带、干湿区、成因)、河湖(分布、补给、水文与水系特征、成因)、植被(类型、分布、特点)、土壤(类型、分布、特点)、自然资源(种类、分布、数量、质量、优势和制约性资源)等入手。
分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区域社会构成特点(人口状况、民族状况、宗教,文化,教育,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在世界或全国的经济地位、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城市)、区域经济竞争力(优势、制约性因素)、区域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等入手(综合分析区域内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因素,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另外,要牢记地表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仅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制约关系。
5.主动迁移材料,打开解题捷径。教材中用文字叙述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发展,演变过程,许多都可以通过图形表现出来。运用图文转换和图形变式进行能力考查是高考地理命题的一种重要方式。
例如,地球光照图应善于把平面图迁移为立体图;斜视图迁移为正视图;俯视图迁移为侧视图。在地图中应善于把等高线图迁移为地形剖面图。再例如,将材料中的传统工业区向“德国鲁尔区”迁移;新兴工业区向“美国硅谷”迁移。材料迁移的总体原则是要把抽象的迁移为具体的;陌生的迁移为熟悉的;复杂的迁移为简单的,这样自然就打开了解题的捷径。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进行图文转换,图形变式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是提高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往往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三、注重答案文字的锤炼、组织
考试时做到了以上两点,并不代表该题的考分就十拿九稳了。有很多考生既充分地获取了解题的有用信息,也成功地使自己拥有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与试题进行了“对接”,但得分情况仍然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有很多是由于缺少科学、逻辑、全面地答案表述。在表述时颠三倒四,词不达意,乃至丢分。
1.简明扼要,科学规范。地理综合题能否严密组织答题体现了学生的个人全面素质。地理综合题的文字表达要努力做到科学性、规范性、专业性、简洁性、完整性、逻辑性、明确性、条理性和层次性。例如,科学性就是要求不违背科学原理;规范性就是要求不用口语化答题,要用科学术语;专业性就是要求尽可能地使用地理学科的专业名词;简洁性就是要求回答问题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明确性就是要求答题一定要答在点子上,不能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等。
2.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答题时要尽可能少写或不写错字、别字,字迹要工整、大方,要点最好用“①②③④”标好,要点之间用“;”隔开,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在高考地理考试过程中,一般综合型试题的题目都比较复杂,给出的条件也很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先对题目进行整体审题,了解题目的大概意思以及题目要求考生做出解答的问题类型。在整体审题过程中大致浏览题目所给出的材料,并根据所提供材料对解题类型有一个大概了解,对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体概括。
2.准确审题
在对题目进行整体审题后,考生对综合型试题的考查内容以及提供的材料都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时在准备开始解答综合题前,要对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和题目的问题进行仔细阅读,例如,题目中提出的经纬度、太阳高度角、位置分布、图例图标等信息。对题目所提供的所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仔细阅读材料中的每一段话、每一个数据、每张图例表格,总结出题目和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明确解题过程中的主导思路,防止发生所答非所问的问题。
二、利用材料信息
地理的综合型试题一般都伴随着数据、地图或者图表等材料信息。在对综合型试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要学会多应用题目中所提供的材料信息。例如,题目中多次提到四川盆地,那么可以由此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考查的是中国地理知识;其次,四川盆地有高山阻挡、海拔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等知识点;最后,再根据具体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内容作出准确答案。
三、学会进行知识迁移
高考地理的综合型试题不仅是对学生地理知识储备量的考验,也是对学生临场发挥、随机应变能力的考验。地理考试主要考验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以及对不同类别的材料进行分析的综合能力。根据不同题目和材料进行知识迁移需要考生具备过硬的地理知R基础。例如题目所给出的问题是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方式。那么根据所学知识想到石油、天然气均为流体,只能使用管道运输的方式,再由管道运输所想到管道运输的优点(运输成本低、所占面积小、连续性强等)。
四、注重答题细节
在解答高考综合题时要尽量使用专业的术语,答题卡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区域进行了有限规划。这要求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尽量使用准确、精炼的语言进行作答。在答题过程中使用书面语言,切忌出现白话文。高考试卷是流水式阅卷,每一名阅卷老师要在短时间内对大量试卷进行批改。在综合型试题的阅卷过程中简练的答题内容可以更好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使得阅卷老师根据知识点对试题进行打分。
在答题过程中要做到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不要使用套话对试题进行解答。在综合型试题的解题过程中,很多考生对于同类型的问题使用套话进行作答,导致多个试题的答案出现严重雷同。同时在综合型试题的解答过程中,由于答案内容过多,导致阅卷老师不能很清楚地看到采分点。考生可以在答题时将答案内容标注序号,或者使用首先、其次、最后等条理清晰的词语对解题答案进行合理划分。这样不仅可以更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也可以帮助阅卷老师更快速地抓住答案的采分点。
在答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认真书写、规范作答。阅卷老师每天都要审阅大量的试卷,一份书写规范的试卷可以有效缓解老师们的工作压力。规范的书写不一定要求学生的字迹多么漂亮,只需要在作答过程中清楚写好每一个字。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答题过程中大量出现错别字和勾抹痕迹,如将“锋面”的锋字写错成“峰面”;将“大洋洲”的洲写成州等。规范的书写以及整洁的卷面可以对考生的考试成绩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在综合题的答题过程中考生也要格外注意。
科学合理的解题方法可以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中提出的方法要领适用于每一名文科考生,相信只要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拥有细心、信心和决心,一定可以取得满意的高考成绩。
1、信息呈现形式新颖多样,综合性、应用性强。试题多选材新颖,重视新情境、新材料的综合运用,使考查的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这种综合性极强的信息呈现方式,涉及的地理要素多、知识跨度大,考查的内容也常融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而且关注时政、社会热点,以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现象为情境,显现出极强的应用性。
2、区域载体各具特色,空间性、时间性强。以区域为载体,从特定区域环境的各个角度切入,用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思想、观点、方法去分析区域不同时间与空间的自然地理特征、工农业生产活动布局,比较区域差异,评价人类活动的合理性,预测区域发展趋势等。
3、围绕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设问多变,创新性强。综合题多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等问题,情境材料不同,在设问形式上不断翻新,这对考生掌握相关地理知识、思考问题的“面”有很好的考查。近年来,试卷中出现了开放性设问,对考生对同一问题不同的思维角度和地理科学态度又有很好的考查。所以,培养批判性、创新性等多角度的思维是应对设问多变、开放性试题的主要出路。
4、答案制定系统、灵活,不局限于教材,选拔性强。试题不仅设问新颖,答案的制定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突出系统性。常需要考生在给出的大量综合性信息中挑选出有用信息,组织、总结自己的论点。这需要考生对所用知识在头脑中有清晰的构架和脉络,清楚各知识间的联系,对基本原理有深刻的理解,能灵活地针对问题,全面、系统地把相关知识组合在一起,完善答案。
针对以上特点,同学们在解答综合题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方法,以提高解题能力,取得高分。
1.规范阅读,用心审题。用心审题要明确“欲速则不达”,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答题,综合题得分根本,不在于你做了多少题,关键在于你做对做全多少题,所谓“捡到篮里方为菜”,不能“荒不择路”,那样往往是“南辕北辙”,损失更大。
审题审什么,在能力立意要求的地理考试中,首先应能够从题的材料中获取解题信息,审题就是审材料内容,审图和文字中信息,图中的图例、点、线、面状信息。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读图的规范步骤和方法,审题的目标是要穷尽所有信息,全面细致分析材料和问题。审设问应注意限定条件,评价还是描述,是说明还是分析,是有利条件,还是不利条件等,审清了设问条件,答题才能有的放矢,答对所问,从而得到高分。
例4:材料一 天然橡胶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是制造轮胎的原料。天然橡胶喜高温、高湿:年均温在19℃以上,以21℃~27℃为宜;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相对湿度70~80%;静风向阳,风速60厘米。热量条件的保证程度,特别是越冬低温状况是橡胶树生长的限制因素。绝对低温
材料二 哀牢山脉宛若一道屏障纵贯云南中部,在云南气候上有着重要作用。哀牢山西坡水热条件较东坡优越。
材料三 我国天然橡胶分布图。
哀牢山西坡的橡胶林多选择在阳坡的山腰部位,并放宽行距;哀牢山东坡地区,橡胶林则选择在北部有屏障且向南开阔的马蹄形环境中,并且要预先营造防护林。分析橡胶林如此布局的原因。
这是小切口、大分值,体现信息获取和解读,强调分析、思考能力,注重深度考查的一道题。一般仿真高考试题和高考答案分值及要点分布相似,往往是2分或者3分一个点,就此题信息量来看,应该有6个要点,并且答案就在信息、材料中,就在对材料的分析过程和知识对接中。材料中提到橡胶生活习性,喜湿喜热,怕风畏寒,设问中“阳坡—放宽行距”、“北部屏障—马蹄形—防护林”,结合图和材料二哀牢山西北—东南走向,西(南)坡迎风坡水热条件优越,将橡胶的生活习性和设问中的条件一一对接,即可答题。这里不可表面分析,如放宽行距是为了增加行距空间,也不可主观凭经验和记忆臆断答题,如营造防护林是为了保持水土。
参考答案:西坡受寒潮影响小(2分),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山腰部位降水丰富(2分),选择在阳坡并放宽行距可以充分利用光照(2分)。东坡受寒潮(冷空气)影响较大(2分),马蹄形地形可以阻挡冷空气(2分),营造防护林可以减小风速(2分)。
2、归类问题,构建思维模式。地理客观题强调对知识理解层面上的能力考查,注重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地理主观题更能体现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综合归纳近几年高考命题设问,其问题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就图填空:在区域定位基础上的地理事物的再认,主要从图或材料中获取信息;②原因类问题:从自然原因(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和人为原因(主观上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回答;③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从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和社会经济因素(工农业基础、交通、市场、科技、历史、劳动力等)分析;④环境问题分析: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考虑;⑤措施类问题:主要从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四个方面结合实际考虑。要把握各类问题的答题方向,同时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同类试题的解答方法和语言表述。
3、研究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由于高考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以及阅卷标准的把握,高考试题各题目分值设置一般是按要点给分。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分值,再结合题问题的设问,可以估测答案要点数目。例如有一小题的分值是6分。我们就可这样估测:如果答案要点为1个,答对得分,不对0分;如果要点为2个,每个3分;如果要点为3个,每个则2分。第一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法判卷,对了得6分,不对不得分,对于学生(视分数为命根)而言,未免太残忍点;从历次模拟考试和历年高考来看,6分的题要点数目一般是3个,每个2分。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只答了一个要点,无形中就失去了如4分,即使答了两个要点,也失去了2分。而对于三个要点的题目,为避免失分,一般我们选择4-5个方面去答,这样失分的机会就相对少一些。
4.答题规范、表达准确。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逻辑严密、答案简洁、条理分明,是规范解答地理综合题的宗旨,文字表述要注意地理术语的运用,要用直观、明确、精练、科学化的语言,用词用句可回归教材,规范用语,应力求准确,措辞要认真推敲,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叙述要符合学科习惯和规范。“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综合题规范答题的宗旨。
(1)注意从图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有效的信息,并能够适当地迁移知识。答案来自于对信息的提取和归纳整合,这叫“论从图(表、文)出”。(2)规范用语,回归教材,运用地理学科术语进行表述。酝酿“语言”时,应“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他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等。答题时,许多考生明确答题方向,也知道答案,可就是表述不规范,使用非专业术语,造成语言表述不到位。
分析 首先要认识到本题物理过程主要有,传送带在外力(电机)作用下先加速后匀速,煤块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相对传送带静止。其次要理解“留下的痕迹”物理意义是什么。 传送带在电动机作用下先以a0做匀加速运动,设经过t1对地位移s′速度达到v0,以后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煤块和传送带发生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对煤块做正功,使煤块以a=μg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2,对地位移s2,速度达到v0,此时传送带对地位移为s1,共速后相对运动消失。两者对地位移差l=s1-s2,即相对运动位移就是煤块留下的痕迹。从不同角度切入有多种解法。
解法1 常规解法 该方法就是典型的牛顿定律和运动学结合的方法。
解 煤块在传送带的摩擦力作用下加速至v0,对地位移为s2,加速度为а
由牛顿定律有μmg=ma ,a=μg
传送带加速至v0,时间为t1,煤块速度为v′。
对传送带有和煤块分别有
解法2 平均速度法 平均速度是一种等效速度,线性变化可对初末速度求算术平均值。用平均速度求位移较之用运动学公式求位移要简单。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用得较少,表明学生思路单一不开阔,思维受约束较重。本题用牛顿定律求出加速度后,用平均速度求位移会比较简单。
解 据牛顿第二定律μmg=ma
煤块受滑动摩擦力作用产生加速度 a=μg
传送带和煤块加速到速度为v0时间分别为t1、t2,位移分别是s1、s2。
解法3 图像法 将无形的抽象思维,转化为有形的形象思维将大大降低解题难度。这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在中学物理中应给予重视。本题做出速度图像,将求相对运动的位移直接转化为求图形面积的问题直观简便。
解 做出传送带和煤块的速度图像如图1,曲线OAB为传送带速度图像,曲线OB是煤块的速度图像。直线OA的斜率是传送带的加速度a0,直线OB的斜率是煤块加速度a=μg 。t1、t2分别为传送带和煤块加速到v0所用的时间。图像中梯形OABt2面积为传送带对地位移,三角形OBt2面积为煤块对地位移,两图形面积之差即三角形OAB面积就是煤块留下的痕迹。
解法4 功能原理动力学法 应用功能原理是处理力学问题的常见方法,在传送带和滑板滑块问题中亦如此。传送带问题和滑板滑块问题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互为物理模型,传送带可将其视为滑板,则传送带上的物块就是滑板上的滑块。本题只需做一些简单变化也可从能量知识角度求解。
解 由于传送带有电动机提供动力(能量),系统动量不守恒(这也是区别于一般滑板滑块孤立系统不受外力作用的情景),且传送带质量未知,这给用功能原理解题带来困难。但若设传送带质量为M,加速时电动机提供动力为F1,匀速运动时电动机提供的动力为F2,传送带对地总位移s1 。由牛顿定律
加速时对传送带有F1-μmg=Ma0,此时对地位移s′1。
匀速运动时,F2=μmg,对地位移s1-s′1。
对传送带和煤块这一系统由功能原理
结合前面计算s1=2a0-μg2μga0v20
留下的痕迹
解法5 相对运动法 合理选择参照物往往可简化解题过程。本题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煤块的运动情形为,煤块先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a0-μ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加速度为a2=μg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与传送带共速相对静止)。速度图像如图2所示。煤块留下的痕迹即相对位移就是图像三角形的面积。由图像有
解法6 非惯性系动力学法 因选择传送带为参照物是非惯性系,应用牛顿定律时应对受力物体引入惯性力,这样牛顿力学规律仍成立。结合本题以煤块为研究对象,煤块受滑动摩擦力f=μmg,和惯性力F=-ma0做匀变速运动。由动能定理,摩擦力和惯性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初末两状态速度均为零。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不难发现,地理二卷综合题都是以文字、图表为背景,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创设问题新情境,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有效信息、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这已成为地理学科的显著特色。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这一能力?现我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的思考作说明。
一、仔细阅读材料和图等素材,获取和解读信息,明确试题的立意和设问。
综合题往往都要提供一些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有文字材料或图表。文字材料一般包括试题条件、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等内容,解读文字材料最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和“限制语”。关键词和限制语主要有:①时间限制时间有时刻、日期、季节、时期、地质年代等之分。②空间限制:地理位置包括经纬位置、海陆位置、海拔位置和相对位置;海洋与陆地、东部、西部、中部、南部和北部、高空与近地面、地表与地下。③属性上: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范畴之分;也有抽象和具体之分等。即使是属性相同,还存在级别高低的差异。因此,高考题中所给的材料切不可轻易放过,要认真阅读。找出有效信息,是解题不可缺少的,甚至于本身就是试题的答案。解题时必须认真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综合分析,明确材料的中心问题及属性,理清它们与地理学科中哪些知识、规律和原理产生联系;明确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辨别哪些是人类活动对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起主导作用,哪些是关键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样,通过阅读从材料中提取关键性信息,掌握材料的核心和问题的本质,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为了准确把握材料的有效信息,真正读“懂”题,避免“下笔千里,离题万里”的苦恼,笔者认为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通读。即全面阅读,整体把握信息。分析问题就是明确问题的内容与目的,了解解决问题的条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审题过程,这是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学生解答问题,必须清题意,明确问题问什么,提出什么要求,等等,而要解决该问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哪些有用条件解决问题等。通过近年高考题型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命题的材料题就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通过有用信息和已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归纳并整理得出结论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对能力的考查,而不是默写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这一方面必须在平时作题中训练。分析问题这一环节,通常被学生忽视,学生一般是拿过来题就做,缺少分析问题这一环节,这往往是学生在应用地理知识时出现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问题是学生的一种智力活动,它包括学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以审题为例,首先要有正确的认知过程,即看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思维过程理解题意,进一步分析题目所给概念的关系,明确题目要求。通读的目的就是大致弄清楚本题是人文还是自然地理;是中国还是世界地理;是不是综合了人文与自然、中国与世界;是不是自己熟悉的;是不是紧扣了社会热点,这个热点自己又了解多少;本题涉及哪一本教材,哪一章节;材料中的图是教材中的还是以往试卷中出现的,如果图感觉似曾相识或根本没见过,则或许是我们熟悉的图表的“变脸”,因为要相信万变不离其宗,“宗”即“课本”。可见,通读的效果在于“定下心”。
第二步,画圈。即抓住关键信息,筛选有效信息。我发现很多英语教师在给学生训练阅读理解时,都强调学生要边阅读边画圈。圈什么?圈与题干一样或相近的一些短语或单词。这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读懂材料,并能迅速抓住关键信息。虽说“隔行如隔山”,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么,什么是地理的关键信息?地理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题时能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现象”显得尤为重要。我把上述信息称作地理综合题的“黄金信息”,当然是有效信息。不仅阅读材料时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画圈”,阅读题目的设问也需做这个工作。因为只有明确了题目要我们干什么,才能“答即所问”。例如,题目让学生“评价或分析××区位”,关键信息就是“评价”或“分析”,这两个词都是中性词,就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评价或分析。如果题目要求“分析××有利的区位”,关键信息自然就是“有利”了。可见,画圈的效果在于“定细心”。
第三步,标注。地理综合题十之八九都是提供图文材料,所谓标注就是把文字材料中直接(显性)或间接(隐性)获得的有效信息(如,经度、纬度、海拔、方位、地名、风向、流向、时间等)标注在材料的图中,以明确、丰富图表信息,为进一步打开解题思路提供充足的感性信息(或依据)。可见,标注的效果在于“定清心”。
二、积极联系教材,拓展地理思维。
虽然材料分析题提供的情景是联系社会实际的问题情景,对学生而言是新情景和新问题,然而它必然是教材内容的“影射”。以教材的原理、规律和模式为知识基础进一步分析材料,进行横向的延伸与纵向的深入拓展,以求触类旁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探索解决措施和对策也就是所谓的会应用知识,就是为解决问题而回忆相关知识并选择有用知识的过程,从而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会用知识,这不仅需要记忆,而且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地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往往使学生出现某些弱点,而不易重现已学知识,甚至重现错误的或带干扰性的知识等。例如,回答“说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题,题意与要求十分易懂,但对这一界线已模糊(可能与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混淆)甚至忘记,就无法解答此题。另外,地理概念复杂多样,有些概念十分接近,但又不同,容易造成重现错误或出现干扰性知识的现象。例如,地形、地形区、地势、地貌,是相互联系,但又不同的概念,在解答问题时,容易弄混。例如,题中要求“写出图中的×处的地形区名称”,很多学生写成“高原”、“山地”之类的地形名称,却不知必须写成“××高原”、“××山地”,导致失分。再如,题目问“北美的地势特点是什么”,如果把答案成了“东部为高原、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山”则意思虽然不错,但不符合题目要求,学生写的显然是北美的地形分布特点,地势特点应写成“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低”。为了解决问题要会用知识,就需要加强巩固知识的教学,对知识有良好的记忆,同时要不断加强知识系统化,了解知识间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重现知识。此外,教学中经常介绍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事例,有助于学生重视知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逐步构建完整的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思维方法,知道应从哪些角度全面地、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不同地理事物的特点。例如,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要知道从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范围、界线)、地形(主要类型、组成、地势、地表形态、分布、成因)、气候(气候类型、气温与降水特点、温度带、干湿区、成因)、河湖(分布、补给、水文与水系特征、成因)、植被(类型、分布、特点)、土壤(类型、分布、特点)、自然资源(种类、分布、数量、质量、优势和制约性资源)等方面分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区域社会构成特点(人口状况、民族状况、宗教、文化、教育、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在世界或全国的经济地位、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城市)、区域经济竞争力(优势、制约性因素)、区域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综合分析区域内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因素,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另外,要牢记地表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仅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制约关系。
三、主动迁移材料,打开解题捷径。
教材中用文字叙述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发展,演变过程,许多都可以通过图形表现出来。运用图文转换和图形变式进行能力考查是高考地理命题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地球光照图应善于把平面图迁移为立体图;斜视图迁移为正视图;俯视图迁移为侧视图。在地图中应善于把等高线图迁移为地形剖面图。再例如,将材料中的传统工业区向“德国鲁尔区”迁移;新兴工业区向“美国硅谷”迁移。总之材料迁移的总体原则是要把抽象的迁移为具体的;陌生的迁移为熟悉的;复杂的迁移为简单的,这样自然就打开了解题的捷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进行图文转换,图形变式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是提高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往往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1.试题信息出自教材之外,具有新颖性。地理试题或出自实际热点问题,或基于合理的假设和推理,或源于高校地理课题研究。试题往往使用崭新的材料和情境,将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的核心地理素养。当试题信息涉及的新概念学生没有学过时,材料会对概念或原理给出阐释,这就需要学生会解读信息:甚至有时试题提供的情境与学生原有的常规认知产生“冲突”,就更需要学生基于新的问题情境下调用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破除解题中的困惑。
2.信息载体多样化、组合化。地理科试题中信息载体形式多样化,有文字材料、地理图像和表格等。有时可能在综合题中以文、图、表等不同形式给出组合信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否有效、全面地获取和解读信息直接关系到解题效率的高低。
3.显性和隐性信息相结合。一般来说,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往往很简练,而且题目不会将所有地理信息都直接说明,而会在材料中隐含,只有学生自己发现了这些信息,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答题。
二、从不同的信息载体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在作答过程中,有的学生对题目没有仔细阅读和分析,就凭经验作答,或答非所问,或遗漏重要信息。因此,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地理信息的载体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应“因信息制宜”。分析如下:
1.文字性信息。文字性信息是最基本的信息方式,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材料,还包含图、表格的名称、引文或者说明,题干的设问等。地理文字信息给出了解题的基本材料,还包含考查意图、内容和方法,其获取来源主要有:
(1)文字材料:文字材料往往经过了精心推敲,与中心无关或干扰性强的信息基本舍弃,而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则相对完整,因此解题时一定要对信息材料由表及里地精细化阅读,提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
(2)题目的设问: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设问中的核心问题及其属性,属于哪一类问题、明确设问的逻辑性、前置条件、问题指向,才能依据设问从背景材料中快速提取相应的有效信息,调用相关原理、规律进行解答。
(3)试题的答案:围绕同一背景材料设置的组合式命题,试题各设问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前一题的答案为解答后一题提供了相关信息。
2.图像信息。图像信息包括区域地图、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景观图等,地理图像信息可分为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常见的显性信息包括经纬度、大陆轮廓、国界线和省界线、等值线、图像符号等。隐性信息一般不直接呈现于图中,或者呈现形式是多要素叠加,看起来错综复杂,干扰视线,扰乱思维。因此,要仔细审题,抓关键词,认真筛选信息(与设问无关的图形信息可以暂时忽视),寻找信息之间的关联,调用知识和原理解答。其获取信息步骤一般如下所示:
3.表格信息。表格信息是指通过表格形式呈现的地理数据的属性、类别、单位等信息,多为统计性数据,各数据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紧密。判读表格信息的一般步骤为:读表名一析要素一析属性一读数据、找关联一调原理。
三、注重解题规范性训练,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严密审视问题的设置,把握设问中心,明确答题方向。答题切忌思路信马由缰,想到哪就答到哪,“牛头不对马嘴”。为提高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须加强审题的规范性训练。
1.审文――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题制宜,确定思路,做到:审主题、审材料、审题分。要注意审题干的设问,勾画句子成分:一找“主语”――确定答题方向:二找“连词”――需要回答几个问题;三找“定语”――锁定概念的内涵、外延,找出目标项,如限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定的答题角度:四找“行为动词(说明、简析、分析、比较、判断等),明确答题要求(是定性还是定量,是描述还是分析、是归纳还是演绎;是比较还是综合,是策略还是评价)。
2.审图――对图像信息进行获取和处理。认真阅读图例及注记,找出点、线、面、箭头、数字、形象符号等代表的意义及其在图上的分布规律:“点”――常表示城市、港口、工厂、矿产、旅游点等的确切地理位置;或起点终点等时序。“线”――有经纬线、等值线、交通线、山脉、河流等线条。“面”――工业区、农业区、气候区、地形区、某要素分布范围等。“箭头”――表示自然或人文地理要素(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空间运动变化方向和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不同类型图表,其审图重点不同,一般分为如下几类:
不论哪一类图,其审视解题过程一般为:看图名定主题一看图例和经纬网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一分析要素空间联系和时间演化一分析、归纳、综合一组织答案要点。
此外,在获取信息和解题的过程中不能机械、僵化、孤立地看每一个材料和问题,而应因题制宜。为增强解题思路的灵活性,应培养如下观点:
①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全局观。应认真分析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试题间的内在联系。作为地理学科内综合题,一般都是以“区域图”作为载体,其命题的基本思路为:图像定位一地理特征分析一成因分析一人地关系分析一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对策。当考生明确试题要求之间的联系后,可以回忆相关的知识结构,快速检索每一个材料信息应被对应置于哪一个问题答案的分析、组织中,有针对性地提炼重要信息,组成思维链,从而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评价,提高地理核心素养。
1 前言:课题提出和研究的背景分析
浙江省高考“文综”自主命题已有数年,风格日渐形成、思路日趋清晰。纵观历年高考,地理试卷呈现如下特点:(1)注重地理基础和主干知识的考查;(2)以能力立意,试卷选材丰富、呈现方式多样;(3)关注地理学习方法和“理性”思维取向;(4)试卷结构和题型变化不大,但逐步常规化、亲和力更强。然而,从考查结果来看,试卷尤其是综合题的得分却远远低于命题者或高三师生的预期,详情参见表1。
表1信息显示:一是多年地理试卷难度系数维持在0.50~0.55之间,说明命题总体难度控制已驾轻就熟;二是存在比较明显的结构性波动,其中后期综合题难度系数变化较大,难度有所提升。由于信息呈现方式及设问的常规化,使综合题的解析日益成为一种可预见性的学习活动。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三地理教师综合题解析能力培养提供了风向标。在此,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解答能力培养的策略作一些肤浅的探究。
2 高考地理综合题得分低的成因探究
2.1 知识层面:概念模糊、理解缺位,“库存”结构性不足
学生综合题的解题能力较差,在综合题中丢分太多,表面上看是审题能力的欠缺,语言表述较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不足,而实质上则是体现学科本质的学科思维方法的欠缺,以及对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把握不够。
案例1:2009浙江文综
参考答案
(1)66.50N及其以北地区。
原因:黄赤交角为23.50,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消失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4分)
此题中原因的得分不高凸显出学生对黄赤交角概念、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
2.2 能力层面:能力单一、方法杂糅,“调度”混乱无序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建构在知识之上的能力更是学生学习及高考考查的精华。在近几年的《考试说明》中,地理部分都把四大能力的要求列在最前面,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案例2:2011浙江文综
参考答案
(1)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
快;封冻期短;流量小
(2)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此题得分率并不高,原因就是虽然学生背出了答题模式,可能得到了一些分,但不会具体结合相关图表知识、区域知识去分析,因而得分不高。
类似的情况还很多,因此,教师帮助有效学生提高四大能力,才能让学生在综合题作答的时候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3 高考地理综合题解答能力提升的策略探究
知识学习是能力提高的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题解题能力,高三阶段的教学,教师自然是应把地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教学作为重点;同时高三的学习是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性整理和升华性提炼的高级学习,笔者认为,要想获得进一步的提升,还应建立在对本学科本质理解和把握基础上。因此高三复习对地理核心概念、关键概念、重点原理的讲解还是有必要进一步深化,辅以适当的方法指导并最终促成高考综合题解答能力的自然生成。主要策略列举如下:
3.1 概念讲清——知识之根,学习之本
3.1.1 强化核心概念
中学地理中重要的30个地理概念有:位置、方向、形状、地带性(非地带性)、区域(空间)、时间、能源、自然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地球运动、地图 、地质作用、区位(布局)景观、地形、(地貌)气候(天气)、水文、植被、土壤(岩石)、人口、聚落、产业、农业、工业、交通、商业(贸易?金融)、旅游、文化、科技。这些核心概念大多是地理学的要素性概念,是进行地理思维的基础。
3.1.2 注意易混概念的区别
如农业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概念讲解一定要清楚,而不能含糊带过,否则很多问题学生应对起来将很难讲的清楚。又如风化、风蚀、风力作用的概念区别等。
3.2 原理讲透——知地求理,理至知明
3.2.1 熟知会用核心原理
中学地理高考复习中几大重要原理:地球运动原理、地壳物质循环原理、大气运动原理、洋流和水循环原理、地域分异原理、人地关系原理等一定要讲透,让学生达到熟知会用。
3.2.2 以明理促求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应用
重要原理的强调,大多数高三教师心理肯定很有数,但笔者认为,有一些细节性的东西也还是要讲透,让学生真正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才能达到熟练应用。
案例3:如日界线(180°)原理。有的老师直接告诉180°是人为规定的日界线,向东越过180°减一天,向西越过180°加一天,学生不理解,索性有的老师就让学生记住180°东侧晚一天,西侧早一天,而学生还是很难记得牢,因为不理解。实际上可以讲明这个道理。
第一步:明确——时间计算上是向东加,向西减;东西是相对的。
第二步:拿地球仪演示——顺自转方向一周,如果时间继续向东加就会超过24小时。
第三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为了不超过24小时,人为规定向东越过180°减一天。
这样原理讲清楚了,学生也就很容易记牢了。
案例4:又如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正 =90°-纬度差(纬度差指当地与直射点之间的纬度距离同一半球时大减小,不同半球两者和),死记公式还不如
让学生通过如下图形进行简单几何证明,而且可以进一步得出推论: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距离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这对学生接下来对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正午太阳高的各种应用的理解也会更加容易一些。
案例5:又如风向与等压线夹角大小与摩擦力大小关系直接让学生记也是相当困难的。其实还是要明理。结合物理知识力的合成原理,引导学生通过下图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摩擦力越小,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小,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的结论。
如果不揭示这些知识背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的形成过成,这种死记硬背的事实性知识就容易框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运用时陷入’生拉硬拽的境地。学生对原有事实性知识的浅表了解和死记硬背没,自然无法形成超越事实的抽象思维,也不能形成准确的“描述和阐释”的能力。
3.3 能力到位——因材施教,多管齐下
能力是新课程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高考命题的必然趋向。如果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探究而忽略能力立意,就会与高考的目标要求严重脱节,出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分’不同”的“熟题不熟”的现象。因此,高三地理教学中,因以学习能力培养为终极目标,有的放矢、步步为营为综合题解答能力的稳步提升打下扎实的方法和技能支架。
3.3.1 分层图解、层层剥离,提升信息获取能力
地图就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色,一张地图上的信息容量是非常巨大的。笔者通过对近四年的地理综合题的研究发现,其中几乎每一个小题都和图表、文字资料有关,有些是完全基于题目当中所给的这些资料。详情参见表2。
表2:近四年的地理综合题答题信息情况比较
考查内容 2009 2010 2011 2012
完全基于图表、文字资料 36(3)简述该区域第......
(4)你认为该区域的......
37(1)…据表1计算
...... 37(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 (3)中国环境支持系...... 36(1)圣劳伦斯河是......
37(1)说出该区域......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
(3)简述...... 36(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
(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
应用分层图解法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针对每一个问题找出图中对应的有用信息,从而进行分析作答。这种方法的基础是把地图看作是由不同信息的图层叠加而成的,不同图层即可分解又可组合,通过分解和组合找到自己需要的那部分信息。这种方法的步骤一般分为四步:第一步是明确图中的各个图层,第二根据题意明确需要的要素,这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头脑中勾勒出的要素组合。第三从图中找出相应的要素进行分析,但是要知道影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要素有很多,每个区域可能不会拥有所有的要素,因此只能在图中找到该区域图中有的要素。第四根据分析的结果组织答案。
案例6:我们以2011年浙江卷36(1)题为例,先区分图层,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图
通过这样的训练方法,并不是让学生去绘制这些图,而是要教给学生如何提取图示资料中的有用信息。要完成这项教学常态式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具备绘制图的基本能力。
3.3.2 纵横对比、有效归纳,培养收敛思维习惯
以下是对近几年高考文综题中比较分析类题目的部分归纳
考查内容 2009 2010 2011 2012
对比分析 36(2)分析海陆分布...... 37(1)上述三大产业在理论上应分别...... 37(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 36(1)…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36(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37(2)…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3)...与珠江三角洲相比......
由统计可知,对比分析的方法在每年都有,尤其在2012年的综合题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这种基于不同载体的对比分析,是对学生四大能力综合运用的考查。
地理环境的两大特征一是整体性,一是差异性,地理要素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我们都可以发现其共同点和差异性。因此,把对比分析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加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地理要素的特征和成因。依据地理学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对比分析分为区域对比分析和要素对比分析两大类:
对比分析方法的应用和传授,同样需要教师的敏感性,同时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和教学技能。
案例7:例如在讲解亚洲部分的气候时,结合地形图和万象、孟买和马德拉斯的气候统计图,分析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这就是对不同区域的同一要素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就可以深入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从而分析出对自然带的影响:
在讲解一些新概念或教材中没有的概念时,也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只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中和在解答问题时熟悉这种方法的应用。
3.3.3 搭建平台、激活思维,构建有效答题模式
想让学生提高高考题综合题答题能力,当然是要让学生和往届的高考题亲自见面。但如何见面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里笔者采取了如下做法:
根据文综考试下的地理问答题设问角度,我们把4年的各地高考卷按下列体系条目进行归类训练。
第一部分“描述和阐释事物”目标性设问
(1)地理概念的描述性设问
(2)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性设问
(3)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性设问
(4)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性设问
第二部分“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性设问
(5)地理因子列举类设问
(6)地理原理分析类设问
(7)约束性设问
第三部分“讨论和探讨问题”目标性设问
(8)异同比较类设问
(9)判断理由类设问
(10)措施、意义、建议、影响类设问
(11)评价类设问
(12)新知识手法类设问
编成一个个小专题,先给学生做,再附答案给学生,学生几道同类型题目做下来,自然有了感觉,自己可以先归纳出答题方法,再参考老师建好的各种模型,这样学生理解会深刻一点。
4 关于策略研究的若干反思
关于高考文综学生答题能力的提高的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仅借以抛砖引玉。实践中,笔者发觉以几个方面的问题尚有待完善和解决:
根据多年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观察发现,影响高三文科学生成绩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紧张,焦虑,害怕。这些因素不是短时间形成的,与孩子的生存环境、家庭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只有通过家访、调查才能了解其具体原因。
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不愿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学习方面的情况。多数家长要求高,自己压力也大,有时把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每当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普遍表现出对孩子的失望与责难之情。家长与子女关系不和、意见不同、兴趣点各异的问题比较普遍,导致高三学生往往很难从父母身上感受到家的温情。
诱发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的目标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它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人能否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幸福,更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应经常利用杰出人物尤其是身边的人成材的事例激励学生,要多描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未来的美好情景,引发学生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指导学生在每一阶段定出具体目标,然后鼓励学生脚踏实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这样,学生胸怀大理想,努力达到小目标,内心便产生了巨大动力,学习效果自然提高。
调控目标期望,拉动学生的学习
目标的设置应明确具体,清楚地规定“做什么”“做多少”“何时做”等关键要求。研究发现,学习积极性高的人如果学习目标规定得不明确具体,学习成绩往往还赶不上学习积极性稍差但学习目标明确又具体的人。
教师设置了学习目标之后,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需要相联系,让学生把学习的目标当成自己的需要,了解其价值和完成的可能性,对学习的目标产生期望。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目标期望,让学习目标拉动学生的学习。
训练成就动机,引导合理归因
1.训练成就动机。美国、加拿大对中小学生的成就动机训练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意识化:通过与学生谈话、讨论,让学生更加注意和了解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行为。
②体验化:让学生进行游戏或其它活动,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感受,体会选择目标与成败的关系,体认行为策略对成功的重要性。
③概念化: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成功”“失败”“目标”以及“成就动机”等有关的概念。
④练习:不断地重复体验化和概念化两个阶段,不断地加深理解和体验。
⑤迁移:让学生把学到的行为策略应用到学习场合,学会自选目标、自己评价,并独自体验成败。
⑥内化:把取得成就的要求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并能自如地运用所学的行为策略。经过训练的学生,他们对取得成就更为关心,更会根据自己的实情选择所追求的目标,学习成绩更好。训练成就动机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尤为有效。
2.引导合理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渐改变不良的归因,学会合理归因,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判断其归因是否合理;接着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从中体验成败;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在归因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当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时,教师要给予积极强化;若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工作难度,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时,教师则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归因指导是帮助学生学会有积极意义的归因,提高其士气,而不一定是找成败的真正原因。即使学生学习不好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脑子笨,也不能作此归因,否则归因有害而无益。当一个学生已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仍然失败时,教师不能仅仅指出其努力不够,还应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分析。引导合理归因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反复进行,直至学生形成稳定而理想的归因倾向为止。
消除无力感和增强效能感
1.消除学生的无力感。对那些经历学习上多次失败而变得自暴自弃,产生无力感的学生,应该采取措施去减轻或消除他们的无力感症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对高三地理复习中瓶颈性问题的分析
1.教师的复习教学理念
教师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复习教学理念关系到复习的思路与效果。由于高三总复习是直接面向高考的系统性回顾与提高,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高中地理知识做全面的梳理,另一方面在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获得地理思维和能力上的飞越。
2.学生的复习方法
受长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一些学生在高中地理复习时总是希望老师多讲些、讲得细一些,亦步亦趋地随着老师的复习思路走,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对于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静止的、呆板的,抓不住知识的核心和重点,在地理应用训练时过多地依赖诸如《三年高考,五年模拟》《高考试题详解》等复习资料,机械地做大量的习题,疏于对问题的总结和反思,难以自主地归纳和总结复习的收获与体会。一些学生缺少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欲望,不善于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和辨析理清高中地理的知识脉络,掌握处理实际应用问题的规律和一般方法。
3.高考信息的不对称性
高中地理复习离不开高考信息的获取,而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高考信息的来源和渠道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高考信息丰富,而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高考信息自然相对贫乏。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高考信息的不对称,成为影响高三地理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突破高三地理复习中瓶颈性问题的有效策略
1.教师要更新复习教学理念
在高三地理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更新复习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解疑纠误,更要引导学生探索方法、总结规律,提升能力,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高考备考有机融合在一起。根据高三地理一般采取三轮复习的实际情况,将第一轮复习作为高三地理复习的“形成期”,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贯彻全面、扎实、系统、灵活的复习备考原则,侧重基础,查缺补漏,初步构建明晰的知识网络。将第二轮复习作为高三地理复习的“整合期”,突出教材各章节的内部整合和章节之间的整合,以专题的形式完善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摆正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的关系,强化小综合练习。将第三轮复习作为高三地理复习的“优化期”,加大知识交汇点的习题训练,以增强练习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激励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
学生是高三地理复习的主体,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是高中地理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要培养学生复习中的独立性,引导他们注重同学间的讨论和交流,根据自己的复习状况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要在核心知识、核心概念和核心应用上多下功夫,抓住各个知识点的内在有机联系,实现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要结合考试说明中关于容易题、中等题、难题比例为3∶5∶2的题型分配原则,做好、做实基础性应用训练,适度进行难题的训练与研究。要摒弃“题海战术”,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应用练习,在习题解答中注重反思和总结,在反思和总结中升华自己的复习感悟,强化主动探究和大胆创新的意识。
3.多渠道获取与高考相关的信息
明确“信息决定成败”的道理,把高三地理复习看作一场信息战,努力从多渠道获取与高考有关的信息:一是借助现代信息资源更新迅速、跨越时空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了解高考动态,获取最新的高考信息,把握高考新动向;二是向资深的高考研究专家请教,掌握现代高考复习理念和方法,合理设计复习教学活动;三是到高考成绩先进地区和学校考察、学习。
要提高高三地理复习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必须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正视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克服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维单向性,以高效的高三地理复习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三地理总复习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所有学过的地理知识的梳理、分析、归纳,来实现知识的整合,形成知识体系,并逐步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地理复习指导中,教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秉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在提升学生地理成绩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一、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试题,把握高考的主脉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高考亦然。备考实践证明,最好的复习材料不是课本,而是考试大纲,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的有关规定。大纲、教材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是:“大纲有的、教材有的,高考一定考;大纲有的、教材没有的,暂时不考;大纲没有的、教材有的,高考肯定不考。”因此,高考复习时,首先要吃透考试大纲,分析其对考生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找出大纲与教材内容上的差别,进行针对行的复习。此外,考试大纲虽然对各个知识点和能力点作了规定,但没有具体谈考查方式和考查角度的问题,而这一点恰恰是复习过程中不可不考虑的。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对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卷的研究,发现并总结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指导,是提高备考效率的重要途径。历年高考通常是从哪个角度出题?目前还有哪些角度没有考过?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要心中有数。如在复习气候内容时,通过对近十年的高考试题研究,发现气候类型的判读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因此复习中要注重从不同角度归纳总结气候判断的类型和方法。气候类型的判断可根据气候图进行判断,根据气候资料进行判断,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判断,根据风向进行判断等。在对重点地区气候类型和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复习中,找出高考命题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考查方式和考查角度,了解高考命题的方向。
二、指导学生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对近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研究发现,虽然新课标中提出了创新,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角度不断变化,但所考查的重点都归结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也正是所谓的“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在高三地理复习过程中,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以章节为单元构建知识结构,使得所学知识“互联互通”。教师在复习中要科学指导学生对知识通过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和推理等思维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经过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吃透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夯实基础,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能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如可利用“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的图,把初、高中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1)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变化;(2)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3)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特点;(5)南北半球大陆、海洋上等温线分布情况;(6)东亚、南亚两类季风的风向及其气候特点;(7)北印度洋洋流流向等等。
三、帮助学生读图识图,构建良好的思维模式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及考查中,图表是离不开的,尤其是地图更是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从近几年的高考看,高考紧紧围绕“熟练使用各类图表”、“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能力要求命题,因此教师在指导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教导学生利用图像进行理解和掌握,不要凭空死记硬背。如要结合地图牢记热力环流的过程、大气环流的过程、水循环过程、世界洋流模式、亚洲主要气候分布等。可以引导学生绘制相关地理简图,这样能够将地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便于理解。如动手绘制世界气候类型模式图、我国雨带推移规律简图等,这些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有关地理知识。此外,应当利用地图进行知识推理和判读。以“气旋与反气旋”为例,结合气旋与反气旋的示意图及大气状况图,学生们可以判断气压的分布状况、气流方向、天气状况等。
教材为教师更好地“导”,为学生更主动地“学”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教教材”。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在备战地理高考的复习中应反复研读教材和考试大纲,以及历年高考试题,吃透其命题精神,把握其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传统应试模式加以调整,灵活运用各种复习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