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02:45: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
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
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早,②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的原因: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城市土地租金高。③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④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土地租金低。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2)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3)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城市化出现的问题:①环境污染,②交通堵塞,③住房紧张,④就业困难,⑤社会治安混乱。
3、解决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立“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灌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租)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集约化农业)。
③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也有饮食习惯的影响。
(3)主要特点及原因:
①小农经营。原因: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原因: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③机械化水平低。原因: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④水利工程量大。原因: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⑤科技水平低。原因: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2、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我国东北、西北有国营农场。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耕地广阔,地广人稀(大规模经营的可能)。
②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③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3、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阿根廷、美国——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羊。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②植被:植被稀疏,不适合种植业,只能放牧牲畜。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③距海港近。
(4)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发展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5)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专业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4、乳畜业:
(1)分布: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附近。
(2)区位条件:(以西欧为例)
①气候温暖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牧草生长。②地形平坦,利于饲草和饲料种植。③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市场广阔。
(3)特点:①商品率高;②机械化程度高;③集约化程度高。
5、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是放牧的闲时。
③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6、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1)迁移农业:包括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和游牧业,分布在某些较原始的落后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有所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恶化。
(2)种植园业:种植单一的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橡胶等。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的影响: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
②人工培育良种;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
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四、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业布局中的环境因素:
①风向,分为三种情况: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位于居民区主导风的下风向、季风对吹风向的垂直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源:有水污染应的位于居民区的下游,生产中对水质要求高的应位于居民区的上游。
③离城市距离:有污染的不能在城区内,有大气污染的应位于城市热力环流圈以外。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3、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五、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①生产上的联系。②空间上的联系。③信息上的联系。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两种类型:①产品轻、小、价格贵,②产品极其复杂,如飞机。
(2)工业分散的条件: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
六、主要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
(1)概况:①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②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③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④兴盛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到二战结束。⑤特点:生产规模大,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2)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广阔的市场。
(3)鲁尔区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环境污染严重。
(4)鲁尔区整治措施: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③拓展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新兴工业区——意大利工业小区
(1)生产特点:①以中小型企业、轻工业为主。②生产过程分散。③资本集中程度低。④分散在农村或小城镇。
(2)生产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3、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区)
(1)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高。②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硅谷”区位条件:①位置优越。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③有高等院校。④交通便利。⑤军事订货(美国特有)。
七、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
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方便,但运量小,成本较高,运费较贵。
适宜小量、近距离运输。
3、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但投资大,运量小,运费最高。
适宜运输急需,贵重且运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好,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
适宜气态和液态运输。
八、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①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②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③要避开低湿地区;④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铁路建设:①区位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先进科技是保障。②意义:促进工业生产;加速区域开发;加强工农业城乡联系;促进文化科技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政治统一、国家安全,巩固边防等。
6、公路的选线原则:①平原地区:少占好地,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十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①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多靠近大路等交通要道。
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
(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
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大型超市等。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人口压力、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由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引起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由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引起,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由制冷剂氯氟烃化合物引起。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①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
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
②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
③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③西北沙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多风(暴雨、鼠害等)。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导致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防治的主要措施:
Ⅰ.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Ⅱ.生态恢复和建设: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风固沙
绿洲地区:封沙育草(外围);植树造林(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内部)。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如开发新能源,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Ⅲ.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考虑下游的生态保护。
(5)土壤次生盐渍化
①分布(我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绿洲上(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②次生盐渍化的成因:人为方面:耕作技术落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自然方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三、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内涵——生态(基础)、经济(条件)、社会(目的)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措施:发展循环经济
①工业方面发展清洁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②农业方面发展生态农业,如混合农业,基塘农业,立体农业等。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源利用率低。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生态极危机区分布于东部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4年3月,国务院了《中国21世纪议程》
3、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①调整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二、总体概况
1. 试题难度分析。
试题的难度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找到平衡:一是高校招生与中学教学之间的平衡;二是中学教学与学生负担之间的平衡。试题难度与往年相比,保持相对稳定,以避免对中学教学产生较大的干扰。整卷具有选择题易于入口,非选择题信息量大、题型复合化的特点,试题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找到做题的节奏和感觉。同时题目背景新颖,对埋头”题海”的考生可谓是一大挑战。
2. 命题内容分析。
从表二可以看出,今年广东理综生物与去年对比,分子与细胞、选修分值占比有所提升,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分值占比明显减少,实验所占比例基本稳定,总体基本符合考纲规定比例。
从表三可以看出,所考查的内容中,必修内容共88分,选修内容共12分。主干知识突出,细胞代谢、遗传与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重中之重,分值共52分。以考查理解能力为核心难度小的试题以学生熟悉的材料为情景,重点考查知识内在联系和理解能力,如第3、5、6、24、25、27题。难度较大的试题则以信息获取能力为出发点,以新知识新素材为情景,重点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如第26、28、29题。
三、试题命题的特点
1. 突出主干,注重教材与学科素养。
试题紧密联系高中教材,突出重点和主干内容,如细胞的基本结构、RNA的分布、光合作用、细胞分裂、遗传的基本定律、神经调节、基因工程等;同时,强调以生物学事实为背景材料,加强对生物学概念、原理,如共同进化、净光合速率、组织培养、胚胎干细胞、渗透压、种群密度、物种的丰富度等的理解和应用。题目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如第27题的(2)小题、第29题的(3)小题。此外,对选修内容的考查十分注重与必修相关知识的联系,如对微生物的发酵与细胞呼吸、基因工程与遗传的分子基础、组织培养与植物激素等知识的综合考查。引导新课程生物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要注重对生物概念、生物原理及生物思想等科学素养的培养。
2. 注重能力考查,突出信息的获取和综合运用。
(1)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如单项选择题中的第2题、第3题和第6题,着重考查考生应用生物学知识,对生物过程、现象或实验结果的因果关系进行判断的能力。
(2)考查图表应用能力。
生物12题中一共出现了16个图表,如选择题中的第3、5、6、24、25题,非选择题中的第26、27、28、29题。着重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通过必要的计算,并且结合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生物学相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第26题的第(3),许多考生没有根据表中的“平均叶面积”和“气孔密度”数据进行“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计算,以致失分。又如第28题的遗传图解,如果不能看懂遗传图解,整题共16分有14分是与这个遗传图解相关的;再如第29题的曲线图,第(2)小题连续三空共6分需直接从图中找出答案。
(3)考查综合分析与计算能力。如非选择题中的第28题,将伴X染色体显性、伴X染色体隐性和常染色体隐性三种遗传疾病集中于一个家系,并且涉及2个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交换与基因重组以及基因携带者的概率等内容,几乎涵盖了中学遗传学部分的全部内容。因此,需要运用遗传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虑与计算。由于涉及的因素多,彼此之间的关系较复杂,以致只有极少数考生能正确的解答,从而让具有扎实遗传学基础、严谨分析能力和良好逻辑思维能力的考生脱颖而出,体现了高考命题的适度开放和选拔性。
(4)考查实验设计、结果分析与结论归纳能力。
如第29题第(3)问的第②和第③小问,改变了往年考题中对探究过程从“设计实验、预测结果、分析原因、得出结论”这一思路进行命题的惯例,而是将其隐含在答案中,并且要求考生同时考虑双因素的综合效果以及用各重复的样品测定值的“平均值”来反映实验结果。这样不仅考察了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而且考察了考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论的归纳的能力。
(5)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要求考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良好思维习惯,能发现问题并运用生物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本试题引导高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机械记忆、生搬硬套上,更要关注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归纳和探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学科教学与学生的思维成长紧密结合,真正实现拓宽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例如,第27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必须在课本的基础上将两者有机结合,重视知识迁移的能力。第28题综合考查遗传变异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PCR技术、DNA复制、基因突变、减数分裂等知识点及其联系和应用,要求学生理解知识、拓宽思维。第29题涉及生物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呈现生物实验步骤,而是重视探究发现的过程,引导中学关注科学研究方法和生物探究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考查文字表达能力。
今年生物试卷的非选择题,在命题上,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十分重视对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如第27题的(2)小问要求回答“总结再次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第28题的(2)小问要求回答“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4)小问要求回答“因启动子缺失导致某些遗传病的病因”;第29题的(1)小问要求回答“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
3. 灵活与难度兼具,重在对知识点理解。
“灵活”主要体现在题目背景新颖,图表较多,形式较灵活;“难度”主要体现在大题上,第26题第(3)小题综合分析,第27题第(2)小题的文字叙述,第28题的基因连锁和概率计算,第29题第(2)小题的图表分析,为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推理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题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较高的效度,实现了科学选拔人才的要求。
近5年来每年高考都会对一些概念进行了深度考察,以考察考生对概念的理解,而这类题目是考生较易错的,如今年广东理综生物的第2题考察到反馈调节,综合考察了必修三“生命活动调节”和“生态系统”两大版块的内容,考生需要对概念理解足够到位才能避开题目陷阱;又如第24题的A选项,在获取折线图信息的基础上还要深刻把握有丝分裂过程的各阶段特征才能发现图像的问题所在。
4. 贴近生活,关注科技。
本试题还采用了一些从现代科技和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新颖情境,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引领考生在生活中体验生物。如第5题涉及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第6题以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的影响为命题背景,第25题结合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制剂的流程来考查选修知识,第27题涉及脊髓灰质炎与疫苗接种,第29题以名贵中药铁皮石斛为命题背景等,这些试题无一不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激起学生的答题兴趣,时试题开放性和时代性兼备。
5. 稳中求变,有利于高中课改。
试题基本延续了去年的命题特点,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稳定与发展并举,既保持稳定又有所创新,试题层次分明,问题设置有创意。对中学生物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促进教法和学法的转变。体现了深化课改的精神,有利于高中课改的推进。
(1)生态考查未与时事挂钩。
近几年来,都会在一道大题上结合时代背景考查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如去年第26题,以污水处理为题,考查细胞呼吸、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工程相关原理的应用等知识。今年的考试出现了例外,在大题里面没有出现时事与生态结合的大题。有关生态系统的题目也只是出现在了选择题第6题,并没有以当今生态环境问题为背景。这可能意味着这几年比较兴起的时代环境结合题目正在逐渐减弱其在生物考试中的影响力。
(2)计算分数增加。
自广东取消了高考X科以来,生物为数不多的“难点”遗传计算的分值都相对较低,像2013年第25题遗传计算仅占6分,但是今年高考中计算分值高达12分,均出现在非选择题各题中,其中28题遗传计算占4分,26题与计算有关的填空也占4分。这不得不说是高考改革中的一个信号,在未来的几年里面,生物将会偏向计算运用,对考生提出了更高计算方面的要求。
(3)考点稍作微调。
对必修2的考查,侧重考查遗传定律,包括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的综合分析,以及X染色体上基因的连锁互换问题,遗传概率的计算难度有所增大。此外,自2011年高考至今首次出现了对神经调节、种群密度、物种的丰富度和共同进化等相关知识的考查。
高三生物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高考的核心不单是学生对知识记忆程度的考查,而更多的是对思维的变通性、完整性、连贯性、敏锐性和精确性的全面测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能力考查。“题海”战术所培养出来的熟练工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发挥作用。那么,高三生物教学应如何适应灵活多变的高考考题呢?
四、2015年复习备考建议
1. 研究高考试题,掌握高考命题动向。
高考试题展示了命题人的立意角度和知识范围,是教师和学生了解考试的窗口,因此,要注意整理研究近几年广东高考试题,了解其结构和特色,从而制定相应的备考策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新课标理念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和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必须研究高考,研究新课标标准,才能准确定位我们的教学理念,握好复习方向和范围。
2. 重视教材,落实双基,掌握知识点。
高三一轮复习,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进行基础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学科知识网络体系,搭建生物学科内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践、模块和章节间的知识“通道”。掌握了基本知识点,才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各种变式训练。另外要指导学生在做题时要善于总结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点是什么,这样就实现了从试题到知识点的反馈,通过不断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因此一轮复习,必须重视教材的重要作用,在基本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能完全依赖教辅资料,放弃课本。
另外,复习课不能当新课上。要以考试大纲为准,以教材为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重新组织知识,对教材知识进行再认识和再提高,在复习中注意四本教材同时使用,以便纵向联系,横向比较。在教材处理上,以思路方法为主,以概念规律为线,抓主干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以“学练结合”方式实现章节过关。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重要概念、原理、规律、主要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第二、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第三、注重图形、图表的学习。第四、注重章节之间的联系。第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3. 突出重点,加强核心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突出重点知识的复习。其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定律、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系统及保护等核心内容更是复习的重中之重。要强化核心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孤立的问题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网络,帮助学生把知识点串成线、绘成面,最终构成体。
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系统的整体性。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二是联系的多维性。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过程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还可以通过“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结)。三是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4. 注重生物科学素养、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学科能力。
当前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以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为考点,密切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要了解《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在复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科能力。尤其要注意:
(1)把握能力结构,提高思维能力。理综生物试题的特点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生物学科对能力结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层次: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上四种能力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也体现了考试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逐级加强的。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要把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思维能力。
(2)用生物学观点来指导复习,提高知识的理解能力。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①生物的物质性观点;②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③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④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⑤生物进化的观点;⑥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知识点归纳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复习提纲。从历年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如在今年高考题中,出现了不少新情景,学生必须细心阅读、分析和理解题目,并将得到的信息与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衔接,方能解题。因此,备考过程应要求学生用标准的科学的严谨的生物专业术语解释、说明、分析、归纳,切不可用生活用语替代,否则表达的意思就不能到位。
(3)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其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因此高三复习阶段,通过一系列训练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训练不在量,而主要在于质。因此无论是课堂练习、周练、月考还是期中期末考试,教师都要精选试题,通过加强典型试题、变式试题以及质量较高、形式新颖试题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更要精练试题,通过试题训练来巩固知识,见识题型,体会方法,总结技巧,培养规范答题的意识。
5. 突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必考的内容,且所占的分数比值都相当大。因此必须加强实验复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题的得分率。
(1)第一次实验专题复习,时间安排在全面复习前。重点是各类实验的理论复习及解题技巧,实验思想、实验原理,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变量的处理,实验器材的选用等,结合适当的习题训练。
(2)第二次实验专题复习,复习的时间安排在突出重点阶段,复习应注重经典题型和带有高考方向性题型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实验思想要贯穿在各阶段的复习中。各类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要运用在每一次练习题、强化训练题、考试题的实验题讲解中,做到熟能生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104-02
一 职业教育
1.职业教育的目的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2.我校提出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
我校办学为专科层次三年制教育,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口腔工艺、护理、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医、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提出“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送人千金,不如传人一技”和“贴近基层、贴近临床、贴近资格考试”的教育理念。
二 职业教育背景下的《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
1.研究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明确了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课程目标。《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一门医学生重要的和必修的医学基础课,主要阐述与医学有关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的基本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三大部分。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此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常见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免疫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建立无菌观念,学会常用病原生物标本检查的操作技能。通过研究教学大纲,明确了课程的重难点。
2.研究教材
笔者从事过中专教育,分别使用和研究过肖运本、吕瑞芳老师主编的中专教材,都写得通俗易懂,特别课后设置了习题集,学生能够用来做达标训练。现在主要从事专科层次的《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工作,用过陈兴保老师主编的第5版教材和正在使用的是肖纯凌、赵富玺老师主编的第6版教材,第6版教材紧扣医药院校3年制教学大纲、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教学内容从形态到功能、由易到难进行编排,根据专科教学实际删减或增加了部分内容。专科教材与中专教材相比,知识难度加深但缺少了课后训练题目。我编写了《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复习提纲和《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习题集,以强化学生的学习。通过研究和使用教材,明确了章节的重难点。
3.研究教学方法
第一,实例引入法。通过讲授一些患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侥幸康复的人不再患同一疾病引入本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因为免疫功能就存在于我们自身的实例,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讲授法(传统教学法)。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讲授,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可带挂图、模型等辅助教学。
第三,归纳总结法。通过教学双方的互动,让同学们能初步归纳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及总结本次课程在教学中的意义,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采用多媒体教学,扩大教学容量。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了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第五,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医学免疫学》知识部分,我对Ⅰ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的讲解,就以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病例为导向,学生提前预习了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并查阅了相关资料,讨论和回答了“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防治原则?”等问题,最后我对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防治原则作了补充、总结。
在《医学微生物》知识部分,讲解乙型肝炎病毒知识时,我布置了“乙肝两对半”化验单如何看的问题,在讨论中加入“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乙肝病毒携带者女性孕育胎儿相关问题”,并引入医院能否在常规体检中做“乙肝两对半”的检测问题,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全面,更贴近于临床,也学得更积极。
第六,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具体场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演化成直观内容,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近年来,学校发生食物中毒的事件越来越多,在讲《病原生物学》部分知识时,我引入“食堂工人手上有化脓性感染病灶,大家就不能吃他做的饭菜”生活实例,使学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伤口化脓和食物中毒相关知识后续学习更感兴趣。在讲《医学免疫学》部分知识时,我把抗原比作异物(非己物质),把免疫应答简化成抗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战争,把为什么乙肝疫苗要接种三次与再次应答能产生更多的抗体保护机体结合起来。情景教学法使学生更易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4.研究学生
第一,学生为主体。我校中专学生多为没达到当地高中录取分数线者,他(她)们学习基础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采用直观讲授法,以便于学生理解。我校大专学生层次比中专高,心智日趋成熟,就要求教学内容上加深,可探索PBL和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采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护理专业为主,多专业并存。我校在校大中专生人数接近20000名,护理专业人数占80%。所以我除了研究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大纲外,还研究护士和其他专业资格考试大纲,在专业教学中结合资格考试题型和内容讲解。
5.研究评价体系
第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理论教学。课堂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应通过平时的提问、理论测试、模拟实践检测等多种形式综合考评。现在我校的学生成绩总评中,平时成绩占20%(作业笔记10%、考勤纪律占10%),期末成绩占80%;实验成绩单独考核,与将来的实习分配挂钩。这就使学生树立“实践技能和理论学习一样重要”及“贴近基层、贴近临床、贴近资格考试”的学习理念。
在职业教育受到国家、社会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我校如何在职业教育中走出一条“贴近基层、贴近临床、贴近资格考试”的特色教育之路,笔者以所任教的《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课程教学作了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