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4 00:53: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看云识天气导学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年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其中,学案教学正以其独特的课堂组织方式,以着重培养学生“探究知识、体验过程”的特点,走进我们的课堂。
学案导学突出以学案为载体,利用学案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知识、理解知识、感悟知识、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其重点是学案的编制,其关键在于导学。
一、预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预习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课堂的效率,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如果学生预习到位的话,将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我们在课堂中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的预习习惯不是学生在课下随便翻翻书,看看课文就了事。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教师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不要使之流于形式,也不要让学生无目的或任自流,要充分利用学案的编写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学案是我们可利用的有效载体。教师在学案上简要地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单词和短语、进行有效的听力练习和阅读课文等预习的方法,教给他们英语学习的一般规律,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学会发现和学会思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他们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乃至终生主动学习架桥铺路。进行一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学生预习的技能已经形成,对预习已消除了畏难发愁的心理,并且有了独到的见解,产生了兴趣,这样学生就形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预习题目的设计
预习题目的设计要遵循“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这四个原则。它与预习效果有密切联系,是提高预习效率的关键。首先它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易误点、易混点、易漏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开放性。例如,在七年级上册Unit1单元中,我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了如下的导学案:
预习帮助:
1. I am playing computer games (now). 译为:我(现在)正在玩电脑游戏。
2.(Listen!)She is singing. 译为: (听!)她正在唱歌。
3.(Look!)He is swimming.译为: (看!)他正在游泳。
4. Where are they? They are dancing. 译为:他们在哪里?他们正在跳舞。
这种时态称为:现在进行时。定义:表示
的动作。
由4个例句的画线部分可以看出,时态构成:
由例句1-3的可以看出,现在进行时态的特征词有 等。
由例句4可以看出,现在进行时态可以通过 来判断。
本单元的主要的语法项目是现在进行时。但是如果教师只是说预习现在进行时的话,那么学生会不知如何下手。而在教学中我布置以上的导学案让学生回去完成以上的导学案,学生先是观察句子,自己发现规律,然后体会现在进行时的用法,自己试着总结规律,自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以上学案的完成,学生在上课时就很容易理解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和定义以及用法,并且教师很容易就能在学案中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在课堂进行校正和反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导学案的设计要用心、精心。如在Unit 1 为了让学生掌握关于“看”的几个近义词的用法以及其他几个词的用法,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题。
1.watch, see, look, read的区别:watch意为“观看、注视”,指长时间看某一活动的场面。look意为“看”,强调看的动作,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时用look at。see意为“看见、看到”,强调“看”的结果,也指看电影。read 意为“看、读”,其宾语常是有文字的“书、报、杂志”等。
2.根据汉语完成短文。看,大卫正在看黑板。他能看见一位女孩在看书,她没有看电视。
. David is __________ the blackboard. He can _________ a girl. She is __________ books. She isn′t ___________TV.
在这节课堂中这几个词的用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编了这样的习题叫学生回去完成,学生在完成教师精心编制的练习题时,一方面清楚了这几个词的用法,一方面也找到了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会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要有可操作性。例如,我在初二上册Unit 1 I′m watching TV 第四课时阅读课的设计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预习学案。
预习课本P5找出下列短语和句子。
因为(做)…而感谢_______;我照片中的一些______;
和…在一起_______;我的全家幅 。
1.谢谢你的来信和照片。
2.这是我的一些照片。
这样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就会按照从简单到难的方式预习,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会形成一定的预习习惯。学生就知道怎样去预习课文,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再如在听力的处理上,我把听力原文通过扣空的形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简单的操作。
(四)要因材施教。在初二上册Unit 2 It′s raining中我设计如下的预习导学案。
1.复习单词表,按要求写出单词和其相应的形式。
下雨________(adj.) _____ 风_______ (adj.) _____云彩_______(adj.)_______太阳_____(adj.)_____ 下雪_____ (adj.)_____做饭(n.)________(vt.)________
2.写出下列短语
看电视_________玩电脑游戏__________此刻_______________
和往常一样_________没什么________新年快乐______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子
(1)北京的天气怎么样?多云。
(2)他们正在干什么?他们正在学习。
预习帮助:
1.Thanks for=_________ 意为_______ 后面接动词+__________
2.Here are some of my photos.倒装句。谓语的单/复数与____的主语保持一致。
Here ____(be) some of my photos. Here____(be) one of my photos.
There ____(be) some of my water.
短语和句子每个同学从课本中都能找到,照顾了全体学生,而在预习帮助中又照顾到了基础好的学生。照顾差异、全员参与,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实践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是学案导学的显著特点。编制学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让各层面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课堂展示要尽量照顾到各层面的学生,让其尝试成功的喜悦。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对激发学生个体学习兴趣,培养并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教学教改研究已进行了多年的探讨与实践,近两年来更确定了“学案引导‘五环’教学语文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的教改模式,旨在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生群体学习的合作,探究意识的形成与习惯培养的措施方法。为使这几个环节能真正落实到位,课前预习成为了一项基础性的前期工作,预习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课堂五个环节的效果。
为此,我在学生预习时曾留心观察,并调查了部分学生与教师,发现学生预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下列误区。
⒈重参考资料而轻文本研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课本中选编的文章无一不文质兼美,反复诵读咀嚼,自然对文章从结构到立意,从语段到情感会有整体的把握,达到“读文懂文”境界,如再反复品读,多数学生能进而达到“读文知新”的最高境界。但实际情况却是:教师精心制作的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后,学生往往是少看课文甚至根本不读课文,直接拿出参考资料就抄上了。于是乎――文不对题,张冠李戴者层出不穷;照本宣科,机械复制者大行其道;依赖参考,脱离资料就无所适从者比比皆是。如此种种,均严重背离了读文知文,进而知新的基本原则,缺少了对文章内容的整体了解,难以正确把握文章的立意与情感,就更谈不上写作方法的感悟和情感的升华了。
⒉重文本外资料而轻文本内提示
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编排已日趋科学,每个单元之前有导读,每篇语文前有提示,可以帮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该单元,该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与学习中的主要知识点,提示我们教与学时可从哪些方面切入。每篇文章均附有一定的注解,涵盖了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及重点词词的交待与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很少关注这些,大多是直接拿出参考书,哪怕是一个生字的注音,他们都会习惯从这些文本外的参考资料中去寻找,找不到就会一脸茫然,无所适从。
⒊预习语文时少有针对性,停留在低层次的阅读层面
学生在预习语文时,如果没有导学案在手,老师也没强调该文是否必背课文时,其读文就会泛泛而读,少数学生能带着了解生字词的目的去读,仅仅标出课文的自然段与文中的一些生字新词,多数学生则勿勿读完,走马观花的后果是读后如过眼烟云,询问读文收获时,他们往往是瞠目结舌,无言以对,他们的读仅仅停留在低水平的口到眼到层次,极少去有意识或有目的地做心到与手到,这样读文预习相对文质兼美的课文来说简直是入宝山而空回了。
⒋预习过程中使用资料狭隘,广义性不足
预习过程中,常有学生常问我:“老师,这个字怎么读?” “老师,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回答:“你查工具书了吗?”学生这时多数会一脸无奈兼无辜地望着我:“《完全解读》(学生多购这种资料书)上没有,我到哪里查啊!”这些小家伙呀,把小学里学过的“字典,词典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给忘到九霄云外了。在学文中,学生使用的资料多局限于所谓的解读书,导学案及文本(我给它定义为狭义资料),很多问题在这种资料中是找不到提示的,这时需要找其他的资料来解困了,如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教科书(学科知识具有交叉互融性)、各类图书、网络资料、课文前的导读和章节前导读、生活经验、文内注解、工具书等(加上学生的相关解读资料书,导学案及文本一起,我称之为广义资料)。
二、如何正确使用资料辅助学习
上述种种,是我校学生在使用资料辅助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至于个性化的问题则更多,不过影响却不如前者大,因人而异,稍微点醒即可解决问题,而共性化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深思。该如何让学生正确使用资料参考来引导其学习呢?我认为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解决问题。
⒈引导细读文本,使用广义资料解困,补充学案等狭义资料的不足
课文预习的第一个环节是读,此时要针对学生读文时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好好读课文,反复读课文,甚至可拿专门的时间去培养他们细读、精读的习惯,并辅导他们在读的基础上作好读书笔记。如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标示出自己读后的初步收获,如用直线、曲线、括弧、三角形、问号等分别标出重点词语、优美句段、共鸣语句、疑难之处等。再在细读、精读的基础上于文章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将自己对文段的理解,概括或心得体会及认同如否等简要写出。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更培养与增长了其自主阅读与思维的能力,久之不仅能形成对学生的发展终身有利的习惯,还能发现导学案,解读资料和文后思考题中没涉及的问题。
学生读文时发现了狭义资料没涉及而自己或小组合作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如果对此问题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就会使预习培养与提高自学能力的作用大打折扣,这时借用广义资料解决问题就很必要了。如在《月亮上的足迹》一文的预习中,一名学生对在地球上看来是只需一两个小时就能轻而易举完成的事,而几名宇航员却要花上近四个小时感到不解。他在老师的点拨下去找相关的天文资料,学生在地理教科书中查找并在网上查询后发现,月球的质量大大小于地球,引力极小,人类适应的是地球这样重力条件下的活动,在月球上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样行动自如,且宇航员还穿着臃肿的服装(这里是结合生活经验了)。在后来的课堂展示中,他给大家解释了在月球上做事耗时费力的原因。如果不细读课文,这个问题可能发现不了;如果由学生去他们自备的解读资料中找,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翻了几本这样的资料,上面根本没涉及这个问题);如果学生依照老师编写的导学案来肢解读文,这个问题就会没人发现并提出(导学案上没罗列这个问题)。因此,学文还是要先细读课文,在读文时学生因个体的智能与生活经验的差异会有不同的感受与疑惑,解惑时广泛查找各类资料,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会更多,问题会更容易解决。
⒉强调必读文本上编写的辅助资料并体会或落实
文本中的辅助资料含单元导读,文前提示,文中作者简介及部分作品的背景简介、词语解释等,课后研讨与练习及相关的活动开展更是不可忽视,单元导读与文前提示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文中作者及作品背景简介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情感,词语的注释则可帮学生扫除认知途中出现的一些障碍。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往往是针对该文本精心设计的一些问题,是对文本重要内容或写作方法的提示,帮助学生理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深入,提纲式推动学生的学文进程。小练笔是学以致用的结合,是促使学生从“应知“到“创新”的质变过程的催化剂,活动开展题更是将所学用于生活的落实与提高。如《看云识天气》文后有一道活动开展题:练习看云识天气,判断当天或预报次日的天气。任务布置后,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理解更明白了,而且在兴趣盎然中很好地解决了学与用之间的矛盾。
⒊明确参考资料的辅,不可依赖资料而失去自主
学生将参考资料代替文本是明显的投机取巧,耍滑偷懒行为,必须明确告诉学生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僵化了自己的思想,禁锢了自己的思维,扼杀了自己的创新,消除了自己的自信。依赖资料而不自己动脑是个人学习和积累知识,培养与发展能力的拦路虎,想象的翅膀会因此而折断,与其这样依赖资料还不如不用它,这样哪怕是理解不对或不到位都是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样能得发展和提高。做习题时如此,讨论、交流、展示时更是如此。再者,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多是开放性问题,答案不惟一,依赖参考资料,滥用参考资料实际上是一叶障木,为了一棵树而丢掉整片森林的愚蠢行为,得不偿失。辅助资料的只能在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字的组成上起借鉴作用,合理利用它们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我对学生在预习中能超出参考资料的框框作答的行为往往会给予最高的评价,以此来鼓励他们的自信、自主与创新发展。
⒋强调基础性工具书的作用于不可替代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我们的教学课堂,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已经比之以前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与进步。多媒体教学中生动的动画与音频等,使课堂变得更活跃,更生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主动学习,对语文学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还让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很多。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很容易地记住每一个生动的片段,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文章的深层内涵。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与优势。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师在上课前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并用使授课效果变得更有保证。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本课内容的课外知识。学生受年龄等各方面限制,其经历及知识大部分来自于课本,当给学生讲一些课外知识时,他们会非常投入地去关注。这些知识不仅能扩宽学生的语文视野,也能让教学质量变得更好。
此外,多媒体的运用,显然可以让学生以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地了解语文知识,使原来抽象死板的语文知识变得活起来,使课堂不再死板、枯燥,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而学生有了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高。因此,多媒体的合理利用,让教师与学生都能从中获益,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便于解决语文课堂中的重点与难点
在语文学习中,受语言的限制,很多抽象的事物会变得更抽象,使得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甚至听教师讲解的时候都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在《看云识天气》中,作者对不同的天气之前的各种云彩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受各方面的限制,比如学生本身的经验及阅历、学生抽象能力的高低等等,使得学生对于各种云的概念很模糊,即使教师详细解说后,也不能形象直接而感性的认识。这时,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将各种云的图片甚至视频进行详细展示,就能使学生对于云有了直观的认识,进而对文所描述的语言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轻松很多。
多媒体的一个特点便是其能够利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生动精彩的动画视频等对语文教学中的相应的情景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使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而具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也让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更深刻、持久。
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案导学的进行
学案导学是指教学者教授学生相应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共同合作完成布置的教学任务。课前,教师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能够进行充分复习,上课时,教师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节省了板书时间,剩下的时间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此时的课堂就是一个以学生展示为目的的舞台,同时,在对学案进行预习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学案进行自主解读和分析,或查找资料或链接知识等,拓展学生视野,利于学案导学的进行。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突出展现教师风格
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氛围、内容等,可以选择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制作不同的、带有自己风格的多媒体课件。比如一些气氛比较沉闷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生动活泼的课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缓解沉闷的氛围,使课堂轻松、活跃。再比如在一些比较活跃的班级上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制作一些严肃的课件,配以严肃的主题及音乐,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保证了课堂的秩序。这些灵活的课件制作可以让课堂丰富化的同时也保证了教学的效果。
五、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接近师生距离
1. 供给侧改革的需要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使其更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丰富教育供给结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供给结构。
2. 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方式变革的需要
2015年,《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5-2016学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的意见》相继出台,明确了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多元化、开放式的学习。以应用为导向,丰富优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提升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教与学方式上,逐步实现课堂边界的“穿越”。结合线上线下教育,努力实现课堂的静态固定时空向动态生成时空的转变,突出课程的选择性、多元性和丰富性。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教学时空拓展。
3.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骨干教师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直播课堂”为骨干教师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与展示的平台,同时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对整体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
4. 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
2015年4月23日北京市出台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依托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大市、区县、学校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平台整合力度,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不断创新首都教育公共服务方式,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课程等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满足广大师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5. 周末及寒暑假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学生在常规学习时间,有学校的整体设计与安排,有教师的指导与督促,在整体学习氛围下,学习生活有序而充实。但在周末及寒暑假期间,学生脱离学校的学习氛围,有了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却缺乏自我规划与执行能力,反而一时茫然无措,不能自发地主动学习,无事可做。而“直播课堂”的出现,不仅让学生有事可做,而且在配套导学案及后续课堂跟进的支持下,让学生能够有真正的实际获得。
6. 特殊天气的需要
近年来,雾霾红色预警、大雪、暴雨等特殊天气出现频率不断上升,为确保学生健康与安全,遇特殊天气,学校要采取停课措施,单纯的作业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直播课堂”的出现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跟随教师一起学习,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
直播课堂的形式和内容
直播课堂采取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形式,收看人群涵盖了学生、家长及教师。初一至高二年级每周六上午及寒暑假期间收看直播,并在直播中设置签到环节,督促学生按时、认真收看。高三年级由于本身学习任务较重,采取录播形式,学期初集中录制讲课内容,高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与需求,在网络平台中选择课程,收看录播内容。“直播课堂”的课程内容丰富,根据学生的需求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学科讲座,主讲人均为区级骨干教师,讲座内容紧跟学校教学进度,选择难度较大或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以专题形式进行讲解;第二类为指导类课程,在特定时间,面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针对性指导,如开学第一周,由教师研修学院心理研修员为初一、高一学生进行专题辅导,指导学生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第三类为政策解读类课程,如针对初一、高一学生及家长,进行中考、高考政策解读,让学生及家长了解中高考变化,明确目标与方向,针对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等课程改革,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与具体的操作指导,让学生及家长知道为什么做、怎么做。
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推动“直播课堂”工作,密云区教委采取四位一体管理机制,各部门职责清晰,分工合作。
(1)技术部门负责学校、教师、学生账号设置及技术支持,并每周进行直播课堂在线数据统计。
(2)行政部门(中教科)全面负责此项工作,制定方案、监督落实、协调推进,直播安排,每周反馈,每学期进行评比表彰。
(3)研修学院负责精选直播教师,研讨直播内容、课件、习题;研修员组织本学科教师按时收看直播,并指导教师如何将日常教学与直播课堂相结合。
(4)学校主体落实,每周通过家校平台等渠道,按时通知直播内容;对上网有困难的学生,利用自习课等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回放;定期在校内进行评比表彰。
PDCA的管理模式
在推动“直播课堂”的进程中,区教委采取了PDCA管理模式,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 PLAN:计划先行
学期初制定翔实的工作计划,确定每周直播科目、教师、主题,并将课表下发至各校。
2. DO:落实各种环节
每周四,中教科通过短信平台发送本周直播内容,并提醒各校周五前通知学生按时收看;学校通过家校互动平台、短信、微信等形式,通知家长本周直播内容,叮嘱家长督促学生按时收看;每周六直播时,中教科、信息中心、技术公司全程关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直播顺利进行。
3. CHECK:检查跟进
每次直播课堂结束前,设置检测环节,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周一,学校教师将根据直播课堂内容进行拓展与检测,固化学习成果。每周一,中教科通过教委邮件系统通报上一周直播课堂各校、各年级收视率,对收视率低的学校进行电话沟通,督促学校做好直播课堂工作,并通过视导等形式,检查各校推进措施。
4. ACTION:反思改进
每学期,区教委在学期中期组织召开“直播课堂推进会”,在学期末组织召开“直播课堂表彰会”。推进会上对阶段性收看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表彰会上,对本学期收视率高的学校、班主任进行表彰和奖励,并邀请获奖学校与班主任代表进行经验交流。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
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
。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
关键词:微课;有效教学;自主学习;有效整合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涌现。特别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下,新兴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微课”成为深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手段。本人通过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摸索出了一些微课与传统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认识微课
1.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利用5~10分钟时间,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可以是重点的学习、难点的突破、解题思路的生成等等)开展教学活动的视频展示。它起源于2008年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首创的“微课程”。2011年,佛山市的胡铁生老师最早提出了“微课”一词。
2.微课与传统课堂的区别
传统课堂以班级集体授课为组织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知识覆盖面比较广,课堂内容充实、详细,学生能学习到完整的知识体系。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差距较大,而传统课堂缺乏灵活性,授课步调无法因人而异,导致不同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并存,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微课是把教学中某个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它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也可以是方法传授、实验操作、归纳总结等技能方面的展示。学生借助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下载后,可随时学习。
对比这两种教学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科知识体系完整,但内容多、讲授快,个别学生无法理解;微课所讲授的内容是“点”状,它正好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针对自我学习情况,既可以在课前自学,也可在课后进行反复的学习。相比于传统教学,微课教学具有传播范围广、学习方式灵活、学生自主参与性强的特点,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将两者结合起来,则可以达到更高效的学习。
二、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优越性
1.地理知识由抽象变具体
高中自然地理中有较多的空间事物转化、运动规律、原理等内容抽象、逻辑性强的知识点,在学习时需要一定的地理空间想象和地理事物情景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如何生动形象地讲解复杂的地理原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接受,是地理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结合动画制作的微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必修一“锋面系统”教学中锋面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是重、难点,但由于知识抽象,学生难以建立空间形象,理解困难。为了能够形象描述这一自然现象,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我选用了动画形式,展示冷锋的形成过程。从动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并迅速插入到暖气团的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成云致雨的过程。学生在脑中形成深刻的记忆,帮助其理解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演示,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接受复杂的地理原理,才能更准确地描述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
2.生动有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课堂中,一些枯燥沉闷的地理概念、抽象的地理空间事物、繁杂的知识体系,学生不易理解,容易丧失学习信心,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微课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大量的地理信息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还有动画及音(视)频播放等方式,图、文、声并茂地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如生活中地转偏向力真实存在的案例很多,但同学们往往没有注意观察。在“地转偏向力”的微课中,通过观看南北半球盛水漏斗中小花朵旋转方向不同的实验视频,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现象与实例,要求学生课下观察家中抽水马桶、地漏的下水旋转方向,思考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律,课上积极参与分析我国港口建设选址规律。教师运用微课视频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现象的科学原理,以便解决实际问题。
3.学习方式灵活,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具有时空的灵活性和层次的多样性特点,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点播学习内容,而且还能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和播放次数,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一些学困生反应慢而又羞于发问的问题,较好地帮助了学困生的转化。例如“地球运动”知识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难点,尤其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两个知识点在课堂中理解困难,仅靠课上时间的学习很难将知识理解吃透,于是我把相关的微课存放到电脑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定步调,反复地学习和观看微课,直到掌握学习内容,并结合经典题型,最后突破难点。
三、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1.课前引导预习,实现自主学习
学讲方式下的微课教学倡导的是先学后教,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预习时,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只靠课本上的文本性辅助资料和插图,往往还是看不懂、学不会,所以可以通过观看微课,结合导学案,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为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做好铺垫。
2.课中释疑解难,实现有效教学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章节的重、难点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利用结合Flas的微课来直观地模拟地理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在必修一“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中,利用微课可以直观地展示出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周期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教师课上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地球公转的三维立体图,总Y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利用微课,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并且学生记忆深刻。
3.课后巩固拓展,实现分层教学
传统教学中,总结提炼通常都是老师完成的,借助微课随时再现的功能,课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还可以通过复习查漏补缺,尤其在复习课中,效果更明显。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深刻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拓展延伸练习,如基础知识的系统归纳、重点知识的拓展引申、高考链接等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来满足学生课后学习的个性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挑选微课的类型,做到各取所需,实现分层教学。
四、微课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微课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影响。从教师角度看,微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化资源,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看,微课让他们主动掌握学习节奏,实现了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率。
当然,微课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若只通过“微课”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能是“片段”和“碎片化”,缺乏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认识,所以还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微课并不是要代替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而是成为传统地理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以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我相信,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微课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2015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再一次踏入了中山一中的校园。阴天,雨水初歇,一中校园的上空飘飞着零星细碎的书声,校园空旷疏朗,其中点缀着修长浓密的树荫校道,雨季带来的阴沉一扫而空,整个空间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象。
学校初中部一堂堂常规教学课正在三栋教学楼里进行着。初二8班,正在上数学课。这节课讲特殊平行四边形。课程的重点难点写在黑板的右上角,字体端正醒目,但多看几遍,便觉字体认真之余似乎有一丝稚嫩之气,不似教师手笔。
老师不在讲台上,学生们站立着,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在讨论着什么。教室里遍地声音,课堂似乎闹哄哄的。
仔细一看,老师在教室里呢,她在课桌间巡查,身影淹没在众多的学生之中。再一看,学生的课桌每六张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组。六个学生,两两相对,以课桌为中心,围成一个小圈,正在讨论问题。小组里的学生,有的在发表“严肃讲话”,有的在认真倾听,有的在默默思考,有的则俯身在稿纸上写写划划……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神采奕奕。关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在讨论与碰撞之中,深入每位学生的脑海。
笔者了解清楚课堂规则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黑板上的板书是学生作品,闹哄哄的课堂也“别有天机”,此起彼伏的声音是知识流动碰撞的动静。这是中山一中的一节常规课,也是中山一中“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态课。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小组合作学习并不陌生,那么中山一中“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又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呢?
一种本土化小组合作学习理念的缘起与解读
在与中山一中分管初中部的卜昭萍副校长交谈中得知,一中三年前开始试行“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此之前,学校也一直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努力,内容不断更新,顺应社会变化、科技进步下的知识更新要求,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改良之下,传统课堂的种种流弊并没有从根本上剔除,学生的个性并没有得到张扬,学习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讲台上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照本宣科,或者激情洋溢地演示课本知识,虽然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讲,但个别学生无精打采,时常开小差,或者心无旁骛地做着与学习无关的其它事。表面上看,课程进度按部就班,有序进行,但无论是学生参与课堂程度,还是课堂效率,都无法令对自己有高要求的一中人满意。
深思熟虑后,中山一中将课改重点从以教为中心的课堂走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通过认真探索和深入研究,确立了“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改新模式。
“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理论上讲,既汇合了班级授课制引导快捷、管理简约的优势,又集约了小班化教学制关注个体自主自由、轻松灵活的优点。
自主、合作、探究,是基本理念。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依托课程目标,基于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通过小组探究活动达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以基础知识和能力倾向各有差异的学生组成的学习集体(班级授课制)为前提,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和结构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适时形成性评价(反馈),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矫正学习”或“深化学习”,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掌握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尤其是教学方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建立在这一理论与模式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教学法。这与我国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以人为本是其基本原则。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异质的学生小组中,根椐一定的学习目标,通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让每个学生都达到一定目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的学习活动。其核心特质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中山一中的基本思路是:目标导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共同达标;基本教学模式是:目标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质疑目标检测。
学习方式即生活方式是其追求目标。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因此要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是课堂的核心任务;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时空上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小组合作、全班讨论、学生“执教”和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学习成为常态。一句话,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古人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语言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可以诱发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对文本字里行间隐含的情、理的感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责任,也使学生真正做到能学、会学、想学。
一场有序推进的课堂变革
但凡改革,就意味着破旧立新,就意味着要改变习惯,要打破旧模式,自然也会因此而遭遇各种各样的拒绝、抵制与不理解。中山一中的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推行之初,同样遭遇阻力。中山一中是中山市顶尖中学之一,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按照传统教学法子,长期以来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既然传统法子已经如此成功,为何要改革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师们是否能够把握好呢?学生们是否能够习惯和接受呢?如果改革不成功,影响了一中的成绩,谁来负责任?质疑之声四起,观望者大有人在。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中山一中再次显示出了敦厚务实的胸襟与气度。面对质疑与观望,学校管理层不急躁、不冒进,而是先个别试点,后部分推进,再逐步铺开。“这场教学改革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基层民主的、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而进行的课堂改革,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学习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专业革命。这场教学改革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然无法一蹴而就。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中山一中校长王锡文对于学校这一次的课改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考。因此,一中并没有急于为“小组合作学习”高唱赞歌,自上而下地强制推行。他们耐心十足,从长计议。针对现实校情,学校鼓励个别具有冒险精神的教师先行试水,操刀试验小组合作,然后再由点及面,顺其自然地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英语课组的杨朝青老师就是这场变革中“吃螃蟹”的人之一。回忆起三年前的课改情形,杨老师说,刚开始的时候,即便已经开始试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由于惯性思维,在课堂中下意识地总是想高度把控课堂节奏,按照课前预设好的如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过程完美地上好一节课,不希望教学过程中发生任何预设之外的事。
在她的记忆里,有一节印象深刻的英语公开课,初一级Unit7 It’s raining .(Section B)。刚开始时,课堂完全按照杨老师的预设顺利地进行,到了小组学习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多地写出表示天气以及情感的单词。任务开始后,所有的小组立刻展开热烈讨论,在小黑板上写下自己平时课内外掌握的单词。“等到小组展示的时候,结果让我大吃一惊:黑板上写满了单词。我原以为同学们仅能写出如:rain sunny cloudy hot cold happy exciting 等一些书上常见的词汇。结果他们写出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我也没有教过的,诸如 humid hazy frost upset mad 等等。词汇量之多之广甚至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因为有些单词冷僻少见,我一时都想不起来,忐忑不安之余,灵机一动:‘Boys and girls ,I’m not sure whether the spelling of the word is right or not . Who can help me ?’有的同学纷纷拿出字典查阅。我也趁机告诉学生,如果碰到不确定的单词,字典是最好的帮手。”突发的情况,让这个环节多花了时间。于是课堂预设被打乱……等到下课铃声想起,整堂课并没有按照杨老师的预设流程走完。
这是一节没有上完的公开课,杨老师深深地遗憾着!而就在此时,听课的家长围拢了过来,为孩子们高昂的学习积极性、丰富的词汇量,甚至还懂得用字典解决问题等大加赞赏,更有听课的兄弟学校的老师纷纷点赞,要拷贝课件,要杨老师传经送宝,分享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小组合作学习,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得到了家长的称赞,更加得到了同行教师的认可。这给了杨老师等一批小组合作学习探路先锋大大的信心。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迅速在一中校园铺开。各科各级老师,争相效仿。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一张课桌摆放的学问
现在走进中山一中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学习的课堂,惊艳之余,少有人知道三年前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但再艰难的事,也有相对容易的切入口。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切入口在哪里?中山一中的做法是,先把课桌动起来。
首先,要改革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小组功能,新的小组以“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组建,以五到六人为一组。每个小组既有大组长,亦有学科组长,还有卫生组长、纪律组长,由组员分而担之,兼而任之。做到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建立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组织架构,并且通过讨论自主生成代表小组价值取向的组名、组徽、组训、组歌等,形成小组显性文化。组名、组歌、组训等全由小组成员自主讨论生成,并制作出手工成品,从形式上彰显每个小组的特性。比如小组名字,有的叫“兄弟连”,有的叫“战狼”,有的叫“花儿与少年”……这第一步就大受学生欢迎。同学们千奇百怪的想法得到展示与释放,班级文化空前活跃。
组建了小组,接下来就要进行小组活动,打造小组之魂。杨老师以小组为单元,按一定的时间周期,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的系列活动。比如英语口语小组演讲比赛,以小组手抄报展示,把班会课轮流交给小组承办等。这些活动使小组不断地一起为共同目标而共同行动,既增加了组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又极大地提升了小组凝聚力。
组建了小组,设计了小组活动,那么小组成员如何交流、合作,如何学习,如何独立完成小组任务?在试验阶段,学生初次接触此种模式,并不能马上适应,很多东西都不会,很陌生。这就需要小组培训。于是教师通过组长例会、组员例会,对课堂内外的诸如不规范不规则行为及时指出并加以矫正;强调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与表达。倾听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表达可以有一定的模式可以遵循,比如组内讨论时可以先讲思路,再讲做法;语言格式可以是这个问题要怎样想?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其它方法吗?最简洁的方法是什么?
认真倾听,真诚沟通,包容协作,互相欣赏,共同促进,小组内健康的组织模式便渐渐成为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小组经过了一个多学期的磨合之后,便成长为有机的整体,组员之间情谊深厚,不管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学习问题,还是课堂外的小组合作完成任务,都能顺利进行。
小组评价也很重要。小组团队力如何?成绩如何?以小组为基本单元,从分数鉴定到定性评议、从机会给予到隆重表彰,在丰富多彩的评价表彰中,逐步形成良性的气场,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就具体做法而言,因为小组成员水平各异,性格不同,比如为了照顾鼓励组内相对较弱的成员,课堂发言时,这些成员发言一次小组加分较多;相对优异的成员,发言一次,小组加分较少。于是小组自然形成压力,促进弱势组员的成长与进步。
一些令人惊喜的改变
改变,令人惊喜,但并不意外。收获,让人喜悦,但来之不易。如果说中山一中是一池春水的话,那么“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便是被中山一中人投入这池春水中的一枚石子,池水泛起阵阵涟漪,波光闪亮之下,风景自此不同。
用心倾听的教室
所谓“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的设计也很关键。传统课堂以教为主,备课主要考虑教什么怎么教,而现在课堂是以学为中心,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设计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也就是在课前将教材转换成学材,即导学案。一中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各班班情,进行二次备课。具体在课堂中,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成状况及时提供即案。即案是对学生小组展示时不完备的内容加以补充、对学生迟疑不决不甚理解的知识进行点拔、对有些知识增长点进行恰当的拓展延伸。
在这一阶段,老师“不光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且要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中山一中的老师如是说。
“散沙”凝聚成了“沙塔”
口腔中初步消化淀粉,要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和唾液腺分泌唾液初步消化。小组也就如此,缺少一个组员,这“淀粉”也就永远无法变成“麦芽糖”。
一个学期的小组合作,一个学期的锻炼,一盘“散沙”也在一个学期凝聚成了一座“沙塔”。
一个小组的学习讨论总会比一人独自思考的效果更为出众。在交流的过程中,六个大脑同时思考,有不同的答案,大家一起提出问题,带着问题一起讨论、解决,从而认识他人不同的思想,更加升华自己的,这也是完善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会举一反三,有助于消化知识点、加深记忆,也乐在其中。
小组合作,听起来只与学习拉得上关系,但参与其中,深深领悟才突然发现――“小组合作”和友谊也拉得上关系。在一次次讨论中,一次次合作中,大家会渐渐形成一种无形的默契感,组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忙,收获的还有友谊!
中山一中的学生如是说。
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