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小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7 02:04: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计算机小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计算机小论文

篇(1)

开放性的互联网环境很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老师和同学在网络上完成查阅资料、下载程序、邮件收发、访问网页等教学活动,庞大的使用人群造就了校园网络环境的相对复杂,使用者的网络安全意识薄落,在下载资料或浏览网页时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文件,或则在下载相关学习资料时附带下载安装诸多不知名的软件、游戏程式病毒,进而造成网络环境的安全问题。网络攻击使服务器无法正常工作,使数据库信息丢失或者破坏其完整性,导致校园网络系统出现混乱,这些攻击行为影响了高校应用系统的正常。

1.2系统漏洞

由于专业建设的需求,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软件也就增多,高校实验室电脑会安装多种软件和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本身就有很多管理模块,因此在操作系统中不可避免会有各种漏洞,漏洞就给计算机病毒及非法入侵者就轻松地攻入实验室网络开了后门。高校网络一般采用Linux、Unix以及Windows三种操作系统,每种操作系统都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及时随时更新的漏洞补丁,仍存在有些漏洞能够使攻击者通过管理员账号攻入网络,破坏网络系统,严重威胁着校园网的网络信息的安全。

1.3人为因素

由于网络的安全的知识薄弱,不当的网络操作、不规范的网络使用行为会导致病毒传播,大量占用网络资源,破坏网络设备,给校园网络带来安全隐患。网络管理员在日常网络维护工作中,由于服务器和数据接入端的设置不合理、用户权限设计不恰当等都会校园网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网络安全防护对策

在校园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要解决网络中的安全问题,需要从加强学校网络安全教育、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制和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等方面来展开工作。

2.1加强学校网络安全教育开展网络安全专题讲座,开辟网站专栏,张贴安全知识布告栏等途径加强网络安全的宣传,同时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授课时加大网络安全章节内容的介绍,使学

生了解基本的网络防护技能。通过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让师生建立起网络安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使广大师生参与到学校的网络安全管理和监督过程中来,每一位用户在使用校园网的同时,明确自己对于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责任。

2.2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制

采用实名制登录方式,通过对用户身份识别,密码验证,权限访问控制等有效措施对校园网络的使用进行保护,按照网络使用用户类别及权限,分为教师、行政和学生用户,根据不同的访问身份设置访问权限,用户半小时没有使用自动断网以防止信息泄露。防火墙能够提高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协议而降低访问风险,防火墙体系设计采用多层防范系统,进行实现全面的网络保护,同时做到系统漏洞的及时监测与修补,才能够很好地抵制外界的网络攻击,营造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完善网络日志情况,做好服务器数据的备份,落实各操作系统的配置、使用、修复和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措施,对于服务器上重要的数据信息,要定时进行系统备份或者文件加密处理,防止来自网络攻击或认为物理操作损坏造成的数据丢失;定期对学校的网络运行环境和安全情况进行检测、监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存在的系统漏洞和管理上制度上的缺失及时进行修补和完善;系统一旦遇到突发状况,立即开启系统响应机制,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将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小。

2.3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

培养具有信息安全管理意识的网络管理队伍,维护系统数据库,严格管理系统日志。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要不断提升网络管理员的技术水平,支持相关人员接受网络安全方面的培训学习活动,提升网络防御能力,提高网站、网络管理人员水平。

篇(2)

我国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然而因现有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大都没有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接受计算机专业学习、担任计算机专业任课教师前,也没有相关的实习、实践经历,这就使得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队伍很难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主要思路

(一)根据市场需求及学校发展建设规划确定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

高校如若提升专业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必须要大胆探索,积极尝试。首先,高校应大胆突破原有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的制约,克服行政化倾向,充分行使办学自,积极主动的推进专业建设。其次,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高校如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用人单位用的好、用得上的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做好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制定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高校自身整体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引下,进行周密细致的市场需求调研,通过对行业企业进行沟通访谈的形式、通过对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反馈的形式,通过建立由高校计算机学科专业教学带头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相关人员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市场需求及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确定专业建设规划与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定位。高校只有明确了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整个计算机专业建设工作就有了方向与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工作才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探索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联合培养人才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这为我国高校创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方向引领。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上述规划内容,结合高校计算机学科专业特性,高校计算机专业应大力探索尝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校外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实现高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过程中与互利共赢。

篇(3)

2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是一项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的软件建设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极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全校信息的管理工作。该系统由诸多的子信息系统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完成全校信息的管理工作,能够为学校的正确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方案和信息数据,科学合理的为学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学校各项管理达到最优化。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资产管理子系统(无形资产、设备仪器、地产、房产);后勤管理子系统(餐饮、宿舍、教室等);公共服务体系管理子系统(图书档案信息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等);财务管理子系统;科研管理子系统(横向、纵向课题);人事管理子系统(人事档案、人事工资管理、教师培训、人才引进等);学生管理子系统(学生工作、就业、招生等);教学管理子系统(研究生、本科教育)。各管理子系统又分别由相关的信息管理模块相构成,下面由人事管理信息子系统为例进行分析。

3高校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

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B/S3层结构模型,由作为系统基础,同时数据库采用连接技术,使底层数据库与ASP页面能够很好的连接在一起。是以ASP3.0作为基础,作为一种Web创建的新型应用程序,能够实现通用代码以及相关控件的封装,这些相关空件包括数据绑定的列表框以及与服务器运行相关的HTML按钮,另外还包括其他的复杂控件。因为具有以下几点优势,所以才有其作为系统的基础。①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和可靠性。配置的是XML文件,从而不需要进行DLL的锁定以及注册组件,进行Web应用程序的配置仅需对文件进行相应的复制即可完成。②编程模型简单。服务器编程方式采用与HTML相类似的声明式,所以工作人员进行页面创建只需要借助于ActiveServerPages代码即可完成,而且包含AOL、MicrosoftInternetExplore、Netscape及Opera的浏览器均可显示。③具有更加齐全的功能。研究人员能够利用文本编辑器全面开发所有的功能,依靠Vi-,能够将VisualBasic扩展到Web领域,从而能够再设计上实现Web窗体的可视化功能,而且包括熟悉的操作技巧。另外,开发人员能够利用编辑器上的各种编码,为快速有效的设计提供支持。④支持更广的开发语言。与传统支持的Jscript和VBScript有所不同,能够实现25种以上的.NET语言,包括、C#以及等,研究人员对于开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具有更广的选择性。⑤性能更加完善。作为编译后的CLR代码在服务器端运行,依靠缓存服务、本地优化、事先绑定以及及时编译等来进行系统性能的提高,在内容与代码之间存在分离,从而保证实现页面动态编译上的性能提高。每个HTTP请求的传入都会被提交至新实例页面当中,所以研究人员对于代码线程的安全性问题就可以减少担忧。

4高校实行信息计算机系统管理的意义

①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依靠现有的校园网络为基础,能够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公众化和公益化。计算机对信息的存储能力较强,而且对于信息的处理也更准确速度也更快,因此以校园网络为基础的实行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海量数据处理,以电子管理信息的形式储存在计算机当中,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给教师、学生以及相关人员对于信息的查询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

②高校实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高校对学生信息能够实行系统化的管理做到了充足的保证。高校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对高校学生的信息进行电子信息的系统化优化管理,同样也是确保高校信息实行计算机管理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在相当程度上,成功完成对高校学生信息的系统管理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③高校实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高校现存的管理资源做到科学合理的组合优化,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提高高校学生信息系统化的管理效率。对于高校的信息化管理,依靠现代化信息手段对教师科研情况、毕业设计、学生成绩、教师信息、以及在校学生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管理处理,进而能够优化各种信息资源以及提升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率。

篇(4)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现代的教学模式。现在教师上课更多地依靠多媒体手段来教学。众所周知,多媒体教学设备虽然在很多学校已经较为常见,但是,和以往相比较,教学质量提升的却非常有限。在运用多媒体讲课时,部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质量还有待提升。再者,有的教师就是直接将书本上的内容简单地复制到幻灯片上,没有太多变化,同时,单纯依靠多媒体,使得教师在课堂中并没有与学生形成很好的互动,甚至不能根据课堂的气氛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单一化的多媒体教学,不但会打消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热情,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2、学时的有限与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我们知道,计算机教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宽、信息量较大,另一方面,计算机知识的更新较快,需要教师走在专业知识的前沿,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课时却十分有限,这就构成了一定的冲突,即有的时候当学生刚接受完新知识,这时的新知识却往往过时了。学校教育中要保证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质和量两个方面,这成为当前我国计算机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计算机教育中学生的具体实践计划也同时受这一问题严重影响。

二、完善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对策分析

1、提升师资力量,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整体素质主要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吸引更多的高素质计算机教育人才进入高校,其次,要注重高校师资力量的培训工作,此外,还应加强在计算机教育的方法、手段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另外,相关计算机教师还应将从学生实践的角度出发,增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授课内容应求精不求多,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自己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实践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保证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的同时,也为学生实践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学校时就把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而且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磨练,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人际交流的能力,还有助于形成他们良好的个性品格。

2、实行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应针对社会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制定教学的基本方向,根据这个方向来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是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这需要注重计算机教育与其他各学科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的联系与配合,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加大计算机教育的资源投入

各级教育部门和教学单位应从大局出发,加大计算机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这主要应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来增加投入。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精选和开发适宜的软件资源,一方面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提高其感性认识,还要将教育与计算机软件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提升计算机教育实际效果。

篇(5)

1.2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操作系统的一些性质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操作系统是否稳定、可扩展性是否强、硬件设施能否与软件相配套、是否有高效的访问控制措施等等,都是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些因素。

1.3协议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TCP协议都有一些安全问题,恶意的攻击者利用这些问题,与服务器进行信息的传递,窃取系统的资料。在IP协议中,恶意攻击者能够假装为内部主机与外部的主机进行通信,到达窃取资料的目的。

1.4黑客的攻击

现阶段,黑客的攻击异常的活跃,计算机病毒、木马病毒都在肆意的攻击网络,给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1.5软件问题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上的软件正朝着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使得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越来越复杂,这让我们很难控制计算机的运行,不能有效的把握接下来发生的状况,这也为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到来了隐患。

1.6网络管理上的问题

现如今,我们还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服务上,并没有在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上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在网络安全上,我们过于依赖公安机构,很多的程序都不能及时的更新,为校园计算机安全埋下了一些隐患。

1.7网络的节点太多

随着校园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的节点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些节点大多数都是在没有安全防卫的情况下工作的,对于安全的隐患抵抗力弱,使得计算机中的很多重要的数据、信息容易丢失,系统都可能出现崩溃。

1.8无意识攻击

很多的计算机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还是比较的薄弱,可能会无意的造成信息的泄露,给恶意的攻击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1.9计算机病毒

攻击者在程序中插入一些数据,从而达到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目的,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力不容小觑。

2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校园网络的安全承受着各方面的威胁,如何有效的建立安全的校园网络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希望保护校园网络不受外界的恶意破坏,高效、安全的运行。校园网络的安全防卫策略主要分为物理安全防卫策略、技术安全防卫策略和管理安全防卫策略。

2.1物理安全防卫策略

2.1.1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是指计算机网络在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下工作,避免自然灾害的影响,另外也要减少磁场的影响。

2.1.2设备安全

利用双电源的形式,在断电的时候也能继续工作,这样就会保护数据不会丢失,在断电的情况下,数据也不会泄露。

2.2技术安全防卫策略

2.2.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已经成为了目前成本最低、效果最好、最常用的校园网络保护技术。防火墙技术是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是计算机与外界的接口,对外界的访问起到了限制的作用。防火墙技术主要是防止外界的非法侵入,防火墙技术能加强校园网络的安全性,减少风险,一些安全软件也能与防火墙技术相结合。此外,防火墙技术还能进行监控,记录访问,当有攻击者非法入侵时,防火墙会实时报警,并记录下攻击者的信息。最后,防火墙还能避免系统内部的信息泄露。防火墙将网络进行区分,对于重要的网络部分进行重点的照顾,从而保护关键的数据或者信息的安全。

2.2.2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是数据保护非常普遍的手段,也是网络安全最原始的措施之一。数据加密就是将要传送的信息通过一些加密的算法进行加密,将明文加密成密文的过程。加密算法和密钥是数据加密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加密算法就是将明文通过加密变为密文的过程。密钥是加密和解密的算法。信息通过加密后,攻击者就很难窃取。数据加密的方式有链路加密、端端加密、节点加密和混合加密等,数据加密能够有效的提高校园网的安全性。

2.2.3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校园网络的基本机制,起到隔离内网与外网的作用,保护校园网络的数据不被非法的窃取,访问控制包括:进入校园网的访问控制、访问的权限控制、监测控制、锁定控制、服务器安全控制、节点安全控制等等。访问控制是校园网络安全防卫策略的主要部分,保护系统的资料不被非法的访问,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2.4攻击监测

攻击监测在多个网络间收集一些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分析攻击者的特点,它与防火墙不同,是防火墙的一种补充。攻击监测位于防火墙后,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另一扇门,攻击监测能在攻击者发动攻击之前监测出攻击者,在发现攻击者之后拉响警报。在攻击者的攻击过程中,起到减少损失的作用。在攻击者攻击之后,将攻击者的信息添加进系统,为下一次的防范做出贡献,避免被相同的攻击者二次攻击。攻击监测的功能包括分析用户的一些行为、监督用户是否越权、发现非法用户、定期检测系统、提醒漏洞修复、攻击报警、评估信息完整性等等。

2.2.5病毒防卫技术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强大,病毒也在不断的复杂化,不断的威胁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病毒防卫技术包括单机防卫和网络防卫两种。单机防卫是在计算机上安装病毒防卫软件,对本地的一些信息进行检测。网络防卫是检测网络上的病毒。

2.3管理安全防卫策略

2.3.1管理制度

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有大部分是由于内部问题造成的,如何有效的管理内部用户,减少网络的攻击,保证系统安全的运行是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要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提高校园网络安全性。

2.3.2管理队伍

校园网络的管理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问题,我们要提高自身人员的素质,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每个人的安全防卫意识以及遇到安全问题时的问题处理能力,保证校园网络的顺畅运行。

篇(6)

2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进行更新

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速度远远高于之前的任何科学技术,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学校要进行资源倾斜以保证相关硬件的和软件的需求。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PS当前使用的版本一般都是3版,相比旧版而言内容更新了很多,因此对计算机的要求也高了很多。如果计算机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的话那么就算是简单的打开这个软件也需要好几分钟,每一个步骤操作之间都间隔着足以让人闲聊完一个话题的时间。这样的硬件设施完全没有办法满足最基本的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效率在这样的硬件设施之下甚至可以说等同于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受到极大的打击和压抑,长此以往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必然要使用到计算机。如果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还是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在下面记笔记,那么相信无论使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都无法带来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此外,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还涉及到其他一些知识,包括多媒体的运用、计算机演示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使用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计算机的更新速度不仅体现在硬件和软件的更新上,同时也体现在计算机知识的更新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在快速的更新换代,很可能去年的教材今年就已经无法使用。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树立起不断学习的观念并且做到终生学习。

篇(7)

预算编制首先要考虑的是高校未来的发展战略,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资源、合理真实地反映事业经费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建立预算定额指标和管理体系。以美国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为例,公立大学的财务管理尤其是预算管理比较完善。而且,国外大部分高校都是实行“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相结合,以零为基础而非在上年预算的数据上简单的增加,并且通过N年的滚动发展计划的实施,从而使预算数据更具真实性、前瞻性。反观国内高校,除了设有专门编制预算的财务人员,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并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因此不能向管理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和税务信息,不能反馈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便学校根据反馈情况对未来的发展计划作出正确、及时的调整。并且大部分高校采取的是增量预算,即以上年的预算数据为基础,主张不需在预算内容上作较大的调整,只是简单的计算本年增加的资金需求量,做一个环比的增加。这样导致的结果不仅仅是没有考虑到投入产出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学校不能根据自身的长远发展规划,合理利用、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金浪费及减少资产闲置现象。

绩效拨款,即绩效指标的实现程度,例如办学、科研成果,教师、学生的内涵建设等,来实施财政经费的分配。这种将市场规则引入高校教育领域的思路,不仅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有助于激发学校向综合大学迈进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田纳西州是美国最早实施绩效拨款的一个州,由州高等教育委员会与高校协商制定了一系列的绩效拨款政策,并建立了相应的绩效指标。其具体方法为:对于绩效评估表现出色的公立高校,将获得超出财政拨款总额一定比例的额外奖金,而绩效表现一般的高校,不会受到预算拨款削减的威胁。这种绩效拨款的模式,体现出纯奖励的特性,引领着高校不断向绩效评估指标出色的高校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澳大利亚的高等学校预算资金的配置则是根据高校各个组成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高校在进行预算资金的分配改革时,除了根据各个学院、部门的未来发展计划、上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外,还要结合学生的人数与质量、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情况,对资金进行分配和管理;强调资金的运用与教学、科研相挂钩,给各个院系充分的自,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高校的预算拨款模式中,财政经费的分配与高校的绩效表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建立一系列的绩效衡量指标。相当一部分高校在预算管理上只注重资金的投入,不重视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没有及时对资金的使用、支出、效益等进行跟踪监督。高校财务预算一般以年作为一个时间单位,只要预算资金在本年度内使用完毕,就意味着今年的预算任务得到了很好的完成。很少有高校会去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资金的使用进度、投入与产出的效果,这样就不能客观反映高校预算资金使用全貌,不能了解经费发挥的效益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提高预算经费的使用效益,为下一年度加强预算管理和减少财务风险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依据。由于缺少绩效方面的考核,因此偏离了编制预算的初衷,削弱了预算作用的发挥。预算编制与资金使用相脱节,一方面在编制预算时高校想方设法增加预算指标,另一方面对资金使用的低效与浪费现象却没有改观。校级领导都愿意扩大明年的预算指标,使得预算的编制停留在增量预算的基础上,却很少考虑降低支出的成本。绩效预算实际上给了一个参考的指标,在确定了各个单位去年的业绩指标后,各单位可以根据此指标,自行调整学院的经费使用重点,削减不必要的开支。这样不仅调动了部门的积极性,而且降低了支出的成本,较好地控制了预算的规模。通过对国内外高校预算管理方面的优劣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绩效预算所提出的“绩效、效率”理念,以及以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确定支出标准的预算组织形式,对国内高校的预算改革都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国内高校实施绩效预算考核的基本思路与建议

长期以来,财政主管部门根据高校学生人数这一单一因素进行拨款,在经费分配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改进拨款模式和结构,以绩效为导向,综合考评高校在办学、科研、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绩效指标的表现,规划财政经费分配方案,鼓励各高校重视和自觉执行经费绩效管理,从而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比如学校的人才建设,专任教师所包含的博士、教授、高级职称人数,高校科研建设所包含的重点实验室建设,优势学科等指标都可以纳入财政拨款因素。同时,要加强对各高校各学科成本结构的分析和预测,结合学校上年绩效考核指标的反馈,最终确定以学校成本结构为基础、以学校长远发展目标为方向的拨款模式。财政主管部门一般将预算支出分为三块:一是基本支出,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二是专项支出,主要是学校实现未来一年中的发展目标所需要的专项资金,包括购置图书资料和实验室设备专项、化债及待建专项等;三是预留机动经费。基本支出由于受到教职工人数的限制,其拨款数额基本上是固定的,而专项支出则综合考虑了学校的长远规划、学校的办学特点及专长。如果能加大经费拨款的力度,并且改变项目经费的管理模式,由单一的开支限制和过程管理转变为注重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将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并充分运用预算绩效评价信息,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专项支出联系,建立预算资金的追踪问责制度,则不仅可以改变原来的增量预算的编制方式,还可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避免浪费,推动高校预算管理水平和绩效的提升。

零余额账户是实现对预算资金最终控制的必要手段,是国库支付系统保证预算资金在实际支付时才流出国库账户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具体要求是只有在高校发生实际付款时,资金才流出国库账户,而不是在计划购买时资金就已经转入个别账户,从而使从国库支付的每一笔钱都能够真实地反映高校的实际开支情况,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与效率,防止资金滞留在学校二级学院,杜绝“小金库”的存在。建立零余额账户,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除了基本户外,其他的银行账户基本被取消,从而解决了资金分散、重复设置账户等一系列的弊端,使得财务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零余额账户,及时关注每一笔资金的走向,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预算经费通过零余额账户下拨到国库支付系统,可以使各高校充分掌握预算的执行、支出进度,增加预算支出信息的透明度,保障预算执行情况的真实、合法性,为下年度预算资金的安排决策提供正确的参考信息,便于预算监督与追踪问责,按照经费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效率,来制定学校下年度预算资金的使用计划,以及确定学校未来发展的重点,并且可以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公共财政拨款比:公共财政拨款比=(财政拨款决算数/决算总收入×100%)。这一指标说明在本预算年度,学校获得省级财政拨款的比重、比例越高,学校可支配资金越充裕,越有利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展开。非税资金比:非税资金比=(非税资金决算数/决算总收入×100%)。非税资金包括学费和住宿费。非税资金的比例变化不仅反映学生人数的增减情况,而且在学生人数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反映出国家对高校的政策,例如国家实行的医学专业农村定向招生计划,对本科生、专科生免收学费和住宿费。非税资金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本年度学校化债及待建专项经费的数额,在以上预算的编制中,化债及待建专项数额=学费×30%+住宿费×70%。其他收入比:其他收入比=(其他收入决算数/决算总收入×100%)。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学校创收、利息以及财政补贴等。这一指标反映学校除了非税收入外的创收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各高校不应只依赖财政拨款,而应结合学校自身的专业发展领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学校创收。例如创建学校自己的校办企业,将重点实验室的理论研究转化为科研成果等。这些举措不仅可以缓解高校的资金压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投入与产出比例的研究,让学校掌握自身的优势,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篇(8)

国税局相关通知中指出:企业有以下情况的处理资产,除开资产转移至国外之外,因为资产的归属权在方式和本质上都没有产生变更,可视作内部资产处理,不视同营销明确收入,有关的资产计税基础延续计算:

1.资产用在生产、制作或加工另一商品;

2.变更资产的形态、构造或特性;

3.变更资产的用处;

4.将资产在总公司和分公司间进行转移;

5.上面两类或两类以上的情况的融合;

6.它类不变更资产归属权的用处。

(二)旧税法明确的视同营销收入范畴

企业将自身生产的商品用在建筑行业、非生产部门、捐献、资助、融资、广告、样板以及员工福利褒奖等层面,应视同对外营销处置。

(三)新老税法的关键性区别

新税务法明确视同营销收入是以资产的归属权作为区别标志的;而老税务法不但要权衡资产的归属权是否产生变更,并且还要权衡资产的特殊用途的变更。新税务法与老税务法在视同营销明确范畴的关键性差异是:老税法的视同营销收入仅为本厂生产的商品;而新税务法指的是资产,就其受体覆盖的区域来说,要比老税务法的覆盖区域更大。

(四)会计核算及其影响

对视同营销会计,一律不当成收入核算,而依照成本转账,由于视同营销而产生和缴付的增值税以及消费税应同时归入有关成本或消费账户。然而,因为新老税务法对视同营销的内容和范畴的变更,对以往视同营销核算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要精确核算企业的视同营销业务,应从以下内容着手:

1.明确新老税务法有关视同营销的分别。例如:新税务法将资产用作股票利息的分配,将其当作视同营销收入。目前的会计核算将本厂生产或托付加工的商品分配给股东当作营销收入处置,并依照商品销售价格借记“应缴付股票利息”,贷记“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与此同时,结转商品本金和转销存货。这与常规的商品营销额处置是相同的。新税务法将资产“用于股票利息的调配”的视同营销也适合以上的核算方法。但是,本公司制作的商品或通过外部渠道购买的资产用于股票利息分红时,应重视其差异性。

2.旧税务法的视同营销收入单指本公司生产的商品,新税务法的视同营销包含本公司制造的商品和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资产,进而导致视同营销收入的会计处理比以往牵涉的项目要广泛。新税务法尽管明确了将通过外部渠道购买的货品应用于视同营销处置,同时亦要明确视同营销收入,并使外部渠道购置的货品能够依照购置的价钱明确营销收入。所以,公司通过外部渠道购买的商品的视同营销处理,依然可以采取成本转账的办法,因为它的视同营销收入是依照购置时的成本价格明确的。通常状况下公司将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货品用在视同营销上不会左右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税赋的缴纳的数额。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税务法的准则中对于从外部渠道购置的货品作为员工福利的视同营销收入与视同营销本质是相同的。旧税务法明确视同营销的货品通常依照税款缴纳人月度同种类货品的平均价格明确视同营销收入(缺少月度同种类货品价格或近段时期内的货品价格的,依照组成计税售价明确视同营销收入),而新税务法将从外部渠道购置的货品依照购置的价钱明确视同营销收入,该点不应忽略。

二、新税务法视同营销收入的涉税处置

新税务法明确视同营销收入的项目和范畴不尽相同,所以牵涉的税务处置也不尽相同,税款缴纳人员应注意下面的内容:国家税务局规定:隶属公司本身制作的资产,应依照公司同种类资产同时期的售价明确收入;隶属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资产,可依照购置的售价明确营销收入。从价格明确的视角来说,假定公司用以视同营销的本公司制作的资产为试用商品,并没有同种类同时期的售价作为参考,税赋缴纳人员没有办法在该类状况下明确视同营销的售价和收入数额。这一点国税局应尽快加以解决。此外,隶属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资产用于视同营销,应依照购置时的售价明确收入。通常情况下,售价单指发票上写明的金额,而会计核算的资产本金通常包含有关税收,它被叫作购置成本。购置成本在一般情形下要比购置价格高,假定将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资产用以视同营销,则购置价格将作为视同营销收入的核算凭据;若将已购置资本当成视同营销成本,则该类视同营销的处理会使税款缴纳人应交税款不完全,从而形成偷税漏税的现象。税款缴纳人将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售价当成视同营销资本扣减,假定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资产购置已年深日久,那么其以往的购置材料已经无法或很难找到,购进本金与购进实价间的相差金额不能妥善处置,会给税款缴纳人员的核算和税款缴纳制度的执行带来麻烦。笔者的拙见是:国税局与财政部可以拟定一个红头文件———对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资产用于视同营销的收入变更成依照购进时的资本来明确视同营销收入,如此有利于税款缴纳人员的会计处理。

篇(9)

1.大众教育模式下要求对各项教育成本进行统筹合算。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实行扩招政策开始,我国高校建设进入到了高速、快捷发展的轨道,我国办学模式也逐渐由原来的精英化教育模式向大众化、平民化教育转变。高校办学模式的转变给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不仅要求高校建立规范性的收费制度和成本核算细则,满足社会人员的知情权和社会教育成本的合理性需求,还要建立具有规范性的制度,以促进高校各项信息的透明化发展,而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的财务制度显然不能较好地适应这种状况。因此,需要改变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建立统筹兼顾、汇通各方的新的核算制度。

2.高校自主办学环境下客观上要求高校会计核算工作必须进行调整。过去,高校财会工作是在国家行政指令干预下进行的,是按照国家的指令计划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现在,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在逐渐完善,高校办学也逐渐向自主办学转变。要适应高校自主办学条件下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新要求,必须进行内部会计制度的改革,以为高校管理决策做好财务信息参考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高校会计核算人员业务素质水平较低,与新时期高校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高校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从业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适应高校网络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作为新时期的高校会计核算者,不仅需要其具备深厚的专业经济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操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这恰恰是现有高校会计工作者能力的短板,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更是急需弥补这方面的知识。

2.现有会计核算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快改革步伐。现有会计核算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办学发展程度极不适应,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众多。其一,会计核算中监督环节薄弱,监督体系不够健全。会计核算工作包含多个环节,是包括原始数据查证、业务性质审核、账目清算转交等多环节在内的核算体系。当前,在高校会计核算中暴露出比较多的问题就是:对原始数据的审核不够严谨,存在较多的虚假账目的问题。这说明在当前会计核算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需要尽快健全高校会计核算监管体系。当前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会计基础相对薄弱缺乏工作的规范性,重视核算而缺乏有效监督。尤其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交易的原始数据只能以数据形式来体现,这种现象的出现给高校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现有高校会计核算中对相关财务信息内容的批露显得极不完整,形式也显得较为粗糙,不能充分显示高校财务运行的准确状况。现有高校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等,没有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侧重反映具体的、已发生的经济活动内容,对未来的、多样化的财务状况和收支事项的预测分析,总体上只起到了统计财务数据的作用。

3.新的高校财政制度给高校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重大调整。按照调整后的《高校财政制度》的新要求,今后高校会计核算要逐步实行“营改增”的制度,即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从而减少了重复交税的环节。但新的财政制度的实施会大大增加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工作量,客观上要求高校会计核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因为今后高校在应税项目销售价格和税额上需要分开核算,需要会计人员依据变化增设相应会计科目,这需要会计核算人员尽快掌握新的财政制度的工作要求。

三、破解现有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问题的对策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会计核算工作,落实相关政策要求,按照新的政府和制度要求完善本校财政工作制度。高校管理层能否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为提高本校会计工作以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建立现代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因素。

篇(10)

(1)以互联网为中心.

终端逐渐弱化处理能力,大量的存储和运算能力是由分布在网络所连接的各个节点统一进行,互联网的计算架构由“服务器+客户端”转换为“云服务平台+客户端”.

(2)虚拟化.

基础资源池由底层的硬件,包括服务器、存储与网络设备等组成,全面进行虚拟化,从而建立一个可以共享同时按需分配的资源.

(3)动态扩展.

基础资源池可以按需分配和自动增长,但是上层的数据及应用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动态分配,形成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使云计算的服务逐渐导向IT架构.(4)支撑体系可以处理业务.云计算服务运营平台的业务支撑体系,可以完成网络容量规划、计费、监控、安全、可扩展、可升级等功能.

1.2云计算提供的服务类型

(1)基础设施即服务.

云计算将硬件基础设施资源池进行封装,以虚拟化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服务.例如,Amazon的EC2和S3提供的就是基础设施的服务.

(2)平台即服务.

以开发环境形式提供给第三方开发人员,这种服务形式包括应用程序开发及部署平台,主要通过互联网将平台中的数据库、中间件及开发工具提供服务平台.例如,微软的WindowsAzure提供的就属于这种类型.

(3)软件即服务.

通过互联网提供用户所需的软件服务模式,用户可以采用租赁等形式获得基于Web的软件,不需要购买软件,可以节约软件的开发费用,降低成本.

(4)数据即服务.

信息共享是互联网的最大优点,用户对于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通过云计算平台就可以实现.

2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营销系统的构建

网络营销的实质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在企业经营策略的目标实现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网络营销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实践保证.目前企业网络营销主要利用自己的门户网站企业的商品信息、市场需求信息以及企业所提供服务和保障等,消费者主要利用互联网获取有关商品信息和商家提供的服务,包括商品的详细说明书、技术指标、规格、最新市场需求信息、产品提供的服务等,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在线客户服务、在线咨询等了解相关产品信息.通过网络营销一方面为商家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从而实现了网络营销的职能,体现了商品的价值,同时也降低了成本.网络营销的职能是传统市场营销组合4P理论(包括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基础上发展的.主要的职能包括网络品牌、网站推广、信息、销售促进、销售渠道、顾客关系和网上调研,而且各个职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各个职能之间相互共同作用实现网络营销的整体效果.网站推广、顾客关系、信息、网上调研和顾客服务属于基本职能,是网络营销资源的投入和表现,而销售促进、在线销售和品牌形象是网络营销效果的体现.网络营销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为实现网络营销的基本职能而建立的信息系统,系统的总体功能是以营销为手段而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包括以顾客为中心的各种营销策略。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网络营销系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单机系统结构,而是一个云服务、信息技术、网络营销应用、社会保障和技术标准构成的整体系统结构.引入云计算建立的网络营销系统体系,可以实现以云服务为中心的共建和共享,而且可以实现与其他部门协作的人才、管理、技术的保障,信息技术的支撑,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与协作.整个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营销系统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

(1)信息技术支撑系统.

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网络营销系统的基础设施,一般由政府投资完成.目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了骨干网,也相应建立各种专业网站,例如产品交易网、中国农产品销售网、中国服装网等,然而这些专业网站比不上人们对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第三方平台网站的熟悉,政府部门引导或者整合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可以利用搜索引擎营销策略、网络广告联盟、网站链接等网络营销手段开展产品的促销,营造与服务或产品相关的网络社区,引导客户积极参加,从而吸引潜在客户的参与,实现与顾客沟通零距离、零时点,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营销体系.同时数据库技术建设在网络营销系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渠道,建立产品、客户、市场供求等数据库资源,以市场数据库为主线,分别建立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从而推动顾客关系管理系统得以快速发展.

(2)保障系统.

保障系统主要包括组织、人力资源和资金.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都离不开组织领导的协调和重视.在网络营销系统中组织不仅要高度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同时必须有效利用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促进和引导系统得以顺利实现.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优质科技资源和市场经营组织与企业的关系,搭建统一的网络营销系统平台,也可以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和部门,建立一个网络营销协会,从而提升网络营销系统中组织的作用和地位.资金是网络营销系统得以实现的保障.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平台的搭建、网络硬件的配置都离不开政府或者信息主管部门的资金投入.同时还必须将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和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完善的信息资源网.积极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强化信息的服务水平,制订相关的投资和优惠政策,拓展渠道筹集资金,从而实现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营销系统.人力资源的建设在网络营销系统中不可被轻视.发挥“团队精神”,重视“协同作战”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专业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培养,通过培训、提供交流平台、设置奖惩制度等方式,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基础业务能力及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与相关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培训结构等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和研究基地,从而实现联合培养.

(3)技术标准系统.

技术标准系统主要包括质量安全标准、安全检验检测和安全认证标准.在网络营销系统中,企业从生产到消费整个流程必须实行标准化,提高系统的技术标准、质量和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产品的标准化是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产品经营者、监管者及消费者认同产品标准化的重要性和统一性作用;而且相应的产品标准化工作管理机构,制定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安全和质量认证标准时,认真组织协调,对于产品标准的组织实施、检测检验、评估认证等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第二,完善地方特色产品标准.为了提高本地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充分考虑地方特色产品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衔接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在制定特色产品标准体系中,安全标准、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必须执行国家相关的标准,同时要与国际的有关标准衔接,而对于本地特色产品的品质、包装规格等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地方特色标准体系,还要兼顾特色产品技术发展趋势和水平,保证相关标准得以实施.第三,技术标准与品牌产品相结合.技术标准的制定可以推动品牌产品的建设,也是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品品种日益丰富化,无品牌或品牌知名度不高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一般处于劣势,很少被消费者熟悉和信赖.但是品牌产品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渗透的过程,必须以质量安全标准为前提,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严格质量安全认证管理和监管确保品牌的建立.第四,质量安全评估认证不可忽视.产品标准的实施过程离不开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质量安全评估认证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特别对于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实施一票否决制,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建立市场的准入制度,在源头把好质量关,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3引入云计算的网络营销系统的优势

引入云计算的网络营销系统,以云服务和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以组织、资金和人才作保障,以质量安全为技术标准,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降低系统的总成本,主要是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系统的建设成本相对于传统系统建设来说,由于传统系统按照工程项目建设,前期进行投资规划,按照业务最高负载时的需求进行配置,对于云计算的系统建设来讲,由于云服务具备资源统一规划,实现多业务应用对硬件资源的共享,从而可以保障系统硬件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传统网络营销系统,通常都是在某个特定时段,一般情况是白天系统处于最高负载,而大多数硬件设备在晚上却处于休眠状态.引入云服务的系统建设,可以将各种业务应用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实施“错峰”应用硬件资源.对于系统的运维成本来讲,传统网络营销系统建设必须拥有人力、物力进行系统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硬件检修与保养、软件配置与维护、数据安全与保护等,而引入云服务的解决方案,一般可以通过资源集中和统一管理,有效降低日常维护工作量,大量的工作都转移到后台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从而有效降低管理与运行维护成本.其次,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一般情况,信息资源从收集、处理加工、传播、反馈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处理工具,信息的价值具有时效性、可变换性和不完全性.特别是对于网络营销系统中的信息需求量大,处理必须及时和可靠.利用云计算数据中心,可以汇聚庞大的数据资源,而且不同类型数据资源可以通过云计算的深度融合和交互,从而实现信息的增值.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营销系统中,利用云计算数据中心,将采集到的视频信息、音频信息、报警信息进行统一汇总和处理,并结合相关的地理信息、人口信息和相关智能分析算法,实现用户在海量数据中及时有效地提炼出“有用”信息.最后,克服传统网络营销系统建设周期长,系统应用周期相对较短的弊端.由于传统系统在可扩展性和应用方面存在缺陷,会造成系统的有效生命周期不长,而且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行情的变化,系统的扩容比较难以实现,存在推倒重来的情况.而基于云服务的网络营销系统在建设时,具备统一接口、支撑二次开发等前瞻性规划,有效保障系统的长久有效,同时伴随各类业务的逐步累加和业务流程重组,在保证原有业务继续应用的基础上,系统会不断产生出“新鲜”的业务价值.

上一篇: 地产试用期总结 下一篇: 分公司登记申请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