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全诗意思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12 13:40: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登鹳雀楼全诗意思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本课生字,会写本课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能力目标:

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书写5个字,并且要认识6个生字。

教学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

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生:(朗诵古诗)

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间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古诗,在认识诗人王之涣时,设计了一个小难题,并且学生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不仅创设了学诗的情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初读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读的效果

师: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

(1)难读字音:尽(出示“尽”的生字卡片);

(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电脑屏幕显示生字)

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

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认识。)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生:(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间评:问题来源于学生,答案也应充分相信学生。如果回答不准确,老师再启发引导,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答疑的良好自学能力和习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间评:采用学生互相评议的手段,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向朗诵有感情、节奏准确、吐字清晰的同学学习,并且在音乐、图画的渲染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内涵。

(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放录音)

(2)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间评:充分给予学生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自由学习、自由呼吸的学习空间,创设音乐、图画、情感相互交融的氛围,激发学生以各种方式表情达意。

(3)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屏幕展示动

态画面《登鹳雀楼》,巩固感知、丰富想象。)

6.(1)师: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三、课堂小结

师:(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

(2)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生:(运用已掌握的朗读方法,自由读古诗)

(3)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教学反思参考1)登鹳雀楼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古诗《登鹳雀楼》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发现学生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不但不认识诗中的一些字,而且,有的连字音也读不准,字形也不清楚,更不明白诗意及蕴含的道理。同时,我还发现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他们能说出自己喜欢的。

对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后,我开始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我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学生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我面向全体。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而且,我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

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教学“入”字时,与“人”比较。这是个形近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起说说“入”和“人”的不同之处,再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在教学“欲”字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媒体演示、反复朗读体会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明晰出现,让学生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教学后,我作了认真的反思,觉得这节课除了具有上述优点之外,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不足是在评价学生时,原先设计好的恰当的评价语言被一些苍白无力的评价语言所替代,使学生未能真正体验到那份成功感和愉悦感。今后,我会不断地努力,不断地钻研,不断地改进,把发现的不足作为自己对教学探索的动力。

教学课题

8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1

学案使用者

周星期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会认生字,学会写字。

2.借助插图,联系生活,激活想象感受诗意,领悟诗情,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所描述的情景。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背诵表达出来。

3.初步领悟诗歌中比喻、夸张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诗意,领悟诗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感受诗意,领悟诗情。

教学准备与手段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复习导入,理

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

1.

指名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指名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解诗题

二、初读感知,读通诗歌

三、品读诗句,感悟吟诵

2.

考考你:唐代的大诗人中,谁被称为“诗仙”,谁又被称为“诗圣”?

你对他们还有哪些了解?

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就是这两位大诗人的名作。出示古诗题目:《望庐山瀑布》。

4.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望庐山瀑布》。

齐读诗题,认读生字“庐”“瀑”。(注意“瀑”的读音)

5.理解诗题:(1)教师简单介绍“庐山”。也可以让曾去过庐山的学生介绍庐山,引出瀑布。

(2)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落实“望”的字义)

二、初读感知,读通诗歌

1.听录音朗读,初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味.

2.自由吟读,用笔圈出生字读一读,读准字音。自己读完以后再读给同学听。

3.指名读诗歌,倾听时关注字音与朗读节奏,标出朗读节奏。生自由读。关注“庐”与“炉”的区别,理解“香炉”和“香炉峰”

4.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品读诗句,感悟吟诵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教师点拨)

围绕:烟:指云雾。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生:产生。 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香炉峰上烟雾弥漫,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考考你:唐代的大诗人中,谁被称为“诗仙”,谁又被称为“诗圣”?

你对他们还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二首古诗就是这位大诗人的名作。出示古诗题目:《望庐山瀑布》

听录音朗读,初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味.

自由吟读,用笔圈出生字读一读,读准字音。自己读完以后再读给同学听。

指名读诗歌,倾听时关注字音与朗读节奏,标出朗读节奏。生自由读。关注“庐”与“炉”的区别,理解“香炉”和“香炉峰”。

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总结全文,体会感情。(抓住:生、挂、

四、质疑问难,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流“。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

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

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抓住:生、挂、飞、落

6.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质疑问难,书写生字,重点指导“照”。

飞、落)

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教学反思参考2)望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一开始教学古诗,我便设问:知道庐山在哪吗?之后马上放庐山的风景图还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自己的解说词,一下便把孩子们带入了景色迷人的庐山。当播放结束时,孩子们还是那如痴如醉的神态,我心中一阵暗喜:接下来的朗读和领悟诗情不会有问题了。的确,后面的朗读真的不错。之后,我们真的看到了摇头晃脑的小诗人抑扬顿挫的诵诗声。

领悟诗情这块,我觉得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似乎受到了图片的影响,逐字逐句地对诗去进行解释。我想今后还得想些办法,好好引导孩子们去领悟诗的大意即可。

篇(2)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状,也是课堂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学情”的多变性和不可预料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路。反思以往课堂:固守预设教案,不能及时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状及时变通,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障碍。实施新课程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又很容易陷入另外一种误区,即不重视规律性的研究,过于迷信“动态生成”,使课堂教学蒙上一层不可知的神秘色彩,同样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教学设计该在什么时候调整,怎样进行调整呢?结合实例,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权作抛砖引玉。

一、调整于认识模糊处

学生在根据自身经验去解读课文建构认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种种曲解和误解,造成认识的模糊。如在讨论《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的勇敢机智时,一位学生说:“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假意说这块璧上有点小毛病要指给秦王看,就把璧骗回来了。”一个“骗”字,尽管容易被人忽视,却是不可小看的错误。于是教师抓住这一点,让大家讨论:“蔺相如是‘骗’回来的吗?从课文中找找根据。”学生细读之后纷纷发表看法:

“不能说是‘骗’回的,因为这块璧原来就是赵国的。”

“蔺相如是用妙计把璧要回来的,我觉得这里正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过人。”

“蔺相如拿到璧后,还对秦王说,‘你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不仅机智过人,而且十分勇敢。”

……

调整于认识模糊处,不仅纠正了“骗”字的错用,而且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的丰富精神内涵。

二、调整于质疑问难处

课堂上学生质疑的问题是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在解读课文、建构新知中必然会产生的矛盾落差。由于小学生同龄群体在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上的相似性,往往使某些质疑具有普遍意义,教师如能在此时捕捉带典型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无疑就会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研读古诗《登鹳雀楼》时,投影出示鹳雀楼的图像,并很有感情地引导学生读懂了全诗。不料,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登鹳雀楼》是说诗人已经上了楼,而要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说明鹳雀楼应该有三层,可图上为什么只画了两层?”老师一怔,但马上镇定下来,调整思路说:“是图画错了?还是诗写错了?或者是诗和图都错了?”学生都在静静地琢磨诗意,老师点拨道:“《登鹳雀楼》是表达诗人登楼时的想法,还是写诗人登了一层又一层的行为呢?”于是学生若有所悟:“可能是一边上楼一边想,也可能是上了楼,觉得这楼还不够高,不能看得更远。”“这是诗人的想法。‘欲’就是想的意思,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不是……”教师故意欲言又止,接着对说图画得不对的学生说:“不是真的写诗人登了三层楼去看景色。”

三、调整于意见分歧处

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是个性化的。学生们从自己的感悟出发表述各自不同的见解,常常会造成意见分歧,而这种分歧会十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和学业的推进,同样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

一位教师指导学生研读《落花生》一课,作者借物喻理引出如下观点:“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却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对这种观点学生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当然不好,但外表好看又有实用的桃子、石榴、苹果,不是比虽然有用但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好得多吗?还有的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外表好看又有实用,确实不错,但也用不着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来炫耀自己,做人应该谦虚些。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环节,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唇枪舌剑,互相辩论。在辩论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多元价值观。

四、调整于学生错误处

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允许学生出错,没有错误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允许学生出错,根据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让学生辨别和理解、分析和纠错,学生会在真实的错误中成长,逐步达到少出错误的境地。

研读了《狐狸和乌鸦》一课后,老师请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话音刚落,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一个说:“狐狸这么狡猾,骗了乌鸦,我们可不能像狐狸那样去骗人。”一个说:“乌鸦喜欢听好话,结果上了狐狸的当。我们不能光听好话、奉承话,而要想一想,这个人为什么要说这些好话。”……这时候,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只狐狸很聪明,很会动脑筋,我们要向它学习。我叔叔就是因为很聪明,很会动脑筋,才成了百万富翁。”听了这个回答,老师及时调整教学环节,给学生讲了《动脑筋致富》和《骗子没有好下场》两个故事,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聪明,应该把聪明用在什么地方。

五、调整于感悟独特处

篇(3)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诗歌讲究押韵、节奏及句子的对称,朗读起来,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均匀有力的节奏,跟音乐一样优美,针对诗歌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在朗读中理解诗意。如古诗《咏鹅》,全诗四行,第一行三个字,每个字一次停顿;第二、三、四行都是五个字,也是三次停顿,形成对称。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读准“曲”“项”“掌”“波”等字音,然后指导他们正确诵读全诗。《咏鹅》这首诗的节奏,第二句是“曲项/向天/歌”(二二一式),第三、四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都是二一二式)。因此,我把全诗板书,标上生字的音,划出音节;然后先由我范读;再让学生跟读,并明白停顿;最后自由读。这样,学生在反复诵读,读出诗的节奏的同时,便感知到了这是一首写白鹅在水中悠闲地嬉戏的美丽画境的诗,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读诗句,按诗的停顿把每句诗分解成三个词语,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特别是重要词“曲项”“歌”“拨”等。进而指导学生边读诗句边把所在诗句的词语意思连起来,说出每句诗句的意思;把一句句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出全诗的意思。最后,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又能达到深入理解诗意的目的。

二、引导把握朗读语气,体会诗情

篇(4)

关键词 小学;古诗教学;想象;想象力

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作诗需要想象,中国古诗中的许多意象便是借助想象力的作用,使主客体、创作者与接受者发生感情的交流和融合。读诗更需要想象,读诗要擅于抓住几个最感人的镜头,体悟作者创作的本质及抒发的情感。在诗歌教学中,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欣赏诗歌,在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浸入情感的元素,充分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才能更好地读懂诗、读好诗。

一、体会意境,扫除想象的障碍

简介背景。古诗的创作,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久远,而作品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反映,正所谓“诗言志”。至于“言”何“志”,那就要对诗人的生平及生活的背景有所了解,为学生理解诗意、进入意境扫除认识上的障碍。

解词释句。如教学王维的《鹿柴》时,我积极与学生咬文嚼字,让学生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前两行是写空山人语,从有声衬托寂静。其中,“空山”是指山的空旷、寂静,“不见人”,那为什么“不见人”又写有说话声呢?仔细品味,这“人语响”更衬托出山的静寂。诗的后两行写残阳的一缕余晖,照在林中的青苔上。“返景”的微弱短暂与“深林”长久空旷的幽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将学生带到一种“空山人语、深林返照”的幽静深沉的意境,使他们得到自然美的享受和艺术美的沉醉。

想象补白。古诗用词高度凝练,意味深长,所含空白极多,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如能善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填补因“跳跃”而形成的空白,就可以更好地体会意境。如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针对“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一句,可设计“谁问?问什么?言者是谁?师是何人?”等问题让学生补白。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想象出作者和童子对话的具体内容、神情语气等,让学生对诗句所表现的情景展开想像,用生动的语句描绘出来,就能使学生走进并领悟诗歌的意境。

品析修辞。古诗中,有不少诗句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和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在诗歌教学中,必须引导品析这些修辞句,引导学生体会并进入诗的意境。如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因为露珠是在月光的辉映下,故以“珍珠”喻“露”;因为九月初三是上弦月,故以“弓”喻“月”。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给全诗谱入了美的韵律。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细细品析这一比喻,必有助于全诗意境的领悟。

赏读体会。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特意安排一个欣赏的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配乐朗读的录音,学生在脑海中自然地形成了一幅送别图: 孟浩然在草长莺飞、柳絮如烟的三月,乘船直下扬州,李白站在黄鹤楼边久久地目送挚友。除了让学生欣赏范读外,更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体会。 朗读训练时,要使学生理解诗的思想感情的基调,把握朗读的速度、语气、节奏等,准确地读出诗的韵味、充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合理引导,展开想象的翅膀

抓住诗题,引导学生遐想。一首诗歌的题目,往往是全诗的精华,是诗歌的点睛之笔。在古诗教学中,我积极培养学生抓住诗题展开想象的习惯,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而且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抓住字词,引导学生联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有许多用字精当、含意隽永的名著佳篇。在教学中,如能抓住诗中的这些字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抓住空白,引导学生补想。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讲解完诗意后,可启发学生想象:李白和汪伦的情谊为什么会比桃花潭的水还深呢?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李白的两大爱好:喝酒、作诗。而汪伦可能是酿酒大师,也是饮酒高手,他们在饮酒品酒上是棋逢对手、难分高下,因此惺惺相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生在补想中丰富了知识、开拓了思路。

抓住结尾,引导学生续想。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等,看似结束,但细细咀嚼,余味无穷,像饶梁之音,三日不绝。对这些诗歌,在教完之后,如能适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能进一步领略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画、演”古诗,表达想象的结果

用画表达想象。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表达自己的想象。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

篇(5)

一、从激发兴趣入手,在导入中让学生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课堂的导入部分,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尽可能地让古诗课堂的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中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所以,结合教学实际,可以有意识地设计导入。让学生们开启学诗兴趣的大门,为进入古诗的情境搭建一座桥梁。如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蕴深意浓,情味更是隽永。因它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学生在理解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可有采用讲故事或放录像的方式导入。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再现历史,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故事中了解到诗人的创作背景,感受当时诗人的心境。为学诗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如,孟郊的《游子吟》,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却真挚饱满,字里行间却处处流露着真情。为了让学生进入这浓浓的情意包含的情境当中。可以采用播放歌曲《母亲》的形式导入。以歌激趣,以声传情。学生随情入境,使他们在歌声中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与无私。

由此可见,巧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朗读来催促学习,在读中让学生入境

古诗的显著特点是想象丰富,文字洗炼,富有音乐美和意境美。读起来韵律十足,琅琅上口。因此,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朗读与反复吟诵的训练,以读领其意、感其情,从读中入境。

教师要身先士卒做好示范朗读,让学生感知诗的韵味。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并做好指导朗读,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意境。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诗人用一种浅显生动的语言,描写出了春暖花开、蝶舞莺啼的美妙的春天景象,全诗给人一种轻快喜悦之感,根据诗的特点。可以指导学生划出诗的节奏,弄清字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读出轻快喜悦之美感。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吟诵的训练,以多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可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同时,学生被琅琅的读书声所陶醉,仿佛眼前就是繁花锦簇、蝶舞莺啼的景象,感受到诗的意境美。可见,教学古诗只有把握好古诗的韵律,抓住诗人的心境,才能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三、组织好课堂讨论,在议论中让学生入境

学生是学习的探究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一些富有挑战性或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这样,才能大大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起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合作交流中领悟诗意,体会诗的意境。如前面提到的坡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字面意思浅显,学生借助注释就能大致理解字面的意思,但浅显的意思之中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学生在领悟时有一定难度。为此,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议论,比如“对于一个同学,我们应怎么看”“是只看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他的优点”“是从他的角度来看呢,还是从别人的角度来看”等问题来进行讨论。还可以让学生举一些其他的事例来讨论如何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议一议:“作者浏览庐山时为何会看到不同的景象”“诗人从中司出怎样的哲理”。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定会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会感到自己就是苏轼,并且置身于庐山之中。眼前的一切,心中所感与诗人的思想达成共识,进而揭示出人生的哲理。

四、在深化中进行拓展,在拓展中让学生入境

在教学古诗中,学生已经理解了诗的内容,以此为基础,要因诗制宜,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如故事情境、绘画情境、模拟表演等。以些来深化拓展古诗的教学。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学诗之后让学生感受到春天景色的美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再动手画一画想象中的园中春色。虽然他们不是专业的画家,但通过这样的激趣拓展,他们一定会画得很投入,陶醉在多彩的春光里。可谓入情入境。又如,曹植的《七步诗》,可以在课后创设模拟表演,让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把角色进行尽情的发挥。这样不仅使他们的其他方面得到锻炼和拓展,而且又再现了诗中的情意,加深了对诗的内容的理解。

其实,古诗教学的拓展有很多种方式,只要能深化古诗的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是可取的。

总之,注重教学情境在古诗中的创设,不但有利于从思想上感染学生,而且使学生的情境联想得到升华,这样才能走到诗人心里,“身临其境”地与诗人的思想达成共鸣。最终达到教学的深入浅出、事半功倍的目的。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28-02

古代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篇章,它以凝练的笔墨、精炼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丰富的情感、心灵的抚慰、感情的享受,给人以美的熏陶;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富和民族智慧。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课程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能背诵这些优秀诗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水平,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全面发展,使古诗教学既开放而有活力,笔者对古诗采用“吟咏、理解、背诵、联想、品味”五步教法。

一、吟咏

在古代,人们有“吟诗作赋”之说,即诗歌是通过反复吟咏而作出的,在反复吟咏中,加深对诗意、诗情的理解与体会。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我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第一步就是“吟咏”,即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依据对诗歌独特的理解,通过自己对声音的控制来完成,并且在“吟”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吟咏的过程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之中。如:唐宋家之一的王安石《泊船瓜洲》,在简要介绍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抓住“又绿”二字,引导学生在反复吟咏中去感悟诗人借景抒情,情寓于景,情景交融,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二、理解

在学生对诗歌吟咏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进一步理解诗歌。首先要教会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诗歌语言。其次,学会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第三,要引导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形式美。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要引导学生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抓住“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字,理解全文意思,进一步理解作者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描绘出了庐山的风景秀丽和香炉峰的奇伟壮观。

三、背诵

古诗歌语言是一种智慧的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哲理。孩子们所谓的背诵,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表面记忆,有的甚至连诗中的一些字都不认识,因此,我结合语文课标的要求,制定了新的教学目标。在识字,理解字文和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好,然后背诵,如: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识字的基础上,出示挂图,让学生了解诗中所写景物,白日、高山、黄河、大海、帆船,在学生领略这些自然美景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范读、领读、齐读、抽学生读,对读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在找出学生兴奋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背会。

四、联想

诗歌的创作过程,往往是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寄托于各种景物并赋之于精炼的语言而传达给读者的过程。在创作中,作者往往需要发挥其独特的联想与想象,创作出独特而具魅力的意境。我国古代诗歌中许多作品都具有“意境优美”“想落天外”的特色,“诗情”与“画意”浑然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再现这些诗篇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现才能,我们 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去再现诗境,去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发。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欲望和能力呢?首先应通过教师引导或学生阅读创作背景,使学生对诗歌的创作情境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确定想象的基点;然后依据对诗句大意的理解,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出诗句所描画的情景,通过语言、绘画、动作表演等表达出来。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的不同,有可能想象出的情景会有不同,但这并不要紧,只要是合理的,我们都可以肯定。这样,学生既能感受到学习古诗的乐趣,也能不断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作个性,如:唐宋《送元二使安西》描写诗人在渭城为友人元二出使安西的饯行场面;朝雨泪尘,客舍青青,柳色一新,描写出一个充满深情的典型环境。最后一句把酒赠言,表达了作者的殷殷祝福和依依惜别。教学中通过学生想象绘图、即兴表演等进行再现,以加深理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篇(7)

古诗本身就是一种最精练、最美的语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就必须结合古诗文字,引导学生感知古诗的形式美。

1.古诗文字的对偶美

古诗中的律诗往往要求很严,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给人强烈的对称美。其他诗句虽然没有作要求,但诗人为了诗歌的美,往往也会运用对偶,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杜甫的《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像这样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节奏感强。

2.古诗语言的韵律美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古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努力寻求“平仄”相对和“押韵”,所以古诗内在韵律相通,富有音乐感,加强朗读会给人特殊的美感。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凌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中第1、2、4行的末尾字“间”、“还”、“山”,韵母中都有“an”,这就是古诗中的押韵。押韵使诗句富有音乐美感,诗句充满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3.古诗文字的凝炼美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即凝练。古诗词虽字数少,文字凝练,但每一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推敲的,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王安石最初用的是“到”,写完后觉得“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然后改为“过、入、满”,他又细想这些字都没有表现出春天的景象,最后采用“绿”,既表达了春风来了,又表达出景物的变化,这下不仅有了春天的色彩感觉,还展现出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二.从画面入手,再现古诗的景象美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诗人直抒胸臆或极强的渲染环境表情达意。中国古代文人常常诗书画皆通,苏轼曾说过:“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教学诗歌时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增强学生的美感。

1.再现画面,感受美。

利用教学插图或多媒体展现古诗相关画面,让学生直接去观察、体验、感知古诗词的美。

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教学时,直接展示初夏时节荷塘的景色: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等景物的展现,让学生一目了然感受到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初夏景象。

2.绘制画面,创造美。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教学时,我们不能只让学生理解诗句字面上的意思,要引导学生透过诗句绘制优美画面。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是一幅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黄色的鹂,翠色的柳,白色的鹭,青色的天,白色的雪。教学时引导学生凭借些色彩绚丽的景物,根据生活经验将它们远近高低地组合,再添加上丰富的想象内容:蓝色江水、褐色的船等。让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再次去感受图画中的美,与诗相互印证,以此获得美感的愉悦。

三.从朗读入手,感受古诗的情感美

新课标明确提出关于古诗文阅读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自古以来古诗学习,都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配上婉转的音乐,来达到这一目的,使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可谓寓教于乐,寓美于知。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有感情地读,也是一种“美”的意境,通过“美读”使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现出来,体会出来。如《登鹳鹊楼》,要激昂兴奋地读,《蚕妇泪》就应悲愤地读。读得其法,不但了解诗中之意,而且与作者心灵沟通了,发挥了动之以情的情感审美作用,这样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活跃思维,通过声觉形象步入诗的意境。

四.从想象入手,感悟古诗的意境美。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创造,再现情境,去领悟诗的意境美。

如一位教师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中,抓住“故人西辞黄鹤楼”的“辞”和“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领悟诗的意境美。请看教学片断一:

师: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一对兄弟般的朋友,一对朋友般的师生却要离别了,(播放乐曲〈送别〉)站在黄鹤楼上,孟浩然举杯告辞:他会想起什么?会对李白说些什么?李白又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想象他们告辞的情景,同桌演一演。

(同桌表演)

师:哪对同桌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生甲:孟兄,我们在这黄鹤楼边,一起踏春游玩,一起饮酒吟诗,一起谈古论今,过得多么快乐。可今天您却要独自离开,到千里迢迢的扬州了,我真是难过啊。

生乙:太白兄弟,黄鹤楼到广陵,相隔一千多里路,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生甲:孟兄,干了这杯酒,“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乙:太白兄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干了这杯酒,就此告别,保重!

请看教学片断二:师:饮罢了送别酒,说完了送别话,离别的时刻还是来到了。李白站在江边,看着朋友渐行渐远,此情此景,凝聚成了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场面吗?

生:孤孤单单的一艘船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中,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从天边流过。

师:那可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当时的交通要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

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师:是呀,这正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李白站在江边,看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尽”指的是什么尽?我认为它有一个没有“尽”,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尽”的是:船、帆、影。

生:不“尽”的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情感。

师:孤帆远影早就消失在天边,可李白还站在江边,看着长江水滚滚东流不愿离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此刻,长江上流动的除了一江春水,还有什么?李白会想些什么?

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辞”、“尽”进行补白,通过引导想象,再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一次又一次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既理解了诗意,又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以得当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美,学会欣赏美,提高审美水平,最终丰厚自己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管玉杰.古文教学新法[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8,(11)

2.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3.朱靖.王庆华.让古文教学焕发人文光彩[J].中国成人教育,2003,(4)

4.陈文哲.新课标下古文教学方向的转变[J].语文建设,2004,(6)

5.王红,谢雨语.谈古文教学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J].西藏科技,2009,(7)

篇(8)

幼儿古诗朗诵主持词范文1亲爱的的小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阳光和蔼的寒冬腊月,我们相聚在这里。冬天的歌,在疏朗的枝杈间快乐地摇滚.冬天的歌,在浑厚的云朵间兴奋地翻腾.冬天的歌,在平坦的大地上快意地奔涌.冬天的歌,在山与山之间热烈地激荡,在这充满诗意的季节里,迎来了幼儿园首届“我爱朗诵”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

这次诗歌朗诵比赛,不仅为小朋友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平台.还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和勇气。本次比赛的准备过程中,由羞涩、胆小,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我过渡到了说、能说、会说、敢说。也培养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为小朋友的成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在你们幼小的心灵里同时也埋下了关心他人、热爱祖国的种子,使你们懂得要珍惜生命、感恩今天。

本次比赛中,也的得到了园长老师的大力支持,首先请幼儿园园长-老师为本次比赛致词,大家欢迎………。

1、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愿你在这里度过美好温馨的时光,首先请欣赏小班小朋友带来的诗歌《幼儿园像我家》。

2、接下来请欣赏诗歌《做早操》。

3、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因为我们长大了,明白了他们教会我们许多许多,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许多,下面请欣赏诗歌《我长大了》。

4、美,是是个永恒的主题,让我们步入诗歌的殿堂,尽情抒发你,请欣赏《丁丁画画》。

5、诗歌让我们陶醉,诗歌让我们震撼,下面请欣赏诗歌《笋娃娃》。

6、抬头仰望天空,国旗迎风飘飘,它是我的爱,你的爱,我们中国人民的爱,请欣赏诗歌《五星红旗我的爱》。

7、诗歌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发挥了我们的想象,丰富了我们的情感,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听下一个了,请欣赏古诗《春晓》。

8、多美的色彩和意境啊,这就是古诗,下面请欣赏《两只小小鸭》。

9、诗歌是无际的海,诗歌是无边的天,让诗歌把我们带入画的境界,请欣赏诗歌《画》。

10、接下来请欣赏《两只蚂蚁吹牛皮》。

11、让我们吟诗颂园,一起憧憬祖国的辉煌,请欣赏《我们的祖国真大》。

12、今天,这里是诗的天堂,就让天籁之音沁入我们的心海,请欣赏诗歌《看天》。

13、听着朗朗上口的诗歌,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神往,难怪小朋友为它所感动,下面请欣赏诗歌《幸福歌》。

14、在妈妈的眼里我是最棒的,在老师的眼里我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永远最棒,请欣赏诗歌《你真棒》。

15、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诗歌历来是我国为学国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请欣赏诗歌《祖国祖国我爱你》

16、真是一首有重量的诗歌啊,听着就能觉出沉甸甸的,下面请欣赏诗歌《我还没长大》

17、这是激情的时刻,幼儿园的小朋友展现着迷人的风采,这是多么多彩的时刻,深情地火花在这里迸发,下面请欣赏诗歌《萝卜、白菜》。

18、我们热爱诗歌,我们憧憬诗歌,它带着自由的梦追逐永恒的爱,下面请欣赏诗歌《爱》。

19、在古诗的世界里,写景抒情的占大部分,下面请欣赏古诗《望庐山瀑布》。

20、大海是小朋友的.梦想,是小朋友梦寐以求的地方,听海的声音涛涛不绝,下面就带小朋友到海滩逛逛,请欣赏《逛海滩》。

21、诗歌,让我们思想升华,诗歌的余韵在我们心中回荡,下面请欣赏诗歌《彩虹桥》。

22、是大树给我们带来清爽,是大树给我们遮挡阳光,是大树给我们无尽的欢乐,请欣赏诗歌《树真好》。

23、此时此刻,让我们留恋诗情画意,敞开心扉释放激情吧,请欣赏诗歌《两件宝》。

24、下面请欣赏诗歌《娃娃爱看书》。

25、腊月是雪花飘,梅花开的季节,朵朵腊梅冒着严寒,不怕寒冷,娇艳争放,请欣赏古诗《梅花》。

26、在当代诗歌中,有一首小朋友绝对耳熟的详诗,它教育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请欣赏诗歌《自己来》。

27、冬天的阳光是多情的,让我们用喜悦去寻找冬天的阳光,用欣慰去感受冬天的温暖,请欣赏诗歌《雪花》。

28、诗歌像阳光的雨露,滋润着我们初长的梦想,让我们静静的用心品味它的纯美,读出它的真情,请欣赏诗歌《轻轻地》。

29、快板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带给我们无穷的魅力,请欣赏《唐僧骑马咚咯哩咚》。

30、下面请欣赏诗歌《落叶》。

31、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有着同一个家园,追逐着同一个梦想,请欣赏诗歌《我骄傲,我是中国娃》。

幼儿古诗朗诵主持词范文2各位小朋友,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

在这枫叶飘飘的晚秋,我们将开展“祖国,我爱您”诗歌朗诵活动,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将满怀最真挚的情感,用美的语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献上最美的祝福,让我们用诗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下面我们进行升旗仪式。

1小朋友们,当我们听着雄壮激昂的国歌,目睹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禁感到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下面请欣赏大班全体小朋友带来的【好妈妈】。

2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你画太阳我画国旗,祖国祖国我爱你,下面请欣赏中班小朋友带来的【祖国祖国我爱你】。

3小兔子又白又可爱,但我们小班的小朋友更可爱,下面请欣赏小班朋友带来的【小白兔】。

4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请欣赏大班李超等五人带来的【五星红旗】。

5滔滔江河水,演不尽浩浩中华魂。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请欣赏中班刘翔瑞,王星月带来的【沁园春。雪】。

6每个人都有一双能干的手,你看,我们小班小朋友的手指还在做操呢!

7我们爱爸爸妈妈,我们爱老师同学,但你要问我们最爱什么?我们最爱自己的祖国!下面大班的小朋友庹淇翔等8位小朋友给大家朗诵【我爱】。

8是谁让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是谁让我们快乐的成长?噢!是您——祖国亲爱的妈妈。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是李绅【悯农】中的其中一首,下面由小班的小朋友为大家带来他的另一首【悯农】。

10下面请我们大班的张诗雨等4位小朋友为大家献上【请埋葬我,大地】。

刚才听到各位小选手的精彩朗诵,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于祖国的热爱,真的是让我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下面请家长代表讲话。

小朋友们,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也应该爱我们的幼儿园。小朋友们,爱我们的幼儿园就不要乱扔垃圾;爱我们的幼儿园就要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爱我们的幼儿园就要尊敬老师、爱护帮助小朋友;爱我们的幼儿园就要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小朋友们,大家能做到这几点吗?

好,通过这次《“祖国,我爱您”诗歌朗诵》活动,大家一定要将爱国与爱幼儿园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幼儿园变的更加漂亮!

现在,我宣布,这次朗诵活动圆满结束!

幼儿古诗朗诵主持词范文3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甲: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

乙: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

甲: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乙: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合:四年级三班古诗文诵读——现在开始!

乙:首先,请欣赏《凉州词》。

甲:凉州词唐王之涣

合: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乙:一首《凉州词》为我们打开古典文化的悠悠长卷。这首诗抒发了守边将士凄怨、悲壮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守边将士的深切同情。

甲:古往今来,有四种植物以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高尚的品格,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竞相赞赏,我们称之为“植物四君子”。它们分别是:梅,兰,竹,菊。

乙:一提起作为四君子之首的梅花,大家不由的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甲: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王冕的《墨梅》

乙:墨梅元王冕

合: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甲: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乡村四月的大地上,到处是劳动者忙碌的身影。

乙:他们播下了种子,同时也播下了幸福、希望。

甲:乡村四月宋翁卷

合:路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甲: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罕见的全才。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甲:西湖,人间天堂,自古有多少文人雅士赞美、颂扬,刚晴又雨的西湖在苏轼的笔下是这般妩媚漂亮。

乙: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合: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甲:我要上大学,是每个寒门学子共同的心声,金榜题名时的喜悦无语言表,唐朝诗人孟郊这样表达当时的心情。

乙:登科后唐孟郊

合: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甲: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乙:它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

男:古诗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

女:古诗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

男:读诗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女:读诗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

合:读诗吧!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

合:读诗吧!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

幼儿古诗朗诵主持词范文4(陈沭琪)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一起走进古诗文的世界。一年级二班经典诵读现在开始。

(陈传熙)小时候,常听妈妈给我们背起这首诗:

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料料皆辛苦。(陈传熙)而今,我们走进校园,才知道,

齐:中华上下五千年,腹有诗书气自华。

(陈沭琪)本学期,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我们的身心在经典诵读中自由飞翔。你听——

陈传熙《风》(齐)

陈沭琪《登鹳雀楼》(男一句,女一句)

陈传熙《鹿柴》(男二句,女二句)

陈沭琪《寻隐者不遇》()

陈传熙《池上》()

陈沭琪《乐游原》(男二句,女二句)

陈传熙《重别周尚书》(齐)

陈沭琪《塞下曲》(男一句,女一句,二句齐)

陈传熙《梅花》(齐)

(陈沭琪):诵读千古美文,

(陈传熙):营造书香校园

(陈沭琪):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

(陈传熙):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

二人齐:一年级二班诵读完毕,谢谢大家!

幼儿古诗朗诵主持词范文5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女:敬爱的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上午好!

男: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男: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女: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男: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女: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男:观音镇中心小学“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文明礼仪”诵读活动即将开始

第一项:下面请体起立?升国旗?奏国歌?行队礼。

女:第二项: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敬爱的黄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词。

男:第三项:请允许我宣布今天的评委老师,他们--老师、--老师、--老师\--老师、--老师、--老师。掌声有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坐。

合:现在让我们荣幸的宣布观音镇镇中心小学“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文明礼仪”诵读现在开始。

1男: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下面就请我们一起欣赏1.2班小朋友带来的《唐诗联诵》,请1.1班做好准备。

2女: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汉乐府·江南,它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下面就请欣赏1.1班带来的《汉乐府·江南》

3男: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从小做起,争取做一个的自我。下面就一起来聆听高房小学带来的《小儿语》。请2.2班做好准备。

4女: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生命,他们是伟大的,而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他们用一滴滴汗水,来辅导我们成长!所以我们就应该懂得《孝亲尊师》,请山拱小学做好准备。

5男:每当我们高兴的时候,大家一起合:拍手拍手

女:每当同学得到了荣誉,大家一起合:拍手拍手

男:每当看完精彩的表演,合:大家一起,拍手!拍手!

女:请听《拍拍手》。请1.4班《文明礼仪》做好准备。

6女:有一支歌,我们天天在吟唱;有一支歌,就像鲜花四季开放;这支歌的名字叫礼仪。请听1.4班带来的《文明礼仪歌》。请雁儿小学《小儿语》做准备。

7男:一切言动,都要安祥;女: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男:沉静立身,从容说话,女:不要轻薄,惹人笑骂。请听《小儿语》。

男:请2.1班《文明礼仪》做好准备。

8女: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男: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女:请欣赏2.1班带来的《文明礼仪》。请2.3班《文明礼仪伴我行》做好准备。

9男:文明礼仪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盏明灯。

女: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请听2.3班的《文明礼仪伴我行》。请1.3班《三字经》做好准备。

10男:《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请欣赏1.3班小朋友带来的《三字经》。请2.4班《游子吟》做好准备。

11女: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男:有一句诗说的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欣赏2.4班的《游子吟》,请3.3班《中华颂》做好准备。

12女:有人说,中华的名字很响亮。

男:有人说,中华的文字不一样

女:中华的血脉是那黄河长江

男:中华的脊梁是那昆仑太行

女:请欣赏3.3班带来的《中华颂》,请3.4班《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做好准备。

13男: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黄土高原是我的胸脯,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

女: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请欣赏3.4班《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请3.1班《新三字经》做好准备。

14男: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天行健,人自强,生我材,为兴邦。请欣赏3.4班的《新三字经》.请3.2班《中华少年》做好准备。

女: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请欣赏3.2班的《中华少年》,请4.2班《长行歌》做好准备。

16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男:请欣赏4.2班带来的《长行歌》,请4.1班《孝心无价》做好准备。

17女: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请听《孝心无价》,请4.4班《水调歌头》做好准备。

18男: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就如北宋诗人苏轼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请欣赏4.4班带来的《水调歌头》18,请4.3班《延安,我把您追寻》做好准备。

19女: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男: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请听《延安,我把您追寻》,请6.4班《-的哭泣》做好准备。

20女:听,-在哭泣,像被豺狼撕咬的哭泣,它在别人胯下受尽非人的糟蹋。

男:今朝耻,何时雪;臣子恨,何时灭?请欣赏《-的哭泣》,请5.4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之三字歌》做好准备。

21女: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是行为规范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必不可少。

男:确实如此,在守则规范的约束下,我们变得懂事了,变得彬彬有礼了。请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之三字歌》.请6.1班《英雄颂》做好准备。

22女:英雄,一个伟大的词语。

男:英雄,是令人骄傲的符号。他们爱国,爱民

合:他们让我从内心敬佩!请听《英雄颂》22。请5.2班《国学撷英》做好准备。

23男:我国的国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女: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合: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精髓并使之发扬光大!请听《国学撷英》。

请6.3班《中华少年》做好准备。

24男:我是中华的少年,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我是中华的少年,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请欣赏6.3班《中华少年》。请5.3班《文明礼仪伴我行》准好准备。

25女: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做子女的,年少时就应当学会尊敬师长,亲爱同学,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节。那我们应该怎样呢?就让我们一起倾听5.3带来的《文明礼仪伴我行》。请5.1班《明日歌》做准备。

26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砣。

女:时光流逝,日月如棱。我们吟诵古人的诗,放目时空的飞越,应该怎样去珍惜美好的时间呢?请欣赏《明日歌》26,。请6.2班《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做好准备.

27女:中国人,是伟大的,他们永远不会倒下。

男:中国人,是坚强的,他们永远不会让困难击倒。

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骄傲。

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自豪。请欣赏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男: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上一篇: 赞美老师演讲稿 下一篇: 中药房实习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