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9 03:28: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008-02
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意义非常重大,第一次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开始深刻思考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会议。1988年,联合国理事会主题会议讨论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使得这次大会成为人类社会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会议通过的几个重要文件,如《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已经并将继续对全球性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消费模式,甚至是外交关系都产生重大影响。
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睫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可以选择的发展之路。在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中,有两个基础问题值得首先研究,即可持续发展的主体问题,以及伴随着主体问题的权利义务问题。传统理论认为,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上这些问题似乎不值得讨论,但随着生态伦理学把道德调整的范围由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以及环境法学对环境权利体系的深入研究,使这两个问题成为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如何建立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文化体系的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深人研究,正是从多学科多角度全面探索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经济学的提高整体效益,社会学的实现效率公平,生态学的共同进化,都有两个共同的基础问题:(1)利益、权利的主体范围是什么?(2)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简言之,即可持续发展是谁的发展?“他”有权做什么?“他”必须保护什么?在可持续发展中,人作为主体居于中心地位。即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人,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是人,进行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又是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在肯定自然内在价值的同时,就有承认人在世界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尽管认识的程度有差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中国环境资源问题日显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既表现在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又暴露了与之相关的“人的问题”相当严重。单纯追求经济的片面增长,置环境问题于不顾,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情况表明,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只有推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从制度上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积极发挥人们正向的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问题,从而保障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在可持续发展中,人应当承担的自然职责主要有:首先要保护地球免遭破坏和毁灭;其次要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坏境的再生能力;再次要善待地球生物圈中的每种生物物种,与之和睦相处。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职责主要有:首先要承担起尊重他人和尊重社会劳动的责任;其次要遵纪守法并担当起维护团体利益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责任;再次要担负起他人的生活幸福、为社会的发展与繁荣贡献自己应有力量的责任。
三、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与发展关系内涵丰富,包括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与政治、环境与全球化等关系。中国正在出现的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是由近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关系内部逐步产生的质的变化所引起的,是一种集成转变的结果,松花江水污染等频发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是促进这种转型的加速器。作为经济活动的资源要素和废物的受纳体,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环境与发展诸多关系中的基本关系;环境与社会的关系是公众对生存环境变化与生活质量关系的认识和态度;环境与政治的关系是核心,是党和政府对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态度,并左右着这些关系发展的方向;环境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一国环境与发展关系在国际层面的反映,或者是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里约宣言》指出“为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部份,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它积极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的之一,环境保护是区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贫富悬殊,人口猛增和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最终走向现代化和文明。可持续发展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环境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对别人是一种权利,对自己则是一种义务,人们的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是平等的和统一的。这种权利应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维护。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解决环境危机、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消费方式,根本出路在发展科学技术。只有大量地使用先进科技才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发展模式,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减轻环境的污染负荷。
四、中国环境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大气污染问题严峻。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汽车尾气造成的大城市的NOx、CO、臭氧浓度超标,有发生光化学烟雾的趋势;颗粒物污染极为突出,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总悬浮微粒(TSP)超标现象。在中国部分城市,由于挥发性有毒有机物(VOCs)污染导致的癌症与呼吸系统疾病明显增加,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七大水系,大中型湖泊及近岸海域水污染亟待控制。危险废物管理和控制亟待加强,环境污染事故成倍增长,已构成突出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以半挥发性、挥发性有机物、类激素、多环芳烃等为代表的微量难降解有毒化学品引起水体和土壤污染,通过污染土壤生产的农副产品进入食物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入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已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的随意倾倒或不安全堆埋,产生的渗滤和有害气体严重地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酸化等引起的土地退化进一步加剧;水生态平衡失调,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破坏加剧,水患灾害频繁;生态系统、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化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破坏的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
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的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这进一步地警告我们要重视环境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根据上述中国环境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刻不容缓。也就是说,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之中,实现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
五、实现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合系统,要实现社会持续发展这个终极目标,必须首先做到生态持续发展和经济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其所有者是生存于其中的全体人类,而使用者也是全球人类。因而实现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唯一选择和基本任务。环境保护包含自然环境与资源和防止污染及其他公害两大部分。为了防治污染,必须制定环境立法,进行环境管理、监督,规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当然,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我们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为人类营造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可以从以下几的方面来实施。首先,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其次,推行清洁生产。就生产过程而言,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就产品而言,要研究和开发生态产品,如中国生产出的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另外,还要树立生态技术观。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把经济发展引导到低投入、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持续发展的道路。总之,中国的环境危机不容忽视,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葛守昆,王志忠,曲福田.以人为本的行为分析与制度安排[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 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环境保护问题作为目前社会关注度相对较高的热点问题,已经与经济发展占据同等地位。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发展为全人类共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其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长期以来采用传统经济模式,实施粗放型经济发展,大大浪费了资源,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是必然趋势。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1.1两者联系密切。从某种程度上讲,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二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就在于保护环境,只有真正有效地保护好自然环境,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则才可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1]。而环境保护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现代社会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化的满足物质需求,更多地为创造更好地居住环境,实现更好目标而奋斗。此外,可持续发展同时又是环境保护的关键性标准,参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社会发展的生态化以及可持续化,才能够顺利做到环境的保护,日益改善全球恶化现状。1.2权利与义务统一。借助对自然资源相关物质形态的不断改变,充分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这是人类的权利,然而该权利必须要将保护自然作为底线。与此同时,还必须要重视自然事实的保护,进一步维持自然发展规律的科学性以及稳定性,这是我们的义务[2]。总体来说,我们可以将环境权利以及环境义务看作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在别人眼里是权利,而在自己眼中是义务。权利与义务之间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我们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与环境保护所需履行的义务。人类应该对于自然的相关权利范围与义务范围进行必要调整。现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已经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破坏,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针对该情况,在充分满足人对自然更高需求的基础上,帮助自然尽快恢复原有的状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协调,最终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现存环境问题分析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目前世界范围的大体环境发展现状为局部在改善而总体在恶化。就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上来看,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两个方面,尽管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所面临的局势依然相当严峻[3]。2.1大气污染。针对现存环境发展情况,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大气污染,从大气污染源上来看,主要为煤炭燃烧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尤其是煤炭燃烧,已经逐渐发展为大气污染的根本性原因[4]。目前,大型火电厂发电必须要大量煤炭作为燃料,煤炭燃烧期间烟筒中排放出的悬浮颗粒数量非常多。此外,很多地区在冬天的时候,为取暖同样要燃烧煤炭,进而排放出大量大气悬浮颗粒。甚至一些地方会燃烧硫化物含量相对较高的煤炭,从而使那些地方经常下酸雨,最终加重大气污染。近几年来,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尾气污染情况日益严重。2.2水资源缺乏。尽管目前国际上在废水处理以及排污方面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然而城市生活排放污水总量却依然呈现上升趋势,相关部门对于污水的处理速度赶不上排放速度。甚至一些国家本来就严重干旱少雨,这样就会使其对地下水进行过度开发,最终造成水资源供应不足,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到广大民众的安全用水以及身体健康。
3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增强社会环保意识。现阶段,环境属于全体社会公民得以长久生存的大家庭,对环境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每个公民日常生活。所以,为了做到环境保护,就应该不断增强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引导所有公民都从小事做起,可以从节约每一度电做起,节约每一张纸做起,并且要在做好小事的基础上不断影响他人,使更多的人重视环境保护,并践行环境保护,形成人人保护环境的和谐氛围[5]。3.2加强环保监督。环境保护层面的环保监督属于确保环保法律得以真正贯彻执行的重要措施,为更好地做到环保监督,各级环保部门必须要通力合作,积极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实现国家环保部门、地方环保监督部门以及下属单位监督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各司其职,从而做到环保监测工作、预警工作以及应急工作的全面化以及细致化。3.3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化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将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调整到同等位置,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能够符合国情的科学化的环保法律,就不同环保问题实施针对性处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环境现状[6]。3.4重视全球环保合作。现阶段,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我国社会发展期间面临的重大问题,而逐渐发展为全球社会的关键问题,必须要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加强通力协作,从而有效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不然单靠一个国家或少数国家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环保任务的。因此,世界各国都必须要进一步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大大降低污染源的流动,对环境保护准则以及相关标准进行统一,从根本上做到环保合作,降低环境污染程度。3.5推广循环经济。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广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把建设资源友好型以及社会集约型社会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然后全面统筹发展,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区域发展、自然发展以及人类发展之间的有机结合,可以真正实现环境、人口以及资源三者的协调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示范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始终坚持走生态化发展道路,从根本上增强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统筹兼顾对环境的大力保护,在不破坏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在坚持发展的道路上,既可以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又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必须要就传统形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并严格贯彻执行,最大限度形成生态化以及环境友好型模式,达到环境的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作者:史珊珊 单位:沧州市吴桥环境监控中心
参考文献
[1]宋烨.浅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的教学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4(2):300-302.
[2]崔宝成.浅谈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8):236,246.
[3]朱文.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2):149,153.
人类发展到今天,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虽然科学技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可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经受了由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危害。发达国家如日本的熊本县水俣湾就曾出现过“水俣病”,事后调查是由于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水里造成的。我所要讲的是日本从1956年发现这种病开始,一直到1968年经过了12年后日本政府才重视这件事,才勒令工厂停止废水排放。可见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的艰辛,环境保护所处的辅属地位。人们只注重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当然到最后受害的往往是人类自己。在各国的发展过程中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因此,环境保护的问题应摆在发展的前面。
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被满足后,就开始追求享乐和舒适的生活,可是人们并不考虑限制和约束,没有限制和约束的发展和使用,最终的结果便是不能持续发展。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的使用的后果是什么?人们在开始使用时往往并不考虑这些,只是注重发展得来的实效,得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当今人口发展和资源之间产生矛盾时,环境问题已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人们才开始考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了。在现今的情况下,我们的科技是发展了,但这发展是以付出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温室效应、极端恶劣天气现象的增加、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现象,都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警告,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首先会影响到人类,因此,人类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保护好环境。实际上,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做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使地球生态环境能和谐发展。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很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利用开发,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资源,发达国家发展的这100年所消耗的资源要比过去几百年还要多,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已经超出了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了。不过,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各国也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使地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生态持续发展得到延续,将可持续发展进行下去。
二、环境危机的出现
人类的生存活动是离不开环境的,而正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才使地球的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便利和依赖,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因而自然环境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但是自然环境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这时,就会出现资源枯竭的危机。人类的新陈代谢和各种消费活动的副产品,都会由环境来消纳和吸收,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就象现在的雾霾天气增多的现象,就是环境自身的调节能力不足的表现,实质上是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的造成的危害的结果。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现象,我们称为环境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是指人类的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例如,涸泽而渔、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现象;再有一种情况就是环境污染,如前面我讲过的日本的熊本县的水俣病事件,就是由于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对人或这个区域中的生物产生了危害,使这些生物不能正常生存,直接威胁着人类和这些生物的健康。环境危机的影响还不仅仅局限于这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生存也可能构成威胁。因此,一种文明的延续必须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人类在活动中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控制环境污染,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持续性。环境危机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生活,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些什么?今天全球都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建设和谐的地球家园,让我们的地更绿、天更蓝、水更清,不仅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留给我们的后人,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环境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发展的过程中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可是环境危机是在如今的高科技、高发展速度下产生的,现有的科技手段并不能完全遏制这种现象,因此,人们应该重新定位我们的发展,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和作用,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能破坏自然规律恣意行事,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阶段,要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考虑协调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任何以发展为借口的破坏环境的发展思路和模式都是错误的,而且环境问题涉及的是一个整体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要全面地看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外贸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对策
0引言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关贸总协定中旨在保护环境的非关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了解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环境贸易的规则,分析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引导泉州外贸企业实现高效、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外贸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外贸发展与其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密切相关的一种持久的发展,对保证对外贸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外贸可持续发展,应改变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观念,努力寻求与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外贸发展规模和速度。依靠科技兴贸和技术进步,减少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对环境与生态的消极和不利影响。②外贸可持续发展,应通过国际间商品、劳务、技术、信息和资本的交换来获得比较利益,满足国内因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不足而出现的资源短缺问题,增加一定的资源基础,增加社会经济福利,更好地保护国内自然资源。③外贸可持续发展,应该促进国际社会的共同富裕,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国际贸易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实现国际环境保护的前提。因为贫困是生态环境的最大破坏者,建立在两极分化基础上的国际社会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也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都是以粗放式发展道路为主:出口产品高耗能且附加值低,而某些进口资源则过度依赖国外市场,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固然是长远目标,对于泉州来说也不例外。那么,具体要如何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呢?首先,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影响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因素。
2影响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就泉州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内部、政策和经济三个方面。
2.1 企业内部因素影响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企业文化和客观条件。
2.1.1 企业经营理念传统的中国企业往往认为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泉州许多企业的营销理念中,企业营销目标仍停留在刺激消费、追求消费数量增加的粗放型营销阶段;还有些企业的经营理念认为,企业自身尚不能发展,更没有兴趣考虑环境治理。例如安溪某些企业在产品包装方面所突显的环保问题却很令人担忧,他们使用了真空镀膜塑料袋包装,保证了茶叶的质量也增加了利润。但这类真空包装袋都是用不可降解材料制成的,茶叶店卖出多少包茶叶就等于制造了多少可污染的真空袋,引发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
2.1.2 企业经营制度泉州的外贸企业大都是民办私企,而过于浓厚的家族式管理是中国民企经营制度的一大弊端,泉州也不例外。泉州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泉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十分天下有其九”的重要地位。但是,泉州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是通过“三闲”(闲人、闲资、闲房)起步,“三来一补”(来料、来件、来样;补偿贸易)铺路而创办的,创办的资金大多来自家庭的财富积累,或者通过小范围的联户集资而获得,因此企业规模狭小,大多数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实行家族制管理模式。家族制管理经营模式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局限性,诸如产权结构单一封闭,决策独断,经营权力主要由家族成员把持,管理上重“人治”而轻“法治”,任人唯亲,对外人缺乏信任感而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等等,这些局限性必然会制约泉州外贸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1.3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可谓无所不在,影响着职工的素质、管理的方式和水平、技术的水平和运用、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开拓等方面。然而,目前众多泉州民营企业家不够重视,表现在企业对环保等公益事业不感兴趣,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误导消费者的假冒行为泛滥等。而且,泉州的民营企业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大多走的是家族式管理这条路。这种狭隘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员工没有归宿感和安全感,表现为缺乏进取心和献身精神。而这恰恰是一个企业精神缺失、严重缺少凝聚力的突出表现,大大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良好、高尚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1.4 企业客观条件分析泉州企业自身客观条件,如资金短缺、技术工艺落后等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另外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许多企业最棘手问题之一。企业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力推新产品,就要对现有的生产工艺与流程进行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其中一个主要因素便是资金不足。如果一味地按有关标准去关注企业的环境问题,就会使“马太效应”在企业竞争之间重现。
2.2 政策因素在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将更为突出,增强政府深层次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极为重要。目前,泉州市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令条例和方案,但这些规定和方案还没有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部分政策调控措施不够健全和得力。在决策与管理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一时尚难以扭转,影响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进展。
而在环境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方面,泉州政府所实行的政策尚有不足之处。首先,环境保护还未从狭义的环境治理提升至生态与环境建设的高度,环境污染的防治还未从末端控制扩大到生产领域调控系统的源控制。其次,环境经济政策不完善,实施困难。一方面,环境经济政策虽然种类较多,但真正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并发挥作用的并不多,另一方面,现行的环境经济政策缺乏系统性,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机关通常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层次,难免会出现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现象。再次,缺乏资源使用补偿办法和手段,缺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能力的市场机制。我国目前的环境资源立法中还没有充分运用补偿办法和手段以及市场机制来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泉州也不例外。并且,这种手段主要依赖行政强制力量,换句话来说,中国环境法律的整体内容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
2.3 经济因素由于泉州是一个民营经济发达、民营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长期以来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依赖粗放型增长方式。因此,泉州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仍存在不协调之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全面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监管和节能减排仍面临较大压力。例如,泉州出口产品多为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而进口是以机电产品为主要商品,这些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对资源需求量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泉州实现等量GDP所消耗的原材料、土地、水资源,均高于苏州、宁波等发达地区,就煤的消耗量每年就达到600多万吨。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工业废水和大量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近海,泉州湾、安海湾等部分近海和滩涂受到严重污染。实践证明,靠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如果任其发展,不仅外贸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泉州也不久将“油尽灯枯”。
此外,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加大了泉州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和处理上的费用,国际竞争力将被严重削弱。而且,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限制我国的一些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也对泉州出口贸易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得泉州外贸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这些经济因素对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阻碍都是不容忽视的。
3促进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尽管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政策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但将环保纳入国际贸易规则,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因此,我们也只有顺应这一潮流,加快泉州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绿色贸易,减少绿色壁垒对泉州的影响,才能实现泉州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3.1 外贸企业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联系泉州实际,企业自身的努力改善是促进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自身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3.1.1 实行绿色营销策略,积极推行绿色管理绿色管理是指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三个主要目标:一是最大化利用物质资源;二是最小化排放废弃物;三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绿色化。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资源利用越充分,环境负荷就越小;产品绿色化,又会促进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最终使企业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协调同步,走上企业与社会都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之路,从而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和谐统一。
3.1.2 优化企业文化,提高自身技术和管理水平一方面,进一步改善企业创新的环境,使企业成为有效的创新主体,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质量文化、项目文化等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能有效提升企业的自身技术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应用电脑和网络管理系统,如ERP系统,在使企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细致化、准确化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水平也得到了加强。
另外,在泉州的出口商品结构中,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初级水平仍占很大比例,相当一部分工业品达不到进口国的产品环境标准。因此我们外经贸企业应提高环保科技水平,努力增加出口商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保标准。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在技术设施、生产设备、产品质量、包装等方面,都必须坚持主要以环境竞争力参与市场竞争,为泉州的外贸出口开拓广阔的绿色市场。
3.1.3 尽快做好产品标准化和质量认证工作泉州外贸企业应积极采用ISO国际标准,它适用于一切企业的新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张绿卡。这两种认证已经成为国际买家尤其是欧美买家的新标准,国外的许多企业在进行采购时倾向于已通过这两种认证的企业。所以,泉州外贸企业应建立产品生产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加强对出口产品生产的技术、工艺、设计、包装按照“绿色化”要求进行改造。例如,生产技术、工艺要考虑到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设计要选用无毒、无害、易分解处理的材料,包装设计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的消耗,避免包装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这样,泉州外贸企业就可以获得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突破绿色壁垒,从而比较顺利地走向国际市场。
3.1.4 开发绿色产品,拓展绿色市场,改善客观条件21世纪“绿色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要以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必须体现资源的节约性,进口商品要严格把关,为禁止有害有毒的废弃物的转移,应采取限制或拒绝进口的贸易管制措施,将严重污染的产品、设备拒于国门之外。外贸行业要抓住这一良机,必须主动适应绿色潮流,顺应绿色消费的需求,按照国际贸易中环境保护的有关标准,大力发展绿色产品,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对产品进行一条龙改造,增加环保因素,发展绿色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及时研究、开拓绿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绿色产品市场份额,全力以赴地做好绿色产品的开发,以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3.2 政府引导推进外贸可持续发展在促进泉州环保与外贸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对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泉州各级政府要担负起可持续发展中的领导责任,主要是推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外贸主体结构,着力推进工贸合作和出口,建立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树立对外贸易战略新思维,树立对外贸易战略新思维,防止片面追求高数量指标。从而,实现政治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增进当地的社会公共利益。
3.3 以品牌建设巩固泉州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改善自身条件和政府配合完善外部环境之外,泉州的外贸行业还应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品牌效益,以此来保持外贸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首先,外贸企业要及时关注外贸政策的变化,注重加快外贸增长方式向以质取胜转变,不断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加大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其次,企业要以品牌建设为切入点,树立自己的品牌,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扶持和培育出口名牌企业。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中心,培养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做好产品设计、质量控制等工作,以加快产品出口量的增长。再次,企业应认识到,品牌战略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品牌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进行必要的投入和细心的培育。因此,企业必须全身心投入,持之以恒,努力打造企业的知名品牌,实现品牌战略的目标,并以这种品牌精神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一旦消费者认可了该品牌,即可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和长期的回报。只有更多的外贸企业实施品牌建设,拥有了自主品牌,具备了品牌竞争力,泉州的外贸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泉州外贸面临的,是挑战,更是机遇,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打好环境这张牌。我们应该结合泉州外贸发展的现状和实际,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减少国际上技术壁垒与绿色壁垒带来的阻力,积极发展绿色贸易和环保产业,从而促进泉州外贸的可持续发展,以保障泉州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静茹,薛瑞鑫.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J].时代金融,2007,07:13-15.
[2]殷宝庆.发展可持续性外贸:规避“壁垒”风险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05,10:29-31.
[3]刘帮成,姜太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J].决策借鉴2000.04:3-4.
[4]孙素巧.企业在促进环境与贸易协调发展方面的对策[J].国际商报,2004,01:3-4.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511-02
一、矿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矿区是指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行为引起的、具有共同经济属性和环境属性的经济地理区域,它为国民经济运行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据统计,我国目前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于矿业。然而,与经济贡献相伴的是,矿区在进行资源开发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造成大量土地沉陷以及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这些固体废弃物占用了大量土地。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矿物资源需求的增加,矿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之所以称矿区环境问题为特殊的环境形态,其意旨在于与自然环境本身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相对照。生态环境学者认为,在无人类作用力干扰下,生态系统本身可以自动调节,保持本系统的平衡状态,也即在无外力作用情况下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平衡,进而实现本系统的可持续性。矿区生产流程见(图1):
图中的废物包括矿区被污染了的大气资源和水资源、被污染或因开采导致沉陷的土地资源以及因矿产资源开采而产生的大量矸石。从图1可以看出,在矿区这个有人参与的由6种资源组成的系统中,除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以得到补充实现闭环流动外,如果废物无进一步处置循环之用,显然这种生态环境系统是不能保持动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的。所以,矿区是一种有别于纯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殊环境生态系统。
二、矿区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
矿区这个特殊的环境生态系统似乎要求人们在环境可持续与其重要的经济作用间做一个两难的选择。人们也正是在这种痛苦的选择和思索中,做出种种努力,试图减少二者的排斥性,从而使矿区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人们思维和理念经过多次演进,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内在逻辑统一关系的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
1、清洁生产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头
这是人们为实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最初和最直接的思想,人们称之为源头控制模式。这种方式一改过去末端治理的传统思维模式,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式,从导致矿区环境不可持续的源头做起,改变人们在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被动局面。实践证明,这种思维模式是有积极作用的。以煤矿区为例,为实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他们以清洁生产为向导,改进和优化了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模式。通过改革巷道布置方式、优化采煤方法和工艺、采用减少对土地的破坏的采煤技术、从生产源头控制不可持续行为,通过洗选煤技术、型煤技术、煤的转化技术等深加工技术,提高煤炭本身的经济价值与附加值,减少煤炭产品对环境的破坏力,缓解矿区所面临的两难决策,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2、从清洁生产到生态工业园区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飞跃
应该说,清洁生产转变了矿区环境保护的理念,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对于促进矿区生产与矿区环境之间的协调共处,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清洁生产在矿区的推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矿区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实际上清洁生产只是在整个矿区经济网络的单个个体内部进行。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看,在矿区实践生态工业思想和形成完整的生态工业园区,应该较其他工业领域更为容易,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矿区本身在经济属性和环境属性的同质性上。这种同质性不论从实践角度还是技术角度看,都比异质生态工业园区好协调得多。下面建立的一个简单的煤矿区生态工业图可以更为清楚的理解这种同质性的优势(图2):
同时,实施循环经济思想,作为中观层面的矿区应该如何协调微观的矿区生产活动才能与这种宏观思想真正的协调起来呢?此两问题就涉及到上面构建的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的稳定性问题。就这两个问题,我们试图通过3个方面来分析。
(1)通过寻求在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矿区由清洁生产转向生态工业园区转变的驱动力来获得答案。
目前有两种较为流行的生态工业园区形成驱动力学说,一是纯市场经济驱动力,另外一种是区域政府引导下的经济驱动力。从目前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来看,后一种驱动力在逐渐减弱,它是一种生态工业园区形成的早期驱动力,而前一种驱动力正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生态工业园区都是在市场主导下进行,辅之以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我们认为这种驱动力的加强有利于保证这种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2)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在追求量的增长的同时,寻求质的增长日益成为继续实现量的增长的重要保证。这就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资源高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由环境破坏型向环境协调型转化。宏观的思想要得到体现,相应的就需要微观实践活动的支持。实际上,就我国矿区的现实状况来看实践循环经济思想已成为必然和必须的内容,目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四矿”问题,尽管近两年煤炭、钢材等价格上升,这些问题有所缓解,但是仍然没有摆脱矿区的不可持续问题。所以,矿区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依据矿区情况建立适合的生态工业园区,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积极延长产业链,增加矿区产品的附加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矿区的不可持续问题。
(3)从实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具有严重的路径依赖性和自我强化特征。矿区所选择的上述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模式本身就是要使矿区环境可持续运行处于高水平、高效率的状态,为实现这种状态,矿区本身不论在发展规划与战略还是在资金、技术等支持上都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偏离这种路径,矿区要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所以这会使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方式具有路径依赖性。同时,从另外一方面看,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越性日益凸现和为人们所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大力倡导实施这种模式。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与技术选择一样具有自我强化机制。因此,模型中的路径依赖关系和自我强化机制成为保证这种模式稳定的重要基础之一。
三、结束语
矿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形态,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巨大,为实现矿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寻求实现手段上,人们的思想经历了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再到循环经济的历史演化过程,此过程构成了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这种实现结构模式本身具有稳定性,从许多矿区的实践情况看,其效果也是明显的。对于矿区可持续发展本身以及从目前我国矿区的发展状况看,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将决定着矿区根本状况,所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丽.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环境审计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3:129.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13-1
1旅游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现状
在当前的旅游业当中,一般都较为重视旅游业的开发,而没有关注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使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前最为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有下面这些方面。
1.1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在旅游业的开发当中,主要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有:(1)植被的破坏,因为游客只重视自己的游玩,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还有景区为了扩大本身的经济收入,使涌入景区的游客大大超过计划数量都给植被带来了严重的损害,甚至有的地区植被大量减少。(2)无计划开发资源,有的生态旅游地区,不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只是考虑自身经济收入状况,盲目增加旅游景点,大量开发旅游资源。(3)没有注意保护野生动物。
1.2环境污染状况不容忽视
对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主要存在两种因素:第一,大量游客只顾自己游玩,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随意丢弃塑料袋和废物甚至将废弃物扔在较深的山沟和峡谷地带,给卫生的清理带来很大的困难;第二,旅游景区的管理者没有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旅游设施的安排布局方面欠缺合理的考虑。
1.3环境承载力遭遇重大挑战
各个生态旅游景点为了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大量吸引游客进入景区,使进入旅游景点的人数大大超过了承载人数,这种现象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尤其是在每年的黄金周期间,超过景区承载人数的游客大量涌入和涌出,严重破坏了景点的自然环境。
1.4法律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我国当前制订的环境法不适应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表现在制度条款的不细致,以及缺乏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如环境税收等,条款中规定的资源税不包括环境税,只对一些不可再生资源收取,如矿产品和盐等,对于当前可以再生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和野生动物植物资源等不收取资源税,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
2.1重视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旅游人员或者是未来的旅游管理人员,因此必须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才能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做好社会公民的生态环境教育,要做到:第一,增强教育意识,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使每一个公民都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项面向社会公众的教育,包含在各个学科的教育当中。由于环境保护教育的特点,所以应将此项工作纳入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教育当中,利用全民教育的措施,使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深刻理解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重要问题,要根据本国国情,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使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境地,使广大民众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行动,使全体公民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第二,在法律建设方面,应尽快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第三,建立切实可行的旅游环境审计制度。组织当前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参加环境保护教育培训,使其具有旅游景区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地手段,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建立旅游环境审计制度,在干部的年度考核中纳入环境保护内容,使广大管理人员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2.2建立健全旅游景点的生态安全监测预警制度
建立操作性强的生态环境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在环境发展中,各种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的各种开发行动,如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土地治理等,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这种系统就是针对上述因素进行研究与预测,明确人类活动以及自然灾害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变化指标、变化速度、变化时间等,并根据这些变化情况,预测这种危害可能达到的目标,制订应对危害行为的措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个旅游景区由于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不能正确评价自身的发展状况,所以对于环境保护工作不能切实落实到位,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才能保证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能够准确预测到可能发生的危害自然环境的行为,将各种危害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2.3高科技可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很少涉及科技产品。我国在科技旅游方面投资过少,在各个旅游景区内,几乎没有高新科技产品,在制订旅游决策时,缺乏科学化和信息化的指导,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科技含量低,大量科技知识没有应用在旅游业当中。在环境管理方面,没有高新科技的应用。在开发旅游产品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旅游文化、景观设计、地域文化的一致性。缺乏多元化旅游产品,没有将知识、娱乐、行动结合在一起。虽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发展速度很快,但发展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令人担忧。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科学技术应用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当中,但应用于环境保护与防治环境污染的科学技术却很少。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要想在短期内修复,则需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且必须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根据我国环境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大科技手段在环境保护当中的应用,学习国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保证我国旅游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部分区域生态环境退化难以遏止水生态平衡失调愈演愈烈,以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湿地破坏最为典型,干旱地区绿洲和植被日趋萎缩,灾害日益频繁。由于过度砍伐,可供开采的森林资源濒临枯竭,森林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是有增无减,部分城市已经饱和,甚至黑土资源都受到侵蚀。部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大量珍稀濒危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大庆市原来的湿地资源很丰富。由于油田的深度开发,范围不断向外延伸,大量的湿地被开发利用,许多湿地变成了泥浆地、排污池、废水排放池,土壤、植被及湿地水体的污染加剧,使得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在逐渐减少,湿地萎缩,功能丧失。
2.区域性水污染严重水污染程度加剧会导致水体中和周围地区动植物大量死亡,使水域生态物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进一步降低水环境容量。水污染也直接减少了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数量,导致水质型缺少。有的地区河流严重污染,使流域附近居民陷入守着河流没水吃的窘境。2010到2012年三年间,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废水持续增加,增加量都在2000万吨以上,黑龙江省2011年比2010年增加了5792万吨,增幅为16.6%;辽宁省2011年比2010年更是增加了16387万吨,增幅为23.2%,虽然在2012年有所下降,相比2011年的增加量16387万吨而言,降幅较小。2012年,东北三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167663万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7.6%。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大于100万吨的省份有10个,黑龙江省排在第3位;全国氨氮排放量大于10万吨的省份有11个,辽宁省排在第10位,同时在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石油类排放量上,排在第3位。
3.城市空气污染危害严重从总体上看,东北城市空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北地区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使得汽车尾气正在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新型“罪魁祸首”,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013年底,哈尔滨市民用车辆比上年增加12.4万辆,总量达到142.2万辆,比上年增长9.5%。其中,汽车总数突破百万辆,达到100.5万辆,同比增加11.2万辆,增长12.6%。哈尔滨市整治大气污染压力最大,提出2017年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要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10%。目前,哈尔滨市建成区将不再审批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火电、钢铁、建材、焦化、有色金属冶炼、石化、化工等高污染项目,现有的项目也要逐步向外转移。
4.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越积越多2012年,吉林省地级及以上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差距明显,一半城市的综合利用率在90%以上,吉林市和白山市却低于50%;辽宁省的鞍山、抚顺、本溪和丹东更是低于30%,超过90%的只有沈阳和大连;黑龙江省相对其他两个省份要好一些,只有双鸭山在50%以下,其他城市都在70%以上。除工业固体废物外,生活垃圾也是固体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东北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多,造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由于处置能力有限,很多城市并非是对垃圾进行处理,而是堆放垃圾。大量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这些废物经过雨雪淋溶,可溶成分会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污染;或随水从地表向下渗透,向土壤迁移转化,富集有害物质,使堆场附近土质酸化、碱化、硬化,甚至发生重金属型污染。这些有毒物质在土壤中发生累积而被植物吸收,毒害农作物,威胁人们的食品安全。
二、东北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东北城市的生态环保建设原则是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既要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整体和谐,又要实现社会文化生态、经济技术生态和自然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城市的和谐。
1.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建立治理大气污染的长效机制要以增加城市绿地为主构筑城市景观,构建自然生态体系,突出城市特色。绿色植被能够很好地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平衡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起到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城市公园、街道两旁的树木、草坪都可以通过叶片来吸纳烟灰和粉尘。此外,修建屋顶花园不仅能够使建筑物减少紫外线辐射,增加建筑物使用寿命,同样能够起到治理大气污染的作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对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进行调整,对城市交通格局进行调整。
2.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经济体系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要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改变经济增长过度倚重第二产业的局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切实引导和限制那些能耗物耗高、污染重、产品附加值低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工格局;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在区域层面上建立大循环模式,即工业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把不同工厂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能源和原料。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逐步由主要依靠化石燃料向主要依靠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转变。
3.注重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安全从水量、生态栖息地、水质恢复三方面构建水生态安全体系。不仅考虑环境水质标准的限值,更强调从维系水生态安全出发,保障水生态系统的健康需求。从水源地保护区,城市景观水区,水污染总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建设。同时,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防洪抗旱并举,坚持涵养水源、节约用水与防止水污染相结合,市区污水处理厂加大运营力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的供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逐步解决城市公益设施的配套完善问题。
在市场中,存在着许多经济主体,他们可能是个体农民,也可能是乡镇企业,也可能是国有企业或者政府部门。他们之间在进行交易,通过多次的交易,逐渐形成了多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在任何一对交易者看来,他们达成的价格,恰恰落在自己的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曲线上。由于卖者的产品是用多种要素生产出来的,其中一些要素需要向别人购买,所以该产品的成本也是由交易决定的。经济学证明,在没有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中的交易是有效率的。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两个人的交易所带来的成本或收益,对第二个或第三个人的成本或收益产生直接影响。或者说,一个人并没有承担或获得他自己行为所引起的所有成本或收益。在社会层次上看,所谓外部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境,即因为成本和收益不能在个人或组织间恰当地分配,以至人们宁肯放弃他们本来应该获得的利益(盛洪,1996)。
导致外部性有很多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比如,在一条河边上的造纸厂的产权有明确的归属,但这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或者有名义上的归属,如归集体或国家,但产权的行使效率较低。当造纸厂将污水排入这条后,河里的鱼就无法生存。由于没有人拥有这条河(或不关心这条河),所以没有人因为鱼的损失而向造纸厂索赔。因此,造纸厂将不承担污染河导致的经济成本(这里暂时不考虑环境成本)。但河里没有了鱼,实实在在地就是社会的损失。因此,造纸厂的“个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它的成本曲线比真实成本向右下角移动了(如图1所示)。这导致造纸厂的均衡价格低于“真实价格”,而产量却高于“真实产量”。在极端情况下,从社会角度看,建立这个造纸厂也许是得不尝失。因为它给社会带来的“福利增量”(即比按真实成本生产多获得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大约是BEE’C所包括的面积),几乎就是它给社会带来的损失(也大约等于BEE’C所包括的面积,即因污染而无法生存的鱼的市场价值);况且由于成本低估导致资源过多地进入造纸业,使得社会失去了将这些资源配置到其它更有效的用途时所获得的利益。
一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可能是由于制度的或观念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我国,前一种原因还是大量存在。因为我们刚刚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还刚刚开始,人们还不习惯将一条河想象为私人所有。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河不是在乡村中的小河,可以在技术上由某些个人所有,而是很大的河,如长江,有上游、中游、下游,拥有一整条河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分段拥有又不能互相不受影响。很大的湖,如太湖,滇池,等等,更进一步,海洋,以至说到极端,整个大气层,整个地球,就更不可能由私人拥有了。因此环境的不可分性,是外部性、从而是市场价格体系失灵的重要原因。
然而,即使是人们知道破坏环境的现时成本,也还是无法摆脱外部性问题。因为对环境的损害,从时间上看,往往不是均衡的。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被损害的程度的增长是缓慢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已为时晚矣。所谓为时晚矣,是指对环境和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有时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对称性。不可逆,即是指不可恢复;如某种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复存在;或一旦臭氧层的漏洞大过一程度,就永远无法修复。不对称,即是指很难恢复;如一旦将森林砍伐殆尽,虽然可以重新种植,却要经历很长时间、付出很大代价;又如由于过度捕捞,我国沿海的黄鱼曾一度绝迹,经过很多年以后才重新恢复过来。但是由于在达到临界点之前,人们不会将即将到来的供给的突然减少计算到与他人的讨价还价中,因而在市场中,没有一种价格信息会提醒人们节约使用该种资源。这是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导致的外部性问题。而这种时间上不均匀的信息,又会因为人们在空间上的分散,更不容易在灾难发生前知道。人们一般不会把以后的成本算在目前的账上,但一旦按以前的成本进行交易,就必然会将对环境或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推过阀值。
再退一步,即使所有的人都真切地知道他们的行为将给环境带来的损害程度,也仍然无法阻止外部性问题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这里讲的人既可以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又可以是不同时期的人。在同一时期的人中,任何个人或集团若要考虑环境或资源问题而自觉地约束自己,将环境成本或资源成本加到自己的生产成本中去,他或它将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败北。因为那些没有考虑环境和资源的企业将会由于成本较低而具有竞争优势。人们不得不破坏环境,不得不加快耗竭不可再生资源,不得不毁灭自然物种。即使在一些国家内部制定了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法律,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很类似于上述的行为。美国人不会因为石油将要耗竭而减少对石油的消费,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他们节约了石油,也许只是给中国人多使石油创造了条件。在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还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将一些局部性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出口”到它国。由于有些穷国有较低的环境标准,一些富国通过进口或投资,使穷国生产更多的污染严重和消耗资源较多的产品,同时享受较便宜的(没有计算环境和资源成本的)产品。在不同代的人之间,由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耗竭一般需要较长的、跨越世代的时间,又由于后代人既不能与当代人谈判,也不能抗议他们的所为,当代人就有可能将环境和资源的成本转嫁给后代人。而市场价格,以及代表对时间看法的市场利率,恰恰是由当代人对未来的看法形成的。就生物资源(如树木)而言,当代的价格低于保证树木生长的长期均衡价格,而市场利率则高于树木的自然生长率。这必然导致即使是私人所有者也会砍伐树木的结果。
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即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合理使用生物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外部性问题。而一旦存在着外部性问题,市场价格体系就会失灵。在这种囚徒困境中,政府管制和政策也许是众多可能的选择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原则
既然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到外部性问题,而外部性就意味着市场制度的失灵,政府作为一种天生克服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就可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
关于政府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当社会中有关产权的保护和承认的制度不能通过个人之间的谈判建立起来时,政府就作为一种有暴力后盾的第三方加入进来,从而克服了在产权制度形成方面的囚徒困境。如果这个社会中只有两个人,他们可能通过长期的互动形成对对方产权的尊重,但如果这个社会的人很多,如有N个人,要达到他们彼此都互相尊重产权,就相当困难了。一旦有一个人不愿就尊重别人的产权作出承诺,甚至任意侵犯别人的利益,这整个社会的产权制度就建立不起来。在这时,政府的强制性的对产权的保护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在上一节讨论时说到,外部性与产权制度的不完善相关,因而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首先应该是政府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在人类历史中,产权制度也是不断进步的,从而不断地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例如,对知识产权的确认和保护是在很晚的时候才实现的。当知识产权确立以后,有关知识生产的外部性得到克服,从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今天我们讨论克服破坏环境和耗竭资源的问题时,首先也应该依赖于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我们刚刚告别计划经济,产权制度还很不成熟,所以还有通过改进产权制度解决环境问题的大量空间。例如,在一些乡村中的较小的河流的污染问题。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河流没有明确的归属,或者名义上归集体所有,但“集体”没有有效行使产权的机制,河流被岸边的造纸厂污染了。在这时,如果将河流的所有权个人化,或者将河流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权拍卖给个人,就会给这条河带来一个人。拥有这条河的产权的个人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排污的造纸厂谈判或抗争,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来阻止污染的排放。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地方这样做了。 转贴于
从某种程度上讲,将森林树木的产权个人化,也会改进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状态。因为一旦树木的产权由个人或组织拥有,产权拥有者就会按照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去安排树木的砍伐和种值。当树木的自然生长率高于市场利率时,拥有者就会根据树木的市场现货价格与净现值之比,有计划地砍伐树木。在这时,木材的生产成本必然高于当树木没有明确归属时的成本,从而会部分解决砍伐森林的问题。
当然应该看到,产权制度的改进也是有边界的。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将大环境分割开来、并且个人化。所以产权制度的改进还无法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个人成本中去。例如上述的森林产权个人化,虽然将砍伐生物资源的机会成本算入了个人成本,却还是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由个人拥有森林,个人成本仍然会低于社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对森林的砍伐就会超过考虑环境成本时的均衡水平。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来补救。这个政策就是征税。即对砍伐的树木征收税赋,而对活木的买卖不征收税赋。其结果是,出售一定体积的活木比同等体积的木材要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是因为,对木材价格的需求具有弹性,当砍伐税加到木材交易中去的时候,价格会上升,需求者会因价格上升而减少其需求,这等同于木材产权拥有者支付一部分砍伐税。而进行活木交易则无需交纳砍伐税,从而价格会比木材交易为低。由于没有砍伐税,卖者可以获得较出售木材为高的收益,而买者则可以买到较木材便宜的活木。这就鼓励较多地进行活木的交易,而较少地进行木材的交易。当出售木材比出售活木收入更少时,砍伐树木所获得的市场现值就会较低,用价格计算的树木的自然生长率就会较高,就更有可能高于市场利率。当活木生长的预期收益率超过市场利率时,树木拥有者就更不愿意砍伐树木了。由于可以出售活木,森林拥有者就有一个变现的市场,也不会因为急于变现而砍伐森林。
说明:当政府不征木材砍伐税时,森林所有者的成本曲线为S,木材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砍伐量为Q0;而征砍伐税后,相当于成本曲线则为S’均衡价格上升为P1,而均衡砍伐量则减少到Q1;其中消费者承担的砍伐税为面积>P1 E’E’’ P0,森林所有者承担的砍伐税则为面积P0E’’HG,如A图所示。对于活木交易,政府不征任何税赋,但考虑到购买者未来仍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因此未来仍要交纳砍伐税,所以需求曲线移至D’;而出售者已经免去此次交易的税赋,则均衡价格应为P2,而均衡交易量则为Q2;显然比木材的均衡交易量为多。
只要政府对环境的价值有一个恰当的估价,征收环境税的办法就可以部分地避免信息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问题。无论是砍伐还是捕捞,都不会出现过度问题。这个恰当的估价,就是要通过相应的征税,使价格上升到使资源供给或环境水平保持在长期均衡的水平上。所谓长期均衡,是指资源存量不会减少,并且生长的速度与消耗的速度基本一致;也是指环境水平不会降低,对环境的损耗的速度与环境的自我修复的速度基本一致。这需要对生物资源和环境的长期成本,尤其对环境破坏的临界点有一个有远见的估计。
上面的讨论同时意味着,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存在着一个政府,因为只有政府才能收税,也才能把它的意志强加给交易双方。然而,当我们涉及全球问题时,这一条件不存在了。因为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类似于一个无政府的社会。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不是不能就环境问题达成一致,但谈判成本会很高。在谈判者较少时,如只有两个国家谈判,涉及两个国家的局部环境时,谈判容易成功;但如果世界所有国家都参加谈判,讨论有关全球环境问题时,就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在这时,就要依赖于一种起作用的世界政治结构。在其中,“大国”就要发挥作用。一方面,“大国”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动机,因为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较高,它的利益更接近于全球利益;另一方面,“大国”有维持达成的环境秩序的实力。看来,中国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大国”了。她既可以在双边谈判中抑制以邻为壑的行为,更应该在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从投票制度今天的效率来看,我们恐怕不能指望,可以通过一个所有国家都同意的涉及全球问题的方案,如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方案。如果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哲学行事,也许人类永远不可能解决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人的基本行为规则和文化取向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如果人们更为关注后代的幸福,重视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以及其它物种作为人类的共生物的延续,人们就会提高对未来的评价,从而降低市场利率。因为市场的自然利率是由人们对未来的判断形成的。当市场利率降低后,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的自然生长率和自然修复率就会相对较高,就会引导人们减少对这些资源的耗用。更一般地,如果人类社会都能够接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即使没有一个全球政府,也会在全球问题上采取互相合作、而不是以邻为壑的行为,从而为最终解决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奠定基础。
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手段
尽管政府是以强制性为特征的,但不意味着政府只是强制地改变人们的行为,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政府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政府的行为改变几个经济变量,从而改变经济当事人的成本收益计算,最后使他们自动地做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事情来。强制只是政府的最后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如果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与政府对着干,钻政策的空子,政府政策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政府随时随刻都要提防别人,政府政策的成本就会太高,以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来支持政策。因此,选择正确的政策手段,使政策“惠而不费”,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环节。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提到要通过改进产权制度,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在我国的具体情境中,产权制度的改进需要许多政策上的艺术。例如,在我国现在的政治条件下,将一条河“私有化”显然是较难被接受的。因此,所谓产权制度的改革,还要在现有产权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比如遵循我国农业的土地承包制度,将小河在一个时期的使用权承包给个人或组织,都可以起到“改进产权制度”的作用。因为正如许多文献已经指出的那样,产权是可以分割的。使用权也是一种产权。只要拥有这种产权的时间足够长,就会激励人们去捍卫自己的利益,从而能够去与(比如)造纸厂去谈判或抗衡。利用一些人去与另一些人抗衡,最后达到保护环境的均衡,就会不成比例地放大政府政策的作用,以较小的政策投入获得较大的结果。
类似的设想,就是成立一个“拥有”局部环境的公司。例如,成立一个“太湖环境公司”。当然,这是一家由政府特许的公司。它可以在最初由政府出一部分资金牵头建立,以后也可以通过股权转让,改变资本结构,甚至(不一定非得)成为一家私人企业,更好的形式应该是变为一家上市公司,受到公众和传媒的关注。这家公司的业务,就是太湖可能产生的利益。粗略想来,应该包括在太湖中捕鱼捞虾、养殖水产,水上旅游,以及沿岸的旅游、渡假和一些房地产。它的最大利益,就是保证太湖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优美,合理地利用生物资源。为了它自己的利益,它就会主动地与太湖边上的那些排放污水的厂家去交涉,责令它们停止排污。在争执不下时,就可以借助于政府以及传媒的力量。这样,太湖就有了自己的代言人,它会日夜监视岸边的动静,而不会象现在那样,中央政府的检查组一走,工厂照样排污。它的存在,将使政府实现政策的成本大大降低。实际上,这家公司是在经营环境。它可以根本不去捕鱼或盖房,它只需要第一改善环境,第二控制对生物资源的捕捞量。它所做的事情,一方面是为改善环境而与排污者做斗争,一方面是根据长期均衡价格计算的最佳捕捞量,拍卖在太湖的捕鱼的特许权,出售或出租水面或沿岸地面。只要太湖的环境变好,水质改善,太湖的环境价值就会变为商业价值。这样,利用人们的逐利动机,通过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可以使人们努力地去改善环境,而无需政府再与排污企业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
上面通过改进产权制度以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其实质是将外部性内部化,将公共物品“改变为”私人物品。实际上,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区别,即可否排他地占有或消费,可以转换为是否可以单个地向消费者收费。有些看来不可排他地消费的物品,经过巧妙地设计,可以单个地、或近乎单个地向消费者收费,从而“变为”私人物品。例如看电视。播放电视节目的电磁波在空中传播,任何人有一台电视接收机都可以看电视,电视台很难辨别是谁、在什么地方接收了电视节目,以及接收了多少;即电视节目似乎是无法排他地占有和消费的物品。然而,当电视台将一部分播放电视节目的时间卖给一些厂家,这些厂家利用这些时间播放广告,当消费者在看电视节目时就不可避免地要看到广告,而看广告一方面要占用消费者的时间,另一方面又能起到促销商品的作用,就等同于消费者为看电视付了费。他付费的多少,一般与他看电视的时间长短、以及电视节目的优劣成正比。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例如,科斯教授曾经提到过,原来人们普遍认为灯塔是公共物品,但他后来发现,在英国早期,灯塔多是私人拥有的。原来人们解决了灯塔收费问题,即在船只经过灯塔后到达的港口收费。因为经过特定灯塔的船只一定是要抵达附近特定的港口的(科斯,1994,第215-239
实际上,无论是改进产权制度,还是发现收费方式,都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成本和收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标。当上述办法都无法解决问题时,最后就要用政府的看家本领,即征税了。实际上,征税的核心思想,也是要通过改变成本和收益,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之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努力。例如,对于利用我国很稀缺的自然资源生产的产品,可以调低或者免除进口同类产品的关税,使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从而压低国内厂家的收益,迫使它们收缩规模以至停产。当然,进口国应该是该种资源丰裕的国家。这种政策,相当于将过剩的自然资源输出到资源贫瘠的国家。具体的例子,比如造纸业。当然,征税要注意不同物品的价格弹性。当某种资源弹性过小时,征税所导致的价格上涨不会引起消费量的显著下降,同时消耗资源的企业也不会减少收入,因为由于价格弹性很小,税收负担几乎全部转嫁给了消费者。因此,采用征税的方法,要选择在那些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或资源物品领域使用。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操作手段,就是数量控制。这包括对获取资源的数量(如砍伐树木或捕捞鱼虾)直接控制,也包括对进入某一行业的企业数量的限制。如果能够测算出来保证生物资源持续生长的最佳捕捞量或最佳砍伐量,按照这个数量进行拍卖,可以使价格从短期均衡价格上升为长期均衡价格,从而改变供给者与消费者的行为。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是基本不变和稳定的,也可以采取拍卖经营特许权的方式,控制进入的企业数量。这样可以直接避免具有拥挤性质的问题。
在市场中,存在着许多经济主体,他们可能是个体农民,也可能是乡镇企业,也可能是国有企业或者政府部门。他们之间在进行交易,通过多次的交易,逐渐形成了多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在任何一对交易者看来,他们达成的价格,恰恰落在自己的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曲线上。由于卖者的产品是用多种要素生产出来的,其中一些要素需要向别人购买,所以该产品的成本也是由交易决定的。经济学证明,在没有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中的交易是有效率的。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两个人的交易所带来的成本或收益,对第二个或第三个人的成本或收益产生直接影响。或者说,一个人并没有承担或获得他自己行为所引起的所有成本或收益。在社会层次上看,所谓外部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境,即因为成本和收益不能在个人或组织间恰当地分配,以至人们宁肯放弃他们本来应该获得的利益(盛洪,1996)。
导致外部性有很多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比如,在一条河边上的造纸厂的产权有明确的归属,但这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或者有名义上的归属,如归集体或国家,但产权的行使效率较低。当造纸厂将污水排入这条后,河里的鱼就无法生存。由于没有人拥有这条河(或不关心这条河),所以没有人因为鱼的损失而向造纸厂索赔。因此,造纸厂将不承担污染河导致的经济成本(这里暂时不考虑环境成本)。但河里没有了鱼,实实在在地就是社会的损失。因此,造纸厂的“个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它的成本曲线比真实成本向右下角移动了(如图1所示)。这导致造纸厂的均衡价格低于“真实价格”,而产量却高于“真实产量”。在极端情况下,从社会角度看,建立这个造纸厂也许是得不尝失。因为它给社会带来的“福利增量”(即比按真实成本生产多获得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大约是BEE’C所包括的面积),几乎就是它给社会带来的损失(也大约等于BEE’C所包括的面积,即因污染而无法生存的鱼的市场价值);况且由于成本低估导致资源过多地进入造纸业,使得社会失去了将这些资源配置到其它更有效的用途时所获得的利益。
一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可能是由于制度的或观念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我国,前一种原因还是大量存在。因为我们刚刚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还刚刚开始,人们还不习惯将一条河想象为私人所有。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河不是在乡村中的小河,可以在技术上由某些个人所有,而是很大的河,如长江,有上游、中游、下游,拥有一整条河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分段拥有又不能互相不受影响。很大的湖,如太湖,滇池,等等,更进一步,海洋,以至说到极端,整个大气层,整个地球,就更不可能由私人拥有了。因此环境的不可分性,是外部性、从而是市场价格体系失灵的重要原因。
然而,即使是人们知道破坏环境的现时成本,也还是无法摆脱外部性问题。因为对环境的损害,从时间上看,往往不是均衡的。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被损害的程度的增长是缓慢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已为时晚矣。所谓为时晚矣,是指对环境和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有时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对称性。不可逆,即是指不可恢复;如某种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复存在;或一旦臭氧层的漏洞大过一程度,就永远无法修复。不对称,即是指很难恢复;如一旦将森林砍伐殆尽,虽然可以重新种植,却要经历很长时间、付出很大代价;又如由于过度捕捞,我国沿海的黄鱼曾一度绝迹,经过很多年以后才重新恢复过来。但是由于在达到临界点之前,人们不会将即将到来的供给的突然减少计算到与他人的讨价还价中,因而在市场中,没有一种价格信息会提醒人们节约使用该种资源。这是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导致的外部性问题。而这种时间上不均匀的信息,又会因为人们在空间上的分散,更不容易在灾难发生前知道。人们一般不会把以后的成本算在目前的账上,但一旦按以前的成本进行交易,就必然会将对环境或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推过阀值。
再退一步,即使所有的人都真切地知道他们的行为将给环境带来的损害程度,也仍然无法阻止外部性问题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这里讲的人既可以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又可以是不同时期的人。在同一时期的人中,任何个人或集团若要考虑环境或资源问题而自觉地约束自己,将环境成本或资源成本加到自己的生产成本中去,他或它将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败北。因为那些没有考虑环境和资源的企业将会由于成本较低而具有竞争优势。人们不得不破坏环境,不得不加快耗竭不可再生资源,不得不毁灭自然物种。即使在一些国家内部制定了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法律,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很类似于上述的行为。美国人不会因为石油将要耗竭而减少对石油的消费,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他们节约了石油,也许只是给中国人多使石油创造了条件。在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还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将一些局部性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出口”到它国。由于有些穷国有较低的环境标准,一些富国通过进口或投资,使穷国生产更多的污染严重和消耗资源较多的产品,同时享受较便宜的(没有计算环境和资源成本的)产品。在不同代的人之间,由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耗竭一般需要较长的、跨越世代的时间,又由于后代人既不能与当代人谈判,也不能抗议他们的所为,当代人就有可能将环境和资源的成本转嫁给后代人。而市场价格,以及代表对时间看法的市场利率,恰恰是由当代人对未来的看法形成的。就生物资源(如树木)而言,当代的价格低于保证树木生长的长期均衡价格,而市场利率则高于树木的自然生长率。这必然导致即使是私人所有者也会砍伐树木的结果。
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即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合理使用生物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外部性问题。而一旦存在着外部性问题,市场价格体系就会失灵。在这种囚徒困境中,政府管制和政策也许是众多可能的选择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原则
既然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到外部性问题,而外部性就意味着市场制度的失灵,政府作为一种天生克服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就可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
关于政府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当社会中有关产权的保护和承认的制度不能通过个人之间的谈判建立起来时,政府就作为一种有暴力后盾的第三方加入进来,从而克服了在产权制度形成方面的囚徒困境。如果这个社会中只有两个人,他们可能通过长期的互动形成对对方产权的尊重,但如果这个社会的人很多,如有N个人,要达到他们彼此都互相尊重产权,就相当困难了。一旦有一个人不愿就尊重别人的产权作出承诺,甚至任意侵犯别人的利益,这整个社会的产权制度就建立不起来。在这时,政府的强制性的对产权的保护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在上一节讨论时说到,外部性与产权制度的不完善相关,因而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首先应该是政府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在人类历史中,产权制度也是不断进步的,从而不断地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例如,对知识产权的确认和保护是在很晚的时候才实现的。当知识产权确立以后,有关知识生产的外部性得到克服,从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今天我们讨论克服破坏环境和耗竭资源的问题时,首先也应该依赖于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我们刚刚告别计划经济,产权制度还很不成熟,所以还有通过改进产权制度解决环境问题的大量空间。例如,在一些乡村中的较小的河流的污染问题。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河流没有明确的归属,或者名义上归集体所有,但“集体”没有有效行使产权的机制,河流被岸边的造纸厂污染了。在这时,如果将河流的所有权个人化,或者将河流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权拍卖给个人,就会给这条河带来一个人。拥有这条河的产权的个人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排污的造纸厂谈判或抗争,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来阻止污染的排放。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地方这样做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将森林树木的产权个人化,也会改进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状态。因为一旦树木的产权由个人或组织拥有,产权拥有者就会按照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去安排树木的砍伐和种值。当树木的自然生长率高于市场利率时,拥有者就会根据树木的市场现货价格与净现值之比,有计划地砍伐树木。在这时,木材的生产成本必然高于当树木没有明确归属时的成本,从而会部分解决砍伐森林的问题。
当然应该看到,产权制度的改进也是有边界的。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将大环境分割开来、并且个人化。所以产权制度的改进还无法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个人成本中去。例如上述的森林产权个人化,虽然将砍伐生物资源的机会成本算入了个人成本,却还是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由个人拥有森林,个人成本仍然会低于社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对森林的砍伐就会超过考虑环境成本时的均衡水平。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来补救。这个政策就是征税。即对砍伐的树木征收税赋,而对活木的买卖不征收税赋。其结果是,出售一定体积的活木比同等体积的木材要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是因为,对木材价格的需求具有弹性,当砍伐税加到木材交易中去的时候,价格会上升,需求者会因价格上升而减少其需求,这等同于木材产权拥有者支付一部分砍伐税。而进行活木交易则无需交纳砍伐税,从而价格会比木材交易为低。由于没有砍伐税,卖者可以获得较出售木材为高的收益,而买者则可以买到较木材便宜的活木。这就鼓励较多地进行活木的交易,而较少地进行木材的交易。当出售木材比出售活木收入更少时,砍伐树木所获得的市场现值就会较低,用价格计算的树木的自然生长率就会较高,就更有可能高于市场利率。当活木生长的预期收益率超过市场利率时,树木拥有者就更不愿意砍伐树木了。由于可以出售活木,森林拥有者就有一个变现的市场,也不会因为急于变现而砍伐森林。
说明:当政府不征木材砍伐税时,森林所有者的成本曲线为S,木材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砍伐量为Q0;而征砍伐税后,相当于成本曲线则为S’均衡价格上升为P1,而均衡砍伐量则减少到Q1;其中消费者承担的砍伐税为面积>P1E’E’’P0,森林所有者承担的砍伐税则为面积P0E’’HG,如A图所示。对于活木交易,政府不征任何税赋,但考虑到购买者未来仍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因此未来仍要交纳砍伐税,所以需求曲线移至D’;而出售者已经免去此次交易的税赋,则均衡价格应为P2,而均衡交易量则为Q2;显然比木材的均衡交易量为多。
只要政府对环境的价值有一个恰当的估价,征收环境税的办法就可以部分地避免信息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问题。无论是砍伐还是捕捞,都不会出现过度问题。这个恰当的估价,就是要通过相应的征税,使价格上升到使资源供给或环境水平保持在长期均衡的水平上。所谓长期均衡,是指资源存量不会减少,并且生长的速度与消耗的速度基本一致;也是指环境水平不会降低,对环境的损耗的速度与环境的自我修复的速度基本一致。这需要对生物资源和环境的长期成本,尤其对环境破坏的临界点有一个有远见的估计。
上面的讨论同时意味着,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存在着一个政府,因为只有政府才能收税,也才能把它的意志强加给交易双方。然而,当我们涉及全球问题时,这一条件不存在了。因为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类似于一个无政府的社会。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不是不能就环境问题达成一致,但谈判成本会很高。在谈判者较少时,如只有两个国家谈判,涉及两个国家的局部环境时,谈判容易成功;但如果世界所有国家都参加谈判,讨论有关全球环境问题时,就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在这时,就要依赖于一种起作用的世界政治结构。在其中,“大国”就要发挥作用。一方面,“大国”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动机,因为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较高,它的利益更接近于全球利益;另一方面,“大国”有维持达成的环境秩序的实力。看来,中国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大国”了。她既可以在双边谈判中抑制以邻为壑的行为,更应该在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从投票制度今天的效率来看,我们恐怕不能指望,可以通过一个所有国家都同意的涉及全球问题的方案,如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方案。如果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哲学行事,也许人类永远不可能解决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人的基本行为规则和文化取向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如果人们更为关注后代的幸福,重视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以及其它物种作为人类的共生物的延续,人们就会提高对未来的评价,从而降低市场利率。因为市场的自然利率是由人们对未来的判断形成的。当市场利率降低后,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的自然生长率和自然修复率就会相对较高,就会引导人们减少对这些资源的耗用。更一般地,如果人类社会都能够接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即使没有一个全球政府,也会在全球问题上采取互相合作、而不是以邻为壑的行为,从而为最终解决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奠定基础。
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手段
尽管政府是以强制性为特征的,但不意味着政府只是强制地改变人们的行为,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政府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政府的行为改变几个经济变量,从而改变经济当事人的成本收益计算,最后使他们自动地做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事情来。强制只是政府的最后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如果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与政府对着干,钻政策的空子,政府政策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政府随时随刻都要提防别人,政府政策的成本就会太高,以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来支持政策。因此,选择正确的政策手段,使政策“惠而不费”,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环节。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提到要通过改进产权制度,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在我国的具体情境中,产权制度的改进需要许多政策上的艺术。例如,在我国现在的政治条件下,将一条河“私有化”显然是较难被接受的。因此,所谓产权制度的改革,还要在现有产权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比如遵循我国农业的土地承包制度,将小河在一个时期的使用权承包给个人或组织,都可以起到“改进产权制度”的作用。因为正如许多文献已经指出的那样,产权是可以分割的。使用权也是一种产权。只要拥有这种产权的时间足够长,就会激励人们去捍卫自己的利益,从而能够去与(比如)造纸厂去谈判或抗衡。利用一些人去与另一些人抗衡,最后达到保护环境的均衡,就会不成比例地放大政府政策的作用,以较小的政策投入获得较大的结果。
类似的设想,就是成立一个“拥有”局部环境的公司。例如,成立一个“太湖环境公司”。当然,这是一家由政府特许的公司。它可以在最初由政府出一部分资金牵头建立,以后也可以通过股权转让,改变资本结构,甚至(不一定非得)成为一家私人企业,更好的形式应该是变为一家上市公司,受到公众和传媒的关注。这家公司的业务,就是太湖可能产生的利益。粗略想来,应该包括在太湖中捕鱼捞虾、养殖水产,水上旅游,以及沿岸的旅游、渡假和一些房地产。它的最大利益,就是保证太湖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优美,合理地利用生物资源。为了它自己的利益,它就会主动地与太湖边上的那些排放污水的厂家去交涉,责令它们停止排污。在争执不下时,就可以借助于政府以及传媒的力量。这样,太湖就有了自己的代言人,它会日夜监视岸边的动静,而不会象现在那样,中央政府的检查组一走,工厂照样排污。它的存在,将使政府实现政策的成本大大降低。实际上,这家公司是在经营环境。它可以根本不去捕鱼或盖房,它只需要第一改善环境,第二控制对生物资源的捕捞量。它所做的事情,一方面是为改善环境而与排污者做斗争,一方面是根据长期均衡价格计算的最佳捕捞量,拍卖在太湖的捕鱼的特许权,出售或出租水面或沿岸地面。只要太湖的环境变好,水质改善,太湖的环境价值就会变为商业价值。这样,利用人们的逐利动机,通过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可以使人们努力地去改善环境,而无需政府再与排污企业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
上面通过改进产权制度以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其实质是将外部性内部化,将公共物品“改变为”私人物品。实际上,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区别,即可否排他地占有或消费,可以转换为是否可以单个地向消费者收费。有些看来不可排他地消费的物品,经过巧妙地设计,可以单个地、或近乎单个地向消费者收费,从而“变为”私人物品。例如看电视。播放电视节目的电磁波在空中传播,任何人有一台电视接收机都可以看电视,电视台很难辨别是谁、在什么地方接收了电视节目,以及接收了多少;即电视节目似乎是无法排他地占有和消费的物品。然而,当电视台将一部分播放电视节目的时间卖给一些厂家,这些厂家利用这些时间播放广告,当消费者在看电视节目时就不可避免地要看到广告,而看广告一方面要占用消费者的时间,另一方面又能起到促销商品的作用,就等同于消费者为看电视付了费。他付费的多少,一般与他看电视的时间长短、以及电视节目的优劣成正比。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例如,科斯教授曾经提到过,原来人们普遍认为灯塔是公共物品,但他后来发现,在英国早期,灯塔多是私人拥有的。原来人们解决了灯塔收费问题,即在船只经过灯塔后到达的港口收费。因为经过特定灯塔的船只一定是要抵达附近特定的港口的(科斯,1994,第215-239<页)。这样的想法显然是可以用到为治理污染的收费上。一个例子是有关处理污水的收费。污水是由下水道汇集到一起排出的,如果分辨出每户居民排了多少污水是很困难的。并且由于污水被视为被消费过的物品,人们不会将重新净化的污水买回来,所以为处理污水收费似乎并不可能。但现在在许多国家中,这一问题已经解决。具体的办法是,将处理污水的费用加到自来水的收费中。因为一个家庭如果用了多少自来水,就必定制造了多少污水;并且由于人们总是要使用自来水的,所以他们不能回避交纳费用。
实际上,无论是改进产权制度,还是发现收费方式,都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成本和收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标。当上述办法都无法解决问题时,最后就要用政府的看家本领,即征税了。实际上,征税的核心思想,也是要通过改变成本和收益,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之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努力。例如,对于利用我国很稀缺的自然资源生产的产品,可以调低或者免除进口同类产品的关税,使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从而压低国内厂家的收益,迫使它们收缩规模以至停产。当然,进口国应该是该种资源丰裕的国家。这种政策,相当于将过剩的自然资源输出到资源贫瘠的国家。具体的例子,比如造纸业。当然,征税要注意不同物品的价格弹性。当某种资源弹性过小时,征税所导致的价格上涨不会引起消费量的显著下降,同时消耗资源的企业也不会减少收入,因为由于价格弹性很小,税收负担几乎全部转嫁给了消费者。因此,采用征税的方法,要选择在那些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或资源物品领域使用。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操作手段,就是数量控制。这包括对获取资源的数量(如砍伐树木或捕捞鱼虾)直接控制,也包括对进入某一行业的企业数量的限制。如果能够测算出来保证生物资源持续生长的最佳捕捞量或最佳砍伐量,按照这个数量进行拍卖,可以使价格从短期均衡价格上升为长期均衡价格,从而改变供给者与消费者的行为。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是基本不变和稳定的,也可以采取拍卖经营特许权的方式,控制进入的企业数量。这样可以直接避免具有拥挤性质的问题。
21世纪以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全人类都密切关注的话题,因为其直接影响到人类在地球上的有效生存空间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实施有效保护,不仅能够促进地球生态环境平衡,同时也能够带来相应生态效益,因此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必须推动农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提高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将具体的保护方案与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环境实际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使其能够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要求[1]。
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中,简化生产流程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消耗的农产品基本上是由农业区生产完成,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些农业区大多都处于我国内陆地区,比如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对这些耕地所处地形地貌没有足够的了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足,往往会过度开发,最终导致我国的农业用地资源浪费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带来了土地盐碱化等问题[2]。此外,我国某些城市建设了规模不一的农业生产基地,导致城市地下水消耗严重,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21世纪是各种科学技术争相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也相对有了很大提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使农业生产突破了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地进行过度开发,这就导致地区的生态环境收到严重影响。随着各种各样的化学肥料与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地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也在不断增加,土地盐碱化程度越来越深,不仅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下降,还会因为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引发自然灾害。总而言之,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往往会无限制地开发地自然资源,加强对空地的开垦,虽然能够增加农业用地面积,但该地区的土地资源会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造成水土流失,大大加速了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进程[3]。
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国作为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农业生产大国,只有不断致力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才能够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而如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需要从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方面入手。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平衡的生产体系导致农业生产人员的经济收入逐渐下降。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1强化农业生产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人员是承担起整个生产过程的主体,所以能否切实有效地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农业生产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息息相关。只有加强农业生产人员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明确其重要性,才能确保农业生产人员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和农业生产有关部门要将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工作放到首要位置,确保相应工作人员在实施农业生产过程当中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农业生产部门可以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开展宣传普及工作,例如在电视、广播中插入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广告,提高人们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的关注和重视;还可以利用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进行知识宣讲,使农业生产人员更加全面与透彻地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前正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大力发展的阶段,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最为有效的方案。我国许多地区都开展了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培训,并且将农业生态与当地区域的发展相结合,促使当地农业生产人员重视起农业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推动该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4]。总而言之,地方政府应该建立专项生态农业环境保护专业工作组,将农业环境保护知识充分渗透到培训工作中,使人们真正意识到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2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城乡企业绿色生产是我国现如今预防环境污染、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绿色生产的突出优势是在环境受到污染之前采取预防措施,而不是等待实际污染后实施纠正措施。想要坚持绿色生产,必须要协调好城乡企业综合规划和城市发展计划之间的关系,保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和谐统一。对于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处理,必须坚定实施分类政策,分类之后还要对不同废弃物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相关部门应当研究除了焚化和掩埋以外的其他处置方式,利用科学技术改进提高对于可回收物品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保护与改善环境的目的[5]。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还应该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比如可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推广沼气。沼气作为清洁能源能够完全满足农业生产工作的需要,降低能源需求的压力,同时沼气燃烧后还能作为农产品生长所需要的肥料,减少生产过程中工业化肥的使用,降低其对土地资源的污染。清洁能源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且能够保护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对于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用水问题,技术人员应当从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大力进行科学研究及技术突破,同时也要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的节约用水意识,争取让每一滴水都能够用到实处。
3.3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